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慈航法师:相宗十讲 捌、因明入门讲话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3日
来源:   作者:慈航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慈航法师:相宗十讲 捌、因明入门讲话

 

  人类生存之维护厥赖知识之联系,知识门类繁多,“论理学”为其中之一。其应用如律师,如法官,如演说家,如传教师,尤以外交家为甚;如领事、大使、特使,一言兴邦辱国,其关于国家大计何其重而且大?学校中更用此为治学辩论之工具。
   论理学规式,法分二流,即希腊之“逻辑”与印度之“因明”,而应用于社会中者,多采取“逻辑”。然“因明”之法式多应用于佛典,尤于《成唯识论》中常见;故凡研究“唯识”,必兼研究“因明”,如鸟之双翼、车之二轮,有不可相离之势。
   唯因明法式文简义深,注疏亦不易阅,盖其举例,多引印度当时之人物,时移地异,诚有捍格之憾。航不揣固陋,随事援征,设问作答,聊助研究因明者,作一入门,亦无不可。
   【何谓因明学?】
   “因”就是“因由”。
   “明”就是“明了”。
   “学”就是“学问”。
   “因明学”就是一种明了因由的学问。
 

测验一 甚么叫做因? 甚么叫做明?
甚么叫做学? 甚么叫做因明学?

   【何谓宗、因、喻三支?】
   “宗”就是“宗旨”,也就是“主义”。
   “因”就是“原因”,也就是“理由”。
   “喻”就是“譬喻”,也就是“事实”。
   “三支”就是因明学上三个基本条件——“宗、因、喻”。
 

测验一 甚么叫做宗? 甚么叫做因?
甚么叫做喻? 甚么叫做三支?

   【何谓“八名词”? 】
   (1)“前陈” (2)“后陈” (3)“有法” (4)“法”
   (5)“所别” (6)“能别” (7)“自性” (8)“差别”
   【何谓“前陈”与“后陈”?】
   “陈”是“陈白”或“陈设”。
   “前陈”就是安在句子前面。
   “后陈”就是安在句子后面。
   例如:“这花很美丽。”
   “这花”就是“前陈”,也就是“主语”,叫做“前名词”。
   “美丽”就是“后陈”,也就是“述语”,叫做“后名词”。
 

测验 因明学上八种词类,是那八种? 甚么叫做陈?
甚么叫做前陈? 甚么叫做后陈?
前陈有几个名词? 后陈有几个名词?

   【“法”有二义,是什么?】
   (1)“能持自性”,堪能保持法的自体。
   (2)“轨生他解”,又能执范生他了解。
   “前陈”但具一义,仅表自体,即是“能持自性”。
   “后陈”具足二义,更助了解,即是“轨生他解”。
   前例:“这花很美丽。”
   “这花”是“能持自性”。
   “美丽”是“轨生他解”。
   【何谓“有法”与“法”?】
   “有法”是“前陈”,“法”是“后陈”。就是说,前陈的名词但有作后陈述语法上的主语而已;换句话说,“前陈”可作“后陈”的“主语”,“后陈”可作“前陈”的“述语”。
 

测验 法有几种意义? 怎样叫做能持自性?
怎样叫做轨生他解? 前陈为甚么要叫做有法?
后陈为甚么要叫做法?  

   【何谓“所别”与“能别”?】
   “别”就是分别。“前陈”的“主语”是“所分别”,是给“后陈”分别的。“后陈”的“述语”是“能分别”,是能分别“前陈”的。
   【何谓“自性”与“差别”?】
   “所别”又名“自性”,就是“前陈”的“主语”。
   “能别”又名“差别”,就是“后陈”的“意义”。
   前例:“这花很美丽。”
   “这花”是“前陈”的主体。
   “美丽”是“后陈”的意义。
 

测验 甚么叫做别? 甚么叫做所别?
甚么叫做能别? 甚么叫做自性?
甚么叫做差别? 前陈是主语,还是述语?
后陈是述语,还是主语?  

   【何谓“宗依”与“宗体”?】
   “依”是“依托”。
   “体”是“全体”。
   前例:“这花很美丽。”
   “这花”是“前陈”的“宗依”。
   “美丽”是“后陈”的“宗依”。
   “这花”和“美丽”连起来,方叫“宗体”。
 

测验 甚么叫做依?甚么叫做体? 前陈是宗依,还是宗体?
后陈是宗依,还是宗体? 前后陈连起来是宗依,还是宗体?

   【何谓“立者”与“敌者”?】
   “立者”是说话的人。
   “敌者”是对话的人。
   规则:
   前后两个“宗依”是要立敌共许的。
   “宗依”连成“宗体”,是要敌者反对的。
   【何谓“差别性故”?】
   例如“声是无常”:
   是说“声”是“无常”,不是说“色”是“无常”。
   是说“无常”之“声”,不是说“苦等”之“声”。
   又例:
   是说张二同李四,不是说同李大等。
   是说李四同张二,不是说同张大等。
   以上两例就叫做“差别性故”。
 

测验 甚么叫做立者? 甚么叫做敌者?
前后两宗依是要敌者反对吗? 宗依连成之宗体是要敌者共许吗?
怎样叫做差别性故? 试举差别性故之例。

  【何谓“不相离性”?】
   (1)“前陈宗依”,例如“头”。
   (2)“后陈宗依”,例如“足”。
   (3)“中间连词”,例如“腹”。
   (4)头、腹、足三部分“相连”起来,方成“宗体”。
   (5)头、腹、足三部分“缺一”或“相离”,都不成“宗体”。
   数例:
   (1)“龟毛很美丽”,这是缺“前陈”的“宗依”。
   (2)“这梳篦是兔角”,这是缺“后陈”的“宗依”。
   (3)“兔角上生龟毛”,这是缺“前、后陈”的“宗依”。
   (4)“牛田”,这是缺“中间”的“连词”。
   (5)“地球似方石”,地球和方石虽然是许有,然不许地球似方石,故成诤论了。
 

测验 前陈譬如甚么? 后陈譬如甚么?
连词譬如甚么? 前后宗依可以缺吗?
要怎样方成宗体的条件?  

  【何谓“随自乐为所成立性”?】
   “随”是“随从”,“自”是“自己”,“乐”是“欢喜”,“为”是“作为”,“所成立”是“宗体”,“能成立”是“因喻”。总起来说,就是“随从自己欢喜作为所立的宗旨”。要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道“宗”有四种:
   (1)遍所许宗——这是大家所共承认的。
   (2)先承禀宗——这是立敌共一个师承。
   (3)傍准义宗——这是馍糊暧昧含混语。
   (4)不顾论宗——这是依据正理诤论的。
   “前三种”是不可立宗的,“后一种”是随自乐为的。
 

测验 怎样叫做不相离性? 怎样叫做随自乐为?
所成立是甚么? 能成立是甚么?
怎样叫做遍所许宗? 怎样叫做先承禀宗?
怎样叫做傍准义宗? 怎样叫做不顾论宗?
前三种能够立宗吗? 第四种可以立宗吗?

   【“因”有“三相”,是什么?】
   (1)遍是宗法性。
   (2)同品定有性。
   (3)异品遍无性。
   “三相”之“相”,作“向”字解。就是说,“因”的性质要向三方向合乎规则:
   (1)“遍是宗法性”:“遍”是“普遍”、“周遍”、“遍满”的意思。“宗法”就是宗上前陈有法的性质。意思就是说,“因”的性质要和“宗”上“前陈有法”上的“主语”及“后陈法”上的“述语”都要有联络的关系。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这所作性故的“因”和宗上前陈的“声”有关系。
   (2)“同品定有性”:“同”是“相同”,“品”是“品类”,就是“同类”。“定”是“决定”。意思就是说,“因”的性质决定要和“同类”的东西有相同性。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这所作性的“因”要和“无常”的同类有关系。
   (3)“异品遍无性”:“异品”就是“异类”的东西,要完全脱离“无常”的关系。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所作性的“因”要和“常”的性质完全没有。
 

测验 因有三相,相字是甚么意思? 遍是宗法性,遍字是甚么意思?
宗法是甚么? 怎样叫做遍是宗法性?
品字是怎样解释? 同品是甚么?
定有性是甚么性? 异品是甚么?
遍无性是甚么性? 同品为甚么要定有?
异品为甚么要遍无?  

   【“前陈”和“后陈”的范围如何?】
   “前陈”的范围要比“后陈”的范围小。
   例如: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中国”故。
   表——前陈。——○后陈。
   因为“前陈”的“上海”比“后陈”的“中国”范围小得多。
   后例:如果说
   宗——“中国”在“上海”。这样“后陈”的“上海”不能包括“前陈”的“中国”,在事理上是说不能的啊。
   【“因”和“前陈”的范围如何?】
   “因”的范围要大过“前陈”才对。
   例如: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江苏省”故。

    因为“江苏省”的“因”比“上海”的“前陈”范围大得多。
   反例:如果说
   宗——“江苏”在“中国”。
   因——属“上海”故。
   这样,“上海”的“因”,就不能包括“江苏”了!
   【“因”和“后陈”的范围如何?】
   “因”的范围,要比“后陈”的范围小。
   前例: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江苏省”故。
   因为“江苏省”的“因”,比“中国”的“后陈”,范围小得多。(P248)

    后例:如果说
   宗——“上海”在“江苏”。
   因——属“中国”故。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中国”故。
   这样,“江苏省”的范围就不能包括“中国”了。
 

测验 前陈比后陈那一个范围要大? 因的范围比前陈那一个要大?
因的范围比后陈那一个要大?  

   【“前陈”和“后陈”要有联络,是如何?】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前陈”的“声”和“后陈”的“无常”是有联络的。
   表——前陈——后陈(——符号,代表联络语字及意义)
   反例:如果说(P249)
   宗——“虚空”是“无常”。
   那“前陈”的“虚空”就和“后陈”的“无常”是没有联络了。
   【“因”和“前陈”要有联络,是如何?】
   前例: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江苏省”故。
   “江苏省”的“因”和“上海”的“前陈”是有联络的。
   表——前陈——因
   反例:如果说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福建省”故。
   这样,福建省的“因”和上海的“前陈”就没有联络了。
   【“因”和“后陈”要有联络,是如何?】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这“所作性”的“因”和“后陈”的“无常”是有联络的。
   表——因——后陈
   反例:如果说
   宗——声是常,
   因——所作性故。
   那“所作性”的“因”对于“后陈”的“常”就没有联络了。
 

测验 前陈和后陈要有联络吗? 因和前陈要有联络吗?
因和后陈要有联络吗?  

   【“同喻”和“宗”要有关系,是如何?】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同喻——如瓶。
   “瓶”的“同喻”和“无常”的“宗体”是有关系的。
   表——同喻——宗
   若说如“空”,那就和“无常”,没有关系了。
   【“同喻”和“因”要有关系,是如何?】
   例如:
   因——所作性故,
   同喻——如瓶。
   瓶的“同喻”和“所作性”的“因”是有关系的。
   表——同喻——因
   若说如“空”,那就和“所作性”没有关系了。
   【“异喻”和“宗”要无关系,是如何?】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异喻——如虚空。
   “虚空”的“异喻”和“无常”的“宗体”是没有关系的。
   表——异喻……宗
   “异喻”若说“如瓶”,那就和“无常”的“宗”有关系,即是不对了。
   【“异喻”和“因”要无关系,是如何?】
   例如:
   因——所作性故,
   异喻——如虚空。
   “虚空”的“异喻”和“所作性”的“因”是没有关系的。
   表——异喻……因
   “异喻”若说“如瓶”,那就和“所作性”的“因”有关系,即是不对了。
 

测验 同喻要和宗有关系吗? 同喻要和因有关系吗?
异喻要和宗有关系吗? 异喻要和因有关系吗?

   【“因明”有“三十三过”,是什么?】
   (1)“宗”有“九过”。
   (2)“因”有“十四过”。
   (3)“喻”有“十过”。
   “宗”有“九过”,是如何?
   (1)“现量相违”
   例:
   宗——人有两翼。
   人本来没有两翼,现在说有两翼,是违背“现见的事实”,故名“现量相违”。
   (2)“比量相违”
   例:
   宗——人永不死。
   人本来是会死,现在说不死,是违背“比较的推理”,故名“比量相违”。
   (3)“自教相违”
   例:
   宗——善因会招恶果。
   善因招善果,恶因招恶果,这是佛教的宗旨。现在佛教徒自己说“善因会招恶果”,岂不是违背“佛教自己的宗旨”?所以叫做“自教相违”。
 

测验 因明共有多少过? 宗有几过?
因有几过? 喻有几过?
怎样叫做现量相违? 怎样叫做比量相违?
怎样叫做自教相违?  

   (4)“世间相违”
   例:
   宗——人用不着饮食。
   人决定要有饮食,现在说“人用不着饮食”,这岂不是违背“世间上一切人的事实”?故名“世间相违”。
   (5)“自语相违”
   例:
   宗——君子就是小人。
   君子当然不是小人,小人也当然不是君子。现在“前陈”说“君子”,而“后陈”又说“小人”,这岂不是“前后自语相违”吗?
   (6)“能别不极成”
   例:
   宗——世界上有一个乌托邦。
   “前陈”的“世界”是大家公认的,而“后陈”的“乌托邦”是不共许的,所以叫做“能别不极成”——“能别”是指“后陈”的“能分别”。
 

测验 怎样叫做世间相违? 怎样叫做自语相违?
怎样叫做能别不极成? 能别是指甚么?

   (7)“所别不极成”
   例:
   宗——空花能结果。
   “后陈”的“果子”大家是公认有的,而“前陈”的“空花”是决不会赞成,所以叫做“所别不极成”——“所别”是指“前陈”的“所分别”。
   (8)“俱不极成”
   例:
   宗——水月现空花。
   “前陈”的“水月”固然是没有,就是“后陈”的“空花”,又何尝是有呢?前后两个“宗依”都是没有,所以叫做“俱不极成”。
   (9)“相符极成”
   例:
   宗——食饭可以充饥。
   “宗依”要立、敌共许,“宗体”是要敌者反对,这在前面讲了许多。
   现在说“食饭可以充饥”,这是人人共许的,用不着“立宗”,所以叫做立和敌“相符极成”。
   上面宗上九过是“宗”上犯过,不过前面五过是遣除一切法的“自相”,及障碍他人的“智慧”;中间三过是没有“宗依”,而不容许成立“宗体”;后面一过是人人已知,徒劳无“果”。这九种都叫做“似立宗”。
 

测验 怎样叫做所别不极成? 怎样叫做俱不极成?
怎样叫做相符极成? 怎样叫做遣诸法自相门?
怎样叫做不容成? 怎样叫做立无果?

   【“因”有“十四过”,是如何?】
   现在来说“因”的过,共有三种:
   (1)“不成”有四过。
   (2)“不定”有六过。
   (3)“相违”有四过。
   “不成”有“四过”,是如何?
   (1)“两俱不成”
   例:
   宗——人头有作用,
   因——可以行路故。
   前面“宗”过只要举一支,现在“因”过就要举两支了。宗的“前陈”既然是“人头”,举的“因”是“行路”,人头会行路,立同敌两家,俱不共许,所以叫做“两俱不成”。
   (2)“随一不成”
   例:
   宗——女子不必读书,
   因——无才便是德故。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已成过去的废话,现代新青年女子就不会赞成的,所以叫做“随一不成”。
   (3)“犹豫不成”
   例:
   宗——草中有人,
   因——有人行故。
   你说草中有人行,是不是的确?假定是蛇行或是风动,难道也是人行吗?这是“因”上自己先犯了狐疑不定的过失,所以叫做“犹豫不成”。
   (4)“所依不成”
   例:
   宗——龟毛有作用,
   因——可做笔故。
   笔依毛做,笔是“能依”,毛是“所依”。龟毛既是没有,怎样可以做笔?
   所以叫做“所依不成”。
 

测验 因中十四过分为几类? 不成有几?
不定有几? 相违有几?
怎样叫做两俱不成? 怎样叫做随一不成?
怎样叫做犹豫不成? 怎样叫做所依不成?

   “不定”有“六过”,是如何?
   (1)“共不定”
   例:
   宗——我是人,
   因——有眼故。
   人有眼,畜生也有眼;有眼的“因”可以成立你是“人”,亦可以成立你是“非人”,故名“共不定”。
   (2)“不共不定”
   例:
   宗——我是人,
   因——有四目故。
   无论是人或不是人,都没有四个眼,所以叫做“不共不定”,人与非人都不共此“因”故。
   (3)“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
   例:
   宗——我是在家人,
   因——剃光头故。
   在家人是“同品”,有一部分人“剃光头”;出家人是“异品”,完全“剃光头”。因明上的规则,“异品”要“遍无性”;现在异品倒遍有了,剃光了头,岂不是犯了“异品遍有”的过吗?所以叫做“异品遍转”。即是应当“无”,而现在反转成“有”了。
   (4)“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
   例:
   宗——我不是学佛的人,
   因——住在家人的房屋故。
   不学佛的人是“同品”,固然是住在家人的屋;学佛的人是“异品”,也有一部分住在家人的屋。因为学佛的人有出家学佛和在家学佛,所以“异品”也有“一分”。
   (5)“俱品一分转”
   例:
   宗——我是男人,
   因——穿长衫故。
   男人的“同品”固然有一部分的人穿长衫,而女人的“异品”也有一部分的人穿长衫,所以叫做“俱品一分转”。同品异品各有一分,也是犯了“异品遍有”之过。
   (6)“相违决定”
   这个例要立两个。
   ①立者例
   宗——和尚无工作,
   因——无农工商职业故,
   喻——如游手好闲之人。
   对方的人若承认其“因”,没有农工商之职业,则无工作之“宗”,便已成立。
   ②敌者例
   宗——和尚有工作,
   因——传教布道故,
   喻——如牧师神父。
   立者若承认其“因”——传教布道,则有工作之“宗”亦能成立。彼此互相决定,互相违背,双方都不能成立。但立者是“立”,敌者是“破”,
   故立者失败,不能成立其“宗”,所以叫做“相违决定”。
 

测验 怎样叫做共不定? 怎样叫做不共不定?
怎样叫做转? 怎样叫做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
怎样叫做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 怎样叫做俱品一分转?
怎样叫做相违决定?  

   【“相违”有“四过”,是如何?】
   (1)“法自相相违”
   例:
   宗——强盗也是慈悲,
   因——害人故。
   强盗固然是害人,但害人的不可称他是“慈悲”,实是违背“后陈”的“自相”——“言上表陈”,所以叫做“法自相相违”。
   (2)“法差别相违”
   例:
   宗——贤君是前王,
   因——利益民众故。
   利益民众的前王如“尧舜”固然是“贤君”,若指前王如“桀纣”,恐怕不是“贤君”吧?这举出来的“因”,同“后陈”的“前王”内容有冲突啊。因为“桀纣”是没有利益民众的,并且违背“后陈”的“差别”——“意中含许”,所以叫做“法差别相违”。
   (3)“有法自相相违”
   例:
   宗——君子不是好人,
   因——害人故。
   “害人”的固然不是“好人”,但害人的怎样可称为“君子”呢?这害人的“因”,岂不是违背“前陈有法”的“君子”吗?所以叫做“有法自相相违”。
   (4)“有法差别相违”
   例:
   宗——古人是好人,
   因——有道德故。
   “有道德”的固然是“好人”,但古人如颜回固然有道德,若古人如盗跖也算有道德吗?这有道德的“因”,指古之颜回则可,若指古之盗跖则不可。此因对于宗上前陈的“古人”带了“差别相违”——“意中含许”——盗跖故,所以叫做“有法差别相违”。
 

测验 怎样叫做相违? 有法是甚么?
法是甚么? 怎样叫做自相?
怎样叫做差别? 怎样叫做法自相相违因?
怎样叫做法差别相违因? 怎样叫做有法自相相违因?
怎样叫做有法差别相违因?  

   【“喻”有“十过”,是如何?】
   现在来说“喻”过,共有二种:
   (1)“同法喻”有“五过”。
   (2)“异法喻”有“五过”。
   【“同法喻”有“五过”,是如何?】
   (1)“能立法下成”
   例:
   宗——桌子有四只脚,
   因——是木料做的,
   喻——同喻如藤椅。
   “藤椅”固然有“四只脚”,与“宗”相同,然而“藤椅”不是“木料”做的,与“因”相反。“宗”为“所立”,“因”为“能立”这藤椅的“同喻”与“宗”同,与“因”不同,所以叫做“能立法不成”。
   (2)“所立法不成”
   例:
   宗——这是铜香炉,
   因——有三只脚故,
   喻——同喻如铁香炉。
   “铁香炉”固然有“三只脚”,但不是“铜”做的。这“喻”有违背“宗”,所以叫做“所立法不成”。
   (3)“俱不成”
   例:
   宗——这笔可以写字,
   因——羊毛做成故,
   喻——同喻如香炉。
   “香炉”固然不是“羊毛”做的,但也不能“写字”,这“喻”对于“宗”和“因”都没有关系,所以叫做“俱不成”。
   (4)“无合”
   例:
   宗——某某有读书,
   因——当教员故,
   喻——见当教员,见有读书,如某某。
   “合”是要把“因”和“宗”两样连合起来,应说“凡当教员者,皆能读书,如某某”,这样才叫做有“合”。现在不说“凡”和“皆”字,只由两个“见”字,是不能把“因”和“宗”连合起来的,所以叫做“无合”。
   (5)“倒台”
   例:
   宗——某人有读书,
   因——当教员故,
   喻——凡有读书者,皆当教员,如某某。
   同喻要先说“因”,后说“宗”,应说“凡当教员者,皆有读书”,方合正理。若说“凡有读书的,皆当教员”,是不合正理的,因为读书的也有不当教员,所以叫做“倒台”。
 

测验 喻有几过? 甚么叫做同法喻?
甚么叫做异法喻? 所立是甚么?
能立是甚么? 甚么叫做能立法不成?
甚么叫做所立法不成? 甚么叫做俱不成?
甚么叫做无合? 甚么叫做倒台?

   【“异法喻”有“五过”,是如何?】
   (1)“前立不遣”
   例:
   宗——毛笔有用,
   因——可写字故,
   喻——异喻如香炉。
   “香炉”固然不可“写字”,但是也有用,可以“插香”。“遣”是“远离”义,现在“异喻”既不能远离“宗”,故名“所立不遣”。
   (2)“能立不遣”
   例:
   宗——碗是磁器做的,
   因——食饭有用故,
   喻——异喻如筷子。
   筷子固然不是“磁器”做的,但是食饭也有用,对于“能立”之“因”,不能远离,故名“能立不遣”。
   (3)“俱不遣”
   例:
   宗——火车上可坐人,
   因——钢铁做成故,
   喻——异喻如飞机。
   “异喻”的“飞机”固然可以坐人,并且也是钢铁做成的,对于“宗”和“因”都不能远离,所以叫做“俱不遣”。
   (4)“不离”
   例:
   宗——和尚会念经,
   因——出家故,
   喻——见不会念经,见不出家者,异喻如某人。
   同喻固然要用“凡”“皆”二字,才有连合,但“异喻”也要用“凡”及“皆”二字,才能远离。现在也是用两个“见”字,故名“不离”。“凡”不会念经者“皆”未出家,异喻如某人,这样才叫做“有离”。
   (5)“倒离”
   例:
   宗——和尚会念经,
   因——出家故,
   喻——凡不出家者,皆不会念经,异喻如某人。
   不出家者会念经的也很多,但可说“凡不会念经者,皆未出家”,不可说“凡不出家者,皆不会念经”,这是叫做“倒离”。
 

测验 甚么叫做所立不遣? 甚么叫做能立不遣?
甚么叫做俱不遣? 甚么叫做不离?
甚么叫做倒离?  

   以上宗、因、喻三十三过讲完了,现在再总说如后。
   (1)真能立:怎样叫做“真能立”呢?宗因喻三支无缺,三十三过,一过都不犯,这叫做“真能立”。
   (2)似能立:怎样叫做“似能立”呢?宗因喻互缺一支,三十三过,随生一过,这叫做“似能立”。
   (3)真能破:怎样叫做“真能破”呢?立者,宗因喻三支或有缺,或有过,破者能显示其谬,或立量破,或显过破,这叫做“真能破”。
   (4)似能破:怎样叫做“似能破”呢?立者无过,虚妄指摘,反自陷过,这叫做“似能破”。
   (5)真现量:怎样叫做“真现量”呢?现量照境,不假推度,如灯照物,直取其境,不起名言种类,这叫做“真现量”。
   (6)似现量:怎样叫做“似现量”呢?不是直觉照境,要假第六意识去思量卜度,计较种种名言,这叫做“似现量”。
   (7)真比量:怎样叫做“真比量”呢?照前面的宗因喻,三支无缺,不犯一过,这叫做“真比量”。
   (8)似比量:怎样叫做“似比量”呢?反过来说,就是宗因喻三支互缺,并且带过,出言有过,这叫做“似比量”。
 

测验 真能立要甚么条件? 似能立要甚么条件?
真能破要甚么条件? 似能破要甚么条件?
怎样叫做真现量? 怎样叫做似现量?
怎样叫做真比量? 怎样叫做似比量?

   以上把因明上“正”和“反”两方面的“真能立”和“似能立”道理简单讲完了,其余的理论可参考《因明入正理论讲话》,以及窥基《大疏》并其他各种著述方可。
   即说偈曰:
   【希望世界人 个个学因明
   破邪及显正 人类享和平】
 

返回目录

---------------------------------------------------------------------------------------------------------

更多慈航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