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法舫法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八章 实证的唯识论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5日
来源:   作者:法舫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舫法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八章 实证的唯识论

 

  第一节总说

  前二十五颂已广明唯识相和唯识性,就是已经说明了唯识的理论;此下有五颂明唯识位,就是要说明唯识学上修证的实验境界。但是这种实验实证的境界是依唯识的理论建立的,所以先明理论,次明实验的行为。唯识学所说明的都是从众生本位上说明了宇宙人生的现象和理性。在说明宇宙万有现象时,谓一切都不离识,都是识变。以阿赖耶识为缘起的中心,在说明人生的死生相续,以及苦乐等差别,又都是赖耶末那为中心的业界缘起,特别说明十二有支的人生本质。对这些识变的事相因果等真理,须要去证悟。若不证悟,说了有何利益?说这证悟的行果,都是大觉者们所经验过来的,我们当可依之去修学。因此,有明唯识学修证的阶位次第的必要。又佛法重在修证,不单是说理论了事的(如果不将佛学当做纯粹学术去研究的话)。明理之后,必要依理实行,实行就是要以自己的身心去实验。经云:「法随法行」就是此意。修学行证上又必有一种程序,和每个过程所修学的方法。此下五颂是说:依唯识教,修唯识行,证唯识果的一种程序。在末讲五个位次的颂文之前,先把《成唯识论》上一段文引来,说明何人能修证唯识行果及如何悟入唯识的五位,作为实证底唯识论的叙言。论云:

  「如是所成(建立)唯识相性(理论),谁于几位?如何悟入?」

  说明了唯识的事相和理性,原是修行者入修的一种境界上的方便。理论既然成立,当然会有入修的程序。此中设三问:一什么人能修此种法门?二于修行中要经过几种位次,方可证入唯识相性的真理?三修习什么方法和怎样悟入唯识真理?

  「谓具大乘二种姓者,略于五位渐次悟入。何谓大乘二种种姓?一本性住种姓,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姓,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种姓,方能渐次悟入唯识。」

  简单的说,要具备大乘佛法上的二种种姓之人,依了五种位次,渐渐地可以悟入。从这个答案,知道唯识讲修行,是不说顿悟的。这里所谓本性住种姓,就是吾人原有的成佛之可能性,也就是无漏种子,或曰如来藏,或曰佛性等,亦为吾人之觉性也。此种觉性从过去有生命以来,附托在赖耶识中,所以说「本性住」无漏种子。吾人及一切有情具备了这一特性,就可修行悟道。习所成种者,就是从闻思修三慧等熏习所成的有漏善法种子。「法界等流」者,法界是佛所证的境界,也名法身;成佛就是证法界性,故法界即是大觉的境界。法界等流,谓从佛陀自证圣智境界中平等流露出来的法,名法界等流,也名等流身教,所谓「诸佛如实而证,如证而说」的一切教法是也。闻法界等流法已者,谓从善知识前,听了佛陀的教法。「闻所成等」,等是等取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谓学佛法的入门,就是要先从这闻思修三慧上去学习,自初发心修学佛学时起,归依三宝之后,由第六意识及其相应的信解念定慧等心所法为主而修习之。闻所成慧,就是亲近善友,听闻正法,所得的知见和智慧。思所成慧,就是听闻正法以后,善自思择所闻所了的一切经教,而得的知见和智慧。修所成慧者,修是修习,即是修定,也就是身心生活上的实行,即是把所思惟,所研究的佛法,应用到个人的生活上去,及推广到社会上去。以佛法去改造自己和他人的思想与行为。在三慧修习的过程中,包括戒定慧三无漏学,三学是入佛法之要门。吾人之意识上由此三慧和三学,可以熏习而养成善心和善行。善心善行,日日增长,不给恶心、恶念、恶行以生起的机会,则恶法自然失去势力,善法自然增长势力,由此方可助成本有无漏种子的生起。如表:

  「何谓悟入唯识五位?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抉择分;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

  解脱是涅槃果,解脱「分」即证涅槃之因,欲证涅槃,必需准备一切资粮;资粮即是福德智慧,二者缺一不可。抉择是智慧,抉择「分」即是大菩提因,修般若行;是抉择分,近见道故,亦名加行道。修证此二位者仍是内凡,未证真如,未入圣道;亦名贤位,近圣智故。入通达位时,才证圣道,亲见真如理性。悟即不迷,是观照义,道即真如,故又名见道。入见道者,通达真如名为圣者,菩萨见道后,然距菩提大果,尚属遥远,必须修习断除所余烦恼,故有第四修习位。再经过十地位至究竟佛位,方成佛果,安住无上正等菩提。

  「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谓诸菩萨,于识相性,资粮位中,深能信解;在加行位,能渐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无漏智慧);在通达位,如实通达(证悟);修习位中,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余障;至究竟位,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令悟唯识相性。」

  此中菩萨者,谓具大乘二种种姓,发大乘菩提心者而言。此中所说渐次悟入的境界,在下面当依次广说,故此从略。

  第二节资粮位

  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论云:「从初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抉择识,求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皆是资粮位摄。」「大菩提心」简别声闻菩提心与独觉菩提心。「深固」谓发深广坚固的菩提心,不为恶友世俗所转移。「抉择识」即加行道的加行智,也就是二取空的观慧,其所以说识而不言慧者,以在初发菩提心学佛,修习资粮,分别心多,胜于观慧,所以说识。「唯识真胜义」,就是一切法的真如实性。从初闻法发菩提心时起,学者内心上,有希求安住真如境界的愿望,乃至未起抉择分智慧以前,都是资粮位。住此位中,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间,修福德智慧,以为将来证涅槃的资粮,名资粮位。第二句中之「二取」即能取所取,能取即吾人的主观心识,所取即所观的客观境界。「随眠」即是种子或习气的别名。此中「二取」名「二取取」,取即执着,谓执着有能取的主观我,和所取的客观法。菩萨在此位中,这种随眠(种子) 「犹未能伏灭」;伏灭是压制义,不是断除义,在此位中修学佛法者,可以降伏二取,即我相法相观念的现行,但种子是仍存在的。在资粮位中,从初发心学佛起,即修此顺解脱分,修习的目的,论云:「为趣无上菩提。」证菩提是自利的,但自利必须利他。又云:「为有情故,勤求解脱。」利有情是利他,这是说为利他必先自利。自不解脱烦恼业苦,如何能度众生,所以自利利他是相关的。但凭什么能力开始修行呢?论说有四种殊胜力可以依之修行,一依因力,即吾人本住的成佛种子,深信自己能成佛;二依善友力,即亲近善知识——诸佛菩萨等,从他们面前,听闻正法,养成智慧正见;三依作意力,学佛者要时时刻刻地注意,不忘失其菩提心,提起念头来警觉,以免放逸,招引过患。这作意即是第六识相应的作意心所,有了作意自然可以增加意识的向善力量;四依资粮力,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法力。总之,唯福与智,今依六度说明福智两种资粮。别有二说:一说前五度是福,后一度属慧。如表: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即是福德

  智慧即是智慧

  又一说:施戒忍定四度是福德,后一度是智慧,精进是双关的。如表:(图略)

  又说福智都通自利利他。若别分别,则三十七道品、六度,是自利,属智慧方面;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利他,属福德方面。如表:(图略)

  在修习资粮位上,因为智慧力没有增强,所以大菩提心,很容易退失。依《摄大乘论》说:学者要有三种磨练其心的方法:㈠闻菩提广大难成,心生畏难,则便退失。

  此时菩萨要引他以励自,应该这样想:释迦牟尼佛等,以前也是凡夫,他既成佛,为什么我不能成佛?俗云「彼既丈夫我亦尔」,「有志者事竟成」,以此磨练其心,策发大愿,则能不退。㈡因闻布施等菩萨道难行,也会生起退心。此时要提起兴趣上的意乐,认定修菩萨行,是人生应走的正路,必须快乐的兴奋的前进,精神上不感痛苦,要在日常生活上随宜而行。因为修学菩萨法,不是说离开人间社会,离开现实生活,而另有一种生活,那种生活才是修行,初学佛者有了此种观念,即是大错而特错。应知佛法是要应用到人类生活上的,即在现生活中去依佛法之理而行,这样就不会退失菩提心了。故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㈢闻佛成得二种转依果,极难证得、心生退失,应作如是想:他人粗行尚不退转,况我细行。应常如此磨练其心,令不退转。这是初修资粮位中,时常要警觉的。

  第三节加行位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这一颂说加行位,正明菩萨修学智慧,或求知真理的方便。菩萨经过一个长时劫修学资粮圆满已,尚未悟道,见唯识性,所以进一步为证唯识实性,勤修观慧之加行。言加行者,近见道故,名为加行;又名顺抉择分,抉择是智慧的功用,顺抉择者,谓随顺真如境界,起抉择的智慧,观真如境而不颠倒。在顺抉择分的行位中,须经四个位次:一暖位,二顶位,三忍位,四世第一位。可以说资粮位是偏于修福的,加行位上是偏于修慧的。此加行四位,趣见道故,都是修慧的阶段。《俱舍论》颂云:「将趣见谛道,应住戒勤修,闻思修所成,谓名俱义境。」论曰:「诸有发心将趣见谛道,应先安住清净尸罗,然后勤修闻法义已,无倒思惟,思已方能依定修习,行者如是住戒勤修,依闻所成慧,起思所成慧,依思所成慧,起修所成慧。此三慧差别相云何?毘婆沙师谓三慧缘名俱义,如次有别:闻所成慧唯缘名境,未能舍文而亲义故;思所成慧缘名义境,有时由文引义,有时由义引文,未全舍文而观义故;修所成慧唯缘义境已,能舍文唯观义故。」此中所说和大乘所说之四寻思观极为相近。在这四位中,如何修习?谓在此加行位中,行者依闻思修三慧,修四寻思观,四如实智,趣向见道,渐次证得无漏智慧。四寻思观者:

  一、名寻思观。

  二、事寻思观。

  三、自性寻思观。

  四、差别寻思观。

  一、名寻思观者,名是一切事物的名称,对于一切法上一一名称,去推求观察,寻思抉择,此名从何来?名称与那实物的关系怎样?则知每一法的名称,都是从吾人识心上假立的,名唯是名与实事无关。但是众生不了名事无关,常因名而有喜怒哀乐的种种情绪发生,都是因为执名为实而起的。有修养的人,不动喜怒的情感,就是因为他能在平常时时修养和观察。

  二、事寻思观者,事是事物,是有体有相的实物,如五蕴、十二处等,山河大地等,人牛马等,一切现实的东西。这一切的事物,都是属于见闻觉知的感觉对象。行者对此实事上去推求,用慧心去观察,不要依着名称去观察,要离掉了名词去认识实事,则实事唯实事,与名无关。若依名字去推求,就不会得到事物的真实,因为一物不一定是一名,一物有多名,若依名去识取物,就会发生种种错误知觉。若执实事由名诠表,如多人共一名,呼一名时,数人共应,究竟此一名应指那一位呢?故依名取事易起错觉,此事与名实无关系。但在常识上,名与事的关系是有的,那只是普通的一种习惯。是因为久远劫来和现前人事熏习所成,代代相传,由此而有了文字、语言、文化教育等。求真理要如实观察,就要离开名字,观察那事物的实体,事物离名而成实体,则要知道那些实事,都是吾人心识上变似的相分,因缘所成,离识非有,无有自性。故现象的实事,都是假立,都是心识上虚妄变现的。世间人认为名事是不相离的,而生了很多的颠倒执着,现在要观察名事各别无关,即能离此颠倒妄执,即是《摄论》所说的「名事互为客」了。

  三、自性寻思观者,自性即每一法的自体性,或独立性。这独立性是特殊的,不共他法的,还要观察:是名的自性及事的自性。修此观时,观一切法的独立性不可得,皆是唯识所现,离识非有,渐悟诸法之名事自性皆空。

  四、差别寻思观者,即观察名和事上的差别相,如名之一言、多言等,事的大小、方圆、长短、善恶、漏无漏、生住异灭等种种差别,无论那一法,都有差别相。应观察此差别相,亦唯假有离识不可得,渐悟法相空性。

  这四观法是修唯识止观最初入门的观法,由此观察,可知诸法假立。前二种修习时可以别观,亦名离观;后二种修习时可以总观,亦名合观。列表如下:(图略)

  四如实智者:

  一、名寻思观所引如实智。

  二、事寻思观所引如实智。

  三、自性寻思观所引如实智。

  四、差别寻思观所引如实智。

  如实者,谓恰如其实性,就是真如。前面四寻思观是观察、是推求,未有决定,以智未生起,智生则能决定。智与观慧不同,慧是抉择,智是决定,由修四寻思观为因,所引四如实真智为果。印定名事自性差别,确是唯识所现,离识非有,皆假施设,方便安立,曰如实智。若不修四寻思观,则不得四如实之智慧,不得如实观境之智慧,总是妄心分别,则不能入唯识实性。所以要入唯识实性,必须从此修四寻思观,和四如实智而为入门,同时要经历四种位次,所谓暖、顶、忍、世第一,修学佛法般若智慧,经此四种境界。四位之中前二位修四寻思观,观所取空;后二位修四如实智,观能所二取皆空。列表如下:(图略)

  暖位:论曰:「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明得定者,明是光明,即是智慧,光明为暖性、菩萨依此定发下品寻思观,观名事自性差别四者,通是所取、所缘的对象境界。这些境界,皆是依识假施设,非实有性,离识不可得。如是即得「所取」空之正确认识。

  顶位:论云:「依明增定,发上寻思,重观所取无,立为顶位。」明增定者,智慧增长意,可以引发上品寻思观,重观「所取」空。修寻思观至此,达到最高绝顶,故立名为顶位。

  忍位:论云:「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印前顺后,印名顺定,即印持前面四寻思观所观之所取名等外境,皆空无自相;同时也能观察能取心识不可得,能忍乐随顺。所取既无,能取亦空,这是忍位的智慧境界。忍有下中上三品,今从略。

  世第一位:「依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印持二空,立世第一位。」世第一后至见道位,中间无有间断,名无间定。依此定力发上品如实智,印持所取能取皆空。此在世间有情之中,最为殊胜,故名世第一法。过此以后,刹那无间,即是出世,证真见道,成法眼净,证圣果位。

  如是所说四寻思观是有漏的,四如实智通有漏无漏,见道亦修四如实智故。以上说加行位所修的法门及其行位上的境界。以下略释颂文。

  颂云「现前立少物」,谓修四观四智之当前,在行者心识上,仍然有假立(施设)的少物,以为能观那所取能取外境为空,而唯识实性是不空,故云「立少物」。这就是「有所得」了。佛法修行,一有所得,即是执着,执着即为戏论,是故非是真实之住唯识性。论曰:「此四菩萨,所修四观四智,皆带相故,未能证实(真如),故仍立少物(唯识性),以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又有颂曰:「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相(所取)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空,后触(证)无所得。」这是说明加行位修观慧的境界。此二颂中,初颂说四寻思观,后颂前三句说四如实智,末句言证真见道。

  第四节通达位

  人生自被一切烦恼及愚痴无知之所知障,障覆真实而不能如实了知,所以颠倒妄想而作业,受诸痛苦。立志学佛第一目的打破此愚痴无知之所知障,而实证真理之如如实相,从发心学佛起,直至加行位满,未能通达此真理性,世第一后方始通达,忽然开朗,微见真实,故曰通达位。通达位即是见道,道即二空真如,亦即菩提实相,唯识实性。通达是无碍义,亦即能观心与所观境合一义。在见道以前,经过资粮加行,修诸福智,求证唯识实性,直到此时方通达开悟,故曰见道。

  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时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在修四加行时,对于所观境,虽有所得而已能带相观空,所观之境空,能观之智亦空。此所缘能缘皆空,实证此二空境界之智,即曰无分别智,又名根本智。因为无分别智所观的真如境,是无分别的,故能观之智亦无分别。以根本智亲证真如理,不仅所观境无所得,能观之智,亦无所得,故云「智都无所得」。此中无分别智亲证真如的意义,在哲学上的知识论看来,就是直觉的境界或直觉的知识,亲证即直觉之义。最好说是直觉现量智境,论云:「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凡有「能取所取」,皆属戏论虚假。「尔时住唯识」,到此离一切戏论境界,才是真实安住唯识实性,「以离三取」相故」。此智与真如,平等平等,这是真见道的境界,证此境界即入初地,菩萨的第一圣位,即是生如来家,名法王子,故是凡圣的关键。资粮加行为贤位,入地即为圣者。

  见道智境有二种:一真见道,二相见道。真见道是大乘所说一心证二空真如,断二种障,由二空所显真如,了达我法二空,同时断分别俱生烦恼及分别所知障。修证此境界者有二说:一渐证渐断说:谓先证生空真如,次证法空真如,先断烦恼障,次断所知障。二障之中,先断见所断分别起者,次断俱生,次断修所断分别生,后断俱生,所以说渐。二顿证顿断说:谓二空顿证,二障顿断也。

  相见道又有二种:一观非安立谛:谛即真实(真如),真如不可在虚妄心上和假智上安立,故名非安立谛。这是大乘所观,又分三种:观诸有情假立缘智、观诸法假缘智、观诸法有情假缘智。前二别观,后一总观,就是入法二空智境。这是大乘唯识学上的相见道。相见道者,谓法真见道,故名相见道。二观安立谛,有十六心,如《俱舍论•贤圣品》详说。兹立一表如次:(图略)

  这是三乘相共的四谛十六心见道。先要观四谛十六心行相,最后集中观于一苦谛,而证入真见道。此中有八忍八智,忍是无间道,断烦恼随眠,智是真如,是解脱道。在现观苦谛时,障覆见苦谛有几许烦恼,皆一时顿断。三界见修所断惑,依《俱舍论•随眠品》说,共有九十八种。于中见道所断有八十八种,于见道时一顿断,余十修所断。证八忍时,断四谛上一切烦恼,苦法智生,证无漏真如,了知苦实是苦,余可例知。详如《俱舍论》中说。

  部派佛教中无真见道与相见道之名称,这是后来大乘别立的名目。总以断尽所断烦恼,即是见道。依《俱舍论》说,从世第一位观所取能取空时,即进而观四谛生此十六心,时间极快。十六心者,谓十六刹那耳。此十六心依唯识说,有二种:「一者依观所取能取,别立法类十六种心,……此十六种心,八观真如,八观正智,法真见道,无间解脱,见自证分,差别建立,名相见道。二者依观下上谛境,别立法类……各有二心;一现观忍,二现观智,如其所应,法真见道,无间解脱,见现观谛,断见所断一百一十二种烦恼,通达真如,名相见道。」论云:「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能尽未来,利乐一切。」菩萨从初发菩提心起,即为求得见道,生如来家,现在既酬从无量劫前所发的希求心愿,故极欢喜。此时菩萨得百法明门,而能利乐一切有情。

  第五节修习位

  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使证得转依

  前面说见道位,一种忽然贯通的境界,是悟唯识性,也就是悟真如法性。悟了之后,一切思想上的颠倒知见烦恼,固然断除了,但事上即生活上的烦恼,如贪瞋痴慢等尚未断了,还需要重修,这是学佛法的菩萨第二步工夫。因为迷事惑的分别俱生烦恼所知二障不易断,尤其是所知障更不易断,要渐修方断,所谓分断烦恼,分证真如是也。此后修习就比较容易了,因为已悟真如,再不会轮回生死中去了,只需要下很长的时间去修习。

  这首颂中,前二句说前见道时所证得无分别智,第三句说修习位的境界,修行断烦恼,后一句说修习位修行的结果。「无得」即前面的「智都无所得」的无分别智境,因远离了能所取的戏论分别,故云「无得」。「不思议」是形容无分别智的功用,此无分别智「善契真如,功用难测」。无得是从分别智的漏上说,不思议是从其用上说,其作用难测,故曰不思议。这是根本无分别智,非世间的有漏加行智,故云「是出世间智」。因为是断了世间一切戏论分别,故名出世间。无分别智有三义:一无得,二不思议,三出世间智。在真见道时既得此智,修道位中,八地以前加功用行,能再现前;八地以后,任运现起。又出世间智,必具二义:一智体是无漏,二亲证真如。后得智虽是无漏,但不直接亲证真如。故唯根本智得名出世间智。

  「舍二粗重故」,粗重又是种子的别名,二粗重即烦恼所知二障的种子,也就是二取习气。这是二种生死的根本,故名粗重。「舍」有弃舍和断除二义,因为舍了二种粗重的缘故,便证得转依。「转依」是转依果,即是涅槃和菩提。舍二粗重的时间,尚需要经过两大阿僧只劫,由初地至七地为一劫,由八地至佛位为一劫。因为二障不容易断,必要修行经过长时间的十地阶位。在此期中,二地要修一波罗蜜多胜行,断一种粗重(障),证一种真如。经过这十位历程之后,即可成佛。今后十地,略说其修断证果的差别。

  一、欢喜地:入如来家,得圣种姓,观二空真如,能自利利他,故生大欢喜。此位菩萨,偏修布施波罗蜜多。布施度有三:谓财施、法施、无畏施。断异生障,因为初地前未入圣门,仍属异生性(凡夫),见道入地,即超凡入圣,故断异生障。初证徧行真如,此真如境,无所不徧,犹如虚空,故曰徧行真如。

  二、离垢地:修戒波罗蜜多。戒谓律仪,有清凉义,其别有三:㈠摄律仪戒,㈡摄善法戒,㈢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又有三:一别解脱律仪,即在家出家之规律;二静虑律仪,亦名定共戒;三无漏律仪,亦名道共戒。摄善法戒,即包括一切善法善行。饶益有情,即利益一切众生事业之戒律。如是菩萨所修律仪,常无违犯,乃至细行,亦无违越,故曰戒行圆满。此位菩萨断邪行障,远离一切障垢,故曰离垢地。所有律仪以持戒律行为徧胜,持戒即是正行,过有规律之生活,不做一切非法事业,得最胜真如。因持戒关系,具无边功德,超胜一切故。

  三、发光地:因得大总持法门故,发大智慧,名发光地。此地菩萨修忍辱波罗蜜多。忍辱有三:㈠耐怨害忍,谓能忍耐怨敌损害,而不加报复,不起瞋念;㈡安受苦忍,对于一切生活上的环境痛苦,能自忍受,随力改造,不如意者,亦不怨天,更不尤人;㈢谛察法忍,在修行智慧时,很真实的观察一切法性相,有忍耐力,若无定力,则不能修般若波罗蜜多故。修此忍耐行,断暗钝障,证胜流真如,亦即名为法界等流真如。

  四、焰慧地:此地菩萨于菩提分法中,修令菩提法增长,发出智能,如大火焰,能烧一切烦恼之薪。修精进波罗蜜多,亦有三种:㈠披甲精进,随修一种波罗蜜多时,其余波罗蜜多亦同时修行;㈡摄善法精进,谓努力勤修一切善法,佛法门中,不舍一法故;㈢利益有情精进,对于一切有利益众生人类的事业,无不奋发努力作去。此位菩萨断微细烦恼现行障,证无摄受真如,谓此真如性不属我法二执所摄受故。

  五、极难胜地:此菩萨的能观智与所观境,能令真俗不二,真俗二谛同时现前,互相融摄,此事甚难,而菩萨能办,故云极难胜。此地修静虑波罗蜜多,亦有三种:㈠安住静虑,谓安住禅定中,所谓那伽常在定之意;㈡引发静虑,此定可以引发清净无漏智慧,能观真俗不二之性空境界;㈢办事静虑,在办事时亦能不离禅定。所谓「摄心一处,无事不办」。因这定的关系,此位菩萨,断下乘涅槃现行障。下乘即二乘,若入二乘涅槃,则不能成佛利生,故成为障,此地能断,证类无别真如,此真如无种类差别。如无眼等六根,异类差别。

  六、现前地:此地修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有三:㈠生空般若,断我执障;㈡法空般若,断法执障;㈢二空般若,双断二执障。修般若行,住缘起智,了达缘起即是性空,性空即是缘起。事理无碍,乃至事事无碍,引发根本最胜无分别智,断粗相现行障,即所知障中的俱生所知障。此障有染有净,断此障已,证无染净真如,就是生灭不二,净染不二之性空智境。

  七、远行地:此地菩萨常现观无相,仍有功用,超二乘境界,不着常乐我净相,修方便波罗蜜多。所修善法方便有二种:㈠回向方便,㈡济拔方便。自己所作一切善法,回向广大菩提,是谓大智;以种种方便济拔众生,是谓大悲。有此悲智二种方便,故能远行。超越二乘,断细相现行障,证法无分别真如,即一切法之性空无差别性,一相无相之性空真理。

  八、不动地:依唯识说五地以前,菩萨修有相观多,无相观少。入六地后,无相观多,有相观少。入第七地纯无相观,然须加行。无相观理,根本无分别智方能现前亲证。根本智虽在初地已得,但非时时现前。因此,地上菩萨有时有漏现行,有时无漏现行。菩萨起无漏现行时,有时故意现诸烦恼,而度众生。八地以上根本无分别智,任运相绩,不用加行,亦能现前,不为一切烦恼,一切境界所动,故名不动地。修愿波罗蜜多,愿有两种:㈠求菩提愿,㈡度众生愿。此二愿心初发心以来,既已具足,然或有时而不现行,八地以后,此二愿心,常时现起,而不间断。断无相中作加行障,证不增减的空性真如。

  九、善慧地:此菩萨得四无碍解智,说法无碍,名为善意。修力波罗蜜多,亦有二种:㈠思择力,㈡修习力。有此二力得四无碍智,恒常说法,广度有情。断利他不欲行障,证自在所依真如。

  十、法云地:具足广大教法,犹如云荫,作大法雨,利益众生。修习智波罗蜜多,断诸法未自在障。于利生事业,一切自在;又于一切法皆得自在,证业自在所依真如。

  以上十地菩萨所断之障,每一障中有两种粗重,恐繁略之。今依十地的修行、断障、证果,列表如下:

  一、欢喜地—修布施度:财施、法施、无畏施—断异生障—证徧行真如

  二、离垢地—修戒度: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断邪行障—证最胜真如

  三、发光地—修忍辱度: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断暗钝障—证胜流真如

  四、焰慧地—修精进度:披甲精进、摄善法精进、利益有情精进—断微细烦恼现行障—证无摄受真如

  五、极难胜地—修禅定度:安住静虑、引发静虑、办事静虑—断下乘涅槃现行障—证类无别真如

  六、现前地—修般若度:生空般若、法空般若、二空般若—断精相见行障—证无染净真如

  七、远行地—修方便度:回向方便、济拔方便—断细相现行障—证法无别真如

  八、不动地—修愿度:求菩提愿、度众生愿—断无相中作加行障—证不增减真如

  九、善慧地—修力度:思择力、修习力—断利他不欲行障—证智自在所依真如

  十、法云地—修智度: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断诸法未自在障—证业自在所依真如

  由此观之,「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这两句颂文,便包括了以上所说的十地菩萨之行位,知所断之障所证之果。「转依」,是最后所证的二转依果。依谓所依,即依他起。依他起有净分和染分。此中所说谓清净分依他及圆成实性。转有二种:一转舍,二转得。转即舍名曰转舍,如舍染即得净,舍苦即得乐,舍徧计执即得圆成实,舍烦恼障得大涅槃,舍所知障得大菩提。此中转舍转得,都不离行者的内心识力,即以此故,成立唯识。论曰:「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是二转依果。」转依之义,复有四种,不能广释。列表如下:(图略)

  如是转八识成四智,得三身三土,就是圆满的转依果,也就是唯识学上最高的究竟境界,也就是学佛法的目的地,也就是人生之真正价值,是佛境界。第六节究竟位——佛果

  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法名

  这一颂说明佛果。其实,前第十地尽即佛果究竟境界。此颂所说者,说转依果之别名而已。「此」指二转依果,这里用八个别名说明它。略释如下:

  一、「无漏界」,此二转依果即是出世间的无漏境界。尽断有漏,性净圆明,故曰无漏。无漏法藏,曰无漏界。

  二、此即是「不思议」。超诸寻思分别,心言路绝,故曰不思议。

  三、此即是「善」。善是微妙,是清净法,远离生死、粗重因果,故名曰善。

  四、此即是「常」。此转依果是无尽常,非自性常,尽未来际,广度众生,故无穷尽。

  五、此即是「安乐」。佛果转依,无有逼迫损恼,清净自在,故曰安乐。

  六、此即是「解脱身」。断二障已,得大解脱,超过二乘解脱,曰大解脱。

  七、此即是「大牟尼」,牟尼,寂默义。得二转依,成就最上寂默,智与法性,俱离言说分别故。

  八、此即是「法」,法曰法性身,具足无边无漏功德法聚,故曰法身。若依广义言之,以一切法为身,名之法身。

返回目录

---------------------------------------------------------------------------------------------------------

更多法舫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