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阿阇黎黄英桀: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智者喜晏-灌顶宝蔓前行略论(蒋扬亲绕 著)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1日
来源:   作者:阿阇黎黄英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阿阇黎黄英桀: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智者喜晏-灌顶宝蔓前行略论(蒋扬亲绕 著)

  美国洛杉矶 西藏佛教研究中心 蒋扬亲绕 著

  缘起:

  眼观未法众生,极其稀少因无量劫以来累积之殊胜功德,方得遇金刚乘教法,但不解,误解其各个过程及含义者比比皆是,以致犯戒,违反三昧耶者不在少数,因此希望以此略论少分利益大乘成熟法器者。故赶写此略论,不过一时不及完成全部,其中内义心得多不及述,只望往后能够完成。少分利益发无上不共菩提心之有情。

  定义: 灌顶为如灌注,洒净,洗净之状。故名灌顶。(引密宗道次第广论)

  灌顶外义 -清净成熟相续(心识)。除累劫业障。受殊胜法缘种.

  灌顶内义 -清净无明习气.

  灌顶密义 -清净气脉明点.

  灌顶真如义-清净二执浊观。启发认识及得以住于心之本性.

  如理受灌顶之殊胜-

  1.道次第教授-灌顶是学习由凡夫发心,及到觉悟之道次第,最殊胜的圆满教授。 灌顶从觉悟无常之苦,发心归依,受别解脱戒,发菩提心,故受菩萨戒,故尽 快利益众生而成佛,故受金刚乘戒。其道次第依循具足,入金刚乘之共同道次第前行具足后,依初灌性空正见之心,二灌,三灌之气,以及四灌之心气的幻身净光双运,皆由上师从始至终传始一次,故弟子能够得到殊胜的完整道次第教授。『只要平心静坐一刻,胜造七级浮屠』,则如理受成佛因的灌顶过程,更可见其无上珍贵。

  2.播下殊胜因缘种子-每数百劫方得值遇一劫佛出世,而要值遇金刚乘教法,又远远难于值遇佛出世,因以前只有庄严劫现生王佛传过密法,而现在贤劫,将有1002个佛出世,其中唯有释尊,第六佛DaBao法王狮子吼佛,未来最后一佛传金刚乘教法,而在未来亦只有在华严劫中有文殊生佛一佛传金刚乘教法,而现在能遇金刚乘,依有因方有果之理,『欲知前世因,现在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天作者是』必然是在以前曾在妙音王佛受过,或当时未曾诽谤金刚乘教法方可。往者己逝,如现在能种下此灌顶因,则在未来三佛传密法时,方可值遇金刚乘教法之果,故在灌顶时,能播下比遇佛出世遇更难得之因,真是殊胜无比,应发心随喜。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现今许多宁玛派上师发现伏藏法,然后千辛万苦传给弟子,结果弟子又将其伏藏在相续中,因此应如好农夫辛勤耕种,方可早日成果。弟子应如一个德童一样,努力发掘埋在相续中伏藏。如上师是个好埋伏藏成就者。觉悟者便是伏藏大成就者。

  3.步上成佛之路-万法皆有因果,而发展之过程称为『道』,因称为根,故定义为根道果,而灌顶亦分为道灌顶,果灌顶,根灌顶,一切主要皆由根灌顶开始,方可持续日日之自我灌顶(道灌顶),最后成佛前受果灌顶,这一切皆根灌顶为基础,就如没有根,成长过程,那有果之成熟; 如可,则满虚空可见无根之果,而现实上并非如此。故现在受灌顶即为根灌顶,为步上成佛之路的开始,殊胜无比也。

  4.同修-一个人无量劫以来难得由合格金刚上师带领修过一次法,原因上己明述,而灌顶过程,亦是我们以后要日日时时要修持的仪轨过程,故灌顶等于由金刚上师带我们共同修持一次。机缘难得.

  5.受戒难得-我们可得暇满人身,主要以往曾受戒,如今在灌顶中,可得别解脱戒,菩萨戒,金刚乘戒。为无量劫难得机会。故应珍惜,如受戒而不知戒如等 破戒,故要知戒,学戒,方可不入宝山而空归.

  6.直指本性-金刚乘又称为果乘,主要皆是以住在我们佛性来修,故灌顶主要亦让我们认清轮回及涅槃的本质,皆在启发我们空乐,轮涅不二的本性,如此方可胜解在本性上,依果乘方便修持速速成佛。没有灌顶,便没有立足之地,而没有修道三要之前行,则没有灌顶可成立.

  以下三条为<<密宗道次第广论>> P126所论

  7.立四身果报殊胜种子

  8.净障碍悉地三业(身语意)诸垢

  9.成听闻最胜教授甚深经论之法器

  灌顶前应知

  1.受灌弟子资格-

  甲、大乘弟子资格-

  一、基本要求-求法义利,义摄心听,敬法及师,取舍善恶说(总归要具慧与住质直)。

  二、修道三要-出离心,菩提心,正见。如不具修道三要证量,则不应受灌,但现今末法时期,此种弟子实属难寻,故只要求胜解修道三要,则为受灌之最低限度,再低则结缘罢了.特别是发心,来受灌之人,除了不正当之利益(如为增加能力以报复,显耀等)以外,可分三类,一为求现世或来世福,此为下士道发心; 二为求自身解脱轮回,此为中士道发心; 三为众生而来受灌,此为上士道发心; 唯有第三发心方是正确受灌发心.

  修道三要-出离心,菩提心,正见概论:

  由欲离苦得乐,发起出离心,就如在狱中,发现狱中之苦,狱外自由之乐,要决心出离。而在狱中,依靠狱吏比依狱友有力,而最能完全依靠之人,以仁慈的国王为最有力的对象,故发心归依三宝。而依国王所定离狱规矩,唯有守规矩,不再犯错,多作好事,方能受到早日假释,因此受别解脱戒; 而又发现如母众生皆深陷在轮回苦中而不自知,就如在关在狱中的母亲一般,所以迫切希望他们亦能离苦得乐,此为慈悲心,但发现自己因亦在狱中,帮助他们的到底力量不大,因此希望早日离狱,其至成王,方能彻底能帮助如母众生,所以为利众生而誓愿发觉悟者,此为发菩提心,由此受菩提戒,但离狱成王之日虽以在短期内成完成,而又不忍如母众生狱中之苦,故发殊胜不共菩提心,希望能在最短期内离狱成王,故受金刚乘戒,此道次第分明,没有觉狱中之苦,不可能发出离之心,不觉狱中之苦,亦不觉得狱中母亲需要离狱,故不可能发真正菩提心.轮回之根本在执万法本性为实有,故在修持佛法中,其各种法门主要皆以去掉此种执著为目的,故必须具性空正见,其可经由各种逻辑思考判断,来决定正误;而在西藏主要宗中观应成派为最纯净之正见。故弟子为了『觉圆满』,必须先有正见,没有正见,就如无目的之船,终到不了岸。

  乙、无上瑜伽弟子资格-依<密宗道次第广论>

  一、己修共道(上述)净治相续大乘种性。

  二、大乘中具足最胜种性大堪能者,因大悲发动意故,成就猛利欲乐急愿成佛,欲入无上瑜伽法门速疾成佛。

  三、无倒了知续义。

  四、善学二种次第及诸密行。

  灌顶时应避免之态度-远离三过:

  1.罐覆-灌顶过程如不知上师所灌顶为何,则如罐覆,不可能灌入。有谓不知亦可得灌顶,只要静坐细心体会,自可得灌。非理,如不懂亦可得灌,则上师只要哑口无言,大家便可得灌了,何需上师徒费口舌,摇铃敲鼓。如不懂便可得灌,则佛陀,上师应不用大家进入会埸受灌,只要整天坐在家里,对三界众生灌顶即可,如不能,则是上师无慈悲心,或能力不足呢? 如不懂可得灌,则在四灌语句灌顶,如何言信得灌。如无言无举动,则释尊不需要拈花啦,何况拈花尚只有大迦叶一人微笑,如再不拈花,则全埸相对无言。尽在不言中度过一生。如此再多灌顶,亦只见罐外种子满地吧!

  2.罐漏或罐颈小-灌顶过程如『理』解,但心不全心在灌顶过程,或事后遗忘,属于罐漏,再多水亦不储住。有人灌顶过程偶而或常常闭目,听说主要在细心体会灌顶感应,但上师举灌顶器时,他往往正在闭目中;如此只见罐外漏出大量种子,而在罐里的种子,多变了形,往后可能只能长出畸形果吧(秘雕)。

  3.罐脏-灌顶过程全心□注受灌,但存有太多自己想法(缺乏正见),就如罐不净,则灌入之水亦不净。有人灌顶时,往往将心放在某种期望上,则等待热流,闪光,本尊现身,讲话。因此将心放在上面,所以上师各项灌顶含义,亦受到其

  污染误解,最后又见灌内各种混血种子(杂种),长出各种百想(香)果。『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4灌顶过程要求

  1.注意自己自始至终的发心是否正确。

  2.确实了解每一步骤之过程,发心,目的。□心注意上师的每一指示及观想。

  3.所受誓言要确实清楚。

  灌顶后应作之事:

  1.是否要求进一步的传经(咙)及讲解,要问清楚此要求的资格,及以后应如何修持,是否必须每天修一座或数座? 是长轨? 中轨或短轨? 有否最低要求多少座或持咒数万遍?这些许多是属誓言,如果因面子或不正确的发心,而不是真正如理而誓言,则一但违反誓言,则不只对自己不好,而且会染污上师,传承及所有同时受教之金刚弟兄姐妹。故要慎重行之。

  2.是否了解自己所受之戒及誓言各种细节,应该再请上师详细讲解。有否常注意或诵戒,讨论自己戒行是否清净?

  3.注意自己是否更具出离心,菩提心,不执著,心内是否更平和? 这些不具备,如想修本尊成就,则如空中楼阁,甚至摔得更厉害,修本尊而忽视慈悲心,最后成厉鬼的不在少数。

  4.对自己修行上各种的反应,应采万法如梦如幻之态度,或许有人觉身上有热流,似觉顶上有人坐者(在观顶上本尊时),甚至幻见本尊,幻听天语,突见万里之外的景象,如果弟子重视这些,而忽视自己修行的目的-解脱执著,离苦得乐,

  则此种态度,应该如去除修行障碍一样的去除,不应受其影响您修行。弟子应深入了解修本尊目的及本质。

  5.如果没有常修持仪轨,亦要常记得灌顶过程,如此能在相续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如时取伏藏一样,当有一天在中死亡,中阴身,投胎时,如能记起灌顶过程上师曾说,或各种观想,皆与上三种情况相同,此为转化三种不净根身为净三

  身(法报化)之密诀,要珍惜之。另必须要记得自己法名或密名,供养时不忘称之,总之能在各种紧急状况时亦不忘记时,此为甚要。

  不如理受灌顶之过患-

  1.受污染缘-现今受灌顶之人,多不知受灌之资格,以及受灌过程,受灌后应作之事,故破坏三昧耶(誓言)比比皆在,因何同坛受灌之金刚弟兄姐妹,皆同受污染缘,如同一滴河水受染,整条河水皆受染。故在当今灌顶之清静因缘环境己是少之又少。

  2.犯戒或破戒-受了三乘殊胜戒,不知戒条或细节,如何忏悔还净,甚至如何舍 戒等,则破戒之机会多如夜星。因此应在灌顶时及灌顶后从上师更进一步学戒。

  3.破三昧耶-灌顶过程中受到许多三昧耶戒,如不能如法守住。则对自身,上师,传承皆是染污,故在灌顶前,中,后应清楚,如有可某些可选择受或不受的三昧耶,则要冷静考虑清楚,不可冒然受之。

  以下二条为<密宗道次第广论> P127所论

  4.上师不观察弟子法器,随人而灌顶者,非法器者不能守护三昧耶故,现后俱损。故为非法器宣说:1.生多过失 2.犯三昧耶 3.远离成就 4.招诸魔害。

  5.弟子不观察上师相,随从何人即受灌顶者,为彼邪师所欺,则:1.不能守护经 说上师诸三昧耶故 2.断坏成就 3.招诸魔害 4.生多过患。在<<金刚□经>第五十四品:『犹如狮子乳,不应注瓦器,如是大瑜伽,非器不应与,弟子刹那,现后俱受损,非器施教授,师长坏成就』

  灌顶上师资格-分大乘及金刚乘各德相

  甲、大乘善知识十相:

  一、戒

  二、定

  三、慧

  四、德胜

  五、精进

  六、教授富饶

  七、通达真实

  八、说法善巧

  九、具悲悯

  十、断疲倦

  乙、密乘上师资格-除上具备大乘善知识之德相外,尚要具备下列资格方足称灌顶上师。如龙智云:『佛说金刚乘,有二阿阇黎,一谓重持咒,二谓住静虑』,故依<<密宗道次第广论>>:简论二种阿奢黎之德相。

  一、住咒生起次第阿奢黎资格-此德相应如<金刚 经>(第六十四品):『善息灾等业,知咒瑜伽轨,此师可称赞。行施住净戒,具最胜忍精,昼夜勤修行,有慧善工巧,具师长德聚,说名阿□黎,内爱乐集密,外作声闻行,以如是教授,转教诸弟子,当知为大师。』

  约分为十相-

  (1)善息灾等业-善修四事业,息增怀殊。

  (2)知咒瑜伽轨-知咒密义,灌顶仪轨,绘彩土坛城,本尊瑜伽仪轨。 (3)行施

  (4)住净戒

  (5)具最胜忍

  (6)具最胜精

  (7)昼夜勤修行

  (8)有慧善

  (9)工巧

  (10)具师长德聚

  在内外总论,内爱密行(如乐集密),外作声闻行(现出离象),有以修四座瑜伽坚固本尊瑜伽,复须诵咒,故说重咒。

  二.住定圆满次第阿奢黎资格-

  <<密宗道次第广论>>:『除了具足生起次第一切德相,并有增上功德,此极稀少,若无彼师,生起次第之阿奢黎,亦具灌顶阿□黎之德相』,其与生起次第阿奢黎不同,由住无二智双运,及幻身静虑,即可灌顶。由此可知所谓住定,非一般随住何任定而言。因灌灌顶与三昧耶等为金刚乘之道基,故上师必须得过此灌顶,有清净的传承,而且守戒及三昧耶,其实这些条件非我们凡夫能力所观察的到,故乃必须以上述大乘及金刚乘上师为准,仔细观察, ***十四世DL啦嘛曾说,在未认定为真正可依之上师前,要如侦探观察小偷一样客观细心的观察。

  3.受灌前要先修习所入之坛城-坛城梵语为曼陀罗,意译为越量宫,指本尊住的宫殿,因其超『越』人们所能思『量』,故称之.

  坛城分四种-

  1.绘像坛城-如以唐卡。

  2.彩土坛城-以五彩砂,或五彩宝石所堆绘之坛城。上二坛城此为一般给的灌顶所用之坛城。

  3.身坛城

  4.静虑坛城

  六 时 吉 祥

  愿功德回向众生涤尽无明,证金刚本性,速悟圆觉.

  美国洛杉矶 西藏佛教研究中心 蒋扬亲绕 12/15/93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