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金刚经专集:《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二十八集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30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金刚经专集:《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二十八集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  (第二十八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28

  请掀开经本,第七十一面,第二行,从第二行看起:

  【菩萨摄受众生,财施不可无。但宗旨在行法施,不以财施为究竟耳。】

  世尊在般若 会上,尤其是在金刚般若 这一会,特别为我们强调无住的重要,无住,必须要舍,必须要一切放下。在这样教诫之下,财施实在说是第一个项目。诸佛菩萨要想帮助众生,众生是凡夫,众生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断,也就是说贪瞋痴的念头没断,帮助他的方法一定要能恒顺众生。《华严经》行愿品里面所说的,在恒顺里面完成随喜功德,这也是佛家有个俗话说,「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众生有欲望,先要满足他的欲望,然后诱导他开智慧,这是佛门的善巧方便。诸位要记住,只是善巧方便而已,可以用这个方法,但是不能执著。因此财施就非常普遍,不仅是不可无,很普遍。我们就佛法住持在世间来说,佛在大乘经上,教给我们修学,必须是以戒为师,要严持戒律;又告诉我们,一定要以苦为师,为什么佛要说这一句?我们冷静的观察就明白了。学佛的同修都知道戒律重要,都知道要严持戒律,为什么做不到?怕吃苦,不肯吃苦,於是就不能持戒,要想严持戒律,一定要明了以苦为师。而这个苦,世间人以为苦,世间人以为这是苦,物质生活的条件很差,以为这是很苦。而初学也的确以此为苦,可是真正依教奉行必得受用,得什么受用?得乐的受用。

  诸位要晓得,苦里头有真乐;反过来说,世间人以为乐,乐里头有真苦,这个很少人知道。乐里头有真苦,苦里头有真乐,没有契入这个境界的人不知道。怎么说苦里头有真乐?它乐在哪里?它乐在自在,你看,心里面没有妄想、没有执著、没有忧虑、没有牵挂,这多快乐!心自在了,身就自在,虽然粗茶淡饭,甚至於衣食不全,但是人家健康长寿、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快乐!这叫有真乐在里头。反过来看看世间这些富贵人家,有多少人来伺候他,一不小心得了痴呆病、老人病,半身不遂,要死不死,要活又活不了,乐里头有大苦。我学佛这些年,就看到不少大富贵人家、豪门贵族,没享几年福,以后就躺在床上享,一天三班护士伺候他,躺在那里享福,那是乐里头有大苦。而这种苦,佛在经上说得很明白,这叫花报,果报一定在三途。学佛的人,以苦为师,苦里头有乐,现前身心自在、健康长寿,花报。果报要不是往生去作佛、作菩萨,来生也必定得人天福报,决定不堕三途。所以苦里头有乐,真乐;乐里面有苦,是真苦。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

  佛教我们要修布施波罗蜜,而布施里面特别教导我们要财施,前面我也特别给诸位点醒,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五欲里面,第一个就是财,财色名食睡,这是世间最不祥之物,我们要认清楚它,它不是好东西。纵然现前了,要知道舍离,要知道跟它远离,它不是好事情,怎样舍离它?布施。财来了之后就施掉,不可以积,经上说得很好:「积财丧道」。这是佛对我们的宝贵教训,你要是积财,钱多了,道就没有了。道没有了,麻烦就来了,现前给你带来的是烦恼、忧虑、牵挂,来生果报在三途,你被谁害了?被钱财害了。所以来了就施,绝对不存,这样就对了,可是这里头有因果。愈施,财来得就愈多,愈多愈要施,要记住这个道理,要明白这个事实,万万不可以起悭贪,被五欲六尘所迷惑,那就错了。

  佛法传到中国,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佛的道场在过去确实是名实相副的富丽堂皇,这是属於财施。为什么要建立庄严的道场?佛教给我们以苦为师,为什么自己建立庄严道场?诸位要晓得,那是为了接引众生,众生看到这样金碧辉煌、庄严灿烂,他就进来了,接引众生的方法,不是出家人贪图享受。出家人如果贪图享受,那就坏了。在佛戒经里面讲得很清楚,果报是阿鼻地狱。虽然道场建得富丽堂皇,但是出家人的生活,还是过一种很清苦的生活。出家人的住处,住广单,广单就是现在讲的通铺,不是一个人一间房间,许多人睡在一起。可见得他的生活还是简单,还是很朴实,吃的依旧是粗茶淡饭。由此可知,富丽堂皇的建筑,是供养佛,是供养一切众生,决不是出家人贪图享受,一切都是为了摄受众生,是为这个,这些财都用在这上面。这些建筑,用现在的话来说,是硬体的设施,里面更重要的还得要用软体的设施。软体的设施是什么?在古时候寺院里面天天讲经说法,弘传大乘,这是如来家业,菩萨的事业,他做什么?他在教学。现代的软体比过去又要充实,随著科技的发达,我们印经、做录影带、做录音带、做CD,不仅仅是对我们这个道场信众提供法布施,还能够对其他的地区,乃至於对世界其他的国家,广泛的行法布施,希望一切有缘人,都得到佛法的利益,这就是宗旨在行法布施。我们自己的生活能多忍受一点清苦,把这个钱财留下来修法布施,佛弟子要常存此心。时时刻刻记住,我们在生活上能少用一分钱,摄受众生就多一分钱的力量。不但出家人要记住,在家人也不例外,这才真正是如来弟子,才是一个真正修菩萨道的人,所以一切财施是为了法施铺路而已。底下这一段说:

  【金刚般若 ,直指本性。若能见性,便可成佛。】

  这一小段说得不错。《金刚般若 》的宗旨,就是在无住生心。直指本性,本性是什么?我们学《金刚经》,本性有没见到?当然没见到。见到你不就成佛?你就不是众生了。虽然没见到,总得要晓得什么是本性,假如这个经念了多少遍,什么叫本性还不知道,你这个《金刚般若 》叫白念了。证都没法子证到,总得晓得。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说,无住跟生心是一,就见性了;无住就是生心,生心就是无住,这就是本性。无住跟生心是两桩事情,那不是本性。我跟大家透消息只透这一点,不再说了,你们如果从这一点能够体会,那就算不错了,虽没见性,知道本性是什么,这已经很难得了。知道本性是什么,就有见性的可能,本性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个见性是没有可能性,见性成佛。佛跟凡夫的差别在哪里?佛用真心,凡夫用妄心。由此可知,性就是真心,会用真心的人就是佛,不会用真心的人是凡夫,真心是一心,妄心是二心,你明白了吗?无住跟生心要是二,是二心,是凡夫,哪里是真心!无住跟生心是一,那就是真心。知道无住跟生心是一,才样样都是一,万法归一。上一次我记得我也透露了一点,众生跟佛是一,生佛是一,真妄是一,性相是一,事理是一,乃至於邪正是一,因果是一。宗门所谓「识得一,万事毕」,毕就是成圆满究竟佛。由此可知,净土宗修行的目标就是一,一心不乱,只要你证得一心,你就晓得一切万法无不是一,这就是所谓的万法归一。那个归是「就是」,万法就是一,一就是万法。用心在一切法里面,离一切妄想执著,这就归了一。我们今天归不到一,就是因为有妄想执著,妄想执著是分别心,不是一心,多心。佛法里面所谓三心二意,凡夫用的是三心二意,三心是阿赖耶、末那、意识,叫三心。二意是意根、意识;意根是末那。凡夫人用的是三心二意。若用一心,地位最低的也是圆教初住、别教初地。大乘经上常,住地菩萨,也是诸位看到有这么一个名词,叫住地菩萨;住地菩萨是什么?圆教初住、别教初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叫法身大士。他用真心,不再用妄心,法相宗里面所谓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刚刚转过来,就是住地菩萨。这在天台家讲是分证佛,便可成佛,成的是分证佛,他不是假佛,是真佛,但是不是究竟圆满佛。究竟圆满必须四十一品无明破尽,他才破一品。

  【岂但自己了生死,令众生了生死而已。】

  不只自己超越三界,永脱轮回,也有能力帮助一切众生,超越六道轮回。

  【直可度无量无边众生,皆令成佛。】

  实在讲,经的功德不只於此,还要大,大到能够度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众生,能令一切众生成佛。

  【绍隆佛种,莫过此经。】

  绍是继续的意思,就是我们常讲,续佛慧命;隆是光大,把它发扬光大。这一句,真正为佛弟子不能没有此心,不能不认真努力去做,尽心尽力就是圆满功德。无论在家、出家,四众弟子都有这个责任,都有这个使命。这是我们在这次讲席当中,屡次的说明。这部经在整个佛法里面,是属於修学指导的纲要,指导的原则;不仅仅是宗门重要的一部典籍,实在上说所有大乘,无论哪一宗、哪一个法门,都不能够离开《金刚经》所讲的原理原则,即使念佛法门也在其中。我们这个佛号念不好,功夫不得力,原因都在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彻底放下,所以佛号念不好。假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真正做到无住生心,往生决定有把握,可见得《金刚般若 》对於念佛人帮助是很大的。

  我们继续看底下经文,显胜所以。前面说,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四句偈,那个功德就无量无边,超过恒河沙数的恒沙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果报?底下这一段经文说明了,这是显胜所以。

  经【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这一段里头,大家要特别注意一个字,「随」字,随说,这是一个字眼,是一个关键字。由此可知,说经的处所不是个道场,你随说的。

  【随者,随缘、不限定之意。】

  我们现在讲没一定。底下举几个例子,「如随人」,你遇到你的亲戚朋友,你给他说《金刚经》一句两句,你只给他讲一句两句,时间也不长,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只要他喜欢听,都可以给他说。不认识的人,他也没有意思要听,我们能不能跟他说?行!我们念《金刚经》,念出声音,他不就听进去了!你们想一想,当年六祖惠能大师,在卖柴的时候,柴火卖掉之后收了钱,想回家去的时候,不就是听人家在念《金刚经》,他在窗外,大概念《金刚经》的人念得很欢喜,声音念得很大,他就在窗外听听,听听他就开悟了,那个读《金刚经》的人并没有意思要度惠能大师。所以要知道,读诵读出声音有好处。不读声音,自利;读出声音,自利利他。别人是有意无意都落在八识田中,落在八识田中是金刚种子,所以这是随人。「随机」就不一样,这个机一定是学佛的人。学佛的人,根器也不相同,有利根的、有钝根的,你也可以跟他讲《金刚经》,讲个几句也行。这两条都是对人来讲的,「人」是普通人,「机」是学佛之人。「随时」是任何时候。「随处」是无论什么地方。在马路上碰到也可以跟他讲几句《金刚经》,随时随处。「随众」,众,在我们佛法里面,要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社团、团体,这不是个人,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在佛法里面讲,四个人以上聚集在一起,这叫众。这就是你给大众说,前面你给一个人说,你给大众说。众,团体性质也不相同,种类也很多,我们这个社会里,社团太多太多了。「随文」,文是经文,随便哪一句,四句叫一首偈,叫一偈;两句叫半偈。说《金刚经》,大家都要说,学了普遍就要去说。我还没懂得,没懂那个地方不说,哪一句懂了就说哪一句,那就不会说错。不懂的就不要说,没有搞清楚的就不要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我听懂一句就说一句,听懂两句就说两句。要存著时时刻刻利益众生,这是报佛恩。佛没有别的愿望,希望一切众生都有缘能闻到佛法,都能够理解佛法,都能够以佛法修持。大家都能依照佛的教训,社会祥和、天下太平,众生得大利益。「随说是经」,这句话非常非常要紧。乃至四句偈,这是讲的说得少。我刚才说了,四句不算少,一句是少,最少的,一句两句都可以,不一定是四句,能说四句当然更好,四句是完整的一偈。

  【此处,指说经之处。说处如此,说经之人可知矣。言处必兼言人也。】

  由此可知,世尊在此地,当知此处。说在此,而意在彼。我们要懂得言语的艺术,说这个处,实际上是说什么?实际上是讲,说经的那个人。说经的那个人,他的功德那真是更大了。如果我们在街上碰到一个熟人,在马路旁边碰到一个熟人,这个熟人对於佛法也很有兴趣,听说你现在这几天在听《金刚经》,他要向你请教请教,马路旁边就是说处,那就是处所。说的时间虽然不长,一分钟、两分钟,你要晓得那一分钟、两分钟,那个地方就等於塔庙,没有两样。此时此处,一切天人、阿修罗都供养这个地方,都尊重这个地方。连这个地方都尊重,他为什么尊重?因为有人说《金刚般若 经》。人当然是主,地是宾,宾主我们要分清楚。就是客人、主人,我们要分清楚,那个客人都那么尊重了,主人可想而知。说经之人,一定得诸佛护念、龙天拥护,那还用得著说吗?这些意思我们要细心去体会,我们在一生当中,能修无量无边的功德,能消无始劫极重的罪业。大家都求消业障,业障怎么消?这个方法是真能消。即使我们命不好,常常遇灾难横逆,这些灾难统统都化解了。处处平安、处处吉祥,这个我们能够得到的。

  【说者不可著相】

  这个底下几条非常非常重要,为什么?要如法说、如理说,才能得利益。不如理、不如法,经上讲的功德利益那是没分的;要如理如法。理是什么?无住生心,这是理。所以,说者不可著相。

  【远离名利,恭敬供养。】

  这就如理如法。我们发心一生随时随处弘法利生,我们只发这个心,决定不求名闻利养;如果有这一念就坏了,这个念头是什么?这个念头是妄想,这个念头是烦恼。这样的念头叫迷惑颠倒,会叫我们堕落,决不存这个念头。可是虽然不存这个念头,名闻利养来不来?来,它一定会来。愈是没有这个念头,来得还愈多。我们自己要有智慧,要把这些事相看得清清楚楚,这个东西来了,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来了,来了是什么?魔来干扰,这一看,魔来了。魔来了不怕,你认识它,它起不了作用;你要不认识它,它就起作用。譬如,我们这个道场人很多,大概每个人身上都带著有钱财,进来个小偷,进来小偷不要紧,进来小偷我们认识他,认识他,他就不敢动手,不敢下手。不认识他,我们的财务要受损失,才会被他偷,认识他,他不敢下手。他虽然来了,他也规规矩矩来听经,他也是个好人,他不是个坏人。所以魔来不怕,要认识他;认识他,魔不起作用。不但他不害我们,反而会帮助我们,帮助我们弘法利生。这就是要有慧眼认识清楚,不为他所害。名利来的时候,就用名利摄受众生,我把它拿来做这个事情,不可以贪图享受;一贪图享受那就坏了,那你就迷了,就上当了。所以自己绝不贪图享受,把它拿来作弘法利生的工具,这样就好。

  恭敬供养,供养的范围包括非常的广大。普贤行愿第一条「礼敬诸佛」,是恭敬,第三条是「广修供养」,由此可知,恭敬供养在菩萨修行里面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们求佛法,用什么求?用恭敬供养求。印光大师所说的,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二分恭敬你就得二分利益。由此可知,求学佛法,你能够得到的,与你的恭敬心一定是成正比例。至於供养,《行愿品》里头说得好,最重要的是「如教修行供养」,这要懂得,老师教给我们的,我们完全把它做到,这叫供养。大家在这上面不能把意思错会,以为供养一定要拿些钱、拿些礼物去送老师,你就辜负老师一番苦心。他不要这个,他要你明白他所说的道理,所教给你的方法,你认真去做。所以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法供养当中第一个就是依教修行供养。你要做到,你做不到没用处。说的人,这样才是如理如法。我们学佛是从恭敬当中求来的,但是我们要把佛法送给别人,可不能说我是恭敬当中求来的,你要是不恭敬我不给你,那就不如法。因为这个地方句子说:说者不可著相,远离名闻利养,远离恭敬供养,不可执著恭敬供养。它这个句子是连下来的。为什么?众生迷惑颠倒,他不知道恭敬供养,不知道,我们不能不救,那就没有慈悲心,不知道也要帮助他。换句话说,我们学佛是磕头作揖求来的,别人学佛我们对他磕头作揖送给他,要这样才行。我们会磕头作揖求,我知道佛法好处,识货。现在他没有恭敬心,他不识货。不识货不能说不给他,也得要以善巧方便把佛法送给他、介绍给他。

  【闻者不可不存恭敬,尊重法故,不忘所自故。】

  接受佛法的人,要知道知恩,要晓得报本,要报恩。报恩不是对个人,对个人来讲,那个报恩报得太小了。如何报恩?前面讲绍隆佛法,那是真报恩,续佛慧命,将佛法发扬光大,这是真正报老师之恩,真正报佛祖之恩。这是说明,一个说的人、一个听的人,都得要如理如法。

  【大般若 经云:帝释每於善法堂,为天众说般若 波罗蜜法。有时不在,天众若来,亦向空座作礼供养而去。此即诸天遵依佛说,恭敬说经处之事实。】

  这的确是事实。在中国古时候的教育重视,在一个家庭里面,父亲所坐的座位,儿子不能坐,现在不讲求这些。在团体当中,这个团体有主人,像这个道场,道场有住持,这是一个道场领导的人,他的座位,乃至於他拜佛的拜垫,他虽然不在,别的人不能在那个拜垫上拜佛。他没有在,他的座位别人不能坐,为什么?尊重处所。对这个处都这样尊重,对他的人更没有话说了,这个道理在此地。养什么?养恭敬心。敬,这个恭敬是性德,培养性德。佛法,就连这个般若 ,前面讲直指本性,其目的是要我们明心见性。性从那里见?从恭敬当中。所以普贤行愿,那是法身大士所修的,第一条礼敬诸佛。把礼敬摆在第一条,你就晓得那个多重要!人人都知道礼敬,世界就太平,怎么会有动乱?佛法重视,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教育也重视,也把这桩事情放在第一条。我们在五经、十三经的《礼记》里面看到,诸位要是读《礼记》,《礼记》翻开第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毋不敬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一切恭敬,儒家也把它订在第一条。世出世间法的教育,都是建立在「敬」这个字上。孝敬,孝是体,敬就是相,就是作用,有体有用。孝从哪里表现?从敬。敬父母、敬尊长、敬老师、敬一切众生,那个孝道才显示出来。

  我们人间现在不讲了,诸位要知道,天上还讲求。对於演说正法的处所,天神要是从那里经过,他一定站在那个地方合掌礼敬,他才走。我们不知道,这个地方曾经有人在这里讲过经,现在人都不在了,我们一点感触没有,天人能感觉到。实实在在说这里面很有道理的,现在科学家所讲的叫磁场,磁场不一样,场的能量很强,特别是正法。我们是粗心大意、麻木不仁,场的强弱我们感觉不出来。可是非常精密的科学仪器能够测验得出来,所以具有科学常识能够理解这个道理。我们感觉不出来,天人他能够感觉出来。由此可知,他们感觉比我们要灵敏。对这个磁场的感觉很敏锐的,他能感觉到,所以他对这个地方特别恭敬。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晓得,心正的人、心清净的人,他的磁场跟一般人不一样。我们用现代的术语来说,他跟诸佛菩萨,跟一切善神,心心相应;相应就得到加持,本身场的能力已经很强,又得诸佛菩萨的加持。所以一切这些妖魔鬼怪,不但不能靠近他,远远的都躲开了,场的能力很强,他不敢接近,不敢接触到,这些用现代科学能够证明的。

  这一段是世尊在《大般若 经》里面举出忉利天主,帝释就是忉利天主,我们中国人称作玉皇大帝。这些都是善神,聪明正直,他用什么方法教化众生?也常常为天人宣扬大乘佛法。在大乘佛法里面建立共识,我们六和敬,六和敬的基础建立在见和同解上,大家对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能够接近、一致,能够维持到一个水平,这才叫真的和合,真的团结了。大乘是正法,大乘是心性的流露,也就是说诸佛菩萨真心的显露,诸佛菩萨的真心跟一切众生的真心无二无别,哪有不能接受的道理?前清宫廷里面提倡读《无量寿经》,使我们不能不佩服满清开国帝王,那是真实智慧,他不用昭书、不用语录,不用这套。不是说你们大家都听我的,他不用这一套,他用《无量寿经》,大家都听佛的。作皇帝的我也听佛的,我们大家都听佛的,这真能叫人心服口服,用这个方法来团结人心、来建立共识。非常可惜,宫廷读《无量寿经》这个办法,被慈禧太后废除了。慈禧太后废除读经,我们在历史上看,清朝慢慢就衰了,一直到灭亡。虽然现在一般人,所谓科学的头脑,不承认这个事情。我们学佛的人跟他们的看法不一样,我们觉得国家的兴亡与这个有密切关系。兴衰在人心,人心善良、人心正,他一定就兴旺;人心邪、人心恶,一定衰没。佛法是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帮助一切众生启发自性。

  这些天神比人聪明,他的选择,选择大乘佛法为大众宣讲。有时不在,不在这儿,不是讲经的时候,讲经的人不在这个地方,而这些天人从这边经过,一定要向这个处所礼敬,这是三宝弟子,帝释天王也是三宝弟子。此即诸天遵依佛说,受佛的教导,恭敬说经处,对於说经处所都这么恭敬,何况其人?我们如果能在这个地方体会这一点消息,我相信每一位同修,一定发心为人演说,功德利益无量无边,消灾灭罪。要靠自己去做,不做不行。要随时随处为人演说,这在前面我已经讲过很多遍了,但是我们讲经的讲堂,不是学校的课堂,学校的课堂,学生是一定的;讲经的场所,是流水席,有不少新来后到的,前面没有听到的,因此重要的部分就不能不重复多讲几句,这个道理在此地。演是表演,做给人看;说是说明,是言语,为人说明,那叫说,自己真的把它做到了。《金刚经》上讲的原理原则,讲的这些方法,我们统统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在我们日常工作之中,处事待人接物里面,那叫演。本经一开端,释迦牟尼佛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那是演。到须菩提尊者看明白了、懂得了,赞叹希有为我们发问,释迦牟尼佛再说。演说是两桩事情,这个要懂得,这是我常常在讲席当中,我们作佛弟子,一定要为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榜样,诸佛菩萨是九法界有情众生的模范、好样子。我们学佛、学菩萨,也就是要给一切众生做一个好样子,这叫演。他看到我们好,比他好,所以他才来请教、来问,这一问我们就说,为人演说。

  【法供养者,如普贤大士所说,如说修行、利益众生、摄受众生、代众生苦、勤修善根、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等是也。】

  这是《普贤行愿品》里面的,普贤菩萨为善财童子先说财供养,然后说法供养,一切财供养都不如法供养,跟《金刚经》说法完全相同,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菩萨在法供养里面为我们举出七条,法供养无量无边,这举几个例子而已。我们必须要从这几个例子当中,所谓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而后才能够在生活上圆圆满满的用上,我们的生活才能得自在,才能够得到美满。这几个例子,必须要很清楚、很透彻,就像数学的公式一样,才能够带入在日常实际的生活工作之中。

  第一个是「如说修行」,佛怎样说,我们就怎么样做。行是行为,包括我们思想见解、言语造作,身语意三业的行为,我们三业行为跟佛讲的不一样,那自己就要明了,佛所讲的是正确的,我们跟佛不一样一定是错误的,要依佛所说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修行是修正错误的行为,我们想错了要修正过来,我们看错了要修正过来,我们做错了要修正过来,我们讲错了也得修正过来,依照佛经上的标准,如说,用这个标准来修正我们身语意三业错误的行为,这叫如说修行。譬如佛在本经上所讲的,「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做到?布施范围很广,包括我们整个生活的活动,可以说身心活动统统包括在其中。我们错了,错在哪里?错在有住。我们的心有牵挂、有忧虑、有烦恼、有妄想,这叫有住,而佛教给我们无住生心。如果真正讲求修行,那就要依照经上所讲的,把我们一切妄想、执著、忧虑、牵挂,统统放下,统统舍掉,那真的做到无住,这才叫如说修行。如果心里还有住,那你没修行,你是不如说修行,哪能成功?学佛学了一辈子,学的是假的、不是真的。嘴巴里说的是佛弟子,实际上是佛的叛逆弟子,不是佛的孝顺弟子,是佛的叛逆弟子,这是我们要搞清楚、搞明白的。佛教你这样做,我们这样做绝对正确,决定有好处,有大利益。世间人愚痴不晓得,学了佛为什么还不听话,还不能把佛所说的都能够做到、都能兑现?这里头有一个原因,对於佛所讲的真实义并不了解,不但它的义理不了解,功德利益也不了解。所以他没有做到,如果真的搞明白了,说老实话,任何力量挡都挡不住,他非要这样做不可,那就是经后面所讲的,信心不逆。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个利益太大太大了。做不到是理没有搞清楚,事实真相也没有搞清楚,所以他做不到。由此可知,这个经的讲解就非常重要,要讲得透彻,要讲得明了,使人晓得如说修行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

  第二是「利益众生」。怎样利益众生?一定要如说修行。这七句就像七层宝塔一样,如说修行是第一层,没有第一层哪来的第二层?第二层建立在第一层的基础上,第三层建立在第二层的基础上。然后才晓得,如说修行是根,大根大本,不能如说修行,底下都是空的。像盖七层宝塔,第一层没有盖成功,上面六层就别讲了。修行从哪里修起?就从这一句修起。如说,《金刚经》上说得太高了,我们想做真的做不到,可是佛在《观无量寿经》上,就讲得我们很踏实,那个标准就低,让我们普通凡夫都可以做得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行不行?如果说这四条我还做不到,那好了,你只好往三恶道去了,人天没分。这四条是人天法,你要不想堕三恶道,换句话说,要想做一个人,在六道里头作人,去作天人,他的标准就在这四句;这四句做不到,必定是堕三恶道。我们自己的前途不要去问别人,自己把经典多念一念,反省一下就晓得。我在六道是属於哪一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贪心重的人是饿鬼道,一般习惯说,人死了都作鬼,人死了不一定作鬼。六道,怎么断定人死了都作鬼?但是话说回来,人死了都作鬼,这句话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哪个人没有贪心,贪心重的堕鬼道去了,所以想想人死了作鬼也满有道理的。瞋恚心重的人堕地狱;愚痴重的人变畜生,三恶道的业因。人天道是五戒十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人天道的殊胜之因,这四条你要做不到的话,六道里头人天没分,从这个基础上建立佛法。佛经里面我们常常看到善男子、善女人,我告诉大家,那个善是有标准的。不是看看我很善,我就是善男子、善女人。你自以为善,未必真善。善男子、善女人最低的标准,就是这四句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善男子、善女人最低的标准,不是《金刚经》的标准。

  《金刚经》上的善男子、善女人,前半部我跟大家讲过,须菩提尊者说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真正发无上菩提心,这个人才是《金刚经》上半部的善男子、善女人,那个善的标准。下半部更高了,下半部一定要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后半部那个善男子,那个善比前面善标准也提高了。同样是一个字,在所有一切经里头标准不一样,不能不认识清楚。小乘经里面讲的善,善的标准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小乘的善。大乘善,刚才说了,我们《金刚经》是大乘善,大乘善第一个是发菩提心,没错!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这是大乘善。「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大乘善。我们要把它做到才行,不做到不行,如说修行,要真的做到。

  佛法重行不重解,重在行门,这个大家一定要知道。净土宗重行,《华严》也重行,怎么知道重行?你看三圣排列就晓得了。普贤菩萨代表行,文殊菩萨代表解,《华严经》上普贤为长子,是重行,文殊为庶男,是老二。解摆在第二,行摆在第一,这不是跟你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吗?西方三圣,观世音菩萨表行,大势至菩萨表解。势至表智慧,观音表慈悲。所以佛法重在实践,不是重在说说而已,那个没有用处的。通常我们讲开悟,悟有解悟跟证悟,著重在证悟。证悟你才得受用,解悟没有用处。解悟是会说不能行,那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一定是如说修行,然后才能够利益众生。尤其是佛与大菩萨们示现在人间,纯粹是利益众生,像释迦牟尼佛生活当中表演出来的样子,利益众生。我们今天如说修行是自利利他,佛与大菩萨他自利圆满了,所表现的纯粹是利他。

  「摄受众生」,摄受众生就是刚才说的,为一切众生做一个好榜样,让众生看到这个样子生欢喜心、生羡慕心、生尊敬心,然后生学习的心,摄受众生。这是我在讲席当中屡次提到的,在在处处我都提醒同修们,要认真修学。认真修学,你的样子就不一样,你的心跟一般众生的心不一样,你的心真诚、清净、慈悲。这个现在人讲,你的磁场跟别人磁场不一样,众生只要靠近你的磁场,他生欢喜心。何况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识就是分别、就是想像。经上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心想是识,识会变,会变相。这个人心清净,真诚慈悲,相貌会变,体质会变。本来你身体不健康,现在你的身体一年比一年好,相貌一年比一年圆满,一年比一年年轻,人家看到就不一样了,这是摄受众生。你怎么这么好?学佛好的。你做生意很赚钱,为什么赚钱?念阿弥陀佛赚钱的。这是摄受众生,这是真的。可见得都是在修行利益众生上,才能真正达到摄受。你要是没有利益众生的心,没有真正修持的心,摄受众生想什么方法,也没有办法把众生拉拢过来。

  「代众生苦」,个人有个人的业报,怎么能代得了?佛也没有办法代我们受苦。虽不能代,有等流的,等流是相似的。我刚才说了,以在家同修例子最为显著,你们在家同修,前生修得不错,福慧双修,所以这一生既聪明又有福报,前世修的。你真正明白佛的道理,佛所讲的道理,我们把自己物质生活稍微降低一点,把这些钱能够节省一点,帮助一切苦难的众生,这就是代众生苦。我可以住两百万的房子,我现在只要住一百万的房子就好了,那个一百万就可以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减少我的享受,这就是代众生苦。我可以享受的,我降低,这是属於等於代众生苦。出家人当中,接受信众的供养;信众好心供养师父,就是给师父改善生活品质的,师父还过这个苦日子没有改善,拿你的供养去修布施,这也是属於代众生苦;换句话说,能省的应当尽量节省,把这些财物用做弘法利生,弘法利生离不开财布施。我们今天印经需要钱财,我们讲堂这些设备为众生的,这个录相机是最新的、最好的,价钱也是最高的,为什么?希望画面品质达到最好;让没有机会参加我们现场的人,将来能够听到录音带,看到录相带生欢喜心,这都是利益众生。我们省吃节用,这是代众生苦。

  我们自己能够真正这样做,诚诚恳恳的这样做,这是「勤修善根」。善根是什么?不贪、不瞋、不痴。纵然不能把贪瞋痴三毒烦恼完全拔除干净,三毒烦恼的确减轻了。虽然减轻了,要知道还要减,一定要把它减到干干净净完全没有了,那就恭喜你,你就成佛了。菩萨善根里面,除了不贪、不瞋、不痴之外,还要加一个精进。

  「不舍菩萨业」,菩萨事业是什么?度化众生。菩萨没有其他的事情。在《四十华严》里面,我们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五十三位法身大士,示现在人间,他的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论示现什么身分,目标一致的,教化众生。给众生,给某一个行业的众生,给某一类生活方式的众生,做一个最好的榜样。这个最好的榜样也有标准;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做这个榜样,做觉正净的榜样。跟众生正好相悖,众生是迷邪染。这叫菩萨事业,这个叫如来家业。大家要明了,绝对不是如来家业是出家人的事情,你要这样想法,你就错了。出家人当然要担起,在家人也不例外。诸位要晓得,佛门四众是一家。四众要和合,佛法才能够久住在世间,才能利益一切众生;四众分了家,佛教就完了,就灭亡。如果以为如来家业、弘法利生,这个东西是出家人事情,我们在家人不负这个责任,你就不是佛弟子,你不解如来所说义。如果说在家人没有这个责任,那你看五十三参,五十三参这些法身大士所示现的,五十三个人里头只有六个是出家人,其他的全是在家的,这些人不舍菩萨业,都是在绍隆佛法。所以要晓得,肩负如来家业,在家跟出家没有两样,不分彼此。如果这里面说有彼此,这是你错误的观念,你错了,你看错了,你想错了,你要把这个错误观念修正过来。四众密切合作,佛法才能够常住在世间,才能够利益广大的众生,那是无量无边的功德。

  最后一条「不离菩提心」。菩提是梵语,意思是觉悟。不离菩提心,如果要说一句落实在实际生活上的话,就是不离三皈。三皈是觉正净,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不离菩提心就是不离觉正净。所以我们学佛一入佛门,先接受三皈,三皈是我们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离开三皈就不是佛法,不是佛弟子。普贤菩萨举这个例子,最后一条非要这个不可,他不能用别的。如果他用上别的,那后头还要用这个不离菩提心,不离菩提心是个总结。自始至终,开始是受三皈,最后不离菩提心,你看,彻始彻终没变样子,始终一如,告诉你始终是一,这个意思非常非常的深。维摩所说的不二法门,始终不二,这是真的入不二法门。净宗讲的一心,始终是一心。

  【说经即是道场】

  可见得道场不重形式,无论什么地方,只要是说经的那个地方,就是道场。诸位同修记住我刚才所说的,说经那个地方磁场就特别强,我们感觉非常迟钝,觉察不出来,天人、鬼神感觉的能力比我们强,他们感觉很敏锐,所以强能的磁场他感觉到。即使再短,一分钟、两分钟,形成强大的磁场也永远不会消失,天人、鬼神能感觉得到,他对那个地方能生恭敬心。

  【便与塔庙一般无二,故皆应供养。】

  他是礼敬来供养。塔庙是弘法利生的场所;塔是供养舍利的,此地讲的庙就是寺院。因为罗什大师,这个经是鸠摩罗什大师翻的,在译经史上是属於早期,以后就不再用庙,以后用寺。早期有的时候还用,用中国古时候这个庙来称,其实庙跟寺性质不相同。庙是祭祀鬼神的场所,寺院是佛的教学的场所,这个不一样的,早期译经我们要了解它。那个时候名词术语还没有这么样的专门,分得还不是太清楚,所以这个地方讲的庙就是寺院。寺院是供养三宝的,三宝活动的场所,那个磁场那个盛,当然跟一般场所不一样。可是诸位要记住,佛在一切经上常说,诸法因缘生,佛法也不例外。佛法也是缘生的,缘能生,缘也能灭。这个道场有人在这里真正修行,就得诸佛护念、龙天拥护。如果这个道场再大,没有人真正修行,像黄念祖居士常说的,只有形式、只有样子,没有一个人是真修的,虽然形相上是一个佛教道场,它的磁场并不殊胜,并不很强,天人、鬼神经过依旧不理会的。如果这个道场里面还有一些人为非作歹,不但佛菩萨不来,妖魔鬼怪趁虚而入,变成什么道场?魔的道场,就变成妖魔鬼怪的道场。这就是说明,缘生缘灭,一定要懂这个道理,否则的话,我们看到这个现象,往往会生怀疑,为什么古时候那么盛的道场,现在衰了。从前住几百人、几千人的丛林,现在一个出家人都没有了,缘的关系。这个缘,真修!一切讲真的,做不得假。

  【法华云,能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是人则为如来所遣,行如来事。《法华》然,一切经皆然。】

  这是举《法华经》为例子,说明《金刚经》上常讲四句偈,一句也行,这不是四句,一句都可以,那《法华经》上有!为一个人,说得最少,说一句。这是说明,说法的人他的尊重。诸天尊重处所,实在讲就是尊重这个人,能为一个人说大乘法一句,这个人就等於是如来的使者,如来派遣他来的,代表如来说法的,那要说四句偈,要说全经,那就可想而知了。

  行如来事,如来事就是前面讲菩萨事业。佛菩萨的事业就是教化众生,就是为一切众生说法,就是做出最好的榜样,给一切众生学习。《法华经》如是,一切经皆然,这个理是贯通到一切经。所以《金刚经》上一句也行,为一个人说也行,这大乘经合起来看,意思你就更清楚、更明白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