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寂尼师:禅修、禅学、禅观、禅定 (禅定波罗蜜)
大寂尼师:禅修、禅学、禅观、禅定 (禅定波罗蜜)
禅修、禅学、禅观、禅定 (禅定波罗蜜)
释大寂法师著(大寂比丘尼)
想要修学佛教禅定首先要认识以下所说问题:
㈠声闻四果的意义
1.什么是初果?
⑴先谈学佛有四种人
⑵《阿含经》及《金刚经》解释初果的意义
⑶先明白三界的意义
⑷佛为何制定超离欲界的严格戒律?
⑸入道的初步发心是什么?
⑹初果粗解
2.什么是二果?
⑴初果二果未离欲贪
⑵直接从《阿含经》掌握修行解脱的重点
⑶外道禅定与佛教禅定成果不同
3.什么是三果?
⑴经上对三果的说明
⑵综合一、二、三果证境
⑶三果圣者以七种因缘入涅槃
4.什么是四果?
⑴经论上对阿罗汉的解释
⑵戒定慧与四果的关系
⑶综合四果修证次第
⑷心解脱、慧解脱与俱解脱
⑸最稳当的修行道路
㈡踏入正定心的稳当步骤
1.以念佛培养初步静心功夫
2.修定首先要有善知识指导
3.修定不是一蹴即得
4.修定必须以般若智慧做前导
⑴有两种人可以领悟般若空义
⑵初学者容易误解般若空义
⑶初学者应该先分辨因缘果报的原理
⑷新发心菩萨的意义
5.最适合末法众生获得正定的法门
6.闻思修证与正定的关系
⑴佛经过闻思修证而成佛
⑵世俗人无法在平实人生中发现真理
⑶佛的一举一动都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说法
⑷不可以相似的佛法深入正定
甲、分辨世间法与出世法的关系
乙、从闻思中彻底透视人生才是踏入念佛、修定的稳当步骤
(三)禅行者的八正道
1.禅行者的世间正见及生死正见
(1)空心坐禅容易走火入魔
(2)坐禅应以观照世间「苦」谛为法本
(3)认识世间的无常实性是寻求出苦之道的第一步
(4)现实人生中本来就没有真实自我的存在
2.禅行者的出世正见及正思惟
⑴修行者如何正思惟此身无我的真理?
⑵不发厌离生死之苦的决心,证果与往生都不可能
3.认清幻梦人生的真相是正思惟的方法之一
⑴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人生大梦中的主角
⑵不是人生如梦我们本来就在做梦
⑶对梦中人说梦话如何能寻找出超脱梦境的答案呢?
4.十二因缘──出离梦幻人生正思惟途径
⑴如何超脱梦幻人生?
⑵正思惟十二因缘法的形成过程
⑶如何斩断人生大梦的源头?
5、禅行者的正语、正业、正命
⑴截断五蕴受报身的基础
⑵学佛之人最难做到的事情
⑶修行人为何要学习解脱生死的戒律?
⑷修行人为何要托钵乞食?
八正道是修行者的心法指南
6.禅行者的正精进、正念、正定与念佛者行持之异同
⑴禅行者的正精进
甲、了生脱死依正精进的努力而实现
乙、什么叫做禅思?
丙、如何进入正精进的修持中?
(甲)精进清净六根
(乙)精进节制饮食
(丙)精进日夜禅定
⑵禅行者的正念
⑶禅行者的正定
甲、巩固前七个正道进入正定解脱才有可能
乙、色界四禅定
(甲)初禅证境
(乙)二禅证境
(丙)三禅证境
(丁)四禅证境
丙、佛弟子进入四禅后安居五不还天
丁、色界定后又分两种叉路
(甲)第一条叉路—四禅后顿超三界
(乙)第二叉路
甲一、四禅后进入无色界四空定再了生死
甲二、钝根圣弟子四禅后必入四空定
甲三、外道四禅后亦入四空定中
戊、解悟「正定解脱」的修因未来在净土中速了生死
⑷未亲证实相真理见不到佛法的根源处
⑸正视生死解脱显现的真谛
⑹佛顺声闻法从四禅起入大解脱境界
⑺末法众生若想获证初果谈何容易!
⑻现在学佛者要清楚的认识自己的「根器」
⑼修行要循序渐进绝对没有顿超变相的修法
⑽禅行者与念佛者行持八正道的分歧点
(四)修行的根本是什么?三十七种助道品释意
1.净土世界所听闻的都是善法善行
2.大小乘佛法都是以三十七种助道品为修行的根本
3.唯有知而能行才能超凡入圣
4.凡是佛弟子都应重视三十七道品
5.什么是五根?
⑴五根包涵了三十七道品
⑵什能是信根?
甲、对佛法僧戒坚固信心的源动力来自何处?
乙、学佛者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坚定对三宝的信心?
丙、为什么末法众生对三宝的信心不能坚固?
丁、往生净土必定成就对三宝的坚固位心永不退堕
⑶什么是精进根?
甲、认识四种根本精进修行的方法
(甲)向道、学法的初步用心方法
(乙)律仪戒的重要性
(丙)修行者要随时将死字放在心上
(丁)四念处观是修禅的前方便
⑷什么是念根?
甲、修行者以不净观净化对色身的贪执心
乙、修行者要对每一种苦乐感受清楚觉知
丙、修行者要随时觉知自己心念无常、转变的情形
丁、唯有以净定心思惟因缘法才能认识因缘法
戊、净土众生如何依四念处修观?
⑸什么是定根?
甲、四禅与四果不同
乙、初禅粗解
(甲)跳出五欲六尘是出家修行的目的
(乙)唯有淡薄五欲才能进入对内在生命的觉照中
(丙)依个人根器不同修禅方式及所现禅境也不同
(丁)初禅发相
(戊)释初禅「有觉」、「有观」、「喜」、「乐」、「一心」之意
(己)利根器的佛弟子不着初禅证境顿了生死
(庚)利根佛弟子证初禅后或以五种方式进修证入涅槃
(辛)钝根佛弟子证初禅后继续上升其他天上进修
丙、二禅略解
(甲)二禅发相
(乙)利根器的佛弟子不着二禅证境顿了生死
(丙)钝根佛弟子证二禅后继续生到其他天上进修
丁、三禅略解
(甲)三禅发相
(乙)利根器的佛弟子证三禅后了脱生死的情形
(丙)钝根佛弟子证三禅后继续上升其他天上进修
戊、四禅略解
(甲)三禅发相及生理反应现象
(乙)佛弟子四禅定与外道四禅定证量的不同点
(丙)利根器的佛弟子四禅证后了脱生死的情形
(丁)钝根佛弟子证四禅后上升其他天上进修
己、净土众生修禅的情形
⑹什么是慧根?
甲、佛弟子与外道禅修者最重要的分界点在那里?
乙、佛弟子无论持戒、修定都不离智慧觉照
丙、通达七法必证解脱道
丁、慧根的基础建立在「苦圣谛」的觉醒上
戊、以慧为导才能完成五根的修证意义
己、往生净土者宿世皆对慧根有深厚的熏习
6.什么是五力?
7.七菩提的意义
⑴什么是七菩提?
⑵净土众生如何修七菩提?
8.八正道
(五)认识《阿含经》所说四无量心定的
--------------------------------------------------------------------------------
(一)声闻四果的意义
1、什么是初果?
(1)先谈学佛有四种人
增一阿含经卷第二十说:「众生依宿世善根深浅的差异,形成四种不同程度的学佛根器。是那四种呢?
第一种是:在这世间上有一类有善根的众生,因为受到别人的劝化而来信仰佛教,当他听到佛陀或善知识所说的教法后,信心坚定,深信不疑,但是却一直停留在『恒信他语,不住己智』智慧未开的阶段,完全将自己对佛法知见的认识,寄托在别人的学佛知见上,没有分辨法义内容深度的能力。这一类对佛法信心坚定而智慧不开的佛弟子,佛经称之为信行人(持信人)。
第二种是:有一类有善根的众生,在他学习了佛陀的言教后,能够进一步的将所听闻的佛法,理出一条与自己根器相应的智慧抉择之路。因为已经对佛法有了观察与分辨是有为法或无为法?是真实法或虚妄法的程度。因此不会轻易被他人或外道的言教所蛊惑。这一类对佛法具有高度分别、思索能力的有智慧的修行人,佛经称之为法行人(持法人)。
第三种是:有一类有善根的众生,因为他的宿根深厚,当他已经从广义的佛法中正确的抉择出一条出离生死的道路时,便逐步放下一切,专心一意地追求生死的解脱,对于佛所说解脱生死的法义,不会再有怀疑,并且在他步上禅修的过程中,已经获得四禅八定的禅定证境。这一类依教修行,亲身求证佛法的禅行者,佛经称之为身证人。
第四种是:有一类有善根的众生,在他修行的过程中,已经能够使身口意从戒律的实行中,达到端身正意的目的,进一步走向禅观的觉照中,不再执着我是持戒人,余人不持戒(断戒取——断除对戒的执取、能持之心)。进而从禅思无我的观照下真真实实的觉察出色身的毫无实性(断身见)。由于从内在的觉性中亲身体证到身体的幻有不实,因此对于佛所说「五蕴皆空」的真理不会再有疑惑(断疑)。而当这位修行者从明净的心眼中见到出离六尘的空性真谛时,便正见佛所说:有今世、有后世,有施受、有报应,有修行、有解脱……,并对体证「缘起性空」的修行者必出生死,必证圣果的经证,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心。这类在禅修中彻底断除身见、戒取、疑三结,见到无常色身轮回生死根源的圣者,佛经称之为见到人。」(另杂阿含卷三十一对此四种修证次第,有不同的说法。)
这四种学佛人,说明了一个佛弟子从初入佛门(信心入门)起,必须经过师承、闻法、思法、解悟法义、依法修行由浅入深的过程,才能亲身见到「佛法空性」的真理。
(2)阿含经及金刚经解释初果的意义
在阿含经上告诉我们,从领悟「苦、集、灭、道」四谛空性真理的修行者(见到人),最初获得的修行果位是初果须陀洹。对于须陀洹果的释意,杂阿含经卷第十五及金刚经上均有明确的解释。
金刚经说:「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说:「如是圣弟子,所有集法,一切灭已,离诸尘垢(即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得法眼生。与无间等,俱三结断:所谓身见、戒取、疑,此三结尽,名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必定正觉,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边。彼圣弟子,中间虽起忧苦,听彼圣弟子,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此则圣弟子,得法眼之大义。」
(3)先明白三界的意义
佛经将人类可以藉种种禅定力量进入各种精神修养的状态,粗分为三种生存层次。第一种是众生财欲、色欲、名利、食欲、睡欲等五种贪欲炽盛的生存空间,称之为欲界。第二种是某类较具灵性的众生,厌弃欲界的贪欲生存环境,进入精神调适的状态;在禅定的修养过程中,已经逐渐淡薄贪欲,但是身心尚生存在有色物质的束缚范围内,称之为色界。第三种是某类众生,在禅修的极度努力下,心识已经超脱色质和形相的约束范畴,完全进入深妙禅定的精神修养状态中,称之为无色界。
也就是杂阿含经上佛所开示的:「比丘们!当知诸界,其数无量,众生界无数无量,当善界学,善种种界……,有欲界、有光界、净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非想非非想入处界、有灭界……。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云何众生,常与界俱:谓众生行不善心时,与不善界俱;修善心时,与善界俱;修胜心时,与胜界俱;行鄙心时,与鄙界俱……,当作是学,善种种界。」(例此可知有无量他方众生居住的世界,无量净土『净界』、秽土『欲界』世界。)
(4)佛为何制定超离欲界的严格戒律?
多重宇宙间无量无数的众生,都各各依其业行,安居在与其业行相应的一定界限(世界)范围内。我们只不过是依我们的饮习业力生活在依欲为界的饮界范围内。要想跳出欲界的束缚范围,就必须断除与欲界相应的尘欲烦恼才有可能。声闻初果的修行者,就是首先从超离欲界,断除与欲界相应的五欲六尘境界开始下手修行,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外境开始起修。而超出欲界,只不过是踏上了脱生死目标的第一个修行步骤而已,所以经上说初果的修行者是初入圣者之流。然而我们欲界众生无量无数的堕性、欲习与烦恼,是最难以降伏的,佛为了要令随其出家的声闻弟子于现世中达到不为六尘境界迷惑、左右的目的,达到一世解脱的理想,因此依此界众生最难以调教的身口、业行、举止而首先制定了种种避免堕落欲界业网的戒律。(按佛因十种利益结戒,今仅就声闻弟子超脱生死问题做反省。)
(5)入道的初步发心是什么?
当一个修行者能够先持身口不犯恶业,并依四部阿含经所开示正确出离三界生死的「解脱慧学」做为修行的基础,如此有了正确的出世佛法正见引导来修行,那么必能在精勤的持戒、修定中,首先深刻的发出厌离娑婆生死的出世解脱之心。唯有在修行的行进间,从内心深处深切的发出厌离三界生死的出世解脱之心后,修行者才能逐步淡薄五欲,远离尘嚣,把心安定下来,精进的朝「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欲境努力进修。因此今生能不能够依四阿含所开示的解脱慧学,在持戒、修定的历程中,巩固出世深刻的厌离心来修行,是关系着初机出家禅修者今世能否到达超离世俗欲境初步的入道基础。也是奠定修行者未来早日达到修行解脱理想最重要的具有关键性的修行一生。
诚如演培法师在俱舍论讲记中所说:「诸异生类,假定依于四根本地而起暖等善根的话,那他在现生中必然得见于谛。为什么?一、因它的根性猛烈,二因他的厌离心深,所以能够做到这步田地。假使依于未至地及中间地而起媛等善根的话,那他在现生中就不一定得见于地,为什么?一因根有利钝,二因厌有深浅,根利而厌深的,于现生中可以见谛(入道),根钝而厌浅的,于现生中不得见谛……。」
(6)初果粗解
证了初果的圣者,已经从亲证内在的空性中,见到了无始以来尘欲众生生死轮回积集的根源(所有「欲界」集法,一切灭已),已经不受欲界恶道业行的引诱,不会再坠入三恶道中轮转受苦(不堕恶趣法);并且内心初步不受与欲界相应的五欲粗境所迷惑(离诸尘垢);而当一个修行者已经淡薄了尘欲烦恼,心灵在戒、定的洗炼下,到达某种宁静状态时,对于超脱欲尘世法的启悟,便会愈加的巩固与坚定(不见彼圣弟子,有「欲尘」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界者,此则圣弟子,得法眼之大义)。虽然初果圣者八识田中犹有欲界的余习业种尚未清除殆尽,但是「已见苦谛根本,所断欲界诸苦如湖水般地甚多无量,所余之苦,如毛端滴水,甚少易断(见杂阿含卷三十一)」,最多往返欲界天及人间七次,便不再下生欲界受生。(彼圣弟子,中间虽起忧苦),但是他已经从他修证的出世智慧中,如实分辨出什么是佛所说的解脱正法,什么是相似的外道修持法;什么是对于了脱生死相应的戒行,应该依什么心态,来守持辅助修行者进入初步庄严身心的戒律。可以说,初果圣者已经见到了煮饭用的生米,能够分辨出什么是米粒,什么是生沙,不再蒸沙做饭,认沙为米,如楞严经所说。因为已经有了分辨解脱佛法真伪及节制欲念的初步觉照功夫,所以初果的修行者,在任何环境生存下,都会将身心放在出离三界生死的解脱正道中前进。
当一分利根器的初果圣者,在无我的禅观修持中,将与欲界相应的五欲尘境淡化到极度微薄时,亦即禅定功力到达欲界顶天时(初果圣者根有利钝,非一概而论,此按杂阿含经文所述),身心便从欲尘烦恼的干扰中解放出来,此时法喜禅乐即从清净的定心中涌现出来。于是超脱外尘散乱境界,进一步向内觉观——向内心更微细的习气烦恼挑战。亦即杂阿含所释(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但是这位初果圣者,以他对「苦集灭道」四谛真理无我空性的了解,绝对不会因为自己已经断除了身见、戒取、疑三结而生起能断能证之心的(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
2、什么是二果?
(1)初果二果未离欲贪
金刚经说:「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杂阿含经说:「若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于四圣谛,如实知故。」
初果圣者虽然对于修行的戒律——断戒取,解脱的正法——断疑,及正见色身的空无自性——断身见,已经见到了生米(悟道),肯定生米必能煮成熟饭,必断烦恼,必脱生死。但是在调心的历程中,仍然没有将贪瞋痴三毒烦恼彻底调伏(尚须往返人间、欲界天七次)。到达二果果位时,不仅身见、见取、疑三结断尽,并且已经将与欲界相应的贪瞋痴烦恼的余习心影,荡除得非常非常微薄了(贪瞋痴薄),只要再在欲界天及人间往返受生一次,便可彻底断除五欲贪念,超离欲界。
因初果、二果的修行者尚须在欲界各受生七次及一次(大体上上说),由此得知,初果二果修行者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尚未完全离欲清净,心迹未离欲贪,未离六尘影像,只不过内心已经从不贪执六尘外境,开始踏上修行的道路,而且已经在修持间做到对心性上「贪瞋痴淡薄」的功夫。依二果圣者对四谛空性的体悟,绝对不会往往返天上、人间的受生修行期间,生起能修能证能生之心的。
(2)直接从阿含掌握修行解脱的重点
「贪瞋痴」是三界无数烦恼的总称,众生无论生存在三界任何「界地」内,都有与其界地相应的贪瞋痴烦恼现前,令众生贪执现地涌现的一切,继续造业、受果。而这许多与三界相应的无量微细潜伏在我们内心的烦恼细惑,没有经过禅修的洗炼,根本无从察觉。事实上,这些重要的根本、枝末烦恼,早在阿含经上便有说明。只不过后世的唯识家,针对末法众生的烦恼、所知障重,将其次第分割开来,予以系统化、复杂化,为后学者剖析出一条深入内省的修行道路。如果一分利根器的禅修者,直接从阿含所载精简扼要的修行程序中,反复玩味,就能掌握并理解根本、无我的解脱法味。
(3)外道禅定与佛教禅定成果不同
如果在禅修中,只着重在身体脉搏、气息等的变化和控制中做功夫,而不知配合淡薄心性上「贪瞋痴」做调整,知见一直停留在「贪执身见、哗众取宠」的范围内,纵然进入初禅、二禅……的境地,与佛教初果断「身见、戒取、疑」,及二果「三结尽,贪瞋痴薄」的圣者证境,毫不相应。因其修因基本上与佛弟子修因下手用心处不同,当然在禅定行进间所产生的定慧力用也不同。因此无论修持任何宗派,在不断「三结」,不断「贪瞋痴」,脱离阿含所说的声闻四果修证的般若「无我」中观知见的次第与内容做基础,所产生的任何神通变化现象,均属外道禅定境界。
3、什么是三果?
(1)经上对三果的说明
金刚经说:「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杂阿含经说:「五下分结尽,生般涅乐阿那含,不远此世,彼一切知四圣谛。」
什么是五下分结?这是针对欲界整体性的烦恼惑业而言。即身见、戒禁取见(持戒心不平,亦是戒禁取见)、疑、贪、瞋等五种烦恼。初果圣者在这与欲界相应的五种烦恼中,仅断除了三种——身见、戒禁取见、疑,贪瞋痴尚在。二果圣者不仅断了身见、戒取、疑三种烦恼,而且贪瞋痴微薄。到了三果的修行境界,已经将身见、戒禁取见、疑、贪、瞋等与欲界相应的五种烦恼业习,统统尽断,超离欲界天,不会再返回欲界受生。而且以其所体证的五蕴性空真理,不会生起他不来欲界受生之心的。(如经文说,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
(2)综合一、二、三果证境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初果圣者只是在禅观的体会中,断除了对解脱佛法见解上的疑惑(断见惑),但是对于心态上的贪瞋烦恼犹需精进调伏(进断修惑)。故阿含经上只说初果在禅修中断除了身见、戒取及解脱法义上的疑惑,未说断贪、瞋等心态上的烦恼。也就是说,初果圣者对于与欲界相应的五盖:欲贪、瞋恚、惛眠、掉悔、疑等根本烦恼均未调伏,「未离外尘动相」。到了二果圣者,对于心性上与欲界相应的五盖烦恼,已经断除得非常微薄了,「已离六尘粗动相」,不会再在欲界天及人间一往一来的受生期间,生起来去动相。三果圣者则将与欲界相应的贪瞋等粗动烦恼完全断除,不还欲界受生,「心迹完全远离欲尘动静二相」,于人间寿命终了,上升色界天上进修。
(3)三果圣者以七种因缘入涅槃
因各各修行者多劫累积的定慧或者定多慧少,或者慧多定少,有种种偏向不同。所以当三果圣者超出欲界天,在进入四果的修行历程中,形成七种证入涅槃的情形:
一、中般:有的三果圣者,在超离欲界往生色界之际,就在中有极短暂的期间,生起强有力的定慧力道,断尽色界、无色界上界的烦恼惑业,顿证阿罗汉,而于中有位上契入无余涅槃。
二、生般:有的三果圣者,在生到色界天不久之后,即生起坚毅的定慧力用,断尽残余烦恼惑业,于现身中,得证阿罗汉果;并于此生命终之后,证入无余涅槃。
三、有行般:有的三果圣者,在上升色界天后,必须经过很长时间的用功勤修,才能于现身中证入有余涅槃。
四、无行般:有的三果圣者在生到色界天上,因其宿根猛厉,不必刻意加功用行,诸无漏道自然现前,于现身中自在如如的证入有余涅槃。
五、上流般:有的三果圣者在生到色界天后,不在其所生色界天上之处般涅槃,而因他乐定或乐慧的根器差别,转生与其根器相应比较上一层的天处进修,就在他再转生的天处进修中证入涅槃。
六、无色般:有的三果圣者,超出欲界天后,不投生色界天上,而直接超生无色界天,在无色界天处继续修行而证入涅槃。
七、现般:有的三果圣者,在超出欲界天后,既不上升色界天,也不超生无色界天上,而直接于脱离欲界天的剎那间,未经中有位,当下断尽三界的所有烦恼惑业,现身证入涅槃。
4、什么是四果?
(1)经论上对阿罗汉的解释
婆沙论说:「阿罗者,谓一切烦恼,汉名能害;用利慧刀,害烦恼贼,令无余故,名阿罗汉。复次,罗汉名生,阿是无,以无生故,名阿罗汉。彼于诸趣、诸生、生死法中,不复生故。复次,汉名一切恶不善法,言阿罗者,定远离义,远离诸恶不善法故。」
金刚经上说:「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杂阿含经说:「若一切漏尽,欲有漏心解脱(超欲界),色有漏心解脱(超色界),无明有漏心解脱(超无色界),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彼一切悉知四圣谛。」
(2)戒定慧与四果的关系
杂阿含卷二十九说:「初果及二果圣者,以持戒为满足,律仪具足,少定少慧;三果圣者戒定具足,智慧转增;四果圣者,学戒满足,学定满足,学慧满足。唯有在定慧二者平等证觉下,才能完全斩断上界烦恼——五上分结,超脱三界。」五上分结即:1、对色界禅乐的爱着,2、对无色界空定的难舍,3、不受二界众生掉动心念的影响而退失禅定,4、超离二界众生自恃凌他憍慢之心,5、永断色界无色界二界地内痴暗无明之心。
(3)综合四果修证次第
初果圣者断「身见、戒取、疑」三结,二果圣者不仅三结断,而且「贪瞋痴薄」,三果圣者则将「身见、戒取、疑及贪瞋等」欲界的五下分结烦恼全数斩断,心迹彻底超出欲尘动静二相束缚范围;而当三果圣者在进修中,将色界、无色界二界界地内的所有痴暗无明之心(即五上分结),悉数拔除时,顿时身心便得到大自在、大解脱,能以大自在的解脱慧力,转换四大,将色身出水出火……,印证「色空不二」「心色无碍」的道理。
(4)心解脱、慧解脱与俱解脱
在阿含经中,提及阿罗汉有心解脱、慧解脱及俱解脱三种名词。事实上,心解脱阿罗汉、慧解脱阿罗汉及俱解脱阿罗汉三者本是一体的。
什么是心解脱?即修行者于日常动静之间,内心依定慧之力斩断贪、瞋、痴,从烦恼障中解放出来,获得心自在的境界。
什么是慧解脱?依中阿含卷二十四说:「……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着,得解脱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慧解脱。」
所谓七识住,即人界、欲界天(合为一类识住众生),色界中之梵天、晃昱天、遍净天三类识住众生,以及无色界中的无量空处天、无量识处天、无所有处天三类识住众生。此七类众生,皆因住着于「识」,所以生生世世在三界中受生,轮回无期。
什么是二处知如真?二处者,其一指无想天,其二指非有想非无想处天。
意思是说,慧解脱者,以慧观之力,证悟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各界众生识生、识集、识住、识异的情形。所以能一心求出三界,心不染看于识,在获证解脱智慧后,自知自觉:「我从此生起不再受后有身。」故称为慧解脱。或说其在尚未超脱三界时,便先自知自觉「我从今生起不受后有身」,而称此为慧解脱者(见杂阿含卷,十四)若依此说,可知心解脱、慧解脱、俱解脱三者,只是「依阿罗汉证果的时机不同而有区分」(见阿含经止观)。
又什么是俱解脱?依中阿含卷二十四说,俱解脱者,经过色界四禅定,无色界四空定等八种层次的禅定修持,而超脱此八种禅修境界(八解脱),在现身中自觉自证:我此刻已贪瞋痴永尽(心解脱),已依慧观之力斩断三界烦恼障(慧解脱),成就阿罗汉果,获得六种神通。
经文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慧解脱者经过「色界、无色界」禅定的修持,而超脱四禅八定,证果解脱。但是由阿含经所说了脱生死的方法,可以得知,一个修行者,成就阿罗汉果的先决条件,一定要定慧等持,定多慧少,或慧多定少,都不能慧证解脱。依阿含经说,绝对没有不修禅定而直接从闻思慧证果或世智辩聪证果的阿罗汉,当知修慧是建立在禅观之中。
「慧解脱者必得心解脱」,一个心地污秽,不从禅观下手修定的求道者,是不可能获得清净明利的出世智慧,自觉自证「我从此生起不受后有身」。相对的,若不依慧观之力,单凭禅定修持,贪瞋痴不可能断尽,贪瞋痴不断,不可能获证心解脱,成就阿罗汉果。
如杂阿含经说:「圣弟子修习于止(定),终成于观(慧),修习观(慧)已,亦成于止(定)。一个欲求解脱的修行者,一定要上观俱修,定慧等持,才能获证诸解脱境界。」
又如前述杂阿含经说:「一个阿罗汉,一定要无漏『心解脱』)贪瞋痴断尽),才能以解脱智慧(慧解脱)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不受后有……。」
所以说,慧解脱者必得心解脱,心解脱必由慧解脱而建立,净土中的阿罗汉,即是具备心解脱、慧解脱的证道者,由心、慧「俱解脱」,而自知自证「我从此生起不受后有分段生死之身,进一步以「变化身」而度众生。
(5)最稳当的修行道路
当一个修行者果真知阿含经所说:经过出家、学戒、持戒、听法、持法、思法、守护六根、净意、知足、正见解脱佛法、正念心念起伏、独住远离、断除欲贪、禅思空义、正观空行、入禅定、身作证、见到、得四禅不动心、圣慧明达,启开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六通具足,心解脱、慧解脱、俱解脱的四果修证次第,必然自觉自悟三界烦恼的连根拔除,不会再对今生由无常因缘假合所形成众生分段寿命的延续幻有中产生:对「自我」生存实在性的执取,对「我与人」对立真实性的固执,对「众生」存在缘起性的贪执,对「寿命」延续生灭性的留恋,对「自我」能证、能断烦恼实证性的执着,彻底断除对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四相的执取之心,而达到了声闻弟子随佛出家,修学解脱之道的目的,「戒定慧」三学具足成就,永远不会再于三界轮回中遭受生死烦恼之身。
一个阿罗汉圣者,早已断除了界内众生的我执傲慢之心,与世无诤,与三界无诤,其内心在无诤、离欲的平静心湖中,永远过着祥和、安宁,随缘度化众生的平实生涯。
--------------------------------------------------------------------------------
(二)踏入正定心的稳当步骤
1、以念佛培养初步静心功夫
佛教徒要怎样才能获得正定呢?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第一步要把我们平常散乱的心先沉静下来,唯有把妄想心平息下来,冷静的观察世间的事情,久而久之,你才会逐渐地领悟出「万物静观皆自得」的道理。再加上平常佛理的熏陶,认真的依个人的因缘,修持各种法门,渐入正定,自然不在话下。而以净土的修行者来说,凭着念佛、拜佛忏悔自己以往罪业的努力,日积月累之后,便会察觉出,原本散乱的心,真的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潭混淆的浊水一样慢慢的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那个时候,你就能够清清楚楚的体悟出眼前凡常事物的真相,才能够心灵手巧的灵活处理事情,不再被目前快乐的假相迷惑住了。这也就是我们凡夫俗子最初步的静心功夫。当然离修行者正定的功夫,还相差得非常非常的远。但是我们有了这初步静心的功夫,对于世事的变动,就能够逆来顺受,处之泰然,不致像一般庸庸碌碌的人们,碰着事情,那么的没有主张,不知所措了。这也是我们有宗教信仰的人,与平常庸庸碌碌没有宗教信仰者明显的差别了。
2、修定首先要有善知识指导
大家都知道,我们佛教徒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了脱生死,成就佛道。而要想了脱无常的生死,进入修持正定的过程,就非要有善知识引导修行不可。没有善知识引导修行,自己盲修瞎炼,容易走火入魔,寻找不到了生脱死的根源。如果我们佛弟子连最粗浅最基层的静心功夫都没有,碰到事情,心乱如麻,与社会上一般人没有两样,那还谈得上进一步的去修持正定吗?况且佛弟子如果不能够深入正定之中,就不能够了脱生死,念佛者如果不能深入「正定念佛」之中,就不能与弥陀此愿接引众生到净土获得「正定解脱」的教导修行大愿相应。再说这种由深入正定而解脱的功力,如果没有善知识循循善诱的长期指导,不经过多生累劫恒心的修行,是不容易证得的。在今天的台湾,又有几个能够像广钦老和尚一样的有那么深厚的光明大定呢?
3、修定不是一蹴即得
而要如何下手修行,才能逐渐深入正定呢?当然释迦牟尼佛曾经告诉过我们很多位修持正定解脱生死的方法,光是在中国的大乘佛教,由祖师们所创立的佛门宗派,就有八宗之多。而且依各个宗派修行得法,获得解脱生死的圣者,从古至今,不在少数。
但是,在末法时代的今天,凭心而论,我们凡夫众生的根机,实在太愚钝太没有智慧了,许多释迦牟尼佛对大菩萨所开示的甚深圆顿的修定法门,不是我们今天善根浅薄的众生,能够不暇思索,不用分别,一蹴而得的。并且要修持那些极高深最无上的顿悟心法,必须宿世累积了无量深厚的善根,今生善根因缘成熟,具备了大根器大智慧(大般若),才能够当下与佛心相契。像六祖惠能大师,他就是领会了金刚经的一句话,「应无所在而生其心」,在一念之间便开悟了。而今天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众生,能有惠能大师的智慧与根器呢?我们凡夫众生这种小根小器的角色,实在不如惠能大师的般若智慧于万一。
4、修定必须以般若智慧做前导
(1)有两种人可以领悟般若空义
而般若智慧的领悟与获得,不是末法时代一般的钝根佛教徒能够体解的。
释迦牟尼佛为了让后世的佛弟子,知道什么样的根器,适合在修定时直接修般若的「无相大定」法门,便曾经在般若经中告诉他的大弟子说:你们知道什么样根器的众生,能够受学无上大定的甚深般若法义吗?有二种人,可以领受般若空义;是那两种人呢?一种是入法位、得法忍,能行般若波罗蜜的阿鞞跋致菩萨,也就是已经证得了不退转位,得到无生法忍的大菩萨。另一种是长久以来,行特六波罗蜜,常常跟随着善知识学习大乘空义,得到「内福德」和「外因缘」的力助;内福德就是上一句所讲的本身已经久行六波罗蜜,具有深厚的福德,外因缘即是多生累劫以来,得到善知识的正确向导。这种修行者,虽然不是阿鞞跋致菩萨,但是因为他久远劫来,勤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积集了深厚的福德与智慧,能够信解、行持般若波罗蜜。释迦牟尼佛说,对于这两种大道心的众生,可以为他们宣说般若深义。
(2)初学者容易误解般若主义
释迦牟尼佛又认为有一类初学众生,在尚末了解如何降伏散乱心,认识八正道的修行步骤前,不可以为其宣说般若深义,是那一类呢?对于新发心求佛道的新学菩萨是不可以为他解说般若波罗密的「空」义的。为什么不可以对新学菩萨宣说般若深义呢?因为新发心求佛道的菩萨,他们宿世的福德善根非常非常的微薄,佛陀说,对这种福德善根微薄的新学菩萨讲说毕竟空法,会让他们产生错误的知见,什么样错误的知见呢?就是当新学菩萨一听到万法皆空的真理,便会很自然的生起执着空义的心理而不自知,甚至产生错误的想法说,如果宇宙万法都是毕竟空无所有的,那么我又为什么要去勤作善事,勤修福德呢?如果生起了这样一切皆空的念头,是非常危险的。
佛说,如果一个初学菩萨,听到般若空义,而没有甚深的智慧去胜解微妙法义,做这样错误的见解,不再积极的像以往一样的勤作福德,而接受一切皆空的思想,就会暂时忘失自己前世所修的善业,而走向外道恶取空的无想空定道路上,自己却不能够分辨。
(3)初学者应该先分辨因缘果报的原理
所以佛说,对于一个新发意的菩萨,新发心的学佛者,应该先教导他们取相分别,就是先彻底的明白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一切因缘果报与原理,等他们对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一切法相,都能够深入了解体悟之后,并且得到方便力用之后,才能够慢慢的带引他们走向无相般若的大定觉海中。
(4)新发心菩萨的意义
而且在佛经上记载,从我们凡夫众生发心信佛学佛开始,要经过许多大劫的勤修六度万行,才有资格称为新发意菩萨。
大家想想,在今天的世界里,有几个众生有如佛经上所说新发意菩萨多生累劫修行的资格呢?我们通常对一个非常发心行善、护持三宝,而有智慧的佛弟子,就会赞美他是菩萨发心,菩萨转世,事实上,这只是一种鼓励爱语之词,对于佛经上所说的新发意菩萨修行的条件实在是不能相比。
虽然今天我们众生的根机是如此的薄弱,但是佛陀还是很慈悲的将三藏十二部经典,由诸大弟子集结下来,一直流传到今天。纵然我们罪业深重的众生,因为福德智慧不足,不能够领会甚深的法义,但是今生也算有善根,能够听到高僧大德苦口婆心的弘扬最究竟的般若法义,为我们自己来世的修行道上种下菩提种子,而不致辜负释迦牟尼佛谆谆的教诲了。
5、最适合末法众生获得正定的法门
佛陀就是因为知道我们末法时代众生的根机愚钝,所以对我们五浊恶世罪业深重的众生,特别开了一个最方便最契合我们末法根机的法门。由这种方便圆顿的特殊法门,可以让我们慢慢的由最正确的观法,一心持名,得到正定,最后得证不生不灭的涅槃,永远解脱生死的束缚。这个法门,是人人都知道的法门,也是时下最流行的法门,但是由于一般人把他看得太简单了,忽略了他深度的一面,所以往往发了很多时间去修去做,却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一句阿弥陀佛,谁不会念呢?但是要真的定下心来,老老实实的念一句阿弥陀佛,却是不简单。而这老老实实定心念佛的功夫,是从那里来的呢?对于宿世就种了念佛种子的众生,只要一听到佛号,稍微受到善知识的开导,便可以激发他们宿世的根器,万缘放下,认真念佛。而像我们一般前世不知修行,根器浅薄的众生,就必须用另一种方式来激发我们的善根,以达到老实念佛的目的。是什么方法呢?就是从闻思修下手的方法。用这种闻思修下手的功夫来激励自己专心念佛是再好也不过的,这也是释迦牟尼佛在成佛的过程中所领悟出的最正确、最究竟的下手修行捷径。
6、闻思修证与正定的关系
(1)佛经过闻思修证而成佛
什么是闻思修下手修行的功夫呢?为什么说要得到正定,必须从闻思修下手去做呢?这又与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我们现在讲的是极乐世界里的每一个天人都在正定之中的愿,所以从闻思修入定,进而正定念佛的问题,必须和读者深入简略的探讨一下。
譬如释迦牟尼佛,他过去曾经出生在我们这个世界,成长在我们这个世界。当他长大成人,出宫游行城外的时候,忽然看见、听到人民生老病死的四个过程——这就是闻;他的感触良多,于是他使去深思,去探讨,为什么我们人生要经过这生老病死短暂苦恼的过程——这就是思;他为了要解开人生生死的渊源,不惜割亲舍爱,半夜逾城出家,经过六年日以继夜的勤苦修行——这就是修,终于得证究竟圆满的佛果。所以释迦牟尼佛出家的整个过程,就是明白的告诉我们说,如果要踏上生死解脱的正途道路,一定要经过闻思修证的四个过程。
(2)世俗人无法在平实人生中发现真理
一般人看到了这些生老病死的现象,不会去深思,也不会去探讨,可以说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并且习以为常,认为这是人生必须经过的历程,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就是因为庸夫俗子,不会用他们的理智冷静的去思索、去追寻这个无常人生的根源,所以无始以来,一直无法突破这个现实假相的人生;永远做妻子儿女、家庭事业、名利权势的奴隶。
因此碰到事情,会不会用我们心眼去观察、去理解,进而找寻事物的症结点、究竟面,在平实的人生中,发现真埋,发现出苦的生机,我想这就是圣人与凡夫基本的差别点了。
(3)佛的一举一动都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说法
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在出家前,享尽了世间的荣华富贵,但是佛陀并不会贪恋现有的享受,因为他知道人生一切美好的富乐,短短的数十年后,都会随着无情的岁月,化为乌有。佛陀从观察出任何人都超脱不出世间生老病死的深渊开始,到厌弃这个幻乐无常的王宫生活,逾城出家,乃至出家后,说法、度众,末入涅槃的这段期间,佛的一思惟一投足,一举一动,在在处处,都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说法。问题是众生无法领会出佛出家修行、弘法过程中,以身示法的真义。
初机者以为「闻思修」是佛经上某一种法门的特殊修法,而忽略了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系。释迦牟尼佛他就是要我们在现实的人生中,去观察、去体悟冠生的百态,从世间充满悲欢离合的事实中,去思惟、去体悟出人生的真谛。
凡夫众生唯有从发生于自己身上的悲欢离合痛楚的经历中去面对现实、接受事实,在经过一番对人生、世事磨炼后,才能够彻彻底底的在铭心刻骨的教训中,用我们的智慧,冷静的反复领悟出人生苦空无常的真谛,才不会再被现实的人情世故,七情六欲迷惑住了。
(4)不可以相似的佛法深入正定
甲、分辨世间法与出世法的关系
「中论」上有一段名言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这一段话,简单的意思是说: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诸佛,都是用两种方式为众生说法,是那二种呢?就是以事实和真理二种方式为根本的依据,也就是依二种谛理为众生说法。所谓的事实,就是依世间上实在的事情为众生说法;所谓的真理,就是依经过任何时代,无论任何人如何的攻讦辩论,都颠扑不灭的绝对究竟的道理为众生说法。
如果一个人想要信仰佛教,学佛修行,深入佛法大海,首先我必须了解这个世间的实态与究竟真理两者之间相互的关系。如果我们想要踏入佛法大门,弘扬佛法,而不能够如实的分别这世俗谛和第一义谛二谛之间的相互关系,往往谈真理就忽略了事实,谈现实又忽视了真理,那么依我们所吸收所谬解的相似佛法,想要深入正定,想要更深入的体认诸佛说法的本怀,觉悟佛法真实的义理,那是不可能的。
不依世间法不能体悟出世法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陀所证觉的究竟真理,是依世俗的人事物,实际生活过程的探讨显示出来的。如果没有佛陀跟我们凡夫一样的出生在这世间,如果没有文字媒体的传播佛法,没有佛陀从实际的生活中,亲眼看见听到人从诞生时,母子生产哀叫的痛苦,人类衰老的无常丑态,人类生病时,呻吟的磨折,以及从人类在贫富贵贱短短的几十年里结束了苦短宝贵的生命中去发现不实虚幻的人生,解开人生生死痛苦的根源,那么我们根本不知道,也无从踏上深入正定,解脱生死的道路。
因此,假使不依世俗谛的开显,我们就不能够体悟到第一义谛的真理了。当然如果不能够领会第一义的真理,我们便不能够证得涅槃了。
乙、从闻思中彻底透视人生才是踏入念佛、修定的稳当步骤
从「中论」上这段话所讲的,我们可以知道,佛法是不离世间法的,没有世间法就无所依据。所以唯有从世间的实态当中,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去观察、去了悟人类生老病死一切苦空因缘实相的根源,唯有在我们对自己的生命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而有了另一番的评估体认之后,才能够彻底的透视人生,看破人生,才能够彻底的降伏、断除我们的妄想心,才是我们真正修行的开始。那个时候,无论在我们周遭发生的任何事情,我们放眼所见的事事物物,都会觉得像行云流水般的平淡。用这种超然物外、厌离娑婆世界的心情去念佛,去想念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想念阿弥陀佛,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有希望。因此当我们对人生对真理,经过闻思正确根本的体认,进而身心自在,于任何处境下,都能够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这才是正定念佛的开始,入道修定的初门。
--------------------------------------------------------------------------------
(三)禅行者的八正道
1、禅行者的世间正见及生死正见
(1)空心坐禅容易走火入魔
前些日子(民国七十五年),我曾去参访过一位隐世修行的高僧,从那位高僧亲口述说他修行的一小段过程中,让我在修行道上得到一些小小的启示。
他说,我们佛弟子无论修什么法门,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正见。以他最初在山洞打坐修行的时候,便曾经有「非人」想要附身的经历。他说当他每天坐禅,坐久了以后,渐渐地可以将整个人都放空,结果有一次,在无形中忽然感觉有鬼神想来附身,突然之间,全身似乎要颤抖起来,于是他赶紧起座,他知道再这样空下去,昏沉无智的坐下去,以他的修行心态来看,总有一天会让鬼神乘隙而入。从这次经验中,也让他深深明白到乩童,就是这样在整个人浑然无知时,鬼神乘隙附身,成为孤魂野鬼的傀儡,虽然他的解脱心切,但是他明白了脱生死不是几个月、几年便能够成功的。
(2)坐禅应以观照世间「苦」谛为根本
为了长远之计,使自己不致知见偏差,用功过度,走火入魔,于是他霍然记忆起释迦牟尼佛曾经在出宫之前,探讨过世间苦的根源,觉悟世间苦的实相。佛陀为了寻找出苦的方法,不惜割爱舍亲,出家做个苦行僧,最后终于摆脱世间苦的束缚,彻彻底底的得到自由解脱。于是他也循着佛陀的路子,开始找寻出苦的方法;最初从自己四周能够看见、听到的种种烦恼——生苦、老苦、痛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等一切苦恼的成因,静下心来,彻底去观察,深入去探求人生苦恼的真相。
当他细心察觉出我们四周很多烦恼的事情,都是由于自我束缚,自己的情执、我见、贪欲不断,而造成人生种种困扰时,越让他领悟出「庸人自扰」的道理。当时,他那种想要脱离世间种种苦恼的心,脱离生死烦恼的心,真的就像经典上所说的宛如置身在三界火宅中那么的急切。
于是他正确地依照释迦牟尼佛亲身的体验,从世间苦的根本觉悟开始,一直追察下去,最后终于对世间真相彻底的得到觉醒,看清楚了世间无常的实相,再慢慢的把心安静下来,柔软下来,渐渐地便自然的深入正定之中。那个时候,他才体悟出,此时才是真正修道的开始,内心自然不惧魔扰,也不会再对世间有所希求与执着。
我想在末法时期,一个追求生死解脱的正信修行者,能够有这样的正见,从佛陀告诉我们苦相的真谛下手觉悟起,毅然弃舍了这个充满我执、贪欲邪见的五浊恶世,将心安住于真理修行之上,是相当不容易的。在末法的今天,想要亲近几位真正有修行的善知识,实在十分的难得。
讲到正见的问题,它的范围,相当相当的广,它包含了佛教各宗各派的理论与真谛,涵盖了整套的佛法,要从世间法至出世法由浅入深的讲,恐怕一两年也讲不完。像前面提到的这位修行者,是属于禅行者个人由苦谛进入正见修行的一小段特殊最初的经过。
(3)认识世间的无常实性是寻求出苦之道的第一步
佛在过去修行时,即是认识了世间无常的实性,而发心寻求出苦之道。佛首先了悟了宇宙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人事物质,皆是由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缘和合而成,既然由各种因缘关系互相牵缠羁绊而存在,当然任何事物都没有它单独自立的个体存在。换句话说,凡是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一切身心事物,必然是相依待的幻有存在,没有它的真实自体。到了因缘离散时,一切万物,均会无常变灭,没有一样东西有它决定不变的自我。我们之所以会与亲朋好友生离死别时,内心产生过度的悲伤哭泣,就是因为我们的感官意识错觉今世的恩爱亲情都是真实存在的,是我曾经经历的,是我曾拥有的,是我曾经经过辛苦代价争取来的。因为强烈的对周遭人事环境的坚持与认同,强烈的对亲情恩爱的渴求与占有,而使我们一再被感情的幻觉作用所误导,引发内心种种对世间情欲的幻想与憧憬。然而当我们在夜静更深,稍稍有属于自己反省独思的时间,我们是否也曾扪心自问,静心思考过:世间的一切恩爱、亲情,能够随着我们对它的贪恋与需要,而纵情所欲历久不变吗?能够随着一时荣华富贵的到来,而留住即将转眼成空的恩爱至情吗?当我们一次又一次的与亲朋好友聚会时,我们或许会感受到一时的欢笑与欣慰,然而当一次又一次的曲终人散时,你难道不会有人生聚散无常的启示吗?一个人如果没有过悲欢离合,生离死别的经历,是不容易体悟出人生聚散无常的真理的。
在平常的日子里,亲朋好友之间,常常会因为彼此间个性、习气不合而引起争端,产生口角,影响双方的情谊;甚至为了一时的利害冲突而发生钩心斗角,出卖朋友,兄弟阋墙,反目成仇的情形。如果我们经常静下心来观察周遭的人事环境,你便曾发现它时常因为各种大大小小因缘的牵扯、纠缠而不断的迁异、变化,而且随着我们对人生的历炼,心态的成熟,愈能够在我们的人世阅历中灵敏的发觉各种内在外在的层层因缘不停地在推动、变化。随着时代、潮流、社会、科学、医学、生理、心理、情感、思想……等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不停的进化演变,有那一样东西能够因为我们一厢情愿的单纯渴望,而常久附属于我呢?山河大地,随着地质、形势、温度、空气、阳光、湿度、气候的影响,经常不断的震荡、决裂、崩塌、演化。河川湖海,也不断地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溃堤、奔流、流失、干涸……。林薮原野,亦不断地随着季节的更替,而飘落、发芽、成长、老朽、腐蚀、烂坏、消失,有那一样东西不在不断的生长、茁壮、衰老、腐散、死亡、消逝……无常、变异中!?
(4)现实人生中本来就没有真实自我的存在
凡是由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面对外境的色声香味触法,而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分别,事事物物的感官灵觉作用,究竟是无常变化,还是永恒不变呢?是有真实的自体,还是幻象不实呢?是在我们有生命时暂时的识别作用,还是会随着我们生命力的结束而随之幻灭消失呢?如果是短暂的随着我们无常的生命幻有存在,那么当我们今世生命瓦解消散时,这个没有知觉的腐朽身躯还会有真我存在吗?人存身存,人死身亡,我们的感官意识,当然随我们的生命正常存在而存在,身灭无我,自然为每一个人所理解与接受。但是宇宙的觉者,以他修证的智慧告诫我们说:不仅仅在这个有形的身躯离散消逝时才察觉出身殒无我,当我们现在活生生的生存在这个世间上时,本来也就没有真实的自我存在,一切的一切,只是幻象的假我存在,只是各种因缘境界聚合的幻有存在,一旦因缘无常变异时,又将离散幻灭了。我们的身心意识如果是真实永恒的存在,那么便应该永远随心所欲的存在这个世间,不会随着因缘的聚合而存在,又随着因缘的离散而消失了。而要在现身中就能觉悟这种此生无有真实自我,超越凡常情执的真谛,佛早在『阿含经』及大乘经典中明白的指示我们踏上真理之路的根本法门。
2、禅行者与念佛者的一分出世正见及正思惟
(1)修行者如何正思惟此身无我的真理?
佛对立志求道具有利根器的出家弟子说,当你们有了对世间正确的见解(八正道中的正见),觉悟这个世间是苦,是无常,是无我的生灭假相时,便要进一步在今生幻有身心中,确实去观察、去思惟、去验证这个短暂存在世间的身心,的确如佛所说,在现实生命中就是幻相的存在,假我的存在,缘起性空的存在。而要如何在现实生命中亲身去观察、去思惟、去印证这层幻有身躯的假我真理呢?佛指示出家弟子说,我对你们说过的法,你们一定要仔细的听着牢记起来,要时时回想我所说过的每一句话,而且要经常一个人在林野寂静之处,一心禅思(正思惟):这个有色的身心为什么是苦?为什么是梦?为什么是假?为什么是空?这个没有知觉的色身就是真我吗?我就是这个没有灵觉的身体吗?离开了这个物质的色身别有心识的实体存在吗?离开了心识当体别有物质的色身独存吗?我是存在这个色身中吗?还是这个色身存在我的灵觉中呢?这个没有知觉的色身属于我所拥有吗?如果这个色身属于我所拥有,然而我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时时刻刻主宰支配这个色身呢?换句话说,假若肯定我就是属于这个色身所有,那么我的心识便应当随着这个身躯结束时消灭而消灭,但是人死不是断灭,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很多修行者在他们禅修之后,印证了六道轮回的真理,将人死后的真相告诉后人说,众生的八识离开了今生幻有身躯时,仍将随着众生的善恶业因而另寻生缘,往别处投生受报去了。如此说来,我可以说就是属于这个物质的色身吗?或者说,我不是属于色身所有吗?如果不是属于今生这个身体所有,为什么平常没有我的意识发号司令,身体就不能动弹呢?事实上的证明,我和现在的身体是不可分离的,是因缘幻相的和合而存在,离开了物质的身体,没有别体自我存在,离开了我心识的当体也没有另外身相的独自存在,那么什么才是我的相貌呢?这个灵觉的我又住在何处呢?……,当你们经常在禅坐中,反复静心思惟出这层无我、无我所有甚深难解难了的因缘寂灭法,你们才能确确实实在日常生活中轻松自在的做到舍情爱,离欲望,断烦恼,修梵行,求解脱,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见色心不动念,闻声不随声转,嗅香不贪其味,饮食不求多量,触境对境无心,乃至对于世间的善恶事物,都能了然于心,不随物转,言语减少,内心寂静,身心倚息,得入正定,出入息灭,内身行舍,想受寂灭……,最后体证原来五蕴就是性空,性空就是五蕴,自己终于觉悟已经证得了寂静的涅槃,今生的五蕴果报身已经完尽了,清净梵行也已经建立了,自己知道不再遭受未来的有漏果报身了。这种自知自证的寂灭涅槃,不是从他处获得的,亦不必由别人为我们印证。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为出家弟子们演说了很多正思惟人道的方法,于前所述,只是正思惟中极小部份而已。修学净土,同样必须具备对净土法门的正思惟的方法。关于往生净土的正思惟方法,另有单篇说明。念佛者如果能体会佛所说这层此身「无我」「无我所有」的因缘寂灭法,必然不会对今生幻相的人生,执着不舍,更能确实做到舍情爱,勤念佛,求往生的目的。
(2)不发厌离生死之苦的决心,证果与往生都不可能
我们通常讲,往生极乐世界有两个要素:一是厌离娑婆世界生死之苦,一是欣慕净土世界菩提之乐!「厌离娑婆世界生死之苦」,说来简单,谈何容易!现在末法众生的根器,已经与佛在世时修行者的善根差得很远很远了。于那个时候,只要佛陀为弟子们略作开示,便有无数弟子远离尘垢,得证清净法眼,诚如『阿含经』中所说,弟子们倾听世尊说法,便当下亲见了法性,得证了法性,觉悟了法性,对真理永远不会再有疑惑,这种对法性自见自证自觉的获得,绝对不是由外在见闻他人说法或由文字理论的领会,而获得的信解,也不是由他人度化自己如何修持,而印证自己已经得到了生死解脱,完全是自己对正法的亲见与觉悟,属于自己内在宝藏的开发,内心真正获得清净自在,没有任何畏惧,完全与外境无干。甚至利根器的异教徒,闻佛略说法要,也能远尘离垢,得证须陀渲果。在亲见苦集灭道四圣谛的真理后,才尽其寿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成为佛教的在家居士。今天我们就是日以继夜的聆听无数善知识说法,也不能开悟呀!不要说不能开悟,就是连厌离娑婆世界生死之苦的决心也很难激发起来,持续下去。在闻法的当时,或许内心早已产生了种种主观的疑问,嗯!这种说法与逻辑不合,嗯!这种说法与现实有所出入,或者听后似懂非懂,自以为是,连佛经上所说的指标望月,都不知手指何在,怎能敢让我们厌离娑婆世界出苦之心呢?何况是亲身对佛法的印证,见性开悟呢!?说食不饱,没有用啊!修行是点滴的功夫,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纵然一时之间巧言令色蒙骗了别人,未来必定自食欺骗众生贪取利养的诈欺后果,死堕地狱,受苦无期。我们为什么要贪图一时的名利享受,而做无谓慧命的牺牲,换取地狱的果报呢?这种慧命的无谓付出,换来的地狱代价未免太大了。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学佛者,不能痛下决心,老实修行,出离生死的原因究竟何在呢?其实也有很多人知道那是我们无始以来积集的爱欲情执太深重了,多生累劫熏染的无量业习,早在我们八识田中根深蒂固了。如果一个佛弟子,不能痛下厌离娑婆世界无常生死之心,贪着世间的种种情欲恩爱,执迷不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则不可能,还谈什么于现身中见性开悟呢?而这里所说的见性开悟,自然是指声闻四果中初果的须陀洹果,那是要做到像『金刚经』所讲的「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才能得证的。一个求道者,如果不初步悟入清净法眼,便不能够了脱生死,而这亲证法眼净的前奏曲,便是我们一再反复提醒的,首先必须深发厌离娑婆世界生死之苦才能慢慢趣入的。厌离娑婆世界生死之苦,也是我们念佛者求生西方净土世界的前提。唯有日积月累,经常不断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观察这个如幻如化的不实世界,观照这颗无常变异的妄心,对这个身心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厌离感,才能切实从我们的内心发出厌离娑婆世界生死之心,才会进一步深刻的把我们信心与希望指向西方净土世界,才能将我们散乱已久的心逐渐平息下来,一颗虔诚欣慕的心安住在极乐世界,投入阿弥陀佛的大悲摄受之中,这是我们净土行者应有的正见。而要如何方能确确实实的于二六时中从我们内心深切的发出厌离娑婆世界生死之心呢?于,佛曾提到了十二因缘法。此十二因缘法,即是释迦牟尼佛更深细的为踏上真理解脱之路的行者提出根本佛教中修行的究竟真谛。佛说,一个想要出离生死苦海的修行者,首先一定要透过正思惟,对形成身心世间的根本原因透彻了解;倘若对聚集身心世界的生死之因,认识不够透彻,知见不正,便在那里盲修瞎炼,蒸沙作饭,虽然其志可嘉,但是由于踏出生死苦海的第一步初发心就走偏了,结果于生死毫不相干,如此修行是不会有成就的。『楞严经』上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热沙怎么会成为可食的米饭呢?
3、认清幻梦人生的真相是正思惟的方法之一
(1)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人生大梦中的主角
因此佛还在这个世间指导弟子修行时,就以他过去修行的经验,告诉弟子们说,我曾经用宿命通回忆自己过去修行尚未成就佛道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在寂静无人的地方,专心精进的禅思(正思惟),内心生起这样的念头:每一个人好不容易得到宝贵的人身,都要在人世短短的几十寒暑间,经过出生、衰老、病患、死亡种种迁流变化痛苦的折磨。唉!人生的幸福快乐,实在太苦短太无常了。然而人类对于形成生老病死的原因,却惝恍懵懂不知起因何在?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无量苦痛逼迫的世间受生呢?是什么因素形成之后才有投生的开始呢?又是什么缘分助长之后才有生命的持续呢?我思考了这些问题,便端身正意,不眠不休的精进修行,一面寂静禅坐,一面专心思惟,如是无有间断的禅定禅思,有一天,我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啊!这个世间原来是我虚妄的心识显现的六尘幻梦,原来众生从无始以来,就一直在做着无明的生死幻梦啊!「当我一出生开始,我就在做梦,当我有知觉的开始,我就在做梦呀!」佛陀觉悟了众生原是属于自己人生大梦中的主角,当我认同了今世的现实人生是真真实实的呈现在自己眼前时,相对的,我便开始对于我周遭的人事环境产生同样实在的认同感,就因为在自我的知觉里,强烈的对发生在我周围的各种人事景物产生极端现实的观感与认同,所以找才会往这个现实境域里,热衷主观的去追求我认为一切理想美好的事物,我认为这是我辛苦牺牲换取来的代价,我认为这样东西本来就应该属于我所拥有,因为在我的脑海里,从生至长,一直强烈的认同周遭的一切人事环境,便是真实属于我所拥有,我当然爱我的生命,爱我的钱财,爱我的事业,爱我的妻子,爱我的儿女,爱我的朋友……,但是有朝一日,顿时遭遇天灾地变,家破人亡,失去了我心爱的妻子儿女、至亲好友,在我内心深处,必定会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与打击,痛哭哀号,肝肠欲裂!于伤心之余,回想过去一切与父母妻儿美好珍贵的经历,想到父母在世时,百般的爱护、照顾我,如果没有父母菇苦含辛的扶养我长大,便没有今天成长茁壮的我,父母对子女的心,毫无条件的牺牲奉献,没有任何的利害冲突。看看这个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多是利害冲突,尔虞我诈,不见真情真义。相形之下,父母对子女呵护关照的爱心,实在太真、太好了。就因为父母对子女呵护关照的爱心太真太好了,顿时失去找最敬重、最信赖的父母,当然会黯然消魂,悲恸万分,凝视着浩渺的苍穹,早已泪如雨下,无语问星空,你们到那里去了?留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活着,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这个现实的人世间孤军奋斗,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想着想着擗踊哀号,却是越想越空虚、越寂寞、越难以释怀……!
当一个人感情的阴影笼罩了整个心思,关在感情的象牙塔里,永远理不出一个客观理智的头绪来。有的人甚至因为与死去的妻儿丈夫感情甚笃,对死者付出太多的情感,而今沧海桑田,人伦骤变,在感情遭遇严重的打击心绪不能平衡下,遽然精神崩溃,行动失常,于精神极度混乱中,仍不断喊着死者的名字,情何以堪!情何以堪!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令人见之,于心何忍呀!不禁让人慨叹道人间何世啊!
(2)不是人生如梦我们本来就在做梦
人生最大的哀痛,莫过于生离死别,佛就是觉悟了人世生离死别的悲剧一幕幕的在这个世间不断的循回重演,永远没有歇息的时候。于是佛在禅修中,终于解开了人类之所以对死去的亲朋好友产生那么大悲恸情绪的原因。当然对一个宇宙的觉者来说,在他经过长期禅思潜修后,固然可以解开众生生老病死循环重演的生死之迷,但是对一个道道地地的凡夫众生来说,这种人世悲欢离合的看破与觉醒,却比登天还难!因为众生没有这种智慧善根洞悉当我们呱呱坠地一出生开始,就是属于我们自己梦中的主角呀!不是人生如梦,我们本来就在做梦啊!既然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当梦中的人事环境发生猝然变故时,自然会随着梦境应有的结局而消失了踪影。我们身处这场不长不短的幻梦中,于梦境仍然继续呈现没有发生意外中断时,如果梦境里的一切境界差强人意,我们自然会产生贪恋留连的心理;倘若我们在梦境里扮演着跑龙套的角色,甚至一生当中落魄潦倒,事事处于逆境胶着下,自然会自叹命薄,怨天尤人,恨不得早点离开这场无奈的梦境,一了百了,死了算了。当然在梦境里与现实的人事景物诀别时,一时之间,我们会迷惘惆怅,若有所失。但是当我们用出世的智慧觉悟出这只不过是一场梦,只不过是一场我们虚妄的心识当下显现的六尘梦境时,我们又为什么要感叹迷恋梦中与我们同台共事的人物消失到那里去了呢?既然人生本是一场梦,梦中的一切人事景物自然是幻有的,不实在的。我们若是想从幻梦中的景物去追寻他的本源处、实在面,追寻他消失的方向,消失的处所,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永远探寻不到它根本的症结点病源所在。留下的,只是内心无限的怅惘,无限的追思,无限的期待。
佛陀用智慧之眼,感叹着众生在人生梦境中爱着、执取幻化不实的六尘境界,怀念过去,幢憬未来,计画现在,营谋求利,生生不息。又在幻梦中意乱情迷的挥泪问苍天,同苍穹倾诉说,天哪!我流离失所,顿失父母亲人,他们为什么丢下我一个人在这里受苦受难,爸爸妈妈!你们到那里去了呀?挥着满怀无助的泪珠,早已沾湿了衣襟,也抹不去他内心无尽的哀思。佛知众生误把六亲当眷属,误把梦境当真实,所以才会对梦中的人事突遭风云变化时,内心产生这么大的痛苦,产生这么强烈的难舍之心,其情可愍!其行可悲!又有几个人能够理智的看出人生整盘虚幻不实的经过,在对整套人生深思熟虑后,毅然跳出这个充满一连串邪恶、恐怖、现实、利害、战争、痛苦、衰老、死亡的无常人生呢!?
(3)对梦中人说梦话如何能寻找出超脱梦境的答案呢?
佛说,如果你已经厌倦了这个幻化不实的梦境,对人生的云谲波诡有了相当的体认,或者在你经过惊涛骇浪之后,对人生有了更深一层的启示与觉醒,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踟蹰、观望,后顾茫茫,不知何去何从时,佛指示了你一条光明出苦的道路。佛告诉弟子们说:你们若想出离这个循环无常的梦境,千万不要在呈现你眼前的六尘境界中寻找出离梦境的答案。因为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切人事境界,都是梦中显现的幻象,何况你就是属于你自己梦中的主角呀!你如果对梦里的人说,唉!浮生若梦,我已经厌烦了这场幻化虚伪的人生大梦,面对着往日的恩爱情怀,却有着落寞无意的追悼,人事骤变,百感交集,却又百思莫解,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萍水漂浮的人间呢?又要如何才能离开这个浮华短促的人间呢?梦里的人正在做梦,你也正是属于你自己人生大梦中的主角,与梦中的人互诉心曲,互说梦话,怎么可能探寻出超脱幻梦人生的方法呢?如果没有梦觉者的提醒,这场无始以来的人生大梦是无法苏醒的。一般人在对人世感到灰心失望之余,便会想到解脱痛苦人生的方法,但是人们倘使没有善因缘的引导,想到解放苦痛人生的方法,很可能就是自杀。自杀!佛认为这是最消极最愚痴的行为。你可曾想过,纵然自杀了,你心中的疑结还是没有打开,人死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呀!你仍旧会随着你八识心田中的种子轮回不息的投胎转世。不要说一般没有信仰宗教的人,会以为死后看不见听不到就什么都没有了,消极的自杀可以一了百了解决一切问题,就是连佛教徒在没有深刻体悟梦幻人生的真谛时,变生肘腋,也会冲动的自杀及杀人呀!尤其是念佛者一边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边不明就理的散心念佛,不能将出离现实梦境的方法彻底的追察出来,确实的从心灵深处发出厌离娑婆世界生死之心,那么在任何逆境刺激的变化下,都有可能退失念佛的信愿,冲动的随着宿业恶缘的增长,做出明知不可为而为障碍往生的业行来,以这种不明念佛真谛,不明幻梦人生实相的盲从心态来念佛,想要达到今生「正定念佛」的效果,在现世临命终时,达成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往西方净土的愿望,是非常渺茫的。
4、十二因缘法——出离梦幻人生的正思惟途径
(1)如何超脱梦幻人生?
佛陀对比超脱梦幻人生的方法,在禅思中,获得了最正确最彻底的启示与抉择。佛说,要超脱梦幻人生的方法并不困难,你要下手做的第一步秘诀便是不要再对周围的人事景物,生起爱染之心,为什么呢?因为人生本是一场梦呀!佛便是醒悟了人生原是一场梦,我即是属于我自己梦中的主角;既然我正在寤寐中游历,所显现的一切人事境界,当然是幻化不实的,既然是幻化不实的梦境,梦中的恩爱亲情,人事景物,当我们昨夜梦醒时,终会从我们的梦中消失;梦醒人空,人去楼空,当你真的从一场春梦中惊醒过来时,你才会恍然大悟,啊!原来我一直在做梦呀!这本是一场了无痕迹的梦呀!世人就是因为错觉这个世间的成败得失,恩怨爱憎,一切事物,都是真真实实的呈现在自己的目前,所以才会对眼前的景象产生贪着爱染之心。如果有一天像佛一样的醒悟了这个世间的一切景象本是屈于我们自己梦中显现的境界,还会对梦中的景象爱恋留连吗?还会在梦境的人物消逝时,心心念念的寻找梦中人事的去向吗?梦中显现的人伦情爱本是众生界所以不能超脱三界生死的主因啊!梦中显现的万象景物,本没有实在的来处,当梦中的人事景象消失时,也没有实在的去处;我们如果硬要问梦中的恩爱亲情是从何处来入我们的梦中,梦中的人伦情义又消失到何处去了,这在一个神智清醒的梦觉者看来,他会感慨地说,唉!你们不是在疯人说梦话吗!?因此佛说,当我们觉悟了这本是一场南柯之梦,不再对梦中的景象眷顾驰念时,透过长期正确的禅思修持,这场人生大梦慢慢便会苏醒了。
佛常常把众生心猿意马的活跃奔驰在人间戏台上,比喻做油炷燃灯,我们如果马不停蹄的驰聘在这个广阔无边的人生草原上,我们妄动的垢心,永远没有澄清歇息的时刻,就好象油炷不停的增添供油一样,假使仍不断的添加灯油,油炷怎么会有熄灭的一天呢?佛以此提示我们说,若是不想再让油炷燃烧下去,只要你不再添补供油就可以了。不再添满灯油后,油炷便会吸收原有的灯油,继续燃烧,但是当原本的供油吸尽后,灯炷便会逐渐熄灭了。这个譬喻即是提醒我们说,我们身处人生幻梦中,若是不想再让这场无止境的梦境继续无奈的演下去,只要你不再对梦中的景况耽溺、沉迷,去情、离欲,经过长时期的洗心涤虑,这场无明的人生大梦,便会像灯炷一样的渐次灭绝豁然惊寤了。
(2)正思惟十二因缘法的形成过程
诚如佛陀自己亲证的人生幻梦一样。佛说,众生因为不明白今世所显现的一切景物,本是我们贪瞋痴等烦恼的造作而呈现的生死大梦;因为我们的身口意三业造作了种种的善恶业行,所以众生生生世世不由自主的随着八识田中造作的无量业行投胎转世。在母胎中,胎儿成长的六根,尚未成形,经过十月怀胎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慢慢完具,哇哇落地,初出母胎,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初次接触,因为六识尚未成熟,并未有明显的苦乐感受;等到长大成人,与六尘外境频繁接触,才逐渐对人生的顺逆境界产生适意或厌恶的感觉;因为对顺逆境界生起强烈的爱染与憎怨,所以又驱使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在今世错综复杂的因缘境域中造作了种种的善善恶恶的业行,又积聚了新的业缘果报,招感了未来五蕴身的转轮受生。我们若是在今世没有逢遇善因缘,指引一条出离生死苦海的路,觉悟一条脱离生死大梦走向西方净土的光明之路,那么我们来世仍旧继续做着无明的生死大梦,依然不会觉醒照样贪瞋痴三毒炽盛,烦恼丛生,不断的造作新的业行,不断的投胎转世,在浩瀚无垠的生死狂澜中,历经无数的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忍受一切善恶因果的循环受生,周而复始,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永远没有出离三界火宅的时候。这即是阿含经中经常警诫的:有情众生不停的在十二因缘的欲海中生死流转,这十二因缘的流转过程便是:
无明(贪瞋痴等烦恼)缘行(造作诸业),
行缘识(业识投胎),
识缘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末具),
名色缘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人形),
六入缘触(出胎与外境接触),
触缘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感受),
受缘爱(对境生爱欲),
爱缘取(追求造作),
取缘有(形成业因招感未来果报),
有缘生(再受未来五蕴身),
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未来之身又逐渐衰老而死)。
此十二因缘的循回不息,所以众生才自始至终,无法打开生死之结,解开人生生死大梦的迷团。佛为了解开十二因缘的根源,又于禅观中,继续思惟出离十二因缘缠结的正确方法,经过长期的禅修思惟,佛陀终于找到了打开十二因缘的生死源头。
(3)如何斩断人生大梦的源头?
佛说,众生无始以来一直就在无明的睡梦中没有醒寤的时候啊!没有善知识的提醒,众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就是人生大梦中酣睡的主人,解铃还需系铃人,你若想今生脱离这场无明梦境,只要寻找出大梦的根源就行了,梦中显现的人事景物,仅仅是旁末枝节的事。好象你现在想要砍一棵大树,你不必从树上的枝叶花果摘采截起,只要将大树的主干砍断就行了;树干倒了,树上的枝叶花果,也随着树干倾倒而落地了;人生的梦醒了,梦中的一切景象也随着梦境的乍醒而消逝了。你不必问,树上的枝叶花果什么时候才会干枯?你不必问,梦中的人事景物,什么时候才会消失?树上的枝叶花果,随着树干的倾倒而逐渐枯萎,落叶归根。梦中的人事景象,随着大梦初醒亦渐渐从光阴的回忆中冲淡消失,来去无踪。
所以佛在过去修行时,便从截断无明大梦的源头开始做起,痛下决心,斩除所有促使生死梦境继续的原因。而形成生死大梦的原因即是众生贪瞋痴丛丛烦恼作祟的结果。我们只要将心中的贪心、瞋恚、愚痴等各种欲望烦恼除尽了,便不会再造作新的善恶业行,遭受未来新的果报身;虽然灯炷还在燃烧,我们的生命还在燃烧,但是当旧有的灯蕊烧尽后,油炷便逐渐熄灭了;当我们今世的生命之光燃尽后,有漏的果报身就渐次结束了。因此佛陀截断十二因缘生死欲海的还灭过程即是:彻底从内心熄灭无始以来的贪瞋痴等烦恼欲望后,就不会再造作新的善恶业行;没有了新的善恶业行,来世便不会再随新的业识投胎转世;没有了未来的业识投胎,便不会再有入胎后胎形六根的生长;没有了胎形的六根生长,便不会再有出胎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完具的长成;没有了眼等六根完具的长成,便不会再有六根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外境的识别作用;没有了六根接触六尘的识别作用,便不会再有痛苦快乐不痛苦也不快乐的三种感受;没有了痛苦快乐不痛苦也不快乐的感受,便不会再有对外境爱欲的生起;没有了爱欲的心行,便不会再对外境生起追求贪取的行为;没有了对外境追求造作的行为,便不会再形成新的善恶业因,招感未来新的有漏果报身;没有了来世的五蕴果报身,便不会再有入胎、出胎、养育、长大、健壮、衰退、老化、死亡……,生老病死生老病死的循环梦境了。此亦即是阿含经中所启迪开示的十二因缘还灭律:
无明灭(贪瞋痴等烦恼灭)则行灭(诸善恶业行灭),
行灭则识灭(业识投胎灭),
识灭则名色灭(但有胎形,六根末具灭),
名色灭则六入灭(胎儿长成眼等六根人形灭),
六入灭则触灭(出胎与外境接触灭),
触灭则受灭(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感受灭),
受灭则爱灭(对境生爱欲灭),
受灭则取灭(追求造作灭),
取灭则有灭(形成业因招感未来果报灭),
有灭则生灭(再受未来五蕴身灭),
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未来之身又逐渐衰老而死灭)。
不再轮回生死大梦,永远解脱了生死流转的束缚,得证清凉寂静的涅槃。
此十二因缘法,不仅是佛陀为走向了脱生死之路的修行者而讲,就是为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莲友们,也不可忽视,何以见得呢?因为佛告诫我们说,任何修行的法门,都不可偏离八正道,任何修行法门,都是以这八正道为根本引导,而渐次深入,成就解脱道果的。我们看这第十一个大愿说:「凡是西方极乐世界天人,都在正定之中,最后必定达到涅槃灭度的境界。」由果推因,极乐世界天人正定的前因是从那里得来的呢?
当然是于宿世在地球人间种下正定念佛的因缘而来。而正定念佛的因缘本身就具备了出世正见的基础;出世正见的基础,最主要的,就是建立在对十二因缘法的深思熟虑上。而十二因缘法的基础,即是建立在对梦幻人生的觉醒上。无论修行解脱,或者往生净土,如果有了此种对世间生死因缘丝丝入扣的观法,切实醒悟梦幻人生的真谛,便能全心全意的厌离娑婆世界,去烦恼,离欲望,踏上通往西方道路,毫不退缩。
5、一分禅行者的正语、正业、正命
(1)截断五蕴受报身的基础
佛在世时,诸多弟子依佛所说十二因缘法,认真思惟,反复忖量,借着宿慧的启迪,自然在禅修中,对梦幻人生的生灭假相,有了逐步的觉醒。他们深知形成未来业报受生的苦果,是由于自己今世的行为、言语、意念,做出良善、恶劣及非善非恶无可记别的无记业,而招感来世的生死果报。要截断未来五蕴身的受报,必须从现在开始根本的扫除由我们内心贪欲、瞋怒、愚痴的动念,而引发种种杀生、偷盗、邪淫、酗酒、恶口、两舌、绮语、妄语等身业、口业、意业一切的有漏业行。因此佛弟子们,无论在乞食时,说法时,禅修时,人间游行……时,都能够依佛所教,以觉悟真理的智慧,观照自己的口业——不做一切违背真理的闲谈(正语),观照自己的身行——不做一切障碍生死解脱的行为(正业),乃至言谈、意念、行为三业逐步洗涤清净,一心一意为追求真理,追求正法,追求生死解脱而存活人间(正命)。关于正语、正业、正命这三点的实践,我们可以从阿含经中略窥其端倪。
(2)学佛之人最难做到的事情
有一次,佛住在摩竭提国那罗聚落时,舍利弗尊者亦随佛同住其间,那个时候,有一位外道出家人,叫做阎浮车,是舍利弗尊者的旧识,来到尊者住处,向尊者恭敬问讯,退坐一旁,请问尊者说:「在如来的贤圣教法中,有什么事情让学佛之人感到困难实行的?」
舍利弗回答说:「唯有出家这件事,令一般学佛者难以做到。」
阎浮车又问:「尊者!为什么说出家不易做到呢?」
舍利弗答说:「因为出家之后,要弃舍既有的妻子儿女,名利权势,一般人难以办到。就是第一步舍家弃子做到了,正式剃发出了家,但是出家以后,想要全心全意往修行解脱的道路上走去,更是难上加难。」
又问:「为什么说出家修行相当困难呢?」
尊者答说:「因为学佛者出家的目的,是为了了脱生死,而了脱生死,却要有正确的知见以及坚定的信心与毅力,精进修行,才能达到。一般学学之人,对此孤独漫长的静修生活,难以生起长久的爱乐之心,所以出家修行,对于泛泛的发心者来说,是十分不容易的。」
又问:「在如来的教法中,有关于了脱生死的法门吗?」
答说:「有,就是八正道,出家之人,若能依据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种正确的方法,努力修习,调伏自己的贪欲、瞋怒、愚痴之心,如此长久修持下去,必能灭除一切烦恼惑业,得证涅槃真理。」(正语)
(3)修行人为何要学习解脱生死的戒律?
又有一次,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对出家比丘说:「弟子们啊!你们出家以后,要居住在寂静的地方,一心防止身口意三业造作恶业,学习解脱生死的戒律,无论走路的时候,静止的时候,安坐的时候,睡卧的时候,都要注意自己仪表的庄重,不可随随便便,有损出家僧众人天的端严师范。为了早日达到你们解脱的目的,对于任何能引发你们恶行的微细念头,都要时刻生起怖畏之心,谨慎防范,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倘若微细的不净念头有一丝存在你们心中,借着环境、阅历、思想、因缘的演变、累积,都足以形成来世的业习种子,令你们轮回受报。所以弟子们啊!你们出家以后的所言所行所为。一定要以了生脱死为尺度,不得超越这个戒限,务必远离杀生的罪业,彻底断除杀心,断除淫欲心,断除偷盗心,断除妄语心,这四种严重障碍了脱生死的禁戒,乃至由四重禁十恶业扩伸延展开的一切微细成行,均要一心守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可触犯。为了使你们每一个学成弟子,尽速舍离这个世间正报依报的贪取执着心,朝向涅槃的安稳解脱之道前进,每一个人身上仅能携带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居无定所,随缘行化。为什么佛如此严格的训练你们呢?因为你们出家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追求智慧的觉悟,为了度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究竟苦际而舍家弃子剃发出家啊!倘若不往学戒的路上走,又怎么能早日达到你们出家修行解脱生死的理想呢?」弟子们闻佛训示,均能如法奉行,严持禁戒,多数学戒成就,断除有漏烦恼,得证阿罗汉果。(正业)
(4)修行人为何要托钵乞食?
又有一次,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舍利弗尊者亦随佛同住园间,一天上午,尊者惯例身着袈裟,手持食钵,进入舍卫大城乞食。午餐完毕,回到祇园精舍,将衣钵放置住所,清洗两足,旋即手捧尼师坛坐具向祇树林园走去,开始白天的生禅功课。尊者坐禅完毕,便来到佛陀居住的地方,恭敬向佛行接足之礼。顶礼佛后,退坐在佛的旁边,静待佛陀开示。佛陀首先问尊者说:「你从什么地方回来?」
尊者回答说:「世尊!我刚刚从树林中结束白天的坐禅功课回来。」
佛接着又问:「你今天坐禅,入了何等禅定中?」
尊者回答说:「世尊!我今天在树林中坐禅时,顿入空三昧禅定中。」
佛陀听了尊者的禅定境界后,嘉许尊者说:「很好,很好,舍利弗!你今天依据佛的教诫修行深入上座禅定之中而生禅。若有比丘想要像你一样的深入上座禅定中,应当以你为修学的榜样。无论在入城办事的时候,在乞食的时候,在出城游行度化众生的时候,尤其在各处托钵乞食让众生植福的时候,应当做到这样的思惟:我今天卑下乞食,正是为了断除自己贪图美食之心,调伏自己的我慢骄傲之心,不分众生的贫贵富贱,挨家挨户以清净平等之心而乞食。如果我在乞食的时候,看见美好的景象,美丽的人物,而心中生起贪恋爱染之念,便减损了众生培植清净福田的殊胜因缘,我自己也触犯了了脱生死的戒限,障碍了我往解脱道路的前进,为了早日证得寂静解脱的涅槃,为了让众生种植难得的福德善根,我不论在道路托钵时,在聚落乞食时,都应该一心以智慧观照自己的举心动念:当我看见或听到美好的人事景物时,倘若心中有任何不清净的贪着爱染之念生起——眼随色动,耳随声去……我应该当下正观色相声音的原动力,乃是暂时因缘和合的无常假相,有没有它的实体存在;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唯有追求寂灭无生的涅槃,才是众生真正永恒安住没有动乱生灭的故乡。以此真理的追求,来砥砺自己精进修行,久而久之,在托钵乞食时,自然见色不随色动,闻声不随声去,随时随地都能自在的掌握自己的举心动念,收摄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舍利弗!比丘们若能以此无分别之心清净平等而乞食,必能断除自己贪图美食之心,我慢高傲之心,圆满施主诚心供养僧众饮食的殊胜功德。」
佛陀说到这里又说:「舍利弗!你要告诫比丘们在各处托钵乞食时依佛所教,如理思惟,清净乞食,那么他们这颗凡夫妄动的心,就会逐渐得到降伏,便会像你一样的安住在上座禅定的空三昧境界中了。」舍利弗闻佛所说,依佛教诫,欢喜奉行。(正命)
八正道是修行者的心法指南
以上所述,仅仅是杂阿含经中对正语正业正命千万分之一浅显的阐释而已,而且经中多数的经文,大多涵盖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个正道。八正道是息息相关的,而且是一脉相通的。有了根本的正见作向导,行者便不致盲修瞎炼,好象在汪洋大海航行的船只于黑夜中有了一盏光明灯塔作前导一样,不致茫然无度,迷失方向。借着智慧灯塔的照明,行者握稳心舵,依仗着八正道的心法指南,克服种种艰险风浪,顺利驶向远方清净安稳的彼岸。下篇我们再来看看一分念佛者对正语、正业、正命应有什么样正确的认识。
6、一分禅行者的正精进、正念、正定与一分念佛者行持之异同
(1)禅行者的正精进
甲、了生脱死依正精进的努力而实现
我们知道,正念的实现,乃是源于正精进的努力,倘若没有日夜精勤的依正见、正思惟出世的真理,将言谈、行为、生命相辅相成的以正语、正业、正命三个圣道贯穿起来,便没有身心正念解脱之道——正定涅槃的产生,因此用正确的修行方法,来精进实践佛陀八正道的教诲,是十分重要的。现在首先来看看一分解脱行者如何依正见等前五个圣道产生正确的精进修持方法。
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对出家比丘说:「过去昆婆尸佛尚未成佛之时,曾经有一世,在菩提树下,敷设草垫为座,双足跏趺,端身正坐,日夜勤勉,不眠不休的思惟寂念(正念)十二因缘法(前已论述),一坐就是七日,于十二因缘法,逆顺观察,昼夜禅思,深入三昧之中……。弟子们!你们若想早日超脱轮回,成就道果,应当像昆婆尸佛一样的昼夜以般若智慧禅思寂念十二缘起法,当你们在(寂定之中)证悟了十二因缘法的逆顺、流转、还灭、束缚、解脱的真谛,你们就离成道不远了。」
又有一次,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告诫比丘们说:「你们若想了脱生死,应当日夜精勤(正精进),昼夜不息的方便修习禅思(寂念真理),内寂其心(正定),所以者何?比丘禅思内寂其心,精勤方便者,如是如实显现,云何如实显现?『老死如实显现;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如实显现;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如实显现;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显现;此诸法无常,有为有漏,如实显现。』」
乙、什么叫做禅思?
此篇以「正定解脱」愿的立场来看,非常重要。欲深究佛立此「正定解脱」大愿的净土行者,不可不知。什么叫做禅思呢?『阿含经』中关于禅思的意义与内容,说的极为清楚,极为详尽。一般佛学者只注重形而下、理论上的哲学研究,而忽略了根本经典中平实、基础、渊源的一面。禅的意义,简单的说,就是「觉悟真理的智慧」。而这里所说方便修习禅思,亦即是说以方便智慧去思惟寂念真理。我们要知道,凡是能够运用意识分别心去思惟、去观察、去抉择出来的真理,都可说是「方便智慧,这在『大智度论』里也有提及。此处所说以方便智慧去思惟寂念什么样的真理呢?亦即指的昆婆尸佛过去彻夜勤勉禅思寂念的十二因缘法。当昆婆尸佛以般若智慧在寂定之中醒悟了梦幻人生的因缘生灭假相后,内心自然逐渐趋于寂灭,最后终于达到涅槃解脱的目的。
丙、如何进入正精进的修持中?
也就是佛陀常常赞叹难陀比丘所说的:「彼善男子,难陀,当他以出世的智慧,寂悟了因缘生灭法之后,自动自发,关闭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精勤修习,正智成就,堪能尽寿,纯一满净,梵行清白。」
(甲)精进清净六根
什么叫做难陀比丘关闭根门?「善男子,难陀,当他眼睛看到外境色相时,心中不会生起想着,亦无追忆之诚念,长久保持这种心态下去,便于眼根得到清净。乃至耳朵听到声音,舌头尝到味道,身体接触细滑,意识遍缘外境法尘时,心中都不会生起贪恋、想着。如此二六时中,经年累月维持这种清净的心态,六根便于一时得到寂静。世间贪爱种种弊恶不善之法,永远不漏其心。」这就是难陀比丘关闭根门的简略释义。
(乙)精进节制饮食
什么叫做饮食知量?「善男子,难陀,对于饮食,不着美味,不重色香,不为调适端严肥白的身体而食,但为暂止饥渴,保全性命,以修梵行而食。」
诚如「『增一阿含经』中所说:「行道之要法:应当一坐而食(日中一食),若能一坐而食,身体轻便,心得解开。心地开解已,得诸善根,已得善根,便成三昧(正定),苦集灭道,如实而现。」这就是难陀比丘为什么节制饮食最好的说明。
(丙)精进日夜禅定
什么叫做初夜后夜精勤修习(正精进)?「善男子,难陀,若在昼日,或是经行,或是坐禅,思惟妙法,除去五阴障蔽,身心清净。于初夜时,或者经行,或者端坐,思惟妙法,除去睡眠之盖,入于禅定。于中夜时,房外洗足,进入室中,右协而卧,脚脚相累,系念明相,作起觉想。于后夜时,徐觉徐起,或者经行,或者禅坐,思惟妙法,除去睡眠之盖,入于禅定。善男子,难陀,初夜、后夜、经行、坐禅,其事意行道之心,等无有异。」这就是难陀比丘精进修习的浅略节要。
(2)禅行者的正念
我们再来看看,难陀比丘在初夜后夜经行坐禅时,如何端坐禅思,胜念(正念)正知,乃至正智成就?经上说:「彼善男子,难陀!胜念正知者,观察东方,一心正念,安住观察;观察南西北方,亦复如是,一心正念,安住观察,观察什么呢?善男子,难陀,对于内心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生起、住看、短长、久近、消灭的因缘,观察觉照,正念而住,不令散乱。对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所取种种相,所作种种想之生起、住看、短长、久近、消灭的因缘,亦一心观察觉照,正念而住,不令散乱。对于形成内心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烦恼的因缘,如何断苦?如何修道?如何解脱?苦、集、灭、道有关了脱生死的谛理,亦一心观察觉照,正念而住,不令散乱。善男子,如是观察已,世间贪爱,恶不善法,不漏其心,正念、正智成就。」
当时有一位比丘说了一首偈赞叹难陀比丘:
「善关闭根门,正念摄心住,
饮食知节量,觉知诸心相;
善男子难陀,世尊之所叹。」
(3)禅行者的正定
甲、巩固前七个正道进入正定解脱才有可能
由上可知,若是出家之人,能够像难陀比丘一样——在有了生死正见,正确的依十二因缘法禅思抉择出梦幻人生的真谛后,自动自发,守护根门,内寂其心,饮食知量,初夜后夜,觉悟精进(正精进)——观察五阴,无我无我所,本是梦中境界所显现的幻化之相,乐分别五阴心相,正念观照五蕴幻相,净除五阴障碍,一心乐修梵行,离于睡眠,于正法中,心不疑法,离诸疑惑,正念正智,以此入「正定」、解脱,斯有是处。
讲到正定问题,『阿含经』与『楞严经』及诸唯识经论中,对于正定的解释,极其详尽,现在先就『阿含经』及天台所记禅法两者对正定的诠释扼要地加以讨论,例如『阿含经』上说:由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等七个圣道,日夜勤勉的如法实行,无有偏废,方能深入正定之中。换句话说,如果行者不以正知见(生死正见)为因,不依佛法正途入门。正定的圣道,即无由产生。因地不真,所显现的定境很可能会流于似是而非的外道定而不自觉。因此如何实现正定的圣道,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比照天台所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对正定圣道的实现,做进一步扼要精简的说明(第十六愿中将有较为详细的解释):
乙、色界四禅定
(甲)初禅证境
当一分禅行者,像难陀比丘一样的以正知见,不分昼夜,精进修行,清净六根,饮食知量,一切欲望不净之想,自然逐渐远离;长久修持下去,必有持身法起,身心自然正直;觉心明净,与定相应(欲界定);心得开解,超离欲界,身心虚寂,得入初禅。于初禅中,十六触等功德善法,一时俱发,心大惊悟(觉支),恒以觉、观正念之心,细心思量分别诸法(观支),因为此等微妙善法,超越欲界之欲乐,前所未得,而今以觉、观正念、正知,心大欢喜(喜支),怡然自乐(乐支)。于初禅中,虽有觉触等事,但一心寂然不敬,恒在定中(一心支)。
(乙)二禅证境
行者初禅成就已,如果仍一心修持,于中间禅中,进一步厌离觉观触动等由身识相应而产生的喜、乐等外净之法(灭有觉有观),专心不已,内心无有觉观动心(无觉无观),其心便豁然开发,明净咬洁(内净支),十种善法功德,亦如初禅发相,一时与定俱起,因此喜心涌现(喜支),绵绵怡悦(乐支)。于二禅中,虽有与意识相应的喜乐之心,但内心不为喜乐所动,也没有一丝尘境思想,一心不乱,恒在定中(一心支)。
(丙)三禅证境
行者二禅成就已,倘若仍继续修持,于中间禅中,加功不已,其心便泯然入定,不依内外;诸善法功德与乐俱时发起,此时无二禅动涌之喜心生(舍喜心),而有绵绵之乐从内心而发;行者此时依于正念守护其乐(念支),运用善巧三法,离三贪看(智支),善修乐法,其乐渐渐增长,三禅具足,受三禅偏身之乐(乐支)。虽有偏身之乐,但受乐心息,一心恒在寂定之中(一心支)。
(丁)四禅证境
行者三禅成就已,不以此为满足,继续进修,于中间禅中,恒以正智觉知——三禅乐法,未来终将无常变易,有大苦迁动之过患,而一心厌离、不着,之后,其心豁然开发,定心安稳,出入息断,证人四禅。定发之时,无苦无乐(不苦不乐支),已舍三禅身乐,心不厌悔,亦不念着(舍支)。此时心如明镜不动(禅定分明),亦如净水无波,摒绝一切喜乐之想,正念坚固,等智照了,犹如虚空,无诸垢染(念清净支),这就是世间真实禅定行者。住此定中,心不依善,亦不附恶,无所依倚,无形无质,一切神通变化,霪雨说法,皆从此定而出(此指依佛道而修的正定行者)。虽于定中,神通变化,众缘成就,然心无动念,一心寂静,恒在正定之中(一心支)。
丙、佛弟子进入四禅后安居五不还天
出家圣弟子,依定慧之力等持而修禅定,在进入四禅后,苦乐双断,安居五不远天,与凡夫外道不依正见而修四禅——暂伏苦乐所得果报有异,亦即楞严经中所区分的:「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凡夫外道四禅定)
圣弟子所安居四禅天中之五不远天:「此四禅天中,复有五不远天,于下界中(欲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贪瞋痴慢等所引发的惑染习气),苦乐双亡,下无卜居,故于舍心(四禅苦乐舍心中),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此五不远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是十八天(十八清净梵天),独行无交(清净无侣,情欲不起),未尽形累(尚有色质),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丁、色界定后又分两种叉路
因有无般若空慧(八正道)做前导,再加上行者宿世慧根浅深,从此色界定后,又分两种叉路:「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歧路——(1)若于舍心(四禅无乐舍定心中),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2)若在舍心(四禅舍心时),舍厌成就(厌有趣空),觉身有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进入无色界之空处定)。」
(甲)第一条叉路——四禅后顿超三界
而于四禅后,所呈现的第一条叉路,也就是四阿含中释迦牟尼佛经常在叙述利根圣弟子证入四禅后所说的:「比丘四禅成就已,彼以此三昧(八正道之正见正思惟做向导而产生的三昧正定),心得清净,无有尘秽,身体柔软,知所从来,忆本所作,自诚宿命无数劫事……。彼以此三昧,心清净,无瑕秽,亦无诸结,亦知众生所起之心。彼复以天眼清净无瑕秽,观众生类,生者逝者,善色恶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所行所造,如实知之。……复更施意(又作意观照),成尽漏心(灭尽种种烦恼)。彼观此苦(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实知之(自己知道它的无我实相),复观苦习(又观照造成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的集因),亦知苦尽(自己知道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确实已经灭尽),亦知苦出要(自己确实证知超脱生死苦痛的正确修行方法——八正道),如实知之(了然证如正途修行法门无有自性的实相),彼以作是观(照)已,欲漏心得解脱(解脱欲界的种种烦恼种子),有漏、无明漏心得解脱(色界、无色界的种种根本烦恼顿时得到解脱)。已得解脱,便得解脱智(根本的解脱了贪瞋痴三毒烦恼,当下便产生了清凉解脱的智慧),自己以解脱智慧作证说: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后有身,如实知之(自己确实知道尽未来际,永远超脱生死烦恼的束缚)。这个时候,圣比丘便顿超三界,得证阿罗汉果。此乃指利根器的圣比丘而言,不用经过无色界天之四空定,少修二十万大劫。在进入四禅后,就继续以般若空慧观照苦集灭道性空之理,亲证性空实相,顿成利根大阿罗汉。
(乙)第二条叉路
甲一、四禅后进入无色界四空定再了生死
若是在证入四禅后,因之前没有般若智慧做引导,不明性空之理——用无漏慧,断惑入空,仍然用有漏慧——伏惑入空,即前所述第二条叉路,必然进入无色界的四空定,即楞严所述:「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诸碍既销(不依于色),无碍无灭(不依于空),其中惟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厌空依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识处定)。」
「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回无攸往(此为外道,昧为冥谛之处),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色、空、识三者,皆无所有,即无所有处定)。」
「识性不动(藏性本来不动),以灭穷研(以灭定之力,深穷研习),于无尽中,发宣尽性(于识性不尽中,强以发宣,欲尽其性),如存不存,(识性虽存,而不起现行),若尽非尽(行者虽见识性尽,其实未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非想非非想处定)。」(比照圆瑛大师所释楞严经讲记)
甲二、钝根圣弟子四禅后必入四空定
话又说回来,若是稍微钝根的佛弟子,在证入四禅后,虽然以般若空慧,修习圣道,但因宿根较差,仍须从四禅天中之五不还天经历无色界天的四空处定;在依次证入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有想非无想处定后,因为有般若空慧做前导,依然可以用穷空之力,证得性空之理,成就阿罗汉果。亦即楞严所言:「此等穷空(四空定,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从五不还天,修习圣道,以穷空之定力,经历四空定,出三界,成阿罗汉),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于五不还天时,不早依般若空慧回厌有趣空之心,速成罗汉),便称为钝根阿罗汉。」
甲三、外道四禅后亦入四空定中
若是一般凡夫外道修持禅定,在证入四禅之后,因为没有般若空慧做向导,不明性空之理——断惑入空,仍然用有漏心——伏惑入空,在进入前述第二条叉路四空走后,必然由于知见的不正,迷于空理,在无色界有漏果报完尽后,坠入下界(欲界中),依然沦为凡夫身,继续做着人生生死大梦中的主人。亦即楞严所说:「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逃漏无闻(迷执有漏道,无多闻性——没有佛法正见正思惟八正道做基础),便入轮转,实属可惜。」
我想,在今天末法时代像吾等一类钝根的凡夫众生,若能遵照释迦牟尼佛所说八正道中之正见、正思惟为前导,渐次深入修学与自己根器相应的法门,便不会因为个人佛法知见的偏差,误人误己,犯下混淆正法的过失,造成未来难以收拾的因果报应。
戊、解悟「正定解脱」的修因,未来在净土中速了生死
以上仅就一分禅行者禅修过程简要的照本宣说而已,亦即是阿含、天台及楞严里对此「正定解脱」大愿行者因行的启悟最起码的概论而已。若是一分念佛者,能够在现实人间对正定解脱的来龙去脉——谛理、因行、过程、结果,有了深入浅出的了解与领悟,将此解悟「正定解脱」大愿的因行功德,回向西方,到了极乐世界,一定能够带着宿世解悟了脱生死的因行智慧,连开般若智慧,证悟四谛性空之理,满足弥陀佛第十一个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了脱生死的大悲誓愿。
因禅修细则问题,非本文讨论方向,故不加赘述,愿好学者善思之。由此可知,从禅行者以(生死正见)为修因开始,到正思惟十二因缘——醒悟梦幻人生的真谛止,此正见、正思惟的真理智慧抉择(方便修习禅思),实在就是进入正定寂灭解脱的关键所在。
(4)未亲证实相真理见不到佛法的根源处
如果一个禅行者,没有正知见(般若智慧)做向导,光凭一味的禅定修持,无论任何的自然身心潜能变化,都有可能由于知见的不正确,而产生错觉上的意识误导,不知不觉地走入外道,是十分危险的。话又说回来,倘若一个佛教徒,专门只从事佛学哲理的研究,而不脚踏实地的从佛的行仪、教诲,住了脱生死的根本目标去力行,这种没有「戒定」做基础,专门将佛学知识当作世间学问的研究、认知上,从来不在日常生活中以佛法的启示,对世间的实态做正确细腻的观察力、思考力与修持力,那么对身心世界的认知,永远只停留在观望的、我知道、我了解、我做不到,甚至与我无关的理论形式上。由于内在觉性的未开发,如果有些自恃过高的世智辩聪者来向你问难时,你可能会被那种似是而非的质难论断所迷惑或驳倒。因为光是理论上的钻研,不配合禅修内在潜能的开发,永远找不到内在觉性的本源处和朴实面。我在印度朝圣时,曾经参访缅甸的禅定高僧,他告诉我:「如果你没有亲自证到此身四大假合的实相,那么你还不认识什么叫佛法,你并没有见到佛法的根源处,充其量只是个知解宗徒,佛教的门外汉而已。」
戒、定、慧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这在大小乘经典中有明确的解释。必须以佛法来引导修行,以禅修来印证佛法,行、解相应,这是我们佛弟子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应该有的最根本的正确理性认识。古人说:「入海数沙,磨砖成镜,两者孰轻孰重?」大家想想,海中沙可用意识分别心去数吗?砖块可用尘垢磨成宝镜吗?事实上证明:入海不可能数沙,砖也不能磨成镜啊!
(5)正视生死解脱显现的真谛
由上得知,禅行者必须依正见、正思惟的出世智慧作为修行的导引,再加上行住坐卧日以继夜的以正见智慧方便禅思、寂念十二因缘法的流转还灭过程——(在定心中觉照寂观其真谛的深浚处、平实面)。久而久之,必能达到内寂其心(正定)的理想。当我们贪瞋痴欲望烦恼逐步在禅思定境中沉静、洗涤、淡化了,那么时时在我们心眼中显现的,是无常的启示,老死的启示,放下的启示、自在的启示……,最后当我们的智光愈来愈明朗,愈来愈澄净时,显现在我们心光中的便是前述『阿含经』中所说:「老死如实显现,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四圣谛),如实显现: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十二因缘),如实显现;行集、行灭道迹(三界业行),如实显现;此诸法无常,有为有漏,如实显现。」这个时候,梦幻人生中一切业习景象,如实证知幻化非实了,也就是寂静的涅槃现前了,亦即『楞严经』中所说的:「净极(禅定)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的根本实现了。
(6)佛顺声闻法从四禅起入大解脱境界
于长阿含经中所载:当时出生在印度的佛陀,于娑婆人间的应化因缘结束后,在临灭前,依次出入四禅定;又从四禅定起,顺序出入四空定、灭受想定;再从灭受想定起,逆入四空定;又从空处定起,逆入四禅定;再从初禅起,依次顺入四禅定;最后又从四禅起,顿人大涅槃境界。佛从四禅起而取灭度,此乃应我们这个世界声闻圣者的根机而从四禅起顿取大涅槃境界,当然具有其非常特殊深远的意义(在此不论)。佛的大般涅槃境界,乃是我们学佛者最终极最根本的修行目的,也是「正定解脱」愿进一步圆满的诠释。而佛的大涅槃境界必须由一个菩萨行者,无数劫以来修集无量圆满的智慧之光而证得,佛究竟圆满的法性之光——入佛的大般涅槃境界,这将会在第十二个愿予以深入说明。
(7)末法众生若想获证初果,谈何容易!
单以我们末法时代凡夫众生的根器来说,今生若想达到阿含经中所说声闻圣者涅槃解脱的实现,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况且以一分禅行者而言,先从个己的生死解放起,再回心大乘菩萨道,朝向终极的大般涅槃前进,也不失为一种方便正确的修行途径。依『杂阿含经』中又有一段经文说:「若于五受阴,以智慧思惟,观察分别忍,是名随信行。超升离生,超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比丘,若于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观察忍,是名随法行,超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比丘,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三结尽断知,谓身见、戒取、疑,比丘,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后究竟苦边。比丘,若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不起心漏,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离重担,逮到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
从这段经文中,我们可以知道,一分有正知见做引导的禅行者,如果毕生以追求真理的智慧去思惟、观照、寂念出世解脱的真谛,在自己知道身见、戒取、疑这三结逐渐断尽后,今世倘若不遭意外死亡(中间不死),可得须陀洹果(这还得看行者的宿世慧根)。以我们仆仆风尘,情念深重的恶性众生来说——今生想要先超欲界六尘之境,得证须陀洹果,谈何容易!更遑论现世了生脱死,证得阿罗汉果了。(声闻四果的意义,将在十四愿中说明。)
(8)现在学佛者要清楚的认识自己的「根器」
坦白说,除了已经了脱生死,乘愿再来的大菩萨外,我们不是大根器、大智慧的大道心众生,大家之所以会再到娑婆世间来轮转受生,说明了我们与此界众生有共同的业,结下了数不清牵扯不完的爱欲情缠种子,都是罪孽深重的凡夫众生。若说我们有不同于常人或外道之处,只不过是我们宿世稍微积集了一点点出尘的智慧福业,知道学佛的可贵而已。如果我们宿性善根深厚,在佛陀住世时,或者在正法兴盛的时代,早就该了脱生死,乘愿度生了,何必再流转到现在,在这里欲习深重,恩爱情缠,难舍难了呢?我们虽然不能在现世中了脱生死,但是仍然可以走另一条方便的出尘捷径——仰仗念佛法门通往西方净土的一线曙光,继绩朝向了生脱死的生机前进。当然如果我们今生有这种大根器、大智慧能够痛下决心在娑婆人间昼夜不息的精进斩除贪瞋痴欲望烦恼,越凡夫地,超脱三界,行者大可不必求往生——仗着念力、佛力的相应力量,到极乐世界后,再做进一步的真理追求。
(9)修行要循序渐进,绝对没有顿超变相的修法
大家要知道,在娑婆世界修行不易,到极乐世界听佛说法,也并不容易啊!一般人以为在这里修行解脱不易,散心念念佛到极乐世界再修,比较简单,问题是要到极乐世界见佛闻法,必须要有「清净业」才能去啊!(俟以后相关大愿再论)。一分禅行者,以正知见、离欲望、修梵行为正定解脱的基础,一分念佛者,同样的也是以正知见、轻欲望、修梵行(清净念佛)为西行的基础(这从许多往生的实例中可以看出来)。释迦牟尼佛说,任何的正途修行法门,绝对没有变相的修法,绝对没有不断欲望、不离烦恼、不消业障,而有特殊变质的修法;也绝对没有离开了基层的正知见(正见)因缘做根基外,而有越级、顿悟的修法(今世的顿悟,也是从过去渐修渐悟而来)。我们再纵观诸大乘经、华严经——一个菩萨行者,更是在日常生活中以正知见、离欲望、去烦恼、修梵行、清净六根为入门。有了真才实学,充实的正如见后,才能够在尘不为尘染,在俗不为俗惑,行、解并进,广做利益众生的菩萨行。我们在最初学佛时,一定会先走向谈玄说妙、文字游戏的路上去,但是当你对佛法有了通盘的理解后,心灵经过长期的洗炼、净化后,未来一定要从乱麻中理出一条根本修行的头绪——「回归现实」,在平凡人生中发现佛法的平实面、朴实面,发现众生心性中真与善的无穷宝藏,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从最平实的薄欲望、断烦恼做起,在平素生活中,在缘起的环境里,认识、体会「缘起时就是修行时」这句话的朴实本义,这是我们在修学佛法的领域上,最起码的成长。也就是朝向根本佛法中所说的正智、心善、自在……逐步的实践了。这个时候,你才能醒悟「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句话实质的内涵。
(10)禅行者与念佛者行持八正道的分歧点
由上可知,一分禅行者与一分念佛者同样是以认识无常百态(世间正见),觉悟生死梦境的真谛为起点,当一分禅行者与一分念佛者同样有了「生死正见」的智慧后,进一步思惟抉择出离生死梦境的途径——依十二因缘法唤醒我们酣睡已久的无明心灵。而由于一分禅行者与一分念佛者宿慧程度的差异——最初追求出离生死动机、方向、方法的不同,因此便在正语、正业、正命——言语、行为、职事三圣道上有了极其明显的区分:一分禅行者所言、所行、所为,处处以当生了脱生死为目的;一分念佛者虽然未来仍是以了生脱死,成就佛道为理想,但是将了脱生死的目标放在净土世界中。当依生死正见发出厌离娑婆世界无常之苦的决心后,所言所行所为均以觉悟净土谛理,成就净业资粮,回向净土为依归,在现生中专门以执持名号,或者观想念佛,或者实相念佛,劝人念佛,弘扬净土,仰仗阿弥陀佛大悲接引誓愿,往生西方为归宿(此处对唯心净土不做解释)。因此一分禅行者是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五个圣道贯穿起来,昼夜精进(正精进)的朝向正念(解脱之道)、正定(寂静涅槃)的方向走去,而一分念佛者在有了根本出离生死的正见、正思惟做基础后,将正语、正业、正命三者日夜勤勉(正精进)的以净业资粮贯穿起来,逐步朝向西方极乐世界理想的修行国度前进。因为一分念佛者与一分禅行者正精进的方向不同(修因不同),当然产生正念、正定的成果内涵也不同。
--------------------------------------------------------------------------------
(四)修行的根本是什么?三十七种助道品释意
十六、修行根本愿
修行的根本是什么?
1、净土世界所听闻的都是善法善行
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净土中的天人,在净土中能够听到恶事恶名的话,我便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在净土中,不闻恶事恶名,反过来说,净土天人所听闻的皆是善法善行。就如阿弥陀经所说:「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观无量寿佛经也说:「初观成日,次作水想……,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是名水想……。次观宝树……,树想成已,次当想水……,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次观大势至菩萨……,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
无量寿经卷上也说:「八功德水……,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或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随顺三宝力无所畏不共之法,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无有三涂苦难恶事恶行之名,但有自然快乐善法善行之音,是故其国名曰极乐。」
2、大小乘佛法都是以三十七种助道品为修行的根本
由以上经文得知,极乐世界里充满了声闻解脱法、大乘菩萨法,以及佛果位上不共妙法,而将净土中的天人、声闻、菩萨三种求道者,带入一乘佛地的究竟成佛境域。再则从经文解释净土众生听闻种种佛法的广泛内容来看,我们可将本愿看成四十八愿中的「修行根本愿」,为什么呢?因为任何欲往成佛之路走的佛弟子,均必须从听闻基层的佛法开始入门扎根,极乐世界的天人众生,就是从听闻善法善行开始,进而深入佛法的根本,发觉佛道的源头,从修行的根部开始灌溉、施肥,从根部延伸、成长,终至根深树大,果实累累,利益众生。而佛法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阿弥陀经上所说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亦即是阿含经中所说的解脱生死最重要最根本入手修行的佛法(下文自明)。不仅声闻行者以此「五根、五力、七菩提、八圣道等三十七助道品」为修行解脱的根本,大乘菩萨行者,同样也是以此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等三十七道品,为学佛修行自利、利他的入门基础。
如大智度论卷十九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述说菩萨修学三十七道品的论文说:「菩萨摩诃萨应学一切善法,一切道。所谓干慧地乃至佛地,是九地应学而不取证,佛地亦学亦证。复次,何处说三十七品,但是声闻、辟支佛法,非菩萨法?是般若波罗蜜摩诃衍品中,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词衍三藏中,佛亦不说三十七品独是小乘法。佛以大慈故,说三十七品涅槃道,随众生愿,随众生因缘,各得其道;欲求声闻人,得声闻道;种辟支佛善根,得辟支佛道;求佛道者,得佛道。均随其修行之初,有发大悲心而修三十七道品,或无发大悲心而修三十七道品,因此有大悲心或无大悲心修学因缘,由此本愿修行因缘诸根利钝差别,故得果有大小深浅之别。」
又说:「菩萨虽学虽知是三十七道品法,但未具足六波罗蜜,故不取证。」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百二也说:「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修习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支,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不可得故……。」
由此可知,无论大小乘佛法,都是以此三十七种助道修行的方法为入门学佛的基础。
3、唯有知而能行才能超凡入圣
一般阅经者都见闻过三十七助道品,但大部分的佛教徒,均只将其当做理论上浮面的阅读,没有深入其义,静静的去思惟、力行它。圣人与凡夫的差别,也正是出在这个「知与行」的上面。
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意思便是告诉我们:有了佛法闻慧的认识,要进而能运用所知法义先度化自己的贪欲、恶念寺内众生,才能生出「如实智」来引渡众生到彼岸,这才叫做唯「智」能「度」。若是空有佛法智识,而不能以「智」度脱自己的身心烦恼,所拥有的这个「智」,只能说是世间的智识,起不了「以智能度」的作用。学佛而不能「行」,不能「度」,不能以三十七道品往下扎根,空谈果实累累的将来,这种佛法知见,就是虚有其表,华而不实,形成没有根的浮萍。欲掌握临命终时,往西方或修道前进的佛教徒,就取决于我们自己今生是否能运用所知「佛法」,所修法门,来「度」脱现在正在现前的种种烦恼贪念了。
4、凡是佛弟子都应重视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不仅是带领净土众生走向成佛之路的根本佛法,也是带领现世的佛弟子,走向净土,走向自我解脱的根本不二法门。如果一个大乘学佛者,在修行之初,没有将「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等解脱知见的基础融会贯通,是不能巩固所发长远菩提心的。一个禅修者,由于修行之初,没有般若的「中观」正见——三十七道品做为修禅入门的基础,无论在任何身心转换的过程中,是很容易走向任何外道的禅定修持中,而仍自以为豪的。现在就将本愿所说的修行根本——三十七道品,以「五根」为主干,简单的向读者介绍:
5、什么是五根?
(1)五根包涵了三十七道品
五根就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根是生长的意思;就是说学佛的人,入门之初,一定先从这五种由浅入深的根本层次下手扎根,进而踏上正信学佛的修行道路。
三十七道品,由此五根内容而开衍;了脱生死,也以此五根内容为根本;成佛之路,亦是以此五根内涵为阶梯。怎么说呢?如五根中的信根,就是指四不坏信;五根中的精进根,则是指四正断(四正勤);五根中的念根,乃是指四念处,四念处中的法念处即涵摄了七觉支、八正道及十二因缘法等;五根中的定根,便说明了四如意足(四神足)或四禅;五根中的慧根,则说明了四圣谛。因此说五根包括了大小乘的基本要法。
(2)什么是信根?
甲、对佛法僧戒坚固信心的源动力来自何处?
杂阿含经卷二十六说:「五根中的信根,就是信佛、信法、信僧、信戒——四不坏信(净)。」身为佛弟子,那一个不是由此而进入学佛的道路?
四不坏信的「不坏」是什么意思呢?依杂阿含卷三十及大乘章义第十一及大智度论卷十九说:「即是指对佛、法、僧、戒的信心,已经到达生生世世不会疑惑、动摇、毁坏的程度。」而要到达对三宝信心永不动摇、毁坏的程度,必须从皈依开始,就踏上对佛、法、僧、戒法义的深思力行上,才能在闻法、持戒、修定戒、定、慧三学齐头并进的基础下,依修行的次第,逐渐达到对佛所觉悟的真理「净信坚,不可倾动」的信心。
就如杂阿含卷三十说:「要达到四不坏信的程度,必须有四个条件:一、亲近对解脱佛法有深度认识的善知识,二、听闻有助于了脱生死的正法,三、对解脱佛法内正思惟,四、对修行的方法及次第,要有明确、详细的认知。」佛弟子若能从皈依开始,就从这四个根本修行的条件下手学习,久而久之,便能达到四不坏信,净信坚固的理想。
乙、学佛者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坚定对三宝的信心?
而一个佛弟子,要修持、学习到什么程度,才能对「佛法僧戒」的领悟与学习,达到永不疑惑、永不动摇的心态呢?杂阿含经卷三十说:「唯有证得声闻初果——一个悟道的圣者,才能对佛、法、僧、戒的体悟与修学,生出如实正意知见,生生世世,达到『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从他闻,不取他意,不因他思』不受任何外道、邪法蛊惑、毁坏、动摇的信心。」(而依大乘菩萨法修行阶位,至少要进入初地,才能如智论卷十九所说达到「对佛法僧戒通达无碍,不动、不坏,得力自在,信根成就的境界」)
丙、为什么末法众生对三宝的信心不能坚固?
成就「四不坏信」,这也只是初入出世圣者之位,踏上了脱生死之路的第一步。因此我们凡夫众生,对佛法僧戒的领悟力与修习力,可说是非常微薄的。尤其末法时代的今天,一般的佛教徒,对三宝的信心,大都停留在感情、偶像的权威信仰上,不能进步,不能认识真正皈依、学佛的方向?将学佛的信仰,建立在对「个人的佛法知见认识上」,这是非常危险的,更遑论对三宝建立坚固不坏的信仰了。
悟道的圣者在成佛路上永不退转
五根中的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正是教导佛弟子,应当如何由浅入深的达到对佛法僧成不坏信心——悟道的境界。而当一个成就四不坏信的圣弟子,进一步踏上大乘菩萨广度众生的成佛之道时,必然在广远的菩萨道上,对佛法僧戒的信心,永不退转,直至成佛。
丁、往生净土必定成就对三宝的坚固信心永不退堕
极乐世界的天人众生,由于在弥陀及诸大菩萨的教导、说法下,随时随地,都能够对阿弥陀佛的慈悲与智慧,生起理解、修学的信心。从阿弥陀佛所证悟的究竟佛法,阿弥陀佛的圆满成佛行愿,以及阿弥陀佛的究竟戒德中,学习,体会弥陀无上智慧及圆满慈悲的形成与结果。从进入修证佛法的第一步——悟道、证果中,坚定对「佛法僧戒」的不坏信心,自然比在娑婆世界中的众生修行、悟道要容易得多。并且当其在净土中成就「佛法僧戒」四不坏净的圣行后,无论到任何世界度化众生,都不会对「佛法僧戒」的信念产生丝毫的疑问与动摇。(有关菩萨行者如何闻法、修行及诸佛行愿等问题,二十愿后,会有详述)。
(3)什么是精进根?
甲、认识四种根本进修行的方法
五根中的精进根,就是帮助我们早日悟道的四种根本精进修行的方法。也就是智论卷十九及杂阿含卷二十六所说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断」——四种正确断除修行障碍的精进方法。唯有根本精进的修学方法认识、巩固后,才能正确的朝向悟道的脚步前进。
如论中说:「三十七种助道修行的方法,乃是以十法为根本,何等为十?一、信,二、戒,三、思惟,四、精进,五、念,六、定,七、慧,八、除、九、喜,十、舍。」
其中精进者,就是指此处说的四正勤(四正断)及五根中的精进根、五力中的精进力、七觉支中的精进觉支以及八正道中的正精进。
修行者正精进的目的,就是运用的这里所说的四种根本精进修行的方法,不惜身命,一心求道。
如杂阿含卷三十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正断。何等为四:一者断断,二者律仪断,三者随护断,四者修断。」
(甲)向道、学法的初步用心力法
什么叫做断断?就是斩断障碍悟道的恶行、恶事的方法,必须不断地用佛法熏陶身心。
要知道我们皈依佛,乃是皈依一个身心寂静,觉悟宇宙真理,成就圆满悲智的觉者。乃是皈依佛的智慧与慈悲,学习佛的智慧与慈悲。整体的佛法,讲的就是圆满的智慧与圆满的慈悲。而佛究竟的智慧与平等的慈悲心是从何处产生呢?是从内心寂静的无我禅思中而产生。而内心寂静的无我禅思,必须透过四正断、四念处、四圣谛及十二因缘法……等三十七道品长期由浅入深的修学与体悟才能获得。
而「缘起性空」,正是佛陀从内心无我禅思中印证的「成果」。我们不可倒「因」为「果」,空谈「缘起性空」的理论,而轻忽了缘起性空的根本修因——三十七道品。没有一尊佛菩萨,从踏入佛门起,不经过四正断、四念处……等解脱法门的修因,而证悟「性空」真理的。
不论阿含经乃至大乘经典,都清楚的说明:我们如果想在今生修证佛一分的解脱智慧与慈悲,必须一点一滴从佛所证觉的解脱佛法——三十七道品,下手思惟、修习。
站在早日悟道、即身证果的立场上,因此佛训诫比丘们说:「如果你们想要今生修行有所成就,对于已经有过的恶念、行为,要时时加以反省、改过、检讨。要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谨慎的心情来防止一切有害众生慧命及阻碍自己修行的恶心、恶行再度生起。为了减少及遏止恶念行为最好的方法,就是督促自己学戒、持戒、修定。唯有用戒、定来约束、端正自己平常散乱的行为,才能促使自己『身口意』三业日趋向善,恶念减少,乃是初机者学佛、向法初步用心的不二指南。而对于已经生起的向道心,更要不断地专注在『戒定慧』三学『法义』的熏陶、学习上,将之保存、增长,经年累月,必能逐渐清净身口意三业,达到悟道的理想。」
极乐世界的天人众生,在诸上善人的共同勉励、进修下,不断的忏悔业障,增长善念,不好的念头在善念不断的开启下,根本就生不起来,时时在戒、定、慧三学的体悟学习中,朝向悟道的目标前进。
(乙)律仪戒的重要性
什么叫做律仪断?就是修行者要断除有失利生威仪、律法上不好的态度与行为。
现了出家相,或者已经具备弘法度生的能力,便说明了其在涵养、发心、品德上,堪作人、天修行的表率。因此应当行住坐卧间,善于守护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勿令众生因见出家众行为不端,威仪不整,而有任何毁谤三宝,丧失众生学佛、向法的机会。
净土众生,个个身真金色相,庄严清净,威仪具足,没有人间禅行者律仪上的缺失,堪作人天的师范。
(丙)修行者要随时将死字放在心上
什么叫做随护断?就是修行者要随时用修观的方法,断除修定的障碍,以守护日益增长的向道心。
贪食美食及对姿色的留恋难舍,是修定的一大障碍。为了减少, 对饮食、色身的贪执,尽速超出欲界,所以佛指示弟子说,当修不净观。修行者要随时静下心来,观想自己现在正在面对死亡的来临,观想随时面对意外发生,身患重病,乃至死亡后,尸身腐朽、青瘀、肿胀、出脓、烂坏的情形,以期随时看破、放下这个短暂不实的色身,一心专注在出离生死的精进上。
净土众生,没有对饮食贪着及对姿色留恋不舍的悭执心,所以修观的角度与人间禅修者有明显的深浅度的不同。
(丁)四念处观是修禅的前方便
什么叫做修断?进入修禅的前方便,依众生根器的不同,而有种种斩断、对治修定障碍的方法,其中之一,即是修学四念处。四念处中第一的身念处,即是前述随护断中所说的不净观。其次是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四念处乃是帮助修行者早日悟道,进入修定之门必经的四种循次渐进证人般若,趋向空性的不二慧观法门。而五根中的念根,正是讲的四念处。如杂阿含卷二十六说:「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现在就以此点「修断」所说的四念处,与五根中的念根融通净土众生对四念的修法来做扼要说明:
(4)什么是念根?
甲、修行者以不净观净化对色身的贪执心
身念处——身不净。即不净观。修行者一面用戒来约束、端正自己的行为,勿令造作恶业;一面用观身法门来对治、除去贪念的生起。如增一阿含卷五及禅法要解、禅秘要法、正法念处经、智论卷十九、四十八以及四念处论等经论对四念处均有详解。今仅取其扼要,来做说明。
观身法门,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佛弟子时时借着不净观,来对治自己对色身的贪恋心与执着心。而且一定要配合修定来做观想,才能在静心中达到以不净观净化对色身的贪执心。
诸如从身外的毛发、皮肉、目泪、唾涕、五官、四肢……变化、衰老、脏秽、不净的情形,及身内的血脉、筋骨、髓脑、脂膏、肠胃、心肝、脾肾、脏肺、大小便溺……等污浊、变化的情形,配合体内、体外生、老、病、死中的种种脏污、不净、变烂、生虫、白骨、骷髅、恐怖、变化之相,来体会肉身的无常不净,有何可贪?而且以禅秘要法中说,不净观有其一定循序渐进的观想方法。
当佛弟子进一步在禅思中看到自己内身的脏臭不净,才能观破色身的不净虚妄,才能不染着于色身,放下色身,超脱欲界色身束缚。藉此观身法门,而念念身观分明,照见五蕴皆空,念念趣向无生。
乙、修行者要对每一种苦乐感受清楚觉知
受念处——欢爱是苦。每个人从出生到老死的一切感受,都不出七情六欲,荣华富贵,天灾人祸、悲欢离合……等善恶的觉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切的美好与幸福,悲伤与厌恶,都将随着死亡的降临,而一起埋葬,化为乌有,成为南柯一梦。
修观者若不能即时醒悟此生身心的一切善恶感受,都是短暂幻有,无常苦空的,便不能进一步生起厌离生死之心,更遑论了脱生死了。古德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观受法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学人随时保持对每一个念头生起时清楚的观照觉知,不要被杂思妄想之念拖着走而不自觉。当身识生起某种快乐的感觉时,要知道内身为什么正在生起某种乐受的感觉,当身识生起某种痛苦的感受时,要知道内身为什么正在生起某种苦受的感觉,当身识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的感觉时,要清清楚楚的知道为什么现在身识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的感受……。苦、乐正在现前时,不要被苦、乐的感受牵着走,要一心观照、清楚苦、乐、悲、欢等感受的起、伏、生、灭、来、去、变、异、消失……。我们就一直停留在人间的七情六欲循环反复的身心变化中无有止息,又不自觉,所以跳不出苦乐的轮回。修行者,就是借着长期在修观中观破苦乐感受的虚妄不实,空无自性,才能藉此观受法门,而念念受观分明,思惟受蕴原本自性空寂,无所依倚,不惊、不怖,不起世间想,念念照见五蕴皆空,念念趣向无生。
丙、修行者要随时觉知自己心念无常、转变的情形
心念处——观心无常。凡夫的心,没有一刻宁静过。举凡为家庭、为事业、为朋友、为亲戚……,因此家庭事业种种的忙碌,而造成许多身心上不能解决的因恼。若没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机会经常来反观、发觉自己时刻受到外境、情绪的影响而造成无量形成来世的善恶业行,以认识自己目前的心态,掌握自己目前的心念,停止造作恶行的话,那么便只有生生世世「心」受境转,为物所诱,轮转无期了。
观心法门,就是要学佛者经常静下心来,观照、认识自己的无常心性。唯有当心宁静下来时,才能察觉出自己的心绪,原来一直被名利、财势、爱欲、食欲、睡欲等五欲习性所交织、缠绕着,无法平复。
一般人由于思绪太过杂乱,不能认识、分辨自己的心态混浊到什么程度。而一个经常习静、习定的人,就能清清楚楚的随时观察出自己的心态是昏沉?或者散乱?或者清晰分明?或者杂乱无章?或者黑暗现前?或者智慧涌现?对于自己的内心,起了爱欲的念头?起了瞋恚的念头?起了愚痢的念头?起了害人的念头……,无不觉察分明。而且当修定者对禅定的次第及内容有了充足的理解,当自己保持光明心念到什么程度时,则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入定,并且自知入的是什么定。如果一个修禅的人,自己有没有入定,是昏沉?或者只是没有智慧的无想?或者已经入了第几禅天?进入了四空定天?而不能以智慧觉知,则证明是外道修法,这种定境,易得易失。
而一个佛弟子,自己心念解脱时,即能自以解脱知见自证自知心念已经超脱生灭思绪的范围,已经进入涅槃解脱的领域……。这是具有坚固的佛法无我知见为前导的佛弟子,才能长期在禅思中,观破心识剎那生灭、起伏、变易、无常的现象,念念掌握心识的动向,不令散乱,藉此观心法门,念念心观分明,不起世间想,照见五蕴皆空,念念趣向无生。
丁、唯有以净定心思惟因缘法才能认识因缘法
法念处——观法无我。宇宙万法,由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所形成。十八界由心识而显现。唯识所现之宇宙万法,依具有甚深禅定的修行者来说,就有如镜中相、梦中事一般的影现在其心眼中如许的不实、虚幻。而要亲证万法唯识所现、空、无生的真理,必须从出世间法——四圣谛、七觉支下手体悟(后文慧根中及七觉支中自明)。而要认识四圣谛的道理,便必须从十二因缘法下手思惟、了解(十二因缘法已于十一愿中略作解释)。
十二因缘法与四圣谛是互为表里的。十二因缘法就是依苦集灭道的真理来做思惟,依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因缘生灭法则而建立。四圣谛的内容,同时即是从十二因缘法而开衍。无论大小乘修行者,欲走向成佛之道的路上,都必须依大慈悲心自悟十二因缘法,才能正见成佛的修因(见大智度论)。佛弟子皈依法、学法的目的,就是要从此四圣谛、十二因缘、七觉支、八正道等解脱生死的根本佛法,开始了解与学习,才能奠定成佛道上良好的修因基础,不致误入歧途,远离佛道。但是没有「戒、定」做基础的闻慧,是与解脱佛道不相应的,其对「法」的了解,永远停留在名相上、理论上、学识上浮面的钻研,与自己生死无干,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成为末法时代的原因之一。
在家居士虽然不能出家依法修行,但是若能在居家中成就「正信、净戒、闻法、思法、修法、悟法、自度、度他」的德行,依杂阿含经说,最多能证声闻三果。但是现在的居士学佛,如果要专心修法,就不能兼顾家庭、事业,要家庭与修法并进,获证声闻果位,以现在的居家根器而言,并不容易。故仿似念佛法门为最适宜,先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于净土中稳当修行,更比娑婆世界的修行者容易悟道、证果。
观法无我的「法」,其中之一法,便是指十二因缘法。观法无我的「观」字,即是指当学佛者将前述观身体、观感受、观心诚的观照基础建立后,才能以一颗坚固的「净定之心」,进入对甚深因缘法的醒悟、思惟、观法之中而无疑惑。
如杂阿含经叙述释迦牟尼佛就是在长劫修行中,证觉轮回生死因缘的源头,而将其所觉所悟因缘法次第生起的原因及次第灭除的因由,告诉我们后学弟子,目的就是要我们也踏着佛陀证觉「内容」的脚步,在入静时,保持观法觉照,了了觉知:「是什么原因生起,而使我至今仍停留在生死轮回中?什么原因没有?就能使我超出轮回,不受生死?……。哦!因为有生,所以有老死,如果没有生的缘,当然不会有老死,而生的『缘』就是……。」唯有我们在入静时,清清楚楚知道:要超脱身心轮回生死的关键,不是专注在色身呼吸、气脉、心脏……停止跳动的成就,不是生理上唯物升华的结晶。而是心力在摆脱色身的禁锢后,对生死束缚的源头——十二因缘法还灭过程彻彻底底的超脱与证悟。
学佛者唯有经常保持一颗净定之心,才能真正在日常生活中,依十二因缘法入观、思惟,踏着佛陀证觉的脚步,确实从斩断生死源头的「生缘」做去,为自己制造来世出苦的机会。当我们确实依十二因缘还灭的过程去做,此时才能真正得到「因缘法」的受用。
「诸法无我」的内容,便是建立在一个修行者,于动静一如的修持中而证觉的,是建立在修定中禅思的基础上,不是停留在听闻佛法理论上思考、理解的见地上。体证万法无我的根本法观入手处,即是以此「禅思」为基础。如果不在修定中奠定「观慧」的基础,要想直接从闻法、论法的辩理上,顿见因缘法的真谛,或者直接从没有智证的空观中顿悟空性,顿悟「无生」之理,那么佛就不需要在无量劫中勤苦修行,才能将其在定慧中证觉的甚深因缘法的内容告诉我们了。
当一个悟道者,能够在禅思中以甚深因缘法观破生死轮回的根源,观破了无明的根本,照见五蕴无我、无我所拥有的一切,识不缘行、行不缘识,便能亲证法界唯识所现空、无我的真理,亲见十二因缘法的本源处。
戊、净土众生如何依四念处修观?
极乐世界的修道者,对于「身、受、心、法」此四种慧观法门,更能比娑婆世界的禅修者观想得力:
一、净土众生在色身观照方面:可从「带有身光的清净化身相」中直接依般若性空真谛,观照五蕴皆空,不会贪着色身的光明、清净。从体证性空真理中,如实知见眼耳鼻舌身意而如实知见空中无眼耳鼻舌身意,念念融入空性,趣向无生法门。
二、净土众生在觉受观照方面:当其进入修定时,必能从身识的感觉中,如实知见内外的喜乐觉受,生无来处,去无去处,了了分明,心不散乱。就在念念分明的精神统一状态中,进入无漏思惟中,真实知见色声香味触法的根源处,又真实知见空中无色声香味触法,念念融入空性,趣向无生法门。
三、净土众生在心识观照方面:当其以明利的心眼,在清净的禅思中,念念观破心识剎那无常、空无自体的生灭现象时,便能念念掌握其心识,不令散乱。就在其了了分明心识活动空无自性的情况下,如实知见眼识界、耳识界……,乃至意识界,又真实知见空中无眼识界、耳识界……,乃至无意识界。而藉此心观念处,照见十八界皆空,念念融入空性,趣向无生法门。
四、净土众生在万法观照方面:当天人众生依「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等法修行,从精进禅修中,了悟甚深因缘法的性空法义时,便能做十二因缘法观破生死轮回的根本,照见宇宙万法,唯识所现,宇宙万法,唯一法界的真谛。净土众生的智慧观照力之所以会如此的明利,除了在净土中受到佛菩萨的教化外,皆因往生前,曾经种下听闻、思惟解脱佛法的深厚善根,才能在净土修行时,迅速悟道、证果。故凡欲往生净土的莲友,均因随缘闻法,广播解脱知见资粮。
(5)什么是定根?
甲、四禅与四果不同
从学习观照甚深因缘法的生起与灭除,到进入深入的禅观之中,这个中间必须经过四禅定的修学阶位。五根中的定根,便是指色界的四种禅定,或称为四神足。如杂阿含经卷二十六说:「定根者,当知即是四禅。」
一个修行者,当信根、精进根、念根等的解脱知见准备齐全,具备了脱生死的利根器,便能安稳的进入悟道、修定的阶段。四禅定的扼要内容,曾在第十一愿中有过说明。色界天的四禅定,本是通于外道所修;但佛弟子与外道修禅的方法与基础观念,有看根本的不同,虽然同入色界四禅定,但所入的禅定境界,亦因个人的根器、思想、生理、心理、智慧、福德……等多种因缘不同,而证人的禅定现量,各有深、浅、粗、细的明显差别。佛为了要区分佛弟子的根本修因与外道所入四禅定证境不同,而用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来做区分。佛弟子因个人多劫以来修禅根器不同,获证初果后不一定要经过四禅,四空定的顺序过程,才能证果解脱。这在阿含经及俱舍论等经论中,有详细说明。天台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对于禅定发相的次第与邪正有明确详细的辨正,今以其所示配合阿含经,做为定根的略解。
乙、初禅粗解
(甲)跳出五欲六尘是出家修行的目的
杂阿含卷三十一说:「若比丘苦行、若形、苦相,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
欲界大天虽然尚有淫欲行为,但是比较微薄,与人间的行淫方式不同。如正脉以一偈说明:「四王仞利欲交抱,夜摩执手兜率笑,化乐熟视他暂视,此是人天淫欲行。」
人间的众生,因为一直以贪淫等为重,所以形成浊气业网,共同居住在五欲境界里,跳不出去。出家修行的目的,就是希望藉由种种禅修的磨炼方法,跳出这个五欲六尘所形成的浊气业网境界,进入另一层次的精神升华的修养领域。唯有当内在精神生命经过洗炼、提升,才能在明亮的心镜中看到真实的自我,恍然大悟世间的五欲境界,如梦中里,镜中像,正是自己五欲行为所勾划、禁锢的范畴。
(乙)唯有淡薄五欲才能进入对内在生命的觉照中
出家修行者,觉悟了五欲境界的短暂不实,转眼成空,而首先在「财、色、名、食、睡」五种贪欲中下手远离。离欲的饮,正是指的「五欲」的饮。唯有淡薄了五欲,才能在禅修中有根本的成就。而当一个修行者,在行、住、坐、卧间,逐渐远离了五欲外尘浊恶之法,少动多静,便能渐渐由散动之心转为定静之心,进入内在精神生命的觉照中。「有觉有观」,正是说的内在精神生命的觉照观察。
通常人的感觉与观察,都是向外尘境界驰流。唯有当内心经过禅定的锻炼后,才能背尘合觉,由外转内,首先于欲界的定境中看到自己身内的五脏六腑,体内诸虫,脏秽不净。至此程度,四念处中的身念处,观身不净,才能彻底「觉」、「观」成就。
(丙)依个人根器不同修禅方式及所现禅境也不同
佛弟子因个人入禅的基础不同,因此在初步的定境中所显发的境界也不相同。如有人从观息法门入门修禅,有人从不净观入门修禅,有人以慈心观入门修禅,有人以因缘观入门修禅,有人以念佛观入门修禅……。凡此种种,皆因下手入门处不同,再加上个人宿世及今生所修智慧、福德、善根、习气、观念、见解、生理、心理……种种状况不同,而产生千差万别的禅定发相。
经中说:「觉观多者(杂思乱想多者),教修数习观。贪欲多者,教修不净观。瞋恚多者,教修慈心观,以治瞋病。愚痴多者(世智辩聪,分别筹量世出世法,不得正慧,邪心取理之人),教观因缘。障道多者,教令念佛……。」此乃依个人根器、心病不同,而所教对治调心、入禅的方式,也不相同。今仅以四禅证境的表相次第,来做四禅的说明。
(丁)初禅发相
论上说,「离生喜乐」的「喜乐」,乃是从制伏了「五欲」的贪执后,经过「欲界定」,在色界初禅的定境中所产生的法喜禅乐之心。「有觉有观」,即是指禅行者在欲界定未到初禅定的中间,会在身心上显发动、痒、凉、暖、轻、重、涩、滑、掉、猗、冷、热、浮、沉、坚、软十六触,对此十六种触动等善法而转现的定、空、明净、喜乐、善心、知见明了、无异解脱、境界现前、心调柔软等觉观而言。(此十六触通外道,又因个人的知见、习气、善根、生理、心理、潜意识状态……及所修法门种种不同,显发的情况也不相同。此处只是依论上所述,照本宣说而已。)
如论中说:「第一、初禅发相者:行者从未到初禅地中间,证十六触成就,即是初禅发相。云何是证?若行者于未到初禅地中,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或经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若定心不坏,守护增长,于此定中,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当动之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如影动发。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发,渐渐遍身。上发多退,下发多进。动触发时,功德无量。略说十种,善法眷属与动俱起。其十者何?一、定,二、空,二一、明净,四、喜乐,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如是十法,与动俱生,名动眷属胜妙功德庄严动法……。」
「此事既过,复有余触,次第而发,故名初禅。余触发者,即前所谓十六触。……,此十六种触显发时,悉有善法功德眷属,如前动触中说。行者因未到初禅地,发如是等种种诸触功德善法,故名初禅触发。也就是说,色界清净四大,依欲界身中而发……。」
(戊)释初禅「有觉」、「有观」、「喜」、「乐」、「一心」之意
「因此十六触法于身根而产生,由心识而察觉,所以称为『有觉』。行者得初禅,未曾所得善法诸功德故,心大惊悟(觉名惊悟)……:但此觉生时,与欲界身根所产生的知觉有异,何以故?因与定等善法一时俱发……。后细心分别十六触等所转现的善法功德,如粗则离,如善则修,所以名为『有观』。……因细心分别思量,觉知十六触等微妙珍宝,昔所未逢,所以心喜庆悦……,由于深心庆悦,踊跃无量,故名为『喜』。行者于欢喜已后,其心恬然,受于触中之乐,乐法娱心,安稳恬愉,故名为『乐』。(此即经上所说离生『喜乐』二字的解释)……。经久,受乐心息,虽有觉触等事,而心不缘,既无分散,定住寂静故,故名为『一心』」。
(己)利根器的佛弟子不着初禅证境顿了生死
这即是初禅发相的略解。杂阿含卷三十一又说:「若比丘得初禅时,彼不忆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然于彼色受想行识法,作无常、苦、空、非我思惟……,如是寂静,如是胜妙,所谓舍离余爱,爱尽、无欲,便能灭尽烦恼,直证涅槃解脱。」
也就是论上所说的「有人得初禅时,即于此定中所呈现的空、明净、喜悦、乐、善心、知见明了、无累解脱、心调柔软的境界现前中,顿断见、思二惑,显发见、思无漏法,达到涅槃境界。达亦有二种:一者任运自达,二者修观乃达。」
由此可知,利根器的佛弟子(如净土天人),在悟道、证初禅时,(悟道者不一定证初禅,证初禅者也不一定是悟道者),可因其慧根的觉照功深,不着初禅证境,直观色界的色受想行识五蕴之法皆空,顿断无始烦恼,证得涅槃解脱,不一定要经过二禅、三禅……的过程,方可证果(此乃前生已修,乃能顿超)。
(庚)利根佛弟子证初禅后或以五种方式进修证入涅槃
杂阿含又说:「有的佛弟子,在证初禅发相时,因智慧观照力不够,不得顿超解脱。可继续以欲法、念法、乐法智慧观照性空之力,取中般涅槃(在今生禅修生命终了的中阴身中,慧根观照得力,顿超生死)。若不如是,或生般涅槃(在上升色界天上现生中,用功不久,即证涅槃。)若不如是,或有行般涅槃(在色界天上,经久用功,才证涅槃。)若不如是,或无行般涅乐(在上升色界天上的当下,即因宿根显发,顿证涅槃。)若不如是,或上流般涅乐(生到色界天上后,再转生其他天界进修,获证涅槃。)
(辛)钝根佛弟子证初禅后继续上升其他天上进修
经上又说:「佛弟子证入初禅后,若不能以前述五种方式辗转修行,证入涅槃。只能以此欲法、念法、乐法的功德力量,上升色界初禅大梵天中,或上升初禅梵辅天中,或上升初禅其他梵身天中……。」
由此可知,若是佛弟子在悟道、获证初禅时,不能以慧根观照力,直取涅槃;又不能继续以念法、观法定慧观照之力,用其他五种方式辗转证入涅槃,那便会依其定慧功夫深浅,依次上升初禅天的三层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三天,受其禅乐果报,继续循次渐进的长期进修……。
丙、二禅略解
(甲)二禅发相
因初禅觉观二法,障碍二禅内净之心生起,所以修道者欲入二禅,必须加功用行,深心厌离初禅觉观动心(息有觉有观)。在修行者超离初禅,二禅末生之时,于其中间,也有定法生起,倘若行者心不忧悔、退缩,一心加功用行,使定法经久不失不退,专心不止。于后,其心便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于二禅中,也有内净十种功德眷属俱发之义,即: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悦,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开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具如初禅发相。但因初禅从觉观生喜乐,与身识相应:二禅所生喜乐,乃是灭初禅有觉有观,从内心寂净定中而生。故杂阿含经上说:「二禅证境,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
(乙)利根器的佛弟子不着二禅证境顿了生死
杂阿含卷三十一又说:「若比丘得二禅时,彼不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忆念,而于色受想行识法思惟,如痞、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于此等法,必生厌离,怖畏防护……,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便能灭尽烦恼,直证涅槃解脱。」
一类佛弟子虽然在初禅证境,未能顿证涅槃,但是在进入二禅修持中,仍可运用其慧根的觉照功力,不着二禅:定、空、明净、喜乐……等十种功德发相,直观二禅的色受想行识之法空无自性,顿断烦恼,得证阿罗汉果位。
(丙)钝根佛弟子证二禅后继续生到其他天上进修
卷三十一又说:「若证二禅发相,又因智慧观照力不足,不得了脱生死,可继续以欲法、念法、乐法智慧觉照性空之力,取中般涅乐(如前说)。若不尔者,取生般涅槃。若不尔者,取有行般涅乐。若不尔者,取无行般涅槃。若不尔者,取上流般涅槃。若不尔者,彼以欲法、念法、乐法之力,生自性光音天。若不尔者,生无量光天。若不尔者,生少光天。」
也就是说,如果佛弟子在证入二禅时,不能即时以慧根观照力,直证涅槃,又不能继续以念法、观法定慧等持之力,用其他五种方式辗转修行,证人涅槃。那便会依其定慧功力深浅,依次上升二禅三层天,即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受其禅定果报,继续进修。
丁、三禅略解
(甲)三禅发相
卷三十一又说:「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离贪喜舍住,正念正智,觉身乐,圣人能说能舍、念、乐住,第三禅具足住。」
二禅定境,虽从内心寂净而显发,但是大喜之心勇猛启动,定不牢固,只会诳诱行者的心念,贪看其勇动之喜,误认为二禅即是安稳涅槃之处。行者若是以智慧观心,便知有喜动之心,则尚在生死动转之中,故应不受二禅勇动之喜,继续加功用行(离贪喜、舍住)。如能一心修习,用功不止,则其心湛然安静。当舍离二禅定境,三禅乐定末发的中间,虽不加功用行,其心自然澄静,此即获得三禅未到地的定法。而后,其心泯然寂静,不依内外,证入三禅定境。当契入三禅时,无二禅动勇之喜心,但有绵绵之禅乐,从内心而发。于乐发时,亦有功德眷属:胜定、空寂、明净、喜乐、善心、知见明了、无累解脱、境界现前,心调柔软等十法,具如初禅、二禅发相。
在三禅乐定初生时,尚未周遍全身,于此中间,如果贪看刚刚生起的禅乐,乐定便不会增长起来,通至全身。佛弟子因为有性空智慧做基础,所以不会贪染此绵绵美妙的乐定。如果外道行者证入三禅,则大多以身见为重,贪着三禅绵绵之乐,其心迷醉于此,不能进步,误以为得道。所以阿含经上说,佛弟子至此三禅乐定初生之时,应当川三种法,促使正念、正智生起来,以此念、慧因缘觉照、调适乐定,如此乐法必定增长遍身。(即经上所说正念、正智,觉身乐,圣人能舍、念、乐住。)
当乐定遍满全身时,身上的所有毛孔,都感到欣悦快乐……。在这个时候,心识不对外尘五境,唯有乐法从意识而生,内外充满,恬愉快乐。
(乙)利根器的佛弟子证三禅后了脱生死的情形
卷三十一又说:「如果是利根比丘,得证三禅时,便能以念慧观照力,思惟三禅乐法,无常、苦、空、无我,则可当下灭尽烦恼,顿证阿罗汉果。如果智慧观照力不足,也可以如前述初禅、二禅修行者一样的以念法、乐法的因缘辗转进修,或者在这期生命终了进入中阴身期间,即运用慧根观照力,顿断三界烦恼,直取涅槃。或者在这期生命终了,上升色界三禅天上的当生中,用功不久,顿证涅槃。或者在死后上升色界三禅天上,经久用功后,才证涅槃。或者在上升色界天上的当下,即因宿根显发,顿证涅槃。或者在上升色界天上后,再辗转生到其他天界进修,证入涅槃……。」
(丙)钝根佛弟子证三禅后继续上升其他天上进修
倘若佛弟子在证三禅时,贪看三禅乐定,又不能以智慧观照力用前述五种方式证得涅槃,就只有依其所修定慧功力的深浅,依次上升三禅天的少净天、无量净天、偏净天等三天,受其禅乐果报,继续进修。
戊、四禅略解
(甲)四禅发相及生理反应现象
卷三十一又说:「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离苦息乐,前忧喜已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第四禅具足住。」
行者若对三禅乐境,用心守护、爱着,不容易进步。一旦失坏,仍会令人产生烦恼。所以经上说,三禅乐境,犹是无常乐法,有爱乐之心,便会令心不得清净。所以佛教圣弟子既然深见三禅乐法的后面,仍有大苦变异之患,应当运用智慧观照力,一心舍离此遍身筑法,求入四禅不动定。当舍离三禅定,未到四禅定的中间,必有定法像初禅、二禅、三禅定法一样的显发。佛弟子在中间定法之中,修行不止,则心逐渐远离乐动之念,心无散动。于后,其心豁然开发,定心安稳,出入息断(体内呼吸风相、气相到四禅时才彻底断舍),苦乐之心俱舍,证入四禅定中。(有说:初禅定中,外呼吸停止,内部呼吸活动起来,二禅定中不但呼吸停止,脉博也停止。三禅定中,除了呼吸、脉博停止:心念也停止,没有一切妄想。四禅定中,不但呼吸、脉博、心念停止,气也停止。有说:初禅「念住」,心念专一;二禅「气住」,心念专一,但呼吸停止,鼻孔与肺部呼吸停止,皮肤呼吸没有完全停止;三礼「脉住」,脉博(心脏)跳动非常缓慢,隔一两个钟头,偶而跳动一下;四禅舍念清净,念头空却。有说……。)对于生理过程在禅定中的转换情形,各家说法不一。此牵涉到个人的佛法知见、精神状态、智力观点、生理现象……及个人观照力的细微度各各不同,而产生种种不同的异解,不能一概而论。这也是佛经中为何不谈在禅定中研呈现的生理反应现象原因之一……。今以佛论为主,当行者证入四禅时,体内风相、气相完全停止(出入息断),此时与舍受相应,舍念清净,无苦、无乐、空明、寂静、善法功德与前三礼俱同。
四禅定心,如明镜不动,亦如净水无波,远离喜乐动转之念,没有丝毫乱想杂念,正念坚固,犹如虚空。行者住是定中,心不依善,亦不附恶,无所依倚,无形无质,亦无若干种种色相,成就内心净色之法,一切色法自在得现。虽对众缘,而心无动念。因此称四禅为不动定,亦名真色定,亦名不动智慧。
(乙)佛弟子四禅定与外道四禅定证量的不同点
利根器的佛弟子,当证入四禅后,若欲转缘,学一切事,随意成就,一切神通变化,霪雨说法,莫不从此定而出。若是外道证人四禅定,因定前没有佛法福慧因缘做基础,则没有正念、正智从此定而发。故佛弟子与外道虽同入四禅定,但证量有着明显的粗、细、深、浅、广、狭……的差异。故佛用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证果现量来做区分。
因为此四禅寂静不动因缘,故阿含经上说,佛弟子修定以四禅为根本。在佛弟子的禅定功力不及四禅定时,都是不稳当的定法,有随时因贪着禅乐而丧失禅定,堕落恶道的危险。
(丙)利根器的佛弟子证四禅后了脱生死的情形
卷三十一又说:「若比丘证入四禅时,不看四禅定法,则可当下运用念、慧观照力,照见五蕴皆空,灭尽烦恼,顿证阿罗汉果。如果智慧观照力不足,亦可和前述初禅、二禅、三禅修行者一样,以念法、乐法因缘,辗转进修。或者在今生修禅生命终了进入中阴身期间,便运用慧根观照力,顿灭烦恼,直取涅槃。或者在这期生命终了,上升色界四禅天上的当生中,用功不久,顿证阿罗汉果。或者在死后上升色界四禅天上,经久用功后,才证涅槃。或者在上升色界天上的当下,即因宿根显发,顿证涅槃。或者在上升色界天上后,再辗转生到其他天界进修(如五不还天),才证入涅槃……。」
(丁)钝根佛弟子谊四禅后上升其他天上进修
倘若佛弟子在证入四禅后,不肯舍离四禅定法,又不能以智慧观照力,用前述五种方法证入涅槃。就只有依其定慧力的深浅,依次上升色界四禅天的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乃至无色界四空定天,受其禅乐果报,继续长期进修……。
己、净土众生修禅的情形
西方净土的天人众生,在弥陀与诸大菩萨教导下,有深厚的解脱知见基础。以此坚固的正见资粮,修持禅定,必然能随其根器,安稳的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禅定证境。如无量寿经卷下说:「彼国众生,其心柔软调伏……,获得深心、定心……,深入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诸道明力……。」皆随个人定慧深浅,而契入与其根器相应的定境。
有的天人众生,在证入初禅时,即观照初禅约五蕴色法,性空如幻,断尽烦恼,顿证阿罗汉果。有的天人众生,在证入二禅时,乃运用其禅观的智慧力,觉悟二禅五蕴色法,无常苦空,断尽妄惑,得证声闻四果。有的天人众生,在证入三禅或四禅时,又辗转进修,才觉悟三禅、四禅色法空无自性,证入涅槃果位。有的……。
因为天人众生的深入禅定,获证解脱,而圆满了阿弥陀佛第十一个接引十方众生到「净土中修持正定,最后必然证入涅槃」的修行解脱大愿。而「正定解脱」大愿的因行,则是由这第十六个「修行根本愿——听闻解脱正法——三十七助道品」而开衍。听闻三十七助道品法的目的,就是要修行者依闻法、思法的正规修学途径而从悟道步入四禅定的根本修行理想。因此欲往生净土的莲友,如果能随缘听闻善知识讲解具有解脱正见的四禅定修证次第,用来做为往生西方步入涅槃解脱的基础正见资粮,必能帮助我们在净土中,早日悟道、修定、证果,达到往生西方净土了脱生死的根本目的。
(6)什么是慧根?
甲、佛弟子与外道禅修者最重要的分界点在那里?
杂阿含经卷二十六说:「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外道修行者虽与佛弟子同修禅定,但因有无佛法的解脱知见做基础,大体上,在进入色界四禅天的修行路上,呈现两条叉路:外道禅者进入无想定的空寂境界,再依次经过无色界四空定的禅修境界。利根器的佛弟子,在进入四禅定后,便能直接运用性空观慧,照见四禅五蕴之法空无自性,此时平常熏习的解脱知见,在无漏智慧的观照中,页实现前。
此即说明了,世间禅者与佛弟子禅修成果不同之处,在于修定前,乃至修定中「慧根的熏习」上。
如佛刚出家时,处处寻访外教梵志求道,在精进修行下,护证四禅、四空定而不得生死解脱。究其原因,因没有种下解脱的「慧根」,无论其禅定境界有多高深,也与解脱无关(中阿含卷五十六)。
如佛解释佛受人供养与外道受人供养不同的地方说:「外道言:佛有五事令弟子恭敬供养:一、粗衣知足,二、粗食知足,三、少食,四、粗住止床座知足,五、禅坐。佛辨正说:佛不以此五事受人供养。佛另有五事受弟子恭敬、尊重、供养:一、无上戒,二、无上智慧,三、无上知见,四、若有弟子来问法义,令其悦意、欢喜而去,五、佛与弟子于正法律中,得受、得度,待至彼岸,无疑、无惑,于善法中,无有犹豫。」(中阿含卷五十七)
佛又解释比丘因为十法受到众比丘及梵行者的恭敬、尊重:「一、修习禁戒;二、广学多闻;三、为众生做善知识;四、成就远离身及心之染着;五、乐于禅坐,内行正止(定),亦不离伺(觉),成就于观(慧),增长空行;六、不贪知足;七、常行于念,成就正念;八、常行精进,断恶修善;九、修行智慧,观兴衰法,得如此智,圣慧明达,分别晓了,以正慧灭尽苦谛;十、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不受后有……。」(中阿含卷三十六)
这里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问题:佛及佛弟子修行解脱最主要的关键,不是在少食、禅坐、苦行上而获得成就,而是在「无上戒、无上智慧、无上知见、无上法义,法法融通『慧根』的开启上」。少食、禅坐、苦行,乃是修道上必备的助道法。
如佛开导弟子不可因苦行而得道说:「莫求欲乐极下贱业,为凡天行,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圣行,无义相应。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觉,趋于涅槃。」(中阿含卷四十三)
又说:「佛弟子不因佛苦行、禅定、得神通而随佛出家修行,佛弟子依佛所证无上解脱智慧而出家、修梵行。」(中阿含卷二十六)
虽说不可因苦行而得道,但修行必要以少食、苦修、禅定为不可缺少的助道法,才能专修成就。如佛说:「我不说修一切身乐,亦不说莫修一切身乐;我不说修一切身苦,亦不说莫修一切身苦;我不说修一切心乐,亦不说莫修一切心乐;我不说修一切心苦,亦不说莫修一切心苦。」(中阿含卷五十一)
乙、佛弟子无论持戒、修定都不离智慧觉照
佛清楚的告诫弟子说,「慧根」是修行解脱的根本。无论佛弟子持戒、修定,都不离慧观的觉照。如佛指导弟子「以慧观戒」的道理说:「身业口业者,我施设是戒……,若心有欲、有恚、有痴,当知不善戒从是心生;若心无欲、无恚、无痴,当知善戒从是心生。圣弟子以慧观『心』生善戒或不善戒,善念或不善念;当圣弟子行戒、不着戒,泯着善戒意,灭者不善戒心,付持八正道,以慧导定,深入正定之中,便能解脱一切淫怒痴。」(中阿含卷四十七)
佛又说明了佛弟子与外道虽然同入禅定之中,但佛弟子不论在何种定中,都不离正念正智正思惟的慧观觉照,与外道专注「空定」境界不同。如佛说:「若比丘在禅修中,不染苦觉、乐觉、忧觉此三觉,必得契入解脱之路,超四禅,唯存于舍,极清净,若着,便移入四空处定中。放在舍心四禅时,于四空处定,以慧观知,是有为、无常法,不入四空处定中。彼于尔时,不复有为,亦无所思,谓有及无,彼受身最后觉……。」(中阿含卷四十二)
又说:「佛弟子从四禅至四空定,均依智慧一一观察:若生此法,令我住,令我升进,则依此法前进;若生此法,令我退失禅定,则不依此法,令定退失;又复观察,我生此法,不退不住,亦不升进;我生此法,能令我厌……,如是无论在何『相应』定境,皆不离智慧觉照,乃至漏尽。」(中阿含卷四十六)
丙、通达七法必证解脱道
佛又深入说明了「解脱道」由「慧根」而得证的重点,如佛说:「有漏烦恼,从七法断:一、有漏从圣法知见断,二、有漏从守护六根断,三、有漏从远离恶知识断,四、有漏从用帮助修道时所需的四事供养助道缘断,五、有漏从遇诸饥渴病苦忍之,精进修行断,六、有漏从除三毒欲念断,七、有漏从思惟七觉支、四圣谛等法,离欲、不生烦恼忧凄断。」(中阿含卷二)
又说:「道从七法得:一、道从无欲,非有欲得;二、道从知足、非无厌得;三、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四、道从精勤、非懈怠得;五、道从正念、非邪念得;六、道从定意、非乱意得;七、道从智慧、非无智愚痴得。」(中阿含卷十八)
丁、慧根的基础建立在「苦圣谛」的觉醒上
在阿含经上十分详细的开示了「解脱道」是奠定在「慧根」的筑基上,而慧根的坚固基础是建立在「苦圣谛」的觉醒上。如杂阿含卷十六说:「此四圣谛,渐次无间,非顿无间等。修行者若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若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
此段经文说明了:一个不能知苦、悟苦、厌苦、离苦的求道者,是绝不会对苦痛的世间产生极大的厌离心,是绝对不能进入深刻的慧观禅修中。相对的,一个不悟世间「苦」的念佛者,绝对不会坚定的发出想要出离世间生死的决心,将心念时时刻刻朝向极乐世界前进。而「知苦、悟苦、厌苦、离苦」的目的,就是为了灭苦、悟道、解脱做准备,而如何灭苦?是解脱生死者最需要理解的问题:如中阿含卷七说:「云何爱习苦习圣谛?(苦集灭道的『集』义(谓众生实有爱妻子、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财物,为所作业,有爱、有腻、有染、有著者,是名为习。若众生实有爱六界:地界水火风空识界,爱内六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于中有爱、有腻、有染、有著者,是名为习。彼知是爱习苦习圣谛。云何爱灭、苦灭圣谛?谓众生若不染不着妻子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财物一切作业,不染不着六界、内六处,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
如果平常只善于修定,而不在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佛法知见上,多加思惟、体悟,那必然有定无慧,在三禅后,势必进入四禅无想的状态,慧观不现前。如果平素禅修中,对无常的身心有深刻慧观的领悟,定慧等修,则可在进入层层禅观中,当下运用平素累积深厚的慧修之力,照见层层禅定界内皆具有「苦、集、灭、道」,因缘生灭道理的显相,不看禅相,返本还源,顿了生死。
戊、以慧为导才能完成五根的修证意义
苦集灭道的「灭」谛,同为禅修者及念佛者根本追求的目标。只是禅修者将「寂灭解脱」的目标放在今生,而念佛者将「了脱生死」的理想,放在极乐世界。苦集灭道的道谛,即是指的八正道——八种由浅入深的修行方法(十一愿中已有说明)。修行解脱的基本资粮,便是建立在八正道的出世解脱正见上;而出世解脱的正见,则是建立在一个对「佛法僧戒」拥有坚固信心的悟道者身上。而一个悟道者对「佛法僧戒」拥有坚固信心力量的来源,是源自于以智导定,由定得慧而使戒体巩固的戒定慧三学根本修行的力量上(阿含经中有详细说明)。如杂阿含卷二十六说:「欲成就信根者,应作如是学:有因故有生死,因永尽者,则无生死;唯苦灭、苦息,乃能尽生死因,得涅槃乐……,作是学者,必以慧为导,是慧所持,故五根,以慧为首,不同外道所行。」
又说:「于此五根,如实善观察,如实善观察者,于三结断知:谓身见、戒取、疑,是名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于正觉……。」
由此可知,五根的修证过程,是由最初对「佛、法、僧、戒」意义的慢慢学习、领会,而逐渐在用功、精进中,熏习、思惟四念处等解脱正见法义,由净念的增长,而悟苦、离苦、断苦、厌欲、离欲,在进入由慧劝戒,以慧导定的修学中,断除身见,戒取、疑三结,先证声闻初果,巩固「信根」,再视了脱生死为唯一追求的理想,勇猛精进,加强修定(精进根),正念正智摄持身心(念根巩固),依次得证二果、三果,证入甚深禅定(定根巩固),最后定慧等持,得证阿罗汉果,解脱智慧现前(慧根稳固)。
己、往生净土者宿世皆对慧根有深厚的熏习
极乐世界的天人众生,由于在往生前,对于慧学——四圣谛的学习,宿有深厚的熏习基础,因此在净土中,能够时时刻刻皆在体悟「有身即苦」的自我身心解放中,领悟生死因缘的来源处,而进入彻底的厌欲、离欲、知苦、悟苦、离苦、持戒、修定的证道启悟中,彻底斩断了潜伏在八识田中「心苦的种子」。因此净土的修道众生,乃是学佛者最佳的修行伴侣。故凡是能够往生净土的莲友、势必宿世已经听闻、并依大悲心修习过「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等趋向解脱之道的法义(苦集灭道的「道」义),才能在净土中,继续依三十七道品,修学解脱之法,与宿缘法侣、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不仅找到了最理想的修行伴侣,也为自己未来的成佛道上选择了一条最安稳的修行道路。
6、什么是五力?
当任何一个佛弟子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种根本朝向了脱生死的佛法知见修学、稳固了,便能在修行的过程,生出五种不退转的坚固道力。
一、信力——当我们对「佛法僧戒」的根本信念,日日培植、增长,久而久之,必会产生坚固、不动、不疑的悟道力量。
二、精进力——当我们不断勤勉地止恶行善,闻法、修行,时日一久,必能令身心产生惊人的精进力,破除身心一切懈怠。
三、念力——当我们对「观身不净、观爱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四种慧观法门一一努力反省、观察,日积月累,必能产生净念相继的道力,破除一切邪念,永不现前。
四、定力——当我们的禅修程度,达到四禅的功力,必能产生坚定、甚深的禅定力量。
五、意力——当我们对四圣谛的领悟与熏习,到达无疑、无动的程度,必能产生清净、坚固的法眼慧力,从此对解脱佛法,不动、不摇,一心修证,必了生死。
极乐世界的天人众生,无论下、中、上根器,均依菩萨法,在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根法义的体会、启悟下,而生出五种坚固不退的道力:一、对「佛法僧戒」产生四不坏信的坚定不退信念:二、对止恶行善、听闻善法产生精进不退的修学力量;三、对「身、受、心、法」四念处产生慧观坚固的正念力量;四、对修习禅定产生禅修不退的坚固道力;五、对四圣谛产生坚固智慧的悟道、解脱力量。
反观末法时代的佛弟子,大多争名逐利,崇尚玄谈,而不顾实修实证。身为一个佛教徒,如果稍微能回顾自己在皈依、学法的历程中,有没有藉看闻法、修行的力量,消化现在正在现前的些许身心烦恼,便能知道自始至终自己有没有在「五根」、「五力」等三十七道品的筑基修行道路上,下周点滴的反省、学习功夫了。
7、七菩提的意义
(1)什么是七菩提?
七菩提,就是七觉支。七觉支即是择法觉支、念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倚息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等七种循次渐进学佛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修行方法。
如杂阿含卷二十七说:「择法觉支即是指对善法及不善法的分辨、抉择,念觉支即是指四念处,精进觉支即是指四正断,喜觉支即是指在精进修行中,因为远离爱欲,而在禅修中所产生的法喜、觉照之心。倚息觉支即是指对身倚息、心倚息(出入息相)的反观、觉照,意指观息法门。或将倚息觉支翻译成轻安觉支,意指在禅修中因获得法喜禅乐,而使身心远离粗重烦恼,产生轻安之乐。定觉支即是指四禅定,舍觉支即是指舍离三界一切苦乐之心,而与断界、无欲界、灭界相应。」
卷二十六又说:「七觉支以念觉支为首。」一个佛弟子,要使抉择真伪佛法的真正分辨智慧——择法觉支,能够坚固起来,则必须透过身心净化的实际内炼功夫,从对身体、对感受、对心识、对真理,经过长期细腻的观察、思惟、分辨、正念觉照,才能产生对佛法坚定、不动的抉择能力。而四念处——对佛法正思惟能力的产生,乃是根源于择法觉支——五力中的信力,对解脱佛法——正见信解力的坚固智慧。因此念觉支与择法觉支是相辅相成的。当一个佛弟子择法觉文及念觉支修学稳固了,精进向法、学法的坚定心念也比较能够生起来(精进觉支)。当一个佛弟子向法、学法的坚定心念生了起来,便能够进一步在观法、修定中得到法喜的利益(喜觉支),身心依息而修,远离粗重烦恼之境,轻利安适之感,油然而生(倚息觉支「轻安觉支」),而令心安住寂境之中,明明朗朗,智慧觉照,经过初禅、二禅、三禅的修持,进一步放舍了禅定中喜乐之心,成就不忧不喜的平等舍定心态(定觉支),坚固出世智慧的觉悟之路;最后就在弃舍、断除三界中一切贪念、瞋念、无明之念的当下,现身体证解脱境界。(舍觉支——五力中的慧力)
(2)净土众生如何修七菩提?
从七觉支的修证次第,可知要成就出世真实的智慧,一定要在修行之初有巩固的佛法正见资粮做基础。极乐世界的天人众生,在弥陀及诸大菩萨教导下,便具备了明利的佛法智慧,去芜存菁,斩除在未来的修行道路上所有可能发生的一切烦恼障碍(择法觉支);再以四念处净炼身心:坚固了对身、受:全、法的觉照力后(念觉支),便令一切意念中的邪法种子,不再生起;进而以坚毅不挠的精进力(精进觉支),在向法、修行的过程中,得到法喜的「相应」之乐(喜觉支);使身心远离粗重烦恼,进入轻利安适的修定中(轻安觉支);当其八识田中的妄念种子在修定中逐渐断除,净念坚固时,便契证甚深禅观的修持中(定觉支)。因净土众生宿慧深厚,不必一个个经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或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渐次修证顺序,根器高者,在闻法中,便能顿了生死,或在禅觉中,顿了生死,顿舍一切障道因缘,体证寂灭解脱之境,继续走向佛道的深广修证之路……。
由此可知,极乐世界的天人众生,是最精进的求道者,他们踏看佛陀修行的道路,走向最坚定最直接的真理觉悟之路。净土中有那么好的修行环境、修行伴侣,我们为什么不去呢!?
8、八正道
八正道的意义,已在十一「正定解脱」愿中,依念佛者的八正道及禅行者的八正道分为两个层次加以说明,不再赘述。如:
一、正见——即五根中的信根,七觉支中的择法觉支。
二、正思惟——即五根中的念根——四念处、十二因缘、四圣谛等及七觉支中的念觉支。
三、正精进——即五根中的精进根——四正断,七觉支中的精进觉支。
四、正语、正业、正命——包涵在五根中的信根、精进根中及七觉支的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内。
五、正念——亦涵盖在五根中的念根内及七觉支的念觉支中。
六、正定——即五根中的定根及七觉支中的定觉支。
由上所述,可知阿弥陀经中所说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等法义,实涵盖了三十七道品,涵摄了根本修行的佛法。大乘菩萨修行的法门,亦包涵此三十七道品,只是悲智愿行有深浅不同而已。而其中的五根,更融通了四不坏净、四念处、四正断、四禅(四如意足)、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重要根本的佛法。声闻佛法以此三十七道品做为修行解脱的根本,大乘佛法亦是以三十七道品为自净化他的必备骨架。重视根本、往下扎根,才能预见果实累累的将来。无论在人间、在天上、在净土乃至在十方诸佛世界,都是以此三十七道品做为教导众生往上攀登、稳定根基的学法基础,因此说本愿是阿弥陀佛教导净土众生正视善法善行的「修行根本愿」,欲往生净土,早日听闻解脱正法,修行、证果的莲友,切不可忽视本愿三十七助道品思惟、熏习的重要性。
--------------------------------------------------------------------------------
(五)认识《阿含经》所说四无量心定的
修持意义
「四无量心」的经文是《四阿含》所共有
笔者再举一重要「经义」来看「原始佛法的经文」不可依「精简扼要、易于背诵」的观点来断定《四阿含》「经文」是佛说或非佛说的道理(节录「大乘佛法是不是佛说」上册)。如《四阿含》皆有提到声闻弟子修学「四无量心」的经文,然而不仅后世佛学者不重视,就是后世「禅修者」也不重视。既然是《四阿含》皆有的「经义」,就证明其是印度当时佛弟子所共同听闻。而且《四部阿含经》皆有说明为何佛教导「弟子要修四心」的经文,并且都有述及「修四心」的方法,尤其以《中阿含》叙述得最为明确。
(1)《中阿含》与《杂阿含》记载修四心的经文
而声闻行者为何要修「四心」?
依《中阿含》卷四(二○)说:「……多闻圣弟子……彼自见断十恶业道,念十善业道已,便生欢悦,生欢悦已,便生于喜,生于喜已,便止息身,止息身已,便身觉乐,声觉乐已,便得一心,得一心已,则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方、三方、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卷二十三(九三)又说:「佛初得道时,告诸比丘:若有二十一秽:污于心者,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云何二十一秽:①邪见心秽,②非法欲心秽,③恶贪心秽,④邪法心秽,⑤贪心秽,⑥恚心秽,⑦睡眠心秽,⑧掉悔心秽,⑨疑惑心秽,⑩瞋缠心秽,⑪不语结心秽,⑫悭心秽,⑬嫉心秽,⑭欺诳心秽,⑮谀谄心秽,⑯无惭心秽,⑰无愧心秽,⑱慢心秽,⑲大慢心秽,⑳憍慢心秽, eq \o\ac(○,21)21放逸心秽。……若有此二十一秽不污心者,必至善处生于天上……,若比丘知此二十一心秽已便断,彼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甚广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卷十九(七九)亦有沙门无量心解脱的经文。)
《杂阿含》卷二十七也说:「若比丘修习慈心,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习慈心,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慈俱,修念觉分(七觉支),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习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2)「无结、无怨、无恚、无诤」的心量不是在「一生禅修间」就能彻底做到的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也说:「若比丘修习慈心多分,心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慈俱,修念觉分。」
由此可知,当声闻弟子十恶心断、十善心生,亦即当在「止观」俱修间断除以上所说『二十种污秽』心时,「平等心及无我的慈心证量自然显露」,而非刻意「观想去修慈悲心」,但是这不是初学的声闻比丘能够做到的。因为「无结、无怨、无恚、无诤」的心量不是在一生的禅修间就能「完全做到的」。虽然今生修四念处而一其心,修七觉支而一其心,然而并不代表此生便能「彻底获证『无诤三昧』」。因为《四部阿含经》皆有记载,当圣弟子「无诤、无怨、无恚、无结」的心量具体显露时,当下是不离「离欲心、平等心、无我心、舍心三昧与空相应的证量的」。也就是说,声闻弟子是依离五欲心,依灭除贪瞋心,为成就「平等心、施舍心」而修习「慈心」。相对的,当圣弟子「四心」渐次现前时,亦必然远离欲尘、无欲心展现,寂灭心现前,无我心、喜舍心表露。亦即是《杂阿含》所说「圣弟子心与慈俱而修『七觉支』」,并且在修每一觉支的相辅相成的行进间,皆是「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而修『慈心』」,最后才能将「所修慈心定」导入「寂灭、平等、舍心三昧」的证量间。
可以说,「四无量心」正是详细解释《杂阿含经》一再提到的当得证阿罗汉时:其内证之心性,是呈现「心善、正直」的表露,而获得解脱心的。此正明示阿罗汉的「心地」是纯善的、柔和的、安祥的、慈悲的、正直的、不染着的、不动心的……,亦即「慈、悲、喜、舍(舍心即无所得,无所着)」四无量心定具足的,只是《阿含经》上通常以得阿罗汉者:心正或其心正直解脱(《杂阿含》卷三十、《杂阿含》卷八),或说得阿罗汉者「心善、解脱、自觉喜乐」等简短的经句说明罗汉的一分「内证心性」(《杂阿含》卷四「一○二」)。然而《阿含经》中声闻弟子修四心的经文,何尝不是进一步明示「罗汉『内证心性』的详实内涵为何」?只是一类声闻弟子往往将「四心」的证量与罗汉的「心善、正直」等解脱心性「分割」,而不深思 「四心」与罗汉「心善、正直」等「心性」有何关连?
(3)《中阿含》内所说一世中得果的经文
虽然《四阿含》皆有声闻弟子一世之中必得道果的经文,如《中阿含》卷二十五说:「若有比丘、比丘尼七年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得阿那含,置七年,六、五、四、三、二、一年,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月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得阿那含,置七月,六、五、四、三、二、一月,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得阿那含,如大迦叶尊者出家八日得三果,九日即证阿罗汉果。舍利弗出家半月得心解脱。置七日七夜六、五、四、三、二、一,置一日一夜,若有比丘、比丘尼,少少须臾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升进,暮行如是朝必得升进。」这是「方便劝修四念处」的经文。
而以此经文为证,以致令后学者认为「一生中就能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是非常简单的事。问题是:修四念处的目的,最后其心量一定是呈现「无结、无怨、无恚、无诤」之极广甚大之心量,慧解脱者亦然,亦是呈现「心善、正直」之证量。末法禅行者能否在「一世禅修中获证」「无诤三昧」,恐怕很难!
(4)声闻弟子修四心的原意
《四阿含》中,虽然没有篇篇说圣弟子心定已,必与慈俱的经文,但是声闻行者在未深入色界禅定时,平素在念念相续间的心念为何?是否是「无想、无觉、不动念头、意念停止、如木头人相似?抑是仍然有想、有觉,有念、有思、有所作为?」依《中阿含经》说:佛自述修四禅定的过程中,如在初禅定中是:「已得如是定心清净、无秽、无烦、柔软、善住、得不动心。」而声闻弟子亦是依佛教导的四禅定而修学禅法。故于欲界定至初禅定中,亦是得如是定心、清净、无秽、无烦、柔软、善住、得不动心。就是在平素趣向欲界定的行进间之日常心念,亦是趋向心定、清净、无秽、无烦、柔软、安祥的「心性」前进……。何以证明声闻弟子在待人处世的「日常心念」是趋于「慈悲、柔和、清净、安祥、定心」的路上行进的?
如《杂阿含》卷四十一「一一二一」说:「佛告释氏,我今语汝,我声闻中有直心者,不谄不幻,我于彼人,十年教化,以是因缘,彼人则能百千万岁,一向喜乐,心乐多住禅定,斯有是处。复置十年,若九年八年,乃至一年、十月、九月乃至一月、十日、九日,乃至一日一夜我教化,至其明旦能令胜进,晨朝教化,乃至日暮能令胜进,以是因缘,得百千岁,一向喜乐心乐多住禅定,成就初果、二果、三果。」
如《杂阿含》卷四十七又说:「如是比丘,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若时诸恶鬼神欲往伺求真短,不能得其间便,更胜于饭食众生功德。」(一二五三、一二五四、一二五五、一二五六)
《增一阿含》卷三十九(五)也说:「世尊告曰:比丘若在行路时,为贼所擒,当执心意,无起恶惰,当起护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遍满诸方,持心当如意,犹如此地亦受于净,亦受于不净,……起慈悲喜护(舍)之心向一切众生。」
《中阿含》卷二十四(九八)亦说:「比丘者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
《杂阿含》卷四十六(一二二二)亦说:「彼天帝释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以慈心故威力摧伏阿修罗军?亦常赞叹慈心功德。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当修慈心,亦应赞叹慈心功德。」
《杂阿含》卷九(二五五)也说:「常住于慈悲,关闭诸根门。」
《杂阿含》卷五(一○九)也说:「于法复观精进,离诸懈怠心,得喜乐,身心猗息,寂静、舍住……。」此段经文亦是在说明声闻弟子在获得「正定时」,是「禅喜法乐之心」呈现的,而此「定境」的「余心」延续至日常心念,仍然是表现出法喜的、安祥的、慈和的及正智心、寂乐心充满的。
《杂阿含》卷八(二一二)也说:「专精胜进,身心止息,心安极住不忘,常定一心,无量法喜。」
卷九(二三六)也说:「彼比丘,愿以此喜乐善根,(定中生禅悦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
卷十三(三○五)也说:「彼彼染着悉皆消灭……,身觉乐、心觉乐,身心觉乐故,于未来世生者病死忧悲恼苦,悉皆消灭。」
《中阿含》卷八「三三」亦说:「世尊告曰:阿难,汝奉侍我,身行慈、口意行慈、初无二心,安乐无量无边无限。」
凡此经文,皆是在说明声闻弟子无论「在定境中」及「日常心念」甚至在证初果前的行进中及证初果时,皆是沉浸在「五欲淡薄后的定心轻安、禅悦、安稳、祥和、正直、慈心、寂乐之中」。乃至阿罗汉于五蕴身不取着,心得解脱时,亦是平等舍住(平等心现前,舍离五蕴无常变易之法,正念正智成就的)(《杂阿含》卷三)。
由此可知,声闻弟子在平常的举心动念仍然保持「正念十善心,远离十恶心」。在止观俱修间渐渐将以上所说「二十一种秽心」降伏时,才能真正做到「心与定俱」,「心定已」,得初禅定时,得初果(法眼净)时在日常处世间的心念均是朝向无秽、无烦、慈祥心充满的,是柔软心、平等心、不动心渐次现前的,所以在游历世间时,才会令无诤、无怒、无恚、无结的心量自然流露,即是用「慈悲心、柔和心、平等心、无我心去对待与我们有恩有怨的一切众生的,是随缘而度而不攀缘众生的。」这才是声闻弟子修「四心」的原意。但是为何后世修行者并不重视《四阿含》中皆有提到声闻弟子必须修四心的经文?就连现代声闻行者最重视的「清净道论」却不重视声闻弟子必须在禅修时配合「四无量心」齐修的论述?原因有三!
(5)为何现代一类声闻弟子不重视「四无量心」的修学?
甲、《阿含》中没有说明初学者如何在一世中修成「四心定」的渐次而进的具体方法
其一,在现存的《四阿含》中,虽然有声闻弟子必须修「四无量心」的经文,譬如佛亦自述宿世有一世七年中修「慈心三昧」成就而死后上升「色界光音天」的经文。但是没有说明「佛在七年中如何「修慈心三昧」的方法?」又《增一阿含》虽有「慈心定、悲心定、喜心定、舍心定」的经文,《杂阿含》、《中阿含》更有「圣弟子心定已,必与慈俱」的经文,但是并没有具体「修四无量心定」渐次而进的修行方法!?尤其在《中阿含》六十卷中几乎卷卷均谈到声闻弟子修「四心定」的经文,虽然有实际的修法成果,为什么后学者不重视?原因是一类圣弟子「心定已必与慈俱」(在初禅至二禅定间),其在深定中所显发的慈心证量是广大无边的,而初学禅法者,如何能在禅定中显发广大无量的慈心证量?这是令后觉者疑惑的!?故虽然「现存的《四阿含》中」,皆有声闻弟子修「四心定」成就的经文,如阿那律尊者(见《增一阿含》)、大迦叶尊者(见《杂阿含》,后续自明),均是修「四心定」有成就的代表者,而大迦叶更是「顿证」。但是在《阿含经》中却没有记述在一世之中如何能令初学者修学「四心定成就的具体方法」?故后世的声闻弟子不得其门而入,导致「忽略《四阿含》中」为何皆有记载「四心定」的经文而成为「形同虚设」的情形。
乙、认为修「四心」会障碍「解脱心念」
其二,后世声闻弟子认为修「四心」会对众生产生慈悲度化之心及产生实际的利生行事,障碍「解脱法」,故多不修「四无量心」。如在大乘经藏的《观佛三昧海经》有修「慈心定」的具体观想方法,但是与「解脱道相违」,故后世禅行者不重视。
丙、并不是每一个声闻弟子皆必须经过「四心定」的历程才能了脱生死
(甲)「四心定」是「宿世熏修、今生顿成」
其三,《四阿含》中虽然有「四心定」的「实际内容」,如修慈心一方成就游,修悲、喜、舍心亦复如是,但是这是「修四心定」的「成果」,不是「修因」,很多人会误会这就是「四心定」的修行方法。何以证明这是「四心定」的成果?
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二有「佛赞叹大迦叶与己同俱『四无量心』的经文」。但是大迦叶是出家第九日就得证阿罗汉,在这九日之中如何能「修学四无量定」顿时成就,而又「顿证阿罗汉果」?可见是「宿世所修,今生顿证」。又经上说:「圣弟子『心定已』必与慈俱,广大无量成就游。」这亦是在说明声闻弟子为何深入「色界禅定」中,同时又能显发广大无量的慈心三昧成果的原因何在!可见亦是「宿世所修,今生顿证」。又阿那律尊者亦是在深入「色界禅定」同时显发「四心定」的成果展现,一分行者误会阿那律在证入「色界禅定」才开始熏修四无量心!?当知二禅已经进入无觉无观之证境,如何在色界深定中才「初修四心」!?又《长阿含》卷二(二)中佛亦赞叹侍者阿难与佛同具「慈心」。如经文说:「佛告阿难,汝侍我以来,身行有慈无二、无量,言行有慈、意行有慈、无二、无量,阿难,汝供养我功德甚大,……汝但精进成道不久。」此亦说明「证阿罗汉果者必须具备『慈无量心』的宿世、今世修因,才能速了生死。」
又如佛自述宿世「七年修慈心三昧」成就,上升色界二禅光音天,亦是「宿世已经累积广大、长远的『慈心、善心修因』」,才能在宿世某一世因缘成熟时的「七年之中」速修「慈心三昧」成就,可见亦是「宿修所成,今世顿证」。
(乙)投生色界「等心天」者亦是宿修成就、今世顿得禅天胜报
又如「能投生为色界禅天的天人者,也一定要有『宿修善心、慈心的广大修因』」,才能在今世禅福因缘成熟时上升欲界天上或色界禅天上,何况圣弟子的定心中成就的「慈心三昧」证量!?如何不是宿世熏修所成,今世顿证?
如《中阿含》卷五(二三)说:「诸等心天(色界禅天)天人,或十、二十、三十、四十或五十、六十,共住锥头处,各不相碍。佛告舍利子,诸等心天,非生彼中甫修善心极广甚大(不是生到色界禅天才开始修纯善之心、慈善之心,才令「纯善莹净」之心念形成广大无边的证量)。「此即说明宿世已久修习,今世顿成生禅天胜报,才能令诸等心天或十、二十、或三十、四十、或五十、六十共住锥头处,各不相妨。舍利子,诸等心天本为人时,已修慈善之心,极广甚大(非于如娑婆世界中「五欲未伏」所修浅薄禅定及广修「慈济善心」事行所能相比,乃是他方增劫的善性世界修行人所修「色界正定」成就,显发广大慈心、善心证量才能成就)。因是故令诸等心天或十、二十或三十、四十或五十、六十,共住锥头处,各不相妨。是故舍利子,当学寂静、诸根寂静、心意寂静、身、口、意寂静,向于世尊及诸智梵行(即「四心」上界梵行之意)」,才能获得色界「等心天」的禅福胜报。这是非常重要的经证。按等心天是指色界中修平等心有成的天人而言,即是修四心有成的天人。如《增一阿含》卷三十二(九)说:「彼女得四等心(修四心定初步成就),身坏命终生色界初禅梵天上。」
又依《楞严经》所述:等心天(修四心定有大成就的天人),严格来说,应当是指四禅第三天的「广果天」等诸天而言(不含四禅无想天)。如经文说:「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意思是说,前一禅天「福爱天」(四禅第二天),是延续四禅第一天所修,而进一步获得无量净光之谓。即因「定深而显发无量净之意」,而此「无量净光」的「深定内涵」,尚延续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诸天在天界「以四无量心」利益天人,致使在此天深定中「四心定」的证量,更充盛、圆明,而以致进一步证入第三天广果天时,因四心定的不断熏修而令「此天定力更加增盛「禅福之果德」。而且「此禅福之德」已经到达至极充盛、圆明的证境,故名广果天,乃是具有广大「四心证量」及「深定证量」,获得平等心(苦乐俱舍、平等心现,名真实等心天)的「禅福者」所获得的「果报天」,故《中阿含》说:「诸等心天……,或十、二十……,共住锥头处,各不相碍……是故舍利子,当学寂静……向于世尊及诸智梵行者「即亲近佛弟子中修学色界『四心定』有成的梵行者。」这是非常重要的经证。
虽然《阿含经》如是说,但是后世的「声闻行者」认为在「阿含经上」所述证阿罗汉果者,并不是每一个阿罗汉,皆必须经过「四心定」历程,才能证阿罗汉果,如「慧解脱者」(后续自明),或者一类「俱解脱者」,并没有经过「四心定」的过程,才了脱生死。故不是每一个声闻弟子,皆必须修「四心定」,才能「证悟、解脱」,故不修「四心」。
(丙)佛在世时声闻弟子修解脱道的方法「方便有多门」
而当时佛在世时是否每一个声闻弟子皆有熏修四无量心,在色界禅定中显发四心定?于《四阿含》中所载,确实是不确定的。因为大部分的经文是将「四禅定」与「四心定」分开叙述的,只有少数经文将「四禅定」与「四心定」融合在一起述说而修。若是依现存的《四阿含经文》来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佛在世时,声闻弟子修解脱道的方法并不一致。一类声闻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事行上便在「观心法义」中加上「四心」的内涵而观心、处世,一类声闻弟子不注重四心的修学,而是直接依「四圣谛」或者「四念处」或者「观息法门」等依之觉观而修,如现今一类修「四念处」行者即是。一类声闻弟子修四禅定成就而其禅修证量与四心定无关,诸如后世之中一类禅修者即是。然而依《阿含》所载,佛在世时,一类利根器者于四禅起,便「顿了生死」,并未记述有经过「四心定」的历程,但是并不能因此证明此类顿了生死者,其解脱心性,不具备「纯善、柔和、安稳、慈祥等心量」,试问:从四禅起,顿了生死者,难道不具备如《阿含》所说:「心善、正直等解脱心性吗?」如前所述,《杂阿含》卷九亦说,「内修无量,善解脱。」这段经文是非常重要的「经证」,也是后世中只重视《杂阿含》前半部是佛所说最为忽略的记述「声闻弟子是经过『内修无量』宿世及今世经过修学四无量心的历程而成就『心善.正直』…等解脱心性的。」
一类声闻弟子不仅修四禅定成就,亦修四心定、四空定成就,而尚未了脱生死。一类声闻弟子不仅四禅、四心定、四空定成就,而且经过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历程,了脱生死(《杂阿含》卷二十九「八一四」、卷三十四「九六四」)。一类声闻弟子,四禅定、四心定同时成就并且顿了生死(如阿那律尊者)。一类声闻弟子,从四禅起顿了生死。(如《杂阿含》卷七(一七○)说:「若无五欲娱乐,是则见法般涅槃,若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等,入初禅乃至第四禅,是第一义般涅槃。」一类声闻弟子,四禅定成就,兼修四心定,但尚未成就四心定。一类具有顿根器的声闻弟子依慧观「四谛之理」而得证空性而顿得慧解脱,在今生并没有经过四禅、四心定的历程及四空定;但是其「解脱心性,难道会有违俱解脱者心善、正直之心量吗」?见《杂阿含》卷十五(三八八)所说:「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的经文即知。一类声闻弟子出家七天、八天、九天或半个月便顿了生死(如目连、舍利弗、大迦叶尊者)。《杂阿含》卷三十四(九六九)、卷二十九(八一五)亦说:「舍利弗,出家半月,即于彼法观察无常,观生灭、观离欲、观灭尽,观舍,不起诸漏,心得解脱。」亦并没有经过「四禅、四心定、四空定」的历程,但是《杂阿含经》上仍然有记载大迦叶与佛同具「四无量心」等禅福果德之证量。又《增一阿含》卷十八(九)中记载,舍利弗将入涅槃前问众弟子说:「若复诸贤、于四等心有狐疑者,可问,我会当说之。」可知舍利弗亦是重视「四心定」的修持的。一类声闻弟子经过九次第定而了脱生死,经文上也没有叙述在九次第定中有经过四心定的历程(《杂阿含》卷十七)。一类声闻弟子出家当日即依四念处或四圣谛法义或佛说法当下而修顿了生死,如佛灭度前所引渡的最后一位外道须跋陀罗的出家弟子,亦没有经过四禅定、四心定乃至九次第定的历程,便顿了生死。
这便说明了因当时声闻弟子的「根器」不同,故修解脱道的「调心、观心」方法也有差异,因此佛在世时,对声闻弟子是否必须修「四心」事行或「四心定」的教导方法并不一致,导致印度当时或佛灭度的一百年间在印度的「佛弟子」对声闻弟子是否必须修「四心」的看法皆不一致!何况是佛涅槃后「分裂的部派佛教」!?更何况是末法的禅修者,更是依「大乘经法」修解脱道,而形成「自由心证」的情形。
(6)佛赞叹大迦叶与佛同俱四无量心?
我们必须省思:在无量劫以来,每一个众生皆深具无数的贪瞋痴等烦恼,是否于一世或数世修行间就能断尽?如果不是于数世或多世之中便能尽断,故于降伏贪瞋痴的宿世修行过程中,在逢遇种种善、恶、顺、逆境的机缘时,是否需要用各种「慈悲事行、忍辱事行、观行做方便调心、观心之法?」是否初学者不需要在宿世经过各种方便观行、事行基础,便可直接依「四念处、四圣谛、观呼吸等法而修,就能完全降伏『贪瞋痴』、顿了生死?」若是,为何在《四阿含经》中皆有记载「圣弟子『心定已』,必与慈俱」的经文?
《阿含经》中虽然没有详述实际如何运用「四心」观心、调心的方法,是否初机者就不需要重视、省思「在解脱道中修行者『心性』与熏修『四心』有何关连!?当然「修四心」与「证四心」只是「调心、净心的历程」,终归还入四禅「舍心定」中与「空性」相应。一类利根器者更于「初禅时便顿证空性,顿了生死」,并没有经过「四心定」的历程,才从「四禅起」,顿了生死。问题是:末法中的禅行者有如「六祖惠能」及舍利弗、目犍连及大迦叶等「顿根」,在出家数日便能「顿证空性、顿了生死」吗?而且依《阿含》所述告诉佛弟子一个事实:就是任何一个「出世圣者」在获得「解脱心」现前时(指俱解脱者而言),是不即亦不离「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利生心体」的。何以证明?就如佛在《杂阿含经》中赞叹大迦叶尊者在「顿证解脱心时」与佛同俱四心的「光明心体」一样!(后续自明)然而此种说法,并不被「现世诸多禅修者所接受,因其在禅心间并不具备四心证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佛赞叹大迦叶尊者在「顿证解脱心时与佛同俱四心的经文来看」,佛弟子应该对阿罗汉「解脱心的内涵」重新省思!
依《阿含》所述,「四心定」不是一世就能修成的。此点不仅可以从《杂阿含经》中佛赞叹大迦叶在出家第九日便速证阿罗汉果当下与佛同具「四无量心」的经文得到证明,更可以从佛自说宿世曾经七年中修慈心定成就,上升二禅光音天的经文及《增一阿含》卷四十一(五)(宿世已修,今生于七年中顿证以及阿那律尊者在佛出世时,于修色界禅定中同时成就四心定的经文),得到印证。
而为何《四阿含》中皆没有「明显的修学『四心』的详细事行及『修四心定』的详实观想修因呢」?是否有遗失的经文亦未可知!?一分佛学者更不可以「四心定」是「后人加上去」的内容来搪塞这个问题。严格来说,若是否定「四心定」是佛所说,形同否定《四阿含》是佛所说,因为《四阿含》中皆有叙述声闻弟子修「四心」的经文,尤其是《中阿含》更是几乎「每一卷」皆有述及居士及出家弟子修「四心定」的经文。因为「世俗学者」没有宗教情操,没有正确的业缘果报的观念,更没有「佛道的修证观念及没有禅修的基础」,只是用世间哲学观点来看佛经的「内容」而「自由心证的加以肯定或否定」,更不幸的是「出家的许多行者」也受到「世俗哲学思朝」及「历史考证观点」的影响来看「佛经」的结集「内涵」,当然不能理解在修行路上的「禅定间与四心定」为何会有关连!?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