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空海法师:金刚经深义(禅修版) 2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5日
来源:   作者:空海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空海法师:金刚经深义(禅修版) 2

 

*问题解答

  学员问:首先提一个“小问题”,就是在禅坐时,眼睛闭著与眼睛睁开,有什么差别?怎么样比较好?

  法师答:提出问题不一定要标上“小”嘛!打坐时,眼睛要闭著或是张开,各有利弊。一般来讲,当你的眼睛闭著,比较容易摄心、不会散乱,但是缺点是比较容易陷入昏沉,因此当你容易陷入昏沉时,可以稍微张开一下眼睛,张开个两分、三分,不要全部张开,因为眼睛全部张开,你的心又会很散乱,而且眼睛张开是有用力的,我们眼皮拉起来,是有撑张力量,那是一种用力,这样会累!眼睛也会疲倦,而且容易散乱,因此这分寸你就拿捏一下。如果可以,眼睛闭著也是一种收摄,你就好好的观呼吸,这样容易摄心,如果会昏沉,眼睛稍微张开一下就好,都可以灵活调整。

  学员问:在禅坐时,会感觉到酸麻、不太舒服,就会想要动一动,或调整一下姿势,请问是想要调整就马上调整比较好呢?还是说不要太轻易的调整,让自己能够耐住性子定一定,等到忍不住的时候再调整?

  法师答:

  一、如果没有具足闻思基础,当你在打坐到酸痛,不管你换或是不换,都会有苦、都会有挣扎;如果你的闻思基础够深入,在打坐的过程中,不管是换姿势或是不换,你都能够见法。当然,以上是讲总则,要自己去体会,要逐步深入。

  二、现在针对你所讲的问题,打坐要知道打坐的目的,不在于练工夫、练腿力,如果硬性要规定打坐一个小时或是两个小时,绝对都不能动、不能换腿,你打坐没多久,当有酸痛生起之时,你的内心就会有拉扯、交战,变成只是在练腿功而已,你的心没办法降伏,没办法安止下来,没办法柔软下来。所以,初步、初基的学佛者,除了闻思方面的基础非常重要之外,当你在打坐的时候,如果会酸痛,可以觉察什么叫作酸?什么叫作痛?在哪里酸?在哪里痛?范围大小、深浅度?这是进入 “受念住”的觉察。如果酸痛到:哇!难以接受,或是让你的内心绷紧,或是会干扰你当下禅坐的进行,觉得有必要换的时候,不是说不可以换,是可以换,如果你不换,干扰到禅修的进行,这样在跟酸痛对抗,反而会形成负面的因素。

  三、当你要换腿或是变换姿势,要掌握到全部过程保持清醒明觉的要领,我现在腿很酸痛,我要放下、要换腿,为什么要换?为什么要变动?除了要去体悟 “无常法印”之外,还要体悟“无我”。当然,这已经讲到“法念住”了,当你具有闻思基础,处处可以见法;如果没有闻思基础,换不换腿都会在抱怨,坐久了之后就会烦躁。

  四、具足闻思基础、正知正念的换腿,在换腿之前,你会去体悟:喔!这个酸、痛是原来不存在,本来没有:当因缘形成之后,酸痛就会产生,酸痛也是在宣说 “无常法印”,而且酸痛也在告诉你什么叫做“无我”,不是用“我慢”命令它: “你不可以酸、不可以痛,我叫你不要酸,你就不可以酸,叫你不可以痛,你就不可以痛……”就像很多父母亲很权威,小孩子在哭的时候,命令他“你不可以哭!”于是小孩子吓得不敢哭,被压抑在里面。因此,我们要去体会什么叫做 “无常”、什么叫做“无我”。

  五、当你要换腿之时,保持清醒明觉,因为酸与痛也是一个缘起,也是一个众生,也是一个现象,要让酸痛消失,一样用爱心来换腿,不要用谴责,很多人修行又是用谴责喔!“唉呀!怎么一打坐下来,人家一个小时都不动,我廿分就一直动个不得了,又会酸、又会痛,唉呀!功夫实在太差了!太不好了!差人家太多了!……”就会在那里自责、自艾自怨,这样就是在人我比较,又不接受自己的不足,这方面我们一样用爱心去接纳它,为了减少众生苦,我们换腿,也保持清醒明觉。

  六、所以,只要你有正确的闻思,换腿或不换腿都没关系。有时候你想说:“好!我现在自我挑战,想说再继续保持宁静,保持原来的姿势,看酸痛它再来的变化是怎么样”这样也都可以!

  学员问:为什么酸痛、昏沉这些,也叫做“众生”?

  法师答:

  一、众因缘所生,就是“众生”。不要把“众生”变成很狭窄的一个会唱歌、会讲话的,“人 ”才叫做众生,“鸟”才叫做众生。一个现象是因缘俱足而生,因此“众生”就是众因缘聚合而生。我们的身体也是由很多众生聚合而成,包括说你的胃部在痛,是胃部的众生在告诉你它很苦,它需要你多关怀它,它需要你用爱心来包容它、关怀它。所以,众生它的痛,众生它的苦,是透过酸、痛来发出讯号,告诉你它是有苦、它有不安,因此这也是众生,是表达的一种语言方式。所谓“语言 ”,不要又把它变成:喔!空海这个人讲话,才叫做“语言”,其他的酸痛、讯号不叫做“语言 ”,其实那也是一个讯号,不要把“众生”的界定范围太狭窄了,要慢慢扩展、看到无限。

  二、整个解脱道的“三无漏学”,如果你都仔细看过,体悟力就会来到无限,就会体悟到:哇!你对众生的界定、对众生的认定,就会超乎你以前所想像的。以前不认为它有生命的,慢慢会体会到它们都是法界的庄严、法界的众生。

  学员问:在“阿含解脱道次第”有讲说观呼吸要点、线、面、体,这部分是不是可以请您现在解说一下?

  法师答:

  一、现在先讲述为什么?有一个原理,阳光照射地上,一张纸摊在阳光下,照射个几个小时,这一张纸会不会燃烧起来?在正常情况之下,这一张纸不会燃烧,但是如果透过放大镜把阳光慢慢地聚集,它会折射、它会转折、它会聚焦,然后把它聚焦在纸上,那张纸会燃烧起来,透过把这些阳光聚焦之后,所产生的燃烧力量就不一样。

  二、我们的心,好似心猿意马,到处飘东飘西,一直在错耗我们的生命,浪费我们的生命能源,我们的心没有跟当下的真理实相对焦,今天禅修就是要让我们这一匹心猿意马慢慢对焦过来,聚集、对焦、活在当下。当你真正能够活在当下,你的智慧力就像阳光,当它有经过聚集之后,力量就会出来,如果你的心有经过禅定力,它会慢慢聚集,然后会产生力量,止观、心宁静之后,再深度的去看,就像阳光聚集、然后去看,力道就会产生。所以,禅修的过程就是让我们的心慢慢聚焦。

  三、聚焦的过程,就是让我们的心慢慢缩小范围,它的著眼点、著力点,本来很散乱,现在心慢慢的宁静,让它有一个“所缘”,系在一个 “所缘”,聚集在一个“所缘”,最初从“点”开始,我们选择鼻头、人中这个点,意即“十六胜行”里面,佛陀所讲的“置念面前”,把我们的念头、觉察力在眼前,放在我们的面前,比较具体是放在鼻头、人中,我们的觉察力就会收回来,然后在这个附近,慢慢的,如果都一直聚集在这里,有时候没办法掌握得很好,就会变成绷得很紧,或是气血会往上冲,有时候我们又可以把这个点移到丹田、移到腹部,腹部可以称为一个“点”,也可以称为是来到“线 ”的阶段,因为腹部起伏的范围,比鼻头、人中的范围有大一点,可以称为点、线、面的“线”的阶段。

  四、就像两个点,一个是鼻头这个点,第二个是丹田这个点,这两点之间,可以连成一条线,因此在吸气时,觉察吸气就像空气从鼻头这个点开始,然后吸气吸、吸、吸 ……,从鼻头慢慢一直往下来,降到丹田这一点。当呼气时,觉察力从丹田这一点,然后移上来、移上来,到鼻头这里,注意力是随著吸气从鼻头进到腹部丹田。当呼气时,从丹田移动到鼻头,过程都要去扫瞄、觉察到,不是从鼻头跳到丹田,而是整个线移动下来。呼气时,再从丹田移到鼻头,也是“线”的一种解释,也是一个方法,都可以去练习。

  五、到“面”的阶段,是当我们的心渐渐宁静下来,如果你的心不够宁静,一把它放开:哇!你的心很快又跑掉、散乱掉了,因此你的心要静得下来,能够在一点、然后一条线上移动,安止在这上面,慢慢就可以觉察力扩大到“面”的阶段,在实际的应用方面,本来丹田是在腹部的位置,现在把全身当作丹田,然后把丹田的范围扩大到全身,这时的觉察力是从一个小的丹田范围,放宽到整个全身,范围就比较大了。

  六、如果没有经过收摄的过程,当你一放开,觉察力都是很模糊,而且很快会跑掉;如果有经过收的力量,类似说把如此精良的觉察品质,慢慢再扩大、扩大,从原来一公分、两公分大小,能够清楚觉察,现在再扩大到一公尺范围的大小,然后再扩大到五公尺范围之内,这是点、线、面,这是禅修前面两三天所要做的工夫,从点、线、面开始,逐步的深入、逐步的扩大,这个面能够觉察到,意即觉察到全身的脉动、全身的收缩膨胀之后,才进入到“空”、空间。如果前面的基础没有具足,很快急著放开、归空,你的心很快又会散乱掉,没办法保持明觉。所以,扎扎实实的一步一脚印,从点、线、面三种,可以来回的应用。

  学员问:打坐的时候,背是要挺著,还是放松让它驼背?

  法师答:打坐时,脊椎要正直,驼背很容易造成酸痛,而且也很难坐久,坐没多久就会往前倾;而且坐久也很容易变成驼背,但是所谓挺直不是用力,分寸要拿捏好。身体挺直、脊椎保持正直,但是并不用力,否则没多久一样会觉得绷紧、僵化,因此臀部最好要垫一个小坐垫,这样臀部比较高,腰椎容易在挺直的情况之下放松。举例来讲,玩叠铜币的游戏,如果叠一块钱或是五块钱,一直叠、叠、叠、叠上来,包括叠砖块也是一样,如果一开始就慢慢弯、慢慢弯,没多少就会倾倒掉。如果弯腰驼背,就没办法坐久,脊椎顺著生理原来的方式,让它直线、正直,就像把铜币排直,铜币可以堆得比较多,而且也不容易倾倒,掌握一个要领,就是不用力,否则会僵化、会绷紧。脊椎保持正直,但是放松,每个人都要自己去拿捏分寸。

  学员问:腰这边是要挺著的吗?为什么说挺著?如果腰要挺直,会觉得很累、用力,也会发热。

  老师答:

  一、因为没有体会到放松的要领,还是有用力,腰的部位还是一样要找寻一下。事实上,腰与脊椎这整条,要拿捏到一个很放松的点,所谓“脊椎的正直 ”,不是像木棒很直,本来稍微有一点点弧度,就是生理上的一个正常情况。以生理情况而言,正常情况可以权说叫做脊椎挺直,但不是绷得很僵硬,拿著一个尺或是木头、木棒,在丈量腰有没有靠背、胸有没有靠背,这样就是矫枉过正。

  二、其实是稍微有一点弯度,但是要去体会正常生理情况下的一种正直,掌握到这个要领,在最放松的情况下,把握腰椎与胸椎的一种直线,不会随便往前或往后倾,然后又很放松,这些诀窍要拿捏好。你会觉得很酸,一方面因为我们不习惯打坐也会这样。另外是没有掌握到放松的要领,因为平常在家里,有时都会坐得弯腰驼背,坐沙发椅坐得弯腰驼背习惯了,造成我们的腰常常都是弯的,觉得好像弯腰比较舒服,但是这种舒服是因为原来的姿势不正确,你只是找回原来不正确的姿势而已,这样却让你没办法坐久。

  学员问:师父说观呼吸时,可以想“生、灭、变、异”,应该是吸的时候说“生”,呼的时候是“ 灭”,然后变、异……,可是久了之后,变成好像是会先想,然后才去做动作,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

  法师答:有觉察到,就把它校正回来。

  学员问:这样很容易搞成“想”的先出来,这样子正常吗?

  法师答:不正常。就像本来是请你在旁边当观众,但是“自我”不甘寂寞,又要跑到前面去当导演,然后又在那里指挥。本来是要让你看到实相、看到现象发生之后,才去贴上名称、标签,是看到现象之后才讲“生”,看到现象变化才讲“变”,是先有白云飞过来,我们才发觉“喔!白云飞来”。

  学员答:先有现象的发生,才起念头去接上,因为呼吸的间隔很短,还要再去想,有时候来不及就过去了!

  法师答:

  一、没关系!呼吸在发生之时,就可以默念,不是说发生完才念,因为它是一个现象,不管你有没有默念它,呼吸一定是正在进行的,现在只是好像说,没有一个玩具给你玩,你的心就会跑东跑西,于是拿一个玩具让你玩,好嘛,反正你要跑东跑西、想要玩具,我就给你方便法,让你刚好又可以系缚在呼吸上,让你看到呼吸的现象,然后配合生、灭、变、异,因为这四个字也是修行过来的一些心得,好好去先配合呼吸,以“生、灭、变、异”去理解,这样没多久就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奥妙。不错!他是第一次参加、也很认真,问这些都表示说有认真在修、有认真在做,都是修行的工夫问题,不是知见,很好!

  二、本来是要让你在看到现象,然后才去体会说:喔!这就是在生起来了,然后看到现象在变化时,哦!灭,就像看到太阳出来,我们说“哦!太阳东升、日落西山”,看到现象之后,我们才看、才讲,而不是说我一直在念符咒,噢!太阳啊!你赶快日落西山,赶快、赶快、赶快… …,不是这样啊!不要本末颠倒。

  学员问:刚才在坐的时候,可能也有一点误会,以为是在观呼吸之时,就把“生、灭、变、异”当作是一种练习,在一吸的时候想著「生 ”,在呼出去的时候想著「灭”,在吸进来的时候想著「变”,在呼出去的时候想著「异”,现在听的说法好像是要看到有“生、灭、变、异”的现象之后,才在呼吸的时候想“生、灭、变、异”,是这个意思吗?而且也不一定是同时出现“生、灭、变、异”四种,也许只是生或只是灭,或只是变或异,是吗?或者说“生、灭、变、异 ”出现,单纯一点,不用弯得太多花俏,这样会更单纯?

  法师答:对!你一样继续生灭变异、生灭变异,这样就好。

  学员问:是不是看到这一种“生、灭、变、异”的现象,就想到“生、灭、变、异”?

  法师答:不只呼吸如此,慢慢再去推广到其他现象界的一切,都一直在“生、灭、变、异”,缘聚而生、缘尽而灭,都一直在生灭变异、生灭变异……。所以,不要小看这一个方法,它会让你不断地开悟、开悟,现在你就是呼吸,单纯的观察呼吸,然后再配合生、灭、变、异,慢慢的、慢慢的,类似现在学习著像小孩子背唐诗三百首,慢慢会理解、体会到里面的意义,以后就可以有你的独门心得,又可以吟诗作对,这样一步一步来。

  学员问:当我在观呼吸之时,我是有感觉到气息,但是却没有很清楚认定是进还是出;在打坐的当下,我有感受得到在呼吸,可是却没有很清楚到底是吸进、还是呼出,这样正确吗?

  老师答:错误!这是我们的觉察力还不够、敏觉度还不够。

  学员问:现在怎么办?

  老师答:如果不知道是呼还是吸,干脆不要呼吸,当你不要呼吸一段期间,你就知道么呼吸了,……。还有一个情况,你可以把一根指头放在鼻孔附近,不要把塞住喔!放在鼻孔附近,然后体会吸气时、与呼气时,这时候空气是一直进来、进来,一个是一直出去、出去。当吸进来的气碰触到指头时,是冷的、还是热的?当你呼出来的气碰到指头时,是冷的、还是热的?因为我们的手指头很敏锐,指尖、指头的敏感度非常高,比嘴唇还高,可以用更敏锐来觉察,大家可以试验看看,可以把指头放在鼻头这里,然后你吸气、呼气,去感受空气的进出,两种进、出的冷热度,有没有什么不同?如此的进出,你就可以清楚分辨出来了,吸气呼气、生灭变化。

  学员问:我发现到我的眼根,如果不是在抓外面,脑筋就是抓呼吸,呼进去跟吸进去……,我很怕空掉或松掉。

  法师答:没关系!这也是一个过程,因为我们这个心都是散乱惯了,现在就像说一个调皮的小孩,没有一些玩具给他玩,就是没办法好好安静下来,没关系!这是一个过程,现在一样把你的意念,先好好放在呼吸上面,慢慢的小孩子他会成长,因此你包容他、接受他,小孩子他会成长,自然对很多玩具就会放下、不要。所以,你会来到说:我觉得很累啦!我可以不用这样啦!就可以放掉了。

  学员问:我发现到我的心门是关著的,感恩之心一直没有办法兴起。

  法师答:没关系!这也可以练习。

  学员问:可是练习好像很牵强、很牵强。

  法师答:没关系!没有,一样可以练习,你现在慢慢的加入,有点像是被动,慢慢加入善的因缘、感恩的心,体会我们今天能够活著、能够存在,真是承受世间多少的恩;我们今天能够在这里打坐、禅修,是世间多少善因、善缘的护持,我们才能够参加禅修,包括说光是我们能够在这里禅修,都是很值得我们感恩,没有那些菩萨,没有很多人的护持,哪里会有这样一个道场,可以让我们专心禅修?!那些都是以前、包括说现在,很多菩萨在旁边、周围护持,否则怎么能够说一下座,就有饭可以吃、有菜可以吃?这些点点滴滴慢慢都要去体会,我们承受世间非常多的恩,但是回馈给世间的却是很少很少。我们承受世间的恩,假如说一百分来讲,我们回馈世间的,可能还不到十分呢!如果不知感恩,生命就会继续在抱怨的世界里面,因此只要我们的心能够慢慢宁静下来,去体会、去解析,我们承受世间非常非常多的恩。

  所以,我们说“知恩”,知道众生、法界赐给我们的恩,才能够进一步“感恩”。为什么感恩的心生不起来?因为没有真正确实体会到众生、世界给我们的恩,如果感恩的心生不起来,要去寻找众生、法界、世间对我们的恩,你要先“知恩”,进一步才能够真正“感恩”,是由衷的“感恩”,进一步我们才会“报恩”,能够以报恩的心在做事,品质都是不一样,才会体会到何谓“三轮体空”的行善、“三轮体空”的布施。如果没有真正知恩、感恩,就算你做种种善事,也是用“我慢”在做的,也是用“有所求的心”在做的,而不是真正用 “无我”。

  如果真正能够知恩、感恩,再来所做的,就是把生命意义发挥出来回馈,以一个回馈的心回馈世间,如此的生命品质会大大的转换、脱胎换骨。你以报恩的心、回馈的心在做事情,里面不会有我慢。如果没有真正知恩、感恩,而是以“我慢”在行善、做功德,背后是有所求。如果没办法真正由衷产生,我们一样可以练习,可以慢慢寻找。

  老师说我们要知恩、感恩,为什么不知恩呢?世间真的有很多的恩,对我们很好,我真的不知道吗?可以去找看看啊!包括说在高速公路、在马路上开车,尤其是高速公路,我们想想看啊!建造这条高速公路要花费上千亿,问问我们自己缴了多少税金?我付出了多少钱?今天能够受用这么便捷的高速公路,我到底付出了多少?包括以前也有人来这里禅修,认为自己来这里修行,是来这里……,意思就是你们灵泉禅寺办活动,“理所当然 ”就应该要办得十全十美,理所当然就应该要怎么样、要怎么样,他是用这一种今天来禅修,你们各方面都自然要护持我们,自然要怎么样 ……的心态。

  如果你有这样的心态,不管你到哪里,你的内心世界都是苦的,空海(惟传)从来不敢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应该”对我们好,理所当然 “应该”护持我们,从来不敢有这样的心,别人对我们好、别人的护持,我们就是心怀感恩,有这么好的环境可以禅修,心怀感恩!如果来这里禅修,还在抱怨东、抱怨西,觉得这里不好、那里不对、这里不应该……,“怎么可以对我们这样不恭敬、不尊重?!”这样都是活在抱怨的世界里。能不能静下来?问问我们自己,当你觉得不满意,你自己能不能也做得十全十美,让众生都觉得很满意?如果你不满意别人所做,你自己能不能做得比别人更好?再来,你觉得到这里禅修,不知道感恩、不知道珍惜,还抱怨东、抱怨西,觉得场地不够好,请问你为这个场地的建设,付出了多少?在不满意的情况之下,你能够创造出更能够令众生满意的环境吗?如果众生没有宁静下来,去体会、去解析,生命是充满著抱怨,怨东怨西,你就活在苦海的世界里面。

  如果你的心能够宁静下来,慢慢去体会,就会知恩、感恩、报恩,当我能够喝到水、止口渴,我就对法界感恩,能够在这里禅修,一下座就可以吃饭、吃菜,我们对种种的善因、善缘,这些护持的菩萨,就是心怀感恩。真正有感恩的心,生命就会脱胎换骨,身心也会渐渐柔软,会越来越安祥、越快乐;真正有感恩的心,周遭的因缘都会不断往善的因缘方面发展。如果你是抱怨的心,周遭的因缘都会渐渐往坏的方面发展。

  学员问:观呼吸是要全身放轻松,跑掉了就拉回来、不要抱怨,这种观察力对我们初学者来讲,是不是有时候要放松、轻松?因为在不观的时候,会觉得比较舒服,而观的时候好像有一件事情在做,这样是不是?

  法师答:

  一、如果不观,我们的心就是很散乱,然后跑东跑西,现在要你回来观察,当然是一个习惯性养成的问题,由于我们平常散乱惯了,如果这样很舒服、能够让你见法,也很好啊!没关系!你继续散乱啊!问题是当我们的心在散乱,就是处在“无明”的世界,对很多事情不清楚、不了解,结果我们很多背道而驰,苦果就在后面跟著产生,因此,你要出离苦海,不得已就要透过一些方便法,透过有为、有修的过程,这些你都要经历过,如果不接受有为、有修的过程,就无法来到“无为”的世界,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二、我们的心一样有它的习性,把原来心猿意马、飘东飘西的坏习惯,渐渐变成为好习惯的过程,就是要透过有为法,让我们的心慢慢能够适应,你的心就像一匹心猿意马,现在要把它拉回来,在过程中它会拉扯,有拉扯就会有苦、会有用力,这是很正常!只要你有耐心、有毅力,你要修行、要成佛,要有魄力、要有决心啊!佛道无上誓愿成!不能够太放纵自己,否则还是在苦海里面浮沉,因此我们要不断的自我挑战、自我期许、自我挑战。

  三、当经历过这样一个有为法的过程,你的心就会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它就会渐渐的乖巧下来,慢慢的稳定下来。当你的心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清醒明觉活在当下,就能够处处见法,这时候就把“无明行”变成“明行”,从贪、嗔、痴、无明的心,慢慢变成为 “明心”,就能够见法、就能够见性、就能够开悟。所以,修行的过程是有甘有苦,你们的心路历程,我都经历过,我也可以了解,但是这个过程要去面对、要去接受、要自我期许。

  学员问:所谓“寻、伺、喜、乐、一心”,打坐时,是不是也要进入“寻、伺、喜、乐、一心”的情况?

  法师答:

  一、 “寻”就是找寻,在修行的过程,都是不断的寻寻觅觅、在找寻。很多的方法,佛陀都已经帮我们寻找过了,中国有所谓“ 神农尝百草”,像我本身是中医师,这些祖先用生命去品尝各种药草,然后告诉我们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是没有毒的?哪些有什么药效?他们用生命去寻找、去尝试过,然后告诉我们哪些是好?哪些是要避开?佛陀也是一样用生命去找寻,然后告诉我们哪些方法是很妥当的方法?现在我们已经可以避免掉很多不必要的寻找,可以舍下很多的方便法,所谓“正直舍方便”。

  二、现在的范围又缩小到呼吸上面的寻,就寻找点、线、面方面,或是寻找怎么去调整,在变换的过程,它就是寻找,当你寻找到一个不错的方式之后,就安止在此方法上面,然后继续在上面用功,叫作“伺”。只要“寻、伺”继续做,又懂得放松的要领,后面的 “喜觉支”就会产生,一般打坐不容易产生“喜觉支”,就是因为你一直在练工夫,或是不得法,最重要是没掌握到放松的要领,“喜觉支”是由“伺”而产生。

  学员问:当我们在观呼吸时,是要安住在一点?还是一线?还是体?或者说三种都可以自由的变化?

  法师答:

  一、如果还停留在“点”与“线”之时,“喜觉支”不容易产生,因为此时你的心还在用力、努力的过程,当来到“面”之时,你的心才比较容易放松,放松,此时“喜觉支”比较容易产生。当 “喜觉支”产生之时,就要讲述到“受念住”,有两种练习方式,一是继续观察你的呼吸,让“ 喜觉支”自然生、自然灭,另一种方式就是当你进入“喜觉支”里面观察,去体会什么叫做“喜觉支 ”,身体里面的波动、变化是如何?去观察、去体悟,体会当下都是不断在生生灭灭、不断在变化,这里面就有“受觉支 ”,意即“受念处”与“法念处”。当在观呼吸时,觉得好像要用力,就是在寻、伺的过程,记得!“喜觉支”是你的心能够安住在上面,不必再用力在拉扯,“喜觉支”才会产生。如果你的心还很容易跑掉,还会觉得很累、很疲倦,还要再用力拉扯,当然这些都是一个过程,都是要经历过的,只要你还在寻、伺的过程,“喜觉支”就不容易产生,但是这就是坏习惯,我们要把它矫正成为好习惯,因为总是要有过渡时期,要给自己时间。

  二、所以,我不会逼你赶快产生“喜觉支”,如果期待赶快产生“喜觉支”,就会有所求,当你越希望入定,就越没办法进入“定”;当你越有所求,你的心就会绷紧,就没办法产生“喜觉支”。因此,精进用功只要掌握住方法,好好用功一门深入之后,寻、伺稳固安定,懂得放松的要领,“喜觉支”就会出来了。如果欠缺前面点、线的基础,你的心很容易跑掉,因此前面的基础还是要具有。

  三、所谓“喜觉支”,就像是当你很高兴的时候,最初会哈哈大笑,但是哈哈大笑总不会持续几个小时吧?!前面很高兴、哈哈大笑,但是后来还是会眉开眼笑,内心还是会很愉快,还是会微笑、有笑容,这就是一个比喻,就是进入“乐觉支”,因此“喜觉支 ”是频率比较高、比较强、比较大。比如我现在敲这个磬,一开始敲下去声音满大声,在很大声的阶段,假设整个过程是一分钟,前面十秒钟就像 “喜觉支”,后面这些会余音绕梁,叫做“乐觉支”,因此“乐觉支”就是跟在 “喜觉支”后面,“乐”是更安祥、更柔和。前面敲下去的大声剂量高、频率高的,是“喜觉支 ”,后面慢慢余音绕梁的,就是“乐觉支”。

  学员问:在行、住、坐、卧之时,在观察之中,要不要把呼吸也观察进去?

  法师答:如果在动态时,有两个著眼点,一是继续把主要的觉察力放在呼吸上面,然后身体只是走,主力不是放在身体上面,但是你知道自己在走路,不会撞到墙壁,因为还是稍微有在看、稍微有注意,这是一个方法,可以继续把你的主力放在呼吸上面,把七八分的觉察力放在呼吸上面,两分放在身体上面,这样就好。另一种方式就是不去注意呼吸,而清楚觉察当下的移动、动作,意即“身念住”都可以应用,这两个方式我们要掌握到重点,最主要是让我们的心,能够清楚明觉活在当下。当你放在呼吸,呼吸也是当下正在进行,你的身体动作,也是当下正在进行,两者都可以。因为有时候你需要宁静,有时候你需要动,这些都可以去练习、可以去应用。

  学员问:在我们观动作时,吃饭的时候要专心吃饭,睡觉的时候要专心睡觉,是不是就把注意力都放在动作上?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观吃饭,睡觉的时候-观睡觉?另外我们在吃饭或睡觉时,是不是也可以把知觉打开?对所有大自然、外界空间都保持一种知觉?因为在我昨天睡觉之时,就是有这样的一个感觉,好像比以前睡的时候,感觉更敏锐一些,半夜有人上厕所、起床,这些我都能够觉知到,这样睡觉的时候,是不是就专心睡觉?别人的动作就是听而不闻,不要去觉知它?

  法师答:这样的睡觉就没慈悲。

  学员问:是不是做什么事情,就专心做那件事?也是活在当下,还是同时保持觉察,也觉知这周遭的一切?

  老师答:别人半夜起来尿尿,你没有觉知,不去观察他,就是不关心他们,就是不慈悲啊!好啦!开玩笑的啦!睡觉的时候,你就好好睡觉,不要鸡婆啦!

  学员问:因为这是我昨天发生的一个现象,它是自然发生的,我不是刻意要去把视觉打开,刻意注意到别人起床,可是我就是知道,觉得很有意思,我从来没有这样的经验,因此我才问这个问题,这是满新鲜的经验。

  法师答:好啦!没关系!样样都可以去体悟、经验一下。

  学员问:在禅修的道理方法上,是不是吃饭的时候就专心吃饭,睡觉的时候就专心睡觉,工作的时候就专心工作,洗衣服的时候就专心洗衣服……?

  法师答:对!当然这是轻松的小插曲,一开始我们还是一样,都把觉察力放在我们的内身、内受、内心、内法,把察觉力放在我们本身的身心上面,心才不会散乱,就像弓箭要射出去,一定要向后退,将来你的觉察力要普遍广泛,而又保持清醒明觉,必须能够退回到比较小的距离,好好在这里,把这个“点 ”好好弄好了,你的内身能够清楚觉察,就能够“将身比身”的观察外身。如果你本身不明,没办法清楚了解众生,因此一样都把这个心,先回来看我们自己、观察我们自己。睡觉的时候,你就好好睡觉。

  学员问:老师您昨天讲说要观呼吸,我一回去躺在床上就继续观呼吸,结果睡觉的时候都半醒半睡。

  法师答:你在睡觉的时候,还是很努力的在观呼吸,有在用力,没有掌握到放松、放松,观呼吸会帮助你进入熟睡。好!今天互动就到此,不错!大家也都不错、满用功的,很多方面帮大家破疑解惑,希望有助于你的修行,能够越得心应用、进入情况,好!现在就下座,一样继续保持禁语,跟大家讲述的修行方法,大家要继续用功,静态、动态、禅堂内、禅堂外,都要继续用功,好好把握难得的因缘,大家的身心能够不断净化,心灵品质就会不断的提升,明天开始讲解【金刚经】,大家的震撼力、体悟力就会越加深。

返回目录

---------------------------------------------------------------------------------------------------------------

更多空海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