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三届柏林夜话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三届柏林夜话
主持人:我们先唱生活禅曲三遍。
老和尚:今天晚上是柏林夜话时间。刚才夜话的主持人呢,介绍了柏林夜话是生活禅夏令营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活动方式,因为在这个活动当中,在夜话这个过程里,大家可以随便地交流,不过我也想说一下,我们这个生活禅夏令营,生活可以说是一个无所不包,但是有一些问题呢,还是要有一些保留,比如说刚才这位女营员提出的那个问题,这个问题就很尖锐,我想这样的事情,我们以后可以找个时间个别交流,就不要在这种公开场合去交流。但是我觉得有一点可以告诉你怎样去处理这个问题,怎样去思考这个问题,要把这个问题放在社会大环境里去考虑,所以呢,也就见怪不怪了。这位男营员提出的问题,我想问你一句,我们在喝茶的时候,它的温暖也好,它的味道也好,不管你怎么说,都说不出来,禅的味道跟这个味道是一样的,也是说不出来的,说出来了的都不是它本身,都是一种描述,描述它说我现在手上抓着一块冰棍,大家不管哪一个人都不会觉得手上凉,说现在在喝开水,大家也不会感觉我们的嘴里呀,有一种热的感觉,所以,茶的味道也好,禅的味道也好,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茶有时候呢,他们说是一味,大概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禅茶一味,这一种境界,讲的这种感受。我们有许多的老营员,也有许多的人虽然没有参加过夏令营,也经常到柏林寺来,还有的呢,就是说虽然也没有来过柏林寺,也没有参加过夏令营,但是对于这个禅书会有经常地阅读,这里赵州茶,这个典故,这个公案,和赵州是不是产茶,这是两码事。赵州这个地方,由于它受到气候的影响,冬天比较寒冷,听说是在北纬 17 度半就不适合茶叶生长,那么我们这个界限呢,大概已经超过了适宜产茶的纬度,所以它自古以来啊,不产茶,但是饮茶之风呢,应该是从唐宋时期到现在,南北呢都有,不受地域和气候的限制,特别是在寺院里,饮茶的风气啊,在唐宋时期很普遍。我们打开禅宗的语录,象“吃茶去”这样的话题,不仅仅是赵州和尚说过,其他的禅师也说过。并且在《宗镜录》上面有记载,就说修行到了最高境界的时候,是什么呢?或者说是修行到了这个最后的两个阶位,就是等觉、妙觉那两个阶位的时候,那个境界是什么呢?叫做“茶”,说不出来,那就很高的境界了。所以说这个禅茶一味啊,它是有很深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渊源。别的禅师都说过吃茶去的话,但没有形成一种风气,没有留下一个公案,或者说有那个话,但是没有那种比较故事情节的这种问答,惟独赵州禅师在他的语录里面留下了有关“吃茶去”的这个公案的比较具体的故事情节,或者说具体的交流过程。这个交流过程呢,是有三个人,一个是曾到,一个是不曾到,一个是寺院里的院主,就是当家师,有三个人物,出现的这个公案的交流过程当中。一天,来了一位出家人,请问赵州和尚佛法,赵州和尚就问他:“来过吗?”他当然不是用这种大白话来问,“曾到否?”,“不曾到。”“吃茶去。”等一会又来了一位出家人,也是来向赵州和尚请问佛法,赵州和尚同样是问他:“曾到否?”“曾到。”“吃茶去。”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不能说破,说破就没有禅了,大家去参,去体悟,当时站在赵州和尚旁边的观音院的当家师,院主他在参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有一点不解,就象赵州和尚请问,他说:“和尚,不曾到的吃茶去,曾到的也叫他吃茶去,这两个人的情况不同,就不能用一种方法来接引。”赵州和尚马上就呼唤这个院主的名字,院主就说我在,赵州和尚还是那句话:吃茶去。这三个人三种不同的情况,赵州和尚一律用“吃茶去”三个字来回答,这个公案从唐朝到现在流传了一千多年,有多少人来参这个公案,有多少人来理解这个公案,有多少人来揣摩这个公案,可以说无法估计,这个公案有几个地方可以思考,一个是“吃茶去”它本身的意思是什么,或者说它本身意味着是什么,这是一点。第二点,这三个人三种根基,三种情况,赵州和尚都一律以“吃茶去”这种方式来接引,这也是值得我们来思考的一个问题。第三,就是在这个句子上,这个句子究竟是空间的转移?还是当下?有日本人提出这个问题,韩国人呢,也提出这个问题,我们中国也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所以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第三点。当然,这个公案有多方面的思考空间,我仅提供这三点,作为大家在认知的层面去思考,关于这个“吃茶去”的这个句子,我记得去年,有一位日本茶道界的老前辈,也是一个茶道组织有名的领导人,一位老先生,他就为这件事走到柏林寺来,他来的目的呢,是想了解柏林寺的具体情况,比如说柏林寺的环境、殿堂建筑啊,看柏林寺是否有象日本现在所保留的那种茶寮啊,喝茶的地方,有没有,所以当时他就给我提出来,他说赵州和尚叫了三个人都吃茶去,这个“去”字,去到哪里?你们这里还有没有当时留下来的历史的记载传说?当时的茶寮在哪里?后来我就跟他说,我说根据我的理解,所谓的去和来,它的意义是一样的,比如我们说“如来”,有些经典上面就说,也可以叫“如去”,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去体会“吃茶去”这个“去”,它不可能是空间的转移,它是当下的,这个来和去不能在字面上去理解,因为禅也好,茶也好,它的境界都是当下的一瞬间,这个当下的一瞬间,无来无去,也没有来也没有去,有来有去,那都是到了第二念了,不是当下一念,所以 那位老 先生呢,哦,我几十年都在揣摩这个问题,我总觉得柏林寺或者古代的观音院是应该另外有一个地方,所以赵州和尚叫他吃茶去。韩国的人就干脆,这个“吃茶去”啊,就改为“吃茶来”,因为外国人呢,他很认真,究竟是“来”还是“去”,在这个字面上呢,去体会,因为当时赵州和尚所说的“吃茶去”,他是以茶来表示佛法的,表示这个禅机。特别是讲到禅机,“机”是什么东西呢?你碰一下就开了,那才是机。机关机关嘛!你手碰一下就到位了,碰一下就完成了,它没有来去的。我们大家如果把这一杯茶重新拿来品尝品尝,看看这个茶的味道,是不是当下的,不落第二念的。好,我的话完了。
营员提问:我想问一下,它既然是当下的,为什么不说吃茶?非要加一个去?
老和尚:刚才我已经说到了,你不要把来去做来去会,那就是当下,因为有很多的口头语言,是站在当下说的方言,那个当时的方言呢,不可能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诠释它,有很多方言是带有这个实践性质,或者方位性质,但是实际上它并没有具体的内容,这个“吃茶去”也是这样,这个“去”字它没有实际的内容。
问:老和尚你好,就您刚才提到的日本佛教,我想日本的青 田士老 先生,他的祖上千利秋曾经提出了“和敬亲机”。在日本家喻户晓,而他的一个偈子就是源于禅宗。日本人对千利休的理解除了“不动心 ”外,好像都不太全面。想听一下您的理解。
老和尚:日本茶道的理念,有好几家。李千家他们把这个茶用四个字来表达。“和敬亲机”如果按照禅的意思来理会,这四个字是不能分开的。分开讲好像是四种境界。但是真正和禅联系起来他就是一种境界。就是不可言说。“和敬亲机”都不可言说,因为和也好,敬也好,亲也好,都能表现出来,不可言说。可言说的都不是那件事。
营员提问:我是学哲学宗教学的,来到这里特别亲切。今晚,树上的蝉声和这里的禅机连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大家知道,……怎么饮第三道茶?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法师散步时总是三个人在一起,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明奘法师:第三杯?第二杯就已经换成白开水了,没有第二杯的苦,也没有第一杯的甜。
第二个问题呢,佛陀在世时,因为僧团刚刚在世间成立,还有不知道的。对那些证阿罗汉的徒弟说,可以两人行在不同的路上,反过来说可以两人一起同时走在一条路上,目的是把佛法传播出去。刚好你的同学看到三个僧人一起走,其实不一定啊。
某女营员:我是第一次来到柏林寺,下午在塔下转圈时,想求佛给我以智慧,求佛给我以宽恕。第二圈时,听到一个声音对我说,只有你自己的内心可以给你以智慧,可以给你以宽恕。我想这一点就好像解开一个枷锁,非常舒适。接着第三圈我想,是谁帮我解开了这个枷锁和心中的节?我想是老和尚和各位法师,所以我想说感谢老和尚各位法师给我以及各位营员,给予我们以内心的智慧及亲近佛法的缘分。谢谢你们。
这是我第三天来到柏林寺,感觉很好。我发现这里环境好,和尚好,柏树很好,还有对联很好。我是学文学的,特别留意对联。刚才听到老和尚讲到吃茶去的公案,也想到在一副对联。现在想与各位一起分享。在去东访的路上有一座庙,里面有一尊醉佛。对联是这样的:
醉佛常醉,醉千年常醉不醒。
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难明。
某营员:尊敬的净慧老和尚,我在来之前就对您充满了敬仰。这是第二此见到您,觉得您是又慈悲又有智慧。而且笑起来特别可爱。我非常想请教您一个问题,请问您证到了几果了。我问这个是有原因的,我在看藏族的某个大师米拉日巴尊者传记的时候,看到说他有一个弟子,梦到自己在另一个世界听一位佛在讲法,这个佛说,我给你们讲另外一个佛的经历吧,但是他讲的正是这个米拉日巴尊者。然后徒弟非常惭愧,说原来他师父早就成了佛,只不过在这一世现身教导我们,而我们并没有对他升起如此的恭敬。所以我感觉很多法师早就成佛了,这是一个佛菩萨的世界,我对很多法师也特别恭敬。
还有一个问题,修止观的前行应该怎样?就是怎样修止观?
老和尚静默不语!过了一会儿,明奘法师开口:
听过百丈禅师和马祖的公案吗?当年百丈禅师开悟后,老和尚上来要讲法,然后刚刚走到讲法台,百丈禅师把台子一撤,说:讲法已尽。明白了吗?回答已结束!
某营员:我有个同学,他是学生。在考试之前忽然升起了出家念头,然后就准备好了一切,但是在前一天晚上他忽然又后悔了。然后他就没有去成。但是考试已经过了,好几门没成绩,连学位都没有拿到。对于我们这些年青人一知半解。又没有师父像这样的给我们做开示。我们很盲目。请问怎样处理好学佛和学习生活的关系?
老和尚;我在十三年以前提出来修生活禅,当时提出这个理念的时候不是没有考虑。而是有很多得考虑。包括这位营员提出来的问题。或者说出现过的这种现象,我们很多人都以为学佛呀。学佛与做人、学佛和读书、学佛和工作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有这样的认识,所以出现很多误区。出现很多的盲点,也造成个人、家庭、和社会种种的负面的影响,负面的后果。生活禅最基本的修行方法,就是说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这种生活既包括穿衣吃饭,男婚女嫁。也包括我们工作、读书、做人。这些都是生活的内容。我们怎样地在人生中来落实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理念。这个是生活禅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是六祖大师在一千三百年的开示,我们今天从来温习六祖大师的教戒。好像就在耳边,好像真对我们当前佛教或者佛教信仰当中实现的很多问题有针对性的一种开示。佛法是要净化这个世间,主要在世间来净化世间。是要在生死中来了生死,是要在生活中来净化生活。离开了生活离开了生死、离开了具体的做人做事。佛法到哪里去落实呢?佛法就成了一个谈玄说妙,没有任何针对性的一种空头的理论。所以说我们有许多学佛的人 -- 包括我们出家众,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把修行和生活,把修行和做人,把修行和工作截然地分开。因为打坐是修行甚至说只有咱们作我喜欢的那样一种修行的方式。那才是修行,那么其他的一切都是什么呢?我们和尚的行话叫做打闲岔,都不是修行。我就请问我们离开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我们要有一个专门的时间来修行。那我们一天有多少时间去落实修行这件事呢?即使是我们出家人两堂殿也不过两个人多小时,一天到晚坐香那还是有时间的规定。那些正常的佛事活动以外,要不要修行?也要修行只有再把念头打成一片,把修行打成一片修行才有真正的受用。才真正能够解决一点点的问题,所以我说不管为僧或者为俗。认真的落实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才能够真正把修行打成一片。那么这种修行既包括修禅,也包括念佛。不管你修那个法门不做到打成一片,是不会有受用的。我们读书的时候也是如此,在工作当中也是如此。修行是一个理念是一个关照,是当下的那个关照。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只要当下有关照,当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就不会出问题,你就不会走岔路。你就不会在迷失中生活,所以说修生活禅大家听起来好像要求很低。实际上修生活禅是要求最高的一种法门。
他是希望在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打成一片。不要说一般得人做不到我自己也做不到。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打成一片谈何容易呀?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打成一片那才是生活禅的要求。(鼓掌)
营员提问:我想问宗舜法师一个问题。我在学校读的是古代文学,主要是儒家的文学。从读儒家文学时我们首先面临一个问题。在我读佛经的时候如何判断我读到的那些东西是佛经本身还是我自己的想象。您今天讲座的时候也许用了很多经典来阐述您的观点,您是如何判断那些经书时保留了谈本身的观点。还是您借此来发挥您的一些看法?
宗舜法师: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那么我和我身边的达照法师两个人呢都是从师方立天先生研究佛教文献学的。所以说你讲的这个呢虽然我们的专业不同但是方老这个大的方向是一致的。我们也常常为这个问题痛苦,不过当下看到的东西是不真是的。但是我们也很喜欢做一些这样辨别工作。但是我们觉得这个意义它在于文化面上。所以与修行结合起来的时候。有的时候。太过于经历于所谓的真实。或者说改变他已经落到二谛里去了。为什么这样想呢?因为本来从佛法的角度,确实法意甚深根本是我们凡夫不可能了解到的当佛陀用民句文宣把它讲出来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那随着自己的根性不同。听到的内容导致以前夹杂了认识的不同。而且再加上一些传承的不一致。有这样一个故事,阿难在佛入灭以后,一次在外游逛,经过一片竹林,听到一个和尚在诵经“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阿难觉得很是不对,就对这个小和尚说,正确的经文应该是: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小和尚听阿难菩萨这么一说,觉得很为难,就跑去找他的老师;老师自然是个老和尚,反倒对小和尚说:阿难老朽昏聩,说话颠三倒四,不用理他,只管念成“水老鹤”好了。
老和尚:这位营员所问的问题,我觉得有一些你自己已经解答了。实际上所说得当下只有一个当下。当下就是不二,当下不可能有两个。只要你明明白白知道是当下就可以了,不要去执着这个当下或者另外一个当下。当下是什么呢?当下就是你的智慧观照在起作用。既然智慧观照起作用。你就不是在迷惑中困扰。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讲到业障,业障怎么去忏悔、怎么去消除。我觉得不要在头上去安头,你知道业障知道是障碍马上把这个念头停止下来。不要继续随着业障跑掉。因为要知业障本来空。这一念心当中你就能把现前烦恼化解。有许多的问题并不是外在在牵你的鼻子走,而是你往往把外在的东西自己拿来烦恼自己。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不把他人烦恼来烦恼自己。不把他人的痛苦来烦恼自己,你马上就从烦恼当中跳出来。第三说道定业的问题我也曾经讲到,大的所为业大的确实是无法改变但是我们怎么去面对它。如果我们真正解决了自己的迷惑问题,成为一种会很轻松地去承担你往昔的业报。你不会成为它的俘虏、成为一种障碍。当你很轻松地去面对的时候,你在偿还报应这个当中你同样是轻松自在的。这就要想到我们为什么要修行,为什么要开悟解除我们的烦恼。也就是说我们要以智慧用大智慧去面对我们的人生,去面对我们的人生的所有的一切遭遇。当你以智慧来面对的时候,你的问题都是享受。都是佛法在体现。所谓一切业障海,这四句话怎么念呢?普贤观经里边这么说的: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实相是生么呢?实相就是大智慧,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你要忏悔他怎么办呢? 端坐念实相。只有用大智慧才能观查到烦恼的实相是什么,才能观查到妄想的实相是什么。能够观查到实相、当下。一切的问题都解决了,所以说开大智慧是学佛的一个根本目标。我们先不要管自己有多少烦恼,有多少的业障。有多少的旧债。而是要怎么样开智慧破无名,或者说破无名开智慧。这样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的问题都能不解而自解。(鼓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