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三章 成道、成佛、解脱自在
空海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三章 成道、成佛、解脱自在
一 杂 一一八六(一二○二)
到尸罗比丘尼前而说偈言: 「汝谓有众生,此则恶魔见;
「众生云何生?谁为其作者? 唯有空阴聚,无是众生者,
众生何处起?去复至何所?」 如和合众材,世名之为车;
诸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
二 杂 一一八七(一二○三)
至毘罗比丘尼所而说偈言: 「此形不自造,亦非他所作;
「云何作此形?谁为其作者? 因缘会而生,缘散即磨灭。
此形何处起?形去至何所?」 如世诸种子,因大地而生,
因地水火风,阴、界、入亦然,
因缘和合生,缘离则磨灭。
舍一切爱苦,离一切闇冥,
已证于寂灭,安住诸漏尽。」
【法义分享】
◎深观缘起、缘生、缘灭,深观身心内外现象界的实相,有助于破除身见、我见、我所的幻相。
◎「五阴、六界、六入处」就是从不同角度去解析身心、内外、万事、万物、现象界的一切,都是由各种因缘不断错综复杂、演变而成。此中,没有任何超级人格化的大力神在操控,也没有一个我在推动。因为本来就无我,只有因缘聚散而生灭。因缘未聚合之前,「我」是不存在的。
◎了知实相、了知无我,就不会被一些宗教师牵着鼻子走。揭开生死之谜,就能无为的溶入空,安住于涅槃寂静,解脱自在。
三 杂 一三○四(一三○七)
时,彼赤马天子白佛言:「世尊!颇有能行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死处不?」
佛告赤马:「无有能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死处者。」
赤马天子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说斯义。如世尊说言:『无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死处者。』所以者何?世尊!我自忆宿命,名曰赤马,作外道仙人,得神通,离诸爱欲。我时,作是念:我有如是捷疾神足如健士夫,以利箭横射过多罗树影之顷,能登一须弥,至一须弥;足蹑东海,超至西海。我时,作是念:我今成就如是捷疾神力,今日宁可求世界边。作是念已,即便发行,唯除食息便利,减节睡眠,常行百岁,于彼命终,竟不能得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死之处。」
佛告赤马:「我今但以一寻之身,说于世界、世界集、世界灭、世界灭道迹。赤马天子!何等为世间?谓五受阴。何等为五?色受阴、受受阴、想受阴、行受阴、识受阴,是名世间。何等为色集?谓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染着,是名世间集。云何为世间灭?若彼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染着,无余断、舍、离、尽、无欲、灭、息没,是名世间灭。何等为世间灭道迹?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世间灭道迹。
赤马!了知世间苦,断世间苦;了知世间集,断世间集;了知世间灭,证世间灭;了知世间灭道迹,修彼灭道迹。赤马!若比丘于世间苦若知、若断,世间集若知、若断,世间灭若知、若证,世间灭道迹若知、若修。赤马!是名得世界边,度世间爱。」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未曾远游行,而得世界边; 善解世界边,诸梵行已立。
无得世界边,终不尽苦边。 于彼世界边,平等觉知者,
以是故牟尼,能知世界边; 是名贤圣行,度世间彼岸。
【法义分享】
◎本经中的「赤马天子」就是「孙悟空」。赤马天子搭乘光速火箭(一秒钟跑三十万公里),要出离这个他觉得不可意的世间,而追寻他心目中理想且不生不死的世界。跑一百光年,还是找不到世界边、还是没找到理想的世界。就算再跑一百万光年,也还是找不到世界边。因为宇宙是无边无际。
◎若你认为这个客观的世界是苦海,是五浊恶世而千方百计想移民、想出离,再跑一百万世,也还是在苦海里。因为那都是众生自己在颠倒梦想。那个「苦海」就是「自我」所构筑所造作出来的。
◎「自我」会有很多的「要」与「不要」,而这个客观的实相世界,有很多很多是自我所不想要、不想看到的,因而自我就否定这个实相世界,而另外构筑他所要的理想世界。
◎记住:这个实相世界是中性、是离苦乐两边。
◎佛陀知道一切问题的根本在于「自我」,因而设计出一条安稳的解脱道,协助众生逐渐认清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回来反观我慢诸结,再深入看到最深层里面原来是贪生怕死的「自我」在作祟。
◎只要善于颠倒梦想的「自我」破灭,那个苦海无边的世界就会消失(此即世间灭)。出离自我的梦幻世界就是得世界边、出三界、出离苦海、到达彼岸。从此不再颠倒梦想,而能很纯朴、很知足的活在实相世界里,解脱自在。
四 杂 九六八(九七六)
「瞿昙!云何为学?所谓学者,云何学?」
佛告尸婆:「学其所学,故名为学。」
尸婆白佛:「何所学?」
佛告尸婆:「随时学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
尸婆白佛:「若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善解脱,当于尔时,复何所学?」
佛告尸婆:「若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乃至正智善解脱,当于尔时,觉知贪欲永尽无余;觉知瞋恚、愚痴永尽无余,故不复更造诸恶,常行诸善。尸婆!是名为学其所学。」
【法义分享】
◎已上到彼岸的解脱者,必是「不复更造诸恶,常行诸善」。但这里的善恶,不是凡夫眼光中的善恶标准。凡夫只能看到外表、外相。
◎解脱者的内心世界,是充满感恩与慈悲。
五 杂 九二六(九三四)
尔时,世尊默然而住,如是摩诃男第二第三问,佛亦再三默然住。
尔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尊者阿难作是念:释氏摩诃男以此深义而问世尊,世尊病差未久,我今当说余事,以引于彼语。「摩诃男!学人亦有戒……」
摩诃男问尊者阿难:「云何为学人戒?云何为无学人戒?云何学人三昧?云何无学人三昧?云何学人慧?云何无学人慧?云何学人解脱?云何无学人解脱?」
尊者阿难语摩诃男:「此圣弟子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受持学戒;受持学戒具足已,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如是三昧具足已,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如实知,此苦灭如实知,此苦灭道迹如实知;如是知、如是见已,五下分结已断已知,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此五下分结断,于彼受生,得般涅槃阿那含,不复还生此世。彼当尔时,成就学戒、学三昧、学慧、学解脱,复于余时尽诸有漏,无漏解脱、慧解脱,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彼当尔时成就无学戒、无学三昧、无学慧、无学解脱。如是,摩诃男!是名世尊所说学戒、学三昧、学慧、学解脱,无学戒、无学三昧、无学慧、无学解脱。」
【法义分享】
◎三果以下,包括向阿罗汉果,都是仍在「有学」位的阶段。到达彼岸的究竟解脱者方称「无学」。
◎就算证到三果的阿那含,也还体会不到「无学、无修、无为」的深义。一般都只是从语言文字相上,用头脑去理解、去推论、去想象。
◎瞎子要看到阳光,不是饱学经论就能知道阳光;不是努力修行,阳光就会跑出来;不是努力想象、造作,阳光就会被创造出来。阳光是否存在与瞎子本身的努力学习、努力修行、想象、造作,都没有关联。因为阳光本来就存在。真正要看到阳光,只有把眼疾医好。请从中慢慢去体悟「无学、无修、无为」的深义。
◎所有的修行就是为了让心澄静下来--看到我慢诸结缚而一一断除,再深入看到一切的苦、一切的问题都是「自我」的翳膜在梗阻、在作祟,因此决心大死一番,进行开刀手术,把那自我的翳膜去除掉。只要「自我」臣服了,只要「自我」的翳膜消失了--「涅槃、彼岸、空」就显现出来。而彼岸就在此岸。
◎「涅槃、彼岸、空」都是本来就存在,不是努力修行、深入禅定、努力想象造作后才诞生出来。只要把「我慢、自我」的翳膜去除掉,就能看到。修行若是错用功,只会枉作风尘客。觅即知君尚未得。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