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智敏法师:菩提宗道 菩萨戒集颂讲记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1日
来源:   作者:智敏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智敏法师:菩提宗道 菩萨戒集颂讲记

 

  菩提宗道

  菩萨戒集颂讲记

  能海上师 集

  智敏上师 讲

  多宝讲寺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目 录

  甲一 序分 1

  乙一 礼赞所作 1

  丙一 礼释尊 2

  丙二 礼弥勒 2

  丙三 礼无着师 2

  丙四 赞法劝信 3

  丙五 无着撰论因缘 6

  乙二 总显戒性 8

  丙一 愿行不离以戒为宗 8

  丙二 菩萨戒显密同行 12

  丙三 戒体作用有四 18

  丙四 菩萨戒特具胜益 22

  丙五 三聚戒联带关系 23

  丙六 总三聚正学之法 27

  甲二 正释戒品 29

  乙一 具戒因缘 29

  丙一 具足摄律仪戒因缘 29

  丁一 不顾过去诸欲境 30

  丁二 不乐未来诸欲境 33

  丁三 不耽现在诸欲境 35

  丁四 身心堪寂 37

  丁五 言思如理 39

  丁六 自顾尊高 41

  丁七 调顺不恼 44

  丁八 耐他怨恨 45

  丁九 正知正念不放逸 47

  丁十 行为合法 50

  丁十一 净命护他 56

  丙二 具足摄善法戒因缘 59

  丁一 前五次第 59

  戊一 施 60

  戊二 戒 61

  戊三 忍 63

  戊四 精进 64

  戊五 禅定 65

  丁二 后五次第 66

  戊一 识善恶 67

  戊二 识因果 67

  戊三、戊四 临境正知不倒 68

  戊五 识障盖能方便 69

  丙三 具足饶益有情戒因缘 70

  丁一 成事有八除苦有七 70

  戊一 于有情事业业应作助伴八种 71

  戊二 除去他苦有七种 72

  丁二 于昧理者开示正法 75

  丁三 知恩报恩 77

  丁四 于怖畏者能作救护 79

  丁五 开解愁忧 80

  丁六 于缺资具为作饶益 81

  丁七 于求依止为作饶益 83

  丁八 随诸有情心 87

  丁九 于正行者为作饶益 93

  丁十 于倒行者为作饶益 94

  丁十一 示现神通方便调伏 96

  丙四 结义 98

  乙二 圆集要义 98

  丙一 总明三聚要义 98

  丙二 分别修饶益行六法 100

  丙三 利他正方便 101

  丙四 学修总方式 101

  丙五 引证经文 102

  乙三 受戒法 102

  丙一 受戒通法 103

  丙二 学修之大本 103

  丙三 授戒师之相 105

  丁一 合法者相 105

  丁二 不合法者相 105

  丙四 传授法仪 110

  丁一 有师法 111

  丁二 无师法 115

  丙五 得戒已殊胜尊贵想 116

  乙四 防护戒 117

  丙一 总说者 117

  丙二 开法之缘 120

  丙三 次分别者 120

  丁一 应舍他胜罪聚 120

  戊一 初《瑜伽》四种 121

  己一 自赞毁他——第一他胜,贪欲所摄 121

  己二 悭执法财——第二他胜,悭吝所摄 123

  己三 瞋怨不舍——第三他胜,瞋惑所摄 124

  己四 谤弃大乘——第四他胜,痴慢所摄 124

  戊二 依《虚空藏经》 126

  己一 盗三宝物 127

  己二 毁灭正法 128

  己三 罚治僧 129

  己四 五无间随一 130

  己五 执持邪见谤无因果 130

  己六 毁住处 131

  己七 说法不观机 132

  己八 劝人舍大取小 132

  己九 劝舍声闻戒学 132

  己十 劝人舍小乘法教 133

  己十一 贡高胜人 134

  己十二 衒卖盗名 135

  己十三 朋附搜求 136

  己十四 退舍菩提略分廿五相 137

  戊三 明四种缠犯之相 142

  戊四 决择舍戒过失之四相 144

  戊五 大小比较 145

  戊六 舍菩提戒之过失 145

  戊七 永久不舍之功德 147

  丁二 摄违犯聚之戒条 147

  戊一 违犯善法障六度 147

  己一 障施七 147

  庚一 三业不敬三宝等 148

  庚二 大欲无足贪着不舍 150

  庚三 不敬耆德 151

  庚四 他来问语不善答 152

  庚五 延请不受 154

  庚六 拒他施予 155

  庚七 他来求法不施予 157

  己二 障戒者有九 160

  庚一 瞋恨恶人不作饶益 160

  庚二 应同声闻共学之遮戒 162

  庚三 应不与声闻共学者 165

  庚四 开性罪 168

  庚五 邪命取利 175

  庚六 身语掉动 178

  庚七 异见不乐涅槃 181

  庚八 不作避护 183

  庚九 于他烦恼不制止 185

  己三 障忍四 187

  庚一 以瞋报瞋 187

  庚二 犯他不谢 188

  庚三 他犯不受谢悔 189

  庚四 执恶不舍 190

  己四 障精进三 190

  庚一 贪心摄众 190

  庚二 乐于睡眠 191

  庚三 空谈耗时 193

  己五 障静虑三 194

  庚一 不问禅法 194

  庚二 不弃盖障 194

  庚三 贪味禅境 204

  己六 障般若八 205

  庚一 轻声闻乘 205

  庚二 废自大乘 206

  庚三 勤修异道 207

  庚四 乐外论 208

  庚五 于佛所说生疑谤 209

  庚六 瞋爱自赞毁他 211

  庚七 不往听法 212

  庚八 不敬说法 213

  戊二 饶益有情戒十二 214

  己一 不助八事 215

  己二 不济七苦 217

  己三 见作非理不正说 220

  己四 知恩报恩 222

  己五 开解愁忧 222

  己六 不给施 224

  己七 不以财法摄徒众 225

  己八 不随心转 227

  己九 不能赞德 228

  己十 诃责调伏 230

  己十一 神通调伏 232

  甲三 结劝示悔 234

  乙一 于罪护心之法 234

  乙二 犯已还出之方便 236

  乙三 佛说贪心罪轻之密意 240

  乙四 安乐住缘 241

  附一 思考题 246

  附二 《菩萨戒品释》科判 250

  甲一 序分

  第一讲

  (1A)《菩提宗道菩萨戒》。这本书是海公上师根据宗大师的原著《菩提正道菩萨戒论》里边集下来的。

  那么我们要学这个书,首先我们说要参考哪些资料。第一就是这个《瑜伽师地论》的“菩萨戒”,那个“菩萨地”的“菩萨戒品”,这一品是根本的参考资料。另外就是我才提的宗大师的《菩提正道菩萨戒论》,这本书是汤芗铭居士翻的,宗大师造的,很不好找。那么另外一本比较容易找,我们已经想办法去要了,给大家作参考的,就是《菩萨戒品释》,菩萨戒品的解释,是宗大师造的,法尊法师译的。实际上,这两本书在藏文的原本是一部书,他们两种的翻译,互相对照,有参考的价值。

  那么中间就是说,《菩提宗道菩萨戒》,它里边菩萨戒,是根据《瑜伽师地论》的、还有《虚空藏》的综合起来的,所以说根本戒十八个。《瑜伽师地论》里边根本的就是四条,在这个里边又加了一点,但是基本上其余的跟《瑜伽师地论》都符合。

  那么我们现在最容易找到的参考书就是宗大师的《菩萨戒品释》。这本书我们在想办法,希望在我们讲经的中间能够到来,大家可以参考。那么另外正规的依据,也就是宗大师的《菩提正道菩萨戒论》这本书而来的。里边的科目,我们说前面不是有科判嘛,它的科判是我们在印这个这本《基本三学》的时候请一位居士做的,分的也还可以。但是根据《菩提正道菩萨戒论》的那个科目,有一点不一样,以后我们再说。它的菩萨戒的论的分科,全部依了《瑜伽师地论》的这个颂分的。那么不同之点也就在这里,这个讲到后边我们会说。

  乙一 礼赞所作

  现在我们就把书大家打开看。凡是我们这个学法的,一般归敬颂,关于论一类的、阿毗达磨一类的都是归敬文殊菩萨,所以一开始“敬礼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要敬礼文殊师利菩萨,为求加持。那么总的是敬礼文殊菩萨,下边是传承的敬礼了。先是释迦牟尼佛,后来是弥勒佛,再是无著菩萨,那么赞叹这个菩萨戒品。这个里边,这是广行派了,我们前面宗大师的《加持颂》我们讲过了,广行派第一个根本师还是释迦牟尼佛,那么他下边传下来的以弥勒菩萨为主,后来就是无着世亲这一派。而这本书《菩萨戒品》,是这个无著菩萨从弥勒菩萨那里听来之后,写下来的,所以说归敬颂到无著菩萨为止。好,我们看下去。

  丙一 礼释尊

  “谁具深悲猛励激发成就大行心,荷难荷担无量劫波任持不辞行,妙音宏演正法精微无上大觉声,唤醒无知眠惑业梦有情皆敬礼。”那是赞叹释迦牟尼佛,从他的功德上赞。“谁具深悲”,哪一位,这个跟《俱舍》一样的,他不指明但是以功德来称,你具有这样功德的,才是我们释迦牟尼佛啦。是佛了——那么这个娑婆教主,我们现在的教主就是释迦牟尼佛了。哪一个有很大的悲心,就是大悲心了,“猛励激发成就大行心”。大悲就是激发——这个激发的力量很大,猛励地成就大行,一切修行的那个大行心。

  “荷难荷担无量劫波任持不辞行”,这个度众生的担子很难负担。这个担子负起来又不是少时间,无量劫这样子任持下去,不退失的,这样的这个菩萨行。“妙音宏演正法精微无上大觉声”,他六十韵音的妙音,广泛地弘扬这个正法。这个微妙的意思,无上最高的大觉的声音,那就是佛的身口意了。他的功德、他的作用可以“唤醒无知眠惑业梦有情”,那些有情无知地在无明的烦恼大梦之中,把他喊醒过来。这样子的有功德的人“皆敬礼”,一起都敬礼。主要指的是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但是有功德的一切佛也都在里边,都敬礼。这是皈依佛,皈依释迦牟尼世尊。

  丙二 礼弥勒

  下边广行派的,当然是弥勒菩萨了。“从于法王法生最胜子,付托法藏补处法王位,地上自在不败胜依止,护无垢藏成熟众有情。”这是赞叹、敬礼弥勒菩萨。第一位法王就是释迦牟尼佛,从法王的法生。我们说菩萨是佛子,佛子他从法化生,从佛的口生。世间上的子,父母胎生的。一般我们全部讲四生,各式各样的。但是佛是从佛的法所生,佛的口说了法之后,从法化生的。这样子的佛子,最胜的子就是弥勒菩萨。“付托法藏补处法王位”,佛把他的法藏交付给他,而他自己就是补处的菩萨,他就是一生补这个佛的法王的位的,就是补处菩萨。

  “地上自在不败胜依止”,不败尊就是弥勒菩萨。他的事业是在地上、世间上自在的事业,这样子的胜依止,是我们依止的这个阿逸多尊。不败就是弥勒菩萨,是我们的殊胜的依止。

  “护无垢藏成熟众有情”,他护持那个无垢的藏,这个里边就是说,一般等觉菩萨叫无垢地,那么他把无明的烦恼断掉了,自性的清净的心安住不动,这个就是补处菩萨的无垢地。那么他能够护持这个无垢地的那些,藏就是宝藏,把这些功德保持不失掉,来成熟一切有情的,那个就是补处菩萨,其他的菩萨没有这个功能。能够护持无垢藏的只有补处菩萨、等觉菩萨才有这个功德。所以这也是赞叹弥勒菩萨的大功德、利生的功德。

  丙三 礼无着师

  下边传下的就是无著菩萨。无著菩萨,我们知道,他开始修行的时候,因为《般若经》不通,感到心里很焦虑,甚至于想自杀。后来经过人家点化,他修行之后得了一定的好处,得了定之后,然后再用自己修定的神通到兜率天亲近弥勒菩萨。然后弥勒菩萨给他讲了很多的经论,他这样子成了大成就。

  “于彼两足如意莲花子,诸明广大能作吉祥尊,恭敬顶戴开示弥勒阁,圣者无着尊前头顶礼”。顶礼无著菩萨。这个翻译,我们根据这个《戒品释》里的翻译是,“慈尊双足悦意莲,接者吉祥皆增广”。它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弥勒菩萨的,他的两个足,他坐的那个莲花座了,你只要碰到它之后都能够开智慧,都能够得到吉祥。那么这里翻的就是文句不同,意思差不多的。“于彼两足如意莲花子”,他这个弥勒菩萨的两个足,它下边莲花,你假使碰到之后,“诸明广大”,能开一切智慧,“能作吉祥”,这样子的尊,就是他直接亲近弥勒菩萨。

  “恭敬顶戴开示弥勒阁”,在弥勒楼阁里边他讲了很多经论,他就是恭敬顶戴,能够把它受持下来,同时又开示给一切众生广泛流传。这样的圣者,无著菩萨,在他的“尊前头顶礼”,向他顶礼。

  这是归敬颂。先是顶礼释迦牟尼佛,传承根本的师释迦牟尼佛,以后广行派的第一尊祖师是弥勒菩萨,再就是作《瑜伽师地论》的无著菩萨。这是无著菩萨他造这个论的因缘是这么样子,这里稍微解释一下。下边我们念下去好了。

  丙四 赞法劝信

  那么下边是“亲承弥勒口授妙法生,最胜子行学处善忍许”,这个“最胜子”注解了,就是菩萨,最胜的子。因为佛的子很多,有声闻有菩萨,最殊胜的就是菩萨。“行学处善忍许,如理宣说次第巧修行,诸乐大乘教者肃恭听”。这是赞叹菩萨戒这个法。这个菩萨戒就是《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这个法是无著菩萨亲自承事弥勒菩萨口授的这个殊胜的妙法所传下来的。“最胜子行学处善忍许”,最胜子是菩萨,菩萨行学处,就是菩萨的学处,就是戒了,菩萨的戒“善忍许”,好好地受持,要学那个戒。“如理宣说次第巧修行”,他在讲的时候讲得很善巧,如理的就是合于佛的原意的,又是次第善巧的,按照次第来,有善巧的安排。这样子的法,“诸乐大乘”,那些意乐希求大乘的教的人应当要恭敬地听。这跟《菩提道次第》一样,听法就要具恭敬心。没有恭敬心,得不到好处。那么前面讲那些传承师的功德,传承师的功德这么大,他说的法就殊胜。这里讲所说法的殊胜。

  “若其于此大乘承许已,口说佛子大行作返趣,自具慧目而自作刺蔽”,这些就是说有些人要避免这些毛病。假使有些人自己承许大乘,已经承诺准备要行大乘行的人,自己发了这个心或者自己称自己是大乘的人,“口说佛子大行”,他自己也说自己是菩萨,但是对菩萨的戒,大行的菩萨该学的那些学处,“作返趣”,该这么做的,没有照它做,就是菩萨该取该舍的地方没有好好地照它做。“返趣”就是反过来了,没有去按照这个做。“自具慧目而自作刺蔽”,这里的意思,自己本来的慧目把它损伤了,用刺刺伤了,把它覆蔽起来了,就是没有慧目了。那么,在另外的这个《菩萨戒论》里边翻得更清楚一些,就是“盲无慧目失分别”,这个智慧的眼睛瞎了一样,失去了这个如理的分别了。那就是说口说大乘,但是对菩萨戒不能够按照它去止、作——止持、作持不能按照它去做,那么你这样的人就是根本没有慧目。失去了如理的分别,你再口里说大乘,你做不到的。没有好好做,没有把那个里边开、遮、持、犯搞清楚的话,那真正菩萨行你行不来的。

  还有一些,另外一种,这是根本就把这个菩萨的取舍都搞不清楚的,没有去学的。

  那么另外一种,“别有但诵语句闻见多,于此胜行真诚无忍受。佛子大行解脱唯一道,殊胜决定教诫不寻求,畏惮能仁接引方便多,狂象驱驰任情无钩治,彼彼心行迷倒劣慧故”。这是又一种。他倒念也念了很多,“闻见多”,“别有但诵”,他见闻比较多,也听闻,也去看书,看经也肯看,但是“但诵语句”,只是从语句上念,没有好好地去做。就是嘴里念得很多,听也听得很多,见也见得很多,句子也能够很熟记下来。对我们这里,假使念《五字真言》的,菩提心啪啪啪念了很多,甚至于整本书也背下来了,背得很熟,但是菩提心气味都没有,那也不行的。所以说“但诵语句”,见闻也多,语句能够把它诵下来,“诵”一般是背下来了。但是“于此胜行”,菩萨的殊胜的大行没有真正去受持它,就是不想、没有去实行它,没有真诚的心接受下来,没有要遵守它的心。

  “佛子大行”,就是菩萨的大行,就是“解脱唯一道”。我们要得到解脱,唯一的那个大道、那个大行就是菩萨戒。“殊胜决定教诫不寻求”,这样子殊胜的清净的教授没有好好地去学,没有好好地去把它得到定解。不寻求就是单是文句上念过去了,到底什么回事不深入地追求。甚至于“畏惮能仁接引方便多”,佛说的方法,各式各样的方便很多,嫌麻烦。“畏惮”,害怕,学那么多东西?不想学。

  那么这样子就成了个什么情况?好象个狂象,狂的象、吃醉了的象,“驱驰任情无钩治”,它就是任自己的性到处乱跑,没有一个钩来制它。印度制象是一个铁钩,我们海公上师讲的是这么一个情况,他说大象要是不听话的话,怎么办?大概它是这样子的,大象不听话了,把它捆起来之后,然后拿一个铁的钩子烧得红红的,钩子烧红了,给它看看,然后在它的屁股上一下子扎下去——哇!痛得不得了,它要犟也犟不来了,它就是四个腿都给捆起来了,“啊”叫一声。那么这样子搞上几次,以后看了这个钩子就害怕,什么也不敢动了,就听话了。据说调象是这样子的,那么调马我倒是看到过的,马不是口里衔一块铁吗?有刺的。因为五台山马很多了,我们经常出去,这个马,尤其是一个雄的马,它碰到事情,野性起来时候,乱跑。乱跑,只要把那个口上的一个绳子一拉紧好了,哇!痛得它张了只嘴扎得动也动不来了,马上就停下来了。这个是制马的方法,当然我们制狗不能用这些方法,但是这个原理原则可以参考。那么这个狂象,要是调伏它没有这个钩那就不行了,它不听话了,乱跑了。

  那你要是修菩萨行的人,这个殊胜的菩萨戒的教授不好好地寻求它,这么样子做对,那么样子不对,没有自己下功夫,去努力分别,那么就是放逸行了,对自己方便,佛说的方便很多,细致的东西——开遮持犯很多,他嫌麻烦,不想学,那么随自己心乱干,那就是一个狂象,没有钩子一样,那要出乱子的。

  “彼彼心行迷倒劣慧故”,这是什么原因?他是内心着了迷了,智慧下劣,没有好的智慧,心迷住了,那么产生这样子的后果。这是要避免的事情,佛传下来的一直到无著菩萨,从弥勒菩萨亲自传到的最殊胜的那个菩萨戒,我们要好好地,把它好好的学。不要像这两种人,有的就是说自称大乘,而对菩萨戒根本就不去学它;有的虽然学了,只“但诵语句”,里边真正的内容、开遮持犯没好好地去分别它。这样子都不能如理地行持,也不能达到菩提的道路。这是因为他们的心迷乱,智慧的下劣,那么我们不要这样子,叫我们避免这样子。

  那么下边真正堪能修行的人就是那些,“能具种姓大雄非下劣,欢喜堪能决定大觉成”,那么哪些人可以修这个菩萨戒?要具菩萨种性,就是有大乘种性的人。第一是大雄,大雄就是说以悲心出发毫无畏惧。大雄宝殿,佛就是大雄。大雄不是说打仗,哇,这个以瞋心的出发,而起这个勇敢,那个不是大雄。大雄是从悲心出发,而不怕一切。从悲心出发为度一切众生,什么一切牺牲自己都不害怕的,大雄,这是真正的大雄。这是一种,有大悲之悲心,能为了一切度众生的事业,不退缩、不畏惧、不害怕自己牺牲。

  第二是“非下劣”,下劣就是指私心杂念,私心杂念多是下劣的,为私嘛。我们在世间上也是,私心杂念多的人都不高尚的。不下劣高尚的,就是大公无私了,就是为了一切众生把自己抛开的,“非下劣”。

  “欢喜”,对这个大乘利他的事情生欢喜心。不是说哎呀,勉强做,这个事情好倒是好嘛,就是我实在不想做,没有办法就勉勉强强做,这个不行。对大乘利他的事情,非常起欢喜心,有堪能。堪能心,我们以前也讲过,有精进心能够堪忍,一切困难来了能忍受,一切违逆的环境,困难环境能忍得下去。能忍还要精进心,这个堪忍是一个锻炼。

  不要说我们这里,我们这里条件也不错了,在我们说以前清凉桥的时候,那就是锻炼堪能。清凉桥那时候,医药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没有,等于说古代的一个穷村一样。下边,五台山里边,显通、塔院(注: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候寺和菩萨顶为五台山五大禅院)那个中心地区当然是比较好一点,交通也好一点,供应东西也多一点。我们上师就选择清凉桥,离开那个中心区还有二十五里的山路,上边一般游客不去的,一个破烂庙他接下来,就在这个地方办一个学修的道场。你说要那里去的话,没有一点堪能就害怕了。我们去的时候二十几个人,有五个发心出家的,结果都退完了,把我一个人留下来了。我怎么不退?我也不是自己有那么的勇猛心。我去的时候,什么手续都办好了,这个厂里边辞职信也写掉了,家里的亲戚朋友父母都讲好去出家去了,那不好回去了(笑),回去不成话了。这就呆在那里,那总算赖了十几年,一到文化大革命,那个时候是全散了。

  堪能心一定要有一点。像我们这里办了个多宝讲寺,好象看起来比城市的寺院要艰苦一些,那么来的人是不少,走的人也不少,留下来的一共就这么几个,那就是看看有没有堪能的问题了。没有堪能,再好的环境他也受不了。我们说的菲律宾那个精舍里边,什么都现成的,他也不堪能,他没有事情干了,难过死了,他睡觉睡得来不耐烦了,爬起来跑掉了。这个就是要有忍的心,要有精进的心,然后有堪能。

  “决定”,这个方向决定之后,怎么也不回头。就是我们讲的玄奘法师,他要到印度去取经,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前进要死就死,后退能够活,不去,这个心要决定。

  “大觉成”,这样子这些条件有了之后,那你行菩萨道,最后决定是成佛的果。菩萨道就是佛的因,修成了就是佛的果来了。

  所以,总的来说这是 “序颂”,我们的科判里边这是讲的是序分。先是赞叹释迦牟尼佛,顶礼赞叹释迦牟尼佛,第二是赞叹顶礼弥勒菩萨,之后是赞叹顶礼无著菩萨,最后是赞叹菩萨地这个法,劝大家修、行持。

  丙五 无着撰论因缘

  下边一个颂,是经的原文,《圣妙吉祥经》里边佛对无著菩萨有记莂的,就是将来有这么一位菩萨要出来,他来弘持佛的法的。“有名无着比丘者,善巧论藏真实义”。佛在世的时候就授记将来要出一个无著菩萨,有一个名字叫无著菩萨的比丘,他是对论藏,就是阿毗达磨藏真正的道理,能够很善巧地掌握到、理解到,也能善巧地弘扬、宣说。

  “经藏了义不了义,种种众多极辩析,指示世间诸明体,分辩宗道如理成”。那么他这个人,对经藏的义不了义,我们说,我们经常说的四依,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了。什么叫了义?就是究竟之说;什么叫不了义,方便之说。就是权实的问题,佛要指示一切众生达到佛的菩提大道,真正是利根的人直接跟他说,这是实说,就是了义的说;还有一些根机差一点,你跟他直接说他不来的,他对这个不感兴趣,一定要给他慢慢慢慢劝过来,那么一层一层劝,那就叫不了义的权说。那么,不管你了义也好,不了义也好,最终的目的就是成佛。那么对于经的,哪些是了义,哪些是不了义,各式各样的法相都能够很细致地把它明辩、分析清楚。

  “指示世间诸明体”,明什么?就是智慧了,学的地方,世间上一切五明他能够指示我们,可以讲得很清楚。“分辩宗道”,那么这些讲清楚了,它的宗旨在哪里?大乘成佛。“分辩宗道如理成”,他对这些道理很仔细地分辩,如理地,就是按了因明给你把这些分辩清楚。

  这个人是什么样子人?“彼是持明成就者”,他是密法成就的人。所以说显教的人,以为无著菩萨就是法相的一个祖师了,实际上其他经,密乘里就分明地说他是密法成就的。“彼是持明成就者,称为世间韵音女”,他就是那个修韵音女成就的,修这个密法成就的。这个韵音女,在其它的本子上翻成印度话“萨罗使女”,他成就这个密法成就的。“修持真言具威力,生成众生殊妙慧”,他因为修持密法成就之后,就产生很大的威力,就是智慧,产生很殊妙的智慧。这个智慧能够生起众生的智慧,也能够让众生产生这个智慧。“修持真言具威力”,因为修持真言,密法成就了,他具有极大的威力,这个咒的威力,咒的威力能够善巧地来成就众生,就是用这个殊胜的慧来成就一切众生。

  “为令圣教久住故,释经性相摄或分,具寿一百五十年,寂后现身佛国土。”他是一个有心的大菩萨,为了要使佛教久住于世间,正法久住,他作了很多的著作,把经的性、相解释,作了很多论。“摄或分”,或者综合起来说,或者分别地细说,各式各样的经论作了很多。他的寿命一百五十岁,“具寿一百五十年”,活了一百五十年。他为什么要活一百五十年?就是为了要弘扬正法,并不是贪着世间的享受……

  ……(1B)佛教住在世间上。因为我们的《俱舍》后面就说得很明白,法在人弘了,人能弘道1,你这个法没有人去弘扬它的话,这个法再殊胜,起不了作用的。所以说我们要培植僧人也是这样子。我们说送经书好不好?很好,但是要人去领会、要去看。如果你送了他经书之后,他看了,或者没有仔细看,或者看不懂,也起不了作用。所以直接地培养——培养人。培养人之后,有人的指导、有人的辅导,经书配合,那就是正法久住的条件是慢慢地充实起来了。如果没有人总摄一切的话,你经教再多,图书馆里、藏经楼里摆得再多,没有人去弘扬他,还不是一个文物?所以说人是最最要决定的因素。当时的弘法的人不多,他就不辞辛苦。这个世间上,世间的眼光看了这个世界上,好象是长寿是个福报,实际上从菩萨的眼光看,这个娑婆世界很苦的,他情愿忍受这个苦,为了度众生,活了一百五十年。那是悲心。“寂后”,圆寂以后“现身佛国土”,生到佛国的净土去了,什么净土?兜率天。

  “大轮回中轮回者,常恒大乐味享受,了悟大乘大义体,究竟获得大菩提”。这是说无著菩萨的因缘。他虽然在生死里边轮回里边,但是他是发愿度众生而轮回的,这是大轮回中的轮回者,他这个轮回跟我们的不同。我们《真实名经》里边经常有“大、大、大”,这个大就不是一般的,他是为了悲心出发,度众生而在生死里边轮回的,跟我们一般的为业报、受业报所牵的轮回是不一样,这是大的轮回者,我们一般是普通的、小的、不足道的轮回者。虽然他在生死轮回里边,因为他发心是菩提心,悲心出发的,一切苦受不会到他身上去。

  “常恒大乐味享受”,总是享受的是大乐。这个大乐我们不要想到世间享受五欲之乐,这是我们前面说的那个常乐我净的那个乐,超出世间的苦乐的乐。他因为心不在世间了,已经离开世间执着了,为了是度众生而转入轮回的,所以他的感受跟我们也不一样了,总是在乐里边。“了悟大乘大义体”,对于大乘的大义的体他是全部了解的,最后,将来会成佛。

  这是释迦牟尼佛在《妙吉祥经》里边对无著菩萨的授记。就是将来要出这么个无著菩萨,他分别各式各样的法相,他修密法成就,然后,他住世一百五十年来弘扬这个教法,最后,圆寂以后生净土,最后还要经过一段的时间他会要成佛,这是无著菩萨。

  那么,我们这里就是说,我们这部论,直接的依据是无著菩萨的《菩萨地》里边的《菩萨戒品》。无著菩萨他本人,他是修行之后成就一个定叫法光定,这个你们可能听到过,他在多生多劫发了广大的愿,积累了无量无边的福德智慧的资粮,精进地修习,最后在这一辈子证到法光定。证了法光定,他就生到弥勒阁亲近弥勒菩萨,学了很多的经书,所以很多的经的要义,了义的、不了义的都能够通达,全部了解。他能有这个抉择法的智慧,一切有情所不能比的殊胜的智慧。他在弥勒菩萨前听了很多的法,尤其是对大乘的法、大乘的因果、那些道、大乘的道、大乘的果、广大的理趣等等圆满地听完的,结集它的要义,把它结下来,就是无著菩萨看的很多论了。最出名的就是《瑜伽师地论》,那是很大的篇幅。这样子把菩萨修行的东西全部结集起来了,圆满地结集。这样子造了《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

  那么宗大师根据这个菩萨地,又造这个论。宗大师为什么要造论?他自己在他那本《菩萨戒论》里边他就这么说的,他说,对大乘道,那个时候,无著菩萨弘扬的时候,众生的根机还是比较利的,这个法大家能接受,佛法大兴。但是在宗大师那个时候,那就根机差了。有的人,他对无上的这个大乘的法,他宿世的善根少,没有很久地修习,他的智慧又薄弱,他的精进力量又微薄,那些对菩萨戒的地方、学处不能如理地通达。为了可怜这些智慧下劣、那些行持比较薄弱、那些精进力又不强的人,容易理解这个无著菩萨的《菩萨戒品》的意义,所以又造了这个论,造了这个论来解释原来的那个《菩萨戒品》。所以说这个就是说后来的根机差了,他作得更详细一点,更通俗一点,使大家智慧差的人也能够理解,也能够知道意思修行。这是宗大师的悲心。

  乙二 总显戒性

  丙一 愿行不离以戒为宗

  下边讲戒的关系,戒跟愿这两个。菩萨要行菩萨行,大家知道,先要发菩提心了。发了菩提心之后,然后行六度万行的菩萨行。但是行的时候,他们的关系怎么样?下面就是讲这一段。

  “菩萨愿起菩萨行”,我们说菩萨先要发菩提心,为了利他而自己愿意成佛。我们每天念的,“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这个很有意思,我们说成佛的心是什么?成佛的心不是说自己要成就最高的佛,是说我们要度众生,要度众生决定自己要有堪忍性,有力量才好度。你有一分力量,度一分众生。你要把一切众生都度完,那你力量要无边的大,那就是说非成佛不可。如果你不成佛的话,有一部分众生你就度不了。打个比喻,我们说你还没有登地,是凡夫的话。那很多的圣者,甚至于那个阿罗汉,二乘的你也度他不了。因为你比他还低你怎么度他?那么你要是一切众生都能度的话,那你非要成佛不可。而且你假使是凡夫,某些众生对他说法,不相应,你是凡夫没有神通了,不能知他心了,该说什么法的,你不知道。那你还是度不了他。

  不要说是凡夫,舍利弗他的智慧第一,佛弟子里边。但是他也有达不到的地方。这个大家都知道,经上记载过的。他的弟子一个是铁匠,一个是什么本来洗衣服的。舍利弗叫洗衣服的修数息观,叫那个打铁的修不净观。结果他们两个修了很久没有好处,后来去问佛了,佛问他你干什么的?他说:“我以前洗衣服的。”“那你修不净观。”“你干什么的?”“打铁的。”“你修数息观。”一调的话马上就证道了。那就是说阿罗汉尚且有度生方面还不够,智慧还不够,何况我们凡夫?那么你要真正能够度一切众生的,非成佛不可。在这个条件下要成佛,这才是菩提心。菩提心不是为自利,为利他,圆满地利他。才发愿自己非成佛不可,这是菩萨愿。所以我们成佛的愿,不是为了自己达到最高地位。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修密法的,他也很精进,这是好的。但是他的发愿,当然不是个个,这是说极个别的。他就是发愿什么?发愿我要作上师,大家恭敬我,大家听我话。这个为自己发愿,这个不好了。我们说要做上师,这个自成上师功德身,这个很好。自成上师功德身干什么?度众生了,把自己成就上师了度众生力量就大了,就可以度了。不是说是要人家恭敬我,这个自己指挥一切——不是这个意思。那么总之出发点不是为自利的,为利他的,要成佛的,或者自己要成就上师的,这个都是对的。那么起了菩萨愿之后,菩提心发了之后,那是愿行相济了,单是空愿不能成就什么,要修菩萨大行、,六度。那么这是菩萨的行,是以菩萨愿起的。

  “菩提行依菩萨愿”,这是两个相对的。这两个的关系,行跟愿的关系,行是依愿来的。当你修菩萨行的时候,不能忘记这个菩萨愿,不要搞到一边去了,越走越远了。你既然是从菩萨的愿出发而修菩提行的,那就修菩提行的时候,决定要菩提心不能忘失。我们说行六度,如果忘失菩提心的话,好象是成魔,就是魔的。这个话,很重要了,不能忘失菩提心。

  “愿行相资必不离”,一个愿一个行,这两个不能离开的。他打的比喻是两个脚,我们走路,一定要两个脚走,这个脚往前走,那个脚支在地上,然后这个脚着地了支在地上,那个脚再往前走。如果少一个脚,你怎么走?只有跳了,跳起是不稳的,要摔跤的。不但跳不行,一个脚不行,那个一长一短也不行。你如果一个腿有长短的,那你走路就不方便了。我们说害过小儿麻痹症的,假使他医好了,平时好象看不出,叫他跑路,立刻,马上就现出来了,一跛一跛的,所以就跑不快了。真正要成佛,稳速地成佛,愿行两个不但相资不离,而且不能有差错,同时要并进。

  那么修菩萨行,起菩萨愿,趣菩萨行,方便怎样?“戒是南针道金绳”,关键是要菩萨戒搞好,最初的下手,最要紧的就是把菩萨戒搞清。这个六度以菩萨戒为下手处,为宗,始终不离的是戒。戒是南针,比喻我们出门走路,指南针最重要的。这是愿,菩提愿,指的方向。有了菩提愿之后,要修菩萨行了,在菩萨行里边,最重要的,“道金绳”,道路两边它的金绳,就是指路的路标一样的,一个绳子,把它作为一个标志,不要走另外去了,不要走邪道。这个就是戒,如果没有戒的话,那你行路就会越轨,越轨就是走到邪路去了。所以说,修菩萨行,当然需要依菩提愿,但是下手的最重要的方针还是要靠菩萨戒,这是强调戒的重要性。它的科就是“愿行不离以戒为宗”,戒的重要性。

  我们说这是两层,意思再总结一下。他说你要发菩提心,先是要根据佛的教授教诫,这个《广论》讲得很多,先发起菩提心来。菩提心是一切菩萨六度万行的所依、依止。根本的依就是菩提心。那么你要菩提心有了之后,要受菩萨的学处、六度。菩萨的六度学起来,以戒律为首。戒律为它的重要的一个宗,就是以它为主要的,这个三世诸佛修行的唯一大道就是持戒。所以说,你没有戒的话,要得到无上菩提,不可能。一切三世的佛,他行菩萨行的时候,都是以从戒下手。持戒是三世诸佛成佛的唯一的要道,这是重要的,所以他这里写就是宗。

  劝学

  那么下边劝学。“深信勤修作成就,如实精严了密义。若不学修善止作,诸猫兔等无上证”,这就是说一些要注意的问题。我们,对这个菩萨戒,先要深信,深信才能受学。你信都不信,怎么会学?信了之后,学了之后,要勤修。不要说学了,懂了,好了,摆在一边去了。我们这里很多,从四川开始,第一届的宝光寺的同学,第一个授的《四加行》,一直到温州,到哪里,到上海,到这里。传了不晓得多少次了。但是中间还有,不是一个的,传是传了很多次,修?摆在那里没有修。这个没有用的。深信,受学之后要勤修。这个勤修,精进地修,但是不要忘记有次第。“作成就”,这样子才能够有成就了。成就之后“能应事”,我们说法成就了之后,并不是说“哦,我成就什么法了”,就是在事上表现出来的。真正一个法成就了,你可以把你的法的成就的内涵全部用你的身口意表达出来,那就是随时在利生了。所以成就不能离开应事方面的事情,不要说我成就了就完了。你一个人成就好了,你成就东西没有作用了。所以要应事,应事方面要表现出来。

  “如实精严了密义”,“如实”就是“无伪诈”,不是假的,不要骗骗人,“我行菩萨行什么什么的”说了半天,假的,实际心里不想做,吹牛,这个不好。“精严”,这个很要紧。我们很多人说“该方便方便,这地方,方便方便,那地方也方便方便”。最好就是马马虎虎了,就是不想认真地干。“精严”,精密严格要求。我们听到最近有人劝我们,“你们好吃三顿了。现在什么地方的,他们本来吃一顿两顿的,现在三顿了。他们身体吃不消,他们这样子来修行的人,要照顾身体。”听起来好象很慈悲,但是你把佛的戒拆掉了,你修什么?我们这里很明确地说,一切菩萨万行,以戒为首,从这个下手。你把这个根本去掉了,你说修修修,修啥东西?戒的根本都不要了,你修什么?那就是不如实了,有伪诈的情况在里边了。我们要坚决依照佛的教诫,不能听世间上的那些幌子的话来做。佛怎么说,我们怎么干,做不到——惭愧、忏悔,不能说做不到把它改一改。这个……我们说这个态度不好!

  在我们来说,跟佛世离开了两千几百年,很多的戒,尤其是比丘戒二百五十条,也包括菩萨戒,《梵网经》的戒,说个老实话,哪个做到的?很多就不能做到。不能做到我们只能说惭愧,我们根机薄弱,现在做不到,发一个愿,将来要做到。不能说我做不到,改了。现在的人,根器差了,做不到了,把这个戒改掉算了,或者取消了。这个态度对佛是违背的。我们要学佛,不是要改佛。改了佛,就要变成魔了——不要做。要精严。精严,我们说是要求,我们尽量要求精严,你能做到多少算多少,但是要尽力而为之。不要说我明明能做到的,马马虎虎——不行;实在做不到的,起个惭愧心。

  我们现在末法众生,各方面条件都不圆满。我们说在家居士就有很多做不到的,他要工作,很多牵涉到跟戒有不合的事情。打比喻,我们前面过年的时候来了个居士,温州的,他是造酒厂的,他要学佛,能不能学佛?他不敢受五戒,他说他造酒的,给人家吃酒的。我说这个造酒不是你开的厂,你不过是为了生活上的服务,当然这个工作是不太理想,造酒。我们说佛教就是不要的,吃了不好的,乱性的,对修行有害的。但是毕竟这个厂不是你开的,你为了生活分配到那里工作没有办法了,那么你要持一个酒戒,我说你持酒戒可以持。你自己第一个不吃,第二你不要去把你厂里的酒拿来送人,也不要招待人。再一个你造酒的时候,他做什么业务不知道,不一定就差了你造酒了。就是说你在那里工作的时候,你就发个愿,希望这个酒大家吃了之后,再也不要吃了,从此以后永远不吃,这个酒厂嘛以后可以停下来不要办了,改行了。你发这个愿,好好地发。那么你这个酒戒也勉强可以持,否则的话他不能持酒戒,五戒不能持了,那么你这样子方便嘛,我看也基本上也可以持酒戒。因为酒戒的重要的方面就是说自己不吃,也不教人吃。当然你造了酒之后,就是叫人家要吃了,但不是我叫你吃,不是你开的厂。这个厂,说个老实话,它盈利高了,它赚了钱了,或者它倒闭了跟他没有多大关系,倒闭了嘛转业了,他厂里发财了,他又不能分到,他又不是老板嘛,所以说这个关系没有那么大。

  “若不学修善止作,诸猫兔等无上证”,这个在宗大师的戒里边说得相当恳切,我们把不妨把它的原文看一看。我们说戒要学的,学了要行的,假使不学、不修、不知道“善止作”,哪些是该止的,不能做的,哪些要做的。菩萨戒不是别解脱戒,别解脱戒止恶,只要坏事不做就对了,菩萨戒不但坏事不要做,“止”,“止”戒有,还有“作”戒,好的事情,看了不做——犯戒。所以说你哪个是要该止的,哪个是要作的,先就是要学。学了之后明白了,这些坏事不能做,那些好事不能不做。那么这样子先学好之后,要修,碰到这个环境就要做了,要是碰到那个环境,坏事的,就一定不能做。碰到那个环境来了,假使我们说,要照顾病人。你如果碰到病人了,怕麻烦,脏的很,不高兴去照顾,那你犯了菩萨戒。那么假使看见有钱,马路上丢了一些钱,很多,里边甚至于金戒指什么的,一个皮包丢了,你捡起来了,该不该取?不该取,这个不能抓的。所以这些你先要学好,学了之后,还得做。

  如果说你不修、不学,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去做,如果你这样子说,你做了个菩萨,戒受了之后,既不学也不修,等了他会成佛的话,那么“诸猫兔等无上证”,那个猫啊兔啊,它也成佛了,为什么?它也不学,什么也不知道,它也不修。既然心里没有菩萨戒,框框都没有,修啥东西?如果你受了戒之后,你也不学不修的话,那你跟猫兔有啥差别?如果猫兔可以成佛,那你也可以成佛。但是猫兔成不了佛,那你也没有办法成佛。所以说这是一个讽刺话,如果你受了菩萨戒,既不去学它,里边的开遮持犯很多了,因为他们不是前面说过的嘛,嫌麻烦,“哎,佛说了那么多,最好是一句话解决问题”。嫌麻烦,“这个太多了不要学了”。不要学的话,那么你跟猫兔一样。猫兔一样,你猫兔能不能成佛?猫兔不能成佛,那么我们不学不修决定不能成佛,所以说决定要学修。

  我们说成佛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不要看了成佛太简单了,来一个方便法门。方便法门当然有,但是说方便法门,不是这个就够了,还有其他支分要加进去,不加进去,支分不够,成佛一个条件不够,就不能成佛。我们是缘起论者,一个果要出现,决定要很多的支分的条件满足了,果相就会现。如果你果相的条件、它的支分缺一点点,那就不现。

  这个,海公上师经常打这个比喻,我们还是要重复一下。那个时候物价是便宜了,我们在五台山是五几年的时候了,他说你到商店去买东西,它标价是一块钱,你口袋里摸了半天,摸了九毛九分,你拿给他,你说我要这个货,他给不给你?不给你,他要写帐的,你九角九分,差一分钱他不好写帐了,决定不给你的。那么就差这一点点,差一点点,尚且不给,得不到果,差多了更不行。所以说我们要真正要成佛、要得道,或者是见道,放低一点见道,或者再放低一点得个暖,你支分条件不够,得不到的。

  那么下边我们一个《禅定品》,如何得定?它一开始就“因缘具足则能得定”,因缘具足了,定就来了。因缘不具足,得不到。差一个因缘不行,定就没有了。这个是很客观很科学的东西。它条件够了嘛就来了,条件不够嘛就没有了。所以说,我们既然要成佛,成佛的条件都要涉及完备,才能成佛。否则的话,那就是唯心主义了,想象而已。

  丙二 菩萨戒显密同行

  “摄律仪戒诸学处,及摄善法度等行,饶益有情三聚戒,各各坚固我受持”,这个我们很熟悉,《上师供》里有的。我们菩萨戒的内涵包含哪些方面?第一个摄律仪戒,第二个就是摄善法戒,第三个就是饶益有情戒。这三个东西就是菩萨戒的内涵。那么这三个东西,颂子里是讲得很简单了,我们还是想打开一点讲。在讲之前,我们先把三聚戒讲一下。

  菩萨戒内涵有三聚,有三个内聚。第一个是摄律仪戒,这个就是七众别解脱戒,就是我们所谓的近事男、近事女、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跟比丘、比丘尼。这个七众弟子,别解脱戒。那么这个别解脱戒,我们说菩萨戒里的别解脱戒,跟我们现在受的一般的别解脱戒是不是一个?这个是要辨清楚的。菩萨戒里边的,含的这个所谓的第一个总摄律仪戒了,就是别解脱戒了,跟我们一般的没有受菩萨戒,他受的五戒、八戒乃至比丘戒,是不是一样的?这个问题,这个里边讲得很多,我们不妨把它一部分说一下。

  我们去引一个《道炬论释》。《道炬论》大家不陌生,是阿底峡尊者造的论。《道炬论释》是解释这部《道炬论》的,他里边说“律仪戒者为佛制戒七众别解脱戒律仪,及护性罪护持不犯”。我们说律仪戒两种。一种是佛制的戒,七众别解脱戒,要保护,这是律仪戒,护持不要犯,佛制的七众别解脱戒。另外一种,护持性罪不要犯。性罪大家知道,“杀、盗、淫、妄”乃至“身三口四”了。十不善包括意三,护持这个不要犯的,分了两种:第一种是真实的别解脱戒,第二种就是菩萨戒里边的七众别解脱戒,这是两种有区别的。不受菩萨戒,受的沙弥戒、比丘戒或者是居士的五戒,这是属于真正的别解脱戒。而菩萨戒里边内含的,这个里面包含那个摄律仪戒是护持性罪,护持十不善法的一个戒,里边有两种,后边一种是共的,声闻戒也要保护这些,菩萨戒里边也有这些。而前面的根据佛制受的七众别解脱戒,不共的,单是声闻乘的,菩萨戒里边没有,这个别解脱戒是真正的别解脱戒,也不一定是声闻乘了。那么这个菩萨戒里边内含的就是包含的是后那么一部分,就是跟前面的别解脱戒通的那一部分,就是护持十不善不要犯,乃至这个性罪不要犯。这一方面别解脱戒里边也有,菩萨戒的摄律仪戒里边也有这个。

  那么这个有辩论。他说你,假使说菩萨戒的摄律仪戒就是那个我们受的那些别解脱戒的话,那么菩萨戒它是一个特殊情况。菩萨戒,人死掉以后,它不舍的,菩萨戒的发愿是一直到成佛为止的。所以死了以后投生了,只要不犯了,犯了根本的就没有了,戒体没有了。而声闻戒那是要尽形寿,这辈子完了,下辈子就没有了。你们可能回忆到我们在授皈依的时候,强调了一点,晓得你们注意了没有?可能你们听到的人回忆一下。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说好之后你们还要发愿,生生世世都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是菩萨戒的愿。我们在开始授皈依时,就把菩萨的三皈依、大乘的三皈依教给你们了,这是生生世世的。所以说你作意的时候,尽形寿皈依佛,固然说的是尽形寿皈依佛,你心里要发这个愿,生生世世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2A)这是属于菩萨戒的范畴。这个别解脱戒,是尽形寿,是舍了就没有了,而菩萨戒可以不舍,这二个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个有辩论了,假使你说,菩萨戒通三趣,别解脱戒只有人间有,所以人是可贵的,只有人有别解脱戒。天上天人跟旁生,就是包括那些能变化的或者龙之类的,他们都可以受菩萨戒,这是经律上是有,通的;而别解脱戒只有人间能得。如果说这个菩萨戒里边的别解脱戒,就是七众别解脱戒的话,那有毛病,就是说菩萨戒是不舍的,那么你这样说,这个声闻的别解脱戒,死了之后也不舍。因为菩萨戒里边有它,它也不舍,那么这个就跟我们违背了,别解脱戒是尽形寿的,不能带到后世去的。

  所以说从这几方面辩论下来,就是说,菩萨戒里的别解脱戒,跟真正的单受的别解脱戒,体是有共同之处,但不是一个东西。一个是尽形寿要舍的,一个是可以带到下辈子,天上乃至旁生都可以不舍的。所以菩萨戒通三趣,人、天、旁生,而别解脱戒只有人间能受,而且它是尽形寿,舍了命之后戒体就没有了。所以这个我们要分辨清楚。

  但是还有一层,如果你对别解脱戒的堪能性没有,菩萨戒也受不了。菩萨戒里边就包含别解脱戒的共同的部分,就是离开杀、盗、淫、妄。身三,口四,意三的那个条件还是包在里边,所以这个里边有同,有不同。这个一般人讲解,恐怕没有给你们分别。宗大师大慈悲,所以这本书我很想请大家作参考,我们想办法了,那么这是别解脱戒的部分。

  菩萨戒里边第一个是“摄律仪戒诸学处”,它跟别解脱戒有共同之处,但不要误会就是那个,是有共同的,但是有差别,一个是命终舍,一个是命终不舍。

  那么这里宗大师还有一点要注意的,他说菩萨戒生了之后,菩萨是菩萨乘了,声闻是声闻乘了,那么你说菩萨戒里边有这个摄律仪戒的,那么是不是以前受的律仪戒也舍掉?这个就是说,因为受了菩萨戒之后,声闻戒就不要受了,或者是,不应当受了,要舍掉了,这个也是个误会。菩萨戒的基础就是别解脱戒,如果你别解脱戒没有堪能性、不能受的话,菩萨戒根本生不起来,菩萨戒的最基层的基础还是建筑在别解脱戒上边。所以说菩萨戒跟以前声闻戒的关系,就是戒条要受的,还要持的,而心要放宽了,以前为自了的,现在为众生,就是说心要放成菩提心,而行持方面不动摇。就是以前那些戒要受的,声闻尚且要受的戒,菩萨怎么能不受?这是小学生的功课,我中学生、大学生不要了,对小学的东西你不知道,做不来,你怎么学大学功课啊!所以这些,用这个比喻说是很荒谬的。但是世间上很多人就是说“我是菩萨了,这是声闻戒我不要受了,我可以不要去管它了”。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宗大师强调地说,他说如果你说得了上的律仪要舍下的,就是高级的得到了,声闻的不要了。这个包括密乘。有的说受了密乘戒,菩萨戒、声闻戒都可以不管了。这个宗大师这个里边意思还包的有,假使说你受了上律仪,就是高的律仪得到了,下边的就不要了,这是“斩断佛教根本”(《菩萨戒品释》卷一 十五)。这个话很厉害,把佛教的根子切断了,很重要。“是大冰雹摧残众生”,《密勒日巴传》大家看过了,冰雹打下来,不但房子庄稼打掉,人也要打死的,他说你如果说受了上边的律仪把下层的律仪不要了,就是大冰雹,摧残众生,害众生的冰雹,要打死人的,把人的法身慧命都坏掉了,所以这是一个极危险的事情。“利乐稼穑,是邪分别”,把人间的众生一切利乐庄稼全部摧破了,那是最邪的分别。“未了上下经论扼要,故当远离”,这些是因为他对这些上乘的经,就是菩萨的经论跟声闻的经论,他要点没有抓住,他就是从依文解义取舍,应当断离这些。

  这个是很重要啊,我们说学菩萨戒,单是照这个颂子讲几天就讲完了,要点还在原文里边。所以说我们把集这个颂集的要点是便于修,摄颂就是,海公上师集这个颂,便于修持,摄持,里边的要点广分别要在原文里去找,如果原文不知你摄啥东西也不知道。我们说一句阿弥陀佛可以包含八万四千法藏,如果你八万四千法藏得到了,一句阿弥陀佛,提起来念的时候作用就起了,如果你八万四千法藏没有知道,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六个字,如果你这个阿弥陀佛的意思也不知道,南无是皈依皈命求救,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无量光,如果这个意思不知道,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六个声音,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六个字,那么这个作用更小了啊,当然你念了佛的名号加持是有,你要成佛这点加持就不够了,那非得要你自己把内涵先要搞清楚。

  所以说,我们是宗大师的格鲁派的教法,是非常强调要知的。闻思修的闻开始下手是闻,“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在《广论》里边好象是引了这一句话的,佛在那些经里边经常说这个话,佛的弟子,佛说一个经的时候,你要谛听谛听,再再仔细的听,还要去思惟。那么这个是强调闻法的重要性,你如果对佛法一无所知,你怎么修。你知以后才能修了,佛教强调智慧,佛就是觉者,觉者是智慧圆满的人,没有圆满就觉不了,那么我们要学佛,那就是积累那些智慧,当然积累智慧同时也不能忽视福德资粮,福德资粮没有智慧也来不了啊,甚至会起世智辩聪,起那些狂慧,要真的佛的智慧得到的话,一定要一定的福气了,那么这两个东西就是我们指的两个脚,不能少一个,所以说这些邪分别不能要啊。

  那么下边是摄善法戒,什么叫摄善法戒,这里是很简的, “摄善法聚”就是六度万行了,“及摄善法度等行”就是六度万行这些,六度四摄了啊。 那么这里,根据,我们把这个……

  噢,还要强调一点啊,在格鲁里边,非常尊重出家的身份。其他的教派,就是西藏恐怕没有这么特别强调,他就是说菩萨道到底是在家行好还是要出家好?它这里有一段文值得我们大家念一道。他说“又诸经中说有众多转轮圣王在家菩萨,于菩萨行已久修行,尚求舍家,出家近圆。故总别解脱尤于出家律仪,住大乘者善当爱护”(《菩萨戒品释》卷一 十六)。这个也是社会上现在流行的一个思想,好象菩萨道是在家菩萨的事情,要做广泛利益众生社会上去做事情,出家身份不方便,出家是声闻,小乘,菩萨道要行菩萨行,现在家相,才能行菩萨道,否则的话,你声闻不能行菩萨道。哦,我们说菩萨声闻有没有啊?佛在世多得很。我们现在历来中国传的三坛大戒,比丘戒跟菩萨戒都是一起先后都受了,都是菩萨比丘啊,怎么说不是大乘?

  那么这还是说声闻是大乘,但是大乘的重要性,跟在家跟出家两个身份相比,哪个重要这里就说了。他说很多经里边说,有许多的转轮圣王,在家菩萨,他是转轮圣王是在家相了,他也是修菩萨行,不是一辈子,是已经过好多的时间、久修菩萨行的,他尚且要舍家出家近圆受比丘戒。所以说在别解脱里边,对出家的律仪,大乘菩萨特别要爱护,就是说大乘菩萨不要轻视出家,即使你受菩萨戒也特别要重视菩萨戒里边的出家的身份。因为我们也知道,《法华经》也好,《无量寿经》也好,那些都是大国王,他菩萨行修了很久了,最后出家了现比丘相。法藏比丘——阿弥陀佛。法藏比丘,他以前是转轮圣王,现法藏比丘修,发这个大愿,最后修成是阿弥陀佛。所以说修行的时候,比丘相,出家相,为正规,所以说修菩萨行的人,特别要尊重爱护出家的律仪。不要有这个误解:修行菩萨道的人,在家。

  所以很多人,我也碰到好多,都把出家人看成是二乘,自了汉。我们是大乘,要入世的,要做菩萨道的。但是追问一下,离开了我们的出离心,菩提心哪里生?菩提心没有,你干一些社会上的福利事业能不能算是菩萨行?你去考核一下,耶稣教也好,儒家也好,各式各样的哲学学派也好,都提倡做社会福利事业。他们是不是菩萨行菩萨道?这个很明显的。这是有漏的世间法,世间是人天福报,不能说是菩萨行。菩萨行要在菩提心的指导之下,前面说的愿行不相离,固然你做的利生的事情,但是他的依靠,他的指导,菩提心,有没有?假使你说我菩提心有啊,我是做利人的事情。菩提心的基础是什么?出离心,三界是苦,要出离,自己要出离,一切众生要把他度出这个苦海,这个才是菩提心,自己要成佛啊,才能度脱。那么这个心跟一般世间上所谓造一些社会福利事业的心是不是划等号?能不能划?绝对不能划。一个是求无上正等菩提,把一切众生脱出苦海的心,一个是世间上做一些福利事业的心,即使你的福利事业纯粹是为利他啊,是为了他们好。如果说为了自己的名利,我要做个慈善家,或者人家称赞我什么,或者借这个取利的话,更谈不上菩萨行。所以这个里边要严格分别,不要借幌子菩萨道,自己借过来,借过来就是我行菩萨行,反过来诽谤出家的。

  那么反过来说,我们出家的身份的人,也不要自暴自弃,好象这些事情不关我的事。这个你就错了,正可给人家借口说你是声闻的自了汉。你受了菩萨戒,出家的比丘都三坛大戒都受了,菩萨的戒相做了没有?我们一般的是声闻乘,他如果把戒本能够看一看,已经不错了,背下来更不好找了。我们现在诵戒想找个人背戒本的人到现在还没有,将来我们还是终归会有。那么你即使背下来了,能不能行持?单受语句也不行的,还要行。能行到之后你还不要忘掉,你还受的菩萨戒,这个菩萨戒相戒条怎么做?做到没有?如果你好好做起来,真是大乘精神发挥出来了,这个佛教就是无上第一的。这个世界上那么高深的理论,怎么样子牺牲自己一切的为利生为利众生的精神,哪里有?所以说我们真正发挥出来,佛教就会得到世间上的尊重,所以说佛教地位没有也就是我们表现不好,都没有把大乘精神发挥出来。这个我们也要负一部分责任,但是一些故意毁谤,这些的人也不能随便乱安,应该把佛教的那些教理好好学习探讨一番,再说话。那么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里。

  第二讲

  昨天我们讲到摄律仪戒,讲“愿行不离以戒为宗”,这个讲过了,“劝学”讲过了,“摄律仪戒”讲了一半,那么昨天讨论有人提几个问题我们先回答。

  一个是十地菩萨有没有众生相执?我们说八地菩萨相当于阿罗汉,阿罗汉已经没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人我见破掉了,所以说十地菩萨当然没有了啊。

  第二个问题,菩萨还是自利为主,还是利他为主?我们说菩萨是“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利益他为主,但是利他必定先要自利。所以修行的时候自利为开始,自己没有,假使我们说要救人,水里救人,自己还不会游水怎么救人,所以说目的是利他,但是下手的要自利,自己没有一点点堪能的话,利他是空口说白话,没有实际效果的。所以说我们这个在最终的来说,就是说“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利他圆满必须要成佛,所以说这个到最后归结到,就是自利利他成了辩证的统一了。你说要利他,先是要自利,而利他圆满,先得要自利圆满。所以最后到最高峰自利利他没有什么分了,也就是说真正那个到了最高的时候自他不二了,也谈不上自了、他了啊。得了空性之后没有自他的,但是下手必定从自利开始。

  第三个问题,别解脱戒,可不可以不在师前受,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是要讲了。所以我们讲的时候再回答,因为我们下边就是要碰到这个问题了。

  那么我们现在把昨天的,接下去讲。昨天我们讲了“深信勤修作成就,如实精严了密意,若不学修善止作,诸猫兔等无上证”,这个讲过了啊,那就是说我们这个对菩萨乘的那个菩萨行,先要把它学,学懂了之后,什么是该做,什么不该做,全部知道以后,要如实的精密的,不随便作方便,就是不要随便来个方便开许,方便开许,不要这样子。

  了密意,真正佛的意思能知道,不要执着相啊,不要在这个事相上执着。有的人就是执着,不要去搞有为的,那些善事不要做。只要你心没有分别的,就可以证无上正等菩提了。这些见解很多。

  宁波一个居士,他写了七八封信就是辩论这个问题,他总认为只要自性得到之后,一切世间有为的善法是不要做了。那么这里就强调,假使你不好好地学,先学清楚了,然后依所学的去修,“善止作”,哪些不该做的要止,哪些该做的要做。假使不样子能够证佛的话,那么猫兔都能成佛了,因为它们既不学也不修,无分别,什么都不懂了,那么这样子,它们先要成佛了。所以,我们说真正要修行,是必定要学修的,学在先,修在后,两个并行啊,学了之后得了正知正见以后马上修持就要跟上去。所以说假使你不学修,能够证佛成佛的话,那么猫子,兔子都成佛了,事实上这个根本不可能了。

  那么还有的说,假使嘴皮上说,“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天天念,天天念,背得滚瓜烂熟能不能成佛?这个也不行啊,这个在《瑜伽师地论》就有,假使你这个声音天天念天天说,没有行动的话,那么好了,大家只要念念都会成佛了,那很多人都可以成佛了,不要修了,这也是不可能的。就是既要学又要修啊!念诵是要紧的,但是念诵不是最后的究竟的,念诵以后还要上去。那么这是昨天我们讲到这里。

  另外,我们要补充一下的,就是修密法的。昨天“摄律仪戒诸学处”讲过了,“及摄善法度等行”,摄善法戒就是六度,四摄等等啊,饶益有情戒有十二个,这个后头马上要讲,跟着要讲,“各各坚固我受持”这个话好象《上师供》里有,总的来说,菩萨戒跟密乘戒,显密这是通的。显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是菩萨戒的三个组成部分,这个要受持的,你修密法的人,也要发这个愿,密戒特别誓言。我们在《上师供》就是受密乘戒的前面就有这个话,受密乘戒的人,基本的这个别解脱戒跟那个菩萨的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都要坚固受持,不但要受持还要坚固受持。

  密戒即属大乘修行之别用

  下边就是显密的沟通,它的科就是“密戒即属大乘修行之别用”,所谓密乘戒,就是大乘法门的那个菩萨戒里边的特别的起作用的一种戒。也就是海公上师的比喻,就是某些车间的特别操作法,你如果违背这个操作法就会产生爆炸等等事情,所以一定要遵守这个戒,然后产品安全地可以出来。所以说密乘戒并不是另外一个东西,就是大乘戒里边的特别的作用的一种戒。

  “三聚六度显密通”,下边就沟通了啊,前面说的是菩萨戒,三聚净戒,三聚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六度就是包含的菩萨万行,一切法界里边的那些内容。“显密通”,不但是修显教的人要学要修,修密法的人同样是要学要修。通,共道,这两个是共的。我们不是上一次讲,加持颂里边“共同道熟密器成就已”,就是这个共同道。菩萨戒大乘所修的六度万行,这就是显密共同的道。如果没有它的基础,密法无从谈起。所以说我们在发愿的时候,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坚固受持这个话出在密部经典里边的,《金刚顶经》里边有这个话。那么我们《上师供》就引过去了,这里也引过来,也就是证明密法显教不能拆开,要学密法一定不能忽略显教的那个菩萨戒。

  “隐藏誓用摄密聚”,那么你有了菩萨戒之后,才能修密乘的五部戒,如果没有这个,密乘五部戒根本就没有基础。“隐藏”,所谓密乘戒的意思,就是佛的秘密的意思,隐藏的意思,自己在大乘里边的修行当中发的誓言,三昧耶戒也是誓戒了。这个“摄密聚”,它特别的一些方法,秘密的方法,把它摄拢来,用自己的誓言决定要受这些规则。那就是说,海公上师举的比喻就是说某些车间的特别的一些操作法,这个操作法是适用于某些车间的。但是大乘的那个菩萨戒,是通用于一切的。所以说密法里边各部各部有不同的誓言,三昧耶戒。那么这些体没有离开大乘的这个菩萨戒。

  那么在《菩萨戒品释》里边,因为西藏当时很混乱,宗大师就强调,引了很多的论证,证明修密法的人必须要有菩萨戒的基础,共同道。这里我们说一下,他说,发心大乘,发大心就是发菩提心,修六度的菩萨行,金刚乘——密乘跟波罗蜜乘——大乘,一般的大乘,共同的道。一切修密法的人,他都不能舍弃这些戒。他引一个《曼殊室利根本经》说,假使修密法的人,他有三个事情不能舍离的,然后修密法圆满。就是什么?第一个是不舍一切有情,发菩提心。一切有情不要舍离都要救度他。修密法的人三个要件,第一个不舍一切有情;第二个要守护菩萨的净戒律仪,受菩萨戒;第三个自己的密法不要舍掉。这三个都有了,密法能成就,这三个缺一个,密法成就不了。所以说这个修密法有这三个基本要求,就是第一个不舍离一切有情,不舍弃一切有情,守护菩萨净戒律仪,第三个不舍自咒,自己的咒法,就是密法了。所以这里就是强调修密法的人也不能忽略这个共同道的菩萨戒的那些六度万行,不但是这个显教里的大小共的,菩萨戒当然是大乘了,别解脱戒是共的。那么在密法里面说起来,密法也是特殊的一个大乘,那么跟普通的波罗蜜多大乘菩萨戒是通的。不能说修了密法之后,就不要菩萨戒,这个一定要认识清楚。不要说拿了高的就不要下边的,这个昨天我们讲过的,是有危害性的。

  下边我们在昨天抄笔记的时候,抄了个颂,那么这里什么意思,这是《菩萨戒品释》里边开头就有这么一个颂,你们抄笔记都有,你们看一看好了,“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是名略说戒”。他讲戒的时候,以这个九门来分别讲的,一个自性,一个一切,自性戒一切戒,难行的戒,还有是善士,一切种,遂求。我们这个里边只讲了两个,自性,一切。那么宗大师的原来的那个论里边,就是按了这个九门来做科判的。那么至于中间最广的是一切,真正的戒相及持犯等等都在包在这一门里边,后头难行戒、一切门戒等等这其余几个门,他是归纳成一个差别里边去了啊,一个自性,一个一切,一个差别,差别里边包那些下边几门。所以说原来的论里边,他是根据菩萨戒的戒品的科目安排的。我们这个论,下面一些难行的,一切门等等就没有了,就略掉了,而把最要紧的一切戒里边广开的讲,自性也谈了一些。那么这就是说我们科判所以跟宗大师的科判有所不同就在这里,重点不同。我们这里讲菩萨戒的开遮持犯法为主,所以后边有一些差别就略掉了。

  丙三 戒体作用有四

  那么下边我们接下去了。菩萨戒跟密乘戒的关系我们讲过了,下边就是开始讲自性戒了啊。以九个相来讲,戒里边第一第二两个相我们这里讲的,第一自性戒,就是第一个,“戒体作用有四”。讲自性戒的时候,就是说有四个功德,我们先看颂。“善净意乐从师受”,善净意乐是一个,一个功德啊,从师受也是一个。“严持无犯犯还净”,第三个,严持无犯,受了之后,严格地持这个戒,不要犯,那么犯了之后,“犯还净”,马上忏悔,把它忏悔干净。

  (2B开始)那么再下边,就是这个四个功德,就是自性戒就包含四个内涵。在《菩萨戒品》里边宗大师的解释我们把这个文念一遍,“云何菩萨自性戒” (《菩萨戒品释》卷一 五),什么叫菩萨自性戒?“谓若略说具四功德”,所谓自性戒就是戒体有四个功德,“当知是名菩萨戒自性戒”,那这个包含,具这四个功德的就是菩萨的自性戒。那么哪几个功德?“何等为四?一从他正受,二善净意乐,三犯已还净,四深敬专念无有违犯。”,这个就是所谓菩萨自性戒有这么四个功德。哪四个功德?第一个,“正从他受”,跟我们的次第稍微有点不一样,它这个是从菩萨戒来源开始,第一个是从他受,有一个师;第二个是“善净意乐”,自己发的意乐心是要善的净的;第三个是“犯已还净”,犯了之后赶快要还净;四是“深敬专念无有违犯”,深深地敬重那个戒,经常不放逸,护持那个戒,不要犯。这四个,虽然次第有所不同,意思是一样的,那么这里就是说要牵涉到这个从师受的问题了。

  择师法

  我们下边接下去就是择师法。这个就是里边开出来,从师受里边开了这么一个小的科目。“从彼具有胜智力,住戒悲心戒师受”,我们说要受戒,菩萨戒从哪个受,从什么补特伽罗受,要从那个具有殊胜的智慧的那些人,要住戒的,就是本身那个师是持戒的,也有悲心的,这样子的戒师,那里去受。这是从人受。那么能不能不从人受?我们这里下边还要讲,这里是没有了。这个宗大师论里边有这个事情,我们慢慢地说。

  先说我们要择师,要受菩萨戒找一个戒师要找怎么样的戒师。略略说,有智慧的有戒的有悲心的。那么广开,就是《菩提道次第》的十个功德了。“调伏”,具戒的。“寂静”,有定的。“除惑”,那是有慧的。“德增”,功德是增上的,也就是说超过弟子的。不能说戒师跟弟子,师跟弟子功德一样甚至于不如弟子,那学什么东西?所以说德增,要超过弟子,还有一个含义就是本身他功德不断地增长,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就完了,还得向前进的。“有勇”,什么艰难困苦不退缩,什么难行苦行有勇气去担任,把菩萨的担子能担任,各式各样的困难不会屈服,有勇气。“阿含富”,学经学得多,不是很少的见闻,我们说多闻弟子就是阿含富。那么“觉真”,证了空性的。假使万一没有证到空性,理解空性也可以。就是说真正的那个空性的正见得到的人,能够证到更好,能够得到了。能理解了也好,也可以。“善说法”,善巧于说法的,三支比量能对机、能切题、这样子说法的人。那么“悲深”,他的一切修行次第也好,自己修行也好,度众生说法利生也好,都是从悲心出发,要除众生的苦,自己要刻苦修行,要度众生的苦,要给他们说法,不是为名为利,更不是为权力,不是争权力。我们现在很可怜,现在末法时期的比丘都是为了争名争利,争地位争权力有斗争,这个就是不够格了啊。那么还有个“离退减”,在任何情况之下不退,就是说再疲劳,有人来请法,还是要说。我们说佛在涅槃之前,有一个老人来请法,还是给他摄受了,给他说法,这就是不退的具体的在佛陀身上的表现。

  我们学佛,就是学佛的那个榜样。佛的一生的四十九年说法,乃至从他降生以来,王宫里逾城出家,都是在给我们现身说法。所以说佛陀的传在世间上有特殊的崇高的价值,佛陀的传,就是活生生的一个佛经的教材。我们汉地好象对这个东西当一个故事看了,没有把它的教育意义强调出来。这个我想以后最好有人把佛陀的对我们的教育意义,佛传啊,佛的传记,把它的教育意义阐发出来。

  学佛陀的传记对我们有大大的启发性,我们一切都是从佛陀身上吸收我们的精神力量。我们昨天跟几位同学聊传的时候,佛为什么示现胎生,也是要鼓励大家,你们都可以成就修行,可以得到成就。如果佛是化生,这我们上一次好象也讲过了,佛是化生的或者是他是菩萨示现的,怎么的,那么你就说“啊呀他是这样子的人,他会修行成就,我们不是的,我们修行不成的”,那退缩了。

  所以佛一切示现跟人差不多,“为胜为导”,跟你差不多,但是在你前头,作你的导师。他也享受人间的快乐,但是他在快乐的环境中不贪着,那个最豪华的五欲充满的皇宫,他并没有贪心,他也示现这个地方,也处过这样的环境。最后在修苦行的时候,最困难的苦行他都尝过,一切外道修的最苦的苦行他都尝过,不怕苦。那么真正为道的时候,既不贪乐也不畏苦,为的是修无上正等菩提,这样子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那么这样子十个功德具足的师。下边是强调具戒、悲心,这个是康萨仁波切的传承。这个十个功德在末法时期你哪儿去找,我们就说一个“觉真”,证了空性的,你去看看现在哪个人证了空性的。我们尽管我们听到很多人说开悟了,这个也开悟那个也开悟,你只要拿一些经书来考验一下,是不是开悟马上就现出来了。开悟的人,开悟的相,经书里讲得很多。真正学过经教的,开悟的人他是威仪相具,不急躁,不怎么怎么,这个外相都不一样的。那么你去看看,仔细衡量一下好了,到底几个开悟的。所以说真正十个功德具足的人在末法时期确实是凤毛麟角,不可找了。那么我们怎么办?具戒悲心,最起码的,持戒的,要有悲心的,不为自己的名闻利养,地位,权力,而精严持戒的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做我们的师。所以说“具有胜智力”,他有很大的智慧,很大的力量,那就是十德具足的。如果十德不能具足,最少的两个条件,住戒、具悲心,这样子的人我们可以以他为师。

  那么这里就牵涉到第二个问题,受别解脱戒或者菩萨戒,不要师行不行?这个我们书上有的。它先说有师的好处,因为从师受,他就是一个人,补特伽罗。凡是《四分律》都是强调要从师受。这个菩萨戒里边,就是我们《瑜伽》的菩萨戒,它里边这么说。它说从师受有好处,菩萨正从他,从他师,正受、如法地受了之后,假使他对他的戒有点违犯的话,那么对想起他的师父就生起惭愧心,羞耻心,他就可以制止他不犯戒。想起了师父,你在他面前发了誓言,什么什么说的,在他面前你说犯了戒,给他知道了不是很难为情吗?所以说对师受有这么一个好处。

  那么是不是没有师受也可以?这个里边有这个说法。假使没有如量的师,在这个条件之下,可以在佛菩萨面前受。但是虽然也可以生起戒体,但是从他受的好,假使有师的话,还是要从善知识那里去受。这个它再强调一下,从师受了之后对于保护你的戒,容易生起爱乐心,恭敬心。当然这个师是如量的师,就是我们说具德的师,因为在他那里受了戒之后,既感到这个戒是难得、可贵,从这么样子的持戒的师那里得到的戒,就爱护它,恭敬它,保护它不犯。假使有犯了,就恐怕师长知道之后他是很不好意思,那么生怖畏心,所以说绝对护持它不犯。从人面前受就有这个好处。如果你在佛菩萨面前受,你就想到这是一个佛像,真的佛在面前受,你当然是更好了,这是殊胜的师了,最无上的师就是佛了。但是你在佛像面前受,你就想到这是一张佛像好象没有关系一样的。那就是这一些羞耻心、特别恭敬、护持心生不起来。所以说在没有师的时候,在文化大革命找个比丘都找不到了,那这个时候没有办法了,你这个佛前受。假使你有师的话,还是从师受,要从师受。那么《菩提道次第》也有讲的,千里没有师,皈依啊,什么啊五戒可以从居士,但是,假使千里内后来师来了,重受。有这么一个师找到了,要重受,还要重新受。

  所以总的来说,从补特伽罗面前受有一定的好处,这个就跟自己受不一样的,那么这个牵涉到一些自己如法的问题。我们听到有些人他自己出离心很强了,心里好象一定要出家,甚至于找不到师父的时候,师父是有啊,他就是没有找到相应的师父,或者人家看到他条件还没有够,没有给他剃,他就自己剃,自己剃了之后,出家和尚衣服穿起来,就是修行了。这样的人我们看了很多,从五台山我们出家以后观察起来到现在总有好几个了,结果都不好。

  我们说五台山有个现实的例子,就是一个居士,上海居士,她很发心的,修的也相当好。据人家说她修《五字真言》,咒轮观出来的。那么她到五台山之后,她想出家了。不晓得她怎么,明明她有师父的,定公上师是她的皈依师。她好象没有去找师父出家,自己落发的,做沙弥尼了。沙弥尼还住茅棚好象是很用功。但是最后,犯了戒,所以说弄得很不好。她的丈夫是在解放初期,好象是在监狱里,但是她后来丈夫出来了,她就是身败名裂了。这个弄得很惨,家庭也破坏了,她自己修行也没有成就,反而得了个破戒的一个罪。所以说我们就建议不要自己落发。

  我们以前,在本道场,北京来个大学生,很勇猛,自己一下子,第二天我看怎么头发没有了,他自己下的发。我说你不要自己下,你下发是一个大的关键事情。师父给你下了发就是前后判若两个人了,你前面是在家的,有漏的五欲里边的,后来是要清净了,要走出离的道路上去了。这个一定要经过一定仪式的,你自己随便剃了之后不好。我这样说他之后,他好象“啊,好,好,不懂啊。”后来毕竟还是不行了。本来很执着,结果这里感到不满意,参访去了。参访了半天还是一样,跟前面那位一样,回家去了。所以这个不好,我们感到剃发一定要从师,不要自己剃,这些是关于有师没有师的问题。

  那我们昨天讲了一个菩萨戒,菩萨戒就是舍了命之后菩萨戒还是存在的。这个就是说,别解脱戒只有人有,天、旁生没有;那菩萨戒,天趣、旁生趣就是龙之类的,都可以有,人当然更有。那么他们有的就是说发心戒,就是讲发心所得戒,就是说这一辈子受了戒之后,这个菩萨戒命终了不舍,下一辈子投生了菩萨戒体还在,这个叫发心所得的戒。另外一个名字,不是从人受得的戒,所以菩萨戒是通三趣。

  那么这里我们再补充一个问题,这也是宗大师的一本书上提这个问题,我们感到很有意思,也把它说一下。他说为什么菩萨戒有三聚净戒,要凑一个三字,三个。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他说,这个跟他引了一些论里边,很多的论都有这么同样的说法,为令随顺声闻乘中,三律仪说,他说声闻乘,有三种律仪,菩萨乘里边也要住三个律仪啊,虽然它这个内容并不是硬做做出来的。但是这是一个,因为声闻乘里有三个律仪,菩萨戒也有这么一个三个律仪,相称的。

  声闻乘三个律仪大家是知道的,我们再说一下。一个是别解脱的律仪,一个是静虑律仪,定共戒,一个是道共戒,无漏律仪。我们学《俱舍》以后就要广讲这些,别解脱戒律仪就是从师受的,那么定共律仪不要从师受的,这是定共戒,得了定之后自然有这个防非、防止作恶的那个功能。那么无漏戒,得道以后的道共戒,得了无漏道之后,那就是很多事情,坏事不会做了。我们说初果阿罗汉,不论你投生,初果还要投生了,还是欲界。他要七次、七返往来了,他不论你投在哪个地方,哪怕是没有佛的地方,自然不会犯五戒。所以说初果阿罗汉,你说初果见道以上的圣者,假使吃酒,不会吃的,无论如何不会吃的,就是没有佛教,也不知道有这个五戒,也不会吃的,天然不吃,邪淫不会做,偷盗也不会偷,杀人更不会。这个就是任运不犯五戒,那么这个道共戒与道俱有的戒,这是声闻乘有这么三种。

  那菩萨乘也是相应的再来一个三个,三聚净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个三个戒里边啊,开头两个止恶修善,摄律仪戒是止恶的,一切的恶行要止住。摄善法戒,摄一切善法、妙行。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是自利的,自己断一切恶,修一切善。那么饶益有情戒是成熟他的,利他的。所以,从这个道理说,成熟自他相续,成熟自己,成就他人,也得有三种戒,就是说一种是摄律仪戒,饶益有情戒,自己断恶修善,积集一切善法,成熟自己。哦,摄律仪戒跟摄善法戒成就自己的相续成就啊,那么饶益有情戒成熟其他有情,这是也是决定要三种戒。所以有几个原因,假使我们可能会出这个题,为什么菩萨戒有三聚净戒,它至少有两个原因。

  这里也说了,为什么一定要把摄律仪戒跟摄善法戒摆在前头?自己没有得度要度人的,无有此理。所以说真正虽然你目的是利他,但是你要利他,必得先要自己成就一定的功德之后,才能利他,甚至于要圆满地利一切众生,自己要提高到成佛的高度。如果不成佛的高度的话,你还有某些众生度不了,所以说这个目的固然是利他,但是相应的也就是要提高自己,也就是说自利。所以说在最高的高度来说,自利利他是没有矛盾的。为了利他,决定要自利,自利圆满了之后,才能圆满利他,这两个统一了,最高。而世间上有漏法就不一样了,损人利己。你要么是要利益自己,决定要损害人家,你要帮助人家,决定要牺牲自己,这是世间上的一些,所以两个不能融合。在佛教里边却是两个是合二为一了,自利就是利他,为什么菩萨要这样子六度万行拼命地要去牺牲自己?实际上就是在利自己,自己圆满的菩提不是这样得不到的。那么一切众生也就靠你这样子成了佛之后,圆满地度了。最后来说自利利他一致了,这个是很好的事情。

  丙四 菩萨戒特具胜益

  下边我们接下去,“菩萨戒特具胜益”,菩萨戒它有殊胜的好处。“能自调伏断二愚,利安有情性无性,恒常利他无暂息,能获大果特胜利”,这又是四条。这我们书上也有。这个就是说菩萨的自性戒,有四个功德。我们把书上的文念一念,大家记个标题好了,里边的内容不要记了。菩萨的自性戒有四个功德。第一个,“应知即是妙善净戒”就是“自调伏”,“断二愚”,就是妙善的净戒。“应知”,应当知道,“即是妙善净戒”(《菩萨戒品释》卷一 八)。

  第二个,“应知即是无量净戒,摄受无量菩萨所学故”(《菩萨戒品释》卷一 九),无量的净。一个是妙善的,去了恶的,开智慧的。这个就是“断二愚”——“智不及愚”、“烦恼愚”。一个是无量净戒,一切无量,菩萨所学的法都包在里边。再念一遍,“应知即是无量净戒”。你们有这个《瑜伽师地论》可以去翻,“摄受无量菩萨所学故”。

  第三条,“应知即是饶益一切有情净戒,现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故”。“应知即是”,就是“即”,就是“立即”的“即”了,“即是饶益一切有情净戒,现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故”,现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的缘故。

  第四个大果胜利,它的果上的胜利。“应知即是能获大果胜利净戒”,能够得到大的果的胜利的、殊胜利益的净戒,“应知即是能获大果胜利净戒”。这个《瑜伽师地论》有,你们可以去对照一下,“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果故”,摄受,“随顺”的“随”,就是“随喜”的“随”,“与”,就是给你个东西,“给与”这个与。“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果故”。

  这个四个就是说菩萨的自性戒,自性戒就是有这么四个功德啊。我们说不是有九个相嘛,自性戒归纳起来有这么四个功德。它就是,第一个是妙善净戒,第二是无量净戒,第三是饶益一切有情净戒,第四个是能获大果的胜利的净戒。

  那么这里我们看颂,颂就是根据这个意思集来的,但是并不是完全照抄。“能自调伏断二愚”,能够自己调伏烦恼,断二个愚。两个愚他这里有了,“烦恼愚”,“智不及愚”,一个就是烦恼障,一个是所知障。那么我们说断烦恼障,就是我们的“诸冥灭”(注:诸一切种诸冥灭,《俱舍颂》)。它这个就是《俱舍》就可以配上去了。“智不及愚”断掉了,就是那个“一切种冥灭”,断德圆满,智德圆满。两个愚断掉了,就是断掉两个冥了,能够自利,这是自利方面。

  利他的,“利安有情性无性”,一切有情,有大乘种性的也好,没有大乘种性的也好,都能够使他得到利益安乐。那是就是我们所说的饶益一切有情净戒了啊。“恒常利他无暂息”,无量、恒常、不断的。受了戒之后就是中间没有断息的刹那刹那都在利他,没有一个刹那停下来的。时间是无量,它摄的戒也是无量。最后“能获大果特胜利”,最后决定能得殊胜的大的佛果了,这是殊胜的利益,二乘没有的,凡夫更没有,最高的利益就是成佛。

  那么你受了菩萨戒之后,有那么大的四个功德。第一是自己调伏烦恼,断了“智不及愚”,一切种冥都可以灭掉,那就是断德既圆满,智德也圆满。下边悲德了,悲心了,“利安有情性无性”,一切有情管你有种性的,没有种性的,都要利益安乐给他。而且这个利益安乐恒常,刹那刹那不断的。利他,没有时间间隙的。最后,得大果,殊胜的佛的成佛的大果,这就是自性戒的四个功德。那么自性戒到此为止讲完了。

  丙五 三聚戒联带关系

  下边是一切戒,第二个,颂里边第二个一切戒。一切戒里边又分了很多科。这篇论基本上就是把一切戒广开。下边我们就是跟这个文先看下去,先说这个自性分别。菩萨戒不是三聚嘛,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聚他们什么关系?

  “不具精严律仪戒”,就是说假使你没有精密地严格地持那个律仪戒的话,那么“摄善无成他方惧”,你要做摄善法的戒,做摄善的事情,不会成功,“他方惧”,人家还害怕你。你说你不持,你这个律仪戒里不杀戒没有持的,你说你要去利益他了,他看到你害怕,怕你杀他了。因为你没有持这条戒嘛。假使一个很有钱的人,你想去度他了,你没有受这个盗戒,人家看到你来了,就害怕你偷他的东西,这个你怎么去教化他?所以说你没有律仪戒的话,人家不相信你的,对你还害怕,你怎么去饶益他。“摄善无成”,没有律仪戒的话。而且要精严的律仪戒,你马马虎虎还不行。这个人倒持不持的,人家对他不放心的。这个人绝对不犯的,那人家就放心了。有的人打妄语,我们说出家人最好不要打妄语。方便妄语,来个方便,这个出家人成了大骗子,一天到晚打方便妄语。你说的话人家不相信,你说你的,我不相信。所以出家人的话一是一,二是二,不是在一种特殊的一个紧急关头,不要随便打妄语。这个方便妄语不是随便可以开的。那么你假使没有精严律仪戒的话,你要是摄善法戒,修这个戒也搞不成的,没有基础。那么人家还害怕你。

  缺摄律仪戒摄善不生亦不全不胜

  下边就是说,这个科我们去看,摄律仪戒假使没有的话,那么摄善法戒生不起来,勉强生起来,不完整,不殊胜。那就是偶尔这么生了一点点,也不完全的,也不殊胜的。那是摄律仪戒就是后边的摄善法戒的,跟这个饶益有情戒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的话,后边那个高层建筑上不去。所以菩萨戒里边摄律仪戒,非持不可,一定要以这个为基础。

  下边这个,“施戒忍进次第兴,戒度性戒十善体,静虑缘缺得复失,双运般若但言论”。那就是律仪戒跟摄善法戒的关系。摄善法戒就是六度,这个六度就是开始是施,第二持戒,第三忍辱,这是修的时候都有次第的。布施最容易下手,布施之后有了基础,修持戒,持戒之后忍辱。

  (3A)再精进,一个一个进去。

  “戒度性戒十善体”,这个在戒波罗蜜这一度,它就是性善,就是性戒,十善为体。性戒大家知道,杀、盗、绮语、恶口,这是管你受也好,不受也好,它都是犯了之后都是要堕的。那么戒波罗蜜的它的体,是以十善为体,跟律仪戒是同的。假使没有戒波罗蜜的话,其他的五度起不了作用的。我们前面说过,要学菩萨行,一切菩萨都是以从戒下手为唯一的大道,那么戒是最根本的东西。这个戒度就是跟那个律仪戒一样的,十善为体,都是止恶了,不做那些十恶了。如果这个没有的话,那这些就缺了支分了,不行了。

  那么假使你要修定的话,没有戒修定,“静虑缘缺得复失”。真正的资粮,《定道资粮》,我们这本书有,大家可以翻一翻。还有一个《禅定品》,都是讲的戒,很精细严密的戒得到后,才能够得静虑。《禅定品》的一开头就是说“因缘具足则能得定”,因缘是什么?下边讲了很多很多很多,都极细致的戒律的问题。海公上师这样说“事定心定”,事情定了,心才定得下来,就是我做事不要打妄想了,都是怎么做怎么做,某些地方不能去就不去,某些地方要去的就去,这样子妄想就没怎么打了。妄想不打了之后,心才定下来,静虑才会来。那么如果你前面的基础没有的话,静虑的缘就没有,不够,不够就不生了。那么偶尔过去的善根生出来了,“得复失”,保不住。今天好象是禅定有点味道了,明天等它等了半天,不来了,后天更不来了,永远不见了。什么缘故?条件不够。偶尔得的加持,或者是过去善根一晃地现了现,但是不能永久保住。因缘不够嘛,它就是现了一下就没有了。

  这个如同字木,是一个公案:以前有一个人,一棵树劈开来,有四个字:天下太平。这是蚂蚁咬的,蚂蚁咬了四个大字“天下太平”,它在树里边,他看不到。把树对剖开来之后,就显出四个大字“天下太平”。这个是偶尔的,因为蚂蚁是要吃树的,那些什么白蚂蚁啊,它吃树就把树给蛀了,亿万万万几分之一,把蛀树的那些道路,蛀成四个大字“天下太平”。这个你再叫它去吃,再好的木头,叫蚂蚁去吃,再蛀出同样的字来,不会出现的。这是偶尔碰到这回事情。那么你这个没有戒的话,得了定也是这么,偶尔碰到一次,第二次要出现不会的,没有了。所以这是靠不住的,说了半天靠不住的,得了还要失的,不会保持的。

  “双运般若但言论”,止观双运,般若的智慧那你是空话,根本就谈不上了,没有戒的话。没有律仪戒的话,就是六度里边,施戒忍进它都按次第来的,都以戒为先导,没有戒的话,它们就跟不上去,那么静虑更不行了,这个缘缺了,定不会来。那么般若,止观双运这个般若那更不要谈了。所以我们很奇怪,戒是事相,但是你要真正的般若,非要从这个严格的事相下手不可。那这个好象是矛盾,其实不矛盾。

  宗大师《广论》里边把这个道理讲得很清楚,他说真正的正见就是一切因果之道,然后依了因果,根据佛的戒定慧,闻思修上去修,这样子将来你空性见会生起来。如果你不照这样子的方式去做,空性见得不到,得到的是乱的恶取空或者是顽空或者其他的邪的空、外道的空。真正的空一定要从这个下手,从缘起下手,而且正的缘起下手,正因果下手了。

  所以说这个戒的重要性,律仪戒的重要性。没有它的话,摄善法戒就搞不成的,那么跟饶益有情戒,它一层一层上去的,如果没摄善法戒的话,饶益有情戒也搞不成了!就是缺摄善法戒不能生起饶益行,饶益有情戒没有,那么这是一个连贯性的,没有律仪戒,就没有摄善法戒;没有摄善法戒,你要利有情,就不能利益了。所以说我们前面提的个问题,这也是一个答案。你说利他,固然你发心利他,但是你不自利的话,自己不好好修的话,你怎么利他,律仪戒没有,摄善法戒生不起,摄善法戒生不起,饶益有情无从谈起了。

  缺善法戒不能生起饶行

  “自行不能全六度”,自己不能修六度的话,“别余善法多苦集”,六度以外的修的善法,这是世间的善,所谓的慈善家搞那些,都是苦集,是有漏的,有漏的法感得有漏果。我们知道集谛,我们以前《俱舍》讲过了,有漏法的果就是苦,有漏法的因就是集。你假使离开六度,六度以般若为师、导首,在般若的指挥下行的善法,这个是超出于有漏的三界的。但是你如果没有六度,你说我也是做好事情,做社会公益事情,这是有漏心出发——苦集,搞了半天,就是在苦集里边打转转,不能出三界。

  所以现在一般的所谓“大乘行者”,他们自以为什么在家的可以为社会上做好事,拼命做一些公益事情,开医院了、什么这个育婴堂了、养老院了开那些,这些是不是好?当然是好事了,社会上说是好事情。但是离开六度万行的、摄善法戒的饶益有情,这都是有漏法,都是要感有漏的果,世间里边的有漏的循环,并不是真正的饶益有情。所以说“别余善法多苦集”。这个我们说的要大家注意啊,你想:“我什么不要学,我去外面做好事好了,这是菩萨道,你们搞啊搞,把书一天到晚看了背了,有什么用,对人家毫无好处。”这个是基础啊!没有它的话,你怎么利益人家?心都发不起来,你拼命去做,做了半天,苦集。

  “临阵无兵工无器,饶益有情何所依”,后边它这个打这个比喻了,你去打仗,在第一线,手里两个空手,没有武器的,你打什么仗?肯定打败的,不但是败,你命也没有了。这个临阵就是跟贪嗔痴打仗,跟烦恼打仗,没有正知正见的话,兵就是正知正见的兵器了,那你决定败,败于烦恼之敌。“工无器”,你要去利他,这个就是说律仪戒,律仪戒就是对治烦恼的,是自利的,你一定要律仪戒有正知正见,才能够把这些烦恼敌打败。那么你要做一个,这个匠人要做一个家具,或者做一个机器,你没有工具,器就是他的木匠的斧子啊、刨子这一类东西,这些没有你怎么做?那就是说,你要利益人家,又没有六度的方便,六度等于说是刨子、锯子之类的,你没有这些工具的话,你要做桌子、凳子、柜子你怎么做啊?做不来了。那就是说没有六度的这些工具的话,饶益有情怎么利益?利益不了。

  “饶益有情何所依”,那你就是离开了律仪戒,就没有摄善法戒,离开了摄善法戒,你不能利益有情。你这个勉勉强强利益有情,那是苦集的道,都是苦集,不是真正的菩萨道。以世间的知见来利益他的话,第一,你做的事情还在苦集里边,没有跳出轮回,不是真正的菩萨道。菩萨道是成佛的一些方便,你根本不是,这是人天的福报。那么,还有一个,众生还对你怀疑,你要打妄语的,你叫我要做这个事情,你说这个好,我还不相信,到底这个好不好,要你是个骗局,你把我骗进去了,我上当了,这个产生怀疑了。你要是出家人,不打妄语的,那当然相信你了。那先要有摄律仪戒了,所以这些都要有。那么他对你怀疑,害怕你,假使我们说,一个要杀人的人,如果他叫你去,你敢不敢去?他下个命令,召你去了,他是专门欢喜杀人的,你就害怕的,他是不是把你喊去杀了?对你什么看法了,害怕的不敢去的。那就是没有律仪戒,没有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是空话。这里是把这个三聚净戒的关系讲了一下。

  那么下边就是,要讲这个摄律仪戒,如何把它因缘具足。要持律仪戒有一些因缘,把这些因缘具足之后,摄律仪戒才能坚固受持,如果你没有这些因缘的话,那就是持戒不稳固的,那么我们说这个很重要。这都是修法了,我们说假使你这些东西不去学的话,你的摄律仪戒就不能坚固持。那么这些东西你知道以后,经常地反复地思惟,那就可以对持这个律仪戒产生极大的一个意乐心。

  那么下边我们是要讲一科“成就律仪戒之方法”,就是因缘具足了,我们说以什么因缘具足了可以持这个律仪戒。持律仪戒有哪些因缘?我们佛教是缘起论者,这一点大家经常要记住。要持律仪戒,这个事情决定要有因缘,没有这些因缘,持不好的。所以说你说我不要学,我只要把戒持好就好了。因缘不具足,你持不好的,你发个愿是空的,没有用的。你把这些因缘具足了,你要犯戒也不会犯,叫你犯也不犯,所以佛教一定要因缘上下手。

  海公上师经常给我们说这个话“但事耕耘不问收获”,你种地,好好把地种好就是了,该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拔草,什么时候上肥,根据规律种,决定将来的谷子长得非常好。如果你专是想了今天谷子长得好不好,长了多少了,明天还有不有长起来,天天要去想这样子,而把种地的事情忽略了,决定长不好。

  我们说《孟子》里边有个笑话,他看到他的谷子长得不快,哎呀,长得太慢了,拔起来,把它拔得高一点。结果很辛苦,满头大汗,总算把地上的谷子都拔高了,一看很好,人家还长得还矮矮的,我的就这么高了,高兴了,我长得比他们好。第二天一看,都蔫死了。根子拔开,离开地了还有什么谷子,都蔫掉了,死掉了。所以这些东西,不从因缘上下手,那他的果没有的,以前勉强地把它拔得高高的,反而害了这个谷子了,白辛苦。种的工夫也白花了,拔的工夫更白花了。所以说我们要把持戒清净的话,决定把这些因缘做好,这个戒决定清净。那么非常重要啊,这些都是修法啊,我们说不要忽视了。

  我们这里,不要说这里哦。现在很多人对持戒感到讨厌,总是想学一个法,高深的法,一学之后,最深的法我懂了,可以去“卖”去了。这个讲给人家听,我的名誉地位就高起来了,那么后头的利养什么都会高起来。这个心不是我们出家的心,这还是做生意人的心。对持戒好象是没有名堂的,事情嘛,烦得很,这个也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很不方便。听到学戒马上爬起来跑掉了,这些人有啊,现实的我们这里就有了,但是像这样子人要学佛?那是南辕北辙啊,根本不要想了。你根本对佛教都没有认识,怎么样子叫学佛,都没有一个方向,你还学什么佛?很可怜很可怜。总算还要出了家了,把什么家庭都抛弃了,什么事情也丢掉了,但是得了这么一个下场,糊里糊涂。这是太可惜了。

  丙六 总三聚正学之法

  下边就是说,“总三聚正学之法”。这个前面还有一句话没讲。那么这三聚净戒就是它的关系讲好了:没有受律仪戒,就不能得到摄善法戒,摄善法戒没有,饶益有情根本就做不到,即使勉强做了,也是世间的苦集法。

  下边,如何调整它们的关系?“持声闻律舍劣心”,这是一个辩论,它说声闻律,是二乘的,就是别解脱戒了。那么菩萨戒之后,菩萨是大乘的,是不是受了菩萨戒之后,声闻戒就不要了?一个是二乘的,一个大乘的,怎么好拼起来?这个,我们说声闻律是对治自己的烦恼的,大乘的人也要,不是说大乘的人烦恼就不要对治了。所以说声闻律是要的,而声闻的心不能要。声闻心是自了的心,自己了脱三界,对于一切众生,不是说一个也不度啊,随缘度度就算了,不发愿尽未来际把每一个众生都度完,这个心不发了。它自己了事大吉,其他人有缘得度,没有缘就不管了,声闻心。这个声闻心不要有,声闻律却不能舍。所以说得了菩萨戒的人,要受菩萨戒的人,并不是说声闻的戒律就不要了,但是你声闻的心是不要了,声闻戒还是要的。“持声闻律”,声闻律一样要严持,严格地、精密地持戒,但是“舍劣心”,自利的心,自了汉的心不能要。

  我们就是看到现实的人,口称大乘,但是做的事情都是自了汉的事情。对于公益的事情,对众生有利的事情,甚至护持正法的事情,好象不是他的份。我们说我们要建立个道场,大家要尽力的护持,尽力的发发心。(他说):“哎呀,太辛苦了,我不想来,我只要住小庙子,安逸得很,吃得也好,舒服,不要受那么多拘束。什么戒不戒的,还要早上一早起来念经了,什么东西了,哎呀,自己好……”正法的住世不住世好象没有他的事。一个比丘当了干什么的?我都不理解这些人,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的舒服,要自己称心地生活为前提,正法住也好不住也好,没有他的事。

  但是你不想想看,正法不住,你还能当和尚吗?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庙子拆掉了,佛像敲掉了,僧人都赶出去了,你当什么和尚?没有正法,你怎么能够维持你现在的生活?你看你和尚,你生活很好,现在,这个一些地方赶经忏一个月一千几百块,好象是很富裕了,比一般的上班的人要好的多啊。但是你想想看,你怎么来的?正因为正法的余波碰到上,你沾一点光,你就得到了那么大的安逸。如果没有正法的话,你恐怕,不要说一千几百块,凭你这点才能,恐怕要去赚个两百块钱还相当困难,要去做工作的话。所以说不要忘本了啊!

  比丘是荷担如来家务的,住持正法的。你不要说做了比丘了,这不关我的事,这个是太声闻心了。我们说,声闻心也不是这个样子了,声闻还要住持僧团,还要护持正法!你这个声闻心都没有了,这个怎么说。所以我们说持声闻律,声闻律要持,但是劣心、自利的心不要有。这就是菩萨戒必要摄律仪戒的,但是不要有二乘的心。

  “摄善悲怀饶益行”,摄善法六度要学,“悲怀”,菩提心,一切有情都是父母的看,他们有的苦就是我自己的苦,还厉害,比自己的苦看的还重,一定要把他们救出来,这样子是饶益一切有情,这样子做就是菩萨戒的三聚净戒的关系。就是说摄律仪戒是要的,但是二乘的心不能要。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都是为了度父母众生。

  甲二 正释戒品

  乙一 具戒因缘

  丙一 具足摄律仪戒因缘

  下边就是成就律仪戒。律仪戒很难持,有什么条件因缘可以把它持得好?下边就是这些,这些观想,经常想一想,肯定别解脱戒持得很精严。就是怕这些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不去管它,知道了算了,丢在一边,那就没有用。

  下边有好多,十一个方法,十一个因缘,这十一个因缘你做到的话,决定对律仪戒精严护持。“具足律仪戒因缘,此中分别十一支”,要具足的能严持律仪戒的因缘条件,怎么能生起的条件,分别来讲,十一个支分,就是十一条。“菩萨如如善串习,利生无障佛加许”,那么菩萨为什么持声闻律?有好处啊!假使行菩萨道的人把这些律仪戒的因缘好好地串习,不断地去学,不断地修,实修,看这个注解里,“实际上做”,海公上师就叫我们实际上做的,并不是我学了菩萨戒了,好,我懂了,给人家讲起来头头是道,做,不做了。我们还有一点啊,菩萨戒学过了,我们说现在还没开始,将来要学完了,看你对常住的事情怎么样,是不是想偷懒,是不是想嫌麻烦。我一个人放在房间里最好,这个心如果还有的话,菩萨戒白白学了。那你也做不起菩萨,佛更成不了。我们这个地方,就是对治自己的自利心,“持声闻律舍劣心”,怎么舍就在这个地方。这本书就叫你舍,怎么舍可以舍掉了。

  这十一支,菩萨如果把这些都做实际修的话,多学多修的话,那么你是“利生无障佛加许”,你利益众生的时候,障碍就不会有。“弘法利生之阻力多由不顺律仪而起”,这个话很要紧。所以说我们这个持律道场,我们是要弘扬正法,住持正法的道场,非持戒不可。

  宗大师的榜样在前面,当时西藏的佛法很衰败,流弊很多,结果正法就是衰败,正法就没有了。宗大师悲愍这个情况,发起大愿,要把正法再住世五百年。发这个愿就从持戒下手。所以说我们要真正要护持一个住持正法的道场,一定要从持戒下手。所以说有些人写信来劝我:什么道场开三顿了,你们也可以开许开许了,什么道场他们怎么怎么了,你们也太过分了,把那些出家人弄得苦死了,都跑掉了。你看你这个庙到现在一年了,一年多了还只有这么几个人。我说人少没关系了,但是我们要,律藏里讲的,“五个比丘如法羯磨正法住世”。这个就是对我们极大的鼓励,不在人多啊,只要五比丘好了,如法地做羯磨做一切事情,就是正法住世了。最小的目的来说嘛,如果庙里有五比丘,清净持戒的,如法羯磨的,这个正法就在我们庙里住起来了。这个是佛说的话嘛,不是我们编的。所以不需要人多,如果人多,一大伙吵吵闹闹的,这个怎么叫正法住世?烦恼丛生了,烦恼丛林了,这样的东西,害怕,我们不要。我们情愿人少一点,质量高一点,不要去走那个下坡的路。

  “利生无障”,这个大家记住,你要弘法利生,包括你要修行没有障,都要持戒。修禅定的人,出了这些魔或者中一些鬼神什么的扰害,都是戒不行,或过去的冤孽。过去的冤孽,如果你在持戒,也可以顶过去。我们再把《三昧水忏》的东西大家回忆一下,悟达国师,十世高僧,冤家就没有办法害他。一直到他做了国师以后,看到檀香床,生了一念的欢喜心。这个就是不持戒的心了,贪心来了,这是物质的贪。我们说财贪淫贪两种,这是财贪,他的淫贪是没有。但是只要你有一个空子好钻好了,它就钻进来了,无孔不入。魔就是,只要你有点空子给他钻,他就进来,那就是人面疮就生起来了。假使你能严格护持正念,檀香床送来了,只是一个床而已,我又没有功德去享受,感到很惭愧,也不要去贪着它,这个人面疮生不起来。

  所以说你是自己修行也好,你这个弘法利生也好,没有戒的话,都有障。不但是弘法利生有障,个人修行一样的,一定要持戒。所以戒的可贵,佛为什么一天到晚赞叹戒,弘一法师就经常写这个:“以戒为师”。佛说的嘛,最后佛在涅槃时候,就对大家说嘛,大家问了,佛在世时,我们大家以佛为师,佛涅槃了,我们怎么办?没有师父,以戒为师。这个告诉你很清楚了,戒就是佛了,佛不在了,把戒拿来做师父就可以了。那么这样珍贵的戒你还不要了,你这个师父也不要了,你怎么学吗?所以这些人真糊涂了。所以,“利生无障佛加许”,你利益众生,又持戒的话,障碍就会没有,或者就是过去冤孽也会减轻,而佛特别地加许、赞叹。那么这是鼓励你们要持戒了。

  远欲出离心有三

  下边持戒的因缘一个一个要讲了,一共有十一条。那么,“远欲出离心”,第一个培养出离心,离开五欲,这是出家人命根子,如果这个没有的话,你出家是靠不住的,总有一天会还俗的。那么你在家人,虽然身在家,但是心要生起来,出离心同样要生起来,这样子才出污泥而不染,这个莲花才能称得个莲花。否则的话你就在染缸里边染,成了一个烂东西了,没有用。

  所以不管出家在家,出离心一定要生起来的。要生起远离五欲的出离心,有三条,一个是对过去的,一个是对未来的,一个是对现在的。我们先讲一条。

  丁一 不顾过去诸欲境

  “不乐过去诸欲境,厌弃在家荆棘林,轮王宝位如草秽。”这个里边含的意思很多,颂是摄要,把颂念过去,哪个都懂,都是意思含在里面,阐发不出来,我们说五欲,又分三个,一个是过去的欲,一个是未来的欲,一个是现在正在享受的欲,正在面前的五欲,这个都要有正确的对待。先是过去的,过去诸欲境不要再去回忆贪恋那些了。“厌弃在家荆棘林”,在家是一个好比在有很刺的树林里边到处都是刺,烦恼之丛林,你在里边弄得你浑身的身上都划破了。“轮王宝位如草秽”,在家的最高的五欲境就是转轮圣王的宝位,转轮圣王位置得到之后,七宝都有,世间上财色名食睡,还有色声香味触都有,都满足了,世界上最高的享受就是转轮圣王了,但是,要看得它跟草一样,跟秽一样,这是两个东西。

  那么这个我们要看原文了,原文就是《瑜伽师地论》,“谓诸菩萨,住别解脱律仪戒时”(《菩萨戒品释》卷一 二二),修别解脱律仪戒时候,“舍转轮王而出家已”,很多的,过去我们在经里经常都看到转轮圣王,他出家了,“不顾王位,如弃草秽”,他把国王的位好象把草的脏东西一样丢掉了,再也不去想它了,我们经常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你丢都丢了,又去贪它的味道,又去回忆它的享受的味道,那还行,那不行了。

  “如有贫庶为活命故,弃下劣欲而出家已,不顾劣欲。不如菩萨清净意乐,舍轮王位而出家已,不顾一切人中最胜转轮王位。”这是个比喻,别去管它,我们下边解释一下,他说这个欲,诸欲境,不顾过去诸欲境,这个欲是什么,有二种,一种是外物欲,就是财贪,外边的那个东西,物质,资财之类,由诸欲境 ,名之为欲,这是五欲的境。一个是烦恼欲,贪内贪,外境内贪这二个都叫欲,所以说这二个,二个比喻,如粪扫人之所弃,不复重顾。第一个欲,五欲就是外境的欲,外的欲要怎么比喻?观想的好比是我们丢的垃圾,腐草,烂了的草,草秽,草是一个比喻,草是比喻那外边的五欲境,外边的五欲,资财啊,财色名食睡,妻子儿女之类的东西,要好象是丢的垃圾一样。垃圾哪个去捡起来?臭东西,不要了,再也不要想了,那么坚持亦毫无可爱?也不坚持,不要了,再也不去看了。

  那么这个内欲,自己的烦恼,内心的贪,要看成一个不净的粪秽一样,就是大便了,排出的粪秽,你排出去,这个烦恼是最脏的东西,比大便还臭。记得以前,我们师父讲过一个,人为什么吃下去的东西那么好,色声香味都好,为什么到人的肚子里边后排泄出去那么臭的东西,什么原因?烦恼,因为人具足烦恼,把外界的好的东西,都变成臭东西了。如果没有烦恼,就不会臭,这个问题讲得很好。我感到这个,就是烦恼在作怪。由于烦恼的话,你把这个东西,再好的东西吃下去,再香再甜的,啊,出来之后,看也不要看,闻也不要闻,那就是烦恼的关系了。

  所以我们要把外边的五欲,五欲的境,要看成是垃圾一样,又脏又臭,再也不要去看它了,那么把自己内心的贪欲看成大便一样,再也不要把去它捡起来了。假使我们出家以后,把以前受用的那些东西还去想一想,那么就是戒搞不清楚了,戒律持不净了。第一个条件,过去舍掉的那些东西,一舍永舍,再也不去留恋了,一留恋的话,你戒不清净。过去有的出家人这么想想,啊呀!我现在生活苦得那么样子,我在家的时候,母亲待我怎么好,家里什么都有,我有彩电,冷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到这里来简单得不得了,冬天冷得不得了,还要半夜里上殿,吃也吃不好,两顿,吃得瘦巴巴的,经常害病。这个完了,结果最后是还俗了。事实上,就是这么的这儿的人,现实的就是我们的谈生活,一天到晚,比较过去怎么好,现在怎么苦,比到后来,就还俗去了,那必定的。你因为不知道这个东西,没有学戒嘛。你如果知道,这个就是根本的要犯戒的一个条件,那你就是还戒犯戒都在里边了。

  所以这一条一定要下决心,过去的五欲,那怕是转轮圣王的大宝位,外边的贪心,就象大便一样,排出厕所,再也不要去看它。这样子,你持戒,才有办法。正式第一条,下边还多了,过去的如此看法,未来的怎么想法,现在的怎么对待,这是第一种。那么下边还有各式各样的,一共十一个条件,这十一个条件,我们如果好好把它记住,经常在心里边思惟,那你持戒有办法。所以这些我们佛教就是缘起论,就是这个好处,你要持戒清净,就把这几条做好了,持戒决定清净。如果你说我只要持清净,我今天做得很好,这些不学,啊呀这个啰嗦事情不要学了,那你持戒靠不住,今天发心很好,明天来一个环境,转向了。

  我们看到出家的人,发心都很猛的。人家那里拉进来的,不是那回事情,开始出家的时候,都有个猛心,都是为什么退得那么厉害,一个人退,还俗的当然是最厉害的啰,破戒的还更讨厌,那些大戒破,小戒乱犯,甚至于无所忌惮,甚至要改戒。这些东西都是别解脱戒的学的因缘条件不够,也就是说缺乏这些支分。这些支分哪里来?佛经的经律论中去寻求。佛的宝贝,那些东西,都给我们开了药方都开好了,你不要,怎么办?所以说不学是一个坏事情,一定要广学多闻,多闻多闻,谛听谛听,这个是佛再三地强调的,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些事情,这些东西你不学的话,戒持不好。学了之后,只要你安心,你要把这个好好地学,好好地做,决定持戒清净,今天时间到,讲到这里。

  第三讲

  昨天我们讲到具足律仪戒的因缘,一共是十一条,讲了第一条。就是说律仪戒要如法的能够善于护持的话,一定要具备这十一个条件。这十一个因缘具足,一定能够护持禁戒,否则的话就不容易了啊,那么我们说这里讲别解脱戒,重点是比丘,出家众,所以说我们这里,一般都是从出家的角度来讲问题的。那么在家的也有几个,二众了,就是居士啊,优婆塞,优婆夷了。那么这个要向出家人看齐啊,我们总是出家的是为主,在家的为辅。僧团以出家的为中心,在家的是周围围绕。一个僧团没有出家众的话,不成为僧团,七众的别解脱戒在僧团的摄持下,都能摄在僧团里边。如果说没有僧团,没有出家众,那么在家居士这二众,不能称僧团了,只能是佛的弟子就完了。

  所以说这里是,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宗大师,他是重视别解脱戒,在别解脱戒里边特别地重视出家的戒,当然最高的是比丘戒。那么这是不是宗大师自己的意见?不是。这是历来如此,我们这个《瑜伽师地论》,《菩萨戒品》就是这么说的。宗大师忠实的把《菩萨戒品》的文把它摄下来,就造了这个颂。所以这是原来的佛世的一些知见都是这样子的啊。并不是故意强调。

  我们昨天讲了一个,过去的五欲境要看成是那个,象丢了的腐草就是垃圾了,有了这个过去的五欲境像丢了的草一样,再也不要去回顾了。那么对过去对五欲境所行的贪心,这个不管是物贪、淫贪,都该看成是一个已经排泄出去的粪秽一样,再也不要去重新再去回顾留恋了。这样子,第一个条件具足,可以持凈戒啊,否则的话就谈不上。昨天我们讲了很多了啊,留恋过去的就会导致还俗,破戒。所以,这个是第一个因素。

  丁二 不乐未来诸欲境

  第二个,“不乐未来诸欲境,天魔王宫虎豹穴,意乐清净无依住”。那么现在过去的放下了,未来的,我们假使说出家持比丘戒,出家修梵行,那么现在的、过去的那些五欲再不留恋,也不想了,但是追求未来的行不行?

  这个我们就是看到了,过去佛在世,难陀比丘他家里有一个很漂亮的夫人,佛就要度他,就到他门口前面托钵。这个时候,他正在给他的女人画眉毛,那么他看见佛来了,难陀很恭敬佛了,他说:“佛来托钵了,我赶快下去一下,把饮食给了他之后马上上来。”他的女人就说:“你要赶快啊。”他在画眉毛,“眉毛画得还没有干之前,你要先上来的,不能拖啊。”那么难陀说:“好好。”

  他马上就去了,他很快。他把佛的钵接过来了,把最好的饮食摆好了,他想交给佛,交给他嘛就走上来了。哪知道佛不接他的钵,佛管自己走了,那么难陀为了恭敬佛的关系,只好拿着个钵跟着佛走,一走一直走到精舍里去了。进了精舍去之后,就把他剃了。那个难陀心里在想了,在佛的威光之下,他又不好说我不想剃,但是心里却是边剃边在想家里的一个孙陀罗夫人还在等他的,哎呀,这个着急得不得了。

  那么剃了之后,没办法了,佛的威光大,他也对佛很恭敬,只好是等在那里,那么他总想找一个机会可以溜回去了。那么住了一段时间,总算机会来了。大家托钵去了,这一次轮班,轮到他看庙。他说好了,这个可以有机会了。佛托钵去了,他就把庙门关好,这个人还是好,庙的门都关好,关好没有差错可以溜了,他总是怕人家偷寺庙里的财产。他把每个门都关好,但是这是佛的威力,他关了东门,西门自己打开了,关了西门,东门也开了,关来关去关不好,没有办法了。他说这个反正寺庙里的财产偷完了,我也赔得起,最多我来赔完了,门随他去了,不管了。他想佛托钵是大路去的,大路回来的。我走小路,他就跑小路跑回家去。跑了一半,碰到佛了,他回来了。哎呀,他说怎么佛今天不巧,小路上碰上了,没有办法。佛就问他了:“你干什么了?”他这个就很老实,佛面前不打妄语,他就把他自己心里的思想跟佛说了。佛说:“你想你的夫人,好好好,你回去,我以后带你去玩玩,给你看一些东西。”

  那么他回去之后,佛就带难陀去游行。跑到一座山,山上有棵枯树,枯树上有个老猴子,一个雌的猴子了,老得很,牙齿也掉了,眼睛也瞎了。佛就指给难陀看,他说:“这个猴子你看到没有?”哦,他说:“看到了”。“那这个猴子跟你的夫人比比看,哪个好?”他说:“哎呀,这个怎么比啊。”他的夫人是年轻,又是在国内在当时是那个印度是最漂亮的女人,这个猴子又老又瞎,这个怎么比得上?这个猴子啊,毛长的难看的很。“好好”,他说:“你看这个难看。”“对对对。”“这一次回去,明天再给你去看看。”

  明天再给他看,就跑到这个天上去看了啊,天上一看看到天上的那个天子天女啊,都在玩乐,很好。但是再到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天女很多,天子没有,位子空在那里。这个难陀就奇怪,问佛了:“天上的天子天女都是充满了,玩乐的,怎么这个座子天子没有?天女那么多等在那里?”佛说:“你自己去问吧。”难陀就跑过去问了,他很恭敬地跟天女说:“大姐们,我看到天上的各式各样的境界都很好啊,都天子天女围绕了啊,天女围绕,天子游乐,这个地方怎么,你们这里天子没有?”天女就说了,她说:“人间有个难陀,他是修梵行了,就是出家了,将来死了以后,就生到天上来。”这个难陀很高兴,他说:“我就是难陀。”天女说:“你现在还不行,你现在身上臭的,你要下一辈子来才行了啊,生到天上才行。”佛就问难陀了,他说:“这个天上天女跟你的女人比比怎么样?”“哎呀,”难陀说,“这个天女跟他的孙陀罗夫人比的话,那孙陀罗夫人成了个瞎眼睛的老猴子了,那个不好看了,一比是不好。”所以好看难看都是比较的,哪有绝对的?那么这个难陀这样子就安心了,不想回去了。他为了将来生天,就出家修行了。

  这样子,佛过了一段时间又教化他了,带他地狱去看。看见地狱里各式各样的苦具,都在惩罚那些罪人了,有杀的,有砍的,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八大狱了,有磨的,有捣的,各式各样的。他跑到一个地方,有个油锅,火烧得很大,煎煮在烧,但是里边没有人。他就问佛,他说:“其他的地方苦具里边都有罪人在里边受苦,这个油锅怎么空起来?他们白白的烧干啥?”佛说:“你去问吧。”难陀就去问狱卒,也很恭敬跟他们打个招呼,他说:“地狱里很可怕,都有罪人受苦,你们这个锅子怎么烧那么大的火,空的,不是浪费柴火了嘛?”狱卒说:“哎呀,你不知道啊,人间有个难陀,他因为看到天上的五欲好,他就修梵行,出家做比丘。那么将来死了以后,到天上去享受,天上享受完了,福气享完了,就掉下来这个地狱来,来煮了。”我们看天上的寿命很长,在地狱看看很短了,他没有知道他是难陀了,他说:“那个难陀很快就从天上一会儿就死掉了,就要来的,我们要先烧起来准备好。”难陀再也不敢说我是难陀了。一说的话把他叉进去烧了不得了,赶快跑回来。那么这样子以后,难陀才是真正修行了,不是为了将来的五欲的享受了。

  那这里就是说,假使为了将来的五欲而修行的话,那也不行。这个还是别解脱戒不能安住,不能清净。所以说,我们过去的不想了,那么想未来,我们不是说下士道不是有嘛,我们要求来生的福报嘛,现在的放下,过去的放下,不是下士道嘛?你真正要修梵行的话,这只是人天福报了。修了下士道,他还是要对那些五欲境并不贪着,他下士道的修这个增上生是为了圆满有暇的人身来受持佛法的,并不是说到天上去享受那个五欲的。

  我们现在知道人间有别解脱戒,可以出家修梵行,而欲天,我们说这个天上是六欲天了,欲天里边却不能受别解脱戒,前面我们讲过了。只有菩萨戒,这个菩萨戒也是前辈子受了菩萨戒以后命终不舍,发心所得的菩萨戒,那么这样子真正要解脱还不行的。要求出离,还得要别解脱戒,尤其是最高的比丘戒,所以说未来的欲境还是不能要。

  我们再把这个《瑜伽师地论》的原文念一下啊,大家看一看它的原文是这样子的:“又诸菩萨住律仪戒,于未来世、天魔王宫、所有妙欲,不生喜乐,亦不愿求彼诸妙欲,修行梵行。”(《菩萨戒品释》卷一 二三)不是为了希望求那个天上的妙欲而修梵行的。“于彼妙欲尚如实观,犹如趣入广大种种恐畏稠林,况余诸欲。”对于天上的那些最好的妙欲,我们说为什么叫天魔王宫?他化自在天是最高的,欲界天最高的。那是五欲最好的一个天,其他的当然等而下之了。最好的也不去追求,把它看成什么,看成是虎豹穴,就是说一个森林了。根据《瑜伽师地论》的原文,是一个充满了虎豹野兽的一个森林,这样子的地方你去干什么?天魔王宫虽然享受很好,但是我们比丘去观,就观成它一个充满野兽的虎豹的一个森林,跑进去就给它吃了。所以说五欲的王宫多么危险,不敢进去。

  “意乐清净”,那么我们的发的意乐心清净,不是为了五欲,要为了真正出离。“无依住”,这是不要依了这个五欲要解脱。这是说过去的固然不能要,你说我要追求未来的好了,未来将来的也不能要。那么这里我们看一看,他过去的五欲心是人间的欲,如人间的什么转轮王位,而未来的,是说了天上的魔宫的五欲。什么原因?有原因的。因为律仪戒最高的是比丘,出家。以出家的戒为重。重点是出家的,我们前面说过了。律仪戒重心是出家的,出家的决定是人间。比丘戒,比丘尼戒这些只有人间有啊,所以说对人间的转轮王,最高的是转轮王位了,这个不要它。而未来的欲,(五)欲最高的是在他化自在天的魔王宫的五欲了。因为这个魔王宫的这个五欲是最高的,所以说未来他不一定是比丘了,他未来可以投生到天上,那么最高的五欲就是魔王宫。

  所以说,过去的,因为从出家的着想,过去的东西当然是人间的,转轮王是最高的,未来的却是欲界里边最高的是魔宫的五欲了。所以说从魔宫的来说,这是从最高的来说了。一个是比丘身份,出家身份,在人间是转轮圣王最高的,那么一个从三界里边,五欲最殊胜的就是魔王宫了,在欲界它是最高的。从这一点来说,贪着五欲,五欲最高的就是魔王宫了。所以,真正要护持出家的律仪,也不能为了这个贪着,追求未来的五欲而修梵行,像难陀一样。很现实,你为了贪求将来的五欲而修梵行的话,最后的结果,地狱里油锅要烧的。五欲的享受完了,以后的果报就是,生报是这个天了,天的报。后报,天报享完了就是下地狱了,所以这是还是苦了。没有解脱苦,那么这个意乐也不清净。所以说我们要,真正要护持清净出家律仪,也不能为未来的欲而修梵行,这个一定要放弃。

  丁三 不耽现在诸欲境

  那么下边是现在的,“不乐现在诸欲境,国王长者利养尊,反吐不食不尝味,在家对境舍贪着,出家永弃不少遗”。那么现在的五欲,也是从出家来说的,出家人五欲供养的,那么我们人间供养的,最大的供养、最好的供养是国王的供养了,长者的供养,里边大富长者,他们的供养是最高的。那么这些供养,国王也好,长者也好,他们的供养还看成反吐。反吐——我们吃了饭之后,肠胃不舒服呕吐出来的东西。那个再好的饮食,呕出来了,那实在是看也不想看,闻也不想闻了,那个气味很不好闻。

  所以说,把现在的五欲,受的利养,要看成为吐出来的那个东西。那你再吞下去吧,我们说当时比丘是不捉银钱的,他最受的供养就是最多是吃得好,衣服供养一些,衣服也只有三件衣,不能多一点的。那么这是三件衣,不能搞得最好的。这些就看成什么,看成是同吐出来的那个呕吐的东西一样,不要去贪着。哪个去贪着呕吐的东西,你说这个东西在没有吃进去之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最好的东西,但是吃到肠胃里边,吐出来了,哪个都不要吃了,自己也不要吃了,自己肚子里吐的东西也不要,也不想吞进去的,哪个要吃吐出来的东西。那就是把现在的五欲要看成为这个呕吐的东西一样,再也不要贪着它。

  那么这个我们说也有一个公案的嘛:以前不是一个国王啊,有人就是一些大臣就跟国王说,你养了一些国师,养在那儿,好象那么恭敬他、供养他,他们也没有做什么功德事情,就一天到晚在宫殿里边游,好象是闲在那里,你供他那么好干啥?后来那个国师知道之后跟国王说,他说,你现在国家里边有没有一个死刑的罪人?国王说,有啊。他就拿一个出来。拿一个出来怎么办?他说你叫一个刽子手拿一把利刀跟在他后头,叫那个罪人手上托一个钵。过去他们印度人吃东西都用钵的,就像我们的碗一样的,那么这个钵里边摆满油,把油铺到面上,完全满满的。那么你在四个城,东南西北四城。就是在城门口用各式各样的歌伎、唱戏的、什么的、女人跳舞的,四个城门都摆满。然后让这个刽子手押了这个罪人,捧了那个油,四个城门兜一转。国王说这个可以啊,很容易。他就把四个城门布置了很多的歌伎的,宫娥彩女啊,那些东西啊,民间的女人最漂亮女人,唱歌、跳舞的各式各样的,四个城门都摆好了。然后叫刽子手押了这个罪人拿了这个钵,一钵油啊。他说,你只要看到这个罪人假使路上油泼出一点的话,当场就砍头。对罪人要警告的啊。如果你四个城门走完了回来了,一点也不洒出来,赦你无罪,放你回去了,本来要杀头的。那么就可以,假使你这一走之后,可以放你回去不问了。但是你,假使泼出一点油的话,就地斩首,马上就杀头。

  这个罪人为了保命,就拼命仔细地捧了个油,专心致意地捧了个油走了一转。后来那个国师就对国王说,你问他,你说四个城门看到什么?国王就问他了,你东城看到什么东西了?他说,我不知道,我只拿了个钵恐怕油泼出来,我没有去留心那些事情。南门?也不知道。四个门都问完都不知道。那么这个国师就对国王说,他说你看嘛,我们出家人在用功,就是像这个罪人拿个钵一样,虽然王宫五欲很多,我们并不在心。那么这样子大臣就服了。出家人在这个五欲境中并不贪着,那么我们这边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这个罪人也不简单啊,一般的罪人你如果眼睛往东门,他们什么跳舞了眼睛一看好了,满钵的油肯定要洒出一点来,马上就死。所以他这个罪人也是专心一致的。

  那么我们说出家人修行要专心一致的,虽然在五欲环境里边,要一尘不沾那个很不容易啊。那么就是现在的五欲,那么你要做到这样子怎么样?就是要靠观想啊,就观想现在的那些利养这些东西就看成是呕吐出来的东西,为什么用呕吐来比喻?出家人出家的时侯,或者受大戒时侯,都发了心的,要出离,要离开五欲,那个时候已经抛弃了。现在你又去尝起来了,那不是呕吐的东西一样了吗?所以这个要观成呕吐的一样。这个味道非常之难闻,不能尝的,也不欢喜尝的。那么你再好的五欲境放在面前的话也不贪着,不会去受那个五欲的害,那么这些观想都是平时自己要观好。

  我们海公上师他是最重行持,法尊法师重在法相的分析,这两位大德都有他的特色。那么海公上师对于行持方面的东西,在这本《基本三学》里很多,在《律海十门》里边他就讲根本戒的时候,假使你要碰到女人的时候,该怎么作意都有的:眼睛一看的时候,就像是毒箭射过来了啊,这个不得了,你一看一接触之后马上会中毒死的;身子碰一碰,好象是刀砍的一样,把你个手砍断的;你假使跟她一起坐的, 话,那就是好象坐在一个深的陷阱的上边,一个很薄的微薄的树枝枝把你撑在那里,稍微一动下,垮下去就要掉到火井里边,烧死的;假使她跟你通信的话,来一封信,女人给一封信的话,那就是判死刑的判决书送来了,你要死了,就是要执行了。那要这样子的观想。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如何地要防止犯戒的,防止烦恼生起的一些修法,这些都是修法啊。

  不要看了我们讲戒,没什么意思的,回去了。你回去了,你自己么这些修法就没有得到了。没有得到的话,律仪戒就不能清净,戒不清净的话,小则犯这些戒、犯小戒,大则还俗,甚至于破根本戒,这些就是支分不具。所以说我们不要轻视这些啊,持清净的戒,这些支分都要具足,然后戒决定清净。

  这里就是说,这个我们看宗大师一句话啊,我们给大家念一下,“于出家众” (《菩萨戒品释》卷一 二四),他说出家的人,出家的五众了,要放弃那些过去的贪欲,现在的,这个一定要“必不可少”。在家的,他当然苦,因为他的身份不同,对过去的那些利益、财富、享受,对现在的他不能全部丢完,只能心里不起执着就完了。而出家的绝对一点也不能沾。所以说,它这个提高我们的警惕,就是说对出家的五众来说,“若不能修生死过患,特修欲尘所有过患”。假使说你不修生三界轮回的苦,它的害处,尤其是欲界的那些害处,就像前面所说的用这些方法,或者是那些是丢了的粪秽或者是虎豹穴,或者是反吐。不用这些来摄持自己的烦恼心的话,“则定不能善护尸罗”,决定不能很清净的护持你的戒,这是肯定的。如果你没有这些观想来保护你的心的话,你的戒决定持不清净。这是宗大师的话。

  那么我们说要持戒清净的话,这个仔细观想啊,经常要想。然后戒才能清净。如果你说,哎,我不会的,随它去了,没有那么闲去管那么多,东想西想的。你这个不想的话,决定不清净,这是宗大师给你下的定论。

  我们再回顾一下啊,我们宝光寺的一位同学,他是五台山下来的。他就跟我说了,也跟他同学都说,他说我这个人经过了很多的,什么关口都经过了,那就是女人了。就是说他什么都经过了,我是保险的,这个戒是不会犯的。当时我就跟他说了,我说你是三果罗汉吗?三果罗汉才能说这个硬话,你如果不是的话,你怎么敢说啊?这个他还不相信,他好象还不服。没有半年多,他害病了,住到当时宝光寺——新都一个陆军医院。住里边住了一个月左右,跟那个护士两个生起感情来了,出了院之后还要把护士招待到宝光寺的素餐厅来吃饭,被我看到了……后来他自己跟我说了,他说:“我现在不行了(他会武的),一点气力也没有了,什么东西了,一天到晚缠了个女人打不开了。”最后跑掉了,离开宝光寺了。

  你这硬话不敢说的啊,你说你能够保险了?你没到那个程度,你不注意那些,结果就是掉下去了,差一点点,后来他说因为其他原因,迁单了。迁单了嘛,这个女人也再见不到了,离开了宝光寺嘛那就再也见不到了,那么大的戒还没有犯,但是如果再拖下去就完蛋了。所以这些观想自己不熟练,不练习的话,自己没有把握的。你说你有把握,就是没有把握。很现实很快,当场就戳穿了。那么多同学也亲自看到的。开头的时候他才来,吹得很凶。他说经过什么什么女人都给他拒绝了,什么什么女人都看过了,都不要。这就是有把握,结果大家看到他毫无把握,军医院里的一个护士,也没有什么,我也看到这个人也不是什么样子不得了的漂亮,就这么迷掉了,完了。这个这个有什么了不得。就打败了。

  丁四 身心堪寂

  下边“身心堪寂”,“四者身心乐远离,依止律仪喜足生,独处静居堪寂味,行想慎观颠倒境”,这个就是身心远离。

  我们先把《瑜伽师地论》的原文看一看,第四条,“乐住远离”就是科。“又诸菩萨,常乐远离。若独静处,若在众中,于一切时,心专远离,寂静而住。”(《菩萨戒品释》卷一 二四)心专心地离开五欲远离,寂静而住。就是一些菩萨了,菩萨戒的啊,不要说修菩萨戒,就该到闹市去做好事啊,怎么怎么的,什么寂静,怎么远离?这个是声闻的,我们要入世。“佛法在世间”,下边“不离世间觉”不管了,“觉”,他不要了,只要在世间,世间去就可以了,就是实践菩萨道了啊。那么你看看菩萨戒里叫你远离了,要寂静而住。

  “不唯于是尸罗律仪而生喜足,依戒住戒勤修无量菩萨等持,为欲引发证得自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说,菩萨受了菩萨戒之后,要远离的,在静处要专心地远离五欲,不要使心攀缘那些,寂静而住。但是这样够不够?这是持戒很清净了,还不够,这样子持戒清净不能满足,你说我持戒都这样子很好了,就满足了,不行。“依戒住戒勤修无量菩萨等持”,戒你还要上去了,依了戒就要住在清净戒里边,还要精勤地修菩萨的等持,修定。

  我们前面在讲《俱舍》时侯,就讲过——“增上三学”,大家学的记不记得啊,考也考过了,讲也讲过了,不晓得你们肚子里还有没有这个东西。什么叫增上三学?这个学戒它是为了修定,增上的,要修定的。修定是为的是要得慧,得了慧是为的是求涅槃。这个三学都是为了前面的目的而设置的,并不是以此为足的,这就是增上三学的内涵之一了。其他还有其他的意思了,当然,其他不相干的我们暂时不提,这个就是增上的意思。住在戒里边,清净的戒持好了之后,并不能以此为满足,还得往上修定了,求那个定。得了定之后才能够得自在。没有得定之前,只是勉强地“石头压草”一样的,不做坏事就完了,心里的烦恼根子还在的,观的力量还不强的。我们经常说持戒没有得定,这个陶器没有经过这个窑的火烧。没有经过窑火烧,这个陶器碰不得水的,碰了水就化为泥土了。如果经过窑火一烧,就是得定火烧过以后,等观里出来之后,那就是牢固了。不要说冷水化不了,开水也化不了,你摆在锅里边烧也烧不化,那就是经过定火不一样。所以说我们得戒之后,不能满足,还要修定,那么这里就是海公上师他自己修行经验啊,这里写的有一点不完全一样。

  “四者身心乐远离”,这一样的,身、心都要远离世间的五欲,“依止律仪喜足生”,那就是喜足了,这是很重要的啊,这里我们《瑜伽师地论》说的喜足还不行,但是你没有喜足更不行。

  (4A)那你持戒决定持不好,第一个条件,安住在戒里,安住律仪中。我们经常《上师供》念的嘛,安住律仪中,安住涅槃中,最初就是安住律仪中。在律仪里边,持戒当中安住很高兴,很满意,我持戒感到自己很舒服,很殊胜。人家不持戒,啊,这个人可惜了。这个才是心对戒起了爱乐心、喜乐心,这是最初的要求。那么这最初要求够不够?还不够。单是喜乐意住于戒中,还得往上爬,安住律仪涅槃中。一层一层上去,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最后由慧证涅槃,这才是最终的目的。涅槃就是菩提,从灭除烦恼那些苦的一边看就是涅槃,无住涅槃了。那么从积极方面看就是佛的大菩提了,那么我们最高的目的还是涅槃,菩提涅槃。那么戒是初步的,固然要对戒生欢喜心,但是到此为止,止住了,不再上去也不对。所以说,我们说“依止律仪喜足生”,这是第一步,自己持了戒之后,感到很高兴,这个戒对我来说是宝物,保护我的,就是能够使我不犯戒的,心里很欢喜。这个是最初的心要。

  “独处静居堪寂味”,自己在寂静之处,能够修定,这就是定来了。你单是持戒,持喜足了之后,定才来。如果持戒的时候,心感到很烦恼,那定永远不会出来。所以说这个海公上师从他修行经验,把这个根据给你写出来。你要修定,先要对持戒的心生起欢喜心,满足,喜足。这样子才能够进一步上定。

  那么根据《瑜伽师地论》的意思,就是同样的,但是把修行的过程更仔细的给你剥出来了。就是说你先要对戒喜足,住了戒里边感到很安乐,然后再能进一步得定。《瑜伽师地论》它就是教你对戒不能于此为满足还得修定,但是如何修定的方式,海公上师就给你讲了。先要对戒生喜足,安住于律仪中,对律仪,住在律仪里边安逸,感到很舒服。然后再进一层修定,这个是海公上师的悲心。他再阐发一层,把你们这一层梯子。在古代的,上根的,根器利的,这个梯子不要也上去了。我们后来的末法时期人,没有这个梯子上不去了。所以说这个梯子要跟你说一声。先要在戒里边生喜足心,然后再追上去求,得定。“堪寂味”慢慢有点定的味道了。

  “行想慎观颠倒境”,行动、思想要很谨慎的,不要堕入五欲中去。无颠倒,什么叫颠倒?常乐我净了,明明是不净的,你说是清净。这是对男女事来说了,男女是一张皮,包的里边血、肉、骨头,这还不说,还有痰、涕、那些肠胃的液体啊,还有大小便,这些东西。有什么干净?你说皮干净,里边不干净。如果一张皮扒下来,丢在地上,你看看,它干不干净?那个害怕死了,那个啊!所以说总的加起来、合拢来一个假合相,看了挺清净,你把它一分析的话,没有一个清净的,这是颠倒了啊。那么,常乐我净了。不净为净。无常为常。没有我,不自在的,当有个我。不快乐的,是苦的,当这个快乐。颠倒,不要去上当。那么,这个就是说,身心远离之后,还得要追上去,要修定,单是有戒不能出生死,要定,单是有定能不能出生死?定里边还要慧了啊,所以说增上三学了,一层层上去,真正的无漏慧,般若的智慧出来了,照见五蕴皆空了,然后度一切苦厄。如果你还没有这个出来的话,你还不够,那么单是能够安住于戒中,还不能满足,还得往上爬。那么,这是第四条,身得解脱啊,还要得定。

  丁五 言思如理

  第五条,“言思如理”,那么这个,我们还特别重要了。出家人,总欢喜冲壳子,东聊西聊的,因为他其他的五欲放掉了,那么男女的事情,也不好去做了,这个其他的一些享受五欲的,吃喝玩乐,都要放下了。那么什么,只好思想里边,那个想入非非,嘴里边乱说一派,这样子嘛把自己烦恼的气味发泄一下。我们就看到冲壳子是最害人的,杂话,出家人里边散心杂话。我们现在好象好一点,前面一段时间,就是三五成群,一起在讲什么东西的,天上地下什么都讲,甚至于批评这个道场不好。因为这个心中有鬼,就不敢在这里讲,跑到那面一个楼里开黑会去了。结果这些人基本上都走完了,这是心不正,散心杂话,这是对戒律也是有害的啊。

  “五者言思习清净”,说话,思想要清净,不要有过失,那就是,那些杂话不要说,那些不正的言论,对我们说是绮语了,就是无稽之谈,对修行没有好处的言论不要去说,思想不要起恶寻思,不要东想西想的,打妄想。这里不对,那里不好,都是自己最好,我这么好的人就要找个最好的地方。那么就好了,妄想就多了啊,那么这些言论也好,思想也好,要清净,不要去执着那些,入了一个邪的过失方面去。

  “虽处杂众不染纷”,人多的地方,不随着它生起烦恼,不染纷了,就是不让那些自己心里烦起来了,贪,瞋,痴生起来了,不随了因为处于人多、乱的地方,自己也染到那些,纷,就是烦恼了,贪,瞋,痴之类的东西。

  “偶一失调能速知”,假使我们说凡夫了,万一,偶一假使失调了,弄错了,或者说了闲话了,说了不正之言了,或者动了不好的恶寻思了,怎么办?自己要警觉,正知正见,提起正知来,“哦,这个不对了”,我们每一个人心里要有一个纠察师,就是正知,这个正知就经常观察你,起了坏念头,不对。这个念头就不能起来啊,赶快悔过,以后再也不要给它起来啊,做一个坏事情,哎呀,做错了,赶快不要做。如果你没有一个纠察师的话,做了还不知道,这个就是没有正知,一定要有正知在后头观察。

  “深见过患猛利悔”,你做了事情,做错了,或者是话说错了,思想错了。要知道它这样子下去,有什么过患,现世要产生什么后果,来世又是什么果报,这些都要看。我们在忏悔的时候,经常要问了,“于自作罪知道否?”犯了罪的知不知道?这个罪犯了之后,将来堕到哪里去知不知道?这个知道了,然后恐怖心才起来了,如果你不知道,不知道,你恐怖心生不起来了,那就忏悔就不诚恳,不深切,要知道这个罪。

  很多人对这个,过午不食这个持午这条戒,认为,哎呀,现在这个时候,持什么午嘛,大家都是三顿,我们吃了两顿,都是营养不够,什么什么。但是你《四分律》你去看一看,犯了这条戒之后将来堕哪里?地狱嘛。那么你害不害怕了?吃一口饭,下一次地狱,咽两口,两次入地狱。吃一顿饭你地狱里要去好几次了,每一次去时间长的不得了,一顿饭,晚上你说今天开许吃一顿,你自己犯了戒犯一顿,那么一顿饭,你算算看你咽了几口?连饭带菜,一共咽了几口?咽了假使你说咽了五十口,那你五十次下地狱,每一次去多少时间?很长啊,那划不来啊,我们吃了一顿饭代价是要再下地狱去五十次去受苦,何必呢?我们当然不要吃了。如果你见了这个果,它的将来的果报,过患你能够真正看到了,持戒就自觉了,如果你不看到,什么地狱哦,我没看到过,你敢拿个地狱给我看看,好了,你算了,你去犯好了,这样子么,你佛也不要信了嘛,佛说的话你都不相信了,你何必要出家作比丘?那你还是去做在家人享受去好了,那些青年人,吃喝玩乐一天到晚,钞票用完了去偷,偷不了去抢,抢了之后还是吃完了。男女什么,吃了喝了,这样子生活你去过。是不是好你自己慢慢去考虑。我们感到这是可怕。

  那么这是我们海公上师的,他从他行持上发挥的。那么在这个《瑜伽师地论》的,它是重点就是说,我们说,在处杂众的时候,不要说那些不正的言论。因为人多了就说闲话了,你跟了人堆里的时候,不要说那些不正的言论,就是比丘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乃至少分,不但是不欢喜说,一点点也不要说。假使一个人远离,独自静处的时候,就不要起那些恶寻思,不好的思想。这个思想一点也不要起,不要说欢喜,有的人就是欢喜坐在那里,东想西想的,啊,怎么怎么。今天哪里去玩,明天哪里去,什么是昨天碰到那个人给我怎么说,他怎么恭维我,他又供养我好多钱,恶寻思,不要起,不但是不要欢喜去想恶寻思,乃至少分起一点点也不要。

  那么起来,万一你起来之后怎么样?假使失念了,起来时候马上去忏悔,猛利去忏悔,要深见其过患,就是起了这些恶寻思,说了这些不正的言论,将来要受什么果报,现在要什么后果。你说比丘了,我们说比丘的威光你看好了,我们就是凡是持戒清净的人就是有威光,大家看了他都生欢喜心,恭敬心。如果持戒差的,看得好象没有威光的,好象一朵花,蔫掉的花一样的,萎缩缩的那个样子,这个自己人家都可以很容易看出来,这个就是当下的效果,持戒不持戒当下就是产生这个,那么后面的就是人家讥嫌,骂这些。当然犯了大戒的,人家就骂的。上海一个居士,因为某一个法师,他是有家的,给人家作了戒和尚了。啊,大吵大闹,不但是到处散发舆论,甚至于到北京去告,这样子,你这个不光彩了啊。所以这里就是说,假使偶一发生之后,就要去猛利地忏悔,知道它的过失,“安住正念”,就是《瑜伽师地论》的原文。

  在海公上师那里,就是更给你进一层,怎么下工夫,都给你说了。意思还是一样的啊,言,就是言论,不正之言论不要有。思,不正的思想,不要有,那么就是说,在人多的时候,不要去乱凑。就是不要去说闲话了,不正的言论。我们说比丘,一般最好不要人多的地方去,但是在家的习气,却偏偏欢喜人多好热闹。我们这里走了一位很好一位年轻人啊,他也对这里感到这里清净,学修都如法,去了来,来了去,去了来,三四次,最后还是走了。问他,既然是这里很好很好,为什么不住?他说这里好象是太冷静,不热闹。他欢喜,青年人了,三五成群的,东说西说的,大家谈谈笑笑,这个他的满意了。这里大家,拿本书,要么做什么事情,要么洗衣服,没有功夫跟你说闲话。他感到这个好象不够味道,走掉了,最后还是走了。那么这个我们说比丘,出家不是跟你东说西说的了。你东说西说决定要犯过失的,持戒不清净的,能够有这样的环境是好得不得了,你还不要。不要,你就是不想修行,那就算了。

  丁六 自顾尊高

  第六,“自顾尊高”。“六者自尊不轻蔑,自许凡夫下劣辈,闻诸菩萨难行事,猛勇勤修令渐能”,这个很多人要犯的啊。自尊,自己要尊重自己,“菩萨自尊羞耻恶行放逸”,自己尊重自己啊,我是出家人,我是修行的,我发了心来修行的,“不轻蔑”,不要看不起自己。哎呀,我这个人反正是学也学不进,戒也持不好,定根本没有,气味也没有,什么神通,根本谈不上,没有希望的,将来什么,什么出生死什么的,就是极乐世界能不能生都成问题,自己是毫无用处的人,自暴自弃,自己轻蔑自己。

  “自许凡夫下劣辈”,反正我是凡夫嘛,我怎么做得到啊,这是菩萨做的事情哪,我是凡夫啊,我是没办法了。哦,他们是上根利器啊,我是下根啊,我不来啊,搞不好啊。自己都退了后头去啊,什么都不想做。“不说我辈是末法有情不堪作佛持戒等”,那就是说,不要说这样子的话了,我们这些人啊,是末法时期的有情啊,这些事情是佛在世的人做的事啊,我们做不到了。什么持午?哎呀,这个时候讲持午了,我们末法时期都是贪瞋痴那么重,这是佛在世的时候啊,吃一顿两顿的,我们这样做不到了,三顿啊。我们温州碰到一个小年轻人,出家人,他听说我要开道场了,他说我来好不好,我说好啊,你来了,年纪轻能学嘛最好了,我说来嘛。他问我规矩什么,我说我们这里嘛,什么什么,根据佛的戒吃两顿。哎呀,他说两顿啊,好象他不习惯。我说你怎么,你平时吃几顿,他说我吃八顿。那两顿不得了了,吃了四分之一的事。给他去掉了,他受不了,没有来。这个是好象凡夫嘛,哎呀,我们是末法凡夫怎么两顿,我八顿还嫌少,一会儿要吃一会儿要吃。

  “闻诸菩萨难行事”,尤其是菩萨难行的事情,行菩萨道,哎呀,这个菩萨做的事情,我们凡夫做不到,不要有,自己不要轻蔑自己,不要自暴自弃,不要说自己是末法时期的有情、凡夫做不到。听到难做的事情,“猛勇勤修令渐能”,要勇猛地去做,做不到发心将来做。这是练习菩萨的种姓,菩萨种姓就是自己磨练出来的,如果你永远看到难行苦行,哎呀,这个事不是我做的,永远作不到菩萨了,永远菩萨行行不出来了,这个很重要。堪能性如何培养,就是这个时候培养。

  这个我们看这个《瑜伽师地论》文,我们当然不全部念,很长了,它就是说,对听到菩萨做的难行地方,做不到地方,不要害怕,也不要退却,就这样想:他既然是人,他修做得到了,慢慢修,修上去了,我也是个人,我只要慢慢地修,将来决定也能做到,这个心要有,现在即使做不到,将来我会做到,那么现在就不要退了,不要说我做不到,哦,退了,什么都不干了,就是现在稍稍地做,做得到的做一点,做不到的发愿我将来要做,这样子慢慢趋向这个菩萨道的道路就越来越近了。如果你退了,哎呀,这个我们做不到的。我们不行的,我们只能做这个下边那些小事情的,好了,你永远做不到。这个《广论》里边一样的,我记得也是这么讲的。反正佛的经是千篇一律的,就看自己如何去领会,如何拿来自己实践,如何去修,如何用它了。那么假使说,万一自己做不到,这个心,下劣的心如何把它去除,那就是说,我们假使有这个心,念头,这个事情我们做不到,我们是个凡夫,这个我们听到很多了,就是我们道场的人,我这个我怎么做得到啊,我是凡夫啊,这个话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念头很自然的,自己轻蔑自己,要怎么样除掉这些,就是我们修行就是要除掉这些念头了。

  “当作是念”,这个是《瑜伽师地论》的话,应当这么想,观想,都是观想啊,我们说学戒不是死板板地学,都要观想的,观想然后持这个戒的堪忍性才会出来,持戒才能清净。怎么观想?除了观想之后发起勇猛的心来,他是人,他慢慢修,能够成就了,成了菩萨了、大菩萨了,他做到了,那么他也不是一开始就会的,那么我也是人,我开始就象他那么高的做不到,但是我一步步上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我将来大学还会毕业了,再作研究生了,考博士也可以了。

  那么你这个心发起来了,你小学,幼儿园起,虽然幼儿园进去是唱唱歌了,吃吃果子了,好象看起来跟他们那个研究生博士生差得太远了,但是你将来会到啊,你不要连幼儿园都不去了,那完了,永远做不到了。所以看是小事地做啊,慢慢慢慢的你自己发心,将来这样上去决定会做到,那么就说现在能做到的,要猛利地去做,暂时做不到的,就是我将来要做。这样子发勇猛心,这个就是产生菩萨的堪能性,也就是积聚资粮、净除罪障的方法。

  这个很要紧,我们说有的人是退了,做不到,退了,两顿,做不到的。你两顿做不到,你试试看嘛,一个月吃几天,慢慢地多吃两天,最后天天吃了。实际上我告诉你们, 很多的居士他写信给我,到这里来吃两顿的时候,他回去也是练习两顿,当然不是天天了,他说都有得到一定的好处。有一位他本来是失眠的, 他说吃了两顿之后, 不失眠了,睡下去呼呼大睡一直到天亮,中间就不醒,甚至于醒都不醒一下。那么还有的是,他说,他吃了两顿之后,不但是没有感到人瘦下去,精神不够,反而感到精神很好,他说他想长期吃。我说你长期吃还不行,他搞运动的,我说你要,因为在家身份跟我们不一样,运动量大的时候,你还是稍微吃一点也可以,不一定是勉强长期两顿。那么再个他们北京中医学院的一个学生,他就跟我说,他们研究下来,从中医的立场来看,我们这里也有中医,吃两顿比吃三顿好,对身体有好处,比三顿好。那么我们古代的养生的里边虽然没有提倡两顿,但是早饭要好,中饭要饱,晚饭要少,也叫你少吃了,少吃,因为在家人他不能不吃了,少吃,出家人放掉了嘛,也没啥关系。

  如果说你两顿不行的,我们再举个例。五台山的在家人,我们五台山住了十几年都看到的,身体非常棒,他们是山上爬上爬下,每天劳动都要爬山的,吃几顿?两顿。他们天很冷了,早上出去起码九点钟左右才能出去,太阳出来了才能下地。一下地九点钟十二点钟回家吃饭了,那你好容易爬到山上去,搞了几分钟又下来了,这个划不来了,他要干到两三点钟回来,两三点钟回来再吃一顿好了,晚上不吃了,五台山他们在家的生活是这样子,不见得他们身体就垮掉了,没有啊。那么还有这个他们的两顿比我们还差啊,油也没有的,不晓得现在什么样不知道。以前在五台山他们的在家人,一年到头只是过年的时候吃一点油,平时没有油的,菜只有酸菜,其他全没有的啊。他们家里我吃过,因为我们去劳动的时候,就在他们那里吃。粮食品种很多,有烂山药,有窝窝头,有什么这个,还有什么这个,油荞面,还有什么油面各式各样的。一盘一盘拿来都是粮食,菜是一点酸菜,一点醋,就这么的。他们一年到头如此,就过年了吃点肉,吃点油,平时都是这样的简单生活,但身体非常棒。你说怎么说,营养不够了?营养蛮够啊,他气力比你大得多,他上山下山气也不喘,我们上去爬几步,喘得来坐下来休息了,他不要坐的。

  再一个,我们一起上山的一个,那个时候我们出家,他也是上海的,他是一个老木匠,他是老胃病。老胃病嘛当然了,吃两顿,人家说胃病的人嘛要多餐少食了,次数多一点,每顿少一点。他在上海胃病很厉害,跑到五台山两顿,当然了他才进来,新戒,没有条件说我要吃三顿,吃四顿,不好说了,也不好开小锅。开了小锅,那海公上师看到一脚踢过去,迁单的,把锅踢掉了,马上迁单的,没话说的。那个当然才来没这个胆子,但是他一年以后,胃口好得很,脸象苹果一样了,脸红起来了,什么胃病没有了,吃饭很好了。这些东西都是人家好好的,饮食方面自己能够按时按量地吃下去,他胃病也好了。当然了,不是说每一个人胃病都这么会好,但是说不要太害怕,胃病那不能吃两顿了,这个,这是你心理状态了,心里的抵抗力已经没有了,那更糟糕了。他硬了头皮啊,两顿吃吃吃,吃了又吃胃病吃好了,他很高兴。他说以前在上海胃病什么药都吃过了,没有吃好,就在五台山住了一年,发现胃病没有了,看不到了,找也找不出来了。

  所以说两顿不要害怕,我们这里为什么说这个话,很多人劝我们你们好开了,他们什么道场两顿了、三顿了,什么什么三顿了,你们也三顿好了,再不开人都走完了。我说走的人不是两顿走的。他有他的其他原因走的,如果两顿走的话也不来了,我们一来就是两顿,他们都不会来了。

  丁七 调顺不恼

  下边我们再第七条,“七者调柔观己过,不伺他非不放任,悲心补救无损恼,令彼舍恶发菩提”,起悲心啊,不要看人家的过失。我们在中国的佛教,这是对这个很强调啊。“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个是个格言,就是我们坐下来常常自己的过失要想一想,说话的时候不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这个是很好啊,我们中国人这一点是做得很好的,佛教里边这一点我们发挥得特别好,那么这里就是调柔啊,要常常看,虽然是真呢,不要我了不得,你们都不如。我们就是看到四川有个僧人,什么什么说了半天,最后他来个评论:“他怎么好跟我比,我是了不得的人了,他怎么好跟我比”,那是虽然自己做了一点,好象持戒方面做了一点点,苦行之类东西,就把人家看不起了,自己抬高得不得了,我慢贡高去了。

  前面说自己不要下劣心,不要自己好象什么什么的,把自己自暴自弃。也不要走另外极端,把自己抬得高的不得了,好象自己这个世界上就是我才行,你们都不行的。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人家说这个人,“他怎么好跟我比哦”,这个话,哎呀,这个味道你看看,我慢贡高的,表现得太强了啊。那么就是说虽然自尊,不要自己我慢贡高,要看看我们的过失很多啊,我们跟佛的差距太大了,不要说跟佛的差距,跟那个菩萨,跟那些罗汉,跟那些得了初果的,跟那些见道的,乃至得了暖顶忍的,我们比比看,什么都不行。所以说自己过失太大了,毫无可以骄傲的地方,那么自己要看看过失,那不会自己贡高我慢了,调柔了,不会刚强,自以为了不得了。

  “不伺他非不放任”,人家的过失,不要专门去找空子啊,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他有缺点的人,不要不管他,我们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地狱众生他也是佛性的啊,那么他们犯了一些过失,不要随他去,把他丢了。啊,这些人不可度,我度不了,不去管他了,还是要发心。

  “悲心补救无损恼”,那么假使有人犯了过失,要起悲心,按了如理的方便,就是不是乱搞啊,不是自己乱开方便,以佛制的方便来补救,不要损恼,不要去损恼人家,不要使人家心里感到难受了,不要去呵斥之类的。

  “令彼舍恶发菩提”,要各式各样的方便,慢慢的引导他,把恶的事情舍掉,最后还要使他发菩提心。这个我们回想一下,你们天天念《五字真言》,十大愿,说的是什么东西,就是这个,打我,骂我,杀我就是令彼发菩提之心,不但不恨他,还要使他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什么?成佛啊,要他成佛啊,菩提心一发的话决定成佛。那么我们对一切对于自己迫害的有情,不但不恨他,也不是不睬他。有的人说我们是直心道场,他对我有冤我不报,但是我不睬他,不度他。啊,这个菩提心自己就没有了。我们说发菩提心不舍一个有情,哪怕是这个有情是你累世的冤家,世世代代是你冤家。也得要度他,而且更要度他,为什么?他对你身上造了很多罪,如果你不度他的话,他因为你犯了很多罪,受很多苦了。你赶快把他度了。佛要先度提婆达多,因为这些恶人不度的话,他要造的罪很多,受害的人也很多,把他先度了,众生就不受害了,他自己也少造恶了。所以这些我们要发心,发菩萨心了就是要使他赶快把恶舍掉,发菩提心。

  那么这个我们看在《瑜伽师地论》是怎么说。“又诸菩萨,住律仪戒” (《菩萨戒品释》卷一 二七),菩萨安住律仪戒里边,表面上不犯了很好了,但是要“常察己过不伺他非”,经常要观察自己的过失,自己还有很多地方不到家的,不要观人家的过失,那就是照镜子照自己,不要照人家。我们听《广论》磁带听过的人,这里不少啊,总是一开头就跟我们说,我们学了很多法,佛的很多的那些是是非非东西知道了,这个知道了是一个是非的镜子。

  (4B)这个镜子是照自己的,看自己功德是不够,过失很多,这样子勉励自己好好修行。只照人家的,你看,哎,他这个没有做到,那个没有做到,什么什么的,一无是处。日常法师那个话,都是妖魔鬼怪,自己是不得了,那你看看自己到底做了多少,恐怕还不如人家。反正我们总有一个习气,人家的好处看不到,人家的坏处,一点点,芝麻那么大一点,就看成须弥山那么大,把它扩大之后,把它否定,这个人是坏人,不好,我不度他。我这世这个是没办法度的。这个是一个 之类的,就是把人家的过失扩大了,这个不要。

  “普于一切凶暴犯戒,诸有情所,无损害心”,对那些凶暴的,犯戒的一切有情,不要起损害心,别人看了坏人,最好他受报,这个人假使做了不如法的事情,对自己不利的,最好他现报,啊,这一辈子报了,你看哪,因果来了,才高兴,如果看看这个人还没有受报,甚至于这一辈子,好象看看福报还蛮大,啊,这个东西,因果到底有没有问题啊,这些埋怨多起来了,佛说的话到底对不对啊,要产生这些想法,这个你怎么会知道?对因果,那时三世因果,不是现下做了点事情,产生的因果全部在这里表现出来。它引起的果你还没有看到,只有佛才知道。

  所以说我们不要起损害心、瞋恚心,要上品的悲心、大悲心,来对他起饶益心啊,以悲心来饶益他,甚至于要证到,要他发菩提心。文殊菩萨的愿了,象这样的人,我们不但不恨他,不要去恼害他,而且还要饶益他,怎么饶益?这个就是宗喀巴大师的话。《瑜伽师地论》要饶益他了,怎么饶益?宗大师就具体的跟你说了,就是说做善知识。我要做他的善知识,就是文殊菩萨的愿。我要做善知识,令他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不要随烦恼转,就是不要跟了烦恼,慢慢修行了,叫他菩提心生起来,断了烦恼,最后成佛。这就是文殊菩萨的十大愿。

  我们天天念《五字真言》,这个要拿过来用。不要念过了算了,报销了。我们现在最近这两天好一点,念得慢了,慢的时候你可以看,你在念什么,心里有个数。如果你念快了,嘴里“啪啪啪啪”过去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嘴里“啪啪啪啪”很多,心里什么没有,这个没有用的。我们说念经就是要把经上的东西反应到自己的思想里去,使自己的思想跟这个经慢慢接近,慢慢契合,最后融化成一个。这个文殊菩萨的十大愿的思想,成了自己的愿了,那好了,你就是文殊菩萨的愿心已经有了,成就文殊菩萨的第一个因素已经成就了,这是第七。

  丁八 耐他怨恨

  下边是第八,“耐他怨恨”。“八者堪忍他方害,骂辱捶打刀杖侵,正观安忍远八风,渐能三门获清净。”要这身口意三门清净,就得要有忍辱的心,人家害你要忍耐。他方害,即使他故意,这个人很坏,故意来刁难你,故意来害你。“不忍能坏一切成就故兴起众恶”,假使你不能忍辱的话,一切成就都会坏掉。我们修行要靠忍辱,但这个忍辱我们说不是奴隶。很多人就是把佛教的忍辱看作是奴隶性,我们的忍辱有原则性的,自己的利害放在一边,人家的、众生的,为了众生的利益自己忍受一切痛苦,要忍辱。如果看见人家在受苦,哈,不关我的事,他在受苦,各式各样的一切众生(受苦),我忍辱,随他去,不管,这个错掉了啊,完全错掉。人家受苦要去救他的,不能说忍辱就不管了。对自己,他方害自己,那是忍辱,不要跟他斗,骂辱,人家骂你,侮辱你,打你,甚至刀杖侵,杀你,砍你,那个要忍下去。

  怎么忍,《菩提道次第广论》就讲了,忍辱波罗蜜讲得很多,最起码的我们就这么想,这是业报。无缘无故他不会打你的,为什么不打别人,打你?这是业报,过去跟他有怨了,或是过去对他不起。再一个就是说他是烦恼作主的,他本身就是个神经病,和神经病一样,自己作不了主,烦恼给他作主,那么哪个打你,烦恼在打你,烦恼不好,我们要断烦恼,自己烦恼断掉,他的烦恼也要给他断掉,这才是正的观。很多很多,举了两个例。

  “正观安忍”,也就是说要如法地观。最高的观就是法空,一切法空,能看所看都没有,都是自性空,那就根本就无所谓了。安忍,各式各样的观法很多,最高的观法就是法空。这样子能够以正确的观来对待,才能够安忍下来。要远离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个我们看看很容易,“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我都不要,我不贪,我不为它所动。苏东坡,“端坐紫金莲”,后来一句话,这个佛印禅师“放屁”,马上就发起脾气来了,马上连着过江跟他辩论去了。这个就是八风胜不过了。能够这样子做,忍辱有了,八风吹不动了,才能够三门清净,否则的话,你说要三门清净的话,身口意清净,持戒就是身口意清净,能够善持律仪戒嘛,就是身口意三都是离开那些过失,清净了。那么你要三门清净,持戒清净的话,必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忍辱了。

  那么那个菩萨戒里边就是,《瑜伽师地论》的文是这样子的,“又诸菩萨住律仪戒,更复遭他手足块石刀杖等触之所加害” (《菩萨戒品释》卷一 二七),就是他手打你也好,脚踢你也好,石头掷你也好,刀砍你也好,棍子打你也好,“于彼尚无少恚恨心”,对他一点点恨的心都不起来,“况当于彼欲出恶言,欲行加害”,心里对他恨的心都不生,何况对他要出恶口骂他,乃至要打他害他,“况复发言毁辱诃责,以少苦触,作不饶益”,稍微受了点苦,就做一些要使他受很大的损害,不饶益他。这样做自己将来很苦恼的,要受损恼的报,所以不要做,不做这些。那么这里就是说不起恨的心,这是三门清净了。不起一点点的瞋恨心,意清净。不起恶口骂他,不起恶言,不起骂他的话,口里不出骂他的话,口清净。最后身不去加害他,身清净,这是三门清净。所以说海公上师的这个集的东西是非常精粹,但是你如果不看原文,你不知道讲什么东西。三门清净,怎么三门清净,就是人家打你骂你,什么东西啊,甚至刀砍你,你对他心里不起一丝毫的怨恨心,心清净;不用口来骂他一句不好听的话,口清净;然后也不用身体来做一些对他有损恼的事情,身清净。这是三门清净,这三门清净这样来的。

  人家对你再不好,再不好,说了半天就是文殊菩萨的愿,十大愿你们再想一想嘛,这些都是在里边。打我骂我杀我害我疑虑于我,令他发菩提之心,最后都是发菩提心。我们希望你们念了之后要好好想一想,对不对?先是想这样对不对,然后想对了,我要不要这样做。

  当然我们这里有两类人了,一批是对密法有意乐心的,修密法的。有一些是来学法的,暂时学一些密教的功课,以后他毕业之后还是学净土,学天台,随他自己的。但是我们说文殊菩萨要不要做?哪一个修行的人都要成就佛的功德了,佛的功德佛的智慧就体现在文殊菩萨身上,那么我们要成佛,文殊菩萨先要成就了。要先学文殊菩萨,就是这些先要做到。所以说不管修那个宗派,这些东西都是一样要的。你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你说我这个不要的,你能不能生?生不了。当然你完全做到是成文殊菩萨了,没有做到,发一个愿,生起随喜心,起个欢喜心,发个愿我将来这么也要都做,这就对了,现在能做多少,做多少,做不到的,将来要做到。这样就对了。这是三门清净。

  丁九 正知正念不放逸

  下面第九,是“不放逸”。“九者诸行不放逸”,这个行要读“heng”也可以啊,反正我们说行动,作动词说读“xing”,作名词说梵行,读“heng”,这是古代的,现代的不管了,都“xingxingxing”,也可以。“诸行不放逸,过去违犯如法悔”,自己对自己行动不要放逸,正知正见啊,念念看到做错了要改、要悔过。“过去违犯如法悔”,假使做错了的话,那么如法地忏悔。如法忏悔,我们忏悔,我看到有些居士,他做错了事情,做错了,“啊,忏悔忏悔忏悔”。啊,好了,算了。哈!这些叫忏悔了,不够的。忏悔应该最起码的是,最轻的罪,对人忏悔,要对比丘面前,在比丘面前要胡跪,先要顶礼,胡跪,然后说自己犯了什么东西,犯了什么罪,现在一心发露,请大德比丘证明,然后比丘跟你说,你能够如法忏悔,善哉,将来以后慎勿再犯,以后不能再犯了,这样子说了之后,才叫忏悔。你如果这个“啊,忏悔忏悔”,“啊,好了好了”,这个太马虎了啊,要如法的忏悔,不是说随随便便地忏悔。

  那么,这里在原文里边很多啊,他说不放逸有几个,有五个方面来说,一个是对过去的,过去做错了的,那么就是如法地忏悔,这里有了,“过去违犯如法悔”,那么还有现在的将来的,还有当下要怎么观想的都隐在里面了。所以说我们海公上师的颂,你单是学颂的话,是把意思阐发不完的。除非你学过《瑜伽师地论》的,你学过这个论的,你看这个东西,意思都跑出来了。如果你没有看过《瑜伽师地论》,或者没有看过这个宗大师的《戒品释》,那本《菩萨戒论》,那意思隐在里边,你不知道里边还有什么东西不知道,所以说一定要参考其他的资料。

  那么这里这个“如法悔”单是说的过去,里边包含的是现在、未来还有发愿该怎么做,还有第五个,一共有五个。《瑜伽师地论》里边很长,它说,“又诸菩萨住律仪戒” (《菩萨戒品释》卷一 二八),住在戒里边的话,要“具足成就,五支所摄不放逸行”,要有具足,要成就,要具足的成就,五个支分所摄的不放逸的行,不放逸行有五个支分来摄,一个是“前际”,一个是“中际”,一个是“后际”,就是过去的,未来的、将来的,现在的。还有一个是“先时所作不放逸行”,第五个是“俱时随行不放逸行”,这么五个,做到了才叫不放逸。那么这里颂里边只说一个过去。

  “诸行不放逸”,这是总的话了,过去违犯嘛如法悔,这是对过去的事情不放逸,做了不对的有过失的,那就是如法忏悔。后际的怎么说,中际怎么说,那些都是隐在这个里边了,所以要看《瑜伽师地论》原文了。第一个过去做的违犯的如法忏悔,这里强调如法地忏悔,不是我说的那个合一个掌了,马马虎虎,“啊,忏悔忏悔”就完了。

  我们还听到一个四川一个师父他跟我说,他说喇嘛他们磕大头身体好啊,这个是讽刺话哦,当然一般的喇嘛不会。他说有些喇嘛杀了人了,磕十万个大头,忏悔忏悔,好了,十万忏悔干净了又可以杀第二个了。这个不行的,忏悔是永远不干,并不是说这个方法我得到了,我可以洗干净。洗衣服的方法我有了,这个衣服随便打脏没有关系了,我有这个方法,最好的方法,磕大头或者是百字明这是最好的忏悔法,我有这个是保险了,衣服随它脏好了,脏了一洗就干净了嘛。这个思想要不得啊,那太危险了。

  那么它是过去的“如法忏悔”,一个,书上有。未来的“殷重思惟,亦如是行”,未来的就是说好好想不要犯。现在的,“当无忘念”,不要放逸了。现在的就是说正知正见提起,不要忘掉了失念。失念之后要犯错误了,就是时时刻刻提高警惕,不要犯错误,这是现在的说。那么第四个自己要发誓,要发这个誓言,他说我要这样子发起猛利的一个心啊,我一定要这么做,这么做,这么做,不要犯。这就是说第四个,自己要发心啊,发愿,而且猛利的愿,对这一些事情一定要这样做,一定要这样做。那么然后真正做的时候就有能够按照这个如法地做,一共是五个不放逸的支分,那么我们这里是讲了一个。我们也是想办法去请这本书了啊,现在什么时候来不知道,来了之后是希望大家是一定要参照这个菩萨戒的原文来把颂里边集下来的东西补上去。

  那么这个不放逸行我们再强调一次啊,就是有五个支分所摄的不放逸行,要具足成就,这样子对持的戒,可以清净啊。五支戒清净的一个条件,那么哪五支?“前际俱行不放逸行”,前际不要放逸;“后际俱行不放逸行”;三是“中际”,就是现在,“俱行不放逸行”;第四个是“先时所作不放逸行”;第五个是“俱时随行不放逸行”。它的意思大概这个样子:过去的犯了如法忏悔;未来的自己要好好地思惟,不要去犯;现在的,时时刻刻提高警惕,不要做错;第四个就是自己发愿,猛利地发这个誓言,一定要这样做这样做,不要做错;然后碰到事上了,就这样子这样子做了,第五个。那么这五个具足之后,叫不放逸行。那么书上只有一个,以第一个摄后边四个,所以说我们看了书上一个,不能以此为足,过去的犯忏悔就对了,未来的还有发愿的东西都不管了,那个不够的啊。所以说在这个里边,因为颂是便于修行,你如果繁得很,《瑜伽师地论》有那么大一本,如果你把它全部写上去,那你怎么修,把重点提出来,第一个说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第五个你自己知道了。但是你一定要知道有五个,不能以为只有一个。只有一个的话,其他四个支分就没有了。

  所以说我们学这个论,一定要参考原文,以宗大师的原文的注解来解这个大概不会错的啊,也不要自己想一套来解释,我们这是严格地以我们的宗大师的思想的这个轨道来讲一切经论啊,讲错的事我负责。那么总之我的目的是把宗大师、佛的那个真正的佛教的精神介绍给大家知道一下。有志气的,就照这个修行了,没有志气的,你看一看,人家正轨的是这样子的,知见也可以拨正一下啊。那么我们说法的目的主要是正法久住啊,有这样子的正知正见希望大家树立之后,才能正法久住,有了正法久住,众生才能安乐啊。目的还是度众生了,使众生安乐。当然我们现在是只能尽了我们所做到的很微薄的一点点,但是不要说这个很微薄就不干了。就是发愿将来要做的,跟文殊菩萨一样,近一点,跟海公上师一样,跟宗大师一样,再跟佛一样。是将来发愿,现在尽自己力量所做的就这一点啊。今天就讲到这里。

  第四讲

  (5A)《菩提宗道菩萨戒》。昨天我们讲到“不放逸”这一科,第九科,一百零八页第五行,“九者诸行不放逸,过去违犯如法悔”。那么我们昨天讲《瑜伽师地论》是讲了五方面的啊,前际、中际、后际,那么先时诸行不放逸,俱时随行不放逸,这个里边也有啊,五个是全的。

  昨天我们就看了上边一个科,以为是另外一个科了,它不是的,它连下去的。那么就是这五个海公上师全部集下来了。昨天我们讲了,“过去违犯如法悔”,过去做错的要如法忏悔,不要放逸,就是要马上忏悔。

  那么未来的,“未来应理谛思行”,将来还没到,就是说将来该怎么做?根据律仪,根据四谛、二谛,根据佛的正教,如何做,要好好地有所准备,心里有所准备,将来该怎么做该怎么做,就在未来的要不要放逸,也不要放逸。

  现在的“刻刻正念知”,昨天我们讲过了,当下一念抓住,不要放逸。那么假使有所违犯的话也是要马上忏悔。当前一念是最要紧,禅宗也是最讲究当前一念,天台宗也是啊,就看当前一念。

  第四个“如律行住猛心誓”,发誓言,一定要根据戒律的这么行这么做,这样子做。自己平时这个心要猛利地发起这个誓言,决定要根据戒律来做,这是核心,有了这个,前面这些,后边的也都会生出来。

  那么有了这个“如律行住猛心誓”这个誓言,经常发这个愿的话,那么下面,就是第五个“不生毁犯善依止”,那自然碰到事情的时候他就不会毁犯戒律。那么这个要靠什么?除了这些猛心誓之外,还要好好地依止三宝、上师三宝,亲近不要离开。因为我们说依止是我们一个命根子啊。善于依止的话,一切善法会生出来。如果不善于依止的话,一切善法没有办法生。就是根,有根,然后上面的枝叶花果都会出来。根子没有了,枝叶花果,也谈不上了。所以说《菩提道次第广论》一开始就是依止善知识,还没有上路之前,就是依止善知识,如理依止,我们天天要念的嘛。一定要如理地依止,不是随随便便的,更不是毁犯依止法。造反,闹事,这个那就得不到好处了。不但得不到好处,还犯了很多的罪。我们在《广论》磁带里边,日常法师也常常提起这个问题,就是说你依止善知识,如果你好好依止的话,你就很容易的稳速登上菩提正道,稳速到家,又快又稳。如果你不善于依止的话,那很可惜,到僧团里来造罪,那个简直是划不来了。

  所以说,我们的西藏他们对依止很重视的。在依止之前,你要好好观察,你认为这个师不能做你依止师的,那你就不要依止。那么你观察一段时间,西藏的规矩最少六个月,这个六个月时间观察了决定了之后,以后不要乱动了。因为你观察好了之后,你以后即使出现一些看到一些毛病,那可能是你自己误会,或者你自己所不够的地方,看不清楚。

  小孩子对父母就搞不清楚的,父母打他了,他因为心里烦得不得了,怎么打起来了,实际上打你是为了什么了?为你好。父母管得紧感到很不舒服,这也不行那也不对,实际上又什么?管得紧的话叫他将来成人、象一个人了,否则你这个野孩子,成了一个粗里粗气的将来不能登台面的,真正的场合不能参加的。要你念书,你背不出,要打,什么东西,你就感到不舒畅,打你为什么?要你上进,将来能成才哎。所以这些小孩子不理解的。

  那么善知识有些地方,你不理解的不要以自己的心乱去猜测,那么你已经依止之后,就得要好好依止。如果你依止之前观察的时候,观察这个不合,不合就不要依止,你依止之后如果这样去违背的话,罪很重。我们依止法在显教经里边讲得很多,《四分律》里边也讲了很多,乃至我们沙弥律里边也讲的有。你们沙弥律将来都可以去看一看。那么,有的密法里边依止师的规矩更大了啊。所以不好的话就是要下金刚地狱,是最苦的地狱。那么这样子就是自己选择依止之前要好好地观察,观察之后不要随便,一点点小的、自己看的毛病就来破坏这个依止法,这个是很重要。

  下边我们就是说,这个五条这个不放逸,我们讲完了。昨天基本上讲过了,因为他书上海公上师集的文都有,那么我们又补充地说一下。总结一下,过去做的违犯的赶快忏悔,不要放逸。未来的要好好地想,不要去做错,如果做错了,想到一定还要赶快忏悔。现在的提起正念,刻刻正知正念,不要做错。万一错了,忘了念头了,那么赶快忏悔。第四条就是最重要的,心里经常要发誓,而且要猛心地发誓,发誓就是说一切都要如法的去做。如是行如是做,根据戒律来做。那么第五条就是说,既然前面发了愿了,那么以后碰到事情上就能够根据所发的愿去如是行如是做,不毁犯戒律,这个要靠善依止啊,这是不放逸行的五条。

  丁十 行为合法

  下边是第十个,这个十一条,都是如何能够使我们受的别解脱戒能够清净地护持。如果这些条件不符合的话,随便少了哪一条,都有可能毁犯戒律。那么,“十者进行依轨则,不为名闻扬自善,不行覆藏勇露罪,少欲少求无忧恼,知足常满用节省,堪忍寒热饥渴苦,求谋不遂无尤怨,诸根调柔动履和,定静不掉不随境,威仪闲雅无急躁,如理治心跏趺定”。这是下功夫的地方,海公上师很慈悲啊,这个这一条在原文,《瑜伽师地论》讲得并不多,而海公上师特别发挥了很多,他自己修行经验,康萨仁波切的口授秘诀都把它合在里边了。本来这个《瑜伽师地论》一共是,律仪戒的因缘是十条,把轨则跟净命是合了一条的。那么海公上师就把这两条,分开讲两条有他的密意,就是这两条要好好受,讲得也比较广。第十条依轨则,十一条要净命,就是说如法养命,出家人不能做邪命。

  那么先讲轨则,轨则就是说一切进行行动啊,都是依照轨则,根据戒的方式,“中律仪”就是合律仪的,一静一动全部是根据律仪的方式,我们持戒不但是戒条要持好,律仪也要搞好。我们沙弥戒的十条大家知道,十条戒很简单,比八关斋戒多加了两条,其中一条还是拆开来的,就加了个银钱戒,但是,威仪却有几十条。所以说持戒不但是戒条要持好,威仪戒还是要一定重视。所以这里就是说一静一动,行动都是要根据戒律的轨则来做,那就是包含律仪戒跟威仪都在里边。

  那么这个出发点,“不为名闻扬自善”,一般我们说了,过去我们儒家,“贪夫徇财,烈士徇名”(《汉书·贾谊传》),为名好象是很光荣的,那些贪夫,那些贪婪之人他们为财而牺牲,而高尚的人为名节,他是可以牺牲生命。这个名好象很重要,那么当然了,我们在世间上看,重名是蛮好的,是高尚的事情。在佛教里边看,爱名也是一个贪,也不好,也是我执的表现。有什么好处?不要为了名,人家称赞,来说自己怎么好怎么好啊。我们很多人,我们发觉大家可以观察了,很多人谈话,总是要说自己能干,自己怎么好,在话里边总是要赞扬自己。在我们佛教里边,这个自赞毁他这两方面,对菩萨戒都不符合的,是犯的。自己的好处不要去自己赞叹自己,人家的好处要赞叹,鼓励人家做好事,自己不要赞叹,赞叹之后你增加我慢了。所以自己有什么好处,不要自己为了名去赞叹自己。

  但是某些地方,在教化人的时候,偶尔用一下也可以,那不是为名为闻,就是要使对方能够接受教诫。假使说叫他做一个持午的事情,他说他身体不好持不了,那说你看我持了几十年了,也没有事哎,身体还蛮好了。这个你说一下,为了教诫他,这不是为名闻了。这个某些时候需要用的时候偶尔用一下,这个但是不能作为常例啊,必须要用一下的时候用,能够不用的时候不要赞叹自己。

  自己的功德隐藏,功德隐藏才是能够稳下去。功德不隐藏的话,我们海公上师经常打这个比喻,我们做那个酱菜或者是什么这个,它的坛里边要封起来的。为什么?这个气味不要走掉,一走掉的话,这个做出来的东西就不好吃了,气味也不香了。你要闷上一段时间或者一年或者二年,那这个开开来非常之好。那名也是一样的,名一出了之后,那就完了。恭敬利养来了,自己的功德就少下去了,甚至于会助长我慢,跟人家斗争什么都会来。

  “不为名闻扬自善”,这个很要紧的啊,在这个《瑜伽师地论》里边要“覆藏自善”,自己的善不但不要宣扬,还要盖起来,人家说这个你了不得,哎这个我没有做到,这不是我,是人家的功德,自己不要称赞自己还要盖起来,不让人家知道。功德一定要隐藏,功德不隐藏的话就要出障,这个很重要。我们想修行的时候,什么功什么名都不要。海公上师经常教诫我们,修行人是不要名的,世间上的名闻一定不要,要了之后对自己的修行有妨碍的。但是有一个名可以要,持戒的名可以要。持戒的名,人家认为你持戒,可以承认。哎,持戒,其他的名都不要。说你功德怎么高,学得怎么好了,这些都不要,这个对自己有危害性啊,千万不要。

  那么下边是发露自己的坏处了。“不行覆藏勇露罪”,这更不容易了,一般自己有点名望之后,总不愿意把自己缺点暴露给人家看。没有名的人,还比较不大在乎了,有点名望地位了,自己缺点要包得好好的,就怕人家知道,知道后自己威信要没有了,那这样子佛教里是不对的,有什么过失马上要发露。“当下弃恶不再取”,要勇敢露罪,这个勇要有,我们说跟人家吵架的勇不要,自己发露罪的勇气要有。罪如果不发露的话,那么这个气味藏在里边,越藏越厉害。

  海公上师也经常打这个话啊,他说猫了,猫屙的屎了,它总欢喜盖起来,拿个灰什么盖起来。这个盖起来之后,表面上好象不太臭,但是你把灰打开,臭得不得了,如果像牛了马了它们的屙在山上了,大太阳,风吹了,时间久了,臭气没有了。我们在五台山的时候,冬天烧炕用什么烧的,牛屎烧的。恐怕北方人都知道,牛屎烧起来,一点也不臭。为什么原因?太阳晒,雨淋,风吹什么东西,臭气都走完了。

  那就是说你有罪的话,你好好发露,发露的话慢慢忏悔,这个气味,罪就会减下去甚至于消灭。如果你盖起来的话,罪不但不消灭,还越藏越厉害,所以说发露罪一定要有勇气,这个就是不要怕失面子。你做坏事的勇气倒有,发露的勇气没有,这是颠倒了啊。发露是好事,为什么不敢?做坏事是坏事,为什么又敢做起来?杀盗淫妄这些是坏透的事情,但是有的人做了之后还是觉得很勇敢。杀人不眨眼,自以为了不得了,这个是坏透的事情,这个勇气要不得。但是你做了坏事,你要大众面前发露自己的罪,这个勇气该有啊。是自己修行必须再教育人家不要做坏事,应当有勇气发露。但是这个一般人却没有勇气,这是凡夫颠倒了。

  “少欲少求无忧恼”,一切要合法,行动要合法,总的说根据戒律的威仪、戒条来做。那么再细致的说,自己有什么好处不要宣扬,为了自己的名,名后头就是利啊。自己有什么过失不要盖起来,要勇于发露。那么对一些利养,少欲知足,“少欲少求少忧恼”,这个两句是对的,就是说前面是“少欲少求无忧恼”。就是你假使,这个一般都以比丘来说,因为我们前面讲过律仪戒最高是比丘,以比丘的要求来讲这一条的,那么少欲少求,假使得的利养少,我心里也不去追求,心里也不懊恼。假使说人家的供养的时候,供养了人家很多很多,人家都吃得好好的什么,供养很好,轮到自己了,没有了,那个心里很难过了。这个不要有,不要去这个多求,得到少的,得到差的,人家得的都很好,自己得的差一点,不在乎。我们修行的人只要把这个肚子吃饱了,能够修行就完了。

  经上这个比喻,我经常要提,大家要好好思惟。一个车,古代的是轮子车了,它推不动了,轮子起锈了,那么就上点油。这个油不在乎奶油,白脱油,或者什么香油,只要是个油,轮的轴活动了,能够转就行了。转了就是修行就行了,不一定要是涂最好的油,这何必?吃东西不在好了,只要吃下去身体营养有了,能够修行了就是。所以不在乎味道的好坏,也不在乎什么,甚至于吃得少一点,勉强过了也算了。

  因为我们说在乞食的时候,因为佛在世乞食,现在斯里兰卡也是这个规矩,乞食的规矩不能超过七家,就是治贪心了。你到一家两家三家,第一家给你了,看够了,就走了,如果第一家给的少不够,第二家又去,第二家再给一点,或者他不给,最多走七家。如果七家走过了,都没有给你,或者给了一点点,那也第八家不跑了,这一天饿肚子就饿肚子了,算了,不要贪心再去追求了。所以这样子乞食的时候,经常有饿肚子的时候的,要你碰到不巧,这七家都是不信佛教的,他对比丘不愿意供养,那么你七家跑过了就没有东西了。没有东西还得回去,不要再要了。所以这个假使给得少或者给得不好,不要多求,那个心里也不要忧恼。

  反过来,“知足常满用节省”,假使给得多,利养很多,那么你也要自己心里要知足,感到这个东西不要去贪着它。就是说再好再多的,不贪,味道再好,吃过下了肚子,就变了什么,就是反吐的东西了。进了肠胃里边的话,你再吐出来就不成东西了,臭得不得了了,那吃下去也不过如此。所以说不要贪着味道,吞下去好了。我们说比丘吃东西,就是直接吃下去。不要象在家人,品品味道了,尝尝了,闻闻了,这个样子做出来就不威仪了。吃下去,管你好的坏的,就这么吃。

  还有一点,就是说我们说过堂吃的菜是一样的,假使碰到机会,你们去吃席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不要尽是盯着好的菜去拣,这个就是贪心的表现。我们在温州住了一段时间就看见有个别的人啊,这个菜,好的菜,很远,他就是筷子伸长长地,不断地叉过去,叉过去,哎呀,看了很难看。后来我跟他讲了,我说你,哎呀,你就吃面前的菜好了,不要尽去叉那个东西了,叉那个人家不好看。这是贪心的表现了,你为什么尽去叉那个?就是那个好吃哎,你面前的好象不好吃,不要拣它,这个就是不好啊。那么好的东西拿到了不要贪,不要是很高兴的样子吃在嘴里。我们总看在家人吃了好东西,那个得意洋洋的样子,我们看了很难为情,这个就是贪心,就是贪心的表现。

  那么用节省,即使你用的东西很多,供养的东西很多,还是要节约地用,因为这个物资经过劳动人民辛苦得来的,自己又没有参加劳动,当然要好好地节约地去用。自己用不完,给人家嘛,给大众,大家僧团里边都可以用了。那么这个是讲利养的。

  下边是“堪忍寒热饥渴苦”,饥了寒了渴了这些苦,这是我们在过去造的业、受的报。假使你过去造的业不好,生了一个极热的地方,最热的是火烧地狱了。那么我们人间当然不见得那么热了。就是假使生在最热的,我们国内就是他们说吐鲁番是最热的,就是以前这个什么《西游记》的火焰山的地方,热得不得了,夏天是四十几度。以前我们在,当时还是文革的时候,他们那些上海的青年插队落户到吐鲁番去的,他们回来告诉我,那里热得了实在不可耐,怎么样子?他说商店里边的营业员,他是衣服穿不住了,光了个背,把湿的毛巾不断地搭在背上,到一个时间,毛巾烫了,用冷水去浸一下子,再披在背上,那么这是营业员了,他要跑来跑去拿货的。那会计更好了,他不要动的,他就拿个水缸,坐在水缸里边。(笑)太热了,没有办法了,水缸里边打算盘,这样子。这个叫我们想想怎么搞,怎么过?他们也过了。那么非洲也是那么热,也不行。

  那么寒的地方冷得不得了,我们是江南一带,还是算温带的。那么到北方去,东北,黑龙江那些,苏联的什么西伯利亚,靠北极了,那冷得不要说了。他们爱斯基摩那些人,他们的住房了就是冰洞,冰里打个洞,里边铺一些皮。他们那些爱斯基摩人,打猎的,他们是,他们没有东西吃的。那个冰天雪地,哪里有种的菜吃,都是吃野兽的。那个皮铺在冰洞里边就这么生活,我们讲寒冰地狱,冰洞里边,他们就是,他们的房间就是冰洞洞,里边铺一层兽皮,或者有的时候烤一点火,就这么过了。

  那我们五台山以前也是,那个味道还是很够呛的。那时候条件也差,也生不起火,那么烧炕呢?我们南方人说懒得很,学修很紧张啊,就没有那个时间去烧炕,就是烧了一点点,马马虎虎,烧炕要备柴的,要经常要去,尤其是冬天,秋季的时候把一冬的柴火都要备够,少了你就没有烧的,那就不敢多烧了,烧一点点,一点点,炕不是那么冰凉的浸人就完了。南方人都不习惯烧炕。那么这个气候还是够呛的啊。早上起来上殿,冷得来不要说了,那个手指伸出来就是麻木的,没有知觉了。门框框,铁的门环环,你靠一下,手就沾住了,拉开来皮就沾在铁上去了,结了冰了,手的汗气跟冰沾起来了,一拉开来,铁把皮就吸住了。那么我们去洗衣服,水晃在身上,都是冰块块。这个也过了,反正也过得了。

  那么真正为了道,这些寒也好,热也好,饥也好,渴也好,都得要熬过去。也就是说我们生的福报如此,假使生在热的地方就得过热天,生在寒的地方就得过冷天。那么假使福报不好,你吃饭吃不饱,也没有办法,要混过去。我们说要饭的,经常一天有吃,一天没有吃的,那也是过了。当然了,他是营养是差一点。但是真正修行,这些就不要去计较了,因为这是福报问题,那么你这是自己的报,过去造的业,尚且要受个报。那么你现在为利一切众生,行菩萨道,那么这一点苦岂在话下?只要人家能安乐,自己吃点苦就不计较了。我们说现在世间上,闹革命的,洒热血,抛头颅,他为什么?为了革命使人民得到安乐,他尚且有这个心,难道我们为成佛度众生,一点苦都受不了?这个一比就惭愧了。

  “求谋不遂无尤怨”,就是各色各样的环境,假使你有什么计划,或者造一个什么设想,但是不成功,失败了,不要怨天尤人,这是因果如此。一方面说你自己的智慧不够,为什么?你没有做成功了,总是你设想的不够善巧了。再一方面,就是我过去没有培福,现在一些事情造不起来,假使你造庙造不起,那你不要忧愁得不得了,到处奔跑去化缘也不必,自己过去没有福报的话,你再化也化不到好多。自己福报有了,你不化也来了,会造出来的。当然你造的时候当然要懂点智慧了,把钱乱用了,或者造的人委托那些不善巧的人了,浪费了,那这是可惜了,那就是浪费福报了。这个假使你用了个人不好,他明明可以造一个庙,一个殿造得好的,他把钱用完了,还没有造,或者造了一半不够了,这个自己没有智慧,不要怪人家。这样子做我们说虽然是失败,但是增加经验,吃一堑嘛长一智嘛,经验增长了,智慧也增长了,同时也增福命,为什么增福命?做了好多事情,虽然你没有成功,但是你发心是好的,辛苦也花下去了,福气培了,还是培了福了,成功不成功是另外一回事情,增加你的经历增加智慧,培福报,那却是必然的,决定有的,只要下功夫好了。所以不要怨,不要尤。

  “诸根调柔动履和”,这个就在这里说的。“诸根不掉,调伏寂静” (《菩萨戒品释》卷一 二九),这是《瑜伽师地论》说的,诸根不掉就是什么?我们的诸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了,不乱看乱动乱听,我们的眼睛最容易掉,一跑出去马路上总是东看西看,看自己要看的东西。出家人比丘出去就是看,只能看前面的地,五步或者七步,不能上面乱看,看人什么东西不要看。看地为什么?不要乱走了,前面一个坑,你不看,你掉下去了。上海有一个,我们亲戚,他年轻的时候有点书呆子气味。他走马路低了个头走的,后来有一次碰了电线杆上,没有看,碰了一下子很痛。那就是说前面的路要看一看,但是其他东西不要乱看。

  “动履和”,那么耳朵也不要乱听,鼻子不要乱闻,鼻子那些还管得住,舌头也比较管得住,耳朵眼睛最难管了。那么眼睛是最难管的。但是眼睛还有一个办法,闭起来不看,耳朵却不行的,耳朵闭不住的,你总是要听的。那么这些东西就是要自己注意,不要掉,不要东看西看,东听西听,自己要听的不要去听,把心收回来。

  这个“调柔”,这样子听话了,什么叫“调柔”,就是听话。我们的心是强的,总不听话的,不听话就得不到定,那么用戒的方式使它调柔,使它慢慢地听话,听了话之后,最听话的就是入定了,叫它不要动就不动了,叫它不要沉掉,不要东想西想,它听话了,听话了就定了。所以说我们入定要从戒入也是这个原因,先把戒调伏到“诸根调柔动履和”,行动不急躁了,都是行动是安详的,这个就是有道气了。我们看一个人的行动说话威仪安安详详的、和和平平的,眼睛不乱看的,耳朵不乱听的,走路什么不急躁的,不是啪一下子跃的一下子跳起来一下子冲上去了,这个都是急躁的表现,也是没有定力的表现,因为这个不合戒的威仪的表现。如果戒的威仪搞好之后,心自然调柔,心调柔就是进一步才入定了。

  我们说要入定,有几个次第。先是戒律仪,一般的做法完全依戒做。那就不要你操心了,东想西想了,戒律上怎么做就怎么做。那就是第一个很多事情就排斥、排斥掉了,基本上不要多动脑筋了,已经得到一部分的定了。然后是根律仪,诸根听话,眼睛不乱看,耳朵不乱听,鼻子不乱嗅,这样子六根能摄持。最后摄持到意根律仪,心也听话了,不乱想了,那就是再进一步得定了。所以说从戒律仪到根律仪,根律仪进一步就是得定。定了之后就是能得到定共戒,它本身就不做坏事。所以这个是一定的次第啊。我们说“诸根调柔动履和”,这个小的注解就是海公上师写了,已经慢慢入定了。“时观三业”,随时随地观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不要乱动。这样子你的心就已经慢慢趋向定了,再腿子盘起来,好好把用一下功,都会入定。如果你这些还没有做到,那你就是你腿子盘起来坐下个十个小时,心也定不下去。为什么?前面的准备工作没有了,基础没有,那定不了的。

  “定静不掉不随境”,我们碰到环境,不要随了环境转,那么你心是先要心里有个主见,就是心里先有一个算盘,你碰到这些情况之后该怎么处理的。心里有一个打算之后,心有成竹,然后环境来了,自然知道该怎么对付。什么环境以什么样子的观法去对付它,我们前面说了很多,对过去的欲该怎么观,现在的欲境来了该怎么观,这些你心里都心有成竹,心里一定有这个主见之后,来了之后你只管去对付好了。打仗一样的,我们说过去打拳,就是两个人比武,你这一拳来,他知道你什么拳法,他用那个来对付你,那一个脚踢过来,他又怎么避开你,这个他心有成竹,不会输的。如果你人家来了一拳一脚,你根本莫名其妙,那你肯定输了。所以心有成竹,定静不掉不要随境转,可以预先预防,这个境来了该怎么处理,怎么去对待他,怎么观想。

  “威仪闲雅无急躁”,那么这样子就可以做到威仪非常之清雅,不是粗里粗气的。我们大家注意一下,才出家的人行动粗里粗气的是不少,这一个是天性,一个是在家习气,这个都要淘汰。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都要淘汰掉,要象一个出家人。我们说过去在解放前的一些出家人一般叫禅和子,你去看他,行动呢,不管他有不有修行,他这一套外相一看起来,人家看他很象一个老修行。那么他这个穿的衣服、这个行动,什么啊,进庙的规矩什么,都很懂,那个都要教的,戒堂里都要教的。那么这个行动就是很文雅的,不是粗里粗气的。不急躁,急躁就是没有智慧,碰到一些事来了着急了,粗里粗气地搞,应付不了,那就是没有智慧。那么能够不随境转,那也是可以做到不急躁,这两个东西是相关的。

  “如理治心跏趺定”,这个心如法地去对治它,小字:“动则敬事止则治心”,在行动的时候,处事的时候,什么事情恭恭敬敬地去做,就是如法地去做,停下来,治心,对治自己的心就是常观己过。这样子跏趺定,动静不二,就可以坐跏趺定。“跏趺定”这个是什么话?这是佛的话,佛以龙来比喻他,那伽就是龙了,那伽常在定,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是动静不二了,真正动静不二,佛才做到。我们要做到动的时候不离开静的一个残余势力,我们入定之后心里边静的那些稳定的一个状态,在出定之后还能维持到它的气氛,这是做到我们所谓的动静不二。

  那么这个是,我们看一个人有道气没有道气,就在这个地方看。真正得了禅定的人他的行动威仪非常祥和,没有一点急躁样子,再大的事情来了,他不会惊惶失措,也不会马上忧恼,大喜大怒的情况都不会有,都是很平平淡淡的。什么事情来了都能够应付,从容应付,不会激动感情什么东西。如果很激动的话,自己要知道,你的禅定功夫一点都没有,那你要惭愧啊,要好好地多修定,那么多修定之前的基础——持戒。戒的威仪就可以使你慢慢趋入定,把那些粗的那些习气都淘汰掉,如果粗的习气不淘汰掉的话,连出家人的外相都没有,那个内心的内涵当然就没有了啊。外相有了之后,内涵有不有还成问题,如果外相都没有,外相的表现,就是内心的体现在外相上,行动上就表现出来了,外相行动上粗里粗糙的,那就是你内心一点涵养都没有了,所以这个外相还是蛮重要的。那么这是轨则的问题。

  丁十一 净命护他

  下边是净命,就是如法养命。出家人要如法养命,不要做一些邪命的事情。就是我们的生活来源要以正道,不要以邪道来。“十一净命善护防”,如法地生活,就是我们的生活来源,要如法的,“善护防”,不要去做那些不如法的养命。净命就是如法地养命。那么你假使不如法地养命,人家要讥嫌。人家讥嫌你出家人,实际上就是在毁谤三宝了。所以说,你要起慈悲心,菩萨道是救众生,千万不要使人家毁谤三宝,人家毁谤三宝,那就是你使他造罪了,你做得不如法,使人家毁谤三宝,那么他的下地狱是你给他造成的,所以自己有罪的,不好,也没有悲心。所以说要防护人家讥嫌三宝的话,那你就要自己做得如法一点。这个责任心我看现在出家人是不是有,还很成问题。你在人家面前抽烟了,什么东西了,那些都是使人家讥嫌三宝的。我们经常听见有些人说,哎,他们什么什么庙的和尚,我看不行了,什么,二郎腿一翘,烟抽抽了。这个人家都在讥嫌,讥嫌你。说和尚,至少是僧宝了,那么僧宝如此,那么他对佛宝法宝也不重视了。那么这个过失就在我们自己身上了,这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么要防护不要使人家讥嫌,那怎么办?就要离开邪命。

  “远离矫诈五邪命”,矫诈就是故意装一套,表面一套,内心一套,专门搞外相,这五个邪命要去掉。这五个邪命是哪些?“诈现奇特相,称己胜功能,吉凶吟咏等,高声现威相,称嫌利养类”,就是五种方式来养命的,就是我们的生活来源如果以这五种方法得来的,叫五个邪命。这五邪命我们书上有,大家翻一翻,翻到二十七页,就是这本书二十七页,二十七页最后两行,什么叫五种邪命?“比丘营不如法事”,不如法的事情,“而为生活”,而得到我们的生活的,叫邪命。那么这个邪命有五种。

  第一种,诈现奇相,“于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者”,在在家人面前,故意装出一种不同于众的样子。人家都是好奇了,哎哟,这个人了不得,跟人不一样,结果特别恭敬你,供养你,以这种方式得到供养的,那就是诈现奇相。那么这个诈现奇相,这个现在就有不少了。有的,我们看到有些就是穿的衣服装得好象是老修行,装得好象故意穿得很,就是什么墨色衣啊,就是这个自己染的布的衣服,装得好象是很老修行样子,实际上他做个样子给人家看看,我持戒的。因为我们古代持戒的人都穿墨色衣,自己染的布,灰色的衣服。还有的人头发养得长长的,表示自己精进地修行了没有功夫剃头了,或者你养得手指甲也不剪,都表示自己精进。实际上你哪里这点时间都没有啊,你空的时候还多得很。有的还装有神通,啊,你这个居士,你前辈子是我的什么人哪,这一世又碰到了,啊,了不得,怎么怎么,你赶快护持我的法,或者你前辈子是怎么怎么的,你这辈子要注意什么事情,装得有神通,这些都是诈现奇相。这个目的在哪里?你不同于人了,高于人一等了,人家好供养你了。

  第二种,“自说功德”,“自说己功德,以求利养”,说自己好,啊,我怎么能干,我怎么怎么好。我们这里以前有这样的人,他甚至于说,我念起经来声音大,把人家的声音都盖住了,啊,我好了不得。那么有些人还是很佩服他,哎,念经念得好,供养你。还有其他的功德,我做事怎么能干,我又是怎么样子了,我过去么怎么做大事业的,现在嘛把家庭抛弃了,怎么怎么出家了,了不得,反正开口闭口总说自己了不得的人,这个一般说我们认为这些人就是有问题,自己说功德。当然了,我们前面说过了,在教化人的时候,有时候也偶尔用一下,这个是不是为利养了。这个说的是为了求利养,名闻利养,说自己功德的。所以出家人,在居士面前,千万不要赞叹自己啊,赞叹自己,居士面前赞叹干什么,很明显的嘛,就是为供养嘛,你就是要供养了。

  “占相吉凶,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者”,学一些算命的方式,在人家面前说,啊,你将来要怎么了,你怎么怎么了,要是算准了是不得了了,那当你活佛看了,要是算不准的话嘛,他也看看你也不过如此了。反正这一类东西,算命啊什么东西了,也就是说要使人家恭敬你,恭敬的后边就是供养你。

  还有种么“高声现威相”,“大声壮势而现威势,以求利养”,说自己了不得,好象说话好的,什么什么,装得很勇敢那个样子,好象自己气势好大,好象自己张口尽说大话,惊人的话,这些目的在哪里?求利养,就不好。

  最后还有一种,更卑鄙了,“说所得利以动人,于彼得利,则于此称说之,于此得利,则于彼称说之,以求利养者”。为了要利养,他说两个居士,这两个居士,他做他的檀越了。他就对那个说,啊哟,昨天那个居士才了不得啊 ,他跑得来,供养了我一百块钱哪。意思说,你怎么不供养?这样子,我们还有的人,假使有供养,庙里做功德,他很好,他说,啊呀你供养了很好,昨天哪个人,他做得更多,他拿了一万块来哩。这个你干啥?他出了一千二千嘛不错了,你要他一万元,人家拿不出怎么办?这个不好。不要这样搞,那个东西都是邪命。总而言之,以这种方式来取得自己的利养都是叫邪命,这个不要做。

  “能少防护不满足,语言作意清净藏。”这些都是海公上师的修行经验,在《瑜伽师地论》都没有讲的。他说能够自己在戒方面得到一点了,就是说前面那些过失防止了,没有做了,不要以此为满足,以为我做得可以了,做得蛮好了。这个还不够。这仅仅是戒里边做了一点点,还有很多没有做到的,不要以此为满足。

  “语言作意清净藏”,这个就要紧了,这个真是修行的口诀了。说话也好,动的思想也好,都要把它功德保密起来,不要宣扬功德。有的人说自己功德,就来不及,我有点好处说十分,有一分说十分,宣传给人家听。这个就是目的是不好的,为利养。那么真正修行的人,你有什么功德,不要给人家晓得,不要给人家知道,不要说自己,不要安心去讲,还要人家不要给他知道,尽量地避免。

  前一段时间我们就有一个人,大家就跟我说对他有看法,为什么?他在白天,很多人这个游客的面前,在大殿上磕大头,表示我精进。这个,不必,你要磕大头,你到寮房关了门去磕好了。我们说修四加行是好事情,本来修行的人就是要精进行持,但精进行持不要做给人家看,尤其是大殿上,人家白天都是来游览的人很多,你去做干什么?好象就是表示你精进了,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了。你自己地方有嘛,你寮房里,磕大头可以磕嘛。夏天当然热一点了,你可以早晚磕嘛。早晚这个殿上没有什么人。总之我们说殿上磕头,第一不要妨碍人家,人家那里在看书什么的就不要去妨碍,人没有了或者都在磕大头也可以去。总之在在家人面前或者在一般人面前,不要做。因为你这一做,人家心里有看法了,就是在家人看了他说你好进,分差别了。你看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那些和尚都不拜,他一个人在拜,生分别心。在那些本在僧团里面,也使人家不安,你尽在做给人家看,人家赞叹你,把我们骂起来了,说我们偷懒,不修行,使人家起一个不高兴的心。你这么一来,总之还是为自己,没有顾到人家啊。这个都不好。功德要藏起来,这是那些表面的功德了。假使有禅定功德什么东西,更要藏起来,不要逢人便说,我昨天修的时候,啊什么什么,看到什么了。千万不要说,说了还要会着魔。

  “自行严恪不轻恕,善引徒众净戒入。”自己行持要很严格,有一点过失不要轻轻放过,马上要发露要忏悔,要赶紧。但是对其他的人,要善巧地引发他,使得他也能够进入戒定之道。你要摄引徒众的话,那量要宽一点了啊,不能对自己那样。自己要求要严格,对人家,要慈悲,人家有过失要好好劝导他,不要跟自己一样,马上立刻忏悔,人家做不到的话,就不高兴,要骂起来了。这个人家的修行才上路,他有他的过去的一些社会习气,他一时改不了的,要慢慢地善巧引导他。如果你引导不进来,怪自己,没有善巧。如果佛在世的话,决定会把他教好,而我没有能力教好,不是他坏,是我不好,我没有智慧嘛,教不好。所以说你这个要经常看自己,不要去看人家。人家当然了,他本人来说,也要求对自己要高一点,但是我们,摄众的人来说,不能要求人家太高。因为各人各人的因缘不同了。你自己也不见得一定怎么好得不得了,你何况那么要求人家这么高怎么行?你说他现在不好不好怎么不好,那么你说说看,你自己在这个年龄的时候,才信佛的时候,你好得怎么样?恐怕也不见得太好。我们修行都是一步一步上来的,一步登天,马上头一剃成了一个圣者了,那样的人恐怕很少的。

  “大小违犯无覆藏,轨则净命善安住。”大的违犯当然要发露,勇猛地发露,小的也不要随便犯。什么方便妄语了,方便是方便了,什么东西了,尤其是我们在这个常住里边,现在恐怕有不有不知道了,以前有好几个,讲是讲的我们是持午,但是,下午在寮房里水果什么饼干了随便吃,甚至于有的人还偷偷地在吃,没有给我知道,以为很得意,我今天便宜了,东西嘛吃了,人家又不知道。这个有什么便宜?这个果报自己受啊。我们说持午,在没有出家的人,我们不要求他,受八关斋戒当然在外了。出家了,尤其受了比丘戒了,这是犯戒的。犯了戒之后,你犯了持午的戒,我昨天讲过了,咽咽波逸提,咽一口,下一次地狱,咽两口下两次地狱。蕅益大师在《沙弥律仪》里边,他讲了一句话,他说有的人有病,他不能持午的,他说我就劝他最好退做居士啊,不要出家了。因为你出家的堪能性没有啊,出家是人天师表,一定要在智慧、生理各方面都要健全的才能出家,做人的表率嘛。你如果欠缺了,你做不到的话,你还是老实做个居士,好好的五戒居士,也有功德嘛。你何必做了个出家的名字要套,但是你又做不到,犯戒,何必?所以说你没有这个堪能性,就做居士,有堪能性,出家受大戒,很好,这是主持佛的正教的,我们的这个真正的梁柱就是靠比丘了,那么我们要真正主持正法,就是要受大戒,这个难负的担子要担起来了。但是你假使脆弱,你没有这个力量,就是你这个材料不是做梁的材料,那你不要勉强了,你干脆去做一个其他的东西好了,做个门坎也好嘛。总之有用就对了。你一定要是称雄,做个梁,那你不是那个料,“叭”一下垮下来,把人压死了,你怎么好?所以蕅益大师说这个话,一方面好象太严格了,把人的出家心退掉了,在另一方面看,他有一定的苦衷,当时因为很多人不讲戒,在明朝已经这样子了,那么他就说这个话了啊。他说你实在身体差有病,不能持午,我劝你还是退为居士好,不要勉强。这个大家思惟一下,那么已经出了家的,就好好把这个经常敲敲警钟啊。

  “轨则净命善安住”,这是总结了啊。第十条、第十一条本来在《瑜伽师地论》是一条。轨则净命是一条。它这里,海公上师特别强调,把这个分两条,它的密意也就是说这两条很重要。讲得也比较广的。“轨则净命”,要好好地安住于轨则当中,安住于净命之中。

  这个一共十一条,就是持律仪戒的具足的因缘。如果我们要持律仪戒,有这十一个因缘具足的话, 决定能够持得清净,如果这十一条里边,有亏犯的,有不足的,那你持这个戒,决定是不能很清净地持戒。如果这十一条都做不到,决定犯戒,退、还俗,甚至于破大戒,那很危险。所以这些我们说要持戒,不是说,“我天天要持戒”,发这个愿,发这个愿之后要行持,行持的条件,就是这十一条做到,这十一条做到了,决定持戒清净的,如果这十一条不做到,你再天天发愿要持净戒持净戒,做不到,为什么?你这个条件不够。我们佛教就是讲条件的,缘起论。因缘条件和合,决定果会出现,因缘条件不够,果相决定不会来。那么这十一条就是律仪戒的能够具足的因缘啊,有十一条因缘。

  丙二 具足摄善法戒因缘

  丁一 前五次第

  下边是第二个,摄善法戒,就是六度。摄善法戒,要把它这一个戒持得很好的话,也有它的因缘。那么这分两层讲。第一个前五度,前五度是事相方面的,要行的;第六度是智慧方面的,是知见,分两个。“前五次第”,“于前五度以次第,五所违越渐远离”。看小字,“以上为摄律仪戒之修因”,前面讲的十一条摄律仪戒如何圆满的因缘,讲完了,“以下为摄善法戒具足圆满之因相”。摄善法戒分两个,五度先说,再说般若度。

  下边一个,“般若属见,主顿知,戒是修养,必使实事渐成,不得说顿”,他为什么要分两段说,就是这个原因。般若是属于知见,要顿见,一下子把这个见要看清楚的,而前面的五度,是修养,是行持的东西,一定要慢慢练才成功的,不能说顿的。一个是顿,一个是渐,不能混淆。知见要顿,行动要渐,行动不可能一步登天,不行的,要慢慢练习练习,才能习惯了就做起来了。如果没有经过练习的话,那也不行,再聪明的人,叫他去做一个事情,没有练习过的事情,决定做不好。再笨的人,天天做,天天做,他做到后来也会做。就是烧饭这个来说了,再聪明叫他去烧饭去嘛,从来没烧过,他决定烧不好。再笨的人,天天叫他烧饭,不对改不对改,改到后来他总会烧得好的,这要练习的。

  那么前面五度,按照次第来修,这个前五度是有次第的。因为施是下手的,最容易做的,第二是持戒,就是忍辱,精进,禅定,一步一步深入的。所以按照次第去练习,不能顿,这是一步一步来的,不能一下子全部做好了,这个不可能。不但是每一个度不可能一下做好,每一个度之前面都有基础,你要有布施了,持戒才有基础。布施持戒有了,忍辱才有基础。忍辱有了之后,然后精进有基础。精进有基础,禅定有基础,这个一定这么,都是以次第来的。

  那么他们的要这个五条戒持好,要“五所违越渐远离”。违背这五度的那些东西,叫逆品,法相上面叫逆品,违逆品,违背的,逆就是“大逆不道”的逆。违逆品就是违那一方面的,把它去掉,要慢慢地远离。这不是一下子去得完的。知见是顿的,我们经常说那个话,千年暗室一灯照破。这个知见,一千年的很黑的山洞洞,暗室,从来没有光线的,只要一个灯一照,马上就看得清清楚楚。这是知见是顿的,只要一照就破,就破了嘛,黑暗就没有了。但是做事情不是这样的。如果你把这个暗室照清楚了,里边要收拾打整的话,你不可能一下子把它弄得干干净净,什么东西墙壁都搞好了,雕刻也雕好了,不可能。那不行的,要慢慢来的,一点点收拾。假使要雕刻的话,墙上雕什么雕什么,他一点点来的,没有一下子搞成功的。所以这些,前面五度“渐远离”。它的违逆品,就是违背这五度的东西,把它是慢慢慢慢去掉。去掉之后,那就做到了。那么如何去掉它的违逆品,这个下边就要讲。分五度来说。

  戊一 施

  先是布施的,“身命名位不执取,亦不悭贪财用类”,对自己的身、命、名闻、地位不要去执取。执取就是“坚持强求”,没有的强求,有的坚持不放。这些要放下。那就布施,如果这些你放不下的话,怎么布施。我们布施的时候有三种,内布施、外布施还有无畏施。还有个法布施。内就是生命,外就是财产、妻子儿女这些。这些都要布施的。那你把执着这个东西不放的话,那么就布施就不容易做到。这是违逆品,是布施的对立面。所谓违逆品,就是对立面。那把对立面去掉,那布施就可以做到了。所以说第一要身、命、名位这些都不要执取,没有的不要强求,有的不要执着。

  “亦不悭贪财用类”,身、命是内了,对外边的自己的资财,那些再扩大点就是家属妻子儿女,都不要悭贪。我们说妻子儿女怎么布施啊?古代印度就是有的啊。但是后来,这个菩萨戒里有,噢,不是菩萨戒,这是经里边有。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的时候,他就是妻子儿女都布施。那么那些天人要来考验他,就是各式各样的考验都经过了。他本来是太子,把国王位也牺牲了。太子的位置牺牲了,流放到远处山里,人家要他的孩子。两个小孩子长得很好的,很聪明的,人家要,他也给了。最后,一个帝释天来试验他,要他的妻子,他也给了。帝释天把他的妻子带走了几步,回过来说,他说你这个其他的布施很好,妻子就算了,不要随便布施了。那么这样子,这是考验他了。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因地上,他是什么都不顾,就是妻子儿女都可以布施。那么这些就是外财了,有的,可以布施。

  “有则济他宏教,无则少欲安忍”,假使有的,可以救济他的,使他离苦,也可以弘教,拿这个经济财物弘扬佛法。现在他们基金会,把很多钱拿过来,印经书来弘扬我们的正教,就是不悭贪的表示,也是布施度的表现。假使没有的话,那么我们说我们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没有钱的话,少欲,不追求,安忍。假使自己受用差一点就自己安心地忍受下去。那么这个很难做了啊。有钱布施还可以容易做一点,没有钱要安忍,这个边好象还难一些啊。好象孟子也有这个话,反正意思差不多的。那么我们说没有的话,能够少欲知足,能安住于现状。这个就是道气的表现,有道无道也在这里看。

  我们为什么看现在出家人都是流动性大,这里跑那里跑,就是不能安忍。看看那边好,一下子就去了,一去不是一个,一批,七八个。我们这里就现了,最多是七个八个,少的是两个三个,一下去了,以为那里好得不得了。哦,去了之后——不好,再走,再有的好地方再走,这么到处跑。全国还是很大,我们中国的寺院蛮多啊,一跑几年够跑的,可以慢慢去跑去了。这些就是没有道气了,不能少欲,不能安忍,真正修行不要这样子做。这是持戒方面的对立面,违逆品,这个要放下,然后这个布施波罗蜜多才能圆满。

  戊二 戒

  持戒方面的,“犯戒因缘根本惑,及随烦恼忿恨等”,就是这些东西一定要放下,不放下你要圆成波罗蜜多是不可能,这些障碍物要去掉。那么持戒方面的,要把犯戒的因缘要把它一定要去掉。什么是犯戒因缘?根本惑,根本烦恼。我们在《俱舍》后面讲《随眠品》就要讲这些。根本烦恼有六个或者是十个(《百法》),贪瞋痴慢疑,这是五钝使;邪见五个,身见、边见、见取、戒禁取、邪见一共是五个,五个不正见是五利使;一共十个根本烦恼。这个根本烦恼就是犯戒的因缘,有这个烦恼就会犯戒。那么就是烦恼起的时候,要制止它,不使它起来。一起来之后,犯戒的事情就会出来,一定要把它息下去。

  “及随烦恼忿恨等”,那么这根本烦恼十个不能让它起来,其他的小烦恼,随烦恼就是小烦恼,那就是多了。这里说有二十种,根据《百法》里说是小随是十个,中随是两个,还有大随八个,反正说是多是很多的,这里举的是二十种。“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这是十个小随烦恼,中随两个是无惭无愧,无惭无愧是最不好的东西,一切烦恼心都有它。有惭有愧之后烦恼就起不来,无惭无愧一切烦恼才起得来。下边是八个大随烦恼,“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这个都是《俱舍》里有的,我们都学过(注《俱舍》:大烦恼地法六个,大不善地法二个,小烦恼地法十个)。根本烦恼里边是总的,随烦恼是个别个别的。这些一定不要给它生。

  “不生生已不执顺”,依持戒力量,不要给它生起来,要不生起来,我们说怎么办?就是不要去接触那些境了。贪心怎么起来的?我们前面都讲过的,烦恼生起来,第一个是内心烦恼种子没有断,第二个是不正作意,对了环境之后,没有提起正知正念,第三个就是顺着烦恼的境现前,假使说你看见最漂亮的女人,这是贪心的烦恼的境,摄贪心的境。你如果这个境现前了,你又没有成了圣者,烦恼没有断,再加上一个不提正知正念,贪心马上就起来了。

  那么这样子你要把它不生的话,那很容易了,第一个提正念,第二个远离那些五欲的境,不要去看那些境就完了。你要去看那个境,你说我要去看那个境,我也可以提正念,不要去生烦恼也可以啊。你要贪了看的心,本身就不是正念。所以说我看么,要看的,我说正念提起啊,我反正不生就好了,不会犯戒。不可能的,你为什么要看呢?看这个念就是不正念。

  我们不是以前讲过那个公案嘛,一个老修行,他跟海公上师说,他说我到公园里坐在那里,好象烦恼还不见得很厉害,一个人房间坐在那里,闷得很,好象烦恼吵得心里很不舒畅。那什么原因?你去看了那些,公园里看,公园里看什么了?现在的公园很下流啊,各式各样都有你去看吧,看了之后,把你烦恼都引起来了,你满足了感到很舒服,当然不烦恼了,已经在受淫欲了。我们的不是上次讲了嘛,欲界天的淫欲就是,眼睛看一看就是淫欲了,跟你笑一笑是淫欲了,跟你握握手也是淫欲了。那么你已满足淫欲了,已经做淫欲的事情了,当然你感到满意了。你在房间里,你烦恼闭起来,心里难过,压不下去,没有对治的办法。那你对治啊。

  “不生”,如何以戒的力量不要让它生起来。因为我们才修行的人,烦恼没有断掉,烦恼要断要见道以后,见道断八十八使见的烦恼,然后修道断九九八十一品修所断的烦恼。这个是要下功夫的,要圣者才行的啊。凡夫烦恼只能息下去,不给它生起来。不给它生起来最巧妙的方法就是不与那个境接触,你不去看它,不去听它,不去见闻它,那就不会生起来。你如果去看了,去听了,或者是闻到味道了,或者听到它的声音了,那烦恼就会起来。

  尤其是出家人很敏感,人家在家人,在场合里边他到还是,因为麻木了,他还生不起烦恼心,他还无所谓了,出家人从来不接触那些的,一碰到,哇!烦恼心马上生起来,你去试试看吧,就在清净的地方呆久了之后,他到烦恼地方一去好了,马上心里反应不一样。在家人都无所谓的地方,你就生得很大的烦恼。正因为你是清净的搞惯了,这个烦恼不习惯了。

  那么这些都是如何不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说不要接触那个境。所以说我们说青年的出家人不要去看女人,我们前面讲过的,正知正念。要看看什么?看老头看老太婆,走路走不动,那个牙齿掉了,难看的样子,看病人痛苦的样子,看死人一动不动那个死的样子,乃至看尸林里边看那些腐烂的样子,给野兽吃得不成话的样子,乃至白骨,多看看。这个看了之后增长我们的道念,如果不看这些那就糟了。第一个不要生。

  那么生起来之后怎么办?“不执顺”,一个生起来之后马上放下,不要感到有味道。有人告诉我,他说他起了一个念头,这个人还蛮用功的,他就说他受八关斋戒,受了八关斋戒,他说他平时爱唱歌的,他现在念头唱歌了,唱起歌来,他说这个歌唱,平时因为很欢喜那个歌曲,他明明知道我受八关斋戒今天不能唱歌的,他说我还是顺着它唱几口,再刹车把它停下来,停下来,一个歌唱了一半,唱掉了,他说这样子怎么样,是不是犯戒了?我说你这个念头,不是听,八关斋戒主要是听,故往观听,就是人家在唱你要是特意跑了去听,这是犯戒。但是你能够检查到心里的唱歌是不顺这个戒的,已经很好了,但是你毕竟还要跟他跑一段时间,如果当下知道这是八关斋戒的那一天不能唱歌的,念头里边歌也不跟它,不要跟它去,那就对了,就是说不执不顺。假使起了念头的话,马上放下。假使实事上更要放下,假使你跟女人要握手了,赶快,这是犯戒的,马上手缩回来,阿弥陀佛,合掌就可以了。

  那么“顺”,顺就是说,这个歌唱起来蛮好听的,让它再唱两句,唱唱,跟了它跑了。那么这个东西是很微细。我们说不是考试啊,犯戒条件来了怎么样?啊,不要跟随境跑,怎么……说了一大套。结果你行持的时候,不晓得丢哪里去了,这个有什么用处。这个要自己在行动方面,随时随地地警策自己,这是真功夫,真刀枪,学佛也在这里学,把书背下来了,不稀奇。我们说三藏十二部把它背下来,很不容易,但是不稀奇,要把它行出来。所以昨天我们一个居士跟我说,他说他梦到一个境界,人家说你这次回去该怎么样,他说我回去一定把学的东西带回去。还不够,要行起来!带回去也不够,只作一个答录机了,要真正做到,做起来才行。

  佛教里边知行合一,怎么知就要怎么做,不要停留于知见的这一方面,行动马上跟上去。我经常说的,真正学会了,知道了,行动必定跟上去的。如果你嘴里说了一套,行动自己跟不上的话,没有学好。那么这个标准我们提出来了,那要看看你们了,你们说哪个辩才好,哪个讲的时候,讨论的时候一大套,就看你行动怎么样了。你如果行动是跟上去的,那就学好了,如果你讲了一大套,行动不是那回事,没有学好,我的看法就没学好。我们这里有这么样的人,他说起来一大套,很多,因为他也是一个老师了,会说一套,但是你行动上看看不见得,那就是说学得还不够。那么真正学好,行动决定要跟上去的,行动跟不上去就是没有学好,这个是一致的。今天就念到这里。

  第五讲

  《菩提宗道菩萨戒集颂》。昨天我们讲到,摄善法戒的具足因缘,前五度分开讲,把每一度的对立面,违逆品去掉,那就是可以圆满了。昨天讲的戒度,今天是忍度。

  戊三 忍

  “不于有情作盛怒,酷刑憎恶不舍忿”,这是忍辱波罗蜜多的违逆品,对有情不要作那些极大的愤怒。有情,就是说一般的人心里,这里是指有罪的人,就是说犯了戒,犯了过失的人,不要起大愤怒。一般的说,对普通的人起愤怒不容易,对那些有罪的,做了坏事的,或者冤家,这些人容易起很大的愤怒心、危害心。“酷刑憎恶不舍忿”,对于那些犯了罪的人说,假使说关的,他就用残酷的刑罚,来惩罚他。或者,心里怀恶不舍,心里总讨厌他。即使他这个人后来已经改悔了,总是一个先入为主,一个成见还存在,这样子不舍忿,心里对他还是对他不高兴,一个愤怒的心,不容易舍掉。这就是没有悲心的缘故,也是没有智慧。

  我们说,我们这里当然了,因为是讲这个摄善法戒的对立面,真正的对治方法不能广讲。这个在《菩提道次第广论》讲得很多,忍波罗蜜多的时候,它里边要该怎么忍,该怎么观想,都讲得非常仔细。那么我们这里就可以参考那个文,这个书大家都有,新来的没有,我们可以再给你们发一下。

  对那些有罪的不要用残酷的刑罚,那么也不要心里恨他,那个愤怒的心总是执恶不舍。执恶不舍,这样的心不要有。我们有了悲心有了智慧,就不会这样子做,这样子做就是没有智慧、没有悲心的表现。第一个没有悲心还是看得出来,没有智慧,很明显的,众生都是受了烦恼的支配,他们所以造罪,因为他们起了烦恼。

  (6A开始)他所以做坏事,是烦恼支配了他,那你把这个烦恼去掉了,他也不做坏事啦。所以说,这个有智慧的人,这么一观察,对有情不会执恶不舍,这个是永远去恨他,不会。

  戊四 精进

  第四个精进度,“不于善业而懈怠”,善业,一切善的事情,这里总的指摄善法戒。摄善法戒就是六度。六度是包括一切善法,这个后边要讲的。六度的内容,把它扩大起来,一切善法都在里头。那么对一切善的事情不要懈怠,该做的就马上要做,不要推缓。今天不做,明天再说,那个明天又有明天,那永远不做。所以说不要懈怠。

  “堕落流转之总因是不精进”,这句话警惕性很高,我们所以堕落在三界,流转六道的主要的原因就是不精进、懈怠、作推。这个《菩提道次第》也讲了很多,就是观无常。一个人总要死的,哪个都承认,但是总要推,反正今天不会死,明天不会死。这样子的话,那就是对善业不能精进起来,恶业却是可以放逸大做了。因为他自己还要维护自己的享受嘛,随自己的追求嘛,那就跟了烦恼做了很多恶业了。精进起来之后,那就是一刻不待的要马上去修善法了,一口气不来,马上就是下世了。《四十二章经》佛问比丘,人的生命在哪里之间,有的人说是几十年,最后一个比丘说在呼吸之间。一口气出去,第二口气要是不进来的话,那就是命终了,所以生命在呼吸之间。既然生命在呼吸间,那你怎么能够善法上好懈怠?这口气出去了,来不来还没有定,那你善法赶快做了。

  “倾仰倚卧不恭敬”,这懒的样子:靠起、仰起、斜起、躺起,这样子,既不恭敬,也是表示懒惰。我们说出家人行有行相,坐有坐相,坐要如钟,不要歪斜、倒起的、斜起、仰起的。这个样子,就是懒相,懒惰样子,不恭敬,一方面也是不恭敬的样子。

  “懒惰弃置善不生”,你这个善法要干当下就干,不要推懒,你把它推推推的话,善法永远生不起来。今天有明天,明天还有明天,等到你一口气不来了,你就没有了,什么都来不及了。所以这个精进心要生起来。精进心生起来的原因还是要观无常,观恶趣。所以这一些是一连串的,前面的东西有了,后边才生得起,前面没有,后边也生不起来。

  戊五 禅定

  那么禅定更是境界更高一点了,有了精进,禅定才能生起来。如果修禅定倒做不做的,倒修不修的,那说要得定,那根本谈不上了。一天昼夜六时地去修习,这样子才有希望得到一点禅的味道,或者是真正根机大的,可以得禅定。

  “于诸禅境不味着”,对于禅境不要贪着它的味道。一般人都有经验了,心静下来,都是一个很舒服的感觉。这个感觉好不好?这是表示你心静下来了,感觉不一样了,超过一般人的普通的触,一般人的感觉已经超过了,这是好事情。但是你感到很舒服,就是贪着那个味道,那就坏了。所以对禅境不要味着,不论你境界是什么样子,什么舒服,或者看到什么,看到光,看到什么,不要味着,要知道这是如幻的。一执着的话,不但是没有进步,会退。这个我们讲《俱舍》讲到后头要讲的,禅定有三种啦,一种是有漏的,善的,有漏善的禅;一种是染污禅,就是要退的,执着味道,执着禅味;还有一个是无漏禅,那是最好。执着禅味,就是要退,乃至于更危险的禅的境界,如果你执着的话还会着魔,这个更麻烦。

  “自地诸惑不懈惧,沉没掉举正念知,各各发生能断离”,这是禅定的对立面。“自地诸惑不懈惧”,三界九地各有它的烦恼。欲界烦恼是最多,到了色界以后,把欲界的烦恼除掉了,色界的初禅还有初禅的惑,二禅有二禅的惑,每一地都有它自己的惑。这个惑一地一地地都要把它除掉,然后才能出三界了。“不怕烦恼而随之”,不要怕烦恼,而跟着它跑。“或无智畏惧而苟避藏求清净”,或者,对烦恼,自己没有智慧,不知道怎么去对治它,就是逃避,逃避了烦恼,清净。我们说烦恼,在密法、最高的密法里边,就是要把烦恼勾出来,再把它断掉。你如果尽逃避的话,好象你看起来是表面上是没有事,但是万一境出来的时候,你就不行了,就要打败仗了。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道场为什么入金刚喻定之前,为什么先魔兵、魔将、那个魔女来困扰?这就是众生一般的烦恼根子、最后的烦恼要断之前,它还要作垂死挣扎,还要跟你来捣乱。那个时候你要胜的过去,这一关胜不过,佛就成不了了。所以释迦牟尼佛,硬的魔兵、魔将刀剑来了,胜过去,慈悲把他降过了;然后软的,那个魔女裸体的来跳舞来扰乱,也给他用不净观把她降伏了。这样子才能够,软的、硬的两种都胜过了,才能成无上正觉了。如果你这个关过不了的话,那不行。你逃避了,清净,但是最后的时候,你要出离的时候,它就来扰乱你的,就不给你出离。那么你这个时候如果平时没有智慧,没有空性的见,只是逃避,好象是清净了,一旦他出现了,你就没有办法了。所以说单是逃避也不是一回事情。

  我们第一步是远离,这个我们次第要弄清楚。你说不逃避,好,我们就不要住在山里边,不要住在庙里边,就到什么跳舞场那里去修行去了。你初修不行的。初修的时候,烦恼太深了,习气太重了,要远离。远离到一定的时候,自己产生一定能力了,就要慢慢地在事上锻炼。最后能力完全有了,那就是在最烦恼重的地方要把它断掉,最后的根子才断的。否则你逃避,就是不见面,这样是不解决问题的。那么单是远离,开始是需要,但是永远远离也不是一回事情。到一定的时候,就是要把烦恼把它勾出来断。大威德里的刀一边是钩子,一边是刀口子,勾出来之后就把它砍了。烦恼,最深的烦恼,它埋在里边,如果你不勾出来,以为没有事了,它某个关键时刻会出来扰乱。

  “沉没掉举正念知”,那是更细的烦恼了。把一切的粗的五欲的境界除掉以后,那么定里边最大麻烦的就是昏沉、掉举两个东西。心收拢来了,收的太紧了就昏沉来了。打瞌睡,当然是最重的昏沉了,轻的昏沉,坐在那里很好,自己也感到没有瞌睡,但是观的力量不够了,没有力了,那就是一些细昏沉来了。细昏沉来了这是最危险的“死水沱”,超不出去的话,永远开不了智慧。那么这个也不是禅定,这还在昏沉里边。

  掉举,粗的掉举,东想西想的,细的掉举,那比较微细的,也要断掉。这样子要正知正念来观察它,不要给它昏沉掉举起来,起来了就断。这样子九住心,从开始内住、安住一点点,到最后奢摩他,那么入定。这个是禅定的必经的过程。里边就是开始断外边的五欲境,慢慢里边之后就是断沉掉了。五欲境遮止之后,那是昏沉、掉举在里边捣乱,要把它粗的昏沉,掉举除掉,然后细的昏沉、掉举除掉,最后除掉昏沉、掉举之后,那个警戒的心也除掉,那就是无功用行,最后是止观双运。这个我们讲《广论》或者《略论》后边,讲“毗钵舍那”、“奢摩他”里边讲得很仔细,这个以后自己可以参考。

  那么“各各发生能断离”,这些恶寻思,就是掉举了,那些昏沉啦,掉举啦,它苗子一起来能够知道,知道之后,就把它断掉,不为它所困扰,这是把禅定的违越品去掉了。

  “如是违越诸度法,勤加对治善遮背,不令增长随彼行。”这些五度的违越品,就是违越五度的那些对立面的那些事情,要把它精心地对治。“善遮背”,善于“遮”,遮止它,不要让它起来。“背”,不要顺着它,跟它反面,对立,不要顺着它。有的时候,虽然表面不起来,你心里还是顺着它的,感到这个还是好事情,那也不行,将来还要起危害性的。要感到这是不好的,就是我要背弃它,背弃心生起来。

  “不令增长随彼行”,不要使它增长,也不要随着它跑,就是跟它反其道而行之了,跟它对起来干,这样子才可以把它除掉。那么这是前五度了。我们昨天不是一个题嘛,第五度跟第六度的差别在哪里?第六度是知见的问题,一下子,顿,所谓顿知的,他马上立刻,一下子都知道的;而前五度是事上修的问题,一定要渐修的,一定要慢慢慢慢练习,慢慢练习才能达到成熟的阶段。

  丁二 后五次第

  下边是第六个波罗蜜多,慧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的渐次,这个渐次,你们《瑜伽师地论》有人有,它的原文就是,五度渐次,还有第六度的渐次,这个渐次,“慧渐次者,谓如实知,善果胜利,又知善因,又于善果,知倒无倒”(《菩萨戒品释》卷一 三一),这些渐次是什么?宗大师讲的,这个渐次,当然也可以讲它的次第,但是真正宗大师的意思就是说所谓渐次,就是能够很快生起六度的因素。所以说五个渐次,五个因素,能够生起般若波罗蜜多。前面的那些施的渐次就是能够生起施波罗蜜多的因素,戒的渐次就是能够生起戒波罗蜜多的因。那么这是宗大师的注解。

  这个慧波罗蜜多要把它生起来也有五个因,那么这五个因,它标题都标得有,我们看标题,第一个就是“识善恶”,第二个“识因果”,第三,第四合了一起的“临境正知不倒”,“正知不倒”就是倒是一个,不倒是一个,分二个。那么第五个能够“识障盖”,六度的障,摄善法的障能够知道。那么这个慧波罗蜜多的五个因,能够生起它的五个因就是这么五个。

  下边,那就是说五种智慧了,能够远离五种的无知。智慧是知,能够知道,无知就是不知道。这个无知,它这个障碍,要把它去掉;智慧是知,慧波罗蜜多是智慧了。要生起五种智慧,把这五种无知的障碍去掉,这就是生起慧波罗蜜多的因素。

  戊一 识善恶

  那么第一个知道什么?“实知善果胜利等,善谓人天二菩提”,我们要知道善的果有什么好处,因为我们要修行,一定要善恶它的果报,有什么好处,要搞清楚,然后去追求。如果它的好处也不知道,糊里糊涂,人家说好,你说,啊,就做了,做到后来要退的。那么自己确定肯定地知道有什么好的后果在里边,那就是肯干下去了。为什么干革命的人,他抛头颅,洒热血肯干,他知道革命成功了,人民就解放,大家可以安居乐业,可以过幸福的生活。他有前面这个目的在这里,他所以肯牺牲自己。

  那么我们修行一样的,要知道我们的果是它有这么多的好处,然后舍得去付代价去争取那个果。那么现在我们要知道善果的好处,善果是什么?善果的胜利了。什么叫善果?人天二菩提,也就是增上生——人天福报;决定胜——声闻菩提、菩萨的菩提、大觉菩提。我们说人天有什么好处?人天就可以避免三恶道的那些苦,人也可以受别解脱戒,接受佛教,可以修行。

  这个讲我们《菩提道次第》,开始讲八有暇、十圆满,都是人天的事情。所以说我们人天有什么胜利,决定要搞清楚。认识清楚之后,认为这个是非常好的东西,一定要争取的,然后你再下功夫去追求人天。那么二菩提,人天是一个小学,到了人天之后,是不是安逸?要知道人天还不安逸,虽然三恶道苦没有了,但是人间还有人间苦,天上还有天上苦,行苦是三界通的。那么人间,天上还有它的其他的苦啦,那么这个也不究竟,然后要求菩提。声闻菩提,自己出三界;大觉菩提,自他一起出三界,除苦,共同成佛道,这是最高的胜利,最大的好处了。那么这个你确实知道之后,才有奔头。所以第一个要知道善果的好处。那么这个善果好处它怎么来的?

  戊二 识因果

  第二个追求,第二就是“识因果”,要“寻求了达善等因”,善果的因是什么?“人天十善胜果别,善士听闻思修次。”那么我们说这个善果的胜利是好,我们也知道了。那么我们要追求它了,追求它怎么追求,就是说人天的果胜利它是怎么来的,二菩提的好处是怎么得到的?下边追求它的因——追求,人天十善。人天的果报就是要靠十善来的,修五戒十善,得人天的增上生。那么知道了之后,那就去做十善了。从十善下手,决定得人天果报,所以说我们佛教从因上下手。你说我要求人天,求人天,天天想,一天对着人天看,你会不会得人天果?不一定的。就看你行的对不对,行的五戒十善那当然人天果,你不要它,它也要来。你如果行的是十恶,破戒,那么你说天天望人天果,那也不会来。

  有的人迷信,他不好的东西不要看,地狱、饿鬼、畜生,不要看,看了倒楣,将来会要地狱去的。天天看好的,天天看人天享受,以为这个种子进去了,将来会感人天果。这个错掉了,因果不是这么的。你看地狱,恶鬼,畜生生出离心,就可以感人天果。地狱饿鬼苦,苦怎么来的?做十恶业。那你十恶业不做好了,不做你就感人天果了。

  所以说我们不要以为看到脏东西不好的就会倒楣,这个是世间的迷信。很多人就是马路上看到不好地方就吐个口水。甚至于我听说,有些地方,他们的风俗,早上开店门,一开,如果碰到出家人来买东西,气得不得了,一盆冷水把你泼了赶出去。为什么?出家人是空门,学空道的,我的店门一开,第一个就是一个空,一个空来了,这天生意就完蛋了。这个是迷信,对出家人恨得不得了,这个完全是迷信。

  那么对出家人恨有没有坏处?有坏处,这个我们也可以带便地说一下。以前有个辟支佛他去托钵乞食,托到一个人家,正巧碰那个人家在倒垃圾,把一包垃圾,倒在他头上,从窗子那倒下来了,倒他头上。那么也很巧,就这样子这家人家后来找了个很好的媳妇,家里也发起来了。啊,这一传传出去他们就说了,啊,那个出家人来托钵来讨饭的时候,你一把垃圾倒在头上,会发财的,会得好处的,得福报的。大家传去了,传了以后,大家就照它干啦,看出家人来了,马上倒垃圾,“哗”,头上倒下去。哎呀,这样子弄的造了很多罪,最后那个地方的人,就是地震,一下子活埋在地下去。你把出家人头上丢垃圾,结果你果报,后边的果报还不知道,现在就是活埋的果报,那个已经很可怕了。所以说不要迷信,我们说世间上的人就是看了一点点现象,就自己想了一套东西在做,这是迷信。我们人天的果报要靠十善的,你只要做十善,决定得人天果。

  “胜果别”就是决定胜。决定胜就是殊胜的果,就是二菩提:声闻菩提、大觉菩提。这个菩提,它的因果还有差别,就是不但要十善,还要加。加什么?加下边的。“善士听闻思修次”,按照次第地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如法修行。以这个次第修下去的,可以得那个声闻的果,跟那个佛的大觉。声闻缘觉的那个果,佛的大觉的果就靠这个。就是说善的果要知道,善的因也要知道。

  戊三、戊四 临境正知不倒

  然后第三,第四“临境正知不倒”。“了知善果倒无倒”,善的果得到之后,颠倒的或者不颠倒的要看一看。“不于无常妄见常,苦见为乐不净净,无我妄见实我胜”,就是果来了之后,要看,不要起颠倒见。假使你对这个果是起了常乐我净的看法,那就是颠倒。如果你的果来了,即使是善果,也是无常、苦、空、无我,那个就是正见,不颠倒。

  所以说善的果,它的胜利知道,它的因知道,还要果来的时候,还要看,不要颠倒去看。假使有善果看成常乐我净,这是颠倒。这个尤其是修禅定的一定要注意,你把是禅定的境界来了,本来是成了个好境界,很好。你认为是常的,是乐的,净的,我的,这样子一执着的话,完了,那个不但是进不了,还有着魔的危险。

  那么要知道,一切都无常,空,总的一个对治法是空,一切法空,这是一切境界来时候最有效的方法。一个“空”字拿过去好了,什么东西都是空,那么就不会执着了。所以说,于无常见常,苦见为乐,不净为净,不乐为乐,无我为我,这是颠倒。那么看到是无常就知道无常,苦的就知道苦,不净的知道不净,知道一切法无我,这是无倒,没有颠倒。所以说善果来了之后,还要以自己的观察,不要颠倒。

  戊五 识障盖能方便

  那么然后,第五个,“识障盖能方便”,那么这些凡是摄善法戒里边的所有的那些障能够了知,也能够远离,这些违越的障。“如前五度慧力增”,跟前面五度一样,你这样子把一切违障品都知道以后,那就智慧也开了,那些障也起不了,那就是把六度的能够修圆满的条件就是这个。

  修令时时般若现前

  下边“修令时时般若现前”。修的时候,我们说前五度是事相,他的见就是六度。前五度,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多加进去,没有智慧加进去,那么布施就是布施,不能叫布施波罗蜜多。持戒就是持戒,不能叫持戒波罗蜜多,那么乃至禅定就是禅定,不能叫禅定波罗蜜多。一定要有般若的空见加进去之后,再布施的,这样子的布施叫布施波罗蜜多,这样子的持戒叫持戒波罗蜜多,乃至禅定叫禅定波罗蜜多。就是一定要般若的这个正见放上去,那就是成了波罗蜜多了。这个六个波罗蜜多实际上东西就是五个,但是般若是掺在里边的。每一个里边掺了般若就成了波罗蜜多,如果没有般若,就是一般的布施,持戒,这是善法,但是不能到彼岸。

  “摄集六度众善行”,六度的一切善法,我们说一切的世间、出世间的善法都可以包在六度里边。你从有漏的善来行六度,那就是世间善;如果以般若的智慧,出世的善行六度,那就是出世的善法,可以成佛。六度万行就能成佛。那么摄集六度众善,一切六度里边的众善,都要把它修起来,不偏不缺,先后有次第,这样子修。不要偏,就是不偏在一边,有的人总是欢喜偏。他对某一方面爱好的,着重那一方面,对那一方面不爱好的,就忽略那一方面。

  假使说我们很多人现在修行的,禅定都爱好,因为禅定能开智慧了,都是修禅。但是前面的四度不管了,包括第六度,也不去管它了。布施也不布施了,持戒也不持戒了,都随便,忍辱也无所谓,这个精进,当然禅定他比较精进一点,经常修。总是偏重于禅定,把前面忽略了。能不能得禅定?假使得到了之后,也不是佛教的禅定,是外道禅,或者是鬼神加持的那些禅。真正的佛的六度,禅定波罗蜜多,决定要靠前面四度一个个上去。没有布施,持戒也持不了,不要说禅定,一个一个前面都是基础。那么这样按了次第,不要偏,不要缺,要有次第行。你跳过了前面的,修后头的,得不到的。小学不念,念大学,那也做不到的。

  “远离六度愚无知”,六度的违越品,就是说它的对立面,要把它去掉,去掉那些。这样子对这个六度的善行可以更快。“迷昧善恶”,就是什么叫“愚无知”?善恶搞不清楚,因果搞不清楚,颠倒。“不识赤盐”,这个,我们在《俱舍》里碰到过的,“阿罗汉”,只是不染无知,它不是烦恼出生的,但是他一切法不能够如实地了解,就是所知障。所以说就是这样子,有种盐是红的盐,这个红的盐是劫初的时候有的。人家发现一个红的盐,拿去问阿罗汉,这是什么?阿罗汉用他的禅定观察,八万四千劫以前都观完了,不知道这个什么东西。一问佛,佛说这是赤盐,是劫初什么什么那个有的这个东西。以阿罗汉的神通他只有到八万四千劫为止,再以前的他不知道了,那么在八万四千劫以前的东西,只有佛才说的出来。这个不染无知,阿罗汉也有,那么这些都要去掉。这些都去掉,那就成佛了。

  “渐次恒修六度智”,按照次第地修,六度的智慧。这个我们说不要贪高,有的人智慧——一看就是看,“我看《华严经》,《妙法莲华经》”,什么经去看,看不懂。你要一点点练习,从小的低的练起来,慢慢地高的会来。

  这里打个比喻,要经常去修习,如滴水穿石。我们说屋檐上一滴水滴下来,下边一块石头的一个板,就是石头的坎坎了。你如果水滴下来,根本对石头毫无关系,滴下来嘛就去了。但是一百年,两百年滴下去,石头会打一个洞洞,这就是细水长流了,就产生力量了,习惯势力。我们为什么烦恼里拔不出来?无始以来的习惯把我们深深地陷在这个里边。我们小孩子生出来,男女饮食不要教的。他自己会吃东西,母亲的奶他自会吃;男女的事情也不要教,他自己会。这些就是无始以来习气太深了。

  那么这个要现在要反过来,把善法的习气熏习,把它习气熏,那就是靠不断地练。很多人对念经感到麻烦,一样的话,天天念,天天念,干啥?养出你习惯性来,这个力量强了之后,滴水可以穿石头了,不要看到念了没有用,就是有用。

  “慧行刻意别养成”,“慧行刻意”,慧行刻意就是说专门修智慧的一种方法。我们这本书后头有慧行刻意。慧行刻意,我们说有三种:一种是专门断烦恼的,这本书后头“慧行刻意”就是断烦恼的;一种是专门断“我执”的 ,“我执”是烦恼的根子;那么还有一种就是修大乘的利他,六度万行的时候,那些如何修法的一些关键。三种慧行刻意,这里指的是第三种。

  那么我们说这样子,慢慢慢慢的这个思慧养成之后,那就是摄善法戒是不会犯了。他的可以圆满的因素,就是这么一些。这个是摄善法戒,它的圆满的因素就是这么多,前五度,五个违越品除掉,后面般若波罗蜜多也有五种无知把它除掉。这样子修摄善法戒,不会犯,就是会清净。

  丙三 具足饶益有情戒因缘

  那么最后第三开始是饶益有情戒,饶益有情戒讲了十一个,讲的相当仔细。我们《五字真言》里边的饶益有情戒十二个,这里讲了十一个,里边开合有不同,那么后边都要讲。现在我们把饶益有情戒如何圆满的话,一些条件,十一条。

  丁一 成事有八除苦有七

  戊一 于有情事业业应作助伴八种

  “1代思彼彼所作业,应不应作致兴衰”,帮助人家,第一个饶益有情戒,它十一个里边,第一个有情的事业作助伴。

  (6B开始)第一个是助伴。那么“1代思彼彼所作业”,他要作什么事情,你帮他动脑筋:这样子做对不对,那样子做不好,这样子好。“应不应做致兴衰”,这样子做能够发,这样子做要倒楣,要衰。假使做生意的话,这样做会发财,那么做就会衰,就是要亏本的,或者做事情、开一个企业,这样子做能够成功,那样子做会得失败,都帮他动脑筋,帮助他。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做了好,哪些做了要失败的,这是帮人家的忙了。这是总给他出主意,给他帮他。

  那么下面第二个,就是真的行动来帮助了,“2以实功能现前助”,真正地去做帮他做了,实际上帮他做了。“当下帮助”,但是“在家出家各各不同”,在家的人帮助跟出家人帮助不同。假使说有一家人家,他家里没有大人,都出去了,一个小孩子没有人管,叫你抱一抱,在家的人可以,发心,我帮你抱一抱,叫个出家人他说抱个孩子,这个不行的。出家人,不能抱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更不要抱。

  那么这个在家、出家的身份不同了,帮助的方式也不一样,这是要注意啊!不要说那个出家人要帮助人家,什么事都去干起来了,人家在家人的一些事情你不该参与的都去加进去了,那个要不得。出家人帮助根据戒律去帮助,戒律允许的可以做,不允许的不要做。那么,在家人当然情况不同了,他的范围可以广一点。出家人以法的帮助为主,反正这个你们知道。出家人是要以法上帮助人家,在家人以其他的方式——世间上的事情帮助人家。当然他法上懂一点也可以帮助。

  “3往来行旅作导引”,假使有人走路,没有伴侣,或者没有人帮助他,那么你在路上碰到之后,你就给他搭个伴,他地方陌生,不认识,你可以告诉他,这里到那里走,到那里该怎么样走,乘什么车方便,乘哪个车就有麻烦,要兜圈子,这些你要告诉他。这是帮助人家的事情了。这是实际行动了。

  “4方便开示耕农类”,那就是搞那些职业了,耕地也好,或者你开厂也好,或者搞什么,做什么东西也好,什么技术方面的问题,教人家。“方便开示”,这个方便就是说无罪的方便,就是不犯罪的方便。不要说你叫人家去怎么子投机取巧了,或者叫人家去打鱼,摸虾子,发财了,这个有罪的方便,不做!方便就是说包含如法的、合戒的那些方便。

  “5资财守护作用示”,假使有了钱,他根据你帮助,他发财了或者是事业兴起来了,那么如何守护这些资产,你要善巧地告诉他。“不为五家所犯”,五家——王、贼、水、火、不孝子,这五个东西,再大的财产也可以给你搞掉。王,他可以把你没收;贼可以把你抢去或者偷去;水把你漂掉;火把你烧完;那么不孝子,就是那些败家子,他可以把你财产挥霍得光光的。这个很多,我们在上海以前看过,他本来是地主,家里很有钱的,养了个孩子,吃鸦片的,也不务正业,把这个家产都吃完了,讨饭了,到马路上讨饭,要饭去了,这样的人就是败家子。那么如何地守护不为五家所犯,这就告诉他。

  “6合和乖离解忿诤”,有冤仇的,有不和的,那么如何地使他们把那些诤、冤,帮他解掉,使他们合和起来。但是这里在家、出家有各别,有身份不同。夫妻打架,出家人绝对不能去劝。如果劝的话,你是劝他们是做那些不净的事情了,夫妻本来是吵架分开住了,你把他劝和,他们一起干他们的夫妇之道,那么你这出家人戒律不清净了。所以这个出家、在家的身份不一样,那么如何解去那些他们的冤,和合他们的乖离,那就是要看情况。凡是出家人依戒而行。我们依什么戒?依别解脱戒、菩萨戒,依这个标准去做。不合戒的就不要做。在家人有在家的戒,他们在家人可以做的,在家人要做。凡是对人家有好处的都要做,那么依戒而做。

  “7义会决时善助理,8福会择时助修成”,这是第一个,八种有情的事业帮助。“义会”,这是两个解法。“义会”,海公上师说的是合法的集会,那么“福会”,是兴造三宝的会。这是一个解释。另外宗大师里边,他的解释里边,“义会”是有定期的福业,“福会”是指没有定期的,临时举行的福业。那么有这么两个解释。那么义会要举行了,就是给他考虑什么时间举行好;做的举行的时候,善巧地去帮助他做。福会,他要做的时候,也是给他选什么时间比较合适,同时也帮助他去做。

  这是第一个,于诸有情事业作助伴的。在助伴里边分析一下,开头两个就是“应不应作致兴衰,以实功能现前助”,这是就是说帮助人家,得到怎样去弄到资财,怎样子能够可以使他的资财丰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那是资财增长之后如何守护它。第七,第八,你资财增长以后,然后该怎么用,用到哪里去,用到福田上去。

  这是菩萨的善巧。人家没有资财,穷啦,你帮他去帮忙,把他富起来;他富之后,然后教他怎么增长,怎么守护不会失掉;增长了,再教他该怎么用了,用到福田上去。义会啊,福会啊,就是这个地方去用这些钱,不要乱用。这是第一个。

  戊二 除去他苦有七种

  第二个,除他苦,有七种:身苦四种,心苦三种。

  除身苦有四

  那么除他的苦,“除苦助伴济他身,1施药瞻视有病者”,病人看病,碰到有病的人,你要去伺候他,还要那个尽量去照顾他,还要给他药。这是对病人的。这是我们说,所以菩萨戒里边看到病人要看的。如果病人来了,你不管他,你明明有钱的,可以帮助他买药的,不给他买,犯戒的。所以说“施药瞻视有病者”,有病的人要去看看他,有力量的还要给他买点药什么,解除他的病痛了。这个有不有好报了?我们说,你看病的报就是大,将来感的果报就是自己没有病,长寿,健康。我们《业报因缘经》这本经很好,看看很薄一本书,这个是真正的因果经。现在我们社会上有些人,他尽印一些其他的因果经,是不是真经也不知道的,花了很多钱去印。真正佛经的藏经里边的因果经,他也不知道。就象我们这里广泛的这个经印出去,能起很好的效果。这是真佛的时候的因果,真因果。

  第二个,“2若根残缺导助彼”。假使残缺的,聋子,哑子那些,那些根不全的,那么帮助他。假使瞎子,走路,要过马路,你把他牵过去,马路上很危险,他又看不到汽车。那么聋子,他听不到声音的,你搞手比个样子,这个路不要走怎么怎么。反正要帮助人家,残缺的帮助他。

  “3于支不具载荷施”,“支不具”,假使没有脚的,这个根支不具的,那么怎么办?有的人还看了好笑。这个要,行菩萨戒的人就是要“载荷施”,要去背,把他背起来,背起走。假使这个人腿不行,把他背起走,或者是“荷”,我就是有车,有马什么东西,把他乘在上面。“荷”,就是假使没有这些东西的话,自己背他走。这个我们想想看,做得到做不到。所以说看看是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你马路上看到一个没有脚的要饭的,他走不来,你去背他,会不会?恐怕没有哪个去背他。当然这些人他是要饭了,他是欢喜在马路上。假使路上确实有一个腿不好的,那么他走不动了,你是不是背他?这个你自己考虑考虑。

  “4远行疲困施食息”,跑远路的人,他很疲劳,很饿,那要布施他,给他吃,给他休息。这是除身苦四种。

  除心苦有三

  下边除心苦,“五盖四障贪等迷,无间苦缚八寻思,欲贪恚害亲里觉,国土不死他轻鄙,乐着资财族姓尊,心困八种邪觉慧”,这是八种恶寻思。那么第一个是心苦,五盖,四障,就是海公上师加一个四障。在原文是五盖。第二个是八个寻思,第三个是“不瞋他胜心火腾”,在原文是“他蔑他胜”苦(《菩萨戒品释》卷一 三三),他就是我你他的他,蔑,轻蔑的蔑。人家看他不起,人家胜过他,就打仗打胜了,你败了,这个时的苦,也要救,也要给他解除。

  那么第一个,“五盖四障贪等迷”,五盖是欲贪、瞋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一个疑。这五个盖就是贪等了。这些要把它除。他要是起这个障的时候,要给他除掉。如何除?起欲贪的人,叫他修不净观,贪了有什么坏处,跟他讲道理了,使他心开解了。四障,一般的四障,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还有个见障,邪见了,四个障。像这些东西起来之后,你要善于开导,把他跳出这个障,跳出这个盖。

  另外一种就是八寻思。“无间苦缚”,这个八寻思,心里的一些妄想了,没有断的,这个苦把你捆在里边。这个八寻思的害处很大,尤其是修禅定的,有八寻思的话,你根本得不了定。那么修行的人,八寻思一来会跑掉,跟了寻思就跑了。为什么这个烦恼一起来之后……我们要认识烦恼。这八寻思就是烦恼的一种了,心苦之一。这是苦,而且是无间的苦。“常常心苦难去者”,这个苦,捆在心里边,时间很长,同时很不容易去。不但不容易去,“自不愿除去者”,自己还不愿意除,因为这个是好,要跟他跑,那么就是八寻思了。

  什么八寻思?“欲贪”第一个,想淫、色欲的事情,心里想着高兴。人家教除,他也不行,不要除,他说我想想也好,比不想要舒服一点。但是这个苦思你越想贪心越重,越重你越不能修行,那最后要犯戒。

  瞋恚,心里起瞋心,也不好,瞋心瞋心,厉害了之后就要行动起来了。害,害要对那个有冤的人要起不好的迫害事情,害他去的事情了。这是欲了贪了,害,恚。恚还是心里瞋恨他了,害就是想害他了,要用不好的行动加上去了,要打他,骂他了,什么都要搞起来,甚至最不好的,杀了。

  “亲里觉”,就是想亲里了,就是想家乡了,想家里的亲人了,这些思想来了。我们修行的人千万不要动这个念头,尤其是家里本来有夫人的。我们佛教里边叫故二,这个千万不要想,一想的话会犯戒, 。这个亲里觉了,过去的亲属,当然亲里嘛,是对你有亲的人,有感情了,修行的人就割断了,就不要了,不要再去想这些感情的事情了。这一想一想紧紧缠到那个法的话,就是要打妄想,要走了,不能、不想修,去了。

  “国土”觉,家乡味道,我四川的,我觉得四川好,一定要到四川才舒服,那么好了,你最后到四川去,那修行也修不成了嘛。

  “不死”,想长生,就想不要死。这个道家专门修这个东西,最好修个金刚不坏身。我们在这个《金刚经》里,金刚不坏身又不是说不死的一个身体了,金刚不坏嘛就是空性了,空性不生不灭的,坏不了的。那么你道家就是依文解义了,要修个罗汉身。我们说罗汉什么不生,罗汉么就是三界不生了,他们可以这个应供,受人家的供养。他什么修个罗汉身,活个几百年,这是道家的。这个思想也不好,不要有。

  “他轻鄙”,人家看我不起,心里不高兴,总是感到自己总是委屈。这个人也对我对不起,那个人也看我不起,这个烦恼心烦得很。这些都是恶寻思。第七个。

  第八个,“乐着资财族姓尊”,自己有点钱,或者生了高贵家里,就感到很自傲,骄傲,这个也要不得。“弘扬邪想,想发猛财,欲求显贵势力”,所以说这个固然自己有的不要执着,没有的更不要想,想发财,想求显贵势力,想地位高,做官。我们很多人有一个错觉,他说我要弘法利生,弘法利生就要钱了。我们先去把钱求来,做生意什么。在家人是可以做,出家人不能做生意。出家人你说我为了要去修庙,做生意去,赚一大笔钱话,我就可以修庙了。修庙固然好事情,做生意却不是好事情。出家人不能做的,你做生意,你说你发财了,说不定你亏本了,你怎么办?这些思想都是妨碍修行的。“族姓尊”,固然自己出身高贵之家,以此自傲,以此骄傲,是坏事。你要是追求,本来没有的,追求做个官,把自己地位抬高,更要不得。

  这八个寻思,就是最害修行的东西,尤其是修定,所以最害禅思。“心困八种邪觉慧”,这种八种的觉观,觉观就是寻思了。这八种寻思,就是对我们修行的困扰的东西,妨碍的东西,修定是根本要不得,一有这个定修不成的。其他的修行也是,你有这个寻思的话,就会把你离开修行的道路。邪觉观,这是邪的寻思。般若错用,就是你本来寻思是好的,修行就靠寻思了,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得初禅了,但是你这个寻思邪的,搞错了,那就完了,走了错路了。打个比喻,“犹如人身脉络错乱,不治则任情,治不善则狂乱”。我们身上的血脉、脉络假使平常是通的正的,那就是身体健康。假使脉络错了,脉络错了该怎么样,你不去治理它,那么它,尽让它发展下去,不好了。假使治得不对头,要狂乱,更危险。就是你邪觉观有了,你去对治它 ,不对治它,固然顺着它跑,有很大的坏处,你对治得不如法,要狂乱,那更麻烦。这个邪觉观,这是坏事情。这是心苦的第二种。

  “心困八种邪觉慧,说法示喻令开解”,对这些人怎么办?就是说法,“示喻”讲些比喻,实际上比喻给他讲一讲,使他心开解。那么教他去修忏悔法,去陈白祈祷,求加持,或者调换环境,这些都是解除这种恶寻思的方法。

  那么第三种心苦“不瞋他胜心火腾”,那就是在原文是“他蔑胜苦”(《菩萨戒品释》卷一 三四)。人家看不起或者人家胜过他,或者打败,这些苦。我们说一个国王,如果跟邻国打仗,打败了,给人抓起来了,这个时候,他苦得不得了,比一个要饭的人给人家抓了去还要苦。因为他本来是国王,在他国家里是说了算数的,结果给人家打败了,给人家抓起来了,关起来了,可能还要杀头了,这气得不得了。这是最苦的事情了。这些苦,怎么心火腾,心里的火,难受得不得了,怎么去劝解他?

  “佛说无常无我示”,要告诉他世间上一切是无常的,就是我们这个小说上经常也说的,胜败是无常的,一会儿打败,一会儿打胜,这个是不一定的,不要因为吃了一次败仗就灰心了,也不要去太执着。那么无我是出世的方法了。一切法本来是无我的、空的,你不要去执着那些东西。

  那么这个名词,这个话,“不瞋他胜心火腾”,好象是,这个文字里边不晓得有没有印错,反正我们把它意思抓住就是了。他蔑,人家看他不起 ,或者他,人家斗争场合他失败了,人家胜了,这些苦,如何地开解?以世出世间的法,以世间的无常道理开解他,以出世的无我的法去开解他。这是除心苦三种,除身苦四种,这是第二种除他苦。

  丁二 于昧理者开示正法

  还有“于昧理者说正法”,这是第二。前面第一个是有情作助伴是第一,那么前面作助伴里边分了几个:第一是八个事情作助伴,第二个除他的苦。

  那么第二,这里第二个,“于昧理者说正法”,道理不通的,告诉他正法,怎么开示他。这个里边比较复杂,讲了很多,但是我们要把这个,等一下把这个《瑜伽师地论》的再念一下,把两边参照一下就清楚一些。“于昧理者说正法”,道理不通的人,给他讲正法,给他说。“令心回转息恶行”,使他的心回过来,坏事不要做。那么里边就是说有几种方式。有几种方式,他问,有四种问法了。

  我们先把这个文念一下,《瑜伽师地论》的文(《菩萨戒品释》卷一 三四)。论曰:“又诸菩萨、为诸有情、如理宣说”,如理宣说正法。“谓于乐行恶行有情,为欲令断、诸恶行故”,欢喜作坏事的有情,为了使他断除恶行,不要做坏事。“以相应文句、助伴、随顺、清亮、有用、相称、应顺、常委分、资粮法而为宣说。”以这些方式给他说。这是一类的人。“或复方便善巧宣说”,这样子给他说法。那么“如于乐行恶行有情,为欲令断诸恶行故”,跟他一样,第一种是欢喜做坏事的人,就劝他不要做坏事;如是起贪心的人,劝他放弃贪心;现在想求财宝的,就是想发财的人,使他能够花很少气力,能够得到很多的财宝,并且宝物不要失掉,也这样子给他说法;对那些佛教怀一种瞋恨心的,那么也要使他得清净的正信,甚至于断烦恼,也这样子给他说法。都是用这种方式——“相应文句、助伴、随顺、清亮、有用、相称、应顺、常委分、资粮法,而为宣说”。

  这是《瑜伽师地论》的原文,那么我们科里海公上师把它分析了,分成几段说。这里边先说问答。人家要问你问题,第一种是“不知而问无倒答”,假使他不知道,就是佛的道理不清楚,怎么叫合法印了,不合法印了,哪是佛教,哪不是佛教,哪是对,哪是不对,不知道的,问他,就无倒答,顺了他的心答。无倒的,也顺了佛的原意。“晓以相应文句等”,相应的,适合他的根机的,他能够了解的,这样子的文句,回答他,也是趁机而化了,这个就是我们说的相应助伴的,就是如他的机而来回答他问题。

  “于相违问示显明,前后指点法尔理”,对那些不了解的,对佛的法性的道理,就是法尔道理不了解的,那么就告诉他,“前后指点”,“前后”就是不一定当下,或者以后慢慢地告诉他法尔的道理、法性的道理,这是佛的原来的道理如此。一个是顺着他机回答,一个是直接告诉他法尔道理。

  第三第四种问,“不知相违二种问”,两种都有,那么“现前方便令悟解”,当下就告诉他悟解,用三支立量来调伏他。这个下边就是,什么方法?“顺应世间功德言”,用世间上的那些好的一些道理劝他,象孔孟之道了等等。孔孟之道里边要不违圣教的,就是跟佛教相顺的这些道理,世间法的道理。我们要劝人为乐了,世间上有这些了,跟佛教顺的可以告诉他,如果跟佛教不顺的就不要去用。“或依圣道资粮品”,假使这个人是根机好一点的,就可以佛教内部的事情告诉他。

  “恒勤守护时恭敬,制伏烦恼将护心”,使他能够起精进、守护持戒,恭敬三宝,把烦恼调伏。“将护心”,把自己心护持好。

  那么下边一段,这是在原文里边,是一个比喻。因为他们前面是在“相应文句助伴”、“随顺清亮”、“有用相称”、“应顺常委”这四个句,它是以后面的解释前面的,以“助伴”解释“相应”,以“清亮”解释“随顺”,以“相称”解释“有用”,以“常委”解释“应顺”。

  那么这里要打个比喻,打个比喻就是引用佛的说话。象这些东西,你们《瑜伽师地论》去翻一翻,因为这个你们书还没来,我在讲,你们没有看到字,当然不清楚的。那么现在我们把这个说一下,“甚深、甘美、可意、善了、乐闻五”,佛说法的功德,有五种功德,佛的话,讲话,有五种的功德。那是第一是“甚深”,他的道理甚深。“甘美”,他的这个说法的味道很好,使人欢迎。“可意”,听了心里欢喜。“甘美”,就是味道很好了。“可意”,就是听了心里高兴的。“善了”,听了容易知道,容易明白。“乐闻”,就是象听音乐一样,当然不是真的听音乐,就是这个话,他说的话越听越爱听,越听越爱听。

  那么佛的说话有五种功德,这五种功德,就是用后边的五个东西来配它。“甚深”就好比打雷一样。这个“甘美”听了使心里舒服,就是“悦耳”。“可意”心里起欢喜、“喜乐”。“善了”也就是“明亮”,很清楚,可以知道。“乐闻”,顺我的心,顺我的耳朵,听了高兴。那么前面五个以后面五个来解释。那么我们前面这个用的随顺,助伴、相应文句也是用这个后面的解释前面的,这个里边,在我们颂里边,并不突出那些。所以说你们假使有参考书的,去看一看。没有参考书的不管它也不要紧。反正这里引的一个,就是打个比喻,佛的说话有五个功德,就用后边五种东西来解释它。

  “答一切问具四德”,答一切问,答问的时候要四种功德,不管你答一个问都有四种功德,哪四种功德?“前后不违”,前后不要违背,不要这一歇儿这么说,一歇儿那么说,人家搞也搞不清楚。第二是,“法尔称”,法尔不违,跟佛的发心要相称,不颠倒。第三是,调伏不违,要这个善于调伏不违,不要违背戒定慧三学。第四,胜义不违,于胜义谛,一切法空性的道理,要随顺,不要违背。这样子以这四种功德来答一切人家的问。

  “或复方便施善巧,对治恶行悭赞施”,那就是前面的,那么答问是对哪些人?起什么作用?就是那些,对于欢喜做坏事的人,要对治他,就给他讲这些。第二种“悭赞施”,对于悭吝心重的人也要开示他赞叹布施,也用这种方式,前面的方式来教他。“瞋心执忿示慈行”,假使瞋心大的,执着这个愤怒心不肯放的,要开导他慈悲的那些,慈行,就是慈悲的那个行持了,慈心观之类的,那么也要用前面那些方式。“或于现法求得获”,就是前面说的,假使现法……

  (7A开始,……)“或于正法憎疾视,显示神通使净信”,或者于正法,佛的正法,他有嗔恨心,以要谤法的嗔恨的心来对待佛教的话,“显示神通使净信”,那么在原文里边没有神通,这是海公上师他加了一点,就是他的方便了。原论文是方便说法,使他生净信,但是海公上师就对这一类人可以显示神通,但是不要说你显的。就是现一些神通使他心里恐惧,能够不敢毁谤正法,使他生起清净的信来。这是,这是对于正法没有入门的那些人,他要对正法有憎疾心的,你可以一方面是方便说法,也可以用神通,当然是有神通的人了,没有神通的人那就是说法了。

  那么假使进一步,“若于圣教入渐深”,那就是说对圣教已经入了门的人,那么使他断烦恼、超苦趣。断烦恼就是,我们学过的,见道所断的烦恼断了之后就见道,圣者,然后修道的九九八十一品断掉了,最后出三界。开始见道了就可以超恶趣,能够三恶趣就不去了,忍的时候就不去三恶道了,暖顶忍了,见道之前就不会去了,那么见道以后根本三恶道不会去了,除非你发愿度众生。那么假使你三界的烦恼九九八十一品断完了,出三界,整个的三界都超出了。那么这就是对已经入了圣教之门的,慢慢慢慢地就说那些断烦恼的方法。而所用的方式就是要前面的那些方式——“相应助伴”、“随顺清亮”、“有用相称”、“应顺常委”,用这些方式来说。那么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第六讲

  昨天我们把那个第二科讲完了,这一科就是要对照《瑜伽师地论》原文看。海公上师把它分析得很清楚,那么原文的一个总的结构但是还要把它看一看,然后两个配合起来,才比较完整。那么今天是第三科,饶益有情戒十一个。我们说我们这里平时念的十二个,中间为什么多一个少一个,大家去看,很容易就看出来的。

  丁三 知恩报恩

  “第三知恩报恩”,“于诸有情善知恩,念恩报恩作饶益,怡颜欢慰祥座处,财利供养等若增,现前酬报不劣与,于彼事业虽未求,应作伴助况求请”。这里是一个段落。一切有情要能够知恩报恩,念恩报恩了。这个我们《菩提道次第》也好,这个《五字真言》也好,讲得很清楚,一切有情对我们都有恩。那么我们,既然有恩,就要念他的恩,不要忘掉。忘恩负义的人不好的,人家给你很大的恩惠,忘得光光的,那个情理上讲不过去。

  念了恩之后,那就要报恩了,既然他有情对我有那么大的恩,那我就一定要报答,作饶益,就是要饶益他。那么饶益的样子,下边就说了。“怡颜”,对他的脸色要很和蔼的样子,不要眼睛鼓起来对人家,这个不好。人家看了不欢喜。“欢慰”,很欢喜地安慰他。“祥座处”,就是在好的地方、吉祥的地方,给他摆一个座,让他坐。假使我们到人家里去,人家叫你坐下,总摆一个比较好的地方,不能叫你坐在门口或者当风、风很大的地方,或者是潮湿的水凼凼的叫你坐下,那不客气了,不慈悲了。“祥座处”,就是在好的地方,叫他坐下,设一个座叫他坐下。

  “财利供养等若增”,那么入座处之后,那就是说要把他该招待的就招待他了。“财利供养”,就是你供养他的财物,那假使他供养你了,那么你要回敬他了,就是说,我们说还礼了,那就是最少是“等”,相等。人家供养你多少东西,你一定要同等地回礼,甚至于要增,增上一点,多一点,不要说人家供养你很多,你回他一点点,那个就是,不是报恩了。“现前酬报不劣与”,现前酬答不要拿不好的,少的、差的东西给人家。那么这是财利的供养的问题。下边“于彼事业虽未求”,他在做的事情,他的工作,或者做生意,或者开店,或者他工厂有什么困难,虽然他还没求你,你就去应当去帮助他,何况他来跟你开了口?请你帮助。那就是说,他不开口,你看他有困难,还得要帮助他,何况他跟你说了要你帮助,那绝对不能说“我没有空,我不来了”什么东西。

  “乃至除苦如理言”,“除苦”,有什么苦下边要说,就是“令离怖畏衰恼等,开解愁忧惠资具,于与依止随心行,称显实德令欢忻,乃至调伏神通等”。这个是讲了很多东西,我们把论文念一下,比较清楚了。。那么有苦,假使他有什么苦的时候,那要去救济他。“如理言”,就是说如实地跟他说,或者,论里边还有一句,或者“方便说” (《菩萨戒品释》卷一 三六),就是说你直接跟他说他接受不了的,用一种权巧的方便给他转一个弯说,那么使他怎么的?是要使他离开怖畏,衰恼,假使他家里有什么不好的事情,非常忧恼,使他解开。“开解愁忧”,心里有愁闷的,忧愁的,讲一些话把它解除。或者是给他一点东西,资具,生活上需要的东西,或者给他作依止,或者“随心行”,这个后边要讲,顺了他的心,不要违逆他。还有就是说他这个有功德的,那么就赞叹他的功德。总之,这样子做使他心里欢喜。

  “乃至调伏神通等”,为某些事情他要调伏他,方便显点神通,这是地上菩萨了。我们说菩萨有三等,初发心的、还有中等的、登了地的,登地的就可以用神通教化,初发心的主要是说法,说法教化。那么神通,一些方便来教化他,教化什么?他做了一些事情,你给他显一个通,使他害怕,不敢做,坏事不敢做,摄引他走向正道。这是用神通。但是我们说显神通不是说我自己显给你看,假使说,我们说,后边也有,假使某一些场合,在大家布萨、很多大众之前,他做了坏事,质问他要他回答的时候,他抗拒不回答,不睬你,这个情况之下,假使是登地的菩萨就可以显个神通,在他面前显一个金刚神,拿个杵要打他的样子,他一害怕了,他就老实说了。这些就是说用神通方便来调伏。这些就是知恩报恩。这个神通方便调伏并不是真正是要把他害怕,就是说是要他不犯错误,如法的摄受他,归入正道。这是知恩报恩的事情。

  丁四 于怖畏者能作救护

  下边“第四于怖畏者能作救护”,那些怖畏的事情,要救他。“诸有情类能救护,王贼水火怨敌畏,不活恶名怖大众,非人起尸魍魉等”。凡是这些恐怖的地方,都能够想办法把他救起。王、贼、水、火、怨敌这是畏惧。那么《瑜伽师地论》还分了几个类,我们先把这个文消了,再看论上的文。凡是他碰到的王的那些畏,或者国王要惩罚他,那你假使其他的人给他说好话,给他免掉,或者碰到盗贼要劫他的财物,或者是水、火、怨敌等等怖畏的时候,方便救护他。

  下边有三种畏了,不活畏、恶名畏、大众畏这三种。不活畏的原因就是没有资财了,生活不下去了;恶名畏,自己没有好的德行,大家面前要说你坏话,他的名称不好听;大众畏一般的说,是没有辩才、结舌,辩说没有,在大众面前说不来话,结结巴巴的,那就是看到大众就害怕。我们说,大众畏,当然了,不具辩才是一个原因了。其他的还有,我们在南普陀讲经的时候,教授的时候,就听到一个同学他就这么说,他说不晓得什么地方,就是也有一个法师,他的这个学问很好,写文章也非常好,但是不能登讲台,一登讲台两句话一说脸红了,说不来了,下边讲不下去了。这个就是过去大概有点因,过去宿世里边大概对大众畏的这个残余的报。他有本事,他写也写得好,学也学得多,就是人多了之后,好象小孩子样怕羞,两句话一说,他脸一红就紧张了,他下边讲不下去了。所以说我们叫你讨论,也是练习这些东西,你如果平时在十几个人面前说话你不敢说,以后几百个人或者像星云大师几万个人,五六万个人,那么大的场面你上去恐怕吓得腿都站不直了,这个样子你怎么去说法?所以说这个要平时练习,三个五个十个八个的练好了之后,一百、两百、一千、两万、三万,乃至无数都不害怕。

  “非人起尸魍魉等”,非人,天龙八部之类的。起尸鬼,这是印度有一种邪道,他们可以用一个咒,用一个咒,把那些死尸,把它用咒站起来做害人的事情,这个起尸。“魍魉”,就是说鬼怪之类的东西。这些恐怖都能够设法使他免除,救济。

  那么论里边分了几个类,我们把论文说一下。论文的原文是,“又诸菩萨,于遭怖畏、诸有情类”(《菩萨戒品释》卷一 三七),对于碰到怖畏的那些有情,“能为救护”,能救护他。那么哪些怖畏?“谓于种种、禽兽水火、王贼怨敌、家主宰官、不活恶名、大众威德、非人起尸、魍魉等畏”,这些差不多,“皆能救护,令得安稳”。里边就是水火,这里“禽兽”,他的一个“禽兽”没有。那么我们这里,他是《瑜伽师地论》的科判是这样子,先是傍生二畏,这些禽兽一种是陆地的,陆地上住的禽兽,狮子老虎之类,这些怖畏能救济他,或者水里边的那些摩羯陀鱼,这个就是鲸鱼之类的,那些鳄鱼了,这些要吃人的,也能救济。这是水陆两种,动物。水上的动物,这些陆上的动物。那么或者,水灾,这也可以算在里边,这是两类。这是第一个就是傍生二畏,傍生里边两种怖畏,水、陆的傍生。

  那么下边,人中四畏,人里边有四个怖畏的。一是王,“又有势力治罚之王”,一个王,国王他有势力可以惩罚你,假使你做了一件事情,做错了,国王要惩罚你,小的,就是关起来或者是做官的免职,大的,可以断命,那么这些是王的怖畏。另外,就是盗贼的怖畏,“若明若暗、劫财盗贼”,明的就是明火执杖,公开地抢你的东西;暗的,晚上偷偷地把你东西偷掉。这些怖畏,这是丧失财物的怖畏,重的也有夺命的怖畏。还有,“障碍财等、或怨或敌”,那些怨敌,怨敌他要对你有损害的。还有一种就是“管理少分、家主宰官”,家里管事情的人,他能够管你一部分的人,他也可以害你,他可能侵吞你的财产。这样子人间有这么四个怖畏。这是《瑜伽师地论》王、贼、怨敌、家主宰官,这些四种,王一个,贼一个,怨敌一个,家主宰官一个。这是说人中的四畏。

  还有是三个畏,就是不活畏、恶名畏、大众畏。这些是原因就是没有资财、没有好的德行、没有辩才,产生不活的畏、恶名的畏、大众的畏。

  再下边是非人的两种怖畏,就是非人起尸鬼之类的。那么他这个非人,一种就是真的非人,真是天龙药叉。这一类的非人的侵犯;一种,就是以咒,咒起尸鬼来害人的。这两种,属于非人的两种怖畏,这是《瑜伽师地论》宗大师就把他分了这么几类。

  丁五 开解愁忧

  下边,我们说第五种,“开解愁忧”。这个我们说了,《瑜伽师地论》说的那些饶益有情戒,虽然我们说不是大菩萨,有些神通之类的我们做不到,但是其他的东西都是当下可行的,应当能做到的要尽量地去做,不要说是我们修行的人就是关了门什么都不管。你看看,我们假使是受了三坛大戒的,菩萨戒是受了的,菩萨戒受了的你这些不去做的话是犯戒的。所以该做的事情要做。但是有开遮持犯,假使你正在用功,正在自己学修紧张的时候,那可以不去,这个后边都会讲。

  先把这里看了,这是“第五开解愁忧”。“衰恼有情解愁忧”,那些碰到倒楣的、心里烦恼的那些有情,给他解他的心里的愁忧。这是心里的事情了。那么怎么愁忧、怎么衰恼的事情?“父母内外亲族离,财宝丧失王贼害,水火意外矫诈欺,事业损败他横取,无端耗费众不祥,一切忧恨正开解”。这个“忧恨”,在论里边是“愁忧”。那么恨也可以摆进去,反正你心里有愁了,遭到人家的损害了,你心里要产生怨恨的心了,也可以作“恨”。

  他说衰恼的有情,给他解去愁忧。哪些衰恼事情?父母,或者是,父母有时候死掉的;或者是那些亲属,内外亲属别离的;或者财宝丧失了,失去财物了;或者是王贼,受到王贼的害、侵夺、抢夺等等;水火等意外的事情;“矫诈欺”,受人家的骗或者是敲竹杠等等的;“事业损败”,事业有所失败;或者,“他横取”,其他的人,指他的恶亲友把你的财物用非法的手腕把你强迫地夺取;“无端耗费”,无端耗费那些,有两个解释,这个论里边,宗大师的论里边两种解释,一个是家里生了一种败家子,他可以把你的财物无端地耗费掉,一种还是生了火之类的事情,把你无端地财物都消耗,搞完了。种种不祥的事情,那么心里产生的忧恼,都能够用好的道理,如法地给他开解那些愁恨、愁怨心。

  那么这个我们看论文,它也是比较有条理的。“又诸菩萨,于处衰恼、诸有情类,能善开解”(《菩萨戒品释》卷一 三七),这是总的,“令离愁忧”。那么哪一些衰恼事情?这是补充这里的。“或依亲属有所衰亡”,亲属里边有所衰亡,或者是亲属倒了楣了,或者是甚至于死掉了,等等。哪些亲属?“所有父母兄弟妻子”,包括那些“奴婢、童仆、宗长、朋友”等等,内外的亲属,一个内一个外了。内的就是有血亲的关系的,外的就是宗长了、奴婢了、朋友之类的,这朋友当然是最好的知心的朋友了。那么这是内外亲属。另外,还有“亲教轨范”,亲教师,自己的和尚阿阇黎,轨范师是阿阇黎。“及余尊重”,那么还有尊长,其他的一些尊重的师承之类的,或者有伤亡的,这些对他说是很极大的刺激了,那么要给他善的开解,离开忧恼。假使,这是属于人事方面的。

  那么另外物质方面的,财宝的丧失。这个丧失的原因,或者是王的没收,或者是贼的侵犯抢夺,或者是火所烧或者水所漂,或者是人家来用欺诈的这个手腕把它骗去,等等,都给他开解。或者他事情,办事情没有方便,就是自己做事情不善巧。假使做生意,我碰到很多了,做生意,那个做了很大生意,冒险性的生意做了之后,但是一旦自己经营无方,失败了,破产了,人都抓起来了,财物都充公了,那很麻烦的。所以这些事情,都要把他开解。或者是恶的亲友非理夺去他的财物,“他横取”这是。“无端损耗”,“无端损耗”就两种了:一种是,这是《瑜伽师地论》里边的原文是“或家生火之所耗费”(《菩萨戒品释》卷一 三八),或家里产生火灾之类的;那么另外一个,宗大师引一本书里说,他说家里生一个败种的孩子,败家子了,他无端地把财产都耗损完了。种种不祥的事情,上、中、下品这些愁忧都能够以正的道理来如法给他开解,使他心里放下。这是第五个,“开解愁忧”。

  丁六 于缺资具为作饶益

  第六个,第六是“于缺资具为作饶益”。他财没有,如何饶益他。“于缺饮食施饮食”,假使这个人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就是穷得连饭都吃不起,那就给他施饮食。“若苦疲劳施车乘”,假使他行动非常之艰苦,非常之劳累,走不动了,那怎么办?供养他的车,让他去乘了车上去,免得自己走。“求诸衣服众庄严,资生什物香花鬘,亭舍止息夜间灯,一一所求皆施与”,他假使他要求衣服没有,求衣服,就是寒冷可以说,我们就给他衣服穿;“众庄严”,他要庄严具,要什么,那些庄严的东西,那个菩萨也慈悲,也给他;“资生什物”,生活上需要的各式各样的用品了;那么乃至求香花鬘的,这些,这也是装饰品之类的;那么假使晚上没有地方住,“亭舍止息”,找一个亭舍,让他晚上可以休息;晚上漆黑没有灯,施一个灯。

  所以说我们说施灯的功德很大。有的人眼睛不好,可以用施灯的办法来补治他以前的宿世的罪,同时施灯是开智慧的。我们说无明的暗把我们的智慧障住了,我们就需要智慧的,般若的智慧明灯。在世上。我们要求般若,事相上,就是佛前或者众生的需要的地方施一个灯,这个是很好的事情。以前我们清凉桥供灯的时候,大家争着要点灯。“点了灯会开智慧的!”这个心理不太好了,争了,跟人家争起来了。那么他人家点灯你随喜就可以了,或者你没有人点你发心帮了点。因为一个盛大的法会来起来,点灯也不晓得点多少灯,要搓芯子,要加油,什么随时要换灯,那是很辛苦的。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趁这个机会培福去了,开智慧的机会来了。昭觉寺他们现在也是,大殿上的灯不晓得多少,几百盏。那你说一个殿做香灯几个人都搞不赢(川俚)的,经常这个灯烧完了,要换油、加芯子等,要点起来。那么这个都是我们培福、增智慧资粮的一个好机会,大家以后碰到,不要放过。我们这里灯很少,总之,点灯是好事,但是不要争,为了点一个灯,闹起来了,“我点的,怎么我这个灯芯搓好的,油是我加的,怎么你点起来了?”发脾气不高兴了。

  我听见,那一次哪个说的,有一个地方,人家办,就是观音圣诞嘛什么,他是做佛事。那么来了两个夫妇,是蛮好象是有身份的人,他也不知道人家做佛事,他买了一对大的蜡,插在中间点在中间,想是供佛了。哪知道那个斋主把他的蜡一下子把它拔掉,他说“今天是我供的,你怎么能?……”,好象夺他的功德来了。这个说我们心量太窄了,人家随喜你的功德么,欢喜得不得了啊,给你多加两个大的蜡不是好事吗?这不要,做功德不要有“我”杂在里边,我执在里边的话,往往功德事情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因素在里边,福气也就,明明是培福的事情,因为你发心不好,这个感的报也就很小了,甚至于很下劣,不殊胜了。

  “一一所求皆施与”,一切人家要求的,只要是好的东西,不是做坏事的,都满他的愿,“皆施与”。

  那么论里边我们也念一道。“又诸菩萨,备资生具”(《菩萨戒品释》卷一 三九),菩萨就要东西要多了。我们说比丘是三衣一钵,不能多的,但菩萨为布施,不是为自己。自己要享受,弄了很多东西,那是不行的。但是,为了要布施有情,要备资具,要准备一些东西的。“随有来求,即皆施与”,哪个来求的,马上就给。“谓诸有情求食与食”,求饮食的就给他吃,求饮的,假使夏天,很热,嘴里很渴了,他要吃点水,你就要给他水喝。

  我们夏天,去年是提了,要下边的大雄宝殿,做一个水壶,就是大家,给那些来的游客喝茶的那个茶缸,准备一个。那个去年好象没有搞,应当今年要搞起来了。人家很热了,跑得来,他来总是好心,总是烧个香拜个佛了,那就稍微给他布施他点茶叶什么,水果等等。这个茶的,买个茶壶就是有这个龙头的茶壶,我们今年去买一个,摆在大雄宝殿前头,给那些烧香的那些香客,游客也可以,都可以布施他们吃。

  “求食与食,求饮与饮,求乘与乘”(《菩萨戒品释》卷一 三九),他要车你就给他车,“求衣与衣,求庄严具、施庄严具,求诸什物、施以什物,求蔓涂香、施蔓涂香,求止憩处、施止憩处,求诸光明、施以光明。”要衣服的就给他衣,求庄严具就给他庄严具,求啥个,求各式各样的用具的就给他这个东西。求花鬘的、涂香的什么东西的,就给他花鬘涂香,要晚上没有地方住的,就给他找一个地方住,要晚上没有灯的,就给他光明施一个灯。这些就是菩萨有求必应了。我们在因地上,观音菩萨有求必应了,我们因地上也学,自己有做得到的就做,实在做不到的,力量不够的,那也不要勉强。假使你说人家要求你东西,你自己没有,你给人家去外边用非法的手腕去拿一些东西来给人家,那也不必。但是你化来的缘给人家的也可以,如法的,人家供养你的,这个都可以。

  那么这里宗大师分了几个苦,分了六苦:生活贫乏的苦,饮食衣服等等给他。第二个是劳顿的苦,给他车乘。那么第三是羞惭的苦,他衣服没有,很惭愧,那么衣服装饰具。这个我们说装饰具这个从某个方面看,不是衣服穿了,你还要得个庄严的具你要干啥?你不是过分要求了?但是某些在家人,他要参加某种场合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些的话,就感到很不体面,那么他也必须要这么一个,在这些情况之下,他需要,你也可以布施。那么另外一个,第四“无资具苦”,就是生活用品了,其他的没有资具苦的你要供应他。另外第五种是有恶臭者,他处在那个臭的地方,有股气味的,那么他要些香了,涂香、末香、烧香之类的,你也可以布施他,使他的那个地方的臭味把它除掉。第六是“乏憩处光明苦”,乏憩息处,没有地方休息的,或者这个地方没有光,没有灯的,那你就施给他那些作休息的地方,给他取一个灯,把他弄个,布施他一个光明。

  这些就是分了六类。这些我们学过了,不要说学过了就算了,学过了要做。我们经常说,“知”以后马上就跟上去是“行”,你认为这个是对的,跟了就要做了。不要说“啊!好得不得了!”,好得不得了,怎么?没有事了。这肯定不好,你嘴里尽说好,你不去用它,不拿来自己用,那个好就好不出来。

  丁七 于求依止为作饶益

  “第七于求依止为作饶益”。这是求依止了。我们说有些人,就是徒弟迷,很想招徒弟。我们记得五台山有一位法师,他们跟我说,他是徒弟迷,什么人求他,他都要收他作徒弟。甚至于人家好的,还没有求他,他说要把他收来做徒弟。这样子的人好不好?我们说也不必。但是,菩萨假使他这个人没有依止,那么你也起慈悲心,摄受他,让他是学法,生活上法上照顾他,这也是好事情。我们千万不要把徒弟弄了一大堆,不教,只给他吃吃喝喝,玩玩,那样子,你害人了。

  (7B开始,……)要养他,生活要抚养他之外,还要教他。学问道德要教的,如果你不教的话,父亲有过失。那么这是他亲自养的,也不是去收来的,养的嘛,他天然生在他家里,他要天然有这个义务要养他的,他并不是硬去把他拉来的。那么师父收徒弟却不是这个情况了,他可以找你作师父,也可以找人家作师父,既然他找你了,或者你偏偏把他拉来了作徒弟了,那你非教不可。你如果不教他,他以后这个品德上出了什么岔子,那你有责任,他如果成不了个材,你也有责任。所以这个事情,收徒弟不是好玩的,责任很大的。

  摄受意乐

  “净意慈心摄徒众”,就是我们要摄受徒众,收徒弟也好,摄众也好,假使丛林里边摄受大众也好,这个出发点,就是自己内心一定要是清净的意乐心、慈悲心,没有染污的心。那么什么叫没有染污?“非求名闻利恭敬”,不是要追求名、闻、利养、恭敬,不求那些。那么那个摄受徒众之后,“常念功德及过失”,还要经常想摄受的功德跟摄受的过失。那么什么是功德、过失?我们说摄受徒众,把他如法地把他是教育成材,培养他在教证方面都有成就,那当然是功德。我们说教化一个人,那这个功德是大得不得了,但是过失也有,你如果教不好的话,他不成材,那过失很大。还有过失就是说,摄徒在别解脱里边,就不想你多摄徒众的,最多摄一个两个。为什么?荒废自己的学修。你自己学修没有成就之前,你摄徒众太多了,那你把时间都耗费在摄徒众的方面去,你自己进德的方面就吃了亏了。如果自己的德还不行,你怎么摄徒众?所以说必定要自利才能利他了。那么自己有一定的功德,摄徒众才能得到一定的利益。自己还没有成就什么功德,广收徒众的话,那不但是徒众得不到利益,你自己也不能上进了,那就是过失很大。

  摄受加行——财摄

  “摄受加持财与法”,你摄受他的时候,加持他了。加持的意思就是说照顾他的,这里就是。佛的加持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好象是自己的心里边感恩,佛的太阳就照在你身上来,佛的力量你自己持到,这是加持。我们人的加持就是以法、以财来照顾他。那么一种是财的加持,一种是法的加持。

  财的加持,自己有就给他;没有,“从他求索而施与”。先说财的摄受,财摄受,假使你摄受徒众了,假使我这个丛林,或者你收了几个徒弟,小庙也好,丛林也好,那么他们要生活了,一些那个各式各样一些都要有了,那你自己没有怎么办?从他求。“而施与”,就是说如法的求,不是拿个缘薄,硬要,“我怎么怎么,这么多人啊,养不起啊,你一定要帮帮忙啊”什幺、什幺,这么这个要不得。你如法地跟人家这个讲,就是自己开寺院了,里边费用很大,怎么怎么,人家供养你了,那可以收。这是一种从他求,自己没有的话。假使自己有,那么是“或自资财与众共”,自己有的拿来给大家一起用,一起享用,这是财的摄持。

  那么法的摄持,“教授教诫”,是以法了。法的摄持就是教授教诫。教授有八种,教诫有五种。

  这么下边这么分,我们先把《瑜伽师地论》的念一下。“论曰:‘又诸菩萨,性好摄受,诸有情类。’”(《菩萨戒品释》卷一 四十)菩萨,他不是跟声闻一样,声闻就是最好徒众越少越好。那么但是我们不要看不收徒众就是二乘,也不是。印光大师、弘一大师都不摄收徒众。但是他们为什么不收徒?他就是要给人家做个榜样。你们自己也没有学好,来不及收广大的徒众,都是树立自己的势力,不是在真正教育人家。所以他来一个不摄徒众给你们看看。像他们这样大的功德的人尚且不敢摄徒众,那么你们一般的人就是说不要太贪着了。爱摄徒众,也可以从我们世间上就是树立一个派系、党系有关的。这个欢喜徒众,而不依如法地教授教诫的话,那是世间法,树立一个势力——自己的势力。

  我说这个你要想一想,魔就是最欢喜徒众。释迦牟尼佛成佛了,要把他的那些个魔子魔孙——他所管的那些有情,要把他度化到出离,要出三界了,或者是脱离他的这个魔的控制了,他就急得不得了,甚至于大发雷霆,要魔兵魔将要去害释迦牟尼佛。那就是魔的一些思想。我们千万不要为了徒众的多少产生烦恼心。有啊,现在有。一个居士——温州的居士告诉我,某某人他就是徒弟少了,甚至于会哭起来,这个有什么哭的?徒弟没有嘛正好自己修行了,有徒弟嘛还要费很多工夫来教育。我记得日常法师他在磁带里有这个话,他说你们都走了也没有关系,我正好闭关。他本身自己也学了很多的这个法,没有时间闭关,正好利用这个时间闭关。但是他有悲心,既然那么多人跟他学,他只好放弃自己的闭关的那个用功的机会,来摄受大众了。所以从悲心出发,不是为了要树立自己的势力。

  “如法御众方便饶益”,如法地统理大众,方便地来饶益他,这个很重要。“以无染心”,没有染污的心,就是不为名闻利养。“先与依止。以怜愍心、现作饶益。”你要饶益他,先要受他的依止。他没有依止你,你就管不到他了。你就是先要给他依止,然后以怜愍的心,做饶益的事情。“然后给施、如法衣服”,那就是财法两个施了。一个是如法的衣服,他该怎么样的衣服,就给怎么样的衣服,不要过分的,也不要不够的。如法,这很重要。“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就是他的衣服饮食医药,病缘医药资身众具,那就是我们的生活的四缘了,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了。出家人修行只要这个东西,但这些东西是如法的,不是太豪华的,也不是太简陋的,真实过得了生活的,能够维持你修行的,这个如法的要给。

  “若自无有,应从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求索与之。”那么假使自己没有,可以从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乞化,给他们,化来给他们布施他们。这是颂里边的“从他求索”,对象是长者居士。婆罗门并不是外道婆罗门,那就是高贵种的那些可以对佛教有真正信的那些人,跟他去化一点,这是可以的。

  “于己以法所获”,对自己如法求来的,这个很重要,依法求来的,不是不如法求来的。“如法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得到的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等资身众具,“与众共用”,自己如法得来的那些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可以共众一起享受。那么这个如法很要紧,不要自己非法得来的,那个就不好。

  摄受加行——法摄

  那么下边是法的摄受。先是“教授教诫以法摄”,什么叫法的摄受?教授教诫。依法的摄受就是两种,一种是教授,一种是教诫。“教授三种八法知”,三种教授一共有八个,要知道。那么哪三种哪八个?这里都讲的有。

  第一种“全未得定者”,还没有得定的,有五个法来教授他;第二种“能得定者”,堪能得定的有一个法来教授他;第三种“已善得定”的,已经善于能够得定的人有两个法来教授他。那么这个几个科你们自己点一点。三种,三种就是他写了几个小字在旁边,“全未得定”的是一种,这种里边分五个法;第二个就是倒数第四行的下边一个,“能得定者”,这是第二种,那么也给他一个法教授;第三种再过一行,“已善得定”的,那么两个法来教授他。一共是八个法。那么下面我们看下去。

  “未住心者有五法,令于所缘能系念”。五法,哪五法?没有入定的,还没得定的,有五个方法,使他于所缘的境能够系念,能够缘这个境入定。哪五个法?“五法贪瞋痴慢疑,如次宣说不净慈,缘起界种数息观。”对贪心者,跟他说不净观;对瞋心者,说慈心观;对痴心者,说缘起观;对慢心者,说界差别观,界种智就是界差别观;那么对疑心的、或者是寻思多的,跟他说数息观。依这五种法教授教诫他,使他除去这些五种。那么然后可以入定了。这是对没有得定的人以这五种的教诫教授。

  第二种,“能得定者”,能够得定的人,比前面的上一步了。“心已得住令自安,能治断常处中见”,能够得定的,要他得到一个,自己能够安住一个,得到自己的好处,利益。怎么“自安”呢?住在中观见里边。“能治断常”,就是对治断常的那个中观的正见里边安住,叫他住在这个里边。这是对已经能得定的,就是说没有得定的先要得定,得了定之后,慧了,中观见要得到,正见了。

  那么,“已善得定”,已经善于得到定的,就是更高一层的,那么中间的留难把它去掉,就是一些障碍物把它去掉。“住心所作未究竟”,虽然能够善于得定了,但是还没有究竟,还没有到家,那就是中间还没有达到最高的,最高的成就,中间一些留难的事情要把它除掉。“令舍中断众留难”,中间使他要中断的那些障碍,留难的东西把它除掉。哪两种?“修行未作而言作,未证言证增上慢”,修行的事情没有做到的说你做到了,没有证到的,这是一种,“修行未作而言作”这是第一种;没有得道的,没有增上的,没有证到果的说“我已经证到果了”,这是增上慢,要除掉。这两个东西起来了,不但没有进步,还会出魔障。所以对于已经修行有成就的人了,但是还没有到家的人,要这两种教诫。这是有层次的。

  现在我们自己看看,我们在哪里,我们哪里就从哪里下手用功。那么对徒众,要是摄机的话,你要看看徒众的机,如果他还在下边,你把很高的教给他了,没有用处的。他还没有到这个境界,你把这些告诉他,什么什么的,起不了作用的。

  这个里边我们再标一下。教授三种,第一种“未得定者”,“全未得定者”,那么以住心的五个方法告诉他,就是不净观、慈心观、缘起观、界分别观、数息观,这是我们的就是进门的人修这个。《俱舍》里边属于外凡的阶段,内凡就是加行道了,暖顶忍世第一了,到了见道以后就是圣者了,那么也是七贤,七贤位,还没得圣,那么这还是凡夫了。七贤位2是暖顶忍世第一,还有总相念住别相念住等等这一些,这是属于第二类的人了。而第一类还没得定的,那是一般的凡夫了,那么用这个五个方法把心息下来,才能入道。

  第二种已经能够得定的,那就是说要得正见了,对治断常的处中见,就是中观见要告诉他。

  那么真正得了定的,还没有达到最高峰的,那中间一些事情要避免的,就是修行没有做到的说做到了,没有证道的说证道了,这是就是有的修行的人最害怕这个了。你自己增上慢起来了,自己明明还没有修,就说我已经会修了,还没证道说我证道了,这个就不得了。那么这个,按了各人各的根机说这些教授教诫的方法。

  下边是教诫。“施教诫者法又五”,施教诫法,施教诫,他的方法有五个方法,那是什么?“开、遮、谏、诲、施治伏。”“开”,没有罪的要做,开许要做;“遮”,有罪的,遮止不要做;“谏、诲”,做错了要谏诲他,“谏”就是给他说:你做的不对;“诲”就是教育他,你该怎么做,该怎么对治,该怎么忏悔。“施治伏”,不听话的,要调伏,用话来治,或者是用什么,用戒律方面的那些惩治的方法了。那么这里说了五个,“开、遮、谏、诲、施治伏”。

  在《瑜伽师地论》里边,“开”一个,“遮”一个是的,“谏、诲”是合一个的,“施治伏”,那就是四个;再加一个,能够如法而行的人,赞叹他,使他欢喜,这是第五个。论里边就是把这个谏、诲合一个,然后如法能开遮、能行的人,要赞叹他使他欢喜,这是五种。

  那么我们说现在是把这个教诫的五种,我们先说一下。我们根据《瑜伽师地论》的说一下,宗大师就分这五科。第一个“开”,“开许无罪现行”,没有罪的事情你可以做,这是开;那么“遮”,有罪的现行,有罪的事情不要做,不能做。就是戒的开遮持犯了。它旁边小字,“依六律仪作”,根据律仪上来做,这个“六”是不是错了,或者是什么?这个还要考证。或者是印错了,或者是它指的哪六个,一般是律仪是七种了,那么是出家的嘛五种了,这个六是……,又不是根律仪,因为开遮持犯是讲的一般的戒律。

  这个我们根据宗大师的科来分,开就是无罪现行开许可以做,没有罪的可以开许,可以做;有罪的不能做,要遮止。那么假使犯了,做了就是不该做的做了,或者该做的没有做了,犯了,那么就是要谏诲。你所遮止的事情,不要做的,他却做了,犯了,那么这是要谏诲他,这个做错了,要谏他,再么教诲他要改,要忏悔。

  那么下边一种“施治伏”,你好好地谏诲了,谏了他了,也教育他了,他还不放,还是执恶不舍,那么要调伏了。该灭摈的灭摈,该驱摈,该是暂时要给他默摈的就默摈,看这一条戒律里边该怎么处罚他的就怎么处罚他,不能姑息。我们说戒里边的那些治罚的方法是治病救人,绝对不是排斥他。那么真正的灭摈,后边要讲,真正把他驱摈了也是为他好,因为他这样子知惭愧,知自己做错了,否则的话,他还以为自己了不得,可以乱做。同时教育大众你这样子做的人,就得要驱摈,不能再共住的。

  那么这些属于戒律方面的东西都是从悲心出发。我们记不记得,在我们讲《俱舍》的时候,毗奈耶藏是从佛的大悲心等流出来的,戒就是从悲心里边出来的。有的人害怕戒,认为这个也做不得,那个也做不得,那个要罚,怎么样子,好象是很严格、很残酷。实际上是悲心出来的,免你受苦,免你造罪,造了罪的果报就是受苦,三恶道。这是最大的悲心,我们千万不要把这个搞错了。那么假使执恶不舍的,你谏诲之后不舍的施调伏,依如法地治罚他。

  那么第五条,宗大师的,就是说,于能所开遮的,开的他能做,遮的他就不做,这样子能如法行的人,要赞叹,使他欢喜。那么这是五种教诫。

  丁八 随诸有情心

  下边第八个,“随诸有情心”,随顺有情了。我们说,《普贤行愿品》不是随顺有情么,就是随心转。“所化有情随心转”,就是你去饶益他,不要反起来搞,就是顺了他,慢慢把他教化过来,随心转。“观察现行身语意,令心喜乐有义利,不令他心生忧苦。”这个“随诸有情心”它一共分几个,一共是分了很多。一二三四五六七,分了七行,一共七个小科。第一个,“令心喜乐有义利,不令他心生忧苦”;第二,“知他有情忿所缠,勿作赞叹勿谏诲”;第三,“愍他愚昧善酬答,或不求请亦往教”;第四,“行诃责时勿过恼,先作慈意诸根静”;第五,“不于众中轻笑他,令生赧愧心轻蔑,不令他心作忧恼,动摇妄计难安住,虽能摧伏得胜彼,而不彰其堕负处,于具净信亦谦恭,勿作高胜他怯劣”;第六,“应亲近处作亲近,勿太亲近当以时”;第七,“面前不毁人所爱,亦不赞彼所不爱,若非交深当慎言,两心不和多嫌议,不常希望他惠施,知量勿生他远厌,若许食饮勿推托,恐复逆他意乐者,谦冲如法而缓谢,或供余物令生喜”,这是第七行。一共是六行,是随有情心的。那么这里,我们一个一个看了。

  第一个,“令心喜乐有义利”,反正我们做事情,就是要使对方欢喜。“不令他心生忧恼”,不要使得他心里生起忧苦的心。那么这个《瑜伽师地论》就讲了,这个七个,讲了很多,我们是念一道。第一个,就是“若诸菩萨。欲随所化、有情心转。当审观察,若于如是如是相事、现行身语、生他忧苦。如是忧苦,若不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护彼心故,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菩萨戒品释》卷二 一)。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先说,假使菩萨,他要,要化他的有情的时候,要看看对方的心,就是要顺着他心去教化。假使你做了这个事情,或者说了这个话,他要生起忧苦的,这个忧苦一生起来之后,不能使他从坏的改正到善的。那么菩萨这个时候要将护他的心,就自己制止,该说的就不说了,该做的就不做了。那就是说你假使做了这个事情,或者是说了这个话,对方心里生起忧苦来,这个忧苦生起来之后,不但他改不了善,甚至于他恶也继续会发展下去。那么这样你观察这样子之后,就这个事情息下来了,不要说了,也不要做,这件事情也不要做了。

  我们往往就是在心里不高兴的时候,对方受不了的话,说了很多。那个时候你要看一看,这个话说出去到底有效没有效,他能听了改的,你说一下可以。如果你说了之后,他心里很烦恼,不但改不了,甚至于起反感,甚至于要做更大的坏事。那么你这个话忍下去不要说,有的事情也不要做,这是……。

  所以这个里边包含的内容很广了。那么这个当然摄颂,海公上师的摄颂只能说把纲要的原则性说一下,他就说“令心喜乐”,你做事情要使他心欢喜,同时他能够改正,做好的,这样子么你就做,否则的话,令他生忧苦的,不能改善的,就不要做。

  那么下边很多,假使生忧苦,“若能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住哀愍心,不随如是有情心转,方便思择、励力策发要令现行”。那假使反过来说,假使你这个话说出去,虽然他心里是受不了,难受,要生忧苦,但是他这个忧苦,能使他改善的,把恶除掉改善的,那这个时候,菩萨就得要不要讲情面,就得要该说的就说,该做的就做。

  这个就难了。我们一般都是讲面子的,“啊,他要不高兴的,不要说不要说了,他不高兴的”。那我们真正菩萨道要看对方的效果。你说出这个话,他生忧苦了,他不能改善的,那个你就不要说了,你说了没有用;如果说,你说了这个话,虽然他心里受不了一时,做了这个事情,或者怎么处理他,他受不了,但是这么一处理,可以使他改过的,那就要说,就要做。这个就是行菩萨道的原则性的利他了,他能够使他从恶里边迁到善地方来的,那就是骂他也好,打他也好,要做。如果他不能改善的,你这个东西说了之后,起不好的效果的,或者起反方面效果的,那就算了,你自己忍下去。

  那就是这个我们自己很受用。自己发脾气、要骂的时候,想一想,这个,他听了之后不会得好的效果的,不要骂了,不要说了,那些事情也不要做了。我们看见有些人就是,脾气来了,打起来了,身上的东西往人家身上扑过去了。这个没有意思的,你使对方起什么效果?人家恨你,大家心里都对你有看法,要把你迁单,你在这干啥?那么你假使做了之后对方能改的,那就是要做了,那个时候,不能讲面子了。为了教育他,使他从不好的恶行迁到好的那一方面去,就得要现那个大威德相。

  我们说大威德相来了,那恐怖的样子,骂你两句,甚至打你两香板,甚至于暂时的暂摈,就是说这个时候赶出去,外边去一段时间再回来,这个就要做。我们以前也做过,你出去,外边去参学去。好,他一参学不来了,不来就算了,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那个时候是叫他外边,因为他在这里不能、不能安心下来,到处看过失。那你非要到外边去参学去,出去,那就是管你徒弟不徒弟,要去就去,这个不能讲面子的。所以这一条就包含这些原则性。

  他讲了很多,但是我们举这两个例子。就是虽然随众生心,要看效果如何,如果不能使他改善的,就不要使他忧苦了;如果能使他改善的,就是他生忧苦也要做,这个我们要掌握这个原则。

  第二条,“知他有情忿所缠,勿作赞叹勿谏诲”,他知道对方,这个有情心里是这个非常之愤怒,这个心里恨得不得了,海公上师就说恼火的,心里很恼火的时候,那就怎么样,赞叹都不要赞叹他,何况去骂他、谏他?这是维护众生的心。他正在心里缠了一个愤怒的时候,很难解开的时候,赞叹他尚且起不好的效果,你去谏诲他,那个就是诃责他,那更产生不好的效果,那个时候,不要做,赞叹都不要赞叹,何况谏诲、何况诃斥。

  这个就是说菩萨要懂心理学了。我们说我们世间上心理学学过的人,对处人处世很圆融,菩萨也要学这个。他正在发脾气的时候,什么话都不要跟他说,赞叹他都不要说,不要说骂他了。这个我们要学了之后,善巧,这些都是度众生的善巧方便。如果你那个时候你多说话的时候,他来一个什么跟你大骂一顿。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教化人的时候,那些神经病,不要跟他乱说。神经病你跟他一起走都不要一起走。为什么?他跟你一起走了,他来发起性子来了,他打你起来什么,他一个疯子,人家马路上看到你个比丘跟人家打,这个形象很不好看,给人家种一个不好的种子。所以说,比丘,出家人穿袈裟的,路上看到神经病在前面走,赶快不要跟他一路走,跑得远一点。这个你无缘无故,遭到了这么一个东西,把比丘的形象给糟蹋掉了。他一个神经病,讲道理讲不通的,你跟他一起走干啥?一起走都不要去走,何况跟他说话,跟他怎么。

  (8A开始)第三条,“愍他愚昧善酬答,或不求请亦往教”。这是悲心了,他是不懂道理、愚昧,那么他来问你什么,讲经都要请求的,什么菩萨什么,他要请问,无问自说什么什么。无问自说他就是没有人问,佛自己说的,悲心了。我们自己也要这么学了,人家知道他这些道理不懂的,或者他这个样子,他来求你,当然你要跟他讲了,好好地讲。即使他不来求你,你知道他有什么,心里边有什么不懂的,你还要自己去教他,使他心里高兴。当然讲的方式要使他心里高兴了,才能接受了。

  千万不要人家来好言问你个,一个问题,是法上的问题,“啊,没空没空没空,你去问人家好了,不要来打岔,我要入定”。你入定倒好事情,自利嘛。你还要利利他。当然我们说真正去要请教人家,也不要晓得人家这个时候修定的,砰、砰、砰敲门了,“哎,我有什么问题来问你了!”这么你打闲岔。这个也不好。两方面都要照顾。

  第四,“行诃责时勿过恼,先作慈意诸根静”。这是教化徒弟的,或者大众里边,有人犯了,这个比丘犯了,或者出家人里边犯了过失的,那时候要诃责的时候,不要过恼。就是说你诃责他,适可而止,不要大发脾气,把他大骂、痛骂一顿。痛骂一顿你倒痛快了,人家受不了了。你要照顾人家。菩萨就是要看对方的心,不是为了舒畅自己的脾气发一发,我心里舒畅了,我高兴了,脾气发过了,没有事了,睡觉睡得着了。脾气不发的话,心里闷得很、难过得很,睡不着,为自己着想。把人大骂一顿,骂好了,很高兴地睡觉去了。这个很不好,自私自利。

  要诃责人家的时候不要过恼,不要太过分了。要如其所应地呵斥,那么自己作意怎么样?要先要有慈悲心,那么要“诸根静”,自己要起慈悲心,诸根要调寂、寂静。不要诃责的时候,很粗里粗气的动作都搞起来了,这个起不了效果的。自己把自己的威仪都破掉了。这个诃责的时候自己先要作意,慈悲心出发,威仪、诸根要寂静,不要恼,不要过恼。

  这个《瑜伽师地论》的话,我们念一道。“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故意、恼触于他”(《菩萨戒品释》卷二 四),就是不是故意的是恼害他。比丘戒有这一条,故意地不要触恼他。“唯除诃责”,除了诃责,诃责一定要触恼他的,但是不要过火。所以说,海公上师的颂里边因为字少了,不能把全面的都包进去,但是把要点包进去了。他这里意思就是说无缘无故不要去使他心里不高兴,触恼人家不要。但是,诃责的时候,那不可避免,你诃责他了,他当然心里要不舒服的。就是除了诃责的时候,平时不要故意地去触恼人家.

  但是诃责的时候,要起慈悲心,自己心要寂静,不要过分。就是不要自己尽量地发脾气,骂个痛快,自己舒服,对方受得了受不了不管了。这个不好。即使诃责要为他改善,你要使得他心能够改善的话,你就是要善巧了。不能趁性地自己大发一顿脾气,这个对他没有好的效果的。所以,这里包的意思蛮多的。第一个是,莫要无缘无故故意的触恼人家是不能做,那么除了诃责。诃责的时候,也得先起悲心、慈心,自己诸根要寂静,不要过分地恼害人家。

  第五条,“不于众中轻笑他,令生赧愧心轻蔑”。在大众之前不要讥笑人家。这个我们很要注意,同学里边开玩笑,当了大众面前讥笑他,挖他的短处,这个都不顺菩萨的道,饶益有情戒是犯的。

  我们看《瑜伽师地论》,“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嗤诮、轻弄于他”,无缘无故讥笑他,戏弄他,不要做这些事情。我们说所以开玩笑不要开了。出家人不能开玩笑的,就是轻轻地开玩笑也是戏弄人家了,这个不好的。那么出家人里厢(江南俚)互相尊重,不要耻笑人家,也不要轻弄人家,“令其赧愧、不安稳住”,使他起惭愧心,使他心里感到很不好意思了,这个不要。而心里不好意思,心就不安稳了。所以,这个一定要避免。“亦不令其、心生忧悔”,既不使他心里觉得不好意思,也不使他生起忧悔的心,很愁忧、懊悔,该不要这么的。那么这是一个。这个下边还接下去,第一个是不要使他生起不好意思的赧愧的心。“心轻蔑”,心轻蔑就是说不要轻蔑人家了,使他起那个自卑的心。也不要令他起忧恼的心。

  “动摇妄计难安住”,这样子,他起了轻愧的心,起了不好意思的心,他就不安稳了。“动摇妄计”,就打妄想了,不能安住了,就要打妄想了,想走了。或者是他修行不想,想停下来了。这个所以说不要使他太不好意思,也不要使他忧恼,这个我们要维护他心了。

  下边是,“虽能摧伏得胜彼,而不彰其堕负处”,虽然或者辩论或者是什么,得胜了,把他摧败了,却不要去故意揭他的短处,“啊,你看你看,你这个地方不行啊。”你胜了嘛就胜了,就可以了,不要丢人家的面子。不要把人家的过错,他的做不到地方把它大众中揭发出来,“啊,你看你看,他怎么怎么”。自己胜了还骄傲得很,把人家短处,他所输的地方故意的表彰出来。那么这个就是保护他的心,不要使得这个太羞耻的心生起来了。他可能要,要产生这个不安宁的心了。菩萨总是处处要照顾人家的心,即使辩论什么东西,那当然要维护真理,要跟他辩。但是他输了就输了,不要去揭他的短处。这些都是慈悲心。

  “于具净信亦谦恭,勿作高胜他怯劣”,这对方面有信心,也很谦恭,那么自己不要显出自己了不得了。因为对方面既然是很谦逊了,很具净信,就是说也对你有清净的信心,那不要再抬高自己。再抬高自己,那就显出对他,太感到不好意思了。那么或者是他恐怖,他害怕。那么这都是维护人家的心,不要使人家起一些不舒服的心,或者是心里不好意思,难受,或者是心里忧恼等等,都要避免。即使他输了,也不要故意这个揭出他的输的、败的地方,不好的地方。那么这是第五个。

  第六个,“应亲近处作亲近,勿太亲近当以时”。这些都是处世的一些很重要的原则。对一切有情,不要太亲近,但也不要不亲近,应当亲近的就亲近他,不应当亲近的就不要亲近。但是就是应当亲近的人,也不要过分地亲近。这个很要紧。我们往往看到仇人——就是太好了,这两个人太好之后,一点点不对头,就感到:你本来是跟我一样的,怎么反起来了?那个仇恨心会很大。所以说往往仇人跟亲家是一个东西,我们说矛盾的统一。这个仇人都是亲家里来的,最要好的人最会,最容易成仇人,甚至于仇得很厉害。

  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这个处世的时候,儒家也有,“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的交朋友淡淡的,跟水一样。不是如胶似漆,那个要好的不得了,要好不得了的时间久了,就会恨得不得了。这个男女的事情就看得出来,很多,在开始的时候,要好的不得了,甚至于说一个死了,一个非死不可,两个人是好象是海枯石烂,山盟海誓,好象发愿发得不得了。但是,没有好久,打官司、打架、离婚都来了。这个东西,太好了,后来的对立面就是不好。我们要维持长久的友谊,就是要平平淡淡的,不能太好。

  那么这些我们佛教里边也讲这个道理了,“勿太亲近”,不要太亲近。那么不要太亲近还有其他意思了。人家很忙了,你一天到晚去找他,跟人家很要好。你倒是好心,把他事情耽搁了,这个也不要。“当以时”,该去的时候就去,不去的时候就不要去。

  那么这里我们看《瑜伽师地论》的文,“又随他心而转菩萨,于诸有情,非不亲近,不极亲近”,并不是说不亲近,菩萨是慈悲心,对一切有情,并不是不亲近,把你漠不相干,要亲近的。但是“不极亲近”,不是好得不得了。“亦不非时、而相亲近”,也是亲近他的时候,也不是一天到晚去,要该去就去,不去就不去。我们说有一个人,他跑到一个地方去,每天晚上到居士家里去吃夜饭。那个居士,开始么是他来了,恭敬他,招待他很好。但是天天去了,他要抱怨了,到处叫苦了。他告诉我:“哎呀!天天来吃饭,我要招待他,每天要花几十块钱啊,时间么又耽搁了。”你看看,不非时就要产生这些效果,居士本来很恭敬你的,后来成了个累赘,讨厌的不得了,最好你不要来了。这个不以时,所以说要“当以时”。这个宗大师的意思就是说,不要太亲近,人家有人家的事情,你不要经常去打乱他,令他心里不高兴。也不非时亲近,就是不要一天到晚去,要该去的时候就去。这是第六条。

  第七条,最后一条,今天大概只有讲到第七条了。“面前不毁人所爱,亦不赞彼所不爱”。这个也是一个很好的教授教诫。人家所欢喜的,不要当面去说他不好;也不要说,人家不欢喜的,你说他好。那你就是跟他对起干。假使这个人家欢喜这个事情,你就说这个不好;人家不欢喜那个的,偏偏说他好。人家的孩子,最欢喜的,你就说这个孩子不好;人家对那个事情不欢喜的,你偏偏说那个好。那这些事情使人家不高兴,菩萨就不应这样子。

  我们记得有一个,中国有个故事,一个民间故事,这个名字我记不起了,很小的时候看到的。它说有一个人,他这一个小孩子,很聪明,还有一个人去看他很聪明嘛,跟他说话。谈到后来,这个人就是谈到他父亲的过失了。小孩子马上站起来,说“你当面说我父亲过失,我不跟你多谈了”。大概这个意思,原文是忘掉了。这个小孩子很聪明,那个人也是不知趣,人家所恭敬的父亲,你去说他不好干啥?这个所以说佛教里边也有这个,“人所爱,人所敬也”,一样的。人所欢喜的你不要去毁訾它,人家不欢喜的你也不要赞叹它。下边还有很好的。

  “若非交深当慎言,两心不和多嫌议”,这个我们做事情也是处世之道,佛教里边讲得很好。“不是深交”,不是知心之交的,说话慎言,仔细一点。那就是宗大师说的一个事情,他说,你不是“情交”,不是知心之交,有些话不要跟他说。说了之后,他跟你两个思想不是一个的,将来要产生一些矛盾的。那么我们在文革的……,文革也好,以前什么反右也好,都有产生这些。你跟人家说,“啪、啪、啪……”,这心里话都说了。后来他运动来了,就揭发你,你反动,哪里哪里说什么话。好,你帽子一戴就完了。当然说,我们不是说叫你们做狡猾,就是说你凡是对朋友,不是知心之交的人,不要把什么话都说完了,说完了之后,他心跟你不是一条的,要破坏你的事情,或者叫你总是不好的。所以这个是看看是菩萨戒,实际是处世之道。我们需要好好地接受这些教授教诫。这是佛告诉我们的。“两心不和多嫌议”,因为你们两个心根本不是一致的,要产生一些嫌议,那个就是讥嫌了一些东西,或者是他给你讲给人家去听了,怎么怎么了,或者产生其他矛盾都来了。

  “不常希望他惠施,知量勿生他远厌”,不要经常去要人家布施。“知量勿生”,假使他,即使他来布施了,也要知足知量而受,不要说他自己来的,我尽量地要。“你这个你要不要?”“要!”“那个要不要?”“要!”什么都要。最后,“这个也要。这个给我一点更好。”这样子!我们说,有一个人就是他为化缘,他在写这个什么缘簿,那里就写,他说“哎!你很好!这样你功德很大!你口袋里还有大票子,拿出来更好!”这样子干啥?人家,人家是已经在发心了,供养了嘛好了嘛,你说:“你口袋里还有大的。”你拿的是十块的,你说:“你口袋里还有五十块、一百块的……”这个不好,这个不要这样子做。他以为他本事很大:“哎,你看我化了好多缘”,“就靠我这一套”,还经常吹嘘这一套,自己说自己本事大。我们看看,你跟菩萨戒不合了,不好。“知量”,不要使他生起“远厌”,远离你了,讨厌你了,这个不好。

  下边,“若许食饮勿推托,恐复逆他意乐者,谦冲如法而缓谢,或供余物令生喜”。假使那个先已经答应人家,饮食,就是说人家请你吃饭、应供,你答应了,那么就以后到了时间,不要借一个借口,不去了。既然答应了就得要去。因为恐怕他心里起不高兴了,“恐复逆他意乐者”。那么假使你真正不能去,真正不能去,那么如法而相谢,就是说如法地跟他说,“缓谢”就是说,就是这个推谢了,他说“我现在正在用功,或者正在修禅定,或者将来要去受戒,没有办法来参加,应你的供”。那么如法地跟他说,推了,那个没关系。

  那么这里,海公上师他又进一层,他说两重意思。一方面说是这是《瑜伽师地论》说的,人家请你吃饭了,应供嘛,能够去的,不要推托。因为人家好心请你,你“我不来”,好象使人家心里不高兴了,“你看不起我啦,我请你吃饭,不去,不去,人家请你嘛,你去啦。”这个人家心里不高兴,“恐复逆他意乐”。那么海公上师又一个,假使你答应人家的饮食,你答应请人家,那么人家到了那个时候,就不要不算数了,不请了,不要。那么你就是实在做不到的话,也是如法的缓谢。你什么原因,“这一天我到哪里开会去了,没有办法了,本来答应你这一天,请你来吃饭的,这一天没有办法啊。开会去了,不好,没有办法,不能够来”。那么如法地缓谢,很谦虚地这样子说。或者,“或供余物令生喜”,“本来想请你吃一顿饭的,我现在这一天没有办法请你,我供养你一点东西。”拿点礼品去,这样子不要使他不欢喜。

  那么这些就是,我们说行菩萨道的人,总是要维护对方的心,不要使人家起不欢喜的心、忧恼的心,起不好意思的心、受不了的心,都要维护他。但是有原则性,就是目的是要他好。如果要他好的,他能够接受我的话,能改正的,那就是诃责也可以,骂也可以,甚至打也可以。假设是改不了的,那就是不要违逆他的心,诃责那些,或者是惩罚这些,就忍下去,不要做了。你一做出来,他不但没有改好,反而起矛盾。所以行菩萨道。有的时候我们看见菩萨也在骂人,你晓得他为什么骂?他有看好的,对方有益,才骂,对方没有益,他不骂的。

  那么我们自己受了大戒的,菩萨戒受过了,没有受大戒的,将来还是要受的,那么这些条例都要好好地摆在心上,现在先学了,将来就要,就要开始做起来了。不要这个菩萨戒都受好了,戒也不知道,哪个犯哪个持也不知道,乱干。这个就不好了。菩萨戒要先学的,比丘戒是先受的,这个有差别。那么我们先学起来,我们将来受的是《梵网经》的也好,是《瑜伽》的也好,原则是一样的。菩萨戒的原则就是饶益。三个,律仪戒、摄善法戒,这是自利的;饶益有情戒,利他的。都是这个三个。那么不管你受哪一个,都是这样的,这些原理原则是通的,我们都要先开始学,先做起来。今天讲到这里。

  第七讲

  上一次,我们讲到第一百一十九倒数第三行。“谦冲如法而缓谢,或供余物令生喜”。上次讲到这里。就是第八个讲完了。第八个,随顺有情心的,“随诸有情心”。

  丁九 于正行者为作饶益

  下边是第九“于正行者为作饶益”。“于彼信、戒、闻、舍、慧,五种功德分全具,如实赞扬而称叹,戒、舍、身资圆满因,慧行能作解脱因,多闻生慧解胜义,信为道源功德本”。这是第九个饶益有情的。对一切有情,他们有信、戒、闻、舍、慧这五个功德的,或者是有一部分,或者是这个五个都全的,那么对那些的人,“如实赞扬而称叹”,要如实地赞叹他、称叹他,为什么?鼓励他。他有信的,或者有戒的,或者有闻的,或者有舍的,或者有慧的,这些都是我们佛教里的圣财,有这个佛教才能上去,才能修行,没有这个连这个三皈依都谈不上,没有这个信,那就三宝的信心都没有了。所以这些都是佛教的最基本的功德。这些有了之后,那么这个人就是有功德的人,这个功德有的有一个,或者有两个,或者三个,五个全的。这样的人,我们要赞叹他,就是鼓励他。那么使他心里生起欢喜心,能够更上进,要如实赞叹。不要过分的恭维,他明明只有一个功德说他五个都全的,或者一个只有一部分,说他什么都够格了,什么都圆满了,这个也不必。要如实地赞扬,他是有多少的就赞他多少,这是真正为了鼓励他,使他生欢喜心。如果过分地赞扬了,那就生起骄傲心,或者生起虚诳心,都不好。他有功德不赞叹,人家辛辛苦苦地这么做了那么多、好,积聚了那么多功德,大家都不闻不问,这个人家灰心。所以说我们要如实地赞叹,这是鼓励他的意思。

  那么下边就这个五个功德为什么要赞叹。“戒、舍、身资圆满因”,“戒”跟这个“舍”,“舍”就是布施了,戒跟布施那是“身”——我们的身体的圆满,“资”就是资财的圆满。这个就是我们菩提道次第的增上生,我们要得到增上生,一定要戒、舍。没有这两个,得不到圆满的人身,人天身得不到。所以要得增上生,一定要戒、舍。他说戒、舍两个是身财的圆满因,就是增上生的因。

  “慧”,“慧行能作解脱因”,这个智慧能够得到解脱的因。我们说一切解脱,不管是声闻的解脱也好,菩萨的解脱也好,都要一定的解空的慧,这是般若的慧,这个慧,解脱果就是决定胜,或者是声闻的涅槃,或者是菩萨、佛的无住涅槃,这些都是解脱,解脱的因就是智慧。这个智慧是最重要的,所以决定胜的因就是慧。

  那么多闻什么好处?“多闻生慧解胜义”,多闻,这个慧哪里来的?就靠多闻来的。多闻能够生起这个智慧,能够如实地理解胜义,就是一切法空性的空,空性。那么如果没有多闻,慧就生不来。所以说,多闻就是属于慧的那一部分的,也是决定胜的一个原因。

  那么最后,“信为道源功德本”,一切的道,就它的根本就是信心,我们说没有信心的话什么都谈不上。所以我们说四加行,第一个修皈依三宝的四皈依,那就是修信心。信心坚固了、增长了,那个其他的功德都能上去。如果信心没有,就像那些研究佛教的那些佛学家,他们研究学问的,他再把三藏十二部看的再多,毫无关系,这个对他毫无益处,只增加了一种学问。甚至于他的解也不是根据我们佛教的正解,是以他自心私心作解,那个也是很会搞到错误地方去。所以信没有的话,那什么都谈不上。我们说前面的增上生也好,决定胜也好,根本的能够趣入的因就是信。如果没有这个信的话,那么两个都谈不上。解脱固然谈不上,人天的圆满身也谈不上了。所以这一科就是,就是那些对那些有功德的人要如实地赞叹他。

  丁十 于倒行者为作饶益

  下边就是,假使犯了过失该怎么办。这是讲得蛮仔细的,我们要参考那个《瑜伽师地论》了,可以帮助一点理解。我们先把文念了,“有情下中上过犯,不怀损恼瞋恚心,以软中上作诃责,若应治罚亦如是,下中过失违犯品,权时摈驱还摄受,上品过失永驱摈,愍彼福尽护余人”。这是说犯过失的人,就是犯过失,我们如何调服。犯过失分三种人,下品犯的,中品犯的,就是上品就是犯了极大过失的。

  那么这里,过、犯两个是不一样。过失跟违犯是两个。一个是过失,一个违犯,就是第三行的“下中过失违犯品”。过失指的,你做的不对头,就是做坏、做了错事了。这个过失的话就是,“不行应理”,该做的不做;违犯,就是做了不对,就是不应做的做了。那么这两种,菩萨戒就是跟别解脱戒不一样了,别解脱戒只要不做坏事就可以了,菩萨戒里边好的事情不做是犯的。那么所以这是过失是,应该做的不做是过失。做了不对的事情那就是违犯。这两个不一样,这里大家记一下。那么不管你过失也好,违犯也好,如果犯了下品的,那么或者中品,或者上品的这些人,要分别对待。

  第一个,你要诃责他的时候,“不怀损恼瞋恚心”,你诃责他的时候,自己本身不要有瞋恨心,也不要损恼他的心。有的人故意要使他心里不舒服,要使得他很难受,说这个挖苦的话。这个我们诃责的时候不是这个意思,诃责是要他改过,不是要使他难受。自己也不要起瞋恨心,气得不得了,那个脸红耳赤地大骂。这个我们呵斥也是为他能够进入善品,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不是这个意思。所以说,第一要注意,菩萨可以诃责人,甚至可以打人,但是心里没有瞋恨心,也没有损恼心。如果你有瞋恨心、损恼心,你说我要行菩萨道,我要打他,骂他,甚至于怎么样地治罚他,那个就是借公济私。你明明有瞋恨心,不是行菩萨道,你怎么说行菩萨道?所以说这个很要紧,内心不能有瞋恨心、损恼心。那么分别对待。下品的以软的呵斥,就是比较轻一点的呵斥;中品犯的要中等的呵斥;上品犯的大大的呵斥,反正呵斥地再严重,心里都不动瞋心,这个很要紧。

  (8B开始)这是呵斥,还有一种是治罚,要处理了。呵斥单是口里边的责罚,治罚就是行动了。治罚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永摈。一种是暂时的驱摈。驱摈就是说,不要他了,叫他不要在这里,不能住了。那么临时的就是说你出去三个月,这个三个月你不要来,那么过了这个期你再回来。永摈就是灭摈,灭摈就是永远不要回这个地方来了。那么他治罚的情况也一样,假使下中犯的过失,违犯的,不管你是该做不做,或者不该做的做了,下品的,或者中品的,“权时摈驱”,暂时的把他撵出去,就是不要他。假使下品的你出去一个月,中品的出去半年三个月。那么上品的,你就不要回来了。

  不要回来是不是没有悲心?我们说是其实有悲心。“愍彼福尽护余人”,这是两方面的。对他来说,他犯了这么大的过失,还在这个僧团里边受檀越的供养、布施、礼拜,还要受那个同梵行的,即一起修行的人或者是恭敬,或者是大寮里的人发心给他烧饭等等,折福。你没有这个福气享受了,你还在这里勉强地受这些礼拜、恭敬、供养的事情,那你自己福气要耗尽的,很快马上福气要没有的。那么这是对他的悲心。

  “护余人”,其他的人看了他的,对他的处理,可以使人提高警惕,不要犯这些过失。同时也有防讥嫌,你对那些坏人你还留着他,藏垢纳污,人家要说闲话:“你们这个道场就是不好,这样坏的人还把他留在里边。”那么一些讥嫌的事情,把他驱摈了,就没有讥嫌。那么檀越布施,假使你这个坏的人留在这个道场里边,他就不想布施了,不想供养了,“你看这样子的人还在里边,我供养他干什么?”他还不如在家人。在家人我们自己节约下来的钱,来供养你这样子的人,不愿意的。

  所以说把他驱摈出去,既是对他本人不折福,又对其他的檀越,其他的人不会讥嫌,不会损伤他的布施心,同时对同梵行的人也有一个教诫:不要犯这样子事情,犯了之后要驱摈的,就是迁单了。我们说个老实话,一般的名字叫迁单了,这个戒律上叫驱摈。这是对有过失的人这么做。

  丁十一 示现神通方便调伏

  下边是用神通调伏了,“示现神通恐怖事,令生厌患舍恶行,或以希有十八变,令生欢喜未信信,或化身境化语类,引入圣教作饶益”。这是用神通来调伏,神通我们大家知道有六种。神变,就是化一些各式各样的人或物、东西可以化现。天耳,能够听很远的声音。他心,知他心里的事情。宿命,知前辈子的事。天眼,能够知道一些众生,能够此死生彼,都可以看到。那么漏尽通,烦恼习气断尽。前五通通外道,都有,但是质量不如佛教的高。最后一种漏尽通,佛教特有的,外道没有,如果你把漏尽通得到了,也就是佛教徒,就是佛弟子了。外道就是专门追求前面五通,而不要后边那一个通,所以都要出毛病。有了后边那个通,没有前面那个通,就是阿罗汉的慧解脱3,不出毛病,同样是了生死。但是你如果前面五个通有了,后面通没有,是外道。同时,也因为烦恼没有断,就会借他的神通做很多的坏事。所以,一般的话,他们的后果都是不太好,下一辈子的生的地方都不一定好的。

  那么这个神通变化恐怖的事情,“令生厌患舍恶行”。那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难陀,他贪着世间上的他的妻子的那个女色了,就给他看地狱。佛带他到地狱里来看,看了之后他还生恐怖心:你世间上再享受,几十年过了,还得下地狱,不得了,还是不要享受算了。这是……那么各式各样的神变都是使生起厌患心,“舍恶行”,生起厌患心,然后就可以造恶的行动可以制止。

  “或以希有十八变”,这是十八种变化。我们说孙悟空七十二变等等,这些都是小说根据佛教的一些名相,他自己编了一套。真正的佛教里边神通有十八变,这十八变这里是标了个名相,详细的在《瑜伽师地论》,你们自己有书的可以去参考,《瑜伽师地论》三十七卷有。那么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下。

  第一是“1震动”。震动就是说佛依他的定,得定得自在了。我们说一切通都是定中来的,所以说大家要求通的话,我们佛教不是不要通,有通有什么好处?自己修行可以引起信心,这个确实是真的,同时也可以度众生。但是我们不片面地追求通,要求通要在断烦恼的前提下,断烦恼的前提下,自己得了定之后,烦恼息下去了,通自会修得起来的。如果没有得定,烦恼还在,你这个通,鬼神通,是附在身上的通,不要,这个要了不得了,要牵入鬼道或者是说做了坏事入恶道。这个震动,佛他的定得到自在力,可以使震动,假使他要使这个房间震动,这个房子就震,乃至扩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地球,乃至三千无量无数的世界,要它震动都可以震动,这是佛的那个神通。

  第二个是“2炽然”。炽然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上身出火下身出水,上身出水下身生火,乃至身体自然放出光明,各式各样的五彩的光明,可以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这些都是佛的神通,十八种变化了。

  “3流布”,流布就是他的光明可以照到无量世界。

  这个下边是“4示现”。他可以在,可以使在听佛讲经的人,他要叫你见到地狱恶道的苦,就可以使你看到,乃至他说十方世界的佛的净土,净土怎么好怎么好,也可以使你当下见到,假使佛在说法,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功德庄严,他可以使在会的大众看到西方的境界,那生起羡慕心,这是示现。

  下边是“5转变”。佛入定的自在,他要入定了,把这个东西假使一块铁,他想成是金,马上就变金,这个金不是幻觉,看着象金实际上拿不到的,它是真的金,拿来可以受用的。假设是没有火,他可以变个火,这个火拿来可以烧饭的,这个就是实际有作用的事情,这是转变。

  “6往来”,一切山河大地、须弥山,墙壁不要说了,他可以无有障碍地通过,乃至十方世界无量无边,都可以很快地往来,这是佛的功德。

  那么下边是“7卷、8舒”。“卷、舒”,他可以一切三千大千世界纳在一个微尘,一个微尘可以扩大到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那就是说,我们以前我们小的时候,看那个经上,“住微尘里转大*轮”,这个都不理解,“芥子纳须弥”,这个好象怎么一回事?就是佛的神通变化,就是大小自在。这个是卷舒了,大的可以缩在小的里边,小的可以扩大到无限。

  那么下面“9众像入身”。他可以把所有的山河大地,乃至一切有情,跟他来听法的有情,都收在自己身上,那些有情也感到自己在佛的身体里边,这是有这个功能。

  再是“10同类往趣”。“同类往趣”,他可以到什么地方,跟那面的有情一模一样,他们说的是温州话,他也说温州话,说的是非常之这个内行的温州话,不是勉强生硬硬的。那么温州的习惯风俗他都知道,然后就在这个情况下教化他们。那么乃至不要说是地球上了,乃至梵天、十方世界都可以如意、随意地往趣,去做教化的事情。

  下边再是“11隐、12显”,他身体要隐,这是隐身术了,要把这身体隐了,大家看不到,可以。随时要现出来,又可以现出来。这是两种。

  “13所作自在”,他对一切有情,他可以要你怎么,你就怎么做。假使你这个人坐在那里的,佛心里作个意,叫你来,他自然就来了;你这个人在这里很久了,他说你该好走了,他就走了;他叫你坐下来,他就坐下来了;这是佛的功德。其他的菩萨,那么得了神通的有一部分,没有神通的当然做不到了。这是所作自在。

  “14制他神通”,假使外道,他们也有通了,他们的通假使来的时候,会制伏他,佛的通大嘛,可以制服他们的、其他人的神通。

  “15能施辩才”,辩才,假使这个众生,某个场合需要他去说话,但是他辩才很差,佛可以加持他,就在那个时候,滔滔不绝的,大篇大篇的话可以说出来,并且具有说服力。

  那么下边是“16能施忆念”,假使这个人记忆不好,佛可以使他能够把以前的事情都可以回忆起来。

  “17能施安乐”,他说法的时候,可以使那些在会的大众感到身上非常之舒适的轻安,入定一样。但是这是临时的,不是永远如此。但是听的时候,使你生轻安,那你听得进去。本来我们一般人,身体不好的,坐上两个小时,哎呀,腰酸背痛,腿也疼起来了,那听不进去了。他可以施你加持,跟入定一样地舒服、轻安。那么同时也可以一切灾患、非人之害都可以息除。这是佛的“能施安乐”。

  最后一个是“18放大光明”,他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各式各样的光明,都可以放出去做饶益有情的事情。

  这是佛的十八种的变化。你们要仔细看,就看《瑜伽师地论》三十七卷,我们不多讲了。那很多,讲的非常多。

  “令生欢喜未信信”,神通变化什么作用?这个使他们,众生生欢喜心,没有信产生信心,或者是化身、化境、化语。化身,化各式各样的身体;化境,变各式各样的环境;化语,他这个化身里边说话。这样子,引一切众生入圣教,而饶益他。这是神通变化。那么这个,没有神通的怎么办?没有神通就是说法了。

  这十一个饶益有情的我们讲完了,后边不是说饶益有情有十二个事情吗,为什么多一个,你们一比就看出来了,是把它分开了,分了,一个分了两个。

  丙四 结义

  “成自威福善法戒,利他意乐饶益行,若未具足神化力,依此情境戒相行。”

  威分三类:(一)神通威力,由定自在起六通十八变等;(二)法威力,六度般若等;(三)俱生威力,由福德资粮证得俱生甚稀奇法,如形色、寿量、勇敢、行舍、技术等特能是也。

  福有八种:(一)寿量;(二)形色;(三)族姓;(四)自在;(五)信言;(六)大势;(七)人性;(八)大力。如是等八种具。

  “利他意乐饶益行”:“真正利他必全善法,发心利他必学此戒。”

  “若未具足神化力”:“虽有法威力、俱生力而不具足神通力者。”

  “依此情境戒相行”:“应依圣师无着广解有情、境事、戒相三者而作饶益也。”

  乙二 圆集要义

  丙一 总明三聚要义

  下边是三聚戒的一些重要的意思。“初律仪戒云何修,依别解脱及广释”,那么这三聚戒怎么修法呢?总结地说一下,第一个,律仪戒。它是依别解脱戒,依佛说的别解脱经跟其他的广解,解释的那个别解脱经的那些,就是律藏了,那些还有其他的注解了,依这个去修。

  “摄善法戒依六心”,摄善法戒依六个心来修,“随行观察生觉慧”,随时随地,随你行住坐卧,处物,接物处事的时候,观察自己的心,产生一个觉慧。那跟慧行刻意一样的,产生这个智慧。

  那么哪六个心?这书上讲的,就是把那个内容写了,六个心没写,你们可以注一下。第一个是轻蔑心,轻蔑心,就是轻心、陵蔑这两个字把它拆开来了,轻心、陵蔑这个轻、蔑两个,第一轻蔑心。第二个是懈怠俱行心,懈怠,俱行就是“《俱舍》”的“俱”,跟懈怠一起行的心,懈怠俱行心。第三个是有覆蔽心,有盖覆的,就是有五盖把它心盖住的,有覆就是盖覆的覆了,蔽就是隐蔽的蔽,有覆蔽心。第四个是勤劳倦心,很勤恳很劳苦的,疲倦了,这个心,勤劳倦心。第五个是病随行心,害病了,跟病一起随行,随病,随他的随,随喜的随,病随行心。第六个是障随行心,有障,跟障一起走,一起生起的心。那这是六个心。这六个心随时观察。

  那么这六个心里边,第一个轻蔑心就是轻慢的心,陵蔑的心,没有胜解。什么叫……,就是轻心,没有胜解,对于佛的正法没有一定的、肯定的理解,没有胜解心;那么陵蔑心看不起人家的心,这个都属于轻蔑心。

  那么第二种是懈怠俱行心,懒惰、骄傲、自己自我陶醉、放逸等等,这些心都属于懈怠的俱行心,都是不精进,懈怠俱行心。

  第三种,是“贪欲盖缠诸烦恼”,五盖,贪欲了、瞋恚了、昏沉掉举、睡眠恶作、疑等等,这个五个盖,把你缠起来了,或者心里边有其他的烦恼,根本的烦恼、小烦恼等等,有这些的,叫有覆盖心。

  第四种勤劳倦心,做修行或者做什么事情,做得很精进很勇猛,但是时间久了,疲劳了,就是生不起,这个劲没有了,这个是,这是一个叫疲劳倦心。“勇猛勤修身心疲”,他修行或者是怎么做这个善事情,很勇猛很精进,但是身心疲劳,这个时候叫勤劳倦心。那么海公上师这个写个字很重要,“法或得力时最当留意”,你修行得力的时候最要注意这个事情,不要产生勤劳倦心。

  第五种,是“不堪大势随病行”,身体有病了,大的事情,大的这个辛苦的、利生的、修行的事情做不起了,这是有病了,没有办法了,那么是病随行。

  还有一个“障随行”,什么障,就是“喜乐谈论随行等”,欢喜跟人家聊、聊天,欢喜跟人家说闲话,这个属于障,修行的障,有这样子的那就是属于第六种“障随行心”。

  海公上师他的修行经验,他说“夹杂如是六类行心而行摄善法者,美食中粪土也”。他说假使这六个心不除掉,你虽然在做饶益有情的事情,等于说你很好的饮食里有大粪在这里头,那就不好吃了,臭得不得了了。所以这个东西,六个心要除掉。那摄善法戒如何修?就是把六个心不要给它生起来。

  那么这个里边有简别4,前面三种心,决定不能忍受,就是轻蔑心、懈怠放逸心、五盖烦恼的缠缚的心不能生起,这是生起来之后都是有罪。那么第四种心,就是说“勤劳倦心”,假使你为了要……,太疲劳了,要休息一下,休息好了之后,还是勇猛精进去干事情修行的,那个没有罪。如果你说,哎呀,修了那么辛苦,弄得疲劳不堪,一无所得,干脆不要修了,那完了,这个是有罪。那么“病随行心”——第五个心,有病了,你要休息一下,这个没有罪。那么第六个心,这个又有简别了,假使你跟人家谈论,是为了利他,同时你自己不执着这个谈论的味道,心里是说么是跟人家说了,东说西说的在说,但是说的目的是要饶益他,同时自己也不耽着那个闲谈的,并不感到有什么乐趣,这样子是无罪的。如果你感到很欢喜说这些闲话,或者是你少分的,自己有一点点欢喜心,同时对人家又没有义利,没有好处,这是有罪的。

  那么这是行六度的时候,要观察自己这六个心有不有。有了之后还要简别,哪些一向有罪的,哪些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没有罪,但是在某种情况之下又是有罪,这个一定要搞清楚。所以说我们学戒,不学的话,你怎么知道你犯了不犯?这些你不学你怎么知道?一定要学的。

  丙二 分别修饶益行六法

  那么再下边“分别修饶益行”,这是摄善法戒,前面是别解脱戒修法,那么饶益有情戒如何修。这个里边我们要念一段文,念一段文是强调这三聚戒里边,它的重要性。这是宗大师的书里边,《戒品释》里边有这么,引了这一段文。

  他说“初发业者”,开始修的,以别解脱戒为上首,这个叫誓愿行,就是以别解脱戒,初发心的人以别解脱戒为重点。“胜解行者”,他修行高一层了,胜解行一般是就是指十住、十行、十回向那个地位的时候,以摄善法戒为上首,重点在摄善法戒;入了大地的,就是登了地的菩萨,那以饶益有情戒为上首。

  所以说菩萨戒是有层次的,我们开始初学的时候,别解脱戒是重点,你不要说我要饶益有情了,我别解脱戒就不管了,错了。那么大菩萨了,登了地的菩萨,他别解脱戒已经成熟了,他已经是非常之不会、不会再犯了,那个时候重点放到饶益有情去了。

  这个自己什么地位,自己要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初发心的凡夫,你说你别解脱戒不要了,那就错了。登了大地的菩萨,当然他的境界不同了,他可以有些地方,以饶益有情为主了,那么没有登了大地的,就不要,不能学这个。印光法师经常说的,你是个凡夫,你学起国王来了,你国王的宝座坐下,坐上去了,那你马上拉下来杀头的。这个你是把地位搞错了。

  那么下边我们说,再接下去,饶益有情戒怎么修?“修饶益行六处观”,饶益有情戒的时候总的方法是六个地方要观察。“初中后时正心念”,“初”,开始的时候,“中”,正在做的时候,“后”,做完了,这个都要提起正心,正知正念。“自他财法作盛衰,各各分别又六事”,就是说,就是看自己的财、自己的法有盛的或者衰的,对方的财、对方的法或者能盛的或者是有衰的,从这个地方看,又分六种来看。

  下边就是一个个看,“各各分别又六事”。什么叫财衰,什么叫法衰,什么叫财盛,什么叫法盛?先把这个讲一下。

  “不得资生或断坏,与此相违说财盛”,我们资生的用具,衣啊,食啊,其他的用具,得不到,或者得了之后坏掉了,失掉了,这个就是财衰的现象。那么假使是反过来说,资生资具很多,不但是得到还不断地有增加,这个是财盛。

  那么什么叫做法衰?“违背学处障闻法,不能思惟得复失,不得修证证还退”,这是法衰。“违背学处”,犯了戒,跟戒不符合的,这个不能做的,跟戒不合的法衰,就是利他也不能做。“障闻法”,这个事情本来要闻法的,他有障,给你不能闻法,或者你闻了法之后,要如法如理思惟,障你的思惟,不能如理思惟的。或者,虽然闻了思了,但是后来又失掉了。“不得修证”,障住你没有修证,没有修没有证的人得不到修证,证了的人要退。这些都是属于法衰的范围。那么反过来,不犯戒,能够护持戒,能够有利于闻法,有利于思惟,不会失掉,同时能够修证的条件具足,证了也不会退,这样子的人是法盛。

  那么这个四个,四个盛衰的关系知道之后,就要看了,饶益有情的时候,怎么样子的时候能饶益,怎么样子的时候有些事情不能做。

  丙三 利他正方便

  下边就是利他的正方便了。“益他自法无衰退,自法衰退不应为”,你要利益他,自己的法不能退,假使你犯了戒,或者障了闻思,妨碍你修证,去做饶益有情的事情,不能做。“自法衰退不应为”,假使你不衰退的,对自己的学修,持戒,没有妨碍,那么你不去做利他的事情,那个不对,那是有罪。所以说利他的时候,一定要自己的法,法上没有衰退,这个可以做。

  “自法衰退不应为”,假使你要利人,违背了戒定慧,就是违背了学处了,你犯了戒去利人,不要做,不能做。不但是不要做,不能做,违背了闻思修。“远道近惑”,这是海公上师的注解,离开了道,接近烦恼,这样子的话,这样子的好事不要做,为什么?久而久之,自己要误入邪道。“久则入恶,而不自知,害人害己”,表面上是利人,结果最后的结果是不但是不利人,是害人又害己。这个事不要做。所以说我们菩萨道饶益有情是有条件的。要自法不衰退的条件下做,如果自法要衰退的不能做。

  “自财衰退当应为,自他皆盛更速行”,假使自己饶益有情,为了饶益有情,自己的财衰退了,或者本来要得到的资生之具没有了,或者是人家该要供养你的,你为了做那个事情没有受到供养。我们说很多人,有的地方,打什么千僧斋啊,什么海外的法师来了,结缘了,一个人有几十块或者有上百块的,人家就赶去了,你正在修定或者正在听经,没有去。没有去财失掉了,失掉就失掉了。这个,你做利人的事情,财衰没关系,财衰你不做,有罪。自己的财不在乎,法却不能衰。这个是一个一定要注意的。假使你自己财衰,怕自己财衰了,利人的事情就不做了,有罪,这个不能不做。

  “自他皆盛更速行”,自己财要盛,对方也能够得到盛,那么更要做,那不要说。假使自己财法盛,这个事情自己财法是都好,而不去做利他的事情,那么这样子,有罪。

  所以说我们菩萨戒跟别解脱戒不一样,别解脱戒是不做坏事就可以了,菩萨戒你自己财也盛,法也盛,不会妨碍的,而利人的事情不做,犯罪了,这是犯了菩萨戒。所以这个六条要好好看,就是自他的财法互相随顺的关系,一共分了这么六条。 这个在《戒品释》里边,他一条条讲得很仔细。那么我们把原则掌握住了,也可以了。大家自己也分得下来。

  丙四 学修总方式

  下边学修的总方式。“菩萨大行甚难行,要于学处堪负荷,于此三聚能善修,尤更勤学别解脱”,这是特别强调一点,菩萨的大行就是菩萨戒了,是不容易做到的,他一定要……。我们说菩萨行菩萨道,那个是舍头目脑髓,这个是很不容易做。那么你一定要先把菩萨戒持好,你要发心,那把菩萨戒要好好地学好。这个心一定要生起来。

  那么这三个菩萨戒,三聚净戒里边,要好好地修的话,关键在别解脱戒,重点还在别解脱戒。这三种戒我们说,这是《瑜伽师地论》里边有一段话,我们念一道,就是强调别解脱戒的重要性。“此三种戒”,就是别解脱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聚戒了。“由律仪戒之所摄持”,这三个戒的根本摄持的是律仪戒摄持的。“令其和合”,所以说三个戒能够和合在一起,做一个,能够成就一个整个的菩萨戒,管摄持力量是别解脱戒。“若能于此精进守护”,假使别解脱戒能够精进的守护它,“亦能精进守护余二”,就是说根本的摄持力在别解脱戒,你只要给别解脱戒能够精勤地护持它的话,那么其余两个……

  (9A开始)……别解脱戒是根本。你别解脱戒精心守护的话,也能够清净地守护其他的两个 ——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若有于此不能守护,亦于余二不能守护。”假使反过来说,于此别解脱戒不能守护的话,那么其余两个戒也守护不了,不要说大话,说我别解脱戒不要管它,我两个,后面两个饶益有情的、大乘的我受了就行了,这是做不到的。

  “是故若有毁律仪戒,名毁一切菩萨律仪”,假使你毁谤律仪戒,认为大乘菩萨不要受律仪戒的,那就是毁谤菩萨戒,把后边两个一起毁谤在里边了。把这根子抽掉了,还有什么饶益有情、摄善法就没有了。所以这一段文很值得警惕,宗大师再再强调的是持戒,而这个持戒中间即使是菩萨戒,重心也在、基本也在别解脱戒,别解脱戒能持好的,才谈得上后边两个戒持好。如果别解脱戒持不好的,甚至于不想持的,那么你后边两个戒根本持不了。

  丙五 引证经文

  那么下边就是说那些,讽刺那些自以为大乘的人了。“若尚不能勤十善”,别解脱戒的根本就是十善了,五戒十善了。假使你十善里边的一个善法也行不了,而“自称大乘”,自以为我是大乘,做利生的事情,这个十善的那些小规矩不必持,我只要利生就可以了,这样的人是大妄说,大妄语,打的大妄语。这个诃斥的很厉害,这是经上。“欺诳诸佛惑世间”,一方是欺骗十方的佛、菩萨、阿罗汉,也诳惑就是一切世间上的人,就是世间的鬼神、父母、亲友,就是上欺诸佛,下惑世间。

  那么这样子的果报怎么样?“生前困苦死入狱”,生前,在现生他的福报要减弱,甚至于显出那些不好的报,至于说来生决定入地狱。那么生前可能以前福报大,暂时感不到,但是生后的恶道——地狱免不了的。那么这一些值得警惕,这是强调别解脱戒的重要性。

  乙三 受戒法

  下边是受戒了,我们把菩萨戒的原则性的东西基本讲过了,那么如何受菩萨戒?这是下边受戒的一些条件,受戒方法。

  丙一 受戒通法

  第一是受戒通法,就是要受戒要什么条件?“皈依三宝菩提心”,一定要有皈依三宝的心,要发菩提心。“学修六度利有情”,决定要发这个愿,要为利一切众生我要学修这六度,学修怎么?学就是知道它的开遮持犯,哪是持,哪是犯,哪是……,哪些戒条都要知道,然后才修得起来。你学都不学,你修什么?学都不要学,你修什么?

  所以说我们,我们清凉桥的规矩,以前五台山了,受了戒之后,戒本一定要背下来,比丘戒一定要背下来,菩萨戒嘛我们是背的那个颂了,但是别解脱戒是戒本。我们现在很多人受了戒之后,不但没有说背戒本,到底有几条搞不清楚。二百五十条,你一条一条给我说出来,你不要一个字一个字背下来,哪些内容给我讲一下,你讲不讲的下来?你说我讲不下来,讲不下来你怎么持?那是做样子的,骗骗人了,我戒牒拿到了,我是比丘了,可以受供养、礼拜了。但是,什么戒,自己糊里糊涂,很危险。

  受了之后要持。那么我们说末法时期,很多做不到,做不到么惭愧。惭愧,发惭愧心,求忏悔。不能说我是这个是做不到就不要持了,那个话错掉的。我们福报没有,生在这个末法时期,很多事情做不到。做不到就是我们福报不够,自己的业障重,这要求忏悔,惭愧、忏悔。没有一个有资格来说不要,取消它,顺着你的烦恼心,这是不行的。

  “究竟得成无上觉,求受三聚菩萨行”,为了这样子学修六度来利益众生,最后圆满了,成无上正等正觉,以这样子的心来求三聚净戒——菩萨戒。那么就是说要求菩萨戒的人,要发这个心,真正的皈依三宝的信心有了,菩提心也生起了,然后六度利益众生事情都知道,最后要成佛必须要修这六度,不怕困难。这样子的人可以求菩萨戒。

  丙二 学修之大本

  那么学修的大根本是哪个?两个菩提心。我们说菩萨戒没有菩提心,你怎么受菩萨戒?心都没有发起来,那个戒条根本持不了,那你这个菩萨是冒充的假菩萨,那是骗,欺诳十方诸佛,也诳一切众生。他是要,就是那个欺世盗名了,这是不好的事情。那么你如果没有这个菩提心,你干脆这个菩萨戒你就不要受好了。你何必去挂一个菩萨的名字,你没有这个,功德也没有。那么真正有这个发心才能够受菩萨戒,那么这个两个根本就是菩提心。一个是世俗菩提心,一个是胜义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依止瑜伽菩提道,俗谛知母报恩行”,世俗菩提心就是根据《瑜伽师地论》的修菩提道,一层一层上去。那么,我们这个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讲得很多了,“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心、菩提心”,一层一层地上去,最后,最后菩提心生起来了,就是世俗菩提心。我们《五字真言》也有。世俗菩提心你都没有,你想行菩萨道,那谈何容易。

  那么还有,世俗菩提心有了够不够?还不够,还要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一切法空的道理。“般若能断中观等,清净菩提胜心证”,“般若”能断一切烦恼,能断一切戏论妄执,虚妄的执着都能够断掉;“中观”,龙树菩萨的《中观论》等;“等”,就是还有很多的讲中观道理的论、论疏,不少的经了、论了这一类的东西。然后真正地证到清净的菩提心,殊胜的心证到了,这是胜义菩提心。一切法空证到了,胜义菩提心。

  那么在胜义菩提心之前,先要有世俗菩提心。菩提心的真正的内涵是这么两个东西。单有前面一个还不够,单要后面不要前面,根本做不到,没有前面就没有后头。单是有前头,后头没有也不行。所以这两个一起圆满了,成佛。菩提心圆满,菩萨行圆满就成佛了。那么我们说真正以菩萨戒,以菩提心为依止,开始依世俗菩提心,然后登了地之后不断地圆满胜义菩提心,最后两个全部圆满的话就是成佛。这是学、受菩萨戒的一个根,最要的根本,菩提心。

  授受正义分有师无师

  那么下边受菩萨戒,他有些条件。下边分二种,一种是有师,一种是无师。无师我们下边要讲:实在条件没有了,没有授戒的师,那么只好在佛面前受;假使有师的话,一定要有师受。假使你以我慢的心不愿意从人家受,我佛前受,反正有无师授的我可以,不行,这个不得戒。那么如法的师下面要讲:哪些师是如法的,可以从他受;哪些师不够资格的,那就不能做菩萨戒的戒师。这个后面都要讲。先说受戒的人的条件。

  “补特伽罗家出家”,不管你是在家的也好,出家的也好,补特伽罗是有情了,他要受菩萨戒,都可以受。在家的也能受,出家的也可以受菩萨戒,但是有条件。“意乐学修胜宏愿,听闻正知善防护,坚固如法正授受”,那么你要受菩萨戒的人,在家出家固然都可以受。但是这个出家的、在家的菩萨一定要具备这个条件,才能受菩萨戒。

  第一个是意乐,本心有这个意乐心,也能够持菩萨戒的。他欢喜学欢喜修,听了菩萨戒难行道不畏惧,再难他也要学,也愿意修。这样的人“胜宏愿”,他的胜解决定,胜解心就是说一个事情我决定了之后,叫胜解,这个我们《俱舍》学过的。这个他一定要学这个菩萨戒的心决定之后,“不由(他劝)他强胜他等”。这个是就是两种,一种他发的愿,就是自己有这个意乐心愿意菩萨道再难行,凡是受菩萨戒要先跟他讲菩萨戒的戒条,这样子叫持,这样子叫犯,犯了有什么过失,听了之后不畏惧,愿意受,就受;听了之后畏惧了不敢受,就不要受,不要糊里糊涂去受了去犯了很多,那就不好。那么他意乐心有,愿意学愿意修,发殊胜的胜解心,也很大的愿,愿意担任这个事情,这样的人有条件受菩萨戒。

  如果他是人家劝他的,“哎,菩萨戒好,受了有什么功德,将来能成佛,非要菩萨戒不可”,勉勉强强的人家劝了来的,不能自己发心的,不要受。或者是胜他,“他都受了菩萨戒了,我还没有受,不好意思,我要受菩萨戒,啊,我比他高一等”;或者“那些人没有受,我去受个菩萨戒我比他高,我可以说法,他要听我的话”。这样子从胜他的心出发受菩萨戒,也不行,不是真正的清净意乐心。那一定要自己自觉地、不畏艰难地要求。

  “听闻正知善防护”,在受之前先要听闻,它的正知里边的条项都要知道,同时能够善巧地防护不犯。“坚固如法正授受”,那个坚固,再难行也不退。如法的“正授受”,那么如法地依止来受。就是意乐心要清净,不是人家劝的。所以说我们受菩萨戒,一定要自己发心,不要人家劝也不是为了胜过人家,这样子的人可以受;否则的话不应给他授,不是自己要修的,不是自己发愿发心的,不能给他授菩萨戒。那么受之前要给他讲菩萨戒里边的一些条相,怎么叫犯,犯了之后有什么过失,他听了,他愿意受就授,如果听了害怕,退了,就不要给他授。

  丙三 授戒师之相

  那么下边就是有师,那么,我们要菩萨戒要求师了。

  丁一 合法者相

  怎样的师才可以授我们菩萨戒?“访求大愿住戒乘,智力语表善开解”,正规的、能够授菩萨戒的戒师,合法的要具足这些条件。“大愿”,自他二利的,发了大愿的;“住戒乘”,他能够善巧地护持那些戒,安住在戒里边的,三聚净戒,就是自己能精勤地守护修持那些菩萨戒的;他同时还要有智慧,有力量,他说话,那些能够给你讲,使你开解。有些他问答说话搞不清楚的,那也不行,道理不能讲给人家听、使人家知道的也不行。

  我们授戒的时候,要举行做羯磨了,羯磨的词他搞不来的,他这个仪式怎么做不知道的,这些人也不能找他授。要有智慧,授戒的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不弄错的,羯磨的时候问答不错的,同时也能够讲道理,很明显的开解使人家知道的,有这些能力的人,功德具足的、菩萨戒持得很好的、有大愿的,这样的人可以做,求他做戒师,从他受菩萨戒。

  丁二 不合法者相

  那么下边就是说不如法的人,不能做授菩萨戒师的。“不具一切唯聪慧”,前面的功德没有,他单是会说,嘴巴里说得一大套,有点世间的世智辩聪;“损害意乐或加行”,他意乐心并不是前面说的清净意乐心,他对意乐加行都有损害的,什么叫意乐加行后边有。“损害意乐或加行”,意乐或者有损害的,加行有损害的,都不能做戒师。那么意乐有多少,加行有多少,下边要讲:意乐有四种,加行有六种。如果这四种不行的,那就不能做戒师。

  坏意乐四

  意乐有几种?“意乐坏信难契入,不善思惟不精进”,意乐有四种。“坏信”,三宝、戒就是誓不坏信了,证了见道之后,对三宝的功德,对戒的功德坚持坚信不移,无论如何不会退的,这个就是四正勤。那么我们没有证到见道之前,他要对三宝的功德、戒的功德能够确实相信,起了胜解心不动摇的,这样子的人,行。如果他信心没有,没有这个胜解心,对三宝的功德,戒的功德不具坚固信心的,不能做。“难契入”,原来的意思是对菩萨道他不趣入,不趣向于持这个菩萨戒的,就是对这个戒不重视或者是不愿意行的,或者行不来的。

  那么海公上师又把它发挥了一些,“故为高远难能或示傍门小径不入正轨”,自己不能趣入却还要做一个故意标榜的很高,这个抬高自己嘛;或者,用一种傍门小径,捷路,告诉人家,哎,这样子的快,不要走那个大道了,使人家不入正轨的,都属于不趣入的、难契入的范围。

  在《瑜伽师地论》原文是“不趣入”,“不趣”,就是趣向的趣了,五趣的趣,“不趣入”,这里就是“难契入”。海公上师也发挥了一些,他的经验了,修行的经验。“不善思惟”,他思惟的东西不是顺了佛教的三法印的,是世间颠倒的事情,背反禅菩提,跟菩提相反的事情,他就是说作这些思惟的人不能做戒师。“不精进”,懈怠的,“推延纡绕”,自己不干脆,拖拖拉拉或者是转弯抹角的,这些人我们说不能做戒师。在这个《瑜伽师地论》讲得很多,我们大概看一看,第一个没有胜解心,第二个是不趣入,第三后来是不思惟,或者是坏功用,那么这是坏意乐的。

  坏加行六

  下边是坏加行的,坏加行就是违背六度的。“损害加行违六度”,所谓意乐的损坏是前面四种,那么损坏加行的,就是他的行动违背六度的。

  “爱着身财起悭惜,大欲多求不喜足”,第一个是布施了,布施,他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贪着这个身财起悭惜,舍不得,不愿意布施。“大欲多求”,不但是不愿意布施,心里欲望很大,要多求,求到了还“不喜足”,不断要多多地追求。世间上做生意,从很小的小生意做起,慢慢地做了百万富翁,百万富翁他不满足的,百万千万亿万不断地想加,这个贪心永远满不了的。那么我们菩萨道却不能是这样子,要布施,如果你对身财悭惜不能布施,同时还要追求,大欲不知足,那这个违背布施度的人,这样的人不能做戒师。

  第二个是违背戒的,“犯他胜法现恶行,犯余不敬戒行缓”,他胜罪,他胜罪是根本戒了,为什么叫“他胜”?“他”就是烦恼了,我们比丘是战士,勇士这个,经上常常说这个,这勇士打仗,跟烦恼打仗,跟烦恼打仗的时候,你要克服烦恼,消灭烦恼,结果是,他是,“他胜”,给烦恼打败了,他烦恼胜了那完了。他胜罪就是根本罪,犯了四根本了。“现恶行”,犯了根本罪,改了没有?还在做坏事,这个是这样的人不能做戒师。那么根本罪不犯,犯余不敬,其他的小的戒犯了,对三宝行动上不敬重,持戒马马虎虎这些人不能做戒师。

  第三是忍辱的,“不能受忍众违缘,于他损恼起恨怨,见他违犯不堪耐”,就是忍辱的那个对立面了。

  “不能受忍众违缘”,这个我们世间上的人很多。海公上师所以他的修行经验是非常丰富了。“不能受忍众违缘”,一切违缘,人事方面的环境方面的,凡是这些都要忍过去,不能忍辱就是想安安逸逸的成佛。最好,我们海公上师讲,以前这么讲,最好安安逸逸地睡一觉,明天早上成佛了,这样子最好,什么功夫也不要用,躺在那里,舒舒服服的脑筋也不要动,第二天醒过来,噢,成佛了。哪有那么方便事情,修行这么方便的话,那众生那么还有那么多,地狱那么多受苦的人都不会有了,大家睡一觉嘛都成佛,多好。但是不可能的,修行总是要经过磨炼的。人的思想是只想安逸,我们修行的人,这个思想大家都有一点嘛我看——最好避免艰苦,越是安逸越好,这个道场生活苦不要,跳一个地方去,那里如果学的太严了又不要,那地方管得太紧了又不要,最好一个顺自己的烦恼的,安逸地方去修行。不行的,做不到的。

  “于他损恼起恨怨”,人家对他一些,一些损害的时候,起怨恨心,不知道因果,只知恨对方。

  “见他违犯不堪耐”,还有一种,人家犯了这个过失了,那么你该把他救出来了,要度他了。我们前面说犯了过失么,要治罚他或者诃责他,这是为了救他。但是他这一类人却不是。他看人家犯了过失,心里气得不得了,那些打了,骂了,罚了什么都来了,甚至于脱去袈裟逼令还俗,这一类这些过份了。我们说佛教里边有诃责,有治罚,但是目的是治病救人,是度,自己不动烦恼心,前面都讲过的,不能起瞋恨心。有的人就看了人家犯了过失了之后,甚至于很小的过失,拼命地打骂,甚至于把他撵出去,不准他出家了什么东西。这个是没有悲心的,不能忍辱的一些表现,对忍辱波罗蜜多是违犯的。

  我还在年轻的时候,看到报纸上登了一个新闻,那是解放前了,说某地有一个出家人犯了根本戒,他们里边有传统,有个铁椅子,专门有个铁的一个凳子、椅子,就把他绑在铁椅子上,下边架起柴火把他烧了,犯了根本戒就把他活活烧死。这个他们好象以前有这个传统。这个我们听了是不符合佛的这个规矩的。

  佛最多是你犯根本戒是驱摈,是不要你,这个僧团里不能住了,但是没有把他烧死的,打也……,其他的体罚也不一定加上去的,怎么好烧死?这个不晓得什么时候开始的。反正那个时候我看到报上就登这么一则新闻。那是很早了,解放以前。这个,当然了我们说民国以来也不会提倡这些了。但是他们过去传统的一些老的作风、传统还包在里边——犯了根本戒把他烧了,这个也不好。那么他犯根本戒,他应该可怜他了,就是驱摈是必须的,对他要,不能再享受那些折福的事情了,供养了、礼拜对他是不利的,那还是要大家叫他自己好好忏悔了,不能把他一把火解决问题,一把火解决什么问题,他烦恼还是一起,没有动它的分毫了。反倒他起一个瞋恨心,这不好。

  下边是精进度,“应修善法不奋兴,随顺恶业邪精进,倚卧徒侣空论谈”。应修的善法,没有这个劲头,“不奋兴”,对善法感到软趴趴的,好象这个修不起来那个,这是道心退的表现。

  我们大家自己检查自己,对于修善法,是不管念诵也好,听经也好,讨论也好,自己看书也好,感到没有劲了,这是你道心就退了,赶快求忏悔,赶快求,求加持,如果你再拖下去的话,犯戒的事情会来,甚至于会成大问题。这是不精进的苗子就是已经出现了,赶快要自己对治了。对于三聚净戒就指主要是菩萨戒,“不奋兴”,没有劲头了,不想修了。

  “随顺恶业”,但是恶业,烦恼习气,无始以来就有的,你好的放下了么,恶的就来了。顺了恶业,改也改不了,“执恶不舍”,说了又犯,犯了又说,说了又犯,这个样子你搞下去怎么办?

  “邪精进”,对世间上无记的事情或者五邪命或者其他的世间上的事情,反正不是修佛法修行的事情却非常之精进,不睡觉也可以。搓麻将,搓一夜没关系,叫他念经念了两个小时,吃不消了,腰痛背痛了,不得了了。叫他守夜守一天,“哎呀,这个受不了了,我这个睡眠没有,第二天不能,不能念经了,不能做事情了”,搓麻将却不在乎,那个做一夜也没有关系,邪精进。这个“邪精进”,实际上就是懈怠。我们佛教里的精进,对善法的勤勇奋斗,叫精进,对善法放下了不干,邪法再精进还是懈怠,这个是佛教的专门名相。精进一定是善法的。所谓“邪精进”这个词,实际上就是懈怠。

  “倚卧徒侣空论谈”,白天坐也坐不撑(川俚)——靠起、躺起,反正那个懒惰的样子了。“徒侣”,有些人是徒弟迷,我听说有好几个,什么徒弟只要他是要拜他作师父的,管他好坏都收,假使碰到一个高中生乃至大学生,那拼命追求,没有去找他做师父,他也要拼命去想办法叫他拉过来。这样子徒弟多了,教又教不来,一天到晚干啥?说闲话,空谈论,善法不修,一天到晚我们说佛教僧团里叫冲壳子,这个是四川话,一天到晚是东冲西冲的冲,天下地上什么东西都说完了,就是不修行,那个时间都浪费掉了,“散心杂话,信施难消”,好好地想一想。

  “心不善住勤止观”,下边是禅定、般若二度,“散乱掉动趣世缘”。那么我们前面的四度修了之后还要修禅定了。佛教里边我们讲过,一切功德都从禅定里边生。如果你学了半天,没有经过禅定的这个定火来烧,一切功德都不坚固的,所以说禅定是个很关键的问题。你假使心不善住,心住,住在里边,不要攀缘外边的东西,心要内住,心向内住,你缘一个佛、法,不要缘世间上的那些烦恼。但是你心不善住,不能够安住,不能够勤精修止观,修止观并不是说我要入定。要入定,要资粮的。我们说一切法,佛法是讲因缘的,因缘够了自然入定,因缘不够,你想定也定不了,哪怕你坐在那蒲团上,坐他个八小时,把你腿痛得不得了,定的味道一点都没有,为什么?没有资粮。

  至于《定道资粮》,我们这本书就有,下面还有个《禅定品》,这一句话我经常引的,“因缘具足则能得定”,要得定,得定的因,得定的缘都够了,定就自己来了,如果因缘不足的话,求也求不到。你说一天到晚求加持求加持,我要入定,我要入定,但是你入定的因缘又不去做,那你怎么入定?佛是很慈悲要加持你了,但是那些入定因缘告诉你了,你不去、不照佛的方法去做,那一天到晚想贪便宜:最好我睡在那里不要动,佛给我加持我赶快入定。你赶快,你也不要说入定,你干脆叫佛加持你成佛好了,你这个不是更方便吗?但是做不到的。佛慈悲是把法教给我们,如法修行,并不是迷信,给你一点,你成了一个佛了。这个是小说了。

  “散乱掉动趣世缘”,在修定的时候,这两个毛病是最难治服的,一个是散乱心,东想西想,东攀缘西攀缘;一个是昏沉心,那么这两个东西,是妨定的,尤其是散乱心,掉动,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怎么定得下来?

  (9B开始)……你那个定不下来,你想的什么?世间的事情。“五欲八风上计较”,总在五欲八风上去计较得失利害,那么这样子你跟定无缘了。你要修定要把这些要放的下,这边放得下,那边才提得起,这边放不下,那边就没有味道,一点点这个气味都不会来的。这是禅定的一些违品。那么如果这样子的人,他也不想修定,也不修止观,一天到晚想的是世间上的五欲八风,算了,这样的人不能找他做戒师。

  下边般若度。这个前面,每一度每一度,都是一行了,最后慧度里边有两种,就是恶慧,不是真正的般若慧,是不好的慧,有二种。一种是“现行恶慧不自知”,自己有了那些不如法的智慧,就是不合于佛的那个般若的智慧。“种诸恶心恶行认为功德”,这个是最坏的恶慧,你说不相干的慧,还是无记的,这个是坏的东西以为是好的,坏的这个恶行,做的身口的恶行,以为是功德,那就完了。“不自知”,自己也不知道,那就是不学了。好的坏的认不清楚,明明是功德不知道,明明是过失以为是功德,所以把……,你没有经过学习的话,鼻子就给人家牵起走的,所以说你要自己有点自觉的,要分别善恶,非学不可。《广论》里也讲了很多。自己现在做了很多的恶行,起了很多的恶心还不知道,还是以为是功德,那就是愚昧了。“虽复开示昧无解”,虽然其他的人不断地给你开示,知道他还是糊里糊涂,先入为主,改不了。

  “于广大行自怯弱”,菩萨的大行,“噢,这个我们做不到,我们是凡夫,这个是我受不了得,不能做的,凡夫嘛就是凡夫嘛,怎么做这样的事情?”推掉了。“不能受忍心劣小”,那些法空的道理,戒定慧的那些正行,就是修的那些那个菩萨行,他忍受不了,或者是怀疑,或者甚至于认为是现在不能行的东西,该废掉了,那这样子不行了。“心劣小”,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只看到自己的利益,不看到将来的广大的众生的利益,心小,菩萨的心就是要遍虚空尽法界的,整个的有情都包在心里边,这才是菩萨发的菩提心。你如果只看到自己当前的利益,甚至把自己的将来的远的利益都看不到的话,那你怎么行菩萨道?所以说这样子的人,不能以他做戒师。这是一种,恶慧里边第一个,“现行恶慧”。

  第二个,恶慧的起因。“恶慧诽谤经论律,私心邪解盲众眼”,第二种更厉害了。他这个慧是一种邪慧,诽谤经律论。这个海公上师的注解“经律胜义谓非今之所宜”,经里边,律里边讲了很多的好的道理,哎,他说现在人做不到了,现在不要了,该取消了。“或以自学而谤其余”,或者自己学了一点点,这个就够了,其他的就不要了,那些都是多余的,就拿一个咒我这一个就够了,你们去照这个修就行了,这样子都是诽谤经论律的表现。《广论》里讲了很多,一开头就讲谤法的事情,我们学佛法的人第一要避免谤法,谤法的罪不得了的大,如果你学佛法,堕入谤法的里边去了,那不但不要说行菩萨道,度众生,自己都度不了,马上就要下地狱。

  “私心邪解盲众眼”,我们说学法,西藏是重传承,一代一代的家风传下来的,这个见,这个宗派见,这个宗派见是不是自己想出来的?师父教的,师父的师父哪个,师父的师父又有师父,最高的师父释迦牟尼佛,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所以传承很要紧。从释迦牟尼佛等流下来的法流都是正的法味。如果私心妄解,自己看两本书,凭自己的智慧,第六意识怎么去思惟一下,考证考证,研究研究,这样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正确的。“私心邪解”,自己本身有烦恼,知见又不宽,所见有局限性,然后你认为这就是对了,就唯一的、最高的,这样子还要去教人,那就是自己是一个瞎子,还要把人家的眼睛都挖掉,跟了你跑,“以盲引盲,相率入火坑”,这个是不得了的罪。

  这个宗大师的论里边,他说一句话,他说恶慧起因,就是这一条,是谤菩萨,“谤菩萨素怛缆藏、摩怛履迦者,不应从受”,对于菩萨戒,他说里边有错,那么菩萨戒里边有错嘛包括别解脱戒了,说这些戒不对,现在嘛不要行了,或者嘛有错误的,这样子说法,那就是谤法了。这样子的人,我们说不能做戒师:他自己都自身难保,怎么可以去从他去得菩萨戒?

  所以说我们这里今天讲了这个要受菩萨戒,固然一方面要重自己的意乐心,要是出于自觉的,不畏困难,先要听过菩萨戒的戒条、戒相,知其难行,而知难而上。这样子以自己意乐心,不是人家劝,不是为胜过他虚荣心等等,这样子发了菩提心的,这样的人能受菩萨戒。自己条件具足,还要看对方条件具不具足,对方条件具足的,可以从他受菩萨戒,那么还要一定的仪式,一定的白的羯磨词;如果对方的戒师条件不具足,不能从他受,这个很要紧。一般的人都不知道,这个我们,经律上说的,因为没有很多人讲,这些道理都湮没了。我们必须要把它好好地宏扬起来!今天就讲到这里。

  第八讲

  昨天我们讲到求菩萨戒要择师。什么样的戒师可以做我们菩萨戒的证明的师,那么这是如法的;不如法的,不能做戒师的,他的外相是怎么样,今天就讲这个。讲到一百二十五页。

  不如法的,就是加行意乐两种。意乐坏的,坏意乐的那就是第一个坏信解,对三宝,对戒的功德他的信心不够;第二种对菩萨戒的高大的行持不能趣入;第三种不善思惟,想的都是跟菩提反起的东西,世间的颠倒的事情,作那些不正的思惟;第四种就是不精进,不能精进行持,主要是菩萨戒。那么这样子的意乐心的就不能做戒师。这是意乐,是内心的。

  那么加行方面就是行动方面的,对六度有违反的,那是不行。尤其是最后,对般若度里边有恶慧的,一个是现行恶慧,一个是恶慧的根子,那么这两种有的话,绝对不能做戒师。

  开拣

  下边“开拣”,就是说万一这个非常如法的师难找的话,那么这样子开许。“上来诸过分少具,于三聚戒能善勤,惭愧不覆能知悔,无诸恶慧亦可师”,就是说全部如法的戒师不好找的话,那么是差一点,我们说前面所说的那些过失一部分有,或者少少的有,不是全部有,也不是多多的有。那么这样子的人,“于三聚戒能善勤”,对于菩萨戒,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他还是有正知正念,能够善意地精进地修学的。“惭愧不覆能知悔”,他有惭愧心,有了罪不覆藏,能够发露,能够知道改悔。最后一条就是没有“恶慧”的。前面说的“恶慧”,就是说尤其是那个诽谤经律论,自心作解,盲众眼,就是以盲引盲。这样子没有的,那么这样的戒师也可以,勉强的也可以。

  那么当然了,我们说要具足这些功德的是最好,上等的,如法的;那么万一没有,过失不多、有惭愧心、对戒能精勤学修的、没有恶慧的,这样子的人我们说还可以,也可以当。但是大部分的或者具足那些过失的,意乐坏的、加行坏的那样子的人不能当师,这个要简别。

  丙四 传授法仪

  那么下边,怎么样子传菩萨戒的方法仪轨。那么这里我们,论里边是比较略,一些羯磨文在这个《瑜伽师地论》里边有,今天我们或者可以念一下。

  丁一 有师法

  “戒相胜处先开示,法供行持无退怯,许施菩提于众生,不学不修大妄语。”这个我们说就是在受菩萨戒之前,先要把戒相轻重条相都要讲清楚,然后守护持戒的功德也要给他说,反过来犯戒的过失也要说。这样子预先先讲好,那么他受戒清清楚楚,他知道自觉地去受。那个你不讲,他说菩萨戒好,他就赞叹,他要受了,受了,这么难持,他受不了,退了,那就不好。

  我们在菩萨戒授之前,戒相的轻重、持戒的功德、犯戒的过失、将来堕的恶道的恐怖都要说清楚。然后,你自觉的不是人家劝的,也不是为了胜他,以自己的清净意乐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自己要快快成佛,定要受菩萨戒。以勇猛的勇悍的心去受,这是如法的意乐心。

  那么受了之后还要作意,法供,如法的行持这个三聚净戒,以法为供养。我们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最,这个当然,我们说三宝之前要供养、承事,财供、身供都要供,但是如法地修行供养是最上的。我们《上师供》那个每天早上念的,它是以自己成就上师的功德来供养上师三宝,这个是最大的供养。不但是小小的修行,要跟上师一样,那么这样子的最高的供养就是法供养。我们也是修菩萨戒,如法地行持,这是法供养。这样子行持,要坚固不退,以这样子的来作供养。

  “许施菩提于众生,不学不修大妄语。”既然你已经发了菩提心,要为一切众生的苦,自己要精进修学,将来把一切众生济度到都成佛。这个心已经发了,对众师面前许了这么大的愿了,你后来又是退了,不学了,不修了,那是欺诳十方三世诸佛乃至父母有情,一切众生,做了大大的妄语,这个是很卑鄙,有罪。

  那么我们这里先说一下戒的功德。当然很多了,我们这里略略地把经上的稍微引一点。一本经叫《月灯经》说:“经恒沙多劫,无量诸佛前,供养诸幢幡,灯鬘饮食等。若于正法坏,佛教将灭时,日夜持一学,其福胜于彼”。那就是说受戒的话,假使你供养无量数的佛,什么东西?幢、幡、灯、花鬘、饮食等等,最好的供养。供养多少时间?恒河沙还要多的劫。这样大的功德,跟我们持戒来比,假使你在正法灭坏的时候,佛教将要灭的时候,能够一天一夜持一条戒,他的功德比前面供养的多得不可数。那就是持戒的功德,所以说越是在末法时期,不要看大家说,“哇,持不起了,我们也不要持了”,错了。末法时期能够顶住,一天一夜持一条戒,那就是功德超过恒河沙劫的供养无量数的佛的功德。那我们想到这个功德的话,要好好持戒。

  我们说八关斋戒一天一夜好象是很少,当然你们天天持非常好了,就是你偶尔来一次受了一天一夜的八关斋戒,但是你的功德你知道,如果你在这个时候,末法时期佛法将要灭的时候,你一天一夜如法地精进地严格地持了八关斋戒的话,功德就无量无边,如果要生西方,这个经上有的,可以生中品,不但是能生,还能生中品。所以这个持戒的功德实在不可说。所以说我们,一条戒既然如此了,何况我们具足地受, 所有的菩萨戒的戒条全部持、严格地持?那个功德不可思议。当然我们说在末法时期了,条件各方面的限制或者自己的身体生理的情况,要持所有的戒有困难,那么不能持的话我们怎么办?就是起惭愧心,忏悔,同时发愿将来一定要能持,将来要创造条件,佛加持,三宝加持,能到自己快快地把一切戒都能清净地持起来。这个愿要发!然后,我们说,即使现在有些暂时做不到的,将来决定还是要做到。这个心发起来。

  那么反过来,假使一些菩萨,受了菩萨戒的,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了心之后,后来退了心了,“于诸众生,而行邪行”,做那些不如法的事情了,就是不依了菩萨戒做了,不做那些善行了,那么这样子的菩萨,是最恶的妄语。他说一部《海慧经》里边说,“譬如国王、或王大臣,先请城邑一切有情,谓施饮食。后复弃舍不办饮食。此为欺诳一切众生。彼由未能得饮食故,讥诃而去”。他打个比喻,假使国王或者大臣,他先宣布,对他的国内的人说,他要施他们一切饮食,这一天大家来吃,到那个时候,算了,失约了,什么都没有搞。那么这样子的人,他就骗了,骗众生了,骗他们的国内的人民了。他们那些老百姓,没有得到饮食的关系,他们就讥毁他,呵责他,走了。那么这样子,同样的菩萨戒,受菩萨戒的人,假使他先发心要受戒,一切有情,他是说了这个话,说了那个愿,没有度的要给他度,没有解脱的使他解脱,没有出离的使他出离,没有涅槃的使他涅槃。这个我们每天念,“未得度者令得度”这些。

  受了菩萨戒发这个愿,先许了愿给众生,许了那么大的愿。但是后来他自己不勤修多闻,也不勤修那些善品——就是菩萨戒了,这样子他做的跟他的说的不一致,那就是欺诳普天下的一切有情。那么所有的天人,佛菩萨看到他以前是这么发心的,后来又这么子行动,这样子背道而驶,都要讥笑他,轻毁他。那么这样子最卑鄙的,不应这样子做。这样子做的话,是欺骗十方的诸佛菩萨,欺骗一切世间的有情,为诸天人之所呵责,这是不好。这是大妄语,最恶的妄语,我们不要这么做!

  这里我们附带地说一说,他是根据,他引一部解释,叫《跋缚跋陀罗》,他的解释:什么叫未得度得度,什么叫未出离的出?他有这么个解释,当然解释很多,我们只是这一个举一下。怎么样叫没有断所知障,烦恼障断掉了,所知障还没有断,令他断所知障,叫未度者令度;大梵天王还有些痴、诳那些烦恼系缚,令他解脱这些系缚,叫未解脱令解;三恶道的众生受大苦,没有出苦的能够出离,叫未出者令出。那么没有涅槃的使他涅槃,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个就是令未涅槃的令得涅槃。就是“安住律仪涅槃中”,先是安住律仪中,再是安住涅槃中。那么这是我们受戒的时候要注意的事情。不要先是发了大愿,受了菩萨戒,后来就退了,不学了。这是大妄语,欺骗一切十方诸佛菩萨,也欺骗了一切有情,父母有情。

  那么下边就是说真正受的时候该怎么办。第一,“受者礼拜具恭敬,问答如仪意乐真”,这一条很要紧,不恭敬不得戒,一定要恭敬。假使不礼敬的话不得戒体,所以说受菩萨戒的人开始的时候先要恭敬礼拜,不是形式上的礼拜,内心恭恭敬敬地礼拜。你说我恭敬不礼拜可不可以?你既然恭敬怎么不礼拜?有的人就说不拘形式,“我不拘形式,我心里恭敬就可以啦”,那心里恭敬怎么你不礼拜?同样打个比喻,你肚子很饿,肚子很饿嘛你吃嘛,“哎,我肚子很饿我想吃,但是我不吃”,那你怎么会饱?这个是白白的搞了。所以第一个条件是要恭敬礼拜。

  “问答如仪”,在做羯磨的时候,戒师的问,他弟子的答,一定要如法如仪,不要搞错。“意乐真”,真正地为利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这个清净的意乐,不是为了要这个扎面子(江南俚),胜过他人,“人家受了我不受不好意思”,或者“人家没有受我先受,我可以比他们高”,或者是自己并不想受,人家劝的,“啊,这个好这个好”,哎呀,不好意思推了,“啊,受就受了”。这样子都是不清净的意乐。那么要具清净意乐心。

  这样子做了之后还要“供养迎请佛菩萨”,受菩萨戒真正的是在佛菩萨面前受,戒师不过是证明,那么要供养还要迎请佛菩萨降临坛场,依了仪轨做。

  “严净坛场百供陈”,要清净严肃的清净坛场,最多的供养最好的供养来供养。“百供”那是形容的话了,一百种的供养,那么就是尽自己力量所达到的。一方面是“严净坛场”,在内心说起的话,就是扫除心里的垢污,这是“福德之基,殷重之表”。我们说内心,外表就是内心的表现,“诚于中,形于外”5,内心有恭敬有供养心就是要做那些事情。有的人最欢喜是不着相,自称高明,他说“我心里恭敬就是了,我心里供养的就可以了,何必摆起来,佛又不要吃的”,那你既然供的东西都拿不出舍不得拿出来供,拿不出摆,你怎么叫有供养心?我们说,当然,我们说修行的时候,尤其密宗可以观想供养,观想遍虚空的供品布满了,以供养三宝,佛、菩萨、本尊,这个当然很好了,功德也很大,但是你如果就是拿一点点东西摆在桌子上,“我说观想一下,‘嗡、阿、吽’一念,遍虚空尽法界,啊,这个是最上的供养了”。这个我们说要尽你力量供养之后,然后再观想,这个么是有福气的,功德大,你舍不得拿出来供,自己都藏了自己用,佛面前摆了一点点,就说我供养一下,“嗡、阿、吽”一念,那就是成了广大的普遍的供养了,这是最殊胜的供养,这个骗哪个?你的供养心没有。

  那么这是真正的供养心不但是要实物供养,还要观想的供养,那就是最大的力量的供养。就是你实物供养还不够,再想到观想,并不是你观想之后不要实物供养。我们记得《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边有这么一句,拿了一点点那个海螺,一点点水,这么一洒,就说遍十方尽虚空供养三宝尊,你舍不得供养,只拿点脏的水不干净的水这么一供养就说遍十方的无上的清净供养,那就是贪心重得不得了,怎么会成无上的供养?这个不可能。这个意思都一样的。

  反正我们说佛教的内涵,我们有的很多人感到佛教难学,其实,开始是难学。但是你学了一定的时候之后基本上通的,这部学好了,那部差不多的,就是他重点不一样,宗旨不一样,目的不一样,或者是方式不一样。这个原则,原理原则都是差不多的。

  “伏地求哀三启请”,要恭敬地,曲躬合掌,“求哀”,要请、求三次陈白,求受菩萨戒。那么戒师允许他之后,“欢喜默然住定心”,要心里很欢喜,“默然”,不要说话了,这个时候,心里清净地等待那个传戒了。那么这是就是在传戒之前要做的事情。当戒师允许你受菩萨戒的时候,他就怎么想,要专心的想,要把自己清净的心把它长养起来,就是培养了,他想我现在,马上可以得到最殊胜的功德,就是菩萨戒了,所以应当好好地恭敬合掌,等待受菩萨戒,默然而住。

  那这个地方,我们先把书上的给大家念一遍,他说别解脱戒只要在僧众面前起恭敬心就能得到戒体,但是这个菩萨戒,不但要僧众之面前起恭敬,还要供养一切佛菩萨,然后得戒。所以这一条要注意,一个是不恭敬不得戒;二个是不供养佛菩萨不得戒;还要一个就是要清净的意乐心生起了才得戒,假使生不起清净意乐心,不得戒;自己要求,自己不求戒,人家叫你去, “啊,你就那里,跪在那里,你受戒好了”,这又没有求,自己求戒的心都没有,不得戒。这些的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那么还要,这里它就是,怎么供养?他说先要“洒扫地基,善饰庄严,供大师像,及诸圣像”,供佛的像,或者其他的圣像、菩萨的像,“犹如十方诸佛菩萨亲现在前”一样,就象十方菩萨真的现在面前一样。那么“专念其德,生殷重信。迎请尊长,坐狮子座,如仪轨说当作佛想”。照仪轨的说,应当作佛的想。“端严陈列众多上妙花香灯烛”,很庄严地陈列很多的上妙的花、香、灯、烛等等。那么先么赞叹礼拜,然后修曼茶等等供养,这是受菩萨戒之前要做的事情。

  然后要祈请了,怎么祈请?就是在有堪能持戒的菩萨面前,“谦下恭敬,膝轮据地”,就是右膝着地了,或者是胡跪,或者是右膝着地,这都可以。面向佛这样子说,“惟愿大德”, “哀愍授我菩萨净戒”,要三请。

  那么这里就讲到一个话,菩萨戒的戒师的身份应当怎么样,这就是说在出家人不管是大德高僧,戒腊高的,可以授,戒腊不太高的,这个没有限制,也可以授。而比丘戒却是要十夏以上,必定要戒腊高的,那么这个菩萨戒,只要你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的都可以。乃至于没有出家的师父的时候,在家的面前受过菩萨戒的,在家菩萨面前也可以受。

  但是宗大师一个话,假使有,假使比丘要受菩萨戒,决定要比丘面前受,不能在家师面前受。这个我们现在的一些现象就是很多的出家人在在家的面前受,传法了受戒了,这个照宗大师的看法是不如法。那么假使,其余的,就是其余的不是比丘,其他的在家众,那么你实在没有如法的比丘的戒师,在家的菩萨面前也可以受。但是比丘决定要,一定要比丘的出家的,比丘的那个戒师面前受。不应从在家的受。

  (……,10A开始)问你:“发了菩提愿没有?”“已经发了。”这样子回答。这样子回答,回答时候,这就是自己生起勇悍心了。你不要是退缩了,你说:“哦,你菩萨”。人家说:“你是菩萨的话,你有些事情要做了。”“唉”,他说:“我又不是菩萨。”这个话就不对了。

  然后羯磨问答先是说,“汝如是名善男子,欲于我所,受诸菩萨一切学处,受诸菩萨一切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未来一切菩萨当具,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这些戒都是过去未来三世的菩萨都具足的。

  “于是学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否?”这样子问你,这样子菩萨学的修的戒你能不能受?要答:“能受。”这个要问三次啊,前面只要一次好了,“是菩萨否”一次好了,这个“汝能受否”要问三次。这个就是说一次怕你说得或者是犹豫不决的,三次把你敲定下来,是不是能受,决定能受了,问三次。那么这样子三次问,三次回答。

  然后,这个戒师他起来,礼佛。礼了佛之后,就是说“某名菩萨,今已于我某菩萨面前,乃至三说(说了三次)受菩萨戒。我某菩萨,已为某名菩萨作证,惟愿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第一真圣,于现不现一切时处(就是你现也好,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也好,证明),一切有情皆现觉者,于此某名、受戒菩萨亦为作证(证明他)”,那么说三次。这样子三次之后,就再供养再礼拜,这个仪式就完了。

  所以也不是很麻烦。我们汉地的仪式,就是敲敲打打,做了很多事情。那么当然了,仪式多,好象殷重些,也是好事。但是太烦琐了,把人家弄得迷迷糊糊了,到底做什么事都不知道了,这也是一个反而失去了原来的本意了,这也不必。所以现在我们授戒就是要适当地适应现在的时代,有些过去的太烦琐的,我的看法是可以简略一点。而真正的如法的羯磨词一个字也不能少。

  那么这样子,“勇义承当是菩萨”,就是问三问了:“汝是菩萨否?”心里要有勇气,承当,是菩萨。这个说话“是菩萨!”要说得干脆,不要害怕“是菩萨……”,这样子,心里害怕的样子不要。“是菩萨!”这样子。“观境答词先串习”,那些境,那些答的词,先要学好,不要临时搞不清楚了,忘掉了,这就麻烦。

  “悲心胜利绕胸怀,坚固愿誓酬恩礼”,他的发心要观众生的苦,起大悲心,同时要知道持戒的胜利,这些心里边经常要想。“坚固愿誓”,这样子想之后,把他菩萨的愿的誓言,受菩萨戒誓言,要心里坚固地受持这些。那么戒受好之后,那个得戒以后,就是要酬恩礼。戒师跟那个受戒的弟子,一起起来,十方的无边世界的佛菩萨面前,供养礼拜,顶礼而退。这是仪式圆满。这是有师的受菩萨戒的仪式。

  丁二 无师法

  那么下边就是万一找不到这样的师,那么怎么办?别解脱戒就是无师——在佛面前也可以受。但是这是有限制的,不是说随随便便都可以受。在某种条件之下可以,某些条件下不可以;某种人可以,某些人不可以。这个有一定的界限的。

  “若不幸逢具德师,对佛像前受如仪。亦可以此常增长,净信胜意坚守持。”假设你不幸,就是福报没有啊,碰不到这样子如法的师,我们这个,假使你碰不到师,你怎么观想?你不要说那个人运气好,我运气不好。为啥运气不好?你过去没有培福,你碰不到好的师。要惭愧!不要说好象吃亏了,哎呀,我好象不公平了,怎么他在那里弄个师如法地受了,我这里碰不到,怨天怨地的。这个错了,这个你碰不到是你福报不够,过去没有积那个福,在善知识面前没有结缘,那么你现世就碰不到这样的人了,那就是自己的过去的福德不够。那么这样子情况之下,假使这辈子又发菩提心,真正想受菩萨戒的话,无可奈何,那么佛像前,照前面的仪式,如法地受也可以。

  这儿海公上师又加了一个,就是你如法得到菩萨戒之后,也可以在佛菩萨面前,经常这样子自己受,可以增长以前的功德。等于说在受了戒之后自己在佛面前再不断地练习了。“净信胜意坚守持”,跟前面受戒的一样,清净的信心,殊胜的意乐心,严格地去坚持守持不要毁犯。这个可以经常练习可以增长你的净信,增长你的殊胜的意乐心。

  简别

  那么这里就是说无师受戒,要去简别,就是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于先所受还出已,还净及无净信者,不能努力勤学修,皆不堪用无师仪。”这些人不能用没有师受戒的,佛前受不行。某些他受了菩萨戒之后“还已出”,他是犯了戒了,戒体破掉了,或者,还戒了,他不受了,他退了心了。“还净”,后来又想受了,这样子的人不能在佛前受,要在师面前受。没有净信的,就是对这个受戒心性不干净,好胜,或者其他的烦恼心,总之来说,重要的就是说,对那个自己自以为了不得,在人面前受,感到不甘心,我何必要在他面前恭敬屈膝地去受戒,我佛面前受好了。这是我慢贡高,这样子的人不能佛前受,非要人前受不可,这是折服他的烦恼。

  那么还有些就是海公大师特别慈悲啊,“不能努力精修学”,没有人给他监督的话,他自己自力不能够努力修学的人,最好有个戒师。为什么?在师的面前,他要害怕,他要有所忌惮,在戒师的有形无形的督促下,他可以使他鼓励他学修。如果他佛面前受,他无所谓,反正佛面前大家都不知道,他就是,是菩萨不是菩萨也不知道。那他就可以做,也可以不做,这样子的人,非在人前受不可。所以这一类的人,不能用无师仪,没有师在佛前受的这个方式,这类人之前不能用。

  那么这里有的注解他是这么说,有一点点开许。就是说,以前受过戒后来还戒了,或者是犯戒了,再想受的话,如果有师决定要用师前受,如果没有师,也可以依无师受,这是另外一个注解的开许。严格地说不行,一定要有师受,但是实在没有师的时候,那时也可以无师受,但是下边的没有净信的,我慢贡高的,不愿意在人前受的那些人,决定要在师面前受,不能在佛面前受。所以说这是简别了,哪些人可以这么受,哪些怎么受,这是一定条件的,不是随随便便的,不要说听到一个佛的可以受,我也佛前受。那也方便,人家也不知道,也没有人管我,这个心就不好了啊。就象这样的人,不能佛前受。

  丙五 得戒已殊胜尊贵想

  得了戒之后,该怎么作意?怎么想了?就是哦,心里该怎么?“应想我于此生中,善获人生而有暇。复生大觉法王家,得预佛子殊胜位。我应超凡作大雄,坚固菩萨行勇猛。护持胜戒如眼珠,不污如来尊贵种。”得了戒之后就要这样子思惟,应该想我自己在这一辈子当中,能够这样的人身,人身有暇十圆满,得到了。这是一个非常的最好的学法的机缘,有了。有了之后,又能够现在发了心之后,发了菩提心,能够受了菩萨戒,生到大觉法王家,真正佛子了啊。

  佛子,我们世间上的人生孩子,指那个用血统的关系。佛的子,就是法的关系。发了菩提心,修菩萨行的,就是佛子,将来能成佛嘛。佛就是佛子成的,菩萨就是佛的子,菩萨的果将来就是成佛。那就是,跟世间上的孩子一样,真正的孩子是从……佛的子,是从菩提心、菩萨行来的。所以说现在,既然得了有暇的人身,又能够生到大法王家,成了佛子了。

  “得预佛子殊胜位”,现在能够参与到菩萨的殊胜的高位,就是佛的法王子,将来等于这个太子一样了,将来就是要继承他的国王的位了。那么佛的位,菩萨将来都要继承的。所以殊胜的佛子的位已经得到了、参与了。这样子的荣誉的情况之下,那自己应当“超凡作大雄”,要超脱凡夫的知见,私心与我执去掉,要学佛一样大雄大力,为众生的,勇猛负这个担子,救苦的担子要负起来。“坚固菩萨行勇猛”,菩萨行,再难行,要能行,要勇猛地去行。

  “护持胜戒如眼珠”,保护殊胜的戒跟保护眼珠一样,我们眼睛是最不能碰的,一颗沙、一颗灰尘吹了眼睛里边难过得不得了,非要把它去掉不可。那么,我们持佛的菩萨戒也要跟眼珠一样,一点也不要犯。犯了一点点,马上忏悔,不要给它染污了这个戒体。那么这个胜戒,不是说一个戒,要三聚净戒全部都要护持、不犯,跟保护眼睛一样。只有生起这样的心,才能够殊胜地持这个清净的菩萨戒。

  “不污如来尊贵种”,现在是作了佛子了,是佛的种了,佛的种,那你这珍贵的佛种你不要染污他,就是自己要自尊心,好好地严格地、清净地持这个菩萨戒,不要染污佛的种子。那么这是受戒以后的应当做这样么子的思惟。

  乙四 防护戒

  丙一 总说者

  下边还有一些要注意的事情。“受已安住正戒中,善观决择取舍相。成就正业应修学,端励听闻菩萨藏。恒常不舍善知识,护戒唯一胜方便。”

  还有我们前面要补充一下。就是怎么样子叫有师、无师?假设说,你近处是没有师,跑远了,有命难,就是生命危险,或者梵行难,有破戒的危险,这样情况之下,近处又没有,远处有命难跟梵行难,那么可以无师受。如果没有那些难,但是戒师是有,但是远得不得了,不行,不能无师受,要去找,到远处去受。这是那个有师无师的简别。这是有那么多种,不是随随便便的。

  那么这里有犯无犯的讲了很多,我们有些就不一定这么仔细说了,反正这个书你们以后自己去参考。

  那么你受戒之后,“安住正戒中”。作意,如法地受了之后,要在戒里边,很欢喜地安住在里边。不要说,哎呀,糟糕了,这个戒受了以后,这动不得,那也搞不来;这个要非做不可,那个要做,不做又犯戒了。好象冤得不得了,这个不行。安住,感到很舒服。这个受了戒之后,前面就想,这个法王子的位已经得到了,将来要好好地行持这个勇猛心了,将来可以,不要染污佛的尊贵种。这样地想。安住戒中,欢喜。正戒中,安住戒,心生欢喜心,对戒生欢喜心,感到持戒是好,我要好好持。

  但是还要正戒,就是受戒的时候不要过分。我们说现在有些人就是拼命地过分。佛说的这个一些规矩。假使在我们说,佛允许我们中夜是狮子卧,可以养息的,他说我要不倒单。现在一般就是末法时期可以开许吃两顿,他说我要吃一顿,或者他说我三天吃一顿,这样子搞,初学的。当然你学的老修的,在一定的阶段可以这么做;初学的,他要特别的勇猛,过分了,也不行。

  太差了,“不及”,也不好。不及什么?你说,现在这个时代了,我们身体差啊,我有胃病啊,两顿吃不消啊,我吃三顿。这个你自己开的,佛没有开三顿了,不及,做不到。

  “不杂冗”,自己加一些东西进去。佛说的戒条里边,自己加一些东西加里边,杂进去了,那个也不好。所以持戒,正戒里边,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也不要掺自己的意见的东西掺进去。我们中国的佛教掺了很多东西啊。乃至说烧纸钱,在佛面前烧起纸钱来了。佛要你这个钱干啥?佛是持银钱戒的,金子、银子也不要的,你烧个纸钱,这个简直不是闹笑话!这是自己插进去的。

  “善观决择取舍相”,受了戒之后,好好地观察,哪些是该做的,哪些不该做的,都要有一定的界线分明。这样子才能开遮持犯知道,才能持。你如果糊里糊涂,没有学就不能持了,就行不来了。该做的你不知道,你没有做;不该做的,你也不知道,你做了。那不是犯戒了吗?所以要行持之前非要好好学。我们很多人就是懒汉,懒汉思想,最好不要学,我自己嘛安安逸逸地成佛了。你不要学,你犯不犯都不知道,你怎么成佛?世间上要做一个事业,还得小学大学,要念书,甚至要研究班,那么多年才毕业才开始做个事情。哪怕你说我什么不要学了,我做手艺。手艺也要跟师傅学三年。学徒嘛,以前总是跟师学三年。你说你不要学,你怎么会?你不会的。何况是出世的事情,这个我们无始以来都没有经过的新路子,你怎么自己搞得起来?

  “成就正业应修学”,你为了成就菩萨的大行的事业,一定要修,要学,先要学,慢慢才能修。“端励听闻菩萨藏”,要好好的,专门地听菩萨藏的。那个菩萨藏就是,凡是讲菩萨戒的一切三藏里边的都要听了。宗大师说你最起码的要听戒品。《瑜伽师地论》的《菩萨戒品》一定要听。否则的话,你开遮持犯都不知道,哪些戒条相都不知道,你怎么叫持?

  “恒常不舍善知识,护戒唯一胜方便”,要护持戒不犯,最唯一的殊胜的方便是什么?不要离开善知识。这是最殊胜的方便。善知识他学过了,他知道哪些犯,哪些不犯。即使你学得差一点,他会指点你。如果你是感到要自由,我不要善知识,我自己也会管自己。你只管自己,万一你学得不好,你自己不知道这一点,你就管不了自己了。所以说真正初学的人,我们说,比丘有这个规矩,大家都听过的,“五年学戒,十年不离依止”。五年里边专精学戒,把戒学好,定慧在第二步;五年里边,戒没有学好,来不及定慧搞起来了。你想骗人当法师去了。自己行持的根本都没有,你怎么去当法师?你自己也搞不好,你怎么教人?教人就教人学修的啊。你自己都没有学戒,根本的下手的戒学,你都没有学好,你怎么教人家?那么戒,一般是拿不出来了,学慧,那最好了,大家都要听,这个法师,大家供养。一般人都有这个思想。我们说这个思想要不得。

  “十年不离依止”,十年里边,不能离开你依止师。我们五台山,受了戒不发戒牒,要五年以后发。后来我们这一批,五年以后也没有发。到现在还没有戒牒,那也没关系了,我戒体有了就可以了。“十年不离依止”,就是说你十年里边不能离开你依止师。因为十年里边,你还没有学好,还不能自立,在十年里边,离开依止师的话,你会搞错。那么是不是现在的人,一个戒一受,马上自己到小庙去搞起来了,这个差得好远。我们再说十年不离依止,还说是好的,学得好的。如果你十年还没有学好,还得要依止,乃至你一辈子没有学好,终身不离依止,一辈子不能离开依止师,要人家管到你。

  我们看到现在一些年轻的出家人,总是敢于说这个话,我听了很多,“我不要人管,我自己管自己”。你自己怎么管自己?你烦恼来管你啊。我们说人家管,人家是学好了。经过十年不离依止这么样子,至少有一点佛教的气味了,他可以管你。你自己学也没有学,你怎么管自己?那不是跟了烦恼在走?所以说,不要太早地想自己搞小庙,自己开道场,自己去弘法利生。这个心倒好,但是不行。你是一个泥菩萨,水里一泡,自己都化掉了,你怎么救众生?救众生,你水里去,能把人家救上来了,你才是菩萨。你现在自己水里下去了,泡化掉了,你成一个泥巴了,那你怎么救人家?所以说你十年不离依止是最起码的。这是学戒之后,这些要注意的事情。

  那么反过来,“若于戒品不受习,即是昧于菩萨学。妄称大乘欺世间,诸慧解者所吐厌”。假使你戒品不好好学,就是不依止师,戒品也不努力去学。那么你对菩萨戒的开遮持犯,尺寸份量都不知道,凭一时的悲心,这个悲心也是,我们说杂染的悲心。你对一切众生有悲心吗?每一个众生受苦你都去救吗?不一定。某些人跟我要好的,自己家属,或者是什么什么有关系的。他一点困难,马上要去救。人家不相干的,就不大管了。如果你的仇人,他有困难,还高兴,最好他倒楣。这个心,不是悲心。所以你“菩萨学”没有学好,那做事情不会不做错,因为你这个悲心不是纯粹的。那么你这样子的人,戒品也不学,就是凭一时私心杂念的所谓悲心做事情的话,“妄称大乘欺世间”,这也是大妄语了。你以为自己在人面前说,我是大乘菩萨,怎么怎么说了一大套。实际上是欺骗世间的人,那么你欺骗世间是不是欺骗得了?只有那种愚昧的、没有知识的、糊里糊涂的,在受你欺骗。“诸慧解者所吐厌”,真正有智慧的人,学过菩萨戒,或者知道菩萨戒的,大概的情况知道的,他就看你做得不如法,“吐厌”,跟你吐口水,讨厌你,讥嫌你,对你不生欢喜心了。

  “闻已具力作勤劳,莫如谈药数他宝”,依菩萨戒学,你好好学了之后,这不是学了就算了。我们很多人就这样,我懂了!懂了你就学好了?你要真行会做了才是学好了。你懂了没有用。懂了你不行的话,就是没有真懂。真正懂了之后,决定要行。你说你肚子饿,你说,“我肚子饿。”那你决定要吃东西啊。如果你说,“我肚子饿,我不想吃东西”。你不是真的肚子饿。那么你说,我懂了,你不去做,那你就不是真的懂。你如果真的懂了之后,决定要做。所以我们学和行本来是一致的。你不想行,但是要懂,就是想骗人,当个法师嘛,我做又不做,自己不辛苦,但是嘴里叭叭叭一大套,人家恭敬利养都来了。这个心不好。

  “莫如谈药”,不要做那些“谈药”,就是对了病人,叫你看病了,你就在病人面前说了很多的药方子,我会开那个方,那个方,那个方子治好多少病,这个方子是秘方,是世界上没有的,我一个人祖传的怎么。说了半天,药又没拿出来。这个病人病会不会好?不会好的。要行动啊。你固然要有智慧,能说药方,但是还要行动,拿出来,熬了给他吃。你单是谈你学怎么好,药也没有拿出来,也没有熬,也没有治,那他怎么会好?“数他宝”,人家的钱你仅仅数,我们说银行的会计,他一天到晚数不晓得多少万的钱,可能他家里穷得来,饭都吃不够的还有的。那是人家的钱嘛,不是他的钱。那你经上的那些经论的话,你说了很多,讲给人家听,自己也自以为懂了,你没有做。没有做,数人家的钱,你饱不了,这样子没有受用。

  所以说,我们真正要学,决定要行,要勤劳。再苦再难的菩萨道,既然受了之后,就要具力去勤劳地去做,全分精神去做,这是海公上师的,全部精神拿出来去做。

  丙二 开法之缘

  “安乐有情离大苦,次第不宜法所遮。缺缘无力或专修,虽暂不学而无过。”这就是在某种情况之下,对菩萨戒,有些没有做到,有开许。

  但是也不是乱开啊。“安乐有情离大苦”,正在帮众生的忙,离苦,要使他得安乐,正在紧要的时机,你没有去学,或者人家在讲戒没有去听,不犯。

  “次第不宜”,你是初修,后边的一些事情你现在做不到的,你暂时不做,没有关系,不犯。

  “法所遮”,这一条戒是别解脱戒里所遮止的,不要做的。假使我们说菩萨戒里边可以开性罪,杀盗淫妄在某些时间利益众生的时候可以开,但是别解脱戒说比丘不能犯淫戒,遮的,那就不能开。所以菩萨戒里边,比丘淫戒不能开的。即使你利众生,为了利众生,极大的利益也不开。所以说,佛遮了的戒不能开。

  “缺缘无力或专修”,机缘不够,你假使要学,没有学的机会;或者想修,没有这个机会;或者是无力,害病了,或者什么;那么你或者是闭关修或者专门在自己用功的时候,专门在用一个什么功夫啊,或者修定了,或者是修什么自己要学一个法了,那么这样子,暂时不学,也没有犯。并不是说这个学不学可以的,就是说不算犯戒就完了,有开许。

  丙三 次分别者

  下边,“防护分别应舍二”,那下边就是讲这个了。菩萨戒里边跟比丘戒不一样,比丘戒分五聚七篇,那么菩萨戒只分两种。“防护”,就是我们要受这个菩萨戒,菩萨戒就是保护菩提心的,菩提心出来之后,在行动上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菩萨戒。那么我们受菩萨戒,就是摄护我们的菩提心。那么这个戒里边分两类。

  “分别应舍”,要防护你的菩提心,在菩萨戒里边具体的应该远离两种,一种是“他胜罪聚”,这是一类啊,他胜罪是一类,“违犯聚”是一类。他胜罪就是根本罪,什么叫他,就是菩提心的对立面——烦恼、自私、我执。你跟这个烦恼打仗,结果被烦恼打胜了,他胜了,烦恼胜了,你输了,那就是犯了根本戒了。违犯聚,就是恶作罪,轻罪。这个轻罪,虽然违犯了,没有犯根本,戒体还在。那么总的来说菩萨戒里边,只分两种:一种是他胜罪,根本罪;一种是轻的犯,违犯的恶作罪,这两聚,聚就是类了。

  丁一 应舍他胜罪聚

  那么下边就开始讲戒相了。“他胜四种复十四,同于根本波罗夷。”什么叫他胜?前面说过的,就是根本罪了,烦恼我执战胜了,打胜么不是自己就是……,自己的没有了,法身慧命就没有了。他胜罪在这个《瑜伽师地论》,《菩萨戒品》里边是四个,四个他胜罪。

  (10B开始)《菩萨戒品》这四个,加上这个《虚空藏》的十四个,一共是十八个。你们回忆一下,我们念的菩萨戒,菩萨戒这里,颂子后头有啊,我们看一看啊,在一百六十七页,“如是十八根本罪”,十八个根本罪。一百六十八页第三行,根本犯的有十八个,《瑜伽师地论》是四个,再加《虚空藏经》的十四个,一共是十八个。那么这个,宗大师的,是糅合两部的。把《瑜伽师地论》里的跟《虚空藏经》的把它综合起来,成了十八个根本罪。

  为什么叫根本罪?它跟那个比丘戒的或者是别解脱戒的根本罪——波罗夷罪一样的。但是有不同,这个里边,宗大师这里边,他又加了一个法。他胜罪,他加一个“同他胜法”,“同他胜”就是说,这个在菩萨戒的根本罪,跟别解脱戒的他胜罪相同,但是不是一模一样?相同的话就是根本罪,犯了之后,戒体破了的;但是有不同,别解脱戒根本罪犯了,不能再受了,这个犯戒的,已经成了根本罪之后,不能第二次受的。而菩萨戒,根本罪犯了之后,固然要忏悔了,但是可以允许重受。所以说这两个他胜,又同又不同。所以说在宗大师的《戒品疏》里边,他就是同他胜法——跟别解脱戒的他胜罪相同,但是也有不同。“同于根本波罗夷”,就是“同他胜法”了。这个里边,这个话已经有了。海公上师很善巧啊,很多意思,我们不看这个宗大师的解释是看不出来——好象波罗夷一样了。同,这个“同”里边有同,还有一些不一样的。

  那么这个相同的什么,我们看小字,“他胜四种复十四”旁边小字。那么犯了这个根本罪,他要堕地狱,时间多少?如他化自在天的寿命,一万六千岁,在地狱里受苦。那么他化自在天的寿命很长了,怎么算,我们《俱舍》里有,现在不要管他,他给你算好了。人间的数字,人间多少年?犯一个根本罪,人间就是九百二十一亿六千岁的时间在地狱里受苦。我们想想看,这个数字够长的。九百二十一亿,一亿就是万万年,还要九百二十一个万万年,还要加上个六千岁,地狱里受苦。地狱里我们想一想,眼睛闭下来想一想,一分钟都熬不住,你这个九百二十亿,这个不好受啊。那么千万不要犯他胜罪。就是根本波罗夷犯了之后,菩萨戒也好,别解脱戒也好,他受苦的时间那么长,这是同的。

  但是,别解脱戒的根本比丘戒犯了不能重受,破了戒体就是破戒比丘了,不能算僧数里边,不能算了,要驱逐出去,迁单,驱摈;那么菩萨戒里边,虽然可以忏悔了,需要忏悔,但是可以重受,所以这一点不同。“同于根本波罗夷”,同他胜罪。

  戊一 初《瑜伽》四种

  己一 自赞毁他——第一他胜,贪欲所摄

  那么第一个他胜,自赞毁他。自赞毁他,大家都知道是不好的,但是犯的人很多,每一个人说话之后,中间都要说自己怎么了不得。我们这里,很显著的以前有一位,他说话里边,十句里边有八句是赞叹自己。那么我们说,看人,就是看你说话了。孔夫子也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个说话说得过分地好了,态度特别恭敬,不一定是好、好的,这样的人,好人很少的啊。那么我们说尽赞叹自己好的人,就不会是怎么好的人。那么这里一看,还犯菩萨戒。那么看情况了,犯菩萨戒要够格了。

  “贪求利养恭敬故”,他赞叹自己为什么原因?出发点,“贪求利养”、贪求恭敬,这是他的发心——贪心。这个贪,增上的贪,为了要增上贪,不顾一切。“非为济扶供三宝”,不是为了要供养三宝,或者是护持三宝。小字,“紧要悲愿之事能暂于无实功德有实过失者而宣说之”,没有实在的功德,而实际上过失有的,要好好地跟他说。不是为了真正的济扶三宝、供养三宝,而拼命地赞叹自己,要追求恭敬利养的,这样子的人就是发心不对,第一个是贪心。那么“他有财物”,那么他的事情,就是“他有财物”——人家的财物;人家恭敬,就是人家有名闻利养,这样东西你去毁谤他,自己为了求自己的名誉利养,人家有财物,人家有人家恭敬他,心里感妒忌,就是不欢喜,那么去毁谤他。

  “利养恭敬事随一”,不管是利养也好,恭敬也好,只要说了一个。“发起言说成他胜”,这个话一说,根本罪。那么他是什么?是有功德的人。真正有功德的人,他有财物,他有人家恭敬他。你心里不舒服,要去毁谤他。使得他……这个很简单嘛,人家恭敬他,你气不过嘛。你要把他贬低了,然后人家好恭敬我,人家好供养我嘛。这个出发点很卑鄙了。那么自赞也好,毁他也好,目的是一个,都是要抬高自己,要得到名闻利养、恭敬。那么这样子的人,就要话一说,不管他是利养也好,恭敬也好,只要说一个事情去毁谤人家了。这个话一说的话,赞叹自己也好,毁谤他也好,就是根本罪。那么毁谤的人是什么?真正有功德的人,众生恭敬的人。这样的人你去毁谤他,那就是根本罪。

  这个里边,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自赞、毁他,这个合起来成他胜罪,单犯一个自赞或者单是一个毁他,是不是不算根本罪?这个里边,有的人说我赞叹自己,我没毁谤人家,这个不该是他胜罪吧?但是你真正为了贪求利养恭敬,自己赞叹自己的也是他胜罪。在宗大师的解释里边,就是说他胜罪,是有八个。从这个意乐心来说,四个,出发点了,贪求名闻利养的,四个,自赞毁他。但是从加行来说有八个。自赞也好,毁他也好,分两个。第二个罪也是两个,第三个罪也是两个,四个根本罪,一共有八种他胜罪。

  那么你这里说是我们要很谨慎了。你如果贪求名闻利养,赞叹自己的话,就是菩萨的根本罪。所以这些我们不要看,毁他,一般人感到是不大好啊,好象很明显的这是……自赞很容易犯了,在居士面前,说自己怎么怎么好了不得,我怎么怎么忠心为常住办事,我怎么怎么能干,甚至说我念经声音大,超过一切。你这样子赞叹自己,目的在哪里?如果你目的是纯粹的,只为好心,那还不说;如果目的是要居士恭敬我,乃至供养我,好了,他胜罪,不得了。

  所以这些东西看起来很隐微,但是,我们不学戒根本不知道。所以说这一定要学了,不学的话自己犯了还不知道。不是小罪了,是大罪。这是第一条。那么里边几个条件啊,你说这个话——自赞毁他,所说的话,对的境,指人,这是宗大师里边列举的,指同类的人,他能够知你的话的意思的。如果你对个猫说、对个狗说,你说我怎么了不得,我怎么了不得,我有什么功德;狗不懂,“哇哇”,叫一下走了,那也不是他胜罪呀。或者来一个海外的欧洲人,里边又说了一大堆,他,对不起,听不懂,这个也不是;他懂了,那就是他胜罪。说的事情,自赞毁他。发起的心,贪著名闻利养、利养恭敬,只要一个,贪着一个,说了就不行啊。那么说了他的话,自赞的也好,毁他的也好,只要对方懂了你的意思了,他胜罪,第一个他胜成就了。那么你说自赞这个事情,或者毁他,两面都说了,两个他胜罪。这个要很注意啊。

  所以说我们学过戒的人,最好不要赞叹自己。海公上师就说的,一切名闻都不是好事情,名气大了,就给你麻烦来的多;没有名的,你好好修学,没有打岔的;名气大了,你想修都修不成了。捧场的,什么来的,把你抬得高高的、飘飘然的,会犯很多错误,自己迷糊了嘛,自以为了不得了,这个是不好的事情。那么要什么名?只有一个名可以要,持戒的名。这个人是持戒的。这个名,对他就可以要,但不是去求啊。到处宣传,我持戒,我持戒,这样子说,这个也不行。人家来赞叹你持戒,这个随他去赞叹。其他的人家赞叹你功德,不承认,我没这个功德,对不起,我没有,我没有,这些名不要。

  己二 悭执法财——第二他胜,悭吝所摄

  第二个他胜,悭了,一个是贪了,一个是悭了,所以菩萨戒是两重的。别解脱戒,你只要不要做就是持戒了,菩萨戒里边两重的,贪固然是犯戒,悭也是犯戒。“悭执财法成他胜”,自己的财,有法,人家来求,不给,悭吝的人不给,这是根本罪。那么要求的是什么?“无财无食无依者,来菩萨所现前住,非求兵杖众毒物,非宜一切损害等,现有不施不哀怜。正求法者具恭敬,非盗法等现有法。性悭财法不施与,随犯一种本罪成。”这是两种。这个第二个他胜的两个,就是一个财,一个法。悭财,一个他胜,悭法,又一个他胜。这是第二个,也是两个他胜。自己心是悭吝心,自己有财有法,那么舍不得布施,他胜。

  “无财”,那么对方求的人,确实没有财,或者没有吃的,或者没有依止的,来菩萨面前住,就是求了。他求的不是兵刀,先求财来说,他求的东西是为生活所需的,既不是“兵杖众毒物”。兵杖是不能布施的。我们说,那些是凶器啦,跟毒物——这是害人的东西,杀害有情的,不能要,假使你说你有什么酒,人家说给我好不好,不要给,酒也是不相宜的东西,不能给。那么兵刀器杖更是凶器,更不要给。你说给了,他正好拿去作案去了,那他的犯案你有关了,你帮助他犯罪去了。这些不要给。

  也不是要求“非宜”,就是他用不到的东西。假设这个他是一个,身体是凉性的,他给你的凉药,你不要给他,他吃了不对头的。或者他是年轻的小伙子,他要吃人参什么的,这个你小伙子不要吃这些,这个东西老人没办法才吃一下,你年纪轻的吃这些干啥?把身体自己的本来的生理机能都损坏了。我们听说有一个人,他说他是自己种人参的。他天天这个人参当零食,经常大量地吃,到后来,他离开了人参不能生活了,象吃鸦片一样,鼻涕眼水,都流下来了,人也火巴掉(川俚,软掉)了,不能胜任他的事情了,那个东西就是过分了,不宜的,不要随便吃。“一切损害”,跟烟酒这些,赌博之类的东西,不是求这些。假设麻将牌,他来要你求,你不要给他,这是拿着去,浪费时间,做无义的事情了,耽搁这个正事的不要给。那么他不是求这些——兵杖、毒物、非宜的东西、有损害的东西,是如法的东西。

  “现有不施不哀怜”。你有了这些东西,你确实现在是有,你舍不得给。同时,又不滋生对他起哀怜心,就是见他讨厌。唉!这个东西,才拿到,你又来要了去了。不肯,不给。这样的人,波罗夷啊。这个就是他胜罪了,犯一个他胜罪。所以菩萨很难当啊,你东西都要供之于大众。但是你说,这东西你是僧团要用的,人家居士跟你要,这个居士要去,僧团不够了,那可以不要给。那么求法,一样的。

  “正求法者具恭敬”,如果求法的话,他毫无恭敬心,唉,你就教我一个法,你看那个人都教我很多法了,你怎么不教我嘛。这样子求嘛,不给,对不起。没有恭敬心,给你也不好。但是他又真正根据那个仪式,依止、请法,照规矩如法的做的,有恭敬心的,这样来求了。“非盗法等现有法”,他又不是盗法,不是拿了这法去外边去卖、去骗人或者说气功师拿了法去搞气功,不是这些。那么你自己现有法,这个法你也学过的,有。

  “性悭财法不施与”,你心就是一个悭贪,财也好,法也好,不给。就是以悭贪的心不给。“随犯一种本罪成”,财也好,法也好,哪一个不给,就是一个他胜罪。两个都不给,两个他胜罪。这是第二个他胜罪。

  己三 瞋怨不舍——第三他胜,瞋惑所摄

  还有五分钟,再讲一个。“长养瞋种忿所缠,发起粗言加刀杖。捶打伤害作损恼,内怀猛利持恨诤。他来谏谢不受忍,不舍怨结他胜成。”这是一个他胜罪。就是他心里瞋恨心很大,同时也不知去对治,“长养瞋种”,瞋恨心随它滋长。“忿所缠”,他的意乐心,是由忿恨心所缠缚了,受了忿的染污。加行是,“发起粗言加刀杖”,或者是手拿刀杖,去打人家、害人家,或者是以粗言骂人家,甚至骂得很痛。“捶打伤害作损恼”,打有情了,损害他,使他心里懊恼,作损害。“内怀猛利持恨诤”,打了之后,心里这个恨的心还是不舍。那么“他来谏谢不受忍”,人家来劝他,或者人家来认错,来道歉,不听,不受谏,不受劝。那么这样子,心里的怨结放不下,“他胜成”,根本罪,他胜罪。那么他的对象是行谏的人,来劝他,或者认错了道歉的人,他的方法也如法来求的,你不发起这个慈悲心,还是心里忿恨心,不舍忿恨心,不受他的语,就是我不受你的忏,不受你的谏,这样子条件具足,根本罪。

  这个,我们说,《瑜伽师地论》一共四个根本,今天讲了三个,下边还有《虚空藏》里边的十四个,一共是十八个根本罪,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

  第九讲

  己四 谤弃大乘——第四他胜,痴慢所摄

  上次我们讲到瑜伽菩萨地的他胜罪的第三个,今天接下去第四个。在一百三十页,“第四他胜痴慢所摄”,“诽谤大乘菩萨藏,背舍佛说深广法。说像似法乱正教,以自爱乐令他转。”这就是诽谤佛的正法啊。他这里边说的是诽谤大乘的菩萨藏,大乘的讲菩萨道的那些三藏的经,诽谤。什么原因?他是不信,或者是信不起。

  那么我们说现在还有一类的,就是这个海公上师特别慈悲,以前还没有出现这一类,现在就是以研究学问为主,这主要是从日本传来的一个学风。本来是佛教以这个科学的方法研究、哲学的方式研究,是一个好事情,但是他们完全用哲学的框框,来看佛教,根据考证了,什么东西,那也会产生很多的错误的地方。比如说日本,他们对什么《楞严经》、《大乘起信论》,有一些经论,经过他们的考证,所谓的考证,认为是伪经,不是真的,那么这个就是搞反了啊。我们说我们中国的显教,每天早上都在念咒,你说他是假的,那么白念了?那祖师都是不知道,都是糊里糊涂教人家念这个假经了?所以,这个我们说是不可依据。这个考证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说以这样子的研究学问的态度对待佛教,就产生很多的一些诽谤的事情。这是新产生的啊。以前是不信大乘,或者是本身对大乘有看法,他信不起等等诽谤;而现在还有一些本身他都是出于好象是比较客观的,但是他方法错误,以考证之类的去研究菩萨藏,产生诽谤的也不少。

  “背舍佛说深广法”,甚深广大的法,甚深是中观,广大是瑜伽、缘起,这个法,大乘的方便法完全背弃、弃掉。“说像似法乱正教”,但是他说的法,“像似法”,看上去是佛教,也带了佛教的名词,但是精神实质不是佛教。以这样的法,来混淆我们的佛教,鱼目混珠,这样子就是破坏佛教了,混乱佛教了。这个是第四个他胜罪。

  还有一种,“以自爱乐令他转”,自己欢喜哪一部分,就强迫人家也信他的,其他的都不要,都抹杀。这个是海公上师特别慈悲,他的小字,“执一类经论自所爱乐令他随转,谤余大乘经论开示建立法门”,他自己欢喜的习气,所爱乐的一些经论,当然经论也是好的,但是把他局限了,只有自己所爱乐的,自己欢喜他,照他的学,照他的修,也叫人家跟他一样,照这个修,照那个学。本来不是坏事,但是他执了这个是对的,其他的都不对,其他的大乘经典,诽谤,这样子就犯了错误了。本来说你自己学佛的一经一论,你自己智慧不够,或者方便不够,或者是环境的条件的不够,学得少一点,也并不是什么大的错误。但是,你毁谤其他的,执之为唯一的,其他的都不对,那就错了。

  所以说这个地方,第四个他胜,就是违背了正法,说像似法。像似法包括的很多,这里说表面上看是佛教,实际上不是佛教。

  我们在宗大师的论里边,对像似法说得很多很多,专门辨哪些是像似法。我们这里大概的说一些啊,让大家知道一下什么叫像似法。这个在日常法师的《广论》里边,也提起了很多。说像似法,他的意思就是说,真正能够破坏佛教的只有两种,一种是说相似法,一种是取筹。这个大家可能也知道。佛教,魔是破坏不了的,只有内部自己破坏自己。所以说像似法是个最危险的东西。

  什么叫像似法,一共有两种,一个是教的,似教的正法,一个似行的,就是证的方面的正法,总的来分就是分教证两个。假的教,假的行,这是两种。那么他里边就具体地说哪一些啊。以佛说的法,里边的法相的文,像似的文句,就是他的字句还是佛的那些名相等等,但是以这些安排一些假的那个道理掺进去,像似法。佛说的法,没有补特伽罗,实在的没有,你说佛的经里边有实在补特伽罗的,也是像似法。佛说的法里边,一切法自性空,你说有实在有自性的,像似法。他也可以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说的那些,但是他里边的原则性搞错了,那么都是像似法。那么这些还是比较抽象的。

  那么下边比较具体一点的。他就是说,佛赞叹要大家僧团里边和气,说话要轻轻的,不要多说闲话;他就说,走到一边去了,他说修行要不要说话,哑巴戒。我们看,这些人有啊,四川我们就碰到一些人,挂个牌,禁语。人家跟你说话,他做会计了,人家问他好多钱。你这是就是说话嘛,手在说话嘛。还不是在动脑筋,那个嘴不说话。他的话就是说,九年不说话,会成佛。不晓得根据哪一部经来的,九年不说话会成佛的。那么我就问他,哑巴一辈子不说话,他成什么?他成最高的佛了?这个是没有依据的,这是像似佛教。

  那么佛,他赞叹要头陀行了,但三衣,吃东西不要吃太多;他就来一个,过分的,要断食,就是要辟谷了,不要吃饭,东西不要吃,打饿七;那么还有衣服不要穿,干脆跟那个尼干子外道一样,不穿衣服,这个是最好的修行方法。这个也是过分了。

  佛是中道,反正我们记住,佛的教法都是中道教,你执了这一边去,固然错了,执那一边去,也错了。有的时候佛赞叹要离开杂闹,到安静的清静的地方去住,不要多做事情,就是那些世界上的事情要歇下来;他就怎么说,他说一切卧具这些东西都要把它丢掉,什么东西都放下,学都不要学,这样子,眼睛闭着坐在那里,就是最好的修法。这也是执了一边去了。

  还有,佛说持戒的那些人,他只要真正持了戒之后,即使受那些人家供养,最好的供养,或者最好的衣服供养,也不会障他的道;他就过分了,他就这么说,佛说的那些五欲,你去跟他接近好了,没有关系的,不会障道的。这些话把佛的话接过去,把它改了一点点,就错的不知道哪里去了。佛说的真正持戒的比丘,人家供养他好的饮食、好的衣服,他受用了。他要受用,为什么?给人家众生培福啊。但是他又持戒的,他对这些东西不贪着,不执着,没有关系,不妨碍他的道。但是他把这个话,改了一点点,他说佛说的,你享受五欲,不会妨碍道的。这个不知错到哪里去了。所以这些都是像似正法。

  我们现在这个末法时期,像似正法不少不少,各式各样的很多,在宗大师那个时候就举了不少的例子啊,当然我不能全部把他念出来了。那就是说,根据佛说的话,改头换面的,意思把他篡改了,这些都是像似正法。那么这个像似正法是危害性最大,真正灭佛教的就是这些东西。佛早说过的,魔、外道破不了佛法,只有内边狮子虫。就是像似正法的狮子虫,它是真正能破佛教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这些不要随他们转。

  那么这里就把《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品》的,《菩萨戒品》的四个根本罪说完了。

  戊二 依《虚空藏经》

  经论戒相合修之意

  下边就是说要把《虚空藏菩萨经》的十四个根本戒、他胜罪也补上去。在补上去之前,就介绍一下。

  “虚空藏经所出罪,菩萨地中未宣说。菩萨地中诸违犯,诸经论中不全有。寂天菩萨糅经论,二宗义合最允当。制为伽陀俾易持,并令先读虚空藏。”

  (11A开始)在《菩萨地》里边没有明显地说出来,并不是说没有,就是说没有很明显地说。没有明显地说,我们末法时的众生,智慧不够的,就看不出来。这个《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里边四十六个恶作罪,在其他经里边也有,但是不全,不是全面集中起来的。那么这样子,寂天菩萨的悲心,把《虚空藏菩萨经》里边的那些他胜罪跟《瑜伽师地论》里边的菩萨戒的罪合起来,那么比较完整了。所以说,“寂天菩萨糅经论”。

  寂天菩萨,大家知道,就是中观派里边的,龙树菩萨、提婆的弟子。表面示现是一天到晚睡觉,实际上是非常精进的,有大成就的人。他把这个经,《虚空藏菩萨经》跟《瑜伽师地论》两个糅合起来,两个合拢来。

  “二宗义合最允当”,“二宗义合”,两宗,我们说《虚空藏》一个宗,《瑜伽菩萨地》一个宗,这两个宗合起来就完整了,“最允当”,最最合适了。那么这个里也可以这么说,《瑜伽师地论》是瑜伽派,就是唯识一派的;《虚空藏》是中观派的,把这两个宗合拢来,那是最恰当的,这个就完整了。

  “制为伽陀俾易持”,寂天菩萨还造了个略的颂,把那个菩萨戒的略颂,他造了一个。这个宗大师的论里有。那么这样子,把所有的他胜罪、恶作罪最完整地能够圆满地阐述出来。而且还有一个教诫,要先读《虚空藏菩萨经》。因为单是一个略的颂,里边有的意思看不出来了,这个《虚空藏菩萨经》要先看一看。《虚空藏菩萨经》以前上海印过单行本。但是一般单行本很少。那一次印过一次,数字也不多,可能经过文革以后,大概也找不到了。如果需要的话,藏经里边再去把它录下来。

  那么这些就是介绍,为什么把《虚空藏经》里边十四个他胜加进去,就是因为《菩萨地》里边的四个根本罪,虽然它的内涵是包含所有的——《虚空藏》里边十四个都包了,但是,字句上没有太明显地显出来,我们末法时期的那些众生,愚痴,无明重,不能够了解它的真正的含义。所以把虚空藏里边的十四个他胜罪再加进去。中间有一些好象是意义相同的,但是也不全同。它有它的不同的地方,我们以后就会碰到。下边就是《虚空藏经》里边的十四个他胜罪。

  《虚空藏菩萨经》这个经,我们先介绍一下。它的里边就是忏那些罪的方法也有。它就是说,你假使要忏罪,你可以求虚空藏菩萨给你加持,他可以现身来给你说法,可以消除罪障。这些在《虚空藏经》里边有。我们先把它戒相讲了。

  己一 盗三宝物

  第一条,“三宝财物不与取”,“不与取”就是没有给你,你拿了,就是偷盗了。所谓偷盗就是不与取,人家没有给你,你拿了,拿了作为自己的。“以力劫夺窣堵波”,窣堵波就是塔了。“他人转献僧中物,物者田地屋宇等,饮食车乘皆属之,他方转献受未受,取虽微少盗业成,意念盗取非狂乱,非自所有离本处,自盗自作或教他,盗彼不觉强力取,佛法僧有三他胜”。

  第一个就是“三宝财物不与取”,三宝的财物,没有人家同意,你自己拿了,偷了,或者你以强力,这个在《虚空藏菩萨经》里边,前面五个他胜罪属于国王的,因为国王有权利,他可以没收那些财产,寺院里的东西可以没收了。一般人他也没有这个力量,小的偷盗当然也可以了,主要的是指那些国王的。三宝财物人家没有给你,你拿了,或者以国王的命令,“以力”,他的权力,“劫夺窣堵波”,三宝里边的就是塔,塔里边供佛的东西,也有供经的,那就是佛法二宝。“他人转献僧中物”,人家供养僧众,僧宝的东西了,什么东西?田地、屋宇,造的寺院的房子,或者是饮食,或者是车乘,都属于僧众的物。“他方转献受未受”,人家供僧,不管你供了之后,僧人受了没有。他受了,当然取了是属僧宝的物了。他还没受,还没有接受,人家已经是决定要供僧的,那么你去拿了之后,也属于盗僧物。“取虽微少盗业成”,你说你取一点点,一样,还是犯了盗罪。

  那么,这个有几个条件。“意念盗取非狂乱”,假使故意要去盗,安了心去盗的,也不是那个狂乱的心。假使狂乱,糊里糊涂了,他疯了那他失去理智了,那不犯的。他是有心的,故意去盗,知道人家的东西。“盗取”,盗就是用方法,各式各样的方法把它盗过来。这个东西要不是自己的,如果拿自己东西不算盗窃。那么是“离本处”,这个东西,盗戒的很严重了,人家的东西,人家没有给你,你以偷盗的心去拿,只要离开它本来原来的地方,离开一点点,盗罪就成功了。你再去还他,老地方摆了,没有用了,已经犯了盗罪了。那么,假使自己的东西,当然不犯盗戒,或者是虽然是僧物,你不是偷盗的心,你假使一支笔,你看到桌子上摆在那里,你暂时用一下,你几个要紧的字要写一下,暂时用一下,用好马上要还的,这个也不算盗罪。那么,或者人家,你穿衣服或者拿包拿错了,拿人家的包了,你没有感到自己偷东西,没有这个心,你以为自己的,拿错了,那个也不算犯。那么,盗的方式,自己偷盗也好,教人家做也好,都是盗罪。

  那么他的方式,“盗彼不觉”,暗暗地偷,用各式各样隐瞒的方式,那么“强力取”,暴力夺取,或者用政治的力量,或者用国王的权力夺取,这些都属于劫夺三宝物啊。那么,这个他胜罪有几个?你夺佛前的东西,一个他胜罪;法宝面前的,又是一个他胜罪;僧宝面前的,又是一个他胜罪。如果你三个都取了,三个他胜罪,那很厉害了。这个第一个就是取三宝的东西,三宝的财物不能随便取。这个是第一个。

  己二 毁灭正法

  第二个“毁灭正法”。“毁谤背舍灭正法”,毁谤正法,背舍正法,反对正法,灭正法,希望把正法消灭掉。哪些正法?“声闻缘觉菩萨乘”,三乘的都在里边,声闻的就是“四圣谛”;缘觉的“十二缘起”;菩萨乘的,六度啊四摄了等等。这些都属于毁谤正法。所以说,不管你是毁谤大乘也好,二乘也好,缘觉中乘也好,都是第二个他胜罪,毁灭正法的罪。那么至于怎么样子诽谤?就是说大乘不是佛说了;或是密教不是佛说的,是婆罗门教的什么什么性力派之类的。这一些都是谤法的罪,尤其是谤密法的罪特别大。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一开端,就是怕人家造罪,马上就讲了很多的那个犯诽谤的一些可怕的后果,叫大家不要谤法。我们这里最容易犯的,就是现在很多人说这个密教是婆罗门教。大家不要去随便接受那些观点。因为我们不知道可以说,说你不知道、不了解,可以保留你的意见,但是不要马上接过人家的口号,说是婆罗门教,不是佛教等等的。那是诽谤了,这个就是可怕的。那么你不管你诽谤声闻乘的也好,缘觉乘也好,十二缘起主要是指缘觉的,四圣谛是声闻的。但也不尽然,大乘也讲四圣谛,佛乘也讲十二缘起。“诸波罗蜜道品等”,“波罗蜜”,我们说《俱舍》里边也讲波罗蜜。那么这些,就是佛的三乘法,你毁谤的话,都成他胜罪。

  怎么毁谤?“隐蔽留难障学修”,“隐蔽”,这个书不给人家看到,就是把这些法都藏起来,让人家不知道,不要去修它,不要学它;“留难”,人家来学修,你故意刁难,做一些困难,不给人家学,不给他修。这样子都属于灭正法的行动。那么主要的是谤一切诸法不是佛说的,“谤谓非是如来说”。这个就是海公上师加的,很多人就说,《楞严经》不是佛说的,《起信论》不是佛说的,还有其他的。但是,你这样子说,根据什么来的?他又不是有神通的阿罗汉,又不是大菩萨登了地的,他就是根据世间的学问,东考证西考证,考证到后来,就认为是假的。

  据说,以前的欧洲人学佛教,也是考证。佛教里边经是多得不得了,所有的书籍里边,最多的是佛经,一个人说那么多经。哪个的选集,哪个的书,都没有那么多的。多得不得了,已经够他麻烦的;看看这本书讲空,那本书讲有;这本呵斥这个,那本又是赞叹这个,搞得他弄得他莫名其妙。最后来个结论,佛经不是真的,是东凑西凑凑起来的,所以说里边不统一的,那么这些书都不是佛说的。完了!谤法了。

  自己没有智慧,就不要说。本来我们说学过《广论》的就知道,佛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那个时候那么说,他有他的密意,有他的善巧的。对小孩子,你不能说太高深的,对高深的人,你不能说幼儿园的话。当然他说的不一样。但是,你认为就是有矛盾了什么东西了,以为这是后来人造出来的,不是真正佛说的,那就完了。这些都是自己没有智慧。那么有些是安心,是外道想破坏佛教,来谤,这个当然也有了。毁灭正法是第二个他胜罪,这个他胜罪里边就是三乘的正法都在里边,不管你谤大乘的也好,谤二乘的——谤三乘的都属于他胜罪。

  己三 罚治僧

  下边,第三个“罚治僧”。这属于国王的。前面五个罪主要是对刹帝利王的,他们有这个权力。“以如来故剃须发,身被袈裟作僧服”,这是说那些人因信佛缘故,剃除须发身披袈裟出家。那么这样子的人,“持戒毁戒有无戒”,不管是持戒的身也好,犯戒的也好;或者是才出家还没有受戒的也好,你“逼令还俗舍出家”,你用国王的政治的势力,用它的力量,逼他还俗。这个我们中国过去就有啊,唐朝的唐武宗,前面还有“三武灭法”,周武宗都是毁灭正法,把那些僧人逼他们还俗,这些过去也有过。

  “舍出家”,那么,我们说有的人,“虽未还俗,逼令改换僧仪,无暇三学,形行非僧”,有的虽然他没还俗,但是不准他穿出家的衣服,而且逼着他参加劳动,没有工夫去修戒定慧,他的行动,他的样子,都不象僧。但是这些,僧的戒体虽然还在,但是他的外相,他的行动修持都没有了,那就是一个空壳子了。但是戒体还在,总算还是一个僧。如果你真正还了俗了,有了家庭妻子儿女有了,那就是根本戒体就没有了。如果你这样子做,那么甚至于“捶打系闭截手足,强脱袈裟满四数,自作教他或断命,第三治僧他胜罪”。有的时候逼他还了俗还不算,还要打,刑罚啦,国王的刑罚,捶打,或者系闭,把他关起来,或者截手足,把他手脚都砍掉,那么这些都属于第三个罚治僧的罪。

  “强脱袈裟满四数”,我们这一点要知道,凡是凡夫僧,就是没有证果证道的僧,四个以上,叫僧;如果一个、两个、三个,只能叫是比丘,或者是沙弥,不能叫僧。而圣者,见道以上的,一个人也叫僧。那么你假使凡夫的话,满四个人那就属于僧了,一个、两个、三个还不算僧,但是圣者的话一个也叫僧,那就根本罪就成了。成了僧之后,治罚僧的罪就成立;如果还没有成僧,虽然有罪,但是还没有够这个治罚僧的条件。

  “自作教他或断命”,自己作也好,教人家作也好,甚至于断命,断命又是杀戒里边的,又犯一个了,那就是两个罪了。“第三治僧他胜罪”,以世间种种方法来迫害僧团,这样子,是第三种他胜罪。这是第三种他胜。

  所以说,不管这个出家人是得了戒的,或者没有得戒的,他已经出了家了,就是须发已剃了,衣服改掉了,那么甚至于是破戒的,只要治罚他,逼令他还俗等等,都属于这个他胜罪。那么这里就是说,不满四个的,属于这个罪。如果四个满了,那属于第一个罪,第一个根本罪就是盗三宝物了,袈裟等那些东西,袈裟是僧物了,你把他强脱袈裟,把它收回来。满个四个以上,属第一个罪了,那么四个不到的,属于迫害的那个罪。它很多都有成不成僧的关系,很多戒里边都有这一条。成了僧的,是一个罪,不成僧的,又是另外一个罪。这是第三条。

  己四 五无间随一

  第四条,“第四五无间随一”,五无间罪里边随便犯一个,也属于菩萨戒的他胜罪。五无间罪,大家都知道的,杀母,弑父,就是杀害父母了,这是属于他胜的,第四个,五无间罪,“杀母弑父害罗汉”,杀父亲,杀母亲,杀阿罗汉。 “破僧”,和合僧把他破掉,“出佛身中血”,佛害不死的啊,但是你恶心,以害心,把佛身上出一点血,就是五无间罪。“随犯一种成他胜”,随便你这四种里边犯一个,他胜罪。

  那么下边虽然不是他胜罪,但是五无间的边罪,也是有犯,但是不够那个他胜罪的满分,就是属于它的边边的轻罪。“不孝”父母,或者“欺毁”——欺骗父母,毁谤,或者是谤僧、骂僧,那个“群党”——里边分派,或者是破坏佛塔,破坏佛塔是属于佛身边的罪,不孝是父母边的罪,毁谤是对阿罗汉,谤僧责僧是属于破僧的那一类的罪。那么“群党”,也可以说里边分党了,僧团里边分党分派,也属于是破僧的边边罪。那么破坏佛塔等、塔寺,这些属于出佛身血的边边罪。所以这些,我们都不要犯。

  根本的五无间,固然不能犯,犯了是在菩萨戒里边就是他胜罪,根本罪;那么边边上的,那些不孝了,虽然没有弑父杀母了,不孝顺等等也属于边罪。边罪是临近,“是五逆类边方罪”。所谓“边方罪”,就是靠近了,边方罪靠近了已经快到了,如果你不去制止它的话,将来还要发展。那么即使你犯了这个,罪还是很大。所以,这一方面的五无间罪,随你犯一个,就是一个他胜,犯五个,五个他胜罪。这是第五个他胜罪。这个五个罪一般都是国王的,那么是国王犯的,其他的人,力量没有那么大,犯起来,不能犯那么多。

  第六个,大臣,依靠王的势力来破坏那些住处,所谓住处,什么呢?就是国邑聚落城市这些地方,破坏的,不包括有情啊,这是坏他的地方,这一类的是属于第六个他胜罪,这一般是依靠王的势力来做这些坏事的。这是第六。

  己五 执持邪见谤无因果

  第五个,“起诸邪见谤因果”,这是起邪见了,这也属于国王的啊,“无前后世黑白业,自行十恶亦教他,坚固执持他胜罪”。假使你起了一个邪见,什么叫邪见?就是谤无因果,谤父谤母,谤善恶因果,认为没有的。父母没有的怎么说?就是以前有些人,他就看到,他说父亲现在是父亲,过去世可能是你的孩子或者是其他的,没有一定的,所以说他说父母没有一定的,那么就是根本就是没有父母了,父母作用就取消了。我们说,过去他固然可做你的孩子也可以做你其他的人,但是,这一辈子必定你身体的四大种是从父母那里来的,他就是你的父母。他养育你、生你的,应当要孝顺,不能说是父母没有啊。这是印度的一些邪见,里边各式各样的说法都有。

  那么谤善恶因果,他看到某些人做了坏事,还是享福做大官;有些人做了很多好事,还是穷得很,还是受欺负,也做不到好的工作,他认为善恶因果是没有的。这些都是邪见。因为我们的智慧很小啊,对三世因果,你怎么能看得清楚?真正因果全部明了的,佛、十力里的一个,处非处智力,因果全部能够最明了,一点也不错,分毫不差的,佛才有这个智慧,菩萨还差一点点,不能全部看到。舍利弗阿罗汉,他就更比佛要差得远。所以,度众生,舍利弗、目犍连度不了的,佛一来就度掉了,因为他智慧不一样啊。那么我们是凡夫,跟舍利弗又差到不晓得哪里去了,怎么可以随便来个结论?说没有因果的、没有前后世、没有黑白业?这个现在一般的社会上都存这个见,什么前世、后世哦,生下来就这一辈子,这一辈子不享受,过去了之后,死掉了,就没有享受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前世也没有,后世也没有,什么造业了,造福了,都是假的。有福嘛该享受,不享受嘛就是你放弃权利,等等。坏事做了,只要能享受都没关系。

  这样子的邪见!自己行十恶, 因为有邪见嘛,当然行十恶了,做坏事都要做了。“亦教他”,也教他做坏事。那么“坚固执持他胜罪”,心里边认为这个是对的,坚固执持不改动的,这个是他胜罪。起邪见,还要灭善根,不但是成他胜罪,善根也灭掉了。这个为什么要坚固执持?海公上师写了一些,他就是说有的是没有知识,就是他糊涂愚痴,坚固执持;有的是“外道”,他们的主张就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啊;那么还有一些“恶取”,虽然也信佛教的,但是他搞错了,认为是一切法空,根本谈不上因果,那么也是搞错了。像这一类都属于邪见。所以说修佛法,千万不要执恶取空,恶取空谤无业果了,那就也成了个邪见。固然外道是邪见,佛法里边,学得不好也是邪见,也会产生邪见。这个所以说要依止善知识了。善知识要有传承的善知识,不是碰到一个人,跟你要好,他跟你讲得来,就是善知识,我们说要有传承了。所以印度也好,西藏也好,没有传承的善知识人家不敢亲近。那么有传承的,要有清净的传承、法流,才能亲近。这是第五个。这五个都是国王,国王有这些罪,他力量大,可以做,危害性特别大。

  己六 毁住处

  “第六毁住处”,那么第六就是大臣的罪了。以王的势力来破坏那些地方的,不管你是村邑、城落这些,大的、小的,只要破坏它的,都是一个他胜罪。那么破坏什么东西?假使破坏里边的有情,破坏了那个地方,就是把他的房子拆了,或者把那个地烧了,森林毁了,这些都是破坏地方了;如果把里边的有情是抓起来打、罚或者杀,那是另外的根本罪了,不属于这里边的。假使破坏里边的财产,也是属于前面的他胜罪了。那么这是破坏地方,把地方破坏掉的是这一个罪。

  下边是另外八个,是属于初学的人的八个他胜罪。

  己七 说法不观机

  “第七说法不观机”,“于浅智人说甚深,离诸戏论真空理,惊疑怖畏大菩提,心生退没乐小乘”。他因为是初学了,自己不能观察。对那些智慧不大的人,他虽然这个人过去善根不大,也不亲近善知识,他自己听到一些大乘经典,他就也是发了一个心,发起菩提心来了,那么行菩萨道。但是,对这样的人,你没有观他的机,就跟他说甚深微妙的法,什么法?“离诸戏论真空理”,一切法空的道理,离诸戏论,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等,一切自性空。这个说了之后,使他智慧不够了,“惊疑怖畏大菩提”,他听了之后,没有得到真正的意思,只晓得一切法空了,哎呀!什么都空了,自己人也空掉了,将来修的佛道,度的众生都是空的,那搞什么?害怕起来了啊。我们说空性是不能够随便乱说的,有的人就害怕,真正空性他以为什么都没有了,那还修什么了?他害怕了,害怕了之后,他菩提心也退掉了。那么这样子的人,“心生退没乐小乘”,他大乘不敢修了,他干脆修小乘,自己自了算了。这样子,你说法没有观机,那把他菩提心退掉了,这样子就犯一个他胜罪。

  那么我们说,你没有观机,给他说甚深法,他退了心,是他胜罪。假使你是观察的,这个人经过你观察了,再给他说,但是没有观察对,他却是退了心了,有不有他胜?没有他胜。那就是说不要糊里糊涂,对人机要观一观,哪怕你观得对观不对都要观察一下。观对了,当然更好,不该说的就不说了;观错了,总算你下过功夫的,罪是有,但不属于他胜了。你认为他可以接受这个法,但是他本身实际上却是智慧善根太少了,接受不了,那么你认为他可以接受的,……

  (11B开始,) ……无上的一些什么高深的密法,对那些根本谈不上菩提心,也谈不上什么出离心,也根本不了解空性的人,你对他说那些法,引起他的烦恼心,那就很危险。这个要注意,一定要观机。

  己八 劝人舍大取小

  第八个“劝人舍大取小”,那干脆教人不要学大乘法,去学小乘自了算了。“汝今不能乐大乘,行六度行成种智,速趣解脱尽生死,闻者惊疑怖菩提,退没声缘舍大心。”他对那些修菩萨行的人说,他说:“你这个根机啊,修菩萨道不能修的啦,你将来也不能成佛的,你还是干脆发一个声闻乘出离心,或者缘觉乘,这样子,你还能够出离三界了生死。”他就是说,你没有佛性的种子的啦,你再修也没有用的,这样子,把人家菩提心退掉了,那完了,这样子你就是把人家的菩提心退掉了。“退没声缘舍大心”,菩提心,大心舍掉了,退到声闻缘觉乘去了,固然他还在修行,但是菩提心没有了,那也是一个他胜罪。

  己九 劝舍声闻戒学

  那么第九个“劝舍声闻戒学”。反过来啊,这个是很辩证。一方面,你叫他不要修大乘去修声闻乘,是一个他胜罪。另外一个,你只要学大乘,不要声闻基础的,也是一个他胜罪。他对那些修菩萨行的人说,他说你修了菩萨道了,你小乘的那些别解脱戒你还学它干啥?“汝今何用学小乘,别解脱戒声闻律”,声闻的那些戒律,别解脱戒等等,这些属于小乘的戒,你学它干啥?你只要受持大乘典,“应当受持大乘典,发菩提心净诸业,不受当来恶果报,令舍波罗提木叉”。他说你只要读诵大乘经典好了,就能够灭罪。这个也是相似佛法了。我们不是说,忏悔业障里边有读诵甚深大乘经典,可以灭罪的,这是对的。但是,他就怎么说,他说你声闻律不要持的,你只要念大乘经典好了,它把你罪灭掉了,将来就不会感恶报的。你发了菩提心之后,一切业障都会消的,当然的恶果也不会受了。你就是行大乘好了,你行了大乘,不要去仅仅拘泥于小乘戒律了。小乘戒嘛,就是不受恶处,不受恶处就是不受那些三恶道的报了。他说你这个放心好了,不要紧的,你发了菩提心,大乘经典一念,这些罪都消掉了,那些戒律不要持了。糟了!这样子,“令舍波罗提木叉”,使他把声闻律里的这个别解脱戒舍掉了。

  我们想一想,我们前面再三强调,菩萨三聚净戒,它的根本就是波罗提木叉,就是那个别解脱戒。别解脱戒持好了,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才能有希望持清净,护持清净。如果别解脱戒不能受持的话,上边两个根本是空的。那就是造楼一样的,没有基层的一楼,二楼三楼都是空话,没有一楼,你哪有二楼三楼?你造在哪里?空中楼阁,那是不成立的。所以说,他教他别解脱戒舍掉啦,专门学大乘经典,这个我们听听好象很合理,不对。你要读诵大乘经典灭罪,它的基础还在别解脱戒,在这个基础上,念大乘经典是能灭罪。但是你把这个抽掉了,单是靠念大乘经典就能解决一切问题,那就是错掉了。所以这些都是强调一方面,都是相似正法的一些具体的实例。

  己十 劝人舍小乘法教

  “第十劝人舍小乘法教”。“汝勿听受声缘法,汝当覆蔽彼经论,声缘法中无大果,不能尽除诸结使,听受清净大乘典,消除恶业速菩提,闻已信受舍学修,说者听者皆得罪。”这个也是相似佛法。他是怎么说?他说,你呀,不要去听那些二乘的法了,这些经论,你覆蔽,那些经不但是不要去学他,你把它覆蔽起来,不要流传。种种把它隐没下去,等于说消灭它了。他说声闻乘没有大果的,不能成菩提的,“声缘法中无大果”,甚至于“不能尽除诸结使”,烦恼也断不了。

  这个又错掉了。声闻乘是能断烦恼的啊,虽然不能成菩提,但是能出三界。他就是说不能断结使的,不能断烦恼的。你应当怎么样?他说你应当“听受清净大乘典”,你去学清净的大乘经典,这个样子就可以使你恶业消除了,不要去学声闻法了。你大乘经典听说之后,读诵,为他人说,这个不是《金刚经》里很多吗,你只要念四句偈,为人家说,那就能灭除很多的罪,怎么怎么,还可以最后得阿罗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把佛的经的意思以自己的意思来曲解。佛的真正内涵他也不懂。这样子,人家听了之后相信了,本来修大乘的,他相信之后,把别解脱戒,声闻的那些律舍掉了。那就把根子抽掉了,根子抽掉,上层建筑也没有了。那就搞坏掉了。

  我们说,学大乘前面讲过的,舍声闻乘,不是舍他的戒,舍他的自利的心,“持声闻律舍劣心”了,前面有过的。声闻的律要持的,但是,自了汉的心,只为自己了生死的心不要,那么这才是真正的大乘。你把它这个声闻律都不要持了,那就是过了火了,过了火就是相似佛法,那么这样子就是不能成菩提的。如果你犯了之后,说的人听的人都得罪,说的人也是根本罪,听他的话的人,把声闻律舍了,也是根本罪。所以说,我们不要糊涂,第一,不要去劝人家,自己搞了不懂,乱说、劝人家了,自己根本罪,不管人家听你不听你,根本罪是进去了;如果糊里糊涂,人家说了,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乱听了,听的人相信了之后,也是一个根本罪。

  所以,佛教,我们强调了,自始至终不能离开智慧。这个智慧哪里来?闻思修。所以说,听闻正法,多闻多闻,谛听谛听。我们在《广论》里边再三强调这一个。我们不要说,我不懂啊!什么东西。你不懂,哪个叫你不学的呢?这个说,求法,求法,求善知识,就是要学嘛。你自己有机会不学,你说你犯了之后你不懂,怪哪个?我们说,现在科学里边,很多电器啥东西,有些电器东西,你不懂,你去碰那些电线,触电死掉了,你说,我不懂,我不该死,行不行?电是不讲人情的,你懂也好,你不懂也好,你碰了它之后,它就把你烧死,那你这个怪哪个?

  所以说,我们做了人之后,人身难得,我们得了人身之后,就拼命地要去追求佛道啊,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这个机会你有了,你说我忙得很,没工夫听。结果犯了错误,说我不知道。这个是愚痴得很,不好再说了。既然得到了有暇的人身,又听了佛教,就要挤出一切可以挤出的时间去学修。如果你不去挤,强调其他的原因,等到你犯了错误,你想不受苦,不受报,不行的,做不到。

  己十一 贡高胜人

  第十一个“贡高胜人”。“名称利养恭敬贪”,就是贪著名,利养就是财了。“欺妄两舌作毁赞”,也是欺骗人家,两舌,说这个不好,说那个不好,“作毁赞”,就是毁他赞己嘛,跟前边那个差不多。“毁谤人所敬信者”,人家所相信的,恭敬的,毁谤他,目的叫人不要相信他,来相信我,赞叹自己有功德。“毁谤人所敬信者,毁人所毁皆谤诽”,不管人家相信的人、恭敬的人,你去毁谤他,固然是属于毁谤;人家也毁谤的人,人家也不欢喜的人,你去毁谤他,也是毁谤,这个都是毁谤。凡是你说人家不好,目的是为名称、利养的,都是属于诽谤人家,都是他胜罪。

  那么自己赞叹什么?“自赞善解摩诃衍”,他自己赞叹,他说我这个人,大乘的经典我学过了,我都懂了,那么“不贪利养非同彼”,他说,我是不贪利养的,我学过很多大乘经典的,我道理懂了,我也不求名闻利养,不象他那样子,他这个功德虽然有,他都是为了自私自利,为了名称利养。这都是赞己毁他的那些话。你不想名称利养,你为啥毁谤人家?“憎嫉自是作贡高”,他至少是妒忌,恨人家的,人家得了利养恭敬,他妒忌。那么自己赞叹,“贡高”,这个心都是“毛病习气”了。“虚诳妄说得过人”,他甚至于为了自己赞叹,不惜说大妄语,说自己已经证果证道了,已经得了什么神通了等等。那就是根本罪,是他胜罪。

  这里我们看,跟第一个,《瑜伽师地论》的自赞毁他是不是相似的?基本上差不多,但是有一点点差别。所以宗大师他特别来一个按语,他说这一条戒跟《瑜伽师地论》的那个自赞毁他第一条,好象是差不多,但是意思里边不完全一样。所以说,宗大师的意思还是把它摆上去,虚空藏里边,还是摆上去。那么这里哪里不一样,我们仔细看一看。这里是嫉妒心,那里是贪心,那里重在贪心,以贪名闻利养的心自赞毁他;这里嫉妒人家的心来自赞毁他。所以这个不完全一样。既然有侧重点不同,如果这一条抹煞了,那把这一点就没有了,不够,不够完整。所以,宗大师的意见还是要把它摆上去。这样子,能够使戒相的意义更完整。所以,这一条虽然表面上看,跟《瑜伽》的第一条,基本上一样,但是出发点有不一样,一个是嫉妒心的关系,一个是贪名闻利养的关系。

  己十二 衒卖盗名

  第十二条“衒卖盗名”,那是欺世盗名的事情了。所以,我们上一次说的,千万不要自己赞叹自己,这个都很容易犯戒。自己有功德,人家看到了,也不要自己承认真正有那么大的功德,何况自己没有,而且人家的赞叹不一定是实在的。我们说我们中国有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他就是说,他也懂得这个道理,他的妻子、他的妾、他的亲戚朋友都说他好,说他好看,都有目的的,要求他事情,或者是私心杂念。因为他是她的丈夫,说他好看,实际上,说的话不一定正确,都是有烦恼杂在里边。人家要托他办事情,拼命赞叹你好好,你长得好。实际上并不是如此。那城北徐公比他好看,他亲自看到了,确实比他好,而他们都赞叹他,说他长得比徐公好。这个赞叹的话不一定可靠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这个智慧啊,不要听到人家赞叹,就以为我实在有这个功德,飘飘然起来了。这样下去,不但是修行没有进步,还会出事情。

  “称言自得自衒卖,我解经中甚深理,三昧总持忍辱地”,这个不得了了,说那么大的功德。“种种庄严胜观行,受持演说不由他,诈现慈悲钩名利,不言我从勤持诵,从他闻解正思修”。这里海公上师的我们先讲了,自己说自己有什么功德,得到什么什么的功德,自己衒卖,自己到处宣传。这个我们经常要警惕。我看到有不少人,当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如此,有不少的人总是要赞叹自己好,自己能干,自己怎么怎么,好象自己有一点功德来不及到处要宣传,到处去,最好贴广告了,大家都知道,这个就是要犯罪的一个边边了。

  那么他说什么,衒卖什么东西?“我解经中甚深理”,经里边的甚深空性的道理,我全部了解了,甚至于说得了三昧了,总持陀罗尼也得到了。“忍辱地”,得了忍辱地了。已经“种种庄严胜观行”,那个“胜观行”是什么?就是修毗钵舍那了,都得到了。

  还有,还要说“受持演说不由他”,我这些法不是从他那里学来的,无师自通,我是自己有聪明,我自己学来的,自己开悟的,不是人家来授来的。这个更不好了。你自己怎么会来?当然是人家教的,即使你真的教了之后,有了一点修持的正念,也得要归功于佛菩萨、三宝、本尊加持,上师的加持,善知识的加持。他说甚至于说,这些功德本来是假的,还要说这些功德不是人家教的,自己开悟的。“受持演说不由他”,我受持这些法,我能够讲这些法不是学来的,没有师的,我自己智慧出来的。“诈现慈悲钩名利”,我现在跟你说,我是跟你慈悲啊,我给你说那么多的法,假装出慈悲的样子,实际上就是要名要利。“不言我从勤持诵”,并不是说,不说我自己因为过去精进地持诵,下了功夫,或者从他那里听了之后,得了正解,经过闻思修得来的,就说他自己来的。这些是衒卖盗名。由于是染污的心来说这些话,求利养。这个跟前面不一样,前面是由妒忌,这里是由求利养的心,跟前面第十一条不一样。

  我们把《虚空藏经》(《菩提正道菩萨戒论》)里那一段看一看,这是很生动地说了一下:他说“复次,善男子,未来世中,当有在家出家初行菩萨”,在家的也有,出家的也有。“于甚深空义所属经典,三昧总持,诸忍诸地,大庄严事,善人沙门及菩萨行,于此大乘经典,受持读诵,广为人说,然于是法,我自所证”,这个法我自己证到的,“由悲愍故我为汝说”我很慈悲跟你们说。“应当修习,汝亦得证是甚深法如我知见。”你们要学这个法,你们将来学之后,也可以得到甚深知见,跟我一样。这样子的人,我看很多。“我开悟了,我教你,怎么怎么的,你照我办法做,将来你还会开悟”。这样子的人现实中有。他是为什么?假使是真的还好一点,但是已经不对了。

  “彼不实言,但能读诵,此甚深法及为他说,于此深法,而实未证,求利养故,妄说我得三世诸佛所证之法,菩萨圣人无有过上,得大重罪”,他不老实说,我只不过能够念甚深法。哈!《金刚经》念哪个也念得来,但是讲恐怕很少能讲得来。不老实说我只会念念,我是念了跟人家说说,也不是证到了,实在没有证到。但是他为了利养,就打妄语,他说我三世诸佛的所证的法,都得到了,菩萨声闻也再没有超过我的。哎呀!不得了!这样子所以就成问题了啊。

  “即是欺诳诸天世人,于声闻乘尚未能得,何况入解大乘胜行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这样子的人,他胜罪啊。这样子的人,……“一切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及诸智者之所摒弃,皆勿亲近”。不能亲近,不要去亲近他,是最下贱的人。这是第十二条。

  (注:《虚空藏菩萨经》:“复次善男子。未来世中。初发心菩萨语在家出家初发心菩萨言。修多罗中甚深空义。及以三昧诸陀罗尼忍辱之地种种庄严。是大明智诸菩萨等所可观行。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又能为他分别演说。我自解了以慈悲故为汝等说。汝等亦当随所说行。于深妙法而得知见。彼初发心菩萨不作是言。我读诵思惟从他闻解。而言自得。皆是贪求利养因缘而自衒卖。违负三世诸佛菩萨及众贤圣。犯于大乘最深重罪。失人天路。尚不能得声闻辟支佛乘。何由渐进到于大乘。”)

  己十三 朋附搜求

  第十三条“朋附搜求”。“恶劣心行旃陀罗,自称比丘有识智,朋附王臣拘罚僧,勒取三宝众财物,或一、二、三比丘物,索取转献王大臣,朋聚徒党广搜求,或作输税献官有,依附王臣增供财,净地比丘道不善,精进持戒称无用,夺彼财物给多务”。这是两层。这里海公上师说的是那些假称比丘,就是外面现出家相,内心是极恶劣,“旃陀罗”是最下贱的人,他自己称是比丘,现了出家相,自己说自己有智慧,不同于一般的出家人,他是特别的超越的,有知识,有见解的,得了正知正见的这一类的出家人。但是他行动方面,“朋附王臣”,依靠大臣,跟他们经常是勾结了,依他们的势力来“拘罚僧”,把僧抓起来罚他们,罚他们就是要勒索财物了,要他们交财物出来。僧人哪有东西?只好把三宝的财物拿出来交给他了。

  “勒取三宝众财物,或一、二、三比丘物”。或一个、两个、三个比丘的东西,这个不成僧,成了僧之后,那就是第一个罪,夺取三宝物的罪了,没有成僧的属于这个罪。勒取之后,他拿来献给国王大臣,他是拍马屁了。这样子嘛讨好上边的人了,自己可以立足了。这些人现在很多啊,他对下嘛是敲诈勒索,对上嘛拍马屁,巩固自己的地位。“朋聚徒党广搜求”,他还是聚了很多的徒党,就是自己拉个山头了,“广搜求”,到处取三宝财物,想尽方法,世间各式各样名目巧安立,以各式各样的理由去搜求那些财物。拿了之后,或者是捐税、献官,“依附王臣增供财”,你供养了,把它送到官里边去,送到王大人去,那个王大人要犒劳你了,你自己也得到好处了。

  那么他们的说法,“净地比丘道不善”,真正修行的比丘,勤修远离的,这些修禅定的比丘,说他不好,他说精进持戒没有用,“你精进持戒,对世间上有什么贡献?什么都没有,不达时宜,自了汉,等等”。这个现在也不少啊。你说要精进,哎呀,你这个时候,哎呀,九十年代了,还要讲什么,跟佛教两千几百年了,还要讲持戒。我以前就是碰到那个人,我说我要搞一个佛学院,他说你要讲什么课。我说,我讲《俱舍》什么,还有一些《四分律》。他说:“你还要讲《四分律》啊?这个时候讲《四分律》,恐怕不对头了吧?”哎呀!这些人,现实很有的。持戒没有用的,不达时宜了,不是这个时候了,即使你持了戒,你最多不是个自了汉?我们是大乘,你还不如我们。“夺彼财物给多务”,把修行的持戒的比丘东西拿来给那些多务好事的人,就是东跑西跑,那个好管闲事的那些人。那么,这些也是一个根本罪啊。

  那么一共十四个,今天我们讲了十三个,时间么差不多了,还有一个是明天讲。这个讲完了之后那就是恶作罪了,那么但是他,一共十八个他胜罪之后他还讲了一些。今天就讲到这里。

  第十讲

  昨天我们把《虚空藏菩萨经》的他胜罪十四个讲了十三个,今天接下去。

  己十四 退舍菩提略分廿五相

  第十四个,“退舍菩提略分廿五相”。这个我们等一下参照《虚空藏菩萨经》的原文对一下。“1恃怙国王大臣力,2自言智慧达时宜,3自恃财宝为名施,4轻戏毁辱善比丘,不随世流无方便,5斗诤恼乱劝王臣,劝说沙门共官诤,更相破坏兴斗讼,6法说非法立相似,7非法为法正法弃,8背弃圣言经论律,9颠倒论义违法印,10不依般若胜善巧,11远离慈悲随倒理,12不信如来所说经,13善巧方便诸戒乘,14虚心横遘违佛制,自立制法乱僧伦,15扰乱净行善比丘,废于坐禅读经论,16不堪修行三摩地,正行正念令生忿,心住烦恼不静寂,失正信心坏威仪,17乖违法式邪见生,18懈怠正法世念寻,不堪持戒随凡情,19常思弃戒或反俗,20不复能住沙门仪,21毁禁破戒无惭耻,22非实沙门称沙门,23实非梵行称梵行,24不解经典为他说,25邀致四众供养等,此恶比丘王大臣,朋互恶作坏菩提,一一各得根本罪”。这就是海公上师集的退菩提心廿五心,二十五个心,退菩提的。那么我们先把这个文念一下,那么以后再看《虚空藏菩萨经》原来的。

  “1恃怙国王大臣力”,他就是跟国王大臣勾结,靠他的势力,做一些不法的事情。

  “2自言智慧达时宜”,那么自己称自己有智慧,能够通达时宜,那些持律的比丘,就是不识时务,不合潮流,佛制的戒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这个时候就不适应了等等。自以为很通达时宜,他能够善巧。

  “3自恃财(宝)为名施”,有财,为了是名而布施。

  “4轻戏毁辱善比丘”,真正如法修行持戒的比丘,他是毁辱他,讥笑他,轻蔑他,那么就是说他不达时宜之类的话。怎么样子轻蔑他?说他“不随世流无方便”,他对这些善比丘,他说,你持净戒,跟世间的潮流不合,不合时宜啦。现在大流是这样子的,你一个人反起来干,没有善巧方便,佛说的法应当要随顺世间,要有善巧方便。对那些真正持律的善比丘,说他是不随顺世间,没有方便。

  “5斗诤恼乱劝王臣,劝说沙门共官诤”,就是在三宝的地方兴起斗诤,一方面是劝王臣来干扰,另一方面跟沙门、出家人说,劝他们跟官去争,两边去挑拨。“更相破坏兴斗讼”,他两方面破坏,产生那些斗诤、诉讼,打官司。

  第六种“6法说非法立相似”,真正的法,他说不是法;而相似正法他说这是正法。小字我们看一看,“毁说时地机教不宜等,私心断章取义”,佛真正的法,如法的法,他借口这个时候,时间不对头,或者这个地方不对头,或者那个当机的人不对头,这个教是不适合了,应当用另外的、合适的教。什么教?他自己安立的相似正法,在佛经里断章取义取了一部分,自己添了很多。看看表面上还是佛教的话,实际上都是他自己的思想。这是相似正法,我们前面讲过一些了。

  那么“7非法为法正法弃”,既然你是相似正法,那就是非法了,而非法你当它是一个正的法,把正法就弃掉了,有了非法的代替了,正法就不需要了。他自己凭自己的一些想法,把佛教的名字搬过来,搞一个非佛教的,他认为是正法,那么把这个法来代替一切正法,把正法抛弃,这个就是很危险的事情。小字里边,可能一个字错了,“称取远俗趣世为善”,这个“远”,可能是“还”印错了,还俗了。他说还俗,到世间上去干一些慈善事业,救世的事情,这个好,这是大乘的菩萨道。你这个比丘,他独自在清净的地方修行,自了汉,对世间没有好处,甚至于就是浪费粮食,养你这个人没有用。这样子的话,听起来蛮有道理的,实际上在破坏正法。

  “8背弃圣言经律论”,把那个佛说的经律论公然的不顾,他自己有了假法之后,相似正法之后,就把正法抛弃了。

  “9颠倒论义违法印”,他自己说一套。“兴造世间常乐我凈之论,背毁解脱涅槃。”

  (12A开始)一切法本来是无常,他说是常;本来是苦,他说是乐;本来是没有我,他说有我;本来是不净,说是净。以世间常乐我净的颠倒的论典来说一些道理,把佛的三法印违背了。三法印大家都知道,我们以前讲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或者一切法没有自性,实相印。把佛的真正的法印违背掉了,然后自己搞一些世间上的颠倒的论。

  “10不依般若胜善巧,11远离慈悲随倒理”,不依般若经,它的方便善巧,般若是智慧,它的善巧就是悲心了,般若跟悲心是不能离开的,也就是,天然是一体的。那么我们说“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了。真正修大乘道的菩萨,他有智慧,他能看够破一切法空,就可以跳出三界的生死,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但是他不像二乘一样,离开三界了,自了汉就算了,他二乘的涅槃他也不住,为什么?有悲心,到这个世间上来度众生,这叫无住涅槃,是大乘的。那么这个善巧,应当知道。但是,他不依这个,他就是片面地强调造那些世间的慈善事业,以为是行菩萨道,没有智慧。

  “11远离慈悲随倒理”,他做些事情,就是从私心出发,那么就跟慈悲那个原则就远远地离开了,根据世间上的颠倒的道理,有我,有常乐我净的想法。凡是从我执出发的,那都是谈不上慈悲。

  “12不信如来所说经”,佛说的话,他不相信,小字里边更进一步地说,“能知能说而自行反背”,虽然他也学,也知道,也看,“能知能说”,也能说,但是不照它做,那就是说只是一种学问,研究研究就可以了,不必照他做的。那就是一些世间上现在一般所说的佛学家,他是研究学问的,里边的道理,他就是也可以批判,也可以赞同,也不照它实行。这样子的也不是佛教徒了。

  “13善巧方便诸戒乘”,这个根据《虚空藏经》应该是舍离,他舍弃了那些善巧方便,那些戒乘。我们要成佛的善巧方便开始就是从持戒下手,这个他舍弃了,这个就不对头了。

  “14虚心横遘违佛制”,自己造一些事情,违背佛说的制度的,就是违背佛的经律论、戒定慧的一些事情,自己想一套,来骗世间。“自立制法乱僧伦”,这是谤大乘了,自己制造一些法律,来扰乱僧人。

  “15扰乱净行善比丘”,将真正修行的、持戒修禅定的那些善比丘,扰乱他,叫他“废于坐禅读经论”。这有两个解释,一个就是说使那些善比丘,将他们坐禅定、修行的把他搞不成,叫他搞一些事务去,读经的也把他荒废掉;或者说坐禅定的人,叫他不要坐,搞不成寂静,叫他念经去,那么这个就是菩萨戒里的“禅给诵”了。他真正修行的、修证的人,不要他,那些口里像某些地方那样,他们那里赶经忏的,就念念的,他就叫他干这些去。

  “16不堪修行三摩地”,他不能够修三摩地。“正行正念令生忿”,正行正念的人,他扰乱他,使他心里烦恼,“心住烦恼不静寂”。“失正信心坏威仪”,心里边对三宝的信心失掉了,当然了,威仪行住坐卧,就不如法了。我们说“诚于中,行于外”,你心里边没有信心了,那个行动、威仪、说话都会表现出来。我们看一个人有不有道气,就是看他的行动就可以看出来的。过去的在文革以前,或者是在解放以前,那些僧人,所谓禅和子,他再不修行,他表面这一套装得很好,威仪方面、服装方面,很整齐,行住坐卧都是做得威威仪仪的,他因为经过丛林的锻炼了,不这样子要打香板的。那么现在的人就不行了,他即使你心里正念还有一点的,但是行动方面很马虎,好象是闲散得很,马马虎虎好象没有。

  实际上,我们说,看你有不有道念,就是从你行动上看,身口就是心的表现,心里有什么,就从身口上表现出来。那么我们说你从外观下手,把你行住坐卧搞得威威仪仪的,心也会慢慢纳入正道;如果你心本来倒没有很不好,你威仪不好,行动不好,话乱说,会把你引入邪道。所以这个不要轻视这个外相,外相还是很重要的。

  “17乖违法式邪见生”,离开佛的规矩,定会生起邪见。

  “18懈怠正法世念寻”,正法不想修行,一天到晚去想世间上那些寻思,世间上的寻思嘛,八风了,失财想得财,受了毁要想报复。我们丛林里最害怕的就是冲壳子。冲壳子,你在讨论佛经倒是好了,我们本来晚上叫你们讨论,有的人不想讨论,好象是多余的。而说闲话却是不要人劝的,碰上了,三个五个,一说就没有底。说的什么,检查一下,有几句话是道上的?都是世间上的那些贪瞋痴了等等的。所以,这些都是散心杂话了,信施难消啊,我们要提高警惕。我们现在这个道场还可以,前一段时间,就是一下了殿,或者是空下来,就是三五成群的说那些坏话,甚至于跑到对面那个楼去开会,这个很不好。

  “不堪持戒随凡情”,既然你思想不正,对正法懈怠,当然持戒也不可能了。反正你们自己观察,你对持戒感到是讨厌、麻烦,不想持了,那你这个道念也成问题了,要好好地忏悔了。如果再不忏悔的话,将来滑下去,不得了的。在僧团里边我们说不修行,尚且下地狱,何况你要做犯戒的事情,不得了!什么“地狱门前僧道多”,那个叫一本什么经啊?《僧护经》,以前每个人都有一本的,希望大家摆在身边,随时去看一看。看的时候警惕性很高,看过了忘掉了,又马虎起来了。经常看看这本书,对自己思想行动可以警惕一下。

  “19常思弃戒或反俗”,常常希望不要持戒,最好还俗,还俗你也还不了。我在四川就碰到好几个,他在僧团里,实在是感到没有意思,学又学不进,修又修不了,持戒也感到麻烦。但是叫你还俗去吧,你干脆嘛,但是也不能还俗。为什么?没有本事。还了俗出来,吃饭也吃不成;僧团里边混在那里,至少你是三顿饭没有问题的,也很舒服,也不要你做什么大劳动,赖在那里,赖一天算一天,看到哪一个机会,有好的机会了,就会跑出去。这样的人,就是太没意思了,浪费那个施主的粮食!

  “20不复能住沙门仪”,甚至于改装了。我们时常看到有些人,他不要说出门,在庙里边,西装裤、皮鞋,腿子不绑。夏天一件汗衣,白的,跟在家没有两样,就是个头是光的。那么冬天,更好了,冬天穿一个,外边穿一个什么风雪衣,一穿,帽子一戴,跑出去,跟在家人一模一样,什么坏事都好做,那是在家人嘛!看起来,出家人穿著三衣,出来,你假使跟个女人说话了,人家都讥嫌了。要一路走,更人家看了更加不对头。你穿个在家衣服,一起看电影,人家也不知道你干什么。那么,就不好了,这个你犯戒的方面就多了。所以说,我们僧服不要随便丢。“沙门仪”第一个标志是僧装,僧装穿得威威仪仪的,想犯戒也犯不成。

  我们说,有一次,我们这里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和尚,不是我们的,是外地的,他在河边瞅女人,那村里就马上,哈哈,这个和尚不规矩,在这个河边做啥?……如果在家人,人家就不管了。所以说,和尚做一些事情,不如法的,人家就要说话,这就是要高标准来看你的。所以我们这个僧服不要随便丢。那么你穿了这个衣服,人家都管制你的。如果你穿了这个衣服,跑到电影院哪里哪里去的话,马上会汇报我们寺院:哎,不对啊!你们那个和尚看电影去了,怎么怎么,马上就知道了。我们不要派人去问的,他们自己汇报的。那么,我们说四川也有,他说,你们寺院里的和尚在馆子里边吃砂锅,都汇报的啊。什么事情都会知道,不要去了解。所以说,你们最好还是自己知趣,不要外边去搞一些非法的事情。你们以为我们不知道,我们都会知道,村子里的人消息很灵通,什么都会向我们汇报。

  “21毁禁破戒无惭耻”,毁了佛的禁戒,破了戒,禁是小的规矩了,戒就是那些那个真正的佛制的戒了,“无惭耻”,没有惭愧心。

  “22非实沙门称沙门”,已经不是沙门了,破了戒了,还自以为是沙门。

  “23实非梵行称梵行”,自己明明早就谈不上梵行了,在居士面前,说我怎么怎么,为名誉利养了。

  “24不解经典为他说”,自己经也不懂,但是在人家面前,装得很内行,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篇。说什么,自己的话,套了个佛的牌子,说他自己的话,你不是害人吗?不懂嘛就不要说。懂了嘛你给人家说是好事情,不懂就不要说。

  “24不解经典为他说,25邀致四众供养等”,目的就是要四众弟子供养你,名誉、供养等等这些。这样子的恶比丘他跟王大臣串起来,做一些坏事,坏菩提,这是二十五个坏菩提的心。

  那么,这是海公上师集的。当然,他一定有他的传承依据。但是,我们看《虚空藏菩萨经》里边的第十四条,它却是另外一回事情,这个里边我们慢慢的以后看海公上师的二十五心的依据,我们慢慢要找出来。因为他人不在了,我们也不好问。以前讲的时候讲过的,但是也没有说,这二十五个心是从哪里集来的,当时我们也没有这个菩萨戒的《戒品释》,那时没有,没有参考书,所以也没提起这些问题。

  那么我们看看这个《虚空藏菩萨戒》里边的这个第十四他胜罪,它原文如此(《菩提正道菩萨戒论》):“复次,有刹帝利王与旃陀罗沙门”,这是王跟沙门勾结了。刹帝利王跟“旃陀罗沙门”,骂那些沙门破了戒的,坏了威仪的,那个旃陀罗是最下贱的。“共立制限”,他们两个商量了立一些制度,“非法谓法,法说非法,舍诸契经,毗奈耶学”,这些都是我们内容有的。“不依时说及广大说”,不照佛的那个说法,“舍大悲眼般若波罗蜜多学处、方便善巧学处”,放弃了大悲,放弃了智慧,般若波罗蜜多的那些戒,方便善巧学处也放弃。“及余契经所说学处”,其他的一些经说的那些学处也放弃,学处嘛,戒定慧都可以叫。就是把佛说的那些方便善巧,其他经书说的那些戒定慧、大悲、般若等等全都放弃。“舍如是行相,彼行法比丘,先所修习极生娆乱”,那些真心修行的人,他修行就娆乱他啊,不是小小地娆乱,极深娆乱,很大地娆乱他。“以娆乱故,损智慧命”,因为你娆乱他,他智慧命就损失了,他不能修行了。“既便弃舍奢摩他,毗钵舍那”,及放弃了修止观,“劝行他事多有所得”,你劝他做其他的事情,那个有什么收获,你说你好好地去卖门票,可以收钱可以养你庙,好好做一些副业,可以以庙养庙嘛,或者嘛你做一些什么生意,也可以发财致富等等。戒定慧就修不成了。“时彼比丘无以制伏诸结烦恼”,那么这个比丘他没有办法去断烦恼,“又诸比丘或于彼时毁弃深心,戒见行等多起过失”,那些比丘因为受了这些扰乱,或者把那些心,发的大心舍掉了,或者是亏损了,他的戒见行等都起了过失,“实非沙门自谓沙门,实非梵行自谓梵行”,这些这里都有啊。“说法问难,如螺贝音,令王大臣供养恭敬”,说法,问难是辩论了,人家去问他什么事情了,如螺贝音,跟吹海螺的声音一样,说是说得很大,但是空的,没有内容的,都是自己的东西,不是真佛法。“向白衣舍说是行法比丘无量过失”,向白衣说就是向居士们说那些真正修行的比丘这个不对,那个不对。“令王大臣为立制限”,劝王大臣立一些制度,不准他们好好地修行,怎么样?

  “取彼行法比丘所乐受用资生之具”,把如法修行的比丘的生活用品把它没收,不给他生活,那就他修不成了。我们说修行,最起码的四事要有了,饮食衣服卧具医药,这四个事情有了,他可安心修行,把他生活上要用的东西把他夺去走了,他修行就成问题了,“如是二种俱获重罪”,就是恶比丘跟王大臣都有重罪,“所以者何?”为什么原因?“禅定比丘是良福田”,真正修定的比丘是真正的福田啊,“营福业者之所依止”,那些修福的人就是依靠这些,那么他的好处很多啊。这是第十四个罪。这里所说的,主要是说刹帝利跟那些恶比丘一起勾结之后,立一些制度,妨碍那些真正的那些修行比丘,不给他们修行,那么二十五个菩提心,并没有说得那么多,说得那么完整。

  那么我们这里海公上师,在这里我们说前面,“废于坐禅读经论”,还有前面那个“夺彼财物给多务”,这里是“恃力夺取禅给诵”,就是这个意思,这里有的,把那些修禅定的比丘的东西,他的生活资具,用国王的一些制度把他夺过来给那些单是念念经啊,做做经忏了之类的,不是正修的人,那么这是意思这里含的有,但是标出二十二个菩提心,(缺一段)

  这里经上还没有那么明显,海公上师把他集了这个二十五个,我们天天念的“退菩提等廿五心”,就是这个二十五心。

  下边是总说了,缠的犯相。

  戊三 明四种缠犯之相

  “数数现行心无舍,亦无内愧无惭色,深心爱味恶行乐,颠倒决择于功过”,这是说犯了这些戒,他胜罪,怎么成上品,这里就是有四个条件,就是上品的犯。哪四个条件?

  第一个是“数数现行心无舍”,他做了这些坏事,他胜的那些坏事做了之后,他心还放不下,做了一次,人家说不对,不要做,心里也知道不对,但是熬不住烦恼,久而久之,忘掉了,又去干了。“数数现行”,心里不想放掉,没有下决心把它放掉。

  第二个,“亦无内愧无惭色”,没有惭愧。假使我们说一切坏事,只要有惭愧心,他都不会做。如果你说你在电影院里看戏,你自己感到我是个比丘,在电影院跟人家看戏,你是出家要修行的人,怎么来享受这些下等的娱乐?那个很惭愧了,不敢去了,就不去了。

  我们以前在厦门,当时他们其他的地方送电影票给学校,我说不要。有个人就说,怎么不要,我们要啊。我说,你要去干啥?他说我们去电影院嘛,给他们结个缘,我们沙门的样子,给他看看,结个好缘啊。你看这个样子,到底是结好缘嘛结坏缘?人家看你个沙门跑到电影院来看戏了,或者跳舞场跳舞了,骂也来不及了,把佛教都毁谤起来了,你还结善缘,这个善缘怎么结得下来?你帮人家谤了佛教、谤了僧,还得下恶道,你到底是好心、坏心?不能去的。

  我们在那个宝光寺,那个时候拍电影,他们看到我们的学僧很多年轻的,他们拍个电影要和尚。他们说常住的老和尚,他老了,不要,弯腰曲背的样子,照出来不好看。他说你们学校学僧,能不能来参加我们拍摄。那个时候才八几年,八八年八七年?出的代价很高啊,一天八十块。有的人动念头了,跟我来说,他们拍电影的来跟我说,我说八千块也不来,我们出家人不是做电影的。后来他们有的人还不满意,最后一个遍能和尚来了,他后来也赞成不要去。那么这些东西我们平时要注意的,那个时候,很多人想不通,拍个电影,把和尚的形象拍出去,不是蛮好嘛?但是我们就要问了,他这个电影到底是毁谤佛教的还是赞扬佛教的?我们也不知道。他的电影的脚本我们也没看过,他的那些电影拍起来的形象到底在烘托哪些背景?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怎么能够随便参加?而且我们比丘又不是做戏的,又不是演员,怎么好随便拿了个钞票去做戏去了呢?这个要不得。人家看了这个电影里边,哦,这是宝光寺的学僧,这个多难为情?这个不好看的。没有惭愧啊。

  惭愧,我们《俱舍》学过了,对自己说是惭,对人家说不知羞耻叫愧。或者说对有德的人、有德的法不尊重叫惭,不怕恶道,做了坏事不害怕叫无愧。那么无惭无愧,就是一切恶事都能干,有惭愧,恶事干不了,最起码也干不了大的,所以这个惭愧心大家一定把它养成功。

  第三个是“深心爱味恶行乐”,那些坏事做过之后,不但不感到不好,还感到很有味道。这个今天看了看,不错,下次有机会再去看,那就完了,

  “颠倒决择于功过”,那么最后是邪见。不但说这个事不是坏事,还说:“这不是好事嘛,我们去看戏,给人家培福,人家看到我们和尚,一看到三宝的形象,他就种了福田了。”这个是颠倒了啊。要是这四个东西具足的话,上品犯了。所以这四条,不能具足啊。

  “三品分别如彼云”,前面说的三品:上品、中品、软品就是下品了,分三品,上品的那就是舍戒,戒体就破掉了;那么中品的跟下品的可以忏悔。上品的,“不舍菩提堪更受”,你上品即使犯了,只要你菩提心没有退,还可以再受。但是我们要知道,菩提心没退固然能再受戒,但是你犯的坏事,下恶道受苦却是免不了。那么你如果好好忏悔之后,也可以把这些后果去掉,但是重受之前,决定要忏。忏干净之后,才能够重受,也可以免去那些恶报了。那么,这还要有先决的条件,要菩提心没有舍掉。如果你菩提心都退掉了,那根本不是菩萨了,根本谈不上受菩萨戒了,再受也受不了。

  那么我们说犯了菩萨戒有什么过失?它这个经上说,这个《瑜伽师地论》有,你们有书的可以翻。“如是名为菩萨四种他胜处法,菩萨于四他胜处法,随犯一种,况犯一切,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净,是即名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菩萨戒品释》卷三 二一)犯了菩萨戒的话,在现生当中,菩萨的广大资粮、菩提资粮不能再摄集了,也不能在现法当中如法地修行,这个就是相似菩萨、假菩萨,不是真菩萨。那么这个还没有说得很凶啊。

  下边更厉害的有一个,假使你犯了那些根本罪,“摧坏夙植一切善根”(《菩萨戒品释》卷三 二二),它把一切的过去世所积的善根全部都破坏了,“为他所胜”,为烦恼打败,就是烦恼打胜了,把你的善根全部破坏了。我们打仗一样的,你被敌人打胜之后,你国王的财富全部给他没收,他的老百姓可以任意地糟蹋,或者是抢劫,都可以的。他们是打胜了,你没有权了,你没有力量了,那么你过去的一切善根全部破坏。“退失人天及大乘乐”,大乘的修行固然谈不上了,人天的福报也没有了,退掉了,“堕诸恶趣”,要堕于恶趣。“于长夜中驰聘生死,离善知识”,在生死很长的时间,在生死流转,碰不到善知识。这是犯了这个菩萨戒根本罪的过失。那么所以说,很可怕。所以说他那个经里边宗大师这么说啊。

  所以说你这些危害性知道之后,就千万不要这么说:菩萨戒根本罪犯了之后还可以重受的,没有关系,犯就犯,犯了之后还可以重受嘛,没有关系。不应当这样想,应当怎么想?宁舍生命一定不犯根本戒。命可以断,戒不能犯,这个心要起来。我们持什么戒,菩萨戒也好,别解脱戒也好,乃至皈依也好,都要发这个愿:宁舍生命,生命可以牺牲,皈依不能牺牲,不皈依天魔外道,也不犯杀盗淫妄,也不犯菩萨戒,也不犯根本的那些别解脱戒。这个心一定要起。这个心起了之后,你能持。完全不犯也不可能,但是你犯的时候,马上知道惭愧,会改悔,忏悔。如果这个心没有的话,马马虎虎的话,那个戒就谈不上持了。所以真正要持戒的人,五戒也好,三皈也好,乃至将来登比丘坛也好,一定要发这个愿,宁舍生命,不愿意犯戒,哪怕是一个小戒,也不要随便犯。实在这个时代不同,有些做不到的,起惭愧心,将来一定要做到。那么这样子持戒,才可能说有一点点气味,因为我们的持戒跟佛在世时不能比了。

  我们讲《俱舍》的时候,就从威仪上讲,优婆毱多,他离开佛时间比我们要近得多,但是他是无相好佛,度的众生很多,又是成就了的第五代祖师,但是他的威仪跟佛在世的时候就差得不可比了。那么我们现在的末法时期,当然很多地方跟佛在世是差得太远了。但是我们一定要发愿,能够受的,在这一辈子决定坚固地受持,实在做不到的,发愿将来一定要全部做到。这个心有了,才谈得上戒定慧。如果这个心不发的话,你犯戒甚至于还俗,都是时间问题。

  那么这是根本戒的问题,他的十四个,《虚空藏》的他胜罪加上《瑜伽师地论》的四个他胜罪都讲完了。他里边还有一些持犯的问题讲了很多,那么我们重点的说一下。

  菩萨戒舍戒,主要是两个,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菩提心、愿舍掉了,菩提心没有了,你菩萨戒就不成立了。所以说,假使退失菩提心的话,菩萨戒也就舍了。第一刹那舍菩提心,第二刹那戒就没有了。

  (12B开始)那么,第一个我们是舍弃了菩提心了,菩提心退了,那就是菩萨戒没有了。所以说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不能退,一退的话,前面不是讲过吗?你发了菩提心的时候,就答应了那么多人将来一定要度,未解脱者令解脱,未安稳者令安稳,乃至未涅槃者给他涅槃,对众生许了那么大的愿,佛菩萨面前又承诺了那么多的事情,结果一下子全部一笔勾销,那个罪就大得不得了,大妄语啊,前面都说过了。那么这个不要退。

  还有一个就是菩萨戒里边上品的犯了,那也是舍戒。所以这两个千万不要有,一个是不要退菩提心,一个是不要犯上品的戒。我们在《广论》里边,他是讲得很踏实的,菩提心愿要发起来,戒,你可以看,有条件就受,没有条件就是将来受,但是一受之后,千万不要随便犯。

  下边,我们看,海公上师也写了很多,本来是讲持犯的问题,他改成发愿的问题了。

  戊四 决择舍戒过失之四相

  他说“决择舍戒过失之四相”,另外还有四种,决择舍不舍戒,“发起决定不同心”,就是前面说的,发小乘心或者退了菩提心了,那就是舍戒了,跟菩提心决定不同的。那么退小乘已经是不同了,假使你干脆不修行了,那更不行了。第一个是退了菩提心。

  第二“对他故意言弃舍”,对一个人,这个人能懂话的,在他面前故意,就是你安了心的,不是说错话,不是无意中说错了,有这么心,跟他说的,你说你舍戒了,不守了,那么这是第二个条件。

  第三,“总别毁犯四他胜”,四个他胜罪,这是讲《瑜伽师地论》,当然连《虚空藏》的包进去,十八个他胜。这十八个他胜,总的或者别的毁犯,那就是说,或多或少地犯了一些,没有犯上品,那么这是一个条件;再加上后边这个“上品毁犯四他胜”,上品地毁犯了他胜罪,那么就是根本也舍掉了。这后两个合起来是一个条件,单是前面总别毁犯,没有犯上品的,那还不算舍戒,一定要上品的违犯了。总的来说,还不是两个。只要是退菩提心,上品犯他胜罪,归根结底,是这两个原则性。你就是真的菩提心退了,上品毁犯了,你不说你还戒了,也没有用,也是破了戒体,没有了。

  戊五 大小比较

  下边“舍别解脱障自法,舍菩萨戒过失深”,舍别解脱戒仅仅障碍自己不能解脱,对人家还没有关系;舍了菩萨戒的话,过失就大了。什么过失?下边就说了。

  戊六 舍菩提戒之过失

  “毁坏初心大宏誓,无边有情溺苦聚,坏一有情利乐处,尚感恶趣大衰损,况欺虚空众有情,累劫父母亲朋辈,欺诳诸佛众圣贤,恩师同学相识人,若舍愿行菩提戒,云何不感大恶趣。”假使你别解脱戒是自己解脱的,你舍掉了,仅仅你自己不能解脱;而舍菩萨戒却是牵涉到一切有情了。你开始发心的时候,发了大宏誓愿,尽虚空遍法界的有情,你要把他救出来的。我们说,你对一个有情他的安乐的事情你把它破坏了,尚且要感恶道,大损失,生了恶趣,轻的就是说财物了、生命了、健康了等等的衰耗;那么何况你发的愿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有情,本来要布施他安乐利益,救他苦的,现在一下子勾销了,那这个罪不是更大吗?累劫的父母、亲朋辈,这些众生都是累劫的父母,还有过去的亲戚朋友,你欺骗他们了,你开始说答应将来一定要度他的,现在就算了,不管了。你在佛面前,那些贤圣众,大菩萨面前,你说你发菩提心,怎么怎么要做的,现在又不管了,要骗佛,也骗师父、同学、相识人、认得到的人。所以说假使你舍弃了菩萨愿、菩萨戒,你舍掉的话,怎么会不感大恶趣?决定要下恶趣。

  这个舍利弗的公案大家都知道了,他发了菩提心,行菩萨道,碰到个婆罗门,他可能是考验他了,婆罗门在路上哭。他行菩萨道,看到人家有苦就要救了,他说你什么事情那么伤心啊?婆罗门就说了,他的母亲有病(他很孝顺),他的母亲病得没有办法,医生看也看不好,心里难过得很。他说,你母亲什么病,怎么看不好了。他说医生看倒是开了药方了,但这个药方配不到的啦,怎么配不到啊?他说要用活的人的眼睛做药了,哎呀,他说这个东西哪个活人眼睛给你挖下来?这个没办法啦。母亲病没有办法啦!难过得很。边说边哭。舍利弗行菩萨道,好,救你母亲,我眼睛牺牲一个,他马上当下挖一个眼睛给他,他说这个你拿去做药去。那个婆罗门一看,说:“哎呀,你搞错了,要右眼睛,你挖的是左眼睛了,这个没有用了,做药一定要右眼睛的。”

  舍利弗想,你不早说,你说了之后,我眼睛挖给你,现在我已经把左眼睛挖给你,你不要,再给你右眼睛,不是没有眼睛了嘛?这样以后做事情就不方便了。想了半天,行菩萨道嘛,为众生自己受苦,好,再把右眼睛挖给他。婆罗门拿了眼睛去,舍利弗那个时候不是舍利弗,他是前生了,当然他也看不到了,两个眼睛挖了,痛也痛得很。那个婆罗门(他声音听得到),拿了眼睛用鼻子闻了一下,闻了之后,掉到地下,“啪!”一脚踩碎,眼珠一踩的话,“啪”的一响,有声音的,蛮大的,边踩边说:“哎呀,你这个眼睛臭的,不能做药,不行,哎呀!”还是伤心得很,跑掉了。

  舍利弗气得不得了,两个眼睛都给挖掉了,还是一个做不到、达不到救人的效果,就退心了。退心之后,后来变毒蛇,第二世就变毒蛇,恶道,他也还是修行的人,没有下地狱,但是已经是恶道了。所以说他起了个瞋恨心,就堕落成一个很毒的蛇。所以菩提心不能退啊。我们说发了之后,再怎么也要熬过去。怎么熬?下边就说了。

  “佛说:纵使热铁轮,旋转我顶上,终不以此苦,退舍菩提心。”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公案。他的原因大概是这么,可能是这个公案,但是我是记不住了,很久了这个事情。释迦牟尼前身,他在海上航行,有五百商人。船老大动脑筋,看到五百商人都有钱,想把他们杀掉,吞他的财。那么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是个很聪明的少年了,他知道船老大的坏心,他就说,假使把商人杀掉了,五百个命固然没有了,船老大也要下地狱,下辈子要下地狱的。那么,还不如我下地狱,把船老大杀了,杀了之后,五百个商人也救了,船老大也不会下地狱去了。他这样决定之后,就把他杀了。这个我们以后要讲,开杀戒是怎么开的,不是一般人都能开的啊,有条件的。

  他是把船老大杀了,杀了之后,他就是下地狱了,下地狱后,狱卒就问他了,你怎么来了,干什么?他说他发了菩提心,怎么怎么,狱卒说,你发菩提心?你不要骗我了,地狱的苦你受得了吗?释迦牟尼佛就说这个话:“纵使热铁轮,旋转我顶上,终不以此苦,退舍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决定不退的,再苦也不退。那个狱卒就很气,他说,你不退,我试试看。就拿个热铁轮在他头上一砸,一砸下去,当然就死掉了,死掉了嘛超出地狱了。所以说,菩萨即使下地狱,也是刹那,很快。那就是说在这么痛苦的环境之下,不能退菩提心,这是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成佛很快。释迦牟尼佛发心,本来是弥勒佛先成佛的,因为释迦牟尼佛精进,就是超九劫,在弥勒佛之前先成佛。

  这个就是海公上师写这些,就是鼓励我们不要轻易地退失菩提心。菩提心要么不生起,生起之后,就不能轻易退失,即使热铁轮在你头上压下来转,你也不能退,要生这个心。

  戊七 永久不舍之功德

  “如是菩提无上愿,受学菩萨净律仪,终不现行上品缠,在在生处不舍戒,转生忘失本愿心,值遇善友令觉悟,虽数重受非新得,具足安住戒力故,由此稳速趣菩提,得不退转于余处。”他胜罪讲完了,鼓励我们要好好学菩萨戒,这个菩提无上的愿心决定不能舍,先是发了无上的菩提愿,然后受菩萨戒,千万受了之后不要上品的犯。第一个菩提心生起了不退,那是不会舍戒,第二个上品的缠不要有,他胜罪没有,根本的他胜不犯,那也不会舍戒。这样子的人,那么他就是生生世世,不管你生在哪里,他的菩萨戒体是有的。就和前面说的,发心的,菩萨戒又是受的,现生受的;也有发心的人,就是他过去受过了,没有舍戒,既没有退菩提心,也没有犯上品的他胜罪,那么虽然转世,生生世世戒体都有。

  所以我们在授皈依的时候,教你们生生世世要皈依三宝,也就是希望你们生生世世都能够碰到三宝,一直到成佛,这是大乘的皈依。生生世世菩萨戒是存在的。假使转生之后,小孩子生下来,他也不知道前辈子受过戒的,他忘记了,本自己的菩提心,他的菩萨戒都忘掉了,只要碰到善知识,善知识、善友、本尊、三宝上师护法都会加持他,令他很快地觉悟过来。那么,他虽然在这一辈子又受了,这个受并不是新得的,他以前本来有的,不过再受一次仪式。

  “具足安住戒力故”,因为你安住于戒的力量,能够具足地安住,既是安住于戒,不打妄想,又是具足地能住,那就是不犯了。这样子,就可以“稳速趣菩提”,又快又稳成佛。“得不退转于余处”,到其他的地方不退转,现世不退转,将来也得到不退转,最后会成佛。那是菩萨戒的好处。

  鼓励大家受了之后,第一是不能退菩提心,第二是要好好地守持菩萨净律仪,第三是不要犯上品的他胜罪。这样子,即使你转生,菩萨戒体还是跟了你一起跑,菩萨戒的利益你都能得到;同时可以碰到善知识,善友,本尊三宝都会加持你很快地遇到那些三宝,遇到机缘,再把菩萨戒恢复起来。

  丁二 摄违犯聚之戒条

  下边,“第二摄违犯聚之戒条”。“违犯众聚戒律仪,有犯无犯染非染,软中上品应当知。”那么,他胜罪讲完了,讲恶作罪了。违犯其他的那些戒律仪,有犯或者没有犯,有的是染污的犯或者不染污的犯,或者犯的是软品,就是下品,或者是中品,或者是上品,都应当知道。下边要广说了,上边是总说。

  戊一 违犯善法障六度

  那么开始就是我们说根据六度来分。

  己一 障施七

  布施度,障布施的,就是布施的违品,对立面了,有五个或者七个。我们早上诵的戒,《五字真言》的,障布施有几个?这句话怎么说?“障施有七”嘛。他说有五,什么有五?“障布施五或七”,那就是说,在那个《虚空藏经》里边,他分的科,是把两个摄在一起,五个里边有两个是两条,那么是加起来还是七条。

  我们的菩萨戒条,是都分开的,那么是七条,怎么摄?我们先把这个科说一下。在《瑜伽》菩萨戒,根据宗大师的《戒品释》里边,哪五个?第一个,证障财施(证明的证,障碍的障,财施,第一条是障财施的。);第二是,坏悭吝对治(坏,破坏的坏,悭贪的悭,吝啬的吝,对治);第三,违犯无畏施,违背,犯了无畏施,有两科,一个是殊胜的境,一个是一般的总的境,殊胜的那些人,跟一般的人,就分了两条,我们这里是分开了,两个都分开了。那么第四个,不为他作布施,人家布施,你不给他圆满他的布施,那也分两条,不受他请,不受资具,人家供养你东西不要,那么这是第四条。第五条,违越法施,法布施有所违越,违背超越。那么宗大师科里么分了五科,五科里边,第三、第四又每一个分两科,总的数还是七个。所以说所障布施,五或七,障布施的,你说五个也可以,说七个也可以。

  庚一 三业不敬三宝等

  第一个,“三业不敬三宝等”,上面的科就是根据海公上师集的颂里来的。“如来如来制多地”,“如来”是真的佛,“如来制多地”佛的塔。“正法”指的是灭谛、道谛的法,苦集二谛是世间法,灭道二谛是出世间法,“正法”指的是灭道二谛,灭谛道谛。“正法造经所”,印经的、刻经的地方。“现前经律论诸藏”,现前的经律论诸藏,那些藏,主要指的菩萨藏。“十方菩萨僧伽林”,那些十方的菩萨,那些贤圣僧了;“僧伽林”,包括凡夫僧。“若少若多施供养”,你对那些,就是对佛或者是佛塔,对正法或者造正法的地方,或者是经律论,或者是十方的贤圣僧,包括凡夫僧的丛林,这就是说,对佛法僧三宝,每天多多少少要做一点布施供养。“下至以身一礼拜”,最少哪怕你拜一拜,或者你“一四句偈赞三尊”,说一句偈赞叹三宝。“真实功德净心忆”,这样子的功德,要清净的心把他记住,这是每天要至少这么做一次。反正我们上殿,拜也拜了,皈依三宝什么东西都念过了,所以说在庙里边不会违犯的,如果你家里,很忙的话,工作很忙,这一天,头也没有磕,经、仪轨也来不及念,那么什么赞叹三宝的话,连四句偈都没有说,好了,一天一夜功课不做,一个恶作罪。“日夜空度皆不作”,一天一夜空过了,没有做,一点也没有做,“三业不供三宝罪”,那就是三业没有供养三宝这个罪就成立了。

  懒了不做这个不是好事情,一天没有做也是个染污的违犯,不信那就更不行了。“懒惰不信懈怠等,放浪违犯说名染”,假使你这些事情没有做,没有做是属于什么,属于不恭敬或者是懒惰,懒了不做这个好事情,一天没有做也是个染污的违犯,不信那就更不行了,懈怠跟懒惰是差不多了。那么这些,或者“放浪”,就是放荡不羁,这个倒不是懒了,他不在心,这样子违犯了,从这些心出发违犯的,有染污的违犯,这是重的。

  “误失忘念名非染”,这一条跟那个宗大师的有点不一样,其他的罪,忘记掉了,都是非染污的犯,而这一条罪忘记掉懒惰都是违犯。忘念的,宗大师这里也有,假使你忘掉了,并不是安心不做,或者是误失,这一天错过了,事情很多,忘了,或者是机会错失了,本来想做的,时间过了。我们这里也有,他们一些村子里一些老婆婆,她四皈依,白天忙得不得了,她想事情搞完了再念,事情搞完了,看看十一点半,第二天了,这一天就没有念了,没有念,怎么办?重来了。从一开始了,念了几万都不要算了,不算进去了,误失或者是忘念忘掉了,这些也是犯,但是这个犯不是染污心的犯,比前面轻一点,中等的。

  那么无犯,不犯。“狂乱失心无违犯”,心狂乱了,那个精神不正常了,那些的没有拜那就不算犯,根本精神已经失去控制了,那不好说了。

  “清净意乐欢喜地,恒常法尔供三宝,虽不恭敬而无犯”,假使得了清净意乐,什么清净意乐?证了空性,入“欢喜地”,登地以上,初地以上的,证了空性的,清净意乐的,那么,这样子的人,他天然自己不会忘记,自己会自觉地去供三宝,所以说这样子的人,他天然不会犯的,“虽不恭敬而无犯”,这话千万不要搞错,并不是说他因为心清净了,即使表面上不恭敬,也不算犯,不是这个意思,他就是说登了欢喜地以上的,得了清净意乐以上的人,他天然不会犯这一条,他总是多少多少会做一点的,绝对不会犯,这是宗大师的书里边特别强调。

  这里我们念一下,他说这是原文是这样子,《瑜伽师地论》“若已证入净意乐地”,假使登地以上的菩萨,“常无违犯”,他不会违犯的,“譬如已得净信苾刍,恒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他们天然不会违犯,经常会,法尔,自己会,不要人教,于佛法僧以殊胜的供养去供养,承事供养的。那么这些话宗大师特别强调不要搞错,“非说已得清净意乐极欢喜地,虽不供养亦无违犯”,并不是说得了清净意乐欢喜地,登了地的人,他心干净了,表面上不供养,也不犯,不是这个意思,“是说已得入彼地者,恒不弃舍供养三宝,故定不犯此恶作罪”,就是说登地以上的,他天然不会放弃供养三宝的事情,所以决定不会犯这一条。重点是他们登了地的菩萨决定不会一天空过,不供养三宝,不赞叹一句,不会的,并不是说心地清净了,可以不要做了。

  我们很多,尤其是现在学佛的人,他只要清净,干净好了,他说好事就不要做了。这个本来是“是心具足一切功德”,心地干净了,妄念去掉了,功德有了嘛,本来有的嘛!你去做它干啥?这就是以前宁波, 的一个老居士,他也带了很多的他的同修啊,他是个头子了,他就写信来跟我辩论这个问题。来了七、八封信,天天来,经常来信,一封信才回了,又来了,又来了,又来了,搞到七、八封以后,才解决问题,他才认识到。他修禅定,得了一点好处了,心里很舒服,他以为这是得到清净的本性,真如的功德得到了,他说外相的这些做善事就不要做了。那么,我跟他讲了很多,《菩提道次第》,经论引在后头。结果他来一个什么,这些禆谈杂论我是不看的,他说是小乘经。《菩提道次第》怎么是小乘经?他说是论,这是杂论,反正不是佛说的。后来我说《金刚经》你总相信吧?《金刚经》他相信的,《金刚经》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你空掉了,空掉了还不够啊!还要修一切善法。你说住在定里边,你还没有达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了,你说善事不要做了,你怎么说?你对《金刚经》相信不相信?后来他服了。

  那么这个东西,就是说很容易误解了,现在有人说,“自性具足一切法”,自性清净,本来具足一切功德什么东西。那么我就守这个心好了,把妄念去掉,心里边的光明出来什么的,那个功德不要做了。那么这样照你这么说,释迦牟尼佛三大阿僧祇劫头目脑髓都是白干的,释迦牟尼佛那么聪明的人,他做的笨事啊?不会吧!那你比他还聪明啊!不见得。所以你把经典没有学好,就不要自心作解。这些都是相似正法,你看看也象佛法,但它也不是佛的意思,你这样子,自己行了,还要教人家照他一样做,那不是害己害人吗?所以,我们说一定要强调要学了,学还要学的正知正见。你学了偏知偏见,或者邪知邪见,也糟糕了。

  所以说,归根结底,还要善知识。我们是根据海公上师的见。虽然我们学的比海公上师,不能抵一点点毫毛。但是他的见,总的一个框框,我们是在他下边学了那么多年,大概总不会超越这个框框,总的一个宗派见,大概是能够守住。那么这个是靠善知识的加持了,没有他的话,我们单是自己看本书,那还不会有。

  那么这里懒惰懈怠也是犯,因为这个事情要做的,你懒惰了懈怠了,你没有去做也是犯。除非你是忘记掉了,想做而忘了,或者是想做时间错过了,那么就非染,不是染污,但也是违犯,真正不犯怎么?狂了,发神经病了。那个倒不怪你了,但是你发神经病,你说要不犯,你发神经病也划不来吧?发神经病就修不起来,什么东西都完了。

  “能坏前说摄善法,广大上妙供养行。”这个说什么?就是你犯了这条戒的话,那么前面说的摄善法戒里的广大上妙的供养,你就破坏了这一条。那就是说,这也是说摄善法戒跟那个饶益有情戒的关系,前面我们说了,摄善法戒跟别解脱戒的关系。没有别解脱戒的基础,摄善法戒就谈不上。这里就勾一勾,假使摄善法戒的这一条你做不好的话,饶益有情戒的广大上妙供养这一个你也做不到,你这一条犯了,那个也决定也犯。所以能破坏前面摄善法戒里的广大上妙的供养,你若犯了这一条,那一条就破坏了,也就没有了。所以说这两个有密切关系。

  庚二 大欲无足贪着不舍

  第二条,“大欲无足,贪着不舍”,这是第二个恶作罪。“于诸利养等恭敬,大欲多欲难养满,不生喜足不舍离,是染违犯无非染。”这一条只有染污的违犯,不染污的违犯是没有的,要么不犯。

  不犯的。“生起乐欲勤断彼,作大精进起对治,而为猛利性惑遮,虽数现行无违犯,能坏少欲知止足,不贪名利求恭敬。”

  那么这一个,就是“大欲无足数数贪”这个,利养恭敬他这些东西啊,“大欲”、“多欲”,他的欲心很大,看到人家有什么利养,他要更好的,“多欲”,人家供养你,满你的愿了,还不够,最后还又要多。欲既大又要多,难养难满就不好,难养难满不是我们修行人做的事情。

  (13A开始)“不生喜足不舍离”。“不生喜足”,东西有了之后还不知满足,“不舍离”,也舍不得给人家。菩萨戒,你东西都可以有,不能自己得了不供养人家。菩萨戒,菩萨东西要越多越好,但拿来是供养人家的,不是自己要享受。自己求了很多,但是又舍不得去供养,舍不得舍掉。这是染违犯,这是上品的,重的染污的犯。但是这一条非染污的犯是没有。本来有三种嘛,一种是不犯,一种是上品的染污的犯,一种是不染污的犯。这里只有染污的犯。

  那么不犯,就是“生起乐欲勤断彼”,虽然是贪心很大,但是你生起一个心要把它断掉。“作大精进起对治”,自己晓得这个不好,很努力去对治它。但是,“而为猛利性惑遮”,猛利的性惑就是很厉害的俱生的那些贪心,俱生的贪心、很厉害的贪心他顶不过,你虽然是起了很大的心,要把它断掉,同时还很精进去对治它,但是这个无始以来的习气、这个猛利的贪心太厉害了,那么还是顶不过。“虽数现行无违犯”,虽然你这个贪心还会起来,但是不算犯,因为你在对治了,对治了你也下了功夫的,也不是说马马虎虎让它去,就是拼命对治,但是力量胜不过这个过去的烦恼习气,那么这是不叫犯,没有犯。

  但是,犯是不犯,犯戒的罪没有,但是性罪是有的。所以不要以为这是没有关系了,好象“我对治的,但是这个是我无始习气,我对治不了”。他又犯了,又去看电影去了。罪还是有的。那么你真正地是下了功夫对治的话,他仅不过是心里边按不下去了,他跑了去看电影是不会去的,这个到底不好意思。那么我们说这个不要以为“我只要对治对治就好了,对治不了的话没有犯了,没有犯戒”。我们说这个是大精进对治,“勤断彼”,在这个情况之下,还是胜不过烦恼,又犯了一些些,这个犯戒的罪没有,但是天然的罪还是有的,因果上的罪是有的,这个不能掉以轻心。

  那么这里就是说它有四个条件,一个是无喜足;一个是大欲,就是贪心大,有了之后还不满足;一个是贪利;一个是贪名闻恭敬。这四个东西随便你有一个,执了不舍,都是犯的,不要说全了才犯,有一个就犯。那么这四个里边,就是我们说你们标一下也可以,一个是大欲,一个是无喜足,一个是贪利,贪敬,那么你随便产生哪一个,执了不舍,那就是违犯。这是第二个。

  那么时间今天是到了,本来我们想讲开性罪那一个,因为昨天有人讲起。我们说你们讨论最好是根据我们讲过的,把那些意思都搞清楚了,还没有讲的,在前面都搞清楚之前提下,也可以提一提。但是重点还是摆在已经学过的东西。那些没有学的将来会讲,那么有什么问题在那个时候再提也比较好一点。但是你们既然碰到那个问题了当然也可以提一下,把重点抓住就是了。今天么因为时间差不多了,本来想讲那个开性罪的,讲不到了,明天再说。

  第十一讲

  上一次我们讲到四十六个恶作,第二个,布施度的两个。

  庚三 不敬耆德

  现在第三个“不敬耆德不好答”。这一科在我们这里是分两个,在这《瑜伽师地论》里边就是一个题里边分两科,违犯无畏施:一个是殊胜的境,就是大德,那些有身份的、有道德的;第二个就是一般的境。那么,我们这里就是拼起来分了两个:殊胜的境,就是一个是戒腊高的长老,一个是有道德的,这是尊长的那一殊胜的境;第二个就是一般的境。

  现在我们说第一个。“若同法中持戒者,腊长于己具功德,应生敬信兴谈论,起迎推坐表专诚。”这就是说,功德比自己高的,或者是戒腊比自己高的这些尊长之前,对他们要有尊敬,要恭敬。怎么恭敬?表现在要他们来的时候要迎接;好好地跟他谈论、问讯;有地方就让给他坐,把好的座位让给他。这是我们应当做的。“同法中”,就是同修行的人里边,同梵行的,就是出家的里边了。

  “戒腊长于己”,这个戒腊,这里注的“受戒之年”,实际上“腊长于己”,应当说是安居的多少,比自己高。这个“腊”是两方面说的:僧腊,就是什么时候受戒开始,这是受了戒之后多少年了,这是僧腊;戒腊就是受戒之后,不但是要看你什么时候受戒,还要看你安了几个居,这个一般照规矩按看安居来看的。在斯里兰卡那边上座部的,他们两个出家人见面之后,第一个就是问对方的居是多少,如果对方的居高于自己的,就向他顶礼,如果居比自己低的,那对方就向你顶礼。这是尊重戒腊。僧腊,一般说,却是没有这么严格。僧腊你再多,假使你出家了五六十年,一个居也没有安,你看到安过一个居的年轻比丘还得向他顶礼,因为他的安居有功德了。

  那么他的戒腊长于己,比自己戒腊高的,他也持戒的,有功德的,闻思修、戒定慧的功德都相当高的,那些尊长们来的时候,要迎接他,那么“推坐”,把好的座位让给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恭敬。那么假使他来的时候,要好好地问讯。“生敬信”,生起恭敬的心,信仰的心,跟他好好地谈。这个谈,不是乱谈,就是问讯了,起居怎么样了,好不好了。或者他有什么问你,好好地回答。这是对尊长的殊胜的境。

  庚四 他来问语不善答

  下边一个就是一般的。“乃至他来谈论事”,这个其实两个是连的,所以说他话里边也连起的。假使他来,一般的,这是指一般性的,“来谈论事”,谈论,跟你谈论一些事情。“询疾庆慰作请问”,或者是问病,或者是有什么事情来安慰安慰他,或者请问什么事情。

  “憍慢嫌恨怀恚恼”,那么这个总的来说,假使你有憍慢的心,怀了这个瞋恨的心,怀这个恚恼的心,你这样子,就是心里是有憍慢的烦恼在里边,然后起瞋恨心、恚恼心,这样子对他,或者是不恭敬,前面的那个,或者是人家问你,不好好地答。“酬对发言不称理”,“酬对”,他有什么事情问你,你跟他说话的时候,故意说一些不合理的话,那么就是“不称理”。“不称理”就是不合道理的,不顺佛的教理的,颠倒的话,这是有犯。“是名有犯亦称染”,这是重的,有染污的违犯,因为你心里先有这个憍慢,对他来问,讨厌他,心里恨他,不高兴,对他乱说一通,这样子是犯。

  “若非烦恼由懒怠,妄念无记犯非染。”假使你是由不是从烦恼心出发,就是没有前面的瞋恨心、嫌恨心,嫌他讨厌了;或者是恚恼心,心里烦,怕烦。那么这样子,不是这个心,那么你或者是“忘念”,自己说话的时候,自己也搞错了,那么“无记”,心里没有什么,弄不清楚,这样子说了不合理、不称理的话,那就是犯也是犯的,但是没有染污,那么就是轻一点。

  这两个是合起来的。前面的你对他,“兴谈论”,“生敬信”,“推座”,“起迎”。假使你不起来,不迎接他,不推座,好的座不让给他,假使由烦恼的心,就是说憍慢所致,就是你对他有憍慢心,讨厌他,嫌恨的心,恚恼的心,起烦恼的心,心里起不高兴的心,这样子不推座、不迎接,这样子也是染污的犯;假使你是懒惰,人家来了,你也不是心里憍慢他、也不是嫌恨他、也不讨厌他,就是懒,不动,这个有不有犯?有犯。但是没有染,就是稍微轻一点。

  我们现在呢?就是恐怕现在的人都是慢心大,看见尊长来了都不起迎,径自地坐在那里,动也不动。你说他是烦恼吧,他也不一定烦恼,他就是养成习惯了,他好象无所谓。这个戒里边是不准的,是违犯的。就是在社会上,我们以前解放前,在公交车辆里边,看见老人上来、病人上来、残废的上来或者妇女抱孩子的上来,大家都让座的。现在的人也是道德品德低下了,所以说这个风气也染污到僧团里边,因为僧团的来源还是从社会上来的。他们看见老的来了、病的来了、残废的来了或者抱孩子的来了,他把头往着上面看看,只当不知道,甚至于看了你,他脚翘得高高的,不起来。这样子的,没有这个德性,社会上也没有德性,在出家的人里边,受了菩萨戒后,就是犯了一条。

  但是不犯的也有。“身遭重疾心乱狂”,假使你身上害了重病,这个里边要看重病轻病,感冒咳嗽这些小病,还得要照规矩做。重病动不得了,那你不起来迎接或者他问你话,不好好回答,这个,你没有气力了,你不能仔细说了,那么这是不犯。“心狂乱”,精神错乱了,当然不犯。

  “睡眠他方生觉想”,你睡在那里,他以为你是没有睡着,那么他跟你说话,或者他来了,你没有起来迎接,没有好好回答他,这个也不犯,但是不好。不过,你睡着了,不知道,也不能说是违犯了。

  “为他宣说论决择”,你正在为他说法,或者正在与人家辩论一些道理,那么人家问你的话,不回答,或者不起迎,这个都不犯。

  “属耳听法他谈问”,或者,你在听法,正在听人家讲法,或者人家正在跟你谈一个问题,那么人家来问你其他的话,暂时不回答,有什么人来了,暂时不起迎,这个也不犯。

  “为欲将护说法心”,有的人正在说法,你如果看见人来了,站起来迎接,给他礼拜了什么了,那说法的人就心里不高兴,怎么你听了一半站起来了、搞起来了,把人家心打乱了,这个不好。所以,将护说法的心,使说法的人,心不要起那个烦恼的心,就是人家来了,也不起迎,人家问你话也不要说。在讲经的时候,不能说话。我们说世间上的电影院公共场所尚且不能说话,何况你在说法的法会上,或者其他的法会,都不能说话,这是僧的威严之下你不要随便。

  “或欲方便调伏彼”,这是对方他有过失的人,你要调伏他,使他改正过失,那么他来问你的话,故意不回答他,使他知道自己犯过失了,要好好地自己忏悔。这样子,当然了你要是知道不回答他能够产生这个效果的,才这么做。

  “僧制”,僧里的制度,正在说法的时候,正在做佛事的时候,你不能站起来迎接了,跟人家说话了,那不行的,这是僧制,你要保护,维护僧制不能说。或者,“将护多有情”,正在法会的时候,你“哇、哇”跟人家说起话来了,人家讨厌;人家或者正在拜忏或者什么,你一个人站起来给人家作礼,迎接他,说话了什么,那个是大家心里要嫌恨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可以“不作酬答而无犯”。在这些情况之下,即使不回答他,或者不起迎或者是不推座等等,不犯。

  那么这两个戒,一个是对尊长的,一个是人家问你,不好好回答的,这两条戒假使违背了之后,在将护他心这个饶益有情戒里边就违犯了这一条。前面一条,就是“第二大欲无足(贪着不舍)”,假使你违犯这一条,就是别解脱里边的,律仪戒里边的少欲知足,不贪名利求恭敬,这个戒就违背了。所以说,我们这个摄善法戒了前面跟这个别解脱戒、摄律仪戒联系的,后面又联系到饶益有情戒,这三个戒都是有互相的关联的,坏了一个,就其他的也要坏。那么根本的还在别解脱戒,所以别解脱戒持不好,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决定做不好。

  那么前面那一条,他是“大欲无足”,我们比丘,尤其是出家人不要贪名、贪利。居士来了,不能要这个要那个,这个都是对戒律不清净的,我们这个要注意。你自己用东西,常住里会给,常住里没有给的,过分的不需要的东西不要向居士要。你自己要的话,你自己想办法,对家属或者亲戚朋友,这个也可以。你跟那些陌生的居士、一般的新信居士,你要多了之后,人家不敢来了。跑到庙里来,这个也要,那个也要,“我又不是大财主,我不给你们嘛,对你们僧人不恭敬,给了你嘛,自己也受不了”,只好不来。你把人家善根断掉了,这个有罪的,菩萨戒里也不许。

  庚五 延请不受

  那么“第五延请不受”。“他来延请往家寺”,他来请你到家里或者是到寺院里边去,其他的寺院里边去,干什么?“奉施饮食资生物”,这是人家送的,人家供养的,可以受。我们说,比丘,总是不要去多求,也不去向人家要。人家布施你了,你就看情况,可受的就受,不能受的就不受。我们说乞食,我们比丘只有一个,就是乞食是自己去的,其他的东西都是人家拿过来供养的。那么乞食的时候,不能说我要这个,要那个,不能开口的,人家给你什么就拿什么。钵里人家给你的,你最不要吃的、讨厌的东西,你也得要拿回去,欢欢喜喜拿回去,不能嫌不好,把它丢在地下,这个完全要不得。比丘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这个要注意。比丘为是要维持生命来修行了,所以说饮食也好,衣服也好,这是为了修行的需要才要的,不是为了吃得好、穿得好、搞得舒服,不是为这个。如果你要求舒服,要什么好的话,这个原则上就违背戒律了。

  “憍慢嫌恨恚恼心,不受不往是名犯。”那么,人家布施你的饮食,布施你的资生具,那是可以受。但是,人家好心布施你,你以憍慢的心,自己看不起它,嫌它差,或者嫌他这个人,讨厌他,或者是其他的原因,以嫌恨的心、以恚恼的心,不受;人家供养你,不要;甚至于人家请你到那里去吃饭,你不去,犯!但是,有其他原因不去,那个可以,后边要说。你就是以嫌恨的心,以恚恼的心,这个心的来源就是憍慢,心里的憍慢所致,根本的烦恼,憍慢产生这个事情的嫌恨心、恚恼心,这样子,不受请,不到他那里去,这是犯菩萨戒。假使你这是犯了,是有染污心的,染犯,有染污的犯,重的。

  “怠懈忘念无记等,是名有犯而非染。”假使懈怠、懒惰或者人家请你,你忘掉了,或者无记心,也不是讨厌的心不高兴去,那么这样子,也是有犯的,但是没有染污心,犯而非染。

  那么下边,就开了不犯的。“无违犯者有病疾”,假使你有病,人家说打千僧斋,你害了重病,当然可以不去。“无力”,你或者是因了病,没有气力或者这一段时间你身体非常之虚弱,走不动,过去都是要靠两个脚走的,那么现在当然有交通工具了,要好一点,那么可以去的还是要去,走不动的,那个路太远了,当然你就算了,不去了。“心狂”,精神错乱的时候。

  “处悬远”,太远了,你说这个地方要请你去,路远得不得了,你几天赶不回来的,把自己时间荒废了,那就也不去也可以。“道路险怖”,这个道路危险的,有狮子、虎狼等等,或者有土匪,那么你不去也可以。

  “调伏彼”,这个人他有过失,你故意不去,使他知道自己有过失,要调伏他,这样子,你不去,为了摄伏他的原因,这个也可以。但是你不要为了私心,从私心出发来报复,这个不是了。报复心不去,或者他以前对你不起,这一次他请你,你故意不去,这是报复心,不是调伏,不要并为一谈。调伏的心是为他好,为了他要改正,你使他知道你这一次不去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他犯了什么过失了,所以不来。那么你自己想一想,所以请不到的时候是由于自己有什么什么过失,那么自己改正。知道他有这个改正的可能性的,然后你调伏他,不去,这个可以。以报复心不去,不行。

  “修诸善法无闲暇”,你正在修其他的善法,或者是这里有法会,或者是自己在修定,或者修四加行,很忙,时间抽不出来。你一出去耽搁的话,一去几天,那个自己的修行要荒废的,前面说过的,做个事情利他,“法衰”(前面“利他正方便”,“自法衰退不应为”),法上有衰的,那就不能去的,这些事情也可以不去。为了要修善法,你自己没有工夫去,那个可以。

  “欲护善品无暂废”,你正在修加行,使它不要停下来,那么你也可以不去。

  “或为引摄希有义”,你要“引摄希有义”,假使你正在修定得益的时候,或者你正在求一个甚深希有的法,正在看得有劲的时候,那个时候你可以不去。

  那么你要是“所闻法义无退失”,你听的法,学的道理,不要使它退,你一去的话,耽搁时间了,会把你学的东西要忘掉的,那不去也可以。

  “论议抉择亦如是”,你正在论议抉择那些道理,不要给它退掉了、忘掉了,那么你这个法会,或者其他的请,你不去也可以。

  “知他损恼心诈欺”,知道他是一个不怀好心来请你的,“损恼心”,叫你去的时候,就是故意要给你找一点烦恼,找一点事情给你干干,知道你在用功,故意打你的闲岔;或者是欺诈心,以不诚实的心来叫你去的话,这些不去是可以的。

  还有是,“或护他心护僧制”,或者,你去了之后,对有一些很多的一些其他的人有看法的,要嫌疑的,那么你不去也可以。假使我们说比丘,比丘尼庙子里边有什么事情要请你去,你一个人不去可以的。为啥?你去了,经常往比丘尼庙走,不好,人家要嫌疑的;或者是女人家里等等,凡是人家要嫌疑的地方,你不去是可以的。“护僧制”,僧里边有制度的,假使这个居士,他是作了羯磨的,就是说他做的不太好,这个居士有犯了什么过失,大家不要他那里去乞食。他那里一段时间当中,大家不要去的,那么他来请你,不去,可以。这是僧的制度,你违背僧制而去就不好了。在这样子情况之下,“不往不受犯无成”, 这样子情况,他请你,你不去,他供养你东西,不受,这没有犯。

  所以说,我们说菩萨戒里边开遮持犯一定要知道,你如果不知道开遮持犯,假使说你不知道这些是无犯的,你就是个不去,你明明是心里,这里还有很多事情在那里,你不知道这是无犯的,你说我不高兴去,那么你就不行了。你明明知道这是开的,你不去,那是无犯。你这个嫌恨心或者就是不高兴去的心,这样子就是你条件可以开,但是你心不对,你也不知道这是可开的,你糊里糊涂不去,这个不能说一点也不犯。所以说开遮持犯一定要知道。知道是不犯的,你不去可以。

  庚六 拒他施予

  下边是人家的供养你不要。前面一个是请你去供养,这个是他拿来的供养。“他持种种生色类,摩尼真宝财利具,殷勤奉施拒不受,违犯舍置有情意。”他拿来种种的“生色类”,在原文,《瑜伽师地论》里边,他拿来种种“生色可染” (《菩萨戒品释》卷五 十),他这个“生色”,就是“生色可染”,可以染,使人生起贪心的、染污心的,那是什么东西?就是这些宝了,颜色非常之好的,非常之光洁的,可以使人生起贪爱心的那些东西,就是极好的东西了。反正说,人家好的东西供养你,这些好的什么,摩尼宝、珍珠、那些宝石,还有那些财利,好的东西,工具、各式各样的用具。他很殷勤的心来奉施,供养你,拒不受,你以什么心不受?嫌恨心、恚恼心,跟前面一样,以这样子两个心拒绝不受的话,违犯,是有染污的违犯。

  这个违犯就是什么?“舍置有情意”,你把有情舍在一边,就是不饶益他。你受了他的供养,就是给他培福。

  你们不要看到受供养是好事,受供养是背包袱,他的东西供养你了,这个包袱是你把背了,他就靠这些供养,他得他的福报。你要给他消灾、要给他培福,你要花很大的代价修行,如果你不修行的话,“白衣生天,比丘入狱”,这是末法时期的现象。为什么白衣生天?白衣以恭敬的心供养你好的东西,他供养三宝,供养僧人了,他得福气,他可以生天,他就是其他不修行,单凭这个供养的心,就可以生人天。但是你,假使比丘的话,如果受了人家的供养,不好好修行的话下地狱去还债。

  我们昨天很多人请了《僧护经》,当然这个经一般说,在家人不适宜看的,所以我们在家的没有给。那么准备要出家的,我来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先看一看。这个经里边就是讲了很多,要是受了那些利养,你起一点点贪心,那就是受很大的报。

  这个里边好象有一个,大概意思记不起来,大概有一个沙弥他摘寺院里的果子,果子采下来之后,分了常住的僧人,分完了余下七个,他就供养他的师父。结果就是这个七个果子,这个数字很小,但是僧人的财物,他供养之后,后来就是下恶道,地狱,怎么怎么经了很多的时间,最后,做了个非人,就是药叉、罗刹之类的,他还有不晓得什么,后来身上还有很大的残余的报,非常苦。这个就是,这个七个小果子,想想看并不是很严重,但是果报有那么大。凡是僧众的东西,这个很严重的。那么你供养的福报也极大,如果你浪费,我们这里要提一下的电灯,希望大家晚上大家不用了之后,早点熄掉它。除非佛前点一个灯——长明灯,不熄的。我们的电费不小。

  (13B开始)……居士,他们都是从他们生活的费用里边节约下来的。这个上海有一个俗话就是说,“牙齿缝里挤下来的东西”,自己少吃一点,给你挤下来供养你的,你如果浪费用的话,这个果报之大也可想而知。大陆上没有大老板、没有大财主,那么都是大部分是拿工资过生活的,有的是甚至家里很穷困,他自己不受用,来供养三宝。

  我们温州就有这么个居士,家里小得一点点大,妻子儿女尽跟他吵架,说他不会赚钱。他自己也是为了修持,没有去动脑筋做生意,有的时候还要节约他的经济,虽然数字不多,但是还要经常供养。像这样子供养的钱,你想想,我们要浪费了,怎么背得起?

  “怠懈忘念无记等,有所违越而非染。”这是懈怠心、忘记心、无记心,以这样子的心违犯的话,有犯,但是不是染污的犯,不是最重的,是中等。

  下边是不犯的,“受已生贪防彼悔”,假使你受了这个东西,你会生贪心,因为太好了,你拿了这个东西生贪心的,不受可以。那么我们说生贪心,不要说一般的出家人,悟达国师那么大的修行,他碰到一个沉香床,也生了一念贪心,那个冤家就……,人面疮就冒出来了。所以说,你假使自己知道这个东西拿了之后会生贪心的,不受是可以的,不犯。

  “防彼悔”,假使这个东西太值价了,他一时起了供养心,他看了什么书,人家一劝,他心里,“好,我供养了”。但是他后来可能要悔的,而且你知道他肯定将来要悔的,那么这样的东西,不受,可以。

  “施时迷乱后当贫”,假使有的时候,他脑筋不清楚的时候,供养你很多东西,他把家里什么东西,都拿给你了,这个你能不能受?不能受。他脑筋不清楚了,以后他家里还要用的东西,他都拿过来了,你怎么行!不要受,不受可以。

  “后当贫”,有一些居士,这个居士我们说有的,他就是供养心生起来了,供养大得不得了,不管自己有钱没有钱,全部供养了。供养之后,我们知道他供得太多了,将来会受贫困的苦,那么这样子的布施也可以不受,也可以。这是讲,我们说都是从慈悲心出发的。他以后供得太多了,将来他自己生活成困难了,这个我们要照顾他,就不要受那么多,或者少受一点。

  “知是三宝僧伽物,或屡盗取多过患。”知道这是三宝的东西,那么人家三宝东西拿给你,你不能受了,三宝东西,就是人家供养你也不能受。或者是,有些东西是偷来抢来的东西,那么你这样子东西你不要,可以不受,为什么?受了之后,“多过患”。你受了这些东西,将来知道要产生很多的过失的,很多的麻烦的。“杀缚摈罚多嫌责”,就是或者杀,或者缚,或者摈罚,或者是多嫌,要受诃责的。那么这是有两个解释,一个就是说,他抢来的、偷来的东西供养你了,那么这个东西如果被人家发觉了,那个偷的抢的人会给人家杀头或者是绑起来,关起来,或者摈罚或者驱逐出境的,或者是要嫌骂他,要诃责他的,在这些情况之下你不受他的,也可以。第二个解释就是说,这些东西来源不清净的,将来你拿了之后要遭冤枉的,甚至要把你抓起来,杀、缚、摈罚、嫌责,那么这样子东西拿来有过患的,有后患的,不受,可以。除此以外,都要受。

  “违拒不受皆无犯”,像这一类,前面这一类开许的,不受,没有违犯。

  那么这两个布施,一个是延请不受施,一个是拒他布施,这个在《瑜伽师地论》里边,这两个也属于一个题目的,一个题目里分两种:一个是请的去的,一个是他送过来的。总的他是说一个,“不为他作布施”,他们说五个了,我们说七个了,那么这两个他是合起来的。这两条戒“能障他福田”,这一条跟前面那一条,如果你违犯的话,跟饶益有情戒里边作他福田,为众生作福田的那一个,这一条就违背了。所以说这个虽然是摄善法戒,但是你这两条犯了,饶益有情戒也就坏了,这一条也坏掉了。所以说这两条戒里边,这两类戒都有一定的联系的。

  庚七 他来求法不施予

  下边是“他来求法不施予”。求法,法布施了。“他来求法怀嫌恨,恚恼嫉妒不施法,或作变易染违犯。”人家来求法,你心里有嫌恨心,讨厌他的心、恨他的心;或者恚恼心,心里烦、不高兴;或者是嫉妒,不施法;或者变易,有染的违犯,重的。那么这里我们就要分析一下了,他来求法有两种,一种是请你给他说法,或者传法;一种是他要求经典,法宝,那么要求,这样的都叫求法了。如果你有嫌恨的心,或者恚恼的心,讨厌的心,心里起烦的心,那么不给他,违犯。

  妒忌,一般我们说作法师的人,这个要注意。一般人,有些普通的经书,大家有的不稀奇,有些是很名贵的、稀有的,甚至很是这个很甚深的,求不到的经,人家跟你来求,给不给?看你们给不给。你妒忌心,“哎呀!这个经我给了他之后,他学了这个法,开了智慧了,他超过我,我的名声被他遮掉了,不给”,这个要不得,这是犯菩萨戒。妒忌心不能有。如果下边其他的开许的条件不犯的有,下边要说。

  哪些情况可以不给?假使你以妒忌心出发,殊妙的法,或者就是传法也好,某些法你认为是很稀有的法,人家来传,这个人不是我们庙里的,或者这个人不是我的系统的,不给,不传给他,妒忌。这些他那一个法传了,他就出了名了,好了,我自己糟糕了。自己的徒弟,舍得。他徒弟出名了,好象孩子一样的,家里只传私人的,不传外的,这个佛教里边绝对要不得!佛教就是平等,不能起这个亲疏的想。那么你因为妒忌心,不管你是什么情况,求法也好,求经典也好,不给,这是犯戒。

  “或作变易”,本来跟他讲经的,或者答应他什么的,后来变了,因为这个人又产生什么情况了,前面说的话作废了;或者讲了一半,不讲了;或者这个法准备要传的,后来有什么情况下,不传了,不给了。这些总是掺了烦恼心了,对这个人有看法了,不饶益他了。或者这个人对你这个,对你个人有什么不利了,或者想到,前面还没想得周到,这个人他来求了,答应他传法,或者答应他经典,但是后来一想,“哦,这个人将来学了之后会超过自己的”,后来不给了,讲了一半不讲了。这些都犯戒。

  “怠惰不施犯非染”,假使你是懒惰、懈怠,没有给,这是犯,但是不是染污的犯,稍微轻一点。

  那么下边就是开不犯的,不犯的也有很多。“身病或法未通利,方便调伏无违犯。”自己有病,人家叫你说法,你这个自己病在床上,气力没有了,那就可以不说,不犯。自己法没有“通利”,这个法你还没有学好,或者没有修好,人家要你传要你教,这样子不教可以。为什么?自己都没有搞清楚,你去教人,教错了,那成问题了。“方便调伏”,对方是有过失的人,你要调伏他,知道他自己认识错误,那么你可以暂时不给他,这是可以。

  那么还有一种,下边就是“伺求过短无诚心”,他不是真心求法,他就是要你说法当中找你的岔子,这是外道最多。外道就是叫你说、说,说到里边他发现有些毛病,就来跟你辩论。那么找你岔子来驳掉你了,那么像这个情况,不给也可以。

  “无诚心”,求法,我们说有一定的仪式,要恭恭敬敬的。我们以前求一本《戒定慧基本三学》,要到上师面前去磕头顶礼,然后才求到。我们现在几块钱哪个都可以请,这个实际上,对法来说好不好?普遍流布是好;不恭敬,不好!所以说,法,我们现在说赠送处大家印了那么多书,到处散,初机的书,那些保护动物等等,这些无所谓。真正讲佛法的书,到处散,功德里边还有过失的,如果这一方面不是求的。当然,你写信来求,诚诚心心地求,给你寄去是可以的。人家又没有求,他又不一定要看,你“啪”送过去了,这个不好。法是要求的。不像什幺什么教,他管你要不要,把你拉住,把书给你,给你说。我们不是这样的,不求不给的。那么没有诚意的心来求法,也不给。

  “以恶威仪”,不合说法的规矩。你要请法或者要传一个法,一定要有一定的仪式;不如法的仪式,“恶威仪”,就是那个不恭敬的样子,不给他也可以,不犯。“无羞愧”,这个不是法器,他没有惭愧心的人,你给了他,他用不来,那不能够受到法的……,不能受法益的,这些人不给也可以。

  下边“钝根根性未成熟”,那个不给他都可以。“于广教法难持受”,广大的教法教给他,他持不了的,那么暂时不给他也可以。“或生违缘诸怖畏,不起信解生邪见”,或者,你给了他之后,产生违缘,或者产生一些怖畏。假使你甚深的法,对某些根机差的人,你给了他之后,他害怕,前面讲过的甚至会退菩提心,像这样的人不给可以。“不起信解生邪见”,某些法,人家给了他之后,他不能起他的信解,甚至会产生邪见的,那么你不给也可以。“增长邪执”,他本来有邪执,这个法你给了他之后,正配他的胃口,他就执了一端,就增加他的邪执,那些也可以不给。

  那么这里边,我们说,我们以前在年轻的时候,密勒日巴的这个传我是不大敢宣传的,也就是怕这个,因为里边很多东西了,有些根器差的人,他会产生一些想法,你们佛教里边这么折磨人的,那么要产生一些想法。另外一点,密勒日巴成就的时候,开许吃酒。这个在一般的人也会产生,“哎呀!你看,密勒日巴吃酒了,成就了,我们也吃酒吧!”这个也产生一些邪见。所以说,我对那些书一向是从来不大推荐。

  那么如果你是那个根器,他把里边好的接受了,也知道密法里边,在某些情况之下需要这么做的。你不是那个情况,你怎么吃酒?所以说你,如果明白道理的,给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也可以。假使你是根器是差的,你不但是不能生起好的,好的地方他又没接受,那些坏的地方顺着他习气的,顺着他的这个烦恼习气的,他就马上就吸收过来了,增长邪执,那个就不好,那些人就不给他也好一些。因为这是甚深法,密法里边的稀有法,不是那个根器,不给没有关系的。

  “绝听受”,“增长邪执”,生了邪执他以后其他的法不要听了,这下拿了这个满意了,够了,那不好。

  “多生非福致衰恼”,你这个法给他之后,那个听了法的人,他生了“非福”。这个“多生非福”,就是说要做很多的坏事。那么“衰恼”,就是说,恼坏就是将来要堕恶趣。就是衰恼这两个东西了,在《瑜伽师地论》里边,“衰损”是一个,“恼坏”是一个(《菩萨戒品释》卷四 一三),至于颂里边把它合拢来了。如果你不参照论的话,“衰恼”你以为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衰恼就完了,这是两个东西,衰损,损害的损,恼坏的恼、坏,两个东西。就是“多生非福”,就是要做坏事的,这个法你拿了去做坏事的,象那个《密勒日巴传》那些不是根机的人,他本来烦恼心重的,他可以拿了去作他饮酒的借口:“你看密勒日巴吃了还会成就,我们怎么不吃?我们也要成就嘛!”这个衰损,这是衰损。“恼坏”,就是说你因为做了这些不好的事情,非福的事情,将来会堕恶趣,恼坏。你要避免他这样子的,那你不给他可以。

  “得法在手妄传布”,有些人他一个法拿了去之后,不是去修的,拿去卖钱的。到处宣布,我有什么法,我给传你法,你要好多钱供养什么东西。或者是得了法之后,他倒不一定在钱,要名,到处乱传,不是那该传的人,也传。那么这个不给他法也可以。

  那么我们这里要附带说一下的,你们传到《四加行》了什么法的,在这个上师没有允许之前,只能自己修,不能传人。我们以前就是,两个沙弥,才出家的,他学了法之后,跑到这个高枧村来,就教起居士来了。这个东西你自己修都没有修多少,不要说修成就了,自己修还没开始修,去教起来了,“妄传布”,这个就是……。所以像这些人,照规矩,严格的话,是不要传他法的。我们传法现在是都是太慈悲了,照规矩的话,我们传法要看,要简别一下,哪些人可传,哪些人不能传。像这些妄传布的人,不能传。还有一些,法不晓得传了几十道了,又不修的,这些人也不能传的。你不是那个器,就是传了法,一次一次传,传一次拿一本书,传一次拿一本书,拿了好几本书去了。结果,一点也没修,那你传了干啥?所以这样子人你也不要传。我们慈悲还是有个界限。乱慈悲就是对法的不尊敬,要产生不好的影响。这一类的人,不说,不犯的。

  所以前面说,哪些情况之下,不给,人家求法不给,犯;那这一类那么多情况之下不给,不犯的。所以说佛教是辩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非此不可的。这是求法的问题。

  布施,七个都讲完了。障施有七嘛,这个障碍布施度的有七个法,这个七条都是违背摄善法戒的。那么假使这七条不犯的话,布施度就容易圆满。

  己二 障戒者有九

  那么下边障碍持戒度的,尸罗波罗蜜多,违犯的有九条。

  庚一 瞋恨恶人不作饶益

  “第一瞋恨恶人不作饶益”。“舍破戒人不饶益,嫌恨恚恼心厌弃。”那么对犯戒的人,心里讨厌他,恨他,不给他作饶益的事情。以什么心?以嫌恨心……。反正这里基本上都是这两个心:嫌恨的心,讨厌他恨他的心;恚恼的心,习气烦恼的心,瞋恨心。“厌弃”他,就是这个人我不度。很多人这样的。发菩提心要度尽众生,“发菩提心很好,一切众生我都愿意度,就是这个人太坏了,我不度他”。这个,你菩提心没有。一个也不能除开。最讨厌的人第一个度。

  释迦牟尼佛以前,那个歌利王割截身体,一刀一刀割,痛得不得了。他问他:“你恨不恨?”他说:“我不恨,我将来第一个度你”。为什么?你坏的人我先度了,你可以少做坏事,好的人你慢慢度,他反正不做坏事的,做好事的,慢一点不要紧。越是这个暴恶的众生,越要先度。后来就是憍陈如比丘,五比丘里边第一得度的憍陈如,就是他以前歌利王,这是佛有愿在先:越是暴恶的人,越要先要度他。而我们凡夫就不行了。你这个人不要说是暴恶,对他自己有什么做损害的,就是看了讨厌,“其他的人我都可以度,你,我就不度的”。这个跟佛差了好远了。凡是以嫌恨的心、恚恼的心,厌弃他,不作饶益,不度他,那么这是犯一条戒。

  “造恶犯戒具苦因”,这里说为什么不能舍弃他?他造恶、他犯戒,正是他造了很多的苦因,将来感恶道之苦的,那么这样子的人,他就是地狱里的已经这个挂了号了还没进去的人,名字都登记好了,将来就决定是地狱恶道的人了。那是非常可怜的人了,应当要救他的。对这些人,要应当给他施怜愍,要可怜他。

  “由彼暴恶不饶益”,因为他暴恶,不饶益他,那么是违犯,而且是染污性的违犯。这里我们说什么叫“暴恶”,什么叫……,什么叫这个“犯戒”?“暴恶”,根据宗大师的解释(《菩萨戒品释》卷四 一四),“暴恶”是指无间罪的,“造无间罪”等这一类重罪的人;那“犯戒”,“犯根本戒”的人,反正我们说那是最坏的人了。最坏的人我们不能舍弃他,那么其他的就不要说了。

  那么为什么不舍弃?几个原因很简单了。一个是他坏,他要做很多坏事,不但是恼害众生,还要自己受很大的苦。这样的人要怜愍他。“由彼暴恶不饶益”,那么假使他是因为他的暴恶,就是他犯……,这个暴恶就是他写了一个了,因为颂这个字有限了,不能全部写,这里的对象,我们说根据《瑜伽师地论》里边对象,他就是一个是暴恶,一个是犯戒。暴恶是造五无间等罪的,犯戒是犯根本戒的人。那么这里颂里边他就是穿插了。第一个,“舍破戒人不饶益”,强调的“破戒”,后来又来了个“暴恶”,实际上这两个是平的,前面是个破戒,后面是个暴恶,也把两个意思包完了。那么我们假使不看《瑜伽师地论》的话,就会认为暴恶和犯戒就是一个东西,那么《瑜伽师地论》宗大师的注解,就是暴恶是犯无间罪,犯戒是犯根本戒。这个内涵要搞清楚。那么这样子的十恶不赦的有情,我们也不能舍弃他,还要作饶益。如果你不饶益他的话,犯一条菩萨戒。

  “若由怠惰性非染”,假使你是懈怠、懒惰,或者是忘念,忘掉了,这个犯,但是,不是染污的犯,这个性是不是染污的,不是染污的犯,但是也是犯。

  下边是不犯。“设心狂乱施调伏,将护他心护僧制,方便弃舍而无犯。”但是另外一个不犯的话,你是调伏他。因为他是犯了大戒了,犯了无间罪了,你什么都去迁就他,他自以为自己还没有什么大过失,不知道悔改。你某些地方,你就是给他一个惩罚,那么有些事情故意不饶益他,那么使他悔改的,这个是可以。“将护他心”,方便调伏了。

  假使“心狂乱”,第一个狂乱,假使自己心正在不正常的时候,那么当然了什么都不犯的。反正神经病是不犯戒的,世间法律也有,神经病不犯罪的,你做了什么刑事犯,不犯罪。那么佛教里也是,神经病人做了什么事情,不能摆在犯戒里边,因为他是神智不清楚了。

  那么下边“施调伏”,就是说为了调伏他,那么可以暂时不饶益他,可以。假使我们说僧团里驱摈,这个人他做了很多坏事,那么做了够格了,根本的犯掉了。你如果留了他在这里,他享受檀越的布施,他要受很多的非福,将来下恶道受报的,那么把他排出去,不是讨厌他,是调伏他,叫他是悔改,或者是使他不受苦报,那么叫调伏,这个是不犯。

  “将护他心”,如果这个事情做了之后,很多人会起讥嫌的,那么大多数人的讥嫌心要护持,不要使人家生讥嫌,那么就可以暂时不饶益。或者“护僧制”,僧里边有这个制度,列好规矩的,某某的人要该怎么处罚的,你不能是拿东西给他吃了什么,你给他同情他了。假使这个人犯了僧里规矩,大家是来一个,开一个羯磨,默摈,不跟他说话,那么你一个,偏偏你一个人跟他说好话什么什么,你什么,你跟僧团顶起来干,你违犯僧制了,你不行的。你不要这样讲私人人情。僧众的处罚是要他改过。你这么一去讲好话的话,他就不改了。他将来受的苦报你都要,要你负担的,你不要自以为是慈悲了,这是害人了!所以说,我们佛教的慈悲跟世间上的慈悲完全不能够划等号的。真要调伏他的时候,你就是要现大威德相,要降伏他,要使他悔改。人家的僧制要调伏他了,你偏偏给他做一些利益的事情,那你第一个是违背僧制,违背僧的意志、僧的制度;第二个,你是害他。像这样子情况之下,“方便舍弃”,不作饶益,没有犯。那反过来,你去做了,还犯了。做了你犯,不是犯这一条戒,是犯僧制了,犯那些其他的规矩了。

  所以,我们作出家人,僧团里边五年学戒,就是要学这些,别解脱戒、菩萨戒等等都要学好。你不学好的话,你糊里糊涂,你还以为自己来利众生,实际你在害众生。所以说,愚痴的人不能利益众生。戒不学好的,终身不离依止,什么都要听话,依依止师的话办,你自己不要乱作主张,你没有学好。没有学好你去乱搞的话,不但不是饶益众生、度众生,在害众生,把众生推到恶道去。不学是不行的,自己没有学好,就不要乱搞。

  庚二 应同声闻共学之遮戒

  “第二应同声闻共学之遮戒”。声闻乘里边的,菩萨戒有些必须要学的,不要说这是二乘的,我们大乘菩萨不学,不行。那么这里边都是很辩证的。下边一个,大乘跟二乘要有区别的,某些是不能照他做的,那么这两条是一对。

  先说第一个,应同声闻共学的学处,遮戒。我们说,佛的戒律,一共是三种可以说,大概地说,可以说三种,一种是性戒,性罪是自然的规律,你犯了之后决定要受恶报的;一种是遮罪,遮罪里边分两类:一类是防止有情讥嫌的,一类是声闻乘为了自己成就,解脱、涅槃,要少事少恼,要专门修行,要放下一切事情的。那么这两种遮罪,你前一类的遮罪,防止人家讥嫌的遮罪,菩萨戒同样要受,而且受得比声闻还要严格。那么后一条,菩萨要广利众生的,声闻乘为了自己成就,可以不要干事情,专门是一个人用功,这一条菩萨不要去遵守了。菩萨要做那些广大的利益事情都要做,你少事少恼反而犯菩萨戒。

  那么先说前一条,“声闻律中性罪外”,一共三类了,性罪以外,性罪是什么?基本上一般的说,就是十恶。十恶业道就是性罪,这是自然规律。你犯了之后,管你受戒不受戒,都要受恶报。那么除了性罪以外,其他的遮罪了,“将护他心立遮罪”,两种了,第一种是将护他心的,使一切世间上不产生讥嫌,这是遮罪。

  假使我们说比丘走路,不能跟女人一起走。这是防讥嫌。你是比丘,你是修行的,不光是比丘,沙弥,凡是剃了头的,穿了法服的,都一样,不能跟女人一起走,不但是平起不能走,前后也不能。你如果要前后走,要离开很远的距离才可以,不能是挨了后头,或者是挨了前头,很近,两三尺之内都不行。那么这样子,是“将护他心”了,人家看了不会讥嫌了。你穿了这个衣服,头剃了,把父母什么东西都丢了,国家的这个工作也丢了,不干了,你干什么?修行,人家赞叹你,修行很好。但是你穿了这身衣服,你却跟女人一起走,你到底修行嘛,还是在搞什么东西?人家搞不清楚了。你修行嘛要把那些烦恼去完的,怎么跟女人平起来走,干啥?这个是人家要讥嫌。即使你说我心里没有事的,我心里很干净,你干净,人家看了不干净了。人家有看法你不行的。这个“将护他心”立了很多的遮罪,什么叫遮罪?性罪以外的,不要做的事情, 像喝酒,不能做的。这是遮罪。

  (14A开始)“菩萨声闻应等学”,讲这些遮罪,就是这一类的护持他心的遮罪,菩萨也好,声闻也好,一样都要学,不但是要学,在宗大师的这个菩萨戒里边,声闻要学的那些,菩萨更要严格地做,为什么?饶益有情嘛。有情讥嫌他就造罪了。那么你声闻固然不要使有情讥嫌,菩萨更不要使有情讥嫌。所以说不但是“等学”,还要超过他的学,超过声闻学。

  为什么要这样做?“未信令信信增长”。你这样子做了之后,没有信心的人可以使他对佛教产生信心,本来有信心的人,可以使他的信心更加增长。我们说,我们比丘如法行持,居士你们就可以知道,他们居士看了这样好的如法道场,他们就信心倍增。他们本来有信的,信心更好。这是很天然的事情。大家居士恐怕都有这个感觉。那么你假使做得不如法,居士会退道心。

  很多居士在我面前说过,某些寺院里他去过,“唉!这些僧人我实在是看不上。”那就是对僧人起了一个不好的心了。他也是个老实话。你不能勉强叫他去恭敬。恭敬要客观的一个条件,反在他的脑子里,他才是恭敬的感觉生得出来。你这样子的僧人他怎么恭敬你?那么他诽谤你固然造罪,他要恭敬你他实在又生不起来。这个不是叫居士为难吗?你为什么不做得好一点?所以说,我们这样子遮罪能够护持,没有信的人可以使他生信。“哦,佛教确实好,你看他们这个僧人就是这样子做的,一点也不苟,一丝不苟的完全照规矩,那个坏事情一点也不做”。人家嫌议都没有。

  有的僧人他就是不避讥嫌。不避讥嫌你说好不好?即使你心里非常纯洁,一点也没有烦恼,我的看法“也不好”。为什么?你使人家要跟你学啊!我经常举那个公案,什么,两个僧人过河,一个女人、年轻女人也想过去,她不敢走。一个僧人么,女人他不管的,看也不看,去了。还有一个僧人,悲心大,好象是菩萨道了,把女人抱起来就走了。照我想想,女人也是人,为什么你们走得过去,她走不过去?这个水有好深?你抱起她干什么?这个也存在个问题。再一个说,你抱了她之后,你心里的反应什么?你抱一个女人,年轻的漂亮的女人跟抱一个死狗,你是不是一样的心?不一样。不一样就不行了,你起烦恼了。还有,假使你是圣者,你是没有动念头的,但是人家要学你,“你看,他都可以抱的,他是修行很有道的,甚至成了道的都可以抱,我们向他学习了,大家抱女人去了”。这个怎么好?不行。我看是不行。

  那么“譬如饮酒”,举个例,遮戒,这个为什么举饮酒的戒?因为居士也有,也遮的,并不是遮戒都是出家人才有遮戒的,居士也有。那么八关斋里更多了,香花鬘涂身了,歌舞伎乐了,都要遮掉的。那么这些饮酒,“非时食”,非时食是在家的八关斋戒的。这是遮戒,本来是不犯的,但是你受了这个戒,遮掉,不要做。打个比喻,饮酒、非时食。

  “变更僧像”,那就是穿便衣了,这些穿衣服,本来我们说戒体嘛在心里边了,我们的身心得到戒了,但是形式就是内心的表现。你是持戒的人,你就是要有持戒的样子,威仪行动乃至服装都是要一致的。不能说,“我心里干净就对了,我心里比丘戒具足的,我穿一个什么衣服都可以。”不行的。你心是怎么的心,就有怎么的行动。你要是比丘戒具足的心,为什么你穿这个不伦不类的在家衣服?

  我们说,佛在世的时候,那些修行的那些阿罗汉们,他们是过去很久的时间,修行成熟了。他佛只要说一个“善来比丘”,他自然地须发自落,袈裟着身,不要你做衣服的,袈裟自己穿上去的。他是无始以来,这个东西这个习惯性很浓厚了,只要佛说“善来比丘”一句话的话,他马上得戒,马上就头发、胡须都不要剃了,自己掉下来了。那么一身袈裟也披上了。那个为什么?你说他心里干净,他外相就干净了。你说我心里干净,外相不要紧的,头发长长的,这个衣服穿在家的。不行的。你这个人家看你到底在家出家人?搞不清楚了。所以说外相就是内心的表现。你外相不干净,内心决定不好。

  但是我们要简别,在某些情况之下,假使文化大革命,不准有和尚了,都赶出去了。你还穿个和尚衣服,大摇大摆的,那你自己挨斗去了,对佛教没有什么好处。那么这个时候,变一下衣服是不得已,那是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那是在特殊情况之下,不能为例!照现在的情况,你说你还是要不方便,穿一个在家衣服出去。上次我讲过了,现在的僧人很多,尤其是这一点,我们这里非扎裤腿不可,扎裤腿并不是说扎裤腿就是修行,扎裤腿是表示你是僧人。你穿了个大裤腿,这个下边是一个在家的什么登山鞋了、什么皮鞋什么或者其他的鞋一穿,哪个知道你是出家人,你帽子戴一顶,不知道的。你要作一个幻相,使人家看不出你是出家人,你心就不好。为什么?你做个不是出家人相嘛,你就想做坏事,你为什么不现出家相?你是出家人嘛就是出家相了。所以说僧相不要随便改变。

  “非处等”,戒律里边遮止的地方,有些地方不能去的,淫女家,那些不正规的,娼妓家,那么酒铺子等等,还有王臣权贵的家,不要去。淫女家,你去干什么?你这个更没有理由说了。淫女娼妓的家里边,或者是文艺的那些唱歌舞蹈的那些地方,你去干什么嘛?我问问你,你去修行吗?你去干什么?还是去弘法吗?你自己说嘛,你去干什么?那么那些酒家当然不要去了。那么国王大臣地方,结合那些权贵,结合那些势力,你干什么?结交势力总是将来我有什么事情可以靠靠他了,为自己树立一个势力了,这个心也不好。佛教里边,在僧团里边要和合的,不要你特殊的、突出一个特别的势力,不要有。所以这些对修行都不利的,要遮止。

  那么这些遮戒,“应等声闻同修学”,应该跟声闻乘一样都要修。不要说,我受了菩萨戒了,这是声闻戒我不学了。不但是不要学,而且更要学。声闻要学这个戒,菩萨戒,何况菩萨利他?声闻为了自修,尚且要防止其他人的讥嫌,菩萨是为利他,更要严护。这个地方,海公上师说了,不但是要等学,还要更加地严密地护持这些戒。因为什么?利他。你要利他,使他生起讥嫌了,就不利他了。他对佛教、对和尚一生讥嫌,整个佛教他会讥嫌,那么他对他是造了恶因了,将来要感恶报的苦的。那么你为了他不造恶因,不感苦果,你就不要使他生讥嫌,那你好好地做。你不如法地做的话,他要生讥嫌,他会堕恶道,这是你的责任。所以说菩萨利他更要严护这些遮戒。

  “不敬不修染违犯”,像这一些戒律,你不恭敬地去修持它,不修不练习它,是染污的违犯,重的违犯。“怠惰不修犯非染”,这是懈怠的心、懒惰的心或者是忘念等等,你没有去持这一条,那么是也是犯,但是心不是染污的,稍微轻一点点。

  “在家随世无讥议,勿为贤明所厌舍”,那么前面是主要是指声闻了,在家的菩萨他遮戒是比较少了,当然也有一些了。但是,我们在家人做事情呢,也不要世间上生起讥嫌来。虽然佛对在家人的遮戒不多,但是你不要,既然你是受了菩萨戒了,在佛教里边担任了一个佛子的地位了,那要为佛门争光了,不要产生世间讥嫌,不要为贤明所弃厌,贤明就是世间上的那些好人了,有知识、有道德的人 “所厌弃”,他们对你看了讨厌,厌弃,把你舍弃。那么这样子的事情不要做。就是在家虽然遮戒不多,但是你还是要避免讥嫌,不要给世间上的有道德、有智慧的人所厌、所弃、所舍。这是一条,就是说声闻里边那些遮戒要学的,那么我们菩萨,出家菩萨也一定也要修,同时要更严格地修。

  下边时间虽然到了,因为这两条有连贯性,我们还是把它大概讲一下,明天再补充也可以,本来要割断了。

  庚三 应不与声闻共学者

  第二个,就是遮戒里边还有一部分,声闻为了自己快快成就,脱离三界,要息下一切事情,“少事少业少希望”。那么这些戒,菩萨却是要利他了,不能照他做了。所以某些声闻里边的遮戒是另外一类,我们说遮戒有两类了,一个是护持他心的,声闻菩萨都要做;一个是少事少恼的,那么声闻他的目的在修行,自己赶快修行了,他是要声闻要做,但是菩萨利他为主,就不要照这个做了。所以说这个是很辩证。

  “不与声闻学者”,声闻里边要学的东西有一部分菩萨是不要照学的,这是另外一部分遮戒。“佛令声闻清净住,少事少业少希望,建立遮罪长衣等,长钵坐具百物类,菩萨不与彼共学。”那么佛对声闻因为要清净安住,增长道业了,制出一个戒律,遮戒,“少事”,要希望他们“少事少业少希望”。“少事少业少希望”,这个句话我们经常听到,但是它的正确含义,我们现在根据宗大师的解释说一下。“少事”就是“少欲”,这是《菩萨戒品释》里边有(《菩萨戒品释》卷四 一七),这本书我们已经请了,但是到现在还没来,只好你们以后自己回去再重新看一看。本来是现讲现看最好,参考、讨论的时候资料也多一些。那么现在是客观条件如此,也是众生的福报如此,只有这样子了。

  那么这里我先说一下,“少事”就是“少欲”,欲望的欲,少事就是少欲。“少业”是“不执持众多资具”,就是不要是聚集很多的资生用具。少业,当然其他的解释还多,我们采取宗大师的。少事是少欲,少欲望,少欲;少业就是不执持众多的资具,就是东西不要太多了。那么“少希望”就是“四圣种”,随得衣服就满足,随得饮食满足,随得卧具就满足。饮食、衣服、医药这些东西得多少算多少,没有追求的心。但是,“爱修勤修、爱断乐断”,这个修、断,修行断烦恼这个却是要精进的,而且生起极大的意乐心来修,这是四圣种。这个四圣种就是少希望,少希望就指的是四圣种。

  那么声闻乘,要修行自己自利,要赶快出三界那是非要如此不可。否则的话,打闲岔事情多了,你修不成了。我们这里说我们密教说即身成佛,声闻乘的他们的口号是即身成罗汉的,要求的即身要成阿罗汉,出三界。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就了。但是他们的口号,要求也是这一辈子马上出三界。那就是事情息下去,等于闭关一样,什么都放下了,最简单的生活。那么这是声闻乘的持的戒。菩萨,那么一个具体的就是说,长衣。出家人最多三件衣服,不能多一件,多一件犯戒。其他的东西也不能太多。长钵,一个钵,不能两个钵,多了是犯戒的。坐具也只能一个。“百物类”,其他用的东西,不能太多。反正应该有的可以有,不应该有的都不能有。四圣种的话,最简单了,什么都不要了,只要衣就可以了。十二头陀也只有一件粪扫衣,捡来的垃圾布的衣,穿一件就够了,什么都不求了。那么这样子,可以精进修学了。但是菩萨不行了,菩萨不能跟他学了,这个菩萨戒跟声闻里边不能照学。

  “菩萨不与彼共学”,菩萨不能跟他一样学。因为菩萨利他了,“多积聚”,菩萨要东西越多越好,为什么?利他。你东西多嘛,利他的事情就做得多,东西少……。我们说在家菩萨要蓄钵,要蓄杖(锡杖)、僧伽黎等等。有些不懂的以为在家人菩萨受了菩萨戒可以穿五衣、七衣,乱七八糟的,这是叫你去准备那些东西供养出家人的,不是叫你自己用的。那么这是,那就是为了供养的话,东西越多越好了。但是要注意,不是为自己,这个千万不要搞错了,“我拼命追求,凡是菩萨戒可以开许的,我拼命追求”。东西都一大堆,你自己用不行,要供养大家。

  “利他为怀多积聚”,菩萨为利他,利他,当然要物质方面的东西要多了,多了之后可以利他嘛。他的发心是利他。那么声闻的发心是利自,自己先出三界了,“闲居妙”,声闻以闲居为好,一个人清净地、独自修行,这是声闻乘里边好。菩萨却是要利他,这样子心里才“安适”,所以菩萨为了利他,东西没有,心里就不安了。人家很穷,跟你要东西,没有。不好。最好我多得不得了,随便你哪个来要,都能满你的愿。这样菩萨才心里安逸了。这样子,所以声闻乘的有些遮戒,菩萨是不能照他做的。

  那么,“嫌恨恚恼图少事,是名有犯怠非染。”假使你有嫌恨心、那个恚恼心,不去搞这些事情,希望自己安逸事情少一点,就在犯菩萨戒了。所以说我们现在业林里边,讲到这里,我跟大家劝说一下,丛林的事情,大家要发心,这个是维持正法的道场,我们做一点事情,功德无量,也是我们菩萨戒该做的事情。不要说,“我自己看书,我自己修行,不管”,不好!声闻乘。这个我们受了戒都是大乘戒,三坛净戒,有的人受了,有的人还没受,都是要受的。那么我们是要菩萨道是要行的,不要图少事。假使你图少事,就犯一条菩萨戒。“怠非染”,假使你懈怠了没有做,那么是犯,但是不是染污的犯。如果你以嫌恨的心、以恚恼的心,不愿意多事,那么是有染的犯。

  那么这里边还有很多的意思,我们下一次说。现在把这两个配起来:一个是,声闻的戒,要照他学的,还要超过他的;一个是声闻的遮戒,不能照他学的。这两方面要对照地学。今天时间到了。

  第十二讲

  昨天我们讲到戒波罗蜜的第二、第三个,这两个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一个是声闻学处里的遮罪,菩萨不但是要行要学,同时要更严格地执行。那就是说避免讥嫌的,使那些有情“未信者信,信已增长”。那些避免讥嫌的事情,声闻固然要做到,菩萨更要做到。另外一个,也是遮罪里边的,声闻因为要自己赶快成就,出离三界,所以要“少事少业少希望住”(《菩萨戒品释》卷四 一七);而菩萨为了利他,所以说不能像他一样,专顾自己修行,不管人家的利益。菩萨受了菩萨戒之后,这一条要开。就是声闻的“少事少业少希望住”,菩萨就是在利他的时候,要多做一些,尽量地要为利益众生要多做一些事情,还要多追求。追求不是为自己享受,是为了要利益众生。

  那么这个里边,我们说昨天我们基本上讲了,但是还有一些要发挥的,还没有说,那么今天补充一下。在宗大师的里边,他说这两条遮罪跟下边一条开性罪,这个是比丘等出家菩萨学别解脱戒最大的教授,就是一定要掌握好。性罪就是如何开性罪,马上就要讲。那么这两条遮罪,两种不同的遮罪的话,一个是要跟声闻同学的,而且要更加严格地做,就是避免在家的一些讥嫌的事情,像这个饮酒了、非时食了、改变僧相了,或者是掘地、坏鬼神村等等,这些人家看了要讥嫌的事情,别解脱戒固然不能做,做菩萨的要使人家起信心,要使信已增长,那么更要严格地做。所以说,不要说菩萨戒受了之后,声闻戒就不需要了。这些不但要,还要更严格地要做到。

  另外一条,声闻为了自己解脱,要“少事少业少希望”的,菩萨却为了利他,不能这样子,不能太为自己了。要为了利他的利益,就要放弃自己的。但是,我们前面一条说过,要利他的时候,看自己法到底是衰还是法很盛。假使法衰的,能够使他的财盛、使他法盛也不能做。就是说要破坏戒的,或者对闻思修有妨碍的,这些事情菩萨自己法要衰的话,就不能去做利他的事情。那么这些戒条都要配合,否则的话,你就把自己放下了,为众生了,那什么都不管了,那也不行。那么这里边就是说,要掌握这些原则是出家的菩萨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不掌握,掌握不好的话,就会犯错误。

  那么这里还附带说一下,有些菩萨他自以为自己受了菩萨戒了,别解脱戒、声闻戒不要了,固然是错误。也有些学密法的,他认为持了三昧耶戒,菩萨戒也好,跟那个别解脱戒也好,都是比它要下一层的那些戒律了,他认为也可以忽略,只要把密乘戒守好之后,这两个下边的戒可以放逸,就是可以随便了。那是这样子做的话,就是本身就犯了极重的三昧耶的重罪。所以说三昧耶戒也好,菩萨戒也好,都离不开别解脱戒跟那个摄善法戒。这个三乘戒,菩萨戒里边三聚,跟声闻乘的别解脱戒、跟密乘戒都有一定的联系。不能说有了上边的就不要下边的,上边的就是建筑在下边的,下边的基础没有,上边的也搞不成。所以说你犯了声闻戒,固然也犯菩萨戒,同时也犯了这个密乘戒,而且是极重的罪。所以说,这个学密法的也好,修菩萨戒的也好,不要忽视下边的戒。这是一个重点。这个话都是有依据的,宗大师引了很多经跟密法的经书,里边都有明确的文,都有规定。

  那么另外一个,就是这个声闻的“少事少业少希望住”的戒,为了利他的时候可以开,但是你为自己,却不能开。假使你不是为利他,你也放弃了“少事少业少希望住”的那条戒,那么你还是一样的要犯戒。所以说,这个开仅不过是为了利他,才能够可以开许那些长衣、长钵了,这些罪才可以不犯。假使你为了自己享受的话,同样还是犯了这个戒。所以这一条戒是两边的。是为利他的时候是可以开,不应当跟声闻一样的学,要广聚很多的资粮可以作供养用,也可以做很多事情,为利他。但是你不是为利他,你说,“我是受了菩萨戒了,我可以不要‘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了”。一天到晚东跑西跑的,东搞西搞的,积聚很多东西,不是为人家为自己,不行,同样犯戒。那么这是两条遮罪的。

  庚四 开性罪

  下边是性罪的。我们这里,海公上师集了一些,菩萨戒里边,《瑜伽师地论》讲得更多。每一条都有一段文。那么先把这个颂看了。

  “菩萨安住净律仪,悲心慈意他胜己,得证清净意乐法,离世染污如粪秽,不愧诸佛现量知,善权利他开性罪”。开性罪,就是开前面的身三口四:杀、盗、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这个七个性罪。贪瞋痴不开的,这个要记住。意三的罪不开的!身口在慈悲心的前导下,菩萨可以开,但是怎么样的菩萨可以开,有一定的标准。那么,还有一个,出家菩萨不开淫戒,再严格地说,杀盗都不开的,就是不开那个重罪。怎么样子不开?我们以后再慢慢说。

  就是说要开性罪的菩萨,要怎样子的菩萨才可开?第一,“安住净律仪”,当那些别解脱净的律仪他能够安住,就是守得很好的。但是,他“悲心慈意他胜己”,“悲心”,拔苦的心;“慈意”,与乐的心;“他胜己”,他要利他胜过自己。这样的菩萨,就是有菩提心的菩萨,那些善根、净律仪的已经守得很稳了。但是他善根菩提心的关系,要利他胜过自己,而且要得到证到“清净意乐”。“清净意乐”这个海公上师就跟你写了,“得三昧、禅乐、见道”,得了定的,得到禅定之乐的,见道以上的,主要是见道以上的“清净意乐”。得了清净意乐的那些菩萨才能开性罪。那么我们不要借口,可以开性罪的,才受一个戒就去开了,那就是犯的。要证到,我们说最起码的条件见道以上,清净意乐法证到以后。

  “离世染污如粪秽”,世间上的五欲看得象大小便一样的脏,逃之也来不及的,在这个情况之下能开。否则的话,你还是贪着男女的欲,那些其他的世间的色声香味,饮食男女等等,五欲还是没有离开,还是贪着的话,那么你要去开性罪,不行,这个样子没有条件开。

  “不愧诸佛现量知”,佛他是现量观察一切法,最微细的什么东西看得一清二楚。那么要开性罪的菩萨,他对佛的现量,他要做的时候心里是干干净净,佛的现量看到他,一点也看不出他有什么染污的地方,在这个情况之下,才能开性罪。那么这个时候,“善权利他开性罪”,善巧方便要利他,那么可以开性罪。

  那么上一次,不是你们讨论过开性罪嘛,性罪不是随便开的,最起码的条件就是前面那么多:别解脱戒,那些清净律仪已经修得非常之成熟了;菩提心、悲心慈心生起了,利他胜过自己,那就是把自己放在一边,把人家的利益放在最高,菩提心生起了,这是就是菩提心了;那么要证清净意乐法,见道以上;世间的一切五欲看得跟大便小便一样的脏,一点点的意乐心都没有;同时佛的现量观察一切,在佛现量之智面前他毫无愧,没有一点点不好的意图在里边,纯粹是利他做那些。那么这样子的菩萨,善巧方便可以开性罪。

  下边就是说开始举例了。“杀他胜如杀父母”,杀人家,开性罪的杀盗淫妄了,“胜如杀父母”,比杀自己父母还要这个严重,就不是随便杀的。那杀父母,我们看有的现在的人他对父母并不恭敬,他对孩子却非常宝贝。我们看杀他胜如杀自己的独生子,这个样子恐怕他自己下不了手了。

  古代的人把父母看得很重,把孩子却不那么重视,比父母比起来要差得多。我们记得以前有一个厨师,是中国历史上的事情,有一个厨师,他的一个什么王,我记不起了,那很早的时候,年轻的时候,念书的时候这么一个公案。有一个王,他欢喜吃东西了,他什么味道都尝过了,就是人的肉没尝过,他就把自己的孩子杀了,给王吃,这个人肉。那就是说当时的人,忠于君孝父母远远地超过爱他的孩子。所以说,他可以把孩子……。现在的人对父母,对什么都不在乎了,对孩子却还是私心杂念蛮重。那么,这里就是说你杀人家比杀自己父母、或者杀亲生的独生子还要难过。这个情况之下,以悲心了,反正什么情况,我们以后慢慢地《瑜伽师地论》都要讲。

  那么“盗物断肢吸血髓”,盗人家的东西,好象自己把自己的四肢切断,吸骨髓里边的血。那么就是为了利他,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能做一下。

  (14B开始)“淫调母女如粪物”,……身上涂了脏东西,大小便一样,脏东西,明明知道脏得不得了,一点点贪心没有,但是为了利他,开那个淫戒。这是在家菩萨,出家的不行。

  “救他极苦施妄语”,为了救他的命难等等的苦,就说个妄语,这是方便妄语了。

  “令离恶友作离间”,人家一些恶知识、恶友引导他到不好的地方,做邪见、拨无因果的事情叫他做的,那么要把他离开他,讲离间语,使他远离那些恶友。这些都是从悲心出发,免得他受苦,将来做了坏事要受苦的。

  “越路非理猛诃摈”,他做的事情,超越出正当的轨道,或者是有什么不合理的邪见,这个时候要猛利地诃斥他,甚至于驱摈。那是诃斥就是恶口了,那是为了使他改悔,不再继续做不好的事情,那么该诃斥的时候就要诃斥。我们说丛林里边为什么要打香板要诃斥?也是在救度众生了。他这样子继续下去,他将来做了很多的罪,要下恶道的,那你要为了要挽救他,下恶道受苦的话,你现在诃斥他一下,或者使两次香板,他可以改过来。那么这是慈悲了。我们说一些才学佛的人都不理解了,怎么打了香板还是慈悲,还要给他磕头谢他?为什么?这个是救你呢。

  “引摄有情生义利,奖导离忧开绮语”,要引导众生做一些好的事情,向义利的方面生起那些好的心,做好的事情,令他那些人有愁忧的,开导他使他离开愁忧,这个时候用各式各样的绮语。那具体情况,我们书上还要讲。

  “护法救济重苦难,于诸众生谋大利,慈悲相应无违犯,必除意恶邪见类”,他的目的是护法,保护正法,救济众生的苦难,于众生有极大的利益,他的出发点是慈悲相应。这样子的话,虽然开性罪,没有犯。但是,只开身三口四,意里边绝对没有贪瞋痴。意恶是不开的,“必除意恶”,“邪见”,还有那些不正知,拨无因果的邪见,这个心里边决定没有那些。然后,清清净净的,因为度众生的关系,那么才做一些,开那个性罪,这是不犯的。但是这个说的很轻,这里说的还不太严重。我们把《瑜伽师地论》的那个文再看一看,那就是可以看到性罪不是乱开的。这里已经说了,没有证到清净意乐的菩萨是不能开的。那么这个起码就是见道以上。

  下边我们把《瑜伽师地论》的念一下,大家可以做一个参考,因为这个书很多人没有,我们只好念一下。“论曰: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菩萨戒品释》卷四 一九)不是多分,性罪只有少分的做一点点,为了利他,“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没有犯的。这个里边,我们说第一个要注意的就是,“出家菩萨为护声闻圣所教诫,令不坏灭,一切不应行非梵行”。出家菩萨保护佛的教诫,使他不要毁坏的话,无论什么情况之下,非梵行不开的,就是说不能开非梵行,就是不开淫戒了。这是出家菩萨。在家的可以开,出家的淫戒不能开。那么这里边就来一个辩论,出家的不开淫戒,还有其他的文里边引起很多问题。

  最后的结论,我们念一下。他说,不但是淫戒不能开,出家菩萨实际上,杀生、妄语、偷盗等等根本罪,重的根本罪也不开的。那么怎么不开?因为杀生,我们说杀的动机,他就是,我们叫这个什么,叫发起,这个心,杀的心一般离不开贪瞋痴:贪就是贪他的肉;瞋就是说对他是仇人,要把他杀掉;痴就是那些外道,他以为把人杀了供天,会生福报的,或者将来能生天的。玄奘法师到印度去也是碰到那海盗,他们认为,抢了东西了,要感谢天了,感谢他们的教主,就要把最好看的人杀掉供养。那么这些都是愚痴。反正杀生的动机都离不开贪瞋痴。那么菩萨的开杀戒,不是贪瞋痴,是悲心,为了救众生的苦。那就是根本戒的五个支分没有满,不是根本重罪。仅不过是一个轻的,根本罪不满足的,不够条件的罪,就是没有满,没有犯根本罪。

  盗戒亦如此。盗戒的心是把要人家的东西拿来作自己,有“得”的心,那么这样子才够条件作犯盗戒的。这个我们前面都讲过,好象是在《俱舍》里边讲过。但是,菩萨的偷盗人家,主要是要利他,并不是想把东西拿来占我的有,没有偷盗心。那个盗戒也不犯根本的重罪。所以,妄语也同样如此。

  所以说,比丘出家菩萨虽然做杀盗这些,他并没有犯根本的重罪,没有犯到破戒的那个,仅不过是犯了几个支分。根本出发点完全不一样,根本罪不成立的。那么至于淫戒却不行了,不论你心里是起什么念头,只要你是做了那个事情,就是根本罪,所以比丘不能做。

  出家菩萨前面做的几个,并不是说可以开根本重罪,因为他根本不够支分,所以他犯的也不是最重的根本罪。而淫戒一犯就是根本的,所以淫戒特别强调不能做。那么这里并不是说出家,可以开根本重罪。反正说了半天,就是根本的重罪,出家人都不开的。因为前面的杀盗跟妄语等等,根本就没有犯根本,它支分是不够的,没有,几条没有满足,所以它根本重罪的没有犯够。那个开,可以开。淫戒它是不管你出发点了,只要你做了那些事情就是根本罪。那么所以说,这个淫戒是不能,一碰也不能碰,所以出家菩萨不能开淫戒。那么假使要实在要利众生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那个舍戒,把出家的身份舍了,再去做,那么以在家的身份,这个允许。

  那么这里我们就看,他就是在这个《瑜伽师地论》里边,杀盗淫妄他都有,每一条都有,他的文是这样子的,先是杀生。“论曰:谓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菩萨戒品释》卷四 二一),菩萨看见一些强盗之类的,劫盗的贼他为了贪财,他的杀心就是为贪,“欲杀多生”,要杀很多的人,“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这是对圣者了,大德的声闻、菩萨、独觉、菩萨,要去害他。“或复欲造多无间业”,造五无间罪,“见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落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那就是说,他看到他要杀那么多众生,或者要杀圣者,声闻、缘觉、菩萨,要造五无间罪。他这样子看了,他说:“我假使我把这个人,这个坏人杀掉之后,我要下地狱,但是不杀他,他要造无间业,要受更大的苦,我情愿把他杀了之后,自己下地狱,而不令他受无间罪的苦。”从这样子的出发点,就把一个众生,对那个众生,以善的心,或者无记的心,同时生起惭愧心,因为做这个事情知道不是好事情,把他杀了不是好事情,以怜愍的心,就是为了不使他受无间罪的苦,“而断彼命”,这样子断彼命的,这样子就不犯。

  这个我们想想看,如果你说我也是菩萨,我也要开,你能不能开到?这是地上菩萨的事情了。世亲菩萨的一本解释的论里边有这么一句话,他就是看,“以他心智,了知彼心,无余方便,能转彼业”6,先用他心智来观察,除了杀他以外,没有其他方便能够挽救了这个事情了,那才下手杀。那么我们想想看,我们有没有他心智?没有他心智,你怎么可以随便把他杀掉?所以说你,开性罪不是随便开的。杀罪要在这个条件之下,就是以他心智,知道他除了把他杀掉之外,没有办法使他转变他的造恶的事情,没有挽救的余地了,只有唯一的道路,只有把他杀掉。在这个情况下,情愿自己下地狱,不愿意他受无间罪的苦,以怜愍的心,惭愧心,做事情不好,做惭愧心、怜愍心,这样的善心出发,把他杀掉的,这才是开性罪的够条件。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不能开。这是一个。

  盗,不与取。“又如菩萨见有增上、增上宰官”(《菩萨戒品释》卷四 二二),这个你们有《瑜伽师地论》的回去你们可以参考一下,下边有一本了,你们去看。“见有增上”,增上就是指国王,“增上宰官”就是宰相里边最高的那个,“上品暴恶”,极暴,极凶暴,“于诸有情,无有慈愍”,对他的老百姓没有慈悲心,“专行逼恼”,专门是害他们的,逼害他们的。“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就是要对老百姓起利益安乐的心,意乐心。“随力所能若废若黜增上等位”,他就是以怜愍心、利益心,把这个王的位夺掉,把他的东西还给人家;或者把这个大臣排斥掉,把他是官罢掉,把他抢来的东西还给人家。“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这是一个。

  “又如菩萨见劫盗贼”,这是强盗土匪之类的,“夺他财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执为己有”,把人家的东西,或者是三宝的东西,或者是佛塔里的东西,僧的东西,抢了之后,执为己有,“纵情受用”,他就放肆地受用起那些东西。“菩萨见已起怜愍心”,你用了人家的东西,固然是犯大罪,把僧宝的、佛法的东西用了,罪更大,那么起极大的怜愍心,“于彼有情发生利益安乐”的意乐心,“随力所能,逼而夺取,勿令受用”,把他东西夺过来,不给他再有,假使他再这样子受用下去,他将来受苦就没有边了。所以他这样子把他夺回来之后,那些财产,僧伽蓝的,就还给僧伽,窣堵波的,还到佛塔,有情的,还他原主。那么这是第二类。

  第三类,“又见众主或园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众主”就是管僧伽物的人,就是寺庙里的管理的人,或者是园林主,那是管这个佛塔的那些人,他们就是利用他们职权的方便,把僧伽的东西,佛塔里的东西,占为己有,自己享受。那么菩萨见了之后,想他做了那么多的坏事,起怜愍心,不要使他受苦,那么他“随力所能”,用方法把他的那个职位去掉,把东西还出来。这样子,虽是不与取,但是不犯。这是偷盗的方便。

  那么邪淫,我们再看这个邪淫的问题更严重。“又如菩萨,处在居家,见有母邑,现无系属,习淫欲法,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菩萨戒品释》卷四 二四),假使菩萨,这是在家菩萨了,这是说两层,先是在家的,后是出家的,就是《瑜伽师地论》的原文。先说说明是在家的,“见有母邑”,看到有女人,“现无系属”,既没有嫁人,也没有人所管的,那么她是一向行淫欲法的,对淫心很重,欢喜做这些事情的,她看到菩萨之后就对菩萨生起一些不好的心,要求非梵行。“菩萨见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随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处令种善根,亦当令其舍不善业。住慈愍心行非梵行。虽习如是秽染之法,而无所犯”,她因为是过去行淫欲法,见了菩萨之后,要起不好的心,甚至于为了这个事情,她不达愿的话,会命终,或者忧恼极苦痛。那么菩萨要看了她之后,就心起了怜愍心,不要使她生起不好的心,甚至于不要自杀等等的,那么就以方便的摄受她,将来慢慢地把她摄引到好的地方,使她舍掉那些不善的事情,引到正道上去。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开不净行。这是无犯,没有犯。

  下边对出家的。“出家菩萨为护声闻圣所教诫”,声闻的圣所教诫,“令不坏灭,一切不应行非梵行”,而出家不行,出家菩萨为保护佛的所制的圣教,使他不坏的话,一切,无论是什么情况之下,不能行非梵行。对出家来说,这条不开的。这个前面有一段文,他就是说要看到没有其他的方法是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满她的愿才能解决的时候,才能开,否则的话,不能开,这是说在家的。如果出家的,一定要开的话,那要舍戒,先得舍戒。

  那么下边有一段文,大家看了可以鼓励一下自己。他就是说,这是《集学论》,就是寂天菩萨作的,“诸梵行者,为利他故,于彼应作母姊之想,远离邪行。”(《菩萨戒品释》卷四 二四)就是指出家的修梵行的人,为利他的缘故,应当把他们看作自己的母亲或者姐姐的想,绝对不能有邪淫,要远离邪淫。那么假使出家的人,看到除了这个方法,没有其他的方法能救她的话,应当要先要舍戒。所以说,出家人总的来说如果要维持出家身份的话,就不能开邪淫。

  那么另外说,这里有一段话,“淫欲行者,是有罪犯,无间能令堕那落迦,令多所化不信圣教,诸世间人,多住此行,由见此故,大士不应习近淫欲”。淫欲这个事情是有罪的,能下地狱的,假使你做了的话,佛教徒做的话,可以使很多的人不信圣教,对圣教起怀疑,不相信。世间上的人,做这些坏事,所以,“大士”,出家的菩萨不能做淫欲事情。

  那么另外还有一段,我们看那是,还有一段,你说要利生,你说你要利益人家,那么他是不是该放弃梵行?我们这里有这一段文,宗大师的话,“总修梵行即最胜之利他,舍此更无增上利他。设见别有增上有情义利,须犯别解脱戒根本罪时,当舍学处而作 ”(《菩萨戒品释》卷四 二十),所以说允许在家菩萨,“非许出家”。就是说对开邪淫的这个罪,那么我们来说你是利他了。什么东西利他,最殊胜地利他?就是修梵行。这个话就说的把修梵行的价值抬高得至高无上了。你说你菩萨是要利他,最胜的利他就是修梵行,所以说我们出家菩萨修梵行就是最胜的利他了,何必还要做其他的?“舍此更无增上利他”,离开了修梵行的话,没有再高的利他事情了。那就是说,你不必要舍,不必要舍你这个这一条戒去做利他,你就是把你梵行的这一条戒先是修下去,就是最高的,没有再超过这个利他的方便了。那就是不要放弃了。这是邪淫的。

  下边妄语。“又如菩萨为多有情解脱命难、囹圄缚难、刖手足难,劓鼻、刵耳、剜眼等难”(《菩萨戒品释》卷四 二五),他说假使菩萨,为了很多的有情,他有生命的危险,或者是要避了牢狱的那些难,过去的刑罚,就是断手、断脚都有了,挖鼻子了、割耳朵了、挖眼睛了、割舌头了等等都有,这些要使有情离开这些难,“虽诸菩萨为自命难,亦不正知说于妄语,然为解脱彼有情故,知而思择故说妄语”,虽然菩萨他自己为了救自己的命难也不说打妄语的,但是为了众生有那些难,他要打妄语,利众生,就是把众生的利益超过一切,自己即使命难也不打一句妄语,而众生有一点苦,要挖鼻子,挖耳朵,挖眼睛,那么重的还是命难了,即使轻的,挖耳朵等等,他也可以放弃这个妄语戒,可以是打妄语。

  “以要言之,菩萨惟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自无染心,惟为饶益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说妄语”。总了一句话,菩萨要观察确实对他有义利的,并不是没有好处的,自己又没有染污心,这时,为了饶益有情,他可以说话打妄语,给自己的正知把它盖住,给自己心里想的跟说的不一样。说这个异语就是说妄语了,心口不一的话可以说,那就是也得根据前面的,也是以他心智观察了,以他心智观察之后,除了打妄语,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才开始打一个妄语。而不是为利他的话,即使把命断了,也不打妄语的。那么这样子,我们是否做到?所以说而现在的人,对方便妄语开得不得了。什么事情,方便妄语,利益众生。你想想,你够不够这个条件,这个就是差得太远了。在怎么的条件下才可以开妄语,那我们没有到这个条件,就不要开。所以菩萨戒不能作一个借口,作自己犯戒的借口不能作。

  第五是离间语。“论曰: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恶朋友之所摄受,亲爱不舍。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能随力说离间语,令离恶友,舍相亲爱。勿令有情,由近恶友,当受长夜无义无利。菩萨如是以饶益心说离间语,乖离他爱,无所违犯”(《菩萨戒品释》卷四 二五)。菩萨看到有情,为恶友,这个恶友就包括两种,一种是恶友,一种是恶知识。在《瑜伽师地论》里边有这么一段解释,他说,外道他把他的弟子,收了很多弟子,自己么做师,专门求利养,求恭敬,他的弟子为他所摄受,那么这样子将来要受无边的长夜的痛苦。那么为这样子,挑拨离间,使他不要相信那个外道,离开他,那么也是没有罪。那么其他的恶朋友,本来是要好得不得了,甚至于我们所谓是现在的什么帮派,他们为了自己的什么小兄弟,可以断头的都有,互相地包庇的,那么这样子,做坏事了。所谓江湖义气,我们是出家人佛教徒都不能要的。江湖义气是不讲原则的,只讲感情。你跟他要好了,就是断了头也可以保护他,不管他犯了罪也好,犯了法也好,你总是偏了他一边,这个是不对的。佛教徒不讲江湖义气。所以说结帮的一般的基础都是江湖义气,不讲原则才结了帮。你讲原则没有帮好结。大家都是根据道理来判,处理事情,有什么结帮派?结帮派都是搞私人的,私人利益了,小团体的利益。所以在这个情况下,要使他的恶友,本来是要好的不得了,分不开的,但是你这样子下去,要做很多坏事,将来要受无边的苦,为了要使他避免他这个苦,这一句话每一条都有,要利益安乐的意乐心,要对那个众生,现前利益,当来的将来的安乐,要这样子的心出发,开性罪。那么离间语这样子,把他们两个说一些调拨离间的话,使他们两个分开,不受其影响。这是也没有罪。

  下边是粗恶语。“论曰: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粗恶语,猛利诃摈,方便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如是以饶益心,于诸有情,出粗恶语,无所违犯”(《菩萨戒品释》卷四 二六),假使有情离开正路,不管世间的或者出世间的正路离开了,“非理而行”,不合道理的那些邪见了,根据这个邪见、不正见而行。那么这个时候,你要看到他除了这个以粗恶语诃责他之话,没有其他方便能够使他跳出这个不善的环境的,在这个情况之下,就出粗恶语,猛利地诃摈,骂得很凶,这样子可以使他走上正道了。这个以饶益的心出发,来出的粗恶语没有犯,不犯的。

  那么这里,宗大师说的解释,什么叫“越路行”,就是说你本来是持行大乘道的,你去做小乘了;本来是小乘道的,修小乘的,去做外道去了,学外道去了。这个叫越路行。我们这里有没有“越路行”?“越路”有的。就是说这是宗大师的解释:你本来是修大乘道的,你去退了小乘去了,越路,越开大乘的轨道了;本来是小乘的,你去学外道去了。我们很多出家人学气功去了,这个也是越路,气功是外道,我们不是,气功不能说是佛教了。虽然气功是很多挂了佛教的牌,但是他的内容不是佛教,你既然是佛教嘛你不要气功了,你就是佛教好了,你啥个宗啥个宗都可以了,何必来个气功?我们佛教,中国有八宗或者十宗,西藏有什么,红白花黄的这个是四个派的密宗,都没有叫你说练气功的话,当然,密宗里也有修法跟气功相似的,但是他不挂气功牌,没有说我们是什么气功,没有说的。你看西藏哪一个派是气功派?没有。那么你们何必去学那个?所以说这个是越道。

  “虽知正理而于学处不敬缓漫,名非理行”(《菩萨戒品释》卷四 二六),明明知道就是这样子做的对,但是对于学处,对于戒定慧,尤其是戒,不恭敬,“缓漫”,慢慢地行,不是认真地去马上去照它做,这个叫非理行。这是根据宗大师的解释,“越路非理”是这么讲的,这个在《菩萨戒品释》里边有。这个书我们希望带来之后,即使讲完了,你们还得要看一道。我就怕来了之后,你们就这一阵风刮过了,不看了,那就可惜了。这本书里边宝贝很多,很多的解释都在这本里来的。那么这里海公上师集了那么多,重要的也是从宗大师的那本书里集下来的,所以一定要看原文,否则的话,他很略了,你看不出他原来的意思。

  这么第七个,开绮语。“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信乐倡伎、吟咏歌讽。或有信乐王贼饮食、淫荡街衢、无义之论。菩萨于中皆悉善巧,于彼有情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这个这一句话都有的,菩萨的发心就是利益安乐的意乐心,“现前为作绮语相应,种种倡伎、吟咏歌讽、王贼饮食、淫衢等论,令彼有情欢喜引摄,自在随属,方便奖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戒品释》卷四 二六)这样子的绮语,没有犯。那么这个什么意思?假使菩萨看到有些有情,他欢喜歌舞伎乐,还有吟咏歌讽了,吟咏就是吟诗,吟诗啊唱歌啊那些,或者欢喜讲一些闲话,什么,讲王、贼、饮食,淫荡、街上的一些话,无义之论,这些都是绮语了。讲王,就是讲政治等,我们佛教一般是不谈政治的,什么打仗了什么东西了,这些东西了,这些东西也是绮语。还有贼,什么东西,什么我们以前小的时侯,很多人欢喜看什么《水浒传》了什么,这些都是王贼之论的东西。尤其谈饮食,出家人更多,他旁的享受没有了,只讲吃的,怎么好吃,怎么好吃……

  (15A开始)他去动念头了,这个好吃,那个好吃,尽在谈那些。我记得有一次,有人跟我汇报,他说他们观堂里吃了饭之后,结了斋了,又不走,就在观堂里边谈哪个好吃,哪个不好吃,居士听了,很难为情。尽在谈好吃的东西,居士还没有走,你们就在观堂里谈吃,这个你修行的人就不象了。所以说,这都是绮语了,不要去多说它。那么吟唱,马路消息,这些东西,马路新闻了,这些淫荡的事情了,什么人家里不规矩,什么什么的坏事,这个东西不要去说它。出家人不谈那些,都是绮语。

  那么,假使看见有些有情他欢喜这些的,而菩萨这些方面他都能,他也会唱,会拉琴,会什么,也会吟诗,也会说那些话,他口才很好啊,他为了要救他,也是发觉,除了这个方法,没有其他方法把他拉上正轨的,他就开许,他也做一些音乐唱伎的东西,或者讲一些马路消息啊等等的,使他欢喜,然后引导,使他欢喜之后,自在随属,就是他听我话了,听我话的话,然后慢慢地引导他到佛教里来,这样子的情况之下,开绮语也是不犯的。那么假使不是这个情况,而且你也没有观察,没有他心通,你说这样做了,他是不是一定会听你话、跟你跑?你也不知道,啊,就开起来了,甚至于有一些出家人碰到某种场合,又唱起歌来了,这个很难为情的啊,你把自己的本分就丢完了。不懂的居士或者在家人看看你,这个出家人倒蛮随顺众生的,他大家唱歌,你也唱起来了,懂的人就看你,这个人没有道念。受八关斋戒也不作歌舞伎乐、故往观听,你二百五十条戒,菩萨戒都受了,反而搞起这些来,那你的修行到哪里去了?

  所以这些,我们开这些戒都是有一定的条件的,不是那些人,就是没有清净意乐,简单一句话,没有见道以上,不要随便开。那么即使开里边,只能开身口七支,意是不能开的,如果有瞋恨的心,贪的心,那绝对不允许做,都是从慈悲心出发。

  那么这个开性罪,因为你们很关心,上次没有讲到就讨论起来了,那么我们这里就多参考一点文,《瑜伽师地论》很多啊,你们有书的,大家可以下去看,我的意思就是,你们讨论的时候,把书拿来,有一个人念一念,大家听一听。这个对你们有好处,因为尽是没有这个参考资料的,自己一些讨论,都是无稽之谈,你说的对也好,说的不对也好,到底有不有依据的,到底说的对不对,哪个也不知道。反正说话要有依据,我讲东西也不是乱讲啊,都是根据那个书上的,自己不敢随便讲,或者是海公上师一些教授。

  庚五 邪命取利

  下边一条“邪命取利”。那么这是邪命的,菩萨戒里边也是有这么一条的,这个违背这个戒波罗蜜多的。“软言现威说恐怖,故作惊人奇特语,诈变希有形异众,密护诸根假令寂”,这个我们先看这里的,然后再看《瑜伽师地论》的,“伪业多端谋利誉,方便研求琴韵等,虚谈赞毁令他施,馈飨迎赴利求利,多方巧避难与言,无耻坚持是违犯,若欲除遣发精勤,烦恼抑蔽无违犯”,这是邪命的相啊,软言,说好话;现威,说凶话,说横话,说恐怖说吓人的话,使人害怕的话,说干什么,“故作惊人奇特语”,或者故意说一些使人吃惊的、特殊的话,一般人不说的话,都是为求利养,目的是求财求利了。“诈变希有形异众”,他做的样子做的奇奇怪怪的样子,与众不同,与众不同嘛,人家看到就希奇了,可以供养你了。

  海公上师经常说,有的出家人,欢喜头发留得长长的,头上戴一个铜圈子,拿一个锡杖,摇摇摆摆走,啥意思啊?表示我是修头陀的。海公上师经常说。头陀嘛,是印度话,不是头上带个圈子叫头陀,你戴个铜圈圈,头发长长的飘起,拿个锡杖,表示我修头陀的,你好供养我了,我的功德大啊。

  头陀行,是功德最大的。佛传法给迦叶尊者,因为迦叶尊者一辈子修头陀行的,才传法给他。那么他就是我要学此,人家恭敬我嘛学头陀的样子。后来海公上师就是很善巧,他说,以前翻译成头陀,大家听到头陀行,总想到头上去了,头上戴一个圈圈是头陀行。后来玄奘法师他来一个“杜多”,杜甫的杜,多少的多,你这么办?你身上没有一个杜多啊!那你这个东西就安不上去了啊。

  那么作一些奇怪的样子啊,有的是“密护诸根假令寂”,表面上作得很威仪,眼不乱看,耳不乱听,为什么?表示我修行,我是老修行,目的却是要利养,真正你是密护根门,倒是好事情,或者你真正修头陀行,来不及剃头,头发长一点,这个也不怪你。但是你故意装出那个样子来,要求人家供养,那就不好。

  “伪业多端谋利誉”,各式各样的装腔作势的,“多端”就是各式各样的名堂,搞了半天,目的谋利誉,目的为名利了,誉是名声,利就是供养。

  那么另外一种,“方便研求琴韵等”,单是修佛法你好好修行就是了,那就是说你修行,假使我们说修百字明,啪啪啪地修,这个东西,你修了人家又不知道你修啥东西,要供养你拿不出来这个东西啊。那么怎么样子,学一点算命,学一点看风水,学一点什么写文章。很多人就是说,你毛笔字一定要写好啊,你将来作了法师之后,人家叫你题词,你才好题出来,你毛笔字写不来,叫你题词你没办法题了。法师还没当,来不及题词要题起来了,你当了个法师不题词也可以嘛!我们说释迦牟尼佛到现在,哪一张是释迦牟尼佛写的,(众笑),没有看到过,他还是那么伟大,大家崇拜他。那么你不题词也不要紧,那么你何必要来不及写毛笔字了、写文章了。“奇技”,还做一些其他的一些技术。这些在家不犯,出家要犯的。“方便研求琴韵等”,这些都是为目的啥东西?有一点本事嘛,人家好供养我,你给人家来一个:啊!你前辈子是什么,你现在怎样,将来怎么怎么,说了半天。人家:噢!这个人实在厉害,他有神通。啊,供养你了,一辈子敬佑(川俚)你。你这东西就是为名利,不好!

  “虚谈赞毁令他施”,虚谈,就是不实之谈了啊,一下赞叹他,一下诽谤他,说来说去说好说坏要他布施,这个也不好。

  “馈飨迎赴利求利”,人家请你、供养你或者请你去应供,他来供养,你迎接他,人家请你去,你赶快赶了去,为什么?就是求利。还有利求利,“利求利”怎样?人家供养你了,你对那个人说:嗳!昨天某人供养我一万块,你怎么样?(笑)你至少一万块吧,或者两万比他高嘛。他们比哪个胜嘛,他一万嘛,你总得两万,你这个人地位比他高啊。这个就是利求利。这边拿了利益来劝他,你比他还要高,这个也是邪命。

  “多方巧避难与言”,假使你要劝他的话,他回避你,你给他说这个,他给你说那个,他总是不接受你的话,难与言,劝不进的,不听你的。“无耻坚持是违犯”,你去劝他,他给你回避,你跟他说,他不听,无耻,没有惭愧心,坚持他的那一套东西,犯。犯这条戒。

  “若欲除遣发精勤,烦恼抑蔽无违犯”,假使你要自己发心知道这个不对,要除掉这些事情,并且也很精进地正在对治它,但是烦恼盛,有的时候忘掉了,这样子不犯。

  那么这一条邪命,我们这个《瑜伽师地论》也可以参照一下。《瑜伽师地论》里边,“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生起诡诈,虚谈、现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菩萨戒品释》卷四 二七),利求利了就是这些,都是根据经论来的啊,“味邪命法”,就是贪着邪命的法,“无有羞耻”,没有惭愧心,甚至于“坚持不舍”,这样子有犯,有所违越。这个染污的犯,这一条没有不染污的犯。

  “无违犯者,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炽盛,蔽抑其心,时时现起。”那么你不犯,就是说你知道这些是不好的,发起意乐心,精进,也很精进地对治它,但是,烦恼炽盛,有的时候忘了,把心也盖住了,这个,反复啊,这些反复情况之下,不算犯。

  那么这里边,他写了一些邪命的样子,他说五条邪命:“诡诈”,就是现一些非常的威仪,或者是做苦行的样子;或者么做密护根门,装出自己眼不乱看,耳不乱听,做出老修行的样子,都是为求利,这不好;那些假使“虚谈”,他的意思就是说强口骄傲,说自己有道德,这是虚谈,不实之谈;那么“现相”,现相就是有的人就是他要你布施衣服,就穿了个破衣服到你面前去,你说:你怎么衣服破了!他说:“我没有衣服啊。”啊,人家布施你。人家即使不问,你们看,哦,这个师父衣服都不行了,这么烂,这么破。假使没有其他东西,你故意拿一个破的、烂的给人家看看,人家好供养你。这个心不好啊,这是也是属于现相里边的;还有一种,“方便研求”,假使求不到,或者他对方的施主居士他没有钱,求不到的时候,也是硬逼着要,不断地纠缠,一定要你拿出来才甘心,弄得人家很难堪。甚至于骂起来了,要是钱不拿出来,不好的话都出来了,这个就是方便研求,这些都是邪命的样子,都不好。

  那么我们前边《菩提道次第》不是也有五个邪命嘛,这里《宝鬘论》里边又有五个邪命啊,他说五个邪命数字是一样的,五个,但是内容有一点不一样。

  我们把《宝鬘论》的五个邪命说一下。“诡诈为利敬,密护诸根门”(《菩萨戒品释》卷四 二八),第一个,装异相,诡诈,装一个不普通的样子,目的是为利益,为人家恭敬,名利了。“密护诸根门”,举个例,就是自己守护根门,装成那个老修行的样子,眼不乱看,耳不乱听,规规矩矩,人家跑掉了,就乱看乱动搞起来了。这个假相不要做。诡诈这是假的啊,假的在人面前做老修行的样子,目的求恭敬利养。

  “虚谈为利敬,现前说软语”,谈一些不实的功德,说自己怎么怎么了不得。所以说我们这些出家人一定要注意啊,邪命很容易犯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想受用东西多一点,都想居士多供养一点,你修行,人家供养你,他自己要来供养的,可以受,为他培福。你去要的,不能要,邪命,犯戒的。邪命方式不一定是伸手我要啊,“我没有布,你给我一点布,我做衣服。”并不一定是这样子,装个样子出来,使人家供养你的,有这个心要人家供养,各式各样方式,都属于邪命。那么谈自己的功德,虚谈,说自己怎么了不得怎么了不得,我怎么不倒单,我只吃一顿什么东西,我念经声音大,等等,都是邪命。你说了,人家好恭敬你了,供养你了。就是说好话,对居士说些好话,反正是讨欢喜的话。甚至拍马屁的话,都是为什么?拍居士马屁干啥?毫无道理的。你跟他说这些干啥?这是第二种。

  第三种,“巧求为利敬,称赞他财物”,你要他的东西,或者要名利,就赞叹人家:你这个东西好,怎么怎么好。好了半天,“啊!供养你算了,你拿去吧!”,人家拿支笔来,钢笔新买的,你:“啊!这个笔好哇!我正想买这个笔了,这个笔正合我的口味。”“好的,好的,你拿去吧。”这个样子,以善巧的方便,以赞叹的方式,叫人家供养你,这个也不好。

  下边一个就是用硬的方法了。“研遍为利敬,现前毁咨他”,求不到,软的求不到,硬的来了。他就是逼着你要了,甚至于骂都要骂起来了,你这个人怎么一点布施心也没有,人家怎么怎么的,佛怎么说的,你怎么不听?这个也是为了自己的利养了。

  那么底下“以利求利,称赞先所得”,就是说那个人假使知道他两个人的,嗳!你看,你那个朋友,他供养我,昨天供了我多少。意思就是说你该供养多少了。这个也是第五种。这个跟我们那个《菩提道次第科颂》里边的这一条是一样的,前面一些不一样。

  《宝鬘论》里边就是十句话,两个半颂,两句一个邪命。那么这个你们可以去看《戒品释》了,在《瑜伽师地论》里没有的啊。因为这是《宝鬘论》里边的,有《宝鬘论》的,可以翻一翻,那是“诡诈为利敬,密护诸根门”,第一条;“虚谈为利敬,现前说软语”,第二条;“巧求为利敬,称赞他财物”,第三条;“研遍为利敬,现前毁咨他”;第四条,“以利求利者,称赞先所得”;先所得的人称赞,假使说就是说昨天那个人,“啊,这个人真了不得,你看,他昨天供养我一万块,哎呀!这个人功德大。”怎么怎么,说了半天。目的就是说你该供养多少。这个都是邪命。那么我们说,学么是学了,要摆到自己身上来,你学得再多,你背下来了,什么都行了,你不做,没有用的!这个就是“说食数宝”了,人家的东西,不是你的。甚至于有些人就是台上讲得很好,很生动,自己却做不到。

  出家人很要注意,邪命是很容易犯的。你在居士面前露一点点名堂,就是邪命。你自己装着那个什么不够,要什么东西,你不一定说你要这个,你说人家都有录音机,我要听经,我没能录,怎么怎么说了半天,就是让人家供你一个录音机就完了,就是这个意思嘛。那么这些都是邪命啊,我们这里有啊!以前走了,这个人啊,就是一个居士供他个录音机了,为什么供养的,很可以想象得到的。为什么他无缘无故,旁的东西不供养,供他个录音机,肯定他是需要嘛。凡是这些,人家居士当然好了,他培福了,你要嘛,他供养你了,但是居士供养是他培福了,比丘,下地狱了!这个要这样子报答他了。这个担子很重啊,要把你压下地狱去的。他自己供养你的那是另外一回事啊。你自己要的,就要不得,犯戒的。

  庚六 身语掉动

  下面我们再讲一条,“第六身语掉动”。身语掉动也是犯一条戒啊。“心不静寂掉动粗”,这个我们这个更要注意了啊,比丘,沙弥也好,沙弥也是比丘的后备军,千万不要有粗里粗气的样子啊。那个说话嘻嘻哈哈的,跳跳蹦蹦的,小孩子可以,小孩子没有出家嘛,出了家就不行了。我们有一个,他是四川人,他是五台山的一个戒兄弟啊,他小孩子在小学里边,大概总归不到十岁吧,皮得不得了,整个学校里的老师、校长对他毫无办法,最后这个人怎么,他不晓得过去的善根,他出家了,跑到近慈寺海公上师庙里边。出了家之后啊,完全变了,变得威威仪仪的,行动什么东西都是按照规矩来了。后来他们学校的校长、老师来看望他了,他们以前的老皮大王了,到了出家之后,看他到底在寺院里是不是还那么的捣蛋调皮了。一跑到庙里看看他,哇,穿了那个出家的衣服,威威仪仪的、慢吞吞地走路,完全变样了。这个就对头了。如果你还是那个样子的话,就不行了。如果受菩萨戒的就犯戒。

  “心不静寂掉动粗,喧哗嬉戏身跃腾,望他欢笑染违犯。”这些我们等一下再讲啊,他就是不静的样子,“喧哗”就是高声说话、嘻嘻哈哈地嬉笑,身东跳西跳的。我们这练武的人要当心了,练武的人练惯了,走路一跳一跳的,穿了袈裟就不能一跳一跳的。比丘的威仪,在马路上走,假使前面一个水沟,不能跳过去,只能慢慢地过去,或者绕行。如果水沟太大了,非跳不可的,绕道而行,不能跳的。那么“望他欢笑”,作一些样子,讨他的欢喜,叫人家笑,逗人家笑,这些都是违犯,染污的违犯。假使忘念,过去习气太深了,不注意了,那么不是有意的,也是犯,但不是染污的犯,轻一点。

  “再再遣除乐欲兴,方便解息他嫌恨,灭他愁恼摄引彼,敬顺将护随他心,知他恶谋嫌恨等,外躁内寂皆无犯。”这是下面不犯的,你自己知道这些个习气毛病,再再地要把它遣除,对治它,“乐欲兴”,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他冒出一点点,这个不算犯。“方便解息他嫌恨”,你为了他,对方对你有嫌恨,为了息除他的心,跟他开一些玩笑,作一些样子,使他心里高兴,这个不犯。“灭他愁恼”,他对方有愁忧,或者是要摄引他,因为他也是这一类的人,你要摄引他到佛道,你要作一些样子,同事么,我们说四摄嘛,跟他一样,把他引进来,那么也不犯。“敬顺将护随他心”,你要随顺他的心就是也是要摄受他的话了,不犯。“知他恶谋嫌恨等”,就是说他对你有怀疑,以为你心里是对他有恶谋,对他有不利的事情,或者对他心里怀恨的话,那么你这样子情况,知道他对你有这些猜忌的心,你就现一个什么跳跳蹦蹦的高兴的样子,表示自己的心毫无疙瘩,对你没有什么不欢喜的地方,用不着怀疑,在这个情况之下,也可以现一下,这些都是心是干净的啊,那么在这样情况之下,不犯。

  这些很略啊,我们看《瑜伽师地论》的。“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掉所动,心不寂静,不乐寂静”(《菩萨戒品释》卷四 二八),不但是不寂静,也不欢喜寂静,不欢喜独处寂静修行,他这样子“高声嬉戏”,高声地“哇、哇”说话,“嬉戏”,嬉戏就是打牌啊,搞那些游戏,欢喜做那些。“喧哗纷聒”,大声地在大众集会里边大声喊叫,使人家心不安。还有“轻躁腾跃”,欢喜跳跳蹦蹦的,“望他欢笑”等等,这些都是有染的违犯。

  那么它里边宗大师的解释,他说“高声嬉戏,喧哗纷聒,轻躁腾跃,望他欢笑”,这是算违犯。那么这里边我们说,有一层什么,什么叫“轻躁腾跃”,这个里边的解释,这是《瑜伽师地论》的解释(《披寻记》卷四十一 第二三九三页:“习近爱乐诸所行事,谓相执持手臂发等。或相摩触随一身分,或抱或呜或相顾盼,或作余事。是名轻躁腾跃。”),他说,他欢喜做那些动作,什么动作?互相执手、臂、发,欢喜互相握握手,或者对方的手臂、头发去抓住,或者嘛,身上互相摸触,或者就是那些现代的所谓交际了,亲脸了之类的,这些都是属于轻躁的动作,要避免。

  我记得在上海有一个居士,我们讲五戒了,他受五戒了,不要邪淫了。邪淫当中,最根本是男女的事情了,那么互相执手之类的也属于轻的犯的。后来他就问了,他这个工作要跳舞的,不是那个舞蹈的跳舞,是跳交际舞,因为做生意了,那么犯不犯?我说最好不要去。交际舞,男的女的抱了跑,我们是从来舞场不进去的,但是在旧社会里,还是听到过一些交际舞的情况,我认为我们受了五戒的人最好是不要参加。那么现在好象是很普遍啊,学校里都有吧,舞会都有这些,那么严格的五戒,避免为好。这个男的女的假使夏天甚至都穿著一点点衣服,抱起来走干啥?不大好看,不威仪。出家人更不行了,出家人跳舞场去了,那就是大笑话,你这个人修行修到哪里去了?这是不行的。

  那么这些是犯的。假使不犯,哪些属于不犯?

  一种啊,他生嫌恨心,对你不高兴,你做一些样子啊,做一些欢乐的样子,使他高兴,除掉他的嫌恨心,可以。对方有忧恼,心里很愁忧,那么你做一些轻佻的样子,高声地说说笑笑,使他解忧,或者是打打牌,目的是使他解忧,不是为赌钱,这个临时搞一下,不犯。

  他欢喜嬉戏,对方是一向欢喜搞这些的,你要摄受他,引向佛道,那你一定要开始的时候,你要参加他的那些游戏的事情,然后跟你熟悉了,相信你了,才能听你的话啊,这是菩萨道。但是要护持自己心了,不要是我要摄引他,他爱打牌的,我要去打牌,自己打牌打迷了,那个不行了啊。你只能够是为了摄引他,临时做一下,心里根本不欢喜那些事情。

  第四维护亲友之心,“随彼而转”,就是我们这里的“敬顺将护随他心”,自己的亲戚朋友,你不好跟他反起来干了,那么就顺了他,临时这么搞一下,这个也不犯。

  第五个就是他猜忌,他认为你这个人心里对他有嫌恨心的,要害他的,或者怀什么不好的计策要捉弄他的,那么对你怀疑的时候,你表面上现一个很高兴的样子,跳跳蹦蹦的,表示你内心对他毫无疙瘩,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为了避免他的猜忌可能产生不好的效果,那么你现一下这些轻佻的样子,使他明白你心里边对他是没有什么东西的,那么这样子情况之下,不犯。除此之外,就不能做。

  那么我们这些学了之后,都要检查自己。我们说学戒相,学了之后干什么的?镜子,照照自己啊。那么今天学的更值得照照自己,自己对邪命到底犯过没有?到底认为这个危害性大不大?到底认不认得这就是邪命?这些问题都要自己检查。那么,你以后对那些居士怎么做,这些东西没有了,该怎么办?这些都是真正学戒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轻佻的、大声叫喊的人,那就要注意了,这些都是犯戒的啊。那么你说我没有受菩萨戒,你将来受不受?你要受大戒,(三坛大戒),第三坛就是菩萨戒,还得要受的。那么你不想受,不想受你就不要受,但是比丘戒里边也不准的,乃至沙弥戒也不准,那你什么戒也不受,你来干啥?当然要受的。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东西,我们沙弥戒里边也有啊。

  我们上一次沙弥戒讲得很仔细,但是一讲了之后,走了一大半,为什么?不愿意受戒,不愿意持戒,说这个东西麻烦得很,把我捆得紧紧的。沙弥戒没讲完就走了几个,沙弥戒讲完了。安居了,哇!一下子安居完了,跑掉了,说的是告假一个月,这个一告,就告了不来了。不来了,不来就好了,告的一个月假,一个月不来,你不来了,就可以了,过了四、五个月又来了,干什么?外边不好,还是这里好。不过,你再来了要考虑考虑了,我们说过话,我们不是旅馆,旅馆来了,你还得花旅费钱,还得登记一下,我们这里不是要来就来,要去就去,那么自由,恐怕不是你家庭了。家庭里边你跑出去,还得要骂一顿吧?我们这里,你走了就走了,来了又来了,太自由了,我看不大好啊。好,今天讲到这里。

  第十三讲

  庚七 异见不乐涅槃

  《菩提宗道菩萨戒》。昨天,我们讲到戒度的“第六身语掉动”。

  今天,“第七异见不乐涅槃”。“若兴异见立异论,菩萨不应乐涅槃,应于涅槃生厌背,及诸烦恼随烦恼,不应怖畏生厌离,求大菩提应流转,经无数劫是违犯”。这个是另外一种。这个异见,实际上就是邪见了。他自己有这个见,不正之见,同时也说这样子的话来教化人家,他说菩萨不应该乐涅槃,就是菩萨不应求涅槃的,不但是不要求涅槃,而且要“于涅槃生厌背”,要背向涅槃,要讨厌涅槃,不要希求涅槃,就是应该跟涅槃是反起的。“及诸烦恼随烦恼”,那些烦恼也不是要去灭掉它,为什么?就是说要度众生了,不要害怕流转生死,因为要度众生的话,你把烦恼灭掉了,求了涅槃了,生死就没有了,就不能度众生了。这个话又是相似佛教啊,好象很有道理,留惑润生,烦恼不要断掉,可以再受生,度众生。涅槃是不住三界了,那就不能度众生了,所以要厌彼,要厌离它不要涅槃,反过来,烦恼也不要灭的。“不应怖畏生厌离”,对烦恼也不要去怖畏它,也不要厌离它。“求大菩提应流转”,要求成佛的话,三大阿僧祇劫都要流转生死,“经无数劫是违犯”,要大涅槃要不断地来流转生死,好度众生。这样说话,犯戒。

  “菩萨亲近乐涅槃”,菩萨不但不是厌背涅槃,而且是亲近愿意证涅槃的。“弃舍烦恼勤背厌”,同时菩萨也是要断烦恼,弃烦恼,舍烦恼,要精勤地背厌这个烦恼,烦恼是坏东西,就是要讨厌它,要去掉它,要断掉它。“无量有情解脱故,倍过声闻千俱胝”,菩萨的求涅槃断烦恼,为了度一切的有情,所以说声闻的求涅槃断烦恼是为他一个人自己,菩萨为了要度众生,所以说他要断烦恼求涅槃的心,比声闻乘还要过千俱胝的倍,就是无量无数的倍。因为你自己没有断烦恼,你怎么能度众生?“若自未脱烦恼困,云何解救他身危”,假使自己没有断了烦恼,怎么来救他危,怎么解救他的危险?就是他的一些苦难……

  (15B开始)都是因为烦恼造业感的苦报,如果自己烦恼还没有断,你怎么解救人家的问题?

  “痛厌有漏作随顺”,菩萨是绝对地厌恶这个三界有漏的烦恼、业苦的果报,这个烦恼业的因。但是,他为了度众生,勉强地随顺这个世间,并不是他不讨厌。“于烈火中身不焚”,菩萨并不是不厌离生死,因为要随顺众生,在生死里边度他们,所以到生死里边去流转,等于说在大火里边抢救人一样,他并不是不害怕火,也不是欢喜那个火,生死里边是大烈火,“三界如火宅”,这是大火。我们在这个里边知道是很可怕的。但是,为了要度众生,他就是冒那个烈火的险啊。但是他在里边,他跟众生不一样,他不起烦恼,不造业,所以说他也不会永远地流转在生死里边。“身不焚”,就是说他不像一般的众生一样,他不随着有漏的烦恼的转的话,他这个法身不会坏掉,虽然在烈火里去救众生,法身不会坏。这就是菩萨的既是要随顺众生,流入生死,但是并不是欢喜生死,并不是不欢喜涅槃。菩萨的要求涅槃比声闻还要过,菩萨的要断烦恼比声闻还要勤,因为他要度众生了,非要把烦恼断掉不可。所以说,他这个谬论是错误的。说菩萨不要求涅槃的,也不要断烦恼的,可以在生死里边度众生,尽量地流转下去,这个完全是错的。你自己还不会游水,怎么能救人?

  所以这个“如是颠倒”,这样子说颠倒的见,颠倒的论,“坏净命,放逸远离近恶行”,这句话并不是这个里边一句,这一段里边的啊,它是总结前面三条的。这样子颠倒就是说前面从“邪命”开始,到“身掉动”、“不乐涅槃”这三条,这样子的颠倒的话,就是违背这三条的话。第一条是“坏净命”,律仪戒里边的“净命”,这是违背的,就是指第五个,“邪命取利”。那么第二个,就是第六条的“不放逸行”破坏的,这都是律仪戒里边的啊。

  你说菩萨戒里边犯这三条。那么律仪戒里边的“净命”这一条,是第五条违背了。那么第六条“身语掉动”是违背了这个律仪戒里的“不放逸”,那么这一条“起异见”就是律仪戒的“常乐远离”的这一条,也是违背了。所以说这三条戒,按了次第,违背了律仪戒里边的“净命、不放逸行,常乐远离”。律仪戒要远离的,远离这个聩闹,远离烦恼,要断烦恼的。那么你如果犯了这三条,就是律仪戒这三条也违犯了。

  那么这都是不正之见啊。我们看看《瑜伽师地论》。“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忻乐涅槃,应于涅槃而生厌背”(《菩萨戒品释》卷四 二九),这一样的,“于诸烦恼及随烦恼,不应怖畏而求断灭”,烦恼是六个,贪、瞋、痴、慢、疑,加一个见。或者一个见,邪见,不正见,分了五个,身见、边见、见取、戒禁取、邪见。分五个的话,那就十个根本烦恼,随烦恼二十个啊。这是根据《百法》里边的。那么这些烦恼,他就是说不要去害怕烦恼,也不要去断烦恼,因为你要度众生,要流转生死,“不应一向心生厌离”,菩萨不应当要厌离,“以诸菩萨,三无数劫流转生死,求大菩提”,因为菩萨要三大阿僧祇劫,流转生死,度众生,求涅槃的。所以不要求涅槃,不要断烦恼,也不要害怕烦恼,不要想着厌离,不要厌离这个有漏世间,这个话都是错误的。这个要是这个样子的话,自己也度不了,怎么度众生?“若作此说,是名有犯”,假使你这样子说的话,是犯了这一条,“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心里的有染污心,知见上也做错了,染的违犯,重的。

  “何以故?如诸声闻于其涅槃忻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如是菩萨于大涅槃,忻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其倍过彼百千俱胝”,他说声闻是欢喜涅槃,要求涅槃,要断烦恼,身心厌离这个烦恼,那么菩萨同样,求大涅槃,大涅槃是无住涅槃了,也是要求涅槃,亲近忻乐那个涅槃,对烦恼,要断烦恼,身心厌离那个烦恼,他的数字超过声闻要百千俱胝的倍,就是菩萨远远地超过声闻的这个心,还要厉害,并不是说菩萨跟声闻反起来了,不要求涅槃,不要断烦恼,而且超过声闻百千俱胝倍。为什么原因?“以诸声闻唯为一身证得义利,勤修正行”,声闻只为他自己解脱,他修他的梵行。“菩萨普为一切有情证得义利”,菩萨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要“勤修正行”。所以说菩萨为了那么多的众生,他的修行要超过声闻要百千俱胝倍,他不是为一个人了,所以不能说“菩萨不欢喜涅槃,不要断烦恼”,这个完全是反起说了。

  “是故菩萨当勤修集无杂染心,于有漏事,随顺而行”,那么菩萨怎么度众生?有漏的这个流转生死,他又怎么搞?“成就胜出诸阿罗汉无杂染法”,他说,虽然菩萨在流转生死,在有漏当中随顺而行,但是他比阿罗汉的清净、没有杂染还要超出。菩萨心里边干干净净,一点也不粘烦恼。那么这样子你说不要厌离烦恼,不要断烦恼、不要求涅槃,那完全是背其道而行之,完全是错误的。

  所以这些话,都是似是而非的。我们很多现在一些谬论就是说,我们行菩萨道,不要出家的,在家的居士行菩萨道,他更能接触、摄受世间的人民,可以做好事。出家人关在庙里边什么都不知道,这是消极。我们社会上很多的公益事情都要在家的身份去做,那么他以为这是真正的菩萨道。他出离心也没有,菩提心更谈不上,这个烦恼也不断,有的人就很洒脱了,他吃酒吃肉什么都来,跟在家人打成一片,同事,他就是好象是四摄了,利行同事,好象他是菩萨道做得很好,实际上跟真正的菩萨完全是不一样。

  真正的菩萨要断烦恼,要求涅槃,超过声闻百千俱胝倍,他对生死厌离。我们说那些在社会上做那些慈善事情的人,他厌不厌离生死?他妻子儿女很高兴,一点也没厌离,那怎么谈得上是菩萨?声闻尚且要厌离,菩萨厌离的要超过声闻百千俱胝倍。他到底是超过声闻多少,恐怕一点点气味都没有,那根本不是菩萨道。它这里说,“声闻钝根,尚能了知生死过患,深生厌离,何况菩萨是利根性具无量慧”(《菩萨戒品释》卷四 三十),它说钝根的声闻,声闻里边的钝根,他尚且能够知道生死的过患,深生厌离,菩萨是利根的,有无量智慧的,怎么会的不厌离生死?怎么会不知道生死的过患?所以说这个是完全是错的,这个见是错的,这个论也是错的。这是第七条。

  庚八 不作避护

  “第八不作避护”。“于自发言不信重,恶声恶名恶称誉,不预防护不息除,其事若实不避地,如是一切皆违犯。”这是犯的。那就是说,“于自发言不信重”,他自己说的话,人家不相信他,不尊重他,为什么原因?自己的行持有问题,或者是自己本身不能够依照净戒而行,不能受别解脱戒的规则,不能圆满那些威仪,令人家产生不恭敬、不相信的心、不敬的行。这样子,或者是由于自己的过失,或者自己倒没有过失,人家的诽谤,这两种都有。那么,“恶声恶名恶称誉”, 恶声恶名恶称誉,它就是说,在他们注解里边就是说,分三种,分三品了,轻的是恶声,中等就是恶名,重的是恶称誉。

  那么《瑜伽师地论》里边这么说,人家对你心里讨厌,说一个粗恶的话,说你不好,这叫“恶声”;当着你面前讥毁你,那是“恶称”;周边诽谤,成了个舆论了,大家都知道了,大家都对你有看法,这个叫“恶誉”。那就是分重中轻的三等。对你在后边骂两句,轻的;当了你的面讥笑你了,那就是恶名了,重一点了;普遍地都来说你这个坏话了,那就是恶称誉,最重的。

  那么对于这三种事情,预先不防护,中间不息除,假使是事实,要避开,“避地”,那你这个地方就不要住了,你自己在这个地方犯了错误了,那就要到其他地方去了,这地方要回避了。假使不实在的,要息除,要跟人家讲清楚。那么这样子,如果你不做的话,违犯。

  我们中国人,汉人总是有一个,“忍”,这个忍我们感到有对的地方,也有跟菩萨戒不合的地方。他们就是说不管人家说什么,你就先忍着就是了,你看跟这个菩萨戒有点违背了。真正假使不实在的,人家的讥毁你,要去清雪,要声明一下,不是那个事情。自己不响,不开腔,当然了,有些是讲因果的,反正你没有那个因,不会受那个报,人家诽谤你,决定你过去有它的因,他忍辱,受了,好不好?对自己修行是可以,但是对菩萨戒来说,你的不清白,延及到佛教,整个佛教也受到损害了,还是该清雪的地方要说一下。“如是一切皆违犯”,这样子是违犯的啊。

  “无违犯者他憎嫉”,下边是不犯的,人家以瞋恨的心、妒忌的心来说你坏话,这个没关系啊。“人不谅解”,这些补特伽罗啊,这些人,他不会谅解你的,你跟他说了也没有用的。“难雪除”,你再跟他说,他也不会,他本身就是对你怀恨在心的,要妒忌你的,那你再跟他说明白啊,没有用,那么这样子情况之下,不说明也可以。

  “忿蔽谤骂外道言”,假使人家对你心里很忿恨的心,一定要骂你,那么像这一类人,你跟他讲道理也讲不清楚的,那也不犯。“外道言”,外道的话,外道就是对佛教是不满意的,最好诽谤你佛教,他好抬高自己了,像这样的外道说的话,那你不去清雪也没问题。那么哪些事情,我们说要清雪哪些事情?其他的不如法的事情,当然不能清雪了,当然就是这一些事情,你出家了,人家说你不好,你如法地依戒去乞食,人家说你要饭的啊,不争气,不会工作,不劳动,要饭吃,这样的骂,这个不犯的。这些事情在佛教里边是如法的,没有错。“愚昧讥嫌不与论”,那些愚昧的人,世间上愚痴的人,看你做这些事情,他要讥嫌你,那么你不要跟他去辩了,这个没有关系。

  “障摄善法正念知”,这是这几条啊,障碍摄善法戒里边的正知正念,“正行防护自愆犯,深谛审知善遣除,善知对治护人己”,自己犯的东西要“深谛审知”,自己很仔细地明白,到底犯了什么,要能够对治,遣除它,消除它。一方面能够知道,一方面要消除它。那么这样子做了,护人护己,自己也没有犯,人家也不会讥嫌,免得人家讥嫌造罪感恶报。

  那么这里是讲了一些啊,我们再补充一点。还是《瑜伽师地论》的,“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自能发不信重言”(《菩萨戒品释》卷四 三一),自己因为行为的不端,使人家产生不敬信,不恭敬,不信重,那么就会产生什么,“所谓恶声、恶称、恶誉”,就是前面讲的上中下三品。“不护不雪”,你不去防护,也不清雪,“其事若实,而不避护”,这个事情假使实在的而不避护,是有犯的,“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假使不是实在的,你不清雪它,是实在的,要避护,就是要避地了,要避开,假使不实在的,你要声明,不是这个事情。假使你事情是实在的,不避开,有犯;假使不是实在的,不清雪也犯。但是,“非染违犯”,这个不是染污的犯。

  这里我们说在颂里边就没有讲得那么仔细啊,所以我们要参考一下。就是说你实际上犯了事情了,人家恶名恶誉恶称来了,那么你是应该避,这个地方就不要住了,其他地方去,假使你没有犯那些,是人家的诽谤的,那么你要清雪,要声明,假使你不声明,犯戒,犯一条戒。但是不是染污的违犯,因为你自己本身没有过失。但是这个事情来了,你不清雪它,不去声明,不讲清楚也是犯。因为你这个东西跟佛教有关系了,你不是说你自己忍辱可以了,你一个人忍辱,你还是牵涉到佛教了,也是违犯的啊,但是不染污,因为你内心没有这个染污的心。

  那么,不犯的,外道、人家嫉妒你的人、恨你的人说你,说什么,出家乞食、修其他的修行,这些人家要诽谤你,这个不违犯的,“若忿蔽者,若心倒者”,那个人他愤怒得很,已经气得来那个,怒得失去理智了,这样的人他说你,不犯。假使颠倒的人,精神不正常的诽谤你,这些你不清雪不犯啊。那么这些人讲不清楚的啊,一个神经病,你跟他讲什么,不要说了。那么这个里边,就是我们要补充一下的就是说,你是没有事实,你不去讲清楚,实际上你没犯什么过失,人家说你不好的流言蜚语,那你要声明没有,把事情要清雪,如果不清雪的话,犯,而非染。这个在颂上没有,所以我们要补充一下。

  庚九 于他烦恼不制止

  下边再看下去,“第九于他烦恼不制止”。“现行烦恼恶有情,令他忧恼辛楚等,可憎身语现调伏,猛利加行利益彼,如应调伏不调伏,护惜忧恼染违犯”,这就是说,看到有些有情,不好的有情、恶有情,他正在现行烦恼,正在起烦恼,那么做一些不好的事情了。那你对他,应当是要诃斥他,或者惩罚他,甚至于很猛利地治罚他的,就是你要用种种的,各种的诃斥或者是治罚使他忧恼、辛楚,心里感到痛苦,还要现“可憎身语现调伏”,可怕的样子,大发脾气的样子啊,要调伏他。这个加行要很猛利的加行,轻轻微微地说,他是改不过来的,他的烦恼也不会息下去的,那就该要起调伏的时候,就要调伏。这样子可以利益他。“猛利加行”这样子来利益他的,如果应当这样子调伏,不调伏的话,你护惜他的烦恼,不敢去碰他,违犯,犯菩萨戒。

  那么所以说,我们现在丛林里边,对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就是要该打香板的就打香板,该骂的就骂,该驱摒的就驱摒,不能姑息,否则的话,你就犯菩萨戒。所以这一条,我们大家要注意啊。很多现在一般人都是讲情面,最好不得罪人,你做什么坏事情,我眼睛闭了,只当没看到。甚至于假使人家说他了,还要私下跟他说,哎呀,你这个事情没什么大要紧了,他为什么这样子说你不好?怎么怎么的,还去安慰他。这个跟菩萨戒差得太远了啊。所以说我们真正要护持僧团,要使对方能够出不善到善处,就是该现威猛相的时候,要现威猛相。大威德相该现就要现。你不能是一味地乱慈悲啊。真正的慈悲是把他改过来,你对他身口的慈,不能使他改变他的恶行的话,反而是害他。所以说,父母溺爱子女,就是这一类愚痴的慈悲,不是我们佛教的大慈悲,这个是带了私心杂念的、带有江湖义气的,或者是有私人感情的慈悲,害人的,害人又害己。绝对不要这样子做。这个很难啊,要打破情面,该诃斥的要诃斥。所以说,被诃斥的也要知道,这是为调伏你,是救你啊,并不是对你有什么过不去,不能怀恨在心。

  “若彼利少自患多,不作调伏无违犯”,假使你这样子做,观察对他的利少,他就是改不过来的,你再怎么诃斥他,调伏他,他也改不过来的,而对自己却是产生很多的烦恼,那么这样子你不调伏,也没有违犯。这是开许里边的。

  我们看这个,这一条,《瑜伽师地论》里边也可以参考的。“论曰: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以种种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义利”(《菩萨戒品释》卷四 三二),他看到那些有情,当然做坏事的有情了,恶有情了,烦恼炽盛做恶行的有情,这类有情,你应当以种种的辛楚加行,就是使他很难受的加行猛利的加行很厉害的加行,就是诃斥了,治罚了等等。或者是口骂,或者是用这个什么方法来处分他,那么你这样子才使他能够得到义利,能够改过,能够不做坏事,而你是“护其忧恼”,你恐怕骂了他之后,治罚他之后,他心里不高兴,护惜他,“而不现行”,不做那些调, 伏诃斥的事情,这个是犯菩萨戒,有染的违犯。

  假使你这一条里边,对这个你是虽然不现行而无违犯,“谓观由此现行,令他于现法中少得义利,多生忧恼”,假使你感到这样子做,使他并不能得什么好处,甚至于产生更大的忧恼,那么你就是不加行,不做也可以。那么两个解释。一个就是说,你这样子做了之后,就是猛利地诃斥,辛楚加行之后,不但他不会得好处,不会改过来,而且他心里更烦恼,事情做得更坏一点,有些人就是强得不得了的,你越是罚他,他越是做坏事,那这样的人,你不去说,不诃斥,也不犯菩萨戒。但是对方却是自己受害了啊,因为你烦恼太重了,劝也劝不好了,那么这是一个解释。另外一个解释,对他你这样子调伏之后,他得不到什么好处,就是他改不过来的,而自己因了这样的事情,产生了很多的烦恼,那么你不做,也可以。这两种就是说,一种是大前提就是说你这样子做了之后,他得不到什么利益的,另外一个就是说自己生烦恼,或者是他更烦恼。那么这两种解释都可以啊。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不调伏,不违犯,不犯菩萨戒。仅仅是不犯菩萨戒了,对于救护众生这一条是没有做到了啊。他烦恼了,做恶行,你没有把他挽救过来。对你说,菩萨戒是没有犯,但是利益众生却没有利益到。这个我们要知道。并不是说,我不犯戒就完了,就可以了,很好了,但是众生他在苦恼当中,他在现烦恼起恶行。

  (16A开始)前面的,“正行防护”,在摄善法戒里边,我们就看前面那一条,前面一条最后两行,“障摄善法正念知”,这个里边是这样子的,摄善法戒里的正知正念、正行防护,这是违背了,就是犯了这一条戒的话,摄善法戒里的这一个原则就违背掉了。那么你自己的罪失,自己不了知,知已之后悔除,这一个原则,你也违背掉了,这是前一条。所以说,“障摄善法正念知,正行防护”,这是到这里为止,一个原则,违背了,正念正知、正行防护违背了。你自己的愆犯,自己的过失,要“深谛审知”,要知道自己犯了什么过失,应当知道,知道之后,要对治它,消灭它。这一条原则也违犯的。所以说前面一条,违背摄善法戒里边的这个原则。那么这一条是违背饶益有情戒的诃责忆念,就是饶益有情,该呵斥的呵斥,使他能够改过来,如果你没有做到的话,这一条饶益有情戒你是违背了。

  所以这个戒,前后都有关系,有的是联系到别解脱戒,有的是联系到饶益有情戒,跟这个摄善法戒都是互相的有关联的。那么这一个违犯,在根据菩萨戒里边说,就是说你不调伏他,你心里却没有烦恼心,那么违犯是违犯了,是没有染污的。那么这里颂里边是“染违犯”,这个要考一下,依菩萨戒里边的文是这样子,我们再念一道,“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以种种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义利,护其忧恼,而不现行,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这是说非染的。那么这里写的是“染违犯”。因为我们想按理也是非染违犯,因为你没有去调伏他,你本身没有烦恼心,仅不过是怕事,护惜他的忧恼,怕他这样子做了之后,烦恼更大,会更烦恼,那么你没有去呵斥他,没有调伏他,这个并不是有什么坏心的出发点,所以是“非染违犯”。那么这里是“染违犯”,我们还得要去参照其他的参考书。《瑜伽师地论》的《披寻记》,也可以去查一查,是不是,这是染违犯?非染违犯?照原文是非染违犯。那么这一个我们做个记号,保留,以后再看。(《披寻记》卷四十一 第二三九六页:“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以种种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义利,护其忧恼,而不现行,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种种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者:身业所作,名辛楚加行,如治罚等。语业所作,名猛利加行,如诃责等。”)

  己三 障忍四

  下面一条,下边是障戒的九条。“障施有七戒有九”。这个九条讲完了。我们现在,这一个今年讲的,开头是前面是《求加持颂》,现在的菩萨戒的颂都是《五字真言》里边的,等于在讲《五字真言》。你说《五字真言》我们有笔记,很薄一本,讲得很略的,像这样子讲的话,要那个整个《五字真言》的篇幅就有好几本了,要这样子讲起来。所以说对《五字真言》里边,我们就希望大家,讲好之后,在念的时候,把这个意思掺进去;不要讲归讲,念归念,各是各的,念的时候还是糊里糊涂的几个字,意思一点也不摄进去,那就失去意义了。不但是自己要理解,念的时候就把那些意思摄在里边,然后对照自己的行持是不是符合。这样子念经,才能有进步。否则的话,就是念两个字。“障施有七戒有九”,这样就完了。

  庚一 以瞋报瞋

  障忍的,对忍辱度的违背的有四条。第一条,“菩萨不忍瞋报瞋”,不能够安忍,“以瞋报瞋,以骂报骂,以打报打,以弄还弄”。这个是沙门法,沙门四法,就是“瞋不报瞋,骂不报骂,打不报打,弄不报弄”。这个沙门应当这样子。如果你不能做到的话,就是犯一条菩萨戒。“互作坏弄用机谋”,就是人家捉弄你,你也去报他,弄来报他,互相地捉弄坏弄,就是说恶心、恶作意地捉弄人家了,用计谋,想各式各样的办法来弄人家。“如是一切皆违犯”,就是违犯菩萨戒。

  论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骂报骂,他瞋报瞋,他打报打,他弄报弄”(《菩萨戒品释》卷四 三二),这个沙门四法就违背了。沙门是“骂不报骂,瞋不报瞋,打不报打,弄不报弄”。这个一般人就是做不到的,好象是明明他错了,我为什么不能还手?不行!沙门就是不能还的。沙门忍辱的。你还了之后就犯戒。不管你到底是什么理由,你要去骂、要瞋、要去打、要弄都是不好的事情。再一百个理由,一条理由,也不能做。做了之后,就是犯戒。什么叫骂,那些不好的话了。那么这一条很容易,我们过去了。

  庚二 犯他不谢

  “第二犯他不谢”。“于他有情作侵犯,或自不为彼心疑”,对他其他的有情,你做了不对的事情,做了侵犯的事情,犯了他;或者自己并没有做,而他却疑心你侵犯了他,那么你这样子情况之下,两种情况了:一个是你确实是做了侵犯人家的事情了,或者说了不好的话了;一种自己没有做,而他却怀疑你,对他做了不好的事情了。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由嫌嫉意慢所缠,不如理谢而轻舍,如是一切染违犯”,由自己的心是嫌恨他,妒忌他,这个意思,还有骄慢的心所缠,不愿意跟他去谢,“不如理谢”,不如理地去道歉,“而轻舍”,就是不去管他。这样子,一切是染污的违犯,这是重的犯。“若由懒怠放逸行,有所违犯犯非染”,假使你是懒惰或者是放逸,没有去跟人家道歉,犯不犯?一样犯。但是不是染污的犯,因为心里没有烦恼了。那么这是也是属于犯,但是轻一点。

  下边是不犯的。“无违犯者故调伏,外道或彼需现行”,这个话就是隐在里边了,没有违反的,你要故意要调伏他,你要调伏他,那么不跟他道歉可以。因为他自己也有问题,你故意这样子做,使他能够反省,感到自己有不对地方,那么他可以改正了。所以说这个情况之下,不做是没有,不犯;或者对方是外道,那你不要去跟他多说了。“或彼需现行”,这个人假使你要他……,你要去跟他道歉,他要接受你的那个道歉的话,要你做一些非法的那些事情的,他才受你的悔谢,那么这样子的人,你不如理地去道歉也没有问题。就是他,你要他接受道歉的话,他一定要你做一些什么不如法的事情,那么这个条件你不能做的,那你不去谢也可以。“倍增愤怒性堪忍”,假使你去跟他道歉了,反而他更愤怒了,他正在火里,你去跟他道歉,他火上加油,跟你更发脾气了,那你这个情况之下,不去谢可以。“性堪忍”,这个人他本身,根本是你跟他很熟悉,知道他不在乎的,他能够忍得过去的,他不会恨你的,那么不去也没有问题。“若由忏谢生羞耻”,假使你去忏谢的话,他反而生起惭愧心了,那么你这个情况,要护持他,你不去也可以。“不作悔除皆无犯”。

  我们还是根据原文看,因为他这里讲的都是,从这两边对照一下好些。我们看看原文,“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有情有所侵犯”,第一种是对他有情有所侵犯了;第二种,“或自不为,彼疑侵犯”,自己没有做,但是他疑心你有侵犯,这两种都要道歉,或者是讲清楚,跟他好好地去说。“由嫌嫉心”,嫌恨的心,妒忌的心,或者“由慢所执”,骄慢的心,不如理地去谢,道歉,“而生轻舍,是名有犯”,就是不去管他,这是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因为心里有烦恼了。假使你太懒惰、懈怠、放逸,不去谢而轻舍,把他放弃,不去管他了,这是有犯的,也是有所违越,但是不是染的,心里没有什么烦恼,只是懒惰、懈怠,没有去,这是不属于烦恼心发动的。

  那么没有违犯的,要调伏他,我们这里的所谓是“故调伏”,就是要,要设方便来调伏他,使他从不善的地方安立到好的地方,就是本来他有什么错误的,你故意不去谢他,不去道歉,使他知道他自己本身有问题,他就改过来了。这样的情况的人,你要调伏他,你不去忏谢,可以,不犯戒。那么对方是外道,那么不去也可以。

  “若彼希望,要因现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谢”,这个就是我们这里需要补充的。“或彼需现行”,这个意思没有透,这个文里边透了。假使说,“若彼希望”,就是他对方希望你要做一些非法的、有罪的事情,做了之后他才受你的道歉,那么这样子情况,这个条件不能接受,那么不去道歉也没有问题。“若彼有情性好斗诤,因悔谢时倍增愤怒”,就是这里的“倍增愤怒”,这个人他的心,是瞋心很大,好斗的,你去道歉的话,反而引起他更加的愤怒,甚至于打你了,那就算了,不要去了。那么还有一种人,知道他是性是很堪忍的,也不会怀恨在心的,那么你可以不去也可以。假使你知道这个人,假使你去道歉了之后,说了提起这些事情,他反而要生起很深的惭愧心,他自己感到很不好受了,感到很羞耻,假使有些关于有些人他这个某些事情,他不愿意人家知道的,你反而去跟他道歉,跟他一弄的话,反而引起他心里更不好受,那么这个情况的话,就不去也不要紧。那么这里是,这是第二条。

  我们学是学了,不过,我们在事上都要做的。这个很容易的,你们在这个寺院里边同学里边,你对人家有没有对不起的事情?你做了之后,你道歉了没有?这个自己要问一问。如果没有道歉的话,菩萨戒没有受固然不犯戒,但是也不好,是恶行;受过菩萨戒的就是犯罪了,犯戒了。

  庚三 他犯不受谢悔

  “第三他犯不受谢悔”。上面一条是你侵犯他,你不去道歉。反过来,他侵犯你了之后,他来跟你道歉了,你不要、不接受他的道歉,这个也犯一条。“他所侵犯平等悔,心怀嫌恨损恼意,不受其谢染违犯”,假使他来侵犯你过了,“平等的悔”,如法的、真诚的来跟你悔,不是讲空话,是真心的来跟你悔了。你自己心里有嫌恨的心,“损恼心”,就是要恼害他,希望他心里有懊恼,那么以这样的心不受他的悔谢,染污的违犯,重的犯。

  “禀性不忍无恼恨,不受忏谢犯非染”,假使这个受悔的人,他本身天性是一个很不忍辱的人,他不愿意接受人家道歉的,那么这样子又没有恼恨的心,他就是心里没有恼恨他,但是他本性就是这个强得很,不接受人家道歉的,那么这样子你不接受他的道歉,也是犯,但是因为你没有恼害人家的心,你天性如此,所以是非染的违犯,内心里边没有恼害的心,所以非染的,但是犯还是一样犯,还是犯了的,稍微轻一点。

  下边是不犯的。“若欲方便施调伏”,要调伏他,知道他,你要严厉一点地使他能够悔过来,所以他暂时来忏谢,不接受他,使他真正地改悔,饶益他,这个可以不接受,暂时不接受。

  “但托空言不应理”,就是不平等谢。我们说什么叫平等谢?平等谢就是真正的忏悔。不平等谢的话,就是嘴里这么说,心里并不如此。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他做了事情坏了,“啊!道歉道歉!我忏悔忏悔。”心里并不忏,嘴里说得很甜。这样的人,不接受可以。当然,你要知道确实是这样子的。如果他是真心忏悔,你说他是假的,那个也不好,那就是犯了戒。“不应理”,不应理就是,就是不合理的,不如法的,不应理就是不如法的忏谢。不平等忏,不平等谢就是说空话,心里并不是真正道歉。那么你不应理谢,就是不如法的忏谢,威仪也没有,跑到你跟前也不向你恭敬,就是:“啊!对不起!对不起!好……”这么样子,那个不如法的忏谢,不接受可以。

  “外道或彼好斗诤”,外道他来忏谢,可以不接受。那么或者好斗,这个人爱斗的,心里是很残暴的那些人,那你不接受也可以。

  另外是“非时非处诸不宜,虽不受悔无违犯”,不是那个时候,不是那个地方,或者是不适合的场合,那个时候,你不受他的道歉也不算犯。正在人家开大会什么东西,他跟你道歉,给你磕头了,求忏悔了,那个当时不要……,就是暂时不理他,没有关系了。

  这是,前面一条是犯了他而不道歉,不忏谢;这一条是人家犯了,人家犯了之后来向你忏悔,你不接受,这是两方面都讲过了。

  庚四 执恶不舍

  “第四条执恶不舍”。“于他生起忿恚心”。这些都是违背忍辱度的,都是心不忍才表现出这些违犯的事情。“第四执恶不舍”,“于他生起忿恚心,相续坚持不见过,不舍不以理对治,如是名为染违犯”,对他生起一种忿恚的心,自己心里对人家起瞋恨的、忿怒的心,这个心坚持不舍,也不知道这是有过失的。这样子生了这个心之后,“不舍”,不放,不放掉,尽是怀恨在心,也不自己依如法地对治它,这样的就是违犯,而且是染污的违犯。

  “若欲断除勤遮止,广说如前无违犯”,跟前面一样,前面我们有一条有过的,心里是想断除这些烦恼的,但是,也下了很大的工夫去遮止它,但是由于习气太重,有的时候要冒出来那些事情,那么这一类,因为你在对治之下,暂时显现这个,这个你在对治了,并没有放弃对治的,那个也可以说不犯。这四条都是违背忍辱度的。

  己四 障精进三

  庚一 贪心摄众

  下边,障碍精进的。“以上障忍四以下障精进有三”,障精进有三条。“贪着供事执役使,希图供献爱染心,如是一切染违犯,摄受不贪无违犯”,“贪着供事”,就是广摄徒众,我们说摄受徒众就是收徒弟,或者是一个寺庙里边收了很多的一些清众。要看了,假使你为贪着,尤其是收徒弟。“贪着供事”,你收了徒弟之后,为了贪着要他来伺候你,“执役使”,给你这个差使,给你这个事情差他怎么,那个事情差他做,甚至于,还希望“供献”,希望他来供养你,以这样子贪心的,爱染的心出发的摄徒众是犯的,犯一条戒,而且是染污的犯。“摄受不贪无违犯”,摄受徒众没有这个贪心,并不希望他来承事你,供养你,给你做事情,那么这是也不犯。

  所以说,我们说看到是有的,一些小庙的师父,或者师爷,对他的弟子,正是该学的年龄,那个人也想学,就是为了自己年纪大了,要他照顾,就不给他出来学。这样的人,如果受了菩萨戒的,就要犯戒的。但是,我们说,现在小庙里边这一类的事情非常多,而且认为理所当然的:我收徒弟干啥?就是要照顾年纪大了,照顾生活的。那么我们说,这样情况就是说,如果这个人没有受菩萨戒么,这个品德不好;受了菩萨戒么,就犯戒了。很麻烦的。

  论里边我们看一看,“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着供事增上力故” (《菩萨戒品释》卷四 三五),他为了贪人家敬佑(川俚)他,“以爱染心管御徒众”,以爱染的心,以贪爱的、染污的心来摄受徒众的话,“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那么不犯的,并不是为了贪他的敬佑(川俚),不贪他的供养,也没有贪染心,这样子,带领徒众,是不犯。那么什么样子伺候?贪着那些非理的贪欲,什么?就是贪欲他洗澡,敷座,给他做事情等等,或者是希望他供养财物,以这样的心来摄受徒众,不管是徒弟也好,清众也好,你摄受,这样子心摄受他,是违犯菩萨戒。但是不是这个心,其他目的的,那就不犯。

  我们说,老和尚,徒弟敬佑(川俚)他是好事,但是不能起贪心。所以说,有的事情自己能干的,自己干好。我们看以前的老修行,年纪再大,自己洗衣服,这个就是他不要养成依赖的心,依赖的心养成了之后,慢慢地就贪着,就会起一个这个,说实在这个舒服了,自己还不要劳动,不要动了,什么都叫人家做。所以说,在尽量的自己有时间有能力,还是自己做好。那么实在忙都忙不过来了,叫人家帮一些忙,那个也不好说了。那么总之不要贪着要人家来供养来照顾,这些不要故意地贪。

  庚二 乐于睡眠

  下边一条,“睡眠”。这正是精进的对立面。“懒惰懈怠耽睡眠,仰倚为乐非时量,是染违犯碍精勤,若遭病缠无气力,行作疲劳蓄勇势,如是一切无违犯。”精进的反面就是懈怠懒惰了,懒惰的最厉害的就是睡觉了。这个是一层一层上去了。“耽睡眠”,不但是睡觉,还是“耽睡眠”,以睡眠为乐,一天到晚,最好眼睛闭起来,什么都不要想,“哇!哇!”好舒服。修定的舒服比这个舒服得多!不去追求,糊里糊涂身子软趴趴地样子。这样子,那精进怎么精进得起来?“仰倚为乐”,坐在那里,不是靠着,就是歪起,一个骨头没有的。这个东西实在是看了都不如法了。我们说,以前一寺院,他们在念经,外边很多居士在看,因为看念经嘛,敲敲打打,很稀奇了。一大堆,一大堆人去看着,他们在说,“哎,你看,这个人头倒下了,哎,那个人歪起来了。里边歪歪扭扭的有好几个”。这个自己也不好意思,那么人家毁谤。

  还有一点我们要说一下,念诵就是修定的准备,前加行了。念诵念好了,入定就很容易,如果你真正念好的话,当下念的时候,就会入定。随文入观的时候,就会入定。尤其是念咒的时候,你一观想,很容易入定。如果你是睡眠的话,你念经的时候,不要说你呼呼大睡,就是糊里糊涂的话,永远得不到定。将来我们毗钵舍那,那个奢摩他里边就要讲,昏沉固然是不能得定的,这个沉没,细昏沉,极微细的,自己感到自己好象没有打瞌睡,蛮清楚的,但是,没有力了,没有精神了,就是一句话。那就完了,永远得不到定。这是“死水沱”。海公上师经常说的,禅定的人就是怕这个,就讲行船的怕这个漩涡,这个漩涡里边,你浮在漩涡里边,非下沉不可,跳不出来了。那么这是很危险的,叫“死水沱”了。但是,很多人就好象:我不想入定。有这个心在里边。所以说,尽想睡觉。

  睡眠,我们说“非时非量”,不是那个时候,白天了。非量,非量指是什么?佛制的就是中夜睡眠,初夜、后夜是要精进禅定的,要修定的。如果你初夜、后夜睡了,也是非量,虽然是夜里边了,不是中夜也算过了时间了,超过时间,超过量了。那么我们说这个,现在的人做不到,晚上两个小时。昼夜六时了,一个时就是四个小时,四小时其实是够了,四六二十四,二十四个小时,中夜睡眠有四个小时了,基本上也可以了,那么实在不行,六个小时我看也可以了。你说非八小时恐怕也太多了。在家人八小时,我说哪个真正睡八小时的?他们这个年轻的,我在船上就看到,晚上打扑克,冲壳子的,一直弄到半夜十二点钟才睡觉。那么在家打麻将的,通宵也来的。那么,有些老人,他四点钟三点钟他睡不着了,非起来不可了。所以这个,我看看在家人不见得八小时。如果说出家人非八小时不可,这个恐怕也是过分了。一般说,年轻的人,我看最多六小时也够了。当然自己要调,自己去糟蹋身体的话,那样八小时也不够,十二小时最好。那还最好一天睡到黑了,你就躺在那里,病人,做病号。“是染违犯碍精勤”,这个是染污的违犯,对精进度是有障碍的。

  那么开许的话,就是不犯的话。“若遭病缠”,害病了,你说叫他不要睡觉,这个也不行。害病了是该睡了。“无气力”,或者是这一段时间,他是受了什么伤了,或者是气候不正常了,或者是有时候泻肚子刚好,元气大伤,这个时候,睡一下也不犯。“行作疲劳”,假使你做了很大的劳动,或者说你晚上乘夜车,坐了一夜,早上来了,你白天不准睡,这个也做不到了。那你一夜没睡觉么,你白天稍微休息一下,也可以。“蓄勇势”,还有一种,真正疲劳来了,不是耽着睡眠,不是以睡了舒服,是为了休息一下,醒过来之后还要用功。现在你这样子疲疲塌塌的,功也用不起来了,修定更谈不上了。

  我们说修定一定是要,不管修定也好,念诵也好,我这个话说了好几遍,但是听的人恐怕很少,就是打仗。这是海公上师说的,跟烦恼打仗,跟烦恼打仗在这个前线,第一线跟烦恼打仗,你能不能睡瞌睡?你睡瞌睡,你就是唯一的出路就是死。你,人家敌人来了,你还在那睡觉,你不死,哪个死?所以说,你真正那个要在念诵的时候一定要提起精神来。

  (16A开始,……)没有这个自己很强的观的力量的话,最好还是念出声来,你不会说瞌睡。如果你不念,你说“我不念,我心里念也可以”,念到后来就糊里糊涂了,甚至于会打瞌睡了,头也摇起来了,点头了,不断地赞叹:“你念得好!你念得好!”(众笑)就是自己不知不觉会的,你去试试看好了。因为你修定,我们初学的人修定没有这个习惯,修不来,修不来你只要话不说好了,人家念念念,念到后来,你就睡觉了。还是念。我确实看很多人都不念。当然,你开始你才来,念跟不上,那没办法。跟不上的办法是什么?下来去背。

  我们以前,包括昭觉寺,我就说一个,有一个是蹬三轮车的,五十多岁出家的,他念《五大金刚》。开始,简直没有办法,文化又差,记忆力又差,昭觉寺有的有几个举腔的是,不晓得他是念什么,中间我听见是跳字的,快的不得了,那么你这个叫他怎么赶上去?他就是下死工夫。每天念好之后,空的时间,坐在藤椅子上,念。念到最后,那时候我去的时候,八七年他已经来了,后来我八八年、八九年,大概八九年回到昭觉寺,他会举腔了。两年工夫,一个文化很差的五十多岁的老人,是蹬三轮车的,举腔了,你看看,他下了多少工夫。

  那么我们现在年纪轻轻的,也不是文化像他那样子蹬三轮车的,你拿去下去念念就可以了嘛。多读两遍,我们念的现在《五字真言》不算快,那应当跟得上了。跟得上你还不开腔?闭口睁眼,那你就是睡瞌睡。坐一下,你自己,自己看看好了,瞌睡就来了,不是大睡么就是小睡,糊里糊涂,迷迷糊糊,很舒服,松松垮垮的坐在那里。这个对修行一点没有好处。如果你这样子习惯养成了,将来要修定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这个习惯一定不要养成,养成这个习惯,你正想修定了,腿收起来,眼睛收下来样子,软下去了,糊里糊涂了,一层黑暗把你盖住了,没有用了。这个习惯不能养成的,一定要把它提起来的,这个海公上师经常警惕我们的。那么现在的人,好象是对这一条不大注意,说了很多,我的牌子挂的是海公上师的话,你们去参正好了,其他这个五台山老修行,你去问好了,有不有说过这个话,我不是打妄语骗你们的。

  庚三 空谈耗时

  第三条,“怀爱染心谈世事”,这个也是犯不晓得多少这些。“王贼水火斗诤论,虚度时日染违犯”,“爱染心”,就是欢喜,欢喜说那些闲话,“虚度时日”,就是谈什么东西?世间上的事情,王啊、贼啊、水啊、火啊、斗诤啊,现在很多人谈的就是政治,国际上怎么怎么了。那么我们出家人要不要谈政治?出家人在学习的时候,要知道一下现在国际上情况怎么样,但是不要就是当一种很有趣味的味道的事情,尽在讲不完地讲,这个好象自己很内行,政治家,讲了一大套。啊!你讲给哪个听?出家人不是学这个的。那么像这个王了、贼了、水了、火了这些,哪些哪里出土匪呀,什么东西呀,怎么抢啊,抢的方法怎么巧妙啊,什么东西啊,犯罪的人怎么作案啊。这是我们说是电影里边的东西,这是我们以前什么小时候经常欢喜看那个,这个是侦探小说了,还有什么这个大盗的小说了,电影、小说都有了,这些东西是骗骗小孩子的。时间耐不过了,他去消遣消遣的。我们比丘,或者出家人,时间不够用,你去搞这个干啥?这是散心杂话,对修行也不利。斗诤的论,更不要谈。“虚度时日”,把时间耽搁了,违犯,染污的违犯,以爱染心来犯。

  “忘念”,假使你倒没爱染心,念头失掉了,“哇!”谈起来了。这个我们这里恐怕有人嘛,叫他讨论,好象是枯燥得很,话也没有的,叫他谈一点世间上的事情,哎呀,津津有味,滔滔不绝,说的很多,就是口才很好。但是叫他讲,讨论这个经典,却是口才没有了。这个东西,不晓得怎么回事情。假使“忘念”了,自己忘掉了,不是爱染心,没有贪着那个味道的心,忘掉了说了几句,那么是犯,同样是犯,“非染”,没有这个染,内心没有染污心,非染的犯。

  那么下边不犯的。“护他心”,对方他是欢喜这个的,或者对方有一些情况,你不这么做,他要不高兴的,你护持他心,反正菩萨戒都是将护众生的心了。“安住正念须臾听”,人家跟你讲,他一定要你听,那么你只好稍微听一下子,但是念头安住正念,不要说听了听迷了,入迷了,“啊,你说、说”,他说完了,“你再讲下去!”这个就不好。“若事希奇暂问他”,假使碰到了很稀奇的事情,那么暂时地听听,或者问一句,不犯。但是,有一个注解它说的,正在修行的时候,你去,再稀奇,你去问一下,也犯。就是你在入定,人家在说什么东西,“嗳!……”不修了,去问他去了,这个不好的,不行的。就是平时间,碰到一些稀奇的事情,暂时问他一句,或者是听个两句就走了,这个不犯。“答他问等无违犯”,人家要问你,那你回答他两句。哦,你说我不说话,那么也不好。人家有什么问你,稍微回答一些,那么就是也不算犯。

  那么我们看这个(《瑜伽师地论》)里边的,“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 (《菩萨戒品释》卷四 三六),最重要的是“怀爱染心”,欢喜谈话,欢喜这个说这个闲话,世间上那些话,“谈说世事,虚度时日”, 世间上的事情浪费时间,这个叫有犯,染污的犯。忘念的话,也是虚度时日,非染的犯。那么下边我们说什么叫世间的事情?世间的王臣贼盗,妇女……比丘,千万不要谈妇女事情。妇女的好坏,她们家里的家务事情,绝对不要谈。一谈的话,人家听了有讥嫌。淫欲,那是更不好谈了。“以爱染心,虚度时日”是违犯,那么什么叫虚度时日?上午到下午,下午到初夜,这个虚度时日。“或虽听说无违犯中”,暂时听一听,不犯,不能常听。这个事情很稀奇,暂时问一句,那么不犯。不要尽问。或者人家要问你,你回答,暂时回答一下,也不要说不完地说,也不要。那么这些都不犯。

  那么这一个里边就是律仪戒里边的,违犯那个“不正言论”,律仪戒里边不能说那些世间的不正的言论,那么你假使这一条犯了,律仪戒也犯,两条一起犯。这是精进的三个。

  己五 障静虑三

  庚一 不问禅法

  下边禅定的,我们再说两个。所以下边我知道很快的。“为令心住入等持,怀嫌恨心憍慢制”,这个很多戒都是同样的,内心是这个心,他有嫌恨心,或者是骄慢,心里有骄慢的心,“不求教授染违犯”,你要心住,就是要修定了,要令心住下来,“入等持”,入定,那么你应当去请教人家修定的方法了,心里生嫌恨心,就是嫌他这个人讨厌,不欢喜他,或者骄慢心,“我去问他?他该问我的!”这样子,你不去问,不去问人家教授,不求教授,“染违犯”,有染的违犯。犯一条戒。“怠惰不请犯非染”,假使你是懒惰,没有去请教,那是犯的,但是不是染污,没有骄慢心,没有嫌狠心。嫌恨心就是看他不起,或者对那个人讨厌、恨他;骄慢心,自以为了不得,好象我,我什么都懂了,用不着请教人了。这样子是染污的违犯。内心没有这些心,但是懒惰、懈怠,那么是犯但是没有染污。

  没有犯的,“疾病缠”,有病,你说要带了病了去问,那就不一定,不必了,“或无气力”,或者这个时候,你元气大伤,还没有恢复,那么不去也可以。另外是,“教颠倒”,知道那个你要问的那个人,他的教颠倒的,说错了的,那么不去也可以 。“若自多闻出入知,能令心定无违犯”,假使自己已经听过很多了,也能够明确地知道入定的时候,怎么入、怎么出定都知道了,同时,“能令心定”,自己也有经验,已经能够使心定下来了,那么你这样子情况之下,不去问,不犯。那么如果没有这样子的话,不问,就是犯。这个,你两边要看。

  庚二 不弃盖障

  第二条“不弃盖障”,这是五盖了,这一条比较长,是不是讲的完?我们看一看。“贪欲瞋恚沉睡掉,恶作疑心说五盖”,这是这个因为他是颂了,把拆开了,五个盖,贪欲盖、瞋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是一个盖,“掉”下边“恶作”要连起来的,掉举恶作是一个盖,疑心也是一个盖,一共五个盖。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加这个疑,这个五个盖。这个五个盖把心盖住了,那就要对治了。

  “心逐五尘颠倒生”,那么先说贪盖了,贪盖就是心里追求五尘,就是五欲了,五欲的境了——色声香味触了。我们说看破红尘,这个话大家都在说,我们出家人看破红尘,就是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五欲的境,能够不对它染着,能够照破,这个叫看破红尘。那么我们现在出了家之后,是不是看破红尘?对于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有没有贪着心?人家来唱歌,你去不去听?

  这里我们附带说一下,出家人不作歌舞伎乐,一切世间上的音乐,不能听的。有的人说,现在有人提倡嘛,不是说可以用佛教的内容以现在的流行的歌曲的曲调来唱,这个对居士可以的。不信的居士,他本来爱唱那些流行歌曲的,你叫他内容换一换,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以那个调来念,这个好不好?可以。就他的这个习气,把他引到佛道里来。但出家人,你也唱起来了,这个不好。那么有些以出家身份的,他来唱,他是教那些居士,可以的。因为居士身份,他们不懂,不知道这个方式,给他教他以这个方式引导,本来爱唱歌曲的人,把他引到佛教里来。以歌曲的曲调,念佛念观音菩萨或者念什么,这是都可以。但是,出家人里边就不要教了。

  再一个,现在的佛化音乐,包括那些念佛、念诵名号等等,以现在的音乐配上的,带有一点轻音乐的味道的,出家人最好不要唱,不要去念。我们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调,在家人有在家人的调,这是在家人的调,你把这个调念了,我的看法,你好象是退向在家人的地位里去了。所以有的人,现在对……,包括他们,有些地方,有的寺院,他欢喜用这些现代化的调来念佛什么的,我的看法,我们佛教里有我们的调了,就不要去行那个。那一个调,反正我们说,音乐对人的反应是很快的,而且是很有力量的,轻音乐就使人轻轻浮浮的,那些那些这个爵士音乐、跳舞音乐听起来就人这个心要狂乱、轻飘的那个心就会产生,以佛教的那个赞子唱起来,就使人感到很,这个心里很肃然起敬的心,很端严的穆肃的心会生起来。这个音乐感染是很直接的。

  那么我们三宝殿里边唱赞是不是该唱?佛在世的时候,不能以歌音说法,绝对不能用歌音。我们中国显教里边就是开许在赞佛的时候可以开许,那只仅限于在殿上赞叹佛,或者佛法僧,赞叹的时候,赞叹三宝的时候用一下。这是开许,并不是提倡,大家要知道是开许。那么在其他的场合,就不要,不要去唱了。你自己去可以摸索一下,如果你尽那赶经忏的,你脑子里一天到晚“啊!……”在唱,你能不能入定?不要说入定,你就是要思考一个问题,深入思考一个问题,心里“啊喔!……”在那唱的话,根本就浮在面上的,不能深入的,什么要……。所以说,出家人最好脑筋里清清楚楚的,不要有这个曲调在那里打转转,一天到晚,脑子里满脑子的那些歌曲的调的话,进不入,没有办法入道,是困难的。那么这是我的看法,最好在殿上不要唱那些。

  那么这个道场,我们就明文的规定了,不要用那些,什么五会念佛了等等,就是提倡这个丛林里的调,广化的调是比较好的,我们用,可以用广化调,也不一定,只要是丛林的调都可以。属于三宝调,老三宝,就是我们说这个丛林里边都有,用老三宝的调,不要用轻音乐的调,拉起手提琴什么的,钢琴奏起来了,这个在殿上摆一个钢琴了,这个不好,我们说不需要。

  那么色声香味触都是贪的物件,这个一贪的话,生颠倒心。那么我们说,出家人第一道关是色,一定要把它斩断,如果不斩断的话,身在庙里边,心在女人身边,那你完了,这一辈子永远修不成,甚至于要堕落,将来……。因为你在三宝地方不修行,檀越的供养布施,受了受不了?受不了的代价就是下地狱里去还了。“白衣生天,比丘入狱”,这个话是佛说的,末法时期的一个不好的现象,那你自己就要提高警惕,佛说了是叫我们提高警惕,并不是叫我们去照这个做。白衣生天,他供养你,就会培福,生天;你受了供养不修行的话,这个包袱,一颗米是须弥山还要大,那么那么多供养,你天天在受,你怎么受得了?当然要下地狱去的。你地狱去还报去,人家么生天。你想想,你划不划得来?当然了,我们不是嫉妒人家生天,人家供养是好的,赞叹的,但是我们自己不要下地狱去。

  你要自己修行的话,对方的福报更大。如果他供养了一个比丘一个出家人是要下地狱的,他的福报也不大了。所以,他真正对他说福报要更大的话,他要求的东西能够满愿的话,必须你要有坚强的修行的力量,回向给他,他才能够如法地得到他的,满他的愿,如果你修持不好的话,他也满不了好大的愿,当然他福报是有了。我们说,阿罗汉他发个愿就会满愿。经里上有一个,有一个阿罗汉乞食,到一家人家去,就听见里边女人痛苦地正在喊,惨叫,阿罗汉起个悲心了,他就问他们:“什么事情啊?”他说“这个女人养孩子难产,养不下来。”阿罗汉想:可怜呐,希望她平安降生。这个念,这么一个发一个愿,里边就生下来了。所以说,有修持的人回向,力量多大!当然说,我们不是阿罗汉,但是比丘是阿罗汉的因。阿罗汉的因素已经是成就了,那么你如果如法地持戒的话,再好好地回向的话,也有很大的。再加上你念的法,法的加持,法力的加持,你自己行持的加持,使对方可以尽大地满他的愿。

  如果你没有如法地行持,也没有如法地修法给他回向,那么受债的是自己,受不了了,你就下地狱去还报去。这个哪个也没有办法,救不了你。佛跟你说了,你自己要警惕。你不警惕的话,佛也把你手拉出来,地狱里拉也拉不出来,你自己下去的。那地藏菩萨就是花了很多精力,好容易把你度出来了,一转身,又来了。为什么?习气烦恼太重了,才出去又犯了。这个我们……,这是警惕了,经上给我们讲叫我们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走这样的道路。

  “心逐五尘颠倒生”,这个贪着五尘么,当然是颠倒心生起来了。我们说一切法空,一切本来空的,根本贪不起来。但是这个是,我们说还是高层次的人,你说它是空的,你就可以不生贪心了。但是对那个那些贪心很大的人,空的,他知道是假的,他也贪。他那个照片他多看看也好的。他明明照片是这一张纸了,几个线条了,他还要多看也好。我记得某位一本书里边,说“纵然白骨也风流”。白骨,你修白骨观么,叫你除贪的,他说白骨也风流。这个样子,这样的人不可救药了,可以说。

  那么,我们说,真正地要一切法空地对治是最大的对治。真正要断烦恼,是空。但是,你对根机太差的人,你说空、空、空,他根本空不了。说个老实话,什么叫空,他都不知道。那么你说以空来对治烦恼的话,对他来说是不起效的。真正能够把一切法空的道理理解了,你起码得把要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毗钵舍那精通,能不能够?你现在看不看得懂?恐怕什么都一窍不通的。那你用空来对治恐怕还早一点。那就是不净观、白骨观、九想观,要这些好好修。你修了没有哦?我说了半天,比丘最要紧的命根子就是这个东西。

  “入道有二门”,两个甘露门就是不净、数息观了。你这两个观是我们的命根子,出家人的命根子。你到底出了家那么久了,修了没有?没有修的话,你到底出了家干什么?你这个,这一条路还不斩断的话,怎么出得成家?这个根本心是出不了家的!你身体出家了,没有用的。那么这个东西很严重,如果你出了家之后,这个观到现在还没有修过,那你太惭愧了,赶快修!趁眼睛还开在那里,修,如果眼睛闭掉了,你要修都来不及了,那就是下去了。

  “违情追念忿恚随”,那个违情的境,不管现前也好,过去的,你追念一下,产生这个忿恨心,这是瞋恚盖。过去经过一些不如法的事情,心里打不开,把你盖住了,那你……。这个五个盖就是把我们的心盖住了,不要说修定没有希望,开智慧什么都不行了。那你过去的事情,不如意的、不满意的事情,尽追念尽放不下的话,这个瞋恚给盖住的话,也是一个大障碍。

  “痴摄内心失明照”,因果不明,三宝的功德不明,这是痴。它的效果?“失明照”,就是昏沉了,心里黑冲冲的那就是昏沉来了。我们说,你假使昏沉来了,眼睛开大一些,不要,不要把这个让它黑出出(沪俚)的。所以说,海公上师说的,我们修定,最好眼睛不要闭住,要开一点点线,不但是不容易昏沉,同时眼睛,对眼睛有好处,保养眼睛,如果你闭住了眼睛,保养的力量就没有了,同时容易昏沉。“痴摄内心”,把心摄得太紧了里边,又没有没有办法把它聚起来,那就是“失明照”,把心里明白的毗钵舍那的这个观照就不能清楚。

  “恶先所作心忧悔”,恶作,这是他把这个沉、掉,本来掉举恶作是一个盖,那么这里说了个恶作,掉举就没有说,那也包在里边了。掉举说,我们说散乱跟掉举不同,一样的心东想西想,掉举是贪所摄的不寂静相,其他的瞋啊、痴啊那些心的不寂静是散乱。贪所摄的,就是心里欢喜想这个,欢喜想那个的,这个是属于贪范围里边的,叫掉举。那么那个心因为贪心的关系,有些事情不断地东想西想的,想这个想那个,那么在我们书上有,等一下再念一下,这是不定相是掉举。恶作,以前做的事情,悔恨,就是感到懊悔,生忧悔,那就是要也是障定的。我们说有犯了罪,马上就要忏悔,忏悔之后,如法忏悔之后,忏清净了,再不要去想它了,如果再去想它的话,障定的。心里尽挂这个事情:哎呀!做错了。难过得很,做错了这个。恶作心尽(川俚)放不下的话,永远得不到定。所以说你犯了戒之后,犯了什么罪之后,一定要忏,忏了清楚之后,如法忏了之后就好了,不要再去管它了。你如果再去这个尽挂在心上的话,障定的,忧悔。

  “去来东西求边际”,这就是愚痴了,疑。这个疑,就是说,三世,过去未来,这是这个时间;东西,空间,求个边:到底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东方哪里为止?这些话,我们世间上认为什么东西有个边,有个头,偏偏这个宇宙是没有头没有边的,怎么办?那么到底有不有头有不有边?我们说这是,要解答这个问题,就是要学一点空性的事情。一切法本来是没有的,你怎么找边,怎么找个头?如果一切法有自性的,一个东西生出来,它当然有开头,有最后的末了的终结。既然一切法本身就没有,这个经上有这个比喻,你一定要问这个宇宙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完了,那么就是一个,当时,一个国王就问这个问题,那个比丘好象那先比丘,他说,“国王”,他说,“有个人眼睛有花的,眼睛有毛病的,他看到空中是很多花,你说这个花哪里来的?”这么问的。这个花是哪里飞过来的?天上掉下来的吗?地上采过来的吗?它本来是个虚幻的,眼睛有毛病就看出这个花来了,花本身不是实在的,没有那个花的,你说它哪里来的?是这个花是,什么东西成份怎么样子的,颜色怎么的怎么的,你去追求它来去,最后这个问不出个名堂来。所以,这些东西不知道空性,这些话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那么这一类就是不知因果了,缘起的因果不知道,空性更不知道,那么产生疑盖。

  少

  兔

  这是五个都是盖,对禅定就是极大的障碍。有这个五个盖的话,就不能得定。“三宝谛理心犹豫”,疑心就是对三宝的功德到底有没有还怀疑,二谛、四谛的道理是不是那回事。我们记得《遗教经》里边,佛临涅槃的时候,就问大家对四谛还有不有怀疑了,有怀疑的话,还再给你仔细说。最后,阿 楼驮就说,太阳可以冷,月亮可以热,什么东西可以,这个不可能的事情了,而四谛却是永远不会改的。那就是说他们这些比丘对四谛的道理已经坚信不疑,再也不能扭转了。这个佛才放心。这个道理,但是一般的愚痴的,有的人就是凡夫,初学的,那些善根不厚的,就要怀疑到底是不是那回事。这是疑盖。

  “深生惭愧时觉舍”,有这些盖的话,要好好地生惭愧心,要随时警觉,舍掉它。“非必定时乃用心,知而不舍染违犯”,这个五个盖,不一定在修定的时候才要去看它,把它舍掉,就是平时,也要观察,一看到有这个五条盖的话,马上去掉。这是就是修行。你离开这个,叫什么修行?一定要求个大圆满什么东西你才叫修行了?这些都不要。你如果学过《菩提道次第》的话,你这个基本的东西没有,大圆满……

  (17A开始)给你也没办法,圆成次第给你你也修不起来。所以一定要把,平时多来用功。“知而不舍染违犯”,假使你知道,你不舍掉它,那是违犯。“发起乐欲勤遮止,烦恼猛利蔽抑心”,假使你发起这个心要把它去掉它,但是烦恼太盛,暂时一时压不掉,又冒出来了,那么,“时起时治无违犯”,起来就对治,起来就对治,这样子情况之下,无犯。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吧。

  第十四讲

  昨天我们讲到禅定的第二个违品,“不弃盖障”,五盖四障。那么五盖,昨天我们大约讲一下。今天我们根据这个《瑜伽师地论》的再说一些,补充一点,关于禅定的第二个。“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贪欲盖,忍受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猛利蔽抑心故,时时现行,如贪欲盖,如是瞋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及与疑盖,当知亦尔。”(《菩萨戒品释》卷四 三八)五个盖,就是贪欲盖假使你起了之后,“忍受不舍”,就是随它去,起来。这是有犯的,而且是染污的犯。那么同样贪欲如此,瞋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跟疑这五个盖同样都是染的违犯。

  那么这里下边,“能障静虑之五盖”,就是把静虑障住的是最重要的是五个盖,这是最厉害的障定的,“随一生起”,随你生起哪一个,“忍受不舍”,不给它舍掉,就是忍受,忍受就是说随它生起来,反正感到有味道了,或者是不愿意舍掉。假使发脾气的时候,就是想出出气,那个是不想把它抑下去,这样子的话忍受不舍的话,“是染违犯”,染污的违犯。假使你要断除这些盖,生起乐欲心,发起这个心要断这个盖,并且很精勤地加行,努力地去断,断的时候,烦恼重,一下子断不了,烦恼还是要起来。这样子是不犯的。

  那么贪……,一共五个盖。他这里分两段——哪五个盖?怎么样子对治?分两段来说。

  第一个贪欲盖。“谓心爱欲色声等五境,随逐而转。能引此者,谓于境增益可爱净相,非理作意。”这个是说得很清楚了。所以说,我们在对治烦恼,《俱舍》里就讲得很明白。第一个,烦恼的生起的主要条件有三个,一个是内心的烦恼根子没有断,凡夫都没有断的,圣者,他见道的时候,断了八十八使,见所断的烦恼断了,就是再也生不起来了,但是,修所断的烦恼,所谓思惑,要一品一品断的,三界九地,每一个地分九品断,九九八十一品,这八十一品要一品一品地断掉。那么,这样子,你没有断掉烦恼的话,对方能够引起烦恼的境现前的时候,自己又没有提起正念,“非理作意”,不如法的作意起来之后,那就会生起烦恼。

  所以说,我们出家的,才出家的,初学的,一定要远离,远离什么?远离那个境,同时要提起正念。我们感到假使你们在寺院里边感到学法很忙,这是对的、好的现象。学法忙的话,就把你邪念就抑下去了,没有时间生出来了。一天到晚忙于正法,以法的正念,代替那个邪的、世俗的那些五欲的念头,这是好事情。不要嫌忙了不好。如果你闲了之后,那些妄念就会起来。所以说,……。当然,不是忙得过分了,搞得来不及,不睡觉了,那也不是。就是说你在白天,昼夜,这个是昼夜六时,除了睡眠以外,其他的时候都以正念提起来,都在忙法上的事情,那是好现象。如果你感到这个感到很厌倦,不愿意这样子干的话,那你是烦恼已经起来了,就是想想烦恼的事情了,不愿意在法上转了。这个是修行人非常重要的,要注意的问题。那么第一是境要把它换掉,能够生起五欲的境,生起贪着的境,不要给他缘。所以说,我们不要缘这个色声香味触,在讲《四分律》藏里边就也讲起。当然是色,可爱色,不要看,看了起贪欲,没有话说;声也不能听,要乱禅思,这个里边《四分律》讲得很明白。你假使心里边经常有歌音在围绕的话,那你肯定不能入定,这是修行的障碍。所以佛教里边不准歌音说法,说法或者诵戒等等,不能以唱歌的音,因为这个唱歌的音是,说的严格一点,引起烦恼的。反正你爱听歌,就起贪心了,这个贪色、贪声都是一个贪,不要说声音就没有问题了。声音一样的贪。那么,声音的贪当然有好几种了。那个最下劣的,那些下等的一个淫欲的音,这个歌音那是引起淫欲贪;那么比较高尚的音乐,也生起这个贪爱味着的心,也是一个贪。这个不过贪的程度有高有低,但是总之说还是离不开一个贪。

  所以,色声香味触这五个境,不要给它现前。那么再自己加以经常的提起正念。这样子,虽然烦恼还在,没有断掉,可以使它不现行,就是说保险柜子里把它藏在里边不给它出来。不出来的方法,一个是自己提正念,一个是不缘引起烦恼的境。那么中间提正念,固然是自己能够做主的,但是你境来的时候,你正念是不是提得起来?这是个大问题。因为初学的时候,他的修习的力量不强的话,猛利的引起贪欲的境来的时候,你正念会提不起来。所以说还是比较可靠的远离。境不来的话,那你甚至于不提正念也不起贪欲心,那么提起正念更好。所以说,真正要用功,就是从远离境下手。

  那么是不是永远的远离?也不是。当你的力量强的时候,那你可以一部分的来弘法的时候,在那个境里边可以不染污。但是你要自己量自己力量,不要逞好汉,你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的事情,你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做。《维摩诘经》里边,酒肆淫舍都可以弘法。你是不是这样的人?你不是这样的人就不要做。因为这个在家身份,一个是他在家身份。一个是他是大菩萨的境界。如果你是出家身份,第一个,护持佛的净戒,护持佛的律制,你这些某些地方是不能去的,五个地方不能去:国王家、淫女家、酒肆等等都不能去,那么你是第一个护持戒律;第二个,你的心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你看到那些地方会起贪欲,那么你就不要去了。

  对色声香味触五个境跟了它跑,为什么引起跟它跑的?“谓于境增益可爱净相”,本来这个境无常、苦的,但是你的妄想,非理作意,就在不可爱的境上,给它加一个可爱的境,认为这是可爱。所以说这个本身是颠倒。我们想有的人看照片看电影看迷了,这个电影也好,照片也好,什么东西?根本不是人。它就是一个,我们说,照片的话就一张纸,中间几个条条、线,跟画一样的,一张纸加几个线,生什么贪着?但是你就看了它,认为这个是很好看,甚至于很贵的价钱去买来。电影也是一样,你跑到那里去,明明是光线,里边黑的、白的,那个各式各样浓的、黑的各式各样光线在变动,你认为看到就是好象是把你给吸引了,甚至于迷掉的。这些就是明明没有可爱的成分在里边,自己虚妄地增益这个可爱的相,颠倒。那个产生那些贪欲,这是贪盖。

  瞋恚盖,“谓于他欲作不饶益心,及损害心。”所谓瞋恚盖,这个都是定中的障碍,一般从定中想。定中想瞋恚盖就是对他,对其他的人,“欲作不饶益心”,就是想恼害他,不给他饶益,叫他吃点苦,反正是有这样一个心。那么这样的心能够盖,把自己这个,修定就不能入定。那么它怎么会生起来的?也是那些增益的那些因缘。本来这个境不可恨、不可瞋,你因为是其他的因缘,你想到它是非常可憎。我们很简单的,假使一根绳子,晚上你看到地下一根绳,你以为是一条蛇,你就想起毒蛇怎么害人怎么的,去生起很大恐怖心,或者瞋恚心,要把蛇都打死它。这个明明它是一个绳子,你自己去增上去的一个恐怖心。那么我们看的境,本来这个人也不是很可恨的,你就是增益了。这个人就讨厌得不得了,最好把他消灭掉。这样子的心,都是虚妄增上的,“非理作意”。

  那么昏沉,“痴分所摄”,贪瞋痴反正我们说主要的是从贪瞋出来的,昏沉是痴所摄的,属于痴方面的。“内心昏昧,无堪能性”,昏沉,这个是属于痴烦恼,他的内心自己的心昏沉,就是说没有力量了,暗暗昧昧的,昧就是没有力量了,昏就是糊里糊涂了,“无堪能性”,就不能,没有堪能,没有力量了。本来心能够辨别事情,思考问题,或者观什么道理,或者是观想什么境。昏沉一来,心就是力量没有了,观也观不起了,想也想不起了,这个样子。

  那么睡眠更厉害了,也是痴的烦恼所摄,“心极昧略”,睡眠在法相里边名字就是昧略,昧就是糊涂,略就是心不能缘广的境了,这是很细的一点点,缘了一点点东西,那么缘的时候,也是糊里糊涂地缘,“极昧略”。那么这两个,昏沉跟睡眠的引起是什么引起的?就是想黑暗相,没有光明相,心里边黑彤彤的,没有光明的观想,就容易引起睡眠昏沉。所以说,我们说修定的或者是念诵的时候,不要眼睛闭得太紧,把光明遮到了,很容易引起昏沉。这是可能从定上讲。当然我们说还有一些过分疲劳了,或者吃得太饱了等等,这是也容易引起昏沉的。但是我们说这些什么都没有,就是你修定的时候,没有起光明相,有黑暗的相,也极容易生昏沉。这是定上特别容易生起的原因,是黑暗。

  那么,掉举是“贪分所摄不寂静相”,我们讲过的,上一次。掉举是属于贪的一分的,假使从瞋心,或者从痴心产生的东想西想的妄想,不叫掉举,叫散乱。

  恶作是心忧悔,过去做事情做得不对头,自己产生忧恼、追悔,这个也是障定的。你尽在忧悔,那个定就生不起来了。为什么要生起掉举?就是想他自己的亲属、国土,甚至于小庙的师父等等,想这些。国土、乡土,自己是四川人,非要四川不可,好象是这里浙江是不习惯。还有么是不死,最好是想什么办法不要死掉,永远的像秦始皇一样要吃长生的药,永远不要死。那么学气功的,什么道家,也是修金刚,修罗汉身,最好不要死掉。这些都是掉举。那么这样的思想在脑子里边的话,那也不容易,不能入定。那么还有追忆过去的经过的事情,过去的嬉笑,欢乐了那些做的事情,回忆,感到有味道,这样子。你昨天看了戏,今天你不要修定了。昨天晚上看了戏看好,今天,第二天早上起来要想修一下定,那是不可能的。那个戏,戏在你脑子里塞得满满的,你排也排不掉。所以说看戏不要看。就是一般的没有贪瞋痴的戏,尚且要障定,如果里边那些黄色下流的戏看了之后,不但不能修定,还会犯戒。那些小的戒很容易犯,大的戒也会引起来。

  疑就是“三世有无”,对三世里边,到底自己是怎么一回事情?到底自己过去有不有?现在有不有?将来有不有?到底怎么?这些问题“十四无记”里边所说得很多。对三宝他的功德不相信,对业果到底是不是因果的道理怀疑,对四谛法怀疑等等,这些都是疑盖。这疑盖也是障定的。

  那么下边第二科就是如何净治,怎么对治五个盖?这个很重要。对治的心里的对治,另外是威仪,就是身上的对治。心里对治,对治贪欲的,那就是我们经常说,修九想观、不净观、白骨观这个东西,这是最基本的。那么这几个观也是一贯地有联系的,你要修白骨观,那得先得有修九想观。九想观里边分九个层次,就是看到人死掉以后,先是脸色变了,然后肿起来,一块一块紫黑色的颜色出来,然后皮坏了,血流出来,脓出来等等,一直到白骨现出来,九个想。就在九想之中就看它的不净相。那个烂的,蛆的样子,那个尸体腐烂了之后,脓到处流,蛆在那里爬了吃,那个味道,看到的要呕的。你没有看到了,如果真的看到,就是会呕的。那个气味之难闻,那个看到是可怕,看到就是饭都吃不下去的。那么这个心是如果你把它尽观、观、观熟了,那么再漂亮的人来了,你一观下去,本身就是那么个东西,现在是虽然活在那里,但是里边都是大小便了、这个痰了、涕了,不净的那些充满的。那么死掉之后就是这么膨胀青淤烂了,这个恶心的那个东西,那么一点也没有可爱的样子生出来。这样子,贪欲可以除掉。

  这个不是说话,我这是经常总是说的,要去修的,你修一分得一分效,你就是没有得定,你天天去修,你这个上面的贪欲心会减弱一点。如果你不去修,天天去看戏,那么你在修贪心。我们说,修定是灭除贪心,你去天天看戏,就是修贪心。把贪把它修大来,越修越大越修越大,修到最后,就要犯戒。所以说这个很危险。你到底自己要修行么还是要修烦恼?这个自己要观察一下。要修烦恼的话,烦恼是越修越厉害的,本来是够厉害了,把我们拉到三恶道去的,你再它修得膨胀得不得了的话,那就是要下地狱了。何况,以比丘的身份去修烦恼?

  所以说,我们不但是戏不要看,前面我们说过的,正知,讲开始的,就是马路上那些年轻的男女相,都不要去看。你说男相看看没有关系吧?男相也不要看,你多看了年轻相么就感到自己好象是很可靠,不会死的,还要跟他们一样,东搞西搞的搞一些空事去了。所以说男的年轻相尚且不要看,何况女人的相,一定不要看。要看时候,必须有什么事情要说话时,心里要作意,那就是说,眼睛看一看就是毒箭射到你身上来了,就是什么,这个不是慧毒门7了,这个就是真正的烦恼恶毒门了,你这个毒箭射过来的话你马上就要死的,出一点点皮,破一点点血,碰了这个毒就要死的,也就是,眼睛眼光一看,就是射过来了,把那法身慧命要死掉的。多危险的事情!所以说这些观想,我们说是根本的摄修心要的观想,经常要把它心里记住,然后你可以避免这些烦恼的生起来。如果这些不在乎,看看很舒服,那就完了。

  第二,瞋恚的对治,谓修慈悲心。那就是我们《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边的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母亲的想。这个《五字真言》也有了,知母、念恩、报恩了。那起什么瞋恨心?当然报恩都来不及。

  第三,昏沉睡眠的对治,“善取”,就是作光明想了。定中要起光明想,心明了,或者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六念,六念里边,就是起那个清净的信心,以这些所缘的境,来把自己的心抬高来。那么,实在不行的话,就是站起来,那是威仪方面来对治了。这是站起来,四方东南西北的天看看,看看月亮,看看星,冷水洗脸等等,这是对治昏沉睡眠的。

  下边对治掉举恶作的,那就是修九住心8了,把心收回来。我们说心是跟野马一样的,它是不会停的,那么要把它,修定的话,把它拴在,止在一个境上,那是困难是极困难的,一匹马你要它停下来不动,你怎么办?那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绳子拴住,拴在一根木桩上面,它再跳,跳不远,就在这木桩边东跑西跑的,就这么一点地方,不会远远地跑掉,那你好收拾了。心也一样的,你缘一个境,假使念佛,就是念佛是你的境,你心就缘在这个境上,它要跳,拉回来,它要跳,拉回来,它再跳,就在佛的周围在跳,然后慢慢地跳跳,跳到后来,不乱跳了。九住心,内住,等住,慢慢的住下去,缘了境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长,这个昏沉掉举的心,时间越来越短越来越短,慢慢慢,第九个住心,入定,过了第九住心就入定。这是如何对治掉举恶作的办法,修九住心,修三摩地。

  那么对治疑盖,要观过去、未来、现在,当来未生的,一切法只有因果的转变,没有一个“我”在里边。这个“十四无记”里边讲得很多,我们要把这个道理清楚了,那么对过去有不有我、未来有不有我、什么我到底有多少大、有多少小了,这些问题都会解决了。

  那么这是对五盖的具体的对治法。还有总的对治法,要诵呵责五盖的那些经,引生五盖之后要产生什么危害性的经,赞叹离了五盖的好处。有什么胜利的经、论,这样的经多念,多思惟它的道理。那么使它平时没有生的不要生,已经生的把它赶紧断掉。那么对自己来说,五盖生了以后,要使自己的心染污,使自己智慧要劣弱。

  我们说你学法学不好,主要是你五盖没有把它去掉,尤其是贪瞋两个盖,这是最厉害的。贪瞋盖大的,就会笨下去。我们在这个小孩子的时候,家里边这些长辈们经常说这个话,对男孩子,女人的小便处,这些地方不要看的,看了要笨的。这个话好象看起来带迷信色彩,看了会笨的。这个实际上很有道理,你看了之后生贪心,贪心生出来,这个智慧就要劣弱,要减下去。所以说你这个,对那些贪欲心盛的人,他决定要笨下去的。不要说你身上亏损了要笨,你就是身上不亏损,你的思想经常在这个卑鄙的思想里边打转转的话,就会笨下去。假使身体受伤了,那些这个裹不住那个你的精液的话,那更要笨下去,记忆力都会没有了,成了毫无用处的一个人了。

  下边就是说智慧要劣弱,那么损害善法。这些五盖都是把善法要损害的,我们不应当修这些法,不应当亲近这些法,应生惭愧心,决定要断除,不要忍受。“以他增上”,就是说假使五盖里边自己有的时候。你心里起了五盖,你知道,佛以他的五眼观察,你一举一动,都在他那里看得清清楚楚,大菩萨也如此,乃至有他心通的天,天人,他也知道,都要呵斥你的。你不要说一个人在房间里起一个念头,想想没有关系,那么多人都来呵斥你,那就是很惭愧。不要生起这些来。没有生的不要生,已生的就把它断除。

  下边就是说以什么威仪就是说行动来对治。昏沉睡眠,实在不行的时候,修定的时候,你光明观什么什么都不行的时候,那就干脆起来,不要坐了,起来经行,走一下,走动一下来对治。在经行的时候,就可以或者是念佛、念法、念僧,念六念,或者是看四方天,看看月亮,看看星等等,这是对治昏沉睡眠。其他的四个盖,贪盖也好,瞋恚盖也好乃至疑盖也好,这个对治的方式就是结跏趺坐,不要动了,把这个腿收起来,专门用这个观想来对治。只有昏沉睡眠可以站起来动一下,其他的不要动,就用观法来对治。这是对治五盖的。

  那么五盖除掉之后有什么好处?我们根据这个海公上师的一些以前讲《根本阿含》的时候,他讲了一些比喻。这是比喻。但是我们就是从这个比喻里边,可以知道,五盖除掉是多么得自在。那么,你要求这个自在的话,要勤断五盖。

  他说,第一个贪欲盖除掉之后,好象什么?一个奴隶,本来是给人家作奴隶的,要你做什么就得做什么,不听话的要打,甚至于可以杀头。那你假使贪欲盖除掉的话,等于说这个奴隶解放了,那就自在了,什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办了。这个多么好!你现在在贪欲盖下边,就是贪欲的奴隶,你什么都听了,给贪欲牵着鼻子走,它叫你到地狱去,你也跟了去了。那么你如果把贪欲除掉之后,解放了。那是真的解放了。那就自在了,不会受它的牵制了。这个好处多想想,那就以后再也不要受贪欲的奴役了。

  瞋恚盖除掉之后,他的比喻就是说等于一个欠了债的人把债还清了,不但还清了,而且还有多的钱,可以养活自己家庭,那么这样子多自在了。本来欠了一身债,天天债主来逼你,到处逼债,苦得很。现在,债还清了,心里放松了,一块石头掉下去了。不但是债没有了,还有余的钱可以养活自己家庭,这个心里的舒服也可想而知。

  那么睡眠盖除掉之后,他说睡眠盖除掉之后,好象一个重病号的人,本来是躺着,动也不能动的,病好了,那要做什么事情,力量都来了。本来你有昏沉睡眠盖的话,你自己回忆一下,当你昏沉睡眠起的时候,你心里要观想,观得起不?什么都观不起,就是一个法相的名字,叫你想一想什么意思都想不起来了。你背好的书背得熟熟的,叫你这个时候你背下去,你就背了半句就忘掉了。这个什么力量都没有了啊。那你昏沉睡眠去掉之后,那就是重病号的人全部好了,那你什么事情都能干了,那个自在得很了!你什么事干不来你就难过,你不要看着睡眠舒服,就象个重病号。什么东西……,什么修法你修不起来。重病人拿一个筷子拿不起,吃饭要人家喂的。那你这样子你划得来吗?所以说,昏沉睡眠要把它看成重病一样,把它去掉,去掉才舒服。

  掉举恶作的盖,它除掉以后,(17B开始)就感到他的受用是无边,这个自在的舒服是不可说。那么这个要靠自己体会去了。那么你最容易……。所以说可能有些人有,你一生经历当中,你某一个时候,为某个女人迷住的时候,那你后来一段时间解放了,把这个绳子捆解掉了,那个自在,你自己想想看,是不是非常自在?但是没有这个经历的人,他体会不到这个味,体会不到。这些,就是说,你心里过去所捆绑的事情,把它这根绳子一解的话,反正我们说出家的人可能应当都有这个体会,家庭里边,或者社会上那些事情把你捆得紧紧的,你现在出了家,这些一下子甩掉了,多自在!你想一想看。

  我们以前在工作的时候,他们是每一个月聚一次餐,轮班的,这次你请,那个月他请,我们这个要去吃一顿饭。哎呀!时间耽搁了很多。他们还要吃酒,还要猜拳,我夹在中间,酒也不吃,拳也不猜,实在不好过。但是碍于面子,大家都来请,你不去的话,好象你舍不得出钱,这个也不好意思,只好去。去了之后,后来有一次,轮到我了,我请他们吃素斋。他们都不来,说不要吃。不要吃,这不来好了,你们不吃我的,你们请我也不来了,那么就解放了。这个月,那是那个一晚上的时间节约下来了,又不要坐在那里尴尬的,他们两边猜拳,我坐在中间,实在不好受,这些味道就解除了。这个小小的事情去掉了,就感到很自在,其他的不要说了。出家是解放的事情太多了。那么这是五盖除掉的好处。那么大家要追求这个胜利,一定要努力去去除这个五盖。

  庚三 贪味禅境

  下边我们说,第三个“贪味禅”。我们天天念《五字真言》,早上也天天念菩萨戒,什么叫“贪味禅”?“味贪禅触喜乐境”,禅定都有喜乐,大家知道,气功,他们有的人修气功,就是贪这个味道,“哎呀!很舒服啊!”这个稍微心里静下来了,舒服得不得了。这个舒服的境不能贪着,一贪着就是“贪味禅”。假使你得了一点点的好处,还没有得到真正的禅。现在一般的气功谈不上真正的根本定,就是静下来有一点点的舒服,他就执着那个味道。执着味道之后,第一个,就是不能再前进了,就停止在那里为止了,甚至于还要退。

  味贪禅触的喜乐境,“见胜功德染违犯”,不但是贪着,而且认为贪着是对的,这样子的话是“染违犯”,犯当中重的,有染污心的违犯。

  “静虑生中四惑俱,贪慢痴见分增上,生起意乐勤断彼,如前所说无违犯。”在静虑里边有四种烦恼,在定里边他有的,有这个四个烦恼。这四个烦恼如果不除掉的话,那么你这个静虑就障你得定。得了定之后,这个四个烦恼,有这个四个烦恼,如果你不除掉它的话,那么你进这个入定就不能长,时间很短。你贪着、贪着、贪着,它就不能再继续下去了,甚至于要退,更不能够往前进,再深入就不行了,根本不能了。本身就难保,不要说再深入进去,再往上进是不可能了。那么哪四个烦恼?“贪”、“慢”、“痴”、“见”。“贪”、“慢”、“痴”很容易懂了,“见”是海公上师提了,他说——小字,“我见”、“邪见”,各式各样的“杂见”,是不正见了反正。“分增上”,一部分,或者增上,或多,或越多。那么你这个东西,天然有这个四个东西,同时生起的,你要把它断掉。

  “生起意乐勤断彼”,你假使发心,意乐心,要断掉它,断掉它,但是你因为烦恼强,一时断不了,它又冒出来了,像这样子,不算犯。如果你执着它,好,贪着它的味道,那么这是犯的。

  我们看《瑜伽师地论》这么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味静虑” (《菩萨戒品释》卷四 四十),对定里的喜乐的那些触,贪着它的味道,不但是贪着,而且“于味静虑,见为功德”。贪着这个静虑,认为是好的事情,不是一个过失的事情,这个叫犯。假使不犯的话,要生起断除这个四个烦恼的心,要断掉它。那么在断的时候,它又冒起来,那么这样子的不算犯。

  我们现在这个讲过了,你们先念《五字真言》的时候,不要“啊啊啊啊”的念完了。好好的念,念的时候,想一想这一条是什么,那一条是什么。恐怕你这样子想的话,你念不快了,只能慢慢念了。如果你随口把它滚过去了,念什么都不知道,那白白讲了。讲了半天,你还是老一套,这么几个字,里边的内涵一点也没有。所以说念经不要太快,当然不能太慢了,你时间没有那么多,就像这个,拖得太长了,像显教那个唱赞一样,“啊啊啊”半天的话,那你念到什么时候去!但是也不要太快了,至少你念的时候,能把心里把它提起来,这一条是什么,那一条是什么,大概地想一想,想得起来。然后把这个菩萨戒多看看,以后就把它的意思摄在这个颂里边。这个后边有那个颂,前面是广的,后边是摄的那个略的颂。

  己六 障般若八

  庚一 轻声闻乘

  障碍般若的有八种。第一个,轻声闻乘。“声闻相应诸教法,不须听闻做受持,精勤学修归无用,小乘学故染违犯。菩萨尚应研外典,何况如来胜教诫。大乘一向乐小法,令彼回转无违犯,防彼弃舍别解脱,坠落大险烈火坑。”这是第一条。他说怎么?假使受了菩萨戒的人,他说声闻乘的教法,就是根本乘,我们现在就摄为根本乘。这些教法,你们学菩萨的人,是不要去听,也不要闻,更不要受持,为什么?“精勤学修归无用”,“这是小乘的人学的,你精勤地去学了之后,去听了、闻了、受持了,白白地花时间,毫无用处。这是二乘的人学的,菩萨是不要学的。”那么这样子说的话,染违犯。

  我们这里回忆一下,前面他胜罪里边,谤声闻乘是根本罪,这里为什么说是恶作罪?这个问题你们去思考。

  “菩萨尚应研外典”,菩萨要度众生的话,不但是声闻乘的要学,而且外道的书也要学,何况这个声闻乘的法是佛殊胜的教诫,怎么不学?这是为什么不能这样说的话,是道理在此。

  那么下边是不犯的。假使有些人,“大乘一向乐小法”,假使这个人自己是大乘人,自己说自己是大乘的,但是他大乘的经典他不欢喜,却是欢喜二乘法,大乘的却不学,那个是颠倒了。那么这个时候为对治他,你说“声闻乘学了没有用的,不能得菩提的,不能度众生,不能广度一切众生,你该学大乘”。这样子跟他说,不犯。就是要对治某一些特殊的人,你说这个话是不犯的。对其他的人却是犯的。那我们这个跟医生吃药一样的,你说这个人寒病的,你给他吃一点热药,当然是对的。如果你说这个人他是没有寒病,或者是有热病的,你把他吃热药,把他害死了。那就不能乱吃药,那么你说话也不能乱说。什么人说这个话是不犯的,对不是那个人的话,你说了这就犯戒。

  “防彼弃舍别解脱”,那么我们说,为什么要列这一条戒,就是声闻乘,不能说声闻乘的法没有用,就是恐怕他把声闻的别解脱戒都不要了,“啊,这也是属于声闻乘法!”那么这个别解脱也不要了,那么这样子,要“坠落大险烈火坑”,如果把别解脱戒一舍弃的话,那就是最危险的大火坑里会掉下去的。别解脱是保险的,保你解脱的。你如果不要它的话,你就是自己跳到火坑里去了,那是极危险。

  这个里边我们是要这个,你们要回去思考这个问题:第一,跟前面的谤声闻乘的他胜罪差别在哪里?另外还有这个,就是他胜罪里边有毁谤别解脱戒的也有的,这个它们差别在那里?反正是跟前面那个他胜罪——《虚空藏经》的第九、第十这两条,为什么一个那么重,他胜,一个是恶作,轻的,差别在那里?都是谤声闻乘。

  庚二 废自大乘

  第二条,第二废大乘。这个反过来了,所以说这是很辩证的,两个极端都不能执。一个,你说大乘的人,声闻乘根本不要学的,这是错误的,犯戒;第二个,自己大乘不学,专门学声闻乘,也犯戒。“于菩萨藏未精研,一切弃舍断学修,一向勤习声闻藏,是名违犯而非染。”这个犯是犯的,却不是染污的犯。而前面那个却是染污的犯。所以这两个不一样。他自己是大乘的,受了菩萨戒的人,他把菩萨戒、菩萨的大乘的法什么都不要,也不修,也不学,他却是精进地去学声闻乘,学那些法。那么这样子,违犯,但不是染污的违犯,因为毕竟还是佛法了。

  这个,我们说我们现在有初学的人,这个菩提道次第开始的中、下士道也不是声闻乘吗?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在学的时候,我们自己回忆一下,前面都来一个“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一开始,菩提心、菩提愿都发在前头,那个不犯。我们学这个法为了要度众生,为了要成佛。你要成佛度众生,根本乘的法不学是不行的。那么以这样子的目的学,还是属于大乘的一部分,不犯。那么你假使不是这样子的,把大乘法气味都不要了,全部学声闻乘,那是犯。那么这两条是一对。一个是极左,一个是极右,都不行。

  我们看《瑜伽师地论》(《菩萨戒品释》卷五 一)。第一条,“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起这样的见解,“立如是论”,这样子的说法,对人家也这么说,自己这么的想。“菩萨不应听声闻乘相应法教,不应受持,不应修学。”菩萨,既然是大乘的,声闻乘的法,就不要去听了,也不要受持,也不要修,也不要学。“菩萨何用于声闻乘相应法教,听闻受持,精勤修学?是名有犯”,菩萨对声闻乘的法,那些听了,闻了,受持了,精进学修这个不用,用不到的,这个是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是染污的犯。“何以故?菩萨尚于外道书论精勤研究,况于佛语?”,这是佛说的话。外道的法,为了度众生,尚且要学,何况声闻乘是佛说的?所以说,这样子的话是犯戒。

  这个这里宗大师特别强调一点,这是一个最胜的教诫,这条戒是最好的一个、最殊胜的教授。对哪些人?对“少知者”——就是那些学得少的人,他说大乘人不要学别解脱戒的,这一类的人,把他从大火坑里救出来,这是最殊胜的教诫。这一条戒一制,就可以防止那些学得太少的人,他以为学了大乘,别解脱戒就不要了。那么这是避免他堕到火坑去,把他救出来的,这个殊胜的教授。

  下边,“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菩萨藏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切弃舍”,大乘的还没有好好研究过,你菩萨藏一切舍弃,全部不要,“于声闻藏一向修学,是名有犯”,就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但是不是染污的。

  这是我们说就是要在大乘的前提下学二乘,那就是《广论》(《菩提道次第广论》)就给你安排地好好的。这个下士道、中士道都是服从于上士道的,就是上士道前面的基础,目的是为了学上士道,修上士道。但是你要学上士道,必定先要学中士道;要学中士道,必定要先学下士道。这个下士道也好,中士道也好,最后的目的是上士道。这样子是不犯的。

  庚三 勤修异道

  那么下边这一条,你说学外道,那么他要去学外道去了,又犯一条戒。“现有佛教未精求,异道外论勤学修,如是一切染违犯。”前面说菩萨外道的书还要学,何况声闻乘?一定要学,不学就是犯戒。他这里就是再来一个极端,他说你讲可以学外典,那么他就学外道法了。现有的佛教还没有好好学,外道的异道的外论,就是外道了,外道的他们的外道书,勤修学。

  那么这个包括什么?不一定是外道的修法了,包括外道的声明、因明、医方明都在里边。声明,我们这里可能也有人,学文学了,怎么作文章了,去学学。佛教还没有学通,不要忙这些。还有因明,我们说,你佛教学通了,你学因明才有用,你自己立一个宗,人家的宗好破。你自己宗也没有,人家的东西你也破不了,你这因明学了有啥用处?没有用的,空架子。我们说打个比喻的话,你说要武器,假使枪的话,你总是要要弹药了,你如果没有弹药,拿个空枪拿去什么用处?又打不出东西来。你自己对内明的内学学好了,外边的他的异论也学了一点,然后你看到他的缺点哪里,用我们的道理来破他,这个时候,方式用因明的方式,不用因明方式你会输,会有空子给人家抓,那时候要因明了。你现在内学也没学好,人家的东西你也不知道,外道的道理你也没学好,那你因明拿来干什么用?所以说,过早地学因明,没有用的!要等到你感到没有用的时候,你就感到因明毫无用处,以后对因明产生一个不需要的心,那真正要学的时候,又学不好了。

  所以,我们这里学法都有次第的。如果超越次第,吃亏的是自己。“如是一切染违犯”,这样子的话,内道没有修好,没有,精进地去学修那些外道的论,包括因明、声明、医方明。还有一些人,上次不是有一位嘛,一个居士还没有落发,他要搞医方明了,他很多医书拿来,甚至于要办,要这个采药,要搞一个药铺子,这么搞起来了。这个东西,到底他佛教懂不懂?佛教可以说一窍不通,这样子一个人。那也是一个,也这么跑了个极端去的人。当然这个人跑掉了不去管他了。那么这是犯的。

  那么下边不犯的,“若上聪敏能速受,经久不忘忆无失,达义善思巧观寻,成就俱行无退动,二分学内一分外”,这是不犯的。假使自己是上根利智,绝顶聪明的人,他很速能受,就是说他学起来很快。那么学好之后,“经久不忘”,不会忘记,他的记忆不会错。他“达意善思巧观寻”,“闻慧”圆满,能够通达它的道理;“思慧”,又善勤思,又能够好好思惟这个道理;“巧观寻”,又能在定中能修观。“成就俱行无退动”,他这个智慧,“俱行”,跟他的一切所作都有智慧跟他随了一起行,就是不离开智慧的。然后,也不会退动,这个智慧得了一定的坚固的胜解,人家不可以引转他,他也不会随便听人家的话。那么这样子的人,“二分学内”,时间,两分的时间学内——内道,一分的时间学外道,这样子不犯。

  那么我们自己假使,很多的人他就把前面的条件都抹杀,他说“二分学内一分学外”是可以的,经常有这个话,那么我二分的时间学内,一分的学外。那么你还要问问:自己是不是“上聪敏”?是不是“能速受”?能不能“经久不忘忆无失,达意善思巧观寻,成就俱行无退动”?“成就俱行无退动”,这个条件非常高。那么我们不要说那么高的,就是说你是不是能够现在记忆不忘。我们说沙弥戒我们讲过了,哪个背下来的?恐怕是没有。那么你这些条件都没有做到,连个沙弥戒都背不下来,你说我要“二分学内一分学外”去了,恐怕太早一点。

  总之,要把佛教的内学精通之后,再去说学外道。学外道的目的并不是说他们东西好,是要教化外道,你不懂他的,知己不知彼,会输掉。所以说要知己知彼的话,要学一点,把他们的缺点找出来,然后去破他,他们哪里不够的,可以补充他。你如果没有内明的前提,那你学了外道没有用,甚至于自己脚没有立稳的话,会给他吸引过去。那么就好了,你皈依就失掉了。

  庚四 乐外论

  第四条,“异道外论精研求,深心宝玩味耽嗜,不如辛药而近习,是名有犯染违犯”,有染污的。这是跟了前面一起来的。对外道,你说你即使你说前面说的话,自己也有聪慧,也能是忆持不忘,也是根据时间二分学内,一分学外。但是学习的态度不对,外道异论,精勤的去研求,很仔细地去追求。追求你是为了度外道,知道他们的道理仔细学也可以,但是,他下边“深心宝玩味耽嗜”,非常之感到有味道,“宝玩”,就是当宝贝一样地去学修它,很有味道,贪着它的味道,甚至于那个,甚至于放不下了。这样子去搞的话,那就又错了。

  “不如辛药而近习”,我们说,外道的……,为了利他,知道他的道理要破他的,才去学的。等于说这是一个辛药,一种很不好吃尝味道的药,你为了要治病才去吃一吃,你现在当好东西吃了,当糖吃了,那就糟糕了。那么你要去度外道而学的,不是自己感到好玩,感到有味道,感到这个东西放不下,自己是对这个产生这个爱乐心了,这样子学是犯的。如果你认为这个东西道理很深,甚至于可以跟佛教差不多了,那完了,皈依体都没有了。这里还是“宝玩味耽嗜”,沉醉有味道,“耽嗜”,就是放不下,跟吃烟一样的,烟瘾子,有个瘾了,放不下了。那还没有到这个佛法僧的价值,还是没有提到那么高。如果你再提高一点的话,那不但是犯戒了,皈依的体也没有了,什么都完蛋了。

  皈依体没有了,什么戒也没有了。一切戒都是以皈依基础上来的。你们注意一下就是看到,不管你受五戒、八戒,开头都要授个皈依,为什么?没有皈依,没有戒么。所以说,你们受过皈依了,三皈依受过了,为什么还要重受?就是还要重受。我们说,皈依有五种。第一次的皈依是翻邪皈依,本来你是,流浪无归的,把你反过来了,归了正路了,这个皈依是第一次的进门的皈依;五戒,受五戒,五戒前头还有个皈依,五戒皈依;受八戒,八戒前面还有一个皈依,要八戒的皈依;沙弥戒是十戒的皈依;那受比丘二百五十戒是具足戒的皈依。每一个戒前面都要以皈依为基础,没有皈依就没有戒。那么如果你皈依体失掉的话,那你什么戒都没有了。

  所以说,外道的书,假使有的人是学气功的,我说赶快放下了,你认为气功很好,有的人他说佛法的道理好,但他身体不好,要学气功。那你就是说佛法不如气功,佛法不能把你身体搞好,只有气功把你身体搞好,把气功的价值抬得比佛法高了,你想想看,你皈依还有不有?当然说,你说了生死靠佛法,那么佛法难道管不了你身体吗?气功还有那么大、高的价值,它超过佛法吗?那你这个都是危险的,对皈依都是有触犯的,好好思惟这些问题。

  庚五 于佛所说生疑谤

  第五条,“于佛所说生疑谤”。“闻菩萨法甚深处,最胜深处真实理,诸佛菩萨难思议,神力化导现希奇,不生信解情憎背,谤言不能引义利,不能引法非佛说,无益有情染违犯。”这是犯的,下边“跟着”都是犯,“非理作意内心起”,自己起的,或者是听人家说的,“或随他说见如是”,那么都犯。

  那么先把犯的讲了,再说不犯的。菩萨藏甚深处,因为菩萨不是凡夫所能理解的,很多东西是凡夫不能理解的。甚深微妙的东西,那么你听了之后,不相信。“甚深处”、“最胜深处”,“甚深处”是非凡夫境,凡夫不能了达的;“最胜深处”——“非二乘境”(《菩萨戒品释》卷五 四),二乘也不能了达的,更深一层的。“真实理”,那个“最胜深”,最胜深的真实的道理,就是大乘的深广两个宗派,深观、广行二派的大乘的真实的道理。这些是诸佛菩萨的不可思议的境界。

  还有一些“神力化导现希奇”,神通变化,所谓神境变化、记说变化、教诫神变三个神变9,这是很希奇的,就是世间上所没有的事情,那么这一些,不管你是佛的二乘二宗的甚深法也好,或者佛的神力变化也好,你这些因为凡夫的心不能思惟的东西,不相信。

  “不生信解情憎背”,不但不相信,而且感到不欢喜,“背”就是对立面,跟他对立起来,不欢喜他,那么“谤言”,诽谤他。“不能引义利”,这些教也好,神通也好,不能使我们得到好处的,“不能引法”,第一个是“不能引义”,第二个是“不能引法”,就是非义,一个是非法,再说是“非佛说”,甚至于说这些不是佛说的。那么这些东西对有情没有利益的,如果这样子说的话,或者是自己内心里起来的非理作意,或者是听了他人家说,随了人家的话说,都是染污的违犯。

  那么这一条很就是很要注意的。有些我们说神通的事情,或者是尤其是密法,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是不能理解,那就只好说这是佛的境界,大菩萨境界,我们是不理解,不要诽谤。诽谤了之后,固然是犯一个菩萨戒了,但是谤法的罪却是更厉害啊!那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边一开端就是,谤法的罪说了很多,那就下的地狱是无间地狱,甚至于谤密法是金刚地狱。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不懂就是说不懂好了,不要说诽谤他。

  下边要说,怎么叫不犯?那么对这些事情,我们说……

  (18A开始)“尔时菩萨强信解”,“强信解”,就是勉强地把他接受下来,这怎么接受?“我是凡夫惑障具”,要自己想自己是凡夫,烦恼、业障具足的。“不学不修无深证”,我还没有学,还没有修,学没有学得很好,更没有修证。那么五眼六通都没有,五眼也没有,六通也没有。“如来宣说密意深”,佛说的法,他有很深的密意,“这个我是不会知道的”。当然凡夫的境界那么肤浅的,又是烦恼业障具足的,那么不能理解的佛境界就不要随便谤。

  “正量现见随观等,诚意无谄作敬顺”,佛是亲眼现量,正量亲见的,那么这些,我们要诚意地、没有谄曲地顺着他。自己是无知,这些是如来的境界,“仰推如来非我境”,不是我们的境界,不要去谤他。“不作毁言无违犯”,这样子,你说自己无知愚痴,不能理解,那么这是佛的境界,我也不是这个,不去反对他,也不是不信,不诽谤,这样子的话,不犯的。

  这里就是,下边我们看看这个《瑜伽师地论》的,我们念一道这个文(《菩萨戒品释》卷五 四)。“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菩萨藏,于甚深处,最胜甚深,真实法义”,这个就是接下来的。甚深处就是超过凡夫的,最甚深处,超过二乘的,真实的法义。“诸佛菩萨难思神力”,就是一切神通变化的力量,不可思议的力量。假使他“不生信解,憎背毁谤”,说他“不能引义,不能引法,非如来说,不能利益、安乐有情”,这是非义,这是非法,甚至于说不是如来说的,对我们众生没有利益的。“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这样子就违犯,是染污的违犯。“如是毁谤,或由自内、非理作意,或随顺他而作是说。”这样的毁谤,不管自己内心的非理作意也好,或者听了人家说,也跟着说也好,都是犯的。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若闻甚深,最甚深处,心不信解,菩萨尔时,应强信受,应无谄曲,应如是学。”自己心里不能信解的,这个时应当勉强地信受下来,没有谄曲的,还是要这么学。他说“我为非善,盲无慧目”,自己就是有烦恼,有障,没有智慧眼睛。“于如来眼,随所宣说,于诸如来,密意语言,而生诽谤。”于佛所说的那些密意的语言产生诽谤。“菩萨如是自处无知”,自己是要处于无知,不要去随了人家或者自己私心作解,去诽谤他。

  佛是一切法“无不现知”,现量知见,“等随观见”,这里我们就要解释这一个,就是这里的我们看书上一个,“正量现见随观等”。

  “正量现见随观等”这个话,我们要解释一下。原文是“仰推如来,于诸佛法,无不现知,等随观见”,佛一切是现量。我们说我们凡夫或者是二乘、菩萨,他们观察事情,有的时候用比量,用因明,或者用推测,或者用什么,而佛不要的,当下就看到的,一切都是现量现知正知的。“等随观见”就是我们的随观等了,“等随观见”,“等”是佛的正等正觉,普遍一切都能够现前观觉知道的。那么就是佛就是完全清晰地知道,一点也没有错的,不会说错的。

  所以说对于佛说的话,我们不要怀疑,更不要诽谤了。你即使现在也不能理解,你信下去,这是佛说的,都不会错。但是自己不懂,不懂就是说我们现在是凡夫,烦恼重,业障重,这些深的道理理解不了,就可以了。这样子你就不犯。

  如果你要是以世间的眼光来推测佛的那个教义,或者……,那个就要诽谤了。我们现在看到一些对密法认为是什么婆罗门、啥东西了,这些都是世间研究学问的人,他是看了有相似之处,看到婆罗门也有这样子的行动,他说好象是外表上差不多,他就说个婆罗门性力派等等。那么婆罗门吃饭,那么我们佛教也吃饭,我们也是婆罗门了?这些逻辑是很肤浅的。那么不要随便以自己的最微劣智慧来推测佛的境界。这个要自己谦虚一点,就是说不要随便诽谤。

  我们看到现在有学问的人,总要显出自己高,总要批评人家来抬高自己。批评人家,你批评其他的人要好一些,你把佛教都批评了,那你糟糕了,犯了谤法的罪了。犯了菩萨戒还是小事了,谤法罪犯了,因果……后边要讲的,你犯戒固然可以忏悔,只要不是他胜,但是你那些堕恶道的罪却是要其他的忏悔法,不是你个这个对人忏一忏就算了。对人忏一忏是犯戒的罪忏掉了,那业果上的罪还得要好好地忏悔,那就是金刚萨埵、三十五佛了。这个好好去拜忏去。

  庚六 瞋爱自赞毁他

  第六条,“瞋爱自赞毁他”。“爱染瞋恚作自赞,谤毁他方染违犯”,自赞毁他,这个一条你们做个记号,我要你们去思考一下,自赞毁他是根本他胜罪,怎么这里成了一个恶作罪?这个你们去思考去。以爱染的心,以瞋恚的心自赞毁他的,作自赞毁他的,那么是染污的违犯。

  下边不犯的,“若为摧伏恶外道”,这个很恶毒的外道,要摧伏他,这个时候,你毁谤,就是对他们外道的这个教理毁谤一下,就是驳斥一下了,自己的佛教的道理赞叹一下,这个不犯。“持教护他”,你要住持如来的圣教,要保护人家,那么也不犯。“作调伏”,要调伏对方的时候,也不犯。“未信令信信倍增”,没有相信的,叫他相信,已经信的,使他更相信,那么你赞叹一下,也不犯。“广如前说无违犯”,这个都是没有犯的。

  那么我们看这个《瑜伽师地论》(《菩萨戒品释》卷五 五),“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人所,有染爱心”,就是染爱,爱染了,染爱心,他是“染爱”,这里是“爱染”,那个意思差不多。“有瞋恚心,自赞毁他,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以这样子的出发,自赞毁他,这是犯,是染污的犯。假使没有犯的,摧伏外道、恶的外道,“住持如来圣教”,方便调伏,这个。

  那么看他的注解,“有染爱心,有瞋恚心,对他人所,自赞毁他,是染违犯”。那么“若为住持如来圣教而欲摧伏外道”的,不犯;要调伏他的,方便调伏他的,不犯;未信者信,信已更增长的也不犯。这是不犯的。

  庚七 不往听法

  那么下边第七条。“闻说正法会决择,憍慢嫌恨恚恼心,不往听闻染违犯。”这是不往听了,人家说法不听。“怠堕不往犯非染”,这是说犯的。人家说正法,或者是来决择,闻正法会决择,会决择,决择正法或者讲正法的时候,以骄慢的心,以嫌恨的心,自己骄慢,对他嫌恨,恨他或者嫌他不行,或者恚恼心,故意使他不高兴,不去。这样的心,不往听闻,染违犯。这是染污的违犯,重的。假使懒惰没有去,不是骄慢心,不是嫌恨心,不是恚恼心,不去的,犯,也是犯,不是染污的犯,稍微轻一点。

  下边是不犯的,那么人家说法我们都要去吗?假使我修定修了一半,听见说哪里讲经了,赶快去!不去犯戒。那么怎么办?下边不犯的还有。“若不知”,第一个是不知道,人家在讲经,你不知道,“啊!那天哪里在讲经,你没有去,你犯戒了!”不知道,不犯。“疾病无力颠倒谈”,假使自己害病,不去,不犯。没有力,全身没有气力,或者是受伤了,或者是怎么了,或者是太疲劳了,那个时候也不犯;“颠倒谈”,知道对方说法的时候不如法,说的不太好的,不去也没有犯。“将护说法”,假使这个人,讲经的人知道你去了之后,他心里感到不舒畅的。或者你是一个学问很好的,他感到有惭愧心,恐怕自己讲得不对,或者是你是另外一个情况,去了之后,他心里不高兴的,那么你要维护说法的人的心,不去也可以。“正了知”,假使他说的法,自己学过了,基本上都能掌握的,“若已多闻具闻持”,或者自己多闻,也能持,能忆持不忘的,这样子都不违犯。

  还有一个,“心住一境发胜定”,正在修定,要引发殊胜的禅定的时候,那不去也不要紧;还有一种,“自忖愚钝难受习”,对方讲得太深了,自己感到是愚蠢的很,恐怕接受不了,也难以忆持,不去也没有关系,不犯。“或障所缘摄心定”,当要修定的时候,你要所缘的境,你要缘这个境,要心定的,你到那个地方去,恐怕要把你心搞乱了,那么你也可以不去,不犯。“如是不往戒无违”,这样子的情况之下不去,那么都不犯。假使不是这些条件的话,那就不行,尤其是骄慢不去,这个最要不得。自以为了不得,他讲的东西,我根本不要听。

  看看《瑜伽师地论》的(《菩萨戒品释》卷五 五),“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说正法,论议决择”,两种,一种是说正法,一种是论议决择,辩论,在一起讨论了。所以说,我们说你们讨论要去,讨论你不去,你犯,就要犯戒,很严格地说,犯一条戒。很多人以为讨论不要去,那当然下边有条件。他们讨论的我都懂的,或者他们讨论的就是乱七八糟胡扯的,那个不去可以。但是,我们说要求你们不要乌七八糟乱扯,胡扯,讨论要讨论到点子上。我们的讨论相当于西藏的到辩论场去,不能不去的。你学了法就是要到辩论场去用的,你学了法干啥?你学了之后,辩论场逃避不去的话,不准的,西藏是不允许的。

  那么我们这里也是,原则上,你学了之后,到讨论的时候要去。去,一个是练习自己说法,一个是大家的智慧可以深入,再一个是利益那些听不懂的人,他们有不懂的,给他解释一下。很多的有意思的事情,合在一起一个讨论会,为什么不去?你自己说你学好了,你不愿利人家吗?你学的是不是最好了,人家的话你听进去,一点收获都没有吗?恐怕也不一定。所以还是要去,原则上要去。

  下边就是说是不犯的。“若不觉知”,不知道;“若有疾病”,一样的,“若无气力”;“若知倒说”,知道他说的是,说的不正的,不正确的,颠倒的;“若为护彼说法者心”,将护说法者的心,或者是恐怕他生起惭愧,或者恐怕他生起不欢喜的心,那你不去也可以;“若正了知”,你自己知道他的说的道理,你经常听到的,甚至于自己是确实明白的,那么自己多闻,也是闻得很透彻;那么或者是自己要修定;或者么是要这个这个引发那个殊胜的禅定了;或者是自己是非常之愚钝的,智慧是很差,那边去听了之后,不能理解,也不能受持;难引生,也不能使心在缘这个境入定。这是三层。

  我们说“自忖愚钝难受习,或障所缘摄心定”,这里是讲得略一点。在《菩萨戒》里边,他的文是这样子的,自己愚钝,愚钝得很,于所闻的法,“难受难持”, 难受就是不能闻,引不起闻慧;难持,引不起思慧;“难于所缘,摄心令定”,这里就是障所缘摄心定,就是自己太笨了,这个所缘的境入定,就是修,修慧,就是自己知道太笨了,去听了之后,既生不起闻慧,也生不起思慧,也不能起修慧,那么这样子不去也可以。

  所以这里,在颂子里边是看不出来,你们是注解一下:“难受”,是闻慧生不起;“难习”,是思慧生不起;“所缘摄心定”是修慧,障,也是生不起来。这个障好象是跟那个原文的这个意思容易混淆,他就是说“难于所缘摄心定”,去了之后,也不能那个生起修慧,那么就不去,也没有犯。“如是不往戒无违”。这是三层,受,闻;习,思;所缘摄心定,修,修就是入定了。我们说闻思修三慧我们学过《俱舍》都知道,修慧是定中的慧。那么第七条。

  庚八 不敬说法

  下边最后,第八条讲了,今天我们把障般若的讲完了。下边就是十二个饶益有情戒了,明天再说。

  现在第八条讲一下。“不于说法导师想,身不恭敬语调笑,谓但依文不解义,如是一切染违犯。”这个就是看文字要误会的。“不于说法导师想”,说法的人,不当他是导师,导师就是以佛的想。我们说《菩提道次第》经常说这个话,讲经的人要把他看作佛的想、善知识的想。你不是这样子地观想,而你是对他不恭敬,“身不恭敬语调笑”,身么是不恭敬对他,话里边甚至讥笑、调弄等等,“乐着言词”(《菩萨戒品释》卷五 七),这些我们是在这个世间上经常有的。

  我们记的好象是什么佛学院,一个老师,一个学生知道他学得少一点,故意先在《佛学大词典》把这个一条法相查好了,查好之后,然后课上问他。这个老师嘛,当然了,学得不多嘛,当时回答了之后,他说:“嗳!这里是怎么讲的!”故意捣蛋,丢他的脸。这个我看不必。人家可能他的回答也是对的。本来一个法相有好几个解释的,不一定说你查到的就是唯一正确的一个解释,他说的就是错掉了,也不敢这样子说。而且你故意在大众面前倒他的架子,这个心也太不好了。即使他讲错了,你课后跟他说,《佛学大词典》里边是根据怎么怎么讲的,给他参考参考,这个是好心。你当着那么多人面,“嗳!这个地方是这样讲的。”怎么怎么的。在大众面前扫他的威信。这些就是语调笑之类的,不好。

  “谓但依文不解义”,这个很多人看了是这个法师只会消消文,实则意思不知道。不是这个意思。“谓但依文不解义”,就是说听法的人,他只要文字好。这个法师讲法的时候,满口的文章,或者辞藻用的很好,他就说“这位法师好,要跟他学”。“不依义”,他讲的道理对不对,不管了。道理再好,他说的话比较粗,比较粗俗,就认为“哎呀!这个人你看说话粗里粗气的,不行!不跟他学”。那就是说“依文不解义”了。他自己学法的人标准,就是看文字上看,不从义理上看。这样子的学法错的,违犯。那么这个在颂里边是看一点也看不出来。很容易以为是说法师讲的是依文,他根本不懂道理。

  那么我们看《瑜伽师地论》的菩萨戒就看出来了,“论曰:‘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说法师,故思轻毁’”,说法的法师,故意的是轻蔑他,“不深恭敬,嗤笑调弄,但依于文不依于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叫有犯,有违越。那么这个《瑜伽师地论》文,也是这么了,看不出来。

  那宗大师的解释了,他说“若于说法补特伽罗”,说法的人,“故思轻毁,心不至诚起大师想,善知识想”,不起佛的想,不起善知识的想,“身不恭敬,呵责嗤笑,恶言调弄”。下边就说了,“乐着言词,但依于文非重正理,不依于义,是染违犯”,他只是执于言词,世间的辞藻,文字来看,依文,不重在道理上看,这个是犯的。

  那么这里,宗大师又讲了,他说,“总谓义善、文不善妙,亦不依止,若义不善、文言善妙,便依而住。”这个什么意思?他说,总的来说,他的意思很好,法师讲的意思很好,而文字不善巧,就是他文字不是很深的,这个作的文章说话里边没有文,没有文采。这样子,不依止,就不去依止他;假使他的义,讲道理并不好,或者甚至于错了,但是文字善妙,口才很好,文学也很好,“便依而住”,你这样子错了。

  那么这里宗大师又说,“有人释为‘谤说法师,惟宣其文,不释其义,或不知义’”,有人这样子解说,他说是那个法师只讲文,消消文,他的义理并不懂,或者根本就不知道他有什么意思。“此全未了论之字义”,这个说法,完全不了解《瑜伽师地论》的意思。那么,这个意思就是说宗大师把这一个说法驳斥了,就是不是说法师但能消文不能解义,而是说听法的人只依文来依止法师,而不管他讲的对不对。假使他道理很好,文字不好,就不依他,就不听他的,也不依他学。那么这才是这一条真的意思。

  那么今天我们就把违背般若的八条讲完了。大概还有两,最多两天左右,可以完成,或者一天都可以了。因为这个饶益有情戒的十二条,前面都讲过了。这是重复一下。有一点点不一样,有开合不一样,这里讲的是十二条,前面是十一条,哦,这里也是十一条。但是我们这里十二条,那么十一、十二的差距也很容易看出来。好,今天就……

  第十五讲

  戊二 饶益有情戒十二

  昨天我们把四十六个恶作,把前面的三十四个讲了,下边还有饶益有情这十二个。饶益有情十二个里边,这个里边讲的是科判“以上障般若者八竟,以下饶益有情戒十二”,但是他的标题只标了十一个,中间怎么是少一个?就是“看病”这一科,他是夹在这个七科里边了,那么要十二个话的么,就是把看病这一科分开来。《瑜伽师地论》里边是分的。那么他把其余的又并起来了,所以说里边各有开合,内容是一样的。

  那么这里,科里边十二,那就是“看病”,“八事不助不看病”,“八事不助”是第一条,“不看病”第二条,“不济七苦”是第三条。那么这里,后边的是“不济七苦”,看病的包在里边了,本来七苦里边就有看病,那么假使说“八事不助不看病”分开来,那后边第三条没有七苦了,只有六苦了。因为他是身苦四个,心苦三个,已经讲过的,一共七个苦,那么疾病也在身苦之一,如果把疾病开出来,余下的就是六个苦了。

  我们大概讲是讲了前后大概有一个月了。那么这个讲完了,我们准备考试一下。考试内容,一般的这个笔试是出题了。那么我们现在就是后头不出提纲了,我们出题就是临时出了。因为出了提纲的话,有的是书就不看了,只看那个提纲了。那么是笔试是一个,另外是背诵,背诵就是后边一百六十七页的菩萨戒略颂,每天早上念的。这个该要背下来的,早该背了,现在已经讲过了,意思也懂了,那就可以背了。没有好多,菩萨戒略颂。还有密乘戒的,因为我们没有讲,那么单背菩萨戒略颂,只有一点点。那么请大家准备了,讲完之后,大概休息两天,就是准备复习,复习好了之后,就考试。

  己一 不助八事

  好,现在我们下边讲饶益有情戒十二条的第一条,八事不助。八个事情不去帮助人家,这是犯一条菩萨戒。别解脱戒,你自己坏事做了,犯戒,不做就不犯;菩萨戒坏事做了固然犯戒,好事不做也犯戒。所以说这个里边,那一些事情,你不去帮忙的话,就是犯一条菩萨戒。“于诸有情助八事”,对有情有八个事情要帮助他的,那不帮助的话,就是要犯戒的。哪八个事情?

  第一个,在《瑜伽师地论》里边(《菩萨戒品释》卷五 八),“于能办所应作事”,这一条这里颂里没有写,所以颂里只有七条,那么有这一条给大家旁边注一下,第一条是“于能办”,“于”,对于这个地方,“能办”,办事的“办”,能够办所应作的事,所应当做的事,能办的,没有去办。那么这个我们前面可以参考了,一开头,我们讲这个饶益有情戒的时候,就是人家一些事情,你要给他抉择,要帮忙,能够办的,应当办的事情,应当做的事情,能够帮忙的,该要帮忙。第一“于能办所应作事”,没有去做。

  第二,“道路往来”,路上迷路的,他一个人或者害怕的,那么你给他引导,或者助伴,使他不要恐怖。

  那么“正言说”,这一条前面没有,那么这个在《瑜伽师地论》里边,他是连下边的,“或于正说事业加行”(《菩萨戒品释》卷五 八),就列了后边去,事业加行里边去了。但是,宗大师的解释里边,“正言说”是另外一条,否则的话,又只有七条了,没有八条。那么“正言说”,宗大师的注解就是“未善方言者,教其方言”,就是这个地方的话,你说不来的,假使我们到温州去,温州话说不来,那是没有办法。什么事情干不成了。你跟他说话他不懂,你要买东西,他不懂,你要什么的,他不懂,你怎么办?什么都不懂,你没有办法了。那么要不善方言的,“教其方言”,教他这个是这么说、那么说,然后可以做事情,也可以教化。如果你教化的话,温州话说不来,那就是一部分,很多的……。温州有一个特色,很多人他不愿意说普通话,甚至于开会的时候都讲温州话,地方性强的不得了。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你要给他们讲经,除了一部分年轻的,或者做生意的会普通话的听得懂,那些老太太就是听外语一样的,你讲普通话他一句也不懂。这个就是各方面都有妨碍的,所以说,“未善方言者,教其方言”,这是一种帮助人的,这是宗大师另外开的。

  下边“事业加行”,做事情该怎么做,假使做生意,你要该怎么样子,怎么样子才会赚钱,否则的话,要亏本的;或者种田的,你该怎么做;做功德你该怎么做。教人家,那么可以发财致富了,否则的话他搞不来的话,就要吃亏了,要亏本了。

  那么前面讲过了,你赚了钱之后怎么办?赚了钱之后,就是要如何守护,不为王贼兵所侵犯,盗了,贼了,水火这些,如何不失他这个财物,积聚的不受他侵犯,如何保护它。第五条,“财物护”。

  (18B开始,……)该怎么用,用到“吉会”上,用到福业上去。根据宗大师的解释,吉会就是义会。定期的修福的事情,法会之类的,定期的,是叫义会,或者叫吉会;不定期的叫福会,那么也叫“福业”了。那么你在定期的法会里边你去参加,不定期的修福的事情也劝你参加,“助彼成”。

  那么这样子,八个事情帮助使他“一切能办应伴作”,这八种事情都能够帮助他作伴,不但是出力,而且跟他一起干,“伴作”,这么是应当做的。

  下边是违犯,“嫌恚不助染违犯”,以嫌恨心,以恚恼的心,这两个心经常出现的。我们记到,菩萨戒犯戒主要以这两个心发动,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嫌跟恚是两个事情、两个心,嫌恨的心、恚恼的心。嫌恨心,讨厌他、恨他;恚恼的心,要使他心里烦恼,故意不做这些事情。那么这是染的违犯,犯一条菩萨戒。

  “怠惰不助犯非染”,假使是懒惰、懈怠,不去帮他,这也是两个心。前面两个心不去做八个事情,不相助的话,是染污的违犯,重;懈怠心,懒惰的心,不去帮助,也是犯,但不是染污的犯,因为嫌恨、恚恼的心没有。

  那么下边是不犯的。不犯的,“病无力”,自己有病,没有气力,这是一个。

  “彼自能办”,他自己知道他有能力,他会办,他自己办得成的,那么你不去帮助可以,你多余了,他自己能办的,你去帮忙,或者你还不如他办得好,那么越帮越忙了,那个没有意思了。

  那么“有依怙”,他有自己有依靠的,就是有人会帮助他的,那么你也不必插手了,那不去也没有犯。

  “所作非义引非法”,他所作的不合义理,他要是引非法的事情,不如法的,那么这样子事情,就是不如法的,不能够引起一些义利的事情,那么你不去帮助也没有违犯。

  下边是“方便调伏如前说”,方便调伏他,他有一个过失,你故意在这个时候不去帮助他,使他警惕,自己改悔,那么这样子不去帮助也没有犯。

  “先许助余”,假使你自己已经答应了帮人家去,有一个事情要帮助人家的,那么再你帮助他,那边已经答应了,不去的话,失约了不好,那么你已经允许帮助人家之后,那么这边来不及帮了,也不犯。

  “托别代”,或者你自己不能去了,托别人代替你去帮他,那么这也不犯。自己不去了,自己有另外其他的事情,托另外的人去帮他,那也不犯。

  “或于善品正勤修”,或者自己在修定、修戒、修慧,戒定慧正在修,不想停下来,尤其是修定的时候,心有点寂静了,你要他去参加其他的事情,一搞的话那就是把心乱掉了。那这样子的情况之下,要摄心修定,或者戒律里边正在修什么,学什么,或者这个时候,不能停下来的,那么不去帮助也不犯。

  再一种,“自性愚钝难受习”,自己心很钝,很愚痴,很笨,那么学东西也学不好的,假使叫你帮忙,你也教不来,怎么怎么做,你自己都不懂,自己也搞不来、搞不好的,那你不去帮忙也可以。

  “为护多人护僧制”,假使你去帮了之后,人家要讥嫌的,那么一般人要讥嫌的,你不去帮也就算了。

  或者“护僧制”,僧团里有制度的,你去帮了之后,违背制度了,那也不行,那就要护僧制的话,那你不去。那么我们说护僧制,前面举过一个例,就是一种覆钵羯磨,对这个檀越、居士,他有什么事情不如法,覆钵羯磨,就是大家不到他家里去乞食。那么这样子的人,等于说是不大往来了,不跟他往来了,作了这个羯磨之后,那么他家里的事情,不去帮忙,也可以。或者僧团里边有什么事情,有限制的,像这一类事情,不能去的,那你不要去。护僧制,为了僧团的制度,不去不犯的。

  这是第一条。这个《瑜伽师地论》里边讲得差不多,就不再念了。

  己二 不济七苦

  第二条,“不济七苦”。有七种苦,那么我们就是想一想,我们菩萨戒里边,饶益有情戒,“八事不助不看病”,多一条不看病,那么这一条不看病,在这里没有,所以这里还是十一条,你们看后头,一直到最后,神通调伏第十一(一百六十六页)。那么就是这一条。“饶益有情戒十二”,这个十二缺在哪里?就是“看病”。那么这个在《瑜伽师地论》里边,“看病”一条是在后边是突出的,另外开一条的。那么这里就是并在这里了。

  那么我们就把看病那一条,《瑜伽师地论》的,先念一下,“论曰:‘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遭重疾病’”,看见有的有情,他有重病。他“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往供事”,总是这两个心,以嫌恨的心,以恚恼的心,那就不去看病,不去供事,就是不去照顾他,“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的违犯。假使懒惰懈怠,这两个心的就非染,但是也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违犯”,违犯是违犯的,但是不是染污的。

  那么没有犯的,假使人家有病,你不去照顾他,哪些情况之下不犯?

  “若自有病”,假使自己有病,你自己都有病了,你去照顾病人,那个力所不及,那就不要,不去也不犯。

  “若无气力”,假使你这个时候,没有气力,或者是受了伤,或者是这个元气没有恢复,或者是经过大大的疲劳,那个很重的体力劳动之后,躲在家里,躺在那里动也不想动了,那么人家有病,不去照顾,没有气力,不犯。

  “若转请他有力随顺令往供事”,假使自己没有气力,或者什么情况之下,自己有事,或者请其他的人,有能力或者能照顾的,叫他去照顾去,这个也不犯。

  “若知病者有依有怙”,假使你知道那个病人自己有依靠的,他有人照顾他的,那么你不去也不犯。

  “若知病者自有势力,能自供事”,假使你知道这个病人,他病的并不是动不得,他还能自己料理生活的,那么这样子你不去也没有违犯。

  “若了知彼长病所触、堪自支持”。上边就是说,假使这个病人,他自己有能力,能够供事,假使他有钱能够照顾请人照顾的,那不去也没关系。或者那个病人他是长病,久病,并不是很厉害的病,那么自己还能料理生活的,那也不犯。

  “若为勤修广大无上殊胜善品”,假使你要修无上殊胜的善法,戒定慧之类的,那么你正在精进修的时候,不能停下来,不去看病也没有关系,也不犯。

  “若欲护持所修善品令无间缺”,假使你修学的善法不要再中断,假使正在修加行,修加行每天要多少,磕多少大头。你假使去照顾病人了,一去就是很多天了,那么你把你的事情要停下来了,那就是这个时候暂时不去也可以,不犯。

  “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假使自己感到自己很笨,学的法没有学好,自己也记不住,也听不懂,那么正在要自己努力去学的时候,不去也不犯。“难于所缘摄心令定”。那就是闻思修三个了,难受,就是闻方面有困难;难持,思方面有困难;“于所缘摄心令定”,修方面,修慧有困难。这个时候,不去供事,也可以,不犯。

  “若先许余”,就是假使你已经答应帮助人家的事情了,那么这个时间抽不开,那就是不去也没有犯。

  那么这个我们说,碰到病人,能够去当然一定要去的好。能够自己排开的,尤其是假使常住里边有病人,你说我在修加行,我不去,大家都修加行,都不去,我在看书,我不去,那么,哪个去?这个大家还是要从悲心出发,你的事情,可以停下的,还是要去一下。你实在正在修定,好象是快上火了(俚语),快要得定了,你当然不可以停下来。但是我看这个道场里恐怕没有这样的人嘛!正在修定,快得定了,这样的人,恐怕不见得有。那么平时说闲话的时间有,看病的时间应当抽出来。

  总之,不要为了自己的方便不去,实在有客观的情况,不能去,那没有办法。或者你笨得不得了,这个害病的人他该吃什么,该用什么,你根本一无所知。他是寒病,你给他吃热药的;他是热病,你给他吃寒药。那个他是热病你给他吃热药的;寒病给他吃凉的东西的,乱七八糟的,那你不要去,也可以。去了之后,病人不但不好,还要给你倒弄重了。那些,太笨了,就不要去了。

  那么这是从整个的方面说,尤其是本道场的病人,在可能情况下,一定要互相照顾。因为僧团里边都是独身汉,家庭有妻子儿女可以照顾,僧团里边就是同学照顾了。如果不照顾的话,人家会害怕,不敢入僧团,不敢出家,那你就断人家的善根。所以说这个,一定要把僧团维持好,这是护持正法的一个重要的事情,不要嫌麻烦,不要嫌脏。悟达国师就是照顾一个阿罗汉——装了一个病人,装了三年癞病,那个病很脏很臭,人家都不愿意照顾他。尤其是这个病人还脾气大得很,一点不对,大发脾气,大骂他。这样的人,悟达国师照顾了三年。结果,最后人面疮生了,就靠他把它治好的。

  那么所以说,看病的福报,异熟果也是……《业报因果经》(疑为《佛说业报差别经》)这个书大家可能看了,他说看病的人,将来的果报就是不害病。那么你如果要不害病,病多,多看看病,也可以把现在的这个业报转轻,或者是借佛的慈悲加持力,自己的修法,可以把业报转过来。本来多病的,可以没有毛病,这些要靠自己努力。你当然一方面是要忏悔业障,求佛加持,另一方面你要起悲心,照顾人家病人,这两面的力量起来,那个你的报就会减或者是消灭。如果你单是为自己,人家病不管他的话,恐怕佛的加持力到你身上就不会太大,因为你的心,没有菩提心,那么你自私自利的心了。佛的加持力是无量无边的,可是,到你自私自利的心的话就进不进来了,因为你的心跟菩提心不合,这个加持力就进不到你身上了。所以说一定要把这些排开。那么这是有病的,这是他开了一科。那么这里就没有开,所以是十二个变成十一个。

  那么下边是七苦。“疾病根残体缺肢,远行疲困身苦四。”七苦,身苦有四,心苦有三。“五盖四障八寻思,不赖他胜心三苦”,心苦有三。

  那么身苦,第一个是疾病,那么前面不是说了一条了,开了一条了,疾病就不……,在后头如果开第三条的话,疾病就不要摆进去了。那么这是少了一条了,就是七苦,不济六苦了。所以说颂里边“不济七苦盲聋等”,如果你把疾病开了,这里实际上没有七苦了。

  “根残”,这个根残跟肢体缺肢,在现在说都是残废,但是这里两个不一样。前面的“根残”是聋、盲,就是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但是根还是全的,看起来并没有残缺。那么下边的就是肢体缺了,他就是没有手,没有脚的或者怎么样子的,这个肢体残缺,这是第三种;第四种,“远行疲困”。很远的路来了,很疲劳,你要给他休息,给他吃东西。所以说,我们远地来的居士,不要嫌他讨厌,即使他再麻烦,这个老太婆,话说不完的,啰嗦的很,你还要以慈悲心,让她休息,给她吃一点东西。这是身苦四,要给他救的,要救济、照顾的。那如果不救济的话,不照顾的话,那就是犯菩萨戒了。

  “五盖四障八寻思”,那个五盖,四障是这里加上去。五盖我们前面讲过,欲贪、瞋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加个疑,这五个盖是心里的苦。这个五个盖盖在里边,心里就不寂静了,那就是很苦的。你瞋恚盖盖住的人,心里气得不得了,平也平不下去,脸红耳赤,身体也受影响。欲贪盖的时候,你自己心里就是定不下来,心里好象蚂蚁在骨子里东爬西爬,难过得很,这个不舒畅。同时最显著的,你智慧没有了,学法学不进去了。昏沉睡眠来了之后,当然你修定不要说了,其他的,念经你昏沉一来,你还不是头低下去了,就没有用了,等于没参加念诵一样。还有这个疑盖,一个问题,你信不下去,不但是得不到加持,自己心里也不安逸,很不舒畅。这个总是怀疑,心里一个犹豫不决的那个样子,那是很难受的。那么心苦。

  “八寻思”,前面说过的亲里觉、国土觉等等,妄想了就是说,各式各样的,以前的什么经过的欢乐的事情去回忆这些;或者人家听的歌听得很好听,心里尽在耳朵里尽在唱,这些东西都是恶寻思,不要它的,有八种,前面讲过的,一开头就讲的。

  “不赖他”苦,这个“赖”可能是四川话,因为我们说不赖他苦,这个不大讲得通。可能是照我的看法,可能是那个“耐”,因为四川话,可能你们四川人有吧,“赖”跟“耐”,忍耐的耐,可能是同音的,可能写起来,他们写的时候就写个“赖”了。

  “不赖他胜”,人家胜过你,或者给人家征服了,打仗打输了,或者辩论辩输了,这时候,心里苦得很,心里烦得不得了。一个国王,本来是很尊贵的,在国家里边,他就是有自在权,要干什么就干什么,要惩罚他就惩罚他,要杀头就杀头,他的权大得很。可是,一旦跟人家打仗打败了,给人家抓去了,关了牢监里了,自己的头都保不住了,那时的苦比一般人那苦得不晓的多少倍,那是“不赖他胜”。或者是人家看不起你,你自己本来地位低弱。或者是人家把你战胜了,或者把你辩论辩输了,失败了,那个时候,心里的苦。

  这三种苦,你要去帮助人家了,解除那些苦难了。“嫌恨恚恼不济扶”,还是这两个心,嫌恨心,恚恼心,不去帮助他,不去救扶他,是犯。那么这一条就是犯了。假使不犯的,跟前面一样。前面讲过了,不犯的几条都讲了。《瑜伽师地论》,讲病的这一条已经讲了。那么后边七苦很简单,他就是说“如于病者,于有苦者,为作助伴”(《菩萨戒品释》卷五 一〇),对病人一样,“如于病者”,病人有苦,你要去怎么救他,那么有苦的,就是其他的身苦、心苦的人,你要去助伴,要除他的苦。同样,也是这么原则,怎么不犯,怎么叫犯,都是同样的。本来这是一条,那么开了两条,当然他持犯是一样的。

  那前面的我们看,大家回到前面去看一看。在我们开头,开头的一百一十二页,一百一十二页,几乎是一样的。一百一十二页,“有情助伴”八种,前面第一条,第二条,“施药瞻视有病者,若根残缺导助彼,于支不具载荷施,远行疲困施食息”,布施他饮食,布施他休息的地方,这是身苦四种。“五盖四障贪等迷”,贪、瞋、昏沉、掉、眠这五个盖。“无间苦缚八寻思”,八个寻思这里,下边有,那么哪个八寻思?欲贪、恚、害、亲里觉、国土觉、不死、他轻蔑——人家不敬。“乐着资财族姓尊”,这是第八个寻思。“心困八种邪觉慧”,就是寻思了。“说法示喻令开解”。下边“不赖他胜”,“不瞋他胜”,这个“瞋”要注意这个问题。“不瞋他胜心火腾”,人家超过你了,胜过你了或者是人家看不起你了,那个心火烦得不得了,心火腾,这些就是八苦。那么如何犯,如何不犯,他这里都说了。那在后边都讲了,在病苦里边都讲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己三 见作非理不正说

  第三条,“见作非理不正说”。“见彼有情行非义,现行苦法种苦因,如实宣说佛正理,嫌恚不说违犯成。”见有情做非理,做不如法的事情,现在做了坏事——将来诸苦、苦果的因,将来感苦的异熟报。那么你,这样子的人,很可怜,应当如实宣说佛的正理,称他的机,要把佛的真正的道理要讲给他听,使他不要做那些坏事。假使你以嫌恨的心,以恚恼的心,不去给他说,那么就是违犯这一条戒。

  这里我们看《瑜伽师地论》,他的意思可以补充,不完全一样,但是可以补充。“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为求现法后法事故,广行非理。” (《菩萨戒品释》卷五 一〇)就是说他为什么要做非理?不合理的事情为什么要做?就是要求现在的事情,就是现在要什么多求,现在要求什么,求什么,求什么,……或者也说要求发财,要求什么。“后法事”,将来后世要求什么。那么这样子,因为要求这些,就广行非法。我们说有些外道,他为了求这个后来的生天,他要把人杀掉祭他的天,他们所相信的天,他把人杀掉了,活的人去祭,他说他将来可以生天,这是就是为了“后法事”,广行非法。

  我以前好象给你们讲过的,我在四川看到报纸上,不晓得那是哪一个小国家的国防部长,他的花园嘛哪里,边边上发现一个尸体,一个警察,心给人家挖掉了。后来到处调查,到底哪个把他杀死的?最后就发觉这个国防部长把他杀了之后,拿他的心去祭神去了。那么这样子就是非法了。为了后法的事情,做非法的事,做那个不合理的、犯罪的行为。当然,在那些小国家里,国防部长做的事情,大家恐怕也无可奈何。但是你后来的因果却是逃不掉的,后来的异熟果却是极苦极苦的。那么这样子人,你要给他如理地说佛的正理,讲给他听。假使你嫌恨的心、恚恼的心,不说,那就犯一条,违犯。

  “懒惰懈怠犯非染”,假使你懒惰的心,懈怠的心。这两个都是每一条基本上都差不多。以嫌恨心,恚恼心,去做,那就是……,做或者不做,好的不做,坏的做,那就是有染污的违犯。如果你懈怠的心或者是懒惰的心,好的事情不做,坏的事情做了,那就是非染的违犯,一样是犯。

  那么不犯的,下边是还有好几条。对自己说,自己没有气力,没有智慧,就是说自己没有智慧,他应给他说法,也没有能力给他说,那么就算了,你不去给他说也就算了。第二个,自己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能力,请人家有能力的人,“转托他”,托人家去说,给他去说,或者是你自己不方便,这个人对你好象是感情上并不怎么融合,而那个人对他很讲得来的,那么转托他,叫他去说,这个自己就不去了,这个也不犯。

  那么对那对方来说,“自有智力有依怙”,那个人他自己有智慧的,学过法的,他知道哪些是该做,哪些不该做的。那你不跟他说,不犯。因为他自己知道的,他假使本身就是个佛教学了很多的,那么这些事情不该做,他肯定知道的,那你跟他说没啥意思了,你不去说也没关系。“有依怙”,他有依靠的,就是有善知识善友摄受他的,有人会跟他说的,那么你不去说也不犯。

  “方便调伏前说等”,跟前面一样,你为了调伏他,他有过失,他虽然现在做坏事,你故意不跟他说,目的是要调伏他,本来他想到你会跟他说的。但是这一次偏偏不说,那他知道为什么不说,当然他本身自己可能有什么不对地方。那么这样子要调伏他,不说。反正你要知道,不说能够使他改过的,不说才对。如果你不说,并不能调伏他,那还不行,这个还是犯的。

  “如实而说反恨嫌”,或者这个人,性格、品德是很不好的,你好好跟他说,如实跟他说,他反而对你恨起来了,嫌恨你了,那么这样的人,你不说也可以。尤其是两个人感情本来不太好的,那么他做了些不如法的事情,你一去说他,他就是说,“啊,你故意来找空子”,报复或者等等,这个样子情况,不说也可以。

  “发起恶言颠倒见”,如果你跟他说了之后,他要骂人的,他是不会接受的,那么你不说也可以。“颠倒见”,这是一条,你好好地跟他说,他要嫌恨你,甚至于骂你,他的颠倒见也不会放的。他持这个颠倒的见,很固执,他也不会转过来的,那么这样的人,你不去说,不犯。

  “若无爱敬性忄龙戾,不为宣说皆无犯”,假使这个人对佛法真理并不恭敬,也不爱好,而且这个心,他的性格是一个残酷的,一个是粗暴的人。那么这样子的人,他本身对佛教没有爱敬的心,他的脾气又是一个粗暴、残酷的人,那么跟他说,白白的,那不说也不犯。所以说这一类的人,“不为宣说皆无犯”,并不犯这一条。

  己四 知恩报恩

  下边是第四条,“知恩报恩”。“于恩有情知报恩”,知恩就是你知道他对你有恩。有的人,人家对他很好,他不知道,他以为这个是应当的嘛怎么,他对我没有什么恩。很多小孩子对父母都一样,父母对他恩大得很,他好象认为父母是应当这样子的。我要用钱嘛,他是要给我的,我要吃东西,该给我吃的。这个不知道恩了,这个,当然愚痴了。那么你对有恩的有情,要知道有恩。知道他对你是有恩,这个第一个先决条件。如果恩都不知道,那更谈不上报了。知道恩之后,还要进一步报恩,不但是你知道他对你有恩,那就算了?那要报恩。人家对你好么,你要对他好,要报恩。

  “嫌恨不报染违犯”,假使你有嫌恨的心,当然也有恚恼的心,那就是违犯。嫌恨心,这里单是嫌恨心。假使你有嫌恨的心不去报恩,是染污的违犯。那么怠惰的心,懒惰懈怠的心,不报恩是犯,但是不是染污的。

  下边,不报恩,有几个开许,这个是在特殊情况之下。

  第一条,“勤加功用”,自己正在用功,假使戒定慧、闭关等等的。一般的用功,还是要报恩,可以报的,你不是时间忙得不得了。所以说,“勤加功用”之话,一般前面说的正在戒定慧用功,主要是指闭关这一类的,不能随便往外跑的,做其他事情的,那么这个时候暂时不报恩,不犯。“无力能”,自己没有力量。不报也不怪你,你能力都没有怎么报?假使说你报恩,第一个是财富来报恩,你是穷得很,根本没有力量买东西供他。

  (19A开始,……)但是能力,他有点事情,你根本做不来,你帮也帮不了忙,报不了恩,那么这个样子情况之下,或者你就是一点气力也没有,大病才好,不能给他办事情,那么也就暂时的不报,不犯。

  “方便调伏说如前”,假使这个人有一些非法的事情,本来是要报他恩的,你故意不报,要调伏他,让他知道自己有错,那么他可以改正。反正方便调伏,总是目的就是这样子做,他会改正的,才做;否则的话不行,不要随便不报。其他的调伏也一样,总是你有把握,你这样子做不去帮助他,他会改的。

  “彼不受等无违犯”,假使你去报恩他,他这个人很知惭愧,你要帮他做事情,他不要你做,你要送他东西,他也不要,不接受的。那么你就不报么,也没有什么违犯。这是报恩的事情。

  己五 开解愁忧

  下边一条,“开解愁忧”。“有情丧失重财宝,眷属禄位处众难,一切愁忧应开解,嫌恨不解染违犯,懈惰所蔽犯非染。”懈怠、懒惰所蔽,假使懈怠的心、懒惰的心给你盖住了,没有去开解,那么是犯,而不是染污的。“无违犯者同助伴”,假使没有犯的,跟第一条一样,“助伴”,就是第一条,有情八事做助伴。没有犯的,跟第一条一样,那他这里不重复了。

  “有情丧失重财宝”,有情假使他财物、宝贝丧失了,或者给人家偷了,或者给人抄了充公了,或者是抢了等等;另外是“眷属”,丧失眷属,或者是他的眷属是死亡了,或者是眷属是给人家枪毙了,或者是怎么样了,等等的;“禄位”,本来做官的,给他取消了,贬下来了;或者么其他的困难,“众难”。他产生很多的愁忧,这个时候,你要去劝说劝解他。

  所以,菩萨戒受了之后,事情就多得不得了。像声闻的“少事少业少希望”就呆不住了。这个事情,你非去不可,不去犯戒的,那么你要去做这些事情了。那么我们说远的不要说,在我们自己本道场的人,他如果心里边有什么愁忧,或者他是个人的事情,或者是他家乡的事情,或者家里的事情等等,大家跟他要好的,应当给他劝解。如果你跟他平时素不往来的,你去劝了他,这个作用也不大的,那反正就请那些跟他要好的人劝劝他。

  反正修行的人么就怕这些打闲岔的,烦恼障、业障、病障、什么障等等。病障就是要靠三宝加持,自己修忏悔法,再加医生的治疗。烦恼障一定要开解,烦恼障不开解的话,他烦恼打不开,他修行没有办法,甚至会跑掉。那么其他的业障来了之后,当然第一是要忏悔业障,但是还要开解。有的人说业障很重,怎么怎么修了很多时间忏悔法了,怎么还没有见效,着急得很。他最好一个万灵丹,一吃下去, ,什么都灵了,什么问题解决了。这个业障,你造的时候造那么深,你现在要一下子把它弄掉,你又没有这个菩提心,又没有对三宝充分的信心,你念了咒,念了佛,当然不会那么灵了。一下子给你去完了,不可能。那你要有耐心了,只要你在向前进步,就一步步上去。

  我们修行一样的,不能说我一个法一修,马上成佛,即身成佛,马上就可以度众生,什么都行了,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情。即身成佛的人有,那是大根机的。如果你不是那个大根机,你一定要学那个大根机做,人家是国王,坐了王位上,大家恭敬他,大家听他的话,你不是国王,你坐上边去,把你拉下来,可能要斩头。所以说,不能乱搞的。自己要想一想自己是怎么样的人,该做怎么样的事情,应当有自知之明,不要是乱搞。

  那么那个有愁忧,当然是要帮了,大家帮助他开解。假使以嫌恨心不去帮助他劝解的话,不去开解他的话,那就犯戒了。所以说,我们看到人家心里打不开的,跟他要好的应当要去做一些思想工作。那么跟他比较疏远的,应该劝那些跟他要好的做思想工作。自己能做的也要做,自己感到做了没有效的,他也跟你平时不大对话的,你说的话他更不会听你的,那么请跟他要好的去说。“懈惰”,懒惰、懈怠,你这样子不做,违犯,但是不染的。

  没有违犯的同“助伴”,助伴里边讲了很多没有违犯的,就是没有气力;自己有病;他自己也能够解的;有依怙,他有依靠的,有善知识的;或者他,他的这个愁忧是非法非义的;或者要调伏他;或者你自己很忙;要答应人家;或者叫人家去代你去做;或者正在修定,闭关;或者自己学法没学好,也劝不来,说的话说得乌七八糟,反而使人家心里更烦了,那些;或者是护僧制,他这个人是做了羯磨的,就是默摈。什么叫默摈?大家不跟你说话,大家因为你犯了错误了,就做羯磨。大家不跟他说话,那么这时,你去劝他,不对头,要护僧制。或者这个人,大家有讥嫌的,你去劝他,人家说你这个人跟他搞一些什么鬼名堂,跟他私人搞一些感情,有结党的嫌疑的,那就不去也不犯。根据前面的第一条“助伴”。

  己六 不给施

  第六条,“不给施”。“正来希求饮食等,资生众具现有物,嫌恚不给染违犯,懈惰不给犯非染。”自己有这个,有那些东西,资生资具、饮食等等,那么自己有这些,人家来求你要这些东西,就是要求你有的东西,你有嫌恨的心,有恚恼的心,你不给他,不施,不布施他,就是违犯。我们经常听到那些教诫,就是说,马路上碰到有些人跟你要钱,你身边多少给一点,哪怕五分钱。那就是维护这一条戒;你如果说不给,那就是……,你明明有钱,你不给。你如果身上真的没有带钱,那个也算了。你有的话,他来了,你还是多少表示一下。

  有些人就看了,要看人的。这个人是残废的,老的等等,病的,他就给,年纪轻的,他就不但不给,还骂他一顿:你年轻轻的,自己不劳动,你跑到这里跟我要,怎么好意思啦?等等。这个对菩萨戒说起来不大合。那你给了他钱之后,好好地规劝他:“你年轻,你正好去劳动,自己赚钱,何必这样子马路上跟人家要?这多不体面的。”这样子劝劝他也可以。不能说,你骂他一顿,不但不给,骂一顿,这个悲心没有。

  我们以前都有这个习惯,出去的时候,身边小的票带了很多,碰到哪个来,就给一点。那么现在不出去了,也没有准备了,身边就没有小票。假使你们经常外边去的人,还是带一点,那些碰到要跟你要的人,多少给一点。真正苦恼的,也可以多给一点。

  有些人,我们就是说了,他们要骂,为什么?有些要饭的,就是坏了,他钱要了很多,家里也很好,就是装那个样子,坐在马路上,他也不劳动什么的,拿一个罐头瓶,一摆,一天就很多收入。我们在妙果寺的时候,有一个要饭的,看看是很苦恼的,残废的,他们说他家里非常好。有一次,他们在路上看他一个人,他是这一天饭要好了,在点数票了。他一个麻布口袋里,钞票,他们说,十块的一大堆。他还在要钱。那么这些,我们说怎么办?他毕竟他还是在要饭了,如果他能够生活得很好,恐怕也不要他出来要饭了,总是还有他的困难,他总是没有赚钱的能力。那么或者没有机缘,没有办法,没有工作,找不到工作,那么你少少地给一点么,就算了,不要去……。劝可以劝他,“你说你好好的,你家里那么好了,你不要做这个事情,你找个工作就算了”。给了钱之后劝他可以。不给钱骂他一顿,这个就不大好。这是悲心有没有的问题。

  懈怠、懒惰不给,犯非染。

  那么假使不犯的,现无施。有的人还这么说,你给了他,就是增加他的贪心,你给了他,,就是帮助他懒惰等等。这个话对不对?好象也有一点儿道理。我们说到底采取哪一个? 就是稍微给一点,反正他拿钱,拿了你五分钱他也发不了财,你少了五分钱也不吃亏。这样子,也可以借这五分钱劝劝他。无犯的,没有犯,不犯的哪些条件之下?“无可施”,你现在没有财物,或者身边没带,这个你不布施可以。

  “彼所希求物不宜”,那么在这个《瑜伽师地论》里边,就是“不宜”,一个是“不如法”(《菩萨戒品释》卷五 一二)。前面也讲过的,不如法的就是说,他要的是毒药、武器等等类的,那就不给。不给的东西,不能要的东西,如果他要你的什么这个出家人的东西,不如法的,他在家人不能要的。他拿了出家人衣服,你借给他,他拿去化缘去了,那不行了。那所以说,这个不要给他。自己修法要用的东西,那不能随便给。

  “不宜”,他要东西对他不利的,或者是他要求法,他才皈依、信佛,他要求《密宗道次第》,那你给不给?不宜。那个你现在还太早得不得了,你就是大威德念了几年,念了五、六年了,不一定能看《密宗道次第》,不一定批准你看,你怎么这个才皈了个依,要《密宗道次第》?那是当然不行。不是不给你,给了你,你看了不得好处。你会产生毁谤或者生其他的心了,谤法的心起了,不好。那么这些不要给也可以。

  “多方调伏说如前”,为了要调伏他。 知道他有错误,你不给他,他想你为什么不给?人家都给的,总是他自己不对,他不对,他改了,知道他会改的,调伏他,可以不给。如果你不给他,你也知道,他不会改的,你这个调伏没有效的,那么这个办法不能用。

  “王制不宜”,国王禁止的,国家的政策禁止的东西,不能给的就不要给。“护王心”,国王不欢喜的事、人,他就是做了盗贼,你说这个或者是反革命,你去布施他什么东西,国家里对你有看法了,那你也不要去。

  “若护僧制大众心”,一个是“护僧制”,僧里边的制度,你违犯的,就不要;或者是大众心,你给了他之后,人家讥嫌的,那也不要给。

  “不作惠施皆无犯”,在这些情况之下,你不给他,那么也不算犯。

  那么这里宗大师的解释,他的东西,一个是“不如法”,一个是“不宜”,不如法的东西,“谓于现法后法有过”(《菩萨戒品释》卷五 一三),现在或者将来,下一辈子,要产生过失的东西,不要给;不宜的东西,这个人在这个时候不应当求的东西,那不要给他。

  己七 不以财法摄徒众

  下边一条,第七条,“不以财法摄徒众”。“不以财法”,自己摄众的人,那就是说寺院里的那些住持,或者是师父带了很多徒弟的人,那么这样子的人,他不以财不以法来摄受他的徒众,那是犯一条。

  “依止律法摄徒众”,依照戒律的、别解脱戒的方法。我们《四分律》里边,师父要剃一个徒弟,不是马马虎虎头一剃,就是徒弟了。师父要有十年的戒腊,要能教,自己能给他作依止。那个是条件很多的,那你才能够摄徒众。如果自己没有够条件,就不要摄徒众。

  我们经常听到那些话,这是社会上的一个讥讽话。他说现在很多青年,就是在社会上品德不端,人家就说他的父母,你们没有能力去教养他的话,你们还是不要养,不要养孩子。那么,这个话也回到佛教里边来,你没有能力教徒弟的话,你最好不要收。实际上,我们说照佛的《四分律》的规定,十夏以下的不能收徒弟的,剃度师最起码的,十夏,还要通达二十一个五法。你如果十夏是够了,律法还不精通,也不能收徒弟。不但不能收徒弟,还要自己要求依止师,要依止人家学法。如果你一辈子律没有学好,那你一辈子不能离依止,总是要跟了人家跑,你不能独立自己搞一个道场,不行的。那你自己要做这些事情,要充实自己的那些条件要具备了。那所以说,我们自己要把自己的条件够了之后,那么弘法利生的事情才做得开。

  “依止律法摄徒众,无倒教授教诫施。”既然你收了徒众之后,就要有教授、教诫。教授教诫要无倒的,要根据佛说的,不要自己想一套,自己这个乱管、乱骂、乱教,这个都是错误的。那么无倒的教授教诫要布施他,这是法施,法的摄持。

  另外,“知众匮乏应追求”,大众生活上必需的东西,你要如法地追求。追求什么?“衣食四缘”,衣食是代表,就是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四个缘,这是出家人修行的必具的四个东西。你这四个没有,修行资粮就没有了。那么“资身具”,平时生活上需要用的东西,我们说肥皂,要说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够了,你去修行了,肥皂没有,你夏天脏得不得了,一身的臭汗,你怎么办?还是要一块肥皂洗一洗。毛巾还是,没有这个,饮食、衣服、卧具、医药,没有毛巾,那你早上不洗脸了?也不行的,要毛巾了。“资身具”还是要一点。那么这些东西,假使徒众没有的话,那么这个应当要去给他们,当然,自己没有工作,也没有赚钱,你自己哪里来?施主里去化了,但是要如法地追求,不能乱化缘,要如法。“以时以法作供给”,按照该什么时候如法地供给他们那些资身具。

  假使“嫌恨不作染违犯”,有嫌恨的心,不作,也不给你教授教诫,也不给你去求资具,让你们去苦去。你说饭没有,吃饭没有,“你们就少吃一点,你吃不吃的,不关我的事;你们没有法,这个随你不懂,你懂了之后,你还要怎么怎么来骂师父来。”有很多人就是,他学了一点法,回去对他师父批评得不得了。你那里不如法,那里不如法,一百个不如法,把师父气得不得了。后来就是说不给徒弟去学,学了之后,回来要管师父的。

  那么这个也是,两方面都有过失。你学了之后,不能把师父作个对象来批评,学了之后是看自己的。《广论》里说了很多,学的法是照镜子,照自己,不是照你师父的。你学了很多法,自己没有修,回去就把师父的缺点,“啪”照了一大片,这个你本身就没有对。所以说,这一些因缘都是成了一个现在法衰的现象,很多师父就是不愿意他的徒弟去学法,很大的原因就是学了之后,要批评自己的,或者自己学得少,文化低,恐怕徒弟学好了,来看他不起,或者说他不对。当然了,我们说,你徒弟学好了之后,对你还是好,争光嘛。你有个徒弟很能干,做个法师,你怎么不好?不要因为一点……那么徒弟么也不要是学了一点法,把师父批评得来好象一点都没有对的样子。那你如果这样子做了,很多师父不愿意给徒弟学法了,那个以后,后继无人。这个原因就出在你们,那些批评师父的人要负责的。因为他们的行动就影响了其他人学法。

  “嫌恨不作染违犯”,以嫌恨的心不去做是染污的违犯。“懈怠放逸”的不做,犯了,不是染污的。

  那么哪一些情况之下不犯?“若为方便作调伏”,那些人,他的徒众有不对的地方,故意不给他说法,或故意不给他去追求那些东西,让他自己知道自己的错误,这样子方便调伏,不犯。“为僧制”,僧团里有这个制度,不能给的。假使说有些地方,比如我们这里持午的,你说他肚子很饿,晚上烧一顿饭给他吃,行不行?我们制度里不准的,不准的,你去违背僧制,那也不行。那你不去给他吃也没关系。或者自己有病,那也不犯。有病没有气力,不说法或者不去追求都不犯。假使自己没有空,或者有其他原因,“转求他代己”,叫人家的人代他去化缘,如法地追求那些饮食衣物,那么这也不犯。

  下边是知道对方那些徒众。“共知具福力”,这个徒众,他的徒弟,他是世间上已经出名了,他有很大的福气,他自己有能力去追求饮食衣服医药的,那你不要去给他追求了,他自己用都用不完的,你给他追求干啥?

  “已作教授先具闻”,那些徒众,该教的都教过了,他也是都听过了,那你暂时不讲了,也可以的,是不犯。

  或者“有本外道窃法等”,这个徒众,僧团里边,有本来是外道的,他为了盗法,假装了这个出家人的样子,来大众里边,他这个人不能接受我们的法,不可调伏的,这个连下去的,“有本外道窃法等”,他为窃法而来,混在这个僧团里边,他本身是不能调伏的。他是外道见,不会……。他是目的是偷法,不是来真正学佛法。那么这样的人,没有办法调伏的人,有这样子的人在里边,那么不说法也可以,是不犯。这是第七条。

  己八 不随心转

  第八条,“不随心转”。“不随心转”,“于他有情怀嫌恨,不随心转染违犯”,这个不随心转很多,我们前面讲过的,都是随顺他心。“怠惰放逸犯非染,无违犯者好非宜,疾病无力护僧制,于众不宜众所厌,折伏外道施调治,不随心转无违犯。”这个我们看看前头的,“随心转”那一个,在第一百一十八页,“所化有情随心转”,你所化的有情要随顺他的心而转,“观察现行身语意”,要观察自己的身语意。

  第一,“令心喜乐有义利,不令他心生忧苦”,对他对方能够心生起喜乐,有义利的,不使他生苦的,那随他转。“知他有情忿所缠,勿作赞叹勿谏诲”,知道他有情这个正在心里气得不得了的时候,这个这个忿怒的心解不开的时候,你不要去赞叹他。你赞叹他,他又发脾气了,你这么诲斥他、骂他更要发脾气。这个时候,也不要去谏他,也不要教诲他,脾气够了,才说话。我们经常世间上有这个格言,就是说人家发脾气,盛怒之下,你不要跟他说,等他脾气发完了,再给他讲道理;否则的话,他会怒上加怒,失去理智了,你跟他说,搞不清楚的。

  “愍他愚昧善酬答,或不求请亦往教”,他很愚昧,要可怜他,好好地跟他讲话;他有什么问题,特别地仔细地给他分析;甚至于他没有来问你,你也要去教他,因为这些事情不讲的话,他要犯过失的,或者他要吃亏的。那么,即使他没来求你,你也可以自己去教。

  “行诃责时勿过恼”,你诃责他的时候,不要过分地触恼他,“先作慈意诸根静”,自己先要起慈悲心,诸根寂静,不要现粗暴相。

  “不于众中轻笑他”,不要在众中讥笑人家,“令生赧愧心轻蔑”,他心里起了惭愧心,羞耻心,恐怕人家看他不起,所以说不要去大众面前讥毁他。

  “不令他心作忧恼”,不要使他心里忧恼,“动摇妄计难安住”,打妄想了,住不稳了。

  “虽能摧伏得胜彼,而不彰其堕负处”,即使你辩论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你胜了,把他摧伏了,不要揭露他的短处,使他受不了。

  “于其净信亦谦恭”,对他很净信的人,自己还要……,即使他对你很恭敬,信心很好,自己也要谦下,不要自以为了不得了。“勿作高胜他怯劣”,不要是自己抬高自己,好象自己很高,很优胜,超过他很多,使他心里起一个卑鄙的心。

  “应亲近处作亲近,勿太亲近当以时”,应该亲近的跟他亲近,但是不要过分地亲近,而且“以时”地亲近,不要经常一起,不要妨碍他的事情。

  “面前不毁人所爱”,人家所爱的东西,不要当着他的面说不好,当了父母说他孩子不好,这个也是不礼貌;当了孩子说他父母不好,更不礼貌。“亦不赞彼所不爱”,他所不欢喜的人、东西,不要赞叹他。那明明是跟他唱反调,就是反对他么,这个就是不要说。这是随顺他心,总之不要使他心不好受。这样子才能教化。

  “若非交深当慎言”,交情不深的,不要说话太老实,恐怕“两心不和多嫌议”,后来他变了之后,要产生很多讥嫌的。

  “不常希望他惠施”,不要经常去跟他要东西,就是乞食不要尽在盯牢一家人,假使这家人家的饮食好,你天天乞食跑他家里去吃,那个也不对头,那是贪吃。“知量”,即使他布施你,要知量,“勿生他远厌”,知量而受。不要他布施你,什么都要,最好再多一点,这样人家起这个厌恶的心,要远离你了。

  “若许食饮勿推托”,假使你许请人家的饮食的话,就不要推托。“恐复逆他意乐者,谦冲如法而缓谢”,假使你受了请了,有事情不能去了,恐怕他心里不高兴,那么你要去如法地缓谢,或者你当然允许人家东西的,要给人家一点。你不能请他,本来就允许请他吃饭的,这一天你有其他事情不能请了,那么你其他东西给一点,或者送点礼给他,总算是代替这一顿饭。那么这都是随顺众生的心,前面都有,所以这里说得略一点。

  “于他有情怀嫌恨”,假使你对他的有情怀嫌恨,“不随心转”,就是前面说的那些都不去做,那么是染污的违犯,违背他心,“染违犯”。“怠惰放逸犯非染”,一样的,懈怠、懒惰、放逸这三个心,没有做,那么就是犯,但是不是染污的。

  “无违犯者好非宜”,“好非宜”,这个人他欢喜不适合的东西,假使这个人他是热性的人,但是他欢喜吃那个热性的巧克力之类东西,你也随他的心,经常巧克力给他吃,那他越吃要身体吃坏了,那也不好;反正他心里不相宜的东西,而他欢喜的,那不要给他;或者是有些出家人,他欢喜那个什么电视机,什么录象机、照相机,什么都要,这个对出家人不相宜的,那你不随顺他心,不给也可以,这个不犯。“疾病无力护僧制”,假使自己有病,没有力量,或者维护僧制,不随他心转也可以。“于众不宜众所厌”他喜欢这样子做,但是大众却不合适,大众不合适的,那么就不行,大家要讨厌的,也不要随他。“折伏外道”,对外道施调伏,那也不要随他的心了,“不随心转无违犯”,在这些情况之下,不随他的心转是不犯的。

  己九 不能赞德

  “第九不能赞德”。这下边就是说,他有功德,你以嫌恨的心,“嫌恨有德不赞扬”,因为自己有嫌恨心,人家有功德,不赞叹。“有誉不称赞善言”,“有誉”,他有名誉你也不去赞扬他;他说得好,“妙说嘉言”,你也不说他说得好。这样子,就是不随喜人家。“如是一切染违犯”,这样子,都是染污的违犯,这是嫌恨心发动的。假使以懈怠的心,放逸的心,那么“犯非染”,是犯了,不是染污。我们说这里不赞叹人家的功德。毁谤是不行的,毁谤是犯他胜罪,这是不赞叹。

  下边不犯的。“性好少欲护彼心,有病无力调伏彼,由赞杂染生憍举,功德不实恶外道,待他言论等究竟,不显扬等皆无犯。”假使知道这个人性少欲,这个人很少欲知足的,你赞叹之后,他反而感到不舒服,那么你不赞叹也可以;“护彼心”,或者是赞叹之后,他感到反而不自在,那么你就可以暂时不赞也不犯;自己有病,没有气力,可以不赞叹;为了“调伏彼”,那个人有一些其他的过失,那么他其他好的地方不赞叹,你赞的话,他认为他很好,不要改,不改过了,那么,“调伏彼”,就不赞叹也可以。

  “由赞染杂生憍举”,你赞叹他之后,他就飘飘然了,他自己生起烦恼来了,自己骄傲起来了,甚至于……,那么这样子情况之下,你知道他会产生这些烦恼的,那么你不赞叹也不要紧,不犯。

  “功德不实”,如果他大家都赞叹他怎么怎么怎么,一个虚名,实在他没有这些功德,不实在的,那么你不赞叹也可以。我们经常听到社会上赞叹某某人了不得了不得了不得,一百个了不得,那么实际上,他并不是那么了不得,你知道他实在没有这个功德,那么你人家在赞叹,你不赞叹也不犯的。如果真的有功德你不赞叹,那就不好了。那你不是嫌恨心么,就是妒忌心了,那就是烦恼发动的。

  “恶外道”,“恶外道”就是说要降伏那些恶劣的外道,那么你是不赞叹他也可以。

  假使他话没有说完,你来不及赞叹起来了,这个也不必。人家话说了一半,你“哇”插进去,“你了不得”怎么怎么,等人家说完了再说么,“待他言论等究竟”。那么他没有说完的时候,不赞叹;“不显扬等皆无犯”,在这个情况之下,都没有犯。

  那么这个我们看看,参考一下《瑜伽师地论》。“论曰: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菩萨戒品释》卷五 一五),第一,自己本身有嫌恨心,对他有嫌恨的心,那么,“他实有德,不欲显扬”,第二不愿赞扬,他实在是有德的,这个德是实在有的,你不想去赞叹他,那么这样子,就是要犯的。“他实有誉,不欲称美;他实妙说,不赞善哉”,他有德,不宣扬,不给他赞叹他;他那个名声很高,你不去称赞他;他说得好,你不说“你讲得好”。这是三个意思,所以说我们这里,颂里边是隐一点,那么看了原文就知道了。“嫌恨有德”,实在有德的人,他有功德,实在有功德,不赞叹,这是一个;他有名誉,不称,不赞美,不称他这个名;那么他说得好,讲得是实在好,你不说“善哉”。那个三条。这个里边,就是你们要把它分三个了:有德,不赞扬是一个;有誉不称赞是一个;他讲有妙说,你不说,不说他说的好,这是第三个。“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显扬等,非染违犯。”那么这样子的,有犯,染污的违犯。假使懒惰、懈怠、放逸三个心不赞扬的,非染的违犯。

  不犯的,知道这个人“性好少欲”,人很好,也少欲知足的,为了要护持他的心,你讲了之后,赞叹之后,他反而感到很不好意思,感到很拘束,那么这个情况下,不赞叹也可以。假使自己有病,假使没有气力,或者要调伏他,“广说如前”。“护僧制”,一样的。假使你去了赞叹之后,你知道,假使不知道,你不赞叹不行的,你明明知道,你去赞叹之后,他一定会生起烦恼心,“骄举”,产生骄傲的,那么这样去做一些,产生一些不好的烦恼,那么你要遮止他,不产生这些,你不赞叹,这个也不算犯。

  假使你知道他的功德虽然看起来是功德,实际上并不好,那么这样子我们也不赞叹也可以。因为有很多事情,我们的看法不一样,假使说,你这个人很爽气,请客请了一大桌,这个鸡了、鸭子杀了很多,人家就赞叹他这个人慷慨怎么,我们不赞叹,也可以。为什么?杀鸡、杀鸭子不好,铺张浪费也不好,这个我们不赞叹。世间上看看是功德,我们看看不是功德,这样事情很多的。那么我们在这个情况之下,不赞叹不犯。

  “若知彼德,虽似功德,而非实德;若知彼誉,虽似善誉,而非实誉;若知彼说,虽似妙说,而实非妙。”这是三种。他的功德虽然是表面上是功德,实际上不是真的功德;他的名称虽然是看起来好象很好的名称了,实际上不是真的好;他说的话,表面上看看说得很好,口才也非常好,实际上,非妙说,说的并不是妙说,违背佛的道理的,象这些情况之下,不赞叹不犯。

  假使降伏外道,那么不赞叹他也可以。为了要等他话说完再赞叹,那么他说的时候不赞叹也可以。这是不违犯的。

  那么今天本来想十二个讲完的,时间也到了,明天再接下去。

  第十六讲

  昨天我们讲到,十二饶益有情的第九个讲了,还有两个了。那么最后的一个就是……。

  己十 诃责调伏

  第十个,“诃责调伏”。“见彼有情应诃责,应当治罚作驱摈,以染污心痴爱等,不作诃责罚摈驱,是名有犯怠非染。”这就是说有些有情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不如法的事情,应当诃责的,或者应当进一步地要治罚的,甚至于最重的要驱摈的,你没有去。以染污的心,不诃责,或者不治罚;或者虽然是诃责,该治罚就是轻轻地诃责一下,没有治罚;应当驱摈的,你没有驱摈,只是轻轻地诃责或者稍稍地治罚一下。那么这样子,是有犯。假使以染污的心是犯的。

  假使是懒惰、懈怠、放逸的心,这个“怠”就是包括三个了,所以这个颂里边是不可能全部写完的。那么他里边就是有的是两个心,有的是三个心,有的是一个心。这个非要依据原文对照才行,那么这里这个“怠”是代三个心——懒惰、懈怠、放逸,这三个都有,全的。

  那么他里边前边的染污心,“痴爱等”,反正是有偏心或者是痴,搞不清楚。我们说三宝里边的、寺院里边的执事僧,一定要明因果,懂戒律,那么该治罚的治罚,该诃责的诃责,该驱摈的驱摈。如果因为“痴”,不懂,自己不懂,该治罚的不治罚,该诃责的不诃责,该驱摈的,就是诃责一下或者轻轻治罚一下,没有驱摈,这些都是“痴”出发的。还有一种是“爱”,就是他有感情,那么该治罚的不治罚,该驱摈的不驱摈。这个我们看到在丛林里很多,有的人犯了很重的规矩,因为关系好,就没有去治罚他,甚至于没有去诃责他。也有一些人,已经治罚了,或者是驱摈了,一些他的好朋友给他讲情。这个你讲情,你法要不要了?我们说丛林是执法的地方,不是讲情的地方。讲情是世间法,我们是以法为主的,依律法来定一切,你要讲情是没有用的。那么这是有犯的。

  下边不犯的。“若难救治不可语,喜出恶言多生恨,由此斗讼起忿诤,令僧喧杂僧破坏,知彼有情不谄曲,猛利惭愧自知悔,不作诃责等无犯。”那么这下边是不犯的,假使那个对方是不可救的,是“难救治”,这个人是烦恼太重了,给他说,给他治罚,乃至驱摈,都救不了的。“不可语”,跟他说话说不进的,那么或者你去跟他说了之后,或者治罚之后、诃责之后,他反而跟你恶口相骂,甚至于要产生怨恨的心。这个人他平时一贯粗言粗语的,那么他容易起嫌恨心的,怀恨在心的,甚至于因此起斗诤,僧团里起斗诤,起纷诤。“令僧喧杂”,里边不安静了,或者是破僧,他有一批人的,四个人以上的就是僧,如果他两边都满四个人的,就是破僧了。那么这样子要产生有这些危害性的,不治罚不诃责,不犯,那是防止产生这些不好的后果。

  那么假使对方这个人不谄曲,很直爽的,他也如法地能够忏悔,“猛利惭愧”,他有一个猛利的惭愧心,自己知道忏悔的。那么这样子的人,你如果去诃责了或者是作了治罚了,他因为惭愧心很重,他会受不了。受不了的话,他会跑掉,或者是他又产生不好的后果的。那么这样子开许不治罚也可以,不犯。并不是说这个事情处理得好,就是能避免不犯戒就是了,不犯菩萨戒。

  我们看这里,《菩萨戒品释》,《瑜伽师地论》的,“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可诃责,应可治罚,应可驱摈,怀染污心”(卷五 一六),这个染污心,在宗大师的注解里边,指的“嫌恨心”,他写的是“嫌恨心”,“而不诃责”,没有去诃责他,“或虽诃责,而不治罚”,单单诃责一下,没有罚他,“如法教诫”,也没有如法地教诫他。或者虽是治罚之后,如法教诫了,“而不驱摈”,本来该驱摈的。驱摈就是迁单了,不准在僧团里住了。那么我们说现在的丛林就是这边驱摈,那边进去;照规矩,驱摈之后,哪个僧团也不能去了。“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这样子,有犯,是染污的违犯。假使以懈怠、放逸、懒惰的心,不诃责乃至驱摈的,那么是犯,不染污的犯。

  不犯的,“若了知彼不可疗治”,这个人不可救药;“不可与语”,这个人不能跟他说话的,说了之后他不听的;“喜出粗言”,这个人跟他说话,他经常要粗言粗语地恶口骂人的;“多生嫌恨”,这个人的心很狭窄,你跟他说话,要产生嫌恨心的,“故应弃舍”。“若观待时,若观因此斗讼诤竞,若观因此令僧喧杂”,假使这个事情做了,要产生斗诤的,或者要产生僧团里边喧杂——就是不和的,或者是甚至于破僧的,那么这个不说、不诃责等等也不犯。

  再一边,好的一方面说,那个有情,没有谄曲心,他有非常猛利的惭愧心,他很快地能够自己忏悔还净,就是能够把这些犯戒的事情能够还得清净的,那么这样的人不诃责乃至不驱摈都没有违犯。

  这是原文。他这里的宗大师的注解,他里边说,“不可疗治,谓不可与语,喜出粗言,多生嫌恨”,这是三个。这个差不多。

  己十一 神通调伏

  下边我们看下边一条,“第十一神通调伏”。这个我们就看到了,这个菩萨是地位比较高的菩萨,至少登地以上的。

  “菩萨具足诸神通”,他具足五眼六通。五眼是不一定有,佛眼不会有了。菩萨嘛,还没成佛了。但是六通,具神通,或者一个,或者两个,乃至六个。

  那么,“恐怖调伏善引摄”,他有了神通,能作恐怖调伏、摄引的事情。本来这个人假使很坏,你现一个神通,使他恐怖。那么假使这个人,打个比喻,这个人是做坏事的,他也不肯发露,那么你只要现一个神通,就是什么?现一个金刚神,拿一个金刚杵,要打他的样子,哦,他害怕了,害怕之后,他自己发露自己的罪,改悔了。这就是以恐怖的方法来调伏。或者善摄引,你善巧地用神通摄引他到正道上去,他本来是没有很能上路的,因为神通看一看,使他上路。这些该做的时候要做。

  “避信施故不显示”,他恐怕这个,“信施”,避免信施,他就这个,就不作。这个是违犯。但是,这个不是染污,他是“避信施”。“避信施”,他就不是染污心。那么这里我们等一下看一看这个宗大师的解释,他另外有他的解释。那么这是犯的,没有染污的犯,只有不染污的犯。

  那么不犯的,“僻执外道诽贤圣”,有些偏执外道,他要诽谤神通的,假使你显神通,这些外道是偏执,就是邪见的外道,他说你通是用咒弄出来的,或者用药现出来的,不是你的真的通,他诽谤有神通。那么,用咒也可以起一些变化了,这个印度有这个咒。

  我们记得那一次,有个菲律宾居士,他寄一张报纸给我,他们婆罗门,就是印度的婆罗门,有很多欧洲人都去学,婆罗门现在很厉害,神通很大。他们就是说,坐了盘坐之后,念一个咒,念个咒会腾空。他一个照片寄给我看,两个欧洲人坐在那里腾空,已经身体超过一个房,在这个几楼的楼房的顶部了,已经升到那么高了,照了个相。那么他念一个咒,还会产生神通。这是讲咒的力量。

  还有吃一种药,某种药吃了后,也能得通。这个我们就可以回忆到,龙树菩萨还没有进入佛道的时候,他是学外道的,他的外道师父有一个药,吃了是可以隐身的。龙树菩萨他就是把那个药拿来闻了一下,里边几味药,他都知道了,然后他自己就配,配了之后,他吃下去,会隐身,身体就见不到了。他几个同学一起吃,吃了做坏事。后来龙树菩萨是悔悟了,入佛道了,他几个同学却做了坏事,给人家杀掉了。

  这个事情,就是说,用药用咒也能显通,这个外道就诽谤。假使你用神通去教化的话,他就诽谤你。这个邪见外道,就说你这个通就是用药来的,是用咒来的,并不是真的通。那么这个情况之下,不现通没有犯。

  下边两句话我们等一下说,因为有不同的意思在里边。

  另外我们看《瑜伽师地论》的。“论曰: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具足成就种种神通变现威力,于诸有情,应恐怖者能恐怖之,应引摄者能引摄之。”(《菩萨戒品释》卷五 一七)就是他这个神通的力量很大,应当恐怖他,使他摄以善法的,应当摄引的,他有这个能力能摄引的,但是“避信施故,不现神通,恐怖引摄。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既不去恐怖他,也不摄引他,这个叫有犯,有所违越,但不是染污。

  没有违犯的,“若知此中诸有情类,多着僻执,是恶外道”,就是外道了,恶外道,“诽谤贤圣,成就邪见”的,那么不用神通恐怖摄引,也没有违犯。

  下边宗大师解释,“成就种种神变威力,应恐怖者能恐怖之,应引摄者能引摄之,见在圣教不持律仪”,他看到圣教里边,就是看到我们佛教内部,有些不持戒律仪的,“难消信施,若不令彼断信施故,示现神通恐怖摄引,非染违犯。”就是说什么叫“不避信施”?就是说你假使不去恐怖他,不去这个摄引他,他本身因为不持戒,就作一些恶行,信施难消,那么你应当以神通来恐怖他,或者摄引他,使他不要享受那个居士的供养。假使你不使他断信施故显神通恐怖摄引的话,那么是违犯。至于说外道,他诽谤神通是咒是药的,不显神通没有违犯。

  那么下边的一句话是,“增上狂乱重苦逼,未受净戒亦无犯”。这两句话,根据宗大师的注解,不是属于这一条的,是通指前面的那些戒。中间的,该做的,该不做的,假使你增上狂乱心,就是心里烦恼、至极烦恼的时候,或者狂乱的时候,或者是极苦的逼迫的时候,或者是没有受戒的时候,那么你做了那些事情不算犯。不是单指这一条,指前面的所有的那些戒条。所以说摆在这里,实际上是不是属于这一条的,是总结前边的所有的,就是无犯里边还加上这一些条件。

  那么另外一个说法,这个我们等一下要讲一下,就是说,这个犯戒,菩萨戒犯戒,以瞋心犯的是最重,以痴心犯的二等重,以这个贪心犯的最轻。为什么原因?他贪心犯的没有舍弃有情,而瞋心犯的,就是绝对排斥有情,所以说里边有轻重。在这个别解脱戒里边,因为没有菩提心,有情舍弃不舍弃,这一条就没有考虑上,凡是贪瞋痴犯的都是罪,或者都是重罪。而这个最重的罪在菩萨戒里边是瞋心起来的,瞋心是痛恨有情的,这跟菩提心最违背;痴心,愚痴,对有情虽然不是痛恨,但是也没有摄受他,是还有排斥的意味在里边;那么贪心,他是以摄受的心,是不舍有情的心,那么这个是犯得最轻。

  甲三 结劝示悔

  下边我们说,下边是“还”,这个受戒之后,该怎么做,就是最好是不要犯,犯了之后,怎么忏悔。“结劝示悔”。

  乙一 于罪护心之法

  “从他正受律仪已,善净深心求菩提。”如法地“从他”,就是从戒师,从如法的师,如法地依止,受到了这个菩萨戒的律仪、这个戒之后,应该以善的、清净的、深心,深心就是起很猛利的心,要求菩提,不是泛泛的心。这样子求菩提,因戒是菩提的本。“饶益有情意乐兴”,同时要生起饶益有情的意乐。

  这个心“生已尊重作恭敬”,要起尊重的心,恭敬的心,专精地护持,不要违犯。就是一开始受了之后,要心里边要发心自己要去求菩提,要饶益有情,这样的心,生起之后,这个戒生起之后,恭恭敬敬,要尊重地专精地去护持,不要违犯。最好就是不要犯戒,万一“误失”,这个不是有意地犯,不是有意要犯心。“误失”,就是说或者由无知,或者由放逸,或者是烦恼太重,或者是没有生起恭敬心,这四个都容易犯戒。那么这个宗大师书里边,就是说四条因缘能够违犯的,不是安心的犯,由这四条因缘违犯的,都叫“误失”。那么要“疾疾作净洗”,赶快地忏悔。怎么忏悔?

  “应向语表能觉受,补特伽罗发露悔”,应该向你跟他说话,他能够知道,也能够接受的那些,就是他懂话的,他也懂戒律的方法、意思、意义,都懂的,这样的补特伽罗,你跟他发露忏悔。那么这是一种对人忏。假使没有这样子如法的,可以对悔的人,那么这样,“以净意乐自誓心,我当决定防护意,当来终不再重悔”,自己发一个狠心,清净的意乐,起一个发誓的心,决定以后防护,不再犯,将来终不再犯。以这样的心,自己发誓,那么也可以还净。

  那么里边还有条件,我们看菩萨戒的解释里边,他讲得比较详细了。他说你假使,“复次,如是所起诸事菩萨学处”(《菩萨戒品释》卷五 十八),前面讲的那些菩萨戒,“佛于彼……”这个我们先说这个,这个菩萨戒的来源是哪里的?这是《瑜伽师地论》这么说。“复次,如是所起诸事,菩萨学处,佛于彼彼素恒缆中,随机散说。谓依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今于此菩萨藏,摩怛理迦,综集而说,菩萨于中应起尊重,住极恭敬,专精修学。”这个就是我们这儿,我们的颂词上的,“尊重”、“恭敬”、“专精护持”就是这里来的,原文是这里。“是诸菩萨,从他正受戒律仪已,由善清净求学意乐,菩提意乐”,都是这一文的。我们所以看了原文比较可以知道的深透一点。“饶益一切有情意乐,生起最极尊重恭敬,从初专精,不应违犯”。

  这第一个说菩萨戒来源是什么?菩萨戒的来源,不是我们前面有人提那个问题吗:弥勒菩萨说的《瑜伽师地论》是无著菩萨写下来的,就我们前面一开始一个颂,我们就是说,大家还记得吧。他说无著菩萨,“无着比丘者,善巧诸论义,了不了义经,分别为多种,照了诸世人,释经为本性”(《菩萨戒品释》卷一 二),他为正教久住,“摄经真实义”,他为了正法久住的关系,他把经里的很多意思摄拢来,写了《瑜伽师地论》等,写了很多。这部《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对无著菩萨说,无著菩萨把他结下来的,那么是不是无著菩萨的意思,是不是弥勒菩萨的意思?这个我们明确地论里就回答了,这是佛在各式各样的经里边,随着根机散说的,那么什么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各式各样地方,对哪些有情该是什么,哪些应该什么,经里都有。然后呢……这个无著菩萨就在菩萨藏、摩怛理迦、经的解释里边把它总括起来讲,所以说瑜伽菩萨戒。

  (20A开始,……)不是无著菩萨或者是弥勒菩萨自己制的,是佛在经里说的,随机散说的,把它集中起来,合了一起,完整地把它拿出来。所以说这个来源还是佛说的。我们这说了很多,戒只有佛能制,那么这个菩萨戒也是佛制的,不是弥勒菩萨或者是无著菩萨制的。这个就是来源是佛,这个要搞清楚。

  那么下边这个就与我们颂里文有关系了,“菩萨于中应起尊重”,这个戒既然是佛亲自说的,那么我们学菩萨戒的人,应当对这个戒起尊重心。所以说我们这个颂子里边“尊重”、“恭敬”、“专精护持”,就是这个文的意思接下来的。因为它是佛说的,所以说,我们学菩萨戒的人应当对其生尊重心,极恭敬的心,专精地修学。就是这里的“生已尊重作恭敬,专精护持无违犯”,尊重的恭敬心,专心地修学。

  “是诸菩萨,从他正受戒律仪”,这个菩萨,“从他”,就是他的戒师里边如法地受了菩萨戒之后,要什么意乐心?由善的、清净求学的意乐,就是善清净了,就是我们的“善净深心求菩提”,以善的、清净的求学的意乐,以菩提的意乐,这是两个了,所以这里你们,这个颂子里就看不出来:善净深心是一个意乐心,一个求菩提的意乐心,饶益有情的意乐心,三个心。“生起最极尊重恭敬。从初专精,不应违犯。”再来一道,要极殷重地那个尊重、恭敬,一开始受了,就要专精地护持,不要犯。这是说受了戒之后,应当以这样的态度,一定不要去犯。

  三个意乐,我们要把它分开。你非看原文不可,否则你看不出来的。这三个意乐我们再说一遍:善清净求学的意乐;希求菩提的意乐;饶益有情的意乐。这个三个意乐来学这个戒。就是学菩萨戒,我们的意乐心要这三个。善的清净的求学的心,要希求菩提的心,就说这个戒,将来是要成佛了。那么成了佛之后,饶益有情,一层深一层,现在是学,清净地去学,将来是要成菩提,最后是饶益有情。这是学戒就是以这三个意乐心,初、中、后。那么第一个是自己学戒的自性,三聚戒都是这么学;后两个意乐,求菩提、求利他,就是后边两个,菩提心,饶益心,这是果上的。

  我们一开始就要专精,不要犯。那么这里,宗大师又提出一个警惕性的、重要的教授,他说,这是最重要的教授,什么?“故莫思云:此诸学处能行固善,即不能行亦止如是。当观此乃最要教授。”(《菩萨戒品释》卷五 十九)受了菩萨戒之后,不要想,这些戒条能行固然很好,假使做不到,也不过如此。这个心千万不要有。这个心一生的话,你就持不好戒。所以说千万不要生起这个心:这些戒条能做到,固然很好,做不到的话,也不算错了。那么这个心就不行了。我们一开始,就要专精无犯,一条也不要犯,都要持到,不做到是不行的,非做到不可的。所以,这个千万不要有这个心。当观此是最要的教授。千万不要起这个心,这是最重要的教授。

  “正受菩萨戒律仪者,须行六度四摄为基。更当勇进,随逐已达一切佛教深广道理,趣大辙道”(《菩萨戒品释》卷五 十九),最后要这个“先觉而行”,就是说要根据那个如法的、佛的那个轨道走,“不应采视,未解一切圣教宗要盲修者学”,不要去采取那些不懂佛教的违背圣意的那些人说出的话去学,就是要根据佛的说话去学,一切要依佛的意乐心。一切不是佛说的,那些戒律要改的,什么什么的,这些话,不能听他的。这个,宗大师在当时已经提出这个问题了。

  乙二 犯已还出之方便

  那么,下边假使犯了之后,如何忏悔?他有忏悔文。“设有违犯,即应如法疾疾悔除”(《菩萨戒品释》卷五 十九),应如法地赶快地要去除,不要拖。我们有犯了戒的,不要因循等待,好象不好意思,马上忏悔,马上清净。“令得还净”,使它清净。“又此菩萨,一切违犯,当知皆是恶作所摄”,凡是犯戒,在菩萨戒里边,总的来说,都是恶作罪,因为上品犯的,根本戒都破了,戒体没有了,舍戒了。那么其他的犯,都是恶作。这个恶作罪,应该象那个……不像别解脱戒,里边又分了好几种,五篇七聚了。这里是两种,要么是他胜罪,重点的是他胜罪,那是犯了之后,就戒体没有了,没有,不是那个菩萨戒的那个,不是菩萨了。

  那么除了这个上品的他胜罪以外的,都属于恶作罪,这些恶作罪怎么忏悔?“应向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大乘小乘补特伽罗,发露悔灭。”要对说话能够懂他意义的,也能够知道他的话也能知道他的意思,就是你跟他发露忏悔,他懂的,他也听得懂你的话,他也对菩萨戒的意义懂的,大乘、小乘的补特伽罗,发露忏悔。为什么大乘、小乘,后边要说。

  假使菩萨以上品的缠,犯了这个他胜罪的话,那戒体已经没有了,要重受了;那么中品缠的话,要对三个补特伽罗,或者是三个以上忏悔,发露忏悔他的罪。那么怎么发露?应当先自己犯什么罪要说,怎么说?“长老专志,”或者说“大德”,“我如是名”,他自己是什么名字,违越菩萨毗奈耶里的什么什么的罪,犯了什么恶作罪。那么其他的,跟比丘发露一样。下品缠违犯,这个就是他胜罪的下品缠,跟其余的恶作罪的违犯,一个补特伽罗发露忏悔。假使没有这个如法的补特伽罗可以忏悔的话,以清净的意乐心,自己发誓,以后决定要防护不能再犯。这个是殷重的发誓的心生了之后,也可以还净。

  那么宗大师他里的注解我们看一看(《菩萨戒品释》卷五 二十)。第一,我们受了戒以后,要专精,不要违犯。假使说由无知、放逸、烦恼太重——多惑、不恭敬,那么这个四个缘违犯了,我们说这四个缘都不是故意地去犯,都不是安心去犯。就是“无知”,不懂。或者是“放逸”,放逸就是心里没有提起正念。“多惑”,烦恼太重了,习气太重了,自己止不住。或者是“不敬”,对戒没有起恭敬心,一开始就讲我们要恭敬,不要放逸了,那么那假使没有照这个做,不恭敬,那就要犯。这个缘犯了之后,要忏悔,那么是安心犯的就成问题了。以这样子情况犯的,如法忏悔。除了这个他胜罪以外,其余的一切的违犯,都属于恶作,他胜罪最重的就是那个舍戒了,其余的可忏的,都是恶作罪。那么要“向有力于悔罪法”,对悔罪的方法,说的话,他的意思都能够知道,能够接受的那些大乘的、小乘的补特伽罗都可以。

  就是说为什么大乘、小乘?第一,假使有菩萨戒律仪的,就是那个对方是受了菩萨戒的,那么最好了,向受了菩萨戒的人忏悔。万一受菩萨戒的人没有,你犯了菩萨戒了,怎么办?就向比丘忏悔,虽然这个比丘没有受菩萨戒,但是跟他忏悔,也能忏除,比丘、比丘尼。沙弥不行,这个我们要注意,沙弥不是对象。万一没有受菩萨戒的人,那么你向比丘、比丘尼忏悔也可以忏除,而对沙弥忏没有用。

  假使犯戒的是出家人,那么你现在有出家的菩萨,可以向他忏悔的,一定要向出家菩萨面前忏悔,不要向在家菩萨面前忏悔,在家菩萨他也是受了菩萨戒,但是你本身出家身份的话,不要向他忏悔,最好是向出家(菩萨)忏悔。实在没有出家(菩萨)的,那么向他忏悔也可以。总之,宗大师非常重视出家的,你是出家的人,不要向在家人去求忏悔。现在我们虽然末法时期了,出家人还不少,那么凡是出家人犯罪,就要在出家人面前忏。

  那么这个至于说菩萨戒犯了之后,上品的菩萨戒犯了之后,还是要忏悔了,忏悔之后,要重受。要向僧忏,那就是五个以上的人了。前面的恶作罪,三个就够了,三个或者多一个也可以了。那么,你犯了上品的这个他胜罪,僧忏,五个,十个,那就是这样子了。然后,忏好之后,再发起利益众生的意乐心,再发菩提心,还是生起菩提心,由清净意乐重受,受几次?这个有的人说只有两次,因为经上有说有两次的话;有的人说可以三次,第一次受了之后,重受两次;那么宗大师的看法,并不是两次,只要你能重受,都可以,不限。

  那么这里忏悔文我们说一说。那么上品的当然是向僧忏了,要重受了。

  那么我们说中品的,可以忏净的。假使中品的违犯,三个,起码三个人,或者是“过是数”,多也可以。他犯罪,先要说自己犯什么罪,就是前面说的,“长老专志”,或者是“大德”,我什么什么人,什么名字,犯了什么什么的菩萨戒的罪,或者举个例,犯了自赞毁他的菩萨戒的毗奈耶罪。

  那么下边。“如是众罪,我于长老发露悔除,更不覆藏。发露悔除,我安乐住。不露不悔则不安乐。”(《菩萨戒品释》卷五 二一)这跟我们比丘戒忏悔差不多的。这个你们有书,最好是抄下来,没有书么,你听一下我念的。就是前面说,“长老专志”,我什么什么名字,他犯了什么哪一条的菩萨戒的罪。然后,“如是众罪,我于长老发露悔除”,这样的罪,哪一条哪一条,我在长老面前发露悔除。“更不覆藏”,不覆藏,这个很重要,不要覆藏,你有罪了,盖了不给人家知道,那完了,永远弄不干净。“更不覆藏,发露悔除”,先发露,然后悔除。“更不覆藏,发露悔除,我安乐住”,这么心就安乐,假使“不露”,不发露,“不悔”的话,“则不安乐”。那么他自己这么说了,下边,那么下边受他忏悔的人要问:“汝于此等见罪否?”你这个罪你自己认不认识?他回答:“见!”再问:“后防护否?”你能不能以后防护它不犯?“应答言:如法如律、善为奉持。”我要如法如理地好好地奉持这个戒,就是要防护。那么要说三遍。第一、第二、第三是同样说。说了之后,先要是合掌礼拜,或者是到他下边,对忏悔的人的下边合掌,蹲跪,就是胡跪,这些方式。这是为中品的缠的。

  假使下品缠他胜罪怎么忏?跟其他的恶作罪都是一个人面前忏,发露众罪,忏的方法,发露的说的话一样,跟前面一样。假使没有如法的可以忏悔的人,就是说本来是要有受过菩萨戒的,那么你假使比丘,要受过菩萨戒的比丘了,假使你是在家人,受过菩萨戒在家人可以了,居士也可以。但是假使没有的话,那么要找比丘、比丘尼,受过比丘、比丘尼戒的,也可以跟他(她)这里发露忏悔,假使都没有怎么办?假使一个也没有的,可以对悔的那个如法地忏罪的人没有,那么就要自己发誓,永远将来再也不犯。自己发誓,这样子也可以还出。那么这样子的罪,宗大师的意思,最好还是要人面前,就是你虽然没有如法的、对忏悔的人没有,你自己发露,自己发誓,那个也可以忏除。但是要对人,要一个人知道,给人知道起惭愧心。如果没有人知道,你自己发个誓,没有第三者知道,你惭愧心生起来不够的话,那就力量不如这个好。

  那么在这里宗大师又来一个提高警惕的事情,他就是说,中下品的缠或者是四十五个恶作罪。为什么四十五?不是四十六吗?因为饶益有情写十一个,有的地方是十一个,那成了四十五了。“如是恶作四十六”,我们的颂里四十六了,或者是就是饶益有情戒里边,把看病的跟“不济七苦盲聋等”,把它合了一个罪了,那么就是十一个了,十一个就是四十五个了。就是四十五个恶作罪,跟这个中下品的他胜罪,假使有那个可以忏的补特伽罗,你不向人忏,而自己发个誓,自己这样子发个誓,以自己防心来清净的话,不行。有如法的人能忏悔的,一定要人前忏,实在没有的时候,才能采用这个自心忏的办法。那么即使自心忏,最好也对一个人,即使不是如法的人,也对一个人。

  那么这里他引一些文,就是对人的好处,他说“设有违犯”,那些违犯,假使能对一个补特伽罗发露忏悔的话,容易起生惭愧心,所以最好;即使没有如法的人,你自己自心发誓的话,也对人面前,那么容易生惭愧心,所以这个方法最好。假使还没有人的话,就佛菩萨面前忏悔。这个《瑜伽师地论》有这个话,“于自愆犯”,自己犯的话,“审谛了知,深见过患,既审了知深见过已,其未犯者,专意护持,其已犯者,于佛菩萨,同法者所”(《菩萨戒品释》卷五 二三),一起修法的人,或者佛菩萨面前,“发露悔除”,即使没有如法的人,也是自心忏的话,最好佛菩萨面前,或者跟你一起修法的人面前,有一个人也好,发露悔除,这个容易起惭愧心。

  那么《菩萨地》第十七品里边也有这个话,《瑜伽师地论》里边,“又诸菩萨过去现在一切误失,一切违犯,以净调柔,爱乐随顺,所学戒心,想对十方佛世尊所,至诚发露,悔往修来,亦劝导他,作如是事”,自己在佛菩萨面前忏悔,也劝人家这样做,这样子,“数数发露所犯,少用功力,一切业障,皆得解脱”,这样子数数地发露,那么就经常这样子忏悔,用很少的气力,一切障都可以解脱。这是发露的好处。

  下边我们再说,就是轻重了,贪瞋痴里边犯的轻重的比较。菩萨戒,犯菩萨戒最重的是瞋心相应的,那就犯他胜罪了,若瞋心相应的他胜罪,你是要忏悔的话,当然是破戒了,但破戒还得忏悔,你再重受了,忏悔之后再重受,前面讲过的,要十个人,要对十个人忏;假使以痴心犯的,那么五个人忏;以贪心犯的,只要一个、两个人忏就可以了。因为贪心犯的,没有舍有情;瞋心犯的绝对是舍弃有情的,所以最重。所以这个菩萨戒里边,这个贪瞋痴三个有轻重的。那么这个犯戒的罪忏干净之后,并不是等于你的异熟果的业报就轻了,犯戒的罪即使忏干净了,感异熟果的业报还在,那就还得要修法把它忏除。

  修什么法?一般宗大师提倡的是三十五佛的法。“又说无间重罪当以三十五佛忏,昼夜悔除者,意谓唯对补特伽罗,三说还出仪轨,仍不能净苦异熟果。”(《菩萨戒品释》卷五 二四)就是你犯了那些无间罪,或者犯了重的他胜罪,你虽然对了补特伽罗做了三次这个悔罪的法,把犯戒的罪破掉了,但是异熟果的罪并没有去掉,那么你还得要以修昼夜的用三十五佛的忏,把它……“昼夜各三次,读诵三蕴经,依佛菩提心,息灭余违犯。”犯戒的去了之后,其他的异熟果的违犯,还要昼夜各三次,昼三次,夜三次,要念什么经?三蕴经,这三蕴经,什么三个?三个蕴就是悔罪、随喜、回向。忏悔罪、随喜、回向这三个叫三蕴经。

  那么宗大师的看法就是说,三十五佛里边,忏悔罪,悔罪、随喜、回向都有了。这个三十五佛,我们早上每天念,就是有悔罪、随喜、回向的作用都有,就是符合这个三蕴经。那么再依靠佛的依止力,依靠自己发菩提心的依止力,这样子,就能够把那些罪清除。那么这里,我们要看一看,我们以三蕴经,我们也在念,是不是昼夜六次地念?没有。昼夜各三次,没有做到。那么你固然念了经了,还要依靠什么?依靠佛的加持力,我们也希望佛加持力,还有一个菩提心,自己的菩提心力。菩提心有没有?你不要说你忏罪忏了那么久,为什么还没有忏干净?你问问自己,你忏的方式如法了没有?第一你忏的是不是忏那么多?昼三次,夜三次,依佛的加持,对佛的信心够不够?自己菩提心有没有?

  海公上师在康萨仁波切里边,传了他的法之后,有些藏族的同学感到不大满意,好象是他怎么可以传到法了。康萨仁波切当了大众面说,他是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我讲的经,他都能够领会。因为海公上师年纪三十多岁了才到西藏去,藏语并不是说得那么流利,人家就怀疑他是不是康萨仁波切讲的话能都懂。康萨仁波切就针对这个说,我说的话他都能领会,就是他意思都懂,都能够领下去。你们只听到是皮面,一些话,就这个藏话,虽然你们是藏人了,你话都听懂了,但是意思并不一定领会。而他,我的什么心里的内涵、深的意思他全部领会,同时,他是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就是说他该受这个传法的。

  那么就是说,真正发菩提心的人那么稀有,我们忏悔是不是有菩提心?菩提心的味道有没有?那你自己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你忏了半天,罪障还没消?这个很客观的,你自己检查好了,条件够不够?所以这些我们就不要怀疑了。有的人就是,像学《菩提道次第》一样的。那时我们学习《广论》的时候,有的人好象尽感到自己委屈了,“我这么一个大材,哎呀!没有碰到名师,最好是佛来亲自教我。”《菩提道次第广论》早就说了嘛,你有那个福报就能感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来教你。你现在没有那个福报,即使佛见了你之后,你看到的还是个凡夫,甚至于看到是一个很普通的人。那么你自己不向自己去求,而尽向外边求,跑遍天下也找不到。你要自己心里去追求的话,那就是把自己为什么不能够感到佛的那些因素全部去掉之后,那你就会见佛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跟佛在世的众生一样可以看到。但你没有向内求,向外求。广化寺的山门里那个牌坊上就讲的,“莫向外求”。佛教徒不要往外求,外道就是外求。这个外道就是外求就叫外道了。我们看气功师,吸气,天气、地气、乃至树木的气,甚至把人的气都要吸,这是什么意思?外求。佛教不是这样子,内求。

  “若无终不更犯防护之心,虽忏先犯,亦难清净。”(《菩萨戒品释》卷五 二五)这一个还重要的,忏悔的话,你假使没有一个以后决定不再犯、要防护这个心,虽然你再忏,前面做的你再怎么忏,没有这个,以后决定不犯的心没有,清净不了。这个非常重要。你如果犯了罪,“啊!赶紧忏悔忏悔忏悔”,忏悔,你没有这个以后决定不犯的心的话,忏了没有用的,忏不干净的,因为你还想犯嘛!你没有严格地说一定不犯,你总还是有漏洞,你是可能有的时候要犯一下。那你这个忏就没有用了。我们听这个笑话,我在四川昭觉寺,有人跟我说,他讲有个喇嘛,他杀了人之后,磕十万大头,啪啪啪,十万大头,他们身体很好,十万大头,磕,很精进磕完了,磕完了,好了,清净了,以后又好杀人。这个是要不得。这样子你这个十万大头,一百万都没有用的,你没有生起以后决定不犯的心的话,那就忏不干净。所以说,虽然忏了前面的犯,也难干净的,也难清净的。

  他引了《弥勒狮子吼经》说,“弥勒!后五百世,正法临没时”(《菩萨戒品释》卷五 二五),就是后五百世,正法快要灭的时候,这个临灭的五百世这个时候。“颇有自称我是菩萨出生于世”,世间上就会出现这些人,他自己称自己是菩萨,“彼等不护身语意业”,对身语意不护持,“多犯众罪”,犯了很多罪,“多行恶业”,做了很多的恶业,“意谓悔除便得清净”,他说造了没有关系,一忏悔嘛就干净了,“而于当来不善防护”,而于当来再也不要做的这一条没有重视,不防护。那么这样子的,末法时期就会出这些人。那么我们看看有不有这些人,大家观察一下,可能会有。他只要忏悔好了,他说,做了很多坏事,身语意业不防护,他这样说“做了嘛没关系,忏悔就可以了嘛”。忏悔你以后不犯的心没有,那没有用的。“为尽先造诸恶业故,我曾宣说三蕴法门”,为了要把以前造的恶业把它忏悔干净的话,佛自己曾经说过三蕴法门,就是前面三蕴经。“愚人于彼,贪造众罪,既造罪已,思唯悔除便得清净,不护当来。”而愚痴的人,他欢喜造罪,因为他是烦恼重,就要造罪,造了罪以后,以为只要忏悔忏悔就清净了,那么将来犯不犯不管的,那个是没有用。所以说,我们看到有些人做了些事情,“啊!忏悔忏悔忏悔”,只会说句话。轻轻飘飘地说,这个真忏悔吗?那谈不上。你一定要将来决定不犯的心有了,才谈得上忏悔前面的。

  乙三 佛说贪心罪轻之密意

  再下边一段,就是贪犯的罪要轻一点,为什么?“又于菩萨犯戒道中,无无余犯。如世尊说,是诸菩萨,多分应与瞋所起犯,非贪所起。当知此中所说密意。”(《菩萨戒品释》卷五 二五)一般犯的重罪,都是瞋所起的,不是贪起的。贪起的不是重罪。为什么?这是佛的密意,“谓诸菩萨,爱诸有情,怜诸有情,增上力故。凡有所作,一切皆是菩萨所作”,这所谓贪并不是这个下流的贪,是对有情起爱护的心,怜愍的心,以这样的力量出来的话,一切所做都是要该做的。所以说即使是犯,也不算是很大的犯,“非非所作”,是应当作的,不是不应当做的。他这样子做,不算怎么犯。假使菩萨,反过来,“憎诸有情,嫉诸有情”,嫉妒有情瞋恨有情,这样子不能修自利利他的心,那么这样子做的话,犯。

  所以说,一般犯重的都是瞋心;贪心是犯的不是太重的。贪心为什么不重,摄受有情,他没有离开摄受一切有情,他对一切有情都希望他能够好了,要利益他的,摄受有情的心。所以说这个从菩萨戒里看,三个贪瞋痴的罪是不一样的。

  但是,我们说,由贪心犯戒不犯的话,这不是一般的人,这是成就增上意乐的,有悲心的人,那就是成就增上意乐就是清净意乐了,那是地上的菩萨之上的。这个他以爱护众生的心,做了那些事情,不犯。就是有大悲心的为本的菩提心,也通达一切法空的道理的,智慧的人,这样的人,才可以说不犯。

  那开性戒也是这样事情。那么这里还强调一下,出家菩萨不能开非梵行。那么出家菩萨,一般说从菩提心出发,真正犯他胜罪也没有。因为偷盗,你没有拿过来要自己用,不是自己得的心,也是为了众生,拿过来是为众生的,所以犯上品他胜罪的条件不会够的,这不是上品的。那么偷盗如此,杀人也如此,你不是瞋恨心,要断他命的心,是为了救人的心,这样以惭愧的心来做的。所以说,(20B)出家菩萨真正的他胜罪不能犯的。不但是不净行不犯,其他的杀、盗、淫、妄语等也不犯的,也不能犯的。这是关于这个犯的轻重问题。

  乙四 安乐住缘

  那么下边还有一个,我们说最后这个持戒有什么好处?我们说持戒,我们经常说的,我们一辈子要有所成就,我们学了法,修行,花了很多气力,总要成就嘛,要是什么都没有成就,不是白白花力气吗?怎么成就?即身成佛。你要成就那么高,那当然恐怕你这一辈子做不到,那你说“哎,不成就,我就不修了。”这样子,你自暴自弃。即身成佛,固然是最高的成就,我们说最希望也能够得到。但是你不是这样的人,那你不妨把标准低一点,那么现在我们说三个成就。只要好好地把戒学好,菩萨戒学好,就得到成就。

  什么三个成就,我们这里要说一下,那是鼓励大家好好学戒,这是宗大师特意把这个写上去,也是《瑜伽师地论》有的。“如是菩萨,依止一切自毗奈耶,勤学所学,便得成就三种圆满,安乐而住。”(《菩萨戒品释》卷五 二八)三个圆满,三个圆满了就是成就了。假使菩萨能够根据自己的戒,精勤地修学,能够得到三种圆满,“安乐而住”,而且很安乐地就安住在这个里边。哪三个?“一者成就加行圆满;二者成就意乐圆满;三者成就宿因圆满。”三个,一个是加行圆满,一个是意乐圆满,一个是宿因(宿世的宿,因缘的因),宿因圆满。

  第一个,加行圆满,“云何名为加行圆满?谓诸菩萨,于净戒中行无缺犯” (《菩萨戒品释》卷五 二九),在清净戒里边,没有犯。“于身语意清净现行,不数毁犯”,身语意都是清净的现行,不犯,不经常犯戒。同时偶尔犯了之后,“发露自恶。如是名为加行圆满”,能够忏悔,这样子的人,加行圆满。持戒的加行圆满,这是一个成就。

  第二个,意乐圆满,“云何名为意乐圆满?谓诸菩萨,为法出家,不为活命” (《菩萨戒品释》卷五 二九),为法而出家的,不是因为没有饭吃来出家的。“求大菩提,非为不求”,我们要所求,求什么?求佛的大菩提,不是不求。就是出了家之后,是为这个修行的,“为求沙门,为求涅槃,非为不求”,一方面是求菩提,一方面还要求沙门,求涅槃,不是不求。“如是求者,不住懈怠”,既然要这样求这么高的目标,不能懈怠了,“不住懈怠,下劣精进”,不但是精进,而且不是下劣的精进,要上品的猛利的精进。“不杂众多恶不善法”,不做那些不好的、很多的坏事,恶不善法不杂在里边。“杂染后有,有诸炽然、众苦异熟”,你这样子做了恶不善法嘛,将来就是有很苦的异熟果要出来的,所以没有那些。“当来所有,生老病死”,既有苦异熟果,要感将来的生老病死的苦,这些都没有。因为你恶不善法不杂,后有那些苦的异熟、生老病死等等也会没有。“如是名为意乐圆满”,这是意乐圆满,这是菩萨的意乐圆满。

  那么第三个宿因圆满,“云何名为宿因圆满?谓诸菩萨,昔余生中修福修善,故于今世,种种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自无匮乏,复能于他广行惠施,如是名为宿因圆满。”因为菩萨过去生中,修福修善的,所以今生感到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乃至资身的杂物,各式各样的东西,没有缺少,不但自己没有缺少,还能够利他,“广行惠施”,可以布施给人家,这个就叫宿因圆满。

  “菩萨如是依毗奈耶勤学所学,成就如是三种圆满,安乐而住。”这个三个圆满之后,就是安乐地住在戒品里边。这个就是我们修戒的三个成就了。所以说,好好地学戒,也有它的一定的好处。反过来,“与此相违,当知成就三种衰损”,不是圆满了,要成就三个衰损。“危苦而住”,那是很苦的住了,就是反过来了。

  那么宗大师解释,能够成就三种圆满。“菩萨于自毗奈耶中,勤学所学。便得成就三种圆满安乐而住,一加行圆满,谓初于净戒行无缺犯”(《菩萨戒品释》卷五 二九),精勤地修学,能够得到三种的圆满安乐。一个是加行圆满,于净戒没有缺犯,“于三业中清净现行”,那么,初,就是净戒没有犯,三业清净。“中于所学,尊重恭敬,安住上品不放逸行,不数毁犯。”“后设悔犯”,假使违犯的话,能够“悔除自恶”,自己能够好好忏悔,“此由自见清净无犯,昼夜欢喜,安乐而住”,因为看到自己对戒行清净没有犯,“昼夜欢喜”,起欢喜心,所以说真正持戒清净的人,他心里都是坦然,很高兴,生欢喜心,不会愁眉苦恼的那个样子,不会,这样子安乐而住。这是第一个好处。

  加行圆满,宗大师给它分了三个,就是根据原文,他把它分解三:初,就是戒行没有缺犯,三业清净现行,这是第一个,一点也不犯,就是专精无犯;中,于所学的地方,所学的学处,“尊重恭敬,安住上品不放逸行”,就是极大的不放逸,“不数毁犯”,偶尔违犯一点,马上忏悔,不毁犯,假使违犯了,马上忏悔干净。这样子,看到自己对戒行清净的,没有犯的,昼夜生欢喜心,这个天然的。生欢喜心,才能得定,如果你戒行有亏,你心里自己感到有歉,歉然,心里愁闷,恶作,那就得不了定的。所以说,因戒得定,这就也是一个原因。心里欢喜而住,那就是容易得定。

  第二个意乐圆满。“谓以如法修行意乐而求出家,非求活命意乐。”(《菩萨戒品释》卷五 三十)我们修行意乐是如法的,这样子有如法的修行意乐出家的,不是为了没有饭吃,或者是逃避。有的人犯了罪,过去就是这样的,你出了家之后,你犯了罪,就算了,不抓你了。因为那个时候,尊重出家人了,现在可不行,你犯了罪,逃到僧团里边,人家发觉了,还是要抓去的。不是为了活命,或者是逃避,或者其他的。这社会上很多啊,受到打击或者是男女的事情失败了,或者是生意上、经营上失败了,或者是人家逼债,没地方逃了。这样子出家那就不行了,不是如法的。

  真正的如法的意乐出家是为了“求大菩提,非为不求”,为了是求佛的大菩提,不是不求。这是强调一下真正地为求大菩提。“为求沙门,为求涅槃,非为不求。如是求者,于诸善法,发勤精进”,这样子求,这么高尚的目的,当然对一切善法,要发起精进了。大菩提不是一句口话了,要修一切善法了,“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金刚经》),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那你一切善法没有修好,得不到的,那就大大的精进要修了。“不住懈怠,下劣精进”,精进不能下劣,要上品的猛利的精进。“不杂众多恶不善法”,什么叫不善?现世多生杂染,生起烦恼心,后有的苦。这是杂染,不善法,不杂进去。

  那么什么叫“沙门”,“求沙门”,“求涅槃”?“求沙门”你说我们不是沙门吗?还要求啥,不是已经求到了嘛?你这个沙门是表面上的沙门。真正的沙门,我们《俱舍》里有,“净道沙门性”,沙门的性是净道,无漏道,你得到了没有,无漏道才是真正的沙门。现在你是形式的沙门,还没有证到,内涵的沙门要证到无漏道才称得上是沙门。那么这里就是说,宗大师的说法,“谓十地中,修行三学之道”,叫沙门。十地中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十地,修行的,修学三学,修行戒定慧。这个道,就是无漏道了,登地以上嘛,就是见道以后了,就是无漏道了。跟《俱舍》是一样的,他不过是说十地来具体地说这个无漏道是登了地之后,初地以上,十地当中,修行的三学之道,就是沙门。我们是为求这个。

  那么海公上师也经常鼓励我们,你说你们即身成佛,大家问问自己,有没有这个善根。万一没有的话,一个最低的要求,见道。这一辈子总希望见道。能够见了道之后,无漏的道得到了,法眼开了,那么这样子,你以后修行才有办法。否则的话会退,不保险。所以说,我们即身成佛的心,有这个是很好,但是不要狂。自己是一个凡夫,烦恼很重,你说即身要成佛,这个你自不量力,这是一个很幼稚的想法。那么就是说要即身见道,希望大家这个心,根据海公上师的要求,大家建立起来,这一辈子要见个道,希望能够见道。当然这个要求不是很低,也相当高啊!但是比即身成佛毕竟要近得多了,也就是可能实现的可能性也大得多了。那么就向这个目标进军,要现世见道。

  那么另外,“求涅槃”,这个涅槃指的是无住涅槃,就是佛的大涅槃,我们出家是为了求这个。再强调一下,为的求大菩提,为的求沙门,就是无漏道——十地的戒定慧道,再要的就是求无住的涅槃,为这样子的意乐心出家的,叫意乐清净。那么这个就是说了,我们真正出了家之后,即使你开始的时候,出家的意乐心还够不上这个要求,但是经过学习之后,就要慢慢趋向这个要求。不要学了半天,还是为了个生活舒服。

  我们这里以前就有一位,大学生,大学毕业的,出家了,这个很可贵,看破红尘了。结果,他是为了生活安逸,不要辛苦,要吃好、穿好,懒惰,不要动,不要劳动。这里住了,感到管得太紧了不舒服,他要到上边山后边一个小庙去住,那里没人管了,好舒服。哪知道他去了没有好久,那里一个老婆婆来告状了,“哎呀,你们那个人不行啊,他专门吃好的,住在楼上,把人家供养的好东西拿上去一个人在煮,什么事情也不干,脏得不得了,不打扫卫生”。把他赶出去了。去的时候,我们早就说了,你们去了,这是属于你们的人了,跟我们无关,否则的话,她要来跟我们说话。这个你跟我说没有用,你们自己的人了,你要他去的嘛,不是我们给你派过来的。有这样的人的,他目的是如此。这个太低微了。我们说真正地出了家之后,不管你开始出家动机如何,经过学习之后,一定要趋向这个方面:为求大菩提,为求沙门,为求涅槃。

  第三个宿因圆满。“谓诸菩萨昔余生中,修福行施修善”(《菩萨戒品释》卷五 三十),他修福报,行布施,修善法。“断除大财位障”,就是贫穷的障除掉了,他就得大财富。“故令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等等资身杂具,“自无匮乏,复能施他”,一点也不缺乏,不但不缺乏,还能布施他。“由此永离匮乏苦故,安乐而住”,没有这个匮乏的不足的苦,就可以安乐而住。那么这个“安乐而住”,只要我们好好地持菩萨戒,都会得到这个安乐住。这个不太高了嘛,比见道还要低得多,大家当下都可以做到的。

  你说你清净而住,心里安乐,不要犯戒,犯了之后,马上忏悔,不要覆藏,那么这是第一个安乐而住。第二个,你意乐心,自己求菩提,求涅槃,求沙门,那你是高尚的意乐,也就是自己感到安乐而住,不会起烦恼,也不会感到烦恼以后引起的异熟苦果,这是第二个安乐而住。第三个,过去现在都行菩萨道,这些资身资具,非常丰富,而且还能布施人家,没有不足之苦,也是安乐而住。这三个安乐而住,成就三个,只要菩萨戒好好修持都能达到的。

  那么我们总结了,菩萨戒讲了那么多,好处,高的我们暂时不说,见道、成佛,暂时不说。这三个摆在面前的,当下能得的,大家希望从这方面努力。

  那么最后,我们这本书不是我们开头讲过了,那个在《瑜伽师地论》讲戒,一共有九个科目:一个是自性戒,一个是一切戒,一个是难行戒,一个是一切门戒,一个是善士戒,一切种戒,遂求戒,二世乐戒,清净戒10。一共讲九个科目。而我们讲了哪两个?自性戒开始讲了。从那么多戒条一直到后来的忏悔的干净等等意乐圆满,这都属于一切戒,第二个科目。一切戒是最广的,也是最基本的,内涵最丰富的。那么,这个一切戒讲好之后,后边还有难行戒、一切门戒、善士戒、一切种戒、遂求戒、二世乐戒、清净戒,这个好象我们一开头给你们抄过,一个颂有九个,这九个,后边六个都是从一切戒里边开出来的差别。那么这个在宗大师的《菩萨戒品释》里边他是都讲的。那么因为前面的广的讲过了,后的是略略地都讲了一下,也就很清楚了。

  我们这本海公上师集的这个《菩提宗道菩萨戒》,他只重在戒相,也提了一点忏悔的方式,忏悔文没有写上去。那么忏悔文以后要根据这个《菩萨戒品释》,《瑜伽师地论》也有,把他补上去就行了。集后后边的那些差别,因为不是海公上师的重点了,他就没有集,那么我们要知道,在《瑜伽师地论》讲戒,讲菩萨戒,一共讲了九个项目。我们在这里讲的是前面的两个项目,也就是海公上师的要求,把菩萨戒的戒相讲完。后边这些,不是很重要了,也就不讲了。

  那么今天,我们讲到这里,基本上是菩萨戒的这个集颂讲好了。那么本来我们的要参考的书——《戒品释》,到现在还没有来,只好以后来了之后,在空闲的时候,大家拿来参考。假使在学其他的时候,也不一定马上去看这个。

  我们的要求就是说,也就是你们学的最好的办法,讲什么,看什么,研究什么,讨论什么。你们最近的讨论,就是我发觉一个毛病:讲这个,讨论前面的。今天讲的,马上讨论还能记得住,等到你前面讨论完了,再来讨论这个,忘掉了。很多内容都没有了。那你讨论,干巴巴的,没有味道,念了一遍文,大家听听,还是不来好些,那么这样子讨论效果就差了。最好讨论当下的。我们说打铁,趁热打铁,这个话我经常说,把铁烧得红红的,你不打,冷掉了,去打,你怎么打得出东西来?你烧得红红的时候,你一打,要打什么都出来了,等到冷掉了,你要去打的话,再费好大劲,把铁打烂得成了粉碎了,你还是打不出一个东西来。

  所以这个善巧方便要有,你学法要有善巧,做人也要善巧,修行更要善巧,方便善巧而生。我们说“无方便则远,方便善巧近”11,这个是《现观庄严论》里一个颂。成佛三大阿僧祇劫,没有方便的恐怕还不够,还得要长一点。但是有方便善巧的,即身成佛都可以。那就是有没有方便善巧了。方便善巧有跟没有,差别是大得不得了。那么你们在这个学习也好,修行也好,一定要去追求方便善巧。

  方便善巧哪里追求?三藏十二部经里边都是修行的方便善巧,都在里边。就是自己要好好地去琢磨了。不要是粗心大意,听了之后,大开口乱吞,一口吞,吞下去了之后,我们说吃东西一样的,一口吞下去了,当然屙出来的还是原来东西,你假使一个板栗,你皮不剥,那么厚的壳子,你把一口吞下去了,你去看看,你检查一下,你大粪里边就是这么一个东西,一点都没有消化,还是原封出来。

  那你学法也是这样子,你要学了之后,要消化了,要如理思惟,慢慢地把它消化。不消化的话,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对自己一点也没有受益。没有受益的话,那就改变不了自己身心,身口意不能净化,那要修行很困难了。那就是耳边风了。

  我们看到,很多人从小出家,什么大法师的讲经都去参加,哪里讲经哪里去,很精进。但到老了,一无所得,为什么?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他名词听了很多,在老婆婆面前可以说一大套,真正有学问的、研究佛教的人面前不敢说了。因为说出来,他自己也知道不成套的,东一句,西一句,抓起来的。我们说中医,他开药方子有汤头的,这个药那个药配起来一套,能治病的。你乱七八糟抓一付,抓的药,这里抓一把,那里抓一把,吃了不害死人还是好的,你不要说治病了。所以说,不能乱套的。方便善巧,这个很重要。

  好!今天我们讲到这里。

  附一 思考题

  第一讲

  1、礼释尊颂试分析其赞礼内容。

  2、总释礼弥勒及无著菩萨赞颂之内涵。

  3、对菩萨学处堪能与不堪能学修之士夫两类各述其要。

  4、述无著菩萨撰《菩萨地》因缘。

  5、述宗大师造论因缘。

  6、述菩萨愿与菩萨行之辩证关系,并述其中菩萨持戒之关系。

  7、何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8、述菩萨戒与别解脱戒之关系。

  《瑜伽·菩萨地》:自性、一切、难 一切门、善士

  一切种、遂求 二世乐、清净

  如是九种相 是名略说戒

  第二讲

  9、论云:『若于此中不学不信,纵谓大乘,亦唯随逐自许而转。』《圣三律仪经》:『闻如是法若不无间殷重修行,此定不能现证无上正等菩提。』试用自己言论经验,论证其义。

  10、何谓菩萨三聚净戒?其间相互关系云何?

  11、何故净戒定分为三?

  12、密乘行者需不需受菩萨戒?

  13、修密乘者,应具几法而得圆满?

  14、云何菩萨自性戒具四功德?

  15、受菩萨戒需不需戒师?云何?

  16、试述受戒择师之标准。

  17、试述菩萨自性戒之四种胜利。

  18、受持菩萨学处,先所受声闻律仪应否舍弃?

  19、善护律仪戒,该怎么做?

  第三讲

  20、菩萨要远离过去、未来、现在三时诸欲境,有什么方便?

  21、为什么讲律仪戒,偏就出家律仪而言?

  22、用轮王宝位、天魔王宫、国王利养来比喻,其义何在?

  23、第四身心远离,其中『喜足』两字,含几层意义?

  24、杂染言论与诸恶寻思之危害性如何?试举例说明之。又如何对治?

  25、自尊与我慢有无相同之处?

  26、柔和一条『常观己过,不伺他非』,是否等于袖手不管是非曲直?

  27、自扪其心,能堪忍他方侵害否?试挖其根,并如何对治。

  28、诸行不放逸,具说有五支所摄不放逸行,云何五支?一一详释之。

  第四讲

  29、依轨则行包含哪些内涵?

  30、增上戒学与定学有什么关系?

  31、何谓净命?何谓邪命?

  32、所谓五邪命指什么五种?

  33、摄善法戒之具足因缘是何?

  34、慧度与前五度之不同点云何?

  第五讲

  35、试述前五度之违逆品,及如何对治。

  36、慧波罗蜜渐次有哪些?

  37、依宗大师解『渐次』是何义?

  38、什么叫慧心刻意?

  39、饶益有情戒有几许因相?与略颂『余摄饶益戒十二』有何不同?为何?

  40、于有情应作助伴有哪八种?

  41、除七苦指哪七苦?

  42、于眛理者如何开示正法?

  43、答一切问应具哪些德?

  44、眛理者具体指哪些有情?如何善巧对治?

  第六讲

  45、如何于诸有情知恩报恩?

  46、于怖畏者应如何作?

  47、于有愁懮者应如何作?

  48、于缺资具者应如何作?

  49、应如何摄徒众?

  50、何谓教授八法、教诫五法?

  51、如何随有情心而作饶益?

  第七讲

  52、于有信等正行者应如何作?

  53、于有过失违犯者应如何作?

  54、云何作神通调伏?

  55、云何修三聚戒之要义?

  56、何谓依六心修摄善法戒?

  57、何谓饶益(有情)行六法?

  58、三聚戒之关键云何?

  59、受戒通法是指哪些?

  60、学修菩萨戒之根本如何?

  61、受菩萨戒之补特伽罗应具备哪些条件?

  62、合法之戒师应具何相?

  63、不合法之戒师指哪些?

  第八讲

  64、如难找合法戒师,有何标准者亦可?

  65、有师授受法如何作?

  66、无师法如何作?

  67、得戒已应如何想?

  68、应如何防护戒?

  69、学菩萨戒有何开缘?

  70、菩萨戒分几聚?

  71、何谓他胜?他胜罪有几?

  72、何谓同他胜法?

  73、试述第一他胜诸义。

  74、试述第二他胜诸义。

  75、试述第三他胜诸义。

  第九讲

  76、试述第四他胜诸义。

  77、什么叫像似正法?有什么危害性?

  78、为什么在瑜伽四他胜法后要加《虚空藏经》所出罪?

  79、试述《虚空藏经》十四他胜罪诸要义,并比较此与瑜伽四他胜法中,相互有同而不同之处。(此题顶十五、六个题,宜细心详述)

  第十讲

  80、试述他胜法四种缠犯之相。

  81、试述舍戒因缘四种。

  82、论中又总略说舍菩萨戒由二缘,云何二缘?试与前四缘比较之。

  83、舍菩萨戒之过失如何?

  84、若已受菩萨戒应如何作?

  第十一讲

  85、布施度违障品七戒,一一细述之。

  86、障戒度九戒,一一细述之。

  87、遮罪大约分几种?菩萨戒对别解脱戒的遮罪的关系如何?

  第十二讲

  88、开性罪的菩萨戒要在怎样的条件下纔可开?

  89、开性罪中,在家与出家菩萨有无不同?

  90、邪命取利一条中『虚谈赞毁令他施』与他胜中『赞己毁他』为什么定罪不一?

  91、(原题无)

  第十三讲

  92、障忍有几条?一一戒相如何?

  93、违犯精进有几条?一一戒相如何?

  94、违犯禅度有几条?一一戒相如何?

  第十四讲

  95、何为五盖?试述其危害及对治法。

  96、定生起后,能障其相续久住及胜进者是何?

  97、『轻声闻乘』恶作罪与『谤声闻乘』他胜罪,其不同处在哪里?

  98、异道外论能否学?有什么条件纔能学?

  99、『谤菩萨藏』恶作罪,与『谤大乘』第四他胜,及虚空藏第二他胜罪差别何在?

  100、闻谤深、广二种大乘宗,应如何自护其心?

  101、『自赞毁他』恶作与『赞己毁他』他胜,差别何在?

  102、障般若中,『依文不解义』是何义?

  第十五讲

  103、饶益有情戒十一条与112页饶益有情十一相,一一对照研究其同异。

  第十六讲

  104、瑜伽菩萨戒是否无著菩萨造?

  105、菩萨戒如何忏净?忏法、忏词、忏境、忏心各如何?

  106、菩萨戒作法忏后,能否净苦异熟果?应如何作?

  107、菩萨当以何等意乐,从他正受戒律仪?

  108、菩萨依戒勤学,能成就几种圆满,安乐而住?

  1《俱舍论颂疏》第二十九卷:“正法有二。一教。二证。教谓契经。调伏对法。证谓三乘菩提分法。有能受持及正说者。教法住世。有能依教正修行者。佛证正法。便住世间。道藉人弘。法依人住。人在法在。人亡法亡。故世亲云。故随三人住世时量。应知世法。住尔所时。”

  2小乘见道以前之修行位也。总称见道以前为贤位,见道以后为圣位。贤位中有七位: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住,三、总相念住,谓之三贤位,四、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谓之四善根。

  3慧解脱:谓以智慧断除无明惑业之缚,而得解脱,故名慧解脱。

  4简别:简择差别之意。又曰简异,别异,分异,略曰简。谓简择诸法之同异,而明其差别也。

  5《大学》: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6《摄大乘论世亲释》:“以他心智了知彼心,无余方便能转彼业。如实了知彼由此业定退善趣定往恶趣。如是知已生如是心。我作此业当堕恶趣,我宁自往必当脱彼。”

  7《俱舍论颂疏》:“为开智者慧毒门,如身少破,着少毒药,须臾毒气,遍满身中。此论亦然,开少慧门,诸有智人,能深悟入,如似毒门,名慧毒门。聪明论名,因兹起也。”

  8九住心:《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二六一页):“云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比丘,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少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

  9《瑜伽师地论》三十七卷十九页云:诸佛菩萨,略有三种神变威力。一者、神境神变所摄。二者、记说神变所摄。三者、教诫神变所摄。当知此三,如其所应,摄入三种神通威力。谓神境智通威力,心差别智通威力,漏尽智通威力。

  10《瑜伽师地论》四十卷:“谓九种相戒,名为菩萨戒波罗蜜多。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难行戒。四、一切门戒。五、善士戒。六、一切种戒。七、遂求戒。八、此世他世乐戒。九、清净戒。”如彼卷至四十二卷五页广释。

  11能海上师译本:“无方距果遥,果近善方便”。法尊法师译本:“非方便则远,方便即非遥”。

----------------------------------------------------------------------------------------------------------------

更多智敏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