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总结:中道与法身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0日
来源:   作者:果煜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总结:中道与法身

 

  疑情

  凡夫的生命型态

  圣贤的抉择

  内观

  小结

  中道与法身

  法身

  在这次的课程中,我似乎已讲了很多。但主要的重点乃在:疑情、内观、中道和法身而已。疑情、内观,前几次中已讲得较详尽;而中道和法身,则发挥得较有限,故此将于本次中详细剖析。但我们还是从疑情处带过来说吧!

  疑情

  就修学而言,首要明辨修学的动机。以动机乃一切修学的首因,若因地不真,则果必迂曲。曾有人这么问:「我们为何须打坐参禅呢?」老法师答言:「为了开悟成佛!」「那开悟成佛又是为了什么?」老法师再答曰:「为了弘法度众生!」

  各位看看这样的修学动机,到底有没有问题?我说:问题才大呢!因为这一切都是「向外求的」嘛!本来未有悟,现去求个悟;本来无能力说法度众生,现去求此说法度众的能力。于是乎,既一切都是向外求,则亦外道而已!与凡夫俗子的求名求利,就本质上看还只半斤八两而已!但这样的思考方式,却普遍流行于佛教界中,岂不怪哉?

  然何者才能真相应于内学的修学动机?答言:唯「疑情」也!而疑情又须从何而起?答曰:乃为明白生命的本质而已!

  凡夫的生命型态

  如何探讨生命的本质?我们首就动物来看,一般的动物从生下来,首先得学会「觅食」和「保謢自己」;而渐成长之后,乃需求偶、交配、繁殖。若等老之后,则唯待「病死」而已!在生命的过程中,它们也须不断去作调整:肚子饿了,得找食物充饥;身体冷了,快找个洞钻。但即使是到了生命的末期,它们可曾明白:如此辛苦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当然它们绝不可能明白,甚至根本从未动心去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一切动物从来都是「安于当下」的:肚子饿了,急去找食物充饥;身体冷了,快去找个洞钻。而等事情过后,便什么也都「放下」了。至于未来,更非它们所能悬念。因此尽管动物于地球上,已曾历经几十亿年的生命时光,而本质上却从未提升过。因此禅宗的「安于当下」,既是修证的最高境界,也是众生被制约于「轮回锁炼中」的原始状态。

  一切的动物以唯用「本能」过活故,便不可能明白生命的本质!但人呢?从某些方面来看,人确已比一般的动物高明甚多─这我不说因为人能直立而行,或人能制造工具而已。人之比所有动物高明者,乃为人能「思考」故。有些动物似也有思考能力,但还不出本能反应而已,故不能从量的增衍到质的突破。

  而人以能思考故,不只能制造工具,更且能创造制度。于是乎,人虽在地球的生命史上,只短短几十万年的生命历程;而一切成就早已凌驾万物之上。尤其近两三百年来的科技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万物莫挡。

  但我还觉得:即使科技再怎么发展,却难对明了生命的本质有所助益。因为科技的思考型态,基本上是「向前冲」的典型;而「向前冲」的生命型态,是不可能明白生命本质的!

  所谓「向前冲」的生命型态:即如一般人初于求学阶段,次于婚姻阶段,后于事业阶段。既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挑战,故我们都得或于事前或于当下,去规划、去面对、去调适。而这种规划、面对、调适的生命课题,即使到生命将终了时,还无一刻喘息的机会。而科技者,也只是在种种规划、面对、调适的生命历程间,所用的工具而已!怎可能有助于了解生命的本质呢?所以以科技为导向的生命型态,事实上跟一般的动物,还是差不多的!

  分歧与取舍:然而即使说凡俗众生皆只「向前冲」,但过程间却也不可能这么单纯!因为我们都将不断地面临生命的分歧点。比如说上小学,你要就读于公立小学,还是私立小学?于高中分组时,你要选择理工科,还是文史科?或毕业后,将从事于那一行业?在人生的过程中,不断地必面临许多生命的分歧点。于是乎不管你怎么取舍?都将展现出和已往不同的生命型态来!

  阻逆与转折:有时候,虽事前也曾仔细规划,三思而行。但于当下,才发觉全然不是那个样子。于是乎,竟遭逢困厄危逆而走不下去了!但即使走不下去,却也不能回头!于是就只能僵在那儿而不知如何是好?然而有人却侧目一瞄,才发现旁边竟还有条小路。于是奋不顾身,转折而出。然即使能转折出来,却也已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矣!

  偏狭与枝末:所以即使谓「凡俗的生命型态皆是向前冲」,却非一条光明坦荡的道路,让你直达彼岸。而是在不断地分歧、取舍和阻逆、转折后,已离生命的原点愈来愈远,甚至完全地迷失了自己─说迷失,其实还太正经了;因为大都份人,本来就没有先具的生命蓝图,所以从来就是走到那算到那,反一点也不曾迷失过。

  但不管其是否意识到「迷失」的问题?就凡俗的生命历程来看,皆是愈走愈枝末,愈寻愈偏端。就以求学而言,小学或中学,反而面才广;而大学的科系却只偏端,至于「硕士、博士」却更枝末而已!以此偏端、枝末直到生命的终了,却只老死而已!至于死后,乃更相续于「向前冲」的窠臼里!

  所以从人的角度来看动物,既生命的本质不曾觉悟,不能提升,则虽生犹死。而若从更高层次来看凡俗众生,岂不也是既生命的本质不曾觉悟,不能提升,亦虽生犹死。

  命格与随缘:虽然凡俗众生皆不知自己曾从那里来?将往那里去?但在茫然一生中,犹带有因前世造业所形成的「命格」。于是有的人尽管也十分庸碌,一生却还过得平顺;也有的人虽一直奋发有为,命运却还十分坎坷。于是因为此随业形成的命格,故算命者乃可算凡俗众生一生的命运。

  但命格只是大趋势而非定数,故还将受「非常际遇」缘的影向。譬如能因某些特别的缘而大富大贵、飞黄腾达。以上不管是受命格的拘谨或受异缘的推使,而或富或贵、或贫或贱,凡俗众生还不出盲然生死的本质。

  盲目的意志:西方曾有个哲学家,名叫「叔本华」,他以受到南传佛教的影向,故写了一本《盲目意志与表象世界》的书。内中说到:一切万物包括有情众生与无情器世,皆受于盲目意志的推使而不断向前冲。譬如水虽不知前途有什么?但它却必「后浪推前浪」地直往前冲。同理,人即使不明白其活着是为什么?却也必贪生怕死、奋发有为。

  所以有人曾形容人一生的际遇,就如同悬行于雾夜中的吊桥,以雾夜故,前也茫茫,后也茫茫;以吊桥故,上也空空,下也空空。四维上下,皆茫无边际。

  生也茫茫,死也盲盲:所以人如不能参透生命的本质,则只能随波逐流而茫然过一生。这即使是历史上所谓的英雄豪杰,能皆竿而起万众挥应,亦不过如此。所谓「时势造英雄」或称为「英雄造时势」也吧,其实还不是一样。故不管是国王将相或坤士明流,如未能参透生命的本质者,皆可说是生也茫茫,死也盲盲,都只空来人间走一趟而交白卷尔!

  圣贤的抉择

  所以人为什么须要修行呢?只为欲觉了生命的本质。譬如将出远门,你是要边走边问路好?还是得事先准备好完整的路图才上路呢?我相信聪明人皆欲先准备好路图才上路。而欲规划生命的蓝图,这唯有曾觉悟得生命的本质者,才作得到。

  而「觉悟」将从何生?从「疑情」生也。所以圣贤者,得对生命的本质先产生疑情: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一切生命的流转,竟有何意义?于是以产生疑情故,他生命的型态便已非向前冲的典型矣!

  所以对此生命本质的怀疑与探讨,并非只为求免于人生中有许多的痛苦和烦恼而已!如只为遭逢逆障才来学佛,这种「困而学之」岂是最高明者?古来有很多国王将相发心学佛、甚至出家,岂是为已遭逢到什么大困逆才来修学的?

  此因于生命的疑情而发心修学佛法者,乃真与「菩提心」相应。否则若为求免于痛苦与烦恼,则只要觅得一极乐之国,即可免矣!所以净土宗者不求觉悟,乃是从发心学佛时,就已非发菩提心也。

  明达生命的本质有这么重要吗?有!为明达后,才能善巧规划生命的蓝图。现代人都很忙,但都在忙些什么呢?忙着作秀,忙着抢锋头!但从年头忙到年尾,从生前秀到死后,究竟能给自己或社会带来什么好处呢?这倒是这些忙人思议所不及处,所以既忙忙,也茫茫,更盲盲,皆是「一窝蜂」而已!

  所以即使不谈出世解脱,就算只在人世间待人处事,都还必从疑情而起思惟、观照、抉择。否则放眼世间,皆只是「奴才」而已!而这等「奴才」,辛苦了一生,还不知主在何处?所以修行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简单说:为了成为一个「明主」─从明达生命的本质而能自主于生命的造化。于是为不明故,乃先自起疑情。以上已辨明修学的动机。其次:

  内观

  动机虽有,其次要有方法才能进展;而内观者,为此之不二法门也。关于内观,我们且先从最广泛的内观说起:

  从向前而返照:首先我们得从盲目向前冲的生命型态,转型为向内返照的功夫。所谓返照,即是从最初浅的「反省」作起。在一事件过后,我们能否从反省而增长智慧。很多人虽也能够返顾,但只能记取很多杂七杂八的记忆,却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增长智慧。所以道「有经验而无体验」。世上很多人常一错再错,即是不能从经验而学习者。

  因此要成长,就要能从经验中去返照学习。经验,当然不必限指自己的经验;有时候能善巧吸收别人的经验,乃能事半而功倍。甚至往昔圣贤所遗下的教训,更是一本万利;若不善加吸收,岂非与自己过意不去?

  故人若只依「向前冲」的生命型态来过活,则他在量上或许面能很广,但在质上绝难能提升。因为返照,乃提升的基本前提。

  从外张而内摄:凡夫因于「我见、我爱、我慢」,故皆习于向外扩张,欲使小我变成大我。当然向外扩张的方式可有很多,求名求利,求工巧技艺、知识学问等皆是。然而一昧地向外扩张故,乃渐从本而末,以至于全忘失了根本。这就如前面所说,以不断分叉取舍、阻逆转折故,以至全迷失于身在何处?故我们得从返照而内摄,以便于身心当下处去探究生命的本质。

  从取舍而统合:一般人于碰到理或事之矛盾处,则唯用「取舍」的方式去抉择。于是以取此舍彼、取一舍一故,便看不到生命的全体。故我们当用统合的理念,去提升或超越矛盾。而欲统合者,唯用内观的方法,去参破彼此的矛盾处,才能完成真正的统合。

  从思惟到参究:以上返照或统合,一般人还只用「思惟」的方式去处理。然思惟虽众皆习用,也有它相当的作用,故世间仍有理念较深刻的哲学家、宗教家或艺术家。但以佛法而言,思惟只是妄心的现形意识,难以真逼进生命的本质处。故欲真参透生命的本质,唯用不思惟的「参究」功夫─即是前所谓「悬而不思」的法门。

  从逆流到还源:以上从向前而返照、从外张而内摄、从取舍而统合、从思惟而参究,皆是佛法中所谓逆流的功夫。以能不断逆流上溯故,能还到生命的源点─亦即真心所现处,而会透生命的本质。

  从知解而体验:要理会生命的本质,虽用听经闻法的功夫,亦能有相当的知解。但那只是以思惟方式而得到的浮光掠影,跟真正的体验,还有天地之隔。故我们于知解后,当更用参禅的方式去用功,以便得到真正刻骨铭心的体验。

  小结

  以上所说修行动机的疑情,主要有:一、对生命本质的疑惑;二、云何出离痛苦与烦恼?疑情既起,则要有方法以对治;而对治者,乃内观法门也。

  内观,从最初的「日三省吾身」到参话头;故有「思惟」与「不思惟」的方式。而思惟者,当以法理为根据才能有效。否则,凡夫众生不也是朝思暮想,念念思惟吗?但凡夫众生既以理路不清(成见太多或邪见太深),又以经验不足;故虽尽力思惟,仍觉悟不了生命的本质。在佛法「八正道」中,不早谓:必先有正见,才有正思惟吗?

  既思惟者,当以法理为根据;而法理竟从何而来?从「闻思」中来!所以内观者,还须先有「闻思经教」的前方便。否则一昧的闭门造车,常只是自钻牛角尖而已!何能有助于觉悟?在历史上曾「无师自悟」者,唯释迦牟尼佛而已!

  因此,中国禅宗到后来竟宣称:文字只是葛藤,经教更是杂毒。我觉得这只是在断自己的根本而已!而根本既断,中国禅宗乃不能不愈来愈萎弱。所以我虽自始强调内观法门,却也鼓励行者当多从闻思中建立正见,以作为返照、内摄、统合、参究之依据。

  问曰:既内观须以闻思经教作前方便,那世间的知识与经验是否亦有助于觉悟呢?答言:对于觉悟的过程,我曾用过一个比喻:就如酿酒,虽最后必将壶口封闭,以静置地窖中发酵。但于封口前,乃须先填入很多材质才行。故真参禅虽是不思惟的功夫;但于不思惟前,仍须用思惟的方式去收集很多资粮─此资粮既包括佛法的知见,也包括世学的知识和经验。故历史上的大禅师,都曾有饱学经教、深通世学的过程;故一旦开悟了,便能立即成为一代人天师范。相反地,有些行者,能以受棒喝故而一时脱落身心;但以经教世学不熟习故,便难成为一代大师。

  其次,不思惟的内观或参禅,乃须有「修定」的前方便。否则妄想杂念如五月苍蝇,挥之不去,则如何能修观或用参?故佛法常云:「由定发慧」。此慧,乃偏就证慧而言。而修定者,又须有调身、调息、调脉的前方便。否则或身难安,或息太粗,或脉障丛丛,心如何能定?故我于此课程中,乃介绍等持专注与兼用内观的方法,用以帮助修定及调身、调息、调脉等。

  内观虽曰有思惟与不思惟,其实在运用时,往往又互为表里。这乃:

  一、思惟尽处,则是不思惟的悬而不忘:这相信很多人都有经验。有时候,对某些问题,虽我们已一想再想;但还觉得只在问题外围打圈子,而进不到问题的核心去。于是乎,此既是思惟所不及处,我们便不将再思惟。然而虽不再思惟,但问题其实早烙进心田深处;因此虽表意识不再思惟,但深意识里却仍悬而不忘。而此悬而不忘,即类似于参禅的法门。

  二、不思惟尽处,则是疑团现起:很多初用参话头的法门时,根本毫无疑情而只假戏真做尔。然而若肯死心踏地的守住「不思惟」的法门而直修去,则待业识将尽,便蓦然有疑团乍起。于是乃能弄假成真,而真参起疑情来。

  三、若至无功用心的疑情现起时,殆离悟境已不远矣:若疑团正起时,其实既非思惟,也非不思惟。以若谓不思惟,则何能有疑情之现起?反之,若谓动心去思惟,则早落入话尾去也。于是当此「非思非不思」的疑情,能现起于一切境界中时,是谓「无功用心」的疑情现起已。而心既能与「无功用心」相应,则必离悟境已不远矣!

  中道与法身

  从参禅之初,(其实应说从学佛之始),即是为了觉悟。但若真觉悟,则所悟得的又是什么?当然此在三藏十二部经里乃有许多的回答方式。但就我的理解,则曰:唯中道与法身尔。

  因为一切疑情,乃从矛盾而有。不管是理念的矛盾或事象的矛盾;以矛盾不能消除,故由之而现起疑情。因此云何能开悟?即谓能消除矛盾或统合矛盾。而矛盾既消除已,则非此亦非彼者,乃名为中道。或矛盾既统合已,则即此亦即彼者,乃名为法身。以下详述中道与法身:

  中道与法身,皆可对应而细分为四类。现首述中道的四个类别:

  理的中道:这最具代表者,乃龙树菩萨于《中观论颂》中所谓的「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世间万象,似满目琳琅、千差万别。但若能从缘起的理则去观察,则万物于缘起中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从缘起去观,则能消除一切理上之矛盾。

  尤其既缘起则无自性,而无自性者更能消除一切我见、我慢。世间的矛盾似很多,但追根究底,乃从「自我中心」的执着对立而有。而无自性者,既能消除一切我见;则一切由我见而有的矛盾对立,亦树倒猢狲散矣!故从缘起去观,亦能消除一切事上之矛盾。

  在《中观论颂》开宗明义的八不中道里: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不去不来。即谓能以缘起中观,而消除一切对立与矛盾也。详细各位去看《中观论颂》,即可明白。其次:

  心的中道:一切的矛盾,究竟是由心之分别取舍而有。以众生于触对境界时,必由之而生分别取舍之心。于是乎不管你怎么取此舍彼,皆是偏端而非中道。故真相应中道者,唯以不分别取舍故。而不分别取舍者,即是前所谓的「证无分别智」。故心之中道,非徒口说或理解而已,乃必由修行才能体验之。

  身的中道:若以禅修而证得无分别智,则既能体证心之中道,同时亦能打通身之中脉。故身之中道者,首为中脉的疏通。其次,从中脉而外延,故顺通全身内外大小周天之七万二千细脉,亦是中道。此为若能完成大小周天者,则气既不偏上、不偏下、不偏左、不偏右,不偏前后、内外,故能相应于中道也。

  行的中道:前理的中道、心的中道、身的中道,皆偏指内证的境界;而此行的中道,则指现形于外之行为。佛法讲到修行最后的境界,常曰「无功用行」,即虽不再作意,却能随缘示现。一般人常说:菩萨慈悲,菩萨发愿度众生。其实,这只是以凡夫心去度菩萨境界。以若真是大菩萨,则必早证无心境界;而既无心,云何起慈悲意而发愿度众生呢?在佛法里常谓的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若不入三解脱门,则非大菩萨;若是大菩萨,则必无心无愿才是。

  然大菩萨虽无心无愿,但能于与法界因缘的感应道交中,而种种示现,或说法度众,或慈悲救苦,或金刚怒目。于是凡夫得见其有种种行,但此一切行,乃只是「无功用行」尔。

  于是以无心故,乃能相应于「事事无碍法界」。在华严中,常谓有四法界: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过去我一直无法理解,何谓事事无碍法界?而今乃稍能从无心境界中去意会。否则,天灾人祸或老虎吃人,岂能无碍?然若证于无心境界,却只道「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在华严经里,八地以上乃不动地;而心既不动,碍从何起?

  以上所说中道,乃从先觉悟于理的中道以修心,故能证于心之中道。次从心之中道,而能疏通身之中道。最后,以身心统一、理事无碍故,能成就于行之中道。

  法身

  中道本不外乎法身,就如同真空即是妙有;但在言语的界别中,中道乃偏指矛盾的超越,而法身则指矛盾的统一。以上既已说明四种中道,其次更阐述四种法身:

  理的法身:此我们还是从《中观》的「众缘所生法」说起,既一切法是因缘所生,而因缘复从因缘生;则种种因缘互相钩结连锁,乃成一广大无边的梵网。这网既已刮尽天地万物,更能延揽过去、现在、未来。故且将此法界的缘起总相,安名为「法身」。

  或问:那凡夫众生有「法身」否?答曰:凡夫众生无有「法身」!此为虽缘起诸相,法尔如是;但凡夫众生却只能从自性见中去见其千差万别。以不得统一故,不名为法身。我们之所以称为「身」者,乃为有统一协调的作用;譬如眼耳鼻舌,手足四肢等乃能相互协调故,得名为「身」。

  因此必待能从「缘起无自性」中去观待万法,才得名法身。故只有已觉悟的圣者,才有法身。

  心的法身:佛法中常谓「六根对六尘」,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其实前五根,皆不出意根的作用;故前五尘,乃含容于法尘中。前所述缘起的总相,虽万象森罗,无所不包;然就众生意根所能及的法尘,却是有限多了。我们区区五尺之躯,短短百年之际,又无天眼、天耳等神通,故所知所受者,比之理的法身,乃微乎其微而已!

  然而凡俗众生即使所见有限,却仍不得为法身。以前已说过:必完成统一,才名法身。而众生以分别取舍故,必在散乱矛盾中,故不名法身。唯圣者以证无分别智故,得名为法身。

  气的法身:前曾说过「气似电磁于右手定则中,所产生的磁场。」而凡夫即使有气脉、有磁场,却不得名法身;因为脉多杂乱淤塞,而磁场亦互相干扰。故唯有从打通中脉而顺通大小周天者,才能以统一协调故而称为法身。

  当然前也说过:中脉从外向内、从下到上,还有许多层次的差别。但大致而言,愈能内摄者,即愈能外延;而愈能内摄与外延者,其法身也就愈大。简言之,即磁场所能及的范围乃愈广也。

  当然气的法身比之心的法身,又是天地之隔、微乎其微尔。尤其是生病萎弱的凡夫众生,以脉常阻塞不通故,其气力所及的范围可能还不及其身体大。

  体的法身:所谓体者,乃身心力用所及处也。如对照前「行的中道」而言,乃为得行故,能完成其力用。凡夫众生虽亦有其作用,但少知寡能,只聊胜于无尔。而圣者经修行后,乃能全尽其力。而此又可分自受用与他受用。

  自受用:佛经中所谓「四无碍、六神通、十力、十八不共法」等,因与法界统一故,其胜用无穷。

  他受用:于无功用心中变化四大,所谓「行空花佛事,建水月道场」而度化众生。

  以上四种法身,对凡俗众生而言,皆是一层比一层小。而大菩萨以身心全与法界统一故,理的法身即是心之法身,心的法身即是气之法身,气的法身即是体之法身,在华严经中常谓「毗卢遮那佛」「一真法界」与「海印三昧」者是也。

  以上所说中道与法身,其实只一体的两面也。中道偏述内证的境界,而法身偏说外延的范围。各位如回想我前所说的「成佛与度众生」,大致也是用这样的区分和层次来说明的。

  最后在我修学的过程中,我曾试用这种模式,来诠释中道和法身的关系,现提供各位参考:

  图中a1与a2点,乃代表初修行时,心还向外攀缘,故有许多矛盾而与中道相隔甚远;此a1与a2的距离,即谓因矛盾而与中道的距离。如我们能以内摄的方法用功,则因心气内摄故,乃移至b1与b2点处。故此时与中道的距离便拉近了。然而中道的趋近,非以水平位移的方式趋近,而是以拋物状的渐近线而逼近的。以渐近线只能逼近而不能全靠拢,故我常谓:修行只是不断地去提升和超越,而无终结时。

  其次,在内摄的过程中,心境亦随之而提升。初于a1与a2点时,其高度仅为ha。次内摄至b1与b2点处时,则高度已提升至hb。当心不断地内摄至将近中道时,则高度已高超至近无穷。这也是我常说:内摄至极点,则外延至无穷的源由。

  其次,再看法身。在a1与a2点处,乃以ha的高度为半径而形成两个球体,体积既小,又各自分立。次于b1与b2点处,则以hb的高度为半径而形成两个球体,体积既大,又能交集。于是乎,当愈趋近中道时,不只球体体积将近于无穷(包纳太虚,量周沙界),且二者交集更多而近于统一。

  从中道与法身的示意图中,我们便很容易下结论:心愈内摄于中道,即体愈外延于法身。

  总之,在此次课程中,我主要为表达这样的修学模式:从理通到心通,从心通到脉通,从脉通到体通。而理,依我修学的经验,乃由《中观》缘起无自性的原则而能会通。其次,心欲通;则依无分别智的内观法门去修才能通。再者脉通,禅宗虽不谈调脉的方法;但若心通者,脉自能渐调通。故我把脉通归为「悟后启修」的层次,这乃与密宗相反,密宗是先求脉通,再修大手印而得心通。我以为彼乃较迂回,故不取。最后,既心脉皆通,则能形成很大的磁场而成就于「心境合一」的体通境界。于是以心境合一故,能有六神通及种种不可思议境界。这在《维摩诘经》与《华严经》中,有种种描述。

  但是不管果位是如何的庄严殊胜,总还是由因位的理通与心通而逐次成就的。所以我整个的修学理念,其实只非常单纯,就只这理通与心通而已!

返回目录

----------------------------------------------------------------------------------------------------------------

更多果煜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