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小止观·净莲法师注疏:证果 第十
天台小止观·净莲法师注疏:证果 第十
证果 第十
若行者!如是修止观时,即能了知,一切诸法,皆由心生,因缘虚假,不实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诸法,名字相貌,即「体真止」也。尔时,上不见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是名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若住此观,即堕声闻、辟支佛地。故法华经云:诸声闻等。自叹言(大正九~一八B): 我等若闻 净佛国土 教化众生 都无欣乐 所以者何 一切诸法 皆悉空寂 无生无灭 无大无小 无漏无为 如是思惟 不生喜乐 是故当知!若见无为入正位者,其人终不能发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见佛性。
第一到第五章是助行,第六到第九是正修,有了正、助二行为因,则必定证果,所以第十章是证果。 修行人依照前面所说的方法修止观,就能够了知,一切法皆由心生、皆因缘和合、皆虚假不实;既是虚假不实,就知它的自性是空;既然是空,一切法的名字相貌不可得,这就是「体真止」。这时,上不见佛果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称为「从假入空观」(从生死之假,入涅槃之空);也称为「二谛观」(观真谛,泯除一切法;观欲谛,建立一切法);也称为「慧眼」(慧眼了知一切法空);也称为「一切智」(了知一切法空相的智慧)。若是住着在此观中,就会堕在声闻、辟支佛的果位。正如法华经中所说:「诸声闻众等,都自己叹息说:我们听闻佛说诸佛净土、教化众生时,心中都不曾欣喜、快乐。为什么呢?因为已经了知,一切法都是空寂,本来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这样思惟的结果,就对菩萨法不生喜乐。」由此可知,修行人若是修「从假入空观」,因此见无为、入正位以为究竟的话,就不能发起无上正等正观的菩提心。这时因为定多慧少的缘故,所以始终不能见佛性。
若菩萨为度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佛法故,不应取着无为,尔时应修,从空入假观。即当谛观,心性虽空,缘对之时,亦能出生,一切诸法,犹如幻化,虽无定实,亦有见闻觉知等相貌,差别不同。行者如是观时,虽知一切诸法,毕竟空寂,能于空中,修种种行,如空中种树,亦能分别众生,诸根性欲,性欲无量故,则说法无量。若能成就无量辩才,则能利益六道众生。是名「方便随缘止」,乃是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亦名法眼,亦名道种智。住此观中,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
如果菩萨想要度尽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佛法,就不能取着无为涅槃。这时应该从空入假,谛实观察:心性虽空,但在历缘对境的时候,也能生出一切诸法;虽然犹如幻化,并非真实,但也有见、闻、觉、知等种种相貌的差别。如此观察时,虽知一切法毕竟空寂,但却能在空性中修种种行,就像空中种树一样地不着痕迹。同时也能分别一切众生的根性和欲求,众生的根性欲和欲求既然无量,当然说法也就无量,如此成就无量辩才,广为利益六道众生,这就是「方便随缘止」(虽方便随缘行种种事,却了无一法可得,故妄念不止而止)。修的是「从空入假观」(由涅槃之空,入生死之假);也称为「平等观」(不偏于空、不偏于有,空有不二,真俗平等);也称为「法眼」(法眼了知一切法幻有);也称为「道种智」(了知一切法差别相的智慧)。若是住着在此观中,就会慧多定少,虽然能见佛性,仍不能明了。
菩萨虽复成就,如此二观,犹是方便观门,非正观也。故『璎珞经』云(大正二四~一零一B):「前二观为方便道,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
菩萨虽然已经成就空、假二观,但还是属于方便观门,而并非正观。所以『璎珞经』中说:「空、假二观只是方便道,藉由修空观可以证入空、修假观可以证法空,有了这二空观,才能契入中道第一义观,这时双照二谛(虽说是有,但当体了不可得;若说是空,而万法森然历历在目),自然心心寂灭,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诸佛的大智慧海)。」
若菩萨欲于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者,应修「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云何修正观?若能体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缘真假之心,名之为正。谛观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坏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则于心性,通达中道,圆照二谛,若能于自心中,见中道二谛,即见一切诸法,中道二谛,亦不取中道二谛,以决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观。如中论偈说(大正三零~三三B):
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 亦是中道义
深寻此偈意,非唯具足分别正观之相,亦是兼明前二种方便观门。当知!中道正观,即是佛眼一切种智。
如果菩萨想在一念之中,具足一切佛法,就应该修「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如何修正观呢?若是能了知,现前这一念的心性非真非假,就能止息缘真、缘假的心,这就是「正」。谛实观察这一念心性,虽然非空非假,但却不坏空、假,用这样的智慧来观照,就能明了心性:虽然炽然分别,而体却常寂;体虽常寂,却又不妨其缘起分别,如此自然通达中道、圆照二谛。若能于自心之内,见中道二谛,就能见一切法无不是中道二谛。虽见一切法无不是中道二谛,但也不取着于中道二谛。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毕竟不可得故。如此二边不立、中道不存,就是中道正观。正如中论的偈颂所说:「一切由因缘所生的法,自性都是空的,却不妨以种种假名幻妄称相;如此不落两边、不离两边,就是中道义。」这首偈颂所含的深意,不但具足了中道正观的相貌,也同时说明了前两种方便观门的旨趣。这个中道正观,就是「佛眼」、就是「一切种智」(同时了知一切法空相及差别相的智慧)。
若住此观,即是定慧力等,了了见于佛性,即是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即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即是行如来行;即是入如来室;即是着如来衣;即是坐如来
坐;即是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即获得六根清净;即是入佛境界;即于一切法无所染着;即一切诸佛皆现在前,成就念佛三昧,安住「首楞严定」;即是得普现色身三昧;即能普入十方佛土,教化众生;即是严净一切佛剎,供养十方诸佛,受持一切诸佛法藏;即能具足一切诸行波罗蜜;即入顿悟大菩萨位,与普贤、文殊共为等侣,常住法性身中;即为十方诸佛称叹授记;即是庄严兜率陀天,示现降神母胎、出家、诣道场、降伏大力魔怨、成等正觉、转正*轮、入般涅槃,于十方国土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应二身,即是初发心住菩萨也。故『华严经』云(大正九~四四九C):「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亦云:「初发心菩萨,得如来一身,作无量身。」亦云:「初发心菩萨,具足八相成道。」亦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涅槃经』云(大历一二~八三八A):「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大品经』亦云:「须菩提!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轮,当知!是菩萨为如佛。」『法华经』中,童女以献珠为证。如是等经,皆明初心具足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经』中「阿字门」,即是『法华经』中,为令众生开佛知见,即是『涅槃经』中,见佛性故,住大涅槃。是已略说,初心菩萨,因修止观,证果之相。
若住在此中道正观中,就是定、慧力均等,了了见于佛性;就是安住于大乘,定慧不二,称性而修,快速入于无功用道;就是自然流入诸佛智慧的大海;就是行如来行;就是入如来室(大慈悲室);就是穿如来衣(忍辱衣);就是坐如来坐(诸法空坐);就是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福慧二庄严);就是获得六根清净(六根互用);就是入佛境界;就是对于一切法无所染着;就是一切诸佛皆现在前,成就念佛三昧,安住于首楞严定中;就是得普现色身三昧;就是能普入十方佛土教化众生;就是严净一切佛剎,供养十方诸佛,受持一切诸佛法藏;就是能具足一切诸行波罗蜜;就是入顿悟大菩萨位,与普贤、文殊同为伴侣,常住法性身中;就是为十方诸佛称叹授记;就是庄严兜率天、示现降神母胎、出家、诣道场、降伏大力魔怨、成等正觉、转正*轮、入般涅槃,于十方国土究竟圆满一切佛事;就是具足真身(真智与法身合,故名真身)、应身(随其心量,现种种身);就是圆教初发心住的菩萨。所以『华严经』中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因为已经了达一切法的真实性皆自性本具,因此所有的慧身,不由他悟。」也说:「初发心的菩萨,已证得如来一身(法身),也能化作无量身(应身)。」也说:「初发心的菩萨,能具足八相成道。」也说:「初发心的菩萨,就是佛。」另外,『涅槃经』中说:「初发心的菩萨,和毕竟成佛,虽说没有什么差别(同证法身故),但若比较这二心的话,还是初发心比较困难。」『大品经』中也说:「须菩提!有大菩萨从初发心,就坐道场、转*轮,要知道这位大菩萨就是和佛一样。」『法华经』中,也有童女以献珠为证,示现成佛的例子。以上这些经典,都是说明发心住的菩萨,能具足一切佛法。也是『大品经』中最初的「阿字门」;『法华经』中的「为令众生开佛知见」;『涅槃经』中的「见佛性故,住大涅槃」。以上已经简略说明初心菩萨,因修止观证果之相。
次、明后心证果之相:后心所证境界,则不可知!今推教所明,终不离止观二法。所以者何?如『法华经』中,「殷勤称叹,诸佛智慧」,智慧即是观义。此即是约观以明果也。『涅槃经』中,广辨百句解脱,以释大涅槃者,即是约止明果也。
至于后心证果之相,则不可知,只能依圣教量推论得知,最终也不离止观二法。为什么呢?因
为『法华经』中说:「殷勤称叹,诸佛智慧。」这里所指的智慧,就是「观」的意思,这是以「观」来说明证果;而『涅槃经』中,世尊以百句来广辩解脱,解释大涅槃的真义,这是以「止」来说明证果。
故云(大正八~二五六A):「大般涅槃,名常寂定」,定者即是止义。『法华经』中,虽约观智明果,即摄于止,故云(大正九~四四九C):「乃至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涅槃虽约止明果,亦摄于观,故以三德为大涅槃。此二大经,虽复文言,出没不同,莫不皆约「止观二门」辨其究竟,并据「定慧两门」以明极果。行者当知!初、中、后果,皆不可思议。故新翻『金光明经』云(隋宝贵合、合部金光明经˙大正一六~三六二C):
前际如来 不可思议 中际如来 种种庄严 后际如来 常无破坏
如是皆约修止观二心辨果。故『般舟三昧经』中偈云(大正一三~九零九A):
诸佛从心得解脱 心者清净名无垢
五道鲜洁不受色 有解此者成大道
誓愿实行者,须除三障、五盖等,如若不除,虽勤用功,终无所益。
所以说:「大般涅槃,称为常寂定」,这个「定」,就是「止」的意思。『法华经』中,虽以「观」来说明证果,但是这个「观」中,实际上包含「止」在内。如经中说:「乃至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这三句话,都是「止」的意思。另外『涅槃经』中,虽以「止」来说明证果,但是这个「止」中,也包含「观」在内。因此才会以三德为大涅槃(般若德是圆净涅槃;解脱德是方便净涅槃;法身德是性净涅槃)。这两部经,虽说有明显、隐密的不同,但都以「止观二门」辨其究竟,并且根据「定慧二法」来说明证果。(在因为止观,在果为定慧。) 最后,修行人应该知道的是,无论初果(初发心住)、中果(二住至等觉四十位),还是后果(妙觉位),都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新译的『金光明经』中说:「前际如来,不可思议;中际如来,种种庄严;后际如来,常无破坏。」阶位虽然有三,但都是以修止观来说明证果。在『般若三昧经』中的偈颂也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从心得道到解脱;这个心是本自清净,没有垢染的;虽然暂时轮转于五道,但仍是鲜洁、不受污染;有解此心而志于修习止观的人,一定能成就无上的大道。」 发愿修学止观的人,必须先除三障,去五盖。为什么呢?因为烦恼障,会障般若德;业障,会障解脱德;报障,会障法身德;而五盖,更会盖覆我们清净的真心。所以,如果不去除三障、五盖的话,即使我们不断地精勤用功,最后也终究无所获益。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