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观法师:心经开讲(下)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8日
达观法师:心经开讲(下)
第二段 正宗分
心经所阐述的内容,精华就在本论,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
/ 人间观(正报论)
/ 理论---- / 世界观
\ 宇宙观 (依报论)
正宗分 \ 人生观
/ 修养法
\ 实践----
\ 理想境
「人间观」组织表:
舍 利 子 ---------------------------------------------------------------- 听 者 ---- 人格
色不异空 -- 因缘灭故空 \
-- 非有非空中道(现象观)\
空不异色 -- 因缘生故有 /
肉体观 \
色即是空 -- 即 空 \
- 空 假 即 中 道(本体观)/ 教法
空即是色 -- 即 假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精神观 /
「人间观」就是正报,说的就是自己的身心,比如说长相就是一种正报。《三世因果经》说前辈子在佛前献花,这辈子长相会比较漂亮。比如说………也就是说你过去的所作所为,会影响这辈子的身心状况。
虽然序分中说「五蕴皆空」,我们的五蕴本身,并没有一个实质的主体,「受想行识」的根本产生之处是「识」,五蕴都是从「识」展现出来的,其实本「空」,所以叫做「五蕴皆空」。但是如果认为一切都是「空」啦!不用奋斗、不用打拼啦!这又掉入了消极的「顽空」。实际上,我们这一期生命的正报─「身」「心」还是明明白白的在这个现象界里面,佛法并不离世间法,所以这辈子的所作所为,甚至于生生世世的所作所为,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当如实的的面对「身、心」的问题。
舍利子
舍利子是世尊的十大弟子之中,最有智慧的,所以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上的法会中,舍利子请问观自在菩萨道:「若是有人要修般若波罗蜜多,应当用什么方法?」以舍利子的智慧,他才有能力代替众生请法;以舍利子的智慧,当观自在菩萨说法的时候,说主与听者才能够相应!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指的是五蕴的色,就是指外在一切的物质现象。那你心理的一切现象,就叫做「受」、「想」、「行」、「识」。
「空」不是没有,「空」指的是宇宙之间所有的东西,它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所有一切的现象,并非永恒不变的,所以叫做「无常」;既然是无常,就代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主体,所以就叫做「无我」。因为无常、无我,所以我们叫它「空」。在原始佛教的教义中,「无常、苦、无我、空」,这几个概念都在形容「空」这个字,所以「空」,并不能够解释成没有。
「不异」就是不离,不离开的意思。一切所有的物质,它到最后,一定不离开「空」。所有一切物质的现象,它形成叫做「成」。
例如这个桌子已经形成,这个物质的现象形成,我们叫它「色」。但是所有物质现象它一定不会离开「成、住、坏、空」,所以「色不异空」。
如果从「色」谈到「不异空」,古大德注解说,这叫做「缘灭」故「空」。所有的东西,它一定是「因缘生」、「因缘灭」。所有的东西形成,它已经形成叫做「色」;它的因缘已到,它必然消失,叫做「空」,所以叫做「色不异空」,这叫「因缘灭,故空」。
同理可证,同样「空」也不离开「色」,为什么?因为所有的东西,因缘灭之后,并不是说它永远不会再改变,当它因缘已到,它会再改变,这因缘已到就叫「缘生」,所以「因缘生,故有」。所以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空本是一体。
因是因素,是条件,没有因素跟条件,不能具足;缘是因素,是助缘,透过主要因素,再加上一些辅助的因缘,才能够成为它的结果,所以叫「因缘」。如果你真的了解缘生、缘灭,你就开悟了,你就不会那么痛苦。我们今天痛苦,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所以苦。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看到「缘生」─因缘所生,这个「因」就是父精母血,受孕怀胎,这个「缘」就是在母亲的子宫里,受到很好的照顾,健健康康的成长,在适当的时机才把我们生下来,叫做「因缘所生」。有因没有缘不能生,两个要配合,所以叫做「因缘生,故有」。
从这个例子,你看到什么?本来这个现象界中,没有你这一个形象,我们称它「空」。但是透过「因缘」所生,在这个空的现象界中,产生一个小孩就叫做「色」。我们看到「空不异色」,我们会生起欢喜心,所以人家生小孩,我们会说恭喜,会祝贺他这个「缘生」。
不是只有出生才叫做缘生。这个孩子的「因」,是他过去所造的业力,所创造的因,他一出生之后,受父母细心的照顾叫做「缘」;终于进入幼稚园,因缘所生正式去读书,从幼稚园毕业叫「缘灭」;进入国小叫「缘生」,国小毕业叫「缘灭」;接着进入国中、高中、大学、研究所,不断的生灭、生灭、生灭……一直变、一直变、一直变,直到这个人,有一天一定会不见了,所以当这个人不见了的时候,就叫「缘灭」。
想想看这里面有多少矛盾?一个孩子入学,你高兴,毕业你高兴,一个孩子刚出生你高兴,死去你高不高兴?死去跟毕业有什么不同?但一般人的概念不是这样,一般人对于现象的变化,总是赋予很多错综复杂的感情。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人本来四肢健全,有一天发生车祸,从此就过着坐轮椅的生活,这是缘生?还是缘灭?如果从新的角度来看,因为他重新过着坐轮椅的生活,这是「缘生」。
你不要以为「缘生」一定是喜,「缘灭」一定是悲。缘生跟缘灭,对你来讲,都是痛苦的,所以看不清楚事实真相的人,在这因缘的变化之中,不断的在受苦、受折磨 。
如果你真懂「缘生」、「缘灭」的概念,你就懂得什么叫做「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例如说,这件事情,本来不是我的工作,但是我的主管突然叫我做,这叫做「缘生」,你就欣然的接受,认真去做这件事情。你不需要抱怨,也不要在那边推三阻四,你只要努力去做,做完了之后,这件事情自然就缘灭,那缘灭就好。你也不要做完之后,说做这件事情我很辛苦,去抢个功劳、去讨个人情。事情做完了就做完了,叫「缘灭」。
我们对缘生、缘灭,既不记恨,也不抢功,既不欢喜,也不难过,这个就是佛法。事情做完了,就做完了。你要好好去体悟这个问题。所以「缘灭」跟「缘生」,讲的就是现象的变化。也叫做「现象观」。古大德对「现象观」做了一个结论,叫做「非有非空的中道观」。
谈到「非有」、「非空」的概念,再谈「一心三观」。所谓三观是指假观、空观、中观。假观是相,见山是山;空观是体,见山非山;中观是用,见山即山;「一心三观」你若懂,你就一定大彻大悟,这是宝呀!「一心三观」就是说,你应该去观察这三种的真实义:
一、假观─只要是会变化的东西,就叫做「假」。
譬如你的身体的变化,随着年纪,你会从婴儿、少年、青年、壮年、到老年,会由幼稚、而轻壮、到衰老,所以你的身体是假。譬如你的心情,每天从早上一直到晚上,你的心情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不断的在起变化,所以你的心也是假的。事实可以证明,你的身、心皆幻。
同理可证,我们现在讲课的所在─观水芗,这个好山好水的好地方,亦是假,因为这个地方它会变。你现在所看到的,你的身、你的心,还有所处一切的环境,你现在所喜欢的东西,你现在所担心的东西,你现在所痛苦的、快乐的感觉尽是虚幻。
现在,你愿意用这种假观,去观照它是假的吗?它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叫做「假观」。
相就是现象。一切的现象,它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它是幻化的,它是无常的,它并非永恒不变的,天台宗的智者大师,给它一个名词,叫做「假观」。你眼睛看到的东西尽是假,所谓假的意思,不是我不承认它,假的意思是,我不执着它。
例如,你看电影、电视恐怖片,你的心脏不会受影响,你不会受惊吓,叫假观。但一般的人都很愚痴,明明知道戏是假的,却随着剧情哭、随着剧情笑、随着剧情颠颠倒倒…,这不是很傻吗?这些情境都是假的,你都会受它影响,难怪,发生在你周遭的事情,会影响你更深。
同样的道理,你今天对你所做的一切,你的事业,你的家庭,你种种的一切,你有能力以「假观」看待吗?只要你没有能力,这一关你根本修不了,就是说你这一关零分。至于你为什么会受影响?很简单,你把这个「假」认为是「真」,你才会受影响,不然你怎么会受影响!
再举一个例子,某次一位医学院的学生,暑假带头骨标本回去做研究,回到家里,恰巧一个朋友来找他。他朋友说:「唉唷!这个骨头怎么做得那么像,怎么那么可爱,鼻子还塌塌的。」就在那儿把玩着。这学生只回了一句话:「废话,那是真的,当然很像!」。他的朋友当场受到惊吓,回家就生了一场病。
我们人很奇怪,我们既怕活人、又怕死人,既怕神、也怕鬼,什么都怕。如果你有「假观」的概念,你能够时时刻刻去观察你的「身」、「心」、「境」,一切皆是虚幻,你就不会执着、不会受苦。若是你不能,那佛法你没办法懂!
二、空观─空观指的是本体。
现象是从本体的本性展现出来的,一切的现象到最后必回归空性,所以「色」到最后,不离开「空」。所以你应该明白什么是「空观」?「空观」到底怎么应用?
举个例子,你们现在坐在这边上课,你有没有观察到「空」?因为这里有空间,你们才可以坐在这里,如果没有空间,你不可能坐在这里。一样的道理,你们本来坐在那边,事实上你们离开那边,那边还是空空的。
再说,你怎么可以呼吸?因为空,你鼻子空。你为什么可以吃饭?因为嘴巴空。你为什么肚子饿?因为肚子空。你今天有学到东西,哪里空?要不然你怎么有办法学东西?你怎么可以看到我?你之所以看得到我,是因为有空的距离。为什么你的眼睛看得到白板上的字?因为白板空,所以写下去,才浮现字;如果白板不空,怎么浮现字?这房子就是有空,你才能变,假设这房子的空间,都让你占满了,这房子怎么使用?平常我们在玩大风吹,变来变去,变来变去,这就是空的妙用。
这「空观」相当的妙,这空观不是说空,不是没有,这个空观是「空中生妙有」,可以变,它可以展现。任何一样东西只要形成,就一定会有体积,就会占空间,这就不空啦!没有空就不能变,没有空怎么变?所以你的内心要空,你才有办法展现。
空的实体,它的内涵、它的的境界,相当的深奥,它可以包含一切的东西,但是有的东西,并不能就只有这样去包含它。我们讲空的概念,是因为「无常」、「无我」,所以才「空相」,这才是它真实的概念,这个概念,一般人比较不能懂。所以我用你们比较容易懂的概念来跟你形容「空」。
三、中观─色跟空,产生一个「中观」。
佛法里面讲中观,中道,儒家讲中庸。中观的概念叫做「用」,为什么「中观的概念叫做用」呢?
举个例子,你说这个纸杯是假的,不对。为什么?事实上摆在我的眼前,所以你不能否认它。你说这个纸杯是空的,既然是空的,我为什么可以看得到?所以你怎么说都不对,不管你怎样形容它,都不对。
那要怎么讲才对?应该这么讲:这一个纸杯,你看得到的部份叫做色,这叫「假观」。这纸杯之所以能装茶,就是因为有空,它才能装,不然它装不了,所以这叫做「空观」。那这个纸杯要怎么用呢?也就是说,它的现象是「有」,它的本体是「空」,但是你要用中,「用中」的意思就是,不执着「有」,也不执着「空」,空有都不执着。
古大德注解,「非有」「非空」的意思是说,你讲有不对,你讲空也不对。那既然非有非空,你就不要去把它区分说,它一定是空,还是一定是有。凡夫的概念,都是二择一,两个选一个,这是不对的,它是不能拆开的,那既然不能拆,你认为是有还是没有?你勉强替它下个定义说,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你也不能这样讲。说「有」不是真理,说「没有」也不是真理,真理是,我不执着有,我也不执着没有,这叫「中观」,这叫用,用「中」。
举例来说,你要不要洗澡?你不能说,因为身体是假,所以我不需要把它洗干净。你不能说,因为身体是假,每天洗有什么用,今天洗完了,明天还是有垢。你不能说,想洗就洗,不想洗就不洗,这是想跟行,不合你意就不去行,合你意就去行,你已掉入你自己五蕴的惯性。
你应该说,我知道身体是假的,不过我会把它照顾好,有水的因缘,我就洗;没有水的因缘,不是我不洗,而是我随这个因缘而不洗。但是我不洗,我不会感觉不舒服。这叫「中观」,你要这样用「中」。
所以你要对「假观」、「空观」、「中观」的定义,相当的清楚,你才有能力去运用。
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他创三观。如果以禅宗的角度,有三句话可以代表这三种层次:「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这三句话大家也常说,但是真懂的,却少之又少。
「见山是山」- 现在我们后面有一座山,如果你问一个小孩子,问他这是什么?在小孩子的八识田中,有山的记忆,所以他看到,就跟你说,这叫做山。单纯的跟你说,这叫做山,这就是「见山是山」。
你再问那小孩子,这座山永远都是这样吗?这座山上有很多植物,一年四季,这些花草树木,它都在变化、它会有不同,所以这一座山会不会变?这一座山,早上和下午就不一样了,所以你现在看到这座山,你看到的是假相,这叫做「假观」,所以「见山是山」。
「见山不是山」- 很早很早以前,可有这座山?很早很早以前,可有一座喜马拉雅山?没有的。你从甚深的角度来看,从缘生、缘灭的角度来看,之前由空至有,之后会由有至空,所以色空不离,它们这样的因缘互变,所以,以山的本质来说,它是空相。
它的「空相」意思是说,它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主体,也就是说它并没有一个真实永恒不变的东西。从这个角度看,见山,我所看到的山不是山,我所看到的,它只不过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一座现象的山,所以说不是山。但是这样说也不圆满。
「见山又是山」- 最后这个程度就超越了,就突破了。意思就是说,你说它不是山,事实上它就在这儿。你说它是山,事实上它又会再变化,因为沧海可能变成桑田。所以你不应该执着。你不应该去执着这一座山,但是虽然不执着这一座山,还是有山,所以「见山又是山」。
这样子从认为「是」,到认为「不是」,一直到认为「有,我就用它。」,「没有,我就放下。」这就是「一心三观」的内涵。
但是你一定要记住,要懂得,菩萨从来不厌离生死,菩萨也从来不贪恋生死,你要明白这种概念,《心经》你才会懂,不然你一定不懂。
有人说世间很苦,我以后都不要做人了,这就是厌离生死。也有人说,我世间还有很多亲人,我以后死去,一定又要回来找我的亲人。所以你太太以前可能是你的祖母,你的祖母,有可能现在变成你的孩子,为什么呢?因为不舍。
举个例子,有一个祖母,舍不得离开她的宝贝孙子,她要往生之前,念念不忘的就是她那个孙子。所以这个祖母死去之后,就投胎成另外一个女孩子,来嫁给她的孙子,想要好好的照顾他。但是现在她变成另一个女人,跟他结婚之后,她并不知道他就是她念念不忘的人…,这样子的生生死死,这样子的纠缠不清,永远脱离不出轮回。
这世界上有多少人让你罣碍?你累世有多少亲人让你不舍?所以你不愿意离开生死,你贪恋这世界!
至于那厌离生死的,跟不愿意离开生死、贪恋这世界的,两种都不对。凡夫贪生怕死,阿罗汉厌离生死,菩萨「不贪」生死、亦「不舍」生死,《心经》在讲这个!你若明白,后面的经文渐渐都会看懂,所以从这样「一心三观」的角度,你要好好去体会。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讲的是现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讲的是本体,所以说「空」、「假」即「中」道,所以叫做「本体观」。
以现象的本质来看,事实上是有个「有」。以本体的概念来看,这个「有」事实上是「假」。所以论现象,不离开空。同理可证,论本体,亦不离开空。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色空不二」。也就是「色」、「空」不能够分开。为什么不能够分开呢?因为「藉象显空」,藉一个现象来显出这个「空」。
举个例子,这个小木屋盖起来,围起来,就是现象。盖起来,显示出这个空间,叫做「藉象显空」,由空来表现出这个现象。因为有空,你才可以变化,才可以妙用,所以由「空」去变化出很多的现象。
所以佛学的这个关键,你若没有掌握到,不管你怎么看,都看不懂,你会觉得,怎么变来变去?一团雾水。
所以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几个字,就是我们在讲自己的肉体,所以叫做「肉体观」。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前面我们讲过,玄奘大师翻译的《心经》文字简洁、结构严谨,他用很扼要的文字,表达很丰富的内涵。所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意思是讲,接下来 「受、想、行、识」跟「色」的道理都一样。
如果逐句翻译就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以及「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简单的说,就是「五蕴不异空,空不异五蕴」、「五蕴即空,空即五蕴」。
这一段就是在讲,你打坐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好好的观你的「五蕴」?你如果从「色」的角度来观「假观、空观、中观」,这是「肉体观」。你如果从「受、想、行、识」的角度来观「假观、空观、中观」,这是「精神观」。这就是观自在菩萨针对舍利子的疑惑「如何修般若波罗蜜多」所做的初步的解答。
以上所讲的是「人间观」,也就是「正报论」的部分。
接着再讲「宇宙观」,也就是「依报论」。「正报」说的是自己的身心,「依报」说的是自己所处的环境。先讲「世界观」。
「世界观」组织表:
舍利子 -----------------------------------------------听者 --------------------- 人格
是诸法空相 ------------------------------------------体 \
-------诸法空观\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 义 /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五蕴(人体)---- 空 观 教法
无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主观的感观)\
十 二 空 观 ---三科空观/
无色声香味触法 ---六尘(客观的对境)/
/六根 \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六识 ------- 十八界空观
\六尘 /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现在观自在菩萨再向舍利子解释说,「是诸法空相」,在《心经》里,「诸法」指的是「五蕴法」;在整体佛法的解释,诸法就是「心法」跟「色法」。
一般的解释,人生所有的一切都叫「诸法」;诸法的本质是「空相」,也就是诸法的本质,并没有一个不变的主体。「诸法空相」的内涵就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那什么是「世界观」呢?「世」指的是时间,古往今来;「界」是界限,指的是空间,上下左右。「世」跟「界」合起来就是时间跟空间,「世界观」讲的就是「时」「空」的问题。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在中国人的概念里,「不生不灭」就是「天」,「不垢不净」就是「人」,「不增不减」就是「地」,这个「三才」就是中国人的世界观。
以科学的角度来看,叫做三度空间,就是「时间、空间、距离」。
以佛法的角度来看,「天」指的是天时,所以「不生不灭」讲的是时间的问题;「不增不减」讲的是空间的问题;「不垢不净」指的就是一切的万物。
从这三个观点来看,「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指的是菩萨的境界。凡夫的层次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我们先从凡夫的角度来谈,再来谈菩萨的境界。
不生不灭-我们谈到人,常会问,生于何年?死于何时?这就是时间的概念,有生有灭,「因缘生,故有」、「因缘灭,故空」。所以凡夫有生有死,有来有往。这就是时间的观念。
例如什么是「今天」?如果从明天来看,今天叫做昨天。什么是「昨天」?如果按照昨天的角度,昨天就是今天。所以如果你执着一个「今天」这个名词,就会被现象所迷惑。
假设这个名词是固定不能改变的,你当然可以执着,但是明天即将到来,今天这个名词,又被取代,因为它消失了,所以你可以执着有一个「今天」吗?
再举例,你的名字也跟「今天」的概念一模一样。假定拿一个标签贴在你的背后,从此你开始执着背后那个标签,以为别人给你的那个名称、职位、身分、地位…就是你,这样对吗?
佛法的角度完全不一样,佛法讲的是真实义。学佛的人,从简单的先学,首先要破名相,不执着所有的名词,这样老实面对自己,时时提醒自己:一切皆是有生有灭的东西,你在执着什么!?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不生不灭」还有另一层意义,这里面的「生」不是真的生,这里面的「生」是短暂的;这里面的「灭」不是真的灭,这里面的「灭」亦是短暂的。「不」的意思,是说这不是真正的生,亦不是真正的灭。
例如说观水芗现在盖好了,你以为它真正的「生」吗?观水芗它现在是盖好了,可是它不可能一百年以后仍然是这样子,所以说它不是真正的生,因为它随时会再改变。
「灭」的意思就是,它随时会再改变。等到它改变完了的时候,它永远就是那个样子吗?也不对。它也会随着时空的变化,再度再改变,那样子不断的生灭、生灭、生灭…。
唯有菩萨的智慧才能看出,这一个「生」跟「灭」,根本不是真的生,也不是真的灭,所以说它「不生不灭」,这是它的内涵。
再从自然界的角度来看,一棵树,它会落叶,但它会再长新叶;新叶变老,它会再掉下来。我们不能说,它是生或是灭,在生灭上打转没有意义,因为我们只看到短暂的现象,而没办法看透永恒的真理。
如何从现象的角度去破除「不生不灭」跟「有生有灭」?如果能从现象的角度去破除,那时间的概念就能破除。老禅师能入定,就是破了时间的概念,所以他的一弹指间,可能就是一般人很长久的时间。
我们平常生活在时间的概念当中,有时间的概念,就有数字的观念,所以当你在观呼吸时,数息数到最后,你要放掉数字。若是还停留在数字上,你永远没办法突破。
这是一种以「生」、「灭」的角度来看待「时间」的问题。
不垢不净-以佛法的角度来看,万物的真相是「不垢」「不净」。但是我们经常按照个人的喜好,个人的经验,以「垢」跟「净」来看待万物。
例如,这地上有尘沙,我们说它骯脏,需要加以清扫。沙是骯脏的吗?如果你到河边把沙捧起来,可能会说,这一堆沙好脏,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说,这里有一堆沙,沙里头有一些草枝、卫生纸…等等的东西,这些卫生纸跟草枝混在沙中,才觉得这一堆沙好脏。
其实沙并不脏,只因为它加上这些杂质,让我们觉得这一堆沙子很脏。如果把这些杂质都拣掉,我们会说这一堆沙子好干净。
当我们讲这一堆沙很脏,跟我们讲这堆沙很干净时,其实这堆沙并没有改变,它的本质没有变,但是,我们的概念变了,不是沙怎么样,而是我们赋予它「垢」,它「净」的概念,这都不是真相。
同样的道理,我们看到这桌子上有尘沙,所以我们说桌子脏。其实不是桌子脏。因为沙本身不能讲它脏,而且桌子本身也不可能脏,只是我们把这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变成它脏。
再举个例子,白色跟黑色,哪一个比较干净?其实它只是白色跟黑色,我们不能说哪个比较干净。如果这两个颜色不小心混在一起,它是干净或是脏?白衣服沾到墨水,这衣服叫做脏吗?现在有一种衣服,看起来破破烂烂,一点一点的,你看它是脏还是干净?或有一种白底黑条的衣服,你会说它脏吗?你会说好看。
再说,我们认为粪便最脏,认为身体最干净,那粪便从哪里来?从我们认为最干净的地方而来。所以我们的身体比粪便干净吗?以凡夫的角度来看,人类认为粪便最脏,但苍蝇认为它是美食,它就像长荣桂冠下午茶的蛋糕,我们的尿尿它当成是红茶,降暑退火。
如果你说,人不可以跟苍蝇比;那人跟人比好了,大人说大便很脏,幼儿却偏偏拿来吃,那幼儿不是人吗?你的概念跟幼儿不一样。大人的脑袋太复杂,所以看不到真实性的东西。
从小到大,我们的概念大都有问题,我们的看法其实很没有道理,只是我们不知道,我们都按照自己的角度去看东西。
唯有透过观察,才能明白道理,才能够看清楚真相,这样人生所有的困境都难不倒你。有的人他不懂得观察,也不懂得探讨的方法,他只能看到粗糙的问题。例如,待会儿下课踩到铁钉,他马上会去探讨该如何处理。但是心中有结,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心结!
三受当中,如果我们的「不苦不乐受」最明显,就表示我们根本没有感觉,没有觉知内在的感受,所以要培养观察的能力,观察「身」、「心」、「境」,观察静态的跟动态的,所有的一切都应该保持觉知,这样才能够从小悟、到中悟、到大彻大悟。
所以我们要培养觉知的能力,清清楚楚的观察万物的真相,是「垢」是「净」?还是「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不增」「不减」说的是空间的现象。记得小时候的天气比较凉,夏天没有这么热,冬天还很冷。现在除了臭氧层的问题之外,到处高楼大厦林立,遮蔽物多,温度普遍升高。
以一般人的角度来看,土地上增加了一栋大楼,增加了一个观水芗游乐区,叫做增加。那这里以前是一个平原,现在被挖个水池,叫做减少。以空间的角度来看,它「有增」、「有减」。但是如果好好注意看,其实是「不增」、「不减」。
为什么不增不减?举个例子,现在台湾的房子盖了很多,跟三十年前台湾的现象当然不一样,但是三十年前地球的重量跟现在地球的重量并没有变。房子这儿挖一个洞,那儿补起来,这儿推土机推掉,那儿补起来,它的质量并没有改变。
例如造小木屋的木材来自树木,砍掉树木,表面上森林的树木减少了,但却增加了一栋小木屋。所以,以整体来观,它确实没有增跟减,但是我们常为了增跟减,而产生莫大的感慨。
我们看到,所有现象的变化,都会感叹说人事已非,沧海桑田,尤其诗人多愁善感,常常借题发挥,借现象发挥,触景生情,其实他并没有看到真相。
如果我们随着现象界的变化,随着人、事的变迁,而不断的有一些错综复杂的想法,这些现象你怎么讲都不可能讲清楚。所以有智慧的人,当从「不增」、「不减」的角度,来看待空间的问题。
如果以我们个人的角度来谈「不增」「不减」,我们「迷」的时候,佛性并没有减少,我们「悟」的时候,佛性亦没有增加,这叫「不增、不减」。用这种角度,才可以看到真实相。
一个明白真理的人,他能够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去体悟到「诸法」「空相」。他从看到「有生有灭」,然后去悟到「不生」、「不灭」;从对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产生「垢」、「净」的分别,然后去了解到它「不垢」、「不净」的道理;当他对空间的一切变化做如实的观察,并且内心不产生排斥、不产生贪恋,他本身亦能「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先谈「有」跟「无」这两个概念。以一般人的概念来说,「有」跟「无」是相对的。但是学佛不要掉入相对的概念中。「无」应当是「有」的突破。
例如,当一个人初学武功,他是有招有式,有模有样;但是当他的功夫到一定的程度,他是无招胜有招。所以无招是有招的突破,而不是跟有招对立。 再比如,一条路,前面一段有铺柏油,后面一段尚未铺柏油,那么它还是同一条路,而不是两条路,只是前面铺的跟后面的不一样。
一样的道理,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就是要不断的突破,要一直往前超越,所以叫做「波罗蜜多」。
前面谈到,「色」、「受」、「五蕴」,都是「有」的概念,是凡夫的概念。「空」是二乘人的概念,是声闻、缘觉、阿罗汉的概念,但不管是凡夫还是二乘人都不能解脱。
因为凡夫贪恋、贪爱、贪生、怕死,既然贪生,就必然再出生,所以生生世世六道轮回,永无出期。
另外有一种人,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强烈的厌离心,他一直想离开三界,想出离三界,所以他专心修行,除了修行,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管,只要做个自了汉。但是这样的人,因为他还有一个喜欢跟不喜欢的概念,所以还是不究竟。
至于二乘人,即小乘人,他明白一切是空,所以他不怕死,也不贪生,他是厌离生。但是二乘人的空是「偏空」;凡夫是「顽空」;菩萨才是「究竟空」。
什么是凡夫的「顽空」?顽空就是不清不楚,或是脑袋放空、发呆。如果你只是坐在那儿,什么都不想,那是在修木头,而不是修佛祖。坐在那儿,是要不断的精进的,是要不断的锻链你的内在的,是要不断的练习的。
什么是二乘人的「偏空」?二乘人他执着空,因为他了解一切现象不是真实的,所以对一切功名利禄都不执着,只是一心来修行,叫做「偏空」。
什么是菩萨的「究竟空」?「究竟空」就是圆满,祂彻彻底底的了解「空」的真实义。
《大般若经》说,「空」的意思是不执着。我明白「诸法空相」,所以我不执着;而且我亦不执着那个不执着的心,才叫做究竟。若我不执着诸法,但我却执着那一个不执着,那亦是执着,那没有究竟。
人生虽然是短暂,但每一个时间,每一个因缘,你都会跟无数的众生在一起,因为众生不明白这种概念,所以你要变成众生的模样,跟众生在一起,然后随类教化,所以你不离开众生,不舍弃众生,也不贪恋众生,所以这样的「空」的意思就很妙,所以它能「空中生妙有」。
这不是「有」跟「没有」的问题,「有」跟「没有」,在于「因缘」的生灭,因缘生就有,因缘灭就没有,因为「生」跟「灭」才产生「空」跟「有」,明白这种概念,才能在「空」跟「有」当中,而不执着「两边」。
所以菩萨度众生,心并没有执着众生,以这样的角度来修,我们在打坐时,不执着打坐,若执着在打坐,那个坐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从这里开始,一直去体悟、去突破,那个感觉就会全然不同。
「十二处空观」是谈「色法」,「十八界空观」谈「心法」,「色法」跟「心法」是五蕴的展开。换句话说,「五蕴空观」是「色法」跟「心法」同时谈,这个「空中」就是一种空相,以「空观」的角度来看,并没有一个五蕴,所以它说无「色」「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眼耳鼻舌身意」指的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指的是六尘,合称十二入或十二处。「入」的意思,就是能够接受外面的状况进入;说十二处呢,「处」的意思,就是能够依托的地方。简言之,根尘是一种「色法」,识是「心法」。
「眼耳鼻舌身意」是我们的感官系统,六根所接触到的外面的六尘叫「色声香味触法」。例如说,你的视神经系统包括你的眼睛,和外在现象界的形形色色起了作用,就生起「色相」,你就可以看到各种现象。
一样的道理,耳神经系统包括你的耳朵,和声音起了作用,就生起「声相」,你就可以听到外在的各种声音。同样的,鼻子可以闻到味道、舌头可以尝到滋味、身体有冷暖痛痒等触觉,意能分辨境界的顺逆苦乐、东西的好坏…等等。
另外,意可以归纳在色法,亦可以归纳在心法,意若归纳在色法,那就是指你大脑的整个神经系统;意若归纳在心法,那就是「根」接触「尘」产生反应,亦叫做「识」。代表眼睛有眼睛的特别作用跟功能,耳朵有耳朵的特别作用跟功能,依此类推,这个部份我们叫它「心法」。
「五蕴」是「色法」跟「心法」同时谈,这个「空中」就是一种空相,以「空观」的角度来看,并没有一个五蕴,所以它说无「色」「受」「想」「行」「识」。
上根器的人,到这里他就懂了;但是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不懂,所以观自在菩萨慈悲,祂不厌其烦的再以六根对六尘说「十二处空观」。分析的结果,就是「真空」里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界」就是界限,界代表区隔的作用。「六根」、「六尘」、「六识」都是「法」,也可以称做「界」。我们把「六根」和「六尘」合起来叫「十二处」或「十二入」,如果再把「六识」加起来就叫「十八界」。
什么是「识」?识就是「神识」,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凡夫、菩萨同样是这个心,差别在于,心清净了是菩萨,心迷惑了就是凡夫。
因为我们的心迷,所以当六根对了六尘,就生出种种的分别心来,这个「分别心」叫做「识」。观自在菩萨说「十二处空观」,就是说「真空」里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进而分析连「十八界」都是「空」的,这十八界就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的「六根」,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的「六尘」,以及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的「六识」。
换句话说,由「五蕴空观」、「十二处空观」到「十八界空观」说的都是「究竟空」。
观自在菩萨苦口婆心的层层分析「世界观」,告诉舍利子,也告诉众生「诸法」「空相」,从「眼界」到「意识界」皆是虚幻。
那我们在生活中如何修行呢?通常我们的「眼根」和「耳根」最利,接触到人事时地物,最容易产生「意识」,随即掉入意识形态,所以大家都是用意识在过人生。
所以我们先学习用眼睛,观察人、事、时、地、物,在日常生活应用之中来修行:
首先要觉察,「人」与「人」的关系,要「靠而不靠」,要适可而止,彼此太亲密会滋生怨恨,太疏远变成莫不关心,「若即若离」才是中道。所以如何拿捏这种亲疏的距离要靠智慧。对任何人不产生喜欢或讨厌的偏见,因为如果掉入任何的概念,都会干扰到我们的内心,让内心不清净,徒增困扰与烦恼。
例如我们碰到人,要不要跟他聊天?如果对方跟我们微笑,就代表他有善意,当因缘产生了,就顺着那个因缘,他愿意跟我们讲话,我们就跟他讲,当讲则讲,不当讲则不讲。所以要随顺因缘、随机应变,学佛的人是懂得变通的 。
所以在任何团体中,我一视同仁,平等看待所有的人。若是用现代比较简单的讲法,就是每个人都有他可取之处,每个人都有他的个性,每个人都有他的特色,每个人都有他的喜好…,我尊重每个人的个别差异,彼此互相包容,这样子看待每个人,就能够心平气和,这叫「平等观」。
谈到「事」呢,有的人做事拖拖拉拉,有的人做事急如星火,其实只要知道对方的个性及处事模式,多给别人一些空间跟时间,多给别人一些弹性,每个人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不就能相安无事吗?
当我们有责任去教导别人、督促别人时,要善用我们的智慧去「因材施教」。例如,遇到做事效率差的人,我们要去观察他的问题出在哪里,适时协助他、推他一把,这样他就能突破瓶颈、提高效率。
如果遇到急躁盲动的人,要先把他的情绪稳定下来,要他多思考,要他先提出周详的计划,再按部就班实施,这样子事情分出轻重缓急,就能万无一失。
如果我们总是看别人不顺眼,就是否认别人,就是不相信别人,只相信自己,那只好什么事都自己做了,这样的人是没有智慧的。有智慧的人当能「知人善任」,这样才能共同成长、互相成就。
最重要的是要观察自己:我准备好了吗?我的能力是否充分?事情来时我是否能够承担?我愿意承担吗?我乐意付出吗?我能无所求的奉献吗?学佛不就是要学自利利他吗?─当你准备好了,你愿意承担时,当能「事半功倍」、「举重若轻」。
所以,学佛的人在待「人」处「事」上,应当是最圆融、最有成就的。
至于「时」呢,我们应该「学而时习之」,应该觉得「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应该把握当下,应该分分秒秒不空过。我们不要分别说,我现在上班,或是下班,我现在应该休息,怎么叫我去出公差?时间的概念,会让我们产生对待的想法,这种对待的想法,会让我们产生不满。
若我们一天到晚被「时间」的概念所绑,那一定是匆匆忙忙来上班,然后一心期待赶快下班,这期间焦虑、急躁,或是拖延、怠惰,使我们不能乐在工作,自然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现代人的文明病很多是因工作压力来的。
例如,有的人不愿意加班,有人说这工作不是我的,所以你不要叫我做;如果你叫我做,要给我加薪。这样爱计较的人,短视近利,实际上是在断送自己的前程。我们最好把心里那一个闹钟给拿掉,把「时」的概念丢掉。全心投入去做该做的事情,也许我们花费数倍的时间在工作上,但是只要有这股傻劲儿,任劳任怨去做,所有的干部、总经理,不都是从基层升上来的吗?「功不唐捐」─如是因、如是果,这不就是因果吗!
什么是「地」,地就是一切的环境。首先问自己,为了这个共同生存的环境,我能做什么?人性的自私、自利、贪婪、怠惰、推诿…这时候就暴露无疑了。所以生活中落实环境保护的工作是最基本的责任。
实际上环境不是问题,心境才是问题。大环境当中,我们能做的,当尽力。但是太多的问题我们无能为力,例如政治、经济、社会、治安、教育…各方面的问题是「孤臣无力可回天」,是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的,这时候我们的心境要不受影响,只要做我们该做的事,其余的一切随顺因缘、创造因缘、等待因缘。
一切的东西、财物,都叫做「物」。一般人看到物,就会起贪的概念。例如食物、美色、豪宅、金钱…,这些东西不是不好,它们如果是日常生活所需,也要有适当的满足,但是要恰到好处,最重要的是不要起非份之想。这又牵涉到心境的问题,不为物欲所迁、知足才能常乐。
眼睛所看的人、事、时、地、物,已经是形形色色,其余的「五根」所攀缘的更是错综复杂,好像织成了一面绵绵密密的网,覆盖住了光明,让我们见不到真心。
修行人唯有从自己的内在彻彻底底的去「转识成智」,要不然智慧是生不起来的。所谓「舍识用根」,并不是把识丢掉,迷的时候我们说它叫做「识」,悟的时候我们说它叫做「智」,它们两个其实就是同样一个东西,从这种概念中去突破,这叫做舍识用根。
「转识成智」的意思,迷时说八识,悟时说四智,叫转识成智。所以透过这十八界,就知道所有的东西它都要因缘具足,也就是「六根」、「六尘」、「六识」条件要具足,它才能产生,因缘条件不能具足,它就不能产生,所以我们说它「空」。
谈到这里,我们应该怎么修行呢?原则上「自知者明」,如果我们程度没那么高,可以用「根、尘、识、智」,这四个角度修。我们可以慢慢去观察,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够真正有那个意境,这叫修行。
因为我们身上的包袱太多,身上累劫的习气太多,错误的知见太多,所以要一身抖落谈何容易!所以我们要老实,慢慢来,一步一脚印,一定会走到,所以先明白这样的理论跟概念。
以上说的是「宇宙观」中的「世界观」。再来讲「宇宙观」中的「人生观」。
/ 人间观(正报论)
/ 理论 --- / 世界观
\ 宇宙观(依报论)---
正宗分--- \ 人生观
/ 修养法
\ 实践 ---
\ 理想境
「人生观」组织表
无 无 明 -------- 流转(凡夫迷界)观 \
亦无无明尽\ / --- 缘觉
十二因缘空观 \
乃至无老死 / \
亦无老死尽 -------- 还灭(圣者悟界)观 /
无 苦 集 -------------流转(现实世界)观 \
--- 声闻四谛空观 ---- 三乘教法
灭 道 -------------还灭(理想世界)观 /
无 智 ------------ 修 道 \
--- 菩萨六度空观 /
亦 无 得 ------------ 证 果 /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人生观」就是在讲人的一生,我们常说人到底是怎么来的?孔子讲「未知生、焉知死」,所以这部份孔子没讲。
以《心经》的角度来说,「缘觉」是指因为明白「十二因缘」的道理,而开悟的人。这「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经文因为文字简洁,所以用「乃至」表示由「无明」一直到「老死」,这个过程,缘觉是如何修「观」的呢?例如「无明」是「假观」,「无无明」是「空观」,「亦」是「中观」。所以修「十二因缘」要「一心三观」。
完整的内容应该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行,亦无行尽;无识,亦无识尽;无名色,亦无名色尽;无六入,亦无六入尽;无触,亦无触尽;无受,亦无受尽;无爱,亦无爱尽;无取,亦无取尽;无有,亦无有尽;无生,亦无生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我们都知道,世尊在青年时代,因观察到人生有生、老、病、死的烦恼而出家修道。祂在菩提树下证悟「缘起法」,明白有情众生的流转生死「不从天生,不从自生,非无缘生,从因缘生。」
「从因缘生」,除了指有情众生的「生老病死」之外,也包括器世间的「生住异灭」、「成住坏空」,这就是佛陀的「宇宙论」,涵盖了「人生观」和「世界观」。
总之,有情众生的生死流转是没有主宰,没有不变的实我,只不过是由于迷惑、造作、苦果的辗转相续而已。这其中前因后果的相续,就是「十二因缘法」。也就是说,由于这十二法互相凭藉而生起,以致生生死死、永无终期。
世尊证悟的「十二因缘法」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先讲「无明」。
无明─「无明」就是没有光明、没有智慧,「无明」就是你自己错误的知见、错误的思想;无明就像乌云,智慧就像太阳,乌云遮蔽太阳,让你没有智慧,这就是凡夫。
因为凡夫无明、迷惑,因为错误的思想、见解,所以不了解自己的身、心,也不了解环境的变化,终日生活在烦恼、不安之中。凡夫由于无明的覆蔽,而产生错误的行为,在佛教里面叫做「业」,业就是「行为」。所以说「无明缘行」,「无明」是「行」的缘起。
行─「行」是行为,是造作,是身、口、意三者活动的总和。这种活动经验的累积,就是所谓的「业力」。业力又分善业、恶业、不善不恶业。
觉悟的人,他造的业叫净业,净业的意思,是不思善亦不思恶,唯有实践佛陀指示的「正道」而身、口、意三业清净的人,才没有善、恶的概念,没有苦、乐的概念,才能够离苦得乐。至于一般人,起心动念莫不是在造业。「行」又是「识」的缘起,所以说「行缘识」。
识─「识」是业力寄托的所在,也是轮回的主体。在小乘佛法中称「六识身」,在大乘佛法中发展为「第八识─阿赖耶识」。
实际上,我们的想法必然产生一个行为,我们这一辈子所做的一切,也都记录在「识」里,就像输入电脑的资料一样,都被储存在「生命的黑盒子」当中。
有这样的概念,就不会让一个人胡作非为,这样的概念,让我们觉得,人生奋斗是有意义的,做善事是有意义的,学习是有意义的…。苏东坡曾说「书到今生读已迟」,所以这辈子我们不只要读,还要多读,以做为来生的资粮。
事实上,我们的「识」,它时时都会呈现,我们讲灵感,灵感不是无中生有的,它早就在我们的记忆体里面了,直到因缘具足,它,啪!一下子就产生。所以有很多的东西,它一直在「酝酿」,只是我们不知道,就像火山未爆发之前,地底下本来就有滚烫的岩浆一样。
再说这个「生命的黑盒子」神奇莫测,它又不同于「灵魂」学说。佛教否认灵魂学说。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的灵魂学说的理论是,人死了之后,灵魂再投胎转世,换句话说,人的身体有生有灭,而人的灵魂不生不灭,这就是「常见」。
如果我们的灵魂是不生不灭的,那不管我们的灵魂投胎到哪里,我们的各项能力及心智状态是不是都应该不变才对?如果我们投胎做狗,也会读心经、学佛法吗?所以「灵魂不生不灭」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所以透过这一些概念,来明白「无明」、「行」跟「识」的关系。
这个「识」,它通「过去」跟「现在」,所有的「生命」都因为这个「识」才投胎,所以有的经文说,「无明」和「行」是过去世的惑业,是招感现世「识、名色、六入、触、受」的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世的果,这种说法是「三世两重因果」的第一重因果。
有的经文说,「无明」、「行」、「识」,这三者是过去世的惑业,是招感现世的因。这两种归纳都对,就看把「识」摆在哪一个定位。
所以,因为过去所造的「识」,因为这个「识」再来投胎,所以如果我们有贪生怕死的概念藏在这个「识」里面,就必定再来「生」,只是不晓得生在六道当中的哪一道而已。但是真的不知道吗?哪有不知道的!因为不管造什么「因」,就必然承受什么「果」。
例如,你这一辈子,能遵守佛家的五戒,也就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下辈子一定做人。你只要有贪心、瞋恨心、愚痴心、傲慢心、嫉妒心、怀疑心,必堕入三恶道。所以,来生你要去哪里?你自己可以未卜先知。
但是,因为来生的业报我们现在看不到,所以有人不相信因果。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譬如我现在骂你,你马上就生气,这不是现在就受报吗?我现在骂你,你给我难看的脸色,这也是现世报啊!假定美食当前,你就拼命吃,也许今天没事,明天你就消化不良、拉肚子了,这不就是来世报吗?所以不管是现世报或来世报,总是「不是不报,时机未到」而已。只要因缘具足了,必然会产生结果。
总之,有情众生因为「无明」而造作「业力」,而「业力」寄托在「识」当中,这「生命的黑盒子」是轮回的主体,称做「业识」,业识受业力的牵引而纳识投胎、招感根身,所以说「业识」是「名色」之缘,即「识缘名色」。
名色─我们从过去、现在,一直到未来,因为跟父母亲有因缘的关系,所以「父精母血」,再加上你的这个「识」,这样来投胎,形成「名色」。
这个「名」就是「受、想、行、识」四蕴,也可以说是「心」;这个「色」就是身体。那为什么要叫做「名」,而不叫做「心」呢?因为,这时候的「心」,刚开始并不能产生多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心智跟身体,并没有完全的成熟,所以叫做「名色」。「名色」又是「六入」之缘。
六入─「六入」就是前面所讲的「六根」。我们人的认知与判断,有赖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与意根来完成,所以名色与六根,必须同时和合才能发生作用,有了名色,六根就渐渐的生完全。
简单的讲,就是一个生命在胚胎中,渐渐长大,经过十个月怀胎的过程,身体已经全部形成,完成「六入」。胎儿长成完整的个体之后,接着就出生了。「六入」是「触」之缘。
触─「触」是认识作用的开始。「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根」、「境」相对而生「识」,「根」、「境」、「识」三者和合就是「触」。所以「触」是由感觉、认知的过程而生起。
例如,婴儿出生时,因为离开母体,接触到外面的冷空气,会感觉到不舒服,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挤压造成痛苦,所以婴儿出生都会嚎啕大哭。
由于「触」而生起苦、乐、舍、忧、喜的「受」,所以说「受」以「触」为缘。
受─「受」是指身心的感受。六根接触了六尘,就产生了「受」。三受是指「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小孩子刚一出生,产生了「触」。接着慢慢的形成一些更复杂的情绪。比如说,刚开始他只有饥饿,或是尿尿不舒服的感受,渐渐的,他学习到愈来愈多的情绪。
感受是主观的判断,所以是感情的、非理智的。由「受」生起的「爱」、「取」本来就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
爱-「十二因缘」中所说的「爱」不是佛家的慈悲,也不是基督教的博爱,而是由错误观念所衍生的贪爱、渴爱。当人长大之后,会有他个人的嗜好、偏向,会有他喜欢的人事时地物,他会去接近、去追求他喜欢的东西,这些都叫做「爱」。
在佛法里面,不喜欢用「爱」字,因为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不管是「贪爱」或是「欲爱」,都是一种染,这种爱是有选择性的。
爱的反面就是瞋,就是恨,所以「爱」里面,藏了一个「恨」字,在「喜欢」当中藏了一个「不喜欢」,所以我们最爱我们的亲人,反而被我们最爱的人,伤得最深。
我们都知道「恨铁不成钢」这句话,「恨铁不成钢」恨的是谁?恨的当然是你所爱的人。父母亲恨自己的小孩子不成材,老师也恨自己的学生不用功,那既然是爱,为什么还有恨呢?所以这种爱,在西方的心理学理论中叫做「有条件的爱」。当所爱的对象不能够符合你设定的条件,反而产生转移的一种心态。
所以,佛法是一种很深奥的心理学,它不但能够谈到你内心真正的动机,真正的起心动念,还可以洞察你这一种情绪的转换,所以能看清楚世俗的爱是负面的、是自私的、是占有的。
例如,你爱你的爱人,但是如果全天下的人,都来爱你的爱人,你受得了吗?所以爱是自私的。
例如同学当中,你跟某个人比较要好,你对他的感觉就会比较强烈,你会特别去注意、去观察他的一举一动,这就代表说你的担心、罣碍比较多,所以爱是负面的。
所以学佛的人,要去明白什么才是真实的爱,如何将小爱转变成大爱,将爱转成慈悲,而变成彻彻底底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取─「取」以「爱」为缘,就是由「爱」而生起追求、执着、选择和舍弃。 世人所追求、执着、贪爱的无非是财富、权势、地位、名誉、尊严…,这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形而上的、形而下的各各层面,无所不爱、无所不取。至于憎恨、讨厌的又避之唯恐不及。
例如等一下分配房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就是有人会抢着跑第一,因为要去占位子,他要去占自己最爱的位子,所以「爱」必然就会产生「取」,想占为己有。
这种「爱」与「取」的心态,是所有的痛苦、所有的贪瞋痴的来源,所以我们会不断的掉入「取、舍、得、失」当中,而且这一辈子永远跳脱不出来。
一个明白道理的人,他知道他取多少,他必然要割舍多少。但并不是说不能爱,假设爱是一种需求,我们在取时,就要适可而止,「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所以有智慧的人,他只取需要,他取的刚刚好,这个刚刚好,就是佛所讲的「中道」。
在「金刚经」当中,世尊示现凡夫相,穿衣、吃饭一如常人,只是,祂只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明白基本需求的人,才能知足常乐,才能安身立命,这才是如实的生活。
什么叫做如实的生活,我知道我要用多少,我知道我要吃多少,我知道我要花多少,全都清清楚楚。所以说爬山时,行李带越大包的,负担越重。同样的,来观水芗两天,看看大家的行李,就知道大家的包袱有多重!
所以有智慧的人,他知道什么东西要舍,他知道什么东西要取,他在取舍当中保持一种「中道」,不贪也不舍,所以能够达到「不取不舍」的境界。
有─因为「取」所以「有」,「有」是「存在」的意思。「存在」的又是什么?这种对人生和物欲热烈的追求,产生爱、憎、取、舍的行为就形成了业力,也叫做「业有」。「业有」是前生思想、行为的总和。因为「有」这个前生思想、行为的总和,所以有「生」,「有」是「生」之缘。
「有」跟「识」,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个字就是说,现在这一辈子,所做的一切的结果,形成一个「有」,所以这一个「有」,其实就是「识」,所以这个「有」继续来投胎,叫「生」。
「爱」、「取」、「有」是现在世的惑业,为招感未来世苦果的「因」,未来世的「生」跟「老死」是「爱」、「取」、「有」所招感的「果」,这是「三世两重因果」的第二重因果。
生─「生」是一生的开始。世尊在菩提树下证悟「缘起法」,明白有情众生的流转生死「不从天生,不从自生,非无缘生,从因缘生。」「生」的因缘虽然不一,但主要的条件是「有」。
换句话说,我们所做的一切行为,产生一股业力,形成一股力量,就叫做「有」。这个「有」当中,又会造成我们未来世的投胎,「有」是说,我们现在做,终于有了一个东西,因为有,它必然会再投胎,所以就有了这一期「生命」的开始,这一期的「生命」又不一定是在六道中的哪一道受生。
有「生」必有「老死」。「生」又是「老死」的缘起。
老死─「老死」是一生的终结,人的「老」是发白面皱、头垂背驼、心色衰变。但「生命」不一定会走到「老」的阶段,也许还没老就死了,所以「老」附在「死」这一项。「死」是各类的众生,由于时光迁移,身坏寿尽,暖离色身,生命消逝,这就是「死」。
生命的流转以「无明」始,以「老死」终。「老死」只是一期生命的终止,并不是生命永久的结束。「老死」是另一段新生命的开始。
《心地观经》说「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就是形容生命流转的情形。这就是世尊证悟的「缘起法」。
这样从「无明」看到「老死」,当知凡事就是因为「无明」作祟,才产生所有的生死轮回。当我们明白了「十二因缘」都是从「无明」生出来的,当从「根本无明」起观:一个人的真性本是灵妙清明,像佛一样,只因一念妄动,迷惑了本性,把原来灵明的智慧遮盖住了。譬如一面明镜,被尘垢遮住光明;譬如一轮明月,被乌云遮蔽了清辉。所以「无明」本是空幻,这锁链的基础是空幻,所有的一切皆是虚幻不实,只是依附「因缘」而起,所以要以「假观」观「无明」,以「空观」观「无无明」,这样才是「中观」。
所以观「十二因缘」,从「无明」观到「老死」,观到透彻,观到觉悟,就是「缘觉」。但是,观自在菩萨看见缘觉执着了「十二因缘」法,认为「法」的确是有的,不晓得原来是空的,所以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使「缘觉」明白连这「十二因缘」法也是空的,这样可以破缘觉的「法我执」。
学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破无明」,用智慧「破无明」。什么叫做「破无明」?简单的讲,当你烦恼没有了,当你的智慧产生了,无明就会尽除,就像一个黑暗的房间,当电灯一打开,黑暗自然就消失,「一灯能破千年暗」,那个电灯就是智慧。
所以说佛不能度众,唯有自己才能度自己。我们应该时时刻刻观「十二因缘」,应该时时刻刻好好修行,我们的智慧才有可能慢慢生起,我们才有可能看清楚更多的东西,越看清一层,我们的智慧就越展开一层,一直看,一直看,看到最后,全部看穿,看穿一切的道理。
以上是「缘觉的十二因缘空观」。「无苦集灭道」是「声闻的四谛空观」。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是四圣谛。「谛」是「真谛」,就是「真实的道理」。世尊在菩提树下证道后,于鹿野苑初转法轮,度化五比丘,当时就是说「四圣谛」法。
为么世尊不说祂证悟的「缘起法」呢?因为「缘起法」是「甚深最甚深,微细最微细,难通达极难通达。」这种妙理,不是小根器或是未生起信心的人所能理解,所以世尊权巧方便,换一个方式而说「四圣谛」。
事实上,「四圣谛」是把十二因缘,归纳成四类,就是「苦、集、灭、道」,也就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苦」跟「集」是世间法,「灭」跟「道」是出世间法。
「声闻」就是听闻「四圣谛」而觉悟的人,「声闻」跟「缘觉」,这两种人叫做二乘人,也叫做小乘人。
世尊住世时代,游行教化四十五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解说「四圣谛」,可以说「四圣谛」是世尊住世时代教化众生的中心思想。
苦─
「四圣谛」的第一圣谛是「苦」,苦是痛苦、烦恼、不安,也有缺陷、无常、不实的含义。这是世尊观察人生的真相,发觉人生充满了苦恼和缺陷,「苦果」是一种事实,世尊只是如实的把它说出来,既不悲观也不乐观,而只是实观。
世尊并不否认人生有乐,例如世俗的天伦之乐或五欲之乐,但是这种乐并不是常久不变的,一切的乐中,都含有苦的成分。因为以「缘起法」来说,乐也是「因缘」所生,既是因缘所生,就会有变化、有生灭,乐过了,苦就跟着来,「乐极生悲」不就是最好的写照!
至于苦呢,我们也常安慰别人,或是自我安慰说「苦尽甘来」,实际上,苦完了之后,有可能是甘,但是甘过了之后,有可能再苦,因为不论甘或是苦都是无常的变化,所以没有究竟,不可能苦尽甘来。
人生是痛苦的,这是事实,并不是悲观或厌世。因为苦有逼迫性,例如说,我们站久了腿会酸,是苦;坐久了之后会累,这也是苦;累了却没办法睡,更苦。
再说,我们现在吃饱了,过几个钟头还会再饿;饿了,没有继续吃也会苦。身体沐浴完了,还会再生垢,生垢了还要不断再洗…。
我们观察生命的过程中,苦的事实大致可分为八类,就是常说的「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这就是人生苦的事实。那人生的苦是怎么来的呢?「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因为有了种种烦恼、恶业的因,才会结成种种苦的果,这是现在的因果。
集―
「集」是「聚集」的意思,聚集种种的烦恼、造成种种迷惑的行为,所以是「苦」的因。
前面谈过,人生的苦是生命的实相,那为什么会让我们造成苦呢?如果以「十二因缘」的角度来看,苦的最主要原因是从无明来,因为无明而造成心中有贪、爱、欲,「爱与欲相应,心恒染着。」我们内在的贪爱会触动我们去做、去取、去造业,也就是如果我们贪欲越多,要付出的代价就越高,所以整个的过程都是苦。
世间人所贪、所爱、所欲的不外是财、色、名、食、睡,不外是色、声、香、味、触、法,这些东西,在我们还没得到之前会苦,在得到的那一剎那是乐,但是那一剎那随时会消失,当它一消失,苦又来了。
这时候我们会再生起第二个欲望,不断的追逐所贪、所爱,不断的在受苦。纵使说我们只有一个欲望,那个欲望就是获得全世界最大的蓝宝石,在得到之前,势必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这是苦;在获得这个蓝宝石之后,这个蓝宝石也会因为因缘变化的因素,不可能常存,我们还是一样受苦。
所以如果在世间法上打转,绝对没有解决痛苦的方法,我们一辈子苦不堪言。唯有在佛教的教义中,依着「十二因缘的还灭门」,才有可能灭苦。
灭―
「灭」就是灭除种种的苦,灭除一切烦恼,从而超越生死、超越时空、超越现实世界的一种境界。有的书上翻译为「圆寂」或「涅槃」,说的都是出世修行解脱的理想境界。
「十二因缘的还灭门」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根本无明「灭」了之后,这构成轮回的锁链才能斩断。
简单的说,灭苦的方法就是「道」,它是通往涅槃解脱之路。
道―
「道」是乐的因,「灭」是乐的果。因为有修道的因,才会结成灭苦的果,这是将来的因果。
世尊观察人生的真相,发觉人生充满了苦恼和缺陷,祂为众生提出了治本的方法,提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根本大法,这个方法,就叫做「戒、定、慧」三学。
依「戒、定、慧」三学,能熄灭「贪、瞋、痴」三毒,再展开成六度,叫做「六波罗蜜」,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接着开演出「八正道」及「三十七助道品」。
「八正道」就是八种走向涅槃的道路,也可以说是八种修行的方法。包括「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其中「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是「戒学」,「正念、正定」是「定学」,「正见、正思惟」是「慧学」。
「正见」:正见就是正确的见解、正确的人生观。以世间法来看,就是要深信因果,要守五戒、行十善;以出世间法来看,就是彻见缘起法、四圣谛,向涅槃之路精进修持。
「正思惟」:正思惟是指由正见所引起的正确的思量、分别。也就是在思惟上远离贪、瞋、痴、慢、疑,而保持心理上的纯正。
「正语」:正语是正确的、如法的语言。就是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进而以诚实语、柔软语对待别人,给人安慰、给人启发。
「正业」:正业是指身业而言,是正当的、如法的行为。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
「正命」:正命是指正当的生计、正当的谋生方式。凡是诈骗、贩毒、邪淫、直接或间接杀生的行业都不该做。广义的说,是指正当的生活。
「正精进」:正精进是依据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来修行,相续无间、精进不懈。也就是「已生恶为断除、未生恶使不生、未生善为生起、已生善使增长。」简单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正念」:正念是指时时刻刻心中有正确的观念。修行人以「四念处」为正念,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来说,就是时时保持冷静清醒、时时观照住自己的念头、时时察觉自己的起心动念。
「正定」:正定是正确的禅定。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来说,是使自己心情平静、精神集中专注、沉稳安定,也就是处在任何的时空、行住坐卧当中皆不受影响。
总之,世尊住世的时代,教导僧团的弟子要「知」「行」合一,在实践「正道」过程中,八种正道必须同时做到,缺一不可。而且要以「正精进」的态度在解、行两方面,以及身 、口、意上精进用功,以「正精进」涵盖另外七种正道。
后代佛弟子沿袭以往的修行方法,组织成「三十七助道品」,这是一套很完整的思想体系,照这样子修行,即可趋向涅槃解脱。
观自在菩萨特地为「声闻」说「无苦、无集、无灭、无道」使「声闻」明白连「四圣谛法」也是空的,就像「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样可以破「声闻」的法我执。这是「声闻的四谛空观」。
无智亦无得
「智」是「能观之智」,「得」是「所证之理」。「无智」非「无智慧」可得,而是说智慧世人本自有之,非由外面得来。以佛性平等的观点来看,大家的智慧都一样,只因迷、悟深浅不同,而有愚、智的差别。
假如以「镜子」比喻成般若智慧,那镜子上面的灰尘,就是我们的妄想、执着,只要去除了灰尘,就能让镜子显现原来的干净、明亮,只要去除了妄想、执着,就能够展现每个人本来的智慧。坛经云:「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所以说开启智慧要由内在切入,不是由外得来。
世间法的知识、学问、技术…是靠学习来的,这不是「智慧」。如果说学佛法「有得」,那表示心中有染、有障碍、有压力、有包袱,表示脑海里有一种既定的模式、有框框局限着你,这样就不能展现「无限」的可能。
「有得」必定「有失」,这是痛苦的根源;但是「无得」又不能掉入无理想、无目标、无方向、无方法。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云:「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我们常说「开悟」—悟到什么?是误入歧途?还是真正大彻大悟?「悟」就是「悟无所得」,「无所得」的意思是「无事」,孔子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本来就没有事,何必庸人自扰!
另有一解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把你的烦恼、痛苦,所有的概念拿掉、放下,这样就没烦恼了,那你得到什么?本来就无一物!
菩萨修「六度空观」,是六种度脱生死的方法。这六种方法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当中,「智慧」引导其余五度,才能圆满成就。因为有智慧的修行才是正确的修行。所以说,菩萨「无智亦无得」,涵盖了「无六度」。这是「菩萨的六度空观」。
所以修行人能体悟到「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以及「十二因缘」、「四圣谛」、「六度」都是虚幻、都是空的,就能破「人我执」和「法我执」,这两种执既然破了,那么「能得的人」和「所得的法」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可以得呢?所以说「无智」「亦无得」。
理论门的「人生观」已讲完,再讲实践门的「修养法」。
/人间观(正报论)
/ 理论 世界观
\宇宙观(依报论)/
\ 人生观
正宗分
/ 修养法
\ 实践
\理想境
「修养法」组织表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埵埵-\----行者------人格\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修行--原因\ 因位--菩萨道
心无罣碍无罣碍故 \ 教法/
-证悟--结果/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无所得」是指妙性本空,无一法可得。「菩提萨埵」简称「菩萨」,就是自觉觉他的人。
「菩萨六度空观」即是说菩萨虽行「六度」,但「无有少法可得」,「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因为人人本具妙真如性,只因凡夫「一念无明」,蒙蔽了妙真如性,只要去除无明,妙真如性就能显露出来,就像乌云遮蔽了太阳,乌云散去,阳光就能显现一样,并不是另外有什么法可得,所以说「无所得」。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累教品》中,佛告阿难云「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弟子,皆从六波罗蜜中,学得灭度。」所以,修行人除了发菩提心及四弘誓愿外,要广行六度,才能自度度人。
「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称做「六波罗蜜」。
「布施」:世尊昔日在因中修行时,曾经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这是「内施」。
「外施」又可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以自己的资财随力施与的叫「财施」;以佛法化导众生,随缘说法的叫「法施」;对于众生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开导,使之远离恐怖、烦忧的叫「无畏施」。
「布施」最难做到的是「三轮体空」,换句话说,没有施与的我,没有接受布施的人,也没有所布施的东西。以这种「无所住」的心态来布施,才是真布施。
简单的说,布施的意思就是,你有能力该帮助人,就当帮助人。布施是要把好的东西给别人,而不是把自己吃不完的、不需要的、多出来的东西给别人。所以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最好的注解。
另外,布施还要有智慧,例如有人向你要钱,说他要过生活,如果你只是给他钱财,钱财总有花玩的一天,对他的帮助其实并不大。你应该教他如何生活,培养他的能力,教他如何自力更生,这才是有智慧的布施。
总之,每个人现在正需要什么帮助,我就给他适时的帮助,这样才叫做行菩萨道。
「持戒」:持戒的意思是「止恶修善」,以止恶修善来净化言、行,净化心、识。简单的说就是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做,该做的事情就要去做,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什么是不该做?什么又是该做呢?只要有害自己、有害别人、有害一切万物的都不该做;只要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别人、有利于一切万物的,就应当做。
一般人以为守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酒,这只是消极的「止恶」,我们更应当积极的「为善」。
例如说,我们该奋斗、该精进、该修行、该打坐,该念佛、该诵经、该经行…,凡是利己、利人的事,我们都要去做。
小乘人的持戒,重点摆在行为上,而菩萨道的戒,重点是在心。在「三无漏学」中,依戒生定,由定发慧,慧可破惑证真,依慧成佛,所以, 「戒」是三无漏学的基础。
「忍辱」:「忍」是指能忍之心,「辱」是指所忍之境。
「忍辱」不但是忍别人加诸于你身上的辱,还要忍自己所处之境。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侮辱、顺逆之境,还要能忍生理上饥渴、寒热之苦。
「忍辱」不但是在穷困、病苦的逆境中,不生自卑、颓丧之念,还要在富贵、安逸的顺境中,不起骄矜、沉迷之心。
一般人最难做到的,就是「忍辱」,这里面涵盖事忍、理忍、法忍。佛法的「忍辱」跟一般所讲的「修养」不一样。修养是忍耐,是不跟你计较,其实「不跟你计较」就是不跟你一般见识,其中隐含着轻视别人的意味。所以我们要学「常不轻菩萨」,要礼敬众生。
「精进」:纯一无杂曰「精」,鼓勇直前曰「进」。精进是依据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来修行,相续无间、努力不懈,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修菩萨道者,二六时中,当自精勤,做任何事,努力以赴,事若未成,绝不懈怠,以这种无比的毅力,方能成就。
「禅定」:义为「静虑」。和儒家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异曲同工之妙。六祖坛经曰:「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即是禅定的内涵。
换句话说,禅定在于心力集中,而后于定中产生智慧。你若没有禅定,你内在所有的东西,都不能展现。为什么?因为禅定才能生智慧,不进入修行禅定,智慧怎么生起!
「智慧」:「智慧」并不是由博学多闻而来,一般人以为靠读书能生智慧,其实这是误解,读书只能增长知识。但是当你没有正确的见解,这个知识就是障碍,也就是所知障。书读越多,邪见越深,所谓「世智辩聪」与「智慧」何干呢?
「三无漏学」中,「依戒生定,由定发慧」,有了智慧才可破惑证真,有了智慧才能照破一切客尘烦恼,显露真如本性。
修「六波罗蜜」必须六度兼修,因为只修「慧」而不修「定」未能受用;只修「定」而不修「慧」容易沉迷;「定」「慧」双修,而不「持戒」,便积习难改;三学俱足,而不「布施」,不能度化众生;「布施」而不修三学,只种下人天福报;「持戒」而不能「忍辱」难调瞋恚之气;有「精进」而无诸度,则徒劳无功;有诸度而无「精进」则始勤终懈;所以六度必须齐头并进,才能圆满自利利他的菩萨行。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来修行,三世诸佛也是依「般若波罗蜜多」来修行,菩萨跟三世诸佛是修一样的,因为菩萨道是因,菩萨道修行圆满的果就是佛。
修菩萨道是因,发菩提心,依「六波罗蜜」起修,种下因,直到完成,事究竟。「波罗蜜多」就是佛果,菩萨的果就是佛。
所以我们当明白「无所得」的道理,理论清楚之后,依般若智慧来修行,由「止、观」去观照身、心、世界皆无所得,彻彻底底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样才能解除痛苦、烦恼,才能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到彼岸。也就是证悟到经文所说:「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心无罣碍 无罣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罣碍
「罣」就像一面「网子」,就是说心思像蜘蛛网一样,牵牵挂挂。「碍」是指行动有阻碍。内有牵挂、外有阻碍,不是动弹不得吗?
一般人「罣碍」什么呢?无非是生命和财产。我们害怕生命、财产会有变化,所以恐惧、不安、烦恼。
例如,我担心我的孩子,不知道有没有吃饱?这就是执着你的孩子。我担心公司不知道有没有人值班?这就是执着你的公司。我要来观水芗住两天,却忘记把药带来,这就是执着你的身体。我瓦斯忘记关了,这就是执着火烧掉房子。
如果你打坐,好好的坐就好了,但是你会想:我坐太久的话,脚会不会断掉?我坐太久的话,灵魂会不会出窍?我坐着,被蚊子叮,会不会得登革热?坐在这儿,会不会遇到蛇?蛇会不会咬我?坐在这儿,会不会感冒?坐到后来,太阳会不会照过来?会不会中暑?
我们的概念,就是担心太多,我们的妄念纷飞、心猿意马,实在太恐怖了。全然的放下吧!你就打坐吧!只要你肯全然的把身心都放下,就没有「罣碍」。
问题是你肯吗?你的「心」不肯,所以根本不能入定。老和尚他在山上,盘腿、打坐,当他要上坐那一剎那,他已经没有任何罣碍了,否则他早就怕死了。
但是一般人都有很多借口,说什么为照顾家庭、为妻子儿女烦忧啦!什么为了生计、为五斗米折腰啦!什么身体病苦障碍修行啦…这些都是邪见,都是一派胡言,这些跟修行完全没有关系。
大家更不应该认为说,你们年纪轻的,可以修行,我们老的不可以了啦!或者说学佛是大人的事,我们小孩子学不来啦!这样是执着年纪,这些概念都不对。
所以六波罗蜜是方法,八正道也是方法,但有没有更直接了当,「啪!」一下就进入的?有的,那就是禅宗,禅宗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迂回、不磋跎、直接了当就契入了!
所以说,如果你心中有「罣碍」、有「烦恼」、有「执着」,把它们都拿掉吧!拿掉的意思,是不论有跟没有,我都不受影响;拿掉的意思,不是真的把它拿掉,因为事实上,并没有一个东西可以拿掉,已经说「诸法空相」了,怎么还有个东西让你拿?如此而已,修这个而已,其它并没有修什么。
恐怖
「恐」指的是一时的、短暂的惊吓。「怖」指的是挥之不去的隐忧。我们担心、害怕的事情很多,其实最担心、最害怕的就是「无常」!
因为「无常」就是变化,我们担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会产生变化。例如你害怕家人,是不是能长久的平安、健康?你担心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会不会变坏?你担心寿命,担心人生什么时候将走到尽头?你担心公司会不会突然倒闭?担心会不会突然被资遣?你担心天灾人祸…一切一切的变化,它会改变你的现状,它会让你的美梦破碎、恶梦成真,就是「无常」这两个字让你觉得恐怖!
所以若是没有罣碍,恐怖就随着去除。为什么没有罣碍?因为你知道「诸行无常」,既然是无常,就本来无一物;既然是本来无一物,那我的内在就彻彻底底的随缘自在,看破放下,彻彻底底的,内心没有罣碍亦没有恐怖,到达这样的程度之后,就远离了「颠倒梦想」。
远离 颠倒 梦想
「远离」是永远脱离,而不是忽远忽近、暂时的脱离。「颠倒」就是因为迷惑,所以对于是非、对错分不清楚。「梦想」就是妄想,是虚幻不实的。
凡夫因为错乱、妄想,所以执着「常、乐、我、净」,执着于「缘起」的现象,以为是实有的。二乘人体悟「无常、苦、无我、不净」,但是执着于「性空」。菩萨才是「真常、真乐、真我、真净」。
凡夫执着的「常」是什么?假定你有幸觅得美好的伴侣,这伴侣最好是能常相左右,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能够天长地久…,实际上那是不可能的事,所有的现象都会变化。凡夫希望「常」,因为他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那叫自欺欺人,那叫「颠倒」。
凡夫执着的「乐」是什么?希望人生时时刻刻、天天快乐,他不承认这个乐也会变化。
凡夫执着的「我」是什么?我在哪里?实际上,我们的细胞时时刻刻在变化,我们的观念也时时刻刻在变化,早上的你跟下午的你,就已经不是同一个你了,「你」在哪里?你现在觉得好像比较懂得《心经》了,回到家就又变了,还是不懂耶!因为你那个「我」会变呀!
凡夫执着的「净」是什么?我的身体很干净,你的身体既然很干净,为什么还要每天洗身体?所以是睁眼说瞎话,这叫颠倒。
众生颠倒,因为颠倒,所以我把它反过来,这样就对吗?这样也不对。所谓「颠倒」,就是你执着这一边是颠倒,执着另一边也是颠倒;只要是执着就是颠倒。你执着自己的取向,按照自己的取向就对,按照别人的取向就不对,这也是执着、也是迷惑、也是「颠倒」。
二乘人刚好是跟凡夫对待,也就是「无常,苦,无我,不净」。
菩萨是「真常、真乐、真我、真净」,「真」的意思,就是能够超越一切的对待。
以「我」的概念做例子来说明,到底是「有我」?还是「无我」?若是「无我」,要修什么?若是一直有「我」的概念,以「我」为导向,以「我」的看法为看法,因为执着一个「我」就是我执,那有可能自在?
什么是「无我」?虽然有一个「我」,不过这个「我」是时时刻刻在变化,这是暂时的「我」;这样不执着「我」,叫做「无我」,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突破「我」的概念。
我明白这种概念,我不否认这种概念,所以我用我的今生今世、生生世世来帮助一切的众生,了解这个道理,叫做普度众生,叫做「真我」。
这个「真我」就是佛性,不管用那个角度讲,不落在「有我」跟「无我」两边,那才叫做「真我」。但是亦不执着「真我」,才是绝对的超越解脱,若是还有一个绝对的「真我」,还是有一个执着,这一个执着还是会让他有所得,有所得必然是罣碍,既然是罣碍,所以不能够「究竟解脱」。
究竟涅槃
「究竟」是指大彻大悟,彻底的圆满。「涅槃」是指一切的烦恼已除,也叫做「解脱」 。
所以修行人依般若智慧,体悟到「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以及「十二因缘」、「四圣谛」、「六度」都是虚幻不实,无智亦无得;彻底体悟「有无不二」,平等无差别;彻底体悟身、心、环境皆因缘和合、无实体;彻底体悟「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故能究竟涅槃、达到解脱的境界。
以上讲的是「实践」的部分,换句话说:「行者」要如何「修行」、要如何在「菩萨道」上种因,才能证悟「究竟解脱」的果。接着讲「理想境」。
「理想境」就是理想的境界。十方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来修行。菩萨道是「因」,菩萨道修行圆满的「果」就是「佛」。所以依「六波罗蜜」来修,种下这个因,如是因、如是果,直到完成,事究竟、波罗蜜多,成就「佛道」。
/人间观(正报论)
/理论 /世界观
\宇宙观(依报论)
\人生观
正宗分
/修养法
\实践
\理想境
「理想境」组织表
三世诸佛 -------- 佛陀 --人格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 佛行 \ \果位--佛道
教法 /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佛果 /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世」是「时代」的意思,「三世」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诸佛」依照「般若波罗蜜多」的法门修,就能够成佛。
经文讲「三世」,说的是时间,理当涵盖「十方」,说的是空间。换句话说,不论过去、现在、未来那一个时空,如果要成为大觉悟者,都要依「般若波罗蜜多」的法门来修。
「佛」是「觉者」,祂原本是印度释迦族的圣人,他是一个愿意用全部的生命去观照、去体悟宇宙人生的大智慧者。
「觉」又有三种层次:「自觉」、「觉他」、「觉满」。
「自觉」者是个有智慧的人,他外能觉悟四大苦空、五阴无我、六尘皆幻,内能觉悟人人有个不生不灭的佛性。这是阿罗汉的境界。
「觉他」是指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能知道众生的根器,他才有能力因材施教、方便度化,去帮助世界上所有的人。这是菩萨的境界。
「觉满」是「佛」的境界,佛已大彻大悟,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无一事不知、无一法不明,是个福慧圆满的人。
假定修行的过程就像三层的阶梯,你若愿意好好走,走上第一层的就叫「二乘人」,走上第二层的就是「菩萨」,走上第三层的就叫「佛」。
众生皆有佛性、是未来佛,但是一般人都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业障深重、没有智慧,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修福」、「修慧」。其实只要你愿意,不断的充实、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前不懂的,现在懂了,这就是「悟」,就是「自觉」,这是「修慧」。好好的成就自己之后,你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到别人,这就是身教、可以「觉他」。如果你的格局再放大、再提升自己的「悟境」,你当有能力了解别人的程度,能以别人的语言、思惟模式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是「修福」。
为什么要修慧、修福呢?例如开车,知道往那里开、是智慧,至于车子的性能好不好、会不会抛锚、会不会爆胎、有没有油…?这就是福报的问题。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时时刻刻「修慧」、「修福」,储备成佛的资粮,这才是修行。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阿」就是「无」,「耨多罗」就是「上」,「三」是「正」,「藐」是「等」,「菩提」就是「觉」,合起来是「无上正等正觉」。
凡夫被「无明」遮盖住了本性,迷惑得很深,所以不「觉」。
「三菩提」就是「正觉」,「正者不邪、觉者不迷」,就是透过「正确的知见」的修行而觉悟的,这就是「阿罗汉」。
「阿罗汉」虽然稍有觉悟,但还是偏在「空」的一边,再往上提升到「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这叫做「菩萨」。菩萨看待众生,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平等、清净。
「菩萨」虽然得到「正等正觉」,但是「无明」还没有破尽,所以不能称为「无上」。唯有「佛」完全断绝迷惑、妄想,俱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才能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说,十方「三世诸佛」,都是依「般若波罗蜜多」的法门修行,才能够超生死、入涅槃、度众生、成正觉。
人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以求学的角度来比喻,大学毕业叫学士,得到这学位就叫做「罗汉」;研究所毕业叫硕士,得到这学位就叫做「菩萨」;博士班毕业的博士就叫做「佛」。
所以,学习的每一个过程,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你都应该好好学习、完成学位。你不要被迷惑、跑错方向了,只要你找对了方向,好好去学,不要半途而废,不要自暴自弃,你一定能毕业的。修行的过程,也是如此,你要不断的去突破,才能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三段 流通分
「流通分」就是「结论」。「流通分」就是希望这么好的东西,大家能够依教奉行,让佛法薪火相传,流传在世上。
「礼赞般若」组织表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 \
所礼\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功德 /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 / 般若礼赞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 \ 礼赞 - 能礼/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这是赞叹「般若波罗蜜多」,赞叹「般若波罗蜜多」的功德是不可思议,非语言、文以字、数量…可以表达,只能另外以四种咒名加赞叹,说它好像「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一样,功德殊胜。
「大神咒」是指「神有妙力」,能令受持者,驱除烦恼魔、解脱生死苦。与经文「心无罣碍、无有恐怖」功德无异。这是「用」的部分。
「大明咒」是指「明有照了」,能令受持者,破除痴暗、照见无明。与经文「远离颠倒梦想」功德无异。这是彰显「智慧」。
「无上咒」是指「无上超胜」,能令受持者,直趋无上菩提。与经文「究竟涅槃」功德无异。这是赞叹「在一切法中的地位」。
「无等等咒」是指「最高」,能令受持者,成就无上菩提,亲证般若实相。这是把《心经》赞叹至极致。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众生的苦皆由颠倒梦想而来,若能依「般若智慧」修持,就能破迷除妄,斩断无明、了脱生死,彻彻底底「除一切苦」。
观自在菩萨唯恐愚痴的众生狐疑不信,一再的恳切叮咛,赞叹「般若」功德是「真真实实、没有半点虚伪」的,众生要深信不疑啊!
「般若护持」组织表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咒名\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 般若护持
----真言/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观自在菩萨已为众生显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根器好的众生,依此「般若智慧」修行,能除一切苦。但是有的众生没有办法契入,因此应病与药,再给另一帖药方,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这是咒名。
「咒」梵语「陀罗尼」,也称做「总持」,谓「总一切功德,持无量义理」。又称「真言」,是由「诸佛真心宣说出来」。又称「密语」,因是「诸佛秘密不可思议之语」。
总之,「咒」有神妙不测的功用,虽不翻译、不解释,但只要一心虔诚持诵,不起思惟、分辨,久而久之,自能心咒相契、获得感应。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咒」的作用在于声音,不须理解,但众生还是想要知道什么意思,所以勉强照字义略微解释。
「揭谛」是指能「度」众生「去」。「揭谛 揭谛」是指「自度又能度人」。
「波罗揭谛」是指依般若修持,能「度」众生「去」「到彼岸」。
「波罗僧揭谛」是指「大众」一同「度」到「彼岸」「去」。
「菩提萨婆诃」是说「快快的」来「成就无上佛果」啊!
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既标名为「心」,分明开示众生依般若来证悟「真心」。先说种种「空理」,来显说般若,为的是破心执;后说「真言」,来密说般若,为的是除心障。
「经」或「咒」原是一体,「显」或「密」本无二致,「经」是显咒,「咒」是密经,借着「经」的义理来开启智慧,借着「咒」的加持而摄入禅定,能够「显」「密」双修、「定」「慧」等持,这是观自在菩萨的智慧与慈悲,为了救度众生而宣说的无上大法啊!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我等各自珍重,莫辜负众生的「法身慧命」!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