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二十六)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8日
来源:   作者:宽运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二十六)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咒的名目已经说出,它的功德也都明白,所以(故)现在应当把它宣说出来。好使现在、未来的一切有情依之受持而获得解脱。于是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此咒总共只有四句十八字,很容易受持,且具有不可思议之功用。盖一切咒语皆,是诸佛神妙不测之密语,唯佛与佛方能了了,诚非我等凡夫所能探悉测度,故无法用文字翻译解释,行者但能至心念诵,自然获益无量。因此,不但我们中国的学佛者不事解释,即使是印度也不曾解释。故咒为五不翻中之「秘密不翻」,及四例的「翻字不翻音」。

  梵语「陀罗尼」,华言称为「咒」(此翻咒之总名,其咒语则不翻)。亦云「总持」,谓总一切功德,持无量义理。又能「总持」一切善法令不失去,「总持」一切恶法令不生起。也有译为「真言」,由诸佛真心宣说出来故。亦称为「密语」,即诸佛秘密不思议之语,凡夫二乘所不能知,只宜密持密受,不可明说。总之,咒有神妙不测的力用,虽不可解,但行者若能一心虔诚,持之以恒,自能产生感应,成就一切不可思议功德——近则身心自在,业障袪除,消灾免难,智慧增长;远则能令解脱生死烦恼,速证无上菩提。又咒多有鬼神之名号,若时常持诵,鬼神非但不敢加害,且能拥护,故若能至心持诵,于中永无魔难等障。可见密咒之不可思议功德实在极大。

  这种秘密不思议神咒的道理,正如君王的密旨,只宜钦奉,不得妄自宣传,亦如军中号令,传其密号,则通行无碍。由于它的作用在于声音,而不在解释。故依上面所言,凡是咒语,均不可解释,亦不该解释。但是因很多学佛人欲知其意义梗概,所以唯有依照字义略释如下:

  「揭谛」,梵语音译,汉译为「去」也、「度」也。谓般若甚深功能,能「度」众生「去」到彼岸。重复说「揭谛、揭谛」表示既自度又能度人。「波罗揭谛」,「波罗」梵语音译,汉译「到彼岸」,谓「度到彼岸去」的意思。「波罗僧揭谛」,「僧」汉译是「众」的意思;谓愿大「众」同「度到彼岸去」。「菩提」,即无上佛果。「娑婆诃」,汉译为「速疾成就」。

  现在把整句调整顺序,联在一起说,便是:依般若得「度」「去」吧(揭谛)!依般若得度去吧(揭谛)!「度到彼岸去」吧(波罗揭谛)!「大众」都「到彼岸去」吧(波罗僧揭谛)!「快快地」来「成就」无上佛「菩提」呀(菩提娑婆诃)!又「娑婆诃」,除译为速即成就外,还可译为「息灾增益」;或译为「究竟」。意谓一登了彼岸便可「息」灭一切生死「灾」患,「增益」无量福慧。登了彼岸便可「究竟」成佛。

  又「揭」者去也,「谛」者真实也。谓依般若而修能「去」一切颠倒梦想,证得「真」空「实」相,故曰「揭谛」。欲得到彼岸(波罗)涅槃之乐,当「去」(揭)一切颠倒梦想,证得真空实相(谛),方能达到目的;故曰「波罗揭谛」。那「彼岸」安乐之乡,非欲一人二人得到而已,是希望一切有情(僧),携手同登;故曰「波罗僧揭谛」。依此胜妙般若而修能令成就「菩提」,愿大家赶快(娑婆诃)发心吧!故曰「菩提娑婆诃」。(诵此咒时彷彿像读发菩提心文,或回向文一样。)

  以上这些解释,都是按字表法会意之言,只可作为一种参考。若照咒语本意,应该不加解释最好,愿读经者一心持诵,勿起思维,自然心咒相契,必得密益;若一落心思言诠,便成虚妄知见矣。

  观此寥寥数句神咒,佛菩萨救度众生的悲心深切即可表露无遗,如此无微不至,重重启示,处处指要,无非为令众生速离苦海,同登彼岸。佛菩萨实在太慈悲太殷切了,因怜愍我们这些长处沉沦不得解脱的苦恼众生,而不断谆谆善诱,极盼我们赶快觉悟,及早回头同登彼岸,所以在详细解说之后,又亲切地宣说此简单而易持的胜妙神咒来接引我们,这种诱导深恩,犹如慈母倚门望子归来之殷切。我们如再依旧沉迷不悟,迷恋不省,不肯发心勇猛精进;依般若而修、而度脱、而证悟,就未免太辜负佛菩萨的一片苦口婆心了。

  这部《般若心经》,既标名曰「心」,明显地就是要我们依般若而证悟真心。其中先谈种种空,为「显说般若」,是破心执;后总说咒,为「密说般若」,是除心障。因为我们对一切诸法心生执著,谓之心执,故而受种种烦恼所侵扰,是谓心障;由是永使本具真心埋没不见,枉受生死轮回。今仗般若显密之功,执既破而障亦除,自然发见真心,则烦恼顿断,生死永了,究竟成佛;实现度一切苦厄,远离颠倒梦想的究竟目的。此为本经修证的一大旨趣。

  复次,当知或经或咒,本来一体,若显若密,原无异致,所谓「显即是密,密即是显;经即是咒,咒即是经。经是显咒,咒是密经;显说即具密咒之利益,密咒亦诠显说之妙义」。由此可知全经妙义总摄在此咒中,而全咒密益亦无不统该显说文内。盖显借慧通,密以定入,诸佛修行法门实不出此定、慧二法。能够显密兼修,定慧等持,如此即是大圆满。即使随持一种亦可获般若不思议之利益。所谓「兼持则双美备至,单举亦可交摄无遗」,固知显言密语皆归第一义谛。般若之功力,若显若密,皆不可得而思议也!愿与诸学道人共勉之!

  全卷经文至此略解圆满。

  结论

  《法华经》云:「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而出现于世。」此「一大事」即为普度众生同归正觉;因此其度生工作的第一步即是说法。但因众生根机利钝不等,心量大小各殊,所以佛陀在设教度生方面,有其特别的方便与形式。在道理上则有权有实,实则直谈一乘法,权则分别说三乘。于方法上则有显有密,显的是明说道理以示人修持之方,密的则不事解说,直示密咒以持诵,若显若密都各有其不可思议之功德——显密均能令行者获种种利益,乃至成佛;唯依其功行之深浅而证果不同。于语言文字上则有广有略,略则提示纲要——总明大意,令利根人一闻即悟,不费余力;广则详陈细目——分别解释,使钝根人入门多方,不致遗弃。以上皆为佛陀摄化众生的各种方便,可谓至完善、至周密而又极善巧。

  所谓「权实同运,则能圆满普度;显密并施,即可随机得益;广略互陈,自然利钝兼收」。本经的内容就是俱全这些条件,以下再将全经纲要总括提示一下以作结论。

  综合古今大德对本经之诠解;概要而言,本经内容分为「显说般若」和「密说般若」二大阶段,从「观自在」起至「三藐三菩提」止为「显说般若」文。从「故知般若」起至「菩提娑婆诃」止为「密说般若」文。在显说文中(1)从「观自在」至「度一切苦厄」是总示菩萨修证境界,其中「观自在」句是明能观人——行者:「行深般若」句是明所修行——法门;「照见五蕴皆空」句是明所观境——悟境;「度一切苦厄」句是明所得益——修行结果(「行深般若」一句约修行工夫言为自利,属因;「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此二句约所证功德言为利他,属果)。(2)从「舍利子色不异空……三藐三菩提」为详明般若真空实义,其中「色不异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句是「遣执」文。「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句是「显性」文。「是故空中无色……无智亦无得」句是「破妄」文,于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乃至无意识界」这是「破凡夫我相」;「无无明……无苦集灭道」这是「破二乘法相」(「无无明句」破缘觉法,「无苦集灭道」破声闻法);「无智亦无得」是「破权教菩萨法相」。「以无所得故……三藐三菩提」此为「证果」文;「菩提萨埵依般若……究竟涅槃」,这是明菩萨得断果;「三世诸佛依般若……三藐三菩提」,是明诸佛得智果。以上为「显说般若」。

  其次,「故知般若……是无等等咒」是先出名叹益,「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即说咒曰……娑婆诃」是正说咒语。以上为「密说般若」。

  又「色不异空」等四句为「略说般若」,「是故空中无色……以无所得故」为「广说般若」。五蕴、十二入、四谛、十二因缘等为权法;无所得、究竟涅槃、三藐三菩提为实法。扼要地说:「照见蕴空」句是破妄显真,略明行深般若的境界;「色不异空至无智无得」句是悟妄即真,广阐般若真空实义;「以无所得」句是总结般若功能和实相境界;「依般若波罗密多……」句是明诸佛菩萨皆依般若得解脱而成就无上菩提,以显本经之殊胜(依般若句属修行方面;「心无罣碍,远离颠倒梦想」句属断妄方面;究竟涅槃、三藐三菩提属证果方面)。

  再者,本经若依文字方面看来,虽然没有开首的「序分」(前言),和最后的「流通分」(结论)。若以变通办法来说,无妨把「观自在至度一切苦厄」句,为「序分」,因为这几句说话是结集经的人叙述菩萨修证工夫而加上的,是一种叙由语。「故知般若波罗密多」至「菩提娑婆诃」句,可以代替「流通分」,因为这段文是明显密兼胜,且首句是结叹般若功能。如是一经之结构更见圆满。

  以上所述,若有未能尽善或疏漏之处,尚祈方家及有识之士不吝赐正。

  (全文完)

返回目录

----------------------------------------------------------------------------------------------------------------

更多宽运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