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1 (1998年于高雄广德基金会)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1 (1998年于高雄广德基金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舍利品第三十七

  这样的赞叹我,我心里面感觉到不安了;我实在是非常笨拙的人。在佛法里边,我承认我出家五十多年,我承认这一点。但是人是应该有智慧才会有成就,我是很笨的人,一点也没有成就,没有所赞叹的这么多的功德。原来,这个波罗蜜的主人的意思,今天晚间我们要讲禅的事情,讲静坐的事情。现在我们换了题目,和各位共同的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舍利品〉。我在想:我们欢喜坐禅,什么是禅?般若就是禅,所以并没有违背原意。

  〈舍利品〉,这一品另有一个名称,叫做〈法称品〉。佛法的法,称扬赞叹的称,〈法称品〉。〈法称品〉怎么样解释呢?可以做两个解释:「法」,就是般若波罗蜜。用舍利,于般若波罗蜜的法,称量一下。这个「称」,秤,这个磅秤;也可以这样解释,磅秤。就是舍利和般若这两件事,放在磅秤上秤一秤,可以知道它们那一种是最贵重的,称量它们那一种是最优秀的,是这样意思,所以叫做「法称品」,这是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法称品〉的「法」,舍利也是法,般若也是法。这两种法去互相称量一下,称量它们的优劣,那一种是最殊胜的。

  我们人,我们说佛教徒,佛教徒虽然是很多,大概地分类可以说有三种人:一种人是欢喜学习智慧,重视智慧,重视般若。第二种人欢喜修学福德,重视福德。第三种人,福德也好、智慧也好,都愿意修学。这么三种人。般若的智慧和福德这两件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般若的作用,我们学习般若法门的作用,是能得解脱,就是能做圣人,可以成大菩萨,可以成佛,有这种作用,这是般若的作用。

  这个「舍利」是怎么一回事呢?当然这里是说佛的舍利,其余的人的舍利不在内。这个佛的舍利,我们若能够恭敬、礼拜、赞叹的话,我们能得到福德。福德是怎么回事情呢?就是令你身心安乐自在,有这种作用。我们能够礼拜、赞叹舍利,能够供养舍利,礼拜、赞叹的话,使令我们在人间得大福报、得大富贵,也能使令你到天上去享天福,这就叫做福报。

  这两件事:我们学习般若,能令我们得大解脱,能成圣道,能做大菩萨,能成佛;我们供养、礼拜舍利,使令我们在人间、天上得大安乐;这两件事应该说都是我们欢喜的。可是在佛教徒里边,我们若注意地观察一下,佛在世的佛教徒,出家人,比丘、比丘尼,那是重视般若的;在家的佛教徒,多数是重视福德的。我们今天的佛教徒怎么样呢?我看是兼而有之,出家人也欢喜修习福德,在家居士也欢喜修习福德。般若波罗蜜法门怎么样呢?我看是有一点疏忽了!

  现在就开始解释正文。

  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若满阎浮提佛舍利作一分,复有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二分之中,汝取何所?

  这一品里边只分三科,只有三大科。第一科就是「举舍利格量经卷」,就是这样意思。就是举出来舍利的功德,和般若波罗蜜经卷来对比,看看它们的优劣,这一大段就是这样意思。这一科里面又分三科,第一科是「举满阎浮提舍利」,满阎浮提的舍利,可见舍利很多;和这个般若波罗蜜的经卷来对比,这是第一科。这一科里又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佛告释提桓因言」,释迦牟尼佛就是来告诉释提桓因说了;实在就是问,这个「告」就是问。「憍尸迦」,佛先招呼释提桓因的名字。释提桓因这个名字,是这个人现在的名称,憍尸迦是他前一生的名称;他前一生在人间的时候,名字叫做憍尸迦。他现在生到天上去了,名字叫做「释提桓因」,翻到中国话就是天主。就是须弥山顶上的三十三天的主人,那么多的天,他是那么多天的主人,所以叫做天主。不是天主教的这个天主,不是那个。

  「若满阎浮提佛舍利作一分」,这底下正式提出这个问题。「满阎浮提」,这个阎浮提是四大部洲之一,也是很广大的土地了。这么广大的土地上面,充满了舍利。这个「若」字,就是假设的话。假设充满了阎浮提那么多的佛舍利,不是其他人的舍利,是佛的舍利。「作一分」,那么多的舍利,统一起来就当作一分。

  「复有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说另外有一个人,他书写般若波罗蜜的经卷,就是这一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古代的时候没有印刷,所以说「书」,书写。这个经卷有多少呢?只有这么一分,就是一部经,这是一分;满阎浮提舍利是一分,一共就是这两分。这两分里边,「汝取何所」,你请那一部分呢?你欢喜那一部分呢?那一部分是你所欢喜的呢?这样问。这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提出这个问题,来问这个释提桓因,下面就是释提桓因回答了。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若满阎浮提佛舍利作一分,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二分之中,我宁取般若波罗蜜经卷。

  他回答说:这两分里边,我宁取,「宁」是愿的意思,就是我愿意取般若波罗蜜经卷。这个「取」,我们说是把它拿过来,或者当做「请」也好。我愿意请般若波罗蜜经卷回到我的住处,我来学习这个法门,我不取佛舍利。

  何以故?

  这底下说明他的原因。我为什么不取舍利,而请般若波罗蜜经卷呢?这底下说出来他的理由。

  世尊!我于佛舍利非不恭敬,非不尊重。

  这先解释他的歉意。说是我不取佛舍利,佛舍利那一分就放在那里,我不请。我这样的行为并不表示我对于佛舍利不恭敬、礼拜,不尊重、赞叹,不是;我也恭敬佛舍利,也尊重佛舍利的。那么为什么我不请佛舍利呢?

  世尊!以舍利从般若波罗蜜中生,般若波罗蜜修熏故,是舍利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这底下说出个理由,为什么这样子?他先称佛为世尊。「以舍利从般若波罗蜜中生」,佛的舍利是从般若波罗蜜里边成就的,若是没有般若波罗蜜,就是没有舍利的。这样看呢,般若波罗蜜是根本,舍利是般若的枝末,它不是根本。

  这个「般若波罗蜜」,我稍微解释一下。「般若」翻到中国话是智慧,「波罗蜜」是究竟的意思;就是智慧到了究竟圆满的时候,叫做「般若波罗蜜」。这个地方有一点分别,就是得无生法忍以后,他的智慧可以称为般若,但是还没有圆满。初地菩萨、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十地菩萨,他们的般若还没能到彼岸,没能波罗蜜。到佛的时候,这个智慧才圆满,所以佛的智慧名为般若波罗蜜。在得无生法忍之前的菩萨,也有智慧,但是那个是凡夫,还不是圣人,所以他那个智慧不称为般若。还有这样的分别,这个就简单解释到这里。

  「般若波罗蜜修熏故,是舍利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这两句经文就是解释前面这句话:「以舍利从般若波罗蜜中生」,解释这句话的。怎么叫做「舍利从般若波罗蜜中生」呢?底下就这两句解释。「般若波罗蜜修熏故」,「修」这个字怎么样解释呢?通常佛教里面用这个词,就是你发心修行。发心修行这个意思呢,怎么叫做修行呢?就是我们的身口意里面的污染把它去掉,但是没有功德呢,我们就努力地去创造这些功德,把我们的罪过、污染把它排遣出去,这就叫做修行,这样叫做修行。若是我们也努力地在佛法里面做功课,但是你的污染还没去掉,那「修行」这个词就有点不恰当了。但是怎么回事情呢?这个「修」这个字,看经论上的含义,它有特别的意思:就是有强大的力量,能灭恶生善,叫做修。如果你的力量很小,我昨天把我的错误改掉了,我今天又重新的犯错误,就不符合这个字。

  这件事,我们佛教徒来到佛教里边来,都欢喜修行;你说那个修行是有强大的力量,那我也愿意有这件事,我愿意有强大的力量能断恶修善。那当然你会提出这个问题:怎么叫做强大的力量呢?自然是会要提出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就是要有禅定的力量,你修行的力量才能强大。如果你内心里面没有禅定,你心里面散散乱乱的,你的修行就是不够力。你散散乱乱的心,你想要把自己的贪瞋痴把它息灭了,这个就很困难很困难,不容易办得到。若是有了禅定的力量,在禅定里边修智慧,断烦恼是容易的。所以在禅定里面修行,才是有强大的力量。我这样说,好像我唱这个调,不知道你们心里怎么想?我们这个话还是少说,少说为妙。但是这个道理是要说明白,少说还不可以。

  什么叫做禅定?禅定这个话,是修成功了的时候,叫做定,这是个果,在果上名之为定;在因的时候名之为止,停止的止。因修止而得定,止就是因,定就是果,所以若修止而得定,这个时候你就具备了这个力量。我们说什么是禅?我们欢喜修行的人,欢喜学习佛法的人,自然是要注意这个问题。什么叫做禅?就是止、观名之为禅,止观就是禅。这个止,就是要有一个方法,使令这妄想停下来,叫做止。这个方法,在《瑜伽师地论》里边、在《释禅波罗蜜》里边、《辩中边论》里边,都说得很清楚,和我们中国后代的禅宗参话头禅不同,和那个是不一样。

  这个止,我在这地方稍稍多说一点。止,一定要有一个所缘境。这个所缘境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选择一个地方做你的心安住的地方,这个心住在那个地方。譬如说我们人,我住在这里,我住在台北、我住在高雄,住在这里。现在不是说你的身体住在那里,是说你的心住在那里。现在要修止的时候,就是要选择一个地方,选择一个境界,做你的心安住的地方,叫做所缘境。我们这个生命体,有身、有心。身心本来是不能相分离的,但是身和心不一定同住在一处。我们的身体在这里,心可能跑到美国去了,不一定,跑到各式各样的地方,不在这里。现在要发心修行的时候,要选择一个所缘境,安住你的心不要动,叫做所缘境。

  我相信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对于这件事应该是早已经明白了,明白这件事。我现在说,你们可能感觉到啰嗦了,但是我还是说一点。我们通常说是修数息观,数息观这句话,就是用息做所缘境,是这个意思。息,我解释解释这个息,什么叫做息?这个息有四个息:就是我们由肚脐至鼻,这个气息从肚脐这里到鼻就呼出去,一呼一吸。这个呼出去,就是由肚脐开始,一直到鼻呼出去,这叫做出息。这个出息就是一开始从肚脐这里向上来,向外出,出、出就不出了,但是也没有立刻地再入,这个时候有简短的一个停止,这叫做内出息,这是第二个息。内出息的时间不是很长,很短,很短就过去了,就开始吸;刚才说是呼出去,现在又吸进来。吸进来,由鼻至脐,这个息就向里边入,这叫做入息。入息,入、入就不入了,但是也没有出,中间又有一个息,叫做内入息。(中缺录)……一个钟头,你长年累月的这么做,就四个息都有了。

  四个息都有了,就是慢慢地还有变化。有什么变化?我们在初开始感觉到有四个息,都是很短的。但是你若常常静坐,有一点相应的时候,其中有一个息、两个息也就比较长一点。年老的人,年纪大了的,像我这样的人,出息,这个内出息就长一点;年轻的小孩子,他的内入息长一点。老年人和小孩子完全是相反的,壮年人是相等的,没有长、短的差别。若是你发心修止观的时候,你有多少成就了,那又不同了;内入息也是很长的,内出息也是会很长的。譬如我们现在,你自己感觉你的出息,由脐至鼻,一下子就到了,由鼻至脐也一下子就到,很快,但是你若成功了,那可不是这样子;可能从这个脐要到鼻,可能要二十四个钟头还没到,就完全不同了。入息也是一样,入、出息都是很慢的。所以我们初开始静坐的人,忽然间他有一个进步的时候,就感觉到气息没有了,「我没有气息了」,不是没有,它就是慢。

  我们初开始用功的时候,你静下来把腿子盘好,这个座位弄得舒服一点;你单跏趺坐也可以,双跏趺坐也可以。当然有的人初开始单跏趺坐也坐不好,双跏趺坐是不可能的。但是你长期的静坐,单跏趺坐也坐好了,就可以双跏趺坐,它会有进步。但是女性不要双跏趺坐,单跏趺坐就好了。

  那么坐好了以后,你心里念四句话:「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念这四句话。你念了这四句话之后,你就来知这个息的出入、长短,你就负责知;它出就出、入就入、长就长、短就短,你就负责知。你不要去控制它,不要叫它长、短、叫它出、入,不可以,它听其自然的出入、长短。你是处于第三者,知道在出入、知道长短,就好了。这个方法,如果你没有什么特别的业障,如果也没有其他犯戒的事情,这个方法就好了,这个心就能寂静下来,就能「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而不会有杂念进来,慢慢慢慢就可以得定。但是有的人有困难,就是虽然是初开始可能几秒钟,你「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过了几秒钟心就跑了,就不知道出入、长短了。

  那么如果我用这个方法,我还是有妄想,怎么办呢?再加上一点方法,就是计数。计数,就是这个息在出、在入的时候,你数数。数数也有各式各样,息在出,你就数一,息在入,你就数二;再出,就数三,再入,数四,这样数到八、九、十。然后再回过来,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样数也可以。这是一个方法。也可以数出不数入,数入不数出,也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样也可以。如果是数出不数入,数入不数出的话,如果你这样数,你也可以换一个方式,你一下子数一、二、三,然后你三次的入出,这样也很好。你若是常常做这个事,你就感觉到比每一次都数,要比那个好得多。一下子数一、二、三,那么就经过三次的入出,然后再数四、五、六,又经过三次的入出,然后再数七、八、九、十,经过四次的入出,这样子数也满好。还有一个方法,就数一,不要数一、二、三;二、三不数,就数一,然后三次出入。然后数四,又三次出入;然后是数七,又四次出入。这样子也不错,也是可以,这是一个方法。还有一个方法,你不要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么数,也可以倒过来数,十、九、八、七、六、五……这么数也可以,也是可以的。

  这个方法,你用的时间短,可以。假设你一天若坐十个钟头,你这样做,还容易有个问题。有什么问题?你容易头发胀,头痛,但是你还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你这样数的时候,你就头会痛,头会发胀。你静坐的时间短不要紧,静坐半小时、静坐一个钟头,我一天就坐一个钟头,什么事也没有;你若坐四个钟头、五个钟头、六个钟头、七个钟头、八个钟头、九个钟头、十个钟头,你天天做就不得了,你头就会痛,就会有问题。

  所以如果你用功的时间多的话,这个方法要改变一下。怎么改变法呢?这个《释禅波罗蜜》这本书上,天台智者大师他是有修行的人,他告诉你一个方法:注意这个脐轮,这个肚脐子,注意这个脐;也可以观丹田,脐轮的下边。这个腹部这里,你一呼一吸,肚子这里就是一起一落。这个腹部的一起一落,你注意它;注意它,明白一点说,就是知。你静坐的时候,知道腹部的起、知道腹部的落;这个「知」就是注意的意思。你这样知的时候,如果心能够没有一切妄想,就好了,但是多数有的时候还是不行。不行,你可以数数,就数这个腹部的起落,也可以数起也数落,或者数起不数落,或者数落不数起。这样子去数息的话,你头就不痛了,头就会舒服了。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来修止。现在已经过点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