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2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2

   世尊!我于佛舍利非不恭敬,非不尊重。世尊!以舍利从般若波罗蜜中生,般若波罗蜜修熏故,是舍利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世尊!我于佛舍利非不恭敬,非不尊重」,这一句话,这个释提桓因解释他不取舍利的理由,但是这句话是总说的。底下:「以舍利从般若波罗蜜中生,般若波罗蜜修熏故,是舍利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这两句解释前面这一句话。「以舍利」,佛的舍利,佛的指头是舍利,佛的牙也是舍利,还有碎身的舍利,一粒一粒的。其实佛临涅槃的时候,火化的,不管是成块的,或者是灰,成为粉状的,全部都是舍利。这些舍利从般若波罗蜜中成就的。

  「般若波罗蜜修熏故」,这句话分成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说,佛的智慧是在佛的色身里边存在的。佛的地水火风组成的身体里边,有佛的这个明了性的心,和物质的身体和合在一起。而这个般若波罗蜜是和心在一起,所以般若波罗蜜和心,也就是和物质的身体在一起。这个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它一动作……。般若波罗蜜,我说是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静,一个是动。静,就是寂静;动,就是发生作用的时候。佛的无分别智慧是寂静住的,于一切法没有分别心,也就是远离了一切法相。这个时候的无分别境界,这个时候叫做静。但是佛也有后得智,就是差别智。

  这个差别智是什么呢?譬如说有一个众生,他来到佛这里来,要求出家。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外道叫做须深。这个外道感觉到佛的智慧很广大,为很多人讲解佛法,都生欢喜心,对于佛法建立了信心。这些外道他们讲的道理,相信的人很少很少,所以就选派了一个聪明人,叫他到佛那里去盗法,去偷取佛讲解的道理;回到他外道的团体里去,去为他的信众来讲解这个道理,做这么一个计划。做这么个计划,就是选了这个人叫做须深。那么这个须深就到佛这里来,就要求要出家做比丘,佛当时就答应了。

  我们想一想这件事:就是佛那个无分别智里边,也有分别的力量,就知道这个人怎么回事,知道这个人不怀好意,来盗法来了,但是佛也同意了。也就是经过佛的那个智慧的观察,同意他来出家。这个就是佛的无分别智里边还有这样的作用,我们姑且名之为动,那无分别智是静;有动、有静,有这两种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都是和心在一起,和物质的身体在一起,这物质的身体就受到它的熏习了。佛的智慧有分别也好,无分别也好,都是不可思议境界。但是我们推测那件事呢,就说佛的智慧在无分别中,有分别的作用,这么解释应该是对的。就刚才我说出家的这个问题,外道的这个人叫须深,这出在《阿含经》里面。他不怀好意来出家,佛同意,佛这样的决定是经过观察的,不像我们凡夫一无所知,「好,我同意你出家」,不是这样子。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知道佛那无分别的智慧里边有分别的作用。就是佛的父亲净饭王也要出家,他要求佛准许他出家做比丘,佛当时不同意,佛说:「您还是在家用功修行好了,不要出家。」佛这样子回答他,也是经过观察的,就是有人他同意出家、有人不同意,这样不同的决定,就是经过观察的,观察就是分别,我们不必说这是无分别。可是佛的这个分别的智慧和无分别的智慧,是一体的,不是分开的。

  这个须深比丘他出了家,也是受了戒;这件事我把它完全说出来。他也是要求出家,佛同意了;叫比丘给他落发,他也受了戒,就成为须深比丘了。那么也是听佛说法,随着大众僧这样子乞食,托钵、乞食,修学四念处,这样子用功。用功,后来也得初果须陀洹了,得圣道了。得了圣道以后,圣人和凡夫不同,他感觉到我以前不诚实,心里面虚伪,不怀好意,这是罪过的,他就向佛坦白了。佛说:「你愚痴!」佛这时候诃斥他。若是我们凡夫的心理:「喔,我有恶心到这里来,你现在不知道,还同意我出家」,凡夫可能是这样想,是想错了。佛的大智慧看得非常清楚,知道须深这个人还是有善根,能得圣道的。他认为是来欺骗佛,实在是受到佛的教化,变成佛教徒了。

  「般若波罗蜜修熏故」,就是佛的地水火风组成的这个身体,里边有般若波罗蜜的动、静的关系,就影响了这个色身,这个身体,所以有了舍利,舍利得到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我们不是圣人,我们是生死凡夫的人,我们身体的情况是怎么样呢?我们身体,我们里面也有心,我们这个心在活动的时候,不是贪、就是瞋,再不然就是愚痴。这个贪瞋痴在活动,也是熏习了我们的色身,熏习了我们这个地水火风组成的身体。这样子熏习这个身体,将来我们死掉的时候,有的也可以用火把它烧了;烧了以后,它也可能有粉状的东西,也可能有一粒一粒的东西,也可能有。这个是不值得,不值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的;虽然有,不值得!而佛,他的这个身体里边,受到清净的般若波罗蜜的力量,他的力量熏修它,他就有了舍利。我刚才说这个情形,不管是粉状的也好,或者一粒一粒的也好,或者是牙的舍利,指骨的舍利,或者是各式各样的舍利,都能得到人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的。

  我们这个凡夫的境界,有的时候也会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说是佛有舍利,说是这个人也有舍利,我们也拿他的舍利恭敬、供养、赞叹,虽然你这样恭敬、供养、赞叹,但是你得不到利益。佛的舍利,你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得大功德,得大福德。就像沙砾之地,你在那上去种谷、种麦,你生产的量是很少很少,也可能不能生产什么。若是肥沃的土地,你种上谷,种上麦,你种一个西瓜,他能得到很多很多的收获。所以佛是我们的良福田,这个舍利也是我们的良福田。为什么是我们的良福田呢?因为「般若波罗蜜修熏故」。

  我们再重说这个「修熏」。我昨天是从我们凡夫开始说,要修止,以息为所缘境;我昨天说有四个息。假设你这样修止的时候,逐渐地修,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止就是成功了,就可以名之为定了,那么这就可以名之为「修」。但是这个「修」,不只是定,其中也有智慧,所以这里面说这个般若波罗蜜修。可是般若波罗蜜的修,一定也有定,在定和慧和合起来的修;这样的修,是在果上说的。我昨天说,是由凡夫在因地努力地修行,在因上说的。但是这段文上的意思,是约果说的;就是已经成就了圆满的圣人,在佛的境界说的,叫做「修」。

  这个「熏」这个字怎么讲呢?这个「熏」,我们举一个例:譬如说一个盒子,你在里面放上香,这个香的气熏了这个盒子,你把香拿出去了,这个盒子有香的气氛,就是它受了这个香的熏习,它有这个气氛。现在是说佛的这个色身是一个盒子,佛的大智慧是香,这个佛的大智慧香熏习了他的色身,所以这个色身也是香,所以「是舍利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这一段文是释提桓因说明他不取舍利,取般若波罗蜜经卷的一个理由。这个理由明白一点说是什么理由?就是本末的不同。就是般若波罗蜜是本,舍利是末。这般若波罗蜜是本,是最重要的,所以他请般若波罗蜜的经卷,他去学习、去供养,而不取舍利;这是释提桓因这样回答佛。

  尔时,舍利弗问释提桓因:憍尸迦!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汝云何欲取?

  这底下舍利弗尊者又发言了。舍利弗尊者是佛的大弟子,智慧第一的圣人,在这里他发言,就提出一个问题来问释提桓因。怎么样问的呢?「尔时,舍利弗问释提桓因:憍尸迦」,先称他的名字。「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说是佛提出这件事,般若波罗蜜经卷是一分,满阎浮提舍利是一分,你取般若波罗蜜经卷,而不取舍利,你这样回答佛有一点问题,什么问题呢?是般若波罗蜜是不可取的。这个「取」,当然我们用手把它拿过来,这叫做取;这个般若波罗蜜是不可以这样子的,不可以取的。

  因为什么呢?「无色、无形、无对,一相」,般若波罗蜜是佛的清净无相的智慧,它不是地水火风的这种色法的东西,不是青黄赤白这种颜色的东西,叫「无色」。「无形」,也没有长短方圆的这种形相。「无对」,这个「对」是有质碍的东西,它没有质碍的东西,这个般若波罗蜜不是质碍的东西,所以「无对」。「一相」,就是无差别相叫做一相。什么叫做一相呢?「所谓无相」,就是这上面是没有相可得的。这个地方,我们多说几句好不好?

  这个「相」,譬如说是我们的贪心起来了,它也有个相貌。这个贪心一动了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人贪心动了。这个贪心,如果不表现在行动上,我们没有神通的人也是不知道,有神通的人还是知道的。所以贪也有个行相,这个瞋也有行相,你这个愤怒一动了,也是有行相。凡夫心若一动,多数是表现在行相上。《三国志》说是刘备喜怒不形于色,其实那个笔者就是这么说了,也是说一般的人看不出来就是了。你心一动,就有行相。这个心的动有行相,其次呢,我们这个身体,这个人有眼睛,眼、耳、鼻、舌、身、意也是有行相,眼也有行相,这个人的眼睛这样子,那个人的眼睛那样子,也很少是相同的;相同也是一样,也是有相。眼也有相,耳鼻舌身意也有相,色声香味触法也是有相,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是有相。总而言之,内里边的身心、外边的世界,都是有行相的。现在般若波罗蜜呢,没有这些行相可得的。

  没有行相可得这个地方,我们若是一般地这么讲,我们说:「这个心不是青黄赤白,也不是长短方圆,是无形」,这句话说得不合道理,不是太合道理。因为我们凡夫,没有神通的人,你心怎么动看不出来,但是有神通的人能看出来,所以心还是有相。现在说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也是心法,般若波罗蜜是智慧,心是王,心王,般若波罗蜜是心所法,是心所有的一种事情。那么怎么说它是无相呢?简单地说,此中没有相可得,就叫做无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正好就是这个意思,就是无相的意思。前面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这样讲。这样说呢,空就是无相,是这样意思。所以要明白这个无相,还要明白什么叫做空。这个无相也就是空的意思;因为空,所以是无相。

  我现在把这个空的意思解释一下。怎么叫做空呢?这个「空」,在《大智度论》里边解释这个空,叫做「自性空」;自己的自,人之初性本善的性,自性空。怎么叫做自性空呢?就是这一件事它自己本身的体性是没有的,它本身的体性是没有的,所以叫做「自性空」。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