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上 1 (1998年于台北华藏讲堂)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上 1 (1998年于台北华藏讲堂)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舍利品第三十七(上)
林居士对我的赞叹,我实在是不敢当。如果和我常接触的人会知道,我是很笨的人,那里有这么多的功德呢。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一,〈舍利品〉第三十七。《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共有三十卷,这三十卷经分五分,也就是说五大科,五大段落。第一分是「舍利弗般若」,第二分是「须菩提般若」,第三分是「帝释般若」,就是释提桓因般若,还有「弥勒般若」,弥勒菩萨。但帝释般若和弥勒般若合而为一,叫做「信解般若」。那么第四就是「实相般若」,第五是「方便般若」,就是全部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分这么五大段。现在的文就是「帝释般若」,就是释提桓因是由他请问佛说的这么多的关于信解这一方面的事情。这个全经的大意,我就简单说这么多。
〈舍利品〉第三十七,这个鸠摩罗什法师翻的这一部般若经,一共是九十品,这个〈舍利品〉是第三十七。这个「舍利」这个词,在我们佛教徒来说应该是很熟悉的,在经论上的解释,这个舍利有翻个坚固子,也有翻个身骨。这个身骨,其实用这个词就包括了佛的全部的舍利。佛的舍利,实在是经论上说有三分:一个是骨的舍利,骨的舍利,这颜色是白的;还有佛的头发的舍利,是黑色的;还有佛的肉的舍利,是赤色的,分这么三种。但是佛的弟子,就是阿罗汉或者是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也会有这三种舍利,可是和佛的三种舍利有差别。就是阿罗汉的舍利或者是得圣道的菩萨的舍利,你若用这个槌来捶击它,它就会碎了;但是佛的舍利是不碎的,你怎么样捶也是不碎的,是有这样的差别。
在中国佛教史的记载上,在汉朝的末年,这个孙权赤乌四年,这一年从外国来一位出家人,叫做康僧会。他的服装和我们汉人不一样,他也供着佛像,就是拜佛修行的事情,我们汉人看见了这样的情形,和我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就感觉到很怪异,就向这个孙权报告了,孙权就把他叫来了,就问他你是怎么回事情。他说他是佛教徒,来这来弘扬佛法。那么你有什么灵异的事情能叫我相信你呢?孙权这样问,这一位康僧会就提到佛有舍利是非常的灵异的,那么你就拿来给我看看吧!他说我这手里没有,我没有这个舍利,但是可以祈求。那么康僧会祈求了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六天、七天也没有求到舍利;但是他的诚心不变,继续求,又求了第二个七天也没有;他继续求,求了三七二十一天,舍利来了。他预先准备一个瓶子,这个舍利就到了这个瓶子里来了,放大光明。那么他就捧着这个瓶子,就到孙权那里,给孙权看。孙权就预备了一个铜的盘子,就拿这个瓶子把舍利倒出来,一倒出来,这个舍利一流出来,这个盘子就碎了,那么这个时候这个舍利放出光明来,孙权感觉到这的确是非常灵异的事情。然后康僧会说:佛的舍利是不可以槌击,你槌击它是不能碎的。孙权说:捶不碎,我们试一试。就找力士,用坚固的铁的东西垫起来,就用大的力量捶。这个槌子和垫的东西都破碎了,佛的舍利不碎,放大光明!所以孙权就给康僧会起个庙,叫做建初寺,就是现在的南京这个地方,可能这个庙现在没有了。这是在佛教史上有这样的记录。
但是在经里边说到舍利这件事,我们若能够恭敬、礼拜、赞叹、供养的话,我们得到的福报、得到的功德,乃至到你得涅槃了以后,都不穷尽。他这个福德非常大,可以在人间、天上无穷无尽的享福,一直到你相信了佛法,你能修学圣道,入了无余涅槃,你的福报能到那个时候。所以我们若是能够请到佛舍利,我们能够恭敬地礼拜、赞叹,的确是吉祥的事情。
而这一品就叫做〈舍利品〉,可是这一品又名为〈法称品〉,佛法的「法」,称量的「称」,称扬赞叹的「称」,但是这里是称量的意思,像这个磅秤,你放上什么东西磅一磅它有多重,就是称量称量,这样的意思。这里边的意思,〈法称品〉这个「法」,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是法。这个法和这个舍利放在那个秤上来称一称,看那一个重,就是这样的意思。也就是这两种事对比一下,那一个是最尊贵的。舍利本来是很尊贵了,但是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就指这个白纸黑字的经卷,和这个舍利来对比的话,那一个是最值得尊敬的;我们用凡夫的话来说,那一个的价值是最高的,或者是这样说。这一品就说这件事,所以叫做〈法称品〉,也名为〈舍利品〉。
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本来舍利是非常得值得尊重、恭敬的,可是它还不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经卷值得尊重、值得恭敬,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比舍利更贵重,就是这样的意思。这样意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一品劝我们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这个要比恭敬、尊重舍利的功德是更殊胜的,是这样意思。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或者说范围缩小一点,我们佛教徒。我们佛教徒大概说有三种人:一种人就是欢喜修福的人,一种人是欢喜修智慧的人,一种人也欢喜修福、也欢喜修慧。修福有什么好呢?修福就是令你无穷无尽地得到可爱的果报,就是这件事,令你身体健康,身体没有病痛,你又能够长寿,你有好的父亲,又有好的母亲,又有好的夫妻,又有好的儿女,一切一切都令你如意,这就叫做福,就是有的佛教徒欢喜修福。有的佛教徒欢喜修智慧,智慧是做什么的呢?智慧是令你解脱生老病死苦,得大解脱、得大安乐、得大自在、转凡成圣的这个法门,就叫做智慧。那么这两件事,有的人欢喜修福,有的人欢喜修慧,也有的人也修福、也修慧,还有一种人也不修福、也不修慧,当然那种人可能不是佛教徒,我们佛教徒总是不是修福、就是修慧,不修慧总是修福,总是在佛法里面要有成就,而不应该是一无所得的。这个人的好乐心不一样,而这一品这个〈舍利品〉里边是提倡你修福虽然是很好,但是不如修慧,这一品的意思是这样子。
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若满阎浮提佛舍利作一分,复有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二分之中,汝取何所?
这是第一段。第一段「举满阎浮提舍利」。佛告诉释提桓因说。释提桓因是六欲天里边由下向上数第二层天,就是忉利天,忉利天也就是三十三天,他在里边是天的王,这一层天里边他是王,称他为主。佛告诉他说:「憍尸迦!若满阎浮提佛舍利」,这是说佛舍利很多,能充满了阎浮提这么广大的地区,充满了舍利。「作一分」:这么多的舍利这算是一分,这一分是很多了。「复有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另外有人书写这个般若波罗蜜的经卷,古代的时候没有印刷这种方法,用笔来写这个般若波罗蜜的这个经卷,所写的就是这么一部经了,这一部经作一分,作一分。「二分之中,汝取何所?」这两分,舍利那么多是一分,经卷只有这么一部,这是两分。这两分你是欢喜那一分呢?你愿意请那一分呢?那一分是你所欢喜的呢?佛这样问。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若满阎浮提佛舍利作一分,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二分之中,我宁取般若波罗蜜经卷。
「释提桓因白佛言」,这底下佛回答。回答里边分五科,分五段,第一段是「正答本末不同故有取舍」。般若经卷和舍利对比起来,有本、有末的不同。这样说呢,我在本末之中,我就有的取,我有的不取,这一段文是这样意思。释提桓因对佛说:「世尊!若满阎浮提佛舍利作一分,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二分之中,我宁取般若波罗蜜经卷。」这两分里面都是很殊胜的,但是我呢,「宁」者,愿也,我愿意取,或者说「请」也可以,我愿意请摩诃般若波罗蜜的经卷,我不取舍利,我愿意这样做。
何以故?
什么原因,这底下说出个理由来,我为什么不取舍利而取经卷呢?你要说出你的理由来。
世尊!我于佛舍利非不恭敬、非不尊重。
这底下说出个理由来,说是二分之中我不取佛舍利,我不取佛舍利并不是说我对于佛舍利不恭敬、赞叹,「非不尊重」,不是表示我不尊重、赞叹它。对于舍利我也是恭敬、礼拜、赞叹的,我也是尊重它的。但是我还是不取,什么理由呢?
世尊!以舍利从般若波罗蜜中生,般若波罗蜜修熏故,是舍利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这里详细说出个理由来。因为这个舍利,虽然我们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礼拜,能得到很大很大的福德,但是它是从般若波罗蜜中发生出来的。你若有了般若波罗蜜,你才能有舍利,这可见般若波罗蜜是根本,舍利是枝末。这句话只是说出一个结论,底下才说出个理由来。「般若波罗蜜修熏故,是舍利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一个人,你能相信了佛法,你又能够修学般若波罗蜜的法门。这个修学般若波罗蜜法门,我们这个身体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生理的一部分,一种是心理的一部分。这个心理和生理和合起来,组成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思想上,这个心理在学习这个般若波罗蜜的法门,在修行这个般若波罗蜜的法门,这个心理在这儿活动的时候,就影响了我们的生理,影响了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影响了我们的生理,这个生理就受到心理的影响,受到这个思想的影响。就像一个盒子里边装上香,这个香的这个气氛就熏习了这个盒子,你就是把香拿走了,这个盒子它就会香。它这个香就是由以前装过香的关系,所以受它的熏习,它才有香。
这个佛的舍利,受到人家的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礼拜,是因为佛修学般若波罗蜜的法门的功德的影响的关系,所以大家就去礼拜这个舍利。如果说这个人,他没有学习般若法门,没有成就佛法中的功德,他死了以后,火化了以后也有舍利,但是那个舍利没有人恭敬、礼拜、赞叹的,没有这件事。那么这就可以知道,这个般若波罗蜜是舍利的根本,舍利是般若波罗蜜的枝末。我们不学习般若波罗蜜的人,也就是不学习四念处的人。不学习四念处的人有什么不对呢?你不学习四念处,你的思想里面就有贪瞋痴的烦恼,你的生理,这个地水火风的组织,受这贪瞋痴烦恼的熏习,死掉了以后也有舍利的时候,那个舍利没有人恭敬,没有人恭敬。所以佛的舍利能得到很多人的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是因为般若波罗密,你修学般若波罗蜜了,你熏习了这个眼耳鼻舌身的关系,所以这个舍利才有人恭敬,所以它是根本,所以我就取摩诃般若波罗蜜的经卷,而不取舍利。这个理由就是说到这里。
释提桓因这个人,他前生的名字叫做憍尸迦,在人间的名字叫做憍尸迦。他在人间的时候,他能够受持五戒、十善,做了很多利益人的事情。做了很多利益人的事情,这福报太大了,所以生到天上去享天福,他很知道做福的味道是很可爱的,和我们人间的人,和我们一般人不一样;我们一般人,佛教徒可能会知道,不是佛教徒也有人知道做好事,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不知道这件事的。释提桓因这个人,已经享受到福德的味道,但是他愿意多修慧,多修智慧。
释提桓因这个人在经论上,曾经提到他一件事,什么事呢?就是这一天他要死了,释提桓因这个人要死了,要死了的时候,和我们人间的人不一样,我们人间的人死了,死了以后怎么回事自己不知道。但是释提桓因他有神通,他知道自己死了以后到人间来做驴,牛、马、驴、骡这个驴,做驴,连做人他都感觉不如在天上好,何况做驴啊!所以他心里面很苦恼,很苦恼。这时候有其他的天人告诉他,说是现在人间有佛出现世间,你的这个苦恼可以到佛那里去请问佛来解决这个问题,你光是苦恼没有用,要想办法解除苦恼嘛。于是乎他就来到人间,一见到佛,先就给佛顶礼。他这一顶礼,他就死了,死了,他这个中阴身就在驴的…它的驴母亲就怀孕了,他就投胎了。这个驴投胎了,是在一个做一个瓦、做陶器生意的工厂里面,在那里做驴。陶器做好了,都是摆在那外边,一行一行摆在那里,它那个驴跑到那里,乱跑,把这个陶器都碰坏了,这个陶师这工程师火了,就拿这个棒子就打这个驴,这一打,这个驴就堕胎了,就死了。而这时候他又回来,又回到原来这个释提桓因这个身体来,这时候他也就起来了,起来就拜佛,这一拜佛,就把做驴这件事解除了,又继续地做天王,就是拜佛这么一拜,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所以从这里他知道一件事,虽然有可爱的福报,但是有一天若结束了,就苦了。所以虽然是有福报很大、很可爱,但是有无常的问题,有结束的一天,所以福报还不可以仗恃的,所以他就感觉到要修学佛法得圣道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就永久地安乐自在了。所以他从这个地方,修福还不如修慧。所以这二分之中,我取般若波罗蜜,不取舍利,不是说不恭敬舍利,是恭敬的,但是般若波罗蜜是更重要的。这一段文,释提桓因用这个本末的理由来解释他取般若波罗蜜,不取舍利,这样解释。这一共是有五段,现在是第一段,但是第一段里边还有第二个意思。
尔时舍利弗问释提桓因:憍尸迦!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汝云何欲取?
这舍利弗尊者是大智慧人,常会发动这个甚深义这个法门的事情,像我们看《维摩经》,舍利弗尊者常是做这件事,他提出个问题就引起这个维摩诘居士、或者文殊师利菩萨、或者佛演扬这个甚深义的地方,常是这样,这里也是。「舍利弗问释提桓因」,也招呼释提桓因说:「憍尸迦!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你说你要取般若波罗蜜,不取舍利。这个般若波罗蜜是不可以取的。这个「取」,我们用手拿东西叫做取,但是这里面,你用心去分别一件事,也叫做取。我们心里面分别眼耳鼻舌身意、分别色声香味触法,分别什么是对我有利的、什么是对我有害的,这也叫做取,这个分别也叫做取。而这个般若波罗蜜不可以用手取,也不可以用心来分别的。怎么知道呢?「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刚才我们只是这样念般若波罗蜜,究竟什么叫做般若波罗蜜呢?这个地方说了,「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这叫做般若波罗蜜。
这个「无色」,就是我们的眼睛所见的青黄赤白、长短方圆,这都是色,这般若波罗蜜是没有色相的,是没有色。这个无色是没有青黄赤白。这个「形」是长短方圆,也没有长短方圆的形相,也没有青黄赤白的色相。我们现在读的这个本子,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但是你若读玄奘法师翻译的本子,这个字是「见」,「无色、无见」。就是没有所见的色,也没有能见的识;就是用眼见,眼识来见,当然第六意识也包括在内。
无色、无形、「无对」,「对」这个字是有阻碍的意思,有阻碍的意思叫做对。阻碍这里面有一点特别的意思,譬如说我们的眼识遇见色的时候,这叫做有对。若遇见声音的时候,我们的眼识、眼根遇见声音就没有对,就不能对了,它不可以相对的。我们的耳识遇见色,也不能相对,遇见声音它才能对,能分别这个音声有音阶,有高低有抑扬的这种分别,但是眼睛不可以相对,只有耳识才可以相对,这个对有这样的意思。这样说呢,除了眼之外,我们的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接触的声香味触,这都叫做对。现在说都「无对」,不但是眼与色这个对没有,其他的耳鼻舌身意也是无对的,这些也没有;也没有能见闻觉知的,所见闻觉知的也没有。
「一相」,就是无差别相。有能见,有所见,就是二相,现在没有能所,就是一相,「一相」是什么?就是「无相」。这样说,色声香味触法的相是不可得、眼耳鼻舌身意的相也不可得,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是不可得,那么就叫做「无相」。
这个「无相」这个道理,若我们看都是有相,色声香味触,我们眼所见的,耳所闻的,乃至到我们思想里面所觉知的,都是有相,就是六根、六境、六识,十八界都是有相,现在这里说都是没有。这个道理是什么呢?这个道理的意思就是空的意思。这个空的意思,在这般若经本身有简单的解释,它简单的解释,就是一切法是因缘生,它没有自性,那就是空,空就是无相。色是空,所以色是无相;声香味触法是空,所以声香味触法是无相,乃至一切因缘生法都是这样子。
但是这样解释,因缘生法就是没有自性,就叫做空,我们可能还不是太明白。那么这个《大智度论》龙树菩萨就加以解释,加以解释我们就容易明白一点。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所有的因缘生法都可以做例子,但是我们用钟声做例子可能会好一点。譬如这个钟在这里,有一个锤,一撞这个钟就发出声音来。这样说,这个锤和钟和这个人来撞,这是因缘,这个发出来的钟声就是因缘所生法。现在经上说这个所生法是没有自性的。没有自性怎么讲呢?就是离开了因缘,没有所生法的自性,没有它自己的体性。若是有自己的体性,那就是有相,而不能说无相了。
怎么叫做有自己的体性呢?譬如说是也没有钟,或者有钟,也没有人去敲钟,就有钟的声音发出来,那么这个钟的声音就叫做有自性。或者说这个房子,也没有人投资,当然也没有建筑师来画图宅,也没有政府许可,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在空地里面自然有个房子,这叫做房子有自性。若是需要有人投资,还要有建筑师,还要画好了图宅,向政府申请批准了,然后营造商把它造好了,才出现一个房子,这个房子叫做无自性。因为这个房子是靠因缘有的,没有这些条件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房子的,所以这个房子是没有自性的。如果有自性,那么就不用去投资了,自然就有个房子嘛。所以若是种种的因缘创造出来个房子,这个房子是没有自己的体性的。说是房子已经造了,房子造好了,这个房子是因缘有的,不是自性有。
你从这里去思惟观察,就知道没有造房子是没有房子;造好了房子,还是没有房子的,就是没有自性有那个房子。说是房子破坏了,破坏了以后,那个自性有的房子也没有。所以前际空、后际空、中际亦空,无不性空时。那么从这件事来看,就可以明白:是凡因缘所生的事情,都是没有自己的体性的。这个无自性这个地方就是无相。这个地方,色是因缘所生的,它没有自性,所以它就没有色的相;声音也是因缘有的,因缘有的就是没有自性,没有自性里面就没有声音的行相,乃至到你心里面知道一切的事情,都是因缘有的,所以也都是无自性,也都是无相。六根、六尘、六识都是这样子。所以这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都是自性空了,所以都是无相。你通达一切法是无相,能通达的就是智慧,智慧也是因缘有的,也是无相。所以般若也是无相,般若通达的一切法也是无相。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