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4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4

   尔时,舍利弗问释提桓因:憍尸迦!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汝云何欲取?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不为取故出,不为舍故出,不为增减、聚散、损益、垢净故出。是般若波罗蜜,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不与辟支佛法、阿罗汉法、学法,不舍凡人法;不与无为性,不舍有为性,不与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不与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

  「舍利弗问释提桓因:憍尸迦!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汝云何欲取?」这一段文,昨天是讲过了,但是我的心情还想要重讲一遍。舍利弗尊者又问释提桓因说,这个般若波罗蜜是不可以取着的。不可以取着这句话,不可以执着,什么叫做执着呢?我们不要说不信佛的人,不信佛的人我们不说,我们说是相信了佛法,也肯学习佛法,但是我们在见闻觉知的境界里边,还是有取着这件事,不过我们自己不知道,我们不感觉到什么叫做取着?我们没有这个感觉。但是在佛菩萨这一切的圣人,在佛法里面有成就的圣者,他们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个见闻觉知认为我们是有执着的,我们可能不承认这件事,但是我们是有执着的,是有这件事。

  怎么知道我们有执着呢?我说个譬喻,看看能不能够表示出来执着这句话的意义。譬如说是做梦,做梦的时候有人请我们吃饭,或者是吃面条,或者吃合子,吃的非常可口,欢喜吃,吃的饱饱的,吃得很欢喜,等到醒了梦的时候呢,我的肚子还是空空的,不饱,并不饱。那么从这件事,我们若加以反省的话,这个执着的意思就显现出来了,我们的肚子是空空的嘛,没有吃什么东西,但是在做梦的时候吃东西以后,吃的饱饱,这个饱饱是真的吗?完全是没有这回事,但是在梦中真实不虚,我没有说谎话,是饱饱的,这个饱饱的只是我们内心的感觉,没有真实义,这就叫做执着。我们现在见闻觉知的事情完全都是这样子,我们感觉看见这个人很美,这就是内心的执着;我看见这人非常的丑陋,也是执着,实在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叫做执着。

  我们昨天曾经引这个《楞伽经》,是达摩禅师教授慧可禅师学习《楞伽经》就是禅,我曾经说这句话,《楞伽经》上有一句话,就是「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我对于这个「妄想无性」这句话很有欢喜心,这个「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就是过去在佛法里边有成就的圣者,或者是佛,或者是大菩萨,他们都觉悟了这个「妄想无性」这个道理,一切都是妄想,没有那件事,你看见的境界不像你看见的那样子。你看见那个境界不是像你看见那样子,只是你的妄想,它本身是没有体性的─「妄想无性」。这件事以前的圣人都知道,然后传授给我们,开示给我们,叫我们也要这样的学习,也要这样的觉悟。这《楞伽经》上有这句话「妄想无性」,你可以常常的念这句话,思惟这句话的意思。说这个人现在在骂我,「妄想无性」!说这个人现在赞叹我─你讲经讲得很好,「妄想无性」!这道理就是这样子。

  但是我们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我好像常常提《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的翻译者不是说「妄想无性」,不是用这四个字,他说叫「唯识无义」。我的理解呢「唯识无义」和「妄想无性」是一句话,就是只是你内心的分别,他是没有那件事的,那个「义」当做境界讲,是没有那个境界的,「唯识无义」。

  「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我看见有一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在那里,实在是没有,没有那件事──是「妄想无性」、是「唯识无义」。「汝云何欲取」,你怎么可以去把它拿过来呢?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中间还有几句话,「无色、无形、无对」,前面是不可取,是把这个道理立出来。下面解释解释这个「不可取」,什么叫做「不可取」?「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所以不可取,这是说出个理由来。

  我昨天讲过,这个「色」,就是青黄赤白,这是「色」;「形」,就是长短方圆,就是「形」。长短方圆当然也有青黄赤白实在是一回事,那就是我们眼睛所对的,所面对的就是色;我们眼睛不能面对声音,我们耳可以去对这个声音,下面说这个「对」字是有意思的。我昨天讲的我说是质碍的意思、有障碍的意思;「无对」是无障碍的意思,我现在的意思不要那么讲,这个「对」有一个特别的意思,眼所对的是色不是声音,眼睛不能和声音相对,我们的耳根和声音是能相对的,不能和色相对,「对」还有这么个意思。色声香味触法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相对;但是实际上,一定还要有一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才能相对,这样讲这个「对」就是认识的意思,那就是「有对」。就是六根、六境、六识他们是相对的,简单的说就是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和一切法相对,有能对有所对。

  现在说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就是一切法都不与心相对,就是一切法都是无所有的。我们刚才说那个譬喻,说是这个梦的譬喻,吃饭肚子吃的很饱,实在是自己的分别心这样分别而已,实在没有那回事,所以就是没有一切法相对的。「无色、无形、无对」。我这么讲呢,当然《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有这种义。我们读《金刚经》的时候,「如梦幻泡影」,这个如梦也有这个义。但是若是读《大智度论》里面,除了如梦幻泡影之外,还有一个义,就是下边有这个十八空的这个空的意思,一切法因缘生是无自性,所以叫做「无对」。那样讲呢,那是中观的义。我刚才讲说如梦实在是唯识义,一切法都是内心的分别,所分别都是无所有的,这样讲就是用这两个理由来解释「无色、无形、无对」,就是我们若是「有对」的时候呢,就是种种差别的境界,很多很多的事情,现在说「无对」就是没有这么多的差别就是「一相」;差别是众多的相,现在没有那么多只是一个相,一个相是什么相?就是「无相」,就是一切相本身是无所有的,所谓「无相」。

  我今天早晨,心里面分别,我们读这个《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与这几句话是一个意思,但是还是有点差别,还是有点差别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刚才说,我们在佛法里边学习,但是我们还没有成就的时候,我们心里面还是做梦,不是说睡觉的时候做梦,睁开眼睛也是梦,也是和做梦一样,看见什么都是真的,那就叫做梦。我们看见什么都是真的和做梦时候一样,所以都是梦。「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是有一点差别,有点什么差别呢?就是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有名言相的;一种情形是没有名言相的。当然我说这话,又是唯识义了。这个怎么叫做有名言相呢?就是我们心里面有分别,有分别的时候,就出现各式各样的境界,那么就是「凡所有相」,可以这么说。但是有的时候无名言相,无名言相就是心里没有分别,所以「凡所有相」,我们就可以简单的说就是两种相:一个有名言相、一个无名言相。

  通常的意思,我们前五识,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触对这一切法的时候是没有名言相的。前五识是不会说话的,但是它若是受这个第六识的影响的时候,好像是会说话,我们看见那个人的眼神他笑了,那也有说话的意思。但是那是第六识的影响,不是它本身会说话,不是那个意思。我们前五识如果不受第六识的影响,它没有名言相。它见一切法的时候它不会说话,不会说话这是一种相,这是一种相。一个是受第六识影响的时候那就是会说话了,那叫做有名言相。有名言相的时候也是虚妄;无名言相也是虚妄,可是有点差别的。但是这个《金刚经》这句话就是「凡所有相」,不管你是有名言、无名言,这一切都是虚妄的,都是不真实的。

  我希望七天能讲完,我若是说多了就可能是讲不完,但是我现在这话已经到嘴边了,就要讲。唯识的经论上说出一句话来,就是「依他起不可以说是自相空」!这件事,这「依他起」这是一个专有的名词,这是要解释一下。当然中观学者的话来说,依他起就是因缘所生法,怎么不可以说自相空呢?所以受到唯识学者的讥嫌,讥嫌这件事!《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的,《摄大乘论》是无著菩萨说的,无著菩萨他写的。弥勒菩萨,我的想法不是人间的学者,是天上的圣人、圣者,是天上的弥勒菩萨,不是人间的;无著菩萨是人间的学者,但是是已经得圣道的人,不是凡夫,他一定是读了《中观论》、《大智度论》,他也一定知道中观学者会讥嫌这句话,不可以说自相空,这个中观学者完全是不同意的,不同意这句话。但是他还要这么说,那是有何道理呢?就是有道理啊,有什么道理呢?

  刚才说遍计所执,三自性: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他就是把这一切法分成三类。这个诸法的遍计所执性,是自相空,他有这个字,和《中观论》和《大智度论》用同一个字,同一个名字是「自相空」。现在说到依他起的因缘所生法呢,不可以说自相空,是有道理的。他这个用法不是像《中观论》和《智度论》那个用法。他是对遍计所执说的,遍计所执自相空,那就是这个依他起就不是自相空了,这句话的缘起是这样意思。那么这地方有什么问题呢?有什么差别呢?是有差别!这遍计所执这个空「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这地方有差别,这个遍计所执的一切法是空的,没有体性,是没有体性的。我们刚才这个做梦,我做梦的时候吃饭吃的肚子很饱,醒了梦的时候没有这回事,肚子空空的呀。那这地方表示什么意思啊?我做梦的时候我不知道是梦,我吃的很饱,那只是内心的妄想,它本身完全没有体性,那个饱是没有体性的,是没有体性的,这叫遍计所执,是空无所有的,这是没有体性的。

  但是依他起因缘所生法是有体性的,所以若说遍计所执是自相空,就不能再说依他起是自相空,不可以;依他起是有体的,是虚妄,但是有体性。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我们不是做梦,吃饱了要经过一个时期,才能够消化了,不然的话你知道饱、不知道饱,肚子里都是有饭的,它是有体性的,和这遍计所执不同,所以无著菩萨说不可以说依他起是自相空,这句话有道理,有道理的;不是《中观论》说的那个自相空,它们有点差别的。

  我们把《金刚经》这句话说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说是有名言相的、无名言相的通通都是空无所有的,不管是有体无体,都是虚妄的。现在这里说也是「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不管你是有名言的时候我们心里面执着;无名言的时候你内心不能活动,你心里没有名言的时候不会活动的,要有名言的时候心才能活动。很明白的一件事,我认识这个人但是忘记他的名字了,这是我的经验,忘记就说不上来,你想说说不上来,因为是没有那个名字,不能说话。若是所有的名字,你心里头没有的时候,你不会说话,你不能说话。我们第六识里面有很多的名字,所以它会说话;前五识没有名字就不会说话,不会说话的。不管你是会说话、是不会说话,你有名言、是无名言都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不真实的。我肚子感觉很饱嘛,虚妄的不真实,这叫做虚妄。用这个做梦这个意思表示虚妄,那么我们从这里看出来,我们现在大概的这么说:不学习佛法的人,完全是在虚妄里面生活,是这样的境界。现在若是学习佛法的时候,就是要解决这个虚妄的问题,解决这个虚妄的问题,经论上告诉我们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只是你知道这件事而已,事实上我们还是执着的,还是执着的,还感觉肚子是饱的,还是执着的,这个执着还是不能去的。要怎么样才能去掉呢?要修止观才可以,要长时的修止观,才能破除这个执着,破除这个执着就是圣人了,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说你若不修止观,你的佛法就是白学了,没有用!这句话也不对的,也是不对。你若不学习佛法你不会修止观的,所以你想要修止观还是得要学习,还要告诉你,如梦这件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还是要学习这句话,还要加上止观的「修」,然后,「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圣人了,是这样的意思。我这句话就算是说完了。

  「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无色、无形、无对」,就是我刚才解释过,我们这一念心去分别一切法,叫做「对」。现在「无对」,就是远离这个所对、能对这些一切的虚妄分别。这个时候「一相」的无相现前了,就是第一义谛现前了,这是圣者的境界。「汝云何欲取」,你怎么要说这里有一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要把它请过来,你怎么可以这样讲呢?这是舍利弗尊者这样子,开示释提桓因,也就是难问他,难问他这句话。下边又再解释,又再解释这个「所谓无相」这个道理。

  「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不为取故出,不为舍故出,不为增减、聚散、损益、垢净故出」,这个我昨天解释了,我现在这个不再重解释。「是般若波罗蜜,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不与辟支佛法、阿罗汉法、学法,不舍凡人法;不与无为性,不舍有为性」,这我昨天都解释了,现在不重解释了。「不与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这是十八空,在《大智度论》的前边是二十一卷?是那里?有解释,我想我现在也不解释了。

  「不与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四念处就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应该说这是声闻乘的圣道,学习这个法门可以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学六波罗蜜是菩萨道,六波罗蜜里边我们若能够学习了般若波罗蜜,通达六波罗蜜也一样可以得圣道、也可以得无生法忍,这是菩萨道。我们以往就是这么说,四念处、三十七道品,我们若发无上菩提心,也学习三十七道品那就是菩萨道;我们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我们发出离心的时候学六波罗蜜,六波罗蜜也就是声闻道,所以呀以内心的动机来决定这个是小乘佛法、这是大乘佛法的。

  一切种智是佛的境界,就是发了无上菩提心修四念处、三十七道品、修六波罗蜜最后得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就是一切种智,就是佛的智慧。「不舍凡人法」这昨天都讲过了,就讲到这里。「不舍凡人法」昨天是讲到这里。

  释提桓因语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若有人知是般若波罗蜜,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乃至不与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是菩萨摩诃萨能行般若波罗蜜,能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相故。不二法相是般若波罗蜜,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

  「释提桓因语舍利弗:如是如是」,前面是舍利弗尊者难问释提桓因,舍利弗尊者是人间的人,是大阿罗汉。释提桓因是天上的人,在其他的经上说他是得须陀洹果了,若是按大乘佛法来说,就是得无生法忍了,也是个圣人,是这么一个人。那么舍利弗尊者难问他,这件事也很不简单,昨天我们也说过,他是为了希望,释提桓因进一步能发明深义,所以提出这个问题。现在这下边是释提桓因回答这个问题。「释提桓因语舍利弗:如是如是」,你说的对,是「般若波罗蜜是不可取」的,是「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是不应该取着的,是的!这在第一义谛来说,在「无相」的法门来说,是对的,是不可取的。

  「舍利弗!若有人知是般若波罗蜜,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乃至不与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是菩萨摩诃萨能行般若波罗蜜,能修般若波罗蜜」,这下面释提桓因是得无生法忍的人,就是圣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对舍利弗尊者说的道理是同意的,所以「如是如是」,你说的对,是这么回事情。然后释提桓因又招呼舍利弗,「若有人知是般若波罗蜜,不与诸佛法」,若是这位佛教徒他经过长时期在佛法里面学习的话,他通达了,这个「知」是通达,通达这个般若波罗蜜的道理,诸法是无相的,是「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的,是不与诸佛法,也不舍凡人法,就是我们佛教徒修学圣道得了圣道以后,就会觉悟这个「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这个道理,在你心里面是与这个法是相应的。

  「乃至不与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是这样子的!这里边有一点什么事情呢?若是我们用功修行的时候,我们没能通达般若波罗蜜的道理,他修止、修观,修奢摩他的止的时候,他能够由欲界定到了未到地定,就了不起了,在欲界定的时候已经感觉有一点了不起,但是欲界定随时你有一点境界随时就会失掉的,那么他的高慢心起来了又灭了;但是若成就未到地定的时候不是那么容易失掉,他若不懈怠的话,他只要一摄心,这个未到地定就现前,一现前的时候,心里面就能寂静住,明静而住有轻安乐的现前。因此,他会有高慢心,会有高慢心的。有高慢心的时候,就是因为不明白般若波罗蜜的道理。如果明白般若波罗蜜的道理,就知道「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乃至不与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通达这个道理,我和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说「我了不起了」,没有这个分别,有了般若波罗蜜的时候,不会有高慢心这件事。现在这里是说,这个人若有很大的修行的时候,他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没有高慢心,所以这上说「不与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他没有高慢心,这件事我们也应该注意,我们应该注意这件事。

  学习了般若波罗蜜也就是等于是学无我观了,人与人之间容易和,容易和;同学之间也容易和;师长、师生之间也容易和;朋友之间也容易和。就是有什么利害上若有一点冲突也不计较,就是因为有般若波罗蜜的关系。若没有般若波罗蜜,虽然这个人是信佛的学习佛法,照样和一般的凡夫差不太多,还有这个问题。所以这一个团体,里面的情况怎么样,完全的在这上面表示出来,完全的会表示出来的。

  「是菩萨摩诃萨能行般若波罗蜜」,这个人通达般若波罗蜜的话,通达了「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他是能修行般若法门的,他能修行。这句话我们可以做两个解释,就是怎么叫做「能行般若波罗蜜」呢?就是他自己用功的时候,他能与般若法门相应,这是「能行般若波罗蜜」。第二个,他不入定的时候,没有修止观的时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的时候,遇见这些冷暖的境界的时候,「能行般若波罗蜜」,这叫做「能行般若波罗蜜」。当然这也表示这个功夫的问题,他自己在这禅堂里静坐的时候,「能行般若波罗蜜」,等到离开禅堂就不能行般若波罗蜜了,所以那不叫做「能行般若波罗蜜」。就是有人赞叹你的时候、有人骂你时候「能行般若波罗蜜」,说是遇见这个境界的时候,这贪心来了、瞋心来了,不能行般若波罗蜜,这里有这个意思。

  「能修般若波罗蜜」,这个「能行般若波罗蜜」和「能修般若波罗蜜」,这个「行」和「修」也可以做这个解释,就是不在禅堂不是修止观的时候,他也「能行般若波罗蜜」,在禅堂修止观他也「能修般若波罗蜜」,这个「修」和「行」可以这样分别。「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相故。不二法相是般若波罗蜜,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何以故」,什么理由说这个人能行、能修般若波罗蜜呢?这下面加以解释,「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相」,他不行在差别的境界上,有你、有我那就是有差别。譬如说是刚才我们看那个无对,「无色、无形、无对」,这个「对」,就是有二,有个能对、有个所对,就是有差别,现在说「不二法相」,是「无对」的,于面见一切境界的时候,不感觉到有能所的差别,那叫做「不二法相」。「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相故。不二法相是般若波罗蜜,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你坐禅的时候,禅里面有般若波罗蜜,所以也是「不二法相」;若是我们禅里面没有般若波罗蜜,那就是「二法相」,就是由这一念心在这个明静的境界上住,有一个所缘境,有一个能缘所缘境的心,那就是有「二法相」,这个人呢,我现在得了未到地定了,我现在成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就是有所得,那叫做「二法相」。若般若波罗蜜的时候,「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也是不二法相」,观察这一切境界都是无所得的,都是无所得的境界。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