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经耳闻持品 3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8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经耳闻持品 3

   这个「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种恐怖心继续地现前,想要灭除这个恐怖心不行,灭不掉,所以叫做「怖」。这个「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决定是生了恐怖心了,对于这种法门,决定是生了恐怖心,不欢喜,生厌恶心了,不欢喜,所以叫做「惊、怖、畏」。头一个「惊」,认为这个法门不合道理,一定要我相信,我害怕。若是这条道路有土匪,不安全,你叫我走,我不敢去,我不敢从这里走;一定叫我走,不得了,不得了。这种心是决定了,不可以动摇的,所以叫做「惊、怖、畏」。现在这里说,听闻了般若波罗蜜,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这个法门,他不但是信受欢喜,他还能够如说修行,能问能答,这个人他「前世多供养亲近诸佛故,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不畏」,他能这样,他不害怕,不生恐怖心,这是不容易啊。

  在我们汉文佛教里面,鸠摩罗什法师翻个《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翻这个三论,加上《大智度论》,就是四论。这个《中观论》有嘉祥大师的注解,还有印顺老法师的讲记,这些注解上,解释得都很详细。这个道理就是不管你是那一个法门,你是般若法门,或者你是如来藏的法门,或者是唯识的法门,或是各式各样的法门,只要是佛法,你一定,有两个问题,你要把它说明白,你一定要把这两个问题都要说明白,不然是不可以的。那两个问题呢?一个生死的问题、一个涅槃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要说明白。生死是怎么回事情?你要说明白;然后关于解脱了生死得了涅槃这一部份,你也要说明白。这两个问题你都要说明白,然后这是一个完整的佛法。或者说是生死的缘起、和涅槃的缘起,或者染污的缘起、清净的缘起,合起来就是一个缘起,这件事你要说清楚。

  我们读小乘的佛法,他也是把这件事说了;你读《中观论》、《大智度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它也是把这个问题也说清楚了;你读《解深密经》阿赖耶识这个法门,它也把这两个问题要说清楚;你读《起信论》,这个问题也都是说清楚了,也都要说清楚;不然的话,它不是佛法,你光说生死不可以、你光说涅槃也不可以,一定全面地说得清清楚楚。说清楚的时候,这个地方有什么问题呢?我们还是说这个喔,这个人「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不畏」,他不恐怖,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呢?譬如说,你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空厄」,一切法都是空了,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这个生死怎么安立呢?生死的因果怎么安立?涅槃的缘起怎么安立呢?什么都没有了,怎么会有生死的问题呢?怎么会有涅槃的问题呢?这个问题还是要说明的。

  我们若阅读经论的时候,读经的时候,很明白的,我们很难读得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十卷,我们读,也可能知道多少,但是很难完全明白;非要去看这个《大智度论》不可,看了《大智度论》,也还要去读读《中观论》,这时候把这法门才能明白多少。你若是长期地用功,可能更圆满,你会明白得更圆满一点;如果说你不肯努力,我把书本一打开,我脑袋疼、头疼,那就没有办法,那只好放弃了。你若深入地去学习,就知道这个般若法门,它对于生死怎么解释、涅槃怎么解释,说得清清楚楚。我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要说到这里呢?

  我们不要说名字,说名字有问题,我看见对唯识很用功,对唯识有著作的一个人,也是很有学问的人,但是他对于《中观论》的介绍,他就是介绍得不足,有所不足。那就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对于《中论》这个法门,般若这个法门,学习得不够。学习得不够的时候,他为人介绍的时候,就有的地方说得不对,就有问题,有这个问题,这样子就容易引起误会,引起误会的。

  所以,这个地方说「惊、怖、畏」,「不惊、不怖、不畏」和「惊、怖、畏」就是两回事了。他就是对这个法门没有完全明白,所以会「惊、怖、畏」。按我们一般通常对于般若法门的误会,就是你说一法都空了,这个因果很难建立,很难建立因果了,善恶因果很难建立,世出世间的缘起的这个道理,也很难说明了,就会有这个问题。

  若是你能够观一切法空,而又能建立生死的缘起和涅槃的缘起,那就没有惊、怖、畏的问题了,没有这个问题。现在这地方说的理由,就是这个人「于前世多供养亲近诸佛故,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不畏」,这个地方说的理由是这样。所以,栽培善根倒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

  本来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在南北朝时代,也就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这部经以后,在南北朝时代,受持、读诵、讲说的人是很多,很多很多。我在《高僧传》上看见天台智者大师的学生,就是在荆州玉泉山有玉泉寺,智者大师在那里讲《摩诃止观》那个地方。智者大师的学生,有的人他把《法华经》背下来,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背下来,一天背《法华经》、一天背《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这样的人。后来在梁武帝的同时,有宝志禅师,和那个同时,另外在四川也有高僧,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背下来。这三十卷经能背下来。

  当然《华严经》八十卷都有人背下来,何况三十卷呢!但是这句话是容易说,你背背试试,背一背就不背了。人家说是去念咒更好,把经就放下,去念咒去了。人就是意志不坚定,对于佛法的学习,不能够圆满地把它毕业,然后,自己又认为我明白了,这还是个问题,这是问题。用功的时候,这也就是,也可以说还是善根的问题。这文上说:「于前世多供养亲近诸佛故,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不畏」,根本的原因,还是在这里,就是善根的问题。亲近佛多、栽培善根多,他对于这个法门的学习,他就能圆满地毕业了。我说这一段的话的意思就是说,关于这「惊、怖、畏」,「不惊、不怖、不畏」这个问题,我们没能深入地去学习,总感觉到,好像没有什么,有什么好惊、怖、畏呢?其实不是!你要深入的去学习的时候,就有问题,就有问题。

  并且,我们若是欢喜另外一个法门,我对于这个法门我欢喜,我就说出来种种赞叹的语言;我对那个法门不好,我就说有什么毛病、有什么缺点,会这样子。但是我想,我想应该怎么样呢?你欢喜的法门,你也好好用功地学习,不是一知半解,好好地把它学习毕业了;不欢喜的法门,你没有深入圆满地学习,你不要随便人云亦云,不要那样子。如果你一定要批评的话,你好好学一学,然后由自己的心里面说出一句良心话,这样子好一点。不然的话,你就有过失,你说这话有过失的。

  现在是到点了。但是我现在想要说一段话,我还是说出来。我以前说过这件事,就是有一位法师,我原来是记住这位法师的名字,现在把这名字忘了。他是四川人,他到江浙一带来参学,后来他就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背下来了,这传上只是说这么多,没有详细说,我这么推测,这个人不只是有文持、也应该是有义持,应该有义持的。他把这部经背下来了,不知过了多久,又回到他家乡去。回到他家乡去的时候,他家乡那么地方,信道教的人特别多,信佛教的人少。他就在他家弘扬这部经,就是常常举办这个法会。那个时候举办这个法会,和我们现在可能不大同,他这个法会怎么样办法呢?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是三十卷,他去集会三十个人,每人读一卷,就这样子读了三十卷,就办这样的法会,是这样子,他这样子来办法会。

  办法会,一次一次地这样做了法会以后,当然这个地区的道教徒就知道了。这道教徒也办法会,办法会的时候,就是发一个通知,请这个法师来参加他的法会,这个法师收到通知了以后,想了一想,好!你请我去,我就来。到了这个法会的时候,当然道教的人也供这个老子的像,供在那里,也有个殿。这个法师进入那殿里就这么看一看,然后就在旁边坐下来。这道教徒就不满意了,说是:你是佛教徒的大法师,你也有供着佛,对佛礼拜、赞叹;我们供着老子,老子就是佛,你也应该礼拜、赞叹,为什么不礼拜呢?就这样看看就算了,坐在旁边?然后这个法师说:我也想礼拜,但是恐怖他受不了,所后我不礼拜。怎么受不了呢?你礼拜,我看看能不能受得了?真的?真的!他就起来,他就礼拜,他一磕头,老子的像就摇动;再礼拜,摇动得更厉害;再礼拜,就倒下来了。当然,我说这话,我们都是佛教徒,道教徒会不高兴,但是《高僧传》的确这么记载。你看你让我礼拜,受不了就倒下来了。说:不是!是有风或什么弄倒的,把它立起来,你再拜!好!再拜。再拜,又倒了,再没有话好说了。哎呀!你怎么回事情,你出家怎么回事?他说:我出家,就是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就背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一天背半部,两天背一部。他这么说,一天背十五卷,两天背三十卷。这些道教徒,哎呀!佛法不可思议!就好多好多改变信仰了,来相信佛教,有这个事情。

  所以,我认为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若愿意背也是很好。但是我认为这个人是用过功的,他一定是对于《大智度论》也很熟,他对这个义,他是深深的闻思修,我看他都能有,有这种功德。所以,那个时候佛法是比现在兴盛,就是很多的人,应该是在佛法里面有成就。所谓有成就者,就是有闻思修的成就,也有可能会得无生法忍。

  我感觉禅宗里边,古代一点的,应该六祖大师同时、以前的那一些禅师,多数都是学习经论有成就的人,然后在深山里面自己修止观,而后有成就的,都是这种人。你看这个禅宗的道信禅师,达摩禅师、慧可禅师、僧灿、道信,道信是四祖,你看道信禅师的传,禅师说的又是一回事,但是《高僧传》上的道信禅师传,他在卢山大林寺住过十年。卢山大林寺是怎么回事?是智者大师的学生造的庙,那个庙里不可能没有天台三大部的,一定有《摩诃止观》。而这个道信禅师,离开了大林寺以后,到江西什么地方,那个地方有贼要来,他就发动大众念《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于是乎贼就不敢来了,就走了,有这种事情。

  这就看出来,我现在说话,好像说禅宗说他们有点过失,还是不说了。都是学习经论有成就的!达摩禅师是以《楞伽》印心,重视《楞伽经》。但是后来的人,不是完全就是《楞伽经》。道信禅师他是重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而《六祖檀经》也提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人是…你很难说是能够拘束他、控制他,控制这两个字,不能用;说他是我徒弟、他是我学生,话也可以这么说,但是思想还是有自由的成份的,不是决定一定是谁传受给谁,就是这样子,没有这回事情。所以好多人都是学习过《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也就是学习了《大智度论》的,从这里来修禅,而得无生法忍,得圣道的,应该是这么说。

  后代的人,尤其是现代的佛教徒多数就是不肯多用点时间用功,等晚一点为人做老师嘛,你多用一点时间,这个教义和禅,你多多地用功,多数不肯这样做;不肯这样做,当然你在佛法里面的成就,就受影响了。我们现在说是「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于前世多供养亲近诸佛故,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不畏」,这里面是有事情的。在《大智度论》上说,佛灭度以后,可能是在龙树菩萨那个同一个时代,有五百部,就是在小乘佛教里面分五百个部派,「闻毕竟空,如刀伤心」!闻大乘佛法,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观一切法空毕竟空的时候,就像刀伤了他的心似的,那么严重。我们现在若闻毕竟空,心里没有什么。为什么你没有什么?因为你没能深入地思惟那个道理,有什么好恐怖呢?我们不感觉到有需要要恐怖,没有这个需要,但是那个地方是有事情的。有事情,我们为什么不知道?你没有深入学习,你就不知道,不知道这件事。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我们昨天说过,这一段的经文,是赞叹学习般若法门的人,赞叹这个人的殊胜。赞叹人里面,分两种人:一种人是浅行人,一种是深行人。浅行人,就是对于般若法门有多少闻所成慧,他听闻过这个法门。深行人,就是闻思修三种智慧具足的人,具足的人为什么称之为深呢?不具足就不名为深呢?这个深行人,原则上说,他所觉悟的般若法门,他能够深入地证悟第一义谛,所以叫做「深」;这个「浅」,就是没能到达这样的程度,他只是在文字上有所分别,对于第一义谛还不是明白的,所以叫做「浅」。

  这个深行人,分成两种不同:一种是已入圣位的圣人,他经过长时期的止观的修行,他见到胜义谛了,所以也破除了烦恼,这个人他是圣人了,他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他内心里面成就了无分别的智慧,所以他证悟了胜义谛;第二种,他还没有证悟第一义谛,但是他闻思修的智慧很高,他能相似的见到第一义谛,所以也名之为「深」。这里应该指后一种,就是没有证悟第一义谛,但是相似地证悟了,这叫做「深行人」。

  这第一段是「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于前世多供养亲近诸佛故,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不畏」,昨天在这里是有小小的有一点解释,但是我心里面的意思,昨天没有说完,没有讲完。我没有讲完的这一段,我想我还是说出来。

  这个深般若波罗蜜,听闻了这样的佛法,他「不惊、不怖、不畏」,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在大乘佛法里面,古代的大德或者现在的大德,都有相同的看法,就是大乘佛法里面,分成三个部派,般若法门是其中的一个部派。这个部派里面说的道理,我昨天曾经说过,就是不管那一派的佛法,都要说明生死的缘起、和涅槃的缘起。这两种缘起,都要明明白白地说清楚,这才是全面的佛法。在般若法门这一方面来说,生死的缘起和涅槃的缘起都是毕竟空的,在毕竟空上建立生死的缘起、建立涅槃的缘起,这就是这个深般若波罗蜜的法门。在这个地方,就是这个「惊、怖、畏」的地方、「不惊、不怖、不畏」的地方,在毕竟空上能建立一切法,你能理解到这里,你就会「不惊、不怖、不畏」。如果说毕竟空里面不能建立一切法,生死也不能建立、涅槃也不能建立,那就是「惊、怖、畏」了,这个人就恐怖了。在《中观论》上,龙树菩萨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因为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所以一切法才能成立,这个道理就是这样子,所以也叫做「深般若波罗蜜」。

  我们若去读《解深密经》这些经论,它不是这样说。是说一切法在哪里建立呢?是在阿赖耶识上建立的,由阿赖耶识来建立生死的缘起、来建立涅槃的缘起。这和在毕竟空上建立缘起,这说法不一样了。

  另外一部份,我们若读《楞伽经》,《楞伽经》说:「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这个如来藏性,它是一切善法的一个因由、也是一切不善法的因由。明白一点说,生死也从这里做缘起、涅槃也从这里做缘起的。那么这和阿赖耶识的缘起又不一样了。但是综合起来说,阿赖耶识的缘起、如来藏的缘起,都是有,在有上建立缘起的;现在这个深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是在毕竟空上建立缘起。一个是空、一个是有,这个地方有所不同。

  现在说是「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不畏」,就是他能够理解毕竟空能建立一切法。如果你不能理解,生死也不能建立了、涅槃也不能建立了,这是一个大恐怖的地方,所以叫做「惊、怖、畏」。实在来说是这么回事情。

  「当知是人亦于无量亿劫,行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这底下说「不惊、不怖、不畏」的原因。前边那一段文也是说了,「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于前世多供养亲近诸佛故,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不畏」,这也说出这个理由来,但是这下面说得更详细了。所以,当知道这个闻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不畏这个人,「亦于无量亿劫」,「无量亿劫」是很长、很长久的时间了,他不但是亲近了很多的佛,他也是在无量亿劫中,修行了六波罗蜜的,这个人,可见这个功德是无量无边的,智慧也是无量无边的,所以他闻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不畏,原因在这里。

  从反面来说,若是没能够多供养亲近诸佛,不是于无量亿劫行六波罗蜜,那这个人就闻深般若波罗蜜,就会惊、怖、畏了。这段文就把这个理由说得倒是很明白的。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不畏,闻已受持、亲近、如说习行,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如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不畏,闻已受持、亲近、如说习行」,前面是天主叹,释提桓因赞叹对于般若法门有修行的人,是他赞叹;这底下是舍利弗尊者赞叹,舍利弗尊者是大阿罗汉了,是他赞叹。赞叹里分两科,第一科是「举现德比量叹」。

  尔时,舍利弗就对佛说:「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不畏」,假设有这样的人,他还没得无生法忍,他还不是圣人,但是他听闻了这样甚深的般若法门,他能够信受,他不惊、不怖、不畏,能达到这个程度。「闻已」,听闻了已后,「受持、亲近、如说习行」,他还能够「受持、亲近、如说习行」,这我们昨天讲过了,他能够这样子闻思修三慧具足地去修行这个般若法门。

  「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如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那就可以知道这个人,他「如阿惟越致」,「阿惟越致」翻到中国话是不退转,就是得无生法忍以后,叫做「阿惟越致」,就是不退转了。这个不退转的意思,就是得到无漏的无分别的智慧,见到真理以后,才能不退转。就是他入了圣位以后,再不会退为凡夫了,不会退为生死凡夫。

  如果你没有证入圣位,你在凡夫的时候,在佛法里面用功、学习、修行,是不决定的。当然这里边有外凡位、和内凡的不同。外凡位,就是只是在佛法的文字上去思惟分别、去演说,在文字上有所演说,他没能够进一步地三种智慧都具足,去亲近胜义谛,那么这个人就是外凡位。外凡位他就是不能调伏自己的烦恼,虽然也对于佛法有信心,但是烦恼还随时活动,三业还是不清净的,这是外凡位。这个「外」这个字是什么呢?就是他的身口意,在法性的真理以外,他不能契、不能契合胜义谛,他的心游理外,他这个心在法性的真理以外活动,当然这个人是不能够调伏烦恼的。

  内凡位的这个「内」,就是他由闻思修深入地修行,能够向于法性的真理上去契会,他能这样子。就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一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他能向法性理那一方面去理会。这样的人,他就能够调伏烦恼,他能够身心清净,这个人就是程度高了,所以叫做「内凡」。再明白一点说,就是向道上会;你赞叹他也好、你毁辱他也好、你恭敬他也好、你轻视他也好,他的心向第一义谛那方面去理会。他不想:你为什么轻视我?他不这么想,他不这样想,他不向贪瞋痴那方面去分别,他向圣道那一方面去观察、思惟,所以叫做「内凡」。「内凡」这里面也还是有分别,这个暖、顶、忍、世第一就是内凡,但是暖位、顶位还有可能会退,有可能会向后退;但是到了忍位以后,就是不退了。

  所以「如阿惟越致」,应该是到忍位以上的人了。这样的人,他的奢摩他的止,他有可能超过欲界定,到了未到地定以上,也有可能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有这样的定,加上毗钵舍那舍那的观,他的智慧高了,这个尘劳的一切的境界不能动摇他的信心,所以叫做「忍」,安忍不动了。这样人虽然没有入圣位,但是和圣人是相似的,「如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就是和那不退转的圣人是相似的,是这样境界。这是舍利弗尊者赞叹这个人达到了这么高的程度。

  何以故?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若先世不久行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终不能信解深般若波罗蜜。

  这底下是第二科「举往因」解释他现在的功德,为什么他现在能够「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不畏」,能够「受持、亲近」、如说修行呢?「何以故?」就是这样问。「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这般若波罗蜜是甚深。这个「甚深」这个字,或者这样讲,是圣人的智慧所证悟的,所以叫做「甚深」;凡夫的智慧是不能证悟的。所以「深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若先世不久行」,若这个凡夫,他过去世没有能够无量亿劫地修行六波罗蜜,没有能修行「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或者说「般若波罗蜜」就是慧,前五波罗蜜就是福,他没有能无量亿劫栽培福慧。「终不能信解深般若波罗蜜」,虽然他长时期地去学习般若波罗蜜,终究还是不能信解。就是过去世的善根不够,他就不能信解般若波罗蜜,他不能相信这个法门的。若是他能够相信,不惊、不怖、不畏,能如说修行,那就是他过去栽培的福慧太多了,就表示这样意思。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訾毁深般若波罗蜜者,当知是人前世亦訾毁深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闻说深般若波罗蜜时,无有信乐,心不清净。是善男子善女人先世不难不问诸佛及弟子:云何应行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云何应修内空?乃至云何应修无法有法空?云何应修四念处?乃至云何应修八圣道分?云何应修佛十力?乃至云何应修十八不共法?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訾毁深般若波罗蜜者,当知是人前世亦訾毁深般若波罗蜜」。前面是明相信人的功德,「明信人之德」。这底下是「明不信人的过失」。

  舍利弗尊者又称呼佛为世尊,假设有「善男子、善女人訾毁深般若波罗蜜」,这个「訾」就是发言,他发表言论来毁谤这甚深般若波罗蜜,说这般若波罗蜜是非法,怎么怎么的,各式各样毁谤的话。「当知是人前世亦訾毁深般若波罗蜜」,那就应该知道这个人的前一世,他也是毁谤深般若波罗蜜的。「前世」这句话,就是这一世以前就名为前世,如果是谤毁深般若波罗蜜,他造了这样的罪,那么第二生有可能要到三恶道去的,那么他要从三恶道里出来以后,再来到人间,他若遇见这般若波罗蜜,那他就会再毁谤般若波罗蜜,是这样意思。「当知是人前世亦訾毁深般若波罗蜜」。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