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经耳闻持品 6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经耳闻持品 6
我们通常,在经论上用出离心表示是二乘人,用菩提心表示是大乘,当然这样说也是可以。这个出离心和菩提心这件事,我倒感觉到这件事,我们就这么念一念,说一说,也是对的,也没有说错,但是应该再强调一下。发了菩提心的人,和没有发菩提心的人,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就是有了这样的愿望的人,就是这个愿望势在必得,我一定要成就,我有这样的愿望,他就会开始行动;他行动的时候,会很认真地做这件事。世间上、社会上的情形也是这样子,出世间佛法里面修学圣道,亦复如是,你要有这样的愿望;若没有这个愿望,就没有这件事。
所以,若是我们想要得圣道,你要有得圣道的愿望。你要在佛前,向佛顶礼,然后说:「我弟子某某发出离心,我想要了脱生死,得圣道」,你在佛前磕头,发这个愿。说:「我弟子想要得无上菩提,从今天开始决定修学圣道」,你要发愿。发愿,你有这样的仪式,和没有这样的仪式,是不一样;但是实在看出来你发愿没有发愿,从你的行动上可以看出来。你一天悠悠忽忽的,那就看出你没有发愿,你没有愿;如果看这个人很精进,很爱惜光阴,努力地去学习佛法,然后努力地修学习圣道,那就看出这个人有愿。说那个人他也不想学习佛法,更不想修行,那就表示他没有愿;他就是在佛前发愿了,那都不算数,因为他没有行动,这个道理就是这样意思。
「欲得须陀洹果」,就是他有这样的出离生死的愿。为什么要出离生死呢?就感觉到这生死的世界太苦了,我们所欢喜的这些事情,我们欢喜什么事情?就欢喜色声香味触,就是欢喜这些事情,欢喜我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的境界,都令我心里欢喜;有苦受、有乐受、不苦不乐受,我就欢喜乐受,乐受是什么?就是色声香味触,那就是没有发出离心。你要知道观受是苦,苦受是苦、乐受也是苦,这个人才能出离,才有出离心的。有了出离心以后,他学习佛法、修学戒定慧,那这个人决定会有成就。
所以「欲得须陀洹果」,就是这个人他有愿了,他有出离的愿望了,想要得须陀洹果。这个「须陀洹果」,实在来说,口头上讲这件事,也不是难事,就是你能够确认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是败坏的,这里面没有我,没有常恒住不变异的我可得,那么这就是须陀洹果。当然没有我可得的时候,他是经过一个时期的修止观,观察色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我们这个身体,这眼耳鼻舌身都是无常的、是败坏的、是老病死的,观察这个身体是要老,「此妙色相,不久当为无常所灭」,观察我们这个身体,不是观察别人,观察自己,一剎那、一剎那地在败坏,为无常所坏,不是个可爱的东西,这里边没有常恒住不变异的我;受想行识也是一样,也是剎那剎那地变动,这里面也没有常恒住不变异的我可得。能这样观察的时候,你确定了是无我、无我所,那就是我空了,我是没有,这个色受想行识不是我。那么你确认了以后,你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接触的时候,不管是利、是害,不会以我为中心决定事情的,不会这样子。
这经上说,这须陀洹果,他现在有一碗饭在这里,他若吃这一碗饭,他就能生存下去;如果这一钵饭不能吃,就死掉了,就会死掉了。但是这时候有佛来了,或者舍利弗尊者,或者是目犍连尊者,或者是大阿罗汉,或者是有一位大菩萨,来向他乞这一碗饭,他能把这一碗饭布施出去,他能这样做。他不想到,我要死了,这碗饭不吃我会死了,他不想这件事。因为什么呢?得到圣道的人不怕死,因为他无我的智慧一现前的时候,没有死这件事。
我们凡夫有我见的时候,要保护这个我。色是我、受想行识是我,时常地保护我,有事情出现要处理的时候,一定是这件事对我有利,我就这样决定,对我有害,我就拒绝,凡夫是这样子。圣人到了须陀洹果以后,不是的,他不想这件事。因为没有我可得,也没有我可保护了;所以,他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不这样子,这是圣人。所以,有我是凡夫,无我是圣人。所以修无我观的重要也在这里,你修无我观,就是向圣人那里去了。说我不要修无我观,你不修无我观,那你就是要保留这个我,保留这个我,那你就是凡夫,凡夫就是有问题,凡夫与凡夫有问题,就是因为我的关系嘛,你若修无我的时候,人与人就没有问题,人与人之间是没有问题的。
前天,我说人与人之间有问题,人与人不能和,不能够团结,明白一点说就是有我。说有我这句话,我们不修无我观的人,说是有我的关系这句话不太明白。我们有贪瞋痴的关系,所以人与人不容易和,但是这是粗显的境界这么说,粗显的这种境界说,你有贪瞋痴,所以人就不和;但是微细一点说就是有我的关系,有我所以人就不和,有我所以就是凡夫,没有我就是圣人。
我们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读《瑜伽师地论》也好、读《阿含经》也好、《大宝积经》也好、《大集经》也好,都是这样意思的。你学习这样的佛法,你能这样学习,这样修行,你就可以得圣道。如果不修,这无我观和无常义是一致的;若不能修无常观,这无我观也不能修,因为执着有我,一定是执着我是常住的,我是永久存在的,所以,它一定是常。所以若不能修无常观,也同时就不能修无我观了。修了无常观、修了无我观,这个时候心里面是太平的,心里面就和平了,无论什么事情,心里都是和平的,因为他连自己的生命都不介意了,他不怕死了。譬如《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个不可得的境界里面有生死可得吗?没有那么回事,这个初果圣人也就是这样子,不过他用无常入于毕竟空,由无常观入于毕竟空。但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些大乘经典,是从自性空入于毕竟空,就是比这个无常观利一点。入于毕竟空是无差别的,是无差别相。
这个地方,应该强调的就是要有愿,我想要得一切智、得道种智、想要断烦恼,你要有这样的愿,从愿来开始;我想要得须陀洹果,你也要有愿。说是这是小乘,须陀洹果是小乘的一种圣人,不是大乘,是的,经上是有这样意思,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都是小乘,是小乘佛法里面的圣人。这个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第十地,到佛,这是大乘佛法的圣人,是有大小乘的不同。但是,可是圣人!你虽然说他是小乘,但是他是圣人,不是凡夫了。按我们现在的佛教徒一般的情形说,不要说圣人,说这个人有神通,我们就五体投地了。有神通不一定是圣人,可能是个生死凡夫,也可能有邪知邪见,但是我们就五体投地了,我们就这样子。若是圣人,那是凡夫所不能及的。但是若是圣人,但是若没有神通,可能你也不感觉兴趣了。可是若是从佛法上说,须陀洹果他没有神通,斯陀含果也没有神通,但是是圣人,是良福田啊!
我现在又有口过,我又犯口过了。我们大多数的佛教徒为什么会这样子,对圣人都没有什么恭敬心,对那个凡夫有恭敬心,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对于佛法的学习太差劲了!虽然是信佛,但是不愿意学习佛法;不愿意学习佛法,你对于佛法就是没有这种知识,没有这种知识,所以不知道,不知道这圣人是良福田,凡夫不是良福田。当然,我们说这样你有分别心也不好,但是由有分别入无分别,这个好的分别还是智慧,是属于智慧的;说我们不知道这样分别,那还是愚痴,要知道这个事情。
须陀洹果这种圣人,他是断了我见的烦恼,主要是断了我见的烦恼,身见、戒取、疑,断这三种烦恼,断了戒取、断了疑,断了这三种烦恼。这上面说:「欲得须陀洹果,当习行般若波罗蜜」,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就得须陀洹果了;你继续「照见五蕴皆空」,就得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就是这样子。
但是这须陀洹果,和我们凡夫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就是他没有我、我所见,没有这个烦恼。第二,他不会做严重的罪过的事情,不会。《大毗婆沙论》上举一个例,如果他的师父,就是他的戒和尚,这也和我们中国汉文佛教有点差别;汉文佛教:剃度是一位,受戒又是一位,受沙弥戒、受比丘戒、受菩萨戒,这个戒和尚是另一位,不一定是剃度;但是在印度的佛教的情形,只是一个人,剃度也是他、受戒还是他,是这样子。那么他受了戒,他用功修行的时候,他有什么和我们凡夫不一样的地方呢?我刚才说,他断了身见,断了我、我所见;另外有个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不会造严重的罪过,轻微的过失还是有,就是刚才我说,他的和尚,就是他的亲教师,若是被人家毁辱了,或者是有严重的一些事情,他可能会有瞋心,他是他的师父,他可能会有一点瞋心,可能会发动,也可能发为语言,有语言会表达出来,可能会有这个事情,这是一样。第二样呢,他渐渐也可能他会收徒弟了,这须陀洹果的圣人收徒弟,这个徒弟不听话,他也可能心里面也有点瞋心,这个须陀洹果还有这个情形。但是这个瞋心和我们凡夫还是不一样,我们凡夫有了瞋心,很久这个瞋心它不过去,但是这须陀洹果很快地就没有了,是有瞋心,但是很快地就消失了,这是和我们凡夫不一样。其次,这个须陀洹果他临命终的时候决定是正念分明的,不会颠倒,心不颠倒的,他决定不会到三恶道去的,他不是人间就是天上,不是天上就是人间,他是这样子。那么这是须陀洹果。
「斯陀含果」,这是二果,翻个一往来,他再一往天上、一来人间,那么他就得阿罗汉果了。须陀洹果要再七番生死,就得阿罗汉果。这个地方说七番生死,是把欲界的烦恼,分成九品,这九品烦恼,能使令这个圣人受七番生死,这个力量能令你得七番生死;受了七番生死以后,按道理来说,只是欲界的烦恼没有了,色界、无色界的烦恼还在,怎么能说得阿罗汉果呢?这个地方有这么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他在生死里面,一番生死、一番生死地这样子生活,他的无我、无我所的无漏的智慧力量非常大,所以到第七番生死的时候,决定是得阿罗汉果了,就把色界、无色界的烦恼也断了,他就得阿罗汉果了,他不去到色界天、也不到无色界天去了,就得阿罗汉果了。斯陀含果翻个一往来,就是一往天上、一来人间,他就得阿罗汉果。
「阿那含果」,是不来欲界了,就是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了。
「阿罗汉果」,翻个无生,他这一生过去了,就入无余涅槃了,不会再在生死的世界流转了,没有这种事情了。
这个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这四种圣人,当然是学习《阿含经》,去修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修这四念处,可以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但是现在《般若经》经上说:你若想得到须陀洹果、得阿罗汉果,「当习行般若波罗蜜」,你可以学习般若波罗蜜,也一样可以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它就是这样子嘛,就是观察色受想行识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识都是毕竟空寂的,这样子就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了,就是这样子。
你要明白诸法是无我、一切法毕竟空这个道理,我们若努力地去读《大智度论》,应该也把这件事能做好,就知道诸法是无我的、是毕竟空的,无我和毕竟空的道理,应该是很明了,应该是能的。假设你若没有办到的话,你就去学一学《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也可以学一学。你最后毕业了的话,就是你通达了诸法是无我的,是毕竟空的,从文字上是明白这件事了,是肯定地明白了无我和毕竟空的道理;明白了以后,你就,当然应该是三皈五戒,受戒,或者受出家戒,你就专心地修戒定慧、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世间上的事情万缘放下,你发出离心,这个事情我认为不难,不是难事,是容易的事情。
昨天有人问,说是你感冒了,你和我说话,打喷嚏,你这病菌传染我了,那怎么样观自性空呢?这是一样的,病菌也是自性空,我受了传染也是毕竟空,不受传染也是毕竟空,传染者也是毕竟空,这个理论是无差别的,是无障碍的。
这个问题是什么呢?这个地方是那样,我们不要说大话,说大话没有用,就得要从事实上来学习这件事,事实上怎么回事情呢?我们承认我是凡夫,我有贪心、有瞋心、有愚痴心,有各式各样的烦恼,这个十足的是个凡夫,不是圣人,我也有我见、我所见,都具足的,那么他怎么能修行呢?有这个烦恼怎么能修行呢?能修行!虽然有烦恼,烦恼并不是时时地活动,不是时时地活动,多数还是不活动的,多数不活动这件事来说呢?当然我说这话,可能我有偏见,最好还是出家好!因为出家这个境界,你眼睛看见的都是出家人,我看见这也是出家人,这也是出家人;我看见这佛像,这都是经书;那么我看见这个境界,我心里面就想这个,引发你的贪瞋痴的境界少。如果你不出家,你看那些境界,看这个是男的、这个是女的,这是好的汽车、这是大楼、这是小茅蓬,你就生分别心;生分别心的时候,不是引你贪心、就引你瞋心,你修行就困难。除非你也是远离城市,到寂静处,阿练若处,到阿练若处,看见小鸟飞过去,那个地方有枝树、有青草,这种清淡的境界,那你修行也方便。总而言之,我们不要说大话,不要说:我在尘不染尘,不要说这种话。离欲清净,不是在欲里面清净。在欲里面清净,那不是平常人。我们平常的人,就是心随境转的,你要离开那种染污的境界,你才容易清净。
所以,从这个道理上说,就是你要选择一个少烦恼的境界,你在这个境界里面生活,你心常是平静的,你就容易修这个四念处,容易「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我认为和佛在世一样,也容易得圣道的!你得了初果,你再用功也就容易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都可能的。若是你发无上菩提心,你就是得无生法忍了,得了无生法忍的时候,那个时候,你想做什么事情都可以。
我给你说一件事,就是佛灭度以后,迦叶尊者发动要结集佛说的法,结集的时候,有五百阿罗汉,第一次结集五百阿罗汉,结集的时候,就请阿难尊者升座,结集修多罗,他就是背,把佛说的这个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这一部经背下来,大家都在听,这么多的阿罗汉来听,你说的对不对,你背的对不对,背一个小经、一个小经,就这么背。这地方有什么问题?我认为那么多的阿罗汉都是能背的,佛说的经他都能背。所以阿难尊者背的时候,这些阿罗汉听得清清楚楚的,你背错了、你背的是对了,能够简别,有这个鉴别的能力。说这些人都能背,这是什么意思?这个圣人和凡夫不同,我们凡夫散散乱乱的,凡夫有的时候也有人记忆力特别好的,但是不是决定靠得住的;圣人他心不乱,心不颠倒,心也不乱,他想要背什么都很容易,不难。我们凡夫要学什么都很难,有的人才华高的,也可能容易,但是若是中中的人,都是要特别用功才可以。若是得无生法忍以后,你学什么都容易,你想得定也不难。得了初果的圣人,他心里面这个正念一提起来,心里面就是圣人清净的境界,他想要得定很容易,不是难事。我们凡夫,你想坐在那里,不要掉举、不要昏沈,他偏要掉举、偏要昏沈,无可奈何,不行的,很多的问题有困难。但是圣人,他已经得初果了,他正念一提起来,心里面就能离一切相,不与万法为伴侣,圣人就是能这样子,他心清净、心寂静,他学什么都容易,都是容易的。当然人的计划不一样,我想要在凡夫的时候,我就要得陀罗尼,那也可以,也是好。
这里面「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当习行般若波罗蜜」,观一切法自性空,无我、无我所,由空门入道,比《阿含经》由无常门入道,来得利一点,来得快一点;由无常门入道,但是你如果不修无常观,你也不感觉到由无常入道,怎么入道?还是模模糊糊的,也不知怎么回事情。
譬如说,一个人他静坐,常常静坐,常常静坐,这个静坐,心一定是要…最好是离欲,离欲的人静坐比较容易,有欲的人静坐难一点,静坐是难一点,但是少欲还是可以的。你常常静坐,常常静坐,会有什么事情呢?就是忽然间,这个身体没有了,不感觉到有这个身体的存在。我们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皆空」这是一句话,怎么叫做「五蕴皆空」;色蕴空了,受想行识蕴空了,这是一句话,怎么空了?我不知道,没有这种感觉,我没吃过糖,糖是甜的,甜是什么不知道;你若吃到了,哦!是这样子!现在你静坐的时候,今天静坐,明天静坐,忽然间感觉身体空了,哦!空是这样子,这时候你直接体验到,这个身体没有了是这样子。这样子,你再去修「照见五蕴皆空」,观察这个身体自性空、毕竟空,你就容易契会这件事,容易体会,但是不一样;你静坐的时候,你并没有观照见五蕴皆空,你没有修空观,但是感觉到身体没有了,但是别人看见你身体还在,并不是没有。所以那个空是感觉,是一个感觉,不是圣人;照见五蕴皆空那个空若成功了,是圣人,是两回事情,是不同的。但是我若不说,你知道吗?你会知道这个事?
但是它有帮助,你若静坐的时候,感觉身体没有了,然后再说「照见五蕴皆空」,受想行识空你还是不知道,但是色蕴空了,我是感觉到身体没有了,它就相通。这两个空不一样,但是可以通,可以通过去。你再观这个色蕴,观这个臭皮囊是因缘有的,是自性空,你就容易契会。所以你常常静坐,帮助你修毗钵舍那观;你静坐的止,帮助你修毗钵舍那的观,毗钵舍那进步了,也帮助你的奢摩他的止的。所以得初果不是难事!不是难的事情,不是很难的。
佛在世的时候很容易得圣道,现在不容易,现在也是一样是容易,那为什么不看见?你没有修嘛!你修四念处了吗?你有没有这样修,你没有修啊。我们都是佛教徒,我们不必隐藏,我出家了,你出家了以叫你干什么?你天天干什么?这个祖师规矩,早晨起来要念《楞严咒》,我这话,你们不要误会,念了咒,念这个、念那个,你出家几十年了,你得道没有?因为你老是…就是这样子,这个修行也是好,做早晚功课好过没有做早晚功课,是好;但是他不得道。但是若是忽然间,有个出家人,他是静坐,他没有上早晚殿,哦!你怎么可以这样子,这不得了。
其实这事情,这问题就是在这里,我们没有做这件事,所以你没得道,你没有得初果;你若能修这四念处,我认为一样,和佛在世的时候一样,可以得圣道,也是可以得的。得了圣道就是宝了,这个出家人就是僧宝;如果这个在家居士他得圣道,也是僧宝。因为什么?因为他有漏的臭皮囊里面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有圣道了,所以称之为宝!如果说我有很多的…,我们不要说得太明白,有很多的名堂,那个卡片上印得满满的,但是你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圣道,还有什么好说呢!
所以这个事情,修四念处是很重要,是很重要的。修了四念处,你当时就清净,你心就清净,不要说是得了初果以后。你没得初果,你心里面修不净观、修观受是苦的苦观、无常观、无我观,你当时心里面就清净,你想一想这个道理。所以这上面说:「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我刚才说了,你好好努力一下,不要怕辛苦,学一学《大智度论》、学一学这个《中观论》,把这个毕竟空、无我的道理,要认真地把它认识了。不是说我看一看,我能记得住,可以给你讲就好了,不是。你自己要修止观的时候,你自己认为真是毕竟空了、真实是无我了,这样子修止观才有力量,它才有力量的,所以「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如果我们对于《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我们没有读,没有学过,我们直接去读《阿含经》,你直接读《阿含经》,你能读得懂吗?我看也未必。色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它就是这么讲,你能看得懂吗?未必能看得懂。但是你若学了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你学了《大智度论》、学了《中观论》以后,你再读《阿含经》,那就是有法喜,有法味,你又有欢喜心,头不会痛的。虽然是重复,那个欢喜心会更强,你不怕重复,你不怕重复的。你若是没有懂这个,就没有意味了,老是无我、无我所,没有意思,就丢在那里,我不读了,读不下去了。所以,我感觉到我们汉文佛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宝,很多很多的宝,里面非常得丰富,就是等待你努力去掘宝,去拿宝,只要你有手,就可以拿到,你要有信心,你好好有点耐心烦,这件事是可以成就的,可以成办的。
我再说一件事,当然我是小孩子出家,但是我现在也多少明白一点,你看社会上那个人,当然各位可能也是社会上的人,你看那个人在公司里面做事,很辛苦,他很辛苦,很多的烦恼,但是他继续努力去做;看那个人,譬如说现在政府做官,要竞选的时候,那也很辛苦,我感觉,但是他继续努力地做,继续努力。我想我们学习佛法,像社会上那个人用的那个力量,你能用到百分之五十就成功了!你不用用那么多的劲头,就成功了,就能成功。但是佛法成功,和社会上成功可不同,佛法成功以后,心情自在安乐;社会上的事情你成功了,还是苦恼人,你继续的是苦恼,并不快乐啊,并不是快乐啊。所以佛法里面好好用功修行、学习,成就了是真实成就了,心里面自在安乐,完全不同了,是圣人了,看这凡夫的境界,才知道凡夫是这样的,是这么回事。
「欲得辟支佛道,当习行般若波罗蜜」,辟支佛和阿罗汉不同,辟支佛,我昨天说了,就是他栽培的善根多,他见的佛也多,听法也多,修四念处的功德,修的时间也多,所以他的善根特别得深厚,所以在没有佛、没有佛法的时代,他自己遇见一些无常的境界,他就能得圣道,一触动,他以前栽培的善根,就发动了,一发动,他就容易得圣道,他一修行就得圣道了,这是强过阿罗汉的地方。「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欲教众生令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当习行般若波罗蜜」,前面说你自己,现在说你要教众生,令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欲教众生得辟支佛道」,你也应该学习般若波罗蜜。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教众生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也是要学习般若波罗蜜,三乘圣道,完全是由学习般若波罗蜜得成就的。「若欲总摄比丘僧,当习行般若波罗蜜」,这个「总摄」,实在也就是教化的意思,就是统理大众,统理大众,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这个地方是什么呢?所以现在我们这里四众弟子都有,说是我选你做住持,你有什么理由选他做住持?我问你,你有什么理由选他做住持?这一个寺院的住持,他负两个责任:一个是他要教化这个寺庙的大众僧修学圣道,他要有这个能力,要有这个能力,他能教这个人,教他怎么样修四念处、修三十七道品,怎么样学习这无漏的戒定慧,他要有这个能力,这个人,他要负这个责任。第二,要负责这个经济,你修学圣道还要有饭吃,也要有饭吃,这个衣食住的问题要能解决,你要负责这两个问题。如果说是你只能负责衣食住,不能修学圣道,那和在家人有什么不同呢?在家人生活也是有衣食住,他也有这个能力,那出家和没有出家有什么不同?所以你若是这个寺院选住持的时候,你为什么投他的票?他和我有感情,我投他一票。
佛法的兴衰,今天的佛教,就是收徒弟的这个人要负责,一个是寺院的住持要负责,这两个人要负责。因为这个寺院里面的这个负责人,能这样教导这个人修学圣道,你收徒弟的这个人,你有责任教导你的徒弟要修学圣道,那么你的徒弟也好,在寺院里面住的,大家都修学圣道,那不是能得圣道了!佛法就兴盛了!
你表面上看那个出家人那样子,但是他是圣人,这就是佛法兴盛了。说是出家人也很多,但是没有一个是圣人,那佛法是兴盛吗?我们说是做法会,佛教徒的集会很多,是的,也好,也是好。但是老也没有圣人,我感觉这个成绩还不到六十分,我看十分都不够,我感觉,十分都不够。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