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8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

   什么是禅?四念处就是禅。我这样的讲法,我不知道各位法友心情怎么样感觉?我没有讲经之前,我先讲一段、一个小小的故事。

  这个优波鞠多尊者的弟子里面,有一位,他修不净观修得不错。修到什么程度了呢?没有欲心了。他感觉走到大街上也好,不管是什么境界,他感觉他心里面很清净,没有欲心,他就不继续修不净观了。这个优波鞠多尊者是个大阿罗汉,实在应该说是大菩萨,他一入定就知道了,知道这个徒弟有问题。他就对他说:「你应该继续地努力地修不净观」。他这弟子说:「我已经成功了啊,我都没有欲心了,得阿罗汉果了啊,我还努力什么呢?」优波鞠多尊者说:「你没有得阿罗汉果。」说是:「你到干陀越国,」应该是这个名字,「到那个某某一个市镇里面,你去见某某一个女人,你见了她,你就知道了。」

  当然这个徒弟、这个弟子啊,优波鞠多尊者是不得了的人,他就按照他说的这件事,他就去了。到那儿去,一看,这个女人在那里卖这个……做一个小生意,卖食品。他到那儿去呢,那么他一见面了,那个女人和这个比丘彼此一见面,就是一笑。她这一笑呢,这个比丘心就动了,他本来是修不净观啊,心不动心的,现在忽然间动心了。动心的时候啊,同时呢,那个女人一见面、一笑的时候,把牙齿也露出来。牙齿露出来的时候,这个比丘动心的同时,也看见了这个牙齿,立刻地这个不净观就出现了。修不净观就是白骨观,白骨观出现了。出现了的时候,他心里面一静,这个正念一提起来的时候,得阿罗汉果。得阿罗汉果,他对这个女人说:「我现在认识你了。」那么他就回来了,来拜见优波鞠多尊者。优波鞠多尊者说:「你今天才得阿罗汉果啊!你以前没有得。」那么这是说修不净观这件事。当然,可能各位也有修的,也有可能,不过在我们中国佛教,似乎是不是普遍地这样做。

  从这一段小的故事上看,修不净观能够离欲。深入地去观察,就是无常、无我,就得阿罗汉果了。在《大般若经》上说:「初果须陀洹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乃至阿罗汉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四种圣人,他的那个清净无我的智慧,和断烦恼的事情,这在菩萨的……入圣位的菩萨来说,就是无生法忍的境界,是相同的。不过,菩萨加上了大慈悲心,所以称之为菩萨,那就是入圣位的无生法忍的菩萨。如果是修不净观,能得圣道、能得无生法忍,这真是太好了,我认为真是太好了!

  所以,在我们中国佛教,这也是种种因缘。因为从印度翻译过来的经论很多很多,这部论这么讲、那一部论那样讲;这一部经这样讲、那一部经那样讲,这些经论里面有很多互相抵触的地方。那么很多的大德,你说一个理由、我说一个理由,我作个注解、你作个注解,这么去解释。到最后呢,到了天台智者大师的时候,当然智者大师也参考古人的意见,就五时八教,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用五时八教融通这一切经论里面的深浅种种的问题。这样子开示了以后,中国佛教的思想就稳定下来了。稳定下来,大家就是这样子学习佛法,可是也就引生了一些问题。有什么问题?「哦!这是小乘、这是大乘,这是藏教、通教、别教、圆教,那当然我要学最高的、无上的佛法!」那么,就是把这个不是最高的、不是最殊胜的就忽略了。所以,有一利、也有一弊,就有这个问题。

  若是我们深入地、深入地去多拿出来一点精神,少办一点事,去深入地学习佛法,我们在想……。有一天,我请问了一位大德,我说:「我们中国佛教,从南北朝中国佛教兴盛了,很多修行人,一直到隋唐以后,一直到……现在或者不必在内,有多少位得入圣道?得无生法忍?」那位大德那个话里头的意思啊,那可能性不多,得入圣道的人不多。就是是不是有入圣道的呀?都不是那么……不是那么赞叹。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是那样看法,别的人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人家深入经藏几十年了啊,并不是天天地做方丈,那情形是不同啊!他有他的看法,也值得参考的。

  所以,我在想,我们看刚才这段故事啊,由修不净观得阿罗汉果;不要说得阿罗汉果,得初果就很不得了啊,都是不得了!所以,这是从这个法门的功德上说。

  从事实上看呢,我们说佛法僧,这个僧字,翻个和合。翻个和合,有事和、有理和。理和就是已经入圣道的人,已经入圣道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得无生法忍的菩萨,这些圣僧,他们是理和;那么我们没有入圣道的人,只有事和。而到今天,我们佛教里面,尤其是我们出家人,是不是和呢?是不是和呀?那么说:我不要说和人和不和,我就反省我自己怎么样?

  所以我在想啊,我们肯拿出来时间来参加禅七,我肯放弃了世间上的五欲,肯出家,肯做个比丘、做比丘尼。我想我们佛教里面这些比丘、比丘尼,有本事的人很多、很多,在世间上不是一样地可以有成就的吗?为什么放弃了那些五欲,来到佛教、来到佛法里面做比丘、做比丘尼,做什么?所以我想,如果是真能够……我们不要是好高骛远,就是修学、学一学四念处,如果是二十岁出家,或者二十五岁出家,或者是你是十八岁出家,那用它三十年、二十年、四十年的功夫,最少也得个初果嘛!最少也得个初果,也不错的嘛!当然,这个所学的佛法也有关系,你是不是能遇见这个因缘也有关系,遇不见那个因缘也有问题。

  现在我简单说一点,说一点四念处,大概说一下。

  第一个,这个观身不净。观身不净,我简单说一下。这个《瑜伽师地论》也好、《大智度论》也好,很多的阿毗昙论也有提到,说这个不净观,五种不净,也有九种不净,这里好像也有写出来。当然,就是那样子常常地观想,它就会有作用,会有作用的。

  我们本身除了睡觉以外,在日常生活里面举心动念,如果我们没能够调伏自己,心里面常常地波动,这是很辛苦、很苦恼的事情。如果是能够修不净观,能把这个烦恼── 不要说断烦恼,能把它停下来,心里面很和平,就是很快乐的事情,我感觉就是很快乐的事情。

  我也听人……也遇见那种人,报纸上也看见过。说是夫妇,这两夫妇相爱。相爱,忽然间对方有一方不爱了,那么一方面就活不下去了,就要死啊!就活不下去了,什么都提不起来劲,不能生存下去了。这种事情真是……这凡夫世界是这样。那么,我们肯放下这个世间上的五欲来出家,但是还没有得入圣道嘛。没有圣道,终究是凡夫,还是有欲的呀!有欲,怎么样调伏?你不调伏它,它就是在那里。就像扫房子,我们要打理,这寺院里面要打理清洁,扫垃圾。垃圾在那里,你不把它除掉,它就在那里,它不会自己跑掉的呀,它还是在那里啊!说是我们这个修行的事情,你不除掉它,它就是在那里。那怎么办呢?所以,修一修这个不净观是对的。

  修不净观,我们就先说这个白骨观。观这个白骨,当然,有画那个骨人的图也很好,可以用那个做观想的参考资料,也很好。在观想的时候,不要观察别人的白骨,观察自己。观察自己从脚趾头,从大脚趾开始观,把那个皮肉都没有了,只是一个白骨。这个八背舍,他说,先观那个地方肿了,然后越来越大,脓烂了,那个皮肉都没有了,都露出白骨,可以这样,也可以这样观;那么或者就直接观白骨,我们可能会容易观一点。如果观这肿烂了,或者自己太不欢喜观,也可能。那么由趾骨、脚骨、膞骨、膝骨,一直到髑髅骨,身上后面的脊骨、胁骨……,这样子观。

  你观的时候,如果用那个骨人图作参考的话,你观这个趾骨的时候,你心住在那里一会儿,你不要马上地就变动所缘境,不要!你安住一会儿。常常地观、常常观,你的观察的智慧就强一点,就也可以就观察自己是个骨人,这个骨人会走路、会说话。那么,观自己观成功了,也可以观别人。观别人也是骨人,走到大街上,所有的人统统都是骨人跑来跑去的,这样观。那个时候就不可思议,就是不可思议境界。

  在经论上有个偈诵:「是身属老死,众病之所归,薄皮覆不净,愚惑为所欺」,说是我们这个身体是属于老、属于死的,就是他一定要老、他一定要死;不可能是永久不老、永久不死,不可能!「众病之所归」,还有很多很多的病痛,会在这身体里面发出来,这个身体就是老、病、死,老病死就在这个身体上出现了。「薄皮覆不净」,其实里面就是骨头,一节一节的骨头连接起来,然后用血管筋脉把它缠起来,然后用薄皮包起来,就是叫做人,从表面上看就是个人,名之为人。那么,这一层薄皮包起来以后,从表面上看,就好像是清净的,实在上,薄皮所包裹的里面,统统都是臭秽的、都是不净,「薄皮覆不净」。「愚惑为所欺」,我们这些糊涂人、迷惑的人,就被欺骗了。看他很清净、看着很美,好像很可爱,实在里面都是不净啊!就这个偈子,这偈颂里面这样说。

  《法句经》上也有一个颂:「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这个《法句经》,南传《法句经》里的话。「观此粉饰身」,我在想这个身体啊,种种的装饰把这个身体弄得很美,「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实在呢,眼睛也是疮,眼、耳、鼻、舌、身都是疮啊!譬如说九孔常流不净,实在都是疮往外流脓、流血的呀!「疮伤一堆骨」,就是一堆骨头而已嘛!这样想。把这个偈颂背下来,然后你就这么想:「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就这个身体常常有病,说是那个医生很好,很容易把人的病就治好了,治好了也不行啊!过了多久又有病了。所以「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常常有病啊。「多思惟」,这妄想很多很多的。「绝非常存者」,那个老病死,它决定不能永久存在的。

  把这些不净观的颂多念。《智度论》上,修四念处那个地方也是很多的偈颂,要背下来修这个白骨观。你修一个时期以后,不要说修成功啊,你心就太平,心里面没有贼了啊。心里面没有贼,你看,这个地区没有土匪,大家不是生活很安定、很快乐?我们心里面没有土匪的时候,也快乐。心里面若有土匪,有贼、有烦恼贼,就是很麻烦地呀,很麻烦、很麻烦。所以,不妨修这个不净观,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观受是苦啊,当然,我们应该是很事实、的确是这么回事,自己常常有病痛就是苦啊!说吃饱饭了心情快乐;你若吃错了就不得了!病从口入,很多很多都是苦恼的事情。再就是人与人之间,你处理的不得当,也就是多诸烦恼。所以,这个苦恼的事很多很多;如意的境界不多,如意的境界很少。而如意的境界就算是有,也都是无常的,也容易破坏,一破坏就苦恼了。所以叫乐受是坏苦,苦恼的受是苦苦,这个不苦不乐受是行苦,这都是苦恼,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观心无常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个识它不能够离开根单独地行动,不能!它要依赖根的帮助,所以,根是它的增上缘。另外,还有所缘境的所缘缘。要依赖这个所缘和这个根来支持它,这个时候,识才能出来活动。而所缘境都是无常的,这个所依赖的根也是无常的,那么所生出来的识,它能是永久的吗?当然,它也是无常的。这在唯识论上看,阿赖耶识都是剎那剎那生灭变化的,这个和《楞严经》上不同了。所以,它就都是识──是无常的,生灭变化,不是「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没有这个话。

  观心无常,就是这个明了性的心,它是剎那剎那变化的,其中没有常恒住、不变异的体性的,是这样意思。但是《智度论》上说:那么我们为什么容易执着它是常呢?因为这个心它剎那剎那地灭坏,也剎那剎那地相续,所以人就容易执着是常,所以也就会种种地形容它是常。但是,古德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上,特别地说到这个心是剎那剎那生灭变化、无常,还称他为祖师,结果呢,还说出个常住真心来,尤其是禅宗的人,总是认为这是个常。

  那么修四念处,观心无常,观心无常的本意,就是无我的意思。因为这个外道,外道──佛在世的时候,有其他的宗教里面有执着,执着有个我,这个我的体性是常住不坏的,而且还是遍一切处的、还是大自在的、还是快乐的。佛说:没有这回事!观心无常就是等于说没有那个我了,那个意思。

  观法无我,观一切法都是空无所有的。人无我就是观心无常;观一切法无我,就是观法无我。这观法无我,我们在讲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深奥品》的时候再说。

  那么就是修这个四念处,修四念处啊,我当时曾经说过,你先要修奢摩他的止,先止它一会儿,然后你再修这个四念处的观;观了一会儿,然后再止,应该这样修。不要不修止、只修观,也不要不修观、单修止。你单修止,有可能成功了,就是得四禅八定了,但是那还不行,还不能了生死的。因为什么呢?因为你那个我执、我见还在。那个我见还在,你还是要受生死苦的,你不能得解脱。在龙树菩萨《中观论》上,说是观我空、观法空,他说观我空更重要!当然,这个话就和《阿含经》的意思是相同的。如果你观一切法空,你不观我空啊,那你就得了非非想定,差不多也是那样的。非想非非想定的时候,就是如果是个外道,不是佛教徒的话,他就认为一切法都是空的,我是不空的,所以这个我得大解脱了。一切法空,它不缠绕、不迷惑我了,我是得大解脱了。但是,在释迦牟尼佛参学,出家、参学那个外道,也得了非非想定,佛认为这不是解脱道,也不能得解脱,所以又去修苦行;修苦行也不能得解脱,所以,以后观缘起才得无上菩提。所以,这个应该是止和观并用,止而后观,观而后止,应该并用,不应该偏于一面的。

  那么这是我大概说这个修四念处的情形。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