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2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2

   这个「波罗蜜」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远离的意思、一个是究竟圆满的意思。你远离了生死的苦恼,得到解脱了,那也可以说是「波罗蜜」。一个是应该做的事情究竟圆满了,才名为「波罗蜜」,这两个意思。那么小乘人说,是远离了爱烦恼、见烦恼,三界的生死,得到了涅槃,也可以这样说到彼岸;但是若按照大乘佛法来说,没有圆满,没有究竟圆满,所以这里说的「波罗蜜」不是小乘佛法的「波罗蜜」。

  这个「般若」和「波罗蜜」,这里边还有一个分别,这个「般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那个清净无分别的智慧,他能够照见诸法实相的道理,那么这叫做以明照为义,这个「般若」。这个「波罗蜜」呢,是远离了一切的烦恼、一切的污染,究竟无上菩提了,这个意思。这两个意思,实在也就是一个意思;由于你有般若的智慧的明照,才能远离一切垢染,才得到波罗蜜;你成就了无垢染的波罗蜜,你才成就了般若,所以这个「般若」和「波罗蜜」,是一而二的意思。但是也有些差别,「般若」也可以说是因,「波罗蜜」是果,也可以这么说,由因而果,故名「般若波罗蜜」。

  在经里面说呢,这个六波罗蜜,其他的五波罗蜜由般若波罗蜜的领导,才能达到无上菩提;没有般若的领导,是不能到无上菩提的。像刚才说到舍利弗尊者退菩提心这件事,就是他没有般若波罗蜜,所以那个布施不是波罗蜜。那么其他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世间的智慧都是一样,没有这个佛法的般若,那前五波罗蜜不能得到无上菩提,所以「般若波罗蜜」的重要。《金刚经》上说,「般若波罗蜜」是第一波罗蜜,是这样的重要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些事情,或者禅定,是共于外道的,其他的宗教也有这些事情;唯独般若波罗蜜是佛教所特殊的、所特有的,不共于其他外道的。所以我们若是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能学习布施,又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我们如果不学习般若波罗蜜,只是学习这五个法门,与外道是共有的。要学习了般若波罗蜜,才能超越了其他的宗教,才有佛法的气氛,才有佛教的气氛的。我们佛教徒能不能做到?那是一回事,但是应该有这样的认识。

  所以我们说:什么是佛法?如果我们说:「一切的宗教都是劝人为善的」,这种话不能表示佛法的精神,不能表示这个意思的。劝人为善,当然都是好,但是没有般若的时候,那个善那件事,里面有罪过,那个善里面有罪过的。若是有般若波罗蜜,那个善是没有过失的,它真实地能利益人的。没有般若波罗蜜,你这个善法,不一定对你……完全是令你满意的,你可能会因为这个善引来苦恼。譬如说我们若没有般若的智慧,我们去做功德,做了功德,当然我们可能不只做一种功德,可能连续地做了很多的功德,但是来生可能在人间,也可能到天上去,这功德会使令你得到安乐的果报。但是这种果报都是无常的了,到了无常以后,又等于零了,还是继续地流转生死。其中还有一件事,尤其是在人间;到天上去,你享受了如意的果报,享天福,唯独这个欲界天,这个帝释天有可能和阿修罗作战,有的时候也会作恶,有这些事情。但是在人间呢,福德大的人权力大,容易做恶,因为你虽然是做过功德,但是你的贪瞋痴,你思想上的问题没解决,因为你福报大、你的权力大,你的贪瞋痴若动作的时候也是不得了,也会做很多恶;做了很多恶,将来又到三恶道去了。那么这样说呢,以前若没有般若的关系而做的功德的时候,虽然是享受了人天的福报,但是有可能因此引你到三恶道去,若没有般若波罗蜜,就是有这个问题。

  若是你做功德的时候,你用佛法的般若波罗蜜去观,去观察一下,你不管是布施也好、持戒也好、忍辱也好、精进也好,在一个地区做了很多利益这个地区的广大民众,为他们谋福利,你加上一点佛法的气氛的话,用这个无常,用这个般若波罗蜜观一下,观察它是毕竟空寂的、是如幻如化的,你观察一下,这里面有事情;有什么事情呢?将来你得果报的时候,你那个时候,你这般若的气氛也会发生作用,你就可能不受这个福报所迷惑,还能觉悟。人家说是:富贵学道难,这个富贵的境界把你迷惑了,你没有时间,学习佛法的时间没有,因为他不拿这件事作最重要的事,其他的事情是最重要的,所以没有时间学佛法了。若是你在当初,你在造因的时候、做功德的时候,「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你用这无住的般若的智慧加上去,加上你这个做功德的事情,你做一回功德,你就回向一下,用这般若的智慧来回向、来熏习一下,你将来得果报的时候,那个般若的智慧也出来,虽然是照样地得到人天的福报,人间的富贵的境界,或者天福的境界,但是你以前熏习过那个般若,它也出来;出来的时候,也是享受人天的福报,但是不那么迷惑,迷惑得不是那么重;若是遇见佛法的时候,你还能继续地学习佛法,继续地做功德,而不会为这个福报所迷;我没有时间!我没得闲!不会的,他不会这样子,不会迷惑。

  所以这个般若,在我们佛教徒来说,是非常重要。没有般若,也是做功德;有了般若,用般若做功德,是不一样,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佛教徒,学习佛法的时候,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不要说:我不要学习佛法,我去做功德就好了!贬斥学习佛法这件事,是不对的;贬斥学习佛法是不对的。因为佛法,这个经律论是佛菩萨的智慧,不是我们凡夫的智慧,那么你学习佛菩萨的智慧,佛菩萨的智慧是最高明的,是最高明的,能破一切黑暗、破一切无明烦恼的,我们学习佛菩萨的智慧,就能破我们的无明黑暗,能提高我们的品德,同样是做功德,但是不同了,和那个没有般若而做功德的情形不一样。所以我们,你自己若决定不学习也罢了,你不要障碍别人学习般若,你若障碍的时候,罪过更是大了,断学般若,罪过还是很大的。

  所以在六波罗蜜里面,前五波罗蜜也是很重要;这个般若波罗蜜是更重要。但是只是般若,没有前五波罗蜜也不行,你只是讲,但不做,你又不去布施、也不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只是一个般若,也没有作用,这不行。像一个军队,只有一个空空的司令官,没有军、没有兵,你那个司令能有什么作用呢?也不行。所以只是行前五波罗蜜,也不美满;只是一个般若,也是不圆满。所以应该合起来,有前五波罗蜜,也有般若波罗蜜;有般若波罗蜜,也有前五波罗蜜,合起来,这样子呢,能使令我们由凡而圣,可以慢慢地、慢慢地得无上菩提,所以这叫做「摩诃般若波罗蜜」。

  再讲这个「经」,「经」这个字我,还是讲一讲。这个「经」,是个「线」的意思,梵文修多罗翻到中国话,是个「线」的意思,就是做衣服那个「线」,是那个意思。为什么说是「线」呢?譬如这个花、这个草木,这个花一朵一朵的,你若放在那个案上,若风一吹,就散失了、失落了,若用线把它连贯起来呢,变成一个华鬘,风就吹不散,吹不散。这譬喻佛说的无量无边的法门,一部经一部经,佛教徒……,大迦叶尊者对于佛教的贡献就是这一点,他发动要结集,就是大众僧在一起,由一个人把它诵,一部一部经地诵,经大众听他诵的来鉴定对不对,说这部经是对的、是佛说的,这部经是佛说的,是佛说的,这样把它编集起来。这样子编集了以后呢,佛法、非佛法是不混乱,而又容易继续住持下去,而不容易灭亡;佛法能永久地住持下去,而不会灭掉的。那么这就像那个线把这花贯了以后,会有这样的意思,所以用这样的意思,所以就称之为「线」。但是我们佛教的大德在翻译的时候,说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线」,这也是不大好,在我们汉文,我们中国的汉人来说,这样说是不大圆满。那么我们中国古代的圣人,他的著作称之为「经」,那我们也就这样,称之为「经」好了,而经也有线的意思。这样说呢,就是这些历代大德的解释,就给他一个更好的解释,就称之为「贯摄」的意思,用线把花连贯起来,就是由结集使令佛法可以不失掉,继续永久地住持,这样子叫做「贯摄」,把它连贯起来。连贯起来这个地方,这个表示什么意思呢?就是佛为一切众生说法的时候,这个时候这个众生,是这样的根性,佛就为他安排了这样的法门,这叫做「贯」。「摄」呢,用这样的法门来饶益这样的众生,所以叫做「摄」。这个「摄」就是拿过来,摄取过来;譬如这个人在水里面要淹死了,把他救出来,那叫做「摄」,或者这样意思。那么这样呢,这个「经」就是「贯摄」的意思,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是释迦牟尼佛所说,利益一切众生,使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转凡成圣、得无上菩提的,所以叫做「经」。

  这样说呢,「摩诃般若波罗蜜」,这是个体,「经」是个作用的意思,它能饶益一切众生,这么说。或者说这个「经」是以语言文字为体性的,佛在世的时候说法,就是用语言文字说,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个法门的道理,这个语言文字是能诠显的,「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所诠显的,就刚才说那个「文字般若」是这样的意思,就是能诠和所诠合起来,名之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那么也可以这样讲。

  这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一部经的名题。如果说是我们……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面的宗旨,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这样说呢,那么可以拿《金刚经》那几句话来表示,就是「菩萨于法应无所住,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是般若的一个宗旨。你自己修行也是这样子,你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也是应该无住,不管是自己的举心动念也好,为众生说法也好,都是要无住,这就是《般若经》的宗旨。我在修因的时候也是无住,得果的时候也是无住;得果的时候是无所得,修因的时候也是无所得,他心里面都是不执着的。不像我们凡夫做了什么事情都是执着,我怎么怎么的,我的功劳很大,我怎么怎么的,有这些事情;所以社会上的事情就是常常会有烦恼。

  这个禅宗的禅师说一句话:「太平本是将军致,不许将军见太平」,当然他说这句话,是形容这修行的境界,但是这件事也是,世间上的事情是这样子。这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我的问题!我、我所的问题,就是会发生这件事。说是这个汉高祖刘邦杀功臣这些事情;这个唐太宗的时候,他也是向他的臣说:「我就是避免杀功臣,但是有的时候令你生气」,唐太宗说这个话,有这些事情。而在佛法里面呢,没有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的时候,观一切法空,如幻如化、无我、无我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时候没有这些事情,没有这些因为有、无、寒、热,各式各样的差别相而引起分别心、引起烦恼,没有这件事,这也就是佛法高明的地方;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就不行。

  那么我们现在,看我们今天的佛教是什么?我看就是缺少「般若波罗蜜」,缺少般若。这个仁俊老法师说什么呢?「福报狂,智慧荒」。「福报狂」是什么意思?就是一直地去求这个福,这个福越来越大、不得了,心都狂起来,你不如我!就是这样子。「智慧荒」呢,没有般若的智慧。当然你去执着这个……福报也是需要的,也不是说不好,但是若没有般若的时候,这个福报就会令你苦恼,福报令你苦恼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智慧荒」,不应该是「福报狂」。

  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个经里面的意思,在《大智度论》里面说得非常多,我们今天就简单地把这个题目讲到这里。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共僧睿译

  这个「姚秦」是个时代,就是西晋的末年,这五胡十六国的那个时期的一个朝代。「三藏法师」是对鸠摩罗什的一个尊称,是凡翻译经的这些大德,都称之为「三藏法师」,我们中国佛教有这样的一个习惯。那么「鸠摩罗什」翻个「童寿」,按今天我们中国来说,他是中国人,就是龟兹国人,龟兹国人就是新疆,在新疆里面一个县。共这个僧睿法师翻译的。

  鸠摩罗什法师他这个传记,当然我们常常听经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但是其中有一件事应该常常地把它提出来,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事情应该提出来呢?就是鸠摩罗什法师原来是小乘佛教学者,后来他遇见大乘佛教学者了,他经过了一番的辩论,经过他内心深入地观察,他回小向大了,相信大乘了,是这样子。在印度的佛教里面,翻译《涅槃经》那位昙无忏也是小乘佛教,他回小向大了;唯识宗的那个,这很有名的那位世亲菩萨,也是回小向大;无著菩萨是世亲菩萨的哥哥,他原来也是小乘佛教的学者,后来变成大乘佛教,也是回小向大,而这些人的智慧都是非常高的,不是糊涂人,他们是由小而大。我们今天中国的佛教呢,似乎是有一点相反,就是南传佛教来到中国佛教来了,来了是很好,南传佛教也是佛法,也能令我们了脱生死、能得圣道,我们应该欢迎。但是南传佛教学者说我们北传,说了一些坏话,我们北传的佛教徒对于大乘佛教没有深入地学习,就是退大取小,就是欢迎小乘佛教,排斥大乘佛教,这个事情是不对的。

  道树品第七十一

  这个「道树品」:这个「道」,就是无上菩提道。「树」,也就是无上菩提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那么这个地方也是这样意思,就是用这个树来譬喻这个道,譬喻这个菩提道。这个「菩提道」这句话,我们就这么讲也应该是明白了,但是我认为还不是太明白。这个「道」是个通达的意思,由此处到彼处,中间这个道路,要经过这个道路才能去,才能到那里,无障碍,无障碍的意思。就是由凡夫这里,能到圣人那里;由初得无生法忍,经过十地菩萨到无上菩提那里,这叫做「道」。而这个「道」究竟是什么?当然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呢,而这个慧是最重要的,戒能增上定,定能增上慧,由慧得解脱。这个戒和定也是道,但是你若没有这个慧的时候,不能得解脱,只是戒、定,还不能得解脱;是由戒、定的支持的力量,你去学习智慧,学习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成功了,得解脱,由慧得解脱。这个戒、定虽然不能得解脱,但是能为慧作增上缘,这个慧得到戒、定的增上缘才能解脱,所以也还是,六波罗蜜也就是戒定慧,三十七道品也是戒定慧,所以大家要合起来,但是般若还是最重要的。

  那么这样说这个「道」也就是,什么是「道」?就是戒定慧,但是慧是最重要的,所以也可以说,什么叫做「道」?就是慧,就是般若。因为有般若,有戒、定支持的般若波罗蜜,可以通达无碍地到无上菩提那儿去,所以它叫做「道」,无障碍的。智慧若是一失掉了,这障碍就出来了,没有障碍也有障碍了。有戒、定而又有智慧的时候,有障碍就变成无障碍,所以名之为「道」,你就有一条道路可以通过去。如果有障碍的时候,有道变成无道了,没有道路可以通过去,障碍住了。

  这里说呢,发无上菩提心的人,他在努力地学习佛法,又努力地去弘扬佛法,他目的何在呢?就是为了求这个无上菩提道,求这个道。求这个道干什么呢?要利益一切众生;因为没有道的时候不能利益一切众生,要得了道,然后才能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这个道可以分两个意思:一个是自己修行,无障碍、有戒定慧来自己修行;一个是广度众生,都可以名之为道。

  这样这个「菩提树」,也通于自利、也能利他。这样子用这个「树」来譬喻这个「道」,使令我们更容易明白什么叫做「道」?「道」也能自利、也能利他。而这个「树」呢,它能长出花、长出果来,有叶、有花、有果、有荫凉,大树这个枝叶,这个躯干,婆娑。这太阳太热了,到下面得到阴凉;那个花,我们也可以用,果,我们也可以用,会得到利益,能够利他。这就是说菩萨若得了无上菩提道了,也可以自利、也可以利他,这是表示这个意思。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不得众生,而为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甚难。

  这一品的大意是说什么呢?是说发无上菩提心的人要修行,一个是自己修行,也广度众生,是说这件事。说这件事,你修行的时候,你一定要有般若相应的,你修行的时候要有般若与你的心相应的,要有般若的智慧与你的心相应,这样子去修行去的。若没有般若,这是不符合菩萨道的,你是不能求菩萨道的。这一品的大意就是这样意思。

  这一品,一共分七大段。分七段,第一段就是明这个菩萨发心修行的时候,要用无着的智慧来修行,你自己修行也好、你度化众生也好,你心里要不执着,你能这样子自利、利他,这是最希有的、最可赞叹的、最可尊重的,是这样意思。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这是和前面那一品相连接的话,须菩提尊者就对佛说。须菩提是个大阿罗汉,得无诤三昧的,也就是观一切法空,他这个智慧也是特长,又能有慈悲心,不恼乱众生,所以和菩萨有点相似;菩萨也是大悲心嘛!他「白佛言」,对佛说。「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说是佛,上一品、前一品说这个般若波罗蜜的法门太深奥了,太深奥了!使令我们一般的浅薄的智慧感觉到难,感觉到难以学习、难以修行的。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不得众生,而为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甚难!」前面说「甚深!」就是这一句话。怎么叫做「般若波罗蜜甚深」呢?「诸菩萨摩诃萨不得众生」:「诸菩萨摩诃萨」,「世尊」是须菩提尊者称佛为「世尊」,这底下就是他所说的话。「诸菩萨摩诃萨」,我们汉人,这个文学上的,这个使用的方便,都是好欢喜简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就是两个字,就是「菩萨」;那么这「摩诃萨」这三个字就略去了,我们这样讲,我感觉不是太合适,应该说「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这是八个音,八个音,现在就是去掉六个音,就用两个音,叫「菩萨」;我们应该这么说,它就好一点。如果说是把摩诃萨……「菩提萨埵」,提、埵这两个字略去,就是「菩萨」,把「摩诃萨」也略去了,这样讲有点问题,是有问题的。有什么问题呢?因为「菩提萨埵」这句话,正式的翻译就是翻个「觉有情」,就是觉悟了的人。这样讲呢,阿罗汉、声闻、缘觉也是觉悟的人,菩萨、佛也是觉悟的人,都可以称为「菩萨」的,都可以这样说。这样说,这个小乘佛教徒和大乘佛教徒就没有办法分别了,这不是太合道理。若是说「观世音菩萨」这个「菩萨」这两个字,是那八个字里边,把其他那六个字略去了,就剩下「菩萨」两个字,这样子就可以,这样就包括「摩诃萨」在内;那就是把声闻、缘觉拣别出去了,只是指发无上菩提心的,才称为菩萨的,这么讲比较好一点。

  而现在这里呢,「菩萨摩诃萨」只是略去三个音,这留下来五个音。这是「摩诃萨」,就是摩诃萨埵,或者就是翻一个大,大菩萨,这样意思。前面「菩萨」呢,是觉有情,「摩诃萨埵」就是大觉有情,是特别勇猛求无上菩提的人。「诸」,当然是很多的这样人。

  「不得众生,而为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菩萨」,像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乃至地藏菩萨,这一切大菩萨都是这样子,他度化众生的时候,没有众生可度,他心里面没有众生可度;但是呢,还度众生,就是这件事,这件事真是太深奥了,这件事也很难做,很难办这件事;譬如说有一个人,他有困难了,我去发心度化他,去救护他,这感觉是应该容易做;说这里没有人,没有人,我去救化谁呢?我去教化谁呢?我去救护谁呢?所以在我们有执着的心情来说,这件事太难。说太难这句话来说,还是说得太雅了,根本不需要嘛!没有众生,还度什么众生呢?是这么一句话;但是大菩萨就是这样子,观察一切众生都是毕竟空的,但是还为众生求无上菩提,还去度化众生去,让他去得无上菩提,度化众生成无上菩提,还是这样做。这件事「是为甚难!」这件事太难了,这在我们有执着的人来说,这不是一个…不需要嘛!多此一举嘛!是这么个意思。

  可是这个「不得众生,而为众生」,「没有众生」这句话怎么讲呢?我们人的这个生命体在佛法来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种成分组成一个生命,就名之为「众生」。这五种成分组合起来,说是这叫这个人,叫一个人,或者是「天」,当然也是这样子,所有的有情的众生都是这样子。都是这样子,但是在非佛教徒呢,就和我们佛教不一样,他认为这个众生、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一个「我」,有个我。那么就应该这样说:色、受、想、行、识、我,就是六个;佛教徒,佛法说色、受、想、行、识,这是五个,没有那个「我」,但是非佛教徒加上一个「我」,加上一个我。这个「我」是怎么回事情呢?这个外道的意思,色受想行识是有老病死的,人的寿命到了就死掉了,这色受想行识就结束了,但是这个「我」存在,这个我可能生到天上去了,也可能到地狱去了,到了地狱里面,又有一个色受想行识,这个色受想行识就是「我」的住处,是这样意思。所以到人间也好、到天上也好、到畜生世界也好、到饿鬼的世界也好,老是这样子动,老是这样无常的变动,有的时候苦恼、有的时候快乐。但是这个「我」呢,他也不是……他没有老病死,没有变化的,是永久常住的,「我」是永久常住的,那么这叫做「众生」。这个「众生」,这话的意思就是……这个「众」字是个多的意思,就是处处地受生,有时候在天上,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他这个生命体太多了,生了又生、生了又生,老是这样生;当然同时也是有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就是不断地这样子变化,但是有一个不变化的「我」常在,就是这个众生的体性,是这样意思,所以叫做「众生」。

  那么现在佛法里面说:没有众生,他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这个「我」可得,没有这个「我」。那么人死亡了的时候,为什么会再有一个生命呢?这业力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不是有我的问题,是业力的关系。你做善业就跑到人间、天上,做恶业就跑三恶道去,而业力是无常的,所以他苦也好、乐也好,也都是无常,到时候就结束了,又会变化,里面没有我可得,没有我可得的时候,叫做「无众生」。这话这地方什么意思呢?佛教度化众生的时候,就告诉你、开示你,没有我可得,这色受想行识里没有我,只是色受想行识和合,假名为我而已。那么这样,怎么叫做「度众生」呢?这里有道理,若有我的时候呢,我发现什么事情的时候,对我是有利益呢?是有害呢?若有利益,我就争取,有害,我就排斥;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子,互相就有问题,就贪瞋痴都来了,有了贪瞋痴就会造种种罪,造种种罪,就会得果报,就受苦了。

  若是「无我」的时候,这个利害关系的时候没有冲突,因为没有我。所以若得了初果圣人的时候,得初果圣人的时候是无我了,他的无我的智慧成就了的时候,他能牺牲自己去利益别人,他不怕死。人为什么要怕死呢?就是因为有我的关系。人为什么会有贪瞋痴的烦恼?因为有我的关系。若是得了无我的智慧的时候,他内心里慢慢地烦恼都会断了,所以得了初果以后,不用特别精进修行,受七番生死,自然得阿罗汉果。因为烦恼的根本去掉了,其他的枝末的烦恼自然任运地、慢慢也就没有了。像一棵大树,你把它根断了,虽然那个树、那个树干、那个枝叶没有立刻枯萎,但是不久就枯萎了。我们凡夫因为有我,就是会有生很多的烦恼、很多的罪过、很多的苦恼;若无我的时候呢,这些烦恼慢慢都不起了。烦恼不起,也就不造恶了、不造罪业了;不造业罪了,所以也不受生死果报了,自然就得涅槃了。所以佛法度众生的时候,就是这样度,叫你无我,告诉你;告诉你无我,你的问题就解决了,本来是无我的嘛!本来是无我的,而一切众生自然就是得了涅槃。

  这个「涅槃」,我们从佛法上看,就是毕竟空寂的境界,是「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诸法空相里面,没有色受想行识的生,也没有色受想行识的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个《心经》就是这样子。所以这样子说呢,一切法都是空无所有的,众生是不可得的,是这么回事。

  这样子,「不得众生,而为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菩萨的慧眼,这个菩萨的慧眼观察一切众生是不可得的,是如幻如化的,像做梦的时候,看见有人请我吃饭;醒了梦,没有人。那么做梦的时候有,就譬喻我们凡夫执着这都是真的;都是真的,不是假的呀!我怎么可以吃亏了呢?你怎么可以占我的便宜呢?就是这个分别烦恼,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你若能够无我的时候,观一切法如幻如化,这个时候就没有这个问题,你自然地就得度了,得度了的时候,就入于毕竟空寂了。入于毕竟空寂的时候,我们心里想:原来是有,而现在没有了吗?是不是应该这样?其实不是;原来就没有。譬如说有没有地狱?我们可以说没有地狱;为什么说有地狱?是你创造的,你造了罪业,那个罪业才变出个地狱来,你到地狱受苦的。人原来也是没有的,那么怎么有了呢?你的业力创造的,所有的人、天、三恶道,世间上一切一切事情,都是本来没有的;那么怎么有了?你创造的。怎么叫创造?就是内心的分别,你内心这样分别,就有这件事;你能无分别,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无分别,世界太平的,什么事也没有。

  如果你深入地去学习佛法的话;当然一知半解不行。深入地学习佛法的时候,你心里快乐,心里会快乐。快乐什么?所有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不需要第二剎那,一剎那就是深入地去观察,你会觉悟到这里。

  经上有一句话:「鸟归虚空」,这个鸟到虚空去,这个蛇跑到洞里头去。「一切法」是什么呢?「法归分别」,其实也就是「法归作意」,一切法是你内心的分别,是这么一想。这《阿含经》里面有这话,《阿毗达磨论》上也有这句话。那么我们从大乘经论里面,所以说小乘佛教学者毁谤大乘佛教是不对的,这个小乘佛法也好、大乘佛法也好,这个理论是一致的,是无差别的。大乘佛法就是大悲心,大悲心胜过阿罗汉,因为长时期地学习佛法,智慧也是高过小乘人;所以大乘佛法注重大悲心、大智慧的境界、还有个大勇猛行菩萨道。会觉悟到一切法就是你的心,就是你一念心的分别;你能够一下子停止了分别,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这样说呢,说是「不得众生,而为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佛菩萨的慧眼,观察一切众生是空无所有的;说是有,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毕竟空寂的。我们众生认为:什么都是真的。那么我们众生认为什么都是真的,所以很苦恼!这些大菩萨呢,就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智慧,用这智慧去度化无所有的众生,因为度化众生是要智慧的。什么智慧呢?就是「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的智慧;没有得到佛的智慧,虽然这些大菩萨也能度化众生,但是大菩萨犹有所不足,神通也好、智慧也好、道力也好,都是有所不足,所以得了无上菩提的时候,一切的功德圆满,要度化众生的能力是非常……是具足了的。

  所以「不得众生」,佛菩萨是大智慧观察是不得众生,但是众生本身,他是有所执着,所以大菩萨慈悲,还要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去利益众生,利益众生的,是这样子。

  而这件事「是为甚难」,若在大菩萨来说,这是很容易的事情,不感觉到难。但是在我们众生来看,有执着的人,这是太难了;根本没有众生,为什么要度众生呢?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不容易,去度化众生也不容易,何必找这个麻烦呢?多此一举嘛!「是为甚难!」这事不容易啊!但是佛菩萨有大悲心,但是大悲心和这个般若波罗蜜相应的,他也不执着,还是一样地去度化众生,而还没有众生可度。在大菩萨来说,这个事不是难;在我们来看,这个事太难了,太难!

  这里面还有什么分别呢?我们认为什么事情都是真实的,如果你去想转化它,这是很困难的;你认为那件事是真实的,你想去转变它,是很困难的。如果那件事是虚妄的、不真实,你要转变它,就是比较容易,是容易的。我们举一个例子,譬如说这个人精神非常好,他很健康;那么这个精神这件事是真实的?是虚妄的?若按佛法的道理来看这件事,你叫他三天不吃饭,四天、五天、六天、七天、八天、九天不吃饭,你看他精神还好不好?他精神一定是退下来了,逐渐地、逐渐地不精神了。为什么这样子?因为精神本身是没有决定性的;精神本身没有决定性,精神本身是一无所有的,完全是众因缘来成就的,所以因缘若变了,精神就非变不可,精神就是要变。那么这样说呢,这个精神是由众因缘所成就的,所以要转变这个精神呢,就容易。譬如说是,众因缘……他若吃饭,这精神就好;那么吃特别有营养的,或者是毒素,你吃它的时候,这个精神就随着因缘转变;或者是你给他读世间上的这些污染的书,他这精神上就受这个污染的书的影响,就会有变化;你给他读这些贤圣善人的书,读这些清净的、有真理的、有智慧的语言的书,他的精神就会有变化,也会有变化。那么这就看出来,精神本身是不真实的;不真实呢,你要转变它就容易,就是这样意思。

  所以佛菩萨看一切众生,说这个人贪心很大、这个人瞋心很大、这个人的邪知邪见很大,没有人能转变他;佛菩萨看,很容易、很容易!就是容易度化他。因为什么?因为都没有真实性;邪知邪见也好、他的贪瞋痴也好,都是不真实的,都是因缘所生的。把因缘改变了,他这个所生法就非改变不可;这个贪瞋痴也会改变,变成无贪瞋痴了;而他有邪知邪见,也可以没有邪知邪见了,都可以转变。这个原因就是,菩萨的智慧观一切众生都是没有真实性,换一句话说,观一切众生都是空无所有的,没有真实性,所以反倒容易度化,是容易的。

  我们若是有执着,要有一个众生,我去度化他;有这么一个众生,我们就执着是真实的,若真实的,反到不能度化了。不是因缘所有的,那很难转变他,很难转变的。

  所以这上面说「不得众生,而为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可以这样讲;观察众生的色受想行识,不得有真实性的东西,不得一点真实性的东西,所以为众生求无上菩提来度化众生,很容易、很容易的。但是我们有执着的人说:没有众生,去度化众生,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要有众生才是度嘛!这件事太难、太难。其实这个太难这句话,我刚才说了,是一个文雅的话,等于是不同意,既然菩萨看一切众生是空的,还度化众生干什么?有这个味道。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不得众生,而为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甚深,是为甚难!是这样意思。

  我今天就讲到这里。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