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恒法师:慧灯无尽 在家学佛的第一本书 第二章 世间这样一群人——居士与在家学佛
体恒法师:慧灯无尽 在家学佛的第一本书 第二章 世间这样一群人——居士与在家学佛
第二章 世间这样一群人
——居士与在家学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而听法,复有万二千天帝亦从余四天下来在会坐,并余大威力诸天、龙神、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悉来会坐,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来会坐,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维摩经》佛国品第一
佛陀要讲法了,一时聚会无数有情众生,其中就有唤名“优婆塞、优婆夷”的一类,他(她)们是何许人呢?“优婆塞”译为信士,即在家亲近三宝,修学佛法的男居士;“优婆夷”译为信女,即在家亲近三宝、修学佛法的女居士。优婆塞、优婆夷都是居士。居士也是万千学佛众生中的一群。
由上节的课我们晓知《维摩经》是居士修学的好经典,维摩居士是在家学佛的典范,那么我们知道“居士”是什么意思吗?知道居士在佛教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居士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呢?我们应该把这些问题弄清楚,这些问题明白了,才能够做居士应该做的事情,行居士应该行的道路。下面就把居士的名义、来源、作用、价值跟大家谈一下。
一、居士的名义与渊源
“居士”这个词在中国出现的很早,在《礼记》这本书中就已经有了“居士”这个称号,如《礼记•玉藻篇》说:“居士锦带,弟子缟带”。
当时居士指的是“德才兼备”,而且“隐居不仕”的这一类人,就是有才能、有道德、有知识、有学问,但是又不与现实世界同流合污的一类人。“居士锦带”是对居士所佩带子的描述,从这句话可知,有才、有德、隐居不仕的“居士”们,身上佩戴的是锦制的带子。古代人什么阶层、地位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有一定的讲究,不能乱了套,而且界限非常地严格。能佩带锦制的带子,可见居士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
“居士”最早指隐士,在另一部古代典籍中也有清楚的记载,《韩非子•外储说左》载:“齐有居士田仲者,宁人屈谷见之,曰:”谷闻先生之义,不恃仰人而食……居学之士,国无事不用力,有难不被甲……人主奚得居学之士哉!”“韩非子书里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有一个叫屈谷的宁人,见到齐国有一个叫田仲的隐士,对他说:“我听说您自力更生不依靠别人吃饭。而且,你们这一类的人,在国家没有zai nan的太平盛世,不用承担服徭役、出赋税等世间的责任;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也不用去冲锋陷阵,披甲打仗。所以世间的人主都左右不了。”这里描述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居士”。
古代印度的“居士”最早是指什么人呢?《长阿含》中载:“彼众生中,习种种业,以自营生,因是故,世间有居士种……世间先有此释种,出已,然后有沙门种”。这里说印度最早的居士是四个种姓中的第三种姓——吠舍,就是平民阶层的人,这一类人有种种的生存技能,做手工业、经商、务农等,自食其力过生活。正是有了居士,才有了出家僧人的来源。居士是出家僧团的预备役部队,可以为僧团不断输送新鲜力量。
到了后来,居士的称呼有了变化,由原来指普通人民,变成一部分人的特称。哪一部分人呢?像维摩诘居士这样有地位、有财富、有权势、有威望的大富长者。所以,在僧肇《注维摩诘经》中引罗什法师话说:居士是“外国白衣,多财,富乐者”。“白衣”指世俗中人,因常穿白色衣服所以称为“白衣”;“外国”指印度而言。他说居士就是印度社会世俗人中财富多、地位高、生活富足的这一类人。印度在家佛弟子都穿白色衣服,这些习惯到现在依然保存在泰国、斯里兰卡等南传佛教中。它们那里的居士到寺院礼佛要换上白色的衣服,而且穿戴非常整洁,所以古代居士被又称为“白衣”。隋朝的慧远大师,在《维摩义记》一书中解释说:“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居士就是积累了许多财富,家业非常兴盛,地位非常崇高的一类人,这是第一个条件;居士就是在家里面修行佛道的人,这是第二个条件。也就是说,居士有两个特征:一是有家业,二是习佛法。
到了印度的大乘佛教时期,“居士”所指又有些变化,比如《维摩诘经》中目犍连说:“我昔入毗耶离大城,于里巷中,为诸居士说法,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目连,为白衣居士说法,不当如仁者所说”。”目犍连说他在街头巷里为居士们弘法,因说法不当被维摩诘居士训了一通。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居士”这个词变得宽泛了,可以指代一般修学佛法的在家居士了。“居士”作为一般学佛者的通称,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中也有叙述,他说“居士……是居舍之士……非四姓中居士。”
据《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所载,印度第一批男居士是提谓与波利二人。当时佛陀在一个大树林边进行禅观,遇到了两个北天竺的商人——就是提谓与波利二人,他们用食物供养了佛陀,于是世尊就为他们宣说三皈与五戒的道理,他们欣然接受,成为人间最早的优婆塞。
耶舍母亲被认为是佛教优婆夷第一人。释迦佛把耶舍度化为出家弟子后,耶舍的父亲特别想念他,就到了释迦佛那里,请求世尊收他为弟子,佛陀为他传授三皈五戒。耶舍的父亲皈依了佛法后,又劝化耶舍的母亲、耶舍在家的妻子等,一家子都来皈依佛法。耶舍的家人都皈依了佛法,于是第一个居士佛教群体就产生了。
通过这些记载,证明佛陀很早就开始教授在家弟子了。在家弟子的收授,是佛教信仰群体完善的象征。
随着佛陀及其弟子们在印度大地弘化的展开,居士数量也日益增加,据学者考证,到佛陀寂灭之前,佛教居士的数量已经接近了当时印度人口的二分之一。从印度到中国,佛教从来不惟只有僧团存在,还有为数众多的居士,完整的佛教信众是由僧团和居士二者共同构成。
今天中国的居士,从狭隘的层面上讲,专指在家学佛的佛教徒,即在家佛教信众;宽泛讲,一切在佛教场合出现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居士。20世纪的50年代,周总理对外宣称中国的佛教徒有一亿人,由于文革的影响虽然人数会有所减少,但经过二十多年的恢复发展,时至今日,接近当时的数目应不成什么问题。而这数量近亿的佛教徒中,除了十几万的僧人,绝大多数都是居士。由此可见,“居士”这群人是佛教中的最大信仰群体。
二、成为居士的条件
广泛的居士很多,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居士,要具备哪些条件呢?《杂阿含经》卷四有一段话很重要: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几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佛告婆罗门:“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何等为四?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引文中,有一个婆罗门人问佛陀:“在家的俗世中人有几种方法能令自己后世安、后世乐?”这里“在家之人”指的就是居士。世尊回答:“有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四种佛法,可以让在家的俗世中人得到现在世尽形身寿,乃至生生世世都安乐自在。”就是说,成为一个居士有四个条件的要求。下面我们对这四个条件进行详细的阐述。
第一个条件,信具足。什么是“信具足”呢?具备对佛法坚实的信仰叫“信具足”,学佛人对于世尊所宣扬的佛法大道要深信不疑,敬重无比,不为任何世法所动摇,不为任何挑拨所破坏,也就是信心具足,信仰具足。
第二个条件,戒具足。什么是“戒具足”呢?就是具足戒律、威仪。戒律威仪是学佛的基本前提,没有它们就没有佛法的落实,所以每个学佛人都应该具有这方面的修为。
说到这里,有些居士心里可能会打小鼓。具足戒律、威仪,是不是让我们也都出家受戒呀?是不是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让干呢?不是的!佛陀不会对学佛人勉为其难的。在家居士具足戒律威仪,是有条件、分阶段的,你持守住了你那个阶段上所该持守的律仪就是“戒具足”。刚刚三皈依的居士,没人要求你去吃全素,没有人要求你离开家庭生活,更没有人要求你放弃工作、事业。你所要“具足”的是什么呢?第一,皈依了佛就不能够再皈依其它任何宗教的教主;第二,皈依了法,你就不能再皈依其它任何宗教思想;第三,皈依了僧,就不能再去皈依其它任何宗教的布道者。要好好的跟法师学佛法,从一而终,一以贯之,这就是三皈居士们的“戒具足”,除此之外,纵然还有五戒、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条大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大戒等等,与你没有任何关系,它们对你不具任何束缚力,你也不必担惊受怕。当然,话说回来,如果你想进一步地提升自己,去受持了五戒,那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吸毒就是你这个阶段的“戒具足”。依此类推,什么阶段守什么阶段的戒律这叫“戒具足”。所以,学佛千万不要害怕戒律,它们不会成为你生活的障碍。相反,你要是能守持住每个阶段的律仪,一定会排除很多世间的无辜灾祸。 第三个条件,施具足。什么是“施具足”呢?“施”就是布施。将自己的财物、技能、智慧等施与他人叫作“布施”;常乐于行布施,平等心行布施,这就是“施具足”。布施是六度当中很重要的一度,这个我们会在下面的讲座中专题讲解。布施的目的是培养我们一个宽广的胸怀,培养我们一颗悲天悯人的情怀。“施具足”不是要我们拿出自己全部的财产来做好事,不是让我们竭尽全力帮助他人,而是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利益社会大众,这叫“施具足”。
第四个条件,慧具足。什么叫“慧具足”呢?就是要具足智慧。了知世间苦空无常的真理,了知诸法寂灭性空的本性,在此前提下不舍世间,乐于修学佛道,善于化导众生,这就是“慧具足”。
熟读经书,把佛法理论学得滚瓜烂熟,能够出口成章,可以信手拈来,讲得头头是道,说得滔滔不绝,这是慧具足吗?不是!“慧具足”要求我们解行并重,理论实践相结合。现在很多居士都缺乏这方面的圆融领会。学习佛法的时候,经典里告诉我们要善巧方便,你很高兴,觉得十分正确,可是遇到一件不顺心事立刻暴跳如雷,甚至大动干戈,这也不是慧具足。慧具足要求我们把佛法与生命合二为一,以佛法指导生活,这才是“慧具足”。
佛陀说,一个居士具备了信仰、律仪、布施、智慧这四个条件,就可以得到此世后世安乐,此世后世解脱。
从“居士”的名义来源与基本要求可以看出,古今佛教居士的基本特征有三:一是身处俗世,二是有家业、财产,三是信仰佛教、修习佛法。
三、居士在佛教中的价值与作用
上面探讨了居士的名义和作为居士的基本要求,接着谈一下居士在佛教中的重要作用。在家的居士跟出家的僧众相比,由于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身份的不同,在佛法的弘扬与利生的形式上,具有很多出家僧众所不具备的优势。哪一些优势呢?大约如下:
1、居士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对佛教护法的贡献上
在佛教的两千多年历史中,从印度到中国,发生过无数次的毁佛、灭佛的事件,如果没有在家居士的护持,恐怕很难有今天佛教兴盛的景象。每当遇到排佛的时候,出家僧众是首先被打击的对象,此时出家的身份很难直接做出护教的事情,于是护持佛法的任务大多落在居士身上,居士们可以利用社会关系,利用自己在社会上的身份地位,为维护佛法做出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史书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唐代时,禅宗有一个灵祜禅师,他在湖南沩山创建了很大的一座寺院,五百多位僧众、数千位居士跟他在那里修学禅法。后来唐武宗灭佛——会昌法难的时候,各地的寺院眨眼之间被毁,出家人遇难不计其数,但他和五百多位弟子却全部幸免遇难。为什么呢?这就与居士的护法有关。
当时沩山这个地方的最高地方官叫裴休,他是个居士,当皇帝的灭佛令下达到那里的时候,他故作未到,延期实行灭佛的命令,让下属人员去通知灵祐禅师他们马上到山里躲起来;还把佛像、法器、法物藏的藏,收的收。结果他的那地方的出家人全部得以逃生,法像、法物、经书等全部得以保存。当唐宣宗登基要恢复佛教,别的地方都在为没有僧人住持寺院发愁的时候,一经裴休邀请,沩山灵祜禅师和他的弟子们一夜之间就都回来了,僧团马上恢复,道场片刻重振。这就是居士所发挥的了不起的作用。
如果说出家僧众的主要职责是在于承传佛法,那么在家居士的重要职责就是护持佛法。护法既是佛子对佛教一个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是为自己培植福报的一种很好途径。
2、居士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对寺院建设的贡献上
居士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对寺院建设的贡献上,这一点大家应有深刻的体会,你到各个寺院走一走就会发现,哪一个寺院的修建功德碑上不是满满的居士名字呢?
可以说,没有佛陀在家弟子的奉献,就没有当时僧团安定的修学生活;没有当时居士们的护法精神,佛教就不会在印度那艰苦的环境下扎根、生长、壮大,并传播向全世界。佛陀和出家弟子们修学所居住的五大精舍,都是由在家居士们单独或者共同捐献而来。
精舍就是今天寺院的前身。今天大家修学佛法的地方叫寺,在古代印度就叫精舍。印度最初的佛教僧团不是固定的生活,就像候鸟不断迁移、变化,所以修学的地方非常简陋,仅仅是用一些树干、树枝、树叶所搭起来的棚子而已,这些简单的修学场所当时称为精舍。精舍的功能到中国后逐渐由寺院取代,但称呼一直流传下来。现在有些个别的法师单独构筑或者所买的房子,由一两个人来修学生活的地方,叫作某某精舍,就是来源于印度的称呼。
五大精舍当中第一个叫竹林精舍。它是由中印度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和迦兰陀长老共同修建的。频婆娑罗王是佛陀在印度的大护法之一,对僧团十分护持,对佛法的传播起到过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些国王的护持,佛法才得以迅速地发展、传播。迦兰陀长老是一个大富长者、在家学佛的居士。他家境富裕,拥有大片的良田美宅,为了佛陀和他的弟子们能有一个讲经弘法的场所,捐献出自己家竹林的土地,由频婆娑罗王出资修建,共同构筑了竹林精舍。竹林精舍是摩揭陀国国都王舍城最早的精舍,也是印度佛教史上最早的寺院,又称为迦兰陀竹园或竹园伽蓝,世尊在世的时候,经常在这里讲经说法。
提到频婆娑罗王,多讲几句关于他的故事,因为他在印度佛教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说他是佛陀著名的护法居士确实不为过,他执政的时期大力地拥护佛法,全力地支持僧团,不但施出大量的财物,而且劝化民众师从佛陀。频婆娑罗王和佛陀有着甚深的因缘,释迦佛刚出家还没有成正觉的时候,频婆娑罗王就听说了他的奇特事迹,非常地敬重崇拜。释迦佛路过他的国境,频婆娑罗王亲自前去拜访并劝告佛陀:“你为什么要出家呢?在世间做国王岂不更好?如果你觉得抱负没办法伸展,那么我请你来做摩揭陀国的国王,怎么样?”佛陀没有答应频婆娑罗王的请求,而是坚毅地追求出世的大道。国王倍加感动,觉得他志向高远,人格高尚,于是向佛陀顶礼膜拜,请他修行成就时早些来度自己,佛陀应允。于是,佛陀成道后,就去摩揭陀国践行他的诺言。而且在去摩揭陀国的路途中,顺便度化了三个非常难化的迦叶三兄弟。频婆娑罗王更加震动,即刻皈依佛陀,从此之后虔诚向佛。
竹林精舍后来成为中印度著名的弘法中心,佛法由这里流向四方,僧团由这里向外扩展,逐渐波及五印大地,对此,兰陀长者和频婆娑罗王功德不可思议。
第二个精舍叫祗园精舍。九华山有一个叫祗园寺,此祗园即彼祗园,同样两个字。祗园精舍也就是祗树给(“给”读为“jǐ”)孤独园,由波斯匿国的太子逝多和须达长者共同建造。须达长者的名字叫给孤独,是波斯匿王的一位大臣,家富饶财,地位尊贵。祗园精舍的地方原来是波斯匿王太子逝多的私人园林,给孤独长者向他提出购买园林献给佛陀的时候,逝多太子无法拒绝须达长者的要求,就找了个借口来刁难长者,说如果你能够用黄金把我的园林铺满,园林就卖给你。给孤独长者就把自己家的黄金运来,终于铺满整个林地。逝多太子看到这个情形就说:既然你铺满了黄金,地面就买给你,但所有的花草树木算我一份,来供献给佛陀。为了纪念长者和太子,园林以二人的名字共同命名,于是就叫祗树给孤独园。
祗树给孤独园在中印度懦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今尼泊尔王国的南部。舍卫城传说有九亿人口,经过佛陀在这里25年弘法,最后有三亿成为虔诚的佛弟子。这个传说说明当时佛教非常强大,是主要信仰。这个精舍也为佛教的弘法利生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当时不少的经典在这里宣讲。以后大家再读经的时候,看到“祗树给孤独园”就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祗园精舍还创造了佛教的两个“第一”。释迦佛从这里上忉利天为母说法,波斯匿王等弟子对他思念非常,就仿造他的形象造了一尊像寄托自己的思念,这是佛教史上的第一尊佛像。安置佛像的房间,形成了佛教的第一座殿堂。
第三个是由鹿母毗舍怯出嫁时施舍九亿嫁衣钱而建造的鹿子母讲堂,它又叫鹿母讲堂,这个讲堂也是中印度当时著名的精舍之一。这个讲堂在建造的时候,由佛陀大弟子之一的目键连亲自监工,经过九个月施工才完成。讲堂有上下两层,500间房子,这个规模还是非常庞大的。著名的《阿含经》有一部分就是在这里讲出来的。
说到鹿子母讲堂,给大家穿插一个小知识。这个毗舍怯,称她为鹿母,有人可能奇怪,为什么叫鹿母呢?她又不是一只鹿,她的儿子也不是一只鹿。这是由一种特殊现象造成的,古代人对自然当中的很多事物有崇拜,这种现象叫图腾,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就是因为中原民族的早期先祖崇拜龙,以龙为图腾的对象。那么鹿母也就是说这个民族或部落的崇拜对象是鹿,所以称她为鹿母。佛陀入灭五百年后,印度出现了一个龙树菩萨,传记说他曾经入龙宫取得大乘的经典,有学者认为,他所去的龙宫实际上就是当时印度南方的一个对龙图腾崇拜的一个大部落,因为他们有势力,房子筑得非常好,所以称它为龙宫。图腾的现象古今中外都有,去过潭柘寺的居士可能会注意到,潭柘寺有几棵大的银杏树,下面总是被人们缠上一些红绳子,放很多香,在那里拜来拜去。这就是一种对自然的崇拜。中国南方有很多参天大树,大树下面总会有香炉贡品出现,也是来源于古代对自然的崇拜。
第四个精舍名字叫耆婆园,由阿阇世王的御用医生耆婆所捐建。这个耆婆不但官大,还是一位名医,像中国的华佗一样精通医道,受人敬重,两代国王请他做御医。他皈依佛法后为僧团做了很多重要事情。除为比丘们治病,为僧团做护卫之外,还捐献精舍。大乘五部经典之一的《涅槃经》中就提到了耆婆,出现在佛陀度化阿阇世王的故事当中。
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是佛陀的大护法,但是他的儿子却总跟一帮狐朋狗友混在一起,放荡不羁,一天到晚老想着怎么提前把父王的位子夺过来。后来终于在他们的挑拨下,把频婆娑罗王软禁了起来。不仅软禁,连送饭也不让,最后致使国王饥饿而死。他由于这个恶报得了热疮,就是浑身溃烂。中国人说谁特别坏就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阿阇世王当时真就这个样子,痛苦不堪。病急乱投医,一家、两家……请来了很多,各种方法都用过了,就是不见效。他非常地郁闷、悔恨。这种情况下,他父亲的御医耆婆就告诉他这是杀害父王的业障病,一般医生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这样的病只有大圣世尊才能医治。于是在耆婆的带领下去朝见世尊,佛陀就为他说法,最后把病治好了,他也开始忏悔并皈依佛法。从此像他的父亲一样拥护佛法。所以,耆婆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居士,能引导一个暴戾的国王来学佛,很不容易。
居士不必刻意地向别人传播佛法,但是如果有机缘引导别人由痛苦走向快乐,由嚣闹走向清凉,由浮躁走向自在,那就尽力做一些,是培福报的好事,也是修学佛道的资粮。
第五个就是《维摩诘经》中佛陀和弟子们居住、修学、弘法的地方——庵摩罗园,由一个叫庵摩罗女的优婆夷所捐赠。这个地方也是佛陀经常讲经说法的地方,而且《维摩诘经》就在这里形成。庵摩罗女也是当时佛陀的大护法之一,非常的虔诚,非常的聪慧。
居士对寺院建设的贡献,可以说是举不胜举,这里仅以印度五大精舍的建立来谈居士在整个寺院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居士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佛法传播和佛教学术研究的贡献上
下面,再从另一点来说明居士在佛教史上的重要作用。历史上,很多居士曾经参与过佛典的翻译、注解工作,还有很多居士单独撰写阐释佛法的书籍,著述弘扬佛法的著作。
比如《在家学佛居士要典》这本书流通很广,里面汇集了许多在家居士学佛所必须要了解的内容,它就是民国时期一个叫陈海量的大居士编撰的。还有一本小册子叫《保富法》,针对在家学佛者讲怎样拥有财富,怎么合理应用世间资财,这本书内容虽然不多,但非常好,整个内容就是佛学思想的反映,作者叫聂云台,是清代中兴名臣、封疆大吏曾国藩的外孙女。曾国藩很了不起,太平军就是他平定的,他不但能带兵打仗,而且把家庭治理得井井有条,子女们没有贪wu、腐bai、犯事的,大多很成器,聂云台是其中之一。《曾国藩家书》现在还好多地方出版,影响很大。
再举个在家居士在佛法传播和佛学研究上重要贡献的例子,清未有个大居士文会杨仁山先生,也非常了不起!
他的家境非常富有,可是自己生活非常简朴,却花大量金钱搜罗佛经、翻刻佛典,恢复僧团。经历过太平天国战乱与西方列强入侵的清朝末年,佛教的经典散落殆尽。当时想找一本像《法华经》、《楞严经》、《涅槃经》这样大部头的经典都很难,很多佛教徒连佛、法、僧这些基本概念的意思都弄不懂,有些出家人连一封家书都不会写。寺院里每天就是抽签、算卦、求神问卜,做一些与佛法不相应的事情。佛法一落千丈,佛教被人看不起,出家人被别人家贬低。明清小说把佛教写得一塌糊涂,当时那个社会状况下确实是一蹶不振,杨仁山痛恨此象,为了把散失的佛典找回来,远涉重洋到日本、朝鲜去寻找佛经,非常不容易。他后来所成立的南京金陵刻经处,到现在还在为广大的佛教徒源源不断地提供书籍、法宝。
他还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办佛学院的人。现在中国大陆、台湾的佛学院都源于杨仁山居士开办的佛学院,人生佛教的倡导者太虚大师就是在杨仁山所办的佛学院里培养出来的,他读书出来后,又开办了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等一系列的佛学院,然后才有了今天中国教育的模式。知名学者吕澂、汤用彤、熊十力、欧阳竟无也都是杨仁山的学生。欧阳竟无居士著作等身,很多人对他崇敬有加。杨仁山之后,欧阳竟无又培养出一大批知名学者,如王恩洋、姚伯年、梁启超、梁漱溟,还有中国佛教协会的发起人之一陈铭枢大居士,都在支那内学院听过课。可以说佛教教育现代化是从杨仁山居士开始的。印顺法师曾经赞叹杨仁山居士说:“为佛教人才而兴学,且有世界眼光者,以杨氏为第一人。”就是说第一个具有世界性眼光为佛教兴学办教育的人是杨仁山。
除了这些近代的大居士之外,历史上还有很多呀。比如说,像南北朝时期的庞居士、傅大士,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大德。傅大士一家人学佛,到后来个个能够预知时至,往生净土。而且往生的形式还特别有情趣,有趣到什么程度,有人坐着往生,有站着往生。所以,在家学佛应生起信心来。
4、居士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佛教中国本土化的贡献上
外来的宗教、思想如果没有本土化,就不能与当地人的生活、习俗等融合为一体,不能融合就不具备强大的生命力,没有生命力就像草没有根,水一冲就流走了。中国佛教如果没有本土化,那么经过三武一宗的灭佛与文革的摧残,恐怕早就销声匿迹了。正是因为它与中国人血肉灵魂融结为一体了,所以任凭怎么风吹雨打、雪霜交加的摧残,总是能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佛教本土化的功劳居士可以说占很大的一部分。何以见得呢?居士在寺院里学到佛法,渐渐影响了自己的家人,再由家人向外扩展,影响到亲朋好友,再由亲朋好友向外扩散,影响了一片社会。你影响了一小片社会,他影响了一小片社会,我再影响一小片社会,越来越多,片片联结,整体影响就越来越大。正是因为两千多年来居士们的不断努力,才形成了中国佛教今天在中国五大宗教实际上占第一位的局面,才形成了无论怎么摧残也不会垮掉的强大生命力。
说到这个本土化,早期的基督教就没佛教这么幸运。基督教传入中国并不是从ya片战争才开始的,唐朝的时候已经从欧洲传过来了。西安有一块“大唐景福寺景教流传碑”,据其所记载的文献考证,当时的景教就是欧洲基督教的一个分支。那么早传入中国了,为什么后来又找不着了呢?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在于缺乏群众基础,不像佛教和中国人打成一片。基督教初传中国,有很多苛刻的条件、限制和要求。因此唐朝会昌五年(845年)就被禁止传播了。元朝时基督教再次传入中国,但元朝灭亡后又不得不中断。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他们又来了——舍不得放弃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市场。但是,到了清初又被驱逐了,因为他们不肯跪拜皇帝,也不让拜祖先、敬孔子。
当时不跪拜皇帝就相当于像现在的外交场合不握手不拥抱一样,是非常没礼貌的事情。中国人有敬拜祖先的习惯,每一个宗族都有祠堂,祠堂供奉着本宗族历代祖先的名字、灵位。中国人古往今来还有一种兴学的传统,孔子为民间兴学的先祖,所以人们都要供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圣像。基督教非但不跪拜皇帝,连祖先的灵位与孔子的圣像也不让挂。信众家里人去世不许诵经超度、做法会,不许立牌位,甚至将孔子的牌位给砸了扔掉。这与中国传统的习俗严重地相背离,结果皇帝生气了:“算了,你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不但禁止他们传教,还把传教士都赶回了本国。这一断就是两百年。其实不是我们不接受,是当时他们自己工作没做好,不懂得本土化。他们没有我们这么多的居士发心在外面弘扬佛法,而且他们教友关系处得也不好,老是干涉人家的家庭事务。宗教不能够本土化,问题就会很多。从这个地方看,居士的力量真是很重要。
脱离群众是基督教最初传入中国失败的根源;而深深扎根于社会之中,与基层民众打为一片是中国佛教过去的优良传统,也是佛教得以在中国生存发展的最上法宝。然而时至今日,境况似乎正好颠倒过来了,基督教越来越重视对民众的传播,而佛教徒则越来越脱离大众。很多佛教徒都缺乏弘法的热情与对社会大众的关怀,不是“独善其身”就是“坐待上钩”。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当你逐渐脱离大众的时候,也是社会慢慢将你抛弃的时候。失去社会的基础,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每一个学佛人,都应该从过去佛教中国化的例子中得到新的启发,为解决时代问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以上从“居士对佛教护法的贡献,对寺院建设的贡献,对佛法传播和佛教学术研究的贡献,对佛教中国本土化的贡献”四个方面,略述了居士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位置和巨大作用。期望大家由此生起信心,知道居士的位置是多么重要,知道居士的身份多么可贵,不要轻视居士,更不能妄自菲薄。要充满信心,相信在家学佛也可以得到智慧解脱,也可以为佛教、为社会贡献巨大的力量!
四、居士学佛应有的基本理念
我们知道,无论印度还是中国,完整的佛教应由僧团和居士两部分人共同构成,“居士”是佛教中的最大信仰群体,在中国数量近亿的佛教徒中,绝大多数都是居士。佛陀所有说法都是为两类人讲的,而不是只对僧团宣扬。佛教居士的特征,除了具备基本的佛教信仰外,还有“身处俗世”和“拥有家业”的两个特别状态。居士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独特的身份、环境为佛教,为社会做出特殊的贡献。
既然所有佛法都是对两类人讲的,那么佛教修学的方法就不止一条。在家居士修学佛法要站在自己的本位上,走居士的修学方式,不要排错了队,与出家僧众的修学相混淆。
可是,居士学佛有太多的问题出现。有些在家居士弄不清楚自己的位置,不了解自己的身份,不知道自己的环境,学习佛法很茫然,东打一耙子,西敲一榔头,看到什么“拿”什么,逮着什么“吃”什么,这造成不少人学有时日,获无多少。还有一些在家居士盲目地去跟出家僧人相攀比,法师学什么他也学什么,法师做什么他也做什么,这给家庭生活带来很多麻烦,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于是学得痛苦不堪。
这样的居士,佛法的好处他知道,所以舍弃不了;可是学得极痛苦,因此又十分烦恼。进也进不去,退也退不出,原地踏步,左右转动,这就形成了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犹如“啃鸡肋”一样左右为难的处境。这样的学佛,非但不会带来清凉智慧、安乐自在,反而倍增痛苦烦恼。
解决这些困惑与迷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清自己的身份、地位,走自己该走的路,站在自己的本位上做事情。这就是居士学佛应该具有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本次讲座的目的所在。先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知道居士学佛要走自己的路,以后的课再把路一条条指给大家。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