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华严宗>>正文内容

海云继梦法师:习气,性德,解脱门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三讲记 八 阿修罗王众——心灵的震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8日
来源:   作者:海云继梦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云继梦法师:习气,性德,解脱门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三讲记 八 阿修罗王众——心灵的震

   复次,罗睺阿修罗王,得现为大会尊胜主解脱门;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得示现无量劫解脱门;巧幻术阿修罗王,得消灭一切众生苦令清净解脱门;大眷属阿修罗王,得修一切苦行自庄严解脱门;婆稚阿修罗王,得震动十方无边境界解脱门;遍照阿修罗王,得种种方便安立一切众生解脱门;坚固行妙庄严阿修罗王,得普集不可坏善根凈诸染着解脱门;广大因慧阿修罗王,得大悲力无疑惑主解脱门;现胜德阿修罗王,得普令见佛承事供养修诸善根解脱门;善音阿修罗王,得普入一切趣决定平等行解脱门。

  「罗睺阿修罗王,得现为大会尊胜主解脱门。」「现为大会尊胜主」的「现」是指示现;而「大会尊胜主」以现代的话来讲就是请法王,亦即在大会中请转*轮的人。想当尊胜主,首先要能观察到这一会中有能说法的「说法王」在,然后主动向那说法王请法,那么你就是尊胜主。

  请法不容易,我们现在请法不外乎两个问题:一是为解决自己的困难,例如事业、家庭、种种疑惑……等;另一个是为自己要修学法门而来请法。这两者,一是凡夫,一是阿罗汉,都是为自己的事才请法的,而此处所指的「大会尊胜主」是要为众生请法的。

  为众生请法有三个条件:一、你必须知道说法主的专长。二、请法主本身要能对所请的法有深刻的理解与认知,所以请法主的智慧也是极为高深的。三、要能了解众生的机缘与根器,然后代他们请法;一个请法主虽然能契机又契理,但是没有人请他出来转*轮,所以他只好请别人出来转*轮。请转*轮并不容易,因为以这位请法者而言,他能否放下自我而以法为重?这才是修法上最重要的一门功课。

  「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得示现无量劫解脱门。」「无量劫」意指很长很长的时间。能把无量劫的时间在一念之间示现出来,便是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的解脱门。

  「巧幻术阿修罗王,得消灭一切众生苦令清净解脱门。」能消灭一切众生的痛苦,而令众生清净,这是巧幻术阿修罗王的解脱门。

  「大眷属阿修罗王,得修一切苦行自庄严解脱门。」「修一切苦行自庄严」属于难行道,这是指庄严自性的部分;另外还有所谓的「他庄严」,是指庄严国土的部分,属于易行道。庄严国土是为了摄受众生,而庄严自性则是为了引出佛性。

  「婆稚阿修罗王,得震动十方无边境界解脱门。」「震动十方无边境界」是指我们原来使用的意识形态以及我们所认知的部分,现在重新完全地将它们改变过来,不再使用意识形态了。因为「意识形态」是经由对立的心态而产生的,心态上一经对立后你的心就僵化了。这里所说的「震动」等于一种松动,亦即先将你僵化的意识形态松动,然后你才有办法将之舍弃。譬如我们本来认为人生就是要赚钱,一天用很多的时间在赚钱这件事上面,结果白自己弄得疲倦不堪,但是你却认为人生就应该这样才对,这便是一种坚固的意识形态。当有一天因缘成熟,你学佛了,发现原来人生并非如此,这时你会想改变一下生活步调,会开始每天挪出一些时间来调柔寂静。

  刚开始训练时你可能还会紧张,大概经过一星期后,就会发觉这一星期十分安详自在且幸福,你再也不会被那些价值观念绑死了。所以,要先放松自己,这就是一种震动。当你在心灵上产生这一种震动时,所有的价值观念都会改变,十方无边佛境界也都会现前。

  「遍照阿修罗王,得种种方便安立一切众生解脱门。」想要安立一切众生必须使用种种方便,否则很困难。而这「种种方便」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不能起任何烦恼,否则不能说是在「方便安立众生」。所以,这方面希望各位能深深地体验,这是属于难行道的部分。

  「坚固行妙庄严阿修罗王,得普集不可坏善根凈诸染着解脱门。」「集」是积集之义。因为我们的心有太多的污染,所以现在必须广泛积集不可坏的善根,使心清净。

  「广大因慧阿修罗王,得大悲力无疑惑主解脱门。」「无疑惑主」与前面的「尊胜主」意义差不多,只是这儿着重慈悲门,即是从饶益众生上面来谈的。想要处处大悲饶益众生,还要没有任何疑惑,关于这点实行起来并不容易。因为通常发悲愿的人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智慧尚未展开,所以常产生这样的怀疑:「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这样的话,一切功德将会消失殆尽。因此,在大悲力的前提之下千万不要怀疑,这是一种行门。若于修行时有不幸的事降临身上,更不必产生疑惑,只要抓紧悲愿的初衷,一切将会变得更自在。行大悲门,你必须有钢铁般坚定的意志,否则修行到最后往往会功亏一篑。

  「现胜德阿修罗王,得普令见佛承事供养修诸善根解脱门。」普令一切众生都能见佛承事供养,并非那么容易,但至少个人的事修功德不能免。譬如每天要将自己的佛堂整理得干干净净,点灯、点香、供花、供水,一样都不能缺,这也是「修诸善根」借着这些事修,你可以起无边的观想。

  「善音阿修罗王,得普入一切趣决定平等行解脱门。」「一切趣」是指六道众生。学佛人发广大愿要度尽一切六道众生,我想大概没有问题,但是能做到「决定平等行」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你要能「普入一切趣」!譬如你要到鸡道度众生,就必须与鸡同事而示现鸡的形相,但是你又害怕会被捉去杀了,所以说你不能平等行。

  佛在往昔生中当鹿王时,因为国王喜欢吃鹿肉,所以森林中的鹿就一只一只地轮流被宰。有天刚好轮到一只待产的母鹿,牠要求国王:「等我明天生下小鹿之后再死,今天先换别的鹿。」可是大家都不想提前一天死。这时鹿王自告奋勇说:「我提前去。」国王看到鹿王前来,问明原因之后,他感到惭愧地说:「连鹿王都这么仁慈,我是什么国王啊?」从此下令不准杀鹿。由这个公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佛、菩萨往昔生中的种种示现是多么殊胜、不可思议啊!我们能否像佛一样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抑或视生死一律平等?这个修行法也能让我们解脱。

  尔时,罗睺阿修罗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阿修罗众,而说颂言:

  十方所有广大众   佛在其中最殊特

  光明遍照等虚空   普现一切众生前

  佛为何在十方广大众中是最殊特的呢?因为佛能觉悟,而众生不能。所以不管修任何德业,都不及觉悟到生命的存在与真理来得殊胜。佛的光明遍照,与虚空一样,所以他能普现于一切众生前。

  百千万劫诸佛土   一刹那中悉明现

  舒光化物靡不周   此是毘摩深赞喜

  「百千万劫诸佛土,一刹那中悉明现」,意指在一刹那间所有觉悟境界一时炳然齐现。「舒光」指智慧光的展开,「化物」指教化众生。所以,「舒光化物靡不周」,意指展开智慧光的妙用来教化一切众生,不会遗漏任何一个众生。

  如来境界无与等   种种法门常利益

  众生有苦皆令灭   苫末罗王此能见

  如来境界是没有人能与之相比的。此偈可以这样排列:「如来境界无与等,种种法门常利益」,或者「如来境界无与等,众生有苦皆令灭」,抑或「种种法门常利益,众生有苦皆令灭」。此三者皆可,我们可以透过这样的排列,体会经文的意义。

  无量劫中修苦行   利益众生凈世间

  由是牟尼智普成   大眷属王斯见佛

  佛在无量劫中修种种苦行,他有三个目的:第一、利益众生(利益有情世间),第二、清净世间(清净器世间),第三、由是牟尼智普成(智正觉世间成就)。换句话说,一个净土的成就必须具足这三个条件。

  无碍无等大神通   遍动十方一切剎

  不使众生有惊怖   大力于此能明了

  佛出于世救众生   一切智道咸开示

  悉令舍苦得安乐   此义遍照所弘阐

  此处的神通是指圆融、无对立、无分别的知见。因为众生都有对立的意识形态,所以才有种种痛苦产生。佛现神通是为了让世间众生免除一切惊怖及痛苦的逼迫。而佛用何方法救度苦难中的众生呢?即向众生开示智慧的道理,让众生趋向于觉悟,便能令众生舍离痛苦得到安乐了。

  世间所有众福海   佛力能生普令凈

  佛能开示解脱处   坚行庄严入此门

  福报大不一定能出三界,因为大福报往往是障道的因缘。佛开示我们如何从大福报中了生脱死,这也是一个修行法门。

  佛大悲身无与等   周行无碍悉令见

  犹如影像现世间   因慧能宣此功德

  此偈可以这样排列:「佛大悲身无与等,周行无碍悉令见」,或是「佛大悲身无与等,犹如影像现世间」。不同的排列方式,其感受度也不同。

  希有无等大神通   处处现身充法界

  各在菩提树下坐   此义胜德能宣说

  如来往修三世行   诸趣轮回靡不经

  脱众生苦无有余   此妙音王所称赞

  佛为了帮助众生解脱痛苦,三世所行经无量轮回,常在六道中度脱众生无一遗漏。故经典中云:这娑婆世界没有一块土地不是佛舍头目脑髓的地方,换句话说,只要是一寸以上的空间都有他的血泪。佛度众生是如此地牺牲,这真是难行、苦行。现在我们从这儿就能体会出,诸佛、菩萨在往昔生中是如何修行的。

  经文到此,可看出天龙八部众与我们有很深切的关系。虽然有人说:「根本没有天龙八部。」但是我们不管这些,因为八部在人间饶益众生是事实,而佛、菩萨利益众生也不必征得你的同意。佛帮助你,只是希望你能觉悟。你现在不能觉悟,没关系,等下一次因缘成熟,他还是会继续帮助你。佛菩萨就像太阳般,天天都出来普照万物,只是你每天都在天快亮时才去睡觉,结果你就以为这世界没有天日,那是众生的执着与错误,佛、菩萨不会计较这些。佛、菩萨的大悲愿力要饶益众生,这是他的本质及特色,不因你的赞叹与否才来决定是否帮助你。

返回目录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