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现实颂》释
《真现实颂》释
太虚大师于1936年作《真现实颂》:
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
此颂脍炙人口,传诵一时,至今学者写文章还时常引用。但对此颂的解释尚未看到,笔者根据大师的思想试予解释,错误之处,敬请师友指正。
“仰止唯佛陀"
仰止:表示敬慕,恭敬。此处应解为信仰,依止。学佛的先决条件,即是发起真正的信仰。此信仰须从研究教理,或实习修行后,所得的正确信仰。谓信三宝、四谛、业报等,真实不虚。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佛的七众弟子,不论是那一众,都必须具有真正的信仰,方得称为佛子。七众弟子皆须先皈依三宝,才能成就信心。信心成就,才可进一步持戒修禅定等。《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就是说信为修学一切法门的基础。
唯佛陀;此标佛陀代;表三宝,因为“法”是从佛口出,“僧”是佛的弟子。对三宝的正确信仰和依止的标准,虚大师作了以下的说明:
一、佛宝观
1、依释迦牟尼佛建立佛的根本观。
2、信释迦牟尼佛确得无上正觉,最高无上。
3、毗卢遮那、大日如来,卢舍那、金刚持,皆为释迦牟尼佛大功德聚之别名,不得视为释迦牟尼佛以外的他佛。
4、他方世界的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佛,或过去的燃灯佛等,皆因释迦牟尼佛说法得知,这些佛的福慧二德与释迦佛平等无二。
5、佛是经过三大阿僧只劫行菩萨道而证的极果,不得与流俗的所称为的“活佛”等,混为一谈。
6、佛为出世三乘圣人中的大圣,不得与凡俗的圣哲,如孔丘、李耳等辈。等同视之。
7、佛为世出世法的正遍知者,亦为教化一切有情的正遍知者,不得与一神教的“主”,多神教的“神"混同起来。
二、法宝观
1、一切经律,皆为佛所宣说的声教,由佛的弟子经过历次结集而成。
2、佛徒结集佛说,最初唯口诵相传。用文字写成书本,时间先后不一。以佛徒时代不同,故小乘、大乘的经律成文的时间,先后各异。
3、佛是超人天的大圣,必有非常之胜事,故经律所说的不可思议事,皆应确信不疑,不得以凡识妄加议论。
4、诸论及撰述、语录,皆贤圣佛徒修证所得,各依佛说予以阐扬发挥,应依佛说及亲证加以研究抉择。
5、大乘诸宗各标其胜,但在依教起行,证本觉果,平等无二。
6、菩萨藏法与声闻藏法,境行果各异,然声闻的境行果为菩萨藏所含摄。
7、佛之教法发源于佛及圣众的无漏智海,不得与凡俗的有漏学问附会或比较。
三、僧宝观
l、此土住持僧宝,必在出家二众,尤在比丘众。
2、他方净土虽或纯一菩萨僧,无存在家出家之分,但此土必须出家菩萨,才是僧宝。
3、住世佛教的团体,应依七众律仪建立。在家二众佛徒,虽非全僧,然已进三宝之门,亦非全俗。为介于僧俗之间,故曰“近事”。日本的真宗僧,藏蒙的红教喇嘛,皆属于此。
4、三乘贤圣僧,如弥勒菩萨,虽现天相,亦同大乘圣僧,加以尊敬。
5、出家住持僧,须信心充足;明了佛法大义;能持比丘戒前二篇者,才算合格。
6、对那些不知佛法,亦无信心,又不持戒者,应驱出僧之外,不承认为其是出家僧众。
7、由具僧相、僧德,僧学之僧众,建设佛教清净幢相之僧宝,即师表人天。
“完成在人格”
虚大师认为学佛的第一步,首先是完成人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遵守《宪法》和国家规定的一切法令政策。要有正当的职业,以合法的正当的手段谋生,要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要具有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的行为,成为一个有人格的公民。总之,完成人格的标准:应具有丰富的物质生活,高尚的精神生活,渊博的知识生活,完善的道德生活。再以此进而完成幸福的家庭,进步的社会,富强的国家,和平的世界,成为人中的贤圣,完成人格。
虚大师把人乘佛法作为五乘共法,强调学佛先须从人做起,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然后才谈得上学佛。若人郡不能做好,怎么还能去学超凡入圣的佛陀?所以学佛的人,敬佛法僧,信业果报,是最要紧的一着。不论流转的六凡,还是出世的三乘,皆建立在业果上,就是最高无上的佛陀,也不出因果的范围。因为要修大乘六度万行的清净殊胜因,才能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始从人乘,终至大乘佛陀,名曰五乘,而因缘生法的原理,即因果法的原理是五乘共修的法门。学佛者只有五乘共修法,做得稳固了,然后再进取向上就容易了。譬如造塔,不论造七层、九层,而最下一层一定要造得宽广和巩固,因为下层基础牢固,然后才能一层一层的向上造,学佛也是如此。
“人成即佛成”
完成了完善的人格,再发无上圆觉大心,起普度众生的大愿,达到人格高尚的地步,使世间受其教化,进入十信心菩萨阶段。这是大乘佛法实践的第一步,所以大乘佛法的初步,是集中人间一切道德的升华。
第二步十住,也有十种经过阶段。所有十信心完成的功能德用,结合成初发心住。此住成功,才真正走上进化的道路。此时生命流,不是随风飘荡的,不是轮回流转的。发起尽未来际普度众生,熏习成佛的决心,须广学世间一切学问才能成功。这是坚固的菩提心,从此有进无退。初发心住以上还有九住,从这条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进化上去。
第三步十行,从十住心更进一步而入十行地位。十住心由理观上去用功,修行圆满的时候,能与真理的理性相契入。有此基本功力,多做牺牲自己,广行利他的事,修波罗密多行。第一修布施行,又称欢喜行,以世间一切众生的欢喜为欢喜,生命财产都以之布施,乃至牺牲自己的一切,去救人救世救国。还有法施,以种种所发明的真理以及好的方法,布施一切人。最后还要设法免除众生的恐怖危险等等。经过十行的修行,所有的神通证验,都能得到实现。
第四步十—向,向即回向。由前十住重于理,回理向事,做到事理不二。这是第一重义。其次回众生心向佛,回佛心向众生,回自己一切功德向其他众生,以一切众生为自己,即回自向他,回他向白,自他不二,这是第二重义。
以上说的由人而信而住而行而向,是初阿僧只劫的修行。由此再加工用行,到达初欢喜地,达到见道的地位,体验到宇宙人生无始终、无方位、离一切言说,不可思议的实相。身心改变,为平常人思想上所不能有,程度越高,力量越大。体证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真理。心理力量增强,生理物理起了变化。到了禅定成功,身体变化,眼耳鼻舌不同,自然一切物质跟著变化,入火不热,入水不沉。自我改造的结果,心理的智慧光明充满全宇宙,对宇宙的一切,无不洞澈。
从初地起,完全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相,一步一步地再往前进,到第十法云地,尽十方世界一切诸佛所说,一刹那心中全能了知,到了菩萨的最高地位。如观世音菩萨等,离佛甚近。十地圆满,即到佛位。
上述历程,清楚告诉我们由人进化到佛的经过。故佛教教人修行,最先达到完全之人格,然后发展至于超人,至于超超人,至于微妙,至于无穷境。故人而上有菩萨,由菩萨而后成佛。修行一步即成果一步,步步成绩,效果显著。
佛,旧译“佛图”,从Buddha——字译音,意为觉者。觉者与学者义近似,义谓有觉悟之人。此含二义:一正遍觉:其觉为最正确,最普遍。二无上正遍觉:其觉为至高无上,正确普遍。佛观察宇宙万有的真相(实相),能体妙入微。一切事物永远处于变化迁流之中,处处变迁,时时变迁。其变其住,其有其无,其实其虚,唯佛能觉察。此之觉察谓之“无上正遍覺”。佛学的“觉”与通常科学、哲学不同。科学家根据五官感觉所得的知识,大都属于局部;确是而不遍。哲学家依据假设推理得来的知识,大都不甚正确,是遍而不确。唯佛能从宏观和微观上洞澈宇宙万有的真相,才是确而迫,故称“无上正遍觉”。
佛学以为一切宇宙真相,皆在寻常万有之中, 日用事物内,故无上正遍觉,非惟佛能得之,人皆能得之。人能觉悟宇宙万打之真{;日,即是至高无上,即是成佛。
“是名真现实”
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事事物物,称为现实,如花甁就是花瓶,不能说是别的东西。佛对宇宙的一切事物,觉照得明明白白,所谓洞見诸法实相,即是洞见全宇宙的本来面目,佛法上称为“法尔如是”,即是说宇宙一切存在的事物本来如此。虚大师认为佛陀的现实主义,是无主义的主义。因为世间的一切主义,都夹有个人的主观和偏见,不能看清宇宙事物的真相。佛陀的现实主义,是说明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无时不在流动变化中,如人何年何月何日生,何年何月何日死;物质的何时成、何时坏。推而广之,地球也是多少年数成、多少年数坏。太阳也有成时坏时等等。总之一切事物都有成坏,生死的限量。一切显现的事物,流动变化,生灭起伏,如流水一般。这个变化之流,可以称之谓生命之流。因此全宇宙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大小相通,前后相生,刹那生灭相续。这一变化不居的原理,即是宇宙的真相和现实。
人类的生命,是无始无终,循环无端。人的一生不过是生命流所现出来的一节,如长江的一段一般,不是他的全体。一生一死,不过是生命流的一种变化假相。一切事物亦皆如此,时时刻刻变化而又永久相续不断。能明白这个道理,可以消除许多迷妄,把人们的心量放大到无量无边,远离一切执著而与宇宙真相契合,人生世界无始无终的生命,得以实现。过去一切行为为因,现在为果,现在一切行为又产生将来的结果,因果重重相续无尽,所以人生有不朽的价值。
虚大师的《真现实颂》,虽然只有四句话,内容十分丰富。给人们指出学佛先要做一个完善的人,然后再进到超人的菩萨,再进到超超人的佛陀。要做一个完善的人,必须要懂得真实的道理。明白了生命流的无始无终,才能知道人生的行为是永远相续不灭的。这样的人生才有不朽的价值和意义。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