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春江: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流传人间的佛法 第一节 佛陀的初转法轮--四圣谛与八正道
庄春江: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流传人间的佛法 第一节 佛陀的初转法轮--四圣谛与八正道
初转法轮
依据佛教各种经典与律典[1]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解脱成佛后,首先想到要将他的证悟解脱内容,与从前教导他深禅定的两位老师分享。然而,这两位老师都已经过世了。继而想到当初和他一起离开王宫,陪伴他出家修行的五位臣子,感念他们六年来一路相伴相随的协助,此时,他们五位,都还在当时迦尸国波罗[木+奈]的鹿野园中,修那些与解脱不相干的苦行。于是,就从当时摩竭陀国境内,尼连禅河河畔的菩提伽耶地方,动身前往迦尸国的首都波罗[木+奈],打算教导这五位昔日的修行伙伴。在前往波罗[木+奈]的途中,遇到了一位名叫优陀(或作优陀耶、优婆耆婆、优毗迦、优波迦)的婆罗门修行者(梵志),佛陀曾告诉这位修行者说,他已「诸爱尽解脱」,「自觉无上觉」[2],然而,这位名叫优陀的修行者,并不为所动,没有继续请教佛陀解脱之道的意思,错失了成为第一位听闻佛法者的机会。
远远地看见佛陀走过来了,这五位昔日的修行伙伴,相约不要以礼相待,因为在苦行者的眼中,放弃了苦行的人,无异是退堕了而不值得尊敬的。然而,抵挡不过佛陀的「极妙威德」,他们个个争相服伺佛陀。佛陀就在鹿野园中,为他们初转法轮,教说解脱之道,开启了佛法流传人间之端。
佛陀初转法轮的内容,有些经典说是「四圣谛」[3],有些说是离苦乐两边的「八正道」[4],有些则说,先是说了「八正道」,继而说了「四圣谛」[5]。不论是四圣谛,亦或是八正道,都是依于缘起法理则开展的修行方法。苦、集、灭、道的四圣谛,是原则性的大架构,而八正道则是四圣谛中,道谛(方法)的实践细则,两者有着高度的关连性。如果从五位比丘当时还在修苦行的背景来看,佛陀先为他们说应当离苦、乐两边的中道 -- 八正道,然后再教导他们四圣谛的修行次第,这样的可能性,应该是很高的。
四圣谛
苦、集、灭、道的四圣谛,如果以医生治病为例,就是先诊断病情,知道生的是什么病,继而找出发病的根源,下药治疗,然后痊愈的过程,所以,经中也比喻佛陀是大医王[6]。如果换成现代产业品管圈的习惯用语来解读,就是发现问题之所在、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将问题解决。这是一个用来解决问题的合理步骤,今天的产业界,将它拿来作为解决生产线,或者服务流程上的问题,以降低产品的不良率。然而,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初转法轮时,就已经以这样的道理来教导五比丘了,不同的是,佛陀将它用在人生问题的解决上,而今天的产业界,却只将它用在非人生问题的生产线或服务流程上,说来是蛮可惜的。事实上,四圣谛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很好程序架构,它可以适用于各方面问题的解决上,尊者舍利弗曾经说,四圣谛广摄了一切善法[7],是一切善法中的第一善法,似乎可以做这样的解读。不过,佛陀教说四圣谛,所关切的主要对象,还是在有情身心作用的「世间」上,一切善法,自然也是指有益于身心问题(烦恼)的解决来说的。
一切皆从苦谈起
佛陀初转法轮,为什么要从苦谈起?从乐谈起不符合多数人的期求吗?人生只有苦可以谈吗?不了解佛教的人,会以为佛教多谈人生的苦,只强调人生的阴暗面,而指责这是过于消极的人生观,是失败者的宗教。即使对佛教有好感的人,也不禁要问:人生真的是苦吗?佛陀不也到处说有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吗?是的,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确实也能常常经验到欢乐,然而,佛陀却以无常变化的缘故,而说所有的感受,终将是苦[8]。为什么无常变化,就会是苦呢?这是因为我们常常爱恋、执着我们所喜欢的,一旦情况发生变化了,我们所喜欢的变化消失了,苦的感觉马上就跟着升起了。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会说,当爱升起时,苦就跟着来了[9]的道理。如果从这样的角度切入来看,情爱的人生,真的是充满着苦啊!而这苦的真相,对一味地追求欢乐,只想不断地以新的欢乐,来赶走痛苦的人,是多么的难以理解,也不会愿意去面对的啊!不能体认人生中的苦,这样的人,终究不会知道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只能浑浑噩噩地在苦乐两边摆荡[10],又如何能谈问题的彻底解决呢?
人生八苦
人生有哪些苦呢?经中说,识入母胎,一期生命的形成是苦,因为从此有生理与心理的不满足[11];衰老是一种苦,生理和心理上机能的老化,常常带来痛苦;生病是苦,身体不舒服,心里也郁闷的苦;死亡是苦,拥有多少的东西,临死难舍的苦;与自己所亲爱的人别离是苦;不得不与自己厌恶的人打交道是苦;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苦;总括来说,执着于情爱的身心就是苦[12]。除了在娘胎时的苦,多数人都已不复记忆外,其它的几种苦,只要稍为留意,我们都不难在日常生活中,亲自体验。
大师唯说调伏欲贪
人生的这些苦,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只有把苦的根本原因找出来,才能将苦彻底地解决,就如同医生治病一样。导致我们烦恼痛苦的原因在哪里呢?是因为贪爱[13]!「爱别离、怨憎会」,很明显的都是因为贪爱[14],求不得苦,是欲求的不得满足,当然也是因为贪爱。总括所有苦的五蕴身心,其成因(集)也是贪爱[15],就是「生苦」,也是因为「识」的贪爱攀缘,才会有生理与心理的成长完成,就像种子(识)需要水分(贪爱)的滋润,才能从泥土中(色、受、想、行等四个识所安住的地方)发芽成长一样[16]。所以,佛陀会告诉竭昙聚落主说,所有的苦,都是根源于欲(爱),从欲而生,从欲而起,以欲为因,以欲为缘[17]。
所以,在早期的经典中,我们常常看到佛陀离欲贪的教说,佛弟子也常以离欲贪的教导,来代表佛陀的教说。例如,当一些出家外道,询问罗陀比丘为什么要在沙门瞿昙处出家修行时,罗陀比丘的回答是:「我是为了五蕴身心离欲爱,以趣入解脱的缘故,来跟随如来修行的。」[18]结果外道出家们,听了以后很不高兴,大骂而去。罗陀比丘事后向佛陀报告了这件事,受到佛陀的肯定。另一个例子是,有一群恒河上游的西方比丘,来到恒河下游的东方参学。待参学告一段落,要回西方故乡前,来向佛陀辞行。佛陀告诉他们,应当也向尊者舍利弗辞行,因为尊者舍利弗「能令汝等以义饶益,长夜安乐」。当时,西方多是雅利安人的天下,信仰婆罗门教的国度,所以,尊者舍利弗就告诉这些将要回西方国度的比丘说,您们回去后,故乡的那些王族、婆罗门族、长者、沙门们,一定会问您们,您们老师都为您们说什么法,教您们什么啊?您们就应当这样回答:「大师唯说调伏欲贪」,如果再问您们,在哪些地方调伏欲贪呢?您们应当这样回答:「大师唯说于彼色阴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阴调伏欲贪,我大师如是说法。」[19]于五蕴调伏欲贪,显然是佛陀提纲挈领的教法,所以,尊者舍利弗会拿这个来当西方比丘的临行赠言,耳提面命一番。
欲贪的另一面,就是瞋恚,瞋恚是欲求不得的反动。不论是欲贪还是瞋恚,其深邃处都是我见、执着,请参考〈佛陀之所以为佛陀〉一节。
八正道
断除欲贪[20],彻底解决人生苦迫的方法,就是八圣道[21](八正道、八支圣道)了。八正道又称为中道,这是因为在佛陀那个时代的修行环境中,有主张应当以苦行为修行方法,以为修苦行可以成就解脱的,例如耆那教的教主尼揵子,就是这样主张的。也有以为纵欲欢乐,就是解脱的[23]。佛陀否定了这两种极端的修行方法,提出了恰当的、正确的方法,所以称之为中道。中道不是中庸之道,不是在苦乐两端求取平均,也不是在苦乐两端的摆荡中,求取平衡,而是远离,是彻底的超越苦乐两端。又,八正道是过去诸佛以来的常道,所以也称为「古仙人道」[24],表示了佛陀所发掘的八正道,是早已在那儿的圣道。另外,佛陀在疾病入灭前,教化了最后一位弟子须跋,就说:因为有八正道,才能有证果位的圣者[25],所以八正道是「圣者之道」。初转法轮时,为五比丘说了八正道(尊者憍陈如当场成就初果)[26],入灭前的最后说法,还是为最后的弟子说了八正道(尊者须跋因而成就解脱阿罗汉果)[27],展现了八正道在佛陀教导中的分量。
八正道的内容,是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每一支圣道的内容,都必须与四圣谛相应,才能成为趣向解脱的出世正道,否则也只能是世俗善道罢了[28]。什么是正见?世俗的正见,是建立了有善恶、贤圣的观念;出世间的正见,是建立了与四圣谛相应的观察、分别、抉择的能力。正志也译为正思惟,世俗的正志,是能思惟、觉了离欲、不瞋、不害[29]的善行;出世间正志,是与四圣谛相应,向于解脱,离于贪爱、离于我见的深刻思惟(伺)。正语及正业,正是「十善」中的「身三」(不杀、不盗、不邪淫)与「口四」(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正命是合理、有节、有序的生活,尤其更重于合于佛法的经济生活:不以咒术、占卜为生,杜绝多欲、无厌足,过着简朴的生活。正方便又译为正精进,是坚持、勇猛的修学毅力,包含了「四正断」:对世俗善行与出世解脱行的开发、保持,对世俗恶行与不利于解脱行的断除、防范[30]。正念是明目觉察,忆念不失,念念分明不错乱,包括对自己肢体行为与生理情况(身)、心理感受(受)、念头与想法(心、法)清楚觉照的四念处[31],守护根门的六触律仪等[32]。正定是心离昏沉不明、掉举浮动,平静安住一处,不散、不乱[33],包含了能趣入解脱的「七依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等七种根本禅定,也包括近于初禅定力的近分定[34]。禅定力的深浅,与契入解脱的能力没有必然的正比关系,只要借着禅定寂止、一心的共通特性,依经论的记载,在上述的任何一种禅定中,都可能得以发慧得解脱[35]。能发慧解脱的禅定,都是正定。依这个原则,古代论师认为非想非非想定的定力太深,不能引发观慧契入解脱[36],应当排除于正定之外。
正见为首(慧为栋梁)
八正道中,正见、正志是有关思惟的,归类为「慧」,正语、正业、正命是有关行为的,归类为「戒」,正念、正定是有关心念锻炼的,归类为「定」。这样来看,八正道就是戒、定、慧的修道内容。正见的建立,是启动八正道正确修学的首要,经中以黎明前的曙光,来形容正见,并且说从正见而引发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最后从正定中,发解脱慧,趣入解脱。这是从闻慧的修学,引发戒、定的实践,然后完成慧的体证过程[37]。显然地,八正道中,从起始到完成,都以「慧」来贯穿,而这个「慧」,就是与四圣谛相应的慧,就像趣向解脱的出世间八正道,每一支圣道都与四圣谛相应一样。所以,经中会说「以慧为首」,就像一栋建筑物,以栋梁为首[38],为最重要一样。
八正道的整体性
八正道中的每一支圣道,有着强烈的次第性,并且也有辗转增强的关连性,构成了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修道内容。例如,没有与四圣谛相应的正见,就没有离贪、瞋、痴;趣向解脱的正志(正思惟),缺少了正思惟深入巩固的正见,就容易像风中的烛火一样,也易于熄灭。而激发勇猛、精进修学的正方便,也是外靠亲近善知识的引导[39],内靠自己的正思惟[40]来达成。正语、正业、正命等的戒行清净,离不开正见的引导,正思惟的反省,以及正方便的坚持。清净的戒行,避免了人际关系上的纷纷扰扰,以及内心的后悔不安,成就了一个单纯安静的良好修定环境,然后从禅定的修学中,离欲贪(我执、我慢)而得解脱[41]。经中不也说:「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42]吗?这样,八正道分开解说来看是八支,而在修学实践上,则是无法分割的一个整体。
三转十二行相
佛陀初转法轮,说到四圣谛时,各部经律都提到了「三转十二行相」。三转是指四圣谛「当知」、「当修」、「当证」的三次教说。「十二行相」是指每一次的教说(转),都举了「眼、智、明、觉」等四个不同层次的次第成就,合计三转共十二行相。其中,眼是比喻像从浑沌黑暗中,打开了智慧的视野,有恍然大悟的意思,智是比喻开了眼界后,继而看得更清楚,有了更果决的肯认,明是比喻照耀得更光明、更明亮,清清楚楚地,觉是成就了彻底的觉了[43]。这样,三转十二行相,表现了佛陀教说谆谆告诫的次第分明,也展现了佛法修学重于次第的性格。
注解
[1]《中阿含二0四经》、《增一阿含二四品第五经》、《五分律》(大正二二‧一0四上)、《四分律》(大正二二‧七八七中)、《十律诵》(大正二三‧四四八下)、《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大正二三‧七一七上)等。
[2]「我最上最胜,不着一切法。诸爱尽解脱,自觉谁称师!无等无有胜,自觉无上觉。如来天人师,普知成就力。」《中阿含第二0四经》
[3]如《杂阿含第三七九经》即属于这一类:「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木+奈]鹿野苑中仙人住处。尔时,世尊告五比丘:此苦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4]如《中阿含第二0四经》即属于这一类:「我于尔时,即告彼曰:五比丘当知,有二边行,诸为道者所不当学。一曰着欲乐,下贱业凡人所行;二曰自烦、自苦,非贤圣求法,无义相应。五比丘!舍此二边,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于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觉,趣于涅槃,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谓为八。」
[5]如《五分律》即属于这一类:「佛复告曰:世有二边,不应亲近。一者贪着爱欲,说欲无过。二者邪见苦形,无有道[迹]。舍此二边,便得中道,生眼、智、明、觉,向于泥洹。何谓中道?所谓八正: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为中道。复有四圣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何谓苦圣谛?……」
[6]「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木+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云何为四?谓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杂阿含第三八九经》
[7]「尔时,尊者舍梨子告诸比丘:诸贤!若有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所以者何?摄受一切众善法故。」《中阿含第三0经》
[8]「世尊!我于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杂阿含第四七三经》
[9]「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中阿含第二一六经》
[10]「得,我们被掴向一边;失,我们被掴向另一边。得,引起了爱,经由爱,我们沉溺于执取;失,导致失望的伤感、嚎哭和呻吟。」《启开真理的智慧》第二六页,佛使尊者着,黄国清译,大林精舍倡印。
[11]「……兴起五阴,已得命根,是名为生。生苦者,谓众生生时,身受苦受、遍受,觉、遍觉;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身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中阿含第三一经》
[12]「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中阿含第三一经》
[13]「云何苦集如实知?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着,是名苦集,如是苦集如实知。」《杂阿含第三四四经》
「云何苦集谛?所谓受爱之分,集之不倦,意常贪着,是谓苦集谛。」《增一阿含二四品第五经》
[14]「云何为二法?怨憎共会,此不可敬待,亦不足爱着,世人所捐弃;恩爱别离,不可敬待,亦不足爱着,世人所捐弃。……此二法由爱兴,由爱生,由爱成,由爱起。当学除其爱,不令使生。」《增一阿含二0品第一三经》
[15]「尔时,世尊告罗陀曰:……何等为有身?谓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云何有身集?谓当来有爱、贪喜俱,于彼彼爱乐,是名有身集。」《杂阿含第一二三经》
[16]「比丘!彼五种子者,譬取阴俱识。地界者,譬四识住。水界者,譬贪喜四取攀缘识住。何等为四?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杂阿含第三九经》
[17]「聚落主!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欲生,欲集,欲起,欲因,欲缘而苦生。」《杂阿含第九一三经》
[18]「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至罗陀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问罗陀言:汝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罗陀答言:于色欲、爱、喜,彼若尽,离欲、灭、寂没。于受、想、行、识欲、爱、喜,彼若尽,离欲、灭、寂没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杂阿含第一一九经》
[19]「……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阎浮提人聪明利根,若剎利、若婆罗门、若长者、若沙门,必当问汝:汝彼大师云何说法?以何教教?汝当答言:大师唯说调伏欲贪,以此教教。当复问汝:于何法中调伏欲贪?当复答言:大师唯说于彼色阴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阴调伏欲贪,我大师如是说法。……」《杂阿含第一0八经》
[20]「迦摩比丘白佛言:世尊!宁有道、有迹断此爱欲不?佛告比丘:有八正道,能断爱欲,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杂阿含第七五二经》
[21]「云何苦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杂阿含第三四四经》
「云何苦灭道圣谛?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中阿含第三一经》
[22]「时,无畏离车语尊者阿难:我师尼揵子,灭炽然法,清净超出,为诸弟子说如是道:宿命之业,行苦行故,悉能吐之。」《杂阿含第五六三经》
[23]「我于现在五欲自恣,此是我得现在泥洹。」《长阿含第二一经》
[24]「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径,古仙人迹;古仙人去处,我得随去,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杂阿含第二八七经》
[25]「须跋!以诸法中有八圣道故,便有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长阿含第二经》
[26]「尔时,世尊说是法时,尊者憍陈如,及八万诸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杂阿含第三七九经》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是证入初果者的展现。
[27]「于是,须跋即于其夜,出家、受戒,净修梵行,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得如实智更不受有。时,夜未久,即成罗汉,是为如来最后弟子。」《长阿含第二经》
[28]参阅《杂阿含第七八五经》。文长,此略。
[29]依《杂阿含第七八五经》:「出要觉,无恚觉,不害觉是名正志。」再依《杂阿含第二七一经》:「谓三善觉:出要离欲觉,不瞋觉,不害觉。」
[30]「何等为精进根?谓四正断。」《杂阿含第六五八经》
「何等为精进根?已生恶不善法令断,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未生恶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已生善法,住不忘,修习增广,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是名精进根。」《杂阿含第六四七经》
[31]「云何正念?若比丘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是名比丘正念。」《杂阿含第六二二经》
[32]守护根门与六触律仪,在〈生活中的佛法〉一节讨论。
[33]「何等为正定?谓住心不乱,坚固摄持,寂止、三昧、一心。」《杂阿含第七八四经》
[34]「何等为定根?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是名定根。」《杂阿含第六四七经》
「云何正定?比丘者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是谓正定。」《中阿含第一八九经》
「有漏、无明漏,或依七,或依未至灭。」《发智论》(大正二六‧九三九中)
「云何定觉支?谓世尊说:苾刍当知,我说依初静虑,能尽诸漏。如是我说依第二、第三、第四静虑、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能尽诸漏。」《法蕴足论》(大正二六‧四九三下)
[35]「……得初禅成就游,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已,住彼必得漏尽。设住彼不得漏尽者,必当升进得止息处。云何升进得止息处?……得第二禅成就游,……无所有处成就游。……彼如是观此觉无常,观兴衰,观无欲,观灭,观断,观舍已,便不受此世。不受此世已,便不恐怖。因不恐怖,便般涅槃……」《中阿含第二0五经》,另《增支部第九集第三三、三六经》、《中部第五二经》亦同。
[36]「如契经说:有七依定,我说依彼能尽诸漏:……或有生如是疑,非想非非想处既无圣道,若世尊弟子生彼处者,依何能尽诸漏,将无彼类不由圣道得阿罗汉耶!为令此疑得决定故,说彼依无所有处得阿罗汉果。」《大毗婆沙论》(大正二七‧九二九中)
[37]「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日出前相,谓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尽苦边,究竟苦边前相者,所谓正见。彼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起定正受故,圣弟子心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如是心善解脱圣弟子,得正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杂阿含第七四八经》
[38]「何等为慧根?谓四圣谛。此诸功德,皆以慧为首,譬如堂阁,栋为其首。」《杂阿含第六五八经》
[39]「诸比丘!外法中,我不见一法,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已生恶不善法令灭,如说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杂阿含第七七八经》
[40]「诸比丘!于内法中,我不见一法,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已生恶不善法令灭,如说正思惟者。」《杂阿含第七七五经》
[41]「是为,阿难!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阿难!多闻圣弟子因定便得见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便得厌,因厌便得无欲,因无欲便得解脱。」《中阿含第四二经》
[42]《杂阿含第六二四经》
[43]「此中眼者;谓法智忍,智者;谓诸法智,明者;谓诸类智忍,觉者;谓诸类智。复次,眼是观见义,智是决断义,明是照了义,觉是警察义。」《大毗婆沙论》(大正二七‧四一一上)
「彼生眼者为见故,生智者为决定故,生明者悬鉴故,生觉者觉了故。」《鞞婆沙论》(大正二八‧四八0下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