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仁焕法师:安祥而生 安乐而死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2日
来源:   作者:仁焕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仁焕法师:安祥而生 安乐而死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1年农历四月念佛七法会

  仁焕法师开示

  (初二下午) 安祥而生 安乐而死

  今天上午我们谈到如何舍命全交,就是在呼吸里面,随着佛号意念与佛呼吸,这就是叫交命。十念必生的训练方法就是从一念到十念作为一组一念,从一念到一百念为十组十念。如果你们真正听呼吸,绝对有不可思议的微妙。我就是成功在这个地方,也可以说很多人成功在这个地方。

  假如你用这种方法,感觉很舒服,表示你的身体上没有多大的障碍。如果你用这样的方法感觉身体有不良反应,说明你身体里面二氧化碳过重。肿瘤就是产生在二氧化碳集中的地方。

  另外,我们人喜欢补充营养,如果新陈代谢不良,二氧化碳就升高,病根就在这里。痰多、二氧化碳过剩,就造成循环有障碍,新陈代谢不良。

  那有反应是好还是坏呢?原本堵住了,当能量通过的时候肯定有不良反应。所以有不良反应,不完全是坏事,一点反应都没有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我们现在是完善平安,所以不去讲很多道理,大家把这个方法运作好了,活在世间自然健康快乐每一天,当你们阳寿尽了自然拜拜就走了。这个叫安祥而生,安乐而死。

  经典是纠正心态的道理。我们光拿来念,心态没有改变,做人也没有改变,最后不是我们在念经,是经典在念我们。经典是生命解脱的道理,不是光给你念,是要拿来用的。如果说念了就起作用,那世界就不会有灾难了,我们也不会那么辛苦了。你们肚子饿,受不了,如果念饭不用吃饭,能解决吗?念饭,还要吃饭,肚子才能饱。所以不是念经典就得到解脱,真正依教奉行才得到解脱。

  什么叫做科学呢?科学是一定要做的,不是念的。念的目的,是为了熟记、理解,理解了才做到位。我不是反对念经典,我是反对你们只懂得念不懂得用。

  念佛也是一样的,念佛首先要理解佛号的功德是什么。如果不理解,你们念三十年、五十年,最后仅仅和佛结善缘,得不到解脱。我曾经遇到一个老菩萨,他93岁了,青年就开始念佛,他买一点食物回来都要先供养观世音菩萨,但是到他93岁,全身水肿,佛也来迎请他,他还对佛说:“你不要急,你不要急,让我多活五六年。”最后佛走了,他的痛苦更加严重。后来我去了解,就知道他首先是对佛法没有理解,第二对生命也没有理解。

  我很想告诉大家的是,愿意死也要死,不愿意死也要死,但是愿意死就轻松而死,怕死就恐怖而死,不愿意死就紧张而死。紧张而死的人是怎么样呢?开着眼睛和嘴巴而死。那么恐怖而死呢?一看上去,面目扭曲,眼睛一个开一个闭,整个面部非常难看。

  死这一关谁也避不了,这一步好还是坏呢?你有定位就好,没有定位就坏。有定位为什么好呢?有定位就往好的方向走,没有定位自然往不好的方向走了,就是被业障招感了。

  我们一定要懂得,灾难就是恶的果报,平安就是善的果报。善恶都有果报,只是果报不同,一者平安,二者痛苦。我过去刚开始学佛的时候,一直怀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后来经常多年的考察,才知道未受到果报那是时机未到,总之都要报。

  我现在讲的话不是针对你们来讲,我本来不是好人,我现在是装作好人,我原本是大恶人。我曾经有三年在肉联厂里面工作,有一次统计我们一天杀猪的数量,最高达到五千头猪。那是1972年到1974年,那时粮食比较紧张,有肉票才能一个星期加菜一餐,但是我们在那个工厂,和肉打交道,一餐五分钱就得到一大盆的肉,个个吃得肥噜噜的。所以你们不知道,我也是大恶人啊,牛马鸡鸭,什么都杀过,后来我才有十年的癌症果报。当时我无知,认为干那一行非常好,本来不愿意离开单位,后来说工人超标了,所以才把我退回农村。

  谁是好人?我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是不是?我们不要认为自己一生是老好人,能讲到老好人,这种人唯有佛菩萨了。我们生死凡夫,自然不是有这个坏就是有那个坏,有的人暴露出来,有的人不一定暴露。比如我在灵阳寺,有一个同修问我,他说他妹妹很善良,对家公家婆也非常好,对她的丈夫也非常好,对子女也非常好,为什么还有乳腺癌呢?我说,那你妹妹正因为感觉很好,所以看不惯坏人,凡是看到谁做不好的时候,她心理面绝对放不下,这是叫看不惯的病。看不惯世间的过也是恶人。后来他妹妹也承认了,虽然她对丈夫也很好,但是她丈夫偏偏做了不少坏事,所以她就闷在心里面。这种就是看不惯放不下,是假装的好人,真正的好人就是不看世间过。

  下面你们好好把命交给佛,给佛帮我们修理。随着一句佛号,随着呼吸,和佛同步呼吸,愿佛的生命成为自己的生命,愿自己的生命就是佛的命。

------------------------------------------------------------------------------------------------------------

更多仁焕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