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五蕴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五蕴
色受想 并行识 此五蕴 本空寂
蕴之一名含有积聚、和合二义。每一蕴皆由同类的许多法积聚而成,也就是许多同类法的归纳总合,故称为蕴;同时每一有情皆由五蕴法和合而有,故亦称为蕴。
1、色蕴:对碍、变坏是色相。此有两种:一触对变坏,二方所示现。显能色法互有对碍,如水与火,黑与白等。色法是有形质的有为法,不坚不牢,手足块石刀杖寒热所触对时,即便变坏,名为“触对变坏”。于虚空中,日出名东,日落名西,依顺时针推,便有南北,由是四方形成,若无色法,则无方所,所以第二是“方所示现”名色。
色有青黄赤白的显色,长短方圆的型色,摇唇鼓舌、手足屈伸的表色,地水火风的四大种色,五根无尘的造色。此中前显色、形色、表色三类,是五尘中眼所见的狭义的色,若加四大种色和造色,是为广义的色了。色蕴之色,是为广义之色。三世十方一切诸色集聚一处,总名色蕴。
2、受蕴:领纳名受,指有情对顺、逆、俱非的境,有苦、乐、舍三(或增忧、喜)的种种领觉和感受。此受蕴包括三世十方一切有情的所有领受。《法蕴足论》卷九云:“云何受蕴?谓诸受等受、别受、受性、受所摄,是名受蕴。复有二受,说名受蕴,谓身受、心受。云何身受?谓五识身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身受。云何心受?谓意识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心受,复有二受,说名受蕴,谓有味受,无味受。云何有味受?渭有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有味受。云何无味受?谓无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无味受。”如是有味受、无味受,堕受、不堕受,耽嗜依受、出离依受,顺结受、不顺结受,顺取受、不顺取受,顺缠受、不顺缠受,世间受、出世间受,应知总为受蕴所摄。
3、想蕴:依名取相为想,即意识的概念活动,属思维、判断、推理等。此想蕴包括三世十方一切有情所有诸想。《集异门论》卷十一云:“问:云何想蕴?答:诸所有想,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为想蕴。”
4、行蕴:行有造作(如十二缘起中的行缘识)、迁流(如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二义。此处行蕴之行,若从相应行法的四十九种(除遍行中的受想二心所,因为此二心所已别立为受想二蕴)言,造作、迁流二义都具有。因为相应行法与心王相应时,具有造作义;相应行法也是有为法,是无常变化的,所以亦具有迁流义。若从心不相应行法的二十四种假法言,唯具迁流义,不具造作义。若从整个行蕴而言,造作、迁流二义都具有。行蕴中包括多少法呢?在《大乘五蕴论》和《大乘广五蕴论》中,都只列举有四十九种相应行法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共六十三种,实则《百法》中所列举的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都应摄在行蕴之中,依此应该是七十三种。三世十方一切诸行集聚一处,总名行蕴。
5、识蕴:识是了别义,了谓觉了,别谓分别,识对境界有觉了分别的作用,故名为识。用今天的话讲,认识名识。认识有二,一是能认识,即心心所法;二是被认识,即一切万法(其中也包括能认识的心心所法在内)。能认识与所认识结合,才是认识的识义。是故识即包括了一切万法。不过此处的识蕴,是在色、受、想、行四蕴之后建立的,同时行蕴中还包括了心所有法,依此识蕴之识,理应仅指心王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三世十方一切有情的八识集聚一处,总名识蕴。《集异门论》卷十一云:“云何识蕴?答:诸所有识,若过去、若现在、若未来,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识蕴。”
如是五蕴《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云:“谓蕴有五:则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云何色蕴?谓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此复若过云、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总名色蕴。云何受蕴?谓或顺乐触为缘诸受,或顺苦触为缘诸受,或顺不苦不乐触为缘诸受。复有六受身:则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总名受蕴。云何想蕴?谓有相想、无相想、狭小想、广大想、无量想、无诸所有无所有处想。复有六想身:则眼触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想,总名想蕴。云何行蕴?谓六思身,则眼触所生思,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思。复有所余,除受及想诸心法等,总名行蕴。云何识蕴?谓心意识。复有六识身:则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总名识蕴。”
五蕴法中,前一色蕴,是后四蕴心、心所法所变现的影像,同时也是后四蕴所认识的对象。当然后四蕴则是能现影像(色蕴)的心、心所法了,此心、心所法的四蕴,既是能缘,同时也是所缘(包括能缘在内的一切万法无不是所缘)。世间一切有情就是由五蕴法和合而成的,器界是由五蕴法中的色蕴构成的。若离五蕴,则无有情世间和器世间可得。不过五蕴本身也是“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化”,(见《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有而非真,无有实在的五蕴可得。五蕴尚且如是,依五蕴所形成的有情和世界,于中就更无有我我所性可得了。《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更说明五蕴诸法,有不实有,空不顽空,而是非有非空的中道。人们若能用智慧照见五蕴之实相,则能破除法执;照见人是由五蕴假合而成,离开五蕴,无有实我,则能破除我执。二执遣除,自能达到如《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解脱离系的出世间。是为“五蕴法、本空寂”的道理。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