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郑石岩:悟·看出希望来 第五章 家庭亲情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3日
来源:   作者:郑石岩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郑石岩:悟·看出希望来 第五章 家庭亲情

 

  家——

  依偎在母亲慈爱的怀里,

  温暖的轻唤,

  是我茁壮的呼吸。

  家——

  矗立在父亲壮硕的臂膀上,

  拥抱与庭训,

  是我绚烂人生的彩料。

  家——

  徜徉在观音的护佑里,

  金经的唱颂,

  缭绕著平安和希望。

  人是否生活得成功幸福,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先天的禀赋,一是后天的努力。而家庭是这两个因素的函数,它能改变先天,又能孕育后天。家庭是个人希望之所系,要想有个快乐幸福的人生,一定要从自己的家开始。也许,你现在正拥有一个温暖的家,那么你该好好珍惜它,接受它给你的力量和光辉,把它维护得更美好。也许你并不觉得家里幸福,那么你一定要看出希望,有耐性的去建立一个幸福的家。

  在家庭生活中,你可以感受幸福和温暖,孕育活力和志气,享受人伦的情趣;家永远在呵护你,关怀你,接纳你。但别忘了,这只有在你也能呵护家人,关心家人,接纳并欣赏家人时,才感受得到。有人说,家是补给站,是避风港,是倦鸟的归巢。这样的想法,显然不够积极。你必须注意,若只一味从家里补给,而不加以建设;家道会被你耗尽。若只把它当避风港,暂时的栖息,疏离意识会使你失去归宿感,而顿觉寞落;若只把它看做归巢而不知修葺,总有一天你会无家可归。

  每个人一定要“成”家,成家并非只有结婚,也不是把家铺设装备得富丽堂皇,而是要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丰富的爱,全家从那儿看出希望。成家不只是构成一个形式的家,而是要培养一个家的气候和环境,让它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心智的成长和悦乐的性情。

  家是生活的重心;就原始的心理反应来看,鸟儿归巢,要把觅得的食物,带回巢里喂养幼鸟;各种有情众生都离不开家。因为他从家里长大,他将来也必须建立一个家,即使是出家的人,也要以和合僧团为家,以精神法界为家,以十方佛国为家。没有家就会寞落孤独,变成孤魂野鬼了。

  一整天的努力工作,无非要回到安详的家,把收获献给家人,和家人分享,这是一种悦乐。如果你一味的在外觅寻,却忘了和家人分享情趣,那就本末倒置了。最近,有许多人把小孩送到国外当小留学生,太太跟著去照料孩子,而父亲却在台湾当赚钱的机器。他们的家拆散两地,不能享有家的情趣和温暖,这是很可惜的。

  就呱呱坠地的婴儿而言,家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智慧的金石,是未来幸福人生的精神宝库。特别是家庭亲情,是孕育个人心智成长和志业的奶水。它流泻著经验的传承,人格的特质和文化的生命。因此,你有责任建立一个有希望的家。

  娑婆世间的家,就生活的需要而言,它是你的归宿,要善自珍惜。人群结合的国家,就生存与安全而言,如同大地神器,我们要爱护它。精神法界的家,就永恒的存在而言,它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我们要护持信赖它。以上三个家,一定要从家庭开始,要创造一个有醒觉富情感的家(菩萨之意即觉而有情)。这就是佛家的家庭生活态度,所以《六祖坛经》上说:

  “在家能行。”

  你一定要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看出人生的美妙,情感的可贵和慈爱的伟大。在那儿培育你的后代,试炼你的智慧;成就你的菩萨行;把你的业力,转识成智为家庭的责任,互爱的资粮,若每个家庭都能如此,这社会就无处不祥和了。所以说,家是大众慈航的开端,是自度度人,自悟悟人,成就一切志业的大法船。所以你要珍惜它,爱护它。

  我们的社会显得脱序不安,道德日益沦丧,这与家庭生活大有关系。家庭扰攘,争闹不休,子女必然失去安全感。家庭缺乏亲情,孩子就显得冷漠孤单。好逸恶劳的家风,把家人薰习成懒散的个性;严厉粗暴的态度,彼此难有和气的相处。自己不知上进,则后代堕落消极;一家利欲薰心,则无恶不作。这样,家庭就失去希望,社会也跟著遭殃。

  我认为家庭最重要的是亲情,有了亲情就能互爱,有活力,有朝气。这样的家庭会呈现一片好景,充满希望,现在就来讨论;发现这亲情希望的途径是什么。

一、逗趣与歌声

  家庭在吃得饱穿得暖之后,最需要的不是钱财,不是华丽和舒适的设备装潢;而是快乐的气氛。事实上,即使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况,也应以快乐的气氛为重。因为乐趣是精神生活的资粮,它能滋润活力,助长智慧,增进健康快乐的家庭气氛,那就是幸福的本身。在快乐家庭中长大的人,信心好,情绪稳定,神情丰采也好。

  家是一个人的根,根长得强固,茎叶一定繁茂。你一定要亲自沃壮自己的根。家给婴儿第一个人世的印象,它根深蒂固,记忆最深,影响最大。家庭的生活经验,是个人人格的蓝图;错误与矛盾的家庭教育,会带来无限的困扰;不快乐的幼年生活经验,会像挥之不去的梦魔。人文心理学家指出,个人回忆最深的是童年,而家是童年的世界。为人父母一定要为自己的孩子,建立一个活泼快乐的家,因为在活泼与快乐中,孩子才能憧憬出他们的未来,看出他们的希望。

  逗趣可能是家庭成员中,最能表示抚爱、机智、亲昵和祥和的活动。逗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珍宝般的情趣。在小事物中,透过幽默而赞美;在闲谈之中,绽放趣味而变得悦乐。这可以使生活充实,气氛祥和,性情得以陶冶,情绪得到洗涤,神智显得清爽。

  不过,逗趣绝非取笑,更不是言不及义的耍嘴皮。逗趣一旦陷入对人性的贬抑,就变成讥讽或指桑骂槐。它对家庭的气氛有害无益,对全家人的心智成长都会造成困扰。

  禅门是很讲究逗趣的,他们经常透过逗趣来引发弟子开悟。比如说,唐朝马祖禅师的学生,到石头希迁那儿,谈到马祖的禅法。石头打趣的指著一堆薪柴说,“马祖的禅法像那堆薪柴吗?”弟子没有幽默感,以为石头在批评马祖,不服气的把话带回来给马祖。马祖便说,“孩子!石头禅师所指的薪柴有没有厨房那一堆大?”学生说差不多。马祖笑著说,“你真有力气,把那么大的一堆薪柴给扛回来了。”人严肃到一点玩笑都开不起来,那是很执著的、没有情趣的。这件事假若换另一位已悟道的弟子,可能会说:“岂只像一堆木柴,我现在正拿它在烧饭哩!”

  说笑话是逗趣的一种,家人在茶馀饭后、休闲的时间,随兴所至,轮流说一则笑话,或念一则平常记录下来的趣事,引来全家人的笑声,不但能消除沉寂倦怠,而且能拉近家人彼此间的距离。

  幽默可能是家庭中最珍贵的逗趣。幽默不但可以维护自尊,带来轻松,同时也是维护和谐的天使。母亲在亲戚面前数落念高中的女儿卧房脏乱不堪时,女儿当然很难堪,下不了台。但是女儿却幽默的说,“阿姨,莲出污泥而不染哩!”大家一阵趣笑,一则打断疏于维护女儿自尊的窘境,一则也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看漫画和说漫画,也是巧妙的逗趣。家庭要买一些好的漫画。无论是风趣、笑料、史事、文学和经典的都好。家里有了漫画就不怕没有乐趣。它总是在休息时,郊游的路上,变成彼此交谈和逗趣的素材。至于漫画,可能是我家独门的逗趣功夫了。我们全家都不擅作画,但想像力都很丰富,所以一有空,就有人提出说漫画;只用口说不用笔画;依自己的创意,构想出几张漫画,表达一个事件或趣事。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漫画,也可以接下去再编出续集,谈笑风生,趣味浓郁。尤其在假日登山时,经常这样逗著玩,孩子们称这种游戏叫“免洗”漫画——用过就丢。

  逗趣是休闲最好的游戏之一,它代表著我们童心未泯,还保留著天生游戏的能力,它是一种幸福感,一种心智的洗涤,一个亲昵的会心。人只有懂得维护自心中天真烂漫的智慧,生活才显得有创意,有幸福感,而生活的希望就在逗趣之中、欢悦之后流露出来。

  唐朝的赵州禅师,在夏天一个闲适的日子里,突发奇想,和身边的弟子文远,玩起逗趣游戏来。他说:“文远,我们来逗趣,作个比赛,看谁把自己譬喻得最低。”两人还约定,赢的人就输掉一块饼。赵州先说:“我是一只驴。”文远说“我是驴子的屁股。”赵州说“我是驴子的粪。”文远说“我是粪里的虫。”赵州说“你在粪里做什么?”文远说“我在那里度暑假。”赵州说“好了,你赢了!”于是赵州就把一块饼吃掉。这段故事又是逗趣,又是启发——贫乏而知悦乐。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能懂得透过逗趣启发子女,可能是最好的教育,它不留说教刻板的痕迹,又能引发主动认知的效果。我深信,许多道德性的观念,不是用说教能表达的。道德一定要从榜样和身教著手,并透过逗趣来作不著痕迹的启发。

  逗趣最主要的目的是欢笑和对生活的赞美,在日常生活中懂得逗趣,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足感,那么向外去追求刺激和寻找享乐的事情,就显得不重要了。家庭成员,平常若能享有一些乐趣,每个人都会生气盎然。孩子也因为心情安定而能专心学习,心智受到启发而较有创意。特别是在人生观上,必然因为喜悦的心情而抱著乐观的希望。

  欢笑可以消除惧怕,对儿童逗趣,透过亲昵和亲情的自然流泻,有助于儿童积极学习的态度。有欢笑的孩子,比较愿意把自己担心或害怕的心事说出来。肯和家人逗趣的孩子,也比较有肯定性,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请留意!就教育子女而言,如果不让孩子表达意见和想法,父母便没有启发和赞美的机会。禁止孩子尝试逗趣,其心智成长的动力就被压抑下来。因此,欢笑几乎就是儿童成长的希望所在。

  歌唱是欢乐家庭的另一种现象。一般人在音乐陶冶方面,大抵偏重欣赏音乐,而很少在家庭一起歌唱。不唱歌的家庭是缺乏热情的。也许你会说,年老父母不唱歌,怎么办?其实,只要你留意,他们也唱!他们哼著歌仔戏、子弟曲、童年的老歌谣、圣乐、圣诗、佛门唱颂或梵乐。只要你去留意,就一定有歌声。家庭的歌声不是一味唱自己爱唱的,也要了解家人爱唱的,大家一起来唱,就会很快乐。只要你愿意歌唱,家人的歌兴就会被带起来,特别是透过儿童的歌唱,就能串联家庭成员,一起打拍欢唱。

  歌唱是否唱得好是次要问题,最重要的是唱兴。有著好兴致,一起唱和起来,其乐也融融。唱得尽兴就是美,唱得有情趣就是好歌。

  我认为学校里多教一些歌;在国民中学毕业之前,至少要学会五十首;要教学生唱出兴致,唱得有味道。歌曲应包括童歌、民谣、艺术歌曲和流行歌曲。青少年期以前所学会的歌曲是唱一辈子的,学校和家长一定要注意取材。

  孩子在学校唱的歌,正是父母亲,乃至全家人一起唱的歌。孩子学唱,父母跟著他唱,这对一个家庭的欢乐和对子女的肯定与鼓励,具有决定性的效果。我内人经常请孩子教她一起唱学校音乐课学来的好歌,他们唱,我也跟著哼。家庭和谐的感情,子女学习的态度,尽能在其中看出希望来。

  逗趣与歌声都是家庭欢乐的甘泉,只要你肯去带动,就会像绿洲的泉水一样,汩汩不断的流泻出来。

  欢喜或欢笑,无论透过逗趣,或者歌唱与舞蹈,其共同的线索是惊奇、创造、美感、参与、尊重与分享。它表现了生活的美,就在这美满的家庭中,展现著家庭成员的人生希望。

二、经验与学习的分享

  一个充满希望的家庭,必然是全家一起分享学习、情感和生活经验的地方。在分享之中,得到相互鼓励和成长的机会。我们常听到亲子教育专家们说,你要多鼓励你的孩子,但是真正懂得鼓励孩子的人实在不多。我深信,最有效的鼓励并不是告知或说明,而是经验与学习的分享。它不需鼓励的语言或字句,而是一种直接的参与。请注意!告知式的鼓励,往往流为口头禅,它缺乏亲情交会的效果。说得更明白,告知式的鼓励,无异于向对方表达所欲,用告知式的语言鼓励儿童,等于在表达自己的欲望;而不是真正以行动触发他自动学习的态度,告知式的鼓励是欲望的变形,而不能引发子女自动学习的新希望。禅家说: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这是说,以手掬一捧水,手中的水能现出月光来;如果你不透过跟子女一起分享学习,那么智慧和亲情的月光,又怎能现在你的家庭呢?这正也像是你踏进花园,以手弄花时,花的扑鼻香气,会沾满你的衣襟一样,全家都在分享学习之中,感受到书香。

  家庭的成员所分享的经验,包括分享成功的快乐,从而学习成功的经验。分享情感上的喜悦,从而带动家庭悦乐的气氛。分担失败的事实,用大家的智慧,协助达到成功。也分担情绪上的沮丧,从家人的鼓励和安慰中得到支持。分享可使家人的人际关系不致疏离,更促进彼此之间的安全感和智慧的成长。

  父母亲肯花时间聆听子女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子女对阅读的兴趣便很容易培养出来。不少父母亲,买了许多课外书,整天逼著孩子读书,那是事倍功半的方法。如果你能耐心的跟他们分享读书和学习的内容;假以时日,他们会主动要求你去买书。内人和我,都很喜欢听孩子们说故事,他们说什么都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就自动表现出来。现在,我们一样喜欢听他们谈新知,我总觉得从他们那儿获益匪浅。他们也很乐意在适当的机会里,给我们一些惊喜的新知。

  我记得,孩子们总是在开学一两天,把从学校领回来的书浏览一遍。在我们下班回家时,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新一学期将学些什么,我们总是津津有味的听著。这就是希望,是学习与成长的动力或契机。孩子们在这契机中领悟到学习是什么。

  饭桌是我们家的舆论广场。我们经常在这儿,讨论一些有趣的问题。有时讨论时事,有时谈些做人事的道理,有时把话题放在学校生活、功课或自己的感受上。在这个餐桌讨论会上,有天文、史地、宗教、政治、数理、自然科学等等题材,真是丰富极了。正因为这些五花八门的话题,所以我们觉得有趣!我发觉,孩子们的好学比大人更有劲儿。他们在联想到某些读物时,即刻会去查阅资料。我看到他们学习的朝气和活力,便知道他们已看出希望是什么。

  父母未必能答覆子女的问题。有时,我们甚至只有听讲的分。但是,聆听就是一种鼓励,对自己也大有收获。尤其是听子女的一场即席说话,快乐之情必然溢于言表。我所知道有关太空或天文的知识,是他们告诉我的,不少数理观念,也是他们把我从遗忘的弃置场中找寻回来的。

  圆桌讨论有时也是一种游戏或脑力激荡。比如说,有一次,我们讨论到数学中所谓的函数。我说:“这玩意儿我不很懂,不过我很有兴趣听听它跟人文究竟有无关系。”老大眼睛睁大了,似乎看到了一道答案的曙光,笑容可掬地说:“它像一部万能机器,你投入什么,它就能相对的制造一个什么;投入的原料不同,制造的产品也不同。人文科学的相对变化太复杂,可以用函数的简单观念来解释,但很难用它来作明确的演算!”我听出个中的哲学气氛,想了很久却也不敢确定它是否很中肯。我不能回答什么,但我们都很高兴。

  经验与学习的分享,是家庭生活中最重检的一环,它能使每一个人精进成长,成熟而充满希望。经验的分享,不是在一起检讨,相互批评,而是积极的对所学习的素材,提出来分享。这个习惯必须渐进,要在平常的家居生活中培养。请注意!分享就是分享,讨论就是讨论,你不能演变成说教和责备。说教和指责,一定会否定原先讨论和交谈的本质。

  分享学习和经验,并不限于学问或工作。举凡触目遇缘,所看所听所思,都可以一起分享。禅家说:

  “处处全真。”

  在生活之中,处处都是真理,并非只有文字、书本才是学问。我深信,一个人如果能在家里跟家人分享经验,必能“齐家”,长大之后必然也能跟朋友、同学或同事分享学习的心得,那么他的学习态度,将使他成为一位“巨人”。

  家庭蕴藏著无限的资源,彼此所知不同,可以相互分享;生活的经验不同,透过分享而使自己增广见闻;每天都有人讨论新鲜事,全家也就乐无穷。你懂得运用这些资源,真是希望无穷了。

  三、互爱的温馨

  家庭是爱情的结果,但为什么会有偌多家庭会破裂呢?家庭是慈悲心最浓的地方,为什么有那么多青少年要离家、逃家呢?那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家呢?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懂得透过宽恕去互爱。诚如教育家巴士卡力亚(Leo Buscagia)所说:“为什么我们要宽恕呢?因为不宽恕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心存怨恨,寻求报复,寻自己有害,而且一无所得。这既不能满足自己,又不能愈合创伤;不去宽恕对方,只会阻挡自己的成长,而把积极的心力,埋葬在精疲力竭的消极行为之中。不去宽恕,会使自己心生猜疑,不敢相信别人,而致破坏了生活的创造力。”家庭如果不透过宽恕去互爱,是不会有什么希望的。

  互爱是什么?我认为那是让彼此感到自己有价值的行动。当家人相互关怀时,彼此感到被重视的喜悦;家人相互尊重时,彼此都有受敬爱的尊严;家人能彼此负责时,大家都有被爱的满足;家人能相互信任了解时,彼此就感到温馨和安慰。

  互爱的第一件事是互相关怀。关怀并不是期望,而是对家人的成长、安全、健康和需要,表示关注。关怀的结果,一定要产生行动。当你的子女逾时未归时,你会走出来盼望;家人有了疾病,一家会送他就医。基本上,关怀是很自然的事。但是,父母亲在关心子女的成绩时,就会把关心和欲求混淆不清了。特别是孩子达不到自己的希望时,便会泄气,甚至愤而说起气话,冷嘲热讽起来。我曾经看过父母亲当著子女面前,对别人说,“这孩子已经没有指望了!”我认为,这样一句话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而那伤害的利剑却来自关怀,你说冤枉吧。佛经说:

  “落爱见处,失菩提路。”

  当一个人对于爱起了执著,不能醒觉到爱是一种智慧,不明白关怀是因势利导和因材施教时,那么,爱越深,宽恕的也就越少。最后,变成单方面的关心;亲情就失去它的连心和活力,父母也就不容易对孩子起诱导作用。

  关怀就是以冷静的态度去倾听。懂得倾听子女的诉苦,他们的压力便得到纾解。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你的关心,有时候,只要你聆听诉说,全部问题已迎刃而解,无需你的答案。你要知道,真正要去调适,去解答难题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对于稍大的孩子,如果他不要求你的协助,倾听就是最大的协助。

  你要在生活之中,养成并换心得,请他表示意见,甚至要请求孩子,协助解决问题。这是引发孩子关心大人的最佳方法。譬如说,你有了什么难题,可以在交谈中说出来,他们会关心你,也许他们所提的意见并不成熟,但是提意见的本身,就是一种关怀,它比什么都可贵。有一次,我谈到房屋贷款负担很重,当时我那两个幼稚园的小男孩,竟然把扑满里的钱拿出来,要帮助我们还贷款。有一阵子我受伤,一不小心就会再扭伤而严重疼痛。孩子们总是随时在留意我,提醒我这,提醒我那。在必要时,为我拿重的东西,扶持我站立起来,就跟他们母亲一样,随时流露著关怀,这是温暖的爱。

  互爱必然表现出责任感来。责任表示自己能正确的负起应尽的本分。责任是有效率的;没有效率的工作,比没有做还糟。我知道,亲情如果没有责任感是不牢固,是空洞的。因此,你要用责任与实践,去唤起孩子的责任与实践。你必须自己肯上进,肯努力,肯用功;然后,将它化为榜样和身教,才能引发孩子跟你一样兢兢业业。

  内人总是在厨房作菜时,要求孩子一旁协助,并赞美他们“做得好!”;有时也有弄砸的时候,虽不免给他们一些训诫,但总是以肯定收尾。这一来,孩子们真的能干起来,下厨房的基本能力,很快就培养起来。我们总是一起做家事,分配工作,各有所司;合作与负责养成了群策群力的习惯,人必须学会在负责任中发现希望。

  责任是对孩子能力的肯定。父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能增进其信心和敢于尝试的勇气。责任是一种生命力的表现;是生活与工作的钢梁,如果不在幼小时开始培养起来,将来很可能眼高手低,缺乏毅力,甚至表现得怯弱,没有担当,那就会失去当生活主人的豪气。唐朝临济禅师说:

  “随处作主,

   立处皆真。”

  如果自己不肯负起责任,必然生活在一片虚妄烦恼之中。请注意!家庭之中如果没有责任的气氛,必然家道不佳,亲子之情也就不坚,家里是看不出什么希望来的。

  亲子的互爱,必须建立在尊重上。相互尊重,就可以维护彼此的自尊心。父母对子女的尊重不是处处顺著孩子,顺著孩子无异溺爱。尊重是指对人性尊严的敬重,父母亲不凌辱他,不贬损他,同时要支持他们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

  我认为亲情的伟大,表现于耐心地提供子女探索其能力,以及协助建立健康的自我观念上。家庭若能能提供孩子各种尝试机会,供他们学习与体验,他们自会看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我深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瑰宝,不可能有两个孩子会相同,所以孩子的个别特质不应该相互比较,而是要发展他的自我;不应该否定孩子的特长和能力,而应鼓励并呵护那些能力的幼芽,让能力蓬勃的发展。我们必须留意一个生活的事实;每一个都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发现自己要走的路;我们对孩子做如是的肯定,便是尊重。

  互爱的另一因素是彼此的了解。同情心和同理心就是了解的基础,同情是情感的共鸣,同理是对事理的共识。当家人能彼此设身处地想想时,便有了互爱;对家庭生活有了共识时,彼此就觉得很融洽贴心。了解当然需要知识,你想了解年老的父母,就得具备起码的老年心理学知识,要知道他们身心上的变化与适应。当然,你若想了解子女,自己就得花一点时间去研读儿童或青少年心理学。

  在互爱的气氛中,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智都在成长。生活显得有朝气,有创意。心智的成长不只是儿童或青少年的问题,成人和老年人也一样。家庭一天失去爱,便一天失去心智的成长,失去精神生活的希望。

四、爱的鞭策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父母对晚辈的爱,往往带著期许,所以说“玉不琢不成器”,这是期待子女成长的爱。而父母当然要抱著“子女教父之过”的态度。在这样深深的爱心与责任感驱策之下,一旦子女不受教,不听父母的劝告,在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之下。诉之棰楚,体罚子女。通常在失望与挫折之间,表现出“爱之深,责之切”的行动,这种爱是辛辣的,是强烈的,是生气的。

  许多教育学家认为这不是爱,因它已失去理性和教育的效果,因此极力反对这种打骂的教育,一再强调它的害处。这种说法,导致许多父母在责骂或体罚子女后,产生严重的自责和担心。他们后悔一时的冲动,又担心会不会真如教育心理学家所说的,引起强烈的后遗症或副作用。

  我认为打骂和体罚固然不好,但是只要你能注意到家庭的欢乐、逗趣、歌唱、学习分享和互爱,即使在子女惹你生气时,你大发雷霆,臭骂他们一顿,甚至棰楚一番,子女绝对不会以为你不爱他们。

  理想的教育子女方式是不采用打骂,而应以清醒的爱心来引导他们。但是,父母毕竟是人,是有缺陷的,很难一直保持心平气和的,你必然有震怒的时候,那时,责罚子女,严厉的责备并没有什么不对,也没有什么不好。只要你不要侮辱他,不要伤害他的自尊。一场迅风雷雨的训斥,无异于久旱后的骤雨,在风驰电制之后,花草更为欣欣向荣。当代主张爱的教育和爱的人生的教育家巴士卡力亚说:

  “我很幸运,生长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过去享有许多经验。爱语并非一直是温柔甜美的,也非全是你希望听到的话。妈妈讲话很大声,事实上她经常咆哮。她并没有读过圣哲或心理学所谓‘不要吼骂或殴打孩子,言语和肉体的伤害,会留下永久的痕疤。’我听过她用威胁的口吻说,‘我要给你一巴掌!’我必须承认,她有时真的这么做。老实说,我有一颗破裂的门牙,可以证明事实不假。她最喜欢说的辞句是‘住嘴!’爸爸也从不担心这种做法会对我们的心灵有所伤害。他不明白,也毫不关心我们的心灵。他和妈妈的看法相同,并希望我们接受。不过,这种暴躁的环境,却也不缺乏爱的温暖表达。妈妈每次去市场都会带巧克力、饼乾或水果给我们。他们常抚爱我们说:‘嗨!’、‘晚安’、‘早安’。从早到晚,他们亲吻我们。只要毫无疑问地确知爱的存在,创伤很快会痊愈。”

  禅门经常使用棒和喝,“德山棒、临济喝”。德山禅师以棒来警策弟子而闻名,临济禅师用喝声来鞭策弟子最令人赞叹,临济禅师说:

  “有时一喝,

  如金刚王宝剑。”

  棒与喝有时像迅风雷雨一般,强烈得足以惊醒梦中人。但是,要使用这种强烈的方法,必须平时就有著慈悲、关怀、和谐和互爱。

五、坚持原则的力量

  散漫与失败大有关系,不能坚持理念与目标,是一事无成的原因。家庭生活就是孕育一个人讲条理、有秩序、讲分寸、有原则的地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是家庭生活品质的延伸,所以家庭生活必须坚持家规,有所为有所不为。庭训就是要透过家规来培养无形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必须家里的每一个人彼此作榜样才行。特别是父母,一定要带头做给子女看。别小看家居生活的细节,它往往是大志业的基石。好的家庭教育是无形的力量,就像闽南话所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一样,在守护著你,使你事事顺逐。所以,你万不可疏忽家居生活,而任其散漫,它影响你和家人的工作、健康、待人处事的习惯,实在太重要了。《中庸》上说: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现代人讲爱的教育,而经常流于散漫。崇尚自由的生活,却又疏于自制。培育出来的新一代,欲望劲十足,意志不坚。浪漫较多,而创意有限。纵容自己,流于疏漫。他们总是在眼高手低中批评,而坐失实现抱负的良机。

  家庭为了维护子女自我成长和自治的能力,不必管得太琐碎。但是父母亲一定要坚持原则,它是全家人都要遵守的家规。讲留意,合理的家规背后,充满著金色的希望。不过,苛刻的家规是要避免的,“规矩不可以行尽,行尽则人必繁”。严苛的家规会导致家庭纷扰不已。

  坚持家规就必须具备交谈的技巧。当子女不守家规时,你当然要坚持。不过,坚持最好透过交谈;从了解、宽谅、鼓励和提示中,要求子女遵守。当子女违背家规或犯过时你要注意:

  ·要找适当时机与他交谈;要先了解,后指示。指示应简明扼要,采用肯定语气,避免否定和消极用语。

  ·避免怒气冲冲;交谈的本质是用理性去唤起子女的同理心;怒气必然否定你交谈的原意。

  ·帮助提出可行的改正办法;要设身处地为子女想想。

  ·交谈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批评和指责;若流泻批评和指责,交谈便失去效果。

  ·交谈未必当时就有结论;要有耐性。交谈也未必一定用口头,纸条也是很好的方式。

  坚持原则,除了坚定的态度外,最重要的就是谘商交谈。交谈是手段,坚守原则是过程,最终的目的是在其中孕育精神力量,它即是品行的希望,人性的光辉。

  六、祖父母的慈晖

  童年以前的孩子,祖父母是他们亲昵依偎的对象,成年以前,会觉得老人跟他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自己有著不会衰老的错觉。但是一到中年或壮年之后,似乎对自己生命的全貌,有著完整的轮廓。开始看到年老是必然的结果,并体验到老年人的心声。自己开始对家里的老人,有著浓厚的关怀。但是一般而言老年人比儿童不好相处,他们失去儿童的天真和欢笑,他们不服输的心理正好与力不从心构成了矛盾心结。所以,不少老年人的言行,具有强烈的防卫机制式反应。他们一再的重复自己的重要,说一些进去的英雄故事,批评现代年轻人的不是。但年轻人要了解他们,接纳他们,给他们温暖。

  老年人是很孤单的,由于他们很少被充分的了解,被完全的接纳,所以总是有些优郁和彷徨。他们曾经是家庭的主人,是社会的主人,可是,现在是被遗忘的人。这正显露著养老院里,为何老人会自杀或暴力,或者带著绝望的眼神,茫然看著一道无助的墙。那是一道疏离、被遗弃的墙。这不只是养老院里的老人如此,一个没有丰沛感情的家庭,即使是富裕的,老人们也难逃这悲剧的牵运。

  老人在一个家庭要被爱护,要被重视,要享有活泼的亲情。就像对待儿童一样,要有逗趣,能哼著歌声,同样能分享经验与学习。有亲密、交谈和抚爱。这样,他们的生活,才保有创造性和活力。

  佛陀所揭示的智慧就是尊重生命,众生平等。众生平等不只表示每一个人都要享有欢笑,连一切有情众生也不例外。更进一步的说,即使在生命的任何一个阶段,不分老幼、不分强弱,都要享有那分喜悦与尊荣。

  不过,现代人太自私了,而且社会及经济生活方式,几乎对老人极为不利。他们被强制退休回家,家人却忙著营生而忽略了他们。城市与社区的发展,使他们在建筑物的丛林里举目无亲,又看不到未来生活究竟有什么指望。毛血日益微,身体日益衰,除了消极的等待一盏生命的油灯熄灭之外,又有什么指望。

  但事情也不是那么悲观,我认为家庭里,儿童和老人是天生的互补。所以,老人如果有儿童来依偎,他们似乎就有了指望。反之,儿童若有了老祖父母的陪伴,就有好的安全感。这个老小配的调和,似乎是天赋的心理生态平衡。所以,我希望每一个家庭,要有效安排这种生活的资源。

  老年人要受到家人的尊重和敬爱,否则也会像青少年一样变坏。他们变坏的方式和青年不同,他们会越来越古怪,越来越啰嗦和挑剔;精神生活上也日益消极化.这样的生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狭小痛苦得像是牢宠.请留意!监牢有很多种,犯罪被判入狱是一种,精神生活狭隘化,以致优郁沮丧又是另一种.你的父母亲是否活在僵化的精神世界里呢?人不免衰老,但作子女的人别忘了给他们一点自由创意的精神生活.善待父母,也等于善待自己,给自己的年老播下希望。

  佛经揭示著因果的现象,这也是中国人传承两千多的观念.但是这个观念已被现代人忽视.在此,我要呼吁,家庭生活中,如果我们未能提供老人温馨的爱和欢乐的亲密感,子女们耳濡目染,这种非爱的行为,将成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人总归是要老的,自己所造的孽网,将反过来牢牢的困住自己.

  老年的岁月占人生很长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医疗发达的时代,很可能有二、三十年之久。你要重视这个家庭问题,不要只有在父亲节或母亲节时,买一大束花去补偿赎罪,而是要把那一大束的花,化成一小栆恍,每天送来跟他们分享。这就是对生命,看出一种慈爱的希望。

  我们当然不是为了怕报应才孝顺父母,而是知道老人家确实需要温暖。从给予温暖和照料中,让他们看出这世界依旧像他年轻时代一样有朝气。《六祖坛经》上说:

  “恩则亲养父母。”

  当你透过亲养父母,给他安慰和温馨时,即创造了光明的希望,它有著大日如来的光辉和温暖,你受到佛光的普照。这时,你和年老的父母,同时可以感受到《临济录》所说:

  “寒松一色千年别,

   野老拈花万国春。”

  就像千年的老松树,虽与小松有别,但是天寒料峭的春日,却吐露著相同的绿意;而野老也像古松一样,春意盎然,享受著发如花般的生命开放,绽放著生命的香气。

  七、信仰的分享

  宗教是精神生活的表现;精神生活越是清醒虔诚,其在宗教信仰上就越表现得高妙自在。同时,也感受到与十方法界相应。家庭的宗教气氛,必须建立在醒觉和虔诚上,这才是正信。佛教的信仰,是要教导子女懂得生命的本质就是实现。每一个人都得接纳自己,实现自己,为自己开拓出一条出路和希望。这样就是自悟自度。禅佛教的基本精神是:

  你的心中有佛性,

  发愿成佛,

  自悟自度,

  毕竟是依照你自己的本质成佛,

  去实现六波罗密,

  这就与十方法界诸佛相感通。

  这时,你求什么就得著什么,

  因为你清醒、恬淡、悦乐和无私。

  正信的佛教信仰,给家庭带来祥和,给子女带来精进和光明积极和心智,给全家带来和谐的互爱。在人生的究竟意义上,孕育著大乘菩萨的实现人生和服务精神。一位正信的佛教徒,每天都在检讨自己,避免错误,勇于改进,这就是解脱,也是醒觉,也是佛性的显露。而这份生活的崇高信仰,对于子女而言,就是一个标榜和启示。

  宗教信仰,表现于家庭的情爱上,让每一个人都享有温暖、喜悦和心灵的自由。这有别于迷信的盲目祈求和崇拜;迷信是一种精神症状,而不是心智成熟的超脱。

  从禅家的观点看,一切礼拜、佛相和道具,都是一种语言,它只是“表法”,在于表达佛法的精义,每天提醒自己,并表示对佛的虔信。如果,日日都能心存正信,保持清醒,过著实现的生活,那么一念佛思,便与十方诸佛相应了。

  儿童有高级的宗教信仰,所以充满著向学及成长的希望;老人有了信仰,知道生命究竟是什么,对自己一生有个丰富意义的答案,这就是希望!

  儿童和青年的希望像晨曦,成人的希望像正午的光明,老人的希望有如晚霞之美;但明日是大家共同的希望。

  一个家庭若能分享正信的宗教,他们将享受到福分和智慧,启发无尽的希望。

  家庭亲情是生命的原质,它流泻着生活的清泉,沃开生命的花朶,也沃开生活的希望,亲情就是欢乐、亲昵、温馨、分享、心智成长和精神生活的提升。在美满的亲情中,我们看到佛,也看到自己;我们信赖佛,也信赖自己,我们看到希望的阳光,正温暖了自己,强壮了自己。

返回目录

-----------------------------------------------------------------------------------------------------------------

更多郑石岩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