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石岩:悟·看出希望来 第九章 人生的希望
郑石岩:悟·看出希望来 第九章 人生的希望
借来灵惊的长翅,
高空俯瞰,
盘旋,
山林千陌野绿,
竟分不出西东。
登上海岸的高峯,
望著大洋婆娑,
海连天,
天连海,
分不出是天是海;
只有手中的一串念珠,
细咯咯的响著,
来自佛陀的呼唤。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造化,都注定要依自己的根性或本质去生活。人必须有勇气接纳自己,面对现实,然后,才能从中看出希望。每个人彼此不同,除了接纳和珍视自己,好好实现自己的生活之外,别无希望可寻。
佛家认为,每个人的业力不同,所以命运互异。生活的使命,就是要接纳自己,让自己活得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佛门所谓的业力,透过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就是潜能。因此,生活无非是要把潜能实现出来,成就自己的绚烂人生。
你一定注意过,某甲出生在贫困的家庭,遭受偌多匮乏窘困的折磨;某乙却生长在富裕的环境,从小就得到完善的照顾。张三读起书来,过目不忘;而李四却要锲而不舍,才稍有成绩。有人天生身体强壮,而有人要接受残障或虚弱的困顿。这些都是业力。在你的生命之中,涵藏著无量的业力;有些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有些令你称心愉快,有些令你受苦受难。而生活的本质就是接纳自己,发现优点予以实现;承担缺陷,表现自己的纯真与豪气。这就是生活希望之所在。
业力或定数未必使人顺利一辈子,如果你不肯努力去增长智慧,不肯开拓自己的潜能,不愿意在道德和性格上提升自己,那么再好的运道,气数一过,便沦为悲苦。反之,禀赋或运气虽差,如果懂得“转识成智”,越多的琢磨,越能促进实现意义丰富的人生。
人最忌讳比较高下,在多与少之间分辨,在高贵与低微间挑剔。拿自己跟别人比较,就会否定自己,使自己陷入失望或绝望。所以,生活的基本态度是接纳与实现,不是在比较中滋生困扰。禅家说:
“无好丑,
无高下。”
我就是我,必须自己能肯定自己,才能刚强起来,丰足起来。百丈禅师所谓“放舍身心,令其自在”,指的就是自己如来的实现。
一、看出自己的希望
我们必然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力,它正是自己存在的本质,也是自己用来活出意义的素材。生活的本质是接纳自己,而不是排拒自己;是按照自己现在的境况,好好努力上进,看出生活的悦乐,而不是否定自己,怨天尤人,导致沮丧。请注意!看出愉快的是你自己,感受沮丧的也是你自己,反正你要为自己去生活,为什么不从光明面去看?
你的潜能正是你自己现有的一切。如果能把它实现出来,就有了快乐,就觉得自己有用,生活有了意义。你注定跟别人不同,所以你要接纳自己,用自己的能力去工作,去生活,去实现生活,而不是与别人比较,这才能肯定生命的价值。
人生就像农人种田一样,一定要在自己的田上耕作才行。你不能因为自己的田贫瘠,而抱怨、不耕作。更不可以羡慕别人的田肥沃,而把自己的秧苗种在他人田里。这样自己就会一事无成。你要接受自己的田,虽然贫瘠,但可努力施肥,改良土壤,或更换适当的作物。这样,才能丰收,才能使自己富裕,这就是佛家所谓的福田了。
我们把自己的潜能实现出来,无论是劳力或劳心,无分工作和职位,都要诚心敬业去做,福报在其中,善缘在其中,智慧从而增长。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从伙计做起,可以创造一番大事业,有的人并没有什么高学历而创造成功的事业和光辉的人生。
每一个人都应该依自己的根性因缘去实现,人不可能把自己变成别人而获得成功。你就是你,是唯一、独特和值得珍惜的。人只有珍惜自己才会成功,因为路是你自己走出来的。你要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去走别人的路。《碧岩录》中说:
“直下八面玲珑。”
佛教的人生观,简单的说就是“你是你自己的实现”。佛陀的教诫是:唯有以接纳、承担和赞叹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否则就会迷失。真正的醒觉就是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和实现自己。
佛陀在灵山法会上拈花微笑,无非是告诉世人,每个人都像一柣ǎ恳粬花都不相同,开出来的颜色、花瓣、香气都不一样。但是花儿绽放时那种喜悦是相同的,是值得报以欣然微笑的。
好好的实现自己的潜能吧!也许你是一位工人,一位教师,一位工程师,乃至计程车司机或小商贩。但你注定不能跟别人比较,而是要正视它,承担它。你所承担的生活的艰苦,实现的是将业力转变成服务社会的能力。人就是在实现与布施当中,透露生命的光辉和喜悦。实现是人生的神通妙用,布施与喜舍是解脱业力烦恼的法门。唐朝百丈禅师说:
“不被诸境所惑,
自然具足神通妙用,
是解脱人。”
当一个人能自然地实现自己的潜能。没有压抑,没有被物欲所扭曲;不逃避困苦,不执著于利养,便能看出生活的希望。百丈禅师所谓:学道之人,若遇种种苦乐,称意不称意事,心无退屈,不念名闻利养衣食,不贪功德利益,不为世间诸法所滞碍,这样就能实现丰足自在的人生。
在佛陀的眼中,每一个人都很尊贵,都很重要,都具佛性,都是社会上的菩萨。工程师设计了蓝图,但工程是由工作完成的,两种人在生命历程中,表现不同的布施和服务,却一样的重要。企业经理的待遇也许比业务员要多些,但是就生命的实现而言,却没有两般。明白到这一点,就能发现生命的意义,获得喜悦和满足。如果不能体验到这一点,一头栽进比较的热锅,不满和怨尤,将破坏幸福的生活。一个人是否幸福,完全决定于自己是否对生命有个“正见”。
有些有日进斗金,月赚亿万,坐高级的轿车,住最华丽的房屋,穿最美的衣裳,但是并不快乐。因为他生活在得失、不安、贪婪和纵欲之中。他以占有代替布施;没有转识成智,把潜能真正的展现为光辉和慈悲,反而再把它变成更复杂的业力。他们与天生的佛性(觉性)背道而驰,不是为了实现而生活,而是为了追求与囤积而生活。请注意!不停的渴求和追逐,在心理生活上就是一种匮乏。他注定生活在贫穷之中。
禅者的生活态度并非意味著不该发展事业,一展自己的长才,而是要我们注意,任何事业都要建立在服务与布施之上。人只要违背这项天性;就注定在精神生活上有了残废,即令是再富有,也只不过是贫穷的富人罢了。
人生贵在实现,只有实现者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珍惜自己的生活,欣赏生活的点点滴滴。只要你不与生活的实现疏离,不把实现变为贪婪与占有,生活就幸福。
二、参透人生一出戏
从禅学的观点来看,人生有如披上业力的外衣,在演一出戏。得意的时候,也只不过在戏台上得意而已,当你放下戏袍,还是赤裸裸的自己。所以禅家常说“毕竟是你自己”,你千万不要被戏中的得意事冲昏了头,这会使自己迷失。同理,在失败的时候,也用不著过于沮丧看不开,要想想那些演苦旦的人,一上了戏就表演得凄苦无比 ,但一下了戏还是喜乐自在。若能看出这一点,你就知道老和尚要人参悟“人生如戏”的本意是什么。
其实,人生如戏还有更积极的意义。那就是要把人生这出戏演好,接纳并爱惜自己在戏中的角色: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好子女,在社会上要当一个好国民,在子女面前当一个慈爱的父母,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要把它做好。
人生免不了要受苦。你要在这出戏中,知道含辛茹苦是活下去的本质。你必须认清只有最好的演员,才能演好苦旦的角色;只有大明星,才能演得起苦难英雄或要角。所以佛家讲求苦行、布施和救度众生,重视逆来顺受,都是为了成就那扮演你自己的角色的“真我”的演技,它即是菩萨行。
有一天,你的有限生命来到终点。也许佛陀问你:人生这出戏你演得如何?你会说什么?也许你说“你没有演好”,考个低分;也许你说“我在舞台上演苦旦,下了台却很开心“;或者你说,一辈子没把真实和台词分清楚,离开了戏棚,还穿著戏装,说著台词,像是一个疯狂的人!
请留意,你要认清“人生如戏“这则公案。在人生的舞台上,你要演好它,但又要清醒的知道,它是一出戏。
三、心灵的皈依
如果你想有个光明精进的人生,实现大自在的生活,就必须依赖三个重要的理则和力量。那就是皈依佛(觉)、皈依法(实践的伦理)和皈依僧(净化心灵)。透过皈依,我们孕育了宗教的情操,满足了超感的人性需要:让自己有个崇高的价值理念,在醒觉中看出生命的意义,在佛法指引中活出希望和活力。在觉性的引导下,我们不但接触到精神的本体,也看出生命究竟的圆满与希望。三皈依就像稳稳的三角架,让自己安稳成功。
皈依,给自己的人生有个期许,立下美好精神生活和启迪智慧的开端。从许多障碍中解脱出来,彻底获得自由,知道自我控制。让自己发挥创造力和智慧,能够在这尘世中活得有朝气,有一番好的作为,而不虚度此生。同时,为自己的圆满人生,缔造成佛的资粮。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三皈依的涵义。
(一)皈依自性的醒觉——佛
人生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面对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如果成天拿自己跟别人比较,要在别人面前炫耀,甚至期望著别人的赞美,那就注定要迷失了。一个向外追求的人,必然把自己的本质和对别人的情分,当做达成私欲的手段,他否定了自己,也践踏了别人。
皈依佛表示皈依了纯真的自性。对法界而言,我们皈依佛的慈晖,得到佛的护佑;对自己而言,是诚恳地接纳自己,实现自己。一个不能接纳自己的人,会觉得空虚,经常随著外界的变动而随波逐流。他们是无根的,是漂泊的,随时可能被欲望引诱入彀,成为物欲的奴隶。
自我醒觉表示自己能做自己的主人,感情和理智没有疏离割裂,人格是统整的,因此,心中没有矛盾,也没有困扰,福慧具足,故称为“两足尊”。觉者不以挑剔的眼光去看生活,所以生活是愉悦现成的;不以不满之心去嫉恨别人,所以人际关系是和谐的。他们珍惜的是自己手上有的东西,发挥它,享用它,所以能脚踏实地的生活,在事业上如此,在情感上也如此。
就心理层面上看,醒觉意味着一种心智成长的状态,在佛经上称为圆满。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职司分别、系统、逻辑、语文、计量等等,右脑职司直觉、创意、美感、调和等等。现代人的生活,整天浸淫于数量、财富、竞争和比较之中。左脑用得太多了,所以精神生活变得紧张,生活的视野变得狭隘。而职司生活的直观、悦乐、美感与创意的右脑,则渐渐被忽略,这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危机。
禅家告诉我们,“皈依佛,两足尊”。我们唯有能自我醒觉。才能让左脑和右脑平衡协调。也唯有皈依佛,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智慧得到开展。
科学与工技不断的发展,能为我们带来许多物质上的方便和满足。但是人类是否有希望善用自己的科技成就,那就要看是否能自我醒觉了。
(二)皈依实践的伦理——法
佛教指出,要想开拓光明的人生,就必须奉行“实践伦理”。伦理不是拿来讨论的,是要身体力行的。伦理也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一种智慧的展现。佛教的伦理是智慧的,是实践的。它的目的在于精神生活的圆满,并及于世间生活的福报。
佛法的伦理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规范,包括生活的戒律以及种种行愿,如普贤行愿的十大愿、八正道等等。其二是佛法的实践理性,讲“荡相遣执”,从“破相”中解脱种种成见、偏见、刻板印象和知识,而用智慧去作判断。同时,要更进一步把自己的欲望“转识成智”,升毕为实践伦理的行为。
就心理生活层面而言,没有伦理就不可能有所承担,就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这样生活就会乱了章法。佛法的伦理是要从破除自大自傲的“我相”,消除彼此对立的“人相”,破除执著于安逸的“寿者相”和扫却滋生虚幻烦恼的“众生相”。也就是说,人类唯有懂得“空”的伦理,才有真正的智慧去省思、去创造,活出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
佛教告诫我们,上述四种相会障碍真知卓见,障碍彼此之间会心的交流。因此,人唯有看清并扫除这些障碍,才能看出光明希望的人生,故云“离欲尊”。
人类的精神生活,最容易被五种毒素所侵染破坏。这五种毒素是贪、嗔、痴、慢、疑。佛教的伦理是要做到:
·化贪婪为恬淡
·化嗔怒为宽容
·化愚痴为醒觉
·化傲慢为谦卑
·化疑心为信心
佛法的伦理即是菩提行,它是人类所发展出来最完美的人文伦理。透过它的陶冶,人们才有健全的精神和圆满的人生。经过它的历练,人们才有大自在的生活态度。
(三)皈依清净的性灵——僧
皈依僧是指“皈依净”的意思,是要净化自己的心理,展现自性净土。皈依佛门,以僧人为导师,去除心中的种种烦恼、优丧和牵挂。人类精神生活所以发生困扰,是因为有了障碍的原故。精神生活的障碍,大别可分为三种。其一是缺乏伦理观念所导致的“业障”,也就是说,当人做了不正当的行为,或者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起道德责任时,就会带来严重的业障(业的意思就是行为)。特别是不能负起责任,最容易造成空虚和落寞,而许多错误都在百般无聊时铸成的。其二是“烦恼障”,是有了种种虚妄的念头。这是由贪、嗔、痴、慢、疑五毒所诱发出来的。此外,当一个人不能接纳自己,而时时想要逃避自己,一味要追求做一个别人眼中的强者,也会导致强烈的不安,衍生心理防卫的机制,这也是严重的烦恼。其三是“所知障”,这是对知识、意见和价值的执著,所产生的烦恼,举凡成见、偏见和刻版观念,都是从思想的障碍中产生的。这些障碍除了破坏醒觉力、创造力之外,更影响人际关系,造成生活适应上的困难。所以禅家教导人们彻底净化自心。经上说:“但净本心,使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出六门,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
净化自己的情绪就能发展出好性情,净化自己的欲念就能知足常乐,净化自己的思想就能通权达变,净化自己的目标就能集中力量,使事业有成。
净能使自己从许多干扰和障碍中解脱出来。它使人放下不必要的假面具,而以清新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这就能够从许多束缚和“众烦恼”中解脱出来,所以叫“众中尊”。当然,也正因为自己能解脱种种烦恼,才显现了人性的尊严,它就是生活的希望。
四、实现人生的希望
人必须从接纳自己开始,依自己的条件去努力。你手上现有的任何资源,都是你实现的素材。你注定依照自己的素材而成功。这种没有虚妄,笃实生活的态度就是净,就是所谓的“无心”。唐朝牛头法融禅师说:
“恰恰用心时,
恰恰无心用,
无心恰恰用,
常用恰恰无。”
应用禅心表现出来的,是人生的大用,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元。然而禅宗毕竟还是讲究“无心”的,当你应用这些基元获得成功时,又必须以不役于物的态度,保持“恰恰无心用”的超然物外。这样世间法(幸福的人生和事业)和出世间法(从清净中孕育精神)融合为一。为了实现这样一种如实的人生,唐朝的洞山禅师提出五个实践的步骤,即向、奉、功、共功、公功。现在就这五个原则的涵义加以阐释。
(一)扎根向学
如果你想实现成功的人生,第一要务就是努力向学。你要学习的东西真多,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种种学识以及必要的能力,都必须在年轻的时候,奠下扎实的根基。缺乏起码的学识、经验和能力,是不可能孕育智慧,成就事业,提高自己精神生活的。因此,洞山禅师认为人生的第一步是“向”。它是一种愿力,一种好学的精神,也是明确的目标。努力向学,就是要培养自己具有成功的性格。你必须具有这些性格。才可能实现潜能,创造事业、人生。它就像你要吃饭,吸收营养一样,能使自己硕壮,产生力量。所以洞山禅师解释“向”时说:
“吃饭时这么生。”
你要像每天吃饭一样不停的学习,每天吸收和消化。这样才能孕育出成功者的智慧与性格。现在,我建议你努力的重点:
·学习明白事理,把握重点和清楚的思考;要多参与,多观察,多切磋,多检讨。这样你就能把握人性,分清事理,这就是“理无碍”的功夫。
·除了广博的见闻之外,你要对自己的专业痛下功夫。好的专业知识能使你清晰思考,建立信心,做事胸有成竹,容易成功,这就是“事无碍”的功夫。
·学习信赖自己,培养积极的思想和果决的态度。你要用自己的创造力把思考和专业能力融合为行动,这就是“理事无碍”的功夫。
·要从生活和工作中不停的学习,不断的增长见闻,把人生建立在不停的茁壮上,这样能使你处处称心,那便是“事事无碍”的功夫。
有骄人成就的人,并非由于他有超然的天才,而是由于他肯努力向学。同时,在那积极努力的背后,有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在推动他,那就是信仰。
(二)实现自己
学习和目的就是要去过实现的生活。学习是手段,最终的目的为了生活。因此,洞山禅指出,生活的第二个原则是“奉”,是依据自己的根性和因缘,好好的去生活。你不是为别人生活,也不是生活给别人看。这时,要经常提醒自己,把自己的虚妄之心洗净,老老实实的生活,故云:
“子归声里劝人归。”
要了解你自己,接纳自己,然后用自己所学的东西,好好的去生活,就好像吃饱饭后,不能坐在餐桌上,等待下一餐,有如饭桶一样。而是要站起来,离开餐桌,去实现生活。故云:
“背时这么生。“
这时,你要能活用所学,无论居家生活或发展事业,一切都是活生生的挑战,要做出智慧的抉择和回应。生活是不容抄袭别人的,更没有现成的答案,所有的回应都要自己负责,并承担它的结果。所以,一定要接纳自己的本质,才会成功,才有实现的喜悦。
你必须了解自己的个性,如果自己很容易紧张,就不应该为了一时的名利,勉强接受纷扰多争的工作。如果你是内向的人,就不该为了博得别人的羡慕,而从事你不堪负荷的交际工作或职位。人贵在了解自己,然后,依自己的根性因缘去实现,必然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放下得失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责任和承担,它并非全是快乐。人为了生存下去,有时必须承受许多痛苦;为了获得成功,必须付出代价;为了坚持理念,必须接受苦难。佛家认为生活的本质是苦,而我们要在苦中找出一些快乐,那就是生活的希望:
“苦中作乐。”
这看来似乎容易,但做起来并不简单。比如说,人病了怎么在苦中作乐?工作是辛劳的,怎么化为快乐呢?洞山告诉我们,你若把得失之心放下,就会快乐;从炙热的欲望中跳出来,就会快乐;从苦难中看出价值和意义,就会快乐。你必须学会超然物外,想想人生就像穿著戏袍的人,你会莞尔一笑。你也必须懂得在辛苦的工作中欣赏辛苦。
唐朝的临济禅师,有一天在田里工作,他的老师黄檗禅师过来看他说,“我看你是累了!”临济的回答却是:
“我连锄一下都没有,
怎么会累呢?”
当自己没有埋怨下田动锄是苦时,就不以动锄耕种为苦。当努力要完成自己的心愿时,也会不辞劳苦。所以洞山指出,心中如果没有惧怕动锄疲倦之念,就没有耕耘之苦,故云:
“放下锄头这么生。”
心理学家弗兰克说,“你若觉得苦具有意义,你就不觉得它辛苦了。”能看出这一层,就能孕育出刚强的意志力和乐于实践的情操。所以,你虽然是辛苦的,但却有著用不完的力量,好像“枯木花又开一样”,有著无比的活力。辛苦忙碌中似乎也抱著清闲的襟怀。洞山禅师说:
“月皎风清好日辰。”
这是多么美的精神力量,洞山禅师把它称为“功”。
(四)自在的襟怀
现在,每一个人经过一番努力之后,都各有所成,各有所获,就好像到花园里去采花一样,彼此所采的花都不相同,却都很美,彼此也不应该比较。每一个人都实现了自己,对社会的贡献也是绝对的,不能比较的,所以说:
“众生诸佛不相侵,
山自高兮水自清。”
每一个人都根据自己根性因缘实现,都是平等的、圆满的、珍贵的。对于社会而言,任何一个人,只要他能实现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作一番贡献与服务,都成就了菩萨行。每个人的工作和事业不同,成就不同,但实现的功德却没有差别,所以叫做“共功”。洞山解释共功的意义说:
“不得色。”
这意味着,众生实现的功德是平等的,不应该从色相中分别高下,分辨贵贱。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见性成佛。这也是对人性尊严最高的肯定。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争奇斗胜,学生在成绩高下之间计较,成人在财富与权势的尺度下竞争,以为分数高就好,名利丰就是尊贵。结果,竞争引来了对立,高下形成了摩擦,社会处于一片扰攘之中。这是现代人精神生活贫乏的主要原因。
现代人鲜少高级宗教的信仰,又复缺乏人文思想的陶冶,把价值判断完全置根于色相,用数据和财货来衡量生活的品质,用地位和一时的风光来代表成就,生活就埋没于色相之中。人为了色相而争执,为了占有而疲于奔命,为了利害可以变得冷漠与仇视,这是我们的危机。该是我们学学“不得色”的时候了。
(五)谦虚与成长
只有透过自我肯定和实现,人类才有性灵生活的平等,才觉得自己重要,活得有尊严。但是,洞山禅师并不以此为圆满,因为这样的尊严和知足,虽然可以成为无心道人,但却有可能因为安逸之心,而使自己丧失继续增长智慧,失去奉献和参与的能力。这时实现的脚步又会停下来。禅者认清一个事实:精神生活是不能陷于绝对和刻板的。所以洞山禅师引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为实现大慈大悲的人生之道,参访五十三位菩萨,接受他们的指导,努力去实践。这表示了精进和不断增长心智的态度。彼时,善财已经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一切有情众生。他的精进和智慧已入于法界的本体。这种由小我升华到无我,而却又是一个如如的我;从自己推己及人乃至一切有情众生,而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己却保持著自己的如来,这就是洞山禅师所谓“公功”了。洞山禅师对“公功”的解释是:
“不共。”
简单的说,不共就是自心的完全自由,把我相解脱了,却还保持著光明精进的精神力量。把色相放下了,却能不断的进步;把一切比较乃至行善之心放下了,却显露著没有条件的慈悲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于是,在整个心理成长上臻于成熟,谦虚地回到生活中来。所以他说:
“头角才生己不堪,
拟心求佛好羞愧。”
他不再执著于成佛的念头,而是很自然的回和一切有情众生,回来跟大家相处在一起,帮助他们,大家高兴的时候一起欢欣,有了苦难则一起承担,人的精神生活在完全的成熟时,复归于平常,但这又何其难哟!禅门所谓:“最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不就是一种成熟的平凡,圆融的谦虚吗?
然而,在目前这样一个感性文化型态中,由于太强调表象,过于重视急功近利,以炫耀与出人头地为价值取向,完全无视于深度的精神生活,结果,在生活上,普遍被贪婪这种病毒所侵害,以致失去彼此一体的慈悲与关爱;更无从在精神世界里,看到大自在的丰硕证果。结果,大部分的人显得虚伪,而又强烈的傲慢;不敢冷静下来老实的生活,却又装著有深度的架势。一旦有了财势名利,把它看做绝对,竭思全力的占有。这是心病,是虚弱到沦为物物欲奴隶的地步了。
我们的希望在那里?在自我实现,一颗慈悲之心和一种平怀的态度。能如此,则人生将显得轻松、丰足和悦乐,这就是禅道。
人活著需要一个好的信念,它给我们方向,给我们精神上的鼓舞和引导。但是信念不是预设的教条,而是自己透过智慧去发现的希望。
希望属于你自己的,只有你活得有希望,在精神上有发现那份宁静,并与宇宙本体相会心的情怀,才会有永恒的安稳。但那是用你自己的生活和因缘去发现,去实现得来的,而不是恪守教条刻板生活中得来的。
活在希望中的人是幸福的,自在的,充实的。透过禅的法眼,你一定能看出自己人生的希望。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