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法师:就从这里入法界 地藏菩萨行法 贰 世间与法界的结构
海云继梦法师:就从这里入法界 地藏菩萨行法 贰 世间与法界的结构
前一章我们谈到身、语、意业都有它的模式,现在因为我们是在定外,娑婆世界里的一切都是直接表达的,看到树就是树,看到石头就是石头,看到你就是你……这种直接表达、叙述的方法,叫作「直述法」。定中的那个世界,它没有我们这边的状况,因此它用来表达定中的那些境界,用的都是「隐喻法、譬喻法」,不直接讲,所以都有它的意义的。比如它用「树」来譬喻,究竟「树」是讲那里面的什么东西,你没有进到里面,当然就不知道了。定中的那个境界,我们叫作法界,但不能说定中的境界都是法界,它必须是「定中所见的境界,成长到成熟的阶段」,才能叫做「法界」;入法界以后的东西,你要怎么表达它才会稳定?我们一般所谓「定中的境界」,通常是指禅定,也就是四禅八定的境界,这跟出三界的境界不一样。因此,「法界」的表达法,它有一定的模式。
谈到这里,就必须先将「世间」与「法界」结构跟各位说明,这部份各位「不一定了解」;我们所谓的「你不一定了解」,指的是你对这「世间的生命」、「世间的存在」不一定了解,不是指法界。绝大多数的人,对于所处的这个世间都不了解了,更何况是另一个世界,他怎么可能会了解?法界你是绝对不了解的。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你对这个世间到底了解多少?(这部份我以前都讲过了,没听过、不了解的人要自己去找。)这个世间,传统的佛教把它叫作「虚幻的世间」,意即它是假的、一切是虚妄的;既然这个世间是虚妄的,它里面的生命当然也是虚幻的。以往是这么讲,但是我觉得这样讲并不是很妥当,怎么说呢?比如说「你结婚了」,结婚是事实,老婆有了,怎么能说老婆是虚幻的呢?小孩也生了,怎么能说小孩是虚幻的呢?所以用现代比较贴切的讲法,应该是把它叫做「世间的生命」、「世间的结构」。
生命是怎么诞生的?现在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可是找不到答案,因为他们所研究的是「物理」,根本上与生命无关,怎么去研究生命?再怎么研究,都是在物理范畴之内,所以会发现什么叫做内分泌,什么是蛋白质、氨基酸,什么细胞……,但他没有办法解释「为何这个生命会思考」。现在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大脑,以为思考是来自大脑;透过大脑的研究,发现大脑好像分成左右两瓣。其实那两块是什么,你知道吗?那两块叫做「豆腐干」,现在各位的大脑都是豆腐干,因为都已经僵化了。然后这些研究人员,就开始用槌子敲敲这边、敲敲那边,发现「喔,这一区是管语言的,这一区是管思考的,这一块是感情的区域……」,问题是,对于它「为什么会思考,为什么对于声音、语言特别有反应……」,科学家没有办法解释;这时候,他就一定要透过某个东西来诠释,结果就全错啦,百分之百全错。
这个世间的结构不是西方人讲的「唯物」而已,因此想要从物理中找到答案,那不可能。唯物只能研究到佛法讲的两大部份当中的「一小部份」而已。所有的物理现象,可以总结成六个——色、声、香、味、触、法;我们把它叫作「六尘境界」。六尘是所有生命元素当中最原始的六个元素,这个元素叫作单一尘境,「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六个单一尘境。每一个单一尘境,经过「加工」以后,就会变成复杂情境。战国名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有没有听过?它的意思是说,「马」是单一尘境,「白马」是综合尘境,综合尘境不是单一尘境,所以就有「白马非马」的说法。「白马不是马」,这部份很多人解释不清楚;假设马是「色尘」的话,白马就是「综合色尘」,单一色尘不等于综合色尘,我们这样比喻你就清楚了。但是告诉各位,其实马还不是单一色尘,它是综合法尘,这一点学佛人就看得比他更清楚了。
除了「色声香味触」五尘境界,另外有一个叫做法尘,法尘跟这五尘不一样,两个部份加起来叫作六尘。物理研究的是前五尘,第六尘不研究;第六尘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但心理学研究的是「综合法尘」,不是单一法尘,而且前五尘它不知道如何运用。「综合法尘」就是把前面「五尘」加上「法尘」综合运用,产生的概念,这部份在佛法中,统称为「所」。「所」是一部份,另一部份是「能」;「能」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的「色」跟六尘的「色」意义不同,你要留意;六尘的「色」是指形状、颜色等等具体物质的东西,五蕴的「色」就很广了,它包含六尘和综合法尘,所有世间一切森罗万象,统称为色。两个「色」的定义不一样,两者是有差别的。五蕴当中的「色」跟「受」必须成立,「想、行、识」才会存在。所以你要知道,能、所之间是这样,五蕴跟六尘一相应,这个世间就诞生。
这个世间的结构,是「六尘」跟「五蕴」的相应而产生的;五蕴是「能」,六尘是「所」,「能、所相应」产生这个世界;而人会一直生死轮转,最主要的就是五蕴当中的「想、行、识」跟法尘的相应(当然「受」是必然的,没有「受」,你就不会「想、行、识」了)。很多人有很多的烦恼,就是想、行、识太多了。想、行、识在做什么?想、行、识就拿「法尘」跟「色声香味触」碰在一起,造成综合法尘;你的想、行、识一直加工、运作,这个都是业识身,生死轮回的根本。
有一种人,他的法尘只跟五尘当中的一个连在一起,假如只跟五尘中的「声尘」连在一起,那他这个部份会很敏感,其他部份只有一般福报,这个人就叫做「音乐天才」;假如这个法尘,只跟「色尘」单一相应,这个人一定是美术家;假如这个法尘,只跟单一「触尘」相应,这个人一定是舞蹈家或者是运动员。
这个世间是怎么诞生的?就是这样诞生的;而你要了解这世间的生命状态的关键就在这里,生命就是在这种结构底下所产生的。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哪里是万物之灵?不过是拿「综合法尘」跟「想行识」碰在一起,就叫做万物之灵?「因为人类有灵性、会想、会思考……」,结果你看,把这个地球搞成什么样子?自以为很厉害、很了不起,其实这个叫作「识性发达」!《地藏经》把这种识性发达,叫作「南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难调难伏」。《地藏经》在陈述世间众生的生命现象十分清楚,哪是什么万物之灵?而是识性发达,「刚强难化,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所以在经文里头,光是释迦牟尼佛跟地藏菩萨讲到「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或者「南阎浮提行恶众生,业感如是,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这类的话语,我数了一下,就有十遍之多。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世间的结构,也就是它的整个环境,使得这个世间的生命一直向下沈沦。
你不了解这个世间长成什么样子,怎么会想要出离呢?所以《地藏经》它第一个就把这个世间讲得很清楚,这个世间的背景、生命的诞生是什么样子。各位想想看,你的起心动念「无非是善,无非是出离,无非是菩提」吗?不是嘛!而是「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为什么都是业、都是罪?因为这个世间的生命结构本身就是错误的循环,所以一讲就是无间地狱。经典是讲「无间地狱」,其实那叫做「无间业」,因为这个结构底下的思惟模式是那个样子,起心动念都是错误的模式,所以都是「负」的。这就是这个世间的状态,《地藏经》在这一部份讲得很清楚。
《地藏经》的另一个部份,则是告诉你「怎么样出离」。要怎么出离?它提出一个东西——发广大愿力。所以,一般我们会讲「大愿地藏王菩萨」。为什么「大愿」叫地藏王菩萨?就是你要一直发大愿,大愿要一直累积进去;愿力,这是一个基本定义。所谓「发愿」,意思就是发你这辈子做不到的,这才叫作「愿」。现在很多人不敢发愿,「唉唷!做不到就欠菩萨了……」。如果是做得到的,本来就该去做了,不需要发愿;要你发愿,就是要激发你这个生命因素出来。发这个愿力做什么?带你进法界!所以,你所发的愿力的总价值,必须超过所有一切众生业力的总和。发愿就要这样发,知道吗?菩萨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愿力大于一切众生业力的总和。一般人发愿,就发芝麻绿豆般的愿,都发自己能做得到的,那不过是利益交换嘛,等于把法界当赌场,把佛菩萨当抽头,那你赌输怎么办?你自摸,他就要分红;若你赌输,他要吐出来吗?弄错了,佛菩萨不是这样,佛菩萨对一切众生是绝对无私的。为什么一切众生他要穷尽呢?因为他一定要超越「众生业力的总和」,《地藏经》一再强调这个部份。当然它理论上没这样讲,否则就不叫作「经」,变成「论」了;「经」只是演绎而已,它不是逻辑,所以它会强调「大愿地藏王菩萨」,关键就在这里。地藏菩萨的大愿就是这样,所以经里面一再讲到,他发大愿要一切众生离苦。
《地藏经》里面讲到「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时最清楚了,她并没有只求自己的母亲离苦就好,而是「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因此那个鬼王跟她讲:「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因为婆罗门女的孝顺,替母亲设供修福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这些功德不仅使她妈妈得以生天,连同她妈妈的「同期同学」都一起生天了。
所以,我们为什么不也这样做呢?它的意思是说,这功德一做,不是你往生的亲人得益而已,跟你亲人有关的这些「同学」也通通往生了,她妈妈也结了善缘。这就是佛法不可思议的地方!是你大脑想象不到的。所以你尽管发大愿,没有人叫你这辈子一定要做到。不是发愿「这辈子要成佛,下辈子就不用修了」,而是要认真修,发愿「下辈子来,继续行菩萨道」。所以,发愿在《地藏经》里是非常重要的;而发愿有个要领,就是要一再地、一再地发愿。不要想说「我前辈子大概已经发过了……」,人家地藏王菩萨生生世世都在发愿,没有度完的众生还要再来度。不要以为众生都度完了,就跟地藏王菩萨一样坐在桌上给人拜吗?不是。度完众生才叫作「止于至善」,止于至善不是坐在桌上,也不是挂在墙上,而是要「活在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里」,那个时候真实的生命才开始,而你奋斗的目的不也是这样吗?
很多人拼命赚钱,钱是赚到了,可是人也差不多「快挂在墙上」了,这样赚钱有什么意思?还不如趁现在赶快享受生命比较要紧,对不对?赚钱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要过幸福快乐的人生才对,如果不是,那干脆就不要赚了嘛!同样的,不是修到成佛就结束了,成佛以后,那一种灿烂完美的人生才正要开始,所以才说生命是永恒的、灿烂的、光明的,只有在这种前提之下,那个真理才叫作不生不灭。你不了解,以为成佛就结束了,布一盖人一躺,然后就火化变成舍利子。那就弄错了,不了解佛法的真实义。
接着我们要来讲另一个重点。前面讲到这个世间是五蕴跟六尘相应而产生的,那么法界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在《地藏经》里讲得最明白了,法界就是「菩萨的愿力」与「众生的业力」相应而产生的;要入法界,没有菩萨的愿力进不了。所以你要赶快发愿,而且要发「无穷无尽的广大愿」,也就是刚才讲的,这个愿一定要能够大于众生业力的总和,这就叫作愿力。以此愿力而形成法界,才能够跟众生的业力相应,要不然众生业力一来,你就「翘翘倒」了。假如你只是发一个小愿,众生的业一来,那就鸡蛋碰石头,马上破了;假如你发的愿力像个大石头,那众生的业力跟你相应,就会反过来是石头砸鸡蛋,它马上就化解了,你就帮他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相应。
一个菩萨的愿力,大于全部众生的业力总和,这个就是法界产生的地方;当你的生命发起这个愿以后,「法身」也就相应诞生了。各位你现在能不能发起?「等一下,我回家算算看,这样要修到哪一辈子才能成佛……」,如果是这样就不行了。看到什么状况,你就发那个愿,而且愿力一定要一个比一个更强、更大;同时,你要切记,发愿不能膨风,不是吹牛给佛看的:「佛啊!我发愿,愿度一切众生,你要先给我赚五百万以后,我就开始度众生……」,这种愿都不算!发愿饶益众生是没有条件的。
「讲经」其实就是我发的愿,刚开始我也不知道要讲给谁听,只是说「随缘」,如果有人愿意听我讲,我就去讲。发完愿,就把愿力写在一个牌子上。没多久,有个人说因为我会讲闽南语,所以要我去讲给他听。既然愿发了,就要做嘛,可是你知道吗?光是交通往返的时间就要花上四个钟头,去到那边只讲一个半小时。你可以跟他说「只有你一个人,你过来,我讲给你听」吗?当然不行!他要听经,没有条件的,我就是要去讲给他听,这就是愿力,没有为什么。就这样,一个星期一次,前后讲了三年。那时候,也有一个法师想要讲经,打电话给我说:「帮我弄个五十个人的班,程度不能太低,至少高中毕业……。」那位法师要讲经,但他有附带条件,问题是,你要附带条件,众生很难符合你的需求,知道吗?结果到现在,他还没开始讲经。
各位来听我讲经,一定要做笔记,因为我讲的都是你外面听不到的,我们的「语言模式」、「行为模式」、「思惟模式」,你一定要先架构起来;你来修法时,我教你的东西,你入定以后才会推动,才有可能入佛三昧。假如不懂得我们的语言模式、行为模式、思惟模式,那入定以后,肯定不会推动,那就不是入佛三昧了,可能会是邪魔三昧。所以,你跟我之间的共识——语言模式、行为模式、思惟模式——一定要建立起来,那入定以后,「定中境」现前时,你才会知道下一步怎么做。所以入定以前,这些工程都要先完成,完成以后,你一入定,就知道下一步怎么做了。
各位要到我们这里来修行,基本工程一定要做好,资粮道要具足。我们讲的资粮道,不是《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面讲的,我们有这里的一套标准。你要跟那边学,就照那边的标准;但是你想按照我们这边的方法出离,资粮道一定要架构起来。我们的资粮道有两个部份,一个是「工程面」,一个是「技术面」。工程面,第一就是人格性必须健全,五大人格性要健全;所谓健全就是七十五分,没有要求你要到达一百分。第二,你要有健全、健康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第三,你开始探讨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具备这些条件,进来以后,要开始进行四项前行功课:第一,「听经笔记」;听经两百个小时,并做笔记。第二,「基本教材」里头的基本功课,包括《大悲咒》要几万遍,《华严经》经首要几万遍;《八大人觉经》、《四十二章经》要会背,不会背也要很熟,我们都有测验的。第三个,「华藏工程」一定要进行。第四个,要来参加「行法共修」,同时要缴交作业及接受考试。
这些你不能都不懂,不懂,你也没办法入定——其实我们这个不叫作入定,是「入三昧」,入定只是简称。你有了三昧力,才可以改变你的业力,这样才能转入法界;能不能改变业力,能不能入法界,这是关键!所以你要想拥有这种能力,上师的指导你要来学,要有共同的共识才有办法,外面的杂讯不要学太多。我跟你讲,在我们这边修学,外面的杂讯都不能用,因为那些杂讯会干扰你,你绝对无法入定。既然不能入定,你修了老半天要干嘛?而我们这里的入定,不是要你到四禅八定去,是直接就要出三界了。所以我们不讲入定,叫入三昧。什么三昧?直接带你出三界的,这就是我要指导的。我们也有一整套的训练,你必须把这个弄好;接受好训练,在这个定中你要进行的是「舍识用根」——修行的第一个阶段,是破根本无明;第二个,找寻根性;第三个,舍识用根。舍识用根完毕,照见五蕴皆空,然后转识成智,入法界。就算你是上根器的,这最少也要五年功夫。这些行法有一定的规矩,一定要照那规矩来。首先我们要求的就是「共识」你要具备,否则没有办法进行。
愿力跟业力相激荡构成法界,而就在你的愿力能够禁得起众生业力激荡的同时,你的法身就产生了。这个时候法身产生,已经满十信位了。各位假如对于修行的次第跟步骤不了解,那你很难进行。古代对于这些「次第」很清楚,我们现代之所以弄不清楚,就是因为没办法了解。我们都知道,证得初果(须陀洹)以后,天上人间七次来往,就会证阿罗汉。至于为什么,你就不知道了,因为你对「次第」不了解。
这里我用这张「生住异灭图」简单跟各位说明一下。人类大脑里存在的现象,我把它分为生、住、异、灭四个阶段;「生」叫作本体念,「住」叫作生灭念,一般修行是在这个阶段;「异」是善恶念,修养的人是在「异」这个阶段;「灭」是变异念,生死凡夫是在这个阶段。凡夫生死的阶段,念起念灭为「变异念」,念念之间皆有无量概念,统称为意识形态;此阶段的众生,每起一个念头就是一个意识形态,这时他是把「第一个意识形态」当成「第一念」;每一个意识形态有「无量的概念」,每个概念又有「无量的识」,每个识有「无量的念」。处在这个阶段的人,脑筋里头转的都是这种意识形态,而且意识形态的取舍,倾向于竞争而造恶业,造业就变成业识身。所以生死轮回是「业识身」在轮回,受苦受难也是业识身;这个业识身,西洋人把它叫作灵魂。
从「生住异灭图」可以看到,「异」这个阶段的概念取舍是「善恶念」,统称为概念;概念又分为「染识」和「凈识」,要到达凈识才能真正进入修行,「修养的人」就是在「异」这个阶段。修养是「生天」的,就是刚才讲的,你的人生平平凡凡,但如果都是Plus(加分),就是在这个地方。这里我们只是简单讲一下,真正要讲,可能要花上二十个小时,才能将这张表讲完。真正的修行是在「住」这个阶段,「生灭念」是修行的领域。从工程面来讲,修行开始线是从「凈识」开始;到了「住」这个阶段,「见识成概念」证初果,「见念成识」证二果,「见念头」证三果,「破无明」证四果,它有一定的路程。这是从工程面讲的。
另外一个是从「技术面」讲的,我们看一下「成佛之道」这张图,这是从技术面来讲修行的状况。这个地方是用「禅修」作为例子来说明,念佛也一样的。从「禅坐」一直上来,这个地方要经过「数、随、止」三法文化跟三法功德,这里头功夫很大。基本上,刚才讲的四个基础修法你都要有,然后训练到「置心一处」;这里是技术面的「修行开始线」。修行到这里,我们不进入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共外道禅,我们不进去,从「欲界」这个地方,就要出三界了。
从「置心一处」修行开始线,然后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样上去;因为修行开始线是初向位,初果向不入位,初果位是「初信位」,二果向是「二信位」,二果位是「三信位」,三果向是「四信位」,三果位是「五信位」,所以四果向是「六信位」,四果位阿罗汉破「我执无明」是「七信位」,发心再破「法执无明」是「八信位」,破了法执无明就是「九信位」,接着回小向大证「十信位」;十信位满,才能够进入法身。这里头的修行法,都在《华严经》里头,我讲的这些也都是从《华严经》里头出来的。先简单跟各位讲到这里,这个不是三言两语带过去就好,它有实际修行的状况。我们常讲的,知道不算,做到才算!重点是要去实践,实践才能兑现、才能证果!(编按:有关「生住异灭图」及「成佛之道」,海云和上在《华严学导论》一书有较详尽的解说。) 关于这两张图请到群共享里去找。 待续
才可以看得到。等他书写完毕,就爬到高树上,投身一跳,舍身给罗刹吃;就在那个时候,罗刹变现还原帝释天的身形,从空中将他接住,并且率领诸天人在他脚下顶礼。根据《大涅槃经》的记载,世尊就是因为这样的因缘而超越十二劫,在弥勒之前成佛。
现在这个行法就告诉我们,你从这边来修行成就——从福德门进来,从地藏、观音到弥勒;观音是大悲,「依悲起愿」来实践,直接就进入成佛的阶段。这是这个行法的一种特色。地藏菩萨在佛法中的地位,简单介绍到这里。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