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法师:迈向佛陀的境界 华严禅前行概论 伍 跌在起跑点?
海云继梦法师:迈向佛陀的境界 华严禅前行概论 伍 跌在起跑点?
临坐前的注意事项
「外调」分成二个部份,第一个部份「日常生活的调理」前面讲过了,接着来谈第二个部份「临坐前的注意事项」。修定的基本功夫是「身稳、息畅、心定」这三要项,「身、息、心」三个要调好,三者是合一、一致的,不是独立分开的;身、息、心三者合一,就是法、报、化一体的意思,所以说这三要项是修定的基本功夫。因此,行者在打坐之前不宜有令「身」产生「躁」的任何行为,如吃太饱、喝太多水、吃太油腻或太甜、太咸等影响身体的状况,吃冰、吃补或吃凉、泄的食物,这些都是禁忌,应当要避免。对于衣服宽窄、厚薄、冷暖的适当与否都要知道,室内的光线、通风也要适当的调整,光线不要太强,也不要坐在风口,这些都是我们要注意的。
平常我们内心的浮动不安可能比较看不出来,但是在禅坐时,它本身是一项很微细的工程,息出、息入要照顾得很好,因此身体上有很多地方都要留意到。比如平常打嗝不觉得怎么样,可是在禅坐时打嗝,息就会不顺;这些都是和禅坐有关的事,我们要处理好才行,尤其是入坐之前的暖身运动一定要有,就坐以后再来个深呼吸。在家里的话,可以先点个香礼佛、恭敬唱赞来调整我们的习气,尤其现代强调个人主义、本位主义,透过这些可以培养我们的谦下心、虔诚心,假如还有傲慢心,那就很难成就定力。这是外调的部份,我们接着来讲「内调」。
内调
就相上来说,内调可以分为「调身、调息、调心」三部份;就行法上来说,则有「入相、住相、出相」三个相。
入相之调身
行者入坐前的外境一一都调好以后,这时欲入禅,需要好好地「安身得所」。我们简单的分三部份来谈。第一个是「入相」,也就是进入正身端坐。这时首先要「调身」,也就是依「毗卢遮那七支坐相」入坐:一、结跏趺坐;二、双手定印;三、头正、收下颚;四、脊直、肩平、颈正;五、眼平视;六、舌抵齿龈;七、双腿与臀部成三角点。七支坐相的部份,后面讲到时我们再详细介绍。以毗卢遮那七支坐法,可以令身安稳,并且可以坐的很久。坐正以后,有系皮带的人要把皮带松开,坐的时候以裤子不掉下来为原则;内、衣裤不适合穿着太紧,要以宽松为主,女众戴胸罩的,也应该要把它松开,不宜紧束。衣裤都调好以后,接着看看七支坐相有没有坐正,手和脚再稍微按摩一下,尤其关节的地方可以搓擦个十余下,略微活动全身肢体和关节、脊骨,肩膀放轻松。有些人会习惯性的肩膀歪一边,自己不知道,这时候就需要人家来帮你调整。
然后,身子挺正、端直,令脊骨相对,头颈要正,鼻子和肚脐对齐,两肩轻松平正,如此不偏不斜,全身正住。然后再次深呼吸,开口吐去胸中的郁气,放气时不可急粗,而是绵密的放,把一切秽浊、乃至百脉郁气都随着吐气而出;等气全部吐出以后,嘴巴就闭起来,再由鼻子纳清气进来;如此反复的做,直到「身息调和」。身息调和以后,自然闭口;唇齿相拄,舌抵上颚,不可以用力;打坐的时候要精进没有错,但没有要你咬牙切齿,身体、脸部都要放轻松;戴眼镜的,要把眼镜拿下来,然后用「三分慈眼」断外面的光(讲是三分,你要轻轻的全部闭上也可以,让眼帘自然下垂就好了);用这样的方式检视端身正坐,像盘石一般,收摄四肢,不动如泰山,所以说「坐如钟」;不宽不急,身心轻松,这就是「调相」。
入相之调息
调身之后,接着是「调息」,息有「风、喘、气、息」四相:
(一)风相。就是鼻中息粗,出入息有声;一般正常呼吸少有这种情况,不过你从外面匆匆忙忙进来,马上入坐的话,就会有「风相」这一相。
(二)喘相。出入息虽然没有声音,但出入结滞不通。
(三)气相。出入没有结滞的想象,但是息的出入不细;这是一般人留意到自己的鼻息时一种相状,经过训练以后,就会进入「息相」。
(四)息相。出入息没有声音,不结滞、不粗,出入绵密,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
这是息的四相,有静坐的人比较能够感受到这个情况,一般人通常是在第三种「气相」,假如整天的出入息都是在喘相和风相的,那种肯定是身体有病。息的这四种相,前面三个都是属于「不调相」,「息相」为「调相」。禅行者的出入息假如是在「风相」,表示身心是在不安宁的状况;假如是停在「喘相」,表示身体多毛病;假如是在「气相」,则容易劳顿困厄;若是在「息相」,心则容易安住在定中。
禅行者的息假如是在「不调相」的状态,可以依三个方法来调整:
(一)调风相。先安心,让心宁静下来,放下身心世界。
(二)调喘相。宽放身体,让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所以发现自己有喘相,不宜马上入坐,应该先在外面调整一下,再进入禅堂来。
(三)调气相。观想气行遍毛孔肢节,愈微愈妙。
息调则障碍不生、障患不起,心就容易定下来;心愈细,息愈微;此中不涩不滑、神情怡悦是息调相。以上是行者初入禅定时的调息方法。
入相之调心
调息以后,接着是「调心」。调心有二个意义:一、调伏妄念乱想,不令逾矩;心散意乱是欲界众生的特质,所以调伏这些杂思妄想,使心意安稳下来,是此界修定的「初方便」;而断诸思觉,是初入禅调心的「初相」。二、调这个心的「沉、浮、宽、急」,让心到达适当的地方,共有四相:
一、治沉相。简单讲,沉相就是昏沉;精神涣散、疲倦困顿,坐时低头弯腰垂颈想睡,提不起心意,这些都是属于「沉相」。有沉相的现象时,要怎么调呢?常常有这种昏沉的现象,基本上是因为生命能量不足,可以先从物理现象来补充营养,平时可以多补充一些综合维他命;不是要打坐的时候才吃,按照它规定的量每天吃。从行法上来调的话,临坐之时,要系念鼻端,令心安住在鼻息或所缘之法中,使心意集中不分散;就是因为受不住正念才会昏沉。这是从物理现象及修行二者,同时来治沉相。
二、治浮相。所谓「浮相」就是精神亢进或精神抖擞,此时心意浮动,心意不一;心念多缘,身亦躁动。这时候什么样的妄想都跑出来了,有些人坐在那边,脚突然翘两下,手指头动两下,那就表示身在躁动,心念攀缘太多了。有浮相要怎么对治呢?平常要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像五辛类的、补品、海鲜鱼虾、牛羊肉等都要少吃;尤其是身体强壮的人,应该适当的留意,入坐之前,不要喝刺激性的饮料,坐下以后,这时候就不是系念鼻端,而是要系念丹田来制诸杂念,让心安定下来。尤其不要为了怕打瞌睡,入坐前喝一些提神的饮料,结果一坐下来,精神太好了,坐在那边胡思乱想。沉相和浮相的对治方法不同,一个是营养不够,一个是身体营养太好,多余的能量要把它消耗掉;不同的人,调整的方法都不一样,所以不要用统一标准来衡量、要求不同的人。正常在观出入息时,是以「息入的终点」作为数息观「置心一处」的地方;假如是「沉相」的人,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下丹田来,这是一对治的方法,提供你参考。
三、治心宽病相。所谓「宽相」就是有沉相,但没有对治又继续坐禅,因此而心意不举,用功徒劳的现象;诸如:心志散漫、身好躺卧、口中多水、昏沉困盹。口里多水是寒气太重,身体太寒了。宽相跟沉相是同一类的,但它不是打瞌睡,是心意不集中,像一块没有生命的肉,懒洋洋的坐在那边,看起来好像入定,又不是真的入定(真的入定会很有精神),这就是宽相。这种人通常脸上没有光彩,你说他有病嘛,其实也没有;说他没病嘛,看起来又像是生病的样子。宽相要怎么对治呢?首先是调理色身的营养,饮食上多吃一点「温、热」的东西,太寒或会泄的东西不要吃。除此之外,打坐的时候,应当摄身及念,令心安住息中,同时腰杆要打直,才不会一直昏沉下去。
四、治心急病相。所谓「急相」是「浮相」没有对治,又急于用功坐禅所产生的病相;在心浮气躁的情况下用功,摄心用念入定,这时会使气上举而不调,导致胸中疼痛。对治急相的方法就是先使心宽松下来,使气不急不徐;平时的饮食上要好好调理,多吃一点寒的、凉的东西,比较燥的食物,像辣椒之类就不要吃了;入坐时,使意不卑不亢,痛急之相自然消除。
以上是讲到怎么对治、调整心的「沉、浮、宽、急」,让心到达适当的地方。行者初入定中,把心调整到「不沉、不浮、不宽、不急」,这就是「心调相」,另外还有「滑、涩」等等的相,都可以比照前面讲的方式来调整。初学禅定都是从粗向细——身为粗,息为中,心为细——调粗就细,使心安稳,这是初入禅定的前方便。一般传统的教法都是讲「先调身、再调息、再调心」,也就说身调好以后再调息,然后调心。这样的讲法好像很符合逻辑,却是错误的讲法,但一千多年来都是这么讲。其实,调身、调息、调心三个是平行的——身要留意,息是用功的地方,然后心自然就带上去。
各位有没有想过「心是什么?」如果连这个都不知道,你要怎么调?前面讲「身为粗,息为中,心为细」,身和息我们都知道,那么「心是怎么细」?告诉各位,这里讲的「心」就是「注意力」,调心就是调整你的注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你就把它集中嘛!这很简单。问题是,假使你连心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去调整?调身、调息、调心三者是平行的,有些人犯这边,有些人犯那边,你自己要懂得怎么去调整,这些都是修行的前方便,自己要去留意。以上是讲到「入相」,刚开始要进入坐禅那个阶段要调的部份,以及入坐以后要进入状况时的现象。接着我们要来谈第二个「住相」。
住相
住相是指「一坐」当中的身相、息相和心相。「一坐」的时间应该在三十分钟到六小时之间来调整,平常训练的时候,不宜超过六小时,也不可少于半小时;不足半小时,那就毫无定功可言。所以初学的人,最好是在四十五分钟左右,一般初学者坐香至少要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有时候会调整到一个半小时。有些人到道场来很爱吹牛,说他「一入坐,可以坐好几个钟头」。可以坐那么久又怎么样?你开智慧、还是出三界了?重点不是在时间的长短,而是坐的品质;坐一个钟头有品质,就好像是银楼里的金块,看你是要一堆垃圾,还是要金块?所以要去注意品质的问题。坐的时候,虽然是摄念用心,但也要留意「身、息、心」三相有没有调和——我们中国佛教特别喜欢讲「身、息、心」,很多人不晓得原因,其实它就是「法、报、化」三身的训练——假如发现有不调和的地方,就要把它调整过来。
住相之调身
虽然入坐的时候,「身、息、心」三相已经调整适当,但随着行者禅坐的时间和摄心用功之力,身相会受习性、惯性、日常活动性或职业等物理习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因此有些人坐一段时间以后,身相会有歪曲、仰低、宽急的种种变化。虽然说打坐的时候是「摄心于息」,但是行者也要去察觉这样的现象,只要一察觉到就要调正回来。只要感觉身相歪了,就要把它调正,但要留意,它是「慢慢地」调正回来;全部调正回来,大概要三到五分钟的时间,不是一觉察到了,「咚」马上转回来,那么肌肉神经很可能会受伤。在禅堂里面,有巡堂师父随时会提醒你,可是你一个人在家禅坐,一坐就三个钟头,要特别留意这一个要领。
对于初学还没有功夫的人不要紧,因为他是坐在那里猛打妄想,打到身体歪掉的,所以一想到马上调回来,那没有关系;可是当你一直很专注在鼻息上,就不能这样子调。所以真用功还是假用功,一看就知道,明明就是歪成那样,突然「咚」坐正起来,那是假用功的;因为你的心应该是「守住鼻息」,现在要调回来的时候,还是要守住鼻息,所以它是「守住鼻息,慢慢地调回来」,这个要留意。现在台湾有些教法认为「只能守住鼻息,不能有其他的想法」,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它是「觉性」和「定力」同时进行,两者不是分开训练,分开就不对了。所以察觉到身相歪了,就慢慢地、不急不徐地调正回来,才不会有后遗症的产生。有些人坐到神经受伤或怎么样,往往就是因为调太快了。
住相之调息
刚刚是讲到身相不调时的调整,接着来谈「调息」。假使发现身体虽然调和,但「息不调」而有风相、喘相、气急之相或身中有胀满的感觉时,也是按照前面讲的对治方法来调整,调整的时候也是慢慢地调,不要马上就想调正回来,这样才不会有「后患」产生。调的时候,依你禅修所进行到的阶段,就用数法、随法或止法来调整;要特别留意的是,不管你用的是数法、随法或止法,觉道依旧是在「身、息、心」,觉性的训练一直都是在的;虽然说「身、息、心」调相,但它不是在「法外」调,换句话说,它是在「行法中调」,不管现在进行的是哪一法,都是在法中调的。所以不是调身体、「摄心于息」就停止了,息入、息出还是继续,不可中断。
整个修法我把它分成「数、随、止」的技术面和心灵工程二方面,当技术面在进行时,心灵工程同时在推动,没有中断,它是整体全方位一起进行的。所以当行法(数、随、止)在进行时,也要能觉察到「身、息、心」调不调和,它是整体性的工程,不是做这一个,其他的就通通不管,而是同时一起进行的;不是为了调相,行法就停掉了,这是各位在实修过程中要特别留意的,这部份很多人常常会忽略掉了,而把它分开成两个法,不是!它是同一个。
打坐时会产生「息不调」的情况,通常都是因为基础功夫不当所造成的;在数息法进行中要调息,应该是在「息入尽」或「息出尽」的「尽处」来数息,否则就容易产生风相、喘相、气相或急相的情况。现代人做什么事都强调「效率」,有些修行人也喜欢跟人家凑快速,禅修的时候只管把注意力放在「鼻息」上,其他的就不管了。这个地方我们要厘清一个观念,「身、息、心」三者合一的境界。传统六妙门的讲法就是「调身、调息、调心」,可是就数息的立场来讲,它是先调息,息调好以后,呼吸会跟色身相结合,这部份到了讲正行的时候我们会详细讲,但你要先具备这样的认识。
很多人把「呼吸」与「色身」二者分开,调到后来,呼吸好像「风箱」一样,跟色身无关;数息也很会数,「一、二、三,一、二……」,但是妄想也打得很厉害,原因就在这个地方。诵经也一样,很多人诵经诵到后来好像录音机,嘴巴很会诵,可是妄想也打得很厉害,这些都不是修行的功夫。呼吸和色身两者要合一,呼吸是「能」,色身是「所」,「能、所」要能合一,修行的不可思议境界是这样产生的。呼吸与色身不能结合,修行绝对不可能成就,可能也会有很舒服、很享受的快感产生,但这不是禅修的目标。很多人在起步的第一项就弄错了,这种情况就好像才刚起步,马上就摔倒了,知道吗?就好像百米赛跑,裁判才刚开始吹哨子,「哔!」你前脚一跨就「倒头栽」,摔个人仰马翻。每次裁判一吹哨子,一起跑,你就摔倒了;很多人不知其所以然,每次跑每次摔;第一步没有拿捏好,后面根本无法比赛。各位要知道,修行是跟黑白无常的比赛,它是分秒必争的,不能才跨出第一步就栽了,但绝大部份的人都是输在第一项上面。
各位在禅坐时,很多基本功夫要先具备才有办法调,这种观念上的认知,本身就是一种基本功夫。一般所谓「息不调」的现象,通常都是底下这种情况:有些人坐下来数息,数一数就会有一个「深呼吸」的现象,功夫稍微好一点的,大概数个五、六次,会有一次深呼吸;功夫差一点的,大概数个一、二次,就会有一个深呼吸,这种情况就表示他的换气点是在「中间」的地方,而不是在「息入尽、息出尽」的地方(如图示)。我们对照着图来看,正确的换气点应该是在「O」(息入尽、息出尽)这个地方,但是假如行者是在「A」这个地方换气,那就会有「急相」产生;有假如他是在「B」这个地方换气,那就会产生「宽相」;随着A、B点与「O」点之间距离的大小,而有「喘相、风相、气相」之分。我们大概来讲就是,离「O」点愈远的,就变成「风相、喘相」;离「O」点愈近的,就变成「气相」;假如是很准确的在「O」点的地方换气,调息就算完成了,而且不会有喘相的情形出现。
所以要入坐开始数息以前,一定要训练自己去了解本身呼吸的状况,因为刚开始数息是「从一数到十」,还没有进入「一、二,一、二」随法的阶段,它是「息入、息出」算一圈,这时候你要在「哪一点」上算,一定要设定好,并且对于自己息入、息出的状态要感受得很清楚,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将自己的呼吸看得很清楚,「息入、息出」算一圈,在一个固定点上算「一」;第二个循环的时候算「二」;第三个循环的时候算「三」……。这样子就不会有长短差,没有长短差,就不会有所谓的「气急败坏之相」。很多人才来禅坐没几次,就开始找借口想开溜,他就是因为这一点弄不好。大家不用急,我们之所以安排一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就是要你去感受那个息的状况;感受到以后,你要数「一到十」或「一到三」就没有问题了。
第二个初学者常碰到的问题是,一数到十,常常数到一半注意力就跑掉了。这时你可以先从「一数到三」,「一数到三」一般人大概都没有问题,假如连数到三都没有办法,那表示生命能量非常差;当「一数到三」稳定以后,要增加为「一数到五」就没有问题;然后依此类推,慢慢增加「一数到七」、「一数到九」或「一数到十」。这样慢慢训练上来以后,你就不会常常在那边「刚刚是数到五,还是六?」如此信心才会稳固,才会有兴趣继续练习。假如在这个地方没有信心,就不可能产生兴趣,没有兴趣绝对学不好,因为这只是基础的第一步,后面的工程才是浩大。你照这样三个月训练下来,要到达「初禅定」应该没有问题,但这个方法要先把它弄情况。
行者刚开始坐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先觉知「息入、息出」的状况,假如一开始就急着数息,常常就会有「宽相」或「急相」的情况发生;坐的时候,一察觉到有「风相、喘相、气相」产生时,应该放宽身心,重新来过。所以要先能够察觉息相,然后才数息;「息的相是什么」要知道,然后选一点来进行就没问题了。希望大家都能把「先觉息相」这一个要领学好,这也是华严禅法的第一个特点。
住相之调心
我们坐的时候,假如「身、息」的部份都已经调好了,但是心相有「沉、浮、宽、急」的情况,就要依照前面讲的方法来调整——觉察有沉相时,将注意力放在「风门的息入、息出」上;风门的息入、息出一定要清清楚楚,不是鼻尖,也不是眼观鼻、鼻观心(那就会变成斗鸡眼了)。「风门」是指鼻中隔的底部,也就鼻孔的入口处,上嘴唇以上的地方,将注意力集中风门这里数息,注意息出、息入的情况。假如有人晚上不好睡、容易失眠,那就可以告诉他这一个方法,将注意力放在风门这里,去注意呼吸的进出,不用五分钟就会睡着了,而且会睡得非常舒服。火气大睡不着的人,用这个方法也可以很快地睡着,但火气不一定降得下来。
这是对治沉相的一个方法,禅坐对治的方法和密法不同;修密法时,遇到不同的境界,对治的法都不一样。禅法只有这一个对治方法,不管是妄相、魔境……,通通将注意力守在风门就可以了,其他不要管。我们常讲的「提起正念」就是指这一个地方。各位要记得这一个原则,这是最好的灵丹妙药,禅坐中有任何的禅病需要对治,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别人告诉你持什么咒或什么方法,那是他的法,别的法门有别的法门的要领,我们这个地方就用这一个方法来对治。
假如将注意力放在风门,还是无法对治沉相,这时候可以将注意力提高到「眉间」这个地方;风门到眉间这个地方,在禅法是叫作「金刚宝剑」,道家则称为「小周天」。各位看到这里有两支禅棒,小的那一支,就是表「风门到眉间」通了;大的那一支,则是表「海底到顶门」通了。告诉各位,你小的这一支通了,大的这一支很快就会通了;单单注意「息」,就可以使「身」转变。「身、息」是一体、一致的,但是假如你没有实修、没有实践力行,这一点就感受不到。
行者的心相有沉浮之相时,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对治。但是行者应当要知道,之所以会产生沉浮之相,多半是因为妄想、昏沉所致,行者要察觉到原因所在,再予以对治。如果心产生沉相,多半是昏沉所致,这时候要将注意力放在风门,守意于息入、息出上,这样昏沉的现象一定可以去除。如果心产生「浮相」,大多是因为妄想所致,这时候将注意力移到丹田,意定就可降伏妄念;同样的在丹田这个地方,守意于息入、息出,这样子妄念一定可以去除。当然,我们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没有办法马上见效,必须要反复的练习。各位有没有用螺丝起子锁螺丝过?这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常常会锁到手受伤。为什么?因为不熟练。一开始我们会花两个礼拜来训练这个部份,因为欲界众生的特色就是妄想多,这时候会有很多的色身障碍,你要一个一个的克服。我们在做这种训练时产生的障碍,就像你生活中有障碍一样,每克服一次,就消一次业障;每克服一个妄念或沉浮、宽急之相,就等于消你身上的业障、生活中的业障;至于消多少你不用管,至少会是一比一,更何况它是比「一比一千」还多,这就是修行的功德所在。这时讲到对治的要领,这样讲相信已经够清楚了。
禅坐的时候,「身、息、心」三者是没有前后之分的,主要是随行者觉察的状况而定,一觉察哪一个不调,就调整哪一个,彼此之间并不相违背。文字上我们是从「调身」、「调息」、「调心」这样讲下来,很容易产生「前后之分、各自独立」的错觉,其实三个是一体的,只是你感受层面的不同而已。以牙痛的例子来说,牙痛到底是牙齿本身在痛,还是哪里在痛?虽然是牙齿痛,可是一痛起来却好像全身都痛一样,坐立难安。怎么会这样?照理说,如果单单是牙齿痛,牙齿和喉咙或其他部位都没有关系,这时候我要唱歌或运动应该也可以才对,可是你会发现,一旦牙齿痛起来,做什么也不是,全身都痛!同样的,「身、心、息」三个是一体的,只是现在感觉「身不调」,其实「身不调」是从「息不调」来的;息调,身就调了;身调以后,心就调了。你要慢慢地去感受,这些都是实际修行上的问题。
所以当你有任何状况产生时,不要一直认为「就是这样」,那种是最笨的人,智慧就展不开了;而是事情发生以后,要静静地看「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最后到哪里去?」那个时候,你就可以感受到「因果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日常生活中「肚子痛」,肚子不会无缘无故的痛,他一定有原因的:不是吃坏了东西,就是吹到风或怎么样……,但它一定是有原因,你要把那个原因找出来,下次你就会小心了。同样的,我们在禅坐的过程中,自己心灵上的变化,也要非常小心地去注意、观察,重点就在这个地方。以上讲的是禅坐时的情况,所以叫作「住相」。修行过程中,要留意的是入相、住相和出相;「出相」就是坐完要起来了,这部份我们留待下一章节再讲。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