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桥旦曾堪布: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 佛法的珍贵 一、闻法的动机
太桥旦曾堪布: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 佛法的珍贵 一、闻法的动机
在听闻佛法之前,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动机。如果闻法的动机清净且法喜充满,那所得到的法就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功德无法估量。如果以不正确的动机听闻佛法,反而会让所闻的法被烦恼染污。因此,是否获得佛法的加持,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如《功德藏》中所说:
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
所以听闻佛法之前,必须要观察自己的心,调整自己的动机,发菩提心而谛听。
即便是我们的能力微不足道,但利他之心仍然要放在首位。因为除了圆满的菩提心以外没有任何一种善行能熄灭强而有力的罪恶。《入行论》告诉我们:
菩提心正如劫末的猛火,
能彻底烧毁各种重罪。
因此睿智慈悲的弥勒菩萨对善财说:
菩提心的利益广大无量。
看啊!世人的善行全然脆弱,
除了圆满的菩提心之外,
什么也不能够抗拒
恶念的强大力量。
《华严经》说:
一个人若有了利他的菩提心,
远离一切违缘、具足一切顺缘的威力就自然会具足。
佛陀在《王狮经》中说:
为度诸众生,发起菩提心,
以此摄诸法,以此得喜乐。
等等很多佛经当中都再三地提到关于菩提心的不可思议功德。
三界六道中的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皆具备同一个愿望——离苦得乐。然而无明的缘故,众生的所为与愿求总是背道而驰。任何一个众生都想得到快乐,但遭遇的却无不是苦、无不是业。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
虽然众生都想去除苦难,
却总在自讨苦吃。
虽然都想追求快乐,却因为愚痴,
平白把自己的快乐当成仇敌一样给摧毁了。
众生求乐往往无法如愿以偿是因为从无始轮回以来,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没有一致,自相续与佛法没有相应。即便在这个世界上曾经出现过无数的佛菩萨及其化现的善知识,他们以大慈大悲心来摄受众生,尽心尽力救渡我们,为我们传法、引导、加持、发愿,并提供了无数种方便道,但我们仍然执迷不悟、作茧自缚、以苦为乐、执我为实,就像是朝向北方的山洞永远无法被太阳照耀到一般。由于我们的我执太重、烦恼太多、罪业太深、刚强难调,过去世又错过了诸多良机,已致长久的在轮回中流转,无法成为他们所化的弟子,我们应感到遗憾、惭愧并发露忏悔!
所幸的是,在佛菩萨不可思议的愿力与加持下,我们还能够遇到佛陀的妙法,这是千载难逢的机缘。请大家好好体会并珍惜,牢牢把握这个契机。
听闻佛法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以清净心、欢喜心、虔诚心、渴求心来谛听。《华严经》云:
如病思良药,如饥思美食,
如渴思冷水,如众蜂依蜜,
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
广闻正法才会引发“闻所生慧”,有了闻所生慧才能引发“思所生慧”,在思所生慧的前提下才能开启“修所生慧”,修所生慧即可亲见一切万法的本来面目,以及宇宙与生命的真相。所以修所生慧是所有智慧当中最殊胜的,正如无与伦比的冈波巴大师在《胜道宝鬘集》中所说:
由修证所生起的一刹那智慧,
比由闻思所生起的所有智慧殊胜。
获得解脱、圆满成佛是我们的目标。利益众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就利益众生来说广闻正法重要,就证得佛果来说广闻正法同样重要。然而,佛法仅仅听闻还是不够的。正如《华严经》说:
比如聋乐师,能令他众乐,然自听不见,不修法亦然。河中大海上,具船之舟子,能度载他众,然自葬其中,不修法亦然。比如糖甜味,说不能感受,咀嚼可品味。如是空性味,说不能感受,以修可品味。
如果没有实修禅定,就不会获得清净智慧,无法断除有漏。《阿难入胎经》中说:
若无入定者,则无清净慧,
不能断有漏,应当精进行。
所以实修实证非常重要,闻思的当下精进实修是达波噶举传承的特色。冈波巴大师曾说:
同时闻思修佛法是不会错的。
因此,任何时候我们所听闻的佛法,皆能成为断除烦恼的对治,能成为趋入涅槃的大道,能成为治疗烦恼的良药,能成为增上菩提心的资粮,这样才是听闻佛法的价值所在,也达到了听闻佛法的根本意义。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