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懈怠贪着当警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懈怠贪着当警惕
[人间何来苦难多,唯因一念起贪婪;追求名利求无度,未圆觉前习气多。]
也就是告诉大家,为什么人间会有这么多苦难呢?就是因为一念起贪婪。这个贪婪的心,有人就是贪享受,事情该做的不想做;有的人是庸庸碌碌,就仅仅是忙,忙什么?在追逐名、利。
还未圆觉之前,哪怕是在修行,无论是小乘、中乘,或者是已经发菩萨心。[你很发心。][这个人很有愿力。]但是,这个菩萨心与愿力,若是一念的贪婪起,愿力与心,愿就会消退,心就没了。
这就是未圆觉以前,无论是[声闻],就是平时听法听很多,时间是很长,都是在听法叫做修行,不过,法听得是多,但没有入心,听不进去,或者是一边听法,内心就在做批判,这样法根本就没有入心。看起来好像在修行,有在听,声音有听到,却是内心没有接受,这种的声有听,但是没有入心,这种人也很容易起贪婪的心。虽然是[知道],却是道理没有透彻。
所以会常想,哎呀!人间何来苦难多呢?到底这些苦难是如何造成?追因究柢,就是在一念的贪而已。
其实,圣人就是真正用心在听闻佛法,真正以智慧来体会人间四季轮回,或者是看到人间无常变化,起了惭愧心,还要再去追求人间更透彻的真理,真正修行、自觉,也是因缘到了,能够利益他人。像这样发菩萨心、行菩萨道的人,但是还未到圆满觉悟以前,也很容易犯贪、爱。
下面我们来看《法华经》经文中,前面我们就说过了,现在在妙光菩萨的弟子中同样也有这样的弟子,却也是在我们前面所提起的,[供养诸佛(已),随顺行大道,相继得成佛,转次而授记]。
⊙[供养诸佛已,随顺行大道,相继得成佛,转次而授记。]《法华经序品第一》
就是说在八百弟子也好,八王子也好,这些人都一定在妙光菩萨继承日月灯明佛灭度后,如此一直培养、教育,这一群人很用心在入佛法藏,同样会[转次得授记],一直到[最后天中天,号曰然灯佛]。
⊙[最后天中天,号曰然灯佛。]《法华经序品第一》
[天中天],那就是佛之尊称,就是说天人也是很恭敬,不只是人间恭敬,是连天都恭敬,所以是天与人间所尊敬的,称为[天中天]。
⊙[天中天],佛之尊号。天为人所尊,佛更为天之所尊,故曰天中天。
佛就是三界之父,也是人天导师、众生之父,这就是大家所最尊、恭敬,称为[天中天],从人间到天堂所最尊重的。不只是[天中天],是人间、天人所尊重,也是[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
⊙[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法华经序品第一》
这个[诸仙],也就是印度四姓之一的婆罗门,他们认为自己是大梵天王的子孙,在四姓阶级是排在最上层。
⊙[诸仙]为印度四姓之一,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
这是印度佛陀出生那个时代,社会的形态,婆罗门种姓在印度是最受尊重,所以他们自己也是很骄傲。
佛既然成佛了、超越了,[诸仙]就是婆罗门教,也很多人来皈依佛,所以佛在婆罗门教中也是能引导婆罗门。这种骄傲的种姓,却也是承认佛陀的教法,若是很单纯的婆罗门种姓的人,他对佛陀的教法也是信受奉行,所以叫做[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
⊙[导师],引导大众进入佛觉道者,是佛菩萨的通称。
[导师]就是引导大众进入佛觉道者,这叫做[导师]。我们平时世间的教育,学生除了老师以外,也有导师,导师就是在引导学生正确方向。修行者也是,我们要知道方向在哪里,随着导师正确的方向走,就不会偏差。
导师就是觉悟的人,不只是自觉、觉他,还是完全觉行圆满,悲智双运的大觉者,是佛、是菩萨的通称。佛能够称为导师,菩萨也能称为导师,就是人间的典范。凡是能够做人的典范,就能够堪称为[导师]。
所以,这是妙光法师在这道场里有这样,从即将接受授记的这群弟子中,还是由妙光法师引导,还是妙光法师在为他们讲《法华经》,教大家要如何力行这条菩萨道,菩萨的道路要走得很定,方向要很准。
⊙[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心常怀懈怠,贪着于名利。]《法华经序品第一》
那八百弟子,其中有一位弟子,虽然也是在行菩萨道,可是他的心还有懈怠的习气,贪着于名利。只要懈怠,自然贪着的心就会生起。
⊙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家懈怠者,则衣食不富,产业不振。出家懈怠,则不能出离生死之苦。
什么叫做懈怠?既在修行,为何心会常怀懈怠?意思就是说,懈怠者是众行之累。修行者若有懈怠,对自己也是一种拖累,不只在群众中被人弃厌,其实对自己修行也是一种的拖累。
不只是修行者有了懈怠心会拖累自己,在家人也是。在家人的懈怠就是不做事,很懒惰,不肯认真负责家计,不肯负起家庭责任,所以家庭就无法振兴起来。这就是在家人若懈怠就会败家,家产就会散失,事业就一蹶不振,这就是懈怠的在家人。
若是出家,出家也有懈怠者,既想要修行,在群众中就是一种逃避世俗,要打拼、要认真、要承担家业,就是为了逃避这些,所以就说来去出家比较清闲。很多人都说出家比较清闲。
有的出家,我劳作个几年,我已经可以称为长老,我可以享受,让年轻的人去做;或者展现自己已经是老资格、老修行,什么都不必做。可要知道,《水忏》不好诵啊!
过去也有这样的丛林,大家在工作,分工、分执事。有一位老修行者,他虽然年纪大了,不过他很发心,山上修行,若没有水就要去挑,挑水就要轮职务。这位老修行者就说:我也要轮。所以这位老修行者愿意供养这个丛林中发心修行的大众。可以与大家结最大的缘,就是供应水,所以他挑水这个职务不愿意退下来,就是一直要去挑。
有一天,看到一群年轻的修行者,大家在洗衣服,用水没有节度。他这位老修行者,一天来来回回,山下山上不知要走几次,也会累,但是他甘愿,然而看到这些人用水没有节制,他不舍,第一不舍水的浪费,第二不舍这些修行者的心没有修——不晓得疼惜天地万物,就是还未自觉,一直在浪费自己的性命;没有去体谅别人挑水的辛苦,这就是没有觉他,如此不断地浪费用水。
所以这位老修行者,他就一句话说:[各位同修,你们要知道,《水忏》是很难诵啊!]轻轻一句话,但是意含着对修行者的警惕。修行者不就是为求自觉来修行入丛林吗?
[你做得这么辛苦,不用怕,责任我帮你分担,事情我帮你一起做。]这叫做[无畏施]。还有[法施],[你若不懂,我教你。]你看,这才是真正在丛林中发心修行的人,同修同做,应该要这样。出家若再懈怠,就不能出离生死之苦了。
我们修行就是为了要出离生死。生死,前面说过,有[分段生死],还有[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大自然的法则,[变易生死]是我们的心,这个心念起落。这都是我们应该要很注意,不可常怀懈怠。
在过去修行者的群众中都有这样的人,何况现在。这种懈怠的人总是贪着利养,想要求一个清闲,在人群中,若是时间到就去用餐,晚了就休息,起来就是享受别人所做的现成,像这样都叫做懈怠,贪着利养之人。所以,多求无厌叫做[贪],贪心坚固叫做[着],这[利养],名、利,以为在家人就是要恭敬、尊重出家人,若是这样的心态出家,真正是一位最可怜的人。
⊙贪着利养,多求而无厌叫做[贪],贪心很坚固叫做[着]。出家之人多贪利养,惟思口体之利养,不以勤苦为劳,不能流通佛教,是为法末时之秽行也。
我们就是要做一位真正是为可怜人做导师,我们要做他们的典范,我们要来引导他们。出家乃大丈夫事,出家就是要为众生所依靠,做众生典范,怎么会沦落到懈怠、贪着名利的地步,这样是不是很可怜呢!
总而言之,修行,我们要好好精进,在日常生活中要好好精进,在我们的心念中要时时警惕。所以要多用心。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