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诸佛法身如虚空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诸佛法身如虚空
每天都是同样在这个时间,同样是这样的境界。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境界,是不是同一个时刻呢?说起来境界都相同,但是时间还是有分别啊!到底世间的道理与名相,我们若是分得清楚,道理就能通彻;我们若是分不清楚,在人、事、物中计较就多了。
所以《无量义经》要让我们更透彻了解,所以这段(经)文说:[非动非转非闲静,非进非退非安危,非是非非非得失,非彼非此非去来]。
每天诵《无量义经》,不晓得大家对道理有没有透彻?[非动非转非闲静],我们每一个时间,是不是在动中过时间呢?或者是在静中过时间?我们现在是很静,这么静的境界,感觉起来静静地、定定地,名称上就是[非动]。在这里坐着,我们都没有动,大家都静下来了,你们可知道,这一点点的时间,地球绕着太阳已经走多远了,它还是动。因为时间分秒在过,我们有动的感觉,有静的时刻,所以[非动非转]。
其实,哪一个时刻地球没有在转呢?哪一个时候分秒不是这样在过呢?尽管我们很静,但是周围的境界,不只是天、地,包括万物都一样,眼前看到的都[非动非转]。我们现在的感觉其实是[非闲静],它不是静静地存在,它还是不断在运作中。所以,动与静,就是这么平行地在过,这叫做[蕴]。常常跟大家提起[行蕴],任何时中都是在行蕴中,只是我们没有感觉。
[非进非退非安危],同样的道理,进、退,到底是进或是退呢?我们从生下来,小的时候样样都在学,学走、学听话、学读书、学做事,这都是在进步。不过,到了年轻过后,中年就是到了顶端的时候,接下来就要老年了,开始就逐渐一直退化了。因为体力消退、记忆消退、动作敏捷就没有了,还是在退化。到底是进还是退呢?退,退到最后它就是消逝,消逝之后还是再重来,因为我们都是在轮回中,所以[非进非退非安危]。
因为在这无常的境界里,我们若是常常想:我们都很平安。但是要记着,时间挡不住,无常挡不住,怎能够常常说[非进非退],是很恬安的时刻呢?也没有办法。那么,是不是步步都在危险中呢?也不是。所以,无常虽然是即刻、瞬间,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发生,我们却要有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平行。
常常警惕大家,虽然在这么恬静、很安适的境界,我们要时时有这样的警惕。虽然我们看到外面的境界很多无常,这却是自然法则,我们心就安住在自然法则里。但是,道理必定要透彻,要了解,每一个时候都在变化,每一个时候都是在退缩,这是在真理中的人生境界。真理是永恒的,生活的境界就是这样变化无常,所以叫做[非进非退非安危]。
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与我有什么关系?但是在我想来,这与我的关系很大。因为,我们不只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我还是生活在全球,他们的时间、他们的环境都要了解。对这个全球环境要了解,就会牵涉到什么是稳定,什么是不平衡,从四大不调到天下万物的生态都有关系,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宏观。虽然我们生活在这个空间,但是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心包太虚,要了解整个道理,要很透彻。
所以说,[非是非非非得失]。[非是]就是[不是],道理不是这样。[非是]也叫做[假],[非是]也是[不对]。[非非],没有错。到底是对或是不对呢?[非得失],没有得,也没有失。
是啊!计较什么呢?到底是不是,要用我们的智慧,这是很重要啊!大时代需明大是非,不要只说,[是对,不对]。其他外道教的开经,[阿优],那就是[有与无],开经就说有与无——是真的,是假的,不管它,开始就是他们的道理。但是,我们佛教的开经就是[如是我闻],是[确实是这样],前面开经就一直说[六成就],有根据、有地点、有人在听、有佛在说。[如是],确实就是这样的证明。
所以佛经必定要有根据,是真,真理是这样;是假,虚妄是这样。分析让我们了解,是虚妄的、是真实的。这就是我们学佛,要如何将日常的虚妄去除,如何能够面对真实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常常是非分清楚。这句就是[非是非非],是[对]是[不对],我们必定要让它清楚。所以[非得失],这个真理永远都是常在,佛性永远都是在我们的内心里,我们也没有比较增,也没有比较减。
所以说,[在佛不增,在凡不减],佛性,佛与众生是平等。所以只要我们用心了解是真的、是假的,是错误的方向我们不要走,是正确的方向我们要向前精进,是非分清楚。在我们人人的本性与佛同等,道理、法身,人人本具,所以[非得失]。[在佛不增],没有比我们多;[在凡不减],我们没有比佛少,佛性全都是平等。
所以[非彼非此非去来],何必分他是在那里、在这里呢?同样这个时候,[彼]在那里,地球的那边,[此]是地球的这边,彼此之间的去、来,过去在那个地方,可能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到达,现在不必了,也不必搭飞机,用视讯的,他说、我回答。看,这岂不就是[非彼非此非去来]呢!你不必去,他也不必来,同样在这个时候,他能和我们互通。这就是有这样的道理存在,现在的人用科技将它展现出来,所以[非彼非此非去来]。
⊙诸佛法身如虚空,静寂清澄,自是无动转闲静。
所以[诸佛法身如虚空,静寂清澄]。诸佛的道理,法其实如虚空一样,就是那样地静寂清澄,那样地干净。时间是很干净,道理也很干净,因为你看不到,你染污不到它。所以这就是法身,本具的道理,本具有的道理就包含在这个觉悟佛性里面,所以[诸佛法身如虚空,静寂清澄,自是无动转闲静]。在这当中,你要说它有在动、有在转吗?其实没有动,也没有寂静下来的时候。寂静,静下来的时候,它也是在转。
所以道理就是动静合一,我们若能了解,应该就对人世间一切的物理,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一切物质没有什么通不过。只要我们用心。
所以《法华经》,前面我们就已经说过了,开始佛跏趺坐三昧。开始结跏趺坐,在定中,心很开阔、很踊跃。听的人也很欢喜,知道佛将要出定了,佛将要畅演本怀了。在那当中,天鼓自鸣,天华这样坠下来,那个境界之美。
所以这当中[诸天龙鬼神,供养人中尊,一切诸佛土,即时大震动]。
这就是要告诉我们,在那当中,大家都是很恭敬的心。不只是在人间,人间有四众弟子,有国王、大臣,还有诸天龙神,全都来了,用最虔诚的供养。
[供养]这两个字,最重要的是这念心,所以诸天龙神也是用很恭敬的心,供养[人中尊]。就是敬的供养、行的供养,用他们身体力行来护持佛法,这都是叫做供养。所供养、所护持的就是[人中尊]。因为佛是在人间成佛,佛已经觉悟了宇宙的真理,所以是[人中尊],已经是正等正觉了,觉悟的是那样的正,方向很正确,是人中最尊敬的人。
[一切诸佛土,即时大震动]。佛土,也就是一佛所教化的领土。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他所教化的范围就是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就是在宇宙中这颗地球上面,所有的众生是佛最爱的,是佛陀最庇护的。所以他抚摸着地球,就是来疼惜地球一切众生、万物、大地,这是佛教化的领土。
其实,宇宙之间,佛有很多。我们光是前面听过的,日月灯明佛,同名同姓就有两万尊,后面又有燃灯佛,再后面还有很多的佛。其实诸佛土都没有变动,我们的娑婆世界也没有变动,同样是佛所教化的。所说的没有变动,是道理没有变动,娑婆世界的真理与其他佛土的真理都是共同,所以叫做佛佛道同。娑婆世界的佛心欢喜了,诸佛世界一切佛心就欢喜,这是[大震动]。震动就是踊跃、欢喜的意思。
所以学佛,我们必定要将道理与事物会合在一起,最重要的,我们必定要在日常生活中,事、物与心理,事与理、与心、与人的生活,一定不能拆离,一定要将它会合起来,我们才不会受到外面的境界将我们运转过去。
[非动非转非闲静,非进非退非安危,非是非非非得失,非彼非此非去来。]应该大家都比较能了解了。每天在诵的经,我们若是不了解,只是念过去,那就不对了。必定要将这个道理,日常的生活,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我们一定要很透彻。所以要时时多用心啊!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