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五十一课
益西彭措堪布: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五十一课
(三)苦集不断循环的轮回相
于所受身还执为我,还起贪等,造业受报。身则生老病死,死而还生。界则成住坏空,空而复成。劫劫生生,轮回不绝。无始无终,如汲井轮。都由不了此身本不是我(此上皆是前人天教中世界因果也。前但令厌下欣上,未说三界皆可厌患,又未破我。今具说之,即苦集二谛也。下破我执,令修灭道二谛,明出世因果,故名四谛教)。
这是讲因果循环不已的状况。也就是由因生果,果中又起因,导致因因果果循环不已,成为连绵不断的轮回苦相。这种苦相没有时间、处所的边际,它来源于因果勾锁连环,相续不断,所以用“轮回”表示。就像水车的轮子不断地旋转,没有止尽之时,同样,由于因没有断,就会不断地感果,感果时又起因……这样就形成了没有边际的轮回。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只要没在缘起上截断,就会一直相续下去,由此导致未来的苦海没有边际。所以必须明白四谛的真理,否则是没有出路的。
这里是说,对于所受的果报身又执著是“我”,再以我执而起贪嗔等的烦恼,由此造业受报。比如一个人死了,再投生一个身,但他来世还是这个样子,不会无缘无故就知道无我,然后把我执消掉,他还会把那个身执为是“我”,仍然以我执用事,旧习难改。这样,他一切处都在不断地集起惑业,感得三有的果报,在后来的身上,再一次现起生老病死等的各种苦恼。就这样,死了又生,生了还是那副老样子。所以经上说,每个众生无始轮回以来所受取的三有之身,堆起来比梵天还高。这就是轮回的真实状况,一点不夸张。
当你知道了流转的苦相,心里对它非常确认时,再想到那么多的生死,你才能真正生起厌离心。也会以此下定决心,这一次一定要从生死中脱出,不能再落入从苦到苦的轮转里,这种道路是没有任何前途、任何意义的。
从我们居住的世界上看,它也只是一种共业形成的大的苦相。你再提起整个地球、整个太阳系等的时候,就要知道它只是众生共同的苦相,在这上是没有什么实义的。也因此,把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定性为杂染的秽土,因为这纯粹是杂染的法,没有任何清净的东西。这以后,你再不要留恋这个世界了,我们从小熏染得过多,什么壮丽的河山,富饶的土地,在这上面起过很多颠倒的乐执,但这一切都只是惑业力所感的苦性的法。
我们学苦谛的时候知道,以苦、乐、舍三受为主的一切心王、心所,以及它们的所缘境,全都是苦谛,没有一个不是。所以,你不要认为,当下的身心有点难受叫苦,其它都不是苦。其实,整个轮回周遍是苦,内的根身,外的器界,包括整个三界的有漏果报法,也就是我们六识里的一切境界,全都是苦谛。
这样就看到,整个世界也是随惑业力显现,所以它有成住坏空,空了以后又形成,成了之后又坏。完全由众生的妄识来住持,怎么会是常住的法呢?就这样劫劫生生,轮回不已,无始无终,像水车的车轮那样,旋转不息,这也是因为轮回的动力根源没被破坏。这动力的根源就是执我的心,以它错乱的力量,不断地现起各种妄动的心态,发起各种行为。就像水车旋转的动力没有消失,就会不断地进行一样。反过来,这股动力一旦消失,从此就不再旋转了。同样,执我的心一歇下,所有为“我”的心理妄动、各种行为就失去了支持,这些都不能独立而起,所以当惑业力一止息,整个三有的果报就随之消失了。
总的来说,旷劫以来,我们在这连绵不已的惑业苦里轮转不息,就是源于不了知这个身或者五蕴的综合体本不是“我”,所以说,一切轮回的过患都源于萨迦耶见。我们现在首先就要观察“我”到底有没有,这才是从根本上着眼。也因此,月称菩萨说:“诸瑜伽师先破除我”。
那么具体如何观无我呢?以下圭峰大师作了很好的开示。
三、认识道谛与灭谛
由两方面产生认识:(一)观察无我的方法;(二)还灭的道路与果证。
(一)观察无我的方法
分三步进行:1、简略的分析;2、细致的分析;3、从有“我”的错觉中走出。
1、简略的分析
不是我者,此身本因色心和合为相,今推寻分析,色有地水火风之四类,心有受(领纳好恶之事)想(取像)行(造作一切)识(一一了别)之四类(此四与色,都名五蕴)。若皆是我,即成八我。
怎么说这个身或者蕴不是“我”呢?
“不是我者,此身本因色心和合为相”,这个蕴身本来是以色心和合为相,它只是一堆的色法和心法,合在一起作为相状。就像电脑没有独一的体,它本身是由各种配件组合在一起为相状一样。
但是,我们却对此熟视无睹,视而不见,非常愚昧,竟然执著这是一体的“我”。一方面也是因为,身体各部分结合得太紧密,让你发觉不到,它只是各种不同的零配件的组合,结果误以为它是实有一体的“我”。比如一间房屋,你很难发现它是各种建筑材料的组合,如果是一大堆零零散散的木头、砖瓦等堆在那里,你也不会认为是“一”。因为木匠把它们组合得非常紧密,结果你就感觉这就是一整间房子,其实不还是那些建筑材料,各住各位,互不混淆,哪里有什么“一”呢?
同样,我们首先观察粗的方面,你要看到色和心是不一样的,这个蕴身就是这两种东西的和合,这上面没有独一。进一步,你要在色心二法上仔细地推寻,一个一个地分析开来,之后你就发现,这完全是一大堆各自不同的法。那时,你会感觉到这上面没有“我”。
“今推寻分析”,“推寻分析”是讲观察的方法。所谓“分析”,指的是把它们一个个地分开来。这不同于人们平常说的“分析”,现在“分析”的用法已经有点错乱,不符合它真正要表达的意思了。过去“分”和“析”是一个意思。“析”字右面是“斤”,指斧头,左面是“木”,意思是用斧头把它劈成一块一块的,就是不断地分解、剖开的意思。
为什么这里要我们用分析法呢?这是因为,你的意识总是把它看成笼统一体的东西,而且第六意识缘它缘得非常呆板,每次起心的时候,就说这是一个身体或者是一个“我”。这种错认太习惯了,以至于不经过分析或分解,你心前就现不出多体的相,所以首先要非常细致地去分解它。
“推寻”,就是你要仔细地去找。其中“推”,是说你要去看,眼睛是“我”吗?耳朵是“我”吗?鼻子是“我”吗?这上面有“我”吗?然后还要辨别,眼睛和耳朵的相不一样,肝、肺、肠等的相也不一样,上方、下方等也有各自的相,彼此不同。这样,通过你观察的智慧,把原先执牢的一个笼统不可分的东西,强力地一个个分开。当你一个个分得非常清楚,也就是在观察慧前,身心的内容已经分开,成了一个个体性不同的法,这时你会开始认识到,里面没有独一的“我”。
“色有地水火风之四类”,首先,我们在色法上看到,这是地水火风四类不同的法。那就要知道,四者的体性截然不同,地是坚固性,水是湿润性,火是暖热性,风是动转性。按今天的话来讲,你会看到,这个身体有一种坚固的形质,有一种流动、湿润的体性,这两个不能说是一样。或者有一种属于热量,有一种属于运转。这四种体性截然不同,不能说坚固就是热量,也不能说动转就是湿润等等。总之,对这个身体,你一定要分得出这四种不同的体性来。
“心有受想行识之四类”,在心法上又有受想行识四类不同的法。其中,受是领纳合意、违意、中庸三种境而起的苦、乐、舍三种受,想是心里缘取这种相那种相,行是发起各种心上的造作,识是对这样那样的相都能明了分别。它们四个各有各的相,不能混为一谈,这样你会决定,受想行识是四种不同的法。
通过这最初步的分析,你已经把它分开成了八种不同的法。
“若皆是我,即成八我”,然后你就想,如果这些都是我的话,那就成八个我了。你把地、水、火、风,受、想、行、识八个排出来,好像屋子里有八个人那样,一个英国人、一个日本人、一个美国人、一个俄国人、一个阿拉伯人、一个中国人等等八个世界各地的人,就不能说是一个“我”。或者面前有八种蔬菜,茄子、萝卜、白菜、辣椒、丝瓜、南瓜、土豆、冬瓜等等,你不能说这是一个。同样,如果你说这八种法全是“我”,那就成了有八个不同的“我”。
意思就是,当我们看到这色心八种相以后,你就知道这是八种不同的东西,就像青黄蓝绿等的八种颜色。当你心前现出这八种不同的相时,你就认为这不是一个“我”。如果是我,那应成有八个不同的“我”,这样问题就大了。比如说,我很舒服,那到底是哪个“我”舒服啊?是八个“我”有不同的感受吗?还是八个“我”都说我很舒服?或者身体上,比如我现在水大增盛,那是不是水大的“我”变胖了?其他的“我”变瘦了?或者体内的四大像四条毒蛇一样互相作战,那是不是身体上四个色法的“我”正在打架?这都没办法成立。
2、细致的分析
况色中复有三百六十段骨,段段各别。皮毛筋肉肝心肺肾,各不相是(皮不是毛等)。诸心数等,亦各不同,见不是闻,喜不是怒。既有此众多之物,不知定取何者为我。若皆是我,我即百千。
“况”是指,我们再细致地看,不只是这八种法,它还可以一直分,分成无量百千万亿。
“色中复有三百六十段骨,段段各别。皮毛筋肉肝心肺肾,各不相是”,比如色法,骨头有三百六十段,我们一一去看,从脚趾骨到头盖骨之间,一段一段都不相同,你的心前要现出各式各样不同的骨节。之后再看各部位的皮、毛、筋、肉,以及内在的心、肝、脾、肺等,乃至任何一个器官的上下左右中的各部分,都一一细分开来。这样一细分就发现它们完全不同,各是各的,皮不是肉,血不是髓,心不是肝,肺不是肠等等。这时在你慧眼的显微镜前,它已经成了一个一个独自的东西,越是往细去观,就越会发现这是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不同体性的法。
“既有此众多之物,不知定取何者为我”,然后你要追问,这里到底哪个是“我”?哪一段骨头是我吗?那是脚趾骨还是大腿骨,或者颧骨、颅骨,到底哪块骨头是“我”?这样推下去,到底哪一块皮是“我”?还是哪一根毛?或者哪一颗牙齿、哪一个器官组织、哪一个细胞是“我”?再把胸腔打开,这里哪一个内脏是“我”?
“若皆是我,我即百千”,如果你说这都是“我”,那就成了有百千万亿个“我”了,而且是各式各样不同的“我”,但哪里有那么多个我呢?就好像地球上有各种植物、动物、矿物等等,你说哪一个是地球?同样,我们人体里也有无数种的支分内容,都各不相同,你到底认哪一个是“我”?如果都是“我”,那“我”就太多了。好像一运动的时候,身上无数个“我”,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或者吃了一顿火锅,感到非常畅快的时候,好像全身的“我”都在沸腾一样。或者忽然之间身体哪里疼痛,好像全身的“我”都在痛,那是不是这样呢?好像不是。
“诸心数等,亦各不同,见不是闻,喜不是怒”,再看心法,跟色法一样,它也有非常多的内心世界的显现,它们的表现都各不相同,不能混为一谈。你只要细致地去看这些心王心所,会发现它们也是千姿百态,各式各样。每一种心法都持有自己的相,不会跟别的混同。这样你就看到,这里的喜、怒、哀、乐,贪、嗔、痴、慢等的心所非常多,当你去认定的时候,会发现它们各自的体性不同,不能说喜是怒,也不能说骄是嫉,也不能说散乱是精进等等。你会发现原来一个个心有一个个相。
或者可以观察,六个根门一开张,就从这里出现了六种识。它们都不一样,眼识不是耳识,鼻识不是舌识。不可能说了别酸甜苦辣的识,等于听到风声雨声等的识,也不能把见到颜色形状的识,当成嗅到各种气味的识。
这样你就看到,每一类的识都有各自的体相,虽然没有外在色法的形质,但内心世界里也有不同个体的显现。像这样,我们要用自己的心确认到内心世界的千姿百态,你可以一一地把它们排列出来,如果把每一个都拟人化,每一个心法都当成一个人,那就像无数个不同的人都汇聚在一起一样。
不仅如此,就连一种心所的内部也是千差万别,比如贪心所,这里有贪色、贪香、贪味、贪人、贪事、贪名、贪利、贪权、贪花、贪草、贪娱乐、贪歌、贪舞、贪古玩、贪琴棋书画、贪足球、贪各种体育运动等各自不同的贪心,也就是在一种贪里,又可以根据所缘境分成千差万别。
或者看到一切的心王心所都是因缘生的,并不是无因而起,也因此,这里的每一个心念都是刹那灭尽,每一刹那出现的心都不一样,这样,在时间上,也能给它排出无数个不同的体。
“既有此众多之物,不知定取何者为我”,这样看来,到底哪一种心是“我”呢?前面的贪心是我,还是中间的信心是“我”?哪个心是“我”呢?我们会想,不可能只有一个心是“我”,不然就成了其它的心都不是“我”。
“若皆是我,我即百千”,如果这些全是“我”的话,而它们又各自不同,这样,在内心范畴里,就成了千差万别的“我”了。有时候很贪,这时是像贪鬼一样的“我”;有时候很愤怒,是像罗刹一样的“我”;有时候很傲慢,像天王一样的“我”;有时候很卑微,像乞丐一样的“我”;有时候充满竞争力,像修罗一样的“我”,有时候非常悭吝,像饿鬼似的“我”等等。这样看来,有千姿百态的“我”,到底哪个才是“我”呢?或者说,当你看到时间上的无数个不同心态的时候,是不是有无数个“我”呢?
3、从有“我”的错觉中走出
一身之中,多主纷乱。离此之外,复无别法。翻覆推我,皆不可得。便悟此身心等,但是众缘,似和合相,元非一体。似我人相,元非我人。
况且,如果在一个五蕴身当中有这么多的“我”,那么就像一个国家有很多国主一样,会是非常混乱的,到底谁来做主?我们只认为是一个“我”做主,而不是有百千个“我”做主,不然到底听谁的?
这样的话,你也没办法辨识哪个是“我”。如果你只认取某一个是“我”,那其他就都不是了,成了“我”之外的东西,跟“我”无关了,但这绝不可能。你认为这一切色法心法都跟“我”切身相关,是从“我”里面发出来的。如果你认为一一都是“我”,那显然成了各式各样不同的“我”,这比全球的人类差别相还要来得纷乱。
其实,离开这一大堆的身心各异的法之外,再没别的法可称为“我”了。但在这些法里,你反复去推求有没有“我”的时候,在任何一个法上都得不到“我”。你不可能认为一只眼睛是“我”,或者一根汗毛是“我”,或者一段骨节、一个心念是“我”等等。既然每一个个体的法都不是“我”,那它们合在一起也没有“我”。
这样就悟得,原来身心等只是众多的缘,似乎合成一体的相,实际不是一体。只是在我们的错觉里,由于它们当时当处紧密相合、配合的缘故,误以为是一体。就像一个球队打球的时候,因为他们之间互相配合,我们会误以为真实有一个球队,但除了每个球员之外,哪有单独的球队呢?同样,当处的很多身心等法暂时集聚的缘故,显现成好似是独一的和合相,实际不是一体,它只是现似为一种人我的相,你却误以在这上面肯定能找到补特伽罗我。
(二)还灭的道路与果证
为谁贪嗔,为谁杀盗,谁修戒施,谁生人天(知苦集也)。遂不滞心于三界有漏善恶(断集谛也)。但修无我观智(道谛)。以断贪等止息诸业,证得我空真如,得须陀洹果,乃至灭尽患累,得阿罗汉果(灭谛)。灰身灭智,永离诸苦(诸阿含等六百一十八卷经,婆沙俱舍等六百九十八卷论,皆唯说此小乘及前人天因果。部帙虽多,理不出此也)。
这样观察后,看到了当下的种种身心现象,一旦确认这些现象、这个蕴相不是“我”,你再不把缘生的虚幻影像认为是“我”的时候。那你就想,我为哪个贪,为哪个嗔?我为了谁来杀、盗?是谁在修戒施?谁在生人天?既然“我”了不可得,那是为谁欢喜为谁忧?为谁维护?为谁行动?为谁而修善修福?为谁取善趣乐果?
一旦明白无我,你会发现过去的一切心态和行为都是妄作。原先认为这里有个真实的“我”,所以我们理直气壮地为“我”来赚钱,为“我”来享受,为“我”来修善升天。现在发现根本没有“我”,那这一切行为都没有理由了,之后你自己会反过来问,我到底为谁贪嗔?别人说:“王某某!你这个混蛋”,我为谁气恼?没人叫王某某。别人说:“王某某!你的功德太殊胜,你太伟大了”,没有王某某,我为谁高兴?
原先觉得我的形象很重要,包括我的生活品质,我的穿戴行头,我各方面的地位、品位、身份、知名度等等,这些都相当重要。作为一个人,就是按照这些来判断他的生命品质,所以方方面面都要达到一种不低的要求才对。人生就要有追求,要从各方面塑造人生的品味。像这样,时时处处都是为了“我”而做、而忙、而设计、而动很多心思。想想看,哪怕是为了一个“我”的房间,都会动很多心思,他会要求达到一定标准,才符合“我”的身份,或者说“我”需要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其他像“我”的受用、财富,要达到何种程度等等,你对这些也会有很多精心的设计。
然而,一旦你知道没有“我”,那做这些是为了谁呢?这样,一切就全都停下来了。你反过来看世间那一套就非常清楚,人们念念都在计较“我”、营造“我”,在为“我”而费很多心、出很多力,这就是现代人说的“呵护自我”。野心再大一点的想,“我”要在一生中得到大的成功,实现大的荣誉、事业。野心更大一些的,会希望“我”超越欲界,得到梵天的果位等等。这些都源于一个我爱执而起。
一旦明白无我,这一切动机自然会消失。也就是他心上再不会出现那种随顺生死的道,因为执“我”的心没了,也因此,为了爱护“我”而取什么最好的食物、最好的受用等这种求取的心也会停掉,这样就进入了解脱道。解脱道跟世间道完全不同,但这也不是外在的道,关键是心上的见解和希求变了。
从此以后,这个人的心不会再取著三界的任何有漏善恶法,也就是他能够断集谛了。内心唯一的重点就是修持无我观智,这就入了道谛。由此他会断除贪等烦恼,止息一切有漏的非福业、福业和不动业,证得我空真如。这样首先会得到见道的初果,之后逐节进修,乃至于灭除一切生死的过患、拖累而得到阿罗汉果,这就是证了灭谛。在宿世的业报消尽后,就灰身灭智,永离三有诸苦。这就得到了出世间的涅槃果位,这种涅槃已息灭了一切有漏的苦与苦因。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