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汉传佛法>> 教理释疑>>正文内容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既知难得,得已且具大义之暇满人身,今既获得,应如何作取舍?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1日
来源:   作者:郭和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既知难得,得已且具大义之暇满人身,今既获得,应如何作取舍?

  【第四四则】

  问:既知难得,得已且具大义之暇满人身,今既获得,应如何作取舍?

  答:应取心要,菩提道次第为一切法之心要。颇公开示说:“趁此一息尚存,最上目的,辗转增上,证得圆满双运果位;其次亦当解脱轮回;最低限度,亦当不堕三恶涂。”取心要之法,应依师佛无二所指示正法教授心要而勤修。过去大德如贡巴瓦修此(难得具义,应取心要)之心念力生起时,腿上被木刺扎入,乃不知痛,无暇拔之。敬安瓦修此昼夜精勤修习,不思睡眠,或劝其稍息,答说:“修此稍息之心,不能生起。”心生之量,片刻空过之事皆不作,故不为无益之事,遑言作恶,此为修此心生起所见之迹相。颇公乃过来人常说:“于暇满大义,心生通达者,其心绝不缘无意义事。”宗喀佛说:“绝不令心放逸,不空生片刻。”如不用催促劝勉我心之功,即空过一生,亦以为不足惜。故修此法,则令此心极欲受取心要(即修正法)。若知此而不修可以吗?一、决定须修:总观察一切众生,皆思离苦得乐,应取舍不错,能认识此正因,惟有正法;二、决定能修:不可自暴自弃;三、此身须修,四、现时即修。(非谓立刻关门点灯入座而修,乃谓于所应取舍之术,立刻实行学习。)

  不知应取善因,应舍恶因者,虽得此一次人身,则如阿阇黎胜勇所说“宝洲空回”一喻:到宝洲谓喻得人身;贪恋风景而忘采宝,喻人贪恋名利,而忘成就一切善因;空手而回,当负重债(去时资斧),喻空过人身,枉消过去所积受用善因,返故穷乡,喻仍堕三途;忘取实利,喻忘取善因,则造恶因,自然堕三途了。入行论说:“以身作义利,故施以衣食,不然枉废衣食了。”当思过去大德如宗喀巴大师、法金刚、温萨巴等皆南洲人,具足六蕴之胎生类,与吾人无异,彼等皆成就,我等如何不能成就,此谁之过?(非自不能修,非修法错误,非无善知识错误)皆由自己未能发精勤修学之心。若此心未生,应勤祈上师即佛加持,迅速生起,方能勤取心要。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