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2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近代佛教制度变革研究综述

    得失所在,对寺庙的领导即主持的作用做了非常重要的强调,震华法师倡导中国佛教的发展最终还要走僧团化的发展模式[37]。而濮文起在《传法不传座——倓虚的僧伽管理思想与实践》[38]和《近代僧伽教育之父——...1994/05 P65  [37]黄夏年:《当代中国佛教的批判精神――从震华法师的批判精神谈起》,《戒幢佛学》 第一卷 岳麓书社 2002 P171  [38]濮文起:《传法不传座——倓虚的僧伽管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645833.html
  • 古奥义书(Upani?ads)与初期佛学关于人的自我(Self)概念之比较与评论(1)

    pp. 6-37; D. D. Kosambi, The Culture and Civilisation of Ancient India in Historical Outline, p.103;...佛学进一步将六入及其六种客体解释为“一切”,因染与净均由其所决定。[37]虽然如此,吾人不应责难此二者为产生染污之系缚,因渴爱才是系缚。[38]若人知感官及其客体事实上是无常变易,将导致苦且非本质的...

    林煌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645848.html
  • 天台智者的戒体论与《菩萨戒义疏》

    智者大师的次第戒圣行-十支戒>(圆光佛学学报创刊号,民国82年12月,另参《大正藏》册46,页37下)。  页117 天台智者的戒体论与《菩萨戒义疏》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五期(2000.07)  禅分为...--------------------------------------------------------------------------  23. 《大正藏》册46,页37中。  页125...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845853.html
  • 正法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

    ,名于诸行修厌。于无欲界,未得为得勤修习故,名于 诸行修离欲。于灭界,未得为得勤修习故,名于诸行修灭。[37]   于卷92又说: [36]《大正藏》册2,页147中。《会编》下册,页453。 [37]《大正藏》册30,页775上。《会编》上册,页13。     页61 未得断界,于其断界正希求时,名依远离。未得无欲界,于无欲界正希求时,名依离欲。未得灭界,于其灭 界正希求时,名依于灭...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745912.html
  • 批判与适应──试论“人间佛教”的三个层面

    rdquo;。   学术与宗教,本质上都是理想主义的。针对“理想与现实的差异”,[37]印顺法师指出自己从不指望写一本书就想让台湾(或他处)佛教界广为接受。他引述自己自传性的文章《...。   [37] 江灿腾在《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新动向》中认为,印顺作为当代中国佛学成就的第一人,都无法保证其《净土新论》的法门普及全社会,“可见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正如大乘思想的最后...

    王雷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945915.html
  • 竺法护的翻译初探(注1)

    当然也有说“手执梵书”(注35)和“说出梵文”(注36)的。可是这个“梵书”和“梵文”在当时究竟是一种语言还是一种文字字体,目前并不是很清楚,而僧佑对胡、梵之分别好像也用得很不清楚。(注37)所以法护...36),T.552145.57c。(37)T.55.2145.4b。(38)T.55.2145.48a。(39)T.55.2145.50b。(40)T.55.2145.48c。(41)这本经是没有经文...

    梅乃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145987.html
  • 太子晃与文成帝─英年早逝的天才父子政治家大力推广佛教于北魏的功勋及期政治目的

    拥戴诸人(注37)之中,源贺是有佛学修养的人,《魏书》卷52赵柔传略云︰ 赵柔(约431~452时人),金城人也。世祖平凉州,内徙京师 。陇西王源贺采佛经幽旨作祗洹精舍图偈六卷...之。帅奉命解缚。世祖闻之曰︰此儿虽小,欲以天子自处。意 奇之。既长,风格异常,每有大政,常参决可───────(注37)《魏书》中诸人传记如下︰〈刘尼传〉在卷30,页359下~360 ...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245990.html
  • 就《华严法界观门》论华严思想之演变(2)

    , 页 37 中) (49) 《大正藏》卷36,页37中。 (50) 《大正藏》卷45,页646下。 (51) 如以有力无力来论述法的相成, ... (74) 《大正藏》卷 45,页 684 下。 (75) 《大正藏》卷36,页37中。 394 页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345992.html
  • 张商英护法的历史意义(1)

    说他“全似我晦堂老和尚”,又说“宣州杲兄,见地明白,出语超迈,乃吾家千里驹。”(注37)他于政和六年(1116)初次入荆南谒见张商英,为其师湛堂文准(1061~1115)求塔铭。张商英门庭其高,于天下...988。(注37)见《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文殊出版社《禅宗全书》册42)页470 “政和八年”及“宣和元年”条。“晦堂老和尚”即晦堂祖心 (4025~1100),为黄龙慧南(1002~...

    黄启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445994.html
  • 吉藏的佛性论与心性说之研究

    18.引见前书,页36,下~37,上。 263页 异,但都和第九家之“得佛(之)理”相同,以为众生皆可成 ...偶数?”或“释迦不是偶数?”一样。)这三 个批评的三个预设都是很有争议性的,但限于篇幅,只有 另文讨论。 21.引见《大正藏》卷45,页37,上。 ...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146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