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和总八音,[36]吐纳流芳馨。迹随因溜浪,心与太虚冥。六度[37]启穷俗,八解[38]濯世缨。慧泽融无外,空同忘化情。 这首诗主要是在四月八日佛陀生日时赞叹佛陀的庄严威仪,诗中并以种种形容词,来...八音,谓如来所得之八种音声,极好音、柔软音、和适音、尊慧音、不女音、不误音、深远音、不竭音。 [37] 六度是菩萨修行之道,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38] 八解,即八正道。其...
罗文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746846.html
-
处?故情不死,其为禅不可参,即问学亦难到精深处。[注36]
真可认为情若不死,不仅禅不可以参,就连世间法的学问也难以精通。这就是他所谓:“初心学者,当先求精我空之解。”[注37]的意义。此一观点对应...──注35:《全集》卷8,〈法语?修禅波罗蜜大要〉,页775。注36:《别集》卷4,〈示僧明璇〉,页138~139。注37:《全集》卷9,〈法语〉,页789。
页320
说。在顿渐的问题上,...
范佳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1746872.html
-
佛教史籍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页112。
70 页
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来,单传心印 ,开示迷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注 37...前后。至于后来记述禅宗传统的四句标准,则见于宋代睦庵所编的《祖庭事苑》︰───────────(注 37) T48,页140a~b。
(注 38) 同上书,页154c。
(注 39) T48,页...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346884.html
-
626 因鲁拜琥 453 罗云 125 罗含 368、218 罗斯 612 罗睺罗 37 罗桑耶歇 455 罗卜藏丹津 466 罗睺罗跋陀罗 238 罗桑却吉坚赞 452 叔本华 ...234、249、324 金庚信 366 金谨思 537 金义琮 372 金莲公主 349 金城公主 255、337 舍利弗 37、125 念智称 411 忽必烈 427、432、...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547055.html
-
染净性。佛性在生死为染性,在涅槃为净性,然就实相论佛性时,则其超越染净,故名为非染净──────────────注 37:慧远乃依据《大乘起信论》所说:“从本已来, 有大智慧光 明义故,自性清净识知义故,遍照一切法界义故,名为本觉。 ”《大正藏》卷 44,页 837 下。注 38:《大正藏》卷44,页838上。
37页
...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0847149.html
-
离色身。”又说:“莫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断即无,别处受生。”又说:“莫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37) 另外,流行本《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惠能更用一首四句偈,来批判显然... 37 以上三段经文,前两段见《大正藏》卷 48,页 338下;后一段见同书,页 340,下。 38 卧轮禅师的生平、师承无可考。 《景德传灯录》卷5 仅说:“卧轮者,非名即住处也。”(引见...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647156.html
-
一即多。(37)
无明一念心,此心具三谛,体达一观,此观具三观。(38)
现在要注意的问题是,当智顗说一念心起,即具诸法,这“具”到底是甚么意思?一念心不是一个仓库,一个场所,如唯识学派所言的...不可思议境。(39)
─────────36 《止观》卷1下,《大正藏》册46,页9上。37 《止观》卷8上,《大正藏》册46,页104上。38 《止观》卷6下,《大正藏》册46,页84下。39 ...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747157.html
-
依筆者推論,這是智旭一種直覺的感覺。比
如敘述早年的修學參禪,智旭認為每至功夫將得力時,必被「
障緣侵擾」。〔註37〕還有他對本身多病的體質,讓他對「罪
報」...認為是與時宜相背,只適
───────────────────────────
註37:釋蕅益:〈退戒緣起并囑語〉,收於釋成時編輯:《靈
峰宗論....
釋見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347265.html
-
隱遁的紀錄,如37歲,於〈復 靈隱兄〉,他即表示:「生則隱居求志,……是弟的定局。」 〔註76〕38歲「決志行遁,畢此殘生。」〔註77〕46歲,他曾 「誓不出山」〔註78〕...37歲背盟而去,使得此戒律復 ─────────────────────────── 註104:釋蕅益:〈退戒緣起並囑語〉,收於釋成時編輯:《 靈峰宗論.下》...
釋見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447266.html
-
(注37)而后,昙无德戒规早应普流天下,而今知在景龙三年的四十二年后,长江流域的吴兴一带,仍有五分律的活动痕迹。据上所引,知道僧祇律与五分律的主要活动地区都在黄河上游的关中一带,其原因仕邦在中国佛教...政府将这要出家的人分配在指定的寺院中,然后剃度。故传中称“配名永定”和“移名开元”,即谓齐翰先被分配在永定寺,然后再被转配至开元寺。(注 37) 参(注1)引拙文页一八五。(注 38) 刊新亚学报七卷二...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447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