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1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宇宙论与禅定:从《起世经》到大乘佛学

    楞伽经》(La nkavatara  Sutra)(Sagathaka vv.38—40,772—74)中有类似说法,有情于“色界之色究竟天”的净居处成佛,其化身在此世间示现成正觉:  772.我姓...

    (英国) Rupert Gethin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90663105.html
  • 明清话本僧道人物形象研究

    白话短篇小说的新发展》,《文学遗产》,1998.06,页74–86。  陈益源:《《欢喜冤家》的和尚形象及其影响》,《中国小说与宗    教》,香港:中华书局,1998.08,页119–138。  王毅...

    朱佩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94263139.html
  • 克孜尔石窟分期年代研究综述

    1961年,北京大学的阎文儒教授参加了中国佛教协会与敦煌文物研究所联合组织的新疆石窟调查组。调查后,阎文儒先生对克孜尔石窟的年代亦有所论述,他将74个保存较好的洞窟划分为四期,详见下表。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00563162.html
  • 唐至宋初的达摩传记

    弟子根据记忆编写成的最早的语录,记载了达摩及其弟子的思想和实践。柳田将此文重新分段,共分为74段,皆加上标题、注释,并全部译成日文。   《二入四行论》实际是达摩与其弟子和他们的后继者关于禅法修行言论...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42063253.html
  • 《祖堂集》“著”的语法化等级研究

    语气的“著”共有4 例, 如:  (74) 道吾对云: “切忌说著。”( 《祖》P537)  (75) 智贽梨前日道:“智不到处,切忌说著。”(《祖》P538)  (76) 隔数年后, 仰山有语, 举...

    林新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43663271.html
  • 弘一大师与性愿法师的法缘

    !谨稽首祝寿焉!(74)”同年十月二十八日,弘一大师又破例允任重建永春普济寺“名誉首座”。针对拟举“名誉主席”事,他还致书菲国性愿作了申述。信云:“忻悉兴复古刹,将推举后学任名誉主席。窃谓主席名义,...、(74)、(75)、(77)、(80)弘一大师《致性愿法师信》,同(12)。  (66)、(67)弘一大师《晋江梵行清信女讲习会规则并序》,同④。  (68)、(69)、(70)弘一大师《万寿岩念佛...

    秦启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2363670.html
  • 《法华经》禅思想之研究

    分科 74  第二节 从戏剧体制看《法华经》77  一. 序幕式78  二. 宣说诸法实相一佛乘78  三. 以譬喻说一佛乘 80  四. 得大法者皆当作佛 81  Ⅰ. 四大弟子得授记 83  Ⅱ. ...

    简秀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2563672.html
  • 《地藏经》及其孝道思想之研究

      第三节 佛教孝道思想之概貌 57  一、佛教本身即有孝道思想 57  二、诸经论的相关阐述 61  三、祖师大德的言行 70  四、小结 74  第四节 佛教传入后寻求与传统伦理之契合75  一、...

    蔡东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3563681.html
  • 《金光明经》文学特质之研究

    人王∕天王互动中的互惠关系 67  (三)人王∕天王互动中的治国理念 71  二、女神崇拜与女性观 73  (一)辩才天女 74  (二)吉祥天女 75  (三)监牢地神 76  (四)女性观:女身转男...

    周敏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3863684.html
  • 《坛经校释》订补

    中“少”、“小”二字通用,此两句文中“大、”“小”相对,正是其义。  74.(二六)节。“即是为此岸。”(页五一)校云:“原本‘是为’作‘是于’,欠通。”(页五二校释三)案,“于”义犹“在”,“于此岸...

    邓文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2863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