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19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足石刻杨次公证道牧牛颂析论

    主张禅净兼修。[74] 由此可知杨杰晚年归心净土,并非弃禅归净土,而是禅净兼修。  四、作品辨析  〈杨次公证道牧牛颂〉由十首押平声韵的七言四句诗作组成,配有十幅牧牛图,末后另有二首诗刻于图末,其详细...天衣义怀禅师〉,收录于《新纂卍续藏经》,第78卷,no:1547,页174中。  [74]) 见日本.忽滑谷快天著,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第十三章,第六至十一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蔡榮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65662349.html
  • 长老偈·长老尼偈故事(3)

    种。成人时学三吠陀。像貌秀美,厌恶五欲。佛来吠舍离弘化时出家,头发才剃落,当时便成罗汉。   偈陀74  贪爱和瞋恚,睡眠和掉悔;  合疑称五盖,我已全断除。  七十五 苏萨拉得长老偈  小传:名...

    释果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74762392.html
  • 祖堂集词汇研究

    期:88-91  《《祖堂集》中的助词”去”》,李崇兴。《中国语文》1990第1期:71-74  《《祖堂集》中的俗语源(续)》,袁津琥。《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2:40-42  《《...

    章正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82862438.html
  • 《中论》与《中庸》——“中”之思想的比较

    ,就能离一切系缚,离缚就可以得中道[74],得“中道”就是证涅槃,就是明佛性,就是得法身。[75]这就是达到“中道”的终极效果,吉藏大师将“中道”与“法身”、“佛性”等同,足见“中道”思想在佛法修学中...行”。这也就是指教观要并重。  [73]《三论玄义》,《大正藏》45,06c。  [74]《中观论疏》卷2云:若心无生,既无所依;离一切缚,即便得中道。《大正藏》42,24c。  [75]见《中观论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0362458.html
  • 论隋唐五代至宋初的药师信仰——以敦煌文献为中心

    3038为同一系统。这一系统的忏文,与有极为密切的关系。(74)而敦煌有关的写本年代具有明确纪年最早的为西魏大统十七年(五五一)(上博十六),最晚的为北宋太平兴国七年(九八二)(S.1473V),也就是说...72)露法:原作周沙,据P.2692校改。  (73)同注(68),第一六四页。  (74)同注(68),第一五一——一八四页。  (75)参见《大正藏》第十九册,第二十二页下——二十四页下。  (...

    李小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00862530.html
  • 山阴诗友喧四座,佳句纵横不废禅(1)——支遁考评

    大品》者,当指《放光》。《小品》或即支谶之《道行经》”(74)。在中,支遁将佛教般若学与当时知识阶层最欢迎的玄学互相嫁接,他写道:夫般若波罗蜜者,众妙之渊府,群智之玄宗,神王之所由,如来之照功。其为经...,,第二二九页。  (73)同注(9),,第二二二页。  (74)同注(62),第一八O页。  (75)《支遁集》补遗,第二至四页。  (76)同注(8),第五三七页。  (77)同注(8),第五三九...

    张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00862531.html
  • 论师的时代——对僧传中六朝义学论师的分析

    正值遁讲,果如开言,往复多番,遁遂屈,因厉声曰:‘君何是复受人寄载来耶?’(74)以支遁的实力当不致不如法威,但对法威的论诘也只能词穷厉声责问,原因实为“此中旧难通”:如果反过来说,支遁去责难于法开,...73)《大正藏》第五十册,第三八一页上。(74)《高僧传·义解四》 《大正藏》第五十册,第三五零页上、中。(75)据粱·释宝唱〈续法轮〉所引刘宋·释昙济〈六家七宗论〉说:“论有六家,分成七宗,一、本无...

    蓝日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00962532.html
  • 慧思禅师之法华三昧

    晚于陈宣帝太建五年(573)。74本人看法,虽不够成熟,但也与道宣所说的"凡所著作,口授成章"和《别传》中所记的"为说四安乐行"较为相符。  就其内容来看,《安行行义》乃是慧思禅师自己体悟"法华... 74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七,〈法运通塞志〉:"陈宣帝太建五年(573),海东玄光沙门受《法华安乐行义》于南岳禅师。"《大正藏》第49册,第353页上。  75 《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

    可 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42462664.html
  • 汉文《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大祀」斠释

    履也。」[74]。这是顺着《礼记.祭义》:「礼者,履此者也。」的解释来解释「礼」义。[75]《礼记.乐篇》载:「履者,人当履而行之。」、《玉篇》:「言而可履,礼也。」[76],「礼」为「实践」的意思...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辞典出版社,2003年第2 刷)第1828页。 [74]见许慎着,上引书,第2页,下栏后半页。 [75] 见杨家骆主编,上引书,第67页。 [76] 分别转引自杨家骆主编,上...

    吴昫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62862680.html
  • 台北市寺庙经济资源运用过程之探讨——以法令规范下的数据为例

    金额分类之家数金额比例73  表3-25、历年台北市与高雄市及台湾省的捐资金额与比例74  表3-26、各年度在台北市行政区的奖励家数的变化75  表3-27、台北市各区寺庙所兴办事业现况78  表3-...

    陈木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52463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