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本性流露则为圣贤,就是菩萨! 71、能受天磨乃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72、丈夫当有冲天志,安可作兔草底行。 73、一透龙门云外望,莫作黄河点额鱼。 74、玄珠自朗耀,何须壁外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13260330.html
-
佛教修学方法明显有儒家的烙印。他认为学佛(道)要亲近善知识,于一切不如法境触目警心无非助缘[73];要向根本处讨线索[74];要向身心一切,日用动静间沈细思察[75];听法、读经要观心,句句消归自心并如...46][47][48][51][52][67][68][69][70][71][73][74][75][76][77][78][79][80][85][87][88][89][98][99][102]...
大 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54960576.html
-
人。凡之与圣,二俱是名......然清净性中虽无动摇,具不坏方便应用,及兴慈运悲,如是兴运之处,即生清净之性,可谓见性成佛矣!"74这段表述同样是法融"心性不生,何须知见?本无一法,谁论熏炼?....... 〔71同上。 〔72 〔日忽滑谷快天撰,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第142页。 〔73 道原纂:《景德传灯录》卷四,《大正藏》第51册,第229页下。 〔74同上,第231页上中。...
释启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63860614.html
-
师 2004:74)」,第五讲「由观而转为参,就是使原本修的观照转为参究,进而产生疑情」(慧门法师 2004:84),第六讲「疑情发得起,放不下,便是上路」(慧门法师 2004:102),第七讲「参禅...
释天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85060744.html
-
cm×74cm。上部三分之二画十一面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跏趺座于莲台上,观音和地藏头顶华盖,华盖两侧有飞天环绕翱翔献花。下部三分之二两侧画冥道十王,十王坐于几案前,两侧各有一侍女。画面中心观音、地藏菩萨...
谢生保 谢 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22660964.html
-
了解和认识安岳及安岳石刻,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安岳的基本情况:安岳县位于四川省东部边陲,辖69个乡镇,幅员面积2689平方公里,人口154万,是全省典型的丘陵农业县和人口大县。安岳东邻大足74公里,南连...
邓风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34961060.html
-
研究,把经典还原为史,依据史料与历史的观点,重新寻求古代思想的本质与流变,多少忽视了义理的体究。[74]同时,胡适用孤本秘笈,作为惊人之具,以炫耀人目,也不无可议。 另外,近现代佛学研究,也强调直接从...谢诒征译(民78):《历史哲学》,台北:水牛出版社。 郑寿彭(民70):《印顺导师学谱》,台北:天华出版社。 印顺法师(民74):《游心法海六十年》,台北:正闻出版社。 印顺法师(民76):《以...
黄文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0161069.html
-
处所。故知看者,看却是妄也。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73] 自性本然清净,不待人看,若“息妄看净,时时拂拭,凝心住心,专注一境”,[74]非但不能得净,反又生起... [72] 《录校》,页 265。 [73] 《录校》,页 265~266。 [74] 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 2,《选编》卷 2,册 2,页 433。宗密视此为包括北宗在内的“将识破...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3761316.html
-
/60 第三节 中国佛教学者的崛起/65 一、弥天释道安/65 二、庐山释慧远/70 三、兼有名僧名士双重人格的支遁/74 第四节 鸠摩罗什及其门下/78 一、鸠摩罗什及其译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2761378.html
-
笃孝,笃孝不若修戒”(注74)。 契嵩认为戒中有孝,然世人不察,甚而忽之不睹,故既不劝孝,亦无福报。如欲得福,则须行孝,而行孝则须持戒。总之,修福、持戒均赖孝而成。然则,孝道又源自善心: ... (73)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广孝章第六,大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一中。 (74)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戒孝章第七,大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一中。 (75)镡津文集卷第三...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1661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