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618篇,用时1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试论佛教伦理的现代社会价值

    传统文化精神的利用,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1]曾提出了“扬弃”的方法,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也曾提出: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中国汉朝明帝时迎印度僧人竺法兰等...都是围绕“为善去恶”而展开的。  佛教伦理范畴中的“善恶”问题应从两个层面上理解。佛教认为善就是“顺益”,也就是一切言行要符合佛教的宗教学说,以佛教的教义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行。《菩萨璎珞经》[5]下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4768913.html
  • 玄奘法师与部派佛教

    密多斯那,年90,善闲三藏,法师又停此5个月就学萨婆多部之《恒捶三第铄论》,及《随发智论》等。   (六)瞿毗霜那国(Govisana)   有伽蓝二所,僧徒百余人,并皆学小乘教法。   (七)...卷、永徽四年(653年)在慈恩寺译   《显宗论》众贤造、40卷、永徽二年(651年)在慈恩寺译   《异部宗轮论》世友造、1卷、龙朔二年(662年)在玉华寺译   结论:   综览以上本文所...

    高永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4269559.html
  • 白岩寺碑记选

    岩寺碑记选 1、重修白仁岩禅寺记   □□前大理寺少卿中宪大夫郡人 弋谦①撰   □□承直郎户部山东清吏司主事郡人贾节②书   □□□仕郎代州判官历城崔铎篆③   代郡西行三十余里...立架作屋)。”   ⒀人天小果,有漏之因:佛教语,六道轮回中的人道与天道,谓之人天。果,果报;漏,烦恼。此句照应开头,是说一切事件都有一定的因果联系的,人是摆不脱这种因缘关系的。 5、重修白人岩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10869643.html
  • 道教、儒教与佛教异同之辨析

    七个主题,它们分别是: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这些也即是佛教所谓本母问题或根本问题。其中(1)四念住亦作四念处,是指在精神专注的状态下思虑身是不净、受是苦、心是无常、法是无我...足、精进如意足; (4)五根系指修行所依凭的五种内在条件,分别为: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5)五力是指因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促进修行、达到解脱的力量,依次为: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

    道教儒教佛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51469960.html
  •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佛教财富观念对现代社会的启发

    百分比依次是:  “1.真诚地对待所有人  2.有良好的教养  3.与人们和睦相处  4.有配偶的支持  5.比多数人更努力地工作……”  和我们通常想象的结果极为不同的是:品德和人格被远远地摆在超越...

    刘 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50570266.html
  • 唯 识 转 依

    转依究竟亦是现观究竟” [1],转依在瑜伽行派的思想中很突出,其他学派所常讲的则是解脱、涅槃等,转依这一概念,把握了实践的具体的关键。《摄大乘论》所说的所知依,即是以阿赖耶识为中心的赖耶缘起,也就是《...5]从听闻佛陀开示的正法,并对闻教作根源性的思惟,这是大乘实践的中心课题。从听闻正法而得到闻熏习的无漏种子,以此种子为因而能成就转依。此转依的情形,是断一分无明便证得一分菩提,约位则有五种:一、一分...

    养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1870517.html
  • 略论唐代巴蜀地区的佛道之争

    缩影。  参考文献:  [1][刘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4][唐]道宣.续高僧传[A].大正新修大藏经[C],台北: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  [5][清]董诰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唐]慧立本,彦悰笺.大唐...

    陈艳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84370739.html
  • 北京两处明代周吉祥塔考辨

      北京有两处建于明代的周吉祥和尚塔,一处坐落在海淀区北安河乡大觉寺南15公里处的山坡上,称“周云端和尚灵塔”,(图一)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海淀周吉祥塔”),塔南侧假门之上有石质塔铭一块。(图二)另一处坐落在房山区上方山脚下的孤山口村北,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房山周吉祥塔”),塔上正门有石质塔铭一块,上刻楷书:“僧录司左善世钦命掌印第一代住持周吉祥大师塔”,塔前一碑仆地,...

    舒 小 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93370973.html
  • 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研究

     1980.10。  11.《宗密的禅教合一说》 成一 《海潮音》 1981.12 页5-8。  12.《谈宗密对南北二宗的调和论》 智铭 《内明》 1982.02 页15-17。  13.《宗密大师...1-17。  53.《近代人间佛教的思想先驱》 王仲尧 《中华文化月刊》第二四四期 2000.07 页30-50。  54.《论明代佛教的三教归一说》 李霞 《安徽大学学报》第二四卷第五期 ...

    萧文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1471333.html
  • 佛教对浙江茶叶和茶文化的影响

    茶禅一味的内在要求,使浙茶尤为佛教所重视:而佛教僧侣种茶、制茶、传播浙茶茶种及文化,对浙茶的发展有起了推波助斓的作用,促使其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有了极高的声誉。  注释:  1[唐}元稹:《一字至七...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史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5美?萧甫斯坦等著:《禅与文化》,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6唐?陆羽:《茶经:一之源》,《...

    方如金 周玲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3497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