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787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20世纪初期两岸汉族佛教的互动(3)

    [56] 释东初前引书页282~283  [57] 释东初前引书页284  [58] 原题为《日人批评佛教大会》,见于《佛化新青年》第2卷第7、8合号页8。  [59] 水野梅晓的著作,一是《关于支那...  [218] 即“尚有”之意。  [219] 《南瀛佛教》第5卷第2号(1927年3月)页55~56  [220] 以上参考释印顺《太虚大师年谱》页230~242。例如,《太虚大师年谱》曾引《海潮音...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5146394.html
  • 般若经的空义及其表现逻辑

        它的空之辩证,并认为这种辩证有三步。第一步是色空不异    相即;第二步是诸法空相,否定生、灭、垢、净、增、减诸    相; 第三步是空中无色,乃至无智、无得、无“无得"。    (注56)... p.143) 这些学者解“空相",近於上面        所列的第三种解释,即空的状态或表徵、性格。         (注 56) E.Conze, Buddhist Wisdom books. ...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5746400.html
  • 往生净土的科学玄谈

    触发下个月纽约的狂风暴雨。[55]果真如此,那么在同样属于「非线性系统」的欲界生命流转中,[56]今生某种特定善业的累积,将更可能促使个体生命在来世感生不可思议的善趣或净土。反之亦然。 因此,只要...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1546448.html
  • 試窺印順法師的思想大要(下)

    講慈悲是輔助線索,《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同上),5 4~56頁。《佛法概論》(同註(7)),225~227頁。 (28) 《空之探究》(同註(5)),27頁...

    釋觀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2546472.html
  • 佛法的人间性及现实性践

    涅槃。”南传相当的  《 S.56,31 Simsapa (申恕树经)》经句如下︰   "Etam hi bhikkhave atthasamhitam, etam adibrahmac  -...opanayiko. (能引起的,  故曰导引的。) (56)   指圣道──圣、出世间八支道──是能引生圣果;圣、出世间  八支道,是通达道果及涅槃的“导引的方法”。弥勒菩萨同此  说。 (57)   ...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0746570.html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偈颂的解读

    我们再从“慈意妙大云”一句来思考。此句现存梵本作“`subha-gu.na maitra-manaa mahaa-ghanaa”,[55]坂本幸男等译作:“具有清净之德、慈悲之心的大云(者)”。[56]...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546587.html
  • 三论宗的传承及其“空”思想之考察

    六、 《广破论》,此经仅存藏译本。   七、 《大智度论》一百卷,姚秦鸠摩罗什译于弘治四年 至七年 页56 ...》(8卷),(大正藏卷38)、《卍续藏经》册28。  3.《法华经游意》(2卷),(大正藏卷33)、《卍续藏经》册42。  4.《涅槃经游意》(1卷),(大正藏卷38)、《卍续藏经》册56。  ...

    余崇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646588.html
  • 略论日据时期的台南开元寺(1896~1924)

    1921年之间[55]。这个说法与卢嘉兴的意见,大致相同[56]。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正确!照当时报纸记载,传芳法师并非死于大正七年四月,而是卒于大正八年五月一日[57]。由此可知,成圆法师接任开元...

    王见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246596.html
  • 唯识学与现象学中的“自身意识”与“自我意识”问题

    (如欧阳渐或熊十力或印顺)那样定义为“思量”和“了别”[55],那么,作为“自笛卡尔至萨特的近代哲学思考的最小公分母”[56]的“自身意识”,就既不是对自身的“思量”,也不是对自身的“了别”。它只是...第九:抉择八识第八;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释》,页95;印顺,《佛法概论》,页57。 [56] Vgl. M. Frank, "Fragmente einer Geschichte der ...

    倪梁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646601.html
  • 天台佛学入世精神

    。  39 《摩诃止观》卷一下,《大正藏》卷46,第8页下。  40 《摩诃止观》卷五上,《大正藏》卷46,第56页中。  41 《摩诃止观》卷一上,《大正藏》卷46,第4页上。  42 《法华玄义》...

    张风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3546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