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993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唐代佛教徒对社会的巨大贡献

    千古的佳作.例如阎立本在荆州某寺创作了醉道士图(注一一),吴道子在洛阳天宫寺画下了袖鬼变相(注一二);李白.杜甫.元祯.白居易.刘禹锡.  p 53  柳宗元等一代宗师在所过寺院留下了题壁诗篇(注一三...

    谢重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145959.html
  • 龙树的诠释学理念之哲学省察(2)

    断地狱道及因果。[53]   地狱道只是一个例子,即使如此,从《大智度论》的解释当中,就可看出地狱道的因果内涵与转变过程极其复杂,如果菩萨在成佛之道的过程中,不是本著「遍学”一切法门的...释〈遍学品〉,卷86,新版页3206。   [53] 引自龙树造?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释〈遍学品〉,卷86,新版页3206-3207。   [54] 参阅拙撰《汉译龙树论典大智度论十八空之研究》...

    游祥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0745983.html
  • 摩诃止观的道次第思想

    “三谛圆修”;而别教行者则必须先于“十住位”修空观,遍破见、思二惑之后,复于“十行位”修假观、“正出假位”,方修中观破无明[53]。是以“次第三观”中的“中道观”其实等同“一心三观”之意,只是由于根性...四十六卷 第52页下  [19]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52页下  [20]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52页下~第53页上  [21]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53页上  [22]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释惠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2346009.html
  • 印顺导师对新旧译唯识的定位与评析

    心识的根本真实,也即是如来藏了。基于这一意义,如来藏是内在的心性;阿赖耶识是承内启外的动力。[53]这一段描述,道尽了“赖耶通真妄”的精义,“如来藏”或说“解性”只是内在的心性,阿赖耶识才是动力。总...赖耶通真妄”可以说是同义的。因此,虽然对二分依他的解释差异,亦是新旧译唯识的一大分界,但从赖耶是否通真妄即可看出其大致的差异,今暂不处理,留待他日详述。[52] 《如来藏之研究》,p.215。[53]〈...

    陈 一 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046087.html
  • 李卓吾的生平与佛教思想(1)

    年来,几成铁案。今不论黄氏之言是否带有偏见,他提出的是一个“史实”的命题,即泰州、龙溪在思想较阳明更近于禅。其实,阳明的良知说,本身就是禅的产  281页  物(注53)。到王龙溪的现成良知,更不讳言...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098.html
  • 李卓吾的生平与佛教思想(2)

    嵇文甫,《左派王学》(上海:开明书店,民国二十三年),页六四。  (注 52)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页七○ 三。  (注 53) 陈荣捷先生说:“阳明之深受禅宗影响。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099.html
  • 试论佛道二教之初期交会,兼论二教对“淫欲”与“生命”的看法

    ---------------------------------------------------  p53  如有、无、无为、有为等,来诠译佛教禅与般若之概念,这又是另一种形态的影响。  贰、...

    萧登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246107.html
  • 林秋梧(证峰师)的佛学思想探源

    昭和2年7月)。  2. 〈为台湾佛教热叫〉(《南瀛》卷6之6、页50?53、昭和3年11月)。  3. 〈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日文〈《南瀛》卷6之1、页43?47完稿于1927、10、27、昭和3年...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546110.html
  • 批判心灵的升华---释迦的教育理想

    ----- (注 35)详见《大智度论》卷一一;《大正藏》卷二五,页136中~下。 (注 36) 《杂阿含经》卷二,第53经;引见《大正藏》卷二,页12下。18页 引文中,释迦自认为他的思想特色...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846244.html
  • 唯识思想的十二缘起说: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

    ,所以用 胎生学的方式解释无明与行是过去世因,而于现在世生出身心的形 成状态。关于胎生学的说明在《阿含经》是属于鲜见的学说,然而 《增一阿含》也有这种学说。(53)何况经过部派佛教...

    叶阿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246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