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60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曹溪唐禅“心性”义涵探究

    尊宿语要 宋晦堂师明编 卍续藏59册  二、其它佛经原典(含现代注译本)  中观论颂讲记 印顺讲 正闻 1988年6月10版  成唯识论研习 释普行编着 中华大典编印会 1979年4月  菩提道次第广论 ...

    张国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3959971.html
  • 白莲宗析论(1)

    初会是燃灯佛掌世,二会是释迦佛掌世,现为三会弥勒佛掌世。参见王见川《从摩尼教到明教》,页244。  43. T.47/1973,P.315c。  页59  且禅教净入门方法虽有不同,但目标却都是相同的,...种子,在地逢春发生,岂是外来皆从地出也。今之修行亦尔,念佛信愿纳在八识心地,临终发现净土弥陀,即非外来皆从自心出也。[59]  则是以唯识种子起现行的角度说“唯心净土”。最后《宝鉴》卷十<西方弥陀说>以...

    释印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4159972.html
  • 憨山德清三教会通思想研究

    3期,页54-62,2002年。  33. 杨维中,《论《楞严经》的真伪之争及其佛学思想》,《宗教学研究》第1期,页59-66,2001年。  34. 杨维中,《论《楞严经》佛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影响》,...

    蔡金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3060018.html
  • 论佛道儒三教伦理的交涉——以五戒与五常为中心

    激烈。[59]所以,佛教与儒家伦理的交涉、融和便显得十分必要和盛行。除了法琳《辩正论》直接引用《提谓经》以外,我们在道世《法苑珠林》卷八十八《五戒部》的“述意部”中也发现了他对...第1版第3册第2504页。   [58] 《摩诃止观》卷6上,《大正藏》卷46,77b。   [59] 见李斌诚《唐前期道儒释三教在朝廷的斗争》,杨曾文、方广锠编《佛教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4260032.html
  • 论一心二门及其对理学思维模式的影响

    不会造作。”[57]同时,理也是“极好至善的道理”[58],在未发之前处于无形、无言、无位的绝对空静状态中,但是又包孕著动静两端,在动静、阴阳中涵蕴著万事万物。[59...1997年第1版)第50~59页。   [32] 《通书?诚下第二》,《周敦颐集》卷二第26页。   [33] 未实现出来。   [34] 开展清净解脱的根据。   [35] 开展杂染生死一切事相的...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4560035.html
  • 战后台湾传统佛教的教派发展与现代社会(1)

    众的身份教女众,因为教女众时很多话比丘不能讲、无法教,例如十三重难、十六轻遮等,这应该不只是权力的问题而已。由于师父[59]她个人角色的扮演,使比丘尼的身份更加明确,如可以指导女众修道、管理尼众寺院...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460056.html
  • 宗喀巴对于大、小乘戒相融之思考(2)

    对于无师法的讨论,宗喀巴采取《学集论》(No.3940,<空品>[38b3-59a6])的看法补充《菩萨地?戒品》的说明。关于菩提心与持戒的讨论,如行心、愿心等,宗喀巴颇多引证《入行论》(No....(出世间法)。参见《法尊法师论文集》,页二四。另外在《宗义宝鬘》中提到的断证德指:自利可成就圆满法身;利他事业圆满则可成就化身、报身。(陈玉蛟译,台北:东初)   [59]如《戒论》,页六○中所讨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1160064.html
  • 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

    法苑,爱乐安住,自住其中,亦劝他人令住其中”。(注59)《十地经》卷2离垢地也说︰“唯诸佛子菩萨,住此离垢地时,自性成就十善业道。”又说,此上上十善业道,以一切种得清净故,及至成就诸佛十力,及余一切佛法...)同上注。  (注57)《大正藏》卷15,页453上。  (注58)《大正藏》卷10,页465下~466中。  (注59)《大正藏》卷10,页186上。  (注60)《大正藏》卷10,页542上~...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1460068.html
  • 初探菩萨修习禅定不生长寿天的善巧方便

    [59]!”佛陀接著说:  如是菩萨方便善巧,入四静虑及四无色,次第超越,得善巧已,复起下心还生欲界,亲近供养诸佛世尊,引发无边菩提分法,乃至未满,不证实际。何以故?舍利子!是诸菩萨方便善巧、不舍有情...a14~26。  [59] 外事:(1) 指外土诸侯奉行王事。《尚书.康诰》:“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古代汉语词典》,1591页。  [60]《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2,大正7,...

    释真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2560179.html
  • 《永嘉证道歌》原作者溯源并歌文比较

    达摩「虚宗」和天台「止观」渊源不同应可肯定,此在冉云华《中国早期禅法的流传和特点》一文,也有说明达摩禅的「壁观」与江南天台的「止观」是各自成一派的。[59]  然而虽说达摩禅与天台止观法有程度上之不同,...,《大正藏》册50,页596c,第13行。  58、见胡适著,《楞伽宗考》一文,收录于《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册4,页167。  59、同上注36,页63:「当时的宗派、四家最为著名:中原的『念处』禅法,...

    陈盛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3160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