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云冈影响41 二、南朝影响50 三、河南传统59 四、小结63 第二节 古阳洞风格渊源的历史背景63 第三章 古阳洞的图像意义与信仰内涵71 第一节 古阳洞主体龛像的图像考订及配置...
苏玲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23262127.html
-
翻译被称为“新译”。新译当中特别是玄奘所翻译的经典中,观音的名称被翻作“观自在”[58],这成为新译中最流行、最具代表性的观音名称,虽然,新译时期也有继续将观音译作“观世音”、“观世自在”[59]的。 ...。” [57] 彦宗:《佛顶最胜陀罗尼经序》,《大正藏》第19册,第355页上-中。 [58] 玄奘所译各种佛教典籍凡涉及此菩萨时均用“观自在”的译名。 [59] 玄奘以后,各译经家普遍将该...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4162200.html
-
道”的思想启发下,后代禅师开展出,将六根所接触的万类,视为解脱入处的禅法。有些禅师把“道”视为天上的飞云、58地下的土瓶(瓶);有些则因为亲睹水中倒影而解脱。59...312b。)
59 属石头宗门下的曹洞宗开宗祖师——洞山良价(807-869)即为一例。《景德传灯录(卷15)?筠州洞山良价禅师传》说:良价因参慧忠国师(?-775)&...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61562313.html
-
,长从科举,策名清世,垂三十年,备员太常,连六七任。”[59] ,〈润州到任谢太皇太后表〉又云:“自忝一第,历奉四朝,惟直道以事君,讵肯阿权而进已。”[60] 是知其科举及第,于仁宗朝时,即已任官职;...大足县志》,页59。 [41]) 见陈习删,《大足石刻志略》,第2章第2节,收录于《大足石刻研究》,页291。 [42]) 见陈习删,《大足石刻志略》,第3章第2节〈论研究大足石刻应当提出...
蔡榮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65662349.html
-
瓦尼耶长老的另一位朋友(见第55偈)。居于林中,由憍萨罗国某居士供养,故名。居士见他住在树下,便为他搭了一间草棚,僧在棚中修成罗汉。 偈陀59 虔诚出家来,林居住茅棚; 精进不放逸,烦恼清除净。 ...
释果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74762392.html
-
古汉语研究》2001第4期:59-65 《汉语史断代专书研究方法论(代序)》,程湘清。《宋元明汉语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7:1-18
...
章正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82862438.html
-
菩萨)的特的思想,称为「别教一乘」(注49) 建立此一乘之完整乃法藏之卓越成就。59 大师更在(义理分齐章)中,集中阐述别教一乘法界缘起的理论,笔者将于后面结论再叙.。 《花...五八九下。会性法师:《大藏会阅》,台北:天华出版社, 民国六七年十一月一日版,页四一0。 [1][1][1] [1] 注59 见[1]《大正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83262440.html
-
之化育。”[59]孔子于知上将人分为四等,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通过学习而懂得的是第二等,遇到了困难才去学的人,又次一等,而遇到了困难也不知学的人,是最下等,[60]上等的人就是圣人。他说“诚”如果...中庸之真义与亚里士多德中道之异同》,见《王恩洋先生论著集》第九卷p583,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9]《中庸》第25,32章。 [60]《论语·季氏》第9章。 [61]《中庸》第32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0362458.html
-
58)江西临江军惠历寺,初造轮藏成,规定需千钱始能转一匝。(59)陆游(一一二五至一二零九)曾为抚州广寿禅院撰经藏记。该寺主僧守璞於淳熙七年(一一八零)建轮藏,时陆游正守抚州。(60)江宁府方山定...为了完成其先人僧从岳之遗愿。《四库全书》第一一六四册,第一页上至第二页上。 (59)事见费,《梁谿漫志》卷十《惠历寺轮藏》,第一一八页,书成於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黄敏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2062478.html
-
59) 而《高僧传》对这件事的记载是: 遁尝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谈《庄子·逍遥篇》云:“各适性以为逍遥。”遁曰:“不然。夫桀跖以残害为性,若适性为得者,从亦逍遥矣。”於是退而注,群儒旧学莫不叹服... (58)王该,载《弘明集》卷十三,《大正藏》第五十三册,第九十页。 (59)同注(9),,第二二O页。 (60)同注(10)。 (61)同注(59)。 (62)《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张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00862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