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93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神会的顿悟禅思想

    众生,悟即菩提、佛。实际上,他所谓众生与佛平等的本性就是心,正是因为“众生心即是佛心,佛心即是众生心”[40],所以才能说“若约不了人论,有众生有佛;若其了者,众生心与佛心,元无别。”[41]   这里...]   从神会和宗密的说法来看,空是指远离一切诸法的形相,寂则是指寂静不动的实性。空寂就是超越一切诸法形相而寂静本体的“无相实性”。[45] 由此可知,空寂不是空无的断灭空,而是一切诸法的中道实相。在...

    月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4068907.html
  • 论《般若经》的“假名”概念

    ”与“方便假”;罗什本为:“名假施设”、“受假施设”、“法假施设”。其中“名假”与“法假”的译名显然可以对应,但是罗什译本的“受假施设”对应到玄奘《大品》第二会译本似乎找不到对应的概念。[41] 此外...43]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44] 名假施设 受假施设 法假施设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会》[45] 名假 ...

    严玮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1669020.html
  • 试析印顺导师对咒语的态度

    (原始)佛法中,事实上佛陀也是赞许“咒愿”的。如《五分律》:“佛言:应作齐限说法。说法竟,应咒愿。”[41]。而且《十诵律》也记载:“僧饱满食已,摄钵,洗手,咒愿。咒愿已,从上座次第(却地敷)而出。”...“金刚乘”的“咒”(mantra)解释:“man”是“了知真实”的意思;“tra”有“救护众生的慈悲心”之意。[45]  因此“咒”的原始意义接近“咒愿”,是近于“语言祝愿”的意思。然而,因为咒术的...

    林光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90069049.html
  • 佛经语言研究综述──词汇篇

    内部次序与声调的关系〉,发表于1997年12月,《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创刊号,页41-70,嘉义。本文探索了西晋时代竺法护译经中的并列式合义词,观察它的前后两个词素,它的次序是如何固定下来的。是和意义...45-58,嘉义。又收入2001年7月,《古汉语语法论文集》,页289-296,高等社会科学院(EHESS),Collection des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

    竺家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52369742.html
  • 佛法的今古对话:从“废除八敬法运动”论教义的解释

    注巴利律》〈比丘戒〉中的教诫详细地解释,比丘亦须对比丘尼客气,准备用的水、喝的水以及坐垫,以让比丘尼方便悦耳地听法,且不让比丘尼起不想听法的动念。[41]另外,被派教诫的比丘不可以单独与比丘尼们在一起,...波逸提戒第二一条教诫戒、[43]第二三条比丘尼住处戒[44]与第二四条说比丘教诫有目的之戒[45] 等三条戒律,目的是不允许非僧团派的比丘或八条件不具足的比丘去教诫比丘尼,而且比丘不可以进去比丘尼区,...

    萧贞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25169834.html
  • 空性与暴力:龙树、德里达与列维纳斯不期而遇的交谈

    ,才能被见到。[41]相对地,向着作为「面貌」的「他者」之「暴力」,恰恰发生在,当「他者」被化约为一个客体对象时,所产生不得要领之散漫思维的「戏论」(梵 prapabca)中。在这里,「戏论」,总被...为何龙树将「涅盘」(梵nirvana)定义为:「安详地到达『戏论』的止息!」(梵sarvaprapancopasama) [45]   一个最后的、然而丝毫不能作为更进一步沈思的剩余问题:对龙树和德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40369899.html
  • 净元法师著:慧日集(第一辑)

    。  知,可知否?  参!   第41篇   修行成功三要:聋、盲、哑。  聋,一切音声不入。哑,一切音声不出。盲,一切色相不染。此则远离世间幻妄境界,连远离之心亦复远离。  从初发意乃至究竟菩萨,于...禅学坐,都沾不上。   第45篇   一位真正的禅者不应和光同尘,亦不处处圆融,事事和谐,永远大好人。  一位真正的禅者应体认时代,看穿当下的机缘,然后手握金刚王宝剑,“唰”地一声,斩断众生烦恼根。 ...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3270236.html
  • 净元法师著:慧日集(第二辑)

    不起一念贪惜眷顾。  若不心地光明,慧心显发者,佛祖欺诳人也!  第41篇   躲在象牙塔里修行,永不得佛法旨趣。  把世间看成五浊恶世,而怕沾染,岂是佛陀旧制?  用“原始”来创造一个新的机缘应该是...想断烦恼的心。  第45篇  修行容易,过日子难。  修行,不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交接往来,都可以做。  过日子,没钱、没人,就活不下去;有钱、有人,也恐怕活得苦。  随时随地怀抱修行的意思,一定是...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3270237.html
  • 菩提心影:释疑篇(一)

    虽然不能说完全靠得住,大约亦有几分数。——戊君。  靠得住,都是好吗?——野僧。(P41)  当然。——戊君。  那末,杀了人,放了火,强了奸,偷了东西,去求人靠得住,都是好吗?——野僧。  你们求神,...佛教是许可的,并不加以禁止;如果说是禁止的话,那不过是禁止他们,除了正常的夫妇关系外,不得再去做非礼的事而已。在家佛弟子,既然可以公开结(P45)婚,岂不与普通不学佛的人一样,可以生男育女吗?这样说来...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75970427.html
  • 菩提心影:法教篇(一)

    (图缺)  如上九品,以欲界等九地乘之,共为八十一品思惑。二果斯陀含(此云(P41)一来,仍来欲界,有一次生死也)。三果阿那含(此云不还,不还欲界受生,即在五不还天修定)。四果阿罗汉(此云不生,已出...首国师——清凉国师——圭峰大师——月霞法师等。  此宗判佛一代时教为“五教”、“三时”等。五教者:(P45)  小教——小乘有宗  始教——大乘空宗  终教——大乘空不空宗  顿教——大乘禅宗  圆教...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0770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