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51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宗教神学归根结底是一种人学——《宗教思想家论人生》总序

    参阅罗竹风主编:《人?社会?宗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56~63页。  [③] 参阅《(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2页。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05665023.html
  • 释藏青: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概况(1)

    方等泥洹经〉等。回国后在建康(今南京)道场寺与宝云等共译出经律等6部63卷,并且撰述〈佛国记〉,记录了行程与见闻,成为研究古代西域、中亚与印度史地文化的重要文献。  法显之后,一批西行求法者不绝于路,...

    释藏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1865207.html
  •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考

    而合钝耳”,老人即令他取水来断其心头的淤肉,牛云闭目心乃豁然,开目时见老人现文殊像曰:“汝自后诵念经法,历耳无忘”,尔后凡是经典“目所一览,辄诵于口”,开元23年(735)无疾而终,春秋63。  ...

    道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3665225.html
  • 江浙佛教对斋教的冲击

    彰化县昙花佛堂住持林大赓……也发了大心,设了念佛会,向台中请人按期去讲经[63]。   撰写本文的作者“寄沤生”不是别人,正是李炳南居士本人。在文末有该刊社长南亭法师﹙1900?1982﹚的附注说,“...11月8日,页6。   [62] 〈南瀛佛教〉,第七卷三月号,1929年5月,页57。   [63] 同注53,页6。  [64] 同注53,页6。  [65]〈弘法资讯〉月刊,第十卷第二期,2000年...

    阚正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65465377.html
  • 释戒嗔:戒嗔的白粥馆(5)

    也不例外,总要学会适可而止。  第63个 智缘师父的木窗  智缘师父住的房间在寺院后面,是很久以前盖的,偶尔修葺一下。不过老房间总是有些破旧,特别是那扇窗户,不知道有多少年的历史了,上面尽是虫蛀的洞,...

    释戒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73565402.html
  • 别了,我的母亲!——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母亲何良云居士

    有、八难三途同归极乐世界。我在母亲的莲位后写上了母亲生于1945年农历8月初8日酉时,往生于2007年农历11月初4日早上8时15分,辰时。世寿63岁。住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宝塔四组(丁庄11组)。还...轻声关切地呼唤:“妈,你回去吧,火烧不到你的!”  十  母亲名叫何良云,生于1945年农历8月初8日酉时,往生于2007年农历11月初4日早上8时15分,辰时。世寿63岁。母亲终究是走了,和我们永别...

    慧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3165519.html
  • 万慧法师一生的研究生活大纲

      忠孝何者[63],金银有是公。  茫茫看宇宙,拍拍痛心胸;  逝者如斯夫,当来信可宗。  撤防欺四海,无水不朝东。  以上这些诗词,都写于日军占领时期,或中英美联军克服摩谷时期。还有两首七律,... [62]此句漏一字。  [63]此句漏一字。  [64]原本脱一字。  [65]原本无“教”字,依文义增加。  [66]原本无“赞”字,依文义增加。  [67]模糊难辩。  [68]原本无“被”字,...

    重校宗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3465522.html
  •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2)

    竹叶,吟弄风月;美人是何等飘渺,但祂的应化身,仍然自莲花中显现。  寺中又有观音联:“湖山旧是女儿家,稽首慈云,愿佳丽尽生西土;图画今留元老相,翻身苦海,叹功名都付东流。”  63  涵滋万类,奖导群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065969.html
  • 从现象还原法试探“五重唯识观”的哲学意涵(下)

    而不是它在解脱论意义下所带来的个人转变,现象学在方法问题上的这种角度看在印度哲学眼里则只算是“模拟还原”(mock reduction),而非“真正的还原”[63]。然而,实事求事地看,“五重唯识观”...从事普遍建构的主体性(a universal constituting subjectivity)。  [63] S.Bhattacharyya, “Phenomenology and Indian...

    刘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565973.html
  • 从现象还原法试探“五重唯识观”的哲学意涵(上)

    中”[63],而“一切理解都在语言中”[64],所以对象或世界是在语言中才成为对象,透过语言,对象或世界以作为被理解项的身份无从脱离与使用语言从事理解的语言使用者之关连[65]。同样,唯识宗认为一切法...,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p.30。  [63] H.G.Gadamer, ...

    刘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66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