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206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慧宗杲看话禅的疑与信

    乘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假三无数劫,便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是难信之法,须是大根器人,方信得及。(注31)  在〈尼慈明大师请普说〉中,他接着说他自己的经验:  妙喜十七岁时,便知有此事,既而...欠一解在,若尔不得这一解,我方丈与尔说时便有禅,才出方丈便无了,惺惺思量时,便有禅,才睡着便无了,若如此,如何敌得生死。对曰:正是某疑处。(注35)  也就是说,在湛堂处,大慧对二十岁时之疑,仍未解开...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80639143.html
  • 《祖堂集》语言研究概述

    VP以/已否’问句也有31例),同唐诗中的‘V+无’问句现象相似;再如《祖堂集》中问句‘V以不’(2例)与‘V已不’(1例):合起来只有3例,当是同一形式的不同写法。刘文指出:毫无疑问它们是由异方言渗入的,因为在敦煌变文中这种形式大量使用。敦煌变文中‘V不’26例,加‘V以不、V已不’共35例。  (2)关于反复问句的方言类型:‘V不’方言、‘V也无’方言。刘文指出:‘《祖堂集》所记主要是福建、...

    张美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4739262.html
  • 佛心禅话

    30.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31.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32.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33.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34.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35. 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36.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

    慧律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0739437.html
  • 由世间定到出世间定之修习

    (26)  (31)、大正藏卷15 P289—290  (32)、大正藏卷15 P292  (33)、同(32)。  (34)、大正藏卷15 P293  (35)、同(34)。  (36)、同(34)...安隐调顺之处。是第四禅相,譬如善御调马,随之所至。行者得此第四禅,欲行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随意易得,欲修四念处(身、受、心法)修之则易……何以故?第四禅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调柔随意。”(31)  2....

    如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30439503.html
  • 五十三参与人间佛教(上)

    住离贪欲际,入于菩萨一切智地最胜解脱。”(31)   这一段经文寓意极深,但也极具争论性。因为“暂执我手”、“暂升我座”、“...过度礼教都不合时宜。一种‘性适中’的态度却为人们所渴求,那就是‘思想开放,行为保守’的模式,期能达到两性关系的和谐。”(35)   中道的确...

    游祥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2439603.html
  • 《金刚经》研究(上)

    福德本性。  接著,佛陀說只要有人能領受及持守《金剛經》的道理,就算是其中極少的四句偈文(註31),他所得的福德比受持七寶布施的功德更殊勝。這四句偈即是上面所說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但心卻不可住於任何一法,免得受到束縛,不得自在,所以說無住。就是說,心無所住著,而不是說遠離諸法,捨棄世界。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須菩提認為當日佛在然燈佛(註35)處修菩薩行時, "於法實無所得"...

    吳汝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5639644.html
  • 《金刚经》研究(下)

    福德畢竟沒有自性可言,人不應住著於任何布施的相狀,應體悟到一切東西都是空無自頁31性的,並與般若的智慧相應,這樣就能夠有更多福德了。實際上,福德不是時空下的事物,故不能以數量來測量,說它多也只是 "權說"...證悟。但真理是普遍的、內在的,而證悟與否也發自內心,因而沒有甚麼是外在的,可以作為對象來把持。在這兩點上眾生是平等的,不能說菩薩證得一些什麼,凡夫缺少一些什麼。在佛眼中,他們根本上是平等的。頁35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5739645.html
  • 龚自珍对法华经的理解

    乘法, 取非大乘 髻珠喻               243 页    7. 实无功德增上慢心 闻第一乘,心中不取 医师喻                以为第一乘 ( 注 31)    然而,中国佛教...   品〉移置最後, 龚自珍并认为〈嘱累品〉,可更品名为〈多    宝塔灭品〉。( 注 35)      龚自珍引用《正法华》、 《添品法华》之最後一品为证    , 认为〈嘱累品〉,置於最後,才是...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2039676.html
  • 心识净化的进程及净心的妙用

    清净无漏,符合诸佛轨则。   以上十位,称十行,以与真如相应的清净心修利益、度化众生之行为主要内容。   3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初回向)。救护、度化一切众生而离能度所度之相。   32、...  34、至一切处回向(四回向)。遍至一切处供养三宝、利益众生。   35、无尽功德藏回向(五回向)。以随喜一切无尽功德之心修回向,而得无尽功德。   3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六回向)。回向所修...

    陈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2740052.html
  • 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上)

    1~2,上。   (注 31) 参阅拙著《中印佛学之比较研究》p.219,中央文物供应社发行。   (注 32) 有部与经部关于无为是否实有之辩,见大正,29pp.34中~35,上。关于此一辩证,...无常灭是有为”。(注31)引《俱舍论》中之三无为即是此一思想综合而成的。2.有部无为法:“无漏云何?谓道圣谛及三无为,何等为三?虚空,二灭。二灭者何?择、非择灭。&hellip...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0240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