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9頁中。 [37] 隋吉藏《大乘玄論》卷三,《大正藏》第45卷,第35頁下。 [38] 梁真諦譯《佛性論》卷一,《大正藏》第31卷,第787頁中。 [39] 梁真諦譯《佛性論》卷二,...“一心”呢?延壽回答說:“以識本是心所成故,故識無體,則是一心何異?境從識生,攝境歸識。若通而論之,則本是一心。心變為識,識變諸境。由是攝境歸識,攝識歸心也。”[31]可見,在延壽看來,“無體”之識...
楊維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3841478.html
-
觀世音菩薩摩訶薩、盡十方法界一切菩薩摩訶薩,普願一切法界眾生入圓通門,運法界行。 31 黃昏 旋繞持咒 普願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文殊心陀羅尼,普願入阿字門,了無生性。 32 黃昏 ... 黃昏 頂寶塔行道 普為一切法界眾生頂戴釋迦寶塔行道,普為紹隆佛種,永為法界福田。 35 初夜 禮佛 禮證明師七寶塔中過去多寶佛、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普願一切法界眾生不違本願,...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5841500.html
-
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号曰众生。既知迷悟、凡圣在生灭门,今於此门,具彰凡圣二相。[30] 这就是说,妄不离于真,依真而起,真妄一体不二,故心佛不二,即众生是佛。因此“若頓见真性,即一念成佛。”[31...即不二。为了说明理事的关系延寿还将理比喻成是水,事比喻成是波,来说明理事圆融之理,他说:“当知离理无事,全水是波,离事无理,全波是水。”[35]这就是说,理事是一体不二的,两者犹如波和水,不可分离。...
法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0341506.html
-
史上“铃木时代”(suzuki stage)的终结。这位曾经被著名佛学家Edward Conze誉为西方“了解禅佛教唯一来源”的大人物,[31]一时间成为“失落的偶像”(fallen idol)。[...主义形式出现的渐教却更多地拥有一种“批判的面向”(a critical dimension),对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方面具有比较成熟的知识。[35] 我们再以西方禅学对于公案的研究为例,来观察他们是...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1041516.html
-
辞,即弘法讲经的启讲、罢讲辞,目、文皆存者共9篇,其中一篇缺目文存,另一篇目存文大部缺。) (第5—8卷)(表,共67份,其中31篇目存文缺,除6份为给本国国王奏文、1份为给辽帝奏文外,其余60份均...10—11卷)(诗,共35首,全系宋僧俗所作,除2首外,其余均宋僧致义天之送别诗。) (第12—13卷)(碑铭,共2篇,出于高丽国,均义天事迹碑。) “正集”中之“序”,原附于各该经典、文集中,...
陈景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1541522.html
-
,念念若行,是名真性……不修即凡。一念修行法身等佛。” 31 六祖强调的是实际的修证,他指出对于上述般若波罗蜜,迷误的人只是挂在嘴上讲讲,而真正的智者会在心中实践。迷误的人由于只是嘴上空讲,自然有...都是对《金刚经》中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35 的思想发挥,所不同的是,《金刚经》讲的是“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36 六祖讲的是以无相为体,即心即佛。在《坛经》中成一切相...
释如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2041529.html
-
圣智之境,但此事决定不在言语上,而“唯亲证亲悟,始是究竟;才有一言半句作奇特解、玄妙解、秘密解,可传可授,便不是正法。”[31] 所以“从上诸圣,无言语传授,只说以心传心而已”[32],然佛祖之慧命亦...[35] 近世丛林有一种邪禅,执病为药,自不曾有证悟处,而以悟为建立,以悟为接引之词,以悟为落第二头,以悟为枝叶边事。自己既不曾有证悟之处,亦不信他人有证悟者,一味以空寂,顽然无知,唤作威音那畔空...
董 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2141530.html
-
34]《瑜伽师地论记》卷二○之下,《大正藏》册42,页773下 [35] 陈译《摄大乘论释》卷一,《大正藏》册31,页158上 [36] 印顺《以佛法研究佛法》,页364,(台北)正闻出版社,...佛教的学者,也有直接将意根称为“识”的,如《阿毗昙心论》说: “谓识阴即是意入,亦界中七种分别: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及意。”[31] 《心论》讲十二处和十八界是五蕴互摄的,其中识蕴中包括有...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2441532.html
-
寺任行堂,冬天,行脚白山黑水(今东北地区)之间。(印光大师言行录) 1891年,31岁,光绪17年辛卯,由东北返回北京,住圆广寺(印光大师言行录)。师之剃度师父道纯和尚圆寂。 1892年,32岁,光绪...光大师言行录及大师行业记) 1894年,34岁,在法雨寺潜修。 1895年,35岁,在法雨寺潜修。 1896年,36岁,在法雨寺潜修。 1897年,37岁,光绪23年丁酉夏,寺众一再坚请讲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1841603.html
-
万亿也[31]。 这段文字的要旨虽然是针对过去已经有放生池的佛寺,今为复兴重建之意而说的。在无意间又针对放生的事与理都在述说一次,在事相上过去的祖师或帝王都有在提倡放生,并说放生的事情很好做,其福德[...灭罪消愆,消除业障![35] 换言之,放生最容易消业障,简单易行,只要发心,随时随地,一人多人,钱多钱少,都可以放生。正因为放生如此殊胜,累劫多生以来,我们多少的冤家债主,邪魔外道都不愿意我们如此简单地...
妙音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2041604.html